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3、有理数的乘除法-教师版

3、有理数的乘除法-教师版

3、有理数的乘除法-教师版
3、有理数的乘除法-教师版

一、知识梳理:

1、有理数的乘法:

(1)两数相乘的符号法则:正乘正得正,正乘负得负,负乘正得负,负乘负得正。

(2)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和零相乘,都得零。 (3)积的正负法则:几个不等于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当负因数有偶数个时,积为正。几个数相乘,有因数为0,积就为0。

2、有理数的除法

(1)有理数除法法则: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零除以任何一个不为零的数,都得零。

(2)与乘法的关系:有理数的乘法和除法互为逆运算,有理数的除法可以转化为乘法。

甲数除以乙数(零除外)等于甲数乘以乙数的倒数。 即1

a b a b ÷=?

(3)求一个数的倒数: a 的倒数是

)00()0(1≠≠≠q p p

q

q p a a ,的倒数是, a -的倒数是)00()0(1

≠≠≠q p p

q

q p a a ,的倒数是-,-- 3、有理数乘除法简便运算:

(1)??a b b a =; (2)()()a b c a b c a c b ??=??=??; (3)?()a b c a b a c +=?+?; (4)()ab ac a b c -=-;

(5)()a b c a b c ÷?=÷÷; (6)()(0,0)a b c a bc a b c b c ÷÷=÷≠≠、、为有理数,

二、例题精讲:

例1、计算:

(1)

73124?; (2)15(75)56?-; (3)1154-÷; (4)3(0.6)()5-÷-; (5)1

0(1)2

÷-. 167 6

1

15-

-60 1 0

例2、(1)741(18)2(1)(1)9

5

2

-??-÷-; (2)1433

()(3)2117

÷-?-. -60

44

例3、因连日暴雨,某条河目前的水位是5.3米,超出警戒线1.9米。 (1)若水位每小时增高3厘米,则5小时前的水位是多少?-9.7

(2)气象台预报:预计未来三天天气晴朗,每天水位将下降0.7米。请你预计一下三天后是否已经低于 警戒线? 解:(1)-9.7米;(2)不是

例4、用简便方法计算: (1)()735729412??--+?- ??? (2)316.9127 6.917244?

?-?+?- ??

?

80

-691

(3)201320132014-?

(4)()39.8 1.37518??

-÷-?- ???

2014

1

2013

- -9.8

例5、计算:111111*********+++1++23423452345234????????+++?-++++? ? ? ? ?????????

解:5

1

例6、计算:2481632

1392781243

+++++

解:=243

179

2

例7、把-1、+2、-3、+4、-5、+6、-7、+8、-9分别填入3×3的方格中,使横、竖、对角线上的所有三个数的乘积都是负数。

例8、一只蜗牛在慢慢往一棵小树顶上爬,白天可以爬4

1

1米,晚上下滑0.5米,小树的高度是3米,

蜗牛需要多少时间才能爬到树顶?

解:4

例9、观察并计算:1111

11111234

2000

÷-÷-÷-÷÷-

()()()()

解:=2000

三、跟踪训练:

1、有理数a 、b 、c 均不为0,以下情形中乘积abc 必为负数的是 ( C )

A 、a 、b 、c 同号

B 、a >0,2b -3c =0

C 、a <0,3b -2c =0

D 、a <0,2b +3c =0 2、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

A 、若ab >0,b <0,则a <0

B 、若ab <0,b <0,则a <0

C 、若ab =0,b =0,则a =0

D 、若ab <0,b >0,则a >0

3、有理数a 、b 、c 、d 均不为0,则4个数-ab 、ac 、bd 、cd ( D )

A 、都是正数

B 、都是负数

C 、两正两负

D 、一正三负或三正一负 4、在-3,4,-5,6这四个数中,任取两数相乘,所得的积的最小值与最大值分别是 ( C ) A 、-30,30 B 、-20,24 C 、-30,24 D 、-24,30 5、若|a |>|b |,a +b <0,ab <0,那么( D )

A 、a >0,b >0

B 、a >0,b <0

C 、a <0,b <0

D 、a <0,b >0 6、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C )个

① 在进行乘法运算时,可以任意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所得的积不变; ② n 个不等于0的有理数相加,当正数、负数的个数相等时和为0; ③ n 个不等于0的有理数相乘,当正数、负数的个数相等时积为正数;

④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可把这个数分别同两个加数相乘,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A 、1 B 、2 C 、3 D 、0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

A 、有理数m 的倒数是

1

m

B 、任何正数大于它的倒数

C 、小于1的数的倒数一定大于1

D 、若两数的商为正,则这两数同号 8、若a 、b 是整数且ab =8,则a +b 的最小值是 ___-9_____; 9、定义一种新运算:a *b =ab +a ,若(-3)*a =24,则a = __-9______;

10、若a >0,则a < 3a ;若a <0,则a > 3a 。(填入适当的“>”、“<”或“=”) 11、若0

12、已知四个互不相等的整数a 、b 、c 、d ,且它们的积abcd =9,则它们的和a +b +c +d = ____0____; 13、如果5个数相乘积是负数,那么其中正数的个数可能是_2或4_______; 14、若3个有理数满足xy z>0,则

z

z y

y x

x +

+

的值是 __1______.

15、-1

1

2

的倒数是__32-______,-0.15的倒数是_____320-_____.

16、3的相反数的倒数为____3

1

-___,_____1±___的倒数是它的本身;17、若a ,b 互为倒数,则

-2ab =____-2____. 18、求下列各式中的x :

(1)31(2)14

3x +-=; (2)3532

1464

x --=-+;

1214- 3

21- 19、计算 (1)417165? ; 17

13

23 (2) (-6)×(+8)-(-5)×(-9);-93

(3)12×()??

? ???--??? ??-3122311; (4))]4

1()52[()3(-÷-÷-;

334-

815- (5)3)4

11()213()53(÷-÷-?-; (6))6()61

(51-?-÷+-.

2514- 179

20、某个程序如图所示:

求当x =4

3

21-、时的输出结果。

-28,2

1

-

21、小丽的爸爸为家里的10万元财产购买保险,保险公司规定保险金为财产价值的60%,小丽的爸爸计算得到他一年要交付保险费900元,求这份保险的保险率是多少?(保险金×保险率=保险费) 1.5%

22、小明和小强做了两道计算题,老师说他们做错了,可是他们找不出错在哪里:

①11(7)7-÷

?-; ② 111(10)()346

-÷+-; 解:原式1(1)=-÷- 解:原式=111

(10)(10)10346

-÷+-÷+÷

1= =(10)3(10)4106-?+-?+?

=-10

(1)请你帮他们找一找,把正确的解法写下来;(1)原式=()49771=-??- (2)241251012212312410-=÷-=??

?

??-+÷-

(2) 计算(能简便的要用简便方法):

① 1

1(49)7()177-÷?-÷; ② 157(21)3918-+÷; ③ 211

(11)0.5(21)0.5100.5323

-÷--÷-÷. 8

7

-2

-1

23、列式计算:

(1) -2.5与413的差的绝对值与-4的积;(2) 72的倒数与32

2的相反数的积;

(3) 3

2

2-的倒数除以3的倒数的相反数,所得的商是多少?

解:(1)()234413

5.2=-?-- (2)162132227-=??? ??-? (3)89

313

221=??? ??-÷-

24、某种品牌烤箱箱内的温度可达115℃,关掉电源后,烤箱内的温度每分钟下降2.5℃,则

(1)关掉电源20分钟后烤箱内的温度是多少? 65

(2)若这种烤箱的进价是100元,某商店按进价加20%作为定价,又打8折出售,则该商店是盈利还是 亏损?盈利或亏损了多少钱? 亏损,4元

四、回家作业:

1、几个非零有理数相乘,积的符号是由__负数的个数______决定。

2、若两个数是异号,他们的积是_负______;若两数为__同号_____,则它们的商是正数。

3、大于-2且小于3的整数的积是_____0___。

4、若,a b 互为负倒数,则ab 为__1________。

5、若有一个有理数x ()0x ≠,则它和它的倒数、相反数的和为___

x

1

______,积为____x -__。 6、若a 为最小正整数,b 为a 的相反数的倒数,c 为最大的负整数,d 为绝对值最小的数,则

()7532a b c d +?++=__-5______。

7、计算:(1)=?-0)439.0(_0_______。 (2)=-÷2005

1

2005

0_____0____。 8、计算:(1)()=-÷-18)3(____

61_____. (2)=??

?

??-÷-721_____27____。 9、计算:(1)=?

-65)16.2(____-1.8_____。

(2)=÷??

?

??-32243___329-______. 10、计算:()=+÷??? ??

-%5.321211

___310-______。

(2)()=-?12525

22

9___1235______。 11、若有理数,a b 满足0,0a b ab +<<,则______,______.a b <0,>0

12、已知:三个数,,a b c ,满足0,0,a b c abc ++><则,,a b c 中负数的个数为____1____个。 13、已知:7,5,a b ==若0ab <,则ab =__-35_____;若0ab >则a b

=______57

___。

14、若()2

120x y ++-=,则34x y -=_____-11_______。 15、若x 是负数,则235x x x +-=___x 6-_______。

16、若,a b 为有理数,且0a b -=,则____互为相反数或者相等____。

17、如果两个有理数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分别在原点的两侧,那么这两个数相除所得的商( C )

A.等于零

B.一定为正数

C.一定为负数

D.不能确定 18、下列各对算式中,结果互为倒数的是( C )

A 、b a -和a b -;

B 、)8()8(-?-和)8()8(-÷-;

C 、m 1÷和1m ÷(0m ≠);

D 、94?和94÷;

19、如果0,0,a b <<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B )

A 、0,0a b ab +<<

B 、0,0a b ab +<>

C 、0,0a b ab +><

D 、0,0a b ab +>> 20、若两个有理数的积是零,()0xy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 、x 一定是零;

B 、y 一定是零;

C 、x 与y 一定都是零;

D 、x 与y 中至少有一个零; 21、计算题:

(1)()??

? ??+?-?-41145.4 (2)()()16

175.0412

27?-÷÷- 2

45

-24

(3)()??

? ??-÷??? ?????? ??-?-3223138112 (4)

??

????+??? ??-?51315111615 16

45 16

11

22、用简便方法计算 (1)414616414654

414-?+? (2)()2000

1999

1999?

-

2

142 2000

1

1998

- (3)()156515-÷- (4)()72181976541-???

?

??-+-

18

11

-10

23、求代数式的值: 若152,140%,22

7a b c ===-;求:(1)()a b c +的值。 (2) c b a

+的值。

7

23-

273

190

-

24、列式计算: (1)3

2

4

-的倒数与0.125的相反数的积是多少?

()112

3125.0143=-?-

(2)7

2-的倒数与53的倒数的和的相反数减去31

的%50,差是多少?

3

5

%5031)3527(=?-+--

25、已知:13

,,34

x y =

=且0,0x y xy +><,求678x y +-的值。

43y ,31x =-= 4

19

-

初一数学有理数乘除法练习题

1.4.1有理数乘法(1) 随堂检测 1、 填空: (1)5×(-4)= ___;(2)(-6)×4= ___;(3)(-7)×(-1)= ___; (4)(-5)×0 =___; (5)=-?)23(94___;(6)=-?-)3 2()61( ___; (7)(-3)×=-)3 1( 2、填空: (1)-7的倒数是___,它的相反数是___,它的绝对值是___; (2)5 22-的倒数是___,的倒数是___; (3)倒数等于它本身的有理数是___。 3、计算: (1))32()109(45)2(-?-??-; (2)(-6)×5×7 2)67(?-; (3)(-4)×7×(-1)×();(4)41)23(158)245(?-??- 4、一个有理数与其相反数的积( ) A 、符号必定为正 B 、符号必定为负 C 、一定不大于零 D 、一定不小于零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任何有理数都有倒数 B 、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的积为1 C 、互为倒数的两个数同号 D 、1和-1互为负倒数 拓展提高 1、3 2- 的倒数的相反数是___。

2、已知两个有理数a,b ,如果ab <0,且a+b <0,那么( ) A 、a >0,b >0 B 、a <0,b >0 C 、a,b 异号 D 、a,b 异号,且负数的绝对值较大 3、计算: (1))5(252449 -?; (2)12 5)5.2()2.7()8(?-?-?-; (3)6.190)1.8(8.7-??-?-; (4))251(4)5(25.0- ??-?--。 4、计算:(1))8141121()8(+-?-; (2))48()6143361121(-?-+--。 5、计算:(1))543()411(-?- (2)34.07 5)13(317234.03213?--?+?-?- 6、已知,032=-++y x 求xy y x 43 5212+--的值。

有理数的乘除法测试题一

有理数的乘除法测试题一 班级 姓名 总分 一、选择题(每个3分、共30分) 1. 下列运算有错误的是( ) A.13÷(-3)=3×(-3) B. 1(5)5(2)2?? -÷-=-?- ??? C.8-(-2)=8+2 D.2-7=(+2)+(-7) 2. 下列运算结果不一定为负数的是( ) A.异号两数相乘 B.异号两数相除 C.异号两数相加 D.奇数个负因数的乘积 3. 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113422? ???---= ? ?????; B.0-2=-2; C.34143?? ?-= ??? ; D.(-2)÷(-4)=2 4.下列运算有错误的是( ) A. 13÷(-3)=3×(-3) B. 1(5)5(2)2?? -÷-=-?- ??? C.8-(-2)=8+2 D.2-7=(+2)+(-7) 5.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113422? ???---= ? ?????; B.0-2=-2; C. 34143?? ?-= ??? ; D.(-2)÷(-4)=2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负数没有倒数 B. 正数的倒数比自身小 C. 任何有理数都有倒数 D. -1的倒数是-1 7. 关于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0有相反数 B. 0有绝对值 C. 0有倒数 D. 0是绝对值和相反数相等的数 8.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互为相反数的绝对值相等 B. 互为相反数的和是0 C. 互为相反数如果有商,那么商一定是-1 D. 互为相反数的积是1 9. 下列运算结果不一定为负数的是( ) A. 异号两数相乘 B. 异号两数相除 C. 异号两数相加 D. 奇数个负因数的乘积 10. 实数b a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0 b a + B 、0 b a - C 、0 b a ? D 、0 b a 二、填空(每个3分、共15分) 11、除以一个数,等于____________ 12、在下列算式的括号内填上适当的数。 (1)()-÷=-48( ), (2)()()-÷=1456 13、-2的倒数是 ;-0.2的倒数是 ,负倒数是 。 14. 被除数是 ,除数是 的倒数,则商是 。 15. 若 , ,0

有理数的乘除法集体备课

有理数的乘除法集体备课 一、考试说明要求: 1.熟练运用各种运算法则,进行有理数的运算(以三步为主); 2.能用各种运算律简化有理数的运算。 二、总体分析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有理数的乘除法”是本章的第四节,“有理数的乘除法”是把“有理数乘法”和“有理数除法”的内容进行整合,在“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之后的一个学习内容。在本章教材的编排中,“有理数的乘法”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是有理数加减的深入学习,又是有理数除法、有理数乘方的基础,在有理数运算中有很重要的地位。 2.学情分析:因为学生在小学与上学期的学习里已经接触过正数和0的乘除法,对于两个正数相乘、正数与0相乘、两个正数相除、0与正数相除的情况学生已经掌握。同时由于前面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法运算,学生对负数参与运算有了一定的认识,但仍还有一定的困难。另外,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学生对数学问题的研究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课堂上合作交流也做得相对较好。 3.教学目标分析: ⑴知识目标: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探索归纳得出有理数的乘除法法则,并能熟练运用。 ⑵能力目标: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使学生经历探索有理数乘除法法则的过程,发展观察、猜想、归纳、验证、运算的能力,同时在探索法则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类和归纳的数学思想。 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探索过程中尊重学生的学习态度,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培养学生严谨的数学思维习惯。 ⑷教学重点:会进行有理数的乘除法运算。 ⑸教学难点:有理数乘除法法则的探索与运用。 确定教学目标的理由依据是:新课标中指出课堂教学中应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同时也基于本节内容的地位与作用。而确定重难点是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学情而确定的。 (二)教学过程分析: 本课共5课时,重点是有理数乘除法法则的教学 三、有理数的乘法

有理数的乘除法测试题1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一个有理数与它的相反数之积() A.符号必定为正 B.符号必定为负 C.一定不大于零 D.一定不小于零 2. 下列各对数中,互为倒数的是() A.- 3 1 和3 B.-1和1 和0 D.-1 3 1 和- 4 3 3.计算4×(—2)的结果是() B-6 D. -8 4.几个非0有理数相乘,积的符号() A.由因数的个数决定 B.由正因数的个数决定 C.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 D.由负因数的大小决定 5.如果a+b<0,且ab<0,则() >0,b>0 、b异号且负数的绝对值大 <0,b<0 D. a、b异号且正数的绝对值大 6.若m<0,则 | |m m 等于() B.±1 C.–1 D.以上答案都不对 7. 下面结论正确的个数有( ) ①若一个负数比它的倒数大,这个负数的范围在-1与0之间 ②若两数和为正,这两数商为负,则这两个数异号,且负数的绝对值较小 ③0除以任何数都得0 ④任何整数都大于它的倒数 个个个个 8. 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若b a,异号,则b a?<0, b a <0 B、若b a,同号,则b a?>0, b a >0 C、 b a b a b a - = - = - D、 b a b a - = - - 9.已知a,b两数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如图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b <0 -a>0 +b>0 10.下列运算错误的是() A. 3 1 ÷(–3)=3×(–3) B. –5÷(– 2 1 )=–5×(–2) ÷(–2)= –8× 2 1 ÷(–3)=0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 11.(-5)×(-5)÷(-5)× 5 1 =__________. 12. 用“”、“”定义新运算:对于任意实数a,b,都有a b=a和a b=b,例如32=3,32=2, 则()()=________. 13.相反数是它本身的数是___________,倒数是它本身的数是_____________. 14.若︱2x+6︱+︱3-y︱=0,则 x y =________。 15. 3 2 -的倒数是___。 16. .用“<”或“>”或“=”填空: (1)(- 3 1 )÷(- 4 1 )÷(- 5 1 ) 0;(2)(- 2 1 )÷ 3 1 ÷(- 4 1 )___________0; (3)0÷(-5)÷(-7)___________0. 17.在-6,-5,-1,3,4,7中任取三个数相乘,所得的最小的是__________,最大的是 __________。 18. 计算(1)(-21)÷(-7)=__________。(2)(-32)÷(+4)=__________。 (3)(- 2 1 + 3 1 )×24=__________ 三.计算题(每题4分,共20分) 19.(1)125×(-32)×(-25)(2)(- 4 1 + 6 1 - 8 1 + 12 1 )×(-24) (3)×(-9)+(-×9-(-)×9 (4)-2÷(- 7 3 )× 7 4 ÷(- 3 8 )(5))5 ( ] 24 ) 4 3 6 1 8 3 ( 24 1 1[- ÷ ? - + -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4有理数的乘除法 有理数的除法(一) 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第一章第四节 有理数的除法(一) 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 1.理解倒数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倒数. 2.了解有理数除法的意义,理解有理数除法的法则,会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 (二)过程方法 通过有理数除法的法则的导出及运用,学生能体会转化的思想。 感知数学知识具有普遍联系性、相互转化性. (三)情感态度 通过有理数乘法运算的推广,体会知识系统的完整性。体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通过对解决问题的过程的反思,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 教学重点 有理数的除法法则及其运用. 教学难点 有理数除法法则有两个,在运用中合理运用是本节课的难点. 【情景引入】 1.问题:有四名同学参加数学测验,以90分为标准,超过得分数记为正数,不足的分数记为负数,评分记录 如下:+5、-20。-19。-14。求:这四名同学的平均成绩是超过80分或不足80分? 学生活动:学生列式(+5-20-19-14)÷4 化简:(-48)÷4=?(但不知如何计算)揭示课题(从实际生活引入,体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及数学的现实意义) 2.为了学习今天的有理数除法先复习小学倒数概念. 一般地a a 1? =1(a ≠0),也就是说a 的倒数是a 1 。 求下列各数的倒数:(1)-32;(2)43 2 ;(3)0.2(4)-0.25;(5)-1 【教学过程】 1.根据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启发学生思考:(-6)÷2,就是求一个数与2的积等于—6。引导学生将有理数的除法运算转化为学生已知的乘法运算。 试一试: 6÷2=______ ,(-6)÷2=______ , (-12)÷(-3)=______ 由(-12)÷(-3)=(-12)× )3 1 (-, 知除法可以转化为乘法。 完成下列填空: (1)8÷(-2)=8×( ) (2)6÷(-3)=6×( )

有理数的乘除法练习题

一、选择 1.如果两个有理数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在原点的同侧,那么这两个有理数的积( ) A.一定为正 B.一定为负 C.为零 D. 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 2.若干个不等于0的有理数相乘,积的符号( ) A.由因数的个数决定 B.由正因数的个数决定 C.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 D.由负因数和正因数个数的差为决定 3.下列运算结果为负值的是( ) A.(-7)×(-6) B.(-6)+(-4); C.0×(-2)(-3) D.(-7)-(-15) 4.下列运算错误的是( ) A.(-2)×(-3)=6 B. 1 (6)3 2 ?? -?-=- ? ?? C.(-5)×(-2)×(-4)=-40 D.(-3)×(-2)×(-4)=-24 5.若两个有理数的和与它们的积都是正数,则这两个数( ) A.都是正数 B.是符号相同的非零数 C.都是负数 D.都是非负数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负数没有倒数 B.正数的倒数比自身小 C.任何有理数都有倒数 D.-1的倒数是-1 7.关于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0有相反数 B.0有绝对值 C.0有倒数 D.0是绝对值和相反数都相等的数 8.下列运算结果不一定为负数的是( ) A.异号两数相乘 B.异号两数相除 C.异号两数相加 D.奇数个负因数的乘积 9.下列运算有错误的是( ) A.1 3 ÷(-3)=3×(-3) B. 1 (5)5(2) 2 ?? -÷-=-?- ? ?? C.8-(-2)=8+2 D.2-7=(+2)+(-7) 10.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11 34 22 ???? ---= ? ? ???? ; B.0-2=-2; C. 34 1 43 ?? ?-= ? ?? ; D.(-2)÷(-4)=2 二、填空 1.如果两个有理数的积是正的,那么这两个因数的符号一定______. 2.如果两个有理数的积是负的,那么这两个因数的符号一定_______. 3.奇数个负数相乘,结果的符号是_______. 4.偶数个负数相乘,结果的符号是_______. 5.如果41 0,0 a b >>,那么 a b _____0.

七年级上册数学《有理数的乘除法》练习题(含答案)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数学《有理数的乘除法》练习题(含 答案)人教版 要想让自己在考试时取得好成绩,除了上课要认真听讲外还需要课后多做练习,接下来为大家推荐了有理数的乘除法练习题,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一、选择题 1.如果两个有理数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在原点的同侧,那么这两个有理数的积( ) A.一定为正 B.一定为负 C.为零 D. 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 2.已知两个有理数a,b,如果ab0,b>0 B、a0 C、a,b异号 D、a,b异号,且负数的绝对值较大 3.下列运算结果为负值的是( ) A.(-7)×(-6) B.6×(-4) C.0×(-2) D.(-7)-(-15) 4 .下列运算错误的是( ) A.(-2)×(-3)=6 B. C.(-5)×2=-10 D.2×(-4)=-8 5.若a+b>0,ab>0,则这两个数( ) A.都是正数 B.是符号相同的非零数 C.都是负数 D.都是非负数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负数没有倒数 B.正数的倒数比自身小 C.任何有理数都有倒数 D.-1的倒数是-1 7.关于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0有相反数 B.0有绝对值 C.0有倒数 D.0是绝对值和相反数都相等的数 8.在-8,5,-5,8这四个数中,任取两个数相乘,所得的积最大的是( ) A.64 B.40 C.-40 D.-64 二、填空 9.-0.2的倒数是 . 10.(-2019)×0= . 11.如果两个有理数的积是正的,那么这两个因数的符号一定______. 12.如果两个有理数的积是负的,那么这两个因数的符号一定_______. 13.-7的倒数是_______. 14.若 >0,则 _______. 15.如果ab=0,那么 . 16.如果5a>0,0.3b0,则 =_____;若a; 17.8; 18.1,-1. 三、解答题 20.

有理数乘除法知识点与练习

有理数乘除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多个有理数相乘的积的符号法则; 2.掌握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并利用运算律简化乘法运算; 3.使学生理解有理数倒数的意义; 4.使学生掌握有理数的除法法则,能够熟练地进行除法运算; 教学重点: 有理数乘法的运算.乘法的符号法则和乘法的运算律.有理数除法法则. 教学难点: 积的符号的确定.商的符号的确定. 知识点: 1·有理数乘法的法则: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2·几个有理数相乘时积的符号法则: 几个不等于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当负因数有偶数个时,积为正. 几个有理数相乘,有一个因数为0,积就为0. 注意:第一个因数是负数时,可省略括号. 3·乘法交换律:abc=cab=bca 乘法结合律:a(bc)d=a(bcd)=…… 分配律:a(b+c+d+…+m)=ab+ac+ad+…+am 4·倒数:乘积是1的两个有理数互为倒数,即ab=1,那么a和b互为倒数; 倒数也可以看成是把分子分母的位置颠倒过来. 5·有理数的除法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上这个数的倒数,0不能做除数. (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0除以任何一个不为0的数,都得0. 例题: 8+5×(-4);? (-3)×(-7)-9×(-6).

(-23)×(-48)×216×0×(-2) (-27)÷3 20÷7÷(-20)÷3 练习题:有理数乘法 1.下列算式中,积为正数的是( ) A .(-2)×(+2 1) B .(-6)×(-2) C .0×(-1) D .(+5)×(-2)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异号两数相乘,取绝对值较大的因数的符号 B .同号两数相乘,符号不变 C .两数相乘,如果积为负数,那么这两个因数异号 D .两数相乘,如果积为正数,那么这两个因数都是正数 3.计算(-221)×(-33 1)×(-1)的结果是( ) A .-661 B .-551 C .-831 D .56 5 4.如果ab =0,那么一定有( ) A .a =b =0 B .a =0 C .a ,b 至少有一个为0 D .a ,b 最多有一个为0 5.下面计算正确的是( ) A .-5×(-4)×(-2)×(-2)=5×4×2×2=80 B .12×(-5)=-50 C .(-9)×5×(-4)×0=9×5×4=180 D .(-36)×(-1)=-36 6.(1)(-3)×(-)=_______; (2)(-521)×(33 1)=_______; (3)-×=_______; (4)(+32)×(-)×0×(-93 1)=______ 7.绝对值大于1,小于4的所有整数的积是______。 8.绝对值不大于5的所有负整数的积是______。

15有理数的乘除法(教学设计)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乘除法1——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有理数乘除法法则的过程,掌握有理数的乘除法法则。 2、会进行有理数的乘除法运算,并能通过有理数乘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感受学习数学的价值。 ◆教材分析: 本课时教学内容“有理数的乘法”是在“有理数的加减运算”之后的一个学习内容。在本章教材的编排中,“有理数的乘法”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是有理数加减的深入学习,又是有理数除法、有理数乘方的基础,在有理数运算中有很重要的地位。“有理数的乘法”从具体情境入手,把乘法看做连加,通过例题情景引入,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形式,自己归纳出有理数乘法法则,通过这个探索的过程,发展了学生观察、归纳、猜测、验证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了自信心。 重点:应用法则正确地进行有理数乘除法运算。 难点:两负数相乘积的符号为正,与两负数相加和的符号为负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一只蜗牛在数轴上爬行,它现在的位置恰好在原点处。 我们规定:向左为负,向右为正。 (1)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钟2cm的速度向右爬行,3分钟后它在什么位置? 表示为:(2)(3) +?+= +?+= + + (2)(3) +?+的意义是(2)(3) (2)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钟2cm的速度向左爬行,3分钟后它在什么位置?

表示为: (2)(3)-?+= (2)(3)-?+的意义是(2)(3)-?+= + + 对此(2)(3) +?+= (2)(3)+?+= (2)(3)-?+= (2)(3)+?-= (2)(3) -?-= 请通过四式的比较,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设计意图说明:从实际生活中的实例引入,体现了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归纳得出有理数乘法法则: 2、归纳小结:两数相乘,符号: ,再把数字相乘。 设计意图说明:通过观察、归纳得出有理数乘法法则。 三、有理数乘法法则应用: 练习:①(―7)×(―4)= (7×4)= ② ―7×4= (7×4)= ③38()415 ?-= = ④―99×0= 设计意图说明:进一步加深对法则的理解和运用。 四、引出除法法则: 计算(12)3-÷= (12)(3)-÷-=

3、有理数的乘除法-教师版

一、知识梳理: 1、有理数的乘法: (1)两数相乘的符号法则:正乘正得正,正乘负得负,负乘正得负,负乘负得正。 (2)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和零相乘,都得零。 (3)积的正负法则:几个不等于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当负因数有偶数个时,积为正。几个数相乘,有因数为0,积就为0。 2、有理数的除法 (1)有理数除法法则: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零除以任何一个不为零的数,都得零。 (2)与乘法的关系:有理数的乘法和除法互为逆运算,有理数的除法可以转化为乘法。 甲数除以乙数(零除外)等于甲数乘以乙数的倒数。 即1 a b a b ÷=? (3)求一个数的倒数: a 的倒数是 )00()0(1≠≠≠q p p q q p a a ,的倒数是, a -的倒数是)00()0(1 ≠≠≠q p p q q p a a ,的倒数是-,-- 3、有理数乘除法简便运算: (1)??a b b a =; (2)()()a b c a b c a c b ??=??=??; (3)?()a b c a b a c +=?+?; (4)()ab ac a b c -=-; (5)()a b c a b c ÷?=÷÷; (6)()(0,0)a b c a bc a b c b c ÷÷=÷≠≠、、为有理数, 二、例题精讲: 例1、计算: (1) 73124?; (2)15(75)56?-; (3)1154-÷; (4)3(0.6)()5-÷-; (5)1 0(1)2 ÷-. 167 6 1 15- -60 1 0 例2、(1)741(18)2(1)(1)9 5 2 -??-÷-; (2)1433 ()(3)2117 ÷-?-. -60 44 例3、因连日暴雨,某条河目前的水位是5.3米,超出警戒线1.9米。 (1)若水位每小时增高3厘米,则5小时前的水位是多少?-9.7

有理数的乘法和除法练习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 下面等式错误的是( ) A. 2 1-3 1-5 1=2 1-(3 1+5 1) B.-5+2+4=4-(5+2) C.(+3)-(-2)+(-1)=3+2-1 D. 2-3-4=-(-2)-(+3)+(-4) 2.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 3 1×3=1 B. |- 7 1|× 7 1=- 49 1 C. - 1乘以一个数得到这个数的相反数 D. 几个有理数相乘,同号得正 3. 若两个有理数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分别在原点的两侧,那么这两个数相乘的积( ). A. 一定是正数 B. 一定是负数 C. 等于零 D. 正、负数不确定 ﹡4.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任何有理数都有倒数 B. 互为倒数的两数的积等于1 C. 互为倒数的两数符号相同 D. 1和其本身互为倒数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任何一个不为1的正数都大于它的倒数 B. 倒数等于它本身的数是1 C. 正数的倒数是负数 D. 一个数的倒数可能比本数大,可能比本数小,也可能与本数相等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3 8 的相反数是 825 ,倒数是13 8 B. 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相反数 C. 除以一个数(不为零),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D. 负数没有倒数 ﹡7. 点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A 与B 所表示的两个数的积( ). A. 一定是正数 B. 一定是负数 C. 等于零 D. 正、负数不确定 ﹡8. 如果一个数的绝对值与这个数的商等于-1,则这个数是( ) A. 正数 B. 负数 C. 非正 D. 非负 ﹡9. |x|=1,则x 与-3的积为( ) A. 2 B. -3 C. 3或-3 D. 3 ﹡﹡10. 若m 、n 互为相反数,则( ) A. mn<0 B. mn>0 C. mn ≤0 D. mn ≥0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4分) 11. 已知:上周股市收盘指数是1419点,本周收盘涨跌如下:(正数表示涨,负数表示跌):-48,-1,+15,-3,+39,则本周最高点是 ,最低点是 . ﹡12. 已知a 、b 互为相反数,c 是绝对值最小的数,d 是负整数中最大的数,则a+b+c -d=_____. ﹡13. 在等式3 ×□-2×□=15的两个方格内分别填入一个数,使这两个数是互为相反数且等式成立. 则第一个方格内的数是________________.

初中数学有理数的乘除法

初中数学有理数的乘除法2019年5月14日 (考试总分:208 分考试时长: 120 分钟) 一、单选题(本题共计 12 小题,共计 48 分) 1、(4分)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 A.-9÷2×=-9 B.6÷(-)=-1 C.1-1÷=0 D.-÷÷=-8 2、(4分)计算-4÷×的结果是( ) A.4 B.-4 C. D.- 3、(4分)有下列计算: ;; ;.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A.1个B.2个C.3个 D.4个 4、(4分)小明同学设计了一个计算程序,如图,如果输入的数是2,那么输出的结果是( ) A.-2 B.2 C.-6 D.6 5、(4分)“*” 表示一种运算符号,其意义是:a*b=2a-b,如果x*(1*3)=2,那么x等于 ( ) A. 1 B.1 2 C. 3 2 D. 2 6、(4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数的绝对值大于它的倒数B.一定是负数 C.任何正数一定大于它的倒数D.零与任何有理数相乘,其积一定为零

7、(4分)计算:(﹣ 111 12366 -+)×(﹣36)=() A.2 B.-2 C.-3 D.3 8、(4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零除以任何数,商是零B.任何数与零的积仍为零 C.零的相反数还是零D.两个互为相反数的和为零 9、(4分)的结果是() A.-1 B.-9 C.D. 10、(4分)利用分配律计算(–100)×99时,正确的方案可以是()A.–(100+)×99 B.–(100–)×99 C.(100–)×99 D.(–101–)×99 11、(4分)倒数等于它本身的数是() A.1 B.﹣1 C.0 D.1和﹣1 12、(4分)若用北师版初中数学教材上使用的计算器,依照下列按键的顺序,显示的结果应为() A. 21 B. 15 C. 84 D. 67 二、填空题(本题共计 10 小题,共计 40 分) 13、(4分)定义运算:x?y= ()() 1+ { 1- x y x y y x x y ≥ < ()() ,则(﹣1)?2=__. 14、(4分)我们把“如果a=b,那么b=a”称为等式的对称性. (1)根据等式的对称性,由乘法的分配律m(a+b+c)=am+bm+cm可得到等式:;(2)利用(1)中的结论,求﹣8.57×3.14+1.81×3.14﹣3.24×3.14的值. 15、(4分)如图所示是计算机程序计算,若开始输入x=﹣,则最后输出的结果是_____.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乘除法测试

有理数的乘除法测试 时间:60分钟 总分: 100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0分) 1. 若a 0 D. 无法确定 2. 正整数x 、y 满足(2x ?5)(2y ?5)=25,则x +y 等于( ) A. 18或10 B. 18 C. 10 D. 26 3. 若|x|=2,y 2=9,且xy <0,则x ?y 等于( ) A. 1或?1 B. 5或?5 C. 1或5 D. ?1或?5 4. 算式(?112)×(?314)×23之值为何?( ) A. 14 B. 1112 C. 114 D. 134 5. 计算(?3)×9的值是( ) A. 6 B. 27 C. ?12 D. ?27 6. 若a 2=4,b 2=9,且ab >0,则a ?b 的值为( ) A. ±5 B. ±1 C. 5 D. ?1 7. 两个不为零的有理数相除,如果交换被除数与除数的位置而商不变,那么这两个 数一定是( ) A. 相等 B. 互为相反数 C. 互为倒数 D. 相等或互为相反数 8. ?114的倒数与4的相反数的商是( ) A. ?5 B. 5 C. 15 D. ?15 9. 计算1a ×(?a)÷(?1a )×a 等于( ) A. 1 B. a 2 C. ?a D. 1a 2 10. 计算:1÷(?5)×(?15)的结果是( ) A. 1 B. ?1 C. 125 D. ?125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0分) 11. 若a >0,b >0,则ab ______ 0;若a >0,b <0,则ab ______ 0. 12. 已知|x|=3,|y|=5,且xy <0,则x ?y 的值等于______ . 13. ①比?9大?3的数是______ ; ②5比?16小______ ; ③数______ 与?213的积为14. 14. 若“!”是一种数学运算符号,并且1!=1,2!=2×1=2,3!=3×2×1=6, 4!=4×3×2×1=24,…则100!98!÷99的值为______ .

有理数的乘除法测试题

有理数的乘除法测试题 It was last revised on January 2, 2021

《有理数的乘除法》同步测试题 一、选择(20分) 1.如果两个有理数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在原点的同侧,那么这两个有理数的积( ) A.一定为正 B.一定为负 C.为零 D. 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 2.若干个不等于0的有理数相乘,积的符号( ) A.由因数的个数决定 B.由正因数的个数决定 C.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 D.由负因数和正因数个数的差为决定 3.下列运算结果为负值的是( ) A.(-7)×(-6) B.(-6)+(-4); ×(-2)(-3) D.(-7)-(-15) 4.下列运算错误的是( ) A.(-2)×(-3)=6 B. 1(6)32?? -?-=- ??? C.(-5)×(-2)×(-4)=-40 D.(-3)×(-2)×(-4)=-24 5.若两个有理数的和与它们的积都是正数,则这两个数( ) A.都是正数 B.是符号相同的非零数 C.都是负数 D.都是非负数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负数没有倒数 B.正数的倒数比自身小 C.任何有理数都有倒数 的倒数是-1 7. 如果abcd <0,a +b =0,cd >0,那么这四个数中负因数的个数至少有( ) 个 个 个 个 8.下列运算结果不一定为负数的是( ) A.异号两数相乘 B.异号两数相除 C.异号两数相加 D.奇数个负 因数的乘积 9.下列运算有错误的是( ) A.1 3 ÷(-3)=3×(-3) B. 1(5)5(2)2?? -÷-=-?- ??? (-2)=8+2 =(+2)+(-7) 10.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113422???? ---= ? ?????; =-2; C.34143?? ?-= ???; D.(-2)÷(-4)=2 二、填空(20分) 11.如果两个有理数的积是正的,那么这两个因数的符号一定______. 12. 绝对值大于3且不大于7的整数有________个,其中最大的是________。 13. 比较大小:--87 3 2 - 4 3 -(填“>”,“=”或“<”)。 14. 设a 是最小的正整数,b 是最大的负整数,c 是绝对值最小的数,则=?-c a b )( . 15.如果410,0a b >>,那么a b _____0. 16.如果5a>0,<0,0.7c<0,那么b ac ____0. 的相反数的倒数是________. 18.若a>0,则a a =_____;若a<0,则 a a =____. 19.一个数的倒数是它本身,这个数是_____ 20.如果a >0,b >0,c <0,d <0,则: a · b · c · d ____0 b a +d c ____0

有理数乘除法练习题

有理数乘法 1、 填空: (1)5×(-4)= ___;(2)(-6)×4= ___ (3)(-7)×(-1)= ___;(4)(-5)×0 =___; (5)=-?)23(94___;(6)=-?-)3 2()61( ___; (7)(-3)×=-)3 1( 2、填空: (1)-7的倒数是___,它的相反数是___, 它的绝对值是___; (2)5 22-的倒数是___,-2.5的倒数是___; (3)倒数等于它本身的有理数是___。3 2-的倒数的 相反数是___。 3、计算: (1))32()109(45)2(-?-??-; (2)(-6)×5×7 2)67(?-; (3)(-4)×7×(-1)×(-0.25); (4)4 1)23(158)245(?-??-

4、一个有理数与其相反数的积( ) A 、符号必定为正 B 、符号必定为负 C 、一定不大于零 D 、一定不小于零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任何有理数都有倒数 B 、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的积为1 C 、互为倒数的两个数同号 D 、1和-1互为负倒数 6、已知两个有理数a,b ,如果ab <0,且a+b <0,那么( ) A 、a >0,b >0 B 、a <0,b >0 C 、a,b 异号 D 、a,b 异号,且负数的绝对值较大 7、若ab b a ,2,5-==>0,则=+b a ___。 8、计算: (1))5(252449-?; (2)12 5)5.2()2.7()8(?-?-?-; (3)6.190)1.8(8.7-??-?-; (4))25 1 (4)5(25.0-??-?--。

有理数的乘除法说课稿

有理数的乘除法说课稿 本次说课我共分成教材分析、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过程分析和几点思考四部分,具体内容如下: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的内容是《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教材中的第一章第四节,“有理数的乘除法”是把“有理数乘法”和“有理数除法”的内容进行整合,在“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之后的一个学习内容。在本章教材的编排中,“有理数的乘法”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是有理数加减的深入学习,又是有理数除法、有理数乘方的基础,在有理数运算中有很重要的地位。“有理数的乘法”从具体情境入手,把乘法看做连加,通过类比,让学生进行充分讨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形式,自己归纳出有理数乘法法则。通过这个探索的过程,发展了学生观察、归纳、猜测、验证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了自信心。所以本节课的学习具有一定的现实地位。 (二)学情分析:因为学生在小学的学习里已经接触过正数和0的乘除法,对于两个正数相乘、正数与0相乘、两个正数相除、0与正数相除的情况学生已经掌握。同时由于前面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法运算,学生对负数参与运算有了一定的认识,但仍还有一定的困难。另外,经过前一阶段的教学,学生对数学问题的研究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课堂上合作交流也做得相对较好。 (三)教学目标分析:基于以上的学情分析,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探索归纳得出有理数的乘除法法则,并能熟练运用。 2、能力目标: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使学生经历探索有理数乘除法法则的过程,发展观察、猜想、归纳、验证、运算的能力,同时在探索法则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类和归纳的数学思想。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探索过程中尊重学生的学习态度,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培养学生严谨的数学思维习惯。 4、教学重点:会进行有理数的乘除法运算。 5、教学难点:有理数乘除法法则的探索与运用。 确定教学目标的理由依据是:新课标中指出课堂教学中应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同时也基于本节内容的地位与作用。而确定重难点是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学情而确定的。

有理数的乘除法测试题

有理数的乘除法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如果mn >0,且m +n <0,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m <0,n <0 B. m >0,n <0 C. m ,n 异号,且负数的绝对值大 D. m ,n 异号,且正数的绝对值大 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①任何数乘以0,其积为0;②任何数乘以1,积等于这个数本身; ③0除以任何一个数,商为0;④任何一个数除以-1,商为这个数的相反数. A. 2个 B. 3个 C. 4个 D. 1个 3. 己知a ,b 两数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如图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a >b B. ab <0 C. b -a >0 D. a +b >0 4. 从2,-3,4,-5四个数中任意选出两个数相乘,得到的最大乘积是( ) A.-6 B.-12 C.-20 D. 15 5. 已知两数相乘大于0,两数相加小于0,则这两数的符号为( ) A. 同正 B. 同负 C. 一正一负 D. 无法确定 6. 计算: )0(≠+ab b b a a 的结果是( ) A. ±2 B. 0 C. ±2或0 D. 2 7. 已知 |x |=4,21 = y ,且xy <0,则y x 的值等于( ) A. 8 B. -8 C. 8 1 D.±8 8. 如果y <0<x ,则化简 xy xy y x + 的结果为( ) A. 0 B. -2 C. 2 D. 1 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0不能做除数 B 、0没有倒数 C 、0除以任何数都得0 D 、0的相反数是0 10、大于-3且小于4的所有整数的积为( ) A.-12 B.12 C.0 D.-144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 2 3 326?÷ -=____________. 2. 一个非零有理数与他相反数的积是_________(填“正数”或“负数”). 3. 数轴上A 点表示原点左边距离原点3个单位长度、B 点在原点右边距离原点2个单位长度,A ÷B = _________. 4. )2(2)2 1(6-÷?-÷=___________. 5.当a =-3,b =-2,c =5时,(b +c)÷(a -b)的值是____. 6.计算:6÷(﹣ )×2÷(﹣2)=________.

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1.4有理数的乘除法教学设计

《有理数的乘法》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有理数的乘法”继相反数、绝对值和有理数的加法之后学习的“有理数的乘法”,与小学学习的乘法相比,区别就在于负数参与了运算?因此,探讨并理解积的符号规则是学习 的难点。本节课设计实际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有自身体验感悟的探究,以落实课程标准提出的“让学生经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数与代数问题的过程”的目标要求 学情分析: 学生对小学里学习的乘法的意义掌握得较好,也有了相反数、绝对值和有理数加法的知 识基础,加之初一学生生性活泼、求知欲强,这些都是学习本课内容的有利条件?但由于这一年龄段学生的抽象思维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对如和-3 (-4)的理解须借助具体的实 际背景来加深体验,这也成为本课探究讨论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感知有理数乘法的意义,探索有理数乘法法则的形成过程。 2、发展学生的观察、归纳、猜想的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提高学生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3、使学生能利用有理数的乘法法则进行简单的乘法运算。 教学重点:有理数的乘法法则的探索、概括及应用 教学难点:有理数乘法法则中符号变化的理解和积的符号的确定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1引入问题 ⑴师:先看这样一个问题:甲水库的水位每天升高3cm,乙水库的水位每天下降3cm ,4 天后,甲、乙水库水位的总变化量是多少? ⑵师:再看一个问题:4天前呢? ⑶师:如果现在的水位作为基准“0”,规定上升为正,那么下降就为负?同样现在以后为正, 现在以前为负, 开始指导学生交流讨论,用数学算式来表达。

⑷生:4天后甲水库的水位为 3 4 ~ 12(厘米) 4天后乙水库的水位为一 3 4 一 12( 厘米) 4天前甲水库的水位为3 一4八12(厘米) 二、 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探究 1师:让我们从简单做起: (1)3X 4=12大家都知道,那么(-3) X 4你认为应该等于多少? (2 )你能举个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你算出的结果是合理的吗?(学生举例,教师调控,让 学生举不同类型的例子) (3) 教师追问“ -3”、“4”、“-12”的含义,问负号的意义时追问你规定了什么为正的? (4) 学生总结。 (5) 投影展示完整的解释图。 2、 探究(-3) X 4的意义及结果 ⑴师:大家刚才的解释都很好, 下面我再给大家出一道更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同学们, 准备 好了吗?(投影出示:(-3)X 4=?⑵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并借助教具让学生操作理解⑶教 师请学生代表发言,追问两个问题: ① 结果等于多少? ② 你是怎么理解的? ⑷教师请学生走上讲台借助教具演示。 3、 探究3X(-4)的意义及结果 ⑴我还有个式子,有谁能不畏困难,上讲台来用教具为大家演示说明? 4、 探究-3 X(-4)的意义及结果 这个问题理解起来有很大的难度,所以我借助图形去帮助学生理解。 5、 初步总结法则 ⑴师:我们现在把刚才的4个算式再请出来,我们再好好观察一下, 有负数参与的乘法与小 学里的乘法最明显的区别在哪儿? ⑵师:你观察到了什么规律?(根据学生的回答用彩色粉笔标出正、负号) ⑶你能不能像总结有理数的加法法则那样,总结一下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呢? 一般地,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5、完善法则 ⑴师:我们是不是研究了有理数乘法的所有情况? ⑵投影出示:如果甲水库的水位每天保持不变 ,那么4天前和4天后的水位跟现在比有什么 变化吗? 4天前乙水库的水位为 -3 -4 =12(厘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