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各类有机酸和无机的酸性性强弱

(完整版)各类有机酸和无机的酸性性强弱

(完整版)各类有机酸和无机的酸性性强弱
(完整版)各类有机酸和无机的酸性性强弱

酸性强弱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一、含氧酸的酸性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含氧酸的分子中,原子的排列顺序是H—O—R,(有的含氧酸有配位键H—O —R→O)。含氧酸的酸性强弱主要取决于结构中的两个因素:

1.比较中心原子跟氧的化学键的极性和氢氧键的极性,如果R—O键的极性越小,对于氢氧键来说极性就越大,就越容易发生H—O键的断裂,酸性就越强。我们知道,同周期元素中,随R的电荷数的增大,半径变得越小,R—O键的极性就越小,R—O间的引力加大,含氧酸的酸性就越强。因此,Si、P、S、Cl的电荷数从4到7,而原子半径减小,所以H4SiO4、H3PO4、H2SO4、HClO4的酸性依次增强。

2.含氧酸分子中未被氢化的氧原子数越多,含氧酸的酸性就越强。因为,未被氢化的氧原子数越多,因氧的电负性大,中心原子电向未被氢化的氧原子转移,中心原子从O—H键中吸引的电子也就越多,更易离解出H+。所以,酸性HClO4> HClO3> HClO,因为HClO4分子中有三个未被氢化的氧原子,而次氯酸分子中没有未被氢化的氧原子。

二、无氧酸的酸性强度

无氧酸的酸性强度是指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强度。同主族元素的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自上而下增强。如酸性HF

从热力学循环计算可知无氧酸的酸性强度。无氧酸HX的离解过程分解为:

HX电离过程的总能量可表示为:

????321ΔH Y ΔH I D ΔH H +++++=?

从以上分解可知,HX 的电离程度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

①离解能D ;②电子亲合能Y ;③阴离子水合能?

3ΔH 。

在HF 、HCl 、HBr 、HI 分子中,HF 分子的化学键极性最强,因此,离解能D 特别大,说明吸热多,虽然F 原子的电子亲合能Y 和F 离子水合能?

3ΔH 也稍大,

但总的热效应仍以离解能D 为主,因此,HF 更难电离,酸性也在同类中最弱。

在H2O 与HF 、H2S 与HCl 的比较中,由于X 原子的电子亲合能和离子水合能的影响大于离解能的影响,HF 的离解能虽然比H2O 大,HCl 的离解能也比H2S 大,但因电子亲合能和离子水合能的关系,总的效应还是放热多,因此HF 比H2O 容易电离,HCl 比H2S 容易电离,所以酸性HF 比H2O 强、HCl 比H2S 强。

常见酸的酸性强弱的比较(1) (1)

常见酸的酸性强弱的比较 含氧酸的酸性强弱的判据: ①不同元素的最高价含氧酸,成酸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则酸性越强。如非金属性Cl>S>P>C>Si则酸性:HClO4>H2SO4>H3PO4>H2CO3>H2SiO3 ②同种元素的不同价态含氧酸,元素的化合价越高,酸性越强。如酸性HClO4>HClO3>HClO2>HClO,H2SO4>H2SO3,HNO3>HNO2,H3PO4>H3PO3>H3PO2 无氧酸(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酸性强弱的判据: ①同一主族元素,核电荷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氢化物酸性越强,如酸性:HI>HBr>HCl>HF(弱酸) ②非同一主族元素的无氧酸酸性,需靠记忆。如酸性:HCl>HF>H2S 由反应方向判据: 酸A+盐B→盐A’+酸B’则酸性A>B’如: CO2+2H2O+NaBO2=H3BO3+NaHCO3,H3BO3+Na2CO3=NaBO2+NaHCO3+H2O, 则酸性:H2CO3>H3BO3>HCO3- 由R-O-H模型来判据: R元素的价态越来越高,半径越小,则R-OH的酸性越强,R元素的价态越低,半径越大,则R-O-H的碱性越强,如第三周期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NaOH、Mg(OH)2、Al(OH)3、H2SiO3、H3PO4、H2SO4、HClO4。自左至右,碱性减弱,酸性增强。 由电子效应来比较: 羧酸酸性强弱跟烃基和羧基的相互影响有一定的关系,这种相互影响常用诱导效应来加以解释。且有Cl3CCOOH>CHCl2COOH>CH2ClCOOH>CH3COOH 碱的碱性强弱的比较 总原则:根据碱的电离常数的大小:碱的电离常数越大,该碱的碱性越强。 推论:金属阳离子的水解常数越大,由该金属原子在该价态组成的氢氧化物的碱性越弱。 1、金属元素的电负性越小,该金属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即氢氧化物)的碱性越强。

有机酸的分析

有机酸分析 1概述: 1.1有机酸类成分的分布 有机酸广泛存在于植物界的各个部位,但以有利形势存在的额不多,而多数是与钾、钠、钙等阳离子或生物碱结合成盐而存在。也有结合成酯而存在。 有机酸如果按其羧基的而树木可分为三类,即单羧基酸、二羧基酸哦三羧基酸。另外还有芬酸类,酚酸是指具有酚羟基、一个羧基和一个苯环的额化合物,包括苯甲酰类(C6-C1)、苯乙基类(C6-C2)和桂皮酸类(C6-C3). 1.2理化性质 有机酸具有一般羧酸的性质,可生成酯、酰氯。酰胺等衍生物。 8个碳以下的低级脂肪酸及不饱和脂肪酸常温时多为液态,脂肪二羧酸、三羧酸和芳香酸等则为固体化合物。 有些有机酸有挥发性,能随水蒸气蒸馏而升华。 有机酸能与碱金属、碱土金属结合成盐。其一价金属盐都易溶于水,而二价或三价金属盐较难溶于水。 食品中有机酸包括食品自身含有的天然有机酸和为了改善其品质加入的有机酸,这些有机酸是弱酸,通常以游离态存在,部分以酸式盐形式存在。在食品工业中,不少食品和饮料都与有机酸有关,这些有机酸和其他香味成分仪器,赋予食品一定的口感。下表分别列出了部分视频的有机酸种类,含量和PH .

2.有机酸的分离与定量测定: 食品中有机酸的分离与定量测定可用气象色谱法,离子交换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气象色谱法需要对样品衍生,误差较大;而高效液相色谱法操作简便,准确度高,重现性好,可同时定量多种有机酸,因此一伙的广泛的应用。 2.1气相色谱法(GC法) Gas Chromatography 流动相——气体(由载气带着物料气体) 一般用高压气瓶供给(N2、He ) 固定相固体——固体吸附剂 液体——担体 + 固定液 1906年,俄国植物学家茨威特分离植物叶绿体中色素而得名,玻璃管中装CaCO3,石油醚溶解植物叶绿体倒入管内,再用石油醚做淋洗剂,结果,柱子中被分成几个不同颜色的谱 带。

各类无机酸的性质特点

氢氟酸(hydrofluoric acid) 1.分子式:HF 2.相对分子质量:20.01 3.主要成分:含量高浓度55.0%;低浓 度40% 4.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有刺激性臭味的液 体 5.理化性质: (1)熔点(℃):-83.1(纯) (2)沸点(℃):120(35.3%) (3)相对密度(水=1):1.26(75%)(4)相对密度(空气=1):1.27 (5)溶解性:与水混溶 (6)稳定性:稳定 (7)避免接触的条件(禁忌物):强碱、活性金属粉末、玻璃制品 6. 健康危害 (1)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2)健康危害: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作用。 灼伤初期皮肤潮红、干燥。创面苍白、 坏死,继而成紫黑色或灰黑色。深部灼 伤或处理不当时,可形成难以愈合的深 溃疡,损及骨膜和骨质。本品灼伤疼痛 剧烈。眼睛触高浓度本品可引起角膜穿 孔。接触其蒸气,可发生支气管炎、肺 炎等。 慢性影响:眼和呼吸道刺激症状,或有鼻, 嗅觉减退。可有牙齿腐蚀症。骨骼X线异 常与工业性氟病少见。 7. 急救措施: (1)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的清水冲洗,至少15分 钟。就医。 (2)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 15min。就医。 (3)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 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4)食入:误食者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8. 防护措施:(1)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烟雾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封闭 式)或空气呼吸器。紧急事态抢救或 撤离时,建议佩戴氧气呼吸器。(2)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3)身体防护:穿橡胶耐酸碱服。 (4)手防护: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硝酸(nitric acid) 1. 分子式:HNO3 2. 相对分子质量:6 3.01 3. 主要成分:65.0~68.0% HNO3 4. 外观与性状:纯品为无色透明发烟液体或淡黄色液体,有酸味 5. 理化性质: (1)熔点(℃):-42(无水) (2)沸点(℃):86(无水) (3)相对密度(水=1):1.50(无水),GR 试剂为1.4g/ml。 (4)相对密度(空气=1):2.17 (5)溶解性:与水混溶 (6)稳定性:易分解 (7)避免接触的条件(禁忌物):还原剂、碱类、醇类、碱金属、铜、胺类 6. 健康危害 (1)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2)健康危害:其蒸气有刺激作用,引起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如流泪、咽喉刺 激感、呛咳,并伴有头痛、头晕、胸闷 等。口服引起腹部剧痛,严重者引起胃 穿孔,腹膜炎、喉痉挛、肾损害、休克 以及窒息。皮肤接触引起灼伤,出现黄 色,皮肤坏死。 慢性影响:长期接触可引起牙齿酸蚀症。 7. 急救措施: (1)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的清水冲洗,至少15分 钟。就医。 (2)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 15min。就医。 (3)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有机分析DOC

有机分析 陈华 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药学系 2009.10

第一章绪论 一.什么是有机分析 分析对象:有机化合物; 任务:研究有机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分子结构;定性鉴定、定量测定;分离与提纯; 二.发展历史简介 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古代 简单的物理性质测定,如比重。 第二阶段:18世纪末到19世纪末 18世纪末:元素定性分析的开端——法国的拉瓦锡(Lvoisier A L)根据燃烧试验提出:从植物提取的有机物主要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从动物提取的有机物含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 1810:元素定量分析的开端——法国的盖吕萨克(Gay-Lussac J L)和泰纳(Thenard L J) 首次完成了碳、氢的定量分析(由气体方程计算); 1814,瑞典的贝采利乌斯(Berzelius J J),改进了该试验(吸收气体, 称量吸附剂质量变化)。 19世纪初:元素定量分析精确测定——德国的李比希(Liebig J F),完成了碳氢的精确测定。 1830:氮的定量测定——法国的杜马(Dunas J B A),创立了定量测定氮的气

量法。 1883:测定氮含量的容量分析法——凯达尔。 到19世纪末,完成了主要元素的常量分析 第三阶段:20世纪 1912:元素分析的微量分析方法——奥地利普列格尔系统地发展了有机物质的微量分析方法; 有机功能团的定性定量测定——进入20世纪以来,天然有机化学、有机合成化学、有机工业生产及现代物理的迅速发展,积累了对各类有机化合物化学和物理性质的认识,从而逐步建立起有机功能团的定性鉴定和定量分析方法。 仪器分析的兴起——从50~60年代兴起的仪器分析方法,几十年来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在许多研究领域,基本上已取代传统的化学分析法,能够完成从混合物分离到元素定性分析、功能团定性定量分析到分子结构的测定等一系列完整的分析任务。 三.有机分析的方法 (一)从分析手段来看,分为两大类,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仪器分析法又分为用于分离提纯的色谱法(GC,LC),用于官能团定性定量检测的光谱法(UV,IR),用于分子式和分子结构测定的元素分析法、质谱法(MS)和波谱法(NMR,ESR)。 化学分析法: 优点:1设备投入费用少;2简单易行;3对分析人员的理论知识素养要

常用的有机酸

二、清洗中常用的有机酸 用于酸洗的有机酸很多,常用的有氨基磺酸、羟基乙酸、柠檬酸、乙二胺四乙酸等,用有机酸酸洗与元机酸相比,成本比较高,需要在较高温度下操作,清洗耗费时间较长,这是它的缺点。但有机酸往往腐蚀性较小,有的有机酸有螯合能力,可以用在设备不停车清洗上,所以有其特点和使用价值。 1.氨基磺酸 氨基磺酸分子式为NH2S03H,一元强酸。市售商品为固体,是由尿素和发烟硫酸反应得到的产品,25℃时密度为cm3,熔点为205℃,在209℃开始分解。常温下只要保持干燥不与水接触,它不吸潮是比较稳定的,因而便于运输。 氨基磺酸的水溶液酸性与盐酸、硫酸相似,因此又称固体硫酸。它具有不挥发,无臭味,对人毒性极小的特点。但长时间与皮肤接触,或进入眼睛也是有害的,应注意避免。但当相对湿度大于70%时,氨基磺酸开始潮解,在高温下会水解生成硫酸铵和硫酸氢铵: NH2SO3H+H2O===NH4HSO4 2NH4HSO4===(NH4)2SO4+H2504 清洗温度一般要控制在60℃以下,以减少其水解。当温度超过130℃时,浓的氨基磺酸水溶液在密闭容器中快速分解,并产生大量蒸气会引起爆炸,在使用中要引起注意。 氨基磺酸的碱土金属盐有很好的溶解性,氨基磺酸与钙镁垢反应剧烈。通常2E_qk上使用7%~10%浓度的氨基磺酸水溶液作清洗剂,在60℃以下温度除垢,一般在1h内可将90%的钙镁垢转变成可溶性氨基磺酸盐而去除。反应式为: CaCO3十2NH2S03H==Ca(NH2S03)2+H2O+C02↑ MgCO3+2NH2S03H==Mg(NH2SO3)2+H2O+CO2↑ Mg(OH)2+2NH2S03H==Mg(NH2SO3)2+2H2O 氨基磺酸水溶液对铁锈作用较慢,可添加一些氯化物如NaCl等,使之缓慢产生盐酸,从而朋效地溶解铁锈。 由于氨基磺酸盐的多数金属盐在水中溶解度较高,不会在清洗液中产生沉淀。而氨硼酸对金属腐蚀性小,所以常被用来清洗钢铁、铜、不锈钢、铝以及陶瓷等材料制造的设备表面上的铁锈和水垢。氨基磺酸还是唯一可用做镀锌金属表面清洗的酸。例如,用氨基磺酸去除船舶用锅炉中的水垢,具体做法为先配成由89%氨基磺酸、6%柠檬酸及5%二乙基硼组成的固体;再配制成10%浓度的水溶液,在80℃温度下处理。 在10%氨基磺酸清洗液中加入队25%缓蚀剂Lan-826,在60℃温度下清洗金属设备广缓蚀率达%。

常用材料特性

下面是本人总结的一些常用材料: *AL6061:(以镁、硅为主要合金元素)55-65/KG,中等强度<270Mpa,抗腐蚀性和机加工性好, 1.镀镍; 2.阳极氧化HRC42-55(a:阳极本色氧化,厚度8-15u;b:阳极黑色氧化,厚度20-30u;c:硬质阳极氧化,厚度12-20u;d:硬质阳极氧化黑,厚度20-30u)。 *6063:(以镁、硅为主要合金元素)60/kg,强度<200Mpa。 *7075:(以锌为主要合金元素)65/kg,高强度,是6061的2倍,可淬火但脆性抵其余性能和表面处理和6061同。 *2A12:(以铜为主要合金元素)35/kg,老标准LY12,强度470Mpa,耐热,制作高负荷零件,是硬铝合金中最常用。 *5A02:(以镁为主要合金元素)35/kg,老标准LF2,日本A5052,典型防锈合金,耐腐蚀性高、焊接性好、塑性高,强度245Mpa,制作中等负荷和焊接构件。 *Q235A:老标准A3钢,碳素结构钢,7/kg,易生锈, 一般钣金件做烤漆处理,步骤:a:如果生锈,先除锈;b:作漆前经过“脱脂-磷化-钝化”处理;c:喷底漆晾干,喷表面漆;d:对喷涂的工件进行烘烤,形成漆膜保护工件。处理喷漆,还可以“喷粉”“喷塑”喷粉和烤漆差不多;但喷塑比烤漆厚,里硬外软,但金属表面的附着力小均匀性差。 脱脂:除油脂; 磷化:使金属与磷酸或磷酸盐化学反应,在表面形成一层稳定磷酸盐膜的处理方法,防腐蚀;钝化:化学清洗,为了材料的防腐蚀。 *SUS304:52/KG,做钝化处理、表面拉丝;不建议做机加件,因为切削性不好、粘刀;钝化处理:对不锈钢全面酸洗钝化处理,清除污垢,处理后表面变成均匀银白色,大大提高不锈钢抗腐蚀性能 *SUS303:45/kg,切削性好,耐腐蚀性好,强度为6061的2倍。 *SUS440C:160/kg,含碳量高,淬火HRC >55,加工后做退磁处理,耐磨、耐腐蚀。退磁:SUS440C冷加工后带有磁性,用大功率的退磁器退磁。 *S136(H):35/kg,(瑞典)淬火硬度HRC45-55,表面可加工成镜面,加工后做退磁,耐腐蚀性和硬度比440C低;S136H是预加硬了的,硬度HRC30-35)。 * SUS316:不锈钢塑性、韧性、冷变性、焊接工艺性能良好,316高温强度好,316L高温性能稍差,但耐蚀性好于316,由于含碳量低且含有2%-3%的钼,提高了对还原性盐和各种无机酸和有机酸、碱、盐类的耐腐蚀性能,同时高温性强度。 *45钢:碳素结构钢中的中碳钢,8-12/kg,强度:600Mpa,为防锈,做氧化处理,俗称:发蓝、发黑。轴类零件用,如要求淬硬更高可用50钢。 *SKD11:46/kg,模具钢,淬火硬度>58,高硬度、高耐磨。 *ASP-23:520/kg,高硬度、高耐磨性、高韧性粉末高速钢,硬度高达HRC60-66,用于精密冲模的冲头。 *POM:俗称“赛钢”,白色45元/kg,黑65/kg,棒55/kg,防静电338/kg,耐磨性好。*UR:30/kg,俗称“优力胶”。*有机玻璃:(PMMA)28/kg,有一定强度和耐温变性,质较脆,表面硬度不够易擦毛。 *电木:(环氧树脂层压板)32/kg,电气绝缘性良好,作电器地板; *也可采用镀锌钢板做电器地板。

2常见酸的酸性强弱的比较

常见酸的酸性强弱的比较 首先要看你是哪种酸碱理论如果是电离理论。则Ka越大,越易电离,酸性越强。如果是质子理论。则越容易给出质子,酸性越强 含氧酸的酸性强弱的判据: 在有氧酸根中,主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与氧的结合能力就越强,于是与氢之间的键的 键能就越小,氢就越容易游离出来。 ①不同元素的最高价含氧酸,成酸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则酸性越强。如非金属性 CI>S>P>C>Si 则酸性:HCIO4>HSQ>HPQ>HCG>HSiO3 ②同种元素的不同价态含氧酸,元素的化合价越高,酸性越强。有些高价酸在通常情况 下氧化性强于酸性,就是说通常这些酸都显氧化性而不显酸性,比如高锰酸和高氯酸。在书 写方程式的时候要注意不要忽略了酸的强氧化性。 酸性HCIQ4>HCIQ>HCIQ>HCI0 (氧化性HCIO>HCIQ>HCIQ>HCIO4) H 2S8HSQ, HNQHNQ, HPQ>HPQ>HPQ 无氧酸(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酸性强弱的判据:对于无氧酸来说,在元素周期表中,卤素 的无氧酸是同周期中最强的,例如HCI > H 2S。 在氢硫酸溶液里,硫化氢分子内存在着氢键,这个氢键使硫化氢的结构更加稳定,所以氢在水中更加不容易电离出来,所以硫化氢的酸性弱于盐酸的酸性。 ①同一主族元素,核电荷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氢化物酸性越强。 如酸性:HI>HBr>HCI>HF(弱酸) ②非同一主族元素的无氧酸酸性,需靠记忆。如酸性: HCI>HF>HS H2SO^> JhP04 >HF>Cli,CCK)H > >lijS> ? H2SiOj SO J H>>HCOOH> COOH> CH A COOH>H2CO J 由反应方向判据: 酸A+盐盐A +酸B' 则酸性A>B '如: CO+2HO+NaB2=H3BO+NaHCO HBO+NaCONaBG+NaHC&HzO,

尿有机酸结果剖析

有机酸分析项目详解 分析项目中文名称分析项目英文名称 mmol/creatinine 吸收不良和细菌生态失调标志物 吸收不良标志物 吲哚乙酸 121Indoleacetic acid (IAA) <=9.0苯乙酸 37Phenylacetic acid (PAA) <=0.0二羟基苯基丙酸 Dihydroxyphenylpropionic acid (DHPPA) <=2.2琥珀酸(丁二酸) 39Succunic acid <=20.0细菌生态失调标志物 柠苹酸 Citramalic acid <=7.0苯甲酸26/马尿酸109比 率 Benzoic/Hippuric acids Ratio <=0.02 酵母、霉菌生态失调标志物 阿拉伯糖Arabinose <=42.3 酒石酸Tartaric acid <=14.1柠苹酸Citramalic acid <=7.0神经递质代谢标志物尿香草扁桃酸 115Vanilmandelic acid (VMA) 1.2-5.9高香草酸 103Homovanillic acid (HVA)0.9-4.43-甲基-4-羟基-苯乙二醇 3-Methyl-4-OH-phenylglycol (MHPG)<=16.75-羟基-吲哚乙酸5-OH-Indoleacetic acid (5-HIAA) 1.1-6.5 细胞能量及线粒体代谢标志物 糖酵解代谢 乳酸 1 Lactic acid 6.3-36.4乙酰甲酸(丙酮酸)9Pyruvic acid 1.1-15.4柠檬酸循环代谢 柠檬酸 107Citric acid 21.9-475.1顺乌头酸Cis-Aconitic acid 1.4-76.8异柠檬酸 106Isocitric acid 3.7-87.4α-酮戊二酸 87α-ketoglutaric acid (AKA) 0.5-16.0琥珀酸 39Succinic acid <=20.0富马酸 43Fumaric acid <=1.4苹果酸 67Malic acid <=2.4酮和脂肪酸代谢标志物 己二酸 68Adipic acid <=5.2辛二酸 97Suberic acid <=3.0b-羟基-b-甲基戊二酸 85 b-OH-b-Methylglutaric acid (HMG) <=6.7b-羟基-丁酸 6b-OH-Butyric acid (BHBA)<=6.4联合因子需要标志物α-酮异戊酸 17 α-ketoisovaleric acid (AKIV) <=2.0 、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高中资料试卷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 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 ,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有机酸和酯0609

第十二章有机酸和酯 学习目标 掌握羧酸的结构、分类、命名、理化性质、酯的命名和性质;熟悉取代羧酸的命名和性质;了解重要的羧酸、取代羧酸和酯在医学中的意义。 有机酸是指分子中含有羧基(-COOH)的化合物,包括羧酸和取代羧酸。在自然界中它们常以游离态、盐或酯的形式存在于动植物体中。一些有机酸是生物代谢的重要物质,比如:丁二酸(HOOC-CH2-CH2-COOH);一些有机酸对某些疾病具有治疗作用,比如:乙酸(CH3COOH)。因此,这类化合物对医药及生命科学具有重要意义。酯是羧酸与醇反应的产物,存在于动植物体中,如某些植物的香气和药用有效成分的分子中就含有酯键,比如:乙酸乙酯(CH3COOCH2CH3)。 第一节羧酸 一、羧酸的结构、分类和命名 (一)结构 羧酸可以看作是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羧基(-COOH)取代而生成的化合物(甲酸例外),其通式可用(Ar)R-OOH表示,羧基(-COOH)是羧酸的官能团,甲酸(H-COOH)是最简单的羧酸。 (二)分类 羧酸除甲酸外,都是由烃基和羧基两部分组成;按照烃基种类及羧基数目的不同,羧酸的分类方法也不同。 1.根据分子中所含烃基结构的不同分为脂肪酸、脂环酸、芳香酸。 例如: CH3COOH CH2COOH COOH 脂肪酸脂环酸芳香酸2.根据烃基是否含有不饱和键,分为饱和酸和不饱和酸。例如: CH3CH2COOH COOH CH CCH2COOH 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环酸不饱和脂肪酸 3.根据分子中羧基的数目,可分为一元酸、二元酸和多元酸。 例如: 一元酸二元酸 (三)命名 一些羧酸常根据天然来源或性质使用俗称。如:蚁酸H—COOH,醋酸CH3—COOH,草酸HOOC—COOH,琥珀酸HOOCCH2CH2COOH等。该命名方法仅占羧酸中很小的一部分。羧酸的系统命名法原则与醛相似。

常见元素的性质特征或结构特征

常见元素的性质特征或结构特征 (1)氢元素 a.核外电子数等于电子层数的原子; b.没有中子的原子; c.失去一个电子即为质子的原子; d.得一个电子就与氦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原子; e.质量最轻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形成单质最难液化的元素;f.原子半径最小的原子; g.形成的单质为相同条件下相对密度最小的元素; h.形成的单质为最理想的气体燃料; i.形成酸不可缺少的元素; (2)氧元素 a.核外电子数是电子层数4倍的原子; b.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3倍的原子; c.得到两个电子就与氖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原子; d.得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同的电子即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的原子; e.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f.形成的单质是空气中第二多的元素; g.形成的单质中有一种同素异形体是大气平流层中能吸收太阳光紫外线的元素;h.能与氢元素形成三核10电子分子(H2O)的元素; i.能与氢元素形成液态四核18电子分子(H2O2)的元素; j.在所有化合物中,过氧化氢(H2O2)中含氧质量分数最高; k.能与氢元素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1或1:2型共价液态化合物的元素; l.能与钠元素形成阴、阳离子个数比均为1:2的两种离子化合物的元素; (3)碳元素

a.核外电子数是电子层数3倍的原子; b.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 c.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总数2/3的原子; d.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 e.形成的单质中有一种同素异形体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 f.能与硼、氮、硅等形成高熔点、高硬度材料的元素; g.能与氢元素形成正四面体构型10电子分子(CH4)的元素; h.能与氢元素形成直线型四核分子(C2H2)的元素; i.能与氧元素形成直线型三核分子(CO2)的元素。 (4)氮元素 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b.形成蛋白质和核酸不可缺少的元素; c.能与氢元素形成三角锥形四核10电子分子(NH3)的元素; d.形成的气态氢化物(NH3)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的元素; e.能与氢、氧三种元素形成酸、碱、盐的元素; f.非金属性较强,但形成的单质常用作保护气的元素。 (5)硫元素 a.最外层电子数是倒数第三层电子数3倍的原子; b.最外层电子数与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之差等于核外电子数开平方的原子; c.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2个电子的原子; d.最外层电子数与最内层电子数之和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原子; e.在短周期同主族相邻周期的元素中,只有硫的核电荷数是氧的核电荷数的2倍,且硫的相对原子质量也是氧的相对原子质量的2倍; f.能与氢元素形成三核18电子分子(H2S分子)的元素; g.形成的单质密度大约是水的密度的2倍; h.气态氢化物与其气态氧化物反应生成黄色固体的元素。

常见酸的酸性强弱的比较

常见酸的酸性强弱的比 较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常见酸的酸性强弱的比较 含氧酸的酸性强弱的判据: ①不同元素的最高价含氧酸,成酸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则酸性越强。如非金属性Cl>S>P>C>Si 则酸性:HClO 4>H 2SO 4>H 3PO 4>H 2CO 3>H 2SiO 3 ②同种元素的不同价态含氧酸,元素的化合价越高,酸性越强。如酸性HClO 4>HClO 3>HClO 2>HClO ,H 2SO 4>H 2SO 3,HNO 3>HNO 2,H 3PO 4>H 3PO 3>H 3PO 2 无氧酸(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酸性强弱的判据: ①同一主族元素,核电荷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氢化物酸性越强,如酸性:HI>HBr>HCl>HF(弱酸) ②非同一主族元素的无氧酸酸性,需靠记忆。如酸性:HCl>HF>H 2S 由反应方向判据: 酸A+盐B→盐A’+酸B’ 则酸性 A>B’如: CO 2+2H 2O+NaBO 2=H 3BO 3+NaHCO 3,H 3BO 3+Na 2CO 3=NaBO 2+NaHCO 3+H 2O , 则酸性:H 2CO 3>H 3BO 3>HCO 3- 由R-O-H 模型来判据: R 元素的价态越来越高,半径越小,则R-OH 的酸性越强,R 元素的价态越低,半径越大,则R-O-H 的碱性越强,如第三周期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NaOH 、Mg(OH)2、Al(OH)3、H 2SiO 3、H 3PO4、H 2SO 4、HClO 4。自左至右,碱性减弱,酸性增强。 由电子效应来比较: 羧酸酸性强弱跟烃基和羧基的相互影响有一定的关系,这种相互影响常用诱导效应来加以解释。且有Cl 3CCOOH>CHCl 2COOH>CH 2ClCOOH>CH 3COOH

茶叶中有机酸的测试方法概述

茶叶中有机酸的测试方法概述 谭和平,叶善蓉,陈 丽,邹燕 (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21) 摘 要:针对茶叶中有机酸测定前处理分析测试条件等不统一,导致测试结果无可比性的问题,该文在参阅1907 年以来国内外关于茶叶中有机酸分析的30余篇文献的基础上,对茶叶中有机酸的分析方法做了较系统的归纳阐述,并对目前常用的分析方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离子色谱法以及毛细管电泳色谱法等进行了评述,提出了茶叶中有机酸测定应进行标准化,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可比性。 关键词:茶叶;有机酸;分析;高效液相色谱法;离子色谱法中图分类号:TS272;TS2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984(2008)06-0077-04 Determination Overview of organic acids in tea TAN He-ping ,YE Shan-rong ,CHEN Li ,ZOU Yan (National Institute of Measurement and Testing Technology ,Chengdu 610021,China ) Abstract :The measurement results of organic acids in tea were incomparable for the different pre-treatments and test conditions.More than 30literatures since 1907about the organic acid determinations in tea had been consulted.And these determination methods of organic acids in tea were introduced in detail.The most general methods at present such as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ion chromatography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and so on were emphasized.Based on which ,the determination method of organic acids in tea should be standardized to improve the comparability of the measurement results.Key words :Tea ;Organic acids ;Analysis ;HPLC ;IC 收稿日期:2008-05-18;收到修改稿日期:2008-07-25基金来源: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2004DEA71180)作者简介:谭和平(1957-),男,重庆市人,研究员,主要从事 茶树生理生化研究。 第34卷第6期2008年11月中国测试技术 CHINA MEASUREMENT &TESTING TECHNOLOGY Vol.34No.6Nov.2008 1引言 茶叶中有机酸的种类较多,含量为干物质总量的3%左右。茶叶中的有机酸是香气和滋味的主要成分之一,并且参与茶树的新陈代谢,在生化反应 中常为糖类分解的中间产物。此外, 某些有机酸对茶多酚激活α-淀粉酶、胰蛋白酶酶活性具有协同效应[1]。因此有机酸的定性与定量分析对茶叶品质开 发有重要意义,在茶叶生产管理过程中必不可少。 本文就目前应用于茶叶中有机酸分析的主要方法作一综述。 2茶叶中有机酸的组成 广义地说,凡含有羧基(-COOH )的有机化合物 都可以叫做有机酸。然而从茶叶的化学成分和实际测定观点来说,某些有机酸已各有归属。例如氨基酸为蛋白质的基本组成而自成一类;抗坏血酸是一 种维生素;没食子酸和绿原酸可划归多酚类;而乙 酸、 丙酸、丁酸以及己烯酸则属于挥发性化合物。于是茶叶中所论有机酸,通常指以下两类:一是二元羧酸和羟基多元羧酸(在分子中含有两个或多个羧 基),如琥珀酸、 苹果酸、柠檬酸等;二是环状结构脂肪酸,如奎尼酸、 莽草酸等[2-3]。据文献报道,茶叶(汤)中经发现的有机酸有40余种。其中,茶汤中的有机酸有10余种,香气成分中的有机酸有30余 种。有些有机酸如亚油酸本身虽无香气, 但经氧化后可转化为香气成分;有些有机酸是香气成分的良好吸附剂,如棕榈酸等。 3茶叶中有机酸的分析方法 关于茶叶中有机酸分析的研究报道还不是很多, 已有报道的方法有滴定法、原子吸收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离子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等。3.1滴定法 滴定法包括酸碱滴定法、电位滴定法等,常用于有机酸总量的测定。酸碱滴定法一般根据酸碱指

工业清洗中常用的有机酸

工业清洗中常用的有机酸-()

————————————————————————————————作者:————————————————————————————————日期: ?

二、清洗中常用的有机酸 用于酸洗的有机酸很多,常用的有氨基磺酸、羟基乙酸、柠檬酸、乙二胺四乙酸等,用有机酸酸洗与元机酸相比,成本比较高,需要在较高温度下操作,清洗耗费时间较长,这是它的缺点。但有机酸往往腐蚀性较小,有的有机酸有螯合能力,可以用在设备不停车清洗上,所以有其特点和使用价值。 1.氨基磺酸 氨基磺酸分子式为NH2S03H,一元强酸。市售商品为固体,是由尿素和发烟硫酸反应得到的产品,25℃时密度为2.126g/cm3,熔点为205℃,在209℃开始分解。常温下只要保持干燥不与水接触,它不吸潮是比较稳定的,因而便于运输。 氨基磺酸的水溶液酸性与盐酸、硫酸相似,因此又称固体硫酸。它具有不挥发,无臭味,对人毒性极小的特点。但长时间与皮肤接触,或进入眼睛也是有害的,应注意避免。但当相对湿度大于70%时,氨基磺酸开始潮解,在高温下会水解生成硫酸铵和硫酸氢铵:NH2SO3H+H2O===NH4HSO4 2NH4HSO4===(NH4)2SO4+H2504 清洗温度一般要控制在60℃以下,以减少其水解。当温度超过130℃时,浓的氨基磺酸水溶液在密闭容器中快速分解,并产生大量蒸气会引起爆炸,在使用中要引起注意。 氨基磺酸的碱土金属盐有很好的溶解性,氨基磺酸与钙镁垢反应剧烈。通常2E_qk上使用7%~10%浓度的氨基磺酸水溶液作清洗剂,在60℃以下温度除垢,一般在1h内可将90%的钙镁垢转变成可溶性氨基磺酸盐而去除。反应式为: CaCO3十2NH2S03H==Ca(NH2S03)2+H2O+C02↑ MgCO3+2NH2S03H==Mg(NH2SO3)2+H2O+CO2↑ Mg(OH)2+2NH2S03H==Mg(NH2SO3)2+2H2O 氨基磺酸水溶液对铁锈作用较慢,可添加一些氯化物如NaCl等,使之缓慢产生盐酸,从而朋效地溶解铁锈。 由于氨基磺酸盐的多数金属盐在水中溶解度较高,不会在清洗液中产生沉淀。而氨硼酸对金属腐蚀性小,所以常被用来清洗钢铁、铜、不锈钢、铝以及陶瓷等材料制造的设备表面上的铁锈和水垢。氨基磺酸还是唯一可用做镀锌金属表面清洗的酸。例如,用氨基磺酸去除船舶用锅炉中的水垢,具体做法为先配成由89%氨基磺酸、6%柠檬酸及5%二乙基硼组成的固体;再配制成10%浓度的水溶液,在80℃温度下处理。 在10%氨基磺酸清洗液中加入队25%缓蚀剂Lan-826,在60℃温度下清洗金属设备广缓蚀率达99.4%。 以90%氨基磺酸,5%~6%柠檬酸,0.25%Lan-826缓蚀剂及消泡剂、指示剂配成的避酸性粉剂,使用时制备成5%~10%浓度的溶液,在60℃温度下对制药厂的多效蒸馏水机进行循环酸洗,去污效果好,对设备腐蚀率低。 实践证明,5%浓度上述清洗液在60℃时对各种材料的腐蚀率都很低。 表8-6列出3%酸的水溶液的腐蚀数据相对比较值。 表8-63%酸的水溶液的腐蚀数据相对比较值 (温度为22℃土2℃时) 金属氨基磺酸H2SO4 HCl 金属氨基磺酸 H2SO4 HCl 1010钢铸铁 镀锌铁皮锡 30'不锈1 1 1 1 1 2.6 3.2 63.0 81.0 10.0 4.2 3.2 很快腐蚀 23.0 很快腐蚀 锌 铜 青铜 黄铜 铅 1 1 1 1 1 2.2 1.5 1.5 4.0 0.6 很快腐蚀 6.7 2.8 7.0 5.3

各类面料特点·优选.

第一类、天然纤维 棉(cotton) 是各类棉纺织品的总称 特性: 1、手感柔软,透气性、吸湿性好,穿着卫生舒适 2、湿态强度大于干态强度,但整体上坚牢耐用 3、染色性能好,光泽柔和,有自然美感 4、耐碱,高温碱处理可制成丝光棉 5、缩水率大,抗皱性差,易变形起皱 6、易老化发黄起毛,耐磨性差 洗涤方法: 1、耐碱耐热性能好,可用各种洗涤剂,可手洗机洗,但不宜氯漂 2、白色衣物可用碱性较强的洗涤剂高温洗涤,起漂白作用 3、不要浸泡,及时洗涤 4、宜阴干,避免曝晒,以免深色衣物褪色,在日光下晾晒时,将里面朝外 5、与其它衣物分开洗涤 6、浸泡时间不能太长,避免褪色 7、不可拧干 保养方法: 1、忌长时间曝晒,以免降低坚牢度及引起褪色泛黄 2、洗净凉干,深、浅色分置 3、注意通风,避免潮湿,以免发霉 4、贴身内衣不可用热水浸泡,以免出现黄色汗斑 丝(silk) 俗称“真丝”,是以蚕丝为原料纺织而成的各种丝织物的统称 特性: 1.蛋白质纤维 2.富有光泽,有独特“丝鸣感”,手感滑爽,穿着舒适,高雅华贵 3.强度比毛高,但抗皱性差 4.比棉、毛耐热,但耐光性差 5.对无机酸较稳定,对碱反映敏感 洗涤方法: 1.忌碱性洗涤剂,应选用中性或丝绸专用洗涤剂 2.冷水或温水洗涤,不宜长时间浸泡 3.轻柔洗涤,忌拧绞,忌硬板刷刷洗

4.应阴干,忌日晒,不宜烘干 5.部分丝织物应干洗 6.深色丝织物应清水漂洗,以免褪色 7.与其它衣物分开洗涤 8.切忌拧绞 保养方法: 1.暴晒,以免降低坚牢度及引起褪色泛黄,色泽变劣 2.忌与粗糙或酸、碱物质接触 3.收藏前应洗净、熨烫、凉干,最好叠放,用布包好 4.不宜放置樟脑丸,否则白色衣物会泛黄 5.熨烫时垫布 第二类、再生纤维 粘纤(viscose) 全称粘胶纤维,又叫人造丝、冰丝。是以棉或其它天然纤维为原料生产的纤维素纤维。粘纤有棉的本质,丝的品质,是地道的生态纤维,源于天然而优于天然。在12种主要纺织纤维中,粘纤的含湿率最符合人体皮肤的生理要求,具有光滑凉爽、透气、抗静电、染色绚丽等特性。粘纤耐日光、抗虫蛀、耐热、耐化学药品、耐融剂、耐霉菌。天热时透气、吸汗;天冷时能保湿,不产生静电,柔软舒适。缺点是抗皱性较差。 莫代尔(modal) 莫代尔是一种全新的天然纤维,是21世纪的绿色纤维,由奥地利的兰精公司研发,modal纤维是由山毛榉木浆粕制成,浆粕的生产和纤维的生产是在对环境无污染的情况下进行的,具有优秀绿色环保性能。 1、它具有极好的吸湿性,比棉的吸水性还高出50% 2、它是一种高档的纤维素纤维,柔软、顺滑并具有丝质感 3、它具有较高的上染率,织物颜色明亮而饱满,有真丝般的光泽 4、它经多次洗水后仍能保持最初的吸湿性和柔顺性 第三类、合成纤维 涤纶(terylene) 聚酯纤维维,俗称的涤纶,具有优良的耐皱性、弹性和稳定性、绝缘性能好. 聚酯纤维具有较高的强度与弹性恢复能力,因此坚牢耐用、抗皱免烫。

有机酸的选择

有机酸的选择实 验 版 哈尔滨大江牧业科技有限公司 张明焕

前言 目前酸化剂种类繁多,琳琅满目,本文旨在通过试验文献来评价各有机酸的特点,为大家提供一定的才考依据,本人才疏学浅,文章如有不对之处,烦请大家指正。 酸化剂功能和种类 酸化剂具有调控动物肠道微生物平衡,增殖有益菌,抑制有害菌,降低肠道PH值,提高消化道酶的活性,提高营养物质消化率,减慢胃排空速度,提高动物抗应激和免疫力等方面的功能。 目前,市面上的酸化剂分为四类:无机型、有机型、无机-有机复合型(CSB、RSB)、有机-有机复合型(BAS),可以说各有各的特点,复合型酸化剂酸化剂较为人们认可。最初,酸化剂主要功能被用于降低饲料系酸力,但目前的饲料配方设计理念中饲料的系酸力已经比较低,因此,纯无机的酸化剂逐渐淡出人们视线,取而代之的是有机酸或者复合酸。此外,用无机酸代替有机酸来饲喂,也未见到经济效益(许振英,1992)。 被公认为有肯定效果的酸化剂主要有柠檬酸、富马酸、甲酸钙、磷酸等。综合许多试验来看,富马酸添加量为2%—3%,甲酸添加量为0.6%—1.2%,甲酸钙添加量为1.2%—1.5%,柠檬酸添加量以1%—2%效果较好。

有机酸成分细解 甲酸 甲酸,又称作蚁酸,无色透明液体,有刺激性气味。英文名Formic acid,分子式HCOOH,分子量46。 甲酸是小分子有机酸,杀菌抑菌能力优于常用的有机酸(王红宁等,1994),一般在思量当中作为防霉剂添加,甲酸常常与甲醛配伍在青贮饲料中添加来提高青贮饲料的品质,应用范围较广,如玉米秸秆青贮(张文举等,2002;王静等,2010)、西瓜皮青贮(夏传红等,2010)、苜蓿青贮(许庆芳等,2008)。 此外,实验证明,甲酸与植酸酶在猪料当中具有协同作用。在仔猪饲料中分别添加甲酸或植酸酶, 仔猪日增重只能分别 提高10%和12% ,如二者合并添加, 日增重提高可达26%(许怀让,1998)。 甲酸作为酸化剂来使用,常常与丙酸配伍,丙酸-甲酸各半合剂的试验, 随用量的增加就逐步减少大肠杆菌与肠壁的 粘附力, 微生物在引发肠炎之前必先粘附于肠壁, 所以酸化饲料总是可以减少断奶仔猪肠炎的发生率(许怀让,1998)。 甲酸是一种酸性很强的有机酸,液体甲酸在饲料中添加对生产设备腐蚀性较强,因此应以固态形式添加。

盐酸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盐酸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第一部分标识 中文名: 盐酸;氢氯酸 英文名: Hydrochloric acid; chlorohydric acid 危险性类别: 酸性腐蚀品 化学类别: 无机酸 分子式: HCL 相对分子质量: 36.46 CAS号: 7647-01-0 第二部分主要组成与性状 主要成分: HCL

含量:工业级≥36% 外观与性状: 无色或微黄色发烟液体,有刺鼻的酸味。 主要用途: 重要的无机化学品,广泛用于染料、医药、食品、印染、皮革、冶金等行业。 第三部分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 接触其蒸气或烟雾,可引起急性中毒,出现眼结膜炎,鼻及口腔粘膜有烧灼感,鼻衄,齿龈出血,气管炎等。误服可引起消化道的灼伤、溃疡形成,有可能引起胃穿孔、腹膜炎等。眼和皮肤接触可致灼伤。急性中毒: 慢性影响: 长期接触,引起慢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牙齿酸蚀症及皮肤损害。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误服者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燃爆特性与消防 燃烧性: 不燃 闪点(℃): 无意义 爆炸下限(%): 无意义 爆炸上限(%): 无意义 引燃温度(℃): 无意义 最小点火能(mJ): 无意义

最大爆炸压力(Mpa): 无意义 危险特性: 能与一些活性金属粉末发生反应,放出氢气。遇氰化物能产生剧毒的氰化氢气体。与碱发生中合反应,并放出大量的热。具有较强的腐蚀性。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佩戴氧气呼吸器、穿全身防护服。用碱性物质如碳酸氢钠、碳酸钠、消石灰等中和。也可用大量水扑救。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储运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仓间。应与碱类、金属粉末、卤素(氟、氯、溴)、易燃或可燃物等分开存放。不可混储混运。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分装和搬运作业要注意个人防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