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成本会计》大作业答案

《成本会计》大作业答案

1。某企业A。产品顺序经过三个步骤(车间)加工制成,采用综合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某月有关成本资料如下: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100分)

成本资料汇总表

计量单位:千元

要求:

(1)计算半成品成本还原率(列出算式);

(2)计算A。产成品中原始意义上的直接材料费用(列出算式)。

.答:(1)A产成品中所含B半成品成本还原率= =1。25

A产成品中所含C半成品=2,976×1。25=3720

A产成品中所含C半成品成本还原率= =0。8

(2)A产成品所含C半成品中直接材料=3,200×0。8=2560

A产成品所含直接材料=1,000+2,560=3560

2.某企业设置修理和运输两个辅助生产车间、部门,修理车间本月发生的费用19000元,提供修理劳务20000小时,其中:为运输部门修理1000小时,为基本生产车间修理16000小时,为行政管理部门修理3000小时。运输部门本月发生的费用20000元,提供运输40000公里,其中:为修理车间提供的运输劳务1500公里,为基本生产车间提供运输劳务30000公里,为行政管理部门提供运输劳务8500公里。

要求:根据以上资料,采用交互分配法计算分配修理、运输费用,编制会计分录(辅助车间不设"制造费用”科目)

答:(1)交互分配前的分配率

修理:19000÷20000=0.95(元/小时)

运输:20000÷40000=0.5(元/公里)

(2)交互分配

运输应分配的修理费:1000×0.95=950(元)

修理应分配的运输费:1500×0.50=750(元)

(3)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对外分配数额).

修理: 19000+750-950=18800(元)

运输: 20000+950-750=20200(元)

(4)交互分配后的分配率(对外分配率)

修理:18800÷19000=0.98947

运输:20200÷38500=0.52468

(5)对外分配(尾数四舍五入)

基本生产车间:

修理费=16000×0.98947=15831.52(元)

运输费=30000×0.52468=15740.40(元)

行政管理部门:

修理费=3000×0.98947=2968.48(元)

运输费=8500×0.52468=4459.60(元)

(6)会计分录

交互分配时:

借:辅助生产成本—-修理 750

-—运输 950

贷:辅助生产成本——运输 750

—-修理 950

对外分配时:

借:制造费用-—基本车间 31571.92

管理费用 7428.08

贷:辅助生产成本-修理 18800

辅助生产成-运输 20200

3. 某工业企业各种费用分配表中列示甲种产品不可修复废品的定额成本资料为: 不可修复废品5件,每件原材料费用定额100元,每件定额工时为 30小时。每小时工资及福利费3元,制造费用4元。不可修复废品成本按定额成本计价。不可修复废品的残料价值按计划成本计价,共160元,作为辅助材料入库;应由过失人赔款120元。废品净损失由当月同种产品成本负担。要求:

(1)计算甲产品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

(2)计算甲产品不可修复废品的净损失.

(3)编制有关会计分录.

答:(1)5件不可修复废品的定额成本=100*5+3*30*5+4*30*5=500+450+600=1550 (2)废品净损失=1550-160—120=1270

(3)借:废品损失-甲产品1550

贷: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原材料500

-工资及福利费450

—制造费用600

借:原材料-辅助材料160

贷:废品损失—甲产品160

借:其他应收款120

贷:废品损失—甲产品120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废品损失1270

贷:废品损失—甲产品1270

4. 某种产品经三道工序完成,其材料在每道工序开始时一次投入,各工序材料消耗定额分别为:第一道工序130公斤,第二道工序210公斤,第三道工序160公斤。9月末各工序在产品数量分别为:第一道工序100件,第二道工序200件,第三道工序38件。该种产品9月初原材料费用为1538元,9月份原材料费用为1462元。该月完工产品800件.

要求:

(1)计算各工序按原材料投料程度表示的完工率。

(2)计算9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

(3)分配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原材料费用。

答:(1) 第一工序投料程度=130÷(130+210+160)=26%

第二道工序投料程度=(130+210)÷(130+210+160)=68%

第三道工序投料程度=100%

(2) 9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100×26%+200×68%+38×100%=200件

(3)原材料费用分配率=(1 538+1 462)÷(800+200)=3

完工产品原材料费用=800×3=2 400元

在产品原材料费用=200×3=600元

5. 某工业企业有一车间、二车间两个基本生产车间,一车间生产A、B两种产品,二车间生产C产品,并设有机修和供电两个辅助生产车间.有关材料如下:

生产费用和劳务供应量

各受益单位耗用劳务情况

会计分录

解:

机修车间分配率

=18000/(5000-500) =18000/4500 =4(元/工时)

供电车间分配率

90000/(100000-10000) =90000/90000 = 1(元/度)

会计分录:

借: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 30000 ——B产品 24000

——C产品 18000

制造费用—一车间 20200

——二车间 12000

管理费用 3800 贷:辅助生产成本—-机修 18000

——供电 90000

6. 某工业企业某月发生动力费用7600元,通过银行支付,月末查明各车间、部门耗电度数为:基本生产车间耗电5000度,其中车间照明用电500度;辅助生产车间耗电2000度,其中车间照明用电300度;企业管理部门耗电600度.

要求:

(1)按所耗电度数分配电力费用,A、B产品按生产工时分配电费。A产品生产工时为3000小时,B产品生产工时为2000小时。

编制该月支付与分配外购电费的会计分录。

(该企业基本车间明细账不设”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辅助车间不设”制造费用)明细账; 所编分录列示到成本项目)。

解:

借:应付账款7600

贷:银行存款7600

分配率=7600/(5000+2000+600)=1(元/度)

基本车间甲乙费用=4500*1=4500(元)

基本车间甲乙费用=4500/(3000+2000)=0.9(元/小时)

甲产品动力费=3000*0.9=2700(元)

乙产品动力费=2000*0。9=1800(元)

辅助车间动力费=2000*1=2000(元)

基本生产车间制造费用=800*1=500(元)

管理部门动力费=600*1=600(元)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2700

—乙产品1800

辅助生产成本2000

制造费用500

管理费用600

贷:应付账款7600

7。某企业本月生产甲产品1000件,乙产品1500件,两种产品共同耗用材料费用500,000元,其中甲产品单位消耗定额为50公斤,乙产品单位消耗定额为20公斤。要求:

(1)按定额耗用量比例法分配材料费用(列出算式);

(2)编制分配材料费用的会计分录.

答:(1)材料费用分配率= =6。25(元/公斤)

甲产品应负担才料费用=6。25×1,000×50=312,500(元)

乙产品应负担材料费用=6。25×1,500×20=187,500(元)

(2)借:基本生产成本500000

贷:原材料500,000

8。某生产车间本月在乙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现不可修复废品12件,按所耗定额费用计算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单件原材料费用定额为60元;已完成的定额工时共计140小时,每小时的费用定额为:燃料和动力1.5元,工资和福利费1。9元,制造费用1。10元。不可修复废品的残料作价130元以辅助材料入库;应由过失人赔款40元.废品净损失由当月同种合格产品成本负担。

要求:

(1)编制不可修复废品损失计算表;

(2)编制结转不可修复废品的定额成本、残料入库、过失人赔款和结转废品净损失的会计分录。

不可修复废品损失计算表

(按定额成本计算)

答:(1)

(2)借:废品损失—乙产品 1350

贷:基本生产成本—乙产品—原材料 720

—燃料和动力 210

—工资和福利费 266

-制造费用 154

借:原材料—辅助材料 130

贷:废品损失—乙产品 130

借:其他应收款 40

贷:废品损失—乙产品 40

借:基本生产成本-乙产品—废品损失 1180

贷:废品损失—乙产品 1180

9。某工业企业的基本生产车间生产A、B、C三种产品,其工时定额为:A产品15分钟,B 产品18分钟,C产品12分钟;本月产量为:A产品14000件,B产品10000件,C产品13500件。本月该企业工资总额为:基本生产车间工人计时工资23000元,管理人员工资1500元;辅助车间(锅炉)工人工资2800元,管理人员工资1200元;企业管理人员工资2600;生活福利部门人员工资820元。

要求:

(1)按定额工时比例将基本生产车间工人工资在A、B、C三种产品间分配;

(2)编制工资费用分配的会计分录。(辅助车间的制造费用不通过“制造费用”科目核

算)(分录列示明细科目及成本项目)

答:(1)产品定额工时:A产品=15/60×14000=3500(小时)

B产品=18/60×10000=3000(小时)

C产品=12/60×13500=2700(小时)

分配率=23000/(3500×3000×2700)=2。5

各产品分配工资费用:A产品=2.5×3500=8750(元)

B产品=2。5×3000=7500(元)

C产品=2.5×2700=6750(元)

(2)会计分录:

借: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直接人工)8750

-—B产品(直接人工)7500

-—C产品(直接人工)6750

辅助生产成本-—锅炉车间4000

制造费用——基本车间1500

管理费用2600

应付职工薪酬820

贷:应付职工薪酬31920

10。某企业设有修理和运输两个辅助生产车间、部门。修理车间本月发生费用18000元,提供修理工时30000小时,其中:为运输部门修理1500小时,为基本生产车间修理24000小时,为行政管理部门修理4500小时,修理费用按修理工时比例分配.运输部门本月发生的费用为22000元,运输材料物资等40000吨公里,其中:为修理车间提供运输劳务2000吨公里,为基本生产车间提供运输劳务32000吨公里,为行政管理部门提供运输劳务6000吨公里。要求:采用交互分配法计算分配修理、运输费用,编制有关的会计分录(辅助车间不设”制造费用”科目;写出计算过程,保留四位小数).

答:(1)交互分配前的分配率

修理车间分配率:18000/30000=0。6元/小时

运输部门分配率:22000/40000=0.55/公里 (你上面写的吨公里,不知道单位是吨还是公里,我就取公里吧)

(2)交互分配

运输部门分配的修理费=0。6*1500=900元

修理车间分配的运输费=0.55*2000=1100元

交互分配的会计分录:

借:辅助生产成本—修理车间 1100

—运输部门 900

贷:辅助生产成本-运输部门 1100

—修理车间 900

在辅助生产车间之外的受益对象间分配

(1)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

修理车间的实际费用=18000+1100—900=18200元

运输部门的实际费用=22000+900-1100=21800元

(2)交互分配后的分配率

修理车间的分配率=18200/30000=(约等于)0。6067元/小时

运输部门的分配率=21800/40000=0。5450元/公里

(3)对外分配

对外分配修理车间费用:

基本车间分配修理费用=24000*0.6067=14560元行政管理部门分配修理费用=18200-14560=3640元会计分录:

借:制造费用 14560

管理费用 3640

贷:辅助生产成本—维修车间 18200

对外分配运输部门费用

基本车间分配运输费=32000*0。545=17440元

行政管理部门分配运输费用=21800-17440=4360元会计分录:

借:制造费用 17440

管理费用 4360

贷:辅助生产成本—运输部门 21800

成本会计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成本会计学》课后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第3章 费用在各种产品以及期间费用之间的归集和分配 1. 按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原材料费用 (1)甲、乙两种产品的原材料定额消耗量 A 材料:甲产品定额消耗量 =100X 10= 1000 (千克) 乙产品定额消耗量 =200X 4 = 800 (千克) 合# 1800 (千克) B 材料:甲产品定额消耗量 =100X 5= 500 (千克) 乙产品定额消耗量 =200X 6= 1200 (千克) (3) 计算甲、乙两种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实际消耗量 甲产品应分配的 乙产品应分配的 甲产品应分配的 乙产品应分配的 (4) 计算甲、乙两种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计划价格费用 甲产品应分配的A 材料计划价格费用 =990X 2= 1980 (元) 甲产品应分配的B 材料计划价格费用 =505X 3= 1515 (元) 合计 3495 (元) 乙产品应分配的A 材料计划价格费用 =792X 2= 1584 (元) 乙产品应分配的B 材料计划价格费用 =1212X 3= 3636 (元) 合计 5220 (5) 计算甲、乙两种产品应负担的原材料成本差异 甲产品应负担的原材料成本差异=3495X (- 2%)=— 69.9 (元) 乙产品应负担的原材料成本差异= 5220X (— 2%)=— 104.4 (元) (6) 计算甲、乙两种产品的实际原材料费用 甲产品实际原材料费用=3495— 69.9 = 3425.1 (元) 乙产品实际原材料费用=5220— 104.4 = 5115.6 (元) (7) 根据以上计算结果可编制原材料费用分配表 (8)根据原材料费用分配表,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合计 (2) 计算原材料消耗量分配率 A 材料消耗量分配率 =1782/1800 B 材料消耗量分配率 =1717/1700 1700 (千克) =0.99 =1.01 A 材料实际数量 =1000X 0.99 = 990 (千 克) A 材料实际数量 =800X 0.99 = 792 (千克) B 材料实际数量=500X 1.01 = 505 (千克) B 材料实际数量=1200X 1.01 = 1212 (千(元)

成本会计习题答案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成本会计专升本作业题答案 作业题(一)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成本的经济实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和劳动者为自己劳动创造 的价值的货币表现.也就是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所耗费的资金的总和。 2、费用要素:工业企业发生的各种费用按其经济内容划分,主要有劳动对象方面费用、劳动手 段方面费用和活劳动方面费用,这三大费用构成费用要素。(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按其经济内容所作的分类)。 3、直接分配法:不考虑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劳务或产品的情况,而是将各辅助生产 费用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收益单位。 4、废品损失: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发现的、入库后发现的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以及可修 复废品的修复费用,扣除回收的废品残料价值和应收赔款后的损失。 5、成本报表:是根据日常成本核算资料定期编制,用以反映产品成本的构成及其水平,考核和分 析成本计划执行情况的书面报告。商品产品成本表:是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内生产的全部商品产品的总成本以及各种主要商品产品的单位成本和总成本的报表。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是反映各种主要产品单位成本的构成和各项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执行情况的报表。 二、判断 1.成本属于价值范畴,成本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错) 2.核算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体现了权责发生制原则。(对) 3.季节性生产企业的“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营业费用”账户,期末结转以后可能有余额。(错) 4.按产品生产工人工资的一定比例提取的应付福利费,可以与其工资合并计入直接人工费用成本项目.(对) 5.采用一次交互分配法,交互分配以后各辅助生产单位的待分配费用,应分配给全部受益对象。(错) 6.销售后发现的废品,包括废品的生产成本和运输费用等,都应列作废品损失。(错) 7.企业应当按照制造费用项目设置制造费用明细账。(错)

北京理工大学2020年5月《成本会计》作业考核试题答案

(120)北京理工大学远程教育学院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 《成本会计》期末大作业A卷 校外学习中心学号姓名成绩 要答案:wangjiaofudao 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生产费用在月末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方法。 2、简述品种法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3、简述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4、简述分步法的特点。 二、计算题(共60分) 1.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A种原材料8000公斤,每公斤计划单价5元。本月产量为:甲产品500件,乙产品400件。单件产品原材料消耗定额为:甲产品6公斤,乙产品5公斤。原材料成本差异率为1% 。 要求:(1)按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甲、乙产品的材料费用; (2)编制耗用材料的会计分录(列明产品名称和成本项目)。(10分) 2.某企业某辅助车间本月共发生生产费用73326元。其中:原材料费用51200元,机物料消耗3420元,应付生产工人工资4800元,应付车间管理人员工资2100元,应付福利费按工资的14%计提,应提折旧3340元,以银行存款支付办公费等其他费用共计7500元。(该企业辅助生产的制造费用通过“制造费用”科目核算;该企业基本生产车间设有“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燃料及动力”四个成本项目;辅助生产车间只设前三个成本项目) 要求:(1)编制分配各项要素费用的会计分录; (2)编制结转辅助车间制造费用的会计分录。(10分) 3.某企业设有修理和运输两个辅助生产车间、部门。修理车间本月发生费用5000元,提供修理费用5000元,提供修理工时2500小时,其中:为运输部门修理500小时,为基本生产车间修理1500小时,为行政管理部门修理500小时,修

成本会计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成本会计学》课后部分习题参考答案第3章费用在各种产品以及期间费用之间的归集和分配 1.按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原材料费用 (1)甲、乙两种产品的原材料定额消耗量 A材料:甲产品定额消耗量=100×10=1000(千克) 乙产品定额消耗量=200×4=800(千克) 合计1800(千克) B材料:甲产品定额消耗量=100×5=500(千克) 乙产品定额消耗量=200×6=1200(千克) 合计1700(千克) , (2)计算原材料消耗量分配率 A材料消耗量分配率=1782/1800 = B材料消耗量分配率=1717/1700 = (3)计算甲、乙两种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实际消耗量 甲产品应分配的A材料实际数量=1000×=990(千克) 乙产品应分配的A材料实际数量=800×=792(千克) 甲产品应分配的B材料实际数量=500×=505(千克) 乙产品应分配的B材料实际数量=1200×=1212(千克) (4)计算甲、乙两种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计划价格费用 甲产品应分配的A材料计划价格费用=990×2=1980(元) — 甲产品应分配的B材料计划价格费用=505×3=1515(元) 合计3495(元) 乙产品应分配的A材料计划价格费用=792×2=1584(元) 乙产品应分配的B材料计划价格费用=1212×3=3636(元) 合计5220(元) (5)计算甲、乙两种产品应负担的原材料成本差异 甲产品应负担的原材料成本差异=3495×(-2%)=-(元) 乙产品应负担的原材料成本差异=5220×(-2%)=-(元) (6)计算甲、乙两种产品的实际原材料费用 甲产品实际原材料费用=3495-=(元) 《 乙产品实际原材料费用=5220-=(元) (7)根据以上计算结果可编制原材料费用分配表

2020年国开《成本会计》章节练习及参考答案

2020年国开《成本会计》章节练习及参考答案 一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应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是(A)。 A、生产费用 B、销售费用 C、财务费用 D、管理费用 2、可控成本是指(B)。 A、责任者无法控制的成本 B、责任者职能范围可以控制的成本 C、标准成本 D、主要产品成本 3、下列各项中应计入产品成本的是(C)。 A、金融手续费 B、广告费 C、废品损失 D、行政人员差旅费 4、产品成本的经济内容包括(A)。 A、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生产资料价值的货币表现 B、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价值的货币表现 C、劳动者为社会劳动所创造价值的货币表现

D、物化劳动和生产者必要活劳动 5、在成本会计的各项职能中,(B)是成本会计的核心。 A、成本决策 B、成本核算 C、成本分析 D、成本考核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企业内部各级成本会计机构之间的组织分工有(CD)。 A、按成本会计的职能分工 B、按成本会计的对象分工 C、集中工作方式 D、分散工作方式 E、统一工作方式 2、成本会计的职能有(ABCDEFG)等。A、成本预测B、成本决策C、成本控制D、成本核算E、成本计划F、成本分析G、成本考核 3、企业内与成本会计有关的规章制度包括(ABCDEFGH)。 A、计量验收制度 B、定额管理制度 C、岗位责任制 D、考勤制度 E、质量检查制度 F、材料收发领退制度 G、设备管理和维修制度 H、费用开支规定 4、按照费用与产品产量的关系分类,生产费用可以分为(AB)。A、直接费用B、间接费用C、固定费用D、变动费用E、期间费用

成本会计作业答案

成本会计作业一答案 1、某基本生产车间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共计生产工时25000小时,其中:甲产品5000小时,乙产品10000小时,丙产品10000小时。本月发生各种间接费用如下: (1)以银行存款支付劳动保护费2400元; (2)车间管理人员工资3000元; (3)按车间管理人员工资的14%提取福利费; (4)车间消耗材料2000元; (5)车间固定资产折旧费1800元; (6)预提修理费800元; (7)本月摊销保险费600元; (8)辅助生产成本(修理、运输费)转入1400元; (9)以银行存款支付办公费、水电费、邮电费及其他支出等共计1880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编制制造费用发生和分配的会计分录.(“基本生产成本”列明细帐)答:(1)借:制造费用2400 (2)借:制造费用3000 贷:银行存款2400 贷:应付工资3000 (3)借:制造费用420 (4)借:制造费用2000 贷:应付福利费420 贷:原材料2000 (5)借:制造费用1800 (6)借:制造费用800 贷:累计折旧1800 贷:预提费用800 (7)借:制造费用600 (8)借:制造费用1400 贷:待摊费用600 贷:辅助生产成本1400 (9)借:制造费用1880 贷:银行存款1880 本月制造费用合计=2400+3000+420+2000+1800+800+600+1400+1880=14300 制造费用分配率=14300/(5000+10000+10000)=0.572 甲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5000*0。572=2860 乙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10000*0.572=5720 丙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10000*0。572=5720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2860 —乙产品5720 -丙产品5720 贷:制造费用14300 2、某企业生产A、B两种产品,共同耗用燃料费用,其实际成本为29000元.两种产品的燃料费用定额为:A产品20元、B产品15元;当月的实际产量为:A产品500件、B产品300件。 要求:(1)采用定额费用比例法分配燃料费用; (2)编制耗用燃料的会计分录(分录中列示到明细科目及成本项目;该企业成本明细帐不设“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不专设“燃料”总帐)。 答:A产品的定额费用=500*20=10000 B产品的定额费用=300*15=4500 燃料费用分配率=29000/(10000+4500)=2 A产品应负担的燃料费用=10000*2=20000 B产品应负担的燃料费用=4500*2=9000 借: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直接材料20000 -B产品—直接材料9000

《成本会计》习题集及参考答案(完整版)

《成本会计》习题集 第一章总论 一、单项选择题 1.成本会计是会计的一个分支,是一种专业会计,其对象是()。 A.企业 B.成本 C.资金 D.会计主体 2.成本会计最基本的职能是()。 A.成本预测 B.成本决策 C.成本核算 D.成本考核 3.成本会计的环节,是指成本会计应做的几个方面的工作,其基础是()。 A.成本控制 B.成本核算 C.成本分析 D.成本考核 4.成本会计的一般对象可以概括为()。 A.各行业企业生产经营业务的成本 B.各行业企业有关的经营管理费用 C.各行业企业生产经营业务的成本和有关的经营管理费用 D.各行业企业生产经营业务的成本、有关的经营管理费用和各项专项成本 5.实际工作中的产品成本是指()。 A.产品的生产成本 B.产品生产的变动成本 C.产品所耗费的全部成本 D.生产中耗费的用货币额表现的生产资料价值 6.产品成本是指()。 A.企业为生产一定种类、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支出的各种生产费用的总和 B.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用货币额表现的生产耗费 C.企业在生产过程已经耗费的、用货币额表现的生产资料的价值 D.企业为生产某种、类、批产品所支出的一种特有的费用 7.按产品的理论成本,不应计入产品成本的是()。 A.生产管理人员工资 B.废品损失 C.生产用动力 D.设备维修费用 8.所谓理论成本,就是按照马克思的价值学说计算的成本,它主要包括()。 A.已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 B.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 C.劳动者为社会劳动所创造的价值 D.已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和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 9.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应该做好的基础工作是()。 A.各种费用的分配 B.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界限 C.建立和健全原始记录工作 D.确定成本计算对象 10.集中核算方式和分散核算方式是指()的分工方式。 A.企业内部各级成本会计机构 B.企业内部成本会计职能 C.企业内部成本会计对象 D.企业内部成本会计任务 二、多项选择题 1.产品的理论成本是由产品生产所耗费的若干价值构成,包括()。 A.剩余价值 B.劳动者为社会创造的价值 C.生产中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 D.劳动者为自己的劳动所创造的价值 E.劳动者为社会创造的价值 2.成本会计的环节是指成本会计工作应该做好的几个方面,具体包括()。 A.成本的预测和决策 B.成本的核算和控制 C.成本的考核和分析 D.成本的计划 E.设置成本核算机构

成本会计习题及参考答案

成本会计习题及参考答案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

第一章成本会计绪论综合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工业企业的产品成本是指 . A.生产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之和 B.生产一定种类、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支出的各种生产费用之和 C.生产费用与管理费用之和 D.生产费用与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之和 2.根据工业企业费用要素的划分,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外购材料”项目的有 . A.外购半成品 B.外购包装物 C.外购低值易耗品 D.外购燃料 3.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直接生产费用皆可以直接计入费用,例如原料、主要材料费用都能直接计入某种产品成本 B.间接生产费用皆可以间接计入费用,例如机物料消耗只能按照一定标准分配计入有关的各种产品成本 C.在只生产一种产品的工业企业或车间中,也只有直接生产费用可以直接计入产品成本 D.在用一种原材料,同时生产出几种产品的联产品生产如煤化工,在这样的企业中,直接生产费用和间接生产费用都不能计入某种产品成本中,都是间接计入费用 4.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是 . A.生产费用 B.销售费用 C.财务费用 D.管理费用 5.属于产品成本项目的是 . A.外购材料费用 B.职工工资 C.折旧费用 D.制造费用 6.下列各项中,属于工业企业费用要素的是 . A.直接材料 B.制造费用 C.废品损失 D.外购燃料 7.下列各项中,属于产品生产成本项目的是 . A.外购材料 B.直接人工 C.折旧费 D.利息费用 8.企业为生产产品而耗用的原料费用是 . A.直接生产费用 B.间接生产费用 C.直接计入费用 D.间接计入费用 9.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间接生产费用的是 . A.生产工人工资 B.机器设备耗用电费

成本会计(第三版)各章节课后全部习题参考答案

《成本会计》(第三版)(揭志锋)各章节课后 全部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 一、单项选择题 1.【解析】:B 成本会计是以成本为对象,以提供成本信息为主的一个会计分支。 2.【解析】:C 成本核算是成本会计最基本的内容,它反映成本的生成过程,是成本计划的实施结果,是对成本决策目标是否实现的检验。 3.【解析】:D 成本会计是以成本为对象,是对各行业企业生产经营业务成本、有关经营管理费用和各项专项成本进行归集与分配。 4.【解析】:D 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商品价值(W)包括生产中耗费的不变资本价蕴(C)、可变资本价值(V)与剩余价值(M) , C+V即为成本。 5.【解析】:C 产品成本是指可以计入存货价值的成本,包括按特定目的分配给一项产品的成本总和。在会计中,按照配比原则划分产品成本和期间成本,为此要求收入和为取得收入而支出的费用要在同一会计期间确认,即产品的生产成本。 选项B,季节性停工损失属于生产产品的必需支出,应当计入成本中;选项C,应在实际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二、多项选择题 1.【解析】:CD 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商品价值(W)包括生产中耗费的不变资本价債(C)、可变资本价值(V)与剩余价值(M) , C+V即为成本。 2.【解析】:ABC 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与销售费用与产品生产无直接关系,无法具体划分到产品成本中。 3.【解析】:CD 材料费用按照用途若为直接材料则直接计入产品“生产成本”,若为生产车间多种产品生产所需则须先计入“制造费用”科目。 4.【解析】:BD A和C计入管理费用。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材料费用可直接或者经过分配直接计入“生产成 本——基本生产成本”科目借方,而车间生产人员工资通过“制造费用”贷方转入 “生产成本一基本生产成本”科目借方。

成本会计学作业

1.原材料费用的分配方法中,有利于加强原材料消耗的实物管理的方法是 ; A 按产品的原材料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 B 按产品的原材料定额费用比例分配 C 按产品的体积分配 D 按产品的重量分配 正确答案:A 2.成本报表属于内部报表;成本报表的种类、格式、项目、指标的设计和编制方法、编制日期、具体报送对象,由 ; A 企业自行决定 B 国家统一规定 C 国家做原则规定 D 上级主管机关规定 正确答案:A 3.辅助生产费用的交互分配法,进行一次交互分配时是在 ; A 各受益单位之间进行分配 B 辅助生产车间之间进行分配 C 辅助生产车间以外各受益单位之间 D 各受益的基本生产车间之间 正确答案:B

4.如果在一张订单中规定了几种产品,产品批别应按划分; A 订单 B 产品品种 C 订单或产品品种 D 各种产品数量多少 正确答案:B 5.某企业定额管理基础比较好,能够制定比较准确、稳定的消耗定额,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较大的产品,应采用 ; A 定额比例法 B 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 C 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计价法 D 固定成本计价法 正确答案:A 6.成本还原的对象是 ; A 产成品成本 B 各步骤半成品成本 C 产成品成本和各步骤半成品成本 D 产成品成本中所耗上一步骤半成品的综合成本 正确答案:D

7.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是由于之间的差异而造成的固定制造费用差异; A 实际工时与预算工时 B 实际工时与标准工时 C 预算工时与标准工时 D 实际分配率与标准分配率 正确答案:B 8.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采用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适用的情况是 ; A 各月在产品数量很小 B 各月在产品数量很大 C 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动较大 D 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很小 正确答案:A 9.采用简化的分批法,在产品完工之前,产品成本明细账 ; A 不登记任何费用 B 只登记直接计入费用和生产工时 C 只登记原材料费用 D 登记间接计入费用,不登记直接计入费用 正确答案:B 10.成本会计的首要职能是 ;

《成本会计X》综合作业答案整理

《成本会计X》综合作业答案整理 1.单选题 1.下列有关作业动因中,其精确度相对最高,但执行成本也相对最大的是()。 A.交易动因 B.持续动因 C.强度动因 D.单位动因 2.如果企业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多,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动较大,产品成本中原材料费用所占比重较大时,为简化核算,期末在产品成本计算适合采用()。 A.约当产量法 B.定额比例法 C.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法 D.定额成本法 3.某车间采用按年度预算分配率分配法进行制造费用分配,计划分配率为5。“制造费用”月初贷方余额为1000元,当月实际发生10000元,实际产量定额工时为1500小时。则当月分配的制造费用为()。 A.7500 B.9000 C.10000 D.11000 4.如果商品价值用W=C+V+M表示,则理论成本指的是()。 A.C B.V C.C+V D.V+M 5.关于成本的一般含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成本是指全部计入当期损益的各种支出

B.成本就是指产品成本,即为生产产品而发生的各种支出 C.成本是一定主体为特定目的发生的可以货币计量的支出 D.成本的理论成本是指物化劳动的转移价值和活劳动的转移价值 6.将报告期成本报表与可比期间报表进行比较了解有关成本指标的升降额或升降率,则该分析方式属于()。 A.水平分析 B.垂直分析 C.比率分析 D.相关分析 7.制造企业发生的季节性停工损失一般计入()。 A.管理费用 B.营业外支出 C.库存商品成本 D.制造费用 8.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各辅助生产车间费用分配率计算公式中的分母数应是()。 A.该辅助生产车间向基本生产车间提供的劳务总量 B.该辅助生产车间向行政管理部门提供的劳务总量 C.该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劳务总量 D.该辅助生产车间向所有辅助生产车间以外受益对象提供的劳务总量 9.房地产开发商开发的不同的楼盘一般适用的成本计算方法是()。 A.分类法 B.分步法 C.分批法 D.品种法 10.关于辅助生产车间与辅助生产成本的核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辅助生产车间的耗费全部属于间接费用,因此应列入“制造费用”

《成本会计》大作业答案

1. 某企业A.产品顺序经过三个步调(车间)加工制成,采取综合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某月有关成本资料如下: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100分)之阿布丰王创作 成本资料汇总表 计量单位:千元 要求: (1)计算半成品成本还原率(列出算式); (2)计算A.产成品中原始意义上的直接资料费用(列出算式)。 .答: A产成品中所含C半成品=2,976×1.25=3720 (2)A产成品所含C半成品中直接资料=3,200×0.8=2560 A产成品所含直接资料=1,000+2,560=3560 2.某企业设置修理和运输两个辅助生产车间、部分,修理车间本月发生的费用19000元,提供修理劳务20000小时,其中:为运输部分修理1000小时,为基本生产车间修理16000小时,为行政管理部分修理3000小时。运输部分本月发生的费用20000元,提供运输40000公里,其中:为修理车间提供的运输劳务1500公里,为基本生产车间提供运输劳务30000公里,为行政管理部分提供运输劳务8500公里。 要求:根据以上资料,采取交互分配法计算分配修理、运输费用,

编制会计分录(辅助车间不设"制造费用"科目) 答:(1)交互分配前的分配率 修理:19000÷20000=0.95(元/小时) 运输:20000÷40000=0.5(元/公里) (2)交互分配 运输应分配的修理费:1000×0.95=950(元)修理应分配的运输费:1500×0.50=750(元)(3)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对外分配数额)。 修理: 19000+750-950=18800(元) 运输: 20000+950-750=20200(元) (4)交互分配后的分配率(对外分配率)修理:18800÷19000=0.98947 运输:20200÷38500=0.52468 (5)对外分配(尾数四舍五入) 基本生产车间: 修理费=16000×0.98947=15831.52(元) 运输费=30000×0.52468=15740.40(元) 行政管理部分: 修理费=3000×0.98947=2968.48(元) 运输费=8500×0.52468=4459.60(元) (6)会计分录 交互分配时:

《成本会计》课后答案(第三章)

《成本会计》作业题答案(第三章) 习题一 一、资料 某企业基本生产车间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A材料2988公斤,每公斤单位成本60元。甲产品本月投产150件,单件消耗定额为10公斤;乙产品本月投产140件,单件消耗定额为15公斤。 二、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采用定额耗用量比例法计算甲、乙两种产品应分摊的A种材料费用。 三、参考答案 1.确定分配标准 甲产品的定额消耗量=150*10=1500(公斤) 乙产品的定额消耗量=140*15=2100(公斤) 定额消耗量合计=1500+2100=3600(公斤) 2.计算原材料费用分配率 原材料费用分配率=(2988*60)/3600=49.8(元/公斤) 3.分配原材料费用 甲产品应分摊的A种材料费用=1500*49.8=74700(元) 乙产品应分摊的A种材料费用=2100*49.8=104580(元) 会计分录: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74700 ——乙产品 104580 贷:原材料——A材料 179280

习题二 一、资料 某企业基本生产车间生产A、B两种产品,共同发生生产工人计时工资82000元。A产品本月投产2000件,单件工时定额为5小时;B产品本月投产1000件,单件工时定额为6小时。 二、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采用定额工时比例法计算A、B两种产品应负担的工资费用。 三、参考答案 1.确定分配标准 A产品的定额总工时=2000*5=10000(小时) B产品的定额总工时=1000*6=6000(小时) 定额总工时合计=10000+6000=16000(小时) 2.计算工资费用分配率 工资费用分配率=82000/16000=5.125(元/小时) 3.分配原材料费用 A产品应分摊的工资费用=10000*5.125=51250(元) B产品应分摊的工资费用=6000*5.125=30750(元) 会计分录: 借: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 51250 ——B产品 30750 贷:应付职工薪酬 82000

〖西南大学〗2019年[0153]《成本会计》大作业(资料)内附答案

【西南大学】[0153]《成本会计》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第1题,【单项选择题】10.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应做好的基础工作是()。 A.确定成本计算对象 B.成本会计法规的制定 C.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界限 D.定额的制定和修订 正确答案:D 第2题,【单项选择题】23.某产品经过三个连续生产工序生产完工,单位产品工时定额为10小时,其中第一、二、三工序分别为3.2小时、4.8小时、2小时,则第三工序在产品的完工程度为()。 A.10% B.20% C.90% D.100% 正确答案:C 第3题,【单项选择题】27.约当产量比例法的适用条件是()。 A.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 B.各月末在产品商量变化较大 C.产品成本中原材料费用和工资等加工费用的比重相差不大 D.以上三项条件同时具备 正确答案:D 第4题,【单项选择题】6.下列各项目中,属于工业企业成本项目的有() A.外购材料 B.外购燃料和动力 C.工资 D.停工损失 正确答案:D 第5题,【单项选择题】36.一般来说,小型水泥厂应采用的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是()。 A.品种法 B.分批法 C.分步法 D.分类法 正确答案:A 第6题,【单项选择题】31.生产组织和管理要求对产品成本计算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A.成本计算对象

B.成本计算期 C.间接费用的分配方法 D.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方法 正确答案:A 第7题,【单项选择题】33.品种法适用的生产组织是()。 A.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 B.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 C.小批单件单步骤生产 D.小批单件多步骤生产 正确答案:A 第8题,【单项选择题】20. 某企业各项消耗定额和费用定额都比较准确、稳定,且各月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较大的情况下,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划分的方法一般采用()。 A.在产品按固定成本计价法 B.约当产量法 C.定额比例法 D.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 正确答案:C 第9题,【单项选择题】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理论成本内容的是() A.直接材料 B.制造费用 C.废品损失 D.管理费用 正确答案:C 第10题,【单项选择题】32. 下列各种方法中,属于产品成本计算辅助方法的是()。 A.定额法 B.分批法 C.品种法 D.分步法 正确答案:A 第11题,【单项选择题】19.下列各项中,不应计入废品损失的是()。 A.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 B.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 C.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 D.可修复废品的制造费用 正确答案:B

成本会计练习题及答案

《成本会计》练习题 1、某企业本月生产A产品100件,B产品200件。A、B产品共同耗用材料4900千克,材料单价10元。A产品的材料消耗定额为30千克,B产品的材料消耗定额为20千克。 要求:根据A、B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分配共同耗用的材料费用。 2、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A种原材料,耗用量无法按产品直接划分。甲产品投产100件,单件产品的原材料消耗定额为10公斤;乙产品投产200件,单件产品的原材料消耗定额为4公斤。甲、乙两种产品本月实际消耗材料1782公斤。A种原材料计划单价为2元,材料成本差异率为-2%。 要求:(1)按照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甲、乙两种产品的原材料费用。 (2)编制材料耗用的会计分录。 3、某工业企业行政管理部门所领管理用具采用改革后的分次摊销法摊销。3月领用管理用具一批,其计划成本为9000元,预计摊销三次;5月、8月各摊销一次,8月末报废,回收残料估价250元,已验收入库。该月低值易耗品的成本差异率为超支3%。 要求:编制低值易耗品领用、摊销、报废和调整成本差异的会计分录。 4、某企业基本生产车间生产工人的计时工资共计16620元,规定按定额工时比例在A、B两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这两种产品的工时定额为:A产品30分钟,B产品15分钟;投产的产品数量为:A产品9500件,B产品8700件;辅助生产车间(只提供一种劳务)生产工人工资4890元;基本生产车间管理人员工资2790元,辅助生产车间管理人员工资1340元;行政管理部门人员工资4090元。应付工资总额29730元。 要求:根据以上资料,分配A、B两种产品工人工资并编制分配工资费用的会计分录。 5、某企业设有供电、锅炉两个辅助生产车间,本月供电车间直接发生的费用为88000元,锅炉车间直接发生的费用为30000元。车间辅助生产劳务供应通知单内容如下:供电车间共提供220000度电,其中,锅炉车间耗用20000度,第一生产车间产品耗用80000度、一般耗用24000度,第二生产车间产品耗用60000度、一般耗用20000度,行政管理部门耗用16000度。锅炉车间共提供5000吨蒸气,其中,供电车间耗用1000吨,第一生产车间产品耗用1600吨、一般耗用320吨,第二生产车间产品耗用1200吨、一般耗用280吨,行政管理部门耗用600吨。另外,供电车间计划单位成本0.44元,锅炉车间计划单位成本7.80元,该企业辅助生产制造费用不通过“制造费用”科目核算。 要求:分别根据直接分配法、交互分配法、代数分配法和计划成本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并编制相应会计分录。 6、企业某生产车间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甲产品实耗生产工时2000小时,乙产品实耗生产工时800小时,丙产品实耗生产工时1200小时,该车间本月制造费用实际发生额为64600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采用生产工时比例法分配计算各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并编制

《成本会计》形成性考核册作业题库及参考答案

《成本会计》形成性考核册作业题库及参考答案(第1章至第5章)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D )构成商品的理论成本。 A.巳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 B.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 C.劳动者为社会劳动所创造的价值 D.巳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和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 2.—般来说,实际工作中的成本开支范围与理论成本包括的内容(B )。 A.是相互一致的 B.是有一定差别的 C.是可以相互替的 D.是不相关的 3.工业企业成本会计对象包括(A )。 A.产品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 B.经营管理费用 C.生产经营业务成本和期间费用 D.产品生产成本 4.成本会计最基础的职能是(B )。 A.成本分析 B.成本核算 C.成本控制 D.成本决策 5.下列各项中属于产品成本项目的是(B )。 A.废品损失 B.工资费用 C.管理费用 D.营业费用 6.生产车间领用的直接用于产品生产、有助于产品形成的辅助材料,应借记的账户为(C )o A.辅助生产成本 B.制造费用 C.基本生产成本 D.原材料 7.生产费用要素中的税金,发生或支付时,应借记(C)科目。

A.基本生产成本 B.制造费用 C.管理费用 D.营业费用 8.生产车间耗用的机物料,应借记的账户是(C )。 A.“基本生产成本 B.“辅助生产成本” C.“制造费用” D.“管理费用" 9.下列方法中,属于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的是(B)。 A.定额成本法 B.计划成本分配法 C.生产工时比例分配法 D.机器工时比例分配法 10.采用交互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第一次交互分配是在(A )之间进行的。 A.各受益的辅助生产车间 B.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受益单位 C.各受益的基本生产车间 D.各受益的企业管理部门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不形成产品价值,但应计入产品成本的有(ABE )o A.废品损失 B.季节性停工损失 C.三包损失 D.非常损失 E.固定资产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 2.下列各项中,属于成本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有(CD )e A.营业收入的实现 B.盈余公积的提取 C.各项生产费用的支出和产品生产成本的形成 D.各项期间费用的支出和归集过程 E.企业利润的实现及分配 3.为了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必须正确划分以下几个方面的费用界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