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硫酸亚铁与碳酸氢铵反应的定量分析

关于硫酸亚铁与碳酸氢铵反应的定量分析

关于硫酸亚铁与碳酸氢铵反应的定量分析
关于硫酸亚铁与碳酸氢铵反应的定量分析

1、(7分)实验室用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如果制取8.8g 二...

1、(7分)实验室用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如果制取8.8g 二氧化碳,至少需要多少克碳酸钙? 2. 在含氢氧化钙14.8克的石灰水里;至少通入多少克二氧化碳,能使氢氧化钙全部转化为碳酸钙沉淀? 3. 在标准状况下33.6升的一氧化碳和足量的氧化铜反应,可得到多少克铜? co=1.25克/升) ( 4.(7分)将30g氧化铜和木炭的混合物在高温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冷却,称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22.3g。求被还原的氧化铜的质量。 5.(8分)用含杂质10%的石灰石20g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将生成的气体全部通过足量的澄清石灰水,问:生成的沉淀有多少克? 6、向5.3克碳酸钠粉末中加入20克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求(1)能放出多少克二氧化碳气体?(2)该盐酸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7、铜和氧化铜的混合物共2.0g加热与足量CO反应,当质量不再发生变化时,称得残留固体为 1.68g,求原混合物中含氧化铜的质量分数。 8.某课外活动小组为测定当地石灰石中含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来了一些矿石, ⑴哪几项反应中盐酸有剩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上表中m的数值是__________________; ⑶试计算这种石灰石矿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9.碳和氧化铜的混合物18.2g,隔绝空气加强热充分反应后,剩余物质的质量为13.8g,经测定其中有碳剩余。请通过计算确定原混合物中碳和氧化铜各有多少克? 10.现有碳和碳酸钙的混合物100g,在空气中强热后,碳酸钙完全分解,碳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结果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等于100g,求原固体中碳酸钙的质量。

合成氨碳酸氢铵工艺

一.合成氨的工艺过程 1.概述 (1)合成氨工业的重要性 合成氨工业是基础化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十分广泛的用途。 氨可生产多种氮肥,如尿素、硫酸铵、硝酸铵、碳酸氢铵等;还可生产多种复合肥,如磷铵复合肥等。 氨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基本化学工业中的硝酸、纯碱及各种含氮无机盐; 有机工业各种中间体,制药中磺胺药物,高分子中聚纤维、氨基塑料、丁腈橡胶、冷却剂等。 国防工业中三硝基甲苯、硝化甘油、硝化纤维等 (2合成氨工业发展简介 1784年,有学者证明氨是由氮和氢组成的。19世纪末,在热力学、动力学和催化剂等领域取得进展后,对合成氨反应的研究有了新的进展。1901年法国物理化学家吕·查得利提出氨合成的条件是高温、高压,并有适当催化剂存在。 1909年,德国人哈伯以锇为催化剂在17~20MPa和500~600℃温度下进行了合成氨研究,得到6%的氨。1910年成功地建立了能生产80gh-1氨的试验装置。 1911年米塔希研究成功以铁为活性组分的合成催化剂,铁基催化剂活性好、比锇催化剂价廉、易得。 合成氨的生产需要高纯氢气和氮气。氢气的主要来源有:气态烃类转化、固体燃料气化和重质烃类转化。 (3)合成氨的原则流程 合成氨生产的原则流程如图示。

2. 氨合成的热力学基础 从化学工艺的角度看其核心是反应过程工艺条件的确定,而确定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需先从事反应热力学和动力学的研究。 (1氨合成反应与反应热 氢气和氮气合成氨是放热,体积缩小的可逆反应,反应式如下: 0.5N 2+1.5H 2==NH 3 ΔH?298=-46.22 kJ·mol -1 其反应热不仅与温度有关,还与压力和组成有关。 (2)氨合成反应的平衡常数 应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可知,低温、高压操作有利于氨的生成。但是温度和压力对合成氨的平衡产生影响的程度,需通过反应的化学平衡研究确定。其平衡常数为: 式中, p ,p i —分别为总压和各组分平衡分压; y i —平衡组分的摩尔分数。 f ,γ分别为各平衡组分的逸度和逸度系数. p H N NH H N NH H N NH f K K p p p f f f K ?=???=?= γγγγ5.15.05.15.05.15.022*******

石灰石和盐酸的计算(初二下册科学表格型计算题)

石灰石与盐酸反应的计算 1、为了节约林木资源,近几年兴起了石头纸。石头纸可用沿海水产养殖中产生的大量废弃贝壳制得,为了测定某种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贝壳25g,加入200g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称得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为216.2g(假设贝壳中其它物质不与盐酸反应且不溶于水)。请你计算: (1)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 2、石灰石是生产水泥的重要原材料,某石灰厂的化验室为了测定某矿山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石灰石样品与足量的10%的稀盐酸在烧杯中反应(假设石灰石样品中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 请计算(写出计算过程): (1)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2)所消耗10%的盐酸的质量。

3、我省各地大都有丰富的石灰石矿产资源。有一矿山上的石灰石样品,其中只含二氧化硅杂质(二氧化硅是一种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且耐高温的固体)。小琳和他的同学想测定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他们取了一块石灰石样品,将其敲打粉碎后,称出6g放入烧杯内(烧杯的质量为20g),然后加入50g某一定溶质质量分数且足量的稀盐酸,用玻璃棒搅拌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反应所需时间(t)和烧杯及其所盛物质的总质量(m/g)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试回答: (1)将石灰石样品敲打粉碎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 (2)实验结束后,共放出多少g二氧化碳? (3)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

4、石灰石是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现取80.0g石灰石样品,平均分给甲乙丙丁四组同学,让他们用此样品与质量分数相同的盐酸反应来制备二氧化碳气体(杂质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各组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1)______组同学加入的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2)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求丙组同学实验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5、今年全国人大和政协会议使用了一种含碳酸钙的“石头纸”,为测定其中碳酸钙的含量,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称取50g碎纸样品。分别在5只烧杯中进行了实验,实验数据见下表(假设纸张其他成分既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 (1)表中X的值为_______; (2)烧杯(填序号)中,恰好完全反应;烧杯(填序号)中加入的样品有剩余。 (3)求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4)求稀盐酸中HCl的质量分数; (5)烧杯④中物质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g。

碳铵的性能及使用方法

碳铵的性能及使用方法 碳酸氢铵碳酸氢铵是一种碳酸盐,化学式为NH4HCO3,相对分子质量79,含氮17%左右。生产碳铵的原料是氨、二氧化碳和水,反应式为: NH3+H2O→NH3*H2O+热量 NH4OH+CO2→NH4HCO3+热量 碳酸氢铵是一种无色或浅色化合物,呈粒状,板状或柱状结晶,比重1.57,容重0.75,较硫酸铵(0.86)轻,略重于粒状尿素(0.66)易溶于水,0℃时溶解度为11.3%;20℃时为21%;40℃时为35%。 从碳酸氢铵的化学式不难看出,碳酸氢铵其中有N(氮)元素。所以可以把碳酸氢铵当作一种化肥(氮肥)使用。它的俗名有“碳酸氢氨”、“碳铵”、“碳氨”等。纯净的碳酸氢铵氮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17.72%. 碳酸氢铵的化学性质不很稳定。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生成氨气(NH3)、水(H2O)、二氧化碳(CO2)。其中氨气有特殊的氨臭味,所以在长期堆放碳酸氢铵化肥的地方会有刺激性气味。 因为碳酸氢铵是一种碳酸盐,所以一定不能和酸一起放置,因为酸会和碳酸氢铵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使碳酸氢铵变质。但是也有农村利用碳酸氢铵能和酸反应这一性质,将碳酸氢铵放在蔬菜大棚内,将大棚密封,并将碳酸氢铵置于高处,加入稀盐酸。这时,碳酸氢铵会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铵(NH4Cl)、水(H2O)和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碳可促进植物光合作用,增加蔬菜产量,而生成的氯化铵也可再次作为肥料使用。 碳酸氢铵的化学式中有铵根离子(NH4+,即带1单位正电荷),是一种铵盐,而铵盐不可以和碱供放一处,所以碳酸氢铵切忌和NaOH(俗名火碱、烧碱、苛性钠,化学名氢氧化钠)或Ca(OH)2 (俗名熟石灰,化学名氢氧化钙)放在一起。因为铵盐和碱共热会生成氨气使化肥失效。 碳铵在水中呈碱性反应。易挥发,有强烈的刺激性臭味。10~20℃时,不易分解,30℃时开始大量分解。我国多数地区主要作物的施肥季节在5~10月,其间平均温度在200C以上,恰值碳铵开始较多分解的转折点,施用时必须采取各种防挥发措施。 碳铵怕”热”也怕”湿”,因生产时不能按常法加热干燥,故碳铵产品常有吸湿水,引起碳铵分子潮解,结果使密封包装下的碳铵结块,敞开时则加速挥发。 碳铵的优点主要表现在农化性质上。碳铵是无(硫)酸根氮肥,其三个组分都是作物的养分,不含有害的中间产物和最终分解产物,长期施用不影响土质,是最安全的氮肥品种之一。 碳铵的另一个特点是其铵离子更易被土粒吸持,故当其施入土后不易随水下渗流失,淋失量仅及其他氮肥的三分之一到十分之一(表2-2)。因此,只要碳铵能较完全地接触土壤,被土粒充分吸持,施用后的挥发并不比其他氮肥高。有些条件下,如在石灰性土壤上,深施后还可比其他氮肥减少挥发损失。 施用:碳铵适用于基肥,也可用作追肥,但都要深施。常用的有以下几种方法: ①不离土不离水和先肥土、后肥苗的施肥原则即把碳铵深施入土,使其不离水土,被土粒吸持并不断对作物供肥。深施的方法很多,如作基肥的铺底深施,全层深施,分层深施;作追肥的沟施和穴施等。其中以结合耕耙作业将碳铵作基肥深施,较方便而功效高,肥效稳定。对旱作物如小麦、玉米作追肥深施,效果也较好,但须注意适宜用量,防止烧苗,应结合灌水,才能充分发挥其肥效。 ②避免高温季节和高温时期施用的原则碳铵尽量在气温小于20℃的季节施用,一天中则尽量在早、晚气温较低时施用,均可明显减少施用时的分解挥发,提高肥效。提倡碳铵与

实验一 碳酸氢铵和氯化钠制备碳酸钠

实验一碳酸氢铵和氯化钠制备碳酸钠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了解联合制碱法的反应原理。 2、学会利用各种盐类溶解度的差异并通过复分解反应来制取一种盐的方法。 二、原理 碳酸钠又名苏打,工业上叫纯碱。用途很广,工业上的联合制碱法是将二氧化碳和氨气通入氯化钠溶液中,先生成碳酸氢钠,再高温下灼烧,使它失去一部分二氧化碳,转化为碳酸纳。反应方程式: NH3+CO2+H2O+NaCl==NaHCO3↓+NH4Cl △ NaHCO3===Na2CO3+H2O+CO2↑ 在第一个反应中,实质上是碳酸氢铵与氯化钠在水溶液中的复分解反应,因此本实验直接用碳酸氢铵与氯化纳作用来制取碳酸氢钠 反应方程式 NH4HCO3+NaCl==NH4Cl+NaHCO3↓ NH4Cl、NaCl、NH4HCO3和NaHCO3同时存在于水溶液中,是一个复杂的四元交互体系。它们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互相发生影响。不过,根据各纯净盐在不同温度下在水中的溶解度的互相对比,也仍然可以粗略地判断出以上反应体系中分离几种盐的最佳条件和适宜的操作步骤。各种纯净盐在水中溶解度见下表: 表1 各种纯净盐在水中溶解度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溶度度℃ g/100g水 溶质 NaCl 35.1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NH4HCO311.9 15.8 21.0 27.0 NaHCO3 6.9 8.2 9.6 11.1 12.7 14.4 16.4 NH4Cl 29.4 33.3 37.2 41.4 45.8 50.4 55.2 当温度超过35℃NH4HCO3就开始分解。所以反应温度不能超过35℃。但温度太低又影响了NH4HCO3的溶解度。故反应温度又不宜低于30℃。另外从外表还可以看出NaHCO3在30~35℃温度范围内的溶解度在四种盐中是最低的,所以当使研细的固体NH4HCO3溶于浓的NaCl溶液中,在充分搅拌下,就析出NaHCO3晶体。

中考化学专题题库∶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的综合题附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 1.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两份等质量的氯酸钾在有、无 MnO2的情况下加热产生氧气B.加水稀释盐酸 C.向稀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 D.将足量粉末状的铁和镁分别与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 反应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两份等质量的氯酸钾在有、无MnO2的情况下加热产生氧气,催化剂只能影响反应速率,产生氧气的质量相等,故选项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 B、向浓盐酸中不断加水稀释,溶液始终显酸性,pH不可能大于7,故选项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 C、向稀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碳酸钠先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开始不生成沉淀。稀盐酸消耗完,碳酸钠再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沉淀的质量不断上升,完全反应后不变,故选项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

D 、将足量粉末状的铁和镁分别与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由质量守恒定律,生成氢气中氢元素来源于稀盐酸,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相等,则最终生成氢气的质量应相等,故选项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 故选C 。 2.如图表所示4个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变化关系的是 A .足量镁和铝分别放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中 B .镁在空气中加热 C .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D .向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 、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质量关系:22Mg+2HCl=24MgCl +3H 72↑ , 325421961872Al +6HCl =2AlCl +3H 32 ↑ 可知 ,足量的镁和铝分别放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中,酸能完全反应,因此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相同,产生相同质量的氢气,消耗镁的质量大于

“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改进

“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改进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第96页有关“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存在几处不足。在尊重原实验设计的教学意图、保留原实验设计的教学功能等前提下,笔者利用一次性注射器对原实验进行了成功改进。 1 原实验的不妥之处 (1)实验过程中易发生冲塞现象。由于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的速度较快,短时间内放出了较多的二氧化碳,这样石灰水就很难将二氧化碳及时吸收(笔者发现,即使将石灰水换成NaOH溶液也容易发生冲塞现象);况且石灰水的浓度太小(常温时约为0.16%),吸收的二氧化碳也很少。所以,即使取用了较少的稀盐酸和较多的石灰水,实验时冲塞现象仍然常常发生。 (2)在实验装置内增加“石灰水与二氧化碳的反应”不符合化学原理。对于这一点,笔者与化学教育界的很多朋友和同事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大家一致认为:在研究质量守恒定律时,“一个实验只能选用一个化学反应作为研究对象”;这一点,在现行鲁教版九年级化学教科书中有明确的陈述[1]。原实验设计者的意图可能是利用石灰水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性质,去检验并吸收二氧化碳,但这样设计就使同一个实验装置内包含了2个化学反应;虽然“整个实验装置在反应前后的总质量保持不变”,但是,这并不能使学生相信“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前后的总质量保持不变”,因为学生此时会产生这样的疑问:一个化学反应在反应后的总质量减小(或增大)、另一个化学反应在反应后的总质量增大(或减小),不也能使整个实验装置的总质量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吗?可见,用此实验装置得出的结论缺乏科学严谨性。 (3)在实验装置内增加“石灰水与二氧化碳的反应”也使得实验装置复杂了。可能有人认为,原实验这样设计是为了”复习二氧化碳与石灰水的反应”。其实,一个化学实验应该主题明确、目的突出、装置简易、现象直观,尽量不要“节外生枝”。 2 改进后实验的用品和装置 2.1 实验用品 托盘天平、100 mL的锥形瓶(或125 mL的细口瓶)、配套的橡皮塞、20 mL 的一次性注射器(配直径1.2 mm、长50 mm的12号针头)、适量的1∶10稀盐酸、足量的石灰石(或大理石)。 2.2 实验装置 改进后的实验装置见图1(托盘天平略)。

碳酸氢铵

版序号: 分发号: 阿拉尔青松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操作文件 Q / QSHG×.×—2011 碳酸氢铵 2011——发布2011——实施 阿拉尔青松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发布

审批页名称:碳酸氢铵编制人: 审定人: 批准人:

二零一一年月 前言 本操作文件是根据阿拉尔青松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质检中心的安排制定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员工安全生产技能,保证产品质量合格。 本操作文件是由阿拉尔青松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提出。 本操作文件单位:阿拉尔青松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质检中心 本操作文件单位:阿拉尔青松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质检中心 本操作文件主要编制人: 本操作文件首次发布:2011-月

碳酸氢铵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添加剂碳酸氢铵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吸收二氧化碳制得的食品添加剂碳酸氢铵。该产品在食品加工中作膨松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的条款通过本标准中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用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本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91—2008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ISO 780:1997,MOD) GB/T 5009.74—2003 食品添加剂中重金属限量试验 GB/T 5009.76—2003 食品添加剂中砷的测定 GB/T 6678 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GB/T 6682—2008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ISO 3696—1987,MOD) HG/T3696.1无机化工产品化学分析用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 HG/T3696.2无机化工产品化学分析用杂质标准溶液的制备 HG/T3696.3无机化工产品化学分析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3 分子式、分子量 分子式:NH4HCO3 相对分子质量:79.06(按2007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4 要求 4.1外观:白色粉状晶体。 4.2食品添加剂碳酸氢铵不允许磺酸盐防结块剂。 4.3食品添加剂碳酸氢铵应符合表1要求。

有关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的计算(好)

有关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的计算 1、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当地的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在实验室用10克石灰石样品(杂质不参加反应)与30克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测得残留物为36.7克。 求:(1)生成二氧化碳为克; (2)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2、小洁同学为测定测定钙片中碳酸钙的含量标注是否属实,她取出4片片剂,研碎后放入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不再放出气体为止,共用去稀盐酸40.0 g,称量烧杯中剩余物质量为47.8 g(不含烧杯质量, 假定钙片其它成分不与盐酸反应。) 求:(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2)通过计算判断钙片中碳酸钙的含量标注是否属实 3、某学校的学习小组对当地的石灰石矿区进行调查,欲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采用的方法如下:取该石灰石样品16g,把80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实验过程所得数据如下表(已知石灰石样品中含有的二氧化硅等杂质不溶于水,不与稀盐酸反应)。根据实验数据计算: (1)表中n的数值为。 (2)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 4、某学习小组为测定当地矿山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一些矿石样品,并取稀盐酸200g,平均分成4份,进行实验,结果如下 (1)这种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200g稀盐酸中,含HCl多少g?

5、石灰厂为了测定一批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用4g石灰石样品,把20g稀盐酸分4次加入样品中(样品中除碳酸钙外,其余的成分既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充分反应后经过滤,干燥等操作,最后称量,得实验数据如下表: (1)计算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2)计算该稀盐酸中含有HCl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 6.长久使用的热水瓶底部有一层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3和Mg(OH)2。某学校化学研究小组的同学通过实验测定水垢中CaCO3的含量。取200g水垢,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及Mg(OH)2+2HCl=MgCl2+2H2O],同时测量5分钟内生成气体的质量,结果如下表: (1)4分钟后,产生的CO2不再增加,说明水垢中CaCO3 (填“已”或“未”) 反应完。 (2)该水垢中CaCO3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7、今年全国人大和政协会议使用了一种含碳酸钙的“石头纸”:为测定其中碳酸钙的含量,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称取50g碎纸样品。分别在5只烧杯中进行了实验,实验数据见下表(假设纸张其他成分既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 (1)10g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反应最多生成 g气体; (2)求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3)烧杯④中物质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g。

以芒硝和碳酸氢铵为原料制备纯碱和硫酸铵试验方案

芒硝和碳酸氢铵为原料制备纯碱和硫酸铵试验方案 一、反应原理 Na2SO4+2NH4HCO3→2NaHCO3+(NH4)2SO4 二、工艺流程 三、试验步骤 1、对芒硝和碳酸氢铵原料进行成分分析,并记录数据; 2、芒硝饱和溶液配制:利用原工铵厂房反应釜1台,加水3.0m3

开启搅拌,加蒸汽预热到40℃;加入芒硝,比重达到1.3g/cm3,制成芒硝饱和溶液。 3、复分解液相转化反应:在芒硝饱和溶液罐内徐徐加入碳酸氢铵,加料持续时间控制在45—60min;在继续搅拌下,温度温度在35—38℃,恒温反应1.5—2.0h。 4、反应完成后,将反应釜中的碳酸氢钠晶浆通过釜底取样口放入成品槽内。 5、在成品槽内隔离出2.5m2空间,制作真空抽滤箱,滤液经烧碱现有真空分离系统回成品槽用作芒硝溶解使用。碳酸氢铵滤饼经洗涤后做重碱全分析,对重碱成分及粒径进行取样分析。 6、滤液的蒸发、洗涤、过滤在试验阶段暂不具备条件,可对其成分进行化学分析。 根据第一次试验结果,调整溶液浓度、温度、反应时间等反应工况,进行下一步。 四、试验准备工作 1、芒硝、碳酸氢铵原料采购。 2、反应釜顶部需安装一套碳酸氢铵螺旋或星型加料装置,起到反应釜密封和均匀加料的目的。 3、反应釜底部安装球阀一个,配Φ108mm管线10m至成品槽内。 4、在成品槽内隔离出2.5m2空间,制作真空抽滤箱,铺设金属网和滤布。 5、在烧碱预挂过滤机滤液分离器与真空抽滤箱之间配Φ57mm

真空管线30m,滤液由滤液泵经软管送回成品储槽备用,原滤液真空系统用盲板隔断。 6、反应釜安装测温装置一套。 7、质管中心做好四种原料、产品及Ca2+Mg4+SO42-溶液组分的分析检测。 二0一四年十二月

碳酸钙

碳酸钙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碳酸钙图片 碳酸钙是一种无机化合物,是石灰岩石(简称石灰石)和方解石的主要成分。查看精彩图册 目录 基本资料 管制信息 简介 性状 储存 用途 理化性质 密度 莫氏硬度 分解温度 熔点 溶解性 介电常数 化学性质 主要分类 1.按生产方法分类 2.按粉体粒径分类 3.按微观排列分类 健康危害及应急处理 健康危害 应急处理 主要用途 制法工艺 分布情况 碳酸钙的应用 碳酸钙在造纸中的应用 碳酸钙在造纸涂布颜料作用 碳酸钙在涂料中的应用 碳酸钙在塑料中的应用 展开 基本资料

管制信息 简介 性状 储存 用途 理化性质 密度 莫氏硬度 分解温度 熔点 溶解性 介电常数 化学性质 主要分类 1.按生产方法分类 2.按粉体粒径分类 3.按微观排列分类 健康危害及应急处理 健康危害 应急处理 主要用途 制法工艺 分布情况 碳酸钙的应用 碳酸钙在造纸中的应用 碳酸钙在造纸涂布颜料作用 碳酸钙在涂料中的应用 碳酸钙在塑料中的应用 展开 编辑本段基本资料 管制信息 本品不受管制 简介 英文名:Calcium carbonate 中文名:碳酸钙 化学式:CaCO3 CAS号:471-34-1[1] EINECS号:207-439-9[2] 俗称:石灰石、石粉,是一种化合物,化学式是CaCO3,呈碱性,在水中几乎不溶,在乙醇中不溶,在含季铵盐或二氧化碳的水中微溶(原因是碳酸钙与之反应生成了微溶性物质微溶于水)。

碳酸钙 别名:Carbonic acid calcium salt; Limestone; Marble 它是地球上常见物质,存在于霰石、方解石、白垩、石灰岩、大理石、石灰华等岩石内。亦为动物骨骼或外壳的主要成份。 相对分子质量:100.09 各元素质量比:Ca:C:O=10:3:12 各原子数量比:Ca:C:O=1:1:3 性状 白色粉末或无色结晶。无气味。无味。有两种结晶,一种是正交晶体文石,一种是六方菱面晶体方解石。在约825℃时分解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溶于稀酸,几乎不溶于水。文石:相对密度2.83,熔点825℃(分解)。方解石:相对密度(d25.2)2.711,熔点1339℃(10.39MPa)。有刺激性、碳酸钙分为合成与天然二种。 储存 密封保存。 用途 检定和测定有机化合反应中的卤素。水分析。检定磷。与氯化铵一起分解硅酸盐。制备氯化钙溶液以标化皂液。制造光学钕玻璃原料、涂料原料。 食品工业中可作为添加剂使用。 编辑本段理化性质 密度 2.93g/cm3 分子式 莫氏硬度 3 分解温度 898°C 熔点 当压力为10.4MPaJF ,熔点为1339°C

碳酸钙与盐酸反应表格型计算题

表格型计算题 1.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一批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用8g 石灰石样品,把40g 稀盐酸分为4次加入样品中(杂质既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充分反应后经过滤、干燥等操作,最后称量,得实验数据如下: (1)从以上数据可知,这四次实验中,第_______次实验后石灰石样品中的碳酸钙已完全反应。 (2)求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3)上表中m 和n 的数值应均为多少? (4)足量盐酸与100t 这种石灰石反应,能得到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 2.同学们从山上采集到一种石灰石,他们取80克该样品进行煅烧实验(所含杂质 在煅烧过程中不发生变化),测得反应后固体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下表: 反应时间t∕s t 0 t 1 t 2 t 3 t 4 t 5 t 6 反应后固体的质量m ∕g 80 75 70 66 62 58 58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石灰石完全反应后,生成CO 2的质量为 g 。 (2)求该石灰石中CaCO 3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3)请在下面坐标图中,画出煅烧时生成气体的质量(m)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 3.某课外活动小组为了测定一批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将石灰石样品研成粉末,然后取一定量的石灰石粉末与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假设石灰石中的杂质既不和酸反应,也不溶于水),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量滤渣质量的数据如下表: 序号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 剩余固体的质量(g ) 1 10 5.5 2 10 m 3 10 1.2 4 10 n

实验序号 样品的质量/g 滤渣的质量/g 第一次 3.4 0.3 第二次 3.6 0.4 第三次 5.0 0.5 (1)该样品中碳酸钙质量分数的平均值为: (结果精确到0.1%)。 (2)引起三次实验数据差异的操作原因可能是: 。 (3)若利用题(1)的结果,煅烧100t 这种石灰石,理论上最多能得到氧化钙多少吨?(结果精确到0.1t) 4.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在测定由NaCl 和Na 2CO 3形成的固体混合物组成时,进行了以下实验:取40 g 固体混合物配成溶液,平均分为四份,然后分别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CaCl 2溶液,实验数据见下表: 请分析表中数据回答并计算[(4)要求写计算过程 ] (1)生成的沉淀是(填写化学式) 。 (2)10g 原固体混合物配成的溶液和足量CaCl 2溶液反应,最多生成沉淀质量为 g 。 (3)m= g 。 (4)原固体混合物中Na 2CO 3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5.今年全国人大和政协会议使用了一种含碳酸钙的“石头纸”:为测定其中碳酸钙的含量,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称取50g 碎纸样品。分别在5只烧杯中进行了实验,实验数据见下表(假设纸张其他成分既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 烧杯① 烧杯② 烧杯③ 烧杯④ 烧杯⑤ 加入样品的质量/g 10 10 10 10 10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10 20 30 40 50 充分反应后生成气体的质 量/g 0.88 1.76 X 3.52 3.52 (1)表中X 的值为 ; (2)求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3)烧杯④中物质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g 。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四 原固体混合物质量 10g 10g 10g 10g 加入CaCl 2溶液质量21世纪教育网 10g 20g 30g 40g 生成的沉淀的质量 2g m 5g 5g

“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实验的再改进word资料3页

“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实验的再改进 2012年出版的沪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第102页安排了“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实验(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托盘天平略)。此实验装置虽然改变了旧版教科书中涉及的2个化学反应的弊端[1],但在实验中,当向密闭的锥形瓶里注入稀盐酸时有时会发生冲塞现象。另外,每次实验后注射器里都要再次吸入稀盐酸,操作不够简便。现对该实验进行一些改进。 图1 一、实验改进的思路 保留实验体系封闭、反应前后装置外形基本不变(实验中注射器活塞会竖直上移一小段距离)的优点,设计可以连续使用、实验中不会发生冲塞、操作相对简便的实验装置。 二、改进后的实验装置 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盛放Y形管的烧杯和托盘天平略)。 主要实验用品:Y形管,50 mL注射器,橡皮塞,玻璃丝,颗粒状碳酸钙(或块状石灰石),溶质质量分数为14%的稀盐酸。 图2 三、改进后的实验操作 (1)取一个大小合适的Y形管,在左支管里加入大约10 g颗粒状碳酸钙(或块状石灰石),并在左支管的管口处塞一团玻璃丝;然后在右支管里注入不超过支管容积一半的稀盐酸,再按图2连好实验装置。 (2)将处于0刻度的注射器(确保其润滑性良好)活塞轻轻向上拉动一

小段距离,松开手后,若注射器活塞能回到原来的0刻度位置,则装置不漏气。 (3)将图2的实验装置放入烧杯里,再将整个实验装置轻轻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上,并用砝码平衡,记下第一次称量的质量。 (4)取下Y形管,然后将其竖直向左倾斜,使稀盐酸流入左支管中,可看到碳酸钙表面冒出气泡,同时注射器活塞慢慢向上运动。等到注射器活塞上移到大约30 mL刻度时,将Y形管竖直向右倾斜,使左支管中的稀盐酸流回右支管中,反应立刻停止。再把Y形管轻轻放回到烧杯里,进行第二次称量,并记下第二次称量的质量。 (5)两次称量值相等,说明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前后的质量保持不变。 (6)延伸实验:取下Y形管,拔掉橡皮塞,将注射器里的二氧化碳气体排出,再将整个实验装置连接好,重新放回到托盘天平的左盘上进行第三次称量,发现称量值变小了。这说明反应前后相等的是“各物质的质量总和”[2],也说明验证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实验,必须在密闭的装置内进行。 (7)本次实验结束后,实验装置无需清洗,即可在另外一个班级继续使用(重复上述操作)。一次添加足量的稀盐酸和碳酸钙,可以连续进行6~7次实验。 (8)几个班级的授课结束后,拆开实验装置清洗,以备后用。 四、改进后的实验优点 (1)实验设计巧妙,操作相对简便,实验现象明显,提高了实验教学效益。

谈谈碳铵的使用

谈谈碳铵的使用 碳酸氢铵简称碳铵,又称重碳酸铵,是一种白色化合物,呈粒状,板状或柱状结晶。含氮(N)量17%左右。用作氮肥,适用于各种土壤,可同时提供作物生长所需的铵态氮和二氧化碳。 与其他氮肥相比优势何在?碳酸氢铵其具有速效、价廉、经济、不板结土壤、适用于各种作物和各类土壤、既可作基肥,又可作追肥等优点,受到农民的欢迎。 快速高效:和尿素相比,尿素施入土壤后不能直接被作物吸收,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还要进行一系列的转化,才能被作物吸收,施肥效果要迟一些。碳铵施入土壤后立即被土壤胶体吸附,直接供作物吸收利用,当天即可见效。双重肥效:碳铵施入土壤后,形成氨和二氧化碳,氨被作物根系利用;二氧化碳作为气体肥料被作物直接吸收。驱虫、杀菌:施入碳铵,土壤中的害虫可迅速被杀死或驱走,并可毒杀有害细菌,达到作物无病虫危害的目的。性价比高:碳铵和其他相同肥效的氮肥相比,碳铵价格更加经济实惠,并且碳铵被作物吸收后无残留物,不会对土壤造成任何伤害。春季土壤开冻,作物的需肥条件与碳酸氢铵的特点刚好吻合,因此这个时候施碳酸氢铵是最好的选择。作为一种除尿素外使用最广泛的氮肥产品,碳铵还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或者说是劣势。它易挥发,氮的利用率低。因此,在生产上应做到扬长避短,合理使用。总的来说还是功大于过滴。那 如何科学的使用碳铵? 碳铵在使用上的忌讳 一忌与尿素混施作物根系不能直接吸收尿素,只有在土壤中脲酶的作用下,转化成铵态氮后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碳铵施入土壤后,造成土壤溶液短期呈酸性反应,会加速尿素中氮的挥发损失,故碳铵不能与尿素混施。 二忌与过磷酸钙混合后过夜施用碳铵与过磷酸钙混施,虽比分别单施效果好,但混合后不宜久放,更不能过夜,因为过磷酸钙吸湿性增大,会使混合肥料变成浆状或结块,不利施用。 三忌与菌肥混用碳铵施后会散出一定浓度的氨气,若与菌肥接触,会使菌肥中的活菌体死亡,失去菌肥的增产效果。 四忌拌种若将它与种子直接拌合播种,不仅会严重抑制种子的活力,还会烧种,影响出苗。 五忌与碱性肥料混施同用碳铵若与碱性很强的草木灰、石灰等混施,或与它们同时施用,会导致更多地挥发失氮,损失肥效,故碳铵要单施。 六忌叶片带露水时撒施叶片带有露水时撒施,碳铵粉末会沾附在叶片上,造成叶片局部烧伤。故碳铵最好在露水干后的上午10时后至下午4时前撒施为宜。

碳酸氢铵

碳酸氢铵 碳酸氢铵,又称碳铵,就是一种碳酸盐,含氮17.7%左右。可作为氮肥,由于其可分解为NH3、CO2与H2O三种气体而消失,故又称气肥。生产碳铵的原料就是氨、二氧化碳与水。碳酸氢铵为无色或浅粒状,板状或柱状结晶体,碳铵就是无(硫)酸根氮肥,其三个组分都就是作物的养分,不含有害的中间产物与最终分解产物, 名称:中文名称:碳酸氢铵中文别名: 酸式碳酸铵,重碳酸铵 英文名:ammonium bicarbonate CAS号 1066-33-7EINECS号213-911-5 化学式 NH4HCO3 相对分子质量79、06 性状:无色或白色棱柱形结晶。微有氨气味。在约60℃时很快挥发,分解为氨、二氧化碳与水气。分解速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加。也在热水中分解。溶于水与甘油,不溶于乙醇与丙酮。25℃时0、1mol/L水溶液的pH为7、8。相对密度1、58。熔点107.5℃(急热)。半数致死量(小鼠,静脉)245mG/kG。有刺激性。储存:密封阴凉避光保存。用途:用作分析试剂。用于铵盐合成。制药。焙粉。染料。织物脱脂。泡沫塑料。亦可用作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加工中作膨松剂。 碳酸氢铵就是一种碳酸盐,化学式为NH4HCO3,相对分子质量79,含氮17、7%左右。可作为氮肥。生产碳铵的原料就是氨、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式为: NH3+H2O→NH3*H2O+热量 NH3·H2O+CO2→NH4HCO3+热量 与其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H4HCO3+HCL=====NH4CL+H2O+CO2↑ NH4HCO3==加热==NH3↑+H2O+CO2↑

H2SO4+NH4HCO3==H2O+CO2↑+NH4HSO4(碳酸氢铵过量时) H2SO4+2NH4HCO3==2H2O+2CO2↑+(NH4)2SO4(稀硫酸过量时) 2NH4HCO3+2NaOH(少量)=(NH4)2CO3↑+Na2CO3+2H2O NH4HCO3+2NaOH(大量)=Na2CO3+H2O+NH3:H2O NH4HCO3+2NaOH==NH3↑+Na2CO3+2H2O 性质:碳酸氢铵就是一种无色或浅色化合物,呈粒状,板状或柱状结晶,比重 1、57,容重0、75,较硫酸铵(0、86)轻,略重于粒状尿素(0、66)易溶于水,0℃时溶解度为11.3%;20℃时为21%;40℃时为35%。白色斜方晶 系或单斜晶系结晶体。无毒。有氨臭。密度1.58g/cm3。能溶于水,水溶液 呈碱性,不溶于乙醇。性质不稳定,36℃以上分解为二氧化碳、氨与水,60℃ 可以分解完。有吸湿性,潮解后分解加快。 毒性:碳酸氢铵的分解产物为二氧化碳与氨均为人体代谢物,适量摄入对人 体健康无害。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1985)将碳酸氢铵列为一般公认安全 物质。综所述,碳酸氢铵可以作为某些食品的添加剂,安全性比较大的,而 且这个物质分解的时候全部就是气体,无残渣。也没有潜在的污染性。从 碳酸氢铵的化学式不难瞧出,碳酸氢铵其中有N(氮)元素。所以可以把碳酸 氢铵当作一种化肥(氮肥)使用。它的俗名有“碳酸氢氨”、“碳铵”、“碳氨”等。纯净的碳酸氢铵氮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17.72%、 施用:碳铵适用于基肥,也可用作追肥,但都要深施。常用的有以下几种方法: ①不离土不离水与先肥土、后肥苗的施肥原则即把碳铵深施入土,使其不离 水土,被土粒吸持并不断对作物供肥。深施的方法很多,如作基肥的铺底深 施,全层深施,分层深施;作追肥的沟施与穴施等。其中以结合耕耙作业将碳 铵作基肥深施,较方便而功效高,肥效稳定。对旱作物如小麦、玉米作追肥 深施,效果也较好,但须注意适宜用量,防止烧苗,应结合灌水,才能充分发 挥其肥效。②避免高温季节与高温时期施用的原则碳铵尽量在气温小于 20℃的季节施用,一天中则尽量在早、晚气温较低时施用,均可明显减少施 用时的分解挥发,提高肥效。提倡碳铵与其她氮肥品种搭配施用,如将碳铵 作基肥,用于低温季节,尿素、硫铵等作追肥,用于高温季节。随着我国化肥 工业的发展,碳铵在我国农用氮素中的比例将可能逐渐降低,被其她高浓度 稳定的氮肥品种所替代,但碳铵仍将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作为我国的一个重 要氮肥品种,不能忽视。 施用十忌: 一忌叶面喷施。碳酸氢铵对作物叶片有较强的腐蚀性,容易烧伤叶片,故 不能作为作物叶面喷施的肥料。

碳酸氢铵的使用注意事项及禁忌

碳酸氢铵的使用禁忌 l.忌叶面喷施碳酸氢铵对作物叶片有较强的腐蚀性,容易烧伤叶片,影响光合作用,故它不能作为作物叶面喷施的肥料。 2忌干土施用土壤干燥,即使深施覆盖,肥料也不能及时溶解被吸咐和供作物吸收利用。只有在土壤具有一定湿度的情况下,施用碳酸氢铵,肥料才能得到及时溶解,才能减少挥发损失。 3、忌高温施用碳酸氢铵的挥发性与气温高低关系密切,气温越高,挥发越烈,故碳酸氢铵不宜在高温烈日下施用。 4。忌与碱性肥料混施碳酸氢铵若与碱性很强的草木灰、石灰等混合施用,或与它们同时间施用,会导致更多的挥发失氮,损失肥效,故碳酸氢铵要单施。 5.忌与菌肥混用碳酸氢镣施后会散发出一定浓度的氨气,若与菌肥接触,会使菌肥中的活菌体死亡,失去菌肥的增产效果。 6.忌与过磷酸钙混合后过夜使用碳酸氢铰与过磷酸钙混合施用,虽比分别单施效果好,但混合后不宜久放,更不能过夜。因为过磷酸钙吸湿性增大,会使混合肥料变成浆状或结块,不能利用。 7 忌与尿素混施作物根系不能直接吸收尿素,只有在土壤中脲酶的作用下,转化成铵态氮后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碳酸氢铵施入土壤后,造成土壤溶液短期呈酸性反应,会加速尿素中氮的挥发损失,故碳酸氢铵不能与尿素混合施用。 8.忌与农药混放碳酸氢铵与农药都是化学物质,极易受潮发生水解反应。有不少农药属碱性,两者混放一起容易产生化学反应,降低肥效和药效。 9.忌与种肥使用碳酸氢铵具有较强的刺激性和腐蚀性,分解时跑出来的氨气和种子接触后,会熏坏种子,甚至烧伤种胚,影响发芽和出苗。据试验,每亩用12.5公斤碳酸氢被作小麦种肥施用,出苗率不到40%;如将碳酸氢铵撒施到水稻秧田厢面上,然后播种,烂芽率达50%以上。 10.忌表土施用据测定,当气温29℃时,施于表土的碳酸氢铵,12小时损失氮素8.9%,而深施10厘米盖上的,12小时内损失氮素不到1%。稻田中,碳酸氢铵表施的,折合每公斤氮素能增产稻谷10.6公斤,深施的增产稻谷17.5公斤。因此,施用碳酸氢铵作底肥,在旱地上要开沟或打窝深施7-10厘米,边施边盖土边淋水;在水田宜边施边犁,犁后即耙,使肥入泥,提高利用率。 (绮波)

碳酸氢铵 性质、用途与生产工艺

碳酸氢铵性质、用途与生产工艺 碳酸氢铵是一种含氮的化学肥料,又称酸式碳酸铵或重碳酸铵,简称碳铵,俗名气肥。白色粉状或块状结晶,略带氨臭味,相对密度1.58,熔点107.5℃(急热)。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碱性较弱,不溶于乙醇和丙酮。易吸湿结块。化学性质不稳定,常温下缓慢分解成二氧化碳、氨和水,分解速度随温度升高、湿度的加大而加快。 20世纪50年代末,中国化工专家侯德榜,为了解决本国迫切需要的氮肥,成功地开发了联碳法生产碳酸氢铵的新工艺,把碳酸氢铵的生产与合成氨生产结合起来,从而降低了能耗、简化了流程,减少了投资,使碳酸氢铵生产迅速发展,直至80年代,碳铵仍是中国氮肥的主要品种。商品碳酸氢铵含氮量为17%。碳酸氢铵主要用作肥料,施入土壤后碳铵中的铵离子(NH4+)可被土壤胶体吸附或晶格固定或转化为硝态氮,经植物吸收后,无任何副成分残留在土壤中,对土壤pH值影响小,适用于各种土壤和作物,对土壤、作物不残留有害物质,是速效性氮肥,可长期使用。为防止氨挥发使肥效损失和灼伤作物茎叶,可采用深施、盖土。可作基肥,追肥用,不宜作种肥用。作追肥时应防止碳铵落到植株叶面上,以免受氨气危害。 碳酸氢铵作为肥料的缺点就在于其化学不稳定性,在添加结晶改性剂后,碳酸氢铵的结晶增大,含水量降低,减轻了易于分解和结块的现象。碳酸氢铵是氮肥工业产品之一,为中国小氮肥厂的主要品种,在焦化厂是焦炉煤气净化产品之一。焦化厂以浓氨水为原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铵结晶,经离心过滤后得到碳酸氢铵产品。 碳酸氢铵较易分解,宜用内衬塑料薄膜、外套塑料袋或3层牛皮纸袋包装,均需分别封口,贮存于阴凉、低温、干燥通风的库房中,严防吸湿、雨淋及日晒。 水中溶解度(g/100ml) 不同温度(℃)时每100毫升水中的溶解克数: 11.9g/0℃;16.1g/10℃;21.7g/20℃;28.4g/30℃;36.6g/40℃ 59.2g/60℃;109g/80℃;170g/90℃;354g/100℃ 鉴别试验 取试样加(1+1)盐酸液即泡沸,产生二氧化碳,此气体通入氢氧化钙溶液中,即生成白色沉淀。 取试样溶液,加氯化汞溶液即产生白色沉淀。 取试样溶液,加酚酞试液(TS-167)应不变色或仅现微红色。 含量分析 在已称量的带磨口塞的称量瓶中,迅速称取试样2g(准确至0.0002g),置于 已盛有1mol/L硫酸溶液50ml(准确移取)的锥形瓶中,摇动锥形瓶,使试样 反应完全,加热煮沸5min,待溶液冷却后,加0.1%甲基橙指示液2滴,以 1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橙色。同时作空白试验。 ——空白所耗氢氧化钠液的体积,ml; 式中V 1 ——试样液所耗氢氧化钠液的体积,ml; V 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