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有机酸和酯0609

有机酸和酯0609

有机酸和酯0609
有机酸和酯0609

第十二章有机酸和酯

学习目标

掌握羧酸的结构、分类、命名、理化性质、酯的命名和性质;熟悉取代羧酸的命名和性质;了解重要的羧酸、取代羧酸和酯在医学中的意义。

有机酸是指分子中含有羧基(-COOH)的化合物,包括羧酸和取代羧酸。在自然界中它们常以游离态、盐或酯的形式存在于动植物体中。一些有机酸是生物代谢的重要物质,比如:丁二酸(HOOC-CH2-CH2-COOH);一些有机酸对某些疾病具有治疗作用,比如:乙酸(CH3COOH)。因此,这类化合物对医药及生命科学具有重要意义。酯是羧酸与醇反应的产物,存在于动植物体中,如某些植物的香气和药用有效成分的分子中就含有酯键,比如:乙酸乙酯(CH3COOCH2CH3)。

第一节羧酸

一、羧酸的结构、分类和命名

(一)结构

羧酸可以看作是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羧基(-COOH)取代而生成的化合物(甲酸例外),其通式可用(Ar)R-OOH表示,羧基(-COOH)是羧酸的官能团,甲酸(H-COOH)是最简单的羧酸。

(二)分类

羧酸除甲酸外,都是由烃基和羧基两部分组成;按照烃基种类及羧基数目的不同,羧酸的分类方法也不同。

1.根据分子中所含烃基结构的不同分为脂肪酸、脂环酸、芳香酸。

例如:

CH3COOH CH2COOH

COOH

脂肪酸脂环酸芳香酸2.根据烃基是否含有不饱和键,分为饱和酸和不饱和酸。例如:

CH3CH2COOH COOH

CH CCH2COOH

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环酸不饱和脂肪酸

3.根据分子中羧基的数目,可分为一元酸、二元酸和多元酸。

例如:

一元酸二元酸

(三)命名

一些羧酸常根据天然来源或性质使用俗称。如:蚁酸H—COOH,醋酸CH3—COOH,草酸HOOC—COOH,琥珀酸HOOCCH2CH2COOH等。该命名方法仅占羧酸中很小的一部分。羧酸的系统命名法原则与醛相似。

1.脂肪酸的命名

选择含有羧基的最长的碳链作主链,根据主链碳原子的数目称为“某酸”,含有10个以

上碳原子的羧酸称为某碳酸。主链连有取代基时,应从羧基碳原子开始编号,并将取代基的位置、数目、名称写在某酸的前面。也可从羧基的邻位开始用希腊字母α、β、γ、δ…ω编号。例如:

CH 3CH 2CH

CH 3αCOOH βγ CH 3(CH 2)14COOH 2-甲基丁酸 十六碳酸

(或α-甲基丁酸)

2.不饱和脂肪酸的命名

选择含有羧基和不饱和键在内的最长碳链作主链,称为“某烯(炔)酸”,并把不饱和

键的位次写在“某烯(炔)酸”之前,当主链碳原子数目大于10时,则在不饱和键位次后加个“碳”字。例如:

2-戊烯酸 3-丁炔酸

9,12-十八碳二烯酸(亚油酸)

3.二元酸的命名

选择含有两个羧基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称“某二酸”。例如:

HOOC —CH 2CH 2—COOH CH COOH CH COOH

丁二酸 2-丁烯二酸

4.芳香酸和脂环酸的命名

将芳香烃基、脂环烃基看作相应脂肪酸的取代基,以脂肪酸为母体进行命名,例如:

苯甲酸 邻苯二甲酸 3-苯基丙烯酸

环己基甲酸 β-萘乙酸 邻甲基苯甲酸

二、羧酸的性质

(一)物理性质

低级脂肪酸多为液体,有较强的刺激性气味。含有10个碳原子以上的高级脂肪酸为无

味无臭的蜡状固体。二元酸和芳香酸为结晶固体。

碳原子数少于10的一元脂肪酸能溶于水,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水溶性降低。高级脂

肪酸不溶于水,但可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羧酸能通过分子间氢键缔合成二聚体: 使得羧酸的沸点比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醇高。如甲酸和乙醇的相对分子质量相近,但甲酸的沸点为100.5℃,乙醇的沸点为78.5℃。羧酸的熔点随分子中碳原子数目的增加呈锯齿状变化,含偶数碳原子的羧酸熔点比相邻的两个含奇数碳原子的羧酸高。如丁酸的熔点为-7.9℃,而丙酸为-20.8℃,戊酸为-34℃。

(二)化学性质

羧酸的化学性质主要由其官能团羧基所决定,从形式上看,羧基是由羰基和羟基直接

相连而成,但羧基的化学性质并不是羰基和羟基性质的加合,原因是羰基和羟基形成p-π共轭体系,使得羧基具有自身独特的性质。

根据羧酸的结构,它的主要反应部位如图所示:

1.酸性

由于p-π共轭效应的影响,使氧氢键电子云更偏向氧原子,增强了氧氢键的极性,有利

于羧基中氢原子的解离,故羧酸表现出明显的酸性,其水溶液能使蓝色石蕊变红,能与碱中和生成盐和水。

RCOOH + H2O RCOO -

+H3O +

RCOOH + NaOH RCOONa + H2O

羧酸是弱酸,饱和一元酸的p Ka一般在3~5之间,甲酸的p Ka=3.75,乙酸的p Ka=4.75。可见羧酸的酸性比盐酸、硫酸等强无机酸弱,但比碳酸(p Ka=6.38)和一般酚类强,因此羧酸能与碳酸氢钠反应放出二氧化碳,而酚则不能与碳酸氢钠反应,利用这个性质可以区别羧酸和酚类化合物。

2RCOOH + Na2CO32RCOONa + CO2↑+ H2O

RCOOH + NaHCO3RCOONa + CO2↑+ H2O

羧酸、碳酸、酚和醇的酸性顺序为:

RCOOH >H2CO3>C6H5OH >H2O >C2H5OH

p Ka 4~5 6.4 10 14 17

羧酸的酸性强弱与整个分子结构有关。

(1)甲酸>苯甲酸>其他一元饱和脂肪羧酸。

H-COOH>COOH

>CH3COOH

p Ka 3.77 4.17 4.76

苯甲酸分子中的苯基是吸电子基团,酸性应比甲酸强,但由于苯环大π键与羧基形成共轭体系,电子云稍向羧基偏移,因此苯甲酸的酸性比甲酸弱,但比其他脂肪族一元羧酸强。

(2)二元酸的酸性大于一元酸的酸性。例如:

CH2COOH

CH2COOH>CH

3

CH2CH2COOH

p Ka 4.17 4.82

羧酸的钠、钾和铵盐一般易溶于水,故医药上常将一些水溶性差的含羧基药物制成羧酸盐,增加其在水中的溶解度,以便配制水剂或注射剂使用。例如医药中常用的抗生素青霉素G钠(钾)就是青霉素G的盐。

2.羧基中羟基的取代反应

羧基分子中的羟基在一定条件下,可被烃氧基(-OR)、酰氧基(-OOCR)、卤素(-X)

和氨基(-NH2)取代,分别生成酯、酸酐、酰卤和酰胺等羧酸衍生物。

(1)酯的生成

在强酸(如硫酸等)催化下,羧酸与醇发生分子间脱水生成酯的反应叫做酯化反应,其通式为

羧酸醇酯

在同样条件下,酯也可水解为羧酸和醇,故酯化反应是可逆的,而且反应速率很慢,需用酸作催化剂。例如:

乙酸乙醇乙酸乙酯

(2)酸酐的生成

羧酸(甲酸除外)与脱水剂(如P2O5)共热时,2分子羧酸可脱去1分子水,生成酸酐。

羧酸羧酸酸酐

例如:

乙酸乙酸乙酐

低级酸酐是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液体,高级酸酐是无气味的固体,难溶于水,可被水解,酰氯、酰溴、酸酐是常用的酰化剂。

(3)酰卤的生成

羧酸分子中羧基上的羟基被卤素取代的产物叫做酰卤。常见的酰卤为酰氯,羧酸(除甲酸外)能与三氯化磷(PCl3)、五氯化磷(PCl5)或亚硫酰氯(SOCl2,又称为氯化亚砜)反应,生成相应的酰氯。

用亚硫酰氯制备酰氯时,副产物都是气体,便于处理和提纯。

(4)酰胺的生成

酰胺可看作是羧酸分子中羧基上的羟基被氨基(-NH2)取代生成的产物。羧酸与氨反应得到羧酸的铵盐,铵盐加热后分子内失水即生成酰胺。

例如:乙酸与对氨基苯酚作用后再加热脱水即得到对羟基乙酰苯胺,它是常用的解热镇痛药,俗称“扑热息痛”:

乙酸对氨基苯酚对羟基乙酰苯胺

3.α-氢的卤代反应

羧酸的α-氢与醛酮分子中的相似,受羧基吸电子作用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活泼性。但因羧基中的p-π共轭效应,其致活作用比羰基弱。在少量红磷等催化剂作用下,羧酸分子中的α-氢可被卤素取代,生成卤代酸,且α-氢是逐步被取代的。

4.脱羧反应

在一定条件下,羧酸分子脱去羧基放出二氧化碳的反应,称为脱羧反应。

(1)一元饱和羧酸分子中的羧基比较稳定,难以脱羧,但在特殊条件下可发生脱羧反应,比如羧酸的钠盐在碱金属的作用下,加强热时可脱去羧基。

(2)二元羧酸对热比较敏感,在加热时,易脱羧或脱水。不同的二元羧酸,脱水产物也不相同。

丙二酸乙酸

戊二酸戊二酸酐

三、医药中常见的羧酸

(一)甲酸(HCOOH)

甲酸俗称蚁酸,存在于许多昆虫的分泌物中及某些植物的组织中。甲酸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沸点100.5℃,易溶于水,具有很强的腐蚀性,蜂蜇或荨麻刺伤皮肤引起的肿痛就是甲酸造成的。

甲酸的结构特殊,它的羧基与氢原子直接相连,既有羧基的结构,又有醛基的结构,所以甲酸既具有羧酸的酸性,又具有醛的还原性,它能还原托伦试剂(发生银镜反应)和斐林试剂,也能被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而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因甲酸具有杀菌能力,在医药上用作消毒剂和防腐剂。

(二)乙酸(CH3COOH)

乙酸是食醋的主要成分,因此又称为醋酸。乙酸在自然界分布很广,酸牛奶、酸葡萄酒中都含有乙酸。乙酸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易溶于水,沸点118℃,熔点16.6℃,室温低于16.6℃时,乙酸能结成冰状固体,所以常把无水乙酸叫做冰醋酸。乙酸是染料、香料、制药工业的原料。

医药上通常把乙酸的稀溶液(5~20g/L)作为消毒防腐剂,用于灼伤或烫伤感染的创面洗涤。

(三)苯甲酸(COOH

苯甲酸俗称安息香酸,为无色晶体,熔点121.7 ℃,难溶于水,易溶于热水、乙醇、乙

醚和氯仿中。受热易升华。苯甲酸及其钠盐可作药品和食品的防腐剂。

(四)乙二酸(HOOC COOH )

乙二酸俗称草酸,为无色结晶,含两分子结晶水,易溶于水,不溶于有机溶剂。加热至

150℃以上,即分解脱羧生成甲酸。

草酸分子中两个羧基直接相连,由于羧基是强的吸电子基,两个羧基相互作用,使得草

酸的酸性强于其他二元羧酸。草酸除具有羧酸的性质外,还具有还原性,利用草酸的还原性,可用做漂白剂和除锈剂。

(五)丁二酸(HOOC -CH 2-CH 2-COOH )

丁二酸俗名琥珀酸,最初是由蒸馏琥珀而得到的,因此而得名。琥珀是松脂的化石,含琥珀酸8%左右。丁二酸为无色晶体,熔点185℃,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乙醚、丙酮等有机溶剂。丁二酸是体内糖代谢过程中的中间产物。在医药上有抗痉挛、祛痰及利尿作用。

第二节 取代羧酸

一、取代羧酸的结构、分类和命名

(一)结构

羧酸分子中烃基上的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取代所形成的化合物称为取代羧酸,简

称取代酸。

(二)分类

取代羧酸根据取代基的种类不同可分为卤代酸、羟基酸、酮酸和氨基酸等。根据官能团

的结合状态不同,羟基酸又分为醇酸和酚酸。本节主要讨论卤代酸、羟基酸和酮酸。

(三)命名

卤代酸、羟基酸是以羧酸为母体,卤素、羟基等作为取代基来命名。一些从自然界中得

到的取代羧酸也常常根据来源而使用俗称。例如:

卤代酸:CH 3CH 2CHCOOH

Cl COOH Br

2-氯丁酸 对溴苯甲酸

羟基酸:CH 3CH COOH OH CH 2COOH CH COOH HO CH CH COOH COOH HO HO

(α)2-羟基丙酸 (α)2-羟基丁二酸 2,3-二羟基丁二酸

(乳酸) (苹果酸) (酒石酸)

邻羟基苯甲酸 3,4,5-三羟基苯甲酸

(水杨酸) (没食子酸)

酮酸的命名是以羧酸为母体,选择包括羧基和酮基在内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称为“某

酮酸”,酮基的位置用阿拉伯数字或希腊字母标出。例如:

丙酮酸 2-丁酮酸(α-丁酮酸)

二、取代羧酸的性质

(一)卤代酸的性质

1.酸性

卤代酸中,烃基上的取代基(-F、-Cl、-Br、-I)是吸电子基,发生吸电子诱导效应,可使成键电子云向卤素原子的方向偏移,降低-O-H键间的电子云密度,使羟基上的氢原子易于离解,导致卤代酸的酸性增强。

(1)卤素原子的电负性越大,卤代酸的酸性越强。卤素原子的电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F>-Cl>-Br>-I。例如:

F

H2C COOH>

Cl

H2C COOH>

Br

H2C COOH>

I

H2C COOH

p Ka 2.66 2.81 2.87 3.13

(2)卤素原子的数目越多,对应卤代酸的酸性越强。例如:

Cl3C—COOH >Cl2CH—COOH >ClCH2—COOH

p Ka0.08 1.29 2.81

(3)卤素的吸电子诱导效应随与羧基距离的增加而迅速减小,卤素原子离羧基越近,对应卤代酸的酸性越强。例如:

CH3CH2CHCOOH

Cl>CH3CHCH2COOH

Cl>

CH2CH2CH2COOH

Cl

p Ka 2.86 4.41 4.70

2.水解反应

卤代酸中的卤素较活泼,卤代酸易水解,α-卤代酸与水共热或与稀碱溶液作用生成α-羟基酸。例如:

α-氯丁酸α-羟基丁酸

β-卤代酸加热时,生成α,β-不饱和酸。例如:

β-氯丁酸α,β-丁烯酸

(二)羟基酸的性质

羟基酸根据羟基的位置不同,分为醇酸和酚酸。醇酸是黏稠液体或结晶性固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相应的脂肪酸或醇,这是由于羟基、羧基都易与水形成氢键所致。醇酸分子中含有羟基和羧基,二者相互影响,使其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酚酸都是固体,多以盐、酯或糖苷的形式存在于植物体内。

1.酸性

(1)羟基是吸电子基,由于它的吸电子诱导效应,使得羟基酸的酸性比对应羧酸的酸性强。例如:

CH3CHCOOH

OH>CH3CH2COOH

p Ka 3.87 4.88

(2)羟基离羧基越近,酸性越强。例如:

CH3CHCOOH

OH>CH2CH2COOH OH

p Ka 3.87 4.51 (3)对酚酸来说,羟基越多,酸性越强。例如:

COOH HO OH

OH

COOH

COOH

p Ka 2.30 2.98 4.17 2.氧化反应

醇酸中的羟基比醇中的羟基容易氧化,托伦试剂、稀硝酸不能氧化醇,但能把醇酸氧化为酮酸。例如:

β-羟基丁酸β-丁酮酸

生物体在代谢过程中也产生羟基酸,它们在酶作用下发生脱氢氧化。例如,苹果酸是糖代谢的中间产物,在酶的催化下也可脱氢生成草酰乙酸。

苹果酸草酰乙酸

3.脱水反应

醇酸的热稳定性较差,加热时易发生脱水反应,但脱水反应随羟基的位置不同而得到不同产物。

(1)α-醇酸受热时发生分子间的交叉脱水反应,生成六元环的交酯。例如:

(2)β-醇酸受热时发生分子内脱水反应,羟基与α-H结合脱去1分子水生成α,β-烯酸。例如:

β-羟基丁酸α,β-丁烯酸

(3)γ-或δ-羟基酸受热时,发生分子内的酯化反应,生成五元或六元的环状内酯。

γ-羟基丁酸γ-丁内酯

γ-丁内酯遇碱易水解开环。

(三)酮酸的性质

酮酸分子中含有羧基和酮基两种官能团,因此它既有羧酸的性质,又有酮的性质,另外,两种基团的相互影响使酮酸表现出一定的特殊性。

1.酸性

由于酮基的吸电子性,酮酸的酸性比对应羧酸强。例如:

CH3CH2CH2COOH >CH3C CH2COOH

O

p Ka 4.82 3.58

2.还原反应

酮酸加氢还原生成醇酸。例如:

丙酮酸乳酸

β-丁酮酸β-羟基丁酸

3.脱羧反应

α-酮酸与硫酸共热时发生脱羧反应,主要产物是醛。

丙酮酸乙醛

β-酮酸受热时更易脱羧,因此β-酮酸只有在低温下稳定,在室温以上易脱羧成酮,这是β-酮酸的共性。例如:

β-丁酮酸丙酮

三、医药中常见的取代羧酸

(一)氯乙酸(CH2ClCOOH)

氯乙酸亦称“一氯乙酸”,是一种重要的卤代酸。在日光及催化剂存在下,由冰乙酸和

氯作用而成。纯品为无色晶体,溶于水、乙醇及乙醚;酸性比乙酸强,化学性质活泼,是制备靛蓝染料、乐果(杀虫剂)、α-萘乙酸(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等物质的原料。

(二)乳酸(OH

CH 3CHCOOH

) 乳酸的化学名称为2-羟基丙酸,存在于酸牛奶中,也是肌肉中糖原的代谢产物。人在

剧烈活动时,急需大量能量,通过糖分解成乳酸,同时释放能量以供急需,而肌肉中乳酸含量增加,会使人有酸胀的感觉。休息后,肌肉中的乳酸转化为水、二氧化碳和糖,酸胀感消失。

纯净的乳酸是无色或淡黄色黏稠液体,熔点18℃,有强吸水性,可溶于水、乙醇和乙

醚。乳酸可用于空气消毒,其钙盐用做治疗佝偻病等缺钙症,钠盐用作解除酸中毒的药物。乳酸还大量用于食品、饮料工业。

(三)酒石酸(HOOC CH CH COOH OH OH )

酒石酸以酸性钾盐的形式存在于葡萄内,还存在于其他酸性果实中。酒石酸为无色半透

明的晶体或结晶性粉末,熔点170℃,易溶于水。酒石酸的盐用途很广,如酒石酸锑钾又称吐酒石,医药上用作催吐剂,也用于治疗血吸虫病。酒石酸钾钠可用作泻药,还用于配制斐林试剂。

(四)水杨酸(

OH

COOH

水杨酸即邻羟基苯甲酸,为无色针状晶体,熔点159℃,在79℃时升华。微溶于冷水,

易溶于乙醇、乙醚、氯仿和沸水中。水杨酸属于酚酸,分子中有酚羟基,遇三氯化铁显紫色。水杨酸有解热镇痛作用,因对胃肠有刺激作用,故多用其衍生物——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是常用的解热镇痛药,对胃肠的刺激性比水杨酸小得多,还可防止心肌梗塞和动脉血栓。

(五)没食子酸(COOH OH OH

HO )

没食子酸即3,4,5-三羟基苯甲酸,又称五倍子酸,为无色结晶,熔点253℃,以游离

状态或结合成鞣质存在于五倍子、槲树皮和茶叶中。可由五倍子与稀酸加热或用酶水解得到。具有强还原性,易被氧化,可用做抗氧剂。

鞣质又称单宁,是存在于植物体内的一类天然产物,依其来源和提取条件的不同而具有

不同的化学结构,但它们都是没食子酸的衍生物。鞣质为无定形粉末,可溶于水或醇生成胶状溶液,有涩味和强的收敛性,有较强的还原性,露置在空气中能吸引氧而变暗。其水溶液遇三氯化铁可生成蓝色或蓝绿色沉淀,能与许多生物碱或重金属盐生成不溶性沉淀。鞣质在医疗上用做局部止血药及治疗一些皮肤病,有时也用做生物碱及重金属盐的解毒剂。

(六)柠檬酸(HOOC CH 2CCH 2 COOH

OH

COOH )

柠檬酸存在于柑橘类果实中,尤以柠檬中含量最多。它是无色透明晶体,熔点153℃,

易溶于水、乙醇和乙醚。在食物工业中用作糖果和饮料的调味剂。柠檬酸是人体内糖、脂肪

和蛋白质代谢的中间产物。其钠盐为抗血凝药,柠檬酸铁铵可用于治疗儿童缺铁性贫血。

(七)丙酮酸(CH 3COCOOH )

丙酮酸是最简单的酮酸,为无色、有刺激性臭味的液体,能与水混溶,酸性强于丙酸及

乳酸。丙酮酸是动植物体内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的中间产物,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能转变成氨基酸或柠檬酸等,是一个重要的生物活性中间体。

(八)β-丁酮酸(CH 3CCH 2COOH

O )

β-丁酮酸也称为乙酰乙酸,是无色粘稠液体,不稳定,容易脱羧为丙酮,也能还原为β-

羟基丁酸。β-丁酮酸、β-羟基丁酸及丙酮三者合称为酮体,是脂肪酸在人体内不完全氧化的中间产物。正常情况下能进一步氧化分解,因此血液中只存在少量酮体。当代谢发生障碍时,人体血液中酮体含量就会增加,并从尿中排出,因此可通过检查患者尿液中的葡萄糖和丙酮含量,来判断患者是否患有糖尿病。如果血液中酮体含量增加,血液的酸性增大,易发生酸中毒和昏迷等症状。

第三节 酯

一、酯的结构与命名 (一)结构

羧酸中羰基上的羟基被烃氧基取代所得到的产物叫做酯。一般可由羧酸与醇发生脱水反

应制得,通式为OR'(Ar')(Ar)R C O

(二)命名

酯根据相应的羧酸和醇来命名,称作“某酸某酯”。如:

甲酸乙酯 乙酸甲酯 乙酸乙烯酯

丙酸苄酯 α-甲基丙烯酸甲酯 邻苯二甲酸二甲酯

二、酯的性质

(一)物理性质

低级酯是具有芳香气味的无色液体,存在于植物的花及果实中。水果中由于酯的存在而

有香味,如苹果中含有戊酸异戊酯,香蕉中含有乙酸异戊酯。高级酯是蜡状固体。酯在水中溶解度很小,易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酯是极性化合物,但因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故其沸点比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醇和羧酸都低。例如,乙酸乙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8,沸点77 ℃;正丁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4,沸点118 ℃;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沸点118 ℃。常见酯的物理常数见表12-1。

表12-1常见酯的物理常数

名称 沸点( ℃) 熔点( ℃) ρ(g/cm 3)

甲酸甲酯 32 -99 0.974 2

甲酸乙酯 54 -81 0.916 8

乙酸甲酯 57 -98 0.933 0

乙酸乙酯 77 -83 0.900 3

丙酸甲酯 80 -88 0.915 0

丙酸乙酯 99 -94 0.891 7

苯甲酸乙酯 213 -34 1.046 8

甲基丙烯酸甲酯 100 -48 0.944 0

(二)化学性质

1.水解反应

酯的水解反应比酰卤和酸酐难,与酰胺类似,需要酸或碱催化。

酯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实际上是酸和醇进行酯化反应的逆反应。

在碱性介质中,水解反应生成羧酸的钠盐。

2.醇解反应

酯和醇在酸或碱催化下生成新的酯和新的醇的反应叫酯的醇解反应,又叫酯交换反应。

酯 醇 新的酯 新的醇

3.氨解反应

酯与氨反应生成酰胺和醇。实验室中用此法制备酰胺。

酯 酰胺

4.还原反应

酯还原可生成醇,常用的还原剂有钠-无水乙醇或氢化铝锂。此法可用来制备伯醇。

5.克莱森(Claisen )反应

酯与酯之间在强碱作用下发生缩合反应,失去1分子醇,生成β-酮酸酯的反应叫做克

莱森缩合反应。

例如:

H 3C C OC 2H 5O

+ H CH 2C O OC 2H 5C 2H 5ONa H 3C C O CH 2C O OC 2H 5+ C 2H 5OH

乙酸乙酯 乙酰乙酸乙酯

三、医药中常见的酯

(一)乙酸乙酯(CH 3COOCH 2CH 3)

乙酸乙酯是无色透明、有芳香气味的液体。熔点-83.6℃,沸点77.06℃,溶于氯仿、乙

醇、乙醚,微溶于水。乙酸乙酯是重要的香精添加剂,还可用作黏接剂的溶剂、喷漆的稀释剂,是制造染料及药物的原料。

(二)乙酰乙酸乙酯(CH 3COCH 2COOCH 2CH 3)

乙酰乙酸乙酯是无色、有清香气味的液体,沸点181℃,易溶于乙醇和乙醚,微溶于水。

通常情况下,乙酰乙酸乙酯显示出双重反应性能。一方面能与羟胺或苯肼等羰基试剂生

成肟和腙,显示了甲基酮的性质。另一方面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表现了碳碳双键的性质,遇三氯化铁显紫色,表现了烯醇的性质。这是因为乙酰乙酸乙酯通常是烯醇式结构和酮式结构的混合物,它们之间存在着下列动态平衡:

酮式(93%) 烯醇式(7%)

在乙酰乙酸乙酯溶液中酮式比较稳定,约占93%,烯醇式约占7%。若向溶液中滴加溴

水,再接着加三氯化铁,溶液不会显色,这是因为溴水与烯醇式发生反应,体系中暂时没有烯醇式了。但片刻之后,溶液会出现紫色,这证明有一部分酮式转变为烯醇式,二者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即两者之间存在着动态平衡。

像这种两种或两种以上异构体之间相互转变,并以动态平衡同时存在的现象称为互变异

构现象,具有这种关系的异构体称为互变异构体。互变异构现象实质上是官能团异构的特殊形式。

由于乙酰乙酸乙酯的上述性质,使得它在有机合成上具有重要意义。

(三)丙二酸二乙酯(CH 3CH 2OOCCH 2COOCH 2CH 3)

丙二酸二乙酯是无色、有异味的液体,沸点199℃。丙二酸二乙酯及其取代衍生物水解

生成丙二酸,丙二酸不稳定,易脱羧。丙二酸二乙酯的上述性质在有机合成上广泛用于合成各种类型的羧酸和酮。

习题

1.命名下列化合物或写出结构式。

(1)CH 3CHCHCH 2COOH Cl Br (2) CH 2CH 2COOH

(3) CH 3CCH 2COOH O (4)CH 2C CH 2

C O O O (5)CH 3C OCH O

CH 2 (6)COOCH 3COOCH 3

(7)2,4-二甲基己酸 (8)3-戊烯酸 (9)间苯二甲酸

(10)2-氯丁二酸 (11)乙酰乙酸乙酯 (12)苯甲酸乙酯

2.比较下列各组化合物的酸性强弱,按酸性增强的顺序排列。

(1)乙酸、 碳酸、乙二酸、乙醇

(2)丁二酸、丁酸、2-羟基丁二酸、2,3-二羟基丁二酸

(3)丙酸、2-溴丙酸、2,2-二溴丙酸

(4)苯甲酸、 水杨酸、没食子酸

3.将下列化合物按其酸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1)乙醇、乙酸、碳酸、苯酚

(2)氯乙酸、乙酸、三氯乙酸

(3)α-硝基乙酸、β-硝基乙酸、γ-硝基乙酸

4.完成下列反应式。

(1)

CH 2CH 2CN + H 2O H + (2) CH 3CH 2CHCOOH CH 3+ Na 2CO 3 (3) CH 3CH 2CH 2COOH + CH 3CH 2OH H 2SO 4 (4) C Br +CH 3OH O (5) Cl CH 3CH 2CHCH 2COOH

H 2O

△ (6) HOOC

CH 2CH 2COOH △ (7) CH 3CH 2CH 2COOH NH 3△

(8) CH 3CH 2C O O C O H 2CH 3C + H 2O

5.用化学方法区别下列各组化合物。

(1)甲酸、 乙酸、 乙二酸

(2)苯甲酸、水杨酸

(3)1-丁醇、丁醛、丁酸、3-丁酮酸

6.推测化合物的结构。

(1)有一分子式为C11H20的烃A,用过量的氢进行催化氢化得分子式为C11H24化合物B。A经高锰酸钾氧化可得三个化合物C(C4H8O)、D(C4H6O4)、E(C3H6O2)。C与2,4-二硝基苯肼反应生成黄色沉淀,但不发生银镜反应;D能与碳酸氢钠水溶液作用放出二氧化碳,D加热生成F(C4H4O3)。E也能与碳酸氢钠水溶液作用放出二氧化碳。推测A、B、C、D、E、F的构造式,写出有关的反应方程式。

(2)化合物A分子式为C9H7ClO2,可发生水解生成B(C9H8O3)。B可溶于碳酸氢钠溶液,并能与苯肼反应生成黄色沉淀,但不能与托伦试剂反应。B经高锰酸钾氧化得到

C(C8H6O4),C加热失水得酸酐(C8H4O3)。推测A、B、C的结构,写出有关的反应方程式。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王倩)

一花一叶 13一叶一世界 有机酸和酯

羧酸 取代羧酸 酯 性质

化学性质

医药中常见的羧酸

取代反应 α-氢的 卤代反应 脱羧反应 结构、命名

性质 水解反应 医药中常见的酯 还原反应 醇解反应 氨解反应

化学性质 克莱森反应 性质

医药中常见的

取代羧酸 卤代酸

的性质 羟基酸

的性质 酮酸

的性质

酸性

酯的生成 酸酐的生成

酰卤的生成 酰胺的生成

物理性质 物理性质 结构、分类、命名 结构、分类、命名 酸性

水解反应

酸性

氧化反应 脱水反应

还原反应 脱羧反应

本章知识总结路线图

酸性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多地关注起人力资源这个问题。为什么关注这个问题?因为我们在中国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清晰地认识到人才才是支持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核心要素。离开了人,就什么事情都做不成了。人才是信息时代企业发展的动力之源,员工重于利润,人力资源将是企业制胜的关键。谁能掌握越多的人才,谁就能脱颖而出,独领风骚。 人力资源的这种性质的规定,主要基于两点:一是作为资本性的人力资源。被当做资源看待的人力,是经过教育培训投资之后所获得的一种经济力,即能够推动经济增长的力量;作为一种资源,它具有经济活动的目的性和对象性;作为资本性的人力资源,同物质资本共同构成社会总资本。二是作为资源性的人力资本。这种经过投资开发而获得的资源投入生产过程后不但能够转移自身价值,而且能够创造新的价值;人力资源含附的人力资本越多,创造的价值也就越大。人力资源通过投资开发而形成的各种经济活动能力,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这种存在于人体中的能力作为一种特殊的生产要素投入生产过程,便转化为能够给投资者带来收益和利润的人力资本。也就是说,人力资源开发是获得人力资本的根本途径,而人力资本投资是提高企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和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根本途径。 一、建立人力资源会计的必要性: 1.财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人力资源的因素对企业经营成败的响越来越大,投资者对人力资源信息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这是人力资源会计得以存在与发展的最根本的动因。 2.内部管理的需要。现行会计将人力资源投资支出计入当期费用,不单独提供有关人力资源投资及其变动的情况、人力资源投资的经济效果以及人力资源的经济价值等方面的信息,因而也就无法满足人力资源的管理和控制对信息的需求。

中国教育史精讲

中国教育史 原始社会教育的最本质特点是无阶级性。 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儿童识字课本是《史籀篇》。 制度化教育诞生的标志是学校的出现。 西周教育的特征:学在官府 私人讲学兴起的原因:官学衰废,学术下移,新兴士阶层出现 私人讲学兴起的意义 冲破了西周以来学在官府,学校教育为官府所垄断的局面,打破了政教合一,官师合一的旧官学教育体制,使学校成为了独立的活动。 私学扩大了教育对象 使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得到了新的发展 私学提倡思想自由,有利于学术繁荣 促成了学校教育服务社会政治的古代教育传统的形成,例如孔子的“学而优则仕”。 稷下学宫 性质:由官家主办而由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是战国时代的最高学府。由养士制度发展转化来的教育机构。创办学宫的目的是招贤纳士。 任务:讲学,著述,育才,咨询议政 特点:学术自由,待遇优厚 历史意义: 促进了战国时期思想学术的发展,显示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独立性和创造性精神,创造了一个出色的教育典范。 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 贡献:1 首创私学,2 编订六经 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孔子是首倡因材施教的教育家 启发诱导——世界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启发式教学成败的关键在于 是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思,行并重4由博返约 道德教育 道德修养的原则和方法 立志——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克己——严以责己,宽以待人 力行,中庸,内省,改过 孟轲的思想——性善论与教育作用 性善论的内容:善性是指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即仁,义,礼,智理论价值:1认为人生来就有理智的善端,强调了人与动物的区别是人生来就有的2他所说的善性是人生来就有的,他的性善论是以唯心主义哲学为理论基础 他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一是求放心,即恢复失去的善性,二是存心,养性,保持和发扬固有的善性。他认为仁政的根本在于得民心,而教育又是得民心的最有效地手段。 明人伦与教育目的 大丈夫的人格理想 标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实现:持志养气,动心忍性,存心养性,反求诸己

锻造加工技术

第四章锻造加工 一、缎造概要 (一)锻造的意义与发展 锻造(Forging)系利用加压机具及工模具产生及传递冲击或挤压的力,使金属材料产生局部或全部的塑性变形,以获得所需几何尺寸、形状及机械性质之制品的加工方法,如图4-1所示。 锻造乃是人类最古老的加工技术之一,因可得坚硬而锐利的制品,故成为古代制作刀剑等兵器或农用器具的主要方法。依据古文献记载与历史学家推论,我国的锻造技术早在战国时代就有相当的技术基础,如传说中的绝世名剑:干将、莫邪、龙渊、太阿等皆是缎造的产物。明宋应星的「天工开物」里第十篇「锤锻

第十」即描述各种我国古代的锻造技术。国外锻造发展方面,在公元前七百年已有发明在压砧的上模锻货币的记载,另外亦有记录利用水车及一些曲柄连杆机构做为锻造工具,但一直到十五世纪才有利用冲压机具来制造货币的记录,而有关使用落锤锻造机的记载则于十七世纪方有记述。(参阅图4-2及图4-3) 经由锻造加工而得之锻件,由于在锻压过程中强迫材料塑性变形,因而可改善晶粒组织,使材质细密化、均质化,并获得优良的抗疲劳性、韧性及耐冲击性等机械性质,故极适合制造各种高强度之金属制品或零组件。因此锻造已是现今产业发展相当重要的加工技术,尤其若需求物理性能高、韧性好、强度高的零件就非锻制品不可。其与汽车工业、重工业、手工具业有密切的关系,从一般典型的民间用品,如船舶用柴油引擎之曲轴、汽车曲柄、轮圈、齿轮、活塞头、连结器、螺栓、手工具,至技术层次较高的产品,如轧钢机转轴、铁道车辆组件、涡轮机圆盘、飞机引擎、电动机转轴、战机及飞弹构件等,皆是锻造加工的产物。

因此锻造加工的应用范围乃涉及机械工业、化学工业、汽车工业、矿业、土木工业等,如表4-1所示。 (二)锻造的特点与目的 锻造在古代即扮演重要加工角色,至今亦能成为现代产业发展相当重要的加工技术,主要是具有下列特点 1. 对于相同零件而言,施以锻造则较其它机械加工法,可获得细密的晶粒组织, 并且可减少零件内部气孔、罅裂等缺陷。

中国为什么能快速发展的内因和外因

(内因篇-下)从2010年超过,到2017年是日本GDP 的近三倍。中国为什么能快速发展的内因、外因 在上篇文章《(内因篇-上)从2010年超过,到2017年是日本GDP的近三倍。中国为什么能快速发展的内因、外因》,提出了一个国家发展(其实也可以延伸到个人的发展、公司的发展等模式上去。)的内因是:人的因素,物的因素。 按照这个算法,此文主要就是代入中国的案例,进行分析,并且辅助性的代入日本和美国的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分析,我们可以评价,中国未来的发展曲线到底是往上呢,平整呢,还是往下。 本文较长,主要的内容如下: (1)中国人的勤奋、上进、团结问题 (2)领导层的战略构架、国家产业特性 (3)复杂的产业体系,并以智能手机,互联网为例 (4)日本、美国是怎样的

(5)美国贸易战的发动,就是为打击中国制造2025 (6)看看乌克兰的发展 (7)高科技制造业,更需保护,不能使用自由市场原理 1中国人个人的积极面 首先我们来看看人的因素。如上文所述,分成:个人因素,领导层因素。个人因素主要是:勤奋、上进、团结。并且怎么判断是否属于这3个词,上文给出了判断方式,就是:是在越发高效得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呢,还是没有。 中国人的特性中,勤奋是毋庸置疑的,从农民,到学生,到从业者,很多都是勤奋工作的人。如果我们社会中有年富力强的年轻人,像一些欧美发达国家的一部分年轻人那样,就拿着政府的救济金,每天就是街头游走,家里宅活,是要被周围的人耻笑的。被周围的人说成是好吃懒做,在我们的文化和观念里,无异于说一个人是忘恩负义之徒。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现象,比如上海家里有好几套房子,光是房子市值就是几千万,收租都是每个月能收2---3万元的人家,年轻的孩子还是需要去找一份稳定工作的,哪怕每个月收入只

论中国教育史的发展及现代教育体制的形成

论中国教育史的发展及现代教育体 制的形成 中国是个历史悠久的泱泱大国,有着五千年的文化积淀与文化底蕴。教育的历史当然相较于欧美等西方其他国家也更为悠久。因此文化教育的遗产也特别丰富,所以中国无论在教育制度、教育思想和选拔人才制度等方面都积累了极为丰富的资料和经验。 中国古代的教育方式为孔子始创的私塾,教育对象也极为狭窄,以士大夫以上等级及其血缘亲戚者为主。教育内容以文史类为主,如《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书以及五经为主。春秋时期各国士大夫的教育方式以及理论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影响极为深远,传承千年。春秋时期的教育变革运动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教育改革与思想文化运动。 中国现代的考试制度则主要源于古代的科举制。魏晋时期以来,采用九品中正制,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为改变这种弊端,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他令各州推举人才,参加考试,合格的可以做官。隋炀帝时期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中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这种科举制能够更好地为国家选拔人才,因此被沿用下来,对中国近现代的人才选拔制度即考试制度也有深远重大的影响。 中国的近代新式教育开始于洋务运动,学校的建立有三条路径:洋务学堂,用于培养各种实用技术人才;改制的旧式书院,相比侧重西方现代科学,成为后来省立大学的前身;以京师大学堂为代表的真正的高等学校,然而这些学校的主要目标是培养懂新学的官僚,主要为中央服务,不能实现大学自治。民国建立后,蔡元培首任民国教育总长,并执掌北大,从政策层面完成中国教育现代化使命的同时,将官僚的北大改造成为民主科学策源地的新北大,为中国现代高等教育树立样板。实现了大学的自治,保证了学术的自由,并确立了大学以研究学术为主的原则。三十年代,教育部又经过考察,为提高高校质量,将高校教学重心移到理工科类,限制文法专业的设置。大学教育的管理重心也上移。抗战期间高等教育比较混乱,到建国初期,高等学校采用校长负责制。新中国建立后,则加强了党对高等教育事业和普通高等学校的领导。文革期间高等学校教育受到严重的损害。

大学有机化学期末考试题(含三套试卷和参考答案)

有机化学测试卷(A) 一.命名下列各化合物或写出结构式(每题1分,共10分) 1. C C H C(CH3)3 (H3C)2HC H 2. 3-乙基-6-溴-2-己烯-1-醇 3. O CH3 : 4. CHO 5. 邻羟基苯甲醛 6. 苯乙酰胺 7. OH 8. 对氨基苯磺酸 % 9. COOH 10. 甲基叔丁基醚 二. 试填入主要原料,试剂或产物(必要时,指出立体结构),完成下列各反应式。(每空2分,共48分) 1.

CH CH2Cl CHBr KCN/EtOH 2. 、 3. … 4. +CO2CH 3 5. 4 6. O O O O O 7. CH2Cl Cl 8. 3 +H2O - SN1历程 + 9. +C12高温高压 、 CH = C H2HBr Mg CH3COC1

C 2H 5ONa O CH 3O + CH 2=CH C CH 3 O 10. Br Br Zn EtOH 11. C O CH 3 + Cl 2 H + 12. Fe,HCl H 2SO 4 3CH 3 (CH 3 CO) 2 O 2 NaOH 24 NaNO H PO (2) 三. 选择题。(每题2分,共14分) 1. ( 2. 与NaOH 水溶液的反应活性最强的是( ) (A). CH 3CH 2COCH 2Br (B). CH 3CH 2CHCH 2Br (C). (CH 3)3CH 2Br (D). CH 3(CH 2)2CH 2Br CH 3 2. 对CH 3Br 进行亲核取代时,以下离子亲核性最强的是:( ) (A). CH 3COO - (B). CH 3CH 2O - (C). C 6H 5O - (D). OH - 3. 下列化合物中酸性最强的是( ) (A) CH 3CCH (B) H 2O (C) CH 3CH 2OH (D) p-O 2NC 6H 4OH (E) C 6H 5OH (F) p-CH 3C 6H 4OH 4. 下列化合物具有旋光活性得是:( ) A, CH 3 CH 3B, —

中国特色高铁发展趋势

中国高速铁路发展前景及趋势(转) ?位粉丝 ?中级粉丝2 1楼中国高速铁路发展前景及趋势 转自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重 据相关资料统计表明,到2000年底,世界高速铁路的总长已达6858公里。目前全世界已投入运行和正在修建的高速铁路里程超过1.4万公里,约占铁路总营业里程的2%.欧洲有关部门做出的长远规划是到2015年,全欧高速铁路网总长达到3万公里,其中新建路段9100公

里,约占30%.与此同时,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也做出了自己相应的规划和目标。高速铁路的诸多特点和优势,使得传统的铁路运输重新焕发了生机,并在世界各地得到了蓬勃发展,从而加速了高速铁路现代化的步伐,为世界高速铁路网的形成和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速铁路的规划和建设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非常迅速。 2 在 成相同工作量的情况下,铁路是消耗能源最少的,完成单位换算周转量占用的土地,我国公路是铁路的20多倍。所以,我国大力发展高速铁路是节省资源消耗的必然选择,也是符合我国的实际国情。可以预测,在不远的将来,我国实现类似欧美国家的高速铁路网络已不再是梦。

2、缩短差距是我国高速铁路网发展的迫切要求 平均旅客列车技术速度只有每小时71.4公里。最后,客货分线运输是发达国家铁路发展的共同特点,我国铁路均为客货混跑模式,互相干扰、互相制约,根本无法满足客货运输的数量和质量需求。因此,在谋划中国铁路发展的时候,能否站在世界铁路的坐标系中找准定位,能否正确地看待与发达国家铁路的差距,对于加快中国铁路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国铁路在国家现代化进程中肩负的历史性任务需要中国铁路追赶 发达国家铁路的发展水平,并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缩短与世界发达 国家铁路之间的差距。中国铁路现代化的历史过程就是不断缩短与发 达国家铁路差距的过程。发达国家,如德国、英国、法国、日本的铁 路路网密度高、规模大,整个路网能力普遍富余。因此,在中国铁路 楼 持续快速增长的中国来说,这样的运行速度和规模显然已经不能适应 我国的生产力发展要求。因此,我国必须建设发达的高速铁路网,以 适应现代铁路运输发展的要求。我国铁路目前以占世界6%的营业里

焦炭生产工艺与技术指标三)

20.热回收焦炉的工艺流程 热回收焦炉是指炼焦煤在炼焦过程中产生焦炭,其化学产品、焦炉煤气和一些有害的物质在焦炉内合理地充分燃烧,回收高温废气的热量用于发电或其他用途的一种焦炉。目前热回收焦炉已经进入《焦化行业准入条件(2008 年修订)》管理序列。 清洁型热回收焦炉是由多个焦炉组、热回收装置、烟气脱硫除尘装置以及尾气集中排放简组成;工艺流程采用捣固装煤、炉内引火、二次燃烧、负压运行生产;在连续炼焦过程中不产生焦化废水,并可实现余热有效回收利用和废气低污染排放的一种炼焦炉。每个焦炉炉组由多个可互相引火的炼焦室组合而成,具有共用总烟道进行二次燃烧并与热回收装置相联通的炼焦生产单元。炼焦室具有炼焦煤同室加热、炭化和熄焦功能,在主燃烧室中以贫氧气分层、分隔燃烧层与结焦层,通过两侧立火道、底火道、分烟道与炉组总烟道相联接,在负压情况下实现二次燃烧,并实现炼焦煤上下与两侧四向加热成焦的一个封闭空间;在炼焦过程中经二次燃烧后的高温烟气,通过废热锅炉回收余热生产蒸气,并对其热能加以利用。一般配套发电机组用以发电,对热能回收利用后的尾气采用脱硫除尘加以净化处理,对熄焦废水采用沉淀工艺加以净化后实现循环闭路使用,不产生焦化废水外排,是一种新型的大容积焦炉。 21.清洁型热回收焦炉的优势 清洁型热回收焦炉与传统的大机焦炉相比,具有如下优势: (1)提高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清洁型热回收焦炉配煤要求生产冶金焦焦煤配入量不大于 20%~25%,弱粘煤与无烟煤不低于 50%;生产铸造焦焦煤配入量不大于 50%,弱粘煤与无烟煤配入量不低于 40%,与传统大机焦比,弱粘煤比例大大提高,还可以配入无烟煤用以炼焦。目前焦煤资源越来越少,有利于节约宝贵的肥焦煤资源。另外,肥焦煤与弱粘煤在价格上有明显的优势,每吨差价至少在 200 元以上,大大地降低了焦炭成本,以规模 60 万吨的焦化厂计,采用清洁型热回收焦炉炼焦用煤成本每年可降低4800 万元以上,有力地提高焦炭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可以较灵活地改变炼焦配煤和加热制度,并根据需要生产不同品种的焦炭,如高炉焦、铸造焦、化工焦等。

中国教育史

《中国教育简史》期末模拟试题2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教学相长”的原则最早是在——中提出的。 2.古代最早的文艺专门学校是————————时期建立的——。 3.封建礼教的“三纲”是——、——和——。 4.韩愈认为构成师生关系的基本条件是——,———。 5.明清科举正式考试为三级,即——、——和——。 6.魏源提出学习西方的观点是——。 二、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六艺 2.求放心 3.朱子读书法 4.京师大学堂 5.活教育 6.苏维埃文化教育建设总方针 三、简答(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科举制度创立的原因,是何时开始的? 2.简述王夫之具有重要教育价值的教育观点。 3.大职业教育主义是怎样提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四、回答(20分) 蔡元培教育思想和实践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有哪些贡献?对当今教育有何启迪?

试题答案 一、填空题(填空均无先后次序规定) 1.《学记》 2.东汉(或汉代) 鸿都门学 3.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4.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5.乡试会试殿试 6.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7.1897年南洋公学师范院 8,1912年(或民国元年、壬子)学制1922年(或壬戌)学制 9.《新教育大纲》《教育史ABC》 10.设计教学法道尔顿制? 二、解释 1.西周时的教学内容(1分),指礼、乐、射、御、书、数(2分,每错1项或次序颠倒扣0.5分)。汉代以后将《诗》、《书》、《礼》、《乐》、《易》、《春秋》也称为六艺。(2分,每错1项扣0.5分,允许次序颠倒) ,2.(孟子1分)提出的关于教育作用的观点(2分)。意思是把丢失的善心找回来。(2分) 3…是朱熹(1分)的门人<1分)整理归纳出来的。共有六条: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共3分,每条o.5分)。 4.1898年(戊戌变法、百日维新时)建立(1分)。课程分为普通学和专门学两类(1分)。 普通学结业后,每个学生各学一到二门专门学(0.5分)。它以高等教育为主,附设中小学(0.5 分)。还有统辖各省学堂的职责(1分),是最高学府和教育管理机关合一的机构。辛亥革命 后,改为北京大学(1分)。

全面项目化:中国未来的快速发展之路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2315417453.html, 全面项目化:中国未来的快速发展之路 作者:瑞丰 来源:《经济》2017年第05期 中国未来十年的发展必须快速、稳妥、高效,各个产业必须实现高产、高速、低耗,而各地的经济也必须实现优化、环保和高值。实现这些目标,需要的是优异的国力、资源和模式,需要的是科学的发展理念。 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包括很多方面,最核心的是组织体系;一个国家的资源包括很多因素,最重要的是人才;一个国家的发展模式有很多种,最根本的是项目化模式。有了组织体系,即便没有国土也可以打下江山建立国家;有了人才,即便贫瘠匮乏,也可以强国富民;有了项目化模式,一切活动都可以高效、高速、简便、直接、低耗、均衡。 项目化模式是科学的发展模式,也是最为科学的群体行为模式。工作就像是打仗,打好每一场仗,才能生存,才能发展。工作中的项目化就像军事化,是项目存在的保障,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全面项目化就是全面法制化、组织化、科学化和精细化,通过提高群体行为速度和集体行为能力,实现科学发展、高速发展、低耗发展、直线发展、集中力量办大事、万众一心火焰高的效果。 项目化的特点是科学化、系统化、集体化、数量化,很多企业早已全面贯彻和应用。华为、美的、海尔、碧桂园、IBM、通用、西门子、大众等知名企业都已经全面贯彻了项目化,我国乃至全世界的很多建设施工、航空、远洋运输、铁路、公交、水电气、冶炼开采、医疗卫生、工业制造,都采用了半军事化或者类军事化的管理模式,基本都实现了全面项目化模式。他们的工作是高效、高速的,感觉是每天都在打仗,而且基本都是在打胜仗。 我党和我军的革命历史也体现了强烈的项目化色彩,虽然那时候还没有项目这个名词,也没有项目化这个概念,但毛泽东同志的革命思路始终包括清晰的项目化战略。燎原之火就是项目群,各个根据地就是独立项目;建成一个根据地,发展一片苏区,拥有一批人口,建设一个红色政权,就是清晰的阶段性单项目战略;“支部建在连上”就是政治工作的细分项目化战略;每一场战斗要详细侦察,仔细筹划,集中优势兵力、运动歼灭作战就是清晰的单项目开发和战略实施。重庆谈判、抢占东北、挺进大别山、三大战役、渡江战役、湘西剿匪等,都是项目化模式的优秀应用典范。 建国后,新中国依靠156项重点项目奠定了工农业基础,项目一词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正式出现的。建国后20年的时间里,实行的就是项目化的发展战略,快速建成了工业、农业、科技、医疗、教育和文体体系。改革开放后,又是通过大量的项目,便我国实现了城建、交通、制造、能源、农业、科研、医疗、教育、文化等各个领域的飞速发展,广泛贯彻了项目化战略。在下一个十年中,面对全球竞争和世界资源的新挑战,只有通过全面项目化模式,才能让中国获得另一次腾飞,实现又一个黄金十年。

工程主线主要技术指标表

工程主线主要技术指标表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工作 本文采用了规范化研究方法,拟先研究问题提出的背景,通过问题的提出,经 过对现实情况的分析结合国外的先进经验、技术、方法,提出对问题的解决方案。首先,由国内外索赔发展现状,提出我国现在工程项目索赔过程中存在的 问题;然后,结合我国具体实际,提出解决问题方案和措施。并通过福银高速十天联络线中存在的工程索赔问题为例进行对施工索赔的分析研究,深入了解了 工程施工索赔的具体细节。 1.4工程概况 1.4.1地理位置及路线走向 本项目地处湖北省西北部,全线位于十堰市境内,涉及其下辖的张湾区和 郧县。主线推荐方案总体呈东西走向,起点接十漫高速公路于茅坪,自东向西 途经张湾区下辖的茅坪、黄龙滩和郧县下辖的鲍峡镇和胡家营镇。 1.4.2项目建设意义 根据《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福州至银川高速公路是国家高速公路网规 划的“7918”网(7条首都放射线、9条南北纵线和18条东西向横线)中18 条东西向横线之一,起于福建省福州市,止于宁夏自治区银川市,是连接我国 华南、华中与西北地区的重要公路通道。本项目是福州至银川高速公路十天联 络线的重要组成部分,福州至银川高速公路十天联络线途经湖北、陕西和甘肃 三省,主要控制点为十堰、安康、汉中和天水,其建设将有效衔接福州至银川、包头至茂名、北京至昆明、连云港至霍尔果斯等多条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的重 要干线通道,对于加强我国华中、华南与西北地区的经济交往,完善国家和鄂 西北、陕南、甘南地区高速公路网布局,改善西部地区交通条件和经济发展环境,促进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4.3主要技术指标

铝合金锻压生产与技术的发展趋向

铝合金锻压生产与技术的发展趋向 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刘静安 王文志 罗立新 内容提要:铝合金锻件具有一系列的优异特性,在航空航天、交通运输和动力能源等部门获得了广泛的应用。铝合金锻压生产和优质锻件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军工上占有特殊的重要地位。本文在简略介绍国内外铝合金锻压生产和技术发展现状与水平分析的基础上,着重论述了铝合金锻压生产和技术的发展趋向和前景。 关键词:铝合金;锻压生产与技术;锻件的品种和质量;发展趋向;应用前景 1 引言 经过几十年建设与现代化改造,世界铝及铝合金锻压生产与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门类齐全结构完整的铝合金锻压生产体系和科研体系,产品品种和质量基本上能满足国民经济和国防军工建设的需求。但是,铝合金锻压生产和技术及铝合金锻压产品较之铝轧制材(板、带、条、箔材)和挤压材(管、棒、型、线材)来说,仍然规模很小,在铝材中所占比例很低(2%-3%)。铝合金锻件是航空航天、交通运输业、新型能源等部门制作关键受力部件的不可或缺的材料,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军工工业中占有特殊重要地位。随着航空航天(特别是大型飞机)、现代交通运输业(特别是现代汽车、高速轨道车辆和大型舰船)、新型能源等工业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来节能、环保、安全等对轻量化要求的剧增,以铝代钢、以铝代铜,以锻代铸已成为很多工业部门的发展趋向。具有密度小,比强度、比刚度高,耐腐蚀、抗疲劳、有良好加工性能和使用性能的铝合金锻件将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铝合金锻压生产和技术必然要迎来一次发展的高潮。 本文在简略介绍国内外铝合金锻压生产和技术发展现况的基础上,着重展望铝合金锻压生产和技术的发展趋向。 2 铝合金锻压生产技术与发展水平分析 2.1 国外发展状况与水平分析 锻件生产是一个很古老的行业,但铝合金锻件的大量生产应用是从1950年代开始的。经过几十年的现代化改造,无论工艺装备、模具设计和制造、生产工艺和技术,还是产品品种规格、生产规模和质量等方面都得到飞速发展,尤其是美国、俄国、德国、日本、法国、意大利、捷克、奥地利、瑞士等国锻压生产的发展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目前,全世界有锻压厂上万家,锻压机数万台,年产锻件近1000万吨/年,其中,铝合金模锻件30万吨/年左右(年消耗近50万吨/年)。全球有大小水(液)压机500余台,其中100MN 以上的大型水(液)压机30台左右。300MN以上的重型锻压机的分布情况是:俄罗斯4台,其中两台是750MN,为世界之最;美国5台(其中包括2台450MN);法国1台,为650MN;德国2台;中国1台(中国正在建设和制造450MN和800MN巨型模锻液压机);罗马尼亚1台;英国1台。这些大型水(液)压机的主要特点是结构紧凑、功能多、自动化程度高、配备有操作机和快速换模装

中国高铁迅速发展

中国高铁迅速发展 时间:2019-09-23 12:37:19 | 作者:蔡嘉鑫 有一种速度,叫中国速度,有一种骄傲,叫中国高铁! 镜头一: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绿皮火车 “呼哧、呼哧”火车粗重地喘着气,像一头疲惫不堪的老牛,缓缓地停下来。 站台上,洪流般汹涌而至的人潮让狭小的车门近乎变形,几欲崩裂。为了挤进车厢,人们更是各显神通,大包小包肩扛手提,有些甚至直接爬窗了。 车厢内挤满了人,过道上水泄不通,汗臭、脚臭、腥味……各种莫名的气味在此汇聚,闻之欲呕。尽管如此,爸爸说,那时为了购买车票,即使连夜到火车站排着如长龙般的队伍,也未必能买着。真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票’消得人憔悴”。 镜头二:2018年暑假和谐号 去年暑假,我们一家乘高铁要去福州旅游,在家里爸爸通过移动支付早就轻轻松松地定好票。 "呜——"的一声,我看见一条白色巨龙从远处风驰电掣般地驶来,车头三个醒目的大字——“和谐号”。我不由得惊呆了:优美的身姿,苗条的身材,秀气的鹅蛋脸,跟老式火车笨重的身子,方正的国字脸形成了强烈的反差,真是天壤之别呀! 一进车厢,一股凉意扑面而来,映入眼帘是:干净整洁的地面,舒适整齐的软椅,椅背还设有贴心的小桌子,透明的车窗,清晰的液晶显示屏。时速350公里,列车行驶时无比平稳和舒适,可以在桌上立硬币而不倒! 镜头三:2050年未来号 一个白色的“胖小子”正呼啦啦的按着遥控器。你没看错,“未来号”高铁是无人驾驶的。 “未来号”高铁是纯空气能的,它可以把空气吸进发动机,然后把有害的空气转化为新鲜的再释放出来。 “未来号”高铁最高时速可达每秒钟十五千米,等于每小时七千多公里,这样的快速度使得从中国到美国也只需要1小时,真是“远隔万里一时还”! 历史的画卷,总是在砥砺前行中铺展;精彩的华章,总是在不断奋斗里书写。中国高铁,将是一张最靓丽的名片!

读中国教育史有感

读《中国教育史》有感 孔子有云,“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作为一名教育新人,读一读我国五千年来教育的发展历程肯定是十分必要的。国内最权威的教育史应当是华东师范大学孙培青教授所著的《中国教育史》。该书再版多次,全国发行数百万,是国内以及国外学者专家研究中国各阶段教育的重要资料,也是教育者从教的重要参考。这本书是笔者的一位教育学研究生朋友推荐的,由此可见,此书也是引领国内教育史研究的模范。 下面来谈一谈我对本书的具体把握。本书将我国的教育历史主要划分为如下几个阶段,第一,原始社会教育的萌芽阶段;第二,封建社会的发展阶段;第三,封建社会末期到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曲折发展阶段。在每个阶段下又详述了各朝代的教育状况,下至村学社学,上至国学州学,描述全面且详略得当。在这三个阶段当中,第一阶段属远古社会,约170万年前到约公元前21世纪,教育萌芽并对文明的进步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然而进程却十分缓慢,也是各个阶段中时间最长,成效最小的一个阶段。第二阶段也就是从夏朝开始直到清朝被推翻前夕的四千多年,这一阶段,是华夏文化繁荣大发展的阶段,也是教育发展最为迅速的阶段。朝代更替,随之而来的也是文化的不断替换与更新,有数之不尽的教育范例,例如赫赫有名的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稷下学宫”等教育的直观反映,也产生了不计其数的学术流派和教育大家,儒道释三家最为著名,然儒家最终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统领文化和教育达两千多年,创始人孔子也被后世奉为至圣先师、师之表率。本阶段初期和中期,教育对于文化发展和文明进程是具有较大积极意义的,但到了后期,则完全沦为了禁锢人民思想的枷锁,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以致最后被推翻,重塑。第三阶段是从清王朝覆灭前夕到新民主主义社会,也就是从清末洋务运动到新中国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这九十年间教育的发展过程。这一阶段是个阶段中时间最短,但发展跨度最大的阶段,也是中国的教育向世界教育靠近的艰难过渡阶段。在这九十年当中,中国社会经历了多次历史巨变和社会革命。在动荡不安的社会大环境下,教育的发展也是风雨飘摇,极不稳定。但正是伴随着社会巨变,教育也脱胎换骨,有了全新的发展。由落后的且严重阻碍历史进程和文明发展的古代封建教育逐步进步到与世界大方向接轨的近现代教育。在这一阶段中有几点不得不提。第一,洋务运动和戊戌维新运动两大运动中,早期觉醒的民族资产阶级尝试以改革的方式保住政权和改革教育,虽然最后都被封建反动势力打压下去,但是这毕竟是从无到有的突破,新式学堂和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教育渗入了落后的东方教育。第二,新文化运动,由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知名学者教育家在尊孔复古的思潮兴起时引导发起的,大范围传播西方科学文化

大学有机化学期末考试题(含三套试卷和参考答案)

一.命名下列各化合物或写出结构式(每题1分,共10分) 1. C H C(CH3)3 (H3C)2HC H 2. 3-乙基-6-溴-2-己烯-1-醇 3. O CH3 4. CHO 5. 邻羟基苯甲醛 6. 苯乙酰胺 7. OH 8. 对氨基苯磺酸 9. COOH 10. 甲基叔丁基醚 二. 试填入主要原料,试剂或产物(必要时,指出立体结构),完成下列各反应式。(每空2分,共48分) 1. CH CH2Cl CHBr KCN/EtOH 2.

3. 4. +CO2CH3 5. 4 6. O O O O O 7. CH2Cl Cl 8. 3 +H2O- SN1历程 + 9. C2H5ONa O CH3 O + CH2=CH C CH3 O 10. +C12高温高压 、 CH = C H2HBr Mg CH3COC1

Br Br Zn EtOH 11. C O CH 3 + Cl 2 H + 12. Fe,HCl H 2SO 4 3CH 3 (CH 3CO) 2O Br NaOH 24 NaNO H PO (2) 三. 选择题。(每题2分,共14分) 1. 与NaOH 水溶液的反应活性最强的是( ) (A). CH 3CH 2COCH 2Br (B). CH 3CH 2CHCH 2Br (C). (CH 3)3CH 2Br (D). CH 3(CH 2)2CH 2Br 3 2. 对CH 3Br 进行亲核取代时,以下离子亲核性最强的是:( ) (A). CH 3COO - (B). CH 3CH 2O - (C). C 6H 5O - (D). OH - 3. 下列化合物中酸性最强的是( ) (A) CH 3CCH (B) H 2O (C) CH 3CH 2OH (D) p-O 2NC 6H 4OH (E) C 6H 5OH (F) p-CH 3 C 6H 4OH 4. 下列化合物具有旋光活性得是:( ) A, CH 3 CH 3B, C, (2R, 3S, 4S)-2,4-二氯-3-戊醇 5. 下列化合物不发生碘仿反应的是( ) A 、 C 6H 5COCH 3 B 、 C 2H 5OH C 、 CH 3CH 2COCH 2CH 3 D 、CH 3COCH 2CH 3

中国高铁快速发展的意义

一中国高铁快速发展的政治意义 近年来,随着世界多极化发展,经济一体化推进一个国家要在国际舞台上站稳脚跟,取得政治上的优势,必须拥有雄厚的整体实力。铁路作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国家的基础设施和大众化的交通工具,其发展模式和速度不仅仅是个经济问题,更重要的是它体现着政治力量,特别是高速铁路对于提升国家及民族在国际上的政治影响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极大地强化了中国在国际上的政治地位。在中国的发展历史上,有过令世界仰望的唐朝盛世,至今仍然对世界产生着巨大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在国际上的政治地位不断攀升。近年来,随着我国京津武广、郑西、沪宁等一大批高速铁路的集中建成及投入运营,“中国品牌”的高铁响彻世界,并以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行速度最高、在建规模最大令世人对中国刮目相看,吸引众多国家及国际组织前来参观学习。凡乘坐过或参观过中国高铁的人,无论是外国政要还是专业人士,无不称赞有加。奥巴马访华时承认美国的高铁技术比中国落后了10年。 2010年底,在全球范围内最具影响力的高速铁路行业盛会——世界高速铁路技术大会,首次由欧洲移师中国在北京召开。以高铁为重要标志,中国必将走向强国之路,在国际舞台上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产生更为强大的政治影响。 2.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自1825年世界上第一条铁路在英国诞生以后,世界交通史掀开了崭新的一页。近二百年来,虽然世界铁路有过迅猛的发展,但进入二十世纪后无论是建设规模还是运行速度却呈现出停滞状态。世界上第一条高速铁路——日本新干线自1964年建成开通运营以后,少数拥有高速铁路的国家都没有再出现过新的建设高潮。在资本主义国家,私人对于铁路大投入、低利润、慢增长不再感兴趣,也就不愿再进行投资和改进,而国家又难以集中社会资本投资铁路,这也是近几十年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铁路发展滞后的根本原因。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政治或

主要技术指标

目录 一、移动平均线分析与操作要领 (2) 二、动向指标DMI (4) 三、相对强弱指标RSI (5) 四、R OC指标与股票操作 (5) 五、S AR指标 (6) 六、威廉指标 (7) 七、B IAS乖离率 (8) 八、m acd指标是什么意思 (8) 九、市盈率 (9) 十、腾落指数(ADL) (9) 十一、巧用BRAR捉反弹 (10) 十二、KDJ指标 (11) 十三. 布林线+乖离率 (12) 十四、换手率 (14) 十五、随机快步FAST(KD) (15) 十六、移动平均线分析与操作要领 (15) 十七、地量--最有价值 (16) 十八、均量线和技术指标结合 (17) 十九、平行线分层分析法 (18) 二十、均线夹层的卖出意义 (19) 二十一、黄金分割线判断支撑位或压力位 (20) 二十二、布林线中轨攻防战 (20) 二十三、YHD完美底部圆弧底 (21) 二十四、巧用SAR指标研判沪综指走势 (23)

一.移动平均线分析与操作要领 1.均线是沪、深股市大盘的中期生命线,每当一轮中期下跌结束指数向上突破30日均线,往往会有一轮中期上升。对于个股来说,30日均线是判股价的大涨和上升的产生都是在股价向上突破30日均线开始的,黑马股的产生往往也是由于30日均线呵护而养肥的,30日均线之下的股票就像麻雀,不可能远走高飞,30日均线之上的股票就象雄鹰才可能展翅高飞。股价向上突破30日均线时必须要有成交量放大的配合,否则可靠性降低。有时股价向上突破30日均线后又回抽确认,但不应再收盘在此30日线之下,且成交量必须较突破时显著萎缩,此时是最佳买入时机。无论是在突破当日买入还是回抽时买入,万一不涨反跌,而股价重新跌破30日均线走势疲软,特别是股价创新低继续下跌时,应止损出局。因为,前期的上涨很可能是下跌中途的一次中级反弹,真正的跌势尚未结束。 2.在第二章中介绍的由双重底、头肩底、圆形底等典型底部形态判断的买入时机,当股价向上突破形态的颈线位的同时向上突破30日均线,则更.30日均线是中长线投资者的保护神和回避风险的有利武器。对于短线投资者来说,30日均线是选择强势股的标准。当然,投资者也可根据自已的习惯和需要,将30日线变通为20日、25日、35日或40日等等,但不管您用哪一条中期均线,都应坚持不懈地长期运用,切忌来回换。30日均线与5日、10日均线等配合使用权用效果更好,如股价突破30日均线时,5日、10日均线也上穿30日均线形成黄金交叉甚至形成多头排列,可以互相印证。

2021年中国教育史名词解释

1、稷下学宫 欧阳光明(2021.03.07) 是我国古代一种特殊办学形式,是学术上百家争鸣的场所,也是当时私学空前发展的一个标志,意味着封建制官学的萌芽。是春秋用士、养士发展而来,是有教师有学生、有教有学的教育机构,属官学和私学合营性质。 2、《论语》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3、有教无类 是孔子的办学方针,它规定了孔子办私学的教育对象,其基本含义是,不分华夷,无别贵贱,扩大受教育的对象,使那些愿意学习而在学力、经济条件和时间上又不允许的人,都有可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这一教育主张顺应了社会历史进步潮流,打破了少数奴隶主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扩大了受教育的范围,符合教育事业的发展趋势。 4、学而优则仕 是孔子选拔人才的方针,是子夏概括的孔子的教育目的。其基本含义是主张把官职与学习紧密联系起来,培养和选拔能治国安民的

贤能之士。为平民从政开辟了道路,促进了私学的勃兴,有利于封建官僚制的形成。 5、性善论 中国古代人性论的主要观点之一,战国时期孟子首先提出。性善论就是说人的本性具有善的道德价值,每个人生来就有向善的潜能。性善论是孟子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对后世有重要影响,宋明学者予以改造后,成为中国古代人性论的正统理论。 6、性恶论 中国古代人性论的重要学说之一,认为人的本性具有恶的道德价值,战国末荀子倡导这种理论。性恶论以人性本恶,强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性善论以人性本善,注重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二者既相对立,又相辅相成,对后世人性学说产生了重大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遗传、环境和教育之间的关系,是对中国古代教育理论的重大贡献。 7、《学记》 《礼记》中的一篇,一般认为是战国末期思孟学派乐正克的著作,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和世界教育史上一部最早、最完整的教育学专著,对先秦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作了全面的总结和概括,论述了教育作用、目的和任务,以及教育制度、教学内容、原则和方法以及教师及师生关系,对有关教育学的基本问题都有精辟的论述,奠定了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8、太学 太学的本义就是儒家经典中所说的大学,我国古代官立高等学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 姓名:叶雯学号:20111713310033 班级:金融三班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即使是对中国再有成见的人,也都承认是铁的事实。从世界经济史看,中国这样长时期的、持续的、快速的经济发展,都是罕见的。主要的原因是: 一、中国的经济禀赋和发展阶段的原因。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经济的禀赋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人口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资金、资源相对非常短缺。中国经济的发展阶段,处于农业社会和工业化的初始阶段。这从当时的静态来看确实是一个让人失望的判断,但对动态的经济发展是个非常好的情况。因为巨大的人口基础可以提供潜力巨大的社会需求,无限供给的低成本劳动力可以有效吸引外来资金、资源的组合,工业化的起步和发展可以迅速地、有效地迅速提高社会供给。从国际经验看,几乎所有经济体的工业化起步到基本完成阶段的经济发展速度都是最快的。 二、中国的社会管理体制机制的原因。简单地说,中国的社会管理体制机制是动员式的,高度中央集权,地方服从中央。毋庸置疑,这样的体制机制会有很多的、严重的问题,但在工业化起步到基本完成阶段是非常有效的。中央制定基本合理的经济发展战略和规划,到地方能够得到基本切实、有效的执行,在这过程中遇到的偏差、困难和问题也能够基本及时地得到应对和处理。从这三十多年的历史看,虽然个别时候出现反复、错误,但推动经济发展的总体路子还是大致对头的。 三、中国的民族文化和性格的原因。中国自唐宋以来,一个基本的国情就是人多饭少,生活不易。从民族文化和性格的角度,除了中国独特的“士”这个阶层具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较为超脱的精神追求之外,多数普通中国人形成了务实、勤奋、节俭的特点。这个特点,非常有利于通过以追求和实现利益为导向,把多数中国人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 四、国际经济发展阶段和格局的原因。或许是对数百年来多灾多难中国人的眷顾,改革开放以来这三十多年国际环境也非常适合中国作为后起国家加快发展。首先,没有对中国和平构成实质性阻碍和影响的战争或威胁。其次,主要发达国家当时都已经完成了工业化进程,向后工业化和发展现代服务业转变,具有进行国际产业转移的动机和条件,而中国的低成本劳动力、低资源环境成本和迅速壮大的市场在承接转移中具有强大优势,并且中国的体制机制又成功地把这种优势发挥了出来,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收益者,有力加快了工业化进程。 五、中国经济的微观主体结构的原因。宏观再有利,经济的发展仍需要具体的微观主体去推动。中国有两个有利因素。一是地方政府。从经济学的眼光看,中国的各级地方政府企业化的特征非常明显,发展经济、增加税收的冲动很强,这虽然会造成很多问题,但客观上有利于发挥各地比较优势,完善市场化的环境,促进资本形成。二是国有企业。建国初期,中国建立的众多的大小国企形成了比较完备的产业体系,同时也造就了具有一定基础的产业工人队伍。这为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发展自身的现代企业群体提供了难得的、良好的产业基础。现在许多著名的国有或民营大企业,都有当前国企历史传承的影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