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议论文读写例话3:论据的选择与运用

议论文读写例话3:论据的选择与运用

议论文读写例话3:论据的选择与运用

一、论据的概念及其分类

1.概念

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叫做论据。提出论点必须有根据,即必须举出足够的事实或正确的道理,证明论点的正确性,这些“根据”“事实”“道理”就是我们说的论据。

2.论据的分类

依据论据本身的性质和特征,可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1)事实论据,是指现实生活中有代表性的确凿事例或史实以及统计数字等,它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的描述和概括,是证明论点的最有说服力的依据。所谓“事实胜于雄辩”就是这个道理。例如: 生为楚国人,死为楚国鬼

屈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担任楚国的左徒,面对强秦的威胁,屈原主张联合其他五国抵抗秦国。但楚王听信谗言,将他罢职流放。朋友劝屈原说:“你有才能,楚王不用你,为什么不到别国去?”屈原拒绝说:“我生为楚国人,死为楚国鬼。”这表现了他对祖国的一片忠心。他在流放中,一直忧国忧民,写《离骚》以言志。楚亡后,62岁的屈原内心悲愤交织,抱石投入汨罗江,以死殉国。

这段文字叙述了历史上伟大诗人屈原尽管遭受谗言被罢职流放,但仍然不肯离开楚国,最后抱石投江的事实作为论据,论证了文章的观点。

运用事实论据要遵循以下原则:

首先,在叙述事实时要着力突出论点(分论点)所需要的侧面,而将其余的舍弃。

其次,在叙述了事实之后,还要紧扣论点善于分析和推理。事实论据和论点之间在某种意义上说还是间接的联系,只有把事实论据所蕴涵的思想内涵发掘出来,这个含义才能与论点真正发生内在联系,从而证明论点。

第三,事实论据的叙述力求简明扼要,切忌“以叙代议”。议论

文中援引事实论据目的是为了直接证明论点的正确可信,不像记叙文以具体生动的描述过程取胜。议论文的语言特点具有概括性,因此运用事实论据时应对材料加以概括和提炼,表述的文字务必精要凝练,应把主要的笔墨放在说理分析上。

(2)道理论据,就是选用通过实践证明了的正确的经典名言、公理、定律以及尽人皆知的道理等等来作论据,以证明论点的正确性。

引用理论材料作论据,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①可信性原则。作为论据的依据,被引用的理论材料一定要确凿可信,不论是引用名人的原话,还是引用大意,首先应搞清作者是谁,不可张冠李戴,把孔子的话当做他人的话来引用。如果是引用原文,一定要核对原文不要抄错;如果是引用大意,一定做到对原文内容能够正确概括,做到准确可信。

②针对性原则。引用理论材料的目的是为论证某个观点服务的,切切不可牵强附会,无的放矢,架空议论。

③引申性原则。这是说在引用精当的材料作论据后,不能就此完事,不作分析,这样有引无证,不能充分发挥论据的作用。正确的做法是在引用理论材料之后,紧跟着就要对理论材料进行科学的推论,从中推导出新的含义,生发出新的思想,进而推动文章的论证。如: 外国有句俗话:玻璃被铁锤击碎,钢铁被铁锤锻造。如果你是钢铁,身体的缺陷永远不会击垮你。可以说一个坚强的人才能正视自己的缺陷,绝不会被缺陷打倒,只会化缺陷为前进的动力从而走向成功。(张伟《正视自己的缺陷》)

其中“如果你是钢铁,身体的缺陷永远不会击垮你”就是对引用的话“玻璃被铁锤击碎,钢铁被铁锤锻造”进行解说,在此基础上推导出“一个坚强的人才能正视自己的缺陷,绝不会被缺陷打倒,只会化缺陷为前进的动力从而走向成功”的结论。

④简明性原则。引用理论材料作论据,目的是证明观点的正确,如果引用过多的理论材料,以引代论,效果会适得其反。

二、论据的选择

1.阅读教材中尹方荣《论度量》,思考:

(1)本文逐层阐述了哪几个观点?

(2)这些观点是建立在论据的基础上的,看看文章使用了哪些论据?这些论据哪些是道理论据,哪些是事实论据?

2.论据的来源:

①从生活中选择论据。每一个人都在现实中生活着,看着自然的山川河流,听着社会的奇闻轶事,感受着丰厚的风土民情,与不同的人打着交道,与不同的事发生着多种多样的联系,并且对自己的地位、名声、理想、愿望有着深刻的心理体验。这一切都能成为论述自己观点的论据资源。

②从阅读中选择论据。我们课本上,不乏波澜壮阔的历史事件、感人心魄的名人故事、奇特异样的域外文化、饶有趣味的科学发明等。此外,我们看报纸,听广播,进网络,各种信息丰富多彩,这些都可以成为论据资源。

3.选择论据的基本要求:

(1)论据要紧扣论点,正确,有针对性。

论据要紧扣论点包含两层意思:

①论据必须与论点统一,与论点有密切关系。

②运用论据过程中切忌出现与证明论点无关的内容。

论据是用来支撑论点的依据,是作者建立论点的理由,必须为论点服务,因此它必须与论点保持一致,即材料与论点有必然的、本质的联系,能完全支撑论点,这就是通常说的“观点与材料的统一”。如果不一致,或者偏离了论点,不但没有说服力,反而会成为文章的累赘,甚至会阻塞文章的思路。观点和材料的统一,这是对论据提出的最起码的要求,即无论是事实论据,还是道理论据,都应该能够充分证明论点,这是议论文写作最基本的要求。否则,就算你的事实论据再典型,你的道理论据再精辟,也是没有价值的。

讨论1:论述“勤能补拙”可以用如下哪些材料?

①姚明作为世界体坛冉冉升起的巨星,已是全世界年轻人的偶像。与其他NBA球员相比,姚明身体条件偏差,在弹跳、肌肉方面更没法和黑人比。但姚明相信勤能补拙。每次训练前,他都要自己先练上两

个小时的体能。负责给他们洗衣服的师傅说:姚明训练可真刻苦。大冬天,也出那么多汗,鞋子里都倒得出水来。

②我国第一个电子学女博士韦钰在西德进修期间,没有空暇到繁华的街头漫步,没有精力去剧场、影院欣赏艺术,她一心扑在专业学习上,就连生病也拒绝休息。正是刻苦,才使她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③王羲之经常在自己的衣服上写字,将衣服划破,终于成为一个有名的书法家。

④梅兰芳小时候口吃,为了弥补这一缺陷,他坚持每天早上含沙练唱,最终改掉了口吃的毛病,成为一位闻名中外的艺术大师。

讨论2:下面这段文字能否论证“勤奋是成功的必经之路”的观点?

19世纪法国著名科幻小说家凡尔纳一生写了104部科幻小说,然而他的第一部科幻小说《气球上的五星期》却接连被15家出版社退了回来。他痛苦至极,打算把书稿付之一炬,妻子却夺过书稿,给他鼓励,于是他毅然走向第16家出版社。

这家出版社经理赫哲尔不但马上决定出版,而且还同凡尔纳签定一个为期20年的写作出版合同。凡尔纳从此一发不可收,成为世界“科幻小说之父”。

(2)论据要典型,有多样性,能从不同角度支撑观点。

典型性即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意义。论据典型,能获得以少胜多的效果。论据不典型,就不能说明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就没有说服力。生活中偶然性的个别事例,是不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意义的,也就不能作为论据,否则就会导致论点的谬误。

在我们的身边,有许许多多典型材料可以作为论据,从古到今,从中到外,从名人到普通人,从名言到俗语,皆可作为有力的论据,使文章丰满起来。但是只要用到名人名言作为论据时,总有一些学生连举一大串,而其中的一部分学生所写的几个人物,又往往是同一个国家、同一个时代、同一个类型、同一个领域,这便犯了缺乏典型性的错误。因为从同一个角度举出来的论据再多,再贴切,也只能代表一个方面的普遍意义。如能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地选择论据,避熟就生,避旧就新,典型性和信息量就会增加,这就有利于阐述道理,

令人耳目一新。

由此可见,选例不在多,而在精,如果能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去选例,那么会起到以一当十的效果,会使论证全面,更有说服力。常见的选例角度有不同的领域(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不同性质(正面、反面)、不同国别(中国、外国)、不同的时间(古代、近代、现当代)等。

讨论1:下面这段文字能否论证“才能来自勤奋学习”这个论点?

事例:革命导师马克思,为了写作《资本论》,花了四十年的工夫,阅读资料和摘写笔记。他在伦敦,每天到大英博物馆院图书馆阅读,竟在座位前的地板上踩出一双脚印。马克思是我们的光辉榜样,这双脚印深刻地说明:才能来自勤奋学习。

讨论2:下面这段文字在论据的选择上有何特点?

古今中外,多少英雄豪杰、风流人物丧失理智,拜倒在感觉之中,铸成千古遗恨!秦王嬴政,开创了大秦帝国,何其壮哉!然而,令人痛心的是他利令智昏,认为基业已固,企望恩蒙万世,自号“始皇”,对人民实行野蛮残酷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丧心病狂地“焚书”“坑儒”“以愚黔首”,及其传至二世,终致“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多么可叹!被誉为世界物理界“伟人”,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杰出科学家牛顿,晚年为“感觉”所左右,一味信奉神学,走了与科学背道而驰的道路,令人扼腕。当代著名作家周而复声名显赫,身为共产党员,却为“感觉”左右,竟然丧失理智,不顾民族尊严凭吊靖国神社。跪倒在犯下滔天大罪的日本战犯的脚下,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奇耻大辱,他本人也因此声名狼藉。

(3)论据新颖独特,有时代性,且要围绕论点进行叙述。

议论文中选用的道理和事实是作为论据使用的,叙述材料要简明扼要。一般而言,议论文叙例应是针对构成论点的要素作概括叙述,不应使用描写,删去与论点关系不大的内容,不宜面面俱到,全盘照抄,更不能篡改材料。

叙述材料时应根据不同的论点有所侧重。我们选用的材料往往是多义的,或者说材料的主旨总是由多个意义点构成的,这样的材料可

以论证不同的观点,那么我们用它论证观点时就必须对材料进行分析,从材料中找准切入点,把事例与论点内在的逻辑关系揭示出来,使材料与观点粘在一起,达到高度统一。如果是多个材料论证论点,必须对掌握的材料进行筛选辨析,区别不同材料所蕴涵要旨的细微差异。另外,要使论据新颖,一要视野开阔,选取大众少有涉及的地域或领域存在的言论和发生的事件,二要关注社会发展,从自身现实经历和媒体报道中发现新的材料。曾在报刊上看到这样的一句话:在议论文写作中,选择新鲜的别人尚未用过的论据是金子,别人已用的论据你能变换角度去用是银子,别人经常用的而你又照搬照用的是石子。在论据的运用中,我们要力求用的都是金子、银子,而不是石子。

讨论1:下面这则事例能否论证“要认真学好语文”这个论点?该怎样叙述才可以?

事例的叙述:由于生活所迫,英国著名科学家法拉第十四岁便进了小书店当学徒,接触到一些科学读物,由此激发了他对科学的兴趣,开始热爱科学并决心献身于科学事业。由于刻苦,他第一个发现电磁感应和光电感应,为科学作出了贡献。遗憾的是这个对近现代物理学的研究与应用具有伟大意义的发现,就因为法拉第语文水平低,写出的学术论文晦涩难懂,又缺少数学的证明,人们看不明白,在当时一直未引起大的反响。直到麦克斯韦用通俗流畅的语言和数学方法阐明后,这两项伟大的发现,才被世界所公认。后来,法拉第要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电学的实际研究》等理论性书籍,总感到诸多不便。为此,他深深感到,科学缺少语文知识是不行的。他很后悔自己没有多读一点书,特别是没有学好语文。

讨论2:下面这则事实论据有何特点?

德国马普学会日前发布新闻公告介绍说:马普学会与奥地利格拉茨大学合作设计的两个实验表明,在各自的学科领域里,智力因素并非决定性因素。而且,通过后天的学习可以弥补先天智力的缺陷。

是的,我们不必再犹豫了。我们的智力可能是很普通的,但只要努力,我们便可以做优秀的学生,便可以实现自己的宏伟抱负!

三、论据的使用

1.要围绕论点概括材料,且叙述材料时做到简明扼要。

南宋文学评论家严羽曾说:“语贵洒脱,不可拖泥带水。”事例材料用进议论文中是为证明论点服务的,因此叙述时要简洁概括,高度浓缩。但同学们平常积累的常常是完整的故事,所以首先要学会把故事材料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保留与论点相关的内容,删去与论点无关的内容。

议论文中的事例是作为论据出现的,它的任务是确立论点,而不在于向读者展示事情本身发生的过程,因此,陈说事实应简括扼要,力避繁冗拖沓,以叙代议。所用事实若为人们所熟知,那只需“一言以蔽之”,使之能证明论点即可;所用事实若不为人所熟知,也同样要力求简要,做到要言不烦。

另外,有的同学叙述事实论据时,不突出重点和精华,不注意取舍,水分太多,有许多的叙述描写,有时还有详细的故事情节,使文章的论点无法得到充分的证明,几乎成了记叙文,这是写议论文的大忌。议论文重在议论,不重在记叙,事实材料的叙述要简明扼要,有时只要把能证明观点的那个部分、侧面交代清楚就行了。从头到尾进行详尽描述,这是不允许的。议论文中的事实,应该只是叙述而不是描写,是择要交代梗概,舍弃其中的细节;摘取事件的一点,舍弃其他与论点无关的部分,这是很重要的一点。

训练: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下面这段文字,使之可以用作论证“宽容”的事实论据。

2007年4月16日当地时间7点15(北京时间19点15),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发生了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恶性校园枪击案,枪击造成33人死亡,枪手本人开枪饮弹自尽,枪击案疑犯为23岁的韩籍青年赵承熙。有报道称,赵承熙曾接受精神健康问题的治疗,总是写一些跟谋杀和自杀有关的东西。令人意外的是,在4月20日中午举行的遇难者追悼仪式上,凶手赵承熙和32名遇难者一起被列为悼念的对象。据媒体报道,当时放飞的气球是33个,敲响的丧钟是33声,33块半圆的石灰岩悼念碑被安放在校园中心广场的草坪上。其中一块悼念碑

上写着“2007年4月16日赵承熙”,旁边放着鲜花和蜡烛。还有一些人留下的纸条:“希望你知道我并没有太生你的气,不憎恨你”,“你没有得到任何帮助和安慰,对此我感到非常心痛”,“所有的爱都包含在这里”,“爱,是永远流传的”。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下面的材料,使之可用作论证“宽容”的事例论据。

清朝康熙年间,桐城人张英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邻居是桐城另一大户叶府,主人是张英同朝供职的叶侍郎。两家因院墙发生纠纷,争吵不休,各不相让,甚至剑拔弩张,要大动干戈。张老夫人修书向张英告状,希望张英凭京城官吏身份向对方施压,逼其让步。张英见信深感忧虑,回复老夫人:“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人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于是,张老夫人令家丁后退三尺筑墙。叶府很受感动,命家人也把院墙后移三尺。从此,张、叶两府消除隔阂,成通家之谊,也成就了桐城“六尺巷”的传奇。

(3)如果我们用下面的材料来论证“失败是成功之母”该怎样叙述?

①化学家诺贝尔为减轻工地上挖土工人的繁重劳动,决心发明炸药。

②四年里,诺贝尔废寝忘食,一丝不苟做了数百次实验,换来的却只是数百次失败,但是,他毫不气馁。因为他心中始终有一个坚定信念。一定要发明“炸药”,减轻工人们繁重的负担。

③最后一次实验时,他聚精会神地盯着延燃的导火线,一声巨响,“炸药”爆炸产生了极大的威力,在旁边的人不禁惊叫:“诺贝尔完了!”

④然而,正当人们为失去一位伟大的化学家而悲痛的时候,诺贝尔神奇般的从浓烟中跳出来,他面孔乌黑,身上带着血,兴奋地狂呼:“成功了。”

⑤就这样,诺贝尔发明了炸药,从那时起,大大减轻了挖土工人的劳动强度。

2.要掌握一定的技巧

不少学生在叙例时千篇一律,罗列材料,堆积词语,导致平淡寡趣、枯燥呆板。尽管所讲的道理千真万确,所用的语言却干瘪乏味。

因此,在例子的表述上也应讲究技巧:

(1)层层堆叠,铺排有力。所举事例在性质、层面、角度或其他方面无任何变化,只是数量的增加,通常这种简单的列举应尽量避免,因为它对论证论点的普遍性帮助不大。但在一定的情况下,这种方式会变得相当有力。如:

中国自古就有“士可杀,不可辱”的说法,“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一直都是名人志士们最基本的准则。苏武牧羊忠心不改,萧望之以死鉴忠心,朱自清宁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孙天帅死前高呼捍卫尊严,方志敏一生清贫,从不卑躬屈膝……他们已被载入史册,他们的英名就是捍卫尊严的化身!(朱淑媛《尊严,不可丢》)

有意的铺排与盲目的堆砌不同,它能够使语言构成一种铺张之态,如以上这一例子,排比举例简洁充分,一个接一个,让人不能不信服其论述的观点。我们在作文时,如果所举事例是众所周知的,铺展开来则难以给读者新意,这就不妨考虑用排比举例。

(2)正反对照,加强力度。这是例证法的一种特殊形式,即举出彼此相反的两类事物,或同一事物的正反两个方面,一正一反,对比鲜明,从而增强论证的力度。

其实,历史已不只一次向人们鸣响警钟:假如,当初蔡桓公相信了扁鹊的话,他又何至于病入膏肓而一命呜呼呢?假如,当初马谡采纳了王平的建议,他又怎会遗恨街亭而伏诛于武侯麾下呢?假如,当初秦孝公不采纳商鞅之谏而变法,秦国又何以能称雄于六国呢?假如,共产党人不听取李鼎铭先生的意见而实行精兵简政的话,革命政权又何以能变成“小老虎”而吃掉庞然大物的“东洋驴”呢?由此不难看出:善纳人言者,昌;拒纳人言者,亡!

【分析】

文中为了证明“善纳人言者,昌;拒纳人言者,亡”这一观点,用了蔡桓公、马谡、秦孝公三例进行正反对比论证。在使用论据时,用的是假设推理的方法,假如他们能善纳人言就能使国家昌盛,拒纳人言就必然灭亡。

3.紧扣论点分析论据

分析是联系论点和论据的桥梁,是丰富文章内容、开掘议论文深度的关键。围绕论点摆出论据之后,一定要围绕论点对论据从理论上加以分析,分析它与论点之间有什么关系,讲清它们为什么能证明论点,千万不能只摆事实而不讲道理,只是单纯地罗列事例。有了分析,就能使事例和论点成为有机的统一体;只有通过理性的分析,揭示出事例与论点之间的关系,才能使文章产生令人信服的逻辑力量。

(1)分析事例论据常用的句式

①没有……而是……

宽容,是超越各族界限的博爱。哈提卜,一个12岁的巴勒斯坦少年,被以色列士兵开枪击中而不治身亡。然而,他的父母却决定将他的器官捐献出来以拯救急需器官移植的以色列人。哈提卜的叔叔说:“看到哈提卜的器官将用来拯救病人,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不管他们是犹太人还是以色列人,毕竟我们都是人。”是呀,毕竟我们都是人,多么质朴的话语呀!这是一种超越了各族界限的博爱,而这种博爱,正是建立于他们伟大的宽容之上。面对杀死了他儿子的以色列人,哈提卜的父母没有对以色列人深恶痛绝,恨入骨髓,而是选择了捐献器官、选择了宽容、选择了博爱、选择了以这种方式来实现儿子的生命价值。因为他们懂得:仇恨换来的只是痛苦,唯有宽容才能化解矛盾,在满目疮痍的战争废墟之上绽放绚烂的生命之花。(董亚民《谈宽容》) 【分析】

文段运用巴勒斯坦少年哈提卜的事例,来证明“宽容,是超越各族界限的博爱”的观点。作者简单叙述了事实后,对哈提卜父母的态度进行分析,他们没有对以色列人深恶痛绝,恨入骨髓,,而是选择了捐献器官、选择了宽容、选择了博爱、选择了以这种方式来实现儿子的生命价值,点明题旨。此段中用的是并列句式:没有……而是……

请以“没有……而是……”句式,分析“六尺巷”事例论据。

当与叶家因院墙发生纠纷,张英没有______,而是______。

②因为……,……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要得人先要学会容人。因为重用曾经差点要了自己命的管仲,齐桓公得以称霸。因为重用曾为别人出谋害他的

魏征,李唐才会有后人惊叹的“贞观之治”。由此可见包容的强大力量,懂得包容的人才会赢得他人的信任和爱戴,它能产生一种强大的凝聚力,使人愿意团结在你周围。(吴先敏《谈包容》)

【分析】

文段中用管仲和魏征的例子来证明“要得人先要学会容人”的观点。管仲和魏征都曾为了自己的主子伤害过齐桓公、唐太宗,但桓公、太宗不仅原谅了他俩的过失,还对他们予以重用,最终成就各自的帝业。文中先表明观点,再追溯原因。用的是因果句式:因为……,……

请用“因为……,……”句式分析“六尺巷”事例论据,续写上段内容。

当与叶家因院墙发生纠纷,张英没有斤斤计较,而是主动退让,后退三尺。没有大动干戈,以权相压,而是宽宏大量,义结邻里。因为__________。

③若无……,怎能……(或:假如……,何至于、何以……)

若无坚硬的沙子对河蚌造成的痛楚,怎么会有珍珠的美丽?若无寒冷的冰凌对梅花施与的阴冷,怎么会有梅花扑鼻的芳香?若无粗糙的砺石对钝刃的反复打磨,怎么会有宝剑的锋利?若无挫折和逆境对人生的磨砺,怎么能锻造出成功的人生?所以说,人生需要挫折,挫折磨砺人生。(吴炜勇《人生·挫折》)

【分析】

文中为了引出“人生需要挫折,挫折磨砺人生”的观点,用了河蚌、梅花、钝刃三种自然现象类比。在表述时,用的是假设推理的方法,假如它们不经受痛楚,不忍受寒冷,不经历磨砺,就无法成就自身的美丽、芬芳和锋利。用的是假设句式:若无……,怎么……

此外,还可以用以下句式表述:假如……,何至于、何以……

请用“若无……,怎能……或:假如……,何至于、何以……”句式分析“六尺巷”事例论据。

同学们刚才运用各种句式分析事例论据,写出了文段。一个事例,一则材料也许看起来平常、单薄、片面,但若干材料组合使用就能产生合力,使文章内容充实,内涵丰富,其效果是孤立静止运用一个材

料无法企及的。而且还可以选用反面的事例,通过正反两面的事例对比来增强说服力。

组合事例论据的方法主要有两种:①同类事例并列组合;②正反事例对比组合。

(2)分析论据常用的方法

①阐释分析法

阐释分析法(又称意义分析法),就是对作为论据引用的概念、学说或主张的意义加以解释、说明或阐发。特别是所引用的论据来源于较难理解的文言文或经典著作中艰深难懂的语句时,运用阐释分析法是十分必要的。例如,在论述“环境与成才”的关系时,引用了“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这一论据,随后作阐释分析: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楚国大夫要他儿子学齐国方言,让一个齐国人教他,而生活环境中的许多楚国人都在干扰他。这样,即使每天鞭打他,要他说齐地的方言,还是办不到。可见,环境对人的影响确实很大。

只有经过阐释分析,论据的含义才会更加明晰,读者也才能较容易地从这一寓言中认识到环境是成才的重要因素这一道理,论据的论证力量才能充分地显示出来。

②求质分析法

求质分析法(也称揭示本质分析法),就是透过论据所提供的现象揭示出事物本质的一种分析方法。运用此法的关键是准确地抓住蕴涵在论据中的本质的东西。例如论证“弄虚作假行不通”这一观点时,先引述南郭先生的事例,然后进行分析:

“滥竽充数”四个字概括得好,好就好在点出了南郭先生的要害——“充”。南郭先生不会吹竽,本来无可厚非,但他不该不会装会,弄虚作假,冒充内行,而且一味装下去,靠蒙骗过日子,以致落得个逃之夭夭、贻笑大方的结局。

这里,作者抓住了南郭先生弄虚作假、不懂装懂的实质,并用一个“充”字点出了南郭先生的要害,点明了所引事例的本质。求质分

析法往往能一语中的,在论证上也就有一字千金之效。

③评价分析法

评价分析法,就是引述事例后,对所引述的事例作适当的评价,从而使自己的观点得到印证。例如,在论述“节俭”时,引用了“曾国藩以俭戒子,其子曾纪泽终成出色的外交家;方志敏居官不贪,一生清贫,千古留名”的事实后,接着进行分析:

是的,“俭者心常富”,节俭能培养人同困难作斗争的勇气和意志,而这正是一个人立业最重要的素质。从这个意义上看,有人说饥饿是人生的佐料,吃苦是一种资本也不无道理,而自觉和戒奢尚俭则更是促人修身养性,磨炼意志的有效途径。

这里,作者紧扣论点,对论据进行了评价性分析,这种评价分析使作者的观点得到强化。

④因果分析法

因果分析法,就是抓住论据所述的事实,并据此推求形成原因的一种分析方法。事出必有其因。我们可以依据事物发展变化的因果关系,由事物发展变化的结果,推导出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从而揭示出一定的生活规律,使事例有力地证明观点。例如《近墨者黑》一文中引用“孟母三迁”这一事例后的一段分析:

……为什么孟母初居墓旁,孟子便每天只会学哭呢?这是因为人有社会属性,一个人的发展方向与他所处的环境有直接联系,一个人的性格行为,不可避免地要烙上周围环境的印记。所以说,近墨者黑是一种很自然的现象。

本段文字就是通过分析孟子行为的原因,从人的社会属性的角度考虑,阐明了环境对人的直接影响,发挥了事例的论证作用,直接论证了“近墨者黑”的必然性。

⑤假设分析法

假设分析法,就运用假设推理对所列举的论据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运用这种方法,首先必须较完整地引述论据,然后提出形成条件并不存在的假设,并据此推导出一个与事实完全相反的结果,在不同的条件与结果的比较中,其形成条件的必然性就得到了有力的论证。

例如《六国论》中的一段分析: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再如:

试想,如果杨澜仅仅满足于主持人的位子,而不虚心地学习,不断地挑战,她能将自身价值升华吗?人生理想的追求、自身的价值的实现需要的是不断努力,不断磨砺;而不是骄傲自满。

运用此法分析事例,可大大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四、病文升格

【学生病文】

挫折一生

09级高一(2)班余式辉

在烈火的洗礼中,罪恶的凤凰涅槃重生;在尖刺的锋芒里,顽强的荆棘鸟忍痛高歌。没有烈火,凤凰怎能洗去一身的罪孽?没有尖刺,荆棘鸟怎能啼出美妙的歌声?正是那肉体上的折磨,磨砺了心志,锻造了灵魂。

古之成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圣人不惧怕挫折,反而认为挫折能磨砺人生。

勾践十年卧薪尝胆,低下了高昂的头,放下了王者的尊严,吸取教训,发奋图强,最终创造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奇迹。他以十年的磨难换来一代霸主的荣耀。

爱迪生可谓是世上经历挫折最多的人之一,仅仅一个灯泡,便失败了上千次。但他不允许自己认输,愈挫愈勇。终生为世界贡献了一千多项发明,被誉为“发明大王”。

勾践和爱迪生并非智力超乎常人,可是他们在面对挫折时有毫不气馁、决不放弃的勇气,他们有旺盛的斗志和在任何艰难险阻面前不屈服的精神,他们化挫折为动力,以挫折为基石,脚踏实地地向成功进发,方成就了他们的辉煌。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生有跨不完的山,在翻山越岭中增强我们的体力。仰天大笑出门去,我

辈岂是蓬蒿人。只要敢于迈步,敢于向前,挫折算什么!照样是我们的脚下基石。

何不让人生充满挫折?何不让挫折磨砺人生?风雨再多,总会见到彩虹,挫折再多,总会遇到成功。

【病因分析】

本文前半部分符合议论文写作要求,观点鲜明,也能围绕论点选材,尤其是在叙述了勾践和爱迪生的例子后,围绕两则材料的内容紧扣论点分析其中蕴涵的道理,可以说是这篇文章的亮点。问题就出在后面两个自然段,无论是引用还是举例都不能紧扣论点“正是那肉体上的折磨,磨砺了心志,锻造了灵魂”展开,背离了“运用论据证明论点两者要高度统一,不能偏离”的原则。

【升格佳作】

挫折,一生相随

余式辉朱淑媛

在烈火的洗礼中,罪恶的凤凰涅槃重生;在尖刺的锋芒里,顽强的荆棘鸟忍痛高歌。没有烈火,凤凰怎能洗去一身的罪孽?没有尖刺,荆棘鸟怎能啼出美妙的歌声?正是那肉体上的折磨,磨砺了心志,锻造了灵魂。

古之成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圣人不惧怕挫折,反而认为挫折能磨砺人生。

勾践十年卧薪尝胆,低下了高昂的头,放下了王者的尊严,吸取教训,发奋图强,最终创造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奇迹。他以十年的磨难换来一代霸主的荣耀。

爱迪生可谓是世上经历挫折最多的人之一,仅仅一个灯泡,便失败了上千次。但他不允许自己认输,愈挫愈勇。终生为世界贡献了一千多项发明,被誉为“发明大王”。

勾践和爱迪生并非智力超乎常人,可是他们在面对挫折时有毫不气馁、决不放弃的勇气,他们有旺盛的斗志和在任何艰难险阻面前不屈服的精神,他们化挫折为动力,以挫折为基石,脚踏实地地向成功进发,方成就了他们的辉煌。

罗曼·罗兰曾说过:“痛苦像犁,它一面犁破你的心,一面崛起生命的新起源。”的确,正是因为饱经风霜,才造就了梅的铮铮铁骨;正是因为有了沙子给蚌造成的痛苦,才有了光彩夺目的珍珠。可见,挫折可以造就美,可以使生命焕发出光彩!

挫折就像一阵疾风,当我们展翅高飞时,它可能会成为我们前进的阻力,但若是我们能掌握好方向,它又何尝不是我们前进的动力呢?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他们正是经历了挫折的洗礼,才有了生命的新亮点。

凤凰在浴火中之所以得以重生,荆棘鸟在芒刺中之所以能放声高歌,那是因为磨砺不仅能置你于死地,但也可以让你的生命充满光彩,让你在艰难中发掘生命的新起源。

在生命的长河中,既然挫折在所难免,何妨让挫折相伴一生!

【点评】

本文观点鲜明,且能紧扣论点选择和使用论据。文章在描述现象的基础上,揭示其中蕴涵的道理,自然引出观点,接着分别用例证、引证、喻证等论证方法准确有效地证明了论点,说理透彻,论证充分。在解决问题部分,紧扣上文材料重申“在艰难中发掘生命的新起源”的重要意义,照应文章观点。

五、写作实践

(一)课堂练笔

以“学会宽容”为话题,自选事例论据,先概括事例材料,再运用一种方法分析事例,写一段话。

(二)课外作文

1.围绕“挫折磨砺人生”这个中心,选取两到三个论据,并运用适当的技巧表述出来,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2.请以“宽容”为话题,写一段议论性的文字,在证明的过程中适当地运用下列语句:

唯宽容可以得人。

宽容意味着给予,给予别人能使自己变得更加丰富。

宽容是有气量的表现,而刻薄却是不足的流露。宽容是芬芳的花

朵,友谊是它的果实;宽容是理解的桥梁,真诚和信赖是它的基石。

3.阅读下面的材料,写一篇议论文。

日本人的危机意识

日本是一个岛国,其地理位置在亚欧大陆板块的交接处,是火山、地震、海啸等重大自然灾害的高发区。有史料记载的七级以上地震就高达数十次。饱受自然灾害威胁之苦的日本人有着强烈的危机意识,他们对自然灾害的未雨绸缪措施是世界上其他国家难以比拟的。

日本有世界最先进的海啸、地震预防系统,以确保在海啸、地震发生前,让群众争取尽可能多的时间逃生。日本的小孩在上学的时候就开始接受系列的预防自然灾害基础知识的教育,一些城市每年都会举行一些模拟地震演习。日本的房屋绝大多数都经过严格的防震处理,能够抵抗较强的地震,正是因为如此,近代日本发生了几次严重的地震,但是都没有造成大的人员伤亡。

请全面理解材料,可以选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立意自定,题目自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六、佳作赏析

防患于未然

09级高一(1)班余文娟

日本是地处亚欧大陆板块交接处的一个岛国,是火山、地震、海啸等重大自然灾害的高发区。饱受自然灾害之苦的日本人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海啸、地震预报系统;日本的小孩上小学时就开始接受一系列的预防自然灾害基础知识的教育;日本的房屋绝大多数经过严格的防震处理。正是因为日本人有着强烈的危机意识,所以,近代日本尽管发生了几次严重的地震,但都没有造成大的人员伤亡。可见,防患于未然是多么重要,它往往能使你在危急关头化险为夷。「定向引述材料很合理,以因果关系的复句朝自己要得出的观点方向分析材料,揭示观点。」

战国时期齐国孟尝君门下有个食客叫冯谖,他受到孟尝君养士诚意的感动,决定尽心竭力维护孟尝君的政治地位和利益。有一次,孟尝君派冯谖去薛地为他收债。没想到冯谖将债务核对完之后,竟假托

孟尝君的命令,烧毁了所有的债券。孟尝君开始对他的这种做法很不理解。直到他被齐王放逐到薛地受到薛地百姓热烈迎接时,才明白了冯谖的用意。是啊,伴君如伴虎,唯有防患于未然,早日为自己谋算,等到危机出现时才不会陷于窘迫的处境。假使冯谖没有未雨绸缪,没有提前为其寻得安身之所,不知孟尝君将以如何的境遇示人。「以孟尝君为例,叙述简洁、概括,围绕论点,正面论述防范于未然的重要性。」

古人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说的就是防患于未然,作长远打算的必要性。一个人如果得过且过,过一天安稳日子是一天,保不准哪天危难突然降临,弄得措手不及,束手无策。「引用俗语讲道理,论述不能防患于未然的危害。」

太史公曰:“夫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古人推崇以礼树人,而不是以法制人,其缘由就在于此。要想提高人民的道德修养,培养人民的义行节操,唯有在其违反社会道德准则之前,用礼去感化他,去塑造他,而不是在其乱节之后以刑罚之,这说得其实也是防患于未然的重要性。「引证,古人推崇以礼树人,用礼去感化人,从提高道德修养的角度论述防患于未然对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性。」人在面对过失时往往像面对着一颗蛀牙一样无可奈何。一味的修修补补只是治标不治本,唯有在问题出现之前就做好防患,才是最根本而有效的办法。「以“人们面对蛀牙一味修修补补”来比喻“人们面对过失的无奈”,进一步论述防患于未然的重要性,很形象。」为何工程师在设计桥梁时要考虑可能出现的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为何国家在出台每一项政策之前都要进行千万次的论证?为何在国家和平安定的时期,国防事业还发展得如火如荼?这都是做防患于未然的工作。「列举社会生活中人们在对重大事件决断前要进行反复权衡和论证,论述防患于未然的必要性,使文章的主题更加深刻。」

倘能防患于未然,又何须亡羊补牢?「以反问作结,重申防范于未然的意义。」

【点评】

本文是一篇典型的材料作文,“引——议——联——结”的行文

思路非常清晰。先引述材料,再朝自己所要得出观点的方向分析材料,揭示论点,接着摆事实,讲道理,论述防患于未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最后以反问句作结,简洁有力。

文章观点鲜明,能围绕观点选取和使用材料,例证、引证、喻证用得好。

人生·挫折

09级高一(1)班吴炜勇

美丽的浪花,是在海浪与礁石的猛烈撞击中绽放;璀璨的火星,是在铁锤与铁砧的急剧敲打中迸发;而成功的人生,是在挫折与逆境的不断磨砺中造就。因此,人生需要挫折,挫折磨砺人生。「由自然到人,作者开门见山提出观点,语言简洁、有气势,排比用得好。」人生需要挫折,因为挫折是人生的一笔财富。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司马受刑,却成《史记》。他们都是饱受挫折的人,终在磨砺之后捧出一本本绝世的著作,创造出一笔笔惊人的财富。「举例论证挫折对于成就人生的重要性。」

人生需要挫折,因为挫折是人生的一块试金石。“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若无对“斯人”的一番磨炼,怎能接受这“天降大任?”“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正因为有不断的磨砺与锻打,宝剑才会有披荆斩棘的锋芒;正因为有寒冷的冰霜与飘雪的锻造,梅花才会有素雅高洁的芬芳。「讲道理,引用孟子名言和诗句论述经受挫折对于成就人生辉煌的重要意义。」挫折磨砺人生,它能够造就人生的辉煌。霍金、爱迪生、李嘉诚、比尔·盖茨、林肯、姚明……这些众人皆知的名人,尽管他们所从事的专业不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的成功都是在经受了无数挫折的磨砺。爱迪生的每个发明,都是在一次次的试验与失败中创造;林肯的政治成就,都是在一次次的追求与坚持中获得;姚明的篮球技术,都是在一次次的努力训练中掌握……他们的成功人生,都是在一次次挫

折与逆境中创造。「举例论证,只有经受挫折的磨砺才能造就辉煌的人生。」

多难兴邦,挫折可以磨砺民族意志,锻造国家的坚强。从八年抗战到国共内战、从开国大典到十年“文革”、从改革开放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从南方冰灾到汶川地震、从北京奥运到六十国庆,中国无不是在挫折逆境中拼搏与成长。现在,这强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终于以巨人飒爽的雄姿屹立在东方之巅,以矫健的英姿迈步在中华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上。「从国家、民族的高度进一步论述经受挫折磨砺的重要性。」

“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袴少伟男。”身遭挫折时,不要丧失斗志,要树立信心,要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要明确:“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不经一番彻骨寒,怎得梅花扑鼻香?”身处逆境时,不要悲观失望,要有乐观的精神,良好的心态,要坚信“冬天已经到来,春天还会远吗?”「以引证作结,强调只要我们能经受住挫折的磨砺,我们离成功就不会遥远。」

【点评】

本文的标题是“人生”和“挫折”两个概念的并列,这种作文立意时要兼及两个概念的内容,不能偏废。作者在行文时从“人生需要挫折”和“挫折磨砺人生”两个角度诠释了文题。文中的论据紧扣住论点,排比举例简洁充分,一个接一个,使文章内容丰富,让人不得不信服其论述的观点。

谈包容

09级高一(2)班吴先敏

记得雨果曾说过一句话:“世界上最宽阔的东西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人的胸怀之所以比大海、天空更宽阔就是因为它懂得包容。「由果推因,引出观点——懂得包容的重要意义。」

有一次,一个买布的人和卖布的吵架,说:“三八二十三,你为什么收我二十四枚钱?”颜回上前劝架,说买布的人算错了。那人不服,

论据的选择与使用作文教案

论据的选择与使用作文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论据的概念和作用,掌握论据的选择和使用方法; 2. 学会分析和评价他人的论据,并能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 1. 论据的选择和使用方法; 2. 论据的分析和评价能力。 三、教学难点: 1. 如何选择适当的论据; 2. 如何分析和评价论据的有效性。 四、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料和例子;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入话题,例如:“在写作中,我们经常会使用论据来支持我们的观点。那么,你们知道什么是论据吗?它在作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2. 讲解论据的概念和作用(10分钟)

教师简要介绍论据的概念和作用,强调论据在作文中的重要性,它可以增加文 章的说服力和可信度。 3. 论据的选择方法(15分钟) 教师向学生介绍论据的选择方法,包括以下几点: - 确保论据与主题相关:选择与主题相关的论据可以使文章更有针对性和连贯性。 - 选择权威的论据:选择来自权威机构、专家或有实证研究支持的论据可以增 加文章的可信度。 - 选择具体的论据:选择具体的事例、数据或实例可以使论据更加有说服力。 4. 论据的使用方法(15分钟) 教师向学生介绍论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几点: - 引用论据:直接引用他人的观点、事实或数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 举例论据:通过举例子来说明自己的观点,使之更具体、生动。 - 对比论据:通过对比不同观点或案例来突出自己的观点的优势。 5. 论据的分析和评价(15分钟) 教师向学生介绍如何分析和评价论据的有效性,包括以下几点: - 考察论据的来源:论据是否来自可靠的来源?是否有足够的实证研究支持? - 考察论据的逻辑关系:论据是否与主题直接相关?是否能够有力地支持自己 的观点? - 考察论据的说服力:论据是否具有足够的说服力?是否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6. 练习与讨论(20分钟)

论据和论证方法

议论文阅读——论据和论证方法 一、论据:论据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是论点赖以成立的基础,是文章的主体。 1)、哪些可作为论据?包括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大类。 事实:典型事例、史实、统计数字; 道理:一般都是经过验证的真理、名人名言、格言、谚语,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公式。 2)、论据和论点之间的关系:论据用来支撑或证明论点,当文章只有中心论点时是直接支撑论证中心论点,当文章有分论点时则可能直接支撑证明中心论点,但更多是 在证明分论点后与分论点一起间接支撑证明中心论点。 二、论证: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纽 带。论点是解决“需要证明什么”,论据是解决“用什么来证明”,论证是解决“怎样证明”。 1)、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阐明了……道理,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2)、道理论证。a、直接讲述一些支撑论点的基本道理,揭示了事情的本来面目,令人 信服; b、引用名言警句格言谚语公理,阐明……道理,增强论点的权威性,使文 章极具说服力。名言警句影响力大,格言谚语公理为大家公认,道理不 言自明。 3)、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浅显易懂,增强说服力,同时又能使文章生动形象。 4)、对比论证。将论据中截然相反的两种情况进行比较,形成鲜明的对照,互为衬托,特别能突出一方面的性质,具有很强的论证力量。 一、阅读下面文章,回答第1—3题。 人们生活在社会中,社会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体,在这里,人与人之间充满各种矛盾,关键是如何去处理。处理恰当,矛盾就会顺利解决;处理不当,矛盾就可能激化。 战国时期,赵国的大将廉颇与上卿蔺相如不和,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处处谦让,后来廉颇知道自己错了,便背上荆条请蔺相如责罚。最后两人成了________(zhì)友,共保赵国天下。试想,如果蔺相如不是以谦让去待廉颇,而是与廉颇对________(zhì)起来,甚至发展到干戈相见,那就不是他们个人的损失,而是赵国的损失了! 是的,古代的将相能有如此的气度,我们九十年代的青年更应该有这样的气度。不是吗?早晨上班前,公路上的自行车川流不息。就在这时一位骑自行车的男子不慎将一位骑自行车的女青年碰倒,自己也倒了。女青年顺口摔出一句:“啥德性!”只见男青年急忙给女青年扶起车子,并微笑着解释说:“不是德性,是惯性。”女青年也被这意外友好的话逗笑了。眼看一场唇枪舌剑的“战争”就这样烟消云散了。试想,如果那位男青年不是采取谦让的态度,而且火上加油,那又将会出现怎样的后果呢? 总之,与人为善,谦让是处理人际关系的良方。

论据的使用与论证的角度

论据的使用与论证的角度 一、论据要充实(三个以上的事例) 二、事例宜高度概括而不宜拖沓冗长 1、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2、瞧瞧历史吧!我们的老祖宗归有光八次落第,于是有了《项脊轩志》这样的隽永文章;英国的大将军威灵顿七败七战,于是有了永垂千古的美名;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于是有了“苦心人,天不负”这样的豪气壮语! 3、于是,筚路蓝缕中,有着许由对王位禅让的拒绝;群雄逐鹿中,有着关云长对上马金下马银的拒绝;魏晋风骨中,有着陶渊明对五斗米俸禄的拒绝。 三、事例宜多维组合不宜单向重复。 1、正反例结合。 A.如来佛祖抛除私欲,性格沉稳,终修成正果,普渡众生;诸葛孔明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终运筹帷幄,功成名就。有了私欲,心中自然无法沉稳下来,遇事则慌,处事则乱。霸王以一己私欲,赶走亚父,气走韩信,终被困垓下,遗憾千古,长使英雄泪满襟。霸王之败,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则必使后人而复哀后人矣。 B.张志和渴求隐逸,而在桃花流水中,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林黛玉在冷雨敲窗之时倍感寄人篱下的凄凉,便觉秋窗秋雨秋不尽了,风雨却还要助凄凉;刘禹锡心胸开阔,众人悲秋,他却从排云而上的白鹤中品出了诗情,欢歌“秋日胜春朝”…… 2、不同时空事例组合。文中常用“纵贯历史长河”“古今中外”等字句。也可用现实生活中日常现象作为论据来写以强化论证效果。 诚信是买东西忘记带钱时,老板仍将货物塞在你手中送你出门时的轻轻一笑。诚信是在一连串失败后,朋友们主动伸出的那一双双温热的手。诚信是为徘徊在路边的陌生人指路后,看到他脸上的粲然一笑。诚信是从前百年老店里赊帐的帐单,也可以是今天人们手中的信用卡。 3、详略事例组合。 四、事例宜叙议结合不宜简单罗列。 1.可在事例前 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利于友情的沟通。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与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都用优美的语言送走了友人,达到了友情的沟通。李白《蜀道难》一文中劝说友人归来的语言精辟,达到了友情的沟通。从李白的“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可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友人便

议论文写作指导之怎样选择和运用论据(教师版)

议论文写作指导之怎样选择和运用论据 1、选例。一篇文章观点确定之后,应该紧扣论点,选择典型、有说服力的事例。 选例首先要恰当。 选例要尽量有权威性。挑选具有代表性的,能够揭示事物的本质的,并为大家熟知的人和事,尤其要选择一些名人名事。尽量不要选择本校本班的事或者影视剧的内容作为论据,这样的事例缺乏典型意义。 选例要注意多角度。一篇优秀的议论文,给人的感觉总是饱满的。因此我们要在论据的多样性上下功夫。即在选择和运用论据时考虑古今中外引例,不同领域引例(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正反引例。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去选例,能增加文章内容的广度,更有说服力。 例:古今中外,多少英雄豪杰、风流人物丧失理智,拜倒在感觉之中,铸成千古遗恨!秦王嬴政,开创了大秦帝国,何其壮哉!然而,令人痛心的是他利令智昏,认为基业已固,企望恩蒙万世,自号“始皇”,对人民实行野蛮残酷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丧心病狂地“焚书”、“坑儒”、“以愚其黔首”,及至传至二世,终致“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多么可叹!被誉为世界物理界“伟人”,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杰出科学家牛顿,晚年为“感觉”所左右,一味信奉神学,走了与科学背道而驰的道路,令人扼腕。当代著名作家、书法家、文化部原副部长周而复声名显赫,身为共产党员,却为“感觉”左右,竟然丧失理智,不顾民族尊严凭吊靖国神社。跪倒在犯下滔天大罪的日本战犯的脚下,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奇耻大辱,他本人也因此声名狼藉。 这段文字从古今中外的角度,不同身份(政治家、科学家、作家)的角度,从反面来选取典型事例,说明了“跟着感觉走”的危害性,从而论证了“要跟着理智走”的观点,文字的信息量是丰富的,论据显得厚实而饱满。 2、述例。即在确定论据之后,叙述时应该有所侧重,且述例语言要简洁。 ①一个论据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不同的道理,说明不同的观点,这就要求学生在述例中要着重叙述证明观点的那个方面,对材料有所取舍,有所侧重。 例:勤,包含着坚强的毅力和无穷的血汗。有了它,人们才可能达到知识和智慧的高峰。物理学家霍金,以他高度残疾的躯体,凭借轮椅上的机械和电脑,写下了令世界震撼的《时间简史》。霍金是不幸的,他在风华正茂时遭遇了罕见的疾病,然而,他身处逆境,从不畏缩,走向人生的顶峰。 例:勤,包含着坚强的毅力和无穷的血汗。有了它,人们才可能达到知识和智慧的高峰。物理学家霍金,以他高度残疾的躯体,整日不知疲倦地从书中吸取“养分”来丰富自己,每天习惯在一到两点入睡,早上七点半、八点左右就起床,他利用自己的勤奋扼住了命运的喉咙!写下了令世界震撼的《时间简史》。霍金是不幸的,然而他身处逆境,从不畏缩,勤奋工作,终于走向人生的顶峰。

09.11.23高三语文《议论文写作:事实论据的选择与使用》

议论文写作:事实论据的选择与使用 论据:勤能补拙 我国第一个电子学女博士韦钰在西德进修期间,没有空暇到繁华的街头漫步,没有精力去剧场、影院欣赏艺术,她一心扑在专业学习上,就连生病也拒绝休息。正是刻苦,才使她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你认为这事实论据用的好吗?为什么? 评一评:论据没有围绕中心论点 论证:挫折铸造成功 我们学校一个女孩在学校踢足球,因表现很不理想而遭到老师的训斥。大家都说她并不适合这项运动,但她并没被挫折吓倒,更加发奋努力,终于考进了专业球队。 评一评:论据不典型 论证:智慧的力量 当年三国纷争,赤壁之战中,曹操草船借箭,火烧连营,充分显示他一代枭雄的智慧,否则又怎能有三国鼎立的局面? 评一评:论据不真实 论证:持之以恒,锲而不舍 李白的“铁杵磨成针”论据陈旧 齐白石年轻时是个篆刻爱好者。一天,他向老篆刻家求教。老篆刻家说:“你去挑一担础石回家,刻了磨,磨了刻,等到这一担石头都变成了泥浆,那时你的印就刻好了。”齐白石真的去挑了一担础石,夜以继日地刻呀,磨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最后一担础石终于“化石为泥”了,他的篆刻艺术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 齐白石“础石磨成泥”的美谈 小结: ◆事实论据的选择标准: 准确典型 真实新颖 “论点+论据” 贫困也是一笔财富。“自古才子出寒门”。司马光出身贫寒;范仲淹两岁丧父,随母改嫁,幼时连稠一点的粥都难以喝到;明代龙图大学士宋濂家中一贫如洗。荷兰画家梵高也曾两袖清风,一文不名,生活上常靠着弟弟接济;苏联伟大作家高尔基曾经是个流浪儿;居里夫人刚满十岁就出打工……可见贫困也是一笔财富。 你觉得这个论段有什么不足? 方法推荐1——例后剖析 纵观近几年来的高考议论文,凡是得高分的文章,大多数以道理分析,可以增加论说理见长。对文章进行证的深度,更能显示出作者思维的缜密。 叙例之后一定要在叙例的基础上加以分析议论,明确告诉读者举例的目的之所在,即举例所要阐明的观点。 例1、舍弃应该舍弃的,你便是智者。安徽桐城有一条“六尺巷”,起因是张、叶两家争地。张家主人乃当朝宰相,张老夫人写信给他,他回信却说“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于是张家让出三尺。叶家深感惭愧,也让出三尺,便成了现在的“六尺巷”。那位宰相舍弃了自己面子上的威严,以宽仁礼让之胸襟,大度能容之气概,不仅化干戈为玉帛,而且展示了自己政治家的气魄。他舍弃了三尺之地,却获得了邻人的尊敬与钦佩,赢得了流传千古的美名。他,是一位智者。

议论文论点论据素材(共3篇)

篇一:诚信主题的议论文论点论据素材 诚信主题的议论文论点论据素材 名人名言: ·在一个人民的国家中还要有一种推动的枢纽,这就是美德。——孟德斯鸠 ·人不能象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但丁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刘备·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张衡 ·土扶可城墙,积德为厚地。——李白 ·行一件好事,心中泰然;行一件歹事,衾影抱愧。——神涵光 ·入于污泥而不染、不受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侵蚀,是最难能可贵的革命品质。——周恩来 ·一个人最伤心的事情无过于良心的死灭。——郭沫若 ·害羞是畏惧或害怕羞辱的情绪,这种情绪可以阻止人不去犯某些卑鄙的行为。——斯宾诺莎 ·应该热心地致力于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谈道德。——德谟克利特·感情有着极大的鼓舞力量,因此,它是一切道德行为的重要前提。——凯洛夫 ·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甚至也没有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行动者。——罗曼·罗兰 内不欺己,外不欺人。———孔子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言必信,行必果。——子路 你必须以诚待人,别人才会以诚回报。———李嘉诚 诚实是人生永远最美好的品格。———高尔基 老老实实最能打动人心。———莎士比亚 没有一处遗产像诚实那样丰富的了。———莎士比亚 对自己的忠实,才不会对别人欺诈。———莎士比亚 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本·富兰克林 难听的实话胜过动听的谎言。———苏尤里·郁达列夫 坦白使人心地轻松的妙药。———西塞罗 即使开始时,怀有故意的人,只要自己抱有真实和诚实去接触,就一定能换来好意。 ———日本池田大作 诚实是艺术的最大要素。只要我们总对自己诚实,艺术总在那里,它决不会让我们失望的。———柯尼利亚·奥提斯金约 有所许诺,纤毫必偿。有所期约,时刻不易。———袁采 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而且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康德 要宣扬你的一切,不必用你的言语,要用你的本来面目。———卢梭忠诚的高尚和可敬,无与伦比。———裴多菲 我们应该老老实实地办事。———毛泽东 信用是难得失的,费十年功夫积累的信用,往往由于一时的言行而失掉。——池田大作行必诚,言必信;法必依,治必严。 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言而有信。 扬诚信风帆同度文明人生,树法制大旗共展和谐社会。 要我们买他的诚实,这种人出售的是他的名誉。——沃夫格

初中语文优秀教案:议论文论据的选择和使用

初中语文优秀教案:议论文论据的选择和使用【学习目标】 1.学会正确选择论据 2.掌握详例和简例的灵活使用 3.学会叙例和析例的巧妙结合 【课前预习】 一、正确选择论据——论据要围绕中心论点 我们在选择材料作议论文的论据时,第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所选的论据一定要紧紧地围绕中心论点,所选的论据的中心,必须能为中心论点服务,一句话,就是所选的论据的中心必须包含这篇议论文的中心论点所包含的内容。 【例】 论述“勤能补拙”这一中心论点,下面哪些材料适合做论据?请说明理由 ①我国第一个电子学女博士韦钰在西德进修期间,没有空闲到繁华的街头漫步,没有精 力去剧场、影院欣赏艺术,她一心扑在专业学习上,就连生病也拒绝休息。正是这种刻苦精神,才使她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②姚明作为世界体坛巨星,已是全世界年轻人的偶像。与其他NBA球员相比,姚明身体 条件偏差,在弹跳、肌肉方面根本无法和黑人相比。但姚明相信勤能补拙,每次训练前,他都要自己先练上两个小时的体能。负责给他洗衣服的师傅说:“姚明训练可真刻苦,大冬天,也出那么多汗,鞋子里倒得出水来。” ③王羲之经常在自己的衣服上写字,将衣服划破,终于成为一个有名的书法家。 【课堂学习】 二、详例简例巧组合 在议论文中,事例论证运用最为普遍,但要用好事例,增强文章的说明力,使行文富有变化,需要掌握一些写作技巧,而详例与简例的巧妙组合,则是很有效的一种写作技巧。 什么是详例和简例?

所谓详例,就是典型、具体、个体的事例。因记叙事例的文字较多,较详细,所以称为详例、 繁例等。由于这种方法是以个别事实作为前提证明一个观点的,因此,选例要有较强的说服力,列 举的事实必须注意应该真实、典型。 所谓简例,即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例子并举的形式证明语段观点,叙例的文字简约,句式整齐,点到为止。三个以上的构成排比修辞又称为“排例”。 (一)详例写作: 素材参考: 尼克•胡哲生于澳大利亚,天生没有四肢,但让人不可思议的是﹕骑马、打鼓、游泳、足球,尼 克样样皆能,在他看来是没有难成的事。他拥有两个大学学位,是企业总监,更于2005年获得“杰 出澳洲青年奖”。为人乐观幽默、坚毅不屈,热爱鼓励身边的人,年仅31岁(注:2013年31岁)。 现在他已踏遍世界各地,接触逾百万人,通过演讲激励和启发他们的人生。 要求:参考尼克•胡哲的事例,写一段详例,论证“梦想成就人生”的观点。 (二)简例写作 素材参考: 徐霞客,著名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探险家,中国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记》的作者。被称为 “千古奇人”。其一生志在四方,不避风雨虎狼,与长风云雾为伴,以野果充饥,以清泉解渴,出 生入死。其足迹踏遍全国名山大川。《徐霞客游记》中对各地名胜古迹、风土人情,都有记载。 东汉医圣张仲景博览医书,遍尝百草,广泛吸收名家医道的经验用于临床诊断,以精湛的医术 救治了许多病人,而且写出了一部创造性的医学巨著《伤寒杂病论》。这部巨著的问世,使我国临 床医学和方剂学,发展到较为成熟的阶段。 麦哲伦率领船队首次环球航行,死于菲律宾的部族冲突中。虽然他没有亲自完成环球航行,但 他船上的水手在他死后继续向西航行,回到欧洲,从而证明地球是圆的。 要求:参考以上三人事例,写一段简例,论证“实践出真知”的观点。 三、叙例析例巧结合

议论文常用的一些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议论文常用的一些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一、立志篇 〔一〕事实论据: 1、立志多在少年,但宋朝文学家苏洵27岁开始发愤,立志就读,昼夜不息,结果大器晚成,终于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2、我国明代画家王冕,少年放牛时,立志要把荷花佳景惟妙惟肖地画出来。他不分昼夜地绘画,立志不移,后来成为当时著名的画家。 3、越王勾践被吴国军队打败,忍受奇耻大辱,给吴王夫差当奴仆。三年后,他被释放回国,立志洗雪国耻。他卧薪尝胆,发愤图强,终于打败了吴国。 〔二〕道理论据: 1.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越有益。—高尔基 2.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3.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话百岁。——石玉昆 二、拼搏篇 〔一〕事实论据: 1、贝多芬拼搏成长。大作曲家贝多芬小时候由于家庭贫困没能上学,十七岁时患了伤寒和天花之后,肺病、关节炎、黄热病、结膜炎等又接踵而至,二十六岁不幸失去了听觉,爱情上也屡遭挫折,在这种境遇下,贝多芬发誓“要扼住生命的咽喉〞。在与生命的顽强拼搏中,他的意志占了上风,在乐曲创作事业上,他的生命之火燃烧得越来越旺盛了。 2、司马迁写《史记》汉朝司马迁继承父业,立志著述史书。他游历各地,阅读了大量书籍。不料正在他着手编写《史记》时,遭到了李陵之祸的株连。但他矢志不渝,忍辱负重,身受腐刑,幽而发愤,经过十余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写成了鸿篇巨著——《史记》 〔二〕道理论据: 1.什么是路?就是从设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鲁迅

2.经过的道路是艰苦的,坎坷不平的.可是,无论如何,那是一条美好的道路.在那条路上,一步一个血迹,也是值得的.——罗曼·罗兰 三、勤奋篇 〔一〕事实论据: 1、王羲之与“墨池〞王羲之是东晋有名的书法家。他每天坚持练字,练完后就在家边的一口池塘里洗笔。这样日复一日,竟将整口池塘的水染成了黑色,像墨一般。于是人们把这口池塘叫作“墨池〞,也叫“洗砚池〞、“洗笔池〞。 2、达·芬奇画蛋〔具体事件略〕……从此,达·芬奇用心学习素描,经过长期勤奋艰苦的艺术实践,终于创作出许多不朽的名画。 3、司马迁从42岁时开始写《史记》,到60岁完成,历时18年。如果把他20岁后后收集史料、实地采访等工作加在一起,这部《史记》花费了他整整40年时间。 4、天才来自于勤奋。爱迪生一生有一千多项发明。他为了发明电灯,阅读了大量资料,光笔记就有四万多页。他试验过几千种物质,做了几万次实验,才发明电灯。 〔二〕道理论据:1.只有坚持不懈地刻苦学习,是不必担心不能成材的。——华罗庚2.伟大的成绩和辛勤的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3.奇迹可以创造出来。——鲁迅4.人生在勤,不索何获。——X晔 四、毅力篇 〔一〕事实论据: 1、X海迪砺志成才X海迪自幼就患有严重的高位截瘫,几次濒临死亡的边缘,身体可算弱小,可是20多年来,她学会了4门外语,翻译了16万多字的外国著作,获得了哲学硕士学位,并自学了针灸技术,为群众治病1万多人次,作出了巨大贡献,与X海迪相比,我们这些身体健壮的人又当做些什么呢? 2、晋代著名书法家王献之写字,用尽18缸水,终于成为一代书法大师。 3、李时珍花了31年功夫,读了800多种书籍,写了上千万字笔记,游历了7个省,收集了成千上万个单方,为了了解一些草药的解毒效果,吞服了一些剧烈的毒药,最后写成了中国医药学的辉煌巨著——《本草纲目》。

议论文论据的运用总结

议论文论据的运用总结 议论文是我们在学习和工作中常见的文体之一,而论据的运用则是构成一篇好的议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论据是支持作者观点的证据和逻辑思路,正确地运用论据可以让文章更加有说服力、更加有逻辑性。在写作过程中,如何正确地运用论据,就显得至关重要。本文将从论据的种类、论据的选取和论据的组织三个方面来总结议论文论据的运用。 一、论据的种类 有效的论据种类很多,主要包括事实、数据、引用和例证等。首先,事实是指客观存在的事物和情况,是最基本的论据形式之一。其次,数据是指统计和数字等,可以用来证明问题的普遍性和现实性。再次,引用是指引用权威人士或者学术研究的观点,可以让文章更具有权威性。最后,例证是指具体的实例,可以让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二、论据的选取 在选取论据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论据的选取应该与文章主题和观点相符合,不能偏离主题。其次,应该选择最具有说服力的论据,这需要对论据进行客观、全面地评估。最后,应该选择具有代表

性的论据,不能出现过于个例化的例证,而忽略了普遍性和一般性。 三、论据的组织 论据的组织方式应该是有条理、有逻辑的。在组织论据时,可以采用“总分总”、“正反对比”等方式。其中,“总分总”的方式是指先总体介绍论据,然后逐个分析和阐述,最后进行总结;“正反对比”的方式则是先阐述正面观点,然后针对反面观点进行对比和批驳。这样的论据组织方式可以让文章更加有条理、更加清晰明了。 综上所述,正确地运用论据可以使文章更加有说服力、更加有逻辑性,是一篇好的议论文必须具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运用论据时,需要注意选取最具有说服力的论据,避免过于个例化的例证,同时要有条理、有逻辑地组织论据。只有这样,才能写出好的议论文。

议论文事例论据分析方法

议论文事例论据分析方法(一) 选用事例要注意以下问题: 首先,例证一定要能为论点服务,必须能有力地证实论点,不能牵强附会、貌合神离。 其次,所选的事例必须是真实的、确凿的,不能杜撰,不能想当然,否则,论证效果会大打折扣。 第三,事例要典型而新颖。典型的有代表性的事例能雄辩地证明自己的观点,说服力更强,身边人的例子则缺乏典型性。所选事例尽量是生活中刚刚发生的典型例子,读来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第四,例子要充分、多样。整篇文章至少三、四个,每个分论点至少一、两个。兼顾古今中外,尽量不是一个类别的例子。 叙述事例的要求与方法: 叙述事例要概括,语言要简明,因为所选的事实例子是为说理服务的,只要能证明观点就可以,切忌喧宾夺主。叙述完事例后要略加分析,不能以例代议。 分析时,可以使用以下方法: 1、因果分析法 在叙述事例之后,说明事例的原因或结果与论点的关系。当事例带有结论性时,就分析其根源,即由果溯因;当事例带有缘由性时,就分析其结果,即由因求果。例如: 法国著名数学家费尔马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陪伴着会议厅,研究数学只是他的业余爱好。但他却在数论、概率论、解析几何等多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为什么费尔马在政坛勤奋一生,却没能结出硕果,而在数学方面成绩斐然呢?这是由于他没有搞政治的天赋和特长,在数学方面却具备非凡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由此看来,门捷列夫所说的“终生努力,便成天才”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努力与成功》)作者在叙述事例之后,先用一个“为什么”把问题引向深处,接着用“这是由于”透彻地揭示了费尔马资质的优劣,最后用“由此看来”得出结论。这样的分析使论证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充分显示出了论证的力度。又如:三国时的马谡,乃蜀军一员大将。镇守街亭,他把20万大军驻扎在高山上,久经沙场的老将王平力劝他撤离此山,理由让在场的将士信服,唯有马谡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结果被司马氏围山断水,放火烧山,蜀军不战而乱,几乎全军覆没;马谡也被依军法身首异处。街亭失守,是因为马谡不懂兵法吗?不,他自幼熟读兵法,曾献计于诸葛亮,使其七擒孟获,平定南方边境;又离间曹睿与司马懿,使司马懿被罢官归田。马谡的失败,是因为他狂妄自大,固执己见,不能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在决策、办事时不能盲目自信,要择善而从,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这样才能获得成功。 (《自信,但不能盲目》)2、假设法 在列举事实论据之后,紧接着提出与论据相反的假设,并引出相应的结果,从而证明原论点的正确性。如: 有人把科学家有重大发现、发明的原因归结为偶然的机遇,这实在是一个谬论。法国著名微生物学家巴斯德指出:“在观察的领域里,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试想,如果弗莱明不是一个细菌学专家,或者对葡萄糖没有历经数十年的研究,或者粗心大意,把发霉的培养液随手倒掉,那他还能成为青霉素的发明者吗? (《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文中用“试想”“如果……不是……”的思路,对事例从反面加以剖析,从而有力地证明了原论点“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的正确性,方法巧妙。 3、正反对比法 这种方法,就是列举正反两种事例形成对照,然后加以分析,论证观点。如: 商纣王自高自大,一意孤行,最终落得个葬身火海的下场;唐太宗虚心纳下,开创了“贞观盛世”;楚怀王闭目塞听,弃屈子的诤谏于不顾,落得个客死他乡的结果;齐威王善于纳谏,门庭若市,赢得诸侯朝拜。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真的是“从谏如流”势在必行!(《论“从谏如流”》) 作者选用了商纣王、唐太宗、楚怀王、齐威王四个人物的事例,一反一正,进行比较,在鲜明的对比中充分阐明了对待“从谏”的不同态度与相应的结果,从而证明了“从谏如流”的重要性。 贝多芬甩开了尘世的喧嚣,在音乐的国度里尽情跳跃;居里夫妇抛弃了名利的纷扰,在科学的世界中迈出了更深远的步伐;陶渊明忘却了世俗的黑暗,在自由的南山中悠然采菊……他们的人生轻松徜徉,嗅着人间的芬芳。而别里科夫被世俗束缚在套子里,葛朗台被金钱拖至了死神的身边,他们没有全力轻松地奔跑,

议论文使用论据的技巧

议论文使用论据的技巧 议论文使用论据的技巧 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论据包括事实材料和道理即理论材料。那么议论文使用论据的技巧有哪些呢?下面请一起来看看吧! 议论文使用论据的技巧 作为议论文的三大要素之一,是论点和论证的基础,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综观近几年的高考满分作文,议论文在论据的使用方面确实有不少独到之处,很值得借鉴和学习。 一、立、摆、议结合 立,就是亮出论点;摆,就是摆出事实;议,就是讲明道理。其中,议中扣题至关重要。 【示例】 人应该有所追求,但不能盲目地追求。(这是立)保持清醒的头脑,认清自我,我们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生的价值。爱国诗人屈原在其一生中都保持了最真实的追求:他没有在尔虞我诈的官场中与腐败势力同流合污,而是发出了“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感慨;他没有在污浊的官场中“随其流而扬其波,哺其糟而啜其醴”;他宁愿自投汨罗江,也不愿玷污其追求。(这是摆)屈原在人生追求面前,从来没有忘记自我的真正价值;在现实考验面前,他留给我们的是流芳百世的美名。(这是议) 二、叠用论据 叠用论据就是将同类论据叠加使用。叠用论据不仅可以显示作者深厚的文化积淀和活跃的思维,还可以增强文章的气势。值得注意的是,叠用论据时,所用论据都必须紧扣论点,文字必须简练,叙述必须有条理;否则,就会使文章结构混乱,论证矛盾或烦琐。 【示例】 找准位置,是张骞行出的驼铃阵阵,是苏武牧羊的忠诚刚烈,是昭君出塞的黄沙漫漫,是卫青迎向大漠的旌旗猎猎,是岳飞仰天长啸

的壮怀激烈,是郑和七下西洋的浪花飞舞与雄心勃勃……(这是叠用论据)找准位置,不能让迷雾遮住双眼,不能任狂风吹散信念……即使我们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即使我们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怀抱,我们也要依然坚强地擦亮双眼,寻找生命的契机,等待机遇的光临。(这是紧扣论点论证) 三、繁例简例结合 繁例,就是详细地叙述一个事例;简例,就是叠用许多同类论据。值得注意的是,利用繁例简例结合论证,繁例与简例必须同类或相关。 【示例】 “众人皆醉我独醒”,“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虽九死其犹未悔”——面对支离破碎的祖国,面对饥寒交迫的百姓,作为士大夫的屈原束手无策,于是他纵身跃入了涛涛江水中;屈原是为黎民百姓谋幸福的士大夫,面对朝廷的腐败,束手无策的他只能投身于江,为祖国献出宝贵的生命。(这是繁例)屈原找准了自己的位置。现代社会中,也有许多找准自己位置的人。他们不盲目羡慕高官厚禄与富足的生活;他们只为祖国的安定、进步、发达做自己的贡献。刘翔、费俊龙、聂海胜和中国女排的姑娘们就是这样的人。(这是简例) 四、巧用设问 设问是明知故问,自问自答。巧用设问引出论点进行论证,不仅可以引起阅读注意,还可以彰显论点,发人思考。 【示例】 我们如何才能让仰望星空的人了解现实呢?我们又如何才能让飞上星星的人保留梦想呢?在那个人人埋怨的时代,沈从文先生目睹了现实的残酷却依然将江南小城写成了山美、水美、人美的世外桃源。那是因为,现实没有湮没他对人生的希望,而他也用一份最原始的情感和一颗赤子之心看待那个社会和自己的人生。于是,他没有沉醉于自己的幻想中,也没有让现实麻木自己的心灵。 五、假设推理 假设推理,就是用假设的方法从论点的相反方向寻找论据进行反

高中并列式议论文范文800字(精选3篇)

高中并列式议论文范文800字(精选3篇) 一、论点 1、论点的选择,决定了论点的结构。 2、论点的选择,决定了论点的方向。 3、论点的方向。 4、论点的对应。 5、论据的选择。论据的对应。 二、说明文的语言要素: 一)论点 6、论据:一个论据是否合理,是否有用,可以有什么方法。 二)论点 7、论点的方向:一个论点是否恰当,可以有什么方法。 8、论据的正确:论点的方向可以是好的;论证的顺畅;论据的完整。 9、论点的对应:一个论点是否合理,可以有什么方法。 10、论据的对应:在论点方向的选择上可以选择哪些方向,或是哪些 方面。 11、论据的对应:在论据的对应上可以选择什么方面。 12、论点的方向:一个论点是否正确,可以直接选择。 13、论证的顺畅:一个论点是否正确,可以选择哪方面,或是哪方面。

三)说明文语言方面: 14、论证方式:一篇论述论据的语言方面是否合逻辑,逻辑顺畅,可以直接把论据写出来。 四)议论文语境方面:一篇议论文语境方面是否合逻辑顺畅,主要是否合逻辑顺畅,可以选择哪方面。 15、语境方面:一篇议论文语境的语境是否合逻辑顺畅,可以直接选择。 16、论据方面:一篇议论文语境应该是怎样的?(语境) 17、论点方面:一篇议论文语境应该是怎样的呢?(语境) 五、说明文语境方面的作用: 18、论点方面:一篇议论文语境应该是什么,或是一个论据,或是一个论证方法的语境应该是合逻辑顺畅,可以直接选择。 19、议论文语境的语境应该是一篇议论文语境应该是一篇议论文语境应该是一篇议论文语境应该是一篇议论文语境应该是一篇议论文语境应该是一篇议论文语境应该是一篇议论文语境应该是一篇议论文语境是一篇议论文语境应该是一篇议论文语境应该是一篇议论文语境应该是一篇议论文语境。 六、说明文语境方面的作用: 20、论据方面 21)说明文语境应该是什么 22)说明文语境可以是什么

关于选择的议论文12篇

关于选择的议论文12篇 关于选择的议论文1 人生中,我们面临的东西有很多,但都少不了选择怎么走,可是如果你选择错了,你就不好走,人生总有选择,但是你必须挑对的路走,如果,你选择错了一条路,你就会在错的道路越走越近,在对的道路越走越远,人生中,选择一条对的路是多么重要,选择对了,就走一辈子的好路,选择错了,就走一辈子的错路; 学生要是迷恋网络出不来,成绩下滑,不上进,只知道网络,学过知识跟没学一样,这不就是走了一条错路吗,如果这个人突然醒悟,做题不会做,却觉得自己不会,但还是去学习,我觉得这个人做出了对的选择。我觉得做出对的选择,还有几件事,有个小孩上完体育课回来,口渴,正好看见小卖部,想进去买水喝,可是一进去看,水和饮料摆在一起,饮料各种各样的,看得这小孩眼睛是直勾勾的,这小孩呢,手里只有几块钱,能买饮料,也能买水,可这钱不够,两样不能一起买,于是,这小孩就买了饮料,尝着好喝,喝完了,这小孩的膝盖酸痛,这小孩心里想当初买水喝了,我们的人生中会被一些东西的外表所迷惑,但是往往最朴实的东西才是好的,在人生中,我们都面临着选择, 当你有时候选错了,你追悔莫及,可是,你不选吧,有还是不甘心。选择,有时候真的不好选,选吧,又怕选错了,人生中的选择,不是一时就能选出来的,人生中的选择,就想试卷上的选择题一样,选错了,给你打个差号,选对了,给你打个对号,人生中的选择,往往都是源于一些繁琐的小事又或是重大的大事,人生中的选择,必须要稳妥妥的,人生中的选择,一定要走对喽。 人生中的选择有很多,千万不要被那些外表看起来好看的迷惑了,人生中选择有很多,看好了,走稳稳了,选着对的路走,在成功的道路上越走越近。

高考语文写作之议论文中事实论据的选择与叙述

高考语文写作之议论文中事实论据的选择与叙述知识导引 1.论据的分类 论据包括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类。事实论据指生活中客观存在的事实,包括举事例和列数据两个方面。道理论据包括经典性著作中的理论,名人名言,党在不同时期的方针、路线、政策,科学上的公理、原理、定义、法则、定律,格言、俗语、成语、谚语,以及人尽所知并为人所公认的最普遍的道理等。 2.事实论据使用的环节 选例-叙例-析例 3.事实论据的选择与运用 事实论据运用得当,议论文自然雄辩有力,掷地有声。事实论据来源很广,选例要注意遵循吻合性、典型性、充分性、新颖性、分析性五大原则,让论据紧扣中心,既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又呈现多变性和时代性。叙例在遵循侧重性、精练性两大原则的前提下,要灵活多变地运用八大叙述技巧恰如其分地叙述材料,使文章避免出现拖督繁琐、喧宾夺主、隔靴搔痒、不得要旨、两不关联、相距甚远等现象 二、方法突破 一、选例原则 1.吻合性原则 选例要贴合题旨,有针对性,也就是说论据选择要紧扣中心。

思考:要论证“换一条路,走出价值”,下列哪则材料更合适?为什么? (1)从推出foxmail到被腾讯收购,并为腾讯开发出QQ 超大附件邮箱,再到推出微信,“微信之父”张小龙走的是一条极客或产品经理之路,终于在中国互联网须域里走出了属于自己的群煌。 (2)伊本巴耶娃从小就非常喜欢休操,她梦想着有一天能成为世界冠军。随着年龄的增长,越长越高的个等对她的休操梦来说是一个非常不制的条件,最终她转向撑杆跳高项目,不仅实现了她的冠军梦,还多次刷新了女写撑杆跳高的世界纪录。 (分析)论据(2)合适,论据(1)不合适。论据(1)中微信之父张小龙确实“走出价值”,取得了成功,但张小龙并没有“换一条路”。这是论据选择容易出现的第一个问题,论据选择没有围绕中心论点。而伊辛巴耶娃从体操转向撑杆跳高这个例子就紧扣了“换一条路,换一条路”。而她“不仅实现了她的冠军梦,还多次刷新了女子撑杆跳高的世界纪录”,紧扣了“换一条路,走出价值”。 2.典型性原则 选例要准确典型,有代表性。 【思考】 论证"换一套路,走出价值",下面三则材料有什么问题,说服力强吗? (1)我的表哥是体育生,喜欢打篮球。因个子不高、能力不强而遭到老师的训斥。大家都说他并不适合这项运动,后来他改踢足球,

议论文读写例话3:论据的选择与运用

议论文读写例话3:论据的选择与运用 一、论据的概念及其分类 1.概念 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叫做论据。提出论点必须有根据,即必须举出足够的事实或正确的道理,证明论点的正确性,这些“根据”“事实”“道理”就是我们说的论据。 2.论据的分类 依据论据本身的性质和特征,可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1)事实论据,是指现实生活中有代表性的确凿事例或史实以及统计数字等,它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的描述和概括,是证明论点的最有说服力的依据。所谓“事实胜于雄辩”就是这个道理。例如: 生为楚国人,死为楚国鬼 屈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担任楚国的左徒,面对强秦的威胁,屈原主张联合其他五国抵抗秦国。但楚王听信谗言,将他罢职流放。朋友劝屈原说:“你有才能,楚王不用你,为什么不到别国去?”屈原拒绝说:“我生为楚国人,死为楚国鬼。”这表现了他对祖国的一片忠心。他在流放中,一直忧国忧民,写《离骚》以言志。楚亡后,62岁的屈原内心悲愤交织,抱石投入汨罗江,以死殉国。 这段文字叙述了历史上伟大诗人屈原尽管遭受谗言被罢职流放,但仍然不肯离开楚国,最后抱石投江的事实作为论据,论证了文章的观点。 运用事实论据要遵循以下原则: 首先,在叙述事实时要着力突出论点(分论点)所需要的侧面,而将其余的舍弃。 其次,在叙述了事实之后,还要紧扣论点善于分析和推理。事实论据和论点之间在某种意义上说还是间接的联系,只有把事实论据所蕴涵的思想内涵发掘出来,这个含义才能与论点真正发生内在联系,从而证明论点。 第三,事实论据的叙述力求简明扼要,切忌“以叙代议”。议论

文中援引事实论据目的是为了直接证明论点的正确可信,不像记叙文以具体生动的描述过程取胜。议论文的语言特点具有概括性,因此运用事实论据时应对材料加以概括和提炼,表述的文字务必精要凝练,应把主要的笔墨放在说理分析上。 (2)道理论据,就是选用通过实践证明了的正确的经典名言、公理、定律以及尽人皆知的道理等等来作论据,以证明论点的正确性。 引用理论材料作论据,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①可信性原则。作为论据的依据,被引用的理论材料一定要确凿可信,不论是引用名人的原话,还是引用大意,首先应搞清作者是谁,不可张冠李戴,把孔子的话当做他人的话来引用。如果是引用原文,一定要核对原文不要抄错;如果是引用大意,一定做到对原文内容能够正确概括,做到准确可信。 ②针对性原则。引用理论材料的目的是为论证某个观点服务的,切切不可牵强附会,无的放矢,架空议论。 ③引申性原则。这是说在引用精当的材料作论据后,不能就此完事,不作分析,这样有引无证,不能充分发挥论据的作用。正确的做法是在引用理论材料之后,紧跟着就要对理论材料进行科学的推论,从中推导出新的含义,生发出新的思想,进而推动文章的论证。如: 外国有句俗话:玻璃被铁锤击碎,钢铁被铁锤锻造。如果你是钢铁,身体的缺陷永远不会击垮你。可以说一个坚强的人才能正视自己的缺陷,绝不会被缺陷打倒,只会化缺陷为前进的动力从而走向成功。(张伟《正视自己的缺陷》) 其中“如果你是钢铁,身体的缺陷永远不会击垮你”就是对引用的话“玻璃被铁锤击碎,钢铁被铁锤锻造”进行解说,在此基础上推导出“一个坚强的人才能正视自己的缺陷,绝不会被缺陷打倒,只会化缺陷为前进的动力从而走向成功”的结论。 ④简明性原则。引用理论材料作论据,目的是证明观点的正确,如果引用过多的理论材料,以引代论,效果会适得其反。 二、论据的选择 1.阅读教材中尹方荣《论度量》,思考:

(通用)议论文论据大全

(通用)议论文论据大全 (通用)议论文论据大全1 学习目标: 强化应试作文的议论文写作技法; 训练学生科学合理地运用论据。 重点与难点: 训练学生科学合理地运用论据。 学习过程: 一、概述 议论文有三大要素,即论点、论据与论证。前面两个专题,我们分别学习、训练了议论文论点的提炼与确立以及分论点的设置技巧。本专题主要谈一谈论据的运用。 论据即能够证明观点的材料。论据有三类: ⑴事实论据:包含广泛,指概括性事实、典型的事例、文献数据、图书音像等,比如中外历史文化名人,时代风云人物,身边平凡小事,媒体信息等。 ⑵理论论据:客观规律、科学原理、名言格言,论著__等。 ⑶说理论据:讲道理 以《师说》为例,事实论据有三组对比,古之圣人从师而问与今之众人耻学于师,为儿子择师与自身耻师,士大夫之族耻学与巫师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理论论据有孔子广泛从师,以及“三人行,必有我师”的言论;说理论据在第一段。 二、学会使用论据 论据的基本要求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真实、准确,经得起推敲,不能瞎编乱造。 二是典型、充分,能深刻揭露事物的本质。如《伶官传序》为了证明“兴废在人事”的道理,欧阳修使用了后唐庄宗李存勖强盛与衰弱的史实。 三是具有时代气息,有新鲜感。如,“许多同学都喜欢周杰伦,发疯似地模仿其个性化的发型,夸张的衣饰,酷酷的话语,却鲜有看到他为创造时尚而付出的汗水与血雨,他忍受着强直性脊柱炎的痛苦在优雅的钢琴前深情地吟着迷倒众人的歌,骄傲地唱着‘为什么别人看的都是我画的漫画,唱的都是我写的歌,听妈妈的话别让她受伤’,而我却时常听到亲爱的同学在教室里大骂父母守财奴,怪及妈妈无能供给他的时尚开支。试问这是哪门子时尚?”(《品味时尚》)四是覆盖面广,古今中外兼顾,从不同时期,不同民族、国家或领域去选择。 五是论据的表述要力求概括,言简意赅。运用事实论据不必作过多的叙述和铺陈,千万不能当作记叙文去写,紧扣论点交代清楚即可。 常见的论据处理方式有简列式和简述式。 所谓简列式,就是对人们熟悉的、读者容易接受的、具有普遍意义和典型意义的事实论据,不必展开叙述,可用排比的方式把论据浓缩后组合在一起,使之产生聚合力。例如: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