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气体中毒事故案例

气体中毒事故案例

In the end, what you believe can become what you believe.悉心整理助您一臂之力(页眉可删)

气体中毒事故案例

能造成人和动物中毒的化学物品有2000种左右,而在平常生活和生产过程中容易造成人员中毒的危险化学品有一氧化碳、硫化氢、氰化氢(氢氰酸)、氨、苯、氮氧化物、二氧化硫、酚、光气、甲胺、甲醇、硫酸二甲酯、氯、氯乙酸、氢氟酸、三氯氧磷、砷化氢、异氰酸甲酯、有机磷农药等20来种。

一氧化碳中毒案例

2004年4月1日凌晨,营前乡潘营村小口下码头茶室工地发生一起一氧化碳中毒事故,造成两人死亡。经事故调查组调查取证分析,情况如下:

1、工地及施工单位基本情况

营前乡潘营村小口下码头茶室工地系三间平房,中央一间大厅,两边各一间分前后隔开的套间,建筑面积约60多平方米。该茶室及东岩乡所在地的上码头管理室工程系瑞安市旅游管理

局寨寮溪管理处投资的旅游项目,由福建省永泰建筑工程公司温州分公司承建。福建省永泰建筑工程公司温州分公司负责人徐汉平将下码头茶室工程以口头形式分包给无建筑资质的福建藉民

工徐秀宋建造。按合同,该工程应于2003年11月1日开工,于

当年12月20日竣工,工期为50天。但由于三通问题迟迟没有解决,工程一直拖到2004年3月底才完工。

福建省永泰建筑工程公司温州分公司负责人徐汉平,男,汉族,44岁,中专文化,福建省永泰县红星乡礼柄村人。

茶室工地分包负责人徐秀宋,男,汉族,43岁,高中文化,福建省永泰县红星乡礼柄村人,现住拱瑞山路403号二楼。

2、事故经过

2004年3月31日,工程已经完工,施工人员准备于次日下午撤离工地。2004年3月31日傍晚6时30分左右,工地管理人员林宗华(徐秀宋姐夫)与施工人员徐鸿兵(徐秀宋之子)、徐明楷(徐秀宋之侄)吃罢晚饭,徐鸿兵和徐明楷叫姑父林宗华早点回东岩上码头旅游管理房休息,而林宗华交代徐鸿兵和徐明楷要早点关掉汽油发电机(2.5千瓦)睡觉,因汽油已不多,明天上午还要用它发电。当时发电机放在中间的大厅里开,林宗华离开时又交代他们不要将发电机拉到房间里去。然后林宗华就离开小口下码头工地去了东岩管理房睡觉。

2004年4月1日早晨7时许,林宗华从东乡上码头管理房工地回到下码头茶室工地,发现徐鸿兵和徐明楷尚未起床,遂在茶室前后高声大叫,结果没有人回答。慌忙之中爬上两人睡觉的房间窗台,将手伸进未安装玻璃的小气窗将窗户的插闩拉开,从

窗口进入房间。推拉两人,但两人已经没有气息,并闻到浓烈的汽油机烟气味。就赶紧打开房间通往外间的门,发现汽油发电机就放在外间,排气管正好对准卧室的门底下的缝隙,遂将还在运转的汽油发电机关掉。

接着,林宗华用手机打电话给工地负责人徐秀宋(当时徐秀宋在瑞安拱瑞山路403号居住处),要求他立即派车到工地接徐鸿兵和徐明楷送医院抢救。同时又打电话给潘营村村长,要求村长带医生过来。8时许,潘营村村长带营前乡卫生院医生过来,对徐鸿兵和徐明楷进行抢救,但经诊断,发现两人已经死亡多时。

死者徐鸿兵,男,20岁,初中肄业,福建省永泰县红星乡礼柄村人,系工地承包负责人徐秀宋之子。

死者徐明楷,男,20岁,初中肄业,福建省永泰县红星乡礼柄村人,系工地承包负责人徐秀宋之侄。

3、现场调查

经现场调查发现,两名死者睡觉的卧房仅10来平方米,朝东的窗户已安装好玻璃,仅左上方有一爿约25cm×60cm厘米气窗未上玻璃。徐鸿兵和徐明楷头朝窗睡在地上。汽油发电机就放在外间门边,排气口贴近地面,并斜对准通向里间的门下缝隙。门下的缝隙约10毫米高。另外间后面玻璃和通向大厅的门均紧闭着。

林宗华3月31日晚离开工地前已交代徐鸿兵和徐明楷,要求他们不要将发电机从大厅搬到卧室外间,并要求早点关机睡觉,而徐鸿兵和徐明楷为什么将发电机搬到卧室外间?通过调查分析,徐鸿兵和徐明楷可能认为发电机放在大厅不安全,怕被人偷去,就把两台发电机都搬进房内。另外,发电机为什么开的时间这么长?分析认为可能是为了手机充电。

4、事故原因

造成徐鸿兵和徐明楷死亡的直接原因是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来自汽油发电机。因为,安放汽油发电机的房间仅十平方米左右,且门窗紧闭,发电机缺氧运转,废气中一氧化碳浓度上升,排气管又对着门缝,致使废气进入卧室,卧室面积又小,一氧化碳滞留在卧室底部没能及时散发,两人又睡在地面很容易吸入一氧化碳。徐鸿兵和徐明楷死后脸色红润,是一氧化碳中毒死亡的明显特征。

福建省永泰建筑工程公司温州分公司安全生产意识淡薄,将下码头茶室工程以口头形式分包给无建筑资质的福建藉民工徐

秀宋建造,没有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没有对公司员工进行安全生产知识教育,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

承包负责人徐秀宋,安全意识淡薄,不具备建筑施工资质,对员工缺乏安全知识教育,也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

徐鸿兵和徐明楷没有经过安全教育和培训,不懂发电机不得安放在密闭室内使用的原理,贸然将发电机搬进室内使用,也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

防止一氧化碳中毒应注意的事项:

一氧化碳中毒经常发生在煤矿及其它地下矿山、酒厂、不通风的工业炉灶及动力车间、水煤气、冬季用炉子取暖等场所。防止一氧化碳中毒应注意的事项:

1、冬天在屋内生煤炉取暖时必须使用烟囱,使烟气能够顺利排到室外。

2、存在一氧化碳的车间,应经常测定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浓度,或设立一氧化碳警报器和红外线一氧化碳自动记录仪,监测一氧化碳浓度变化。

3、定期检修煤氧发生炉和管道及煤气水封设备,防止一氧化碳泄漏而引起中毒。

4、生产场所(如车间、锅炉房、动力房等)应加强自然通风,产生一氧化碳的生产过程(如柴油机排气管、锅炉烟囱等)要加强密闭通风;矿井放炮后必须通风20分钟后方可进入生产现场。

5、进入危险区工作时,须戴防毒面具;操作后,应立即离开并适当休息;作业时最好多人同时工作,便于发生意外时自救和互救。(待续)

二、硫化氢中毒案例

案例1:1994年4月17日,上海市光复西路1285号合流污水工程6号井,5位民工下井清除污水不一会儿,有3人中毒晕倒在井内,2人勉强支撑爬出井口,其中1人因体力不支而昏倒,另1人踉跄着去报警。普陀区白玉路派出所接警后派3名民警前往抢救,2名民警也晕倒在井内,后消防人员佩带防毒面具将井内人员救出。该事故造成2人死亡5人中毒。

案例2:1999年5月1日,上海闵行诸翟水厂利用5月1日劳动节放假之际,组织5名职工清洗沉淀池。4人下去清洗,5分钟后相继倒下,池口监护人员立即报警。在救援过程中又有3名职工和1名消防队员中毒倒在池中。面对这样的惨状,有人才意识到池内存在有毒气体,后经佩带过滤式防毒面具后才把所有的人救上来。这起事故造成3人死亡5人中毒。

案例3:2000年10月18日,上海九印鹰王印染厂内,因建在曝气池上的厕所内的下水道与曝气池相通,且下水道口部又没有液封装置,风力使曝气池产生的硫化氢气体顺厕所下水道口涌进,致使2名入厕的职工遭到飞来横祸而中毒身亡。类似事故在上海金山石化还发生过一起。这里的厕所下水道接在通向大海的

工业排污总管道上,由于没有安装液封装置,工业排污总管内排入含硫的污水与酸性污水发生反应,产生硫化氢气体,恰逢涨潮期,污水排出不畅,致使排污总管内的硫化氢气体从厕所的下水道涌出,使上厕所的1名女职工当场中毒,并造成救援人员1名中毒、1名死亡的严重后果。

案例4:2001年6月19日上午9时许,苏州市七子山垃圾填埋场发生一起硫化氢中毒事故。这天该垃圾填埋场中转污水泵房因下雨积水,造成电机损坏,一位老师傅到污水池检修时,因嗅到硫化氢气体中毒掉入池水中,后有4人闻讯后下池救援,亦相继中毒倒入污水池内,这起事故共有5人中毒,其中2人经抢救无效死亡。

防止硫化氢中毒应注意的事项:

在采矿和从矿石中提炼铜、镍、钴等,煤的低温焦化,含硫石油的开采和提炼,橡胶、人造丝、鞣革、硫化染料、造纸、颜料、菜腌渍、甜菜制糖、动物胶等工业中都有硫化氢产生;开挖和整治沼泽地、沟渠、水井、下水道、潜涵、隧道和清除垃圾、污物、粪便等作业,以及分析化学实验室工作者都有接触硫化氢的机会;天然气、矿泉水、火山喷气和矿下积水,也常伴有硫化氢存在。由于硫化氢可溶于水及油中,有时可随水或油流至远离发生源处,而引起意外中毒事故。防止硫化氢中毒应注意的事项:

1、闻到臭鸡蛋味应尽快远离它。

2、当你准备下井作业时,一定要作好自我防护,最好能预先测一测井下有无硫化氢。

3、在可能产生硫化氢的车间中,必须有良好的通风设备,定期监测硫化氢的浓度。当达到或超过国家限值时,一定要立即采取有效措施。

4、当发现工人下井(池)作业突然昏倒时,切忌在无防护的情况下救人,一定要带上防护用具,腰系绳子,并有旁人在场的情况下施救,以免增加不必要的伤亡。

三、苯中毒案例

案例1:2001年7月12日下午17时左右,某建筑工地防水工史某(男,29岁)与班长(男,46岁)2人在未佩戴任何防护用品的情况下进入一个7m×4m×8m的地下坑内,在坑的东侧底部2m,面积约为2m×2m的小池进行防水作业,另一名工人马某在地面守候。约晚19时许,班长晕倒在防水作业池内,史某奋力将班长推到池口后便失去知觉倒在池底。马某见状,迅速报告公司负责人。约晚20时,经向坑内吹氧,抢救人员陆续将2名中毒人员救至地面。经急救中心医生现场诊断,史某已死亡。班长经救治脱离危险。

该地下坑防水池底部、中部、池口空气进行监测分析,并对施工现场使用的L-401胶粘剂和JS复合防水涂料进行了定性定

量分析。发现L-401胶粘剂桶口饱和气中,苯占58.5%、甲苯占8.3%。JS复合防水涂料中醋酸乙烯酯占78.1%。事故现场经吹氧后2h,防水池底部空气中苯浓度范围仍达17.9~36.8mg/m3,平均23.9mg/m3,其他部位均可检出一定量的苯。估计事发时现场空气中苯的浓度可能会更高。

案例2:1997年1月7日,中山市某制衣厂发生一起急性苯中毒事故,该制衣厂为村办企业,中毒事故发生在腰带车间。腰带生产流程为:开料→成型→涂胶→修饰→成品质检。涂胶工序居车间中央,开料成型和修饰质检分居左右两侧。事故发生当天,厂方为出货需要,要求工人加班。当晚共有11人加班,其中开料成型和修饰质检工序各3人,涂胶工序4人。涂胶工序使用WM“301”胶浆作为腰带粘合剂。为加快胶浆自然干燥,厂方自行在胶浆中加入苯溶液作为稀释剂。平时胶浆用量15kg/日,事故当天用量增至45kg,为平时的3倍。当天,由于天气寒冷,为御寒,工人紧闭车间门窗。加班2小时后,涂胶女工开始先后感觉不适,但仍坚持工作,至晚上10时,一名女工昏迷,另3名也出现明显临床症状,无法继续工作即被送往当地医院救治。

发生事故的车间面积30m2,高3.5m,有4个面积为2.5m2窗门。无抽风排毒设施。涂胶工人工作时没有防毒口罩和手套,裸手用小木条将胶浆涂于皮条上,待自然干后进行粘合。车间没有劳动卫生操作规程,工人也未接受过安全知识培训。

案例3:1999年4月8日某厂13名油漆工因使用白矾氧磁漆和环氧媒沥青漆4天后,出现头昏、头痛、舌头发麻、腹胀腹痛、恶心、四肢乏力、走路不稳等症状被急送入院,经我所诊断组诊断为急性苯中毒。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工作厂房约30 ,厂房内有排风扇一台,另有一排毒抽风设备,其抽风口离地面15m。经测定,现场空气中苯平均浓度为252.5mg/m3 。油漆成分主要有:环氧树脂、钛白粉、苯、丁醇、T31雾化剂,丙酮等。4天前开始使用白矾氧磁漆和环氧媒沥青漆,因任务紧,工作时间从早上8点至夜间11点。室内操作、室温高,戴沙布口罩两个。

防止苯中毒应注意的事项:

急性吸入性苯中毒需在特定环境条件下,以苯挥发形成的蒸气由呼吸道侵入人体。其特点为时间短,中毒急骤,病情危重常以损害心脏、肝脏、肾脏和中枢神经系统为主。防止苯中毒应注意的事项:

1、作为企业,在使用含苯(包括甲苯、二甲苯)化学品时,应通过下列方法,消除、减少和控制工作场所化学品产生的危害:(1)选用无毒或低毒的化学替代品。

(2)选用可将危害消除或减少到最低程度的技术。

(3)采用能消除或降低危害的工程控制措施(如隔离、密封等)。

(4)采用能减少或消除危害的作业制度和作业时间。

(5)采取其他的劳动安全卫生措施。

2、对接触苯(甲苯、二甲苯)的工作场所应定期进行检测和评估,对检测和评估结果应建立档案。作业人员接触的化学品浓度不得高于国家规定的标准;暂时没有规定的,使用车间应在保证安全作业的情况下使用。

3、在工作场所应设有急救设施,并提供应急处理的方法。

4、使用单位应将化学品的有关安全卫生资料向职工公开,教育职工识别安全标签、了解安全技术说明书、掌握必要的应急处理方法和自救措施,并经常对职工进行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的教育和培训。

四、氨中毒案例

案例1:1998年4月26日22时27分,四川省自贡某公司氯甲烷车间冷冻站-40℃制冷系统在年度大修结束后正常开车过程中,2号高压氨压缩机的气缸破裂,液氨在瞬间发生大量泄漏,使在机房工作的宋某等8名当班职工不同程度中毒。但肖某临危不惧,在自救的同时,对事故进行了恰当的、有效的处置,且通过随后赶到现场的氨防站急救站及消防支队等奋力抢救,控

制了事故,并有效防止了事故的扩大。8名当班职工经全力抢救,除宋某因中毒窒息伴水肿医治无效,于23时05分死亡外,其余7名职工均无生命危险。

案例2:2005年8月31昨日上午,河南省周口市区建设路东段的周口市骏马化工有限公司厂区内发生液氨泄漏事故,一辆罐车在充装液氨时,因罐车软管破裂造成液氨泄漏,并因静电火花起火,事故造成3人死亡,9人轻度中毒。

案例3:2006年1月17日凌晨1时20分,浙江省建德市新化化工有限公司液氨车间发生一起液氨泄漏的严重事故,已造成17人中毒,其中4人因抢救无效死亡,另外13名中毒者正在医院抢救中,有4名伤员病情较重。

防止氨中毒应注意的事项:

氨是制造各种含氮化合物的重要工业原料,主要用于冷藏、化肥、人造冰、石油精炼、人造丝、硝酸制造等工业。氨中毒的发生大多属于意外事故,若生产中不注意预防,以致管道漏气、阀门破裂或液氨贮罐爆炸等,皆可因大量氨气外逸而致氨中毒事故发生。在高温的气象条件下,尤其容易出现危险。

发生氨泄漏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氨有较强的腐蚀性及其刺

激性气体腐蚀金属设备及管道、阀门等,造成“跑、冒、滴、漏”

现象。因此,在化学工业中,预防的重点应在于防止“跑、冒、滴、漏”的意外事故的发生。

综合预防措施有:

1、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机械化、管道密闭化,以减少人与刺激性气体的接触。

2、采用耐腐蚀的设备,如耐腐蚀的塑料或陶瓷类,定期检查机器、管道、垫圈、阀门等有无故障、破损或腐蚀等现象。

3、在灌注、贮存、运送液态氨时,要特别注意防爆、防火及防漏气。

4、在生产车间要穿戴特制的工作服、胶皮手套、胶鞋及防护眼镜。在发生事故的现场进行抢救时,抢修抢救人员应尽可能戴上防毒面具。

5、车间的防毒面具要经常检查其效能,保证其使用效果。在车间里要安装冲洗皮肤用的水龙头,准备冲洗眼睛用的水壶、冲洗液和涂抹皮肤暴露部位的防护油膏,如抗碱性的硼酸或安息香酸油膏。

6、制定生产车间或存放场所的清扫制度。定期测定车间空气中氨等刺激性气体的浓度。如果超过国家规定的最高允许浓度时,应找出原因,及时采取措施解决。

此外,还应做好就业前及定期体检工作。发现有过敏性支气管哮喘、过敏性皮肤病等疾病,眼及鼻、咽喉、气管等呼吸道慢性疾病,肺结核等都不宜从事接触氨类刺激性化学品工作,对长期低浓度接触的作业工人,要定期进行健康体检,以早期发现病人,及时给予治疗。

有毒气体泄漏安全事故案例及分析

有毒气体泄漏安全事故案例及分析 例1.有毒气体泄露导致安全事故 2009年6月27日上午,某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制药厂发生一起一氧化碳中毒事件,造成两名职工死亡。该公司是专门生产抗生素的医药公司,上班实行两班倒,每班12人。27日上午,值班长和组员像往常一样来到九号固液分离震动筛前,将发酵好的磨料倒入压力机进行冷处理,两人分别在罐中和罐外操作,罐外员工发现罐中员工昏倒,立即进入罐内试图施救,不料,自己也昏倒在罐中,后经查明系一氧化碳中毒。 例2.氨气泄漏事故 2012年9月8日上午,某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发生一起氨气中毒事故,目前已有20余人出现中毒迹象,被送往医院治疗。有一名患者严重已转至哈尔滨治疗,其他患者病情平稳。据了解,本次爆炸是由于该公司在维修冷库中的管道时发生断裂,导致氨气泄漏。 例3. 印度博帕尔农药厂甲基异氰酸脂(MIC)泄漏事故。 1984年12月19日深夜11时,美国设在印度的博帕尔农药厂的由于240 加仑水被错误地倒入45吨甲基异氰酸脂(MIC)储罐内,使罐内温度突然升高至38度,压力从5磅升至355磅。维修工试图手工操作来减压,但因罐内压力太大而未成功。3日零时56分,一股浓烈、酸辣的乳白气体(剧毒物甲基异氰酸脂)从一个出现裂缝的安全阀泄漏出来,四处扩散,120名工人纷纷逃离,只有1名工长在孤军作战中死亡。整个事故造成2500多人死亡,12.5万人受害,30万人撤离,印度方面估计损失20亿美元。 事故的教训是: 1)对剧毒物甲基异氰酸脂泄漏防护措施不当。泄漏后长达3个小时没发出报警;

2)厂址选择不当。处在密集居民区,有1.2万人居住在距工厂只隔一条马路的地方; 3)雇员缺乏必要的安全常识。甲基异氰酸脂沸点在39℃~44℃,而事故时罐温达到38℃;此时自动安全阀失灵;洗涤器正在检修,不能经洗涤器排放气体;临时接通软管排放气体燃烧,但持软管者临阵脱逃,只有一个工长坚持工作,但其中毒失去点火能力。 例4 某化肥厂一氧化碳中毒事故 1988年11月23日凌晨l时,某化肥厂造气车间休息室发生了一起一氧化碳中毒事故,16名外单位来厂施工人员全部中毒死亡。 一、事故经过 10月7日某化肥厂与某工业设备安装公司签订“将该厂2台老造气炉拆迁和安装”协议,13日,16名男工被安排在该厂新造气车间办公室里住宿并安装了自制暖器。该厂仅有2台锅炉共用一个分汽缸,将蒸汽分配给各用户,供生产和供暖使用。23日零时20分左右,锅炉给水泵发生故障,在紧急抢修中蒸汽压力下降,分汽缸处压力逐步由0.8兆帕,下降至0.45兆帕(操作指示规定分汽缸处压力不得低于0.60兆帕,但未规定低于0.60兆帕时如何处理),此时变换系统进口蒸汽压力已降至0.38兆帕,直至零时45分至零时50分左右才恢复正常供汽压力。在此期间调度室末下令,变换岗位也未作相应处理。零时30分在变换岗位发现蒸汽压力下降的同时,变换汽中一氧化碳含量上升,随后铜洗塔后微量成分含量突然上升,超过100ppm,发生事故信号,压缩机四段切气,氨合成塔停止生产。 二、事故原因 由于该厂违反卫生部、国家建委、国家计委、国家经委、国家劳动总局联合颁发的《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第二章第十一条的规定:产生有害物质的工业企业,在生产区内除值班室外,不得设置其它居住房屋。也违反1982年以来化工部一再强调的,在有毒有害生产企业不得将生产用管线与生活用管线联通,必须彻底分开的规定。当锅炉系统发生故障,蒸汽压力低于半水煤气压力时,变换工段人口的半水煤气沿蒸汽管倒流入生活用蒸汽系统,因16名男工住宿的办公

气体中毒事故案例

In the end, what you believe can become what you believe.悉心整理助您一臂之力(页眉可删) 气体中毒事故案例 能造成人和动物中毒的化学物品有2000种左右,而在平常生活和生产过程中容易造成人员中毒的危险化学品有一氧化碳、硫化氢、氰化氢(氢氰酸)、氨、苯、氮氧化物、二氧化硫、酚、光气、甲胺、甲醇、硫酸二甲酯、氯、氯乙酸、氢氟酸、三氯氧磷、砷化氢、异氰酸甲酯、有机磷农药等20来种。 一氧化碳中毒案例 2004年4月1日凌晨,营前乡潘营村小口下码头茶室工地发生一起一氧化碳中毒事故,造成两人死亡。经事故调查组调查取证分析,情况如下: 1、工地及施工单位基本情况 营前乡潘营村小口下码头茶室工地系三间平房,中央一间大厅,两边各一间分前后隔开的套间,建筑面积约60多平方米。该茶室及东岩乡所在地的上码头管理室工程系瑞安市旅游管理 局寨寮溪管理处投资的旅游项目,由福建省永泰建筑工程公司温州分公司承建。福建省永泰建筑工程公司温州分公司负责人徐汉平将下码头茶室工程以口头形式分包给无建筑资质的福建藉民 工徐秀宋建造。按合同,该工程应于2003年11月1日开工,于

当年12月20日竣工,工期为50天。但由于三通问题迟迟没有解决,工程一直拖到2004年3月底才完工。 福建省永泰建筑工程公司温州分公司负责人徐汉平,男,汉族,44岁,中专文化,福建省永泰县红星乡礼柄村人。 茶室工地分包负责人徐秀宋,男,汉族,43岁,高中文化,福建省永泰县红星乡礼柄村人,现住拱瑞山路403号二楼。 2、事故经过 2004年3月31日,工程已经完工,施工人员准备于次日下午撤离工地。2004年3月31日傍晚6时30分左右,工地管理人员林宗华(徐秀宋姐夫)与施工人员徐鸿兵(徐秀宋之子)、徐明楷(徐秀宋之侄)吃罢晚饭,徐鸿兵和徐明楷叫姑父林宗华早点回东岩上码头旅游管理房休息,而林宗华交代徐鸿兵和徐明楷要早点关掉汽油发电机(2.5千瓦)睡觉,因汽油已不多,明天上午还要用它发电。当时发电机放在中间的大厅里开,林宗华离开时又交代他们不要将发电机拉到房间里去。然后林宗华就离开小口下码头工地去了东岩管理房睡觉。 2004年4月1日早晨7时许,林宗华从东乡上码头管理房工地回到下码头茶室工地,发现徐鸿兵和徐明楷尚未起床,遂在茶室前后高声大叫,结果没有人回答。慌忙之中爬上两人睡觉的房间窗台,将手伸进未安装玻璃的小气窗将窗户的插闩拉开,从

国内外化学中毒案例分析

国内外化学中毒案例分析 姓名:郑鹏 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专业:生物技术(基地班) 学号:20141070106 2015/6/6 得分: 突发化学中毒事故是指人们在生产、使用、储存、运输有毒化学品过程中,发生意外泄漏,造成人体在短时间内接触大剂量有毒化学物,引起机体中毒病变、化学损伤、残疾或死亡事故……

国内外化学中毒案例 突发化学中毒事故是指人们在生产、使用、储存、运输有毒化学品过程中,发生意外泄漏,造成人体在短时间内接触大剂量有毒化学物,引起机体中毒病变、化学损伤、残疾或死亡事故。由于它致病的群体性和破坏性,不仅给个人带来痛苦,同时也易给国家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和不良的社会影响。 以下分别是国内外重大的化学中毒事件 一、沈阳化工厂有毒气体泄漏中毒事故 1998年10月23日12时30分四氯化硅蒸馏岗位所在白炭黑工段副工段长刘某带领当班班长李某、操作工高某、侯某处理22日夜班发生堵塞故障的四氯化硅粗 贮罐,由带着防毒面具的李某、高某打开其中一个截止阀门,看到无物料、无压力 泻出后便用钢筋疏通在粗贮罐下部堵塞的主管道,约10分钟后未带防毒面具的刘 某接替李、高二人继续疏通管路,约13时40分,含HCL、SI02、SICL4的气、固、 液态的混合物料突然从阀门下端泻出,瞬间白色烟雾向室内空间弥散并从敞开的窗 户、门和楼板设备安装孔向该四氯化硅粗贮罐所在二楼楼下及楼外扩散。在距泄漏 点东南侧的李某、高某见出事后立即从东南侧楼梯间跑离现场,草草洗脸后跑回现 场一楼外北侧。刘某在事故发生当时面部受伤挣扎着跑到一楼外,倒在地上,在泄 漏地点西南侧不远的操作工候某在跑出楼下后也倒在地面上。 最终因为参加处理的人员因违反工艺及安全规定、缺乏自我防护意识,造成了二人死亡、六人轻伤的生产责任事故。 二、印度博帕尔毒气泄漏案 1984年12月3日凌晨,印度中部博帕尔市北郊的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印度公司的农药厂,突然传出几声尖利刺耳的汽笛声,紧接着在一声巨响声中,一股巨大的 气柱冲向天空,形成一个蘑菇状气团,并很快扩散开来。这不是一般的爆炸,而是 农药厂发生的严重毒气泄漏事故 博帕尔农药厂是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于1969年在印度博帕尔市建起来的,用于生产西维因、滴灭威等农药。制造这些农 药的原料是一种叫做异氰酸甲酯(MIC)的 剧毒液体。这种液体很容易挥发,沸点为 39.6℃,只要有极少量短时间停留在空气 中,就会使人感到眼睛疼痛,若浓度稍大, 就会使人窒息。二战期间德国法西斯正是 用这种毒气杀害过大批关在集中营的犹太 人。在博帕尔农药厂,这种令人毛骨惊然 的剧毒化合物被冷却贮存在一个地下不锈钢储藏罐里,达45吨之多。 12月2日晚,博帕尔农药厂工人发现异氰酸甲酯的储槽压力上升,午夜零时56分,液态异氰酸甲酯以气态从出现漏缝的保安阀中溢出,并迅速向四周扩散。毒气 的泄漏犹如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虽然农药厂在毒气泄漏后几分钟就关闭了设备,但已有30吨毒气化作浓重的烟雾以5千米/小时的速度迅速四处弥漫,很快就笼罩 了25平方公里的地区,数百人在睡梦中就被悄然夺走了性命,几天之内有25000 多人毙命。

中毒性窒息和事故案例总结

中毒性窒息和事故案例总结 1.引言 中毒性窒息是一种常见的急性中毒现象,它指的是因为吸入或接触有毒物质而导致呼吸系统出现障碍,最终导致窒息。中毒性窒息不仅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发生,也在工作场所和工业生产中时有发生。为了加强对中毒性窒息的防范和应急处理能力,本文将通过总结几起真实案例,分析原因和教训,来提供参考和借鉴。 2.案例分析 2.1 案例一:家庭中毒性窒息事故 这起事故发生在某家庭。当天晚上,一对夫妻和他们的两个孩子住在一个新装修的独立房屋中。由于卧室内有一台正在使用的煤气热水器,建筑密封性不佳,室内逐渐积聚了大量的一氧化碳。其夫妻和孩子因一氧化碳中毒而昏迷,幸好被邻居及时发现并送往医院,最终脱险。

这起事故教训是:在家庭使用煤气、热水器等燃气设备时,应确保通风情况良好,气体排放畅通。同时家庭成员也要定期检查和保养设备,了解中毒的症状和应急处理方法。 2.2 案例二:工厂中毒性窒息事故 这起事故发生在一家化工厂。工厂一名工人在进行化学品搬运作业时,不慎泄漏了一种含有有毒气体的液体。由于未佩戴防护装备,工人吸入了大量的有毒气体,导致窒息。事后,工厂对此次事故进行了调查,并增加了对化学品的安全操作培训,同时提供了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 这起事故教训是:在工作场所,特别是对于涉及化学品操作的岗位,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同时,也应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呼吸器、防护面罩等,以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3.防范和应急处理措施 3.1 预防措施

在家庭和工作场所定期检查和保养燃气设备和其他有毒物质的 存放设备,确保正常运行和排放通畅; 加强对中毒性窒息的宣传教育,普及中毒症状和应急处理方法,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 工作场所应提供安全培训和个人防护装备,强化对有毒物质操 作的安全管理; 3.2 应急处理措施 发现中毒性窒息情况时,应立即将受害者从现场转移到通风处,并及时呼叫急救人员; 如有条件,对中毒人员进行急救措施,如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 保持冷静,等候急救人员的到达,积极配合救治工作。 4.结束语 中毒性窒息事故的发生给个人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和损失。通过对以上案例的分析,我们应加强对中毒性窒息的认识和预防意识,提高自我保护和应急处理能力。只有不断加强安全意识,遵守

水泥行业安全事故——中毒伤害事故案例

水泥行业安全事故——中毒伤害事故案例案例 1 某水泥厂“1.3”收尘器一氧化碳中毒伤害事故 一、事故概况 XX 年 1 月 3 日,XX 水泥厂对窑头电场进行维修,5:55 停电开始检查,18:41 维修结束对电场进行试压,18:45 左右,李 XX 将试压发现的 4#电场有放电现象,向分厂副厂长张 XX 华汇报,张 XX 未向公司分管领导汇报,直接安排检修工段人员处理。19:30 公司检修工段钱XX、李 XX 办理停电申请单,电工两人现场接地放电结束,李 XX 安排电工两人在外监护。随后李 XX、吴XX、钱XX、何 XX 四人进入窑头电收尘 4#电场检查,此时窑正在油煤混烧保温。 约 10 分钟左右李 XX 发现何 XX 晕倒。马上向分厂副厂长张 XX 汇报。20:10左右公司立即组织施救,何 XX 被救出后送往医院救治。最终何 XX 因抢救无效死亡,另3 人住院观察。 事故造成 1 人死亡。 二、事故原因分析 1 直接原因

制造检修工段违反《电收尘安全操作规程》,在窑较长时间油煤混烧的情况下,没有停火直接进入窑头、窑尾电收尘检查检修作业,导致一氧化碳中毒工亡事故的发生。 2 间接原因 1.1检修人员安全意识淡薄,检修前作业现场环境检查不力 2.2对检修作业中的电收尘等危险作业,未组织制定落实专门的安全作业预案、相应的安全作业规程和防范措施 3.3公司日常安全管理基础薄弱,检修现场安全监督检查工作缺失 案例2 某水泥厂“5.22”地坑一氧化碳中毒伤害事故 三、事故概况 2002 年 5 月 22 日上午 8:30 左右,XX 水泥厂因生料提升机发生故障,工段长黄 XX 带领当班人员吴 XX、郁XX、陈 XX、夏 XX 进行现场抢修。经分析,属提升机传动三角带断裂后造成的提升堵塞。经处理后,仍无法启动,故黄XX、吴 XX、郁 XX 三人下到提升机底部地坑中。打开提升机底部检修门,发现提升机链被底部落料卡住,随即

煤气中毒案例

煤气事故案列 案例一安全阀防爆膜泄漏事故: 2004年9月27日凌晨,霸州市新利钢铁有限公司炼钢厂发生煤气中毒事故,造成5人死亡,2人受伤。 9月27日凌晨4时30分左右,霸州市新安镇新利公司天车操作工从事吊运作业时按动了警铃,但天车没有动作,在场一名工人爬上天车操作室查看情况,也倒在了操作室内。下面人员以为是触电,立即切断电源后,3名电工上去救人时也倒在了天车上。这时,他们才意识到是煤气中毒,2名煤气救护员到场后迅速爬山天车救人。同时,现场立即切断煤气开关,拔掉车间吹渣用氧气管,向天车操作是周围喷冲氧气,组织工人将昏倒在天车上的人员抢运下来,并立即送往医院抢救。截至目前,5名工人医治无效死亡,2名煤气抢险救护员经救治已基本脱离生命危险。 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位于露天的煤气管线安全阀防爆膜破裂,致使煤气外泄。 案列二燃气锅炉爆炸事故: 2004年9月23日下午16点左右,河北省武安市新兴铸管有限公司,在建高炉煤气综合利用发电项目75吨燃气锅炉进行单体设备调试。在点火时该锅炉突然发生煤气爆炸,造成该在建项目锅炉、管道、烟囱等设备的损坏和垮塌,24日凌晨1点30分,搜救工作

结束。事故造成13人死亡(其中本公司工人3人,其余为项目施工单位人员),8人受伤。 高炉煤气综合利用发电项目计划投资4900万元。项目主体为一台75吨/h燃高炉煤气锅炉、一台12MW燃气发电机组及相应配套设施,计划采用并网不上网运行。项目经设计、施工、设备供应等招投标程序后,由具备相应资质的邯郸华北冶建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承担项目设计,中国华北冶金建设公司承担主体设备安装工程,邯郸电业科技实业公司承担煤气电厂整体启动调试工作。事故发生于设备单位负荷调试及启动调试阶段。本次发生事故的设备为上述75吨/h燃高炉煤气锅炉。 直接原因是,没有统一指挥,该公司及施工单位混乱,造成三个阀门开启,焦炉煤气进入锅炉内部,在点火时发生煤气爆炸事故。 案例三煤气水封泄漏事故: 2005年10月26日15时40分,首钢动力厂综合管网一露天煤气排水器发生煤气泄漏事故,导致在现场附近从事保洁工作的3名女工和路过此处的6名外单位人员一氧化碳中毒,经抢救无效死亡。 直接原因,检修外管网将脱水器的水放掉,但没有关闭阀门,送煤气时发生煤气泄漏。 案例四检修现场煤气放散突然打开发生煤气中毒事故:2003年10月18日8点45分左右,3#450高炉计划检修,当

硫化氢中毒事故案例

事故案例1: 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重庆开县川东北气矿 “12.23”特大天然气井喷事故 2003年12月23日22时15分,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重庆开县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川东北气矿罗家16H井发生天然气井喷事故,造成天然气中硫化氢中毒,井场周围居民和井队职工243人中毒死亡、2142人住院治疗、9万余人被紧急疏散安臵、直接经济损失达6432.31万元。这起事故造成的巨大伤亡,在国内乃至世界气井井喷史上也是罕见的。 中石油川东北气矿罗家16H井位于重庆开县高桥镇东面lkm处的晓阳村,井场位于小山坳里,井场周围300m范围内散布有60多户农户,最近的距井场不到50m。当地属于盆周山区,道路交通状况很差。罗家16H井是一口布臵在丛式井井场上的水平开发井,拟钻采罗家寨飞仙关鲕滩气藏的高含硫天然气(硫化氢含量7~10.44%)。2003年12月23日2时52分,罗家16H井钻进至井深4049.68m处,因更换钻具,开始正常起钻,21时55分,录井员发现录井仪显示钻井液密度、电导、出口温度、烃类组分出现异常,钻井液总体积上涨。泥浆员随即经钻井液导管出口处跑上平台向司钻报告发生井涌,司钻发出井喷警报。司钻停止起钻,下放钻具,准备抢接顶驱关旋塞,但在下放钻具十余米时,发生

井喷,顶驱下部起火。通过远程控制台关全闭防喷器,将钻杆压扁,火势减小,没有被完全挤扁的钻杆内喷出的钻井液将顶驱的火熄灭。拟上提顶驱,拉断全封闭以上的钻杆,未成功。启动钻井泵向井筒内环空泵注加重钻井液,因与井筒环空连接的井场放喷管线阀门未关闭,加重钻井液由防喷管线喷出,内喷仍在继续,22时04分左右,井喷完全失控。至24日15时55分左右点火成功。高含硫天然气未点火释放持续了18小时左右。经过周密部署和充分准备,现场抢险人员于12月27日成功实施压井,结束了这次特大井喷事故。 经过国务院事故调查组调查,认定这次事故是一起责任事故。有关人员对罗家16H井的特高出气量估计不足;高含硫高产天然气水平井的钻井工艺不成熟;在起钻前,钻井液循环时间严重不够;在起钻过程中,违章操作,钻井液灌注不符合规定;未能及时发现溢流征兆,这些都是导致井喷的主要因素。有关人员违章卸掉钻柱上的回压阀,是导致井喷失控的直接原因。没有及时采取放喷管线点火措施,大量含有高浓度硫化氢的天然气喷出扩散,应急预案欠完善,安全防护设施不足,周围群众疏散不及时,导致事故伤亡损失扩大、大量人员中毒伤亡。

一氧化碳中毒事故案例

一氧化碳中毒事故案例 1)事故概况 2001年1月9日4时,造气车间检修后进入制贫气阶段,5时50分左右,车间主任安排3名职工到气柜顶关放空并采气体样,同时,又安排2名人员在地面监护。7时40分,到气柜关放空的3人下来未看见监护的2人,7时50分车间主任发现监护的2人未回来,马上到气柜周围去检查,发现气柜水封房门开着,进去发现2名监护人倒在地下(地下部分距地平面1.8m),车间主任立即找人进行救援,将2人送至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2)事故原因 (1)水封房检修项目完成以后,要定期向水封箱内加水和放水,防止冻坏管线和阀门,水封箱直通排污阀,装在底部水平位置上,因而,在该阀门阀体内形成积水而结冰有杂物,该阀门并未完全关闭,在送气过程中,随35度左右的气体通过水封箱进入气柜的过程中,该阀门体内结冰逐渐融化,杂物被吹掉,造成有毒有气体泄漏。(2)监护人张某、杨某安全防范意识较差,没有遵守公司《安全工作手册》中“在有毒物质场所作业时,必须佩戴劳保用具;必须有人监护”的规定和“进入水封房作业,必须有人监护”的警示,属违章作业。 (3))一氧化碳在水中有一定溶解度,当进气柜气体中的水冷凝下来以后,从水封溢流口排出后,水中溶解的毒物释放出来,成为毒物来源的一个重要途径。

(4)造气车间气柜进口水封房为半地下式结构,由于天气寒冷,车间怕冻坏设施,水封房地封闭较严,房内通风差,又没有通风设施,水封箱及小水封等设施装在地平面1.8m以下,泄漏和释放出的有毒气体聚集在水封房内不易扩散。 3)防范措施 (1)查隐患、堵漏洞,针对冬季安全生产的特点和装置正在开工时情况,在全厂范围内开展冬季安全大检查。凡安全防护设施不齐全者,安全部门下发隐患整改通知单,限期整改。 (2)对水封房进行技术改造。待装置大检修时完成,彻底消除事故隐患,在技术改造完成以前,为保证安全,在水封房加装轴流风机,强制通风,恢复南、北两个窗户,设置警示牌,重申进入水封房的劳动保护和监护规定。 (3)对全厂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利用班前会或安全例会,在全厂进行一次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培训,学习安全规章制度,学习安全规程和安全常识,结合各自岗位深刻反思,并写出心得体会。

化学事故与应急救援(八)事故案例84多人急性氮氧化物中毒事故

化学事故与应急救援(八)事故案例8.4多人 急性氮氧化物中毒事故 第八章事故案例 第四节多人急性氮氧化物中毒事故 氮氧化物是多种氮的氧化物(N2O、 NO、 NO2、N2O3、 N2O4、N2O5等)混合气的统称。其中二氧化氮较稳定,不易溶于水,毒性较大,在室温下呈棕黄色气体。工业生产中,它是由氨在催化剂作用下氧化而制得。另外,硝酸铵爆炸、燃烧、电焊、氩弧焊时均能产生氮氧化物。氮氧化物是刺激性气体,吸入中毒,损害肺部,可导致中毒性水肿。 案例6 1.事故过程 1972年5月29日11时45分左右河北省某县炸药加工厂在粉碎硝酸铵结块过程中,机眼被硝酸铵块堵塞。一工人用烧红铁钩去烫硝酸铵块时引起硝酸铵着火。当时厂房有大量包装用过的碎纸袋、木锯末等都已燃烧,旁边一仓库堆放有1多吨炸药。浓烟滚滚的棕黄色硝烟柱冲天而起,约百米多高,并随微微的西南风向下风侧飘去,污染有数公里远。当时约有25余名解放军战士和当地居民参加了救火和搬运炸药。在现场救火和搬运炸药继续约2小时。造成了2150余名救火军民发生急性氮氧化物中毒,其中住

院治疗的中毒病人有856人,门诊治疗1244人。住院的病人中有4人因抢救无效而死亡。 2.抢救经过 ①马上成立抢救指挥部。事故发生后,北京军区领导十分重视。当即成立了军区领导和地方领导参加的抢救指挥部,指挥部下设政工组、抢救技术指导组和后勤供应组。调集了华北和东北有抢救经验的医务人员火速赶赴事故现场,以明确果断的措施,制定出统一的抢救和治疗方案,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抢救。来自北京、天津、唐山、河北、吉化等地60多个单位的7余名医务人员参加了抢救工作。850余名病人分别住在县医院、地区医院、驻军医院和四周的2个修养院五个医疗单位。在抢救的不同时期,抢救指挥部依据抢救工作的不同要求及时修改方案,及时总结抢救经验,及时组织交流经验,使抢救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②识别毒源,及早确定中毒原因和制定抢救方案。依据燃烧的物质主要是硝酸铵,硝酸铵燃烧中可释放出棕黄色的氮氧化物,这与现场当时的状况完全一致。当然事故现场堆放有锯末、纸屑,这些物质不完全燃烧可产生一氧化碳,故中毒现场存在有一氧化碳也是完全可能的,但比较起来是次要的。中毒病人的临床主要表现为呼吸道刺激症状,与氮氧化物中毒的表现相同。抢救指挥部很快确定这次中毒事故是由氮氧化物引起的,并据此制订了抢救方案。

一氧化碳中毒事故案例分析

一氧化碳中毒事故案例分析 1.事故经过简述 7月28日16时左右,某公司甲酸生产安装因毛病全系统停车进行检修,合成反应器甲醇喷管坏,需进器内进行修理。7月29日上午8时左右,打开合成反应器下部两个人孔进行通风,并从上部人孔加水进行冲洗。下午17时左右,应公司平安处要求打开最上部人孔进行通风。17时15分左右,平安处有关人员用可燃气体及氧气测定仪测定可燃气体不合格。此后,在17时15分~19时45分左右的一段时间内,每隔15分钟测定一次,19时45分左右经测定,氧气:21%;可燃气体爆炸极限百分比为:12%~18%。平安人员认为合格,随后签发"进罐入塔证',并注明要佩戴长管呼吸器。20时左右,检修公司2名架子工进入器内进行扎架子作业,该公司2名操作工及检修公司1名临时工在器外进行监护。由于不便利,2名架子工未戴呼吸器。大约13分钟后,塔内传出求救声,监护人员及现场6名检修人员情急之下未戴呼吸器进塔救人,先后中毒,有7人牵强爬出。最终该公司经理及合成工段工段长戴上呼吸器将塔内4人救出,立刻进行现场急救并准时送往医院进行抢救,此时大约20时40分左右。检修公司1名架子工和1名临时工经抢救无效后死亡,其余人员脱离危险。 2.事故缘由分析 事故发生后,市政府、市劳动局等部门有关领导先后赶到现场,并立刻成立了事故调查组,连夜对现场进行爱惜取证。经调查、取证

分析,确认为一氧化碳急性中毒,事故缘由如下: (1)设备未进行有效隔绝 该反应器共有16条管线与之连通,物料分别有一氧化碳、甲醇、甲酸甲酯等。操作人员只是关闭阀门而未加盲板,由于阀门不严,致使一氧化碳进入反应器。 (2)置换、处理措施不当 该反应器未进行彻底置换,未打开全部人孔进行通风,或进行强制通风,用水冲洗只能将甲醇、甲脂等洗掉,而不能将一氧化碳洗去。 (3)分析方法不全面 进罐入塔应分析有毒有害物质浓度及氧气含量,而平安处有关人员只分析了氧气含量,未分析有害气体浓度,动火标准不能作为进罐入塔的依据。 (4)操作人员违章作业 作业人员不按要求佩戴防护器具,抢救人员不戴防护器具进塔救人,导致事故扩大,监护人员监督不力等均属违章行为。 3.事故预防措施 为吸取事故教训,杜绝类似事故的发生,公司实行了以下防备措施: (1)公司立刻组织有关人员对公司平安操作规程、平安检修规程、各种设备及管线的紧急抢修平安措施、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等进行重新修订并完善补充。

化学事故与应急救援(八)事故案例83多人二氧化硫中毒事故

化学事故与应急救援(八)事故案例8.3多人 二氧化硫中毒事故 第八章事故案例 第三节多人二氧化硫中毒事故 二氧化硫是无色,具有激烈辛辣刺激性气体。它是由硫铁矿石在焙烧炉中焙烧生成,也可由硫磺直接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在90℃时加压至三个大气压能液化成液体,便于运送至用户。二氧化硫用于制造硫酸、有机物的合成、硫化橡胶、石油精炼、漂白纸浆等,用途广泛。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管道破裂或阀门损坏,液体灌装、运输中发生意外事故,大量二氧化硫泄漏而致多人急性中毒。 案例5 1.事故过程 东北某有机化学厂利用二氧化硫为原料生产糖精钠。1991年8月10日14时至15时50分该厂将来自葫芦岛锌厂的一槽车重达40吨的液体二氧化硫卸到本厂危险品仓库的一个储罐中。当槽车内二氧化硫马上全部卸完时,在靠近槽车一端的胶管与铁管连接处突然发生破裂(裂为80mm×15mm),造成槽车内及管道内二氧化硫大量泄漏。泄漏事故发生后现场操作2人马上打向厂部生产科报告。主管安全生产的副厂长闻讯后,马上带领安全科长等有

关人员携带2台氧气呼吸器赶赴事故现场。仓库修理工人戴上氧呼吸器后迅速切断空气压缩机电源开关,关闭槽车出料阀门及储罐进料阀门,控制了槽车内及压缩机混合气体的扩散。事故发生后15分钟处理完毕,泄漏了二氧化硫约150kg。二氧化硫污染面积约170m×130m。 2.抢救经过 下风侧的居民和一墙之隔的市制药三厂,有154名人员吸入二氧化硫而受危害。制药三厂马上呼救,并组织车辆运送受害职工去四周几个医院抢救治疗。 市卫生局组织有关职业病专家到抢救医院进行会诊,指导抢救治疗。 化工部接到事故报告后,组织北京的3位职业病专家赶赴该市协助抢救治疗。 最后经职业病专家确诊:急性二氧化硫重度中毒1人,中度中毒1人,轻度中毒7人,刺激反应145人。经抢救治疗全部治愈出院,无一例死亡。 但本次事故经济损失严重,并造成极坏的社会影响。该有机化学厂支付中毒病人住院医药费达 33万元;赔偿库区四周居民的蔬菜、家禽等费0.6万元;赔偿制药三厂成品原料损失费2.39万元,共必须36万元。 3.讨论

几种常见有毒有害气体中毒案例及现场抢救常识

几种常见有毒有害气体中毒案例及现场抢救常识 一、案例 1、2008 年12 月9 日23 点30 分,榆次华润雪花啤酒(山西)有限公司因厌氧废水处理装置调配罐破裂,造成外泄,废水中大量的有毒有害及窒息性气体,致使现场一名调试人员中毒,其它人在未佩戴任何防护设施情况下,进入现场施救,最终导致三人死亡,一人中毒的严重后果。 2、2005年5月1日,我市XX县段纯镇XX硫磺厂,一人在封闭硫磺出口时,因硫化氢中毒,其它四人在未佩戴任何防护设施的情况下,相继进入现场施救,最终造成5 人死亡。 3、2003年10月,我市XX厂调试冲天炉尾气除尘系统。在施工单位 在未完工、该厂生产车间未与施工单位协调的情况下,对冲天炉点火,使冲天炉尾气从除尘器底部外泄(尾气中含有大量CO有毒气体),一人在未佩戴任何防护设施情况下,进行堵漏时中毒,另一人在没有采取任何防护设施情况下,进入现场抢救,结果造成二人死亡。 上述案例沉痛教训: 1、有毒有害作业场所必须设置与其相应的防护设施。 2、有毒有害现场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安全三级教育培训,熟悉本岗位有毒有害物质理化特性,树立安全意识,具备自我保护能力。 3、一旦发生事故,施救人员必须佩戴安全防护用具,才能进入现场。 4、监护:在有毒有害气体环境作业,必须有可靠的监护。 二、几种常见有毒有害气体现场急救应知应会常识

我市涉及危险化学品的企业较多,在生产过程使用的原料、中间产品和最终产 品中,存在大量煤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乙炔、二硫化碳、苯、硫化氢、氯气、甲醇等有毒有害气体。因此,预防有毒有害气体中毒事故十分重要,为了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大力普及事故现场急救知识,已成为当前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 1、有毒有害气体的急救的基本原则 ①凡进入被有毒有害气体污染区域内的人员,必须佩戴防毒面具、防护眼镜、口罩等防护器具,保护自身,免受伤害。 ②清除毒气,将患者立即转移,离开毒气污染区域。 ③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并吸入充分氧气。 ④如果患者停止呼吸,要立即做人工呼吸和胸外挤压。 ⑤经抢救处理,病情平稳人员尽快送医院治疗。 2、一氧化碳中毒的现场抢救常识 ①迅速隔离中毒环境,并注意保暖。 ②保持呼吸道畅通,吸氧。 ③对意识不清的患者,在呕吐时,一定让其头部歪向一侧,防止患者窒息或合并吸入性肺炎。 ④如果患者呼吸微弱,应进行人工呼吸,注射呼吸兴奋剂,针刺内关、人中、足三里穴位。⑤ 如果患者呼吸停止时,现场人员应立即为其施行心肺复 苏,直到医务人员到场,同时呼叫"120" 急救电话。 ⑥现场抢救后,在病人病情平稳后,力争尽早将病人送医院进行抢救,即使

硫化氢中毒事故案例

硫化氢中毒事故案例 2015年7月16日,一起严重的硫化氢中毒事故在中国江苏省苏州市发生。当时,一家化工厂的工人在清洗硫化氢储罐时,由于操作不当导致硫化氢泄漏,造成了一名工人死亡,另外两名工人受伤。这起事故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也引发了对化工安全管理的深入思考。 据调查,这起事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化工厂在硫化氢储罐清洗过程中存在以下 问题,首先,工人在清洗储罐时未佩戴防护装备,没有戴好防毒面具和防护服。其次,没有进行足够的风险评估和安全预防措施,没有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最后,对于硫化氢泄漏的应急处理能力不足,导致事故发生后无法及时有效地进行救援。 硫化氢是一种无色有毒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但在高浓度下会迅速麻醉人体 神经系统,造成窒息甚至死亡。因此,对硫化氢的储存、使用和处理必须格外谨慎,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在这起事故中,工人对硫化氢的危害认识不足,安全意识淡薄,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针对这起事故,相关部门迅速展开调查,并对化工厂进行了严肃处理。同时, 也引起了全国范围内对化工安全管理的高度重视,各地纷纷加强了对危险化学品企业的安全检查和监管,加强了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提升了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事故的发生警示我们,化工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的 管理和控制,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同时,政府部门也应加大对危险化学品企业的监管力度,严格执法,确保安全生产的落实。 在化工生产中,硫化氢中毒事故并不是个案,类似的事故时有发生。因此,我 们必须引以为戒,吸取教训,加强安全管理,切实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50例煤气中毒死亡事故案例汇总(2005-2021)

煤气中毒死亡事故案例汇总 1.2021年1月7日14时30分左右,江西新钢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机制公司)在新余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钢公司)炼钢厂钢一区对2#转炉北侧吸风管进行割除作业时,发生一起煤气中毒事故,造成2人死亡,1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约200万元。 2.2020年2月24日20时36分许,襄汾县强盛铁合金厂石灰车间发生一起煤气中毒事故,造成2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约262.2万元。 3.2019 年12 月21 日10 时许,太仓市双凤镇杨林路10 号太仓市东方冶金石灰制品厂内,3 名员工在清洗4 号石灰车间脱硫塔时发生中毒,事故造成2 名员工死亡,1 名员工受伤。 4.2019年12月5日3时35分左右,张家港兴荣炼铁有限公司发生一起煤气中毒事故,造成1人死亡、1人受伤。 5.2019年7月25日15时30分,济南市恒汇祺和实业有限公司在莱芜钢铁集团银山型钢有限公司能源动力厂型钢燃气车间8万m3煤气柜进行防腐作业时,发生煤气中毒事故,造成1人死亡,4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204万元。 6.2019年1月16日13时20分左右,涉县兆隆铸业有限公司1#铸造高炉发生煤气中毒事故,造成4人死亡、5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约560万元。 7.2018年2月5日凌晨2时56分许,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7号(2200立方米)高炉发生煤气泄漏事故,事故造成8人死亡、1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175.532万元。 8.2018年1月31日18时56分,位于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的首钢水城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能源公司富余煤气发电站发生一起煤气中毒事故,造成9人死亡、2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约846万元。 9.2018年1月24日12时许,丹东市振安区榆金铸造厂除尘罐内发生一起煤气中毒死亡1人的事故。 10.2017年8月3日凌晨2时32分,鄂州市德胜钢铁有限公司气烧石灰窑项目发生高炉煤气中毒事故,造成作业人员3人死亡、6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291.23万元。 11.2017年5月12日7时左右,新沂段庄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承包的江苏晋煤恒盛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二分厂造气车间下灰工程发生一起煤气中毒事故,造成1人死亡,1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约150万元。 12.2017年2月23日上午9:25左右,宝山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鹤壁煤电股份有限公司化工分公司动力厂D磨煤机内部发生一起中毒窒息事故,造成1人死亡,2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75.99万元。 13.2017年1月20日19时30分左右,营口钢铁有限公司烧结车间发生一起中毒窒息事故,造成1人死亡,4人受伤。 14.2017年1月2日中午12点许,江苏兴达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炼铁厂热风工段停产检修布袋除尘器箱体灰斗时,发生一起因未佩戴长管呼吸器进入箱体作业导致的煤气中毒事故,并因盲目施救造成事故扩大,共造成2人死亡、1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约240万元。 15.2016年11月5日19时20分左右,广西金沙江陶瓷有限责任公司发生一起致一名窑炉保养工人中毒死亡的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人民币60万元。 16.2016年7月2日17:29左右, 安钢集团信阳钢铁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信钢公司”)炼铁厂1#高炉车间热风布袋岗位班长单独进行煤气阀门润滑作业时,发生一起煤气中毒事故,造成一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150万元。 17.2016年5月23日20时30分左右,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以下称攀钢钒公司)能源动力中心(以下称攀钢能动中心)供配电作业区冶烧电缆隧道发生1起煤气中毒事故,造成3人死亡。

硫化氢中毒事故案例

急性硫化氢中毒典型案例——“3.3”污水处理厂硫化氢中毒事故 北京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2009年07月15日稿件来源: 2008年3月3日,北京某污水处理厂二分厂副长厂姜某带领工人刘某、王某和高某在对23号泵进行检修时,刘某在未确认该污泥循环系统进水阀门是否关闭的情况下,盲目打开23号泵泵壳的环形夹具,致使该泵处于承压状态,泵的吸入口污泥带压喷出并将刘某掩埋,污泥内厌氧产生硫化氢等有害气体累积并随喷出的污水溢出,现场其他3名作业人员迅速从不同出入口撤离管廊。喷泥事故发生后,污水处理厂二分厂副厂长王某(代理厂长)、技术员赵某,三分厂书记潘某、厂长袁某等人员在对事故情况不清、未采取安全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分别从不同出入口下到地下管廊内查看情况,在查看过程中,四人先后晕倒在管廊内。消防人员赶到后,分别将五人救出,经医护人员抢救无效潘某(三分厂书记)、王某(二分厂副厂长)、赵某(技术员)、刘某四人死亡,一人受重伤。 .

山西运城一污水处理厂发生安全事故 3人死亡 2007年5月20日上午9时许,位于运城市盐湖区雷家坡村附近的运城富斯特污水处理厂发生安全事故,造成3人死亡。 据介绍,当时一村民正在该厂机房深井内打捞沉淀物和漂浮物,突然一头掉进深井内。随后,该厂两名工人下去救人,结果也遇到了意外。事故发生后,大家用一根螺纹钢筋钩住落井的3人,将其救上来。在运城市中心医院,记者见到了实施抢救的值班医生,他说3人是因在污水池内吸入大量沼气过度缺氧导致死亡的,送到医院时各种生命体征都已基本消失。 在出事的机房内,记者没看到任何有关安全提示,现场也没有强制通风的设备。(记者胡增春) 污水处理厂的安全事故 ——做一点宣传之四 污水处理厂在快速发展的近十年里,发生了不少安全事故。 污水在经过管道会产生硫化氢气体,这是一种溶于水的剧毒的气体,有臭鸡蛋味。轻度接触会头昏、乏力,检查可见眼结膜充血、肺部干性罗音;中.

一氧化碳气体中毒典型案例

一氧化碳气体中毒典型案例引言: 一氧化碳(CO)是一种无色、无味且无刺激性的有害气体,它对人体的健康产生了巨大威胁。一旦遭受一氧化碳中毒,可能导致头痛、恶心、昏迷甚至死亡。本文将以典型案例为基础,探讨一氧化碳中毒的危害原因和告警方法,以提醒人们加强对这个隐患的认识和预防措施。 案例分析: 在2016年,中国某城市发生了一起家庭中毒事件。这个家庭住在老式公寓楼里,没有任何燃气隔离设施。据调查披露,在案发前数小时,这家人就已经昏迷多时,并被送往医院急救。事后确认他们中毒原因是由于煤改电期间一个工作错误导致卧室内的取暖器漏煤所产生的一氧化碳超标释放。 危害分析: 1. 气味不易被察觉:一氧化碳无色、无味,并且没有明显的刺激性气味,因此人们很难察觉到其存在。这使得一氧化碳中毒时常出现在人们意识模糊或睡眠状态下。 2. 高度危险性:一氧化碳能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阻断了正常的氧运输功能。这会导致细胞组织缺氧并引发各种病症,甚至危及生命。 3. 无死角扩散:一氧化碳具有较高的溶解度和弥散能力,在空气中迅速分布,几乎无死角。室内很难排除所有隐藏的一氧化碳源,增加了中毒风险。 4. 影响易受损群体:长者、儿童、孕妇和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等身体健康较为脆弱的群体更容易遭受一氧化碳中毒,并可能引发更严重后果。 告警方法:

1. 定期检测:在家庭和工作场所安装一氧化碳探测器是极其重要的预防措施。定期检测室内空气中一氧化碳的含量,并及时更换电池和维护设备。 2. 维护燃气设备:对使用煤、油、天然气等产生一氧化碳的设备,如壁挂炉、取暖器等,要定期进行检修和清洁,确保其正常工作。 3. 通风换气: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是有效预防一氧化碳中毒的必要条件之一。在煮饭、洗漱或者使用锅炉等情况下应及时打开窗户或供应新鲜空气。 4. 安装隔离设施:为了避免不当使用燃料或未经适当管理而导致的一氧化碳泄漏,安装正确的隔离设施是非常重要的。 5. 定期维护排风系统:在厨房或浴室等地方,必须配备合格且经常维护清洁的排风扇,以便迅速将有害气体排出。 结论: 通过分析上述典型案例和相关危害因素,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才能加强对一氧化碳中毒的认识和预防措施的重要性。提高公众对一氧化碳气体的了解,合理使用燃料设备,定期检查和维护相关设备,并注意通风换气都是有效预防一氧化碳中毒的方法。只有通过加强预防措施和共同努力,我们才能减少一氧化碳中毒事故的发生,保障人们的健康与安全。

氯气泄漏中毒事故案例

氯气泄漏中毒事故案例1)事故经过 2007年11月8日下午5点20分左右,位于石景山苹果园东口处(de)首钢日电电子有限公司一车间发生氯气泄漏事件,导致15名工作人员中毒.事发车间是生产集成电路(de)前工序车间,出事时,工人突然听到氯气泄漏(de)报警声音,一名技术人员和两名工人进入车间查看.在未配备安全装置(de)情况下,3人对报警(de)氯气瓶开关进行检验,并未发现异常,但闻到气味.3人出来后,突然感觉不适,后被急救车送到朝阳医院京西院区检查.3人被送走后,该公司又派技术人员进入事发车间用仪器进行检测,仍未发现异常.晚饭后,12名工人进入车间继续工作,不久便出现了头晕等症状,被立即送到医院治疗.就诊(de)15人均被确诊为氯气中毒,其中3人在心内科治疗,3人在呼吸科,其余患者在耳鼻喉科.因该公司装有泄漏报警装置,报警后自动关闭阀门,所以泄漏(de)氯气量不大. 2)事故原因 (1)直接原因

供应端气瓶柜发生泄漏,由于气瓶在报警后已经启动关闭功能,所以初步 认定原因为气瓶柜阀门或管路出现泄漏. (2)间接原因 ①首钢NEC氯气供应采用(de)是单层管,增加了事故发生(de)概率; ②没有相应(de)紧急应变程序或该程序没有得到应有(de)训练和演练,造成发生事故时没有正确(de)流程予以指挥控制,导致事故扩大; ③员工(de)安全意识薄弱,未能组织有效(de)培训,应急救援人员进入处 理时竟然没有佩戴必要(de)防护器具,导致人员受伤; ④公司高层安全意识不足,在事故原因没有查明之前就安排员工进入生产,导致后续大批员工受伤(de)原因; ⑤应急救援人员没有按照应有(de)紧急应变流程,穿戴必要(de)防护设备进入处理紧急应变.训练不到位,安全意识和能力极差.

事故案例汇编(中毒事故)

本部各部门 事故案例汇编 (中毒事故) 安全环保部 2014年2月

序 2013年,公司系统所属克旗煤制天然气、多伦煤化工和呼伦贝尔化肥公司等单位相继投入生产,公司实现安全生产“七杜绝”目标任务更加艰巨。为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公司安环部收集整理编制了《事故案例汇编》(中毒事故),希望广大干部员工以典型事故案例警示为戒,认真汲取事故教训。坚持“一切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理念。强化“三讲一落实”风险管控,严格作业票证管理;按照“五懂五会五能”要求,强化安全培训,做到“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我能安全”;到位做实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实现“安稳长满优”;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实现长治久安。 公司总经理 二〇一四年二月

目录 第一部分硫化氢中毒事故----------------------------------4 第二部分一氧化碳中毒事故----------------------------------------------18 第三部分氮气窒息事故-----------------------------------23 第四部分氨气中毒事故-----------------------------------31 第五部分其它中毒事故-----------------------------------34 第六部分中毒事故预防措施-------------------------------42

第一部分 硫化氢中毒事故 案例1: 2014年1月9日,安徽省亳州市康达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达公司)发生一起中毒事故,造成4人死亡,2人轻伤。 康达公司成立于1994年,位于亳州市谯城区亳魏路2号,现有职工88人,是国家批准的农药定点生产企业,主要产品甲拌磷、辛硫酸、氧乐果、三唑磷均属于危险化学品。2013年8月,因农药生产处于淡季,该企业停产。 2013年9月1日,康达公司将部分空闲厂房和场地以300万元/年租给山东籍人员王某。王某在未办理任何审批手续的情况下,自行购买、安装设备,组织人员生产农药莠灭净。1月9日9时许,技术人员张某去异丙醇输送泵泵池(深约2.6m,宽约1.5m,长约5m)查看,入池后中毒晕倒,随后现场另3名工人在未佩戴防护用品的情况下施救,也倒在池内。其他2名工人听到呼救后,在泵池边用铁钩将4人救出,4人经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