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等高线--基础知识

等高线--基础知识

等高线

科技名词定义

中文名称:等高线

英文名称:contour;contour line

定义1:地图上地面高程相等的各相邻点所连成的曲线。

所属学科:测绘学(一级学科);测绘学总类(二级学科)

定义2:给定等压面上位势高度值相等各点的连线。

所属学科:大气科学(一级学科);天气学(二级学科)

本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

百科名片

等高线与实际图的对照

等高线指的是地形图上高程相等的各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把地面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成的闭合曲线。垂直投影到一个标准面上,并按比例缩小画在图纸上,就得到等高线。等高线也可以看作是不同海拔高度的水平面与实际地面的交线,所以等高线是闭合曲线。在等高线

上标注的数字为该等高线的海拔高度。

目录

(1)位于同一等高线上的地面点,海拔高度相同。(2)在同一幅图内,除了悬崖以外,不同高程的等高线不能相交。在图廓内相邻等高线的高差一般是相同的,因此地面坡度与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成反比,相邻等高线水平距离愈小,等高线排列越密,说明地面坡度愈大;相邻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愈大,等高线排列越稀,则说明地面坡度愈小。因此等高线能反映地表起伏的势态和地表形态的特征

编辑本段分类

等高线按其作用不同,分为首曲线、计曲线、间曲线与助曲线四种。

(1)首曲线,又叫基本等高线,是按规定的等高距测绘的细实线,用以显示地貌的基本形态。

(2)计曲线,又叫加粗等高线,从规定的高程起算面起,每隔五个等高距将首曲线加粗为一条粗实线,以便在地图上判读和计算高程。

(3)间曲线,又叫半距等高线,是按二分之一等高距描绘的细长虚线,主要用以显示首曲线不能显示的某段微型地貌。

(4)助曲线,又叫辅助等高线,是按四分之一等高距描绘的细短虚线,用以显示间曲线仍不能显示的某段微型地貌。

间曲线和助曲线只用于显示局部地区的地貌,故除显示山顶和凹地各自闭合外,其他一般都不闭合。还有一种与等高线正交、

指示斜坡方向的短线叫示坡线,与等高线相连的一端指向上坡方向,另一端指向下坡方向。

编辑本段特性

(1)同一等高线上任何一点高程都相等。

(2)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差相等。等高线的水平间距的大小,表示地形的缓或陡。

(3)等高线都是连续、闭合的曲线。

(4)等高线一般都不相交、不重叠(悬崖处除外)。

(5)等高线在图纸上不能直穿横过河谷堤岸和道路等。

编辑本段判断地面坡形

从等高线的疏密,可以判断地面的坡形:

1.等高线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

2.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

3.等高线间隔均匀,表示上下坡度均匀一致,是均匀坡;

4.自下而上,等高线由密而疏,表示山下部坡较陡,山上部坡渐缓,是凸形坡;

5.自下而上,等高线由疏而密,表示山下部坡较缓,山上部坡较陡,是凹形坡。

地形图上的等高线,可以正确地表示地面上各点的海拔高度、坡度的大小以及地貌形态等。根据它可以计算地面坡度、估

算水库库容、平整土地、设计道路以及国防施工等等,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编辑本段相关例题

读下面的等高线示意图,已知a > b,读图回答第1-3题:

1、有关M、N两处地形的正确叙述是(c )

①M为山坡上的洼地②N为山坡上的洼地③M为山坡上的小丘④N为山坡上的小丘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若b海拔高度为200m,a海拔高度为300m,则M、N处的海拔高度为(c )

①200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若图中闭合等高线的高度同为a或同为b,则M、N处的地形可能(a )

①同为洼地②同为小丘③同为缓坡④一处为小丘,一处为洼地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解题】由于a>b,故M处的闭合等值线为大,N处的闭合等值线为小,按照“大的更大,小的更小”的理解:

1、M处中间高四周低,故为小丘,N处中间低,四周高,故为洼地。选C。

2、同样的理解得到300

3、如果两闭合等值线同为a或同为b,意即同时符合“大的更大”或同时符合“小的更小”,故同为小丘或同为洼地。选A。

是由于等高线基本原则:同一图上等高距一定相等。

如图,在两条等高线之间,高度应为0--4,A、B两条是闭合的,按照等高距原则,A(B的情况相同,一下我只说A了)的取值可能性有:0、4,注意一定不能取8或者-4,那样就超出等高距了(此处等高距为4)。

如果取0,则A内部的高度有两种可能性

0

同理,如A取4,内部应该是4

编辑本段等高线图的判读

1、数值大小:

平原:海拔200米以下;

丘陵: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

山地: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

高原: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

2、疏密程度:

密集:坡度陡;

稀疏:坡度缓。

3、形状特征:

①山顶: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

②盆地或洼地: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升高

(如果没有数值注记,可根据示坡线来判断:(示坡线——为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线)

③山脊: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低处。等高线从高往低突,就是山脊.

④山谷: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高处。等高线从低往高突,就是山谷.

⑤鞍部:正对的两山脊或山谷等高线之间的空白部分。

⑥缓坡与陡坡及陡崖:等高线重合处为悬崖。等高线越密集处,地形越陡峭;等高线越稀疏处,坡度越舒缓。

⑦台地是指四周有陡崖的、直立于邻近低地、顶面基本平坦似台状的地貌。由于构造的间歇性抬升,使其多分布于山地边缘或山间。有人认为台地是高原的一种。根据成因可分为构造台地、剥蚀台地、冻融台地等。根据物质组成又可分为基岩台地、黄土台地、红土台地等。

4、等高线与温度:

等高线每上升100米,温度降低0.6℃。(即海拔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6℃

等高线

第1讲 等高线地形图 一、等高线地形图 1.海拔与相对高度 (1)海拔:某地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下图中甲点海拔为1500米,乙点海拔为500米。 (2)相对高度:一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下图中甲与乙的相对高度是1000米。 2.等高线地形图 (1)等高线:地图上海拔相同的各点的连线。 (2)基本特征: (3)基本地形: 【图释考点】 基本地形素描与等高线图的对应 【疑难突破】 等高线地形图中的计算 1.计算两点的相对高度和温差 读出任何两点的海拔或范围,计算出两点的相对高度或最大可能值和最小可能值,可以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0.6℃/100 m)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异。 2.估算某地形区的相对高度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若某地形区最下部等高线的注记高程为H 低,最上部等高线的注记高程为H 高,该图的等高距为d ,则该地形区的相对高度为H 高-H 低<H 相<H 高-H 低+2d 。 3.估算陡崖的相对高度 (1)陡崖的相对高度 ΔH 的取值范围是:(n -1)d≤ΔH <(n +1)d 。 (2)陡崖的绝对高度 ①陡崖崖顶的绝对高度:H 大≤H 顶<H 大+d 。 ②陡崖崖底的绝对高度:H 小-d <H 底≤H 小。 【注】n 为陡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条数,d 为等高距,H 大为重合等高线中海拔最高的,H 小为重合等高线中海拔最低的。 4.确定局部小范围闭合等高线中心区域的海拔 位于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闭合区域,若闭合等高线数值与其中的高值相等,则等高线内的数值高于这个

高值且不超过一个等高距;若闭合等高线数值与其中的低值相等,则等高线内的数值低于这个低值且不超过一个等高距,即“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如下图中200≤A <300、100<B ≤200。 5.水库储水面积:找到最高水位的海拔,根据此海拔等高线围绕的范围,估算其面积。 估算流域面积首先作出流域的分水线(山脊线),分水线所围的区域即为流域的范围,然后结合比例尺或经纬网进行估算。 【拓展深化】 等高线地形图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1.选点 (1)坝址:应建在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出口最窄处;其次还应避开地质断裂地带,并要考虑移民、生态环境等问题。(2)库区:宜选在河谷、山谷地区,或“口袋形”的洼地,或小盆地,如下图中B 处: 图1 应建在等高线稀疏、等深线密集的海湾地区,即陆域平坦、水域深阔的避风港湾,如图2中C 处 图2 2.选线 3.选面 业产 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的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坡度陡缓,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 因地制宜提出农、林、牧、渔业合理布局的方案:平原宜发展种植业,山区宜发展林牧业 二、地形剖面图 1.概念:沿地表某一方向的直线所作的垂直剖面图,它是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绘制的。 2.作用:地形剖面图可以直观显示剖面线上的地势起伏和坡度陡缓。 【图释考点】 地形剖面图的应用

(完整版)等高线地形图的知识点

等高线地形图的知识点 一、知识点 1.等高线的特征 ①同线等高:0米表示海平面,正值表示高出海平面;负值表示低于海平面(即等深线)。 ②等高距:即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 ③等高线局部地区闭合曲线:如果值小为盆地或洼地,值大为山地。读值为“大于大的,小于小的”。 ④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合,陡崖除外。 ⑤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的陡缓“密陡疏缓” ⑥等高线与山脊线或山谷线垂直相交。 2.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见下表: 地形表示方法示意图和等高线图地形特征 山地山峰 闭合曲线 外低内高符 号▲ 四周低 中部高 盆地洼地闭合曲线 外高内低 四周高 中间低 山脊山脊线等高线凸向 低处,山脊 连线 从山顶到 山麓凸起 高耸部分 山谷 山谷 线 等高线凸向 高处,山谷 连线 山脊之间 低洼部分 鞍部 一对山脊等 高线组成 相邻两个 山顶之间 呈马鞍开 陡崖 多条等高线 会合重叠在 一处 近于垂直 的山坡, 称陡崖 平原 等高线稀 疏,值小 海拔一般 低于200 米,平坦 丘陵 类似山地, 值小 海拔在 500米以 下,起伏 小 (1)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 海拔(绝对高度):某地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如图,甲点海拔为1500米,乙点海拔为500 米。相对高度:一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如图中甲对乙的相对高度是1000米。 公式: 乙 甲 相 H H H- = (2)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 已知某地的气温和两地间的相对高度,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m 100 / 6.0℃)可以计算两地间气 温差异: 相 差 H T6.0 =

(3)估算陡崖的相对高度 ①陡崖的相对高度ΔH 的取值范围是:(d 表示等高距,n 表示相交等高线的条数) (n -1)d ≤ΔH<(n +1)d ②陡崖的绝对高度 a .陡崖崖顶的绝对高度: H 大≤H 顶<H 大+d (大表示相交等高线最大值) b .陡崖崖底的绝对高度: H 小-d

高中地理等高线

普通高中地理知识点

等高线部分 一、知识点 1.等高线的特征 ①同线等高:0米表示海平面,正值表示高出海平面;负值表示低于海平面(即等深线)。 ②等高距:即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 ③等高线局部地区闭合曲线:如果值小为盆地或洼地,值大为山地。读值为“大于大的,小于小的”。 ④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合,陡崖除外。 ⑤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的陡缓“密陡疏缓” ⑥等高线与山脊线或山谷线垂直相交。 ⑦示坡线代表坡度降低的方向 2.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地形 表示方法 示意图和等高线图 地形特征 山地 山峰 闭合曲线 外低内高符号▲ 四周低 中部高 盆地洼地 闭合曲线 外高内低 四周高 中间低 山脊山脊线 等高线凸向低 处,山脊连线 从山顶到山 麓凸起高耸 部分 山谷山谷线 等高线凸向高处,山谷连线 山脊之间低洼部分 鞍部 一对山脊等高线 组成 相邻两个山 顶之间呈马 鞍开

陡崖 多条等高线会合 重叠在一处 近于垂直的山坡,称陡崖 平原 等高线稀疏,值 小 海拔一般低 于200米,平 坦 丘陵 类似山地,值小 海拔在500 米以下,起伏小 3.等高线地形图相关计算 (1)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 海拔(绝对高度):某地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如图,甲点海拔为1500米,乙点海拔为500米。相对高度:一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如图中甲对乙的相对高度是1000米。 公式:乙甲相H H H -= (2)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 已知某地的气温和两地间的相对高度,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m 100/6.0℃)可以计算两地间气温差异:相差H T 6.0= (3)估算陡崖的相对高度 ①陡崖的相对高度ΔH 的取值范围是:(d 表示等高距,n 表示相交等高线的条数) (n -1)d ≤ΔH<(n +1)d ②陡崖的绝对高度 a .陡崖崖顶的绝对高度: H 大≤H 顶<H 大+d (大表示相交等高线最大值) b .陡崖崖底的绝对高度: H 小-d

高中的地理等高线知识归纳

一、等高线图的基本特点 1、同一条等高线上高度相等。 2、等高距全图一致。 3、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只是有的不能在一幅图上完全呈现出来。 4、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叠,但在悬崖峭壁处,等高线可以重合。 5、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陡缓,而等高线之间间距愈大,等高线愈稀疏,则坡度愈缓。 6、等高线与山脊、山谷线重直相交,等高线穿过河谷时,向上游弯曲,成为“V”字形。 7、示坡线表示坡降方向,它总是指向海拔较低的方向。 二、判读方法 (一)判读等高线的数值 1、计算两点的相对高度和温度差。 读出任何两点的海拔高度,计算出这两点的相对高度,还可以进一步求出它的气温差(每升高100m,气温下降0.6℃)。 2、估算陡崖的相对高度。 等高线重叠或相交的地方,表示为陡崖。 陡崖的相对高度为:(n-1)d≤h<(n+1)d 其中n为两地不同等高线的条数,d为等高距。 3、判别局部小范围闭合等高线的高度。 如不在正常范围内,则判别规律为“低于低值,高于高值”,即如果闭合等高线海拔与两侧等高线中较低的海拔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海拔低于这条等高线的海拔,此地可能为小盆地;如果闭合等值线海拔与两侧等高线中较高的海拔相等,则闭合区域内海拔高于这条等高线的海拔,此地可能为小山峰。 4、计算两点相对高度的范围。 (1)确定两点的海拔高度的范围。

(2)确定最大可能值和最小可能值。 (二)判读等高线的形状特征 1、根据等高线疏密,判断坡度陡缓。 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间隔相等的地方表示均匀坡,等高线上疏下密表示凸形坡,等高线上密下疏表示凹形坡。 2、等高线的数值由中心向四周降低,表示为山地或丘陵。 3、等高线的数值由中心向四周升高,表示为盆地。 4、等高线的凸出部分指向低处表示山脊,其最大弯曲处的点的连线,表示为山脊线,也叫分水线。 5、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高处,表示为山谷,其最大弯曲处点的连线,表示为山谷线,也叫集水线。 6、相邻两个小山顶之间呈马鞍型的低地部位为鞍部,也叫垭口。 7、两组山脊等高线对垒,中间是一道比较狭窄而低平的河谷或谷地,表示为峡谷。 8、判断两点间可否通视,可通过绘制地形剖面图判断。 三、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1、确定水库河坝址的位置。 在不考虑地质等条件下,水库库区宜选在河谷、山谷地区或选在“口袋形”的洼地,或小盆地,这些地区不仅库容重大,而且有较大的集水面积。坝址应选在河流流出的洼地或小盆地的最窄处。 2、确定公路、铁路线路。 一般选择坡度较缓,线路平稳,距离较短,弯路较少上的线路为好。一般在两条等高线之间绕行,只有必要时才可穿过一、二条等高线;尽量少通过河流,少建桥梁;避免通过沼泽、断崖。 3、农业区位选择。 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出来的地貌类型,地势起伏,坡度陡缓,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因地制宜地提出农林牧副渔业布局原则。例如,平原宜发展种植业,山区宜发展林业、牧业。

等高线基本知识

1、数值大小: 平原:海拔200米以下; 丘陵: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 山地: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 高原: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 2、疏密程度: 密集:坡度陡; 稀疏:坡度缓。 3、形状特征: ①山顶: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 ②盆地或洼地: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升高 (如果没有数值注记,可根据示坡线来判断:(示坡线——为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线) ③山脊: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低处。等高线从高往低突,就是山脊. ④山谷: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高处。等高线从低往高突,就是山谷.⑤鞍部:正对的两山脊或山谷等高线之间的空白部分。 ⑥缓坡与陡坡及陡崖:等高线重合处为悬崖。等高线越密集处,地形越陡峭;等高线越稀疏处,坡度越舒缓。 [编辑本段]地形剖面图 1、画法:从剖面线与每条等高线相交的各点,分别向下引垂线,按各点海拔转绘到相应的高度位置上,然后连成平滑的曲线。 2、注意点:①剖面线连续多次经过同一条等高线时,多取几点; ②剖面线经过河流时,应画出河床。 三、实际运用: (1)选“点” 设计: 水库的坝址:应建在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处,峡谷上游要有蓄水库区 港口应考虑:避风的海湾;避开含沙量大的河流(以免引起航道淤塞)。 疗养院:应建在地势坡度较缓、气候适宜、空气清新地方。 (2)选“线”设计。 如公路、铁路线的设计、其基本要求是: ①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势,考虑路线短、坡度平缓、少过河建桥,以降低施工难度和建设成本。 ②避免通过高寒区、沙漠区、沼泽地、永久冻土区、地下溶洞区等。 引水线路的选“线”,路线尽可能短,尽量避免通过山脉、大河等。 (3)选“面”:包括城市规划、居民区、农业、工业区、各种开发区等。 如工业区宜建在地形较为平坦开阔的地形区,且交通便利,水源充足,资源丰富。 居民区应考虑:①依山傍水,靠近水源;②地势平坦开阔地向阳地带;③交通便利,远离污染源等。 平原地区发展耕作业, 山地、丘陵发展林业 [编辑本段]附: 如何看等高线地图 面对地图看,上北下是南,左西右为东,地图方位已辨明。

等高线知识点

等高线知识点 地图上的等高线是指连接地形高度相同点的曲线。等高线被广 泛应用于地图制图、建筑设计和地理分析中。它是独立于地图比 例尺的,一种非常常见的写法。在地图上,等高线的密度等高线 间距离的大小和所描述的地形高度的大小成反比例关系。下面是 一些关于等高线的知识点。 1. 等高线的定义和特点 等高线是表示地面或地图上所有点山与相等高度的定值线,与 地球的赤道面或平均海平面相交于不同角度,但与水平面相切, 一般沿同高度的点而划出凸面。等高线是地形图中最重要的元素,用于表示地形高度的分布特征、坡面的形状以及地形的复杂程度等。 等高线的特点是:等高线是岸线与山脉线样式的线条,它是连 接地面上高度相同的点的曲线。等高线在断面上表现为曲线,可 以确定地形的形态。通常在山区、高原、丘陵等地形悬崖峭壁、 陡坡和拔刀石等地,等高线间隔比较大,颜色深度越深,高度越高。在平坦地带等高线间隔比较小,颜色深度越浅,高度越低。

2.等高线的原理 等高线的划线原理是以相邻的等高线之间相差的高度为参考, 并在高度比较接近为宜的情况下,采用等距离、等面积或等黄色 弧线法来划定,形成一组等高线。这种方法是根据地面上的高差,用相同的高度差来描绘出地理地形的高度得分。 3.等高线的应用 等高线的主要应用之一是在地形地貌较为复杂的山区,人们常 常要利用等高线图来进行导航和寻找道路。此外,在城市规划和 建筑设计中也需要用到等高线来进行土地测量和地形分析等方面 的工作。因此,等高线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4.等高线的制图 等高线的制图分为地形分析制图和地形绘图制图。在地形分析制图中,通常使用在等高线之间插值的方法来绘制等高线,以及 在图像上添加符号和色彩以区分不同的地形高度。在地形绘图制

初中地理等高线专项知识点汇总(会考中考必考)

初中地理等高线专项知识点 一、基础篇 1.等高线原理 等高线地形图中使用的高度为海拔高度 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垂直距离为等高距。 拓展延伸 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稀疏表示坡缓,重合表示陡崖。

2.地形部位的判读 写出图中代码所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称 答案:①山峰(山顶);②山谷;③山脊;④陡崖;⑤鞍部 水库坝址选择一般应选择峡谷处,工程量小,内部为盆地地形,蓄水量大。 3.山脊和山谷的区分 拓展延伸 答案:自西南 二、专题一 中考等高线属于必考内容,且是得分大户。要想达A,必须攀过等高线这道关。 首先要能在图上识别:山顶、鞍部、陡崖、山脊、山谷和坡度大小。 其次要能根据题目要求选择合适的施工场所,如水坝、公路、瞭望点等。

以上为基本得分点,要想有所提高,获得高分,还必须能计算陡崖或瀑布高度、评价施工路线或引水路线,根据等高线图描述区域地形和地势特点。 而要真正拿到A等级,还必须能对区域发展提出建议,通过图中的经纬网信息、交通信息、资源信息,结合所学其他知识,提出合理化建议。 而出乎大家意料的是,虽然复习充分,但每年在这部分丢分却很多,难得见到该题满分过关的。为此熊老师制作这一专题,将中考当中经常遇到的等高线部分的“鬼门关”一一破解,看完下面微课,相信你的等高线水平又上一层楼了。 三、专题二 (1)确定水库及坝址的位置 水库库区宜选在河谷、山谷地区或选在“口袋形”的洼地或小盆地,这些地区不仅库容大,而且有较大的集水面积,峡谷处修建堤坝工程量也比较小。 (2)确定铁路、公路线 一般情况下,选择坡度较缓、距离较短、弯道较少的线路为好。山区修建则一般选择大致与等高线平行的线路比较平缓。 (3)工厂区位的选择 工厂区位的确定要从多方面进行分析:对环境有污染的厂矿,要选择在河流下游、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等高线间距较大的地形平坦开阔的地方;从经济效益考虑,要尽量接近原料、燃料、水源等资源产地,有便利的交通条件和销售市场,从而确定工业部门的布局。 (4)农业生产布局 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出来的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坡度陡缓等情况,再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因地制宜地提出农林牧渔业合理布局的方案。 (5)判读分析与地形有关的地理知识 分析某地气候特点,应结合该地地理纬度、地势高低起伏、山脉走向、阴(阳)坡、距离海洋远近、盛行风向等进行综合分析。 (6)判读河流水文特征 河流上游海拔高,下游海拔低。结合河流流向可判定地形大势;结合迎风坡、背风坡、降水状况、等高线高差及地貌类型的差异可分析河流水文、水系特征。如果是引水工程,要尽量从海拔高处向海拔低处引,达到水自行流淌的目的。 (7)考查某处能否看到另一处,一般通过做两点之间的剖面图之后,看看是否能够阻挡视线来判断。 四、专题三 等高线地形图上,经常有工程选址类,下面是一些基本的选址要求和答题语言,仅供同学们参考: 水坝:一般要在建盆地出口的峡谷地带,因为峡谷处工程量小,盆地内蓄水量大。 注意:如果对水坝高度有要求,要注意水坝连线要对应,蓄满水后,水面最大高度就是等高线高度。如果高于盆地中的聚落,就要考虑搬迁问题。 公路:一般要求公路平缓,不能穿越过多等高线,这样地势起伏小,施工容易,行车安全。 瞭望台:高于周边地区,且在大范围区域内没有山峰、山脊等阻挡视线。 疗养院:要求向阳、有较高地形挡住冷空气、靠近水源地等。 污染企业:不能选在城市盛行风向路线上,避免污染城市;不能建在河流的上游,避免污染水源地等。 梯田:梯田不适合在太陡的山坡修建,一般选择相对平缓的山坡。 引水工程:一般选择河流上游高于目的地的河段,水可以自行流淌,且上游水质相对好。 城镇选址:地势相对低平、靠近水源和交通线等。

高考地理等高线知识点

高考地理等高线知识点 高考是每位中学生都经历过的重要考试,地理是高考考试中一个重 要的科目。在地理考试中,常常涉及到等高线知识点。等高线是地理 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地形和地貌。 一、等高线的定义和特点 等高线是指在地图上连接等高点的曲线。等高点是指地表某一高度 上的点,用等高线连接起来就形成了地形数据的图示。等高线的特点 是曲线的任意一点上,它所对应的高度都是相等的。 二、等高线的形状和分布 等高线的形状在地图上呈现出多种变化。当地形平缓时,等高线呈 现出平行线的形式;而在地形陡峭的地方,等高线就会非常密集,形 成许多封闭的曲线。等高线的分布也有一定的规律。在山地和丘陵地带,等高线密集,曲线纵横交错;而在平原地区,等高线则相对稀疏,曲线分布相对简单。 三、等高线的作用 等高线具有重要的作用。第一,等高线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地形和地势。通过观察等高线的密集程度和曲线的形状,可以推测出地表的起 伏情况,判断出山地、丘陵、平原等地形形态。第二,等高线还能帮 助我们理解水流的方向和水系的形成。水流通常沿着地势低洼的方向 流动,通过观察等高线的间距和曲线的走向,可以推断出河流的走向 和河谷的形成。第三,等高线还能帮助我们进行地图的绘制和读图。

地图是一种重要的地理信息工具,通过掌握等高线的绘制和读取技巧,我们可以更准确地理解地图上的地理信息。 四、等高线的制图和应用技巧 等高线的制图需要一定的技巧。首先,要掌握等高线的绘制方法和 规则。在绘制等高线时,应注重等高面的连续性,尽量绘制出封闭的 曲线。其次,要注意等高线间隔的设置。等高线间隔是指相邻两条等 高线之间的高度差,它决定了等高线的密度和曲线的形状。间隔越小,曲线越密集,地形起伏越大;间隔越大,曲线越稀疏,地形起伏越小。最后,要注意等高线符号的运用。等高线符号是用来标示等高线的特 征的图形符号,掌握等高线符号的含义,可以更好地理解地图上的地 理信息。 总之,等高线是地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 理解地形和地貌。通过学习等高线的定义、特点、形状和分布,我们 可以更准确地理解地表的起伏情况。等高线还有很多作用,包括帮助 我们理解水流的方向和水系的形成,进行地图的绘制和读图等。在学 习等高线时,我们需要掌握制图和应用技巧,包括等高线的绘制方法 和规则,间隔的设置和符号的运用。通过系统学习等高线知识,我们 会在高考地理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七年级地理等高线知识点

七年级地理等高线知识点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面貌、地形、水文、气候、土壤、人类社会等方面的学科。等高线是地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本文将为大家解析七年级地理等高线知识点。 一、等高线的定义 等高线是等高面在地面上的投影线。通俗的讲,就是指连接地面上等高点的线。每一条等高线所表示的是其所穿过的各处海拔高度相同的地点。 二、等高线的特点 1.等高线密集,表示地形陡峭; 2.等高线分散,表示地形缓和; 3.等高线垂直于斜坡,表示地形陡峭;

4.等高线交错纵横,表示地形复杂; 5.等高线平行,表示地形相对平坦。 三、等高线表示地形的方法 1.等高线最低点为海拔零点。 2.等高距,指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等高线距不变,地势陡峭,等高线距变小,地势平缓。 3.规则等高线,即等高线之间的间距相等。 四、等高线图的绘制方法 1.在纸上画出坐标网格,即水平线和垂直线。 2.按照等高线间距的比例尺标注方向、高度等信息。

3.根据等高线要求画出等高线,一般从低海拔线画到高海拔线。 4.在等高线上标出山峰、谷地等地形信息。 五、等高线图的使用方法 等高线图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地形高低和地势变化,从而更好地 进行地理研究和实践。比如,随着等高线密度增加,表示该地区 地形越来越峻峭,此时应该选择更加安全、稳妥的相关措施。 六、等高线的应用 1.等高线图常被用于地理教学、地图绘制和地形分析。 2.在工程、制图、计算、规划等领域中,也经常应用等高线知识。 3.等高线图可以帮助我们进行山地、森林、草地和农田等地的 开发和利用。

以上就是七年级地理等高线知识点的详细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和运用等高线。

高中地理等高线基础知识点

高中地理等高线基础知识点 地理中的等高线是指连接同一平面上高度相等点的曲线。它是地理学 中的重要概念之一,用于表达地形的特征和地形数据的可视化。在高中地 理课程中,等高线是一个基础知识点。以下是关于等高线的基础知识点的 介绍,供参考。 一、等高线的定义和特点 1.等高线的定义:等高线是地理地形线的一种,是连接地面上高程相 等的点所构成的曲线。 2.等高线的特点: a.等高线是闭合的曲线,它可以围绕山峰、山谷等地貌特征形成闭环。 b.等高线之间的间距代表了地形的陡缓程度。等高线间距越密集,地 形越陡峭;间距越宽松,地形越平缓。 c.等高线的高程点都在曲线上,曲线之外的点高程相同或不等。 二、等高线的表示方法 1.单线等高线:用一条简单的线表示同一高程点,比如一个山峰的顶 部可用一条等高线表示。 2.紧密等高线:多条等高线紧密相连,表示平原、盆地等相对平缓的 地形。 3.平级等高线:表示同一高程的等高线,为了增强可视性和方便测量,通常用重线或粗线表示。

4.阶梯状等高线:一种特殊的等高线形式,表示陡峭的山地或陡坡地形。 三、等高线的地理意义 1.等高线可以通过图像的形式直观地展示地形的起伏和变化。通过等高线图,我们可以看到山脉、山谷、河流等地貌特征。 2.等高线有助于判断地球上的地势起伏。通过等高线的间距和等高线的形状,可以了解地形的陡缓程度,从而对地球表面的特征有更加准确的理解。 3.等高线对于军事作战和地质勘探等方面也有一定的应用。军事上,等高线可以帮助军队有效地选择阵地和部署作战战术;地质勘探上,等高线可以帮助在不同地形上确定最佳的工程建设方式。 四、等高线的读图方法 1.等高线图的底图是由等高线、水系、道路等要素组成的。底图的观察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地形的大致状况。 2.等高线图上的等高线以及等高线间的间距是关键要素。等高线越密集,地形越陡峭;等高线间距越宽松,地形越平缓。 3.等高线图上的等高线线型也有其特殊含义。一般来说,等高线越密集,线型越密集;等高线间距越宽松,线型越稀疏。 总结:

高中地理等高线知识点

等高线的相关计算 1两点相对高度计算 A、两点均在等高线上,直接读数相减的差值; B、两点介于最高值和最低值之间但不等于最高和最低值,假设a点海拔高度为n1

高中地理:等高线知识点总结

1、等高线的特点 等高线是地面同一高度相邻点之连线。 ①同线等高: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等高,并以黄海平均海平面为计算高程的起点,即高线的零点。 ②等高距全图一致:等高距指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 ③等高线是封闭的曲线,无论怎样迂回曲折,终必环绕成圈,但在一幅图上不一定全部闭合。 ④不能分叉,不能合并。即一条等高线不能分叉成两条,两条等高线不能合并成一条(悬崖,峭壁例外)。

①如图是一个陡崖,可能400米等高线刚好穿过崖顶,而100米等高线刚好穿过崖底,则陡崖的最小高度为300米,但可能陡崖的最高点高度为499.99……米,而崖底高度为0.0……01米。则这个陡崖的最大高度为近500米,所以陡崖相对高度为300米≤H<500米。归纳后不难发现,有一个由n条等高线重叠,等高距为h米的陡崖相对高度△H的计算公式:(n-1)h≤△H<(n+1)h ②崖顶处海拔高度取值范围:A+h>H≥A,A为崖顶处闭合等高线中海拔的最大值; ③崖底处海拔高度取值范围:B≥H>B-h,B为重合等高线中海拔最小值。 3、不同地形的等高线

①零米等高线表示海平面,也是海岸线; 4、等高线图的判读方法 (1)看等高线数值 ①可读出任意点的海拔高度,还可以看其极值,表示该地区海拔最大与最小情况,进而显示该区域地势起伏的大小。如果没有数值注记,可根据示坡线(示坡线——垂直于等高线并指向低处的短线)来判断。 ②看局部小范围闭合等高线,如在相邻两条等高线的中间,又增加了一条闭合等高线,则表示其高度不在正常范围,新增等高线的数值必定等于相邻两条等高线的数值之一,等高线内的高度特点是:“大于大的”和“小于小的”。 (2)看等高线的疏密程度 ①在同一等高线图上,等高线分布越密集,则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则坡度越缓。 可根据“坡度=垂直相对高度/水平距离”来决定。 ②在同一等高线图上,若某坡面等高线高处密,低处疏,则为凹坡,反之为凸坡。 ③在不同的等高线图上,不能根据不同图上等高线的疏密来直接判断坡度的陡缓,而要看清楚不同等高线图的比例尺、等高距的差别。要比较它们的陡缓,要看两点间的相对高度与实际水平距离的比值,比值越大,坡度越陡,反之坡度越缓。

等高线的基本知识点

等高线的基本知识点 【篇一:等高线的基本知识点】 等高距全图一致:等高距即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图上所 有标注高度均为海拔高度,单位为米。0米表示海平面,正值表示高 出海平面,负值表示低于海平面。 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闭合圈有大有小,小圈在本图内闭合,如盆 地或山地。大圈在本图中看不到闭合,而中断在图框边上(这是因 为受测绘区范围的限制),但一定会在相邻的拼接起来的多张图幅 中闭合。 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合,但有时也看到重合,那只是在陡崖处 出现。 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的陡缓:“密陡疏缓”,即等高线密表示山坡陡,等高线疏表示山坡缓。 等高线与山脊线或山谷线垂直相交。山脊线为流域的分水线,山谷 线为河流的集水线。 等高线向高值处弯曲的部分为山谷,可能有小河分布;等高线向低 值处弯曲的部分为山脊;相邻两个山顶的中间部分为鞍部,鞍部是 山谷线最高处,山脊线的最低处;多条等高线重叠处为陡崖。 示坡线表示坡度降低的方向,用“- - - ”标记。 几条特殊的等高线: 0米线表示海平面,也是海岸线; 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为平原地形; 海拔500半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等高线稀疏,弯折部分较 和缓——为丘陵地形; 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密集,河谷转折呈 v字形——为山地地形; 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为高原地形。 2.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地形类型与判读方法: 第一步看等高线形状,等高线平直,则可能是平原地形或高原地形,等高线闭合,则可能是丘陵、山地或盆地; 第二步看等高线的注记,平直等高线注记200米以下的地形可能为 平原,平直等高线注记500米以上的可能为高原;闭合等高线注记 内低外高的地形为盆地或洼地;闭合等高线注记外低内高,且注记

高中地理等高线知识点

高中地理等高线知识点 篇一:高中地理等高线知识点】 一、概况等值线是指数值相等各点的连线。地理学科中重要的等值线有:等高线、等深线、等温线、等压线、等降水量线、等太阳辐射量线、等盐度线及等压面等等。 二、做图要求把数值相等的各点用圆滑的曲线连起来。 三、判读的一般方法 1. 读数值———等值差(每相邻的两条线数值差相等或为0 );变化规律(这是做题的基础) 2. 看疏密状况———了解影响因素 3. 看走向和形态———了解影响因素 4. 注意等值线的弯曲处———可添加辅助线,变抽象为直观 四、重要等值线知识要点归纳 (一)等高线 1. 知识点{(1)等高线上的数值代表海拔高度,单位:米 (2)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数值差,称为等高距 (3)判读任何一点的高度:200 m a 400 m ,b =400 m (4)示坡线:垂直等高线的短线,指向下坡向 2. 根据等高线判断地形 (1)山脊: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凸出,脊线一般为河流分水岭。 (2)山谷: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处凸出,谷线一般可以发育河流,为集水线。(3)鞍部:两相邻山顶之间呈马鞍形部位,在局部等高线图中,表现为对称的两侧等高线数值同时递减,而另两侧数值为递增。 (4)盆地:较封闭等高线图上高度值由外向里减小。 (5)山地:封闭等高线图上高度值由外向里增加,一般高度低于500 米,坡徒。 (6)丘陵:封闭等高线图上高度值由外向里增加,一般高度低于500 米,坡缓。 (7)平原:等高线稀疏,较平直,海拔较低,等高线数值一般低于200 米。(即相对高度小,绝对高度小) (8)高原:四周等高线较密集,而中部等高线稀疏,较平直,但海拔较高,等高线数值500 米以上。(即相对高度小,绝对高度大) (9)陡崖:两条或多条等高线叠加部分。(即若相交等高线条数为n,等高

等高线知识集锦

等高线姓名: 编制人:张小义审核人:齐淑艳赵伟伟使用时间:2011、9 一、等高线地形图及其判读 1、等高线的概念:在地图上海拔相等的点的连线,叫等高线。高度注记为“海拔高度” 2、等高线的特点: (1)同线等高: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海拔高度相等。 (2)等高距全图一致:相邻的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叫等高距。在同一幅图上,任何两条等高线之间的等高距都相等。 (3)等高线是闭合的曲线 无论等高线怎样迂回曲折,最终必将环绕成闭合曲线。 (4)两条等高线不能相交,但在垂直的悬崖峭壁处,等高线可以重合 (5)等高线与山脊线和山谷线垂直相交 3、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山峰:闭合曲线,外低内高,用“△”表示 (2)盆地或洼地:外高内低 (3)山脊:等高线凸向低处,即指向地势降低的方向 各条等高线最大弯曲处点的连线为山脊线,也叫分水线。 (4)山谷:等高线凸向高处,即“V”字形尖端指向山顶 各条等高线最大弯曲处点的连线为山谷线,也叫集水线。 【例题1】用三条等高线,图示山谷和山脊,并标示高度。 山脊山谷 (5)鞍部:相邻两个山顶之间的部分,是山脊线的最低处 (6)峭壁或陡崖:多条等高线重叠在一起。 陡崖相对高度的计算 (x-1)d≤ΔH<(x+1)d(d为相邻两条等高线的差即等高距,X为重叠的等高线条数)【例题2】、右图中有一断崖,该断崖处的相对高度可能为( ) A、180米 B、220米 C、320米 D、0米 二、等高线的应用: 1、计算相对高度: 2、与气候结合: A、海拔高的地区应考虑气温的垂直递减。0.6°C/100m

B、山区应考虑迎风坡和背风坡。(降水量的差异) C、盆地不易散热,又容易引起冷空气的滞留等。 【例题3】、某山相对高度3000米,其顶部一年四季保持有永久性积雪冰川,其山脚温度应满足() A、冬季高于15°C B、冬季低于18°C C、夏季高于15°C D、夏季低于18°C 3、根据两地的水平距离测算实地距离: 4、等高线反映出坡度的陡缓 ①在同一幅图上,等高线密集处坡度陡,稀疏处坡度缓。 ②等高距及其间隔相同时,比例尺大的坡度陡,比例尺小的坡度缓。 ③比例尺和等高距间隔相同时,等高距大的坡度陡,等 高距小的坡度缓。 【例题4】、读华北某地地形图,据图判断1-----3题: (1).①②③④四条坡面线的坡度比较( ) A.①<③ B.①<② C.①>② D.③=④ (2).实际调查发现乙坡植物生长好于甲坡,其原因为 乙坡的( ) A.照较强,辐射收入多 B.蒸发较少,土壤水分条件较好 C.气温较高,且日变化大 D.降水较多,水源充足 (3).若乙坡植物受破坏成为荒地,则对其合理的开发整治措施是( ) A、放牧山羊 B、种植喜阳的经济林木 C、修梯田,种植水稻 D、营造混交林 5、判断地貌类型 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为平原地形; 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等高线稀疏,弯折部分较和缓—为丘陵地形; 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密集,河谷转折呈V字形—为山地地形; 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为高原地形。 6、与河流水文结合: ①由山谷的分布,判断河流的位置及流向。 ②水库坝址的选择:一般选在峡谷处,且考虑水库库址应选在河谷、山谷地区“口袋形”洼地处(水平距离窄,垂直落差大) ;峡谷上游要有蓄水库区。坝址位置须岩石结构紧密,不易被侵蚀,如花岗岩。 7、与地区规划结合: ①铁路、公路选线:一般尽量选在缓坡,避开陡崖、滑坡,通往山顶的公路,往往需建盘山路。翻山时应选择缓坡,并通过鞍部。 ②港口应考虑:避风的海湾,避开含沙量大的河流(以免引起航道淤塞);浴场多选择在海滨缓坡沙岸. ③农业区划:根据等高线反映出来的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坡度陡缓、水源条件等,因地制宜进行农业生产区划。一般平原多为耕作业,山坡草地多发展畜牧业,山地多发展林业。 ④工厂厂址选择:除交通、资源、技术等因素外,往往也要考虑地形、地质情况。生产高、精、尖等电子产品的工厂一般选在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的地方。 ⑤建疗养院:一般选在城郊山地向阳坡,清静,空气新鲜,森林覆盖率高的地方。

等高线及地形图基础知识

第一课时:等高线地形图基础知识 一、了解基本概念 1、海拔(绝对高度):表示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又称为绝对高度)如左下图中: 甲的海拔为500米,乙的海拔为1000米 2、相对高度:表示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如左下图中:乙地与甲地之间的相对高度 为:1000—500=500米 3、等高线及等高线地形图在地图上用海拔表示地面的高度,经测量后,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 线,就是等高线。等高线的绘法如右上图所示。用等高线绘制的地形图叫做等高线地形图。 4、等高距:任意相连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如左上图中的等高距为100米 5、示坡线又叫降坡线,在没有标出海拔高度的等高线图上,一般在图上标有一条垂直于等高线并 指向下坡方向的短线,其表示坡度降低的方向,这条指示坡向的短线叫做示坡线。如右上图分

别表示山地和盆地地形的示坡线。 6、等深线: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做等深线 7、地形剖面图;地形剖面图是以等高线地形图为基础转绘而成的,它是沿等高线地形图某条线下切而显露出来的地形垂直剖面。通过地形剖面图,可直观地看到地势的高低起伏和坡度的陡缓, 二、认识:陆地5种基本地形类型及特征(从总图判断) 1、平原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平坦宽阔。 2、丘陵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地面起伏不大,坡度较小。 3、山地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坡度陡峻,等高线稠密。 4、高原海拔较高,相对高度较小(地面起伏不大),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边缘陡峻), 而等高线的顶部明显稀疏。 5、盆地四周高中间低。四周等高线密集,数值大,中间等高线稀疏。数值小(面积小的叫洼地)。

高中地理知识点等高线总结

高中地理知识点等高线总结 一、等高线定义 在地图上,把海拔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的线。 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推断地图反应内容详略: 一般来说,比例尺越大,等高距越小,对地形反映得越为详尽。 2.判读等高线数值给与计算: ⑴相邻两条等高线的数值大小,存在三种可能(相等或大于、小于一个等高距); 看局部小范围闭合等高线:如在相邻两条等高线的中间,又增加了一条闭合等高线,则表示其高度不在正常范围,新增等高线的数值必定等于相邻两条等高线的数值之一,等高线内的高度特点是:"大于大的'或"小于小的

'。 ⑵有关等高线图的计算问题 ①计算两地间的相对高度:从等高线上读出任意两点的海拔高度,就可以计算这两点的相对高度:H相=H甲-H乙。 ②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已知某地的气温柔两地间的相对高度,依据气温垂直递减率( 0.6℃/100米)可以计算出两地间的气温差异:T差=H相/1000.6。 ③坡度计算:在考查能否修建梯田时,常用到坡度计算,假如坡度大于25时就不能修建梯田,公式tan=h/L,h为两点相对高度,可由两点等高线求出;L为两点间距离,可由图中比例尺与两点图上距离算出;为坡度可由h/L 的值,再从数学三角函数表中查出。 ④打井深度计算:通过等高线和等潜水线计算至少要打多深井才能出水

h=a-b,h为井深,a为等高线值,b为等潜水线 ⑤进行悬崖高度的计算 ⅰ悬崖顶部的高度(海拨高度)H顶,其公式为:aH 顶a+d( span其中a为与悬崖相交的等高线的最大值,d为等高距),如图1-2中悬崖D处顶部的海拔高度为500米H 顶600米。 ⅱ悬崖底部的高度(海拔高度)H底,其公式为:b-dh span顶b(其中b为与悬崖相交的等高线的最小值,d为等高距),如上图中1-2悬崖D处底部的海拔高度为200米h span底300米。 ⅲ悬崖的相对高度为△H,其公式为:(n-1)d△ H(n+1)d(n为悬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条数,d为等高距),如 右图中悬崖D的相对高度为200米△H400米。 (3)判读等高线的疏密程度: (1)在同一等高线图上,等高线分布越密集,则坡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