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子电路设计的基础知识

电子电路设计的基础知识

电子电路设计的根底知识

一、电子电路的设计根本步骤:

1、明确设计任务要求:

充分了解设计任务的具体要求如性能指标、内容及要求,明确设计任务。

2、方案选择:

根据掌握的知识与资料,针对设计提出的任务、要求与条件,设计合理、可靠、经济、可行的设计框架,对其优缺点进展分析,做到心中有数。

3、根据设计框架进展电路单元设计、参数计算与器件选择:

具体设计时可以模仿成熟的电路进展改良与创新,注意信号之间的关系与限制;接着根据电路工作原理与分析方法,进展参数的估计与计算;器件选择时,元器件的工作、电压、频率与功耗等参数应满足电路指标要求,元器件的极限参数必须留有足够的裕量,一般应大于额定值的1.5倍,电阻与电容的参数应选择计算值附近的标称值。4、电路原理图的绘制:

电路原理图是组装、焊接、调试与检修的依据,绘制电路图时布局必须合理、排列均匀、清晰、便于看图、有利于读图;信号的流向一般从输入端或信号源画起,由左至右或由上至下按信号的流向依次画出

务单元电路,反应通路的信号流向那么与此相反;图形符号与标准,并加适当的标注;连线应为直线,并且穿插与折弯应最少,互相连通的穿插处用圆点表示,地线用接地符号表示。

二、电子电路的组装

电路组装通常采用通用印刷电路板焊接与实验箱上插接两种方式,不管哪种方式,都要注意:

1.集成电路:

认清方向,找准第一脚,不要倒插,所有IC的插入方向一般应保持一致,管脚不能弯曲折断;

2.元器件的装插:

去除元件管脚上的氧化层,根据电路图确定器件的位置,并按信号的流向依次将元器件顺序连接;

3.导线的选用与连接:

导线直径应与过孔〔或插孔〕相当,过大过细均不好;为检查电路方便,要根据不同用途,选择不同颜色的导线,一般习惯是正电源用红线,负电源用蓝线,地线用黑线,信号线用其它颜色的线;连接用的导线要求紧贴板上,焊接或接触良好,连接线不允许跨越IC或其他器件,尽量做到横平竖直,便于查线与更换器件,但高频电路局部的连线应尽量短;电路之间要有公共地。

4.在电路的输入、输出端与其测试端应预留测试空间与接线柱,以方便测量调试;

5.布局合理与组装正确的电路,不仅电路整齐美观,而且能提高电路工作的可靠性,便于检查与排队故障。

三、电子电路调试

实验与调试常用的仪器有:万用表、稳压电源、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调试的主要步骤。

1.调试前不加电源的检查

对照电路图与实际线路检查连线是否正确,包括错接、少接、多接等;用万用表电阻档检查焊接与接插是否良好;元器件引脚之间有无短路,连接处有无接触不良,二极管、三极管、集成电路与电解电容的极性是否正确;电源供电包括极性、信号源连线是否正确;电源端对地是否存在短路〔用万用表测量电阻〕。

假设电路经过上述检查,确认无误后,可转入静态检测与调试。2.静态检测与调试

断开信号源,把经过准确测量的电源接入电路,用万用表电压档监测电源电压,观察有无异常现象:如冒烟、异常气味、手摸元器件发烫,电源短路等,如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切断电源,排除故障;

如无异常情况,分别测量各关键点直流电压,如静态工作点、数字电路各输入端与输出端的高、低电平值及逻辑关系、放大电路输入、输出端直流电压等是否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如不符,那么调整电路元器件参数、更换元器件等,使电路最终工作在适宜的工作状态;

对于放大电路还要用示波器观察是否有自激发生。

3.动态检测与调试

动态调试是在静态调试的根底上进展的,调试的方法地在电路的输入端加上所需的信号源,并循着信号的注射逐级检测各有关点的波形、参数与性能指标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如必要,要对电路参数作进一步调整。发现问题,要设法找出原因,排除故障,继续进展。〔详见检查故障的一般方法〕

4.调试考前须知

〔1〕正确使用测量仪器的接地端,仪器的接地端与电路的接地端要可靠连接;

〔2〕在信号较弱的输入端,尽可能使用屏蔽线连线,屏蔽线的外屏蔽层要接到公共地线上,在频率较高时要设法隔离连接线分布电容的影响,例如用示波器测量时应该使用示波器探头连接,以减少分布电容的影响。

〔3〕测量电压所用仪器的输入阻抗必须远大于被测处的等效阻抗。

〔4〕测量仪器的带宽必须大于被测量电路的带宽。

〔5〕正确选择测量点与测量

〔6〕认真观察记录实验过程,包括条件、现象、数据、波形、相位等。

〔7〕出现故障时要认真查找原因。

四、电子电路故障检查的一般方法

对于新设计组装的电路来说,常见的故障原因有:

〔1〕实验电路与设计的原理图不符;元件使用不当或损坏;〔2〕设计的电路本身就存在某些严重缺点,不能满足技术要求,连线发生短路与开路;

〔3〕焊点虚焊,接插件接触不良,可变电阻器等接触不良;〔4〕电源电压不合要求,性能差;

〔5〕仪器作用不当;

〔6〕接地处理不当;

〔7〕相互干扰引起的故障等。

检查故障的一般方法有:直接观察法、静态检查法、信号寻迹法、比照法、部件替换法旁路法、短路法、断路法、暴露法等,下面主要介绍以下几种:

1.直接观察法与信号检查法:与前面介绍的调试前的直观检查与静态检查相似,只是更有目标针对性。

2.信号寻迹法:在输入端直接输入一定幅值、频率的信号,用示波器由前级到后级逐级观察波形及幅值,如哪一级异常,那么故障就在该级;对于各种复杂的电路,也可将各单元电路前后级断开,分别在各单元输入端参加适当信号,检查输出端的输出是否满足设计要求。3.比照法:将存在问题的电路参数与工作状态与一样的正常电路中的参数〔或理论分析与仿真分析的电流、电压、波形等参数〕进展比对,判断故障点,找出原因。

4.部件替换法:用同型号的好器件替换可能存在故障的部件。5.加速暴露法:有时故障不明显,或时有时无,或要较长时间才能出现,可采用加速暴露法,如敲击元件或电路板检查接触不良、虚焊等,用加热的方法检查热稳定性差等等。

五、电子电路设计性实验报告

设计性实验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课题名称

2.内容摘要

3.设计内容及要求

4.比拟与选择的设计方案

5.单元电路设计、参数计算与器件选择

6.画出完整的电路图。并说明电路的工作原理

7.组装调试的内容,如使用的主要仪器与仪表、调试电路的方法与技巧、测试的数据与波形并与计算结果进展比拟分析、调试中出现的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

8.总结设计电路的特点与方案的优缺点,指出课题的核心及实用价值,提出改良意见与展望

9.列出元器件清单

10.列出参考文献

11.收获、体会

实际撰写时可根据具有情况作适当调整。

六、电子电路干扰的抑制

1.干扰源

电子电路工作时,往往在有用信号之外还存在一些令人头痛的干扰源,有的产生于电子电路内部,有的产生于外部。外部的干扰主要有:高频电器产生的高频干扰、电源产生的工频干扰、无线电波的干扰;

内部的干扰主要有:交流声、不同信号之间的互相感应、调制,寄生振荡、热噪声、因阻抗不匹配产生的波形畸变或振荡。

2.降低内部干扰的措施

(1) 元器件布局:元件在印刷线路板上排列的位置要充分考虑抗电磁干扰问题,原那么之一是各部件之间的引线要尽量短。在布局上,要把模拟信号局部,高速数字电路局部,噪声源局部〔如继电器,大电流开关等〕这三局部合理地分开,使相互间的信号耦合为最小。

(2) 电源线设计:根据印制线路板电流的大小,尽量加租电源线宽度,减少环路电阻。同时、使电源线、地线的走向与数据传递的方向一致,这样有助于增强抗噪声能力。

(3) 地线设计:在电子设备中,接地是控制干扰的重要方法。如能将接地与屏蔽正确结合起来使用,可解决大局部干扰问题〔详细方法见下节接地〕。

(4) 退藕电容配置线路板设计的常规做法之一是在线路板的各个关

键部位配置适当的退藕电容。退藕电容的一般配置原那么是:

电源输入端跨接10 ~100uf的电解电容器。如有可能,接100uF 以上的更好。

原那么上每个集成电路芯片都应布置一个0.01pF的瓷片电容,如遇印制板空隙不够,可每4~8个芯片布置一个1 ~ 10pF的但电容。

对于抗噪能力弱、关断时电源变化大的器件,如RAM、ROM存储器件,应在芯片的电源线与地线之间直接接入退藕电容。

电容引线不能太长,尤其是高频旁路电容不能有引线。

此外,还应注意以下两点:

在印制板中有接触器、继电器、按钮等元件时.操作它们时均会产生较大火花放电,必须采用附图所示的RC 电路来吸收放电电流。一般R 取1 ~ 2K,C取2.2 ~ 47UF。

CMOS的输入阻抗很高,且易受感应,因此在使用时对不用端要接地或接正电源。

3.降低外部干扰的措施有:

(1) 远离干扰源或进展屏蔽处理;

(2) 运用滤波器降低外界干扰。

七、接地

接地分平安接地、工作接地,这里所谈的是工作接地,设计接地点就是要尽可能减少各支路电流之间的相互耦合干扰,主要方法有:单点接地、串联接地、平面接地。在电子设备中,接地是控制干扰的重要方法。如能将接地与屏蔽正确结合起来使用,可解决大局部干扰问题。电子设备中地线构造大致有系统地、机壳地〔屏蔽地〕、数字地〔逻辑地〕与模拟地等。在地线设计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正确选择单点接地与多点接地

在低频电路中,信号的工作频率小于1MHz,它的布线与器件间的电感影响较小,而接地电路形成的环流对干扰影响较大,因而应采用一点接地。当信号工作频率大于10MHz时,地线阻抗变得很大,此时应尽量降低地线阻抗,应采用就近多点接地。高频电路宜采用多点串联接地,地线应短而租,高频元件周围尽量用栅格状大面积地箔。当工作频率在1~10MHz时,如果采用一点接地,其地线长度不应超过波长的1/20,否那么应采用多点接地法。

2.将数字电路与模拟电路分开

电路板上既有高速逻辑电路,又有线性电路,应使它们尽量分开,而两者的地线不要相混,分别与电源端地线相连。要尽量加大线性电路的接地面积。

3.尽量加粗接地线

假设接地线很细,接地电位那么随电流的变化而变化,致使电子设备的定时信号电平不稳,抗噪声性能变坏。因此应将接地线尽量加粗。

4.将接地线构成闭环路

设计只由数字电路组成的印制电路板的地线系统时,将接地线做成闭环路可以明显的提高抗噪声能力。其原因在于:印制电路板上有很多

集成电路元件,尤其遇有耗电多的元件时,因受接地线粗细的限制,会在地结上产生较大的电位差,引起抗噪声能力下降,假设将接地构造成环路,那么会缩小电位差值,提高电子设备的抗噪声能力。

第11 页

电子电路知识入门基础教学

电子电路知识入门基础教学 电子电路是指由一个或多个电子元器件,如电阻、电容、电感、半导体(如晶体管、集成电路)等,连接起来构成的电路。它是一种由若干个电子元件组成的电路,通过控制、调节电路中电流的流动来达到预期的功能。它的作用是使电子元件之间能够对信号进行有效地检测、处理和传输,以满足系统的要求。 二、电子电路的基本原理 电子电路的运行原理是电子元件之间有因果关系,互相影响,从而形成电力能量的传输。当电子元件上的电流变化时,它就会产生电压变化,然后被其它元件感知并发生变化。在电路中,每一部分的电子元件都起着一定的作用,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有效实现了电子信号的传输和处理。 三、电子电路常见元件 电子电路中最常见的元件有电阻、电容、电感、晶体管、集成电路、光耦合器和变压器等。 1、电阻:电阻是电路中最常见的一种电子元件,它能阻抗电流流动,阻碍电路中的电流通过,从而实现对电流的控制。 2、电容:电容是一种电子元件,它能储存电荷,电荷的多少可以控制电压的变化,从而实现对电压的控制。 3、电感:电感是一种电子元件,它能在电路中形成电磁耦合,从而实现对电流及电压的控制。 4、晶体管:晶体管是一种电子元件,它能像开关一样控制电流

的通断,从而实现信号的控制。 5、集成电路:集成电路是一种电子元件,它是由大量晶体管和其他元件集成在一块半导体基材上,可以实现特定功能,从而实现芯片功能。 6、光耦合器:光耦合器是一种电子元件,它能将电路中的电能转换为光能,然后再将光能转换为电能,从而实现信号的传输和处理。 7、变压器:变压器是一种电子元件,它能将输入电磁能量转换为输出电能,从而实现电压的变化,这样可以满足系统的电压需求。 四、电子电路设计原则 1、设计原则:在电子电路设计中,应遵循“精确、简洁、熟悉、安全”的原则,即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电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让电路可以有效地发挥作用,从而获得良好的实际效果。 2、电路的结构:在电子电路的设计中,应当考虑电路的结构,使电路简单易懂,便于系统的维护和后期的升级。 3、参数的选择:在电子电路的设计中,应当根据系统的要求,仔细挑选电子元件,使电子元件具有良好的性能和稳定度,从而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4、材料的选择:在电子电路的设计中,应当根据电路系统的要求选择材料,使电子元件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同时考虑电子元件的结温和耐压等因素,从而确保电路的可靠性。 五、电子电路应用实例 1、可编程音像系统:可编程音像系统是一种利用电子电路将信

电子电路知识入门基础教学

电子电路知识入门基础教学 电子电路技术是电子技术和电子产品设计、制造等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技术,它涉及一系列技术和方法,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的研发、生产、使用以及维护等。由于电子电路技术的广泛涉及,其学习难度也极高,成为入门和学习电子领域的必修课程。下面就电子电路知识入门基础教学进行介绍,供大家参考。 一、电子电路基础知识 (1)电子电路组成元件:电路组成元件可分为控制元件、驱动元件、接口元件和保护元件4大类。其中控制元件是电路的核心,包括电子器件、电子元件,如晶体管、集成电路以及数字电路、模拟电路等;驱动元件用于提供负载电压,可用于改变信号的幅值和频率,如三极管、可控硅、开关电源等;接口元件用于连接输入输出,通常由按钮、拨码开关、插座、接线柱等组成;保护元件用于保护电路不受外部潮流、电压等损害,常用保护元件有电容、电感、湿式、熔断器等。 (2)电子电路基本知识:电子电路的基本知识包括电路分类、电路定律、电路结构、电路分析及对应电子器件等内容。这些知识是学习电子电路技术的基础,也是入门时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 二、电子电路原理及常用技术 (1)电路原理:电路的基本原理是一系列的电力学、电磁学和信号分析理论。学习电子电路时首先要了解电荷、电流、电压、电阻、电容、电感等基本概念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运用这些基本概

念构成的电路的规律。 (2)电子电路常用技术:电子电路常用技术包括测试技术、安装技术和维护技术等。其中测试技术可以用于检测电子电路的状态,如可以采用电气测试仪、仪表和电路分析仪等方法对电路中的信号及电源的状态进行检测;安装技术可以用于在电路板上安装和更换电子元件,采用焊接方式,用螺丝钉和水晶胶固定电子元件等;维护技术可以用于电子电路维护和维修,一些复杂的工作可以使用故障排除等软件进行排错检测。 三、电子电路设计技术 (1)设计流程:电子电路的设计一般应遵循需求分析和具体设计两个步骤。需求分析时进行需求定义、设计概要以及设计约定等;而具体设计时则要完成电路原理图、电路板布局及电路代码等。 (2)设计软件:电子电路设计中,需要使用一系列软件工具,如画图软件Allegro、编程软件Keil、模拟仿真软件Altium等,以完成电路原理图的绘制、仿真、编程等工作。 总之,电子电路知识的学习需要系统的理论和实践结合,需要从基础知识、原理及常用技术、设计技术等方面进行深入学习,从而让技术更好地应用于电子领域研发和生产中。

电子电路基础知识

电子电路基础知识 一、电路常识: (1)电压,电流 电压和电流是亲兄弟,电流是从电压(位)高的地方流向电压(位)低的地方,有电流产生就一定是因为有电压的存在,但有电压的存在却不一定会产生电流——如果只有电压而没有电流,就可证明电路中有断路现象(比如电路中设有开关)。另外有时测量电压正常但测量电流时就不一定正常了,比如有轻微短路现象或某个元件的阻值变大现象等,所以在检修中一定要将电压值和电流值结合起来进行分析。注:电压的符号是“V”,电流的符号是“A”。 (2)并联电路和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 举个例子,五个人前后站成一列,他们的左手互相拉在一起,右手互相拉在一起; 这个就是并联,只不过在电路中不是人手之间联接,而是用电器之间的进线端和出线端之间的联接,在并联电路中如果所用用电器的进线端互相都联接在一起,出线端互相也联接在一起,就是并联电路。 并联电路特点如下: 如果在并联电路中的用电器进线端与出线端之间加上一个电压,那么所有用电器的进线端与出线端之间电压是一样的,即在并联电路中所有电器之间电压相等,但是不同的用电器因为内部电阻不同那么流过的电流就不同了,即并联电路的分流现象。 串联电路 举个例子,五个人左右站成一排,而不是一列了,第一个人的右手和第二个人的左手拉在一起,第二个人的右手和第三个人的左手拉在一起,依次类推;这种现象就是串联了,在电路中则是第一个用电器的出线端与下一个用电器的进线端相联接,第二个用电器的出线端与下一个用电器的进线端相联接,这就是串联电路。 串联电路特点如下:

如果给串联在一起的用电器上加一个电压,即在第一个用电器的进线端与最后一个用电器的出线端之间加电压,流过所用用电器的电流都是一样的,电流的大小等于这个电压除以所有用电器的电阻之和;而由于不同用电器内部阻值的不同使得不同用电器之间的电压也有所不同,即串联电路的分压现象。 二、常用电子元器件 (1)电阻器 各种材料对它所通过的电流呈现有一定的阻力,这种阻力称为电阻,具有集总电阻这种物理性质的实体(元件)叫电阻器(简单地说就是有阻值的导体)。它的作用在电路中是非常重要的,在电脑各板卡及外设中的数量也是非常多的。它的分类也是多种多样的,如果按用处分类有:限流电阻、降压电阻、分压电阻、保护电阻、启动电阻、取样电阻、去耦电阻、信号衰减电阻等;如果按外形及制作材料分类有:金膜电阻、碳膜电阻、水泥电阻、无感电阻、热敏电阻、压敏电阻、拉线电阻、贴片电阻等;如果按功率分类有:1/16W、1/8W、1/4W、1/2W、1W……等等。 阻值标称方法我们一定要知道,下面我就以最为常见的贴片电阻为例介绍一下(其它的电阻标称方法同样):贴片电阻的标称方法有数字法和色环法这两种。先说数字法,通常有电阻上有三个数字XXX,前两个数字依次是

电子电路基础知识大全

电路基础知识(一) 电路基础知识(1)——电阻 导电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称着电阻,用符号R表示,单位为欧姆、千欧、兆欧,分别用Ω、KΩ、MΩ表示。 一、电阻的型号命名方法: 国产电阻器的型号由四部分组成(不适用敏感电阻) 第一部分:主称,用字母表示,表示产品的名字。如R表示电阻,W表示电位器。 第二部分:材料,用字母表示,表示电阻体用什么材料组成,T-碳膜、H-合成碳膜、S-有机实心、N-无机实心、J-金属膜、Y-氮化膜、C-沉积膜、I-玻璃釉膜、X-线绕。 第三部分:分类,一般用数字表示,个别类型用字母表示,表示产品属于什么类型。1-普通、2-普通、3-超高频、4-高阻、5-高温、6-精密、7-精密、8-高压、9-特殊、G-高功率、T-可调。 第四部分:序号,用数字表示,表示同类产品中不同品种,以区分产品的外型尺寸和性能指标等例如:R T 1 1 型普通碳膜电阻a1} 二、电阻器的分类 1、线绕电阻器:通用线绕电阻器、精密线绕电阻器、大功率线绕电阻器、高频线绕电阻器。 2、薄膜电阻器:碳膜电阻器、合成碳膜电阻器、金属膜电阻器、金属氧化膜电阻器、化学沉积膜电阻器、玻璃釉膜电阻器、金属氮化膜电阻器。 3、实心电阻器:无机合成实心碳质电阻器、有机合成实心碳质电阻器。 4、敏感电阻器:压敏电阻器、热敏电阻器、光敏电阻器、力敏电阻器、气敏电阻器、湿敏电阻器。 三、主要特性参数 1、标称阻值:电阻器上面所标示的阻值。 2、允许误差:标称阻值与实际阻值的差值跟标称阻值之比的百分数称阻值偏差,它表示电阻器的精度。 允许误差与精度等级对应关系如下:±0.5%-0.05、±1%-0.1(或00)、±2%-0.2(或0)、±5%-Ⅰ级、±10%-Ⅱ级、±20%-Ⅲ级 3、额定功率:在正常的大气压力90-106.6KPa及环境温度为-55℃~+70℃的条件下,电阻器长期工作所允许耗散的最大功率。 线绕电阻器额定功率系列为(W):1/20、1/8、1/4、1/2、1、2、4、8、10、16、25、40、50、75、100、150、250、500 非线绕电阻器额定功率系列为(W):1/20、1/8、1/4、1/2、1、2、5、10、25、50、100 4、额定电压:由阻值和额定功率换算出的电压。 5、最高工作电压:允许的最大连续工作电压。在低气压工作时,最高工作电压较低。 6、温度系数:温度每变化1℃所引起的电阻值的相对变化。温度系数越小,电阻的稳定性越好。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为正温度系数,反之为负温度系数。 7、老化系数:电阻器在额定功率长期负荷下,阻值相对变化的百分数,它是表示电阻器寿命长短的参数。 8、电压系数:在规定的电压范围内,电压每变化1伏,电阻器的相对变化量。 9、噪声:产生于电阻器中的一种不规则的电压起伏,包括热噪声和电流噪声两部分,热噪声是由于导体内部不规则的电子自由运动,使导体任意两点的电压不规则变化。 四、电阻器阻值标示方法 1、直标法:用数字和单位符号在电阻器表面标出阻值,其允许误差直接用百分数表示,若电阻上未注偏差,则均为±20%。 2、文字符号法:用阿拉伯数字和文字符号两者有规律的组合来表示标称阻值,其允许偏差也用

电子电路基础知识点总结

电子电路基础知识点总结 1、纯净的单晶半导体又称本征半导体,其内部载流子自由电子空 穴的数量相等的。 2、射极输出器属共集电极放大电路,由于其电压放大位数约等于1,且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同相位,故又称为电压跟随器(射极跟随器)。 3、理想差动放大器其共模电压放大倍数为0,其共模抑制比为∞。 4、一般情况下,在模拟电器中,晶体三极管工作在放大状态,在 数字电器中晶体三极管工作在饱和、截止状态。 5、限幅电路是一种波形整形电路,因它削去波形的部位不同分为 上限幅、下限幅和双向限幅电路。 6、主从JK触发器的功能有保持、计数、置0、置1 。 7、多级放大器的级间耦合有阻容耦合、直接耦合、变压器耦合。 8、带有放大环节串联稳压电路由调整电路、基准电路、取样电路 和比较放大电路分组成。 9、时序逻辑电路的特点是输出状态不仅取决于当时输入状态,还 与输出端的原状态有关。 10、当PN结外加反向电压时,空间电荷区将变宽。反向电流是 由少数载流子形成的。

11、半导体具有热敏性、光敏性、力敏性和掺杂性等独特的导电特性。 12、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可将交流电变成脉动的直流电。 13、硅稳压管正常工作在反向击穿区。在此区内,当流过硅稳压管的电流在较大范围变化时,硅稳压管两端的电压基本不变。 14、电容滤波只适用于电压较大,电流较小的情况,对半波整流电路来说,电容滤波后,负载两端的直流电压为变压级次级电压的1倍,对全波整流电路而言较为倍。 15、处于放大状态的NPN管,三个电极上的电位的分布必须符合UC>UB>UE,而PNP管处于放大状态时,三个电极上的电位分布须符合UE>UE>UC。总之,使三极管起放大作用的条件是:集电结反偏,发射结正偏。 16、在P型半导体中,多数载流子是空穴,而N型半导体中,多数载流子是自由电子。 17、二极管在反向截止区的反向电流基本保持不变。 18、当环境温度升高时,二极管的反向电流将增大。 19、晶体管放大器设置合适的静态工作点,以保证放大信号时,三极管应始终工作在放大区。 20、一般来说,硅晶体二极管的死区电压大于锗管的死区电压。

电子电路经典常识

电子工程师必备基础知识(一) 运算放大器通过简单的外围元件,在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中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运算放大器有好些个型号,在详细的性能参数上有几个差别,但原理和应用方法一样。 运算放大器通常有两个输入端,即正向输入端和反向输入端,有且只有一个输出端。部分运算放大器除了两个输入和一个输出外,还有几个改善性能的补偿引脚。光敏电阻的阻值随着光线强弱的变化而明显的变化。所以,能够用来制作智能窗帘、路灯自动开关、照相机快门时间自动调节器等。 干簧管是能够通过磁场来控制电路通断的电子元件。干簧管内部由软磁金属簧片组成,在有磁场的情况,金属簧片能够聚集磁力线并使受到力的作用,从而达到接通或断开的作用。 电子工程师必备基础知识(二)?电容的作用用三个字来说:“充放电。”不要小看这三个字,就因为这三个字,电容能够通过交流电,隔断直流电;通高频交流电,阻碍低频交流电。?电容的作用如果用八个字来说那就:“隔直通交,通高阻低。”这八个字是根据“充放电”三个字得出来的,不理解没关系,先死记硬背住。 能够根据直流电源输出电流的大小和后级(电路或产品)对电源的要求来先择滤波电容,通常情况下,每1安培电流对应1000UF-4700UF是比较合适的。?电子工程师必备基础知识(三) 电感的作用用四个字来说:“电磁转换。”不要小看这四个字,就因为这四个字,电感能够隔断交流电,通过直流电;通低频交流电,阻碍高频交流电。电感的作用再用八个字来说那就:“隔交通直,通低阻高。”这八个字是根据“电磁转换”三个字得出来的。 电感是电容的死对头。另外,电感还有这样一个特点:电流和磁场必需同时存在。电流要消失,磁场会消失;磁场要消失,电流会消失;磁场南北极变化,电流正负极也会变化。 电感内部的电流和磁场一直在“打内战”,电流想变化,磁场偏不让变化;磁场想变化,电流偏不让变化。但,由于外界原因,电流和磁场都可能一定要发生变化。给电感线圈加上电压,电流想从零变大,可是磁场会反对,因此电流只好慢慢的变大;给电感去掉电压,电流想从大变成零,可是磁场又要反对,可是电流回路都没啦,电流已经被强迫为零,磁场就会发怒,立即在电感两端产生很高的电压,企图产生电流并维持电流不变。这个电压很高很高,甚至会损坏电子元件,这就是线圈的自感现象。 给一个电感线圈外加一个变化磁场,只要线圈有闭合的回路,线圈就会产生电流。如果没回路的话,就会在线圈两端产生一个电压。产生电压的目的就是要企图产生电流。当两个或多个丝圈共用一个磁芯(聚集磁力线的作用)或共用一个磁场时,线圈之间的电流和磁场就会互相影响,这就是电流的互感现象。?大家看得见,电感其实就是一根导线,电感对直流的电阻很小,甚至能够忽略不计。电感对交流电呈现出很大的电阻作用。

电子电路基础知识入门

电子电路基础知识入门 电子电路是电子技术的基础,它涉及到电子元件的组合和连接,以产生特定的电信号。如果你对电子电路的了解还很有限,不用担心,本文将为你介绍电子电路的基础知识和入门步骤。 一、什么是电子电路 - 电子电路是利用导电材料和电子元件来实现特定功能的电路系统。它由多个电子元件组成,包括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等。 二、了解电子元件 1. 电阻 - 电阻是电子元件中的一种,用于限制电流流动的大小。它的单位是欧姆(Ω),常用的有固定电阻和可变电阻。 2. 电容 - 电容是电子元件中的一种,用于存储电荷。它的单位是法拉(F),常用的有固定电容和可变电容。 3. 电感 - 电感是电子元件中的一种,利用磁场储存能量。它的单位是亨利(H),常用的有固定电感和可变电感。 4. 二极管 - 二极管是电子元件中的一种,它只允许电流在一个方向上通过,具有整流的功能。 5. 三极管

- 三极管是电子元件中的一种,它可以放大电流和电压信号。 三、电路基础知识 1. 电路的分类 - 电路可以分为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两种。 - 模拟电路是用来处理模拟信号的电路,它可以处理连续变化的信号。 - 数字电路是用来处理数字信号的电路,它处理离散的信号。数字电路常用于计算机、通信等领域。 2. 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 电路中的电流表示电荷的流动,单位是安培(A)。 - 电路中的电压表示电荷的能量,单位是伏特(V)。 3. 电路图的表示方法 - 电路图用来表示电子元件之间的连接关系以及其对电流和电压的影响。 - 电路图中使用符号来表示电子元件,例如电阻用矩形表示,电容用两条平行线表示。 四、学习电子电路的步骤 1. 学习电子电路的基础理论知识 - 了解电子元件的分类、特性以及在电路中的作用。 - 学习电流、电压、功率等基本概念。 - 掌握电路分析的方法和技巧。 2. 进行实验

电子电路基础入门

电子电路基础入门 电子电路是现代科技的基石,涉及到我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从手机到电视,从汽车到家电。学习电子电路的基础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电子设备。在本文中,我将介绍一些基础的电子电路知识以及学习电子电路的步骤。 一、电子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1.1 电子电路的基本概念 电子电路由电子器件组成,通过电流和电压的相互作用来实现信息的传输和处理。 1.2 电子电路的分类 电子电路可分为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两类。模拟电路处理连续信号,数字电路处理离散信号。 二、学习电子电路的步骤 学习电子电路需要系统地掌握一系列的理论知识,并通过实践加深理解。下面是学习电子电路的基本步骤: 2.1 掌握基本的电路理论基础 了解电流、电压、电阻、电感和电容等基本概念,掌握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瞬态分析和频率响应等基本理论。 2.2 学习电子器件的基本原理和特性 学习并理解二极管、晶体管、场效应管等常见电子器件的原理、特性以及应用。 2.3 学习电路分析和设计的方法

学习基本的电路分析方法,包括节点分析法、支路电压法和基尔霍夫定律等。同时,学习电路设计的基本流程,包括需求分析、电路拓扑设计、元器件选型和电路仿真等。 2.4 进行电路实验实践 通过搭建实际电路并进行实验验证,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培养动手能 力和解决问题的技巧。 2.5 学习电路设计工具的使用 学习使用相关的电路设计工具,如仿真软件、布局设计软件和印制电路板制 作软件等,提高电路设计和制作的效率。 2.6 深入学习特定领域的电子电路知识 根据个人兴趣和需求,进一步学习特定领域的电子电路知识,如信号处理、 功率电子和微电子等。 三、学习电子电路的注意事项 学习电子电路需要一定的耐心和细心,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3.1 多做习题和实验 通过多做习题和实验,巩固所学知识,并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2 注意实际应用场景 学习电子电路时,要结合实际应用场景来理解知识,增强实际应用的能力。 3.3 多与他人交流和研讨 与他人交流和研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电子电路知识,同时也可 以了解到不同的思路和技巧。

电路设计基础知识

电路设计基础知识 第一篇:电路基础知识 电路是电子技术的基础,也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电子 产品之一。电路设计是电子工程师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本文将介绍一些电路设计的基础知识,包括电路的基础理论、电路元件的基本分类、电路的分析方法和主要的电路设计软件。 第一部分:电路基础理论 电路基础理论涉及电流、电压、电阻、电源和信号等基 本概念。下面是这些基本概念的简单解释: 电流:电子在电路中的移动叫做电流,并且常用单位是 安培(A)。 电压:电路中两点之间的电势差叫做电压,并且常用单 位是伏特(V)。 电阻:电路元件对电流的阻碍叫做电阻,并且常用单位 是欧姆(Ω)。 电源:电路中提供电能的装置叫做电源,比如电池或者 交流电源。 信号:在电路中传递信息的电流或电压称为信号,包括 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第二部分:电路元件的基本分类 电路元件是构成电路的基本建筑材料,按照其功能可以 分为三类:能量源、信号源和响应元件。 能量源是提供电能的元件,例如电池和发电机。信号源 产生携带信息的信号,例如声音或光信号的源头和信号发生器。

响应元件转换电流、电压和功率等电量的元件,例如电阻、电容和电感等。 第三部分:电路的分析方法 电路的分析方法包括基本电路定律、电路简化和电路分析工具。 基本电路定律:欧姆定律,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和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是电路分析的基本定律,可以推导出电路元件和节点之间的关系。 电路简化:通过简化电路元件和电路连接关系的方法,使电路更容易理解和分析。可以采用串联、并联、三角形和四边形等等哈代的定理和简化电路。 电路分析工具:现代电路分析的工具主要包括模拟计算和数字计算方法。模拟计算是通过模拟基于物理原理的电路行为预测电路性能。数字计算是通过数字电路建模和仿真技术模拟数字电路行为,可以实现电路的自动设计和优化。 第四部分:电路设计软件 电路设计软件是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电路设计工具,包括逻辑仿真、PCB布线和电路板布版等工具。下面是几个常用的电路设计软件: Multisim:适用于模拟电路设计和仿真。 Eagle PCB:适用于电路板设计和布线。 Altium Designer:集成电路设计工具,可以实现从原理图到样品的全套设计流程。 总结:电路设计是电子工程师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需要具备一定的电子基础知识。本文介绍了电路的基本概念、电路元件的基本分类、电路分析方法和主要的电路设计软件。 第二篇:电路设计流程

电子电路设计入门

电子电路设计入门 电子电路设计是电子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它涉及到电路原理、元器件选择、电路设计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对于初学者来说,掌握电子电路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是非常关键的。本文将介绍电子电路设计的入门知识,并探讨一些实用的设计技巧。 一、电子电路基础知识 在学习电子电路设计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一些基础知识。电子电路是由电子元器件(如电阻、电容、电感等)组成的,通过这些元器件可以实现信号的处理和控制。同时,电子电路中也会涉及到各种信号源和信号处理器件,例如放大器、滤波器等。 在电子电路设计中,我们需要了解以下几个基本概念: 1. 电压(Voltage):电路中的电势差,用于表示电路中的电子能量变化情况。 2. 电流(Current):电子在电路中的流动状态,用于表示电子在电路中的数量变化情况。 3. 电阻(Resistance):阻碍电流流动的物理特性,用于限制电流的大小。 4. 电容(Capacitance):存储电荷的能力,用于实现信号的延时和滤波。

5. 电感(Inductance):通过电磁感应作用产生感应电动势,用于 存储磁场能量。 二、电子电路设计流程 在进行电子电路设计时,我们通常会按照以下流程进行: 1. 确定需求:明确电路设计的功能和性能要求,例如放大、滤波、 控制等。 2. 元器件选择: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电子元器件,例如放大器、运 算放大器、滤波器等。 3. 电路设计:根据所选元器件的特性和需求,设计出符合要求的电 路框图。 4. 电路模拟:使用电路模拟软件对设计的电路进行仿真,以验证其 性能和功能。 5. 电路实现:根据设计结果,制作实际的电路板并进行焊接和组装。 6. 电路测试:对实际制作的电路进行测试,验证其性能和功能是否 符合设计要求。 7. 优化调试:根据测试结果对电路进行优化和调试,以达到更好的 性能和稳定性。 8. 文档记录:对电路设计和测试结果进行详细的记录,方便以后的 参考和改进。 三、电子电路设计实例

电路设计基础知识点

电路设计基础知识点 电路设计是电气工程中的关键环节,它涉及到电路的组成、布局和元件的选择,对于电子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都有着重要影响。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电路设计的基础知识点。 一、电路的基本概念 在开始学习电路设计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些电路的基本概念。 1. 电路 电路是由电子元件、导线和其他连接元件组成的电子装置。它可以传输、控制和处理电信号或电能。 2. 电流 电流是电荷通过导线或电子元件流动的速度,用符号“I”表示,单位是安培(A)。 3. 电压 电压是电荷在电路中移动时所受的力,用符号“V”表示,单位是伏特(V)。 4. 电阻 电阻是电流在电路中流动时所遇到的阻碍,用符号“R”表示,单位是欧姆(Ω)。 二、电路元件

在电路设计中,我们需要选择适当的电子元件来实现电路的功能。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电子元件。 1. 电源 电源是提供电流和电压的装置,它可以为整个电路系统提供所需的能量。常见的电源有电池和电源适配器。 2. 电阻器 电阻器是控制电路中电流的大小和电压的分配的装置。它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消耗电能来降低电压或限制电流。 3. 电容器 电容器是一种能够储存电荷的元件,它可以在电路中储存和释放电能。电容器的容量大小可以影响电路的响应速度和稳定性。 4. 电感器 电感器是一种能够储存磁能的元件,它常用于电压和电流的转换以及滤波器的设计。 5. 二极管 二极管是一种电子元件,具有只允许电流单向通过的特性。它可以在电路中实现整流、开关和保护等功能。 6. 晶体管

晶体管是一种半导体器件,具有放大和开关功能,常用于电源放大和信号放大的电路设计中。 三、基本电路的设计 在掌握了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常见元件之后,我们可以开始进行基本电路的设计了。 1. 串联电路 串联电路是将电子元件按照一定的顺序连接起来的电路。在串联电路中,电流按照固定的路径依次通过每个元件。 2. 并联电路 并联电路是将电子元件同时连接在同一节点上的电路。在并联电路中,电流通过各个元件的路径相同,而电压则相等。 3. 混联电路 混联电路是将串联和并联电路相结合的电路。在混联电路中,可以通过串联和并联的组合来实现复杂的功能。 4. 反馈电路 反馈电路是通过将电路的一部分输出信号重新引入到输入端,从而控制电路的工作状态和性能。 四、电路设计注意事项 在进行电路设计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电子电路设计的基础知识

电子电路设计的基础知识 电子电路设计的基础知识 一、电子电路的设计基本步骤: 1、明确设计任务要求: 充分了解设计任务的具体要求如性能指标、内容与要求,明确设计任务。 2、方案选择: 根据掌握的知识和资料,针对设计提出的任务、要求和条件,设计合理、可靠、经济、可行的设计框架,对其优缺点进行分析,做到心中有数。 3、根据设计框架进行电路单元设计、参数计算和器件选择: 具体设计时可以模仿成熟的电路进行改进和创新,注意信号之间的关系和限制;接着根据电路工作原理和分析方法,进行参数的估计与计算;器件选择时,元器件的工作、电压、频率和功耗等参数应满足电路指标要求,元器件的极限参数必须留有足够的裕量,一般应大于额定值的1.5倍,电阻和电容的参数应选择计算值附近的标称值。 4、电路原理图的绘制: 电路原理图是组装、焊接、调试和检修的依据,绘制电路图时布局必须合理、排列均匀、清晰、便于看图、有利于读图;信号的流向一般从输入端或信号源画起,由左至右或由上至下按信号的流向依次画出务单元电路,反馈通路的信号流向则与此相反;图形符号和标准,并加适当的标注;连线应为直线,并且交叉和折弯应最少,互相连通的交叉处用圆点表示,地线用接地符号表示。 二、电子电路的组装 电路组装通常采用通用印刷电路板焊接和实验箱上插接两种方式,不管哪种方式,都要注意: 1.集成电路:

认清方向,找准第一脚,不要倒插,所有IC的插入方向一般应保持一致,管脚不能弯曲折断; 2.元器件的装插: 去除元件管脚上的氧化层,根据电路图确定器件的位置,并按信号的流向依次将元器件顺序连接; 3.导线的选用与连接: 导线直径应与过孔(或插孔)相当,过大过细均不好;为检查电路方便,要根据不同用途,选择不同颜色的导线,一般习惯是正电源用红线,负电源用蓝线,地线用黑线,信号线用其它颜色的线;连接用的导线要求紧贴板上,焊接或接触良好,连接线不允许跨越IC或其他器件,尽量做到横平竖直,便于查线和更换器件,但高频电路部分的连线应尽量短;电路之间要有公共地。 4.在电路的输入、输出端和其测试端应预留测试空间和接线柱,以方便测量调试; 5.布局合理和组装正确的电路,不仅电路整齐美观,而且能提高电路工作的可靠性,便于检查和排队故障。 三、电子电路调试 实验和调试常用的仪器有:万用表、稳压电源、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调试的主要步骤。 1.调试前不加电源的检查 对照电路图和实际线路检查连线是否正确,包括错接、少接、多接等;用万用表电阻档检查焊接和接插是否良好;元器件引脚之间有无短路,连接处有无接触不良,二极管、三极管、集成电路和电解电容的极性是否正确;电源供电包括极性、信号源连线是否正确;电源端对地是否存在短路(用万用表测量电阻)。 若电路经过上述检查,确认无误后,可转入静态检测与调试。 2.静态检测与调试 断开信号源,把经过准确测量的电源接入电路,用万用表电压档监测电源电压,观察有无异常现象:如冒烟、异常气味、手摸元器件发烫,电源短路等,如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切断电源,排除故障; 如无异常情况,分别测量各关键点直流电压,如静态工作点、数字电路各输入端和输出端的高、低电平值与逻辑关系、放大电路输入、输出端直流电压等是否在

电路设计的基本内容

电路设计的基本内容 电路设计是电子工程学的重要分支,它为现代电子技术的应用提供了 基础。本文将对电路设计的基本内容进行介绍,包括电路的基本组成,电路设计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电路的基本组成 电路由一个或多个器件组成,其中器件是指各种被动和主动电子元器 件的总称,包括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晶体管等。这些器件连 接在一起形成各种不同类型的电路,比如直流电路、交流电路、数字 电路等。 电路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电源,电源提供电能给电路,可以是电池、交流电源或直流电源。在某些情况下,电源还需要提供稳压、稳流等 保护电路的功能。 二、电路设计的步骤 电路设计的步骤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需求分析:根据电路的实际应用需求来确定电路性能指标,如电压、电流、频率等。 2.电路原理设计:根据电路的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元器件,设计出 能够满足要求的电路原理。 3.电路仿真:通过电子仿真软件对电路进行仿真分析,验证电路的性 能指标是否满足要求。

4.元器件选型:根据仿真结果和电路的实际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元 器件。 5.电路布线设计:对电路进行布线设计,规划好元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确保电路连接正确。 6.检验测试:对设计好的电路进行测试,以验证电路的性能指标是否 满足要求。 三、电路设计的注意事项 在进行电路设计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充分了解元器件的特性,以正确选择元器件。 2. 考虑电路的性能指标,使其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3. 保证电路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减少因各种因素引起的电路故障。 4. 在电路设计中应避免超过元器件的最大极限值,确保电路安全。 5. 对于高频电路,应采取好的防止环境干扰的措施,以保证电路的正 确工作。 总结: 电路设计是电子工程师日常工作的核心内容,需要掌握的知识非常丰富。本文基于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分析了电路设计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不断学习、积累经验,完善自己的技能,以确保设计出高质量的电路。

电子电路的基本设计原理

电子电路的基本设计原理 电子电路设计是电子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通过了解电子电路的基本设计 原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电子技术。下面将详细介绍电子电路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步骤,并列出相关要点。 一、电子电路设计的基本原理 1. 电流、电压和电阻关系:欧姆定律是电子电路设计的基础,它告诉我们电流 和电压的关系以及电阻的作用。 2. 电源和负载匹配:在设计电子电路时,应根据负载的特性选择合适的电源, 确保电源电压和电流与负载匹配,以保证电路的正常工作。 3. 信号放大:在电子电路设计中,经常需要对信号进行放大,以满足不同应用 的需求。常见的放大电路有共射放大电路、共基放大电路等。 4. 滤波和去噪:在电子电路中,噪声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尤其是在信号处理和 通信领域。滤波和去噪技术可以有效地去除噪声,提高电路的信号质量。 5. 反馈控制:反馈是电子电路设计中的重要概念,它可以用于控制电路的增益、稳定性和频率响应等。常用的反馈电路有正反馈和负反馈电路。 二、电子电路设计的步骤 1. 确定需求:在进行电子电路设计之前,首先要确定需求,包括电路的功能、 性能要求和应用场景等。 2. 分析电路:根据需求,对电路进行分析,确定所需要的基本电路模块和元件,例如放大电路、滤波器等。 3. 选择元件:根据需求和分析结果,选择合适的电子元件,包括电阻、电容、 电感、晶体管等。

4. 绘制电路图:根据所选择的电子元件,绘制电路图。电路图应包括所有的元件连接方式和接线位置等。 5. 进行仿真:使用电子电路仿真软件,对电路进行仿真。仿真可以帮助我们预测电路的性能和工作情况,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优化。 6. 制作电路板:根据仿真结果,设计电路板,并进行制作。电路板上应包括所有必要的元件和连接方式。 7. 焊接元件:根据电路板设计,将元件焊接到电路板上。焊接应遵循正确的焊接方法和标准,确保电路的连接可靠。 8. 调试和测试:完成焊接后,需要对电路进行调试和测试。通过测量电路的电流、电压、频率等参数,检查电路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9. 优化和改进:根据测试结果,对电路进行优化和改进。可能需要调整元件的数值、改变电路的拓扑结构等。 10. 最终验证:在对电路进行多次优化和改进后,进行最终验证。验证包括长时间运行和不同环境下的测试,确保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以上是电子电路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步骤。通过了解和运用这些原理和步骤,可以帮助我们设计出满足需求的电子电路,应用于各个领域,为现代科技发展做出贡献。

电子电路基础知识总结

一、三极管的简单检测方法(经验判断) 1.冒状的三极管: 对于这种冒状三极管,一般都有个凸出的部分,则突出部分对应为E极,然后B极应该为中间的引脚,另外一脚则为C 极; 2.普通的三极管: 对于这种三极管,首先用数字万用表检测出B极(万用表打到导通挡,若测得某一引脚与其他两引脚的压降为无穷大,调换表笔,测得此引脚与其他两引脚都存在一定的压降,则可判定此引脚为B极),检测出B极后,将万用表打到导通挡(即二极管挡),分别测量另外两支引脚对B极的正向偏压,其中偏压较大的为E极,偏压较小的为C极; (注:一般三极管若检测出B极在一端,则另一端为E极,中间为C极) 二、电容的串、并联: 1.电容串联电路的基本特征: a):电容串联后总电容的倒数等于各电容容量的倒数之和,即 1/C=1/C1+1/C2+…,这一点与电阻并联电路相同。(记住一 个特例:当两个容量相等电容串联后,其总的电容容量为 原来单个电容容量的一半。) b):在电容串联电路中,容量大的电容两端电压小,容量小的电容 两端电压大(由Q=C*U,存储在串联电路中各个电容的电

荷量Q相等,所以容量越大,电容两端电压越小。),当某 个电容的容量远大于其他电容时,该电容相当于通路,此 时电路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容量小的电容。 c):两只有极性电解电容顺串联的结果仍然为一只有极性 的电容,总电容的容量减小,总电容的耐压提高;逆串联 后电容没有极性,两根引脚可以任意接入电路中。 2.电容并联电路的基本特征: a):电容并联电路中的总电容等于各电容的容量之和,即 总容量C= C1+C2+…,这一点与电阻串联特性相似。 b):电容并联电路中各电容上电压相等,各电容支路中, 大容量电容支路中的电流大,小容量电容支路中的电流 小。(因为并联电路两端电压相等,容量大容抗小,电流 大) 说明:(平板电容公式为c=εs/4πkd.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c跟介电常数ε成正比,跟正对面积成s正比,跟极板间的距离d成反比,其中式中的k是静电力常量。π约等于3.1415926)两个或两个以上电容器串联时,相当于绝缘距离加长,因为只有最靠两边的两块极板起作用,又因电容和距离成反比,距离增加,电容下降;两个或两个以上电容器并联时,相当于极板的面积增大了,又因电容和面积成正比,面积增加,电容增大。三、热敏电阻“SCK-473”的含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