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以芒硝和碳酸氢铵为原料制备纯碱和硫酸铵试验方案

以芒硝和碳酸氢铵为原料制备纯碱和硫酸铵试验方案

以芒硝和碳酸氢铵为原料制备纯碱和硫酸铵试验方案
以芒硝和碳酸氢铵为原料制备纯碱和硫酸铵试验方案

芒硝和碳酸氢铵为原料制备纯碱和硫酸铵试验方案

一、反应原理

Na2SO4+2NH4HCO3→2NaHCO3+(NH4)2SO4

二、工艺流程

三、试验步骤

1、对芒硝和碳酸氢铵原料进行成分分析,并记录数据;

2、芒硝饱和溶液配制:利用原工铵厂房反应釜1台,加水3.0m3

开启搅拌,加蒸汽预热到40℃;加入芒硝,比重达到1.3g/cm3,制成芒硝饱和溶液。

3、复分解液相转化反应:在芒硝饱和溶液罐内徐徐加入碳酸氢铵,加料持续时间控制在45—60min;在继续搅拌下,温度温度在35—38℃,恒温反应1.5—2.0h。

4、反应完成后,将反应釜中的碳酸氢钠晶浆通过釜底取样口放入成品槽内。

5、在成品槽内隔离出2.5m2空间,制作真空抽滤箱,滤液经烧碱现有真空分离系统回成品槽用作芒硝溶解使用。碳酸氢铵滤饼经洗涤后做重碱全分析,对重碱成分及粒径进行取样分析。

6、滤液的蒸发、洗涤、过滤在试验阶段暂不具备条件,可对其成分进行化学分析。

根据第一次试验结果,调整溶液浓度、温度、反应时间等反应工况,进行下一步。

四、试验准备工作

1、芒硝、碳酸氢铵原料采购。

2、反应釜顶部需安装一套碳酸氢铵螺旋或星型加料装置,起到反应釜密封和均匀加料的目的。

3、反应釜底部安装球阀一个,配Φ108mm管线10m至成品槽内。

4、在成品槽内隔离出2.5m2空间,制作真空抽滤箱,铺设金属网和滤布。

5、在烧碱预挂过滤机滤液分离器与真空抽滤箱之间配Φ57mm

真空管线30m,滤液由滤液泵经软管送回成品储槽备用,原滤液真空系统用盲板隔断。

6、反应釜安装测温装置一套。

7、质管中心做好四种原料、产品及Ca2+Mg4+SO42-溶液组分的分析检测。

二0一四年十二月

(完整版)材料试验检验方案

和昌林与城一号院一期 材 料 检 验 试 验 方 案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湖北高企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2017 年05 月20 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编制依据 (2) 三、试验管理 (3) 四、材料送检取样及留置规定: (4) 五、材料检测的要求 (9) 六、资料收集及归档 (9) 七、试验质量保证措施 (13) 八、实体检验试验的选定 (10) 材料试验检验方案

一、工程概况 建设单位;河南惠昌城乡发展建设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河南徐辉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勘察单位:河南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河南宏业建设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总包单位:湖北高企达建设有限公司; 工程地址:郑州市绿源路南、天山路东。 工程简介: 和昌林与城一号院工程,总建筑面积138898.85(含地下室、幼儿园、人防楼梯间)。 设计使用50年,耐火Ⅰ级,建筑物地下室防水等级为Ⅱ级,变电所防水等级为Ⅰ 级,抗震烈度7度,剪力墙抗震等级三级,框架抗震等级三级;抗震构造措施二 级,地下二层抗震构造措施三级,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结构形式:地 下车库及辅助用房、幼儿园为框架结构、住宅为剪力墙结构。 和昌林与城一号院工程概况明细表下: 项目名建筑建筑栋数层数总高(m)结构建筑面积(m2)总建筑面

2、材料概述 (1)混凝土工程 本工程使用的混凝土采用预拌混凝土,二次浇捣构件混凝土等级为C25,垫层混凝土等级为C15,基础混凝土有防水要求,其抗渗等级为P6。混凝土等级如下表: 混凝土强度统计表 称 性质 分类 积(m 2 ) 13#楼 永久 居住 1 18 54 剪力墙 11497.48 138898.85 15#楼 永久 居住 1 18 54 剪力墙 11498.13 20#楼 永久 居住 1 18 54 剪力墙 11500.57 21#楼 永久 居住 1 18 54 剪力墙 11498.02 22#楼 永久 居住 1 8 25.8 剪力墙 3748.56 23#楼 永久 居住 1 8 25.8 剪力墙 3752.61 25#楼 永久 居住 1 8 25.9 剪力墙 5640.44 26#楼 永久 居住 1 8 25.9 剪力墙 3752.61 27#楼 永久 居住 1 8 25.8 剪力墙 5635.47 28#楼 永久 居住 1 8 25.8 剪力墙 3748.56 29#楼 永久 居住 1 18 54 剪力墙 11494.21 30#楼 永久 居住 1 7 22.9 剪力墙 4883.99 31#楼 幼儿园 永久 教育 1 3 13.75 框架 1960.39 人防楼 梯间 永久 其它 3 1 3. 4 框架 115.43 地下车 库及辅助用房 永久 其它 1 -1 7 框架 48167.38 部位 混凝土强度等级

盐碱地改良技术措施

盐碱地改良技术措施 一、排灌结合,以水治碱 排水措施,主要有开沟排水、井灌井排。开沟排水,主要在盐碱较重,地下水位浅、排水有出路的地区,可建立排水系统,排水沟深度应在1.5米以上,有利于土壤脱盐和防止返盐。井灌井排,是利用水泵,从机井内抽吸地下水,以灌溉洗盐。同时,也可降低地下水位,使机井达到灌溉、排水的双重作用。井灌井排措施适用于有丰富的低矿化地下水源地区。据有关单位测定,每亩灌水40~50立方米水,土体脱盐率达38.5%。作为一个生长周期的井灌井排,0~20厘米,土层脱盐率为60%~88%。井灌井排,结合渠道排水,在雨季来临时抽咸补淡,腾出地下水占有的空间,能够增加汛期入渗率,淡化地下水,有效防止土壤内涝,加速土壤脱盐。 二、增施有机肥,增加土壤有机质 三、合理施用化肥 盐碱地施用化肥,应避免施用氯化铵和碳铵生理碱性肥料,可施用硫铵和过磷酸钙。 四、合理耕作,用改结合 1.平田整地,消灭盐碱。避免盐分向高处集中形成盐斑。平田整地要因地制宜,划小畦灌溉,重度盐化土要先刮结皮,再平整。 2.深耕晒垡、切碎坷垃。 3.选种耐盐作物,躲盐巧种。不同作物耐盐程度不同,如甜菜>向日葵>棉花>玉米>小麦>谷子。根据耐盐程度不同的作物选种,适时播种,深播浅盖,开沟播种,躲盐巧种,以利保全苗。

4.地膜覆盖可以增温、保墒,抑制盐分上升。 5.铺沙改碱,降低容量,增加孔隙度,调节土壤水、肥、气、热,减少土壤返盐。 五、生物措施 1.种植绿肥作物。据试验,亩产鲜绿肥1914~2333公斤,当年返压。第二年,土壤0~20厘米土层含盐量降低0.112%~0.148%,有机质提高0.11%~0.29%。 2.植树造林。盐碱地营造农田防护林带,实现方田林网化,可降低风速,改善田间小气候,减少地面蒸发,减轻土壤返盐,巩固和发挥水利工程效益,提高防涝排盐效果。 六、化学改良 重度盐碱地,除采用农业、生物和水利措施外,还应配合施用石膏、黑矾和磷石膏、醋渣、糠醛渣等化学改良物质,改善土壤理化性状。 (一)通常的做法: 1、根据现场条件综合考虑应采取的措施。如现场土壤的盐碱度、现场是否有可以利用的地形地貌、现场的水利条件。 2、根据工程的性质确定采取的工程措施。工程的功能、精细程度、观赏角度等均有不同要求,因此要采取的工程措施也不同。 3、根据投资的单位造价大小采取不同的措施。工程造价的高低决定了不同工程措施能否实施。 4、土壤处理:换土,根据现场土壤盐碱程度决定,将原有盐碱土挖走,重新更换好的种植土。或者根据现场情况,就近挖高填低,

泡花碱哪里可以买到

泡花碱哪里可以买到 泡花碱是制造版纸、木材、焊条、铸造及耐火材料等方面的黏合剂,制皂业的填充料,以及土壤稳定剂、橡胶防水剂。随着中国生产业的不断发展,泡花碱作为重要耗材之一是必不可少的。 储存方法:保持贮藏器密封、储存在阴凉、干燥的地方,确保工作间有良好的通风或排气装置。 接下来给大家推荐的这家公司是专注于制作泡花碱以及水玻璃等制造业方面的重要耗材,其生产方法主要分为:干法和湿法。 干法: 一:配料与熔融:纯碱或芒硝与石英砂按比例,经搅拌机搅均匀后经贮槽、加料斗由螺旋输送机加入反射炉或马蹄焰炉进行熔融反应。

二:浸溶:熔窑加入生料时,已熔融的水玻璃即可从下料口流入冷却槽中,经小型履带式输送机送入贮料桶内,过磅后由电动行车将桶内的玻璃块吊起倒入滚筒内,根据块子重量及不同产品规格加入适量水,通入蒸汽溶解,蒸汽压力一般为0.4~0.5MPa,液筒转速为2~4r/min,溶解到一定浓度后放入沉清槽内,经自然沉清除去杂质。 三:浓缩:除去杂质后的溶液送到浓缩槽内进行浓缩,采用蒸汽间接加热,槽底利用熔窑烟道气余热加热,溶液浓缩至要求浓度时即为成品。 湿法: 生产泡花碱又分为传统湿法工艺和活性SiO2常压生产工艺两种。传统湿法生产工艺传统湿法生产泡花碱产量高,能耗低,劳动强度低,原料易得,但该法只能生产模数小于2.5的产品,其生产原理是石英砂在高温烧碱中溶解生成硅酸钠。活性SiO2常压生产工艺活性SiO2常压生产泡花碱是在近几年的三废治理过程中开发的一种新工艺,目前采用该法生产厂家不多,该法可生产模数为2.2~3.7的任何产品。其机理是利用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副产品或下脚料中的活性SiO2(或硅胶)在常压下加热与烧碱反应生成硅酸钠。反应方程式与传统湿法工艺相同。 枣庄金灶沐商贸有限公司位于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是一家专业生产销售泡花碱以及硅酸钠,纯碱,芒硝等耗材的公司,企业秉承诚信为本的经营理念,致力于给客户呈现出最好的服务。竭诚欢迎国内外商家双赢合作,共同发展,共创辉煌! 详情可查:https://www.doczj.com/doc/6e16656043.html,/

某工程材料检验试验计划专项方案

某工程材料检验试验计划专项方案.

某项目 材料检验试验施 工 方 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某某工程项目部编制.

某材料检验试验专项方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 2 二、工程概况 ........................................ 2 三、检验试验管理 .................................... 3 四、检验试验计划 (5) 1 某材料检验试验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设计施工图。 2、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666-2015) 5、《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6、《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 7、《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008) 8、《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 9、《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 10、《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2012)

11、《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JGJ/T27-2001) 12、《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10) 13、《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 14、《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 15、《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 16、《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17、《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18、《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19、其他现行规范、规定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某市某小区,位于河北省某市某地,由某市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河北博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设计,某市泰信达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监理,主要有地上住宅,地下一层车库组成。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二级 2 某材料检验试验施工方案 设计使用年5丙建筑抗震设防分 抗震设防烈Ⅲ建筑场地类 主楼框架抗震等级为一抗震等 丙地基基础设计等 地面粗糙度类持力层土层类型及4-层作为持力基础落于地基承载力标准值不小地基承载力标准140KP建筑结构类框架剪力墙结构筏板基础基础类型

工程材料检验试验计划专项方案

某项目 材料检验试验 施 工 方 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某某工程项目部编制

目录 一、编制依据 (2) 二、工程概况 (3) 三、检验试验管理 (4) 四、检验试验计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编制依据 1、设计施工图。 2、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666-2015) 5、《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6、《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 7、《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008) 8、《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 9、《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 10、《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2012) 11、《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JGJ/T27-2001) 12、《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10) 13、《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 14、《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 15、《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

16、《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17、《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18、《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19、其他现行规范、规定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某市某小区,位于河北省某市某地,由某市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河北博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设计,某市泰信达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监理,主要有地上住宅,地下一层车库组成。

含氨废水处理技术及工艺设计方案

含氨废水处理技术的试验研究及工艺设计 1 吹脱法除氨机理 当废水中含有可挥发性物质(如硫化氢、氨气)时,可以用向废水中通入蒸汽的方法将之提取出来,这就是”吹脱”,带出来的挥发性物质可以通过适当的方法加以回收利用. 水中的氨氮多数是以氨离子(NH4+)和游离氨(NH3)的状态存在,并且他们之间存在如下平衡关系: NH3+H20—NH4+ +OH- 很明显,游离氨的浓度与废水的pH值有关系,pH值越高,游离氨的浓度越高.同时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会使反应平衡向左移动. 2. 河南某化肥厂的废水处理条件试验 2.1试验方法 氨吹脱工艺流程图: 针对该化肥厂的废水,我们做了如下试验.原废水中pH值为9.0,

氨氮总的含量为2000mg/L,本试验的反应器设计为2L. 其影响因素为溶液pH值、温度、气水比和吹脱时间等因素.本试验分别以40%NaOH溶液40%NaOH溶液和CaO调整pH值后进行吹脱,比较不同碱源的吹脱效果;先以40%NaOH溶液为碱源,调整pH值为9.8、10.3、10.7、11.2、11.7、12.0和原水的pH值为9.0共7个pH 值条件,进行吹脱试验,比较其氨氮去除率. 在吹脱反应器内加入以调整好pH值的废水,然后用气泵进行吹脱,鼓气采用曝气头进行分散,分别在1、2、3、4、6、7、10h,取样测定水样中氨氮浓度. 本次试验原设计采用蒸汽对氨氮废水进行加热,但考虑到实验室现有装置制备蒸汽有一定难度,所以在氨吹脱反应器的底部放置电炉对氨氮废水进行加热,通过温度控制装置对废水加热温度进行控制。考查温度对吹脱效率的影响. 2.2试验步骤 (1)准备试验所需的各种装置,安装试验装置,配置试验所需药剂; (2)取水样,加入碱源调整溶液符合的pH值; (3)将调整好的pH值的氨氮废水通入反应器,打开反应器底部的电炉开始加热,该反应严格控制反应温度; (4)达到预计的反应温度后,打开气泵开始运行,同时严格计算时间; (5)从取样口取水样进行监测氨氮的浓度,考查吹脱效率; (6)整理分析数据,得出氨氮废水的试验最佳条件. 2.3试验结果与讨论

己二酸制备

实验报告 尼龙66前体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学习由环己醇氧化制备环几酮和由环几酮氧化制备己二酸的基本原理。 2、掌握由环己醇氧化制备环己酮和由环己酮氧化制备己二酸的实验操作。 3、进一步了解盐析效应及萃取在分离有机化合物中的应用。 4、综合训练并掌握控温、减压抽滤、蒸馏、重结晶等操作技能。 二、实验原理 实验室制备脂肪和脂环醛、酮最常用的方法是将伯醇和仲醇用铬酸氧化。铬酸是重铬酸盐与40-50%硫酸的混合液。制备相对分子量低的醛,可以将铬酸滴加到热的酸性醇溶液中,以防止反应混合物中有过量的氧化剂存在,同时将较低沸点的醛不断蒸出,可以达到中等产率。尽管如此,仍有部分醛被进一步氧化成羧酸,并生成少量的酯。用此法制备酮,酮对氧化剂比较稳定,不易进一步被氧化。铬酸氧化醇是放热反应,必须严格控制反应温度以免反应过于剧烈。 本实验反应方程式为: 羧酸常用烯烃、醇、醛、酮等经硝酸、重铬酸钾的硫酸溶液或高锰酸钾等氧化来制备。本实验以环己酮为原料,在碱性条件下以高锰酸钾为氧化剂来制备己二酸,反应方程式: C 6H 10 O+MnO 4 -+2OH-→HOOC(CH 2 ) 4 COOH+MnO 2 +H 2 O 三、实验试剂和仪器装置: 1、仪器: 圆底烧瓶(250ml,100ml),烧杯(250ml,100ml) ,量筒(100ml ,10ml),,直型冷凝管,尾接管,蒸馏头,温度计,电热套,抽滤瓶,布氏漏斗,真空泵,蒸发皿,表面皿,分液漏斗,玻璃棒,石棉网,铁架台,酒精灯。 2、主要试剂: 浓H 2SO 4 ,Na 2 Cr 2 O 7 ,H 2 C 2 O 4 ,NaCl,无水MgSO 4 ,KMnO 4 ,NaOH10%,Na 2 SO 3

材料检测与方案

.. 目录 一、编制依据 (2) 二、工程概述 (3) 三、材料送检取样及留置规定 (3) 1、钢材 (3) 2、钢筋焊接 (4) 3、水泥 (5) 4、沙石 (5) 5、砼配合比,沙浆配合比 (6) 6、结构构件砼强度试件 (6) 7、砌筑沙浆试件 (7) 8、砖砌体原材料 (9) 9、工程外墙饰面砖黏结强度检测 (9) 10、建筑外墙窗“三性”试验 (9) 11、铝合金建筑型材 (9) 12、塑料管材管件 (10) 13、防水材料 (10) 四、材料检测的要求 (10) 五、实体检验试验室的选定 (10)

.. 一、编制依据: 1、该工程施工合同和工程施工图纸。 2、国家和行业颁布的及衡阳市现行有关标准的有关规定。 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 4、《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2 5、《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8-2002 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 7、《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 GB1499-1998 8、《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GB50164—92 9、《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 GBl499—1998 10、《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 GBl75—1999 11、《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50081-2002 12、《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JGJ18-2003 13、《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 JGJ/T27-2001 14、《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 JGJ107-2003 15、《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3-2002 16、《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3-2002 17、《人民防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34-2004 18、《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411-2007

三聚氰胺工艺技术方案

三聚氰胺工艺技术方案 根据原料路线不同,三聚氰胺生产方法有双氰胺法和尿素法。由于以尿素为原料的生产路线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远优于以双氰胺为原料的工艺路线,双氰胺法已逐步被淘汰,尿素法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一、国内、外技术工艺概括 世界三聚氰胺的生产方法按原料分有双氰胺法和尿素法;按操作压力分有高压法(8-10MPa,代表性的工艺有新日产法、欧技技术和美国Allied 法)、低压法(0.5-1.0MPa,代表性的工艺是荷兰DSM法)、常压法(0.05-0.1MPa,代表性的工艺有德国BASF法、奥地利OSW法、烨晶科技的气相淬冷法和中国自行开发的半干式常压法)。世界三聚氰胺的生产方法分类见表1-1。 表 1-1 世界三聚氰胺的生产方法分类

目前世界三聚氰胺生产普遍采用尿素原料路线。以尿素为原料生产三聚氰胺可分为高压法、低压法和常压法等三种主要生产工艺。无论哪种工艺技术,其生产都有反应、淬冷和尾气回收三个工序。 1)反应过程:以熔融尿素为原料,在一定温度、压力下尿素转化为三聚氰胺,同时放出NH 3和CO 2。三聚氰胺的化学合成反应方程式如下: 2)淬冷过程:反应后生成物可用水、母液或气体进行急冷,以防止高温下产物水解,减少反应副产物的生成。 3)尾气回收:三聚氰胺生产中生成的NH 3和CO 2:必须回收后循环利用, 国内外对尾气回收技术均十分重视,是三聚氰胺生产工艺技术中不可分割的重要内容。 1、国外技术工艺概括 目前,世界上技术先进、竞争力较强的三聚氰胺生产工艺主要有日本的Nissan 和意大利的Montedison 高压法以及荷兰DSM 和德国BASF 的低压法。 1)Nissan 工艺 Nissan 工艺是将熔融尿素加压至10.0 MPa ,经高压洗涤塔吸收反应器释放的尾气中残余的三聚氰胺和未反应的尿素后进入三聚氰胺反应器,同时与加压、加热至10.0 MPa ,400 ℃的液氨进入反应塔,在10.0 MPa 和6H N-CO-NH 2 2 热压力三聚氰胺尿素+ 2 +3CO 36NH N N N 2NH 22NH 氨二氧化碳

由环己醇制备己二酸二酯

有机化学实验八由环己醇制备己二酸二酯 实验项目性质:综合性实验 实验所涉及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 实验计划学时:4学时 一、实验目的 1、综合训练有机化合物的制备、分离和提纯的操作技能。 2、通过本实验过程,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消去反应、氧化反应和酯化反应的原理和特点。 3、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初步知识,训练学生按科技论文进行写实验报告,为毕业设计和就业奠定一定的科研基础。 二、预习与参考 1、实验前查阅资料,了解消去反应、氧化反应和酯化反应的特点; 2、充分预习实验内容,安排好实验次序,设计好实验原始数据的记录表; 3、实验结束后按要求完成实验报告。 4、参考资料: [1] 高占先主编,《有机化学实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6月第四版。 [2] 李兆陇阴金香等编写,《有机化学实验》,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 [3] 谷亨杰编写,《有机化学实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4] 文瑞明等,硫酸氢钠催化合成己二酸二乙酯,应用化工,2001,30(4),21-22 三、设计指标 1、确定实验方法、实验过程,设计实验数据采集表格; 2、设计产率的计算公式,以质量分数表示。 四、实验要求 在掌握制备原理的基础上,做好以下工作: 1、配平有关的反应方程式; 2、按使用20g 环己醇为起始物进行设计; 3、查阅有关反应物和产物及使用的其他物质的物理常数; 4、分析资料,提出设计方案; 5、列出使用的仪器设备,并画出仪器装置图; 6、提出各步反应的后处理方案; 7、提出产物的分析测试方法和打算使用的仪器。 实验部分: 1、指导教师审查学生的设计方案; 2、学生独立完成实验操作,如果失败,必须进行重做; 3、鼓励学生按自己的合成思路,对不同的实验条件进行反复探索,总结经验。

实验3 碳酸钠的制备

实验3 碳酸钠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工业制碱法的反应原理。 2学习利用各种盐类溶解度的差异制备某些无机化合物的方法。 3掌握无机制备中常用的某些基本操作。 4练习台秤、天平的使用,了解滴定操作。 二、实验原理 由氯化钠和碳酸氢铵制备碳酸钠和氯化铵,其反应方程式为: NH4HCO3+NaCl==NaHCO3+NH4Cl 三、实验步骤 1制备碳酸钠 (1)用台秤称取氯化钠固体,粗配制24%的氯化钠溶液25ml于小烧杯中。在水浴上加热,控制温度在30~35℃,在搅拌的情况下分次加入等摩尔(10g左右)研细的碳酸氢铵,加完后继续保温并不时搅拌反应物,使反应充分进行20min后,静置,抽滤得碳酸氢钠沉淀,并用少量水洗涤2次,再抽干,称重。母液留待回收氯化铵。 (2)将抽干的碳酸氢钠置入蒸发皿中,在电炉上灼烧20min,反应完全后,冷却至室温,称重,计算产率。 (3)产品含量的测定 准确称取0.25g左右(准确到0.0001g)产品用蒸馏水使其溶解配成溶液,用100ml容量瓶定容。用25ml移液管分别移取25ml至三只锥形瓶中,再分别加两滴酚酞指示剂,用已知准确浓度约0.1131 mol·L-1的盐酸溶液滴定至使溶液由红到近无色,记下所用盐酸的体积V1,再加两滴甲基橙指示剂,

这时溶液为黄色,继续用上述盐酸滴定,使溶液由黄色变至橙色,加热煮沸1~2min,冷却后,溶液又为黄色,再用盐酸溶液滴定至橙色,半分钟不褪色为止。记下所用去的盐酸的总体积V2。 四、实验数据及处理 实验数据记录、处理表盐酸浓度:mol·L-1 碳酸钠实际产量;氯化铵回收质量; 碳酸钠理论产量. 产率:(实际得到的质量/理论得到的质量)*100% 五、讨论与注意 1、最后得到的产品纯度大于100%,经讨论分析主要问题在于滴定终点的判定,尤其在用酚酞做指示剂时,由红色转为粉红色人不对其敏感,往往加入过多。 3、在反应时特别要注意温度的控制,根据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曲线,才能得到较多的产物。 2

泡花碱是什么

泡花碱 泡花碱 硅酸钠(Na2SiO3)又名泡花碱、水玻璃(xNa2O。ySiO2),无色、青绿色或棕色的固体或粘稠液体。硅酸钠是由硅石(石英砂)、纯碱(或土碱)在熔化窑炉中共熔,冷却粉碎制得,其燃料为煤、天然气、煤气均可。 简述 泡花碱生产工艺可分为干法和湿法两种,通常所使用的是干法生产固体泡花碱,再经溶解转变成所需规格的液体泡花碱,其转换率为1∶2。5。生产泡花碱的原料为石英砂、纯碱,将二者按一定比例混合送至反射窑炉中,经高温煅烧溶化炉水淬后包装即为固体泡花碱。固体泡花碱有利于运输、贮存。将固体泡花碱在一定温度、压力下将其溶化成液体即为液体泡花碱。 EINECS号 215-687-4[1] 化学反应式 化学反应式为:Na2CO3+SiO2—(高温)Na2SiO3+CO2↑ 制备 石英砂、纯碱→混合→煅烧→水淬→固体泡花碱→经溶化→液体泡花碱用途 泡花碱的用途非常广泛,几乎遍及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在化工系统被用来制造硅胶、白炭黑、沸石分子筛、偏硅酸钠、硅溶胶、层硅及速溶粉状泡花碱、硅酸钾钠等各种硅酸盐类产品,是硅化合物的基本原料;在轻工业中是洗衣粉、肥皂等洗涤剂中不可缺少的原料,也是水质软化剂、助沉剂;在纺织工业中用于助染、漂白和浆纱;在机械行业中广泛用于铸造、砂轮制造和金属防腐剂等;在建筑行业中用于制造快干水泥、耐酸水泥防水油、土壤固化剂、耐火材料等;在农业方面可制造硅素肥料;另外泡花碱作为粘合剂,广泛应用于纸板(瓦楞纸)纸箱的粘合剂。含磷助洗剂污染水资源,目

前正在全面取代中,取代含磷助洗剂需同时满足助洗剂的三大功能:软化水、必要的碱性和良好的抗再沉降能力。最新一代无磷助洗剂中只有层状结晶二硅酸钠达到上述三项要求,而且具有交换钙镁快、溶于水、能与漂白剂具有良好的相溶性以及易浓缩化等特点,因此是目前前景最好的无磷助洗剂,但国内目前还无大批量生产。国内需求现依靠从国外进口,进口价1万元人民币/吨。据估计,中国无磷助洗剂每年国内的年需求量将达50~80万吨。层状结晶二硅酸钠有四种不同晶型结构(a-,b-,g-,d-),其中以无水d型的d-Na2Si2O5为最理想。 工艺流程 颗粒的 中国泡花碱的生产共分为两大类:干法生产和湿法生产工艺,现介绍如下。 干法生产 将石英砂和钠盐(主要指Na2CO3、Na2SO4)搅拌均匀,在1400℃左右的高温下熔融反应。根据原料不同又分为纯碱法和芒硝法。生产过程都包括配料、煅烧、浸溶、浓缩等四道工序。 具体过程是: 一:配料与熔融:纯碱或芒硝与石英砂按比例,经搅拌机搅均匀后经贮槽、加料斗由螺旋输送机加入反射炉或马蹄焰炉进行熔融反应。 二:浸溶:熔窑加入生料时,已熔融的水玻璃即可从下料口流入冷却槽中,经小型履带式输送机送入贮料桶内,过磅后由电动行车将桶内的玻璃块吊起倒入滚筒内,根据块子重量及不同产品规格加入适量水,通入蒸汽溶解,蒸汽压力一般为0.4~0.5MPa,液筒转速为2~4r/min,溶解到一定浓度后放入沉清槽内,经自然沉清除去杂质。 三:浓缩:除去杂质后的溶液送到浓缩槽内进行浓缩,采用蒸汽间接加热,槽底利用熔窑烟道气余热加热,溶液浓缩至要求浓度时即为成品。 湿法生产 湿法生产泡花碱又分为传统湿法工艺和活性SiO2常压生产工艺两种。传统湿法生产工艺传统湿法生产泡花碱产量高,能耗低,劳动强度低,原料易得,但该法只能生产模数小于2.5的产品,其生产原理是石英砂在高温烧碱中溶解生成硅酸钠。活性SiO2常压生产工艺活性SiO2常压生产泡花碱是

碳铵工艺技术方案

4.3 碳酸氢铵工艺技术方案 4.3.1碳铵装置工艺概述 4.3.1.1产品规模和规格 (1)年操作日 年操作日:300天/年 (2)产品产量 时产量:农用碳铵31.25吨+食品碳铵14.58 吨 日产量:1100吨 年产量:330000吨 (3)产品规格 农用碳酸氢铵产品质量符合国标GB3559-2001的规定,主要指标见下表: 表4-9 碳酸氢铵主要质量指标表 的规定,主要指标见下表: 食品碳酸氢铵产品质量符合国标GB1888-2008

4.3.1.2碳铵装置工艺技术方案 (1)工艺生产方法的比较 碳化生产流程根据压力的不同总的可分为低压碳化和高压碳化。目前生产中采用的有以下几种操作压力: 1)低压碳化 采用低压碳化压力为0.3~0.34MPa进入碳化系统。 2)高压碳化 采用高压碳化压力为0.6~0.7MPa。 (2)工艺技术选择 碳化生产流程操作压力虽有大小不一,但碳化系统的生产工艺过程和操作控制原理相同,上述二种方法技术均成熟可靠。由于高压碳化不但可以把原料气中二氧化碳和氨清除得比较干净,而且该项目是由天然气为原料生产合成氨,以氨及副产的CO 2 和部分弛放气为原料生产碳酸氢铵。因此本项目的可研报告则选择采用0.7MPa左右高压并联碳化流程,用浓氨水吸收二氧化碳,同时产出成品农用及食品碳酸氢铵作为碳铵装置的工艺方案。 (3)碳铵装置工艺原理及流程叙述 1)工艺原理 用氨水吸收二氧化碳,在很早以前就用于焦炉气深度冷冻前少量二氧化碳的脱除,我国的小合成氨厂将此法发展成为碳化法合成氨生产流程。 氨水溶液的碳化过程是一个伴有化学反应的吸收过程,其总反应如下: CO 2+NH 3 +H 2 O=NH 4 HCO 3 吸收过程的总反应按如下两个反应进行: 2NH 3+CO 2 +H 2 O=(NH 4 ) 2 CO 3 碳酸铵(1) NH 3+CO 2 +H 2 O=NH 4 HCO 3 碳酸氢氨(2) 实际上的反应过程是氨与二氧化碳首先反应生成氨基甲酸铵 2NH 3+CO 2 =NH 4 COONH 2

己二酸的制备实验报告1

实验八己二酸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学习环己醇氧化制备己二酸的原理和方法; 2、掌握浓缩、过滤及重结晶等操作技能 二、实验原理 叔醇一般不易被氧化,仲醇氧化得到酮,酮遇到强氧化剂KMnO4、HNO3等时可以被氧化,碳链断裂生成多种碳原子数较少的羧酸混合物。环己酮是环状结构,控制好反应温度,氧化断裂后得到单一产物——己二酸。 三、实验药品及其物理常数 环己醇:2g 2.1ml (0.02mol);高锰酸钾6g (0.038mol);0.3N氢氧化钠溶液 50ml;亚硫酸氢钠;浓盐酸 四、主要仪器和材料 水浴锅三口烧瓶(100 mL、19#×3) 恒压滴液漏斗空心塞(14#) 球形冷凝管(19#) 螺帽接头(19#,2只) 温度计(100℃) 布氏漏斗吸滤瓶烧杯冰滤纸水泵等. 氧化剂可用浓硝酸、碱性高锰酸钾或酸性高锰酸钾。本实验采用碱性高锰酸钾作氧化剂 五、实验装置 六、操作步骤

(1)向250ml烧杯内加入50ml 0.3N氢氧化钠溶液,置于磁力搅拌上; (2)边搅拌边将6g 高锰酸钾溶解到氢氧化钠溶液中; (3)用滴管滴加2.1ml 环己醇到上述溶液中,维持反应物温度为43~47 ℃。 (4)当醇滴加完毕且反应混合物温度降低至43 ℃左右时,沸水浴将混合物加热,使二氧化锰凝聚。 (5)在一张平整的滤纸上点一小滴混合物以试验反应是否完成,如果观察到试液的紫色存在,那么可以用少量固体亚硫酸氢钠来除掉过量的高锰酸钾。 (6)趁热抽滤,滤渣二氧化锰用少量热水洗涤3次(每次2 mL),每次尽量挤压掉滤渣中的水分; (7)合并滤液和洗涤液,用4ml浓盐酸酸化至pH2.0; (8)小心地加热蒸发使溶液的体积减少到10ml左右,冷却,分离析出的己二酸。 (9)抽滤、洗涤、烘干、称重、计算产率。 (10)测量产品的熔点和红外光谱,并与标准光谱比较。 【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1.KMnO4要研细,以利于KMnO4充分反应。 2.本实验为强烈放热反应,所以滴加环己醇的速度不宜过快(1-2滴/秒),否则,因反应强烈放热,使温度急剧升高而引起爆炸。 3.严格控制反应温度,稳定在43~47℃之间。 4.反应终点的判断: (1)反应温度降至43℃以下。 (2)用玻璃棒蘸一滴混合物点在平铺的滤纸上,若无紫色存在表明已没有KMnO4。 5.用热水洗涤MnO2滤饼时,每次加水量约5~10 ml,不可太多。 6.用浓盐酸酸化时,要慢慢滴加,酸化至pH=1~3。 7.浓缩蒸发时,加热不要过猛,以防液体外溅。浓缩至10 ml左右后停止加热,让其自然冷却、结晶。 8. 环己醇常温下为粘稠液体,可加入适量水搅拌,便于用滴管滴加; 9. 此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开始后会使混合物超过45℃,假如在室温下反应开始5min后,混合物温度还不能上升至45℃,则可小心温热至40℃,使反应开始; 10. 为了提高收得率,最好用冰水冷却溶液以降低己二酸在水中的溶解度。 七、实验结果 1、产品性状:; 2、理论产量:2.08g;

已二酸的制备的实验报告

已二酸的制备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学习环己醇氧化制备己二酸的原理和方法; 2、掌握浓缩、过滤及重结晶等操作技能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药品及其物理常数 环己醇:2g2.1ml(0.02mol);高锰酸钾6g(0.038mol); 0.3N氢氧化钠溶液50ml;亚硫酸氢钠;浓盐酸 四、主要仪器和材料 水浴锅三口烧瓶(100 mL、19#×3)恒压滴液漏斗空心塞(14#)球形冷凝管(19#)螺帽接头(19#,2只)温度计(100℃)布氏漏斗吸滤瓶烧杯冰滤纸水泵等. 氧化剂可用浓硝酸、碱性高锰酸钾或酸性高锰酸钾。本实验采用碱性高锰酸钾作氧化剂 五、操作步骤 (1)向250ml烧杯内加入50ml 0.3N氢氧化钠溶液,置于磁力搅拌上;(2)边搅拌边将6g高锰酸钾溶解到氢氧化钠溶液中; (3)用滴管滴加2.1ml环己醇到上述溶液中,维持反应物温度为43~47℃。(4)当醇滴加完毕且反应混合物温度降低至43℃左右时,沸水浴将混合物加热,使二氧化锰凝聚。 (5)在一张平整的滤纸上点一小滴混合物以试验反应是否完成,如果观察到试液的紫色存在,那么可以用少量固体亚硫酸氢钠来除掉过量的高锰酸钾。 (6)趁热抽滤,滤渣二氧化锰用少量热水洗涤3次(每次2 mL),每次尽量挤压掉滤渣中的水分;

(7)合并滤液和洗涤液,用4ml浓盐酸酸化至pH2.0;(8)小心地加热蒸发使溶液的体积减少到10ml左右,冷却,分离析出的己二酸。(9)抽滤、洗涤、烘干、称重、计算产率。 (10)测量产品的熔点和红外光谱,并与标准光谱比较。 六、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1.KMnO4要研细,以利于KMnO4充分反应。 2.滴加:本实验为强烈放热反应,所以滴加环己醇的速度不宜过快(1-2滴/秒),否则,因反应强烈放热,使温度急剧升高而引起爆炸。 3.严格控制反应温度,稳定在43~47℃之间。 4.反应终点的判断: (1)反应温度降至43℃以下。 (2)用玻璃棒蘸一滴混合物点在平铺的滤纸上,若无紫色存在表明已没有KMnO4。5.用热水洗涤MnO2滤饼时,每次加水量约5~10 ml,不可太多。6.用浓盐酸酸化时,要慢慢滴加,酸化至pH=1~3。 7.浓缩蒸发时,加热不要过猛,以防液体外溅。浓缩至10ml左右后停止加热,让其自然冷却、结晶。 8.环己醇常温下为粘稠液体,可加入适量水搅拌,便于用滴管滴加; 9.此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开始后会使混合物超过45℃,假如在室温下反应开始5min后,混合物温度还不能上升至45℃,则可小心温热至40℃,使反应开始;10.要不断振摇或搅拌,否则极易爆沸冲出容器;11.最好是将滤饼移于烧杯中,经搅拌后再抽滤; 12.为了提高收得率,最好用冰水冷却溶液以降低己二酸在水中的溶解度。 七、实验结果 1、产品性状:; 2、理论产量:2.08g;

三聚氰胺生产工艺

三聚氰胺生产工艺 以尿素为原料生产三聚氰胺分为高压法、中压法、低压法和常压法四种工艺。 ( 1)低压尿素分解法(见图 1) 肥料级尿素在贮罐中熔融后,用几个喷嘴喷入反应器中,以流态 化的氧化铝为催化剂,将预热至400℃的循环氨气通入反应器保持流态化,反应压力为常压或稍高于大气压。反应吸热,反应器内装有加热盘管,以熔融盐作为加热介质,维持反应温度380℃左右。喷入的尿素自行蒸发,反应生成三聚氰胺、二氧化碳和氨,转化率为95%。反应气体从反应器顶部出来,先进入气体冷却器,冷却后的温度在三聚氰胺的露点以上。在此温度下,密勒胺和密白胺等高沸点副产物结晶析出,和催化剂粉末一起经过滤器除去。过滤后的气体进升华器,以冷却至140℃的循环气使升华器的温度维持在170℃~200℃,98% 的三聚氰胺以微粒状结晶析出,而未转化的尿素仍留在气体中,三聚氰胺晶体和气体通过旋风分离器分离,得到的产品纯度达 99.9%,分离效率为 99%[4]。 从旋风分离器出来的循环气体进入尿素洗涤塔,冷却至140℃,循环气中未被回收的固体和气体三聚氰胺及未转化的尿素在尿素洗涤塔内被洗涤回收。从洗涤塔出来的气体,一部分作为升华器的介质,一部分加压预热后循环入反应器,另一部分可返回尿素装置。

( 2)中压尿素分解法(见图 2)肥料级尿素以熔融状加入内热式的一段反应器中,与氧化铝催化剂进行流化接触反应,反应压力 0.7MPa,反应温度390℃,反应吸热,以熔盐载体循环加热。气体氨经加压升温至与反应器相同的温度后进入反应器,作为载体和流化介质。反应气体从反应器顶部放出并进入饱和器(操作压力与反应器同),在饱和器中立即被母液骤冷,骤冷后生成饱和氨和二氧化碳以及稀的三聚氰胺结晶料浆。料浆经洗涤器后到组式分离器,获得浓缩的三聚氰胺结晶料浆,分离出的母液回饱和器。浓缩浆液送入蒸出塔,将溶解在料浆中的氨汽提吹出。吹出之氨气,以系统生成的冷凝水吸收,后与新鲜氨混合,作为吸收塔上部的吸收液。 骤冷后的气体(主要为氨、二氧化碳与水蒸汽)去吸收塔,吸收后

低温结晶法分离芒硝

12 从NaCl-Na 2SO 4两组分盐水系统中分离出硫酸钠的方法一般分为冷法和热法[1]。热法一般指的是传统的盐硝联产技术,该方法常采用多效蒸发来实现,操作温度一般控制在50~120℃。在这个温度范围内,氯化钠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硫酸钠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反而降低,因此往往在高温条件下析出硫酸钠,氯化钠得到浓缩;在低温条件下氯化钠析出,硫酸钠得到浓缩,反复操作即可分离出硫酸钠[2]。但该种方法的缺点在于操作范围需要很精确,控制不好得到的产品稳定性差。另外热法对于处理含有机物的盐水体系得到的芒硝产品白度较差影响资源化使用[3]。相比而言,冷法一般是在0~30℃温度区间内根据硫酸钠和氯化钠的溶解度不同而实现的硫酸钠脱除,冷法得到的产品纯度高,而且对于含有机物的盐水得到的产品白度较好。 1?实验部分1.1?实验原理 低温析硝是在低温环境下,一般是0~30℃,硫酸钠和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显著不同而实现两种盐分离的一种方法。从图1的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在30℃时, 硫酸钠的溶解度为48g,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3g,当温度降低到0℃时,硫酸钠的溶解度为4.9g,而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5.7g。因此在对体系进行降温的过程中,慢慢的会有硫酸钠晶体产生,并随着溶液温度的不断降低,晶体颗粒逐渐长大,最终从溶液中沉降分离出来。 1.2?实验设备 实验所用设备为带制冷和搅拌的结晶罐。主要包括制 冷循环系统、搅拌系统和结晶分离系统,如图2所示。 图2?低温分盐装置 1.3?实验设计 实验采用六西格玛方法设计,包括定义(Define)、测量(Measure)、分析(Analyze)、设计(Design)、优化(Optimize)、验证(Verify)六大工具组成。该方法通过深入挖掘分析市场、客户需求,识别、规避项目中的风险,科学、合理安排及挖掘数据背后的信息,从而大幅缩短了研发周期,节省大量人力和财力,提高了研发项目的质量。 基于六西格玛方法的实验设计工具,确定了实验目的, 低温结晶法分离芒硝 马瑞1,2? ? 何灿1? ? 海玉琰1? ? 刘捷1 1.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所 北京 102211 2.神华集团煤炭开采水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2211 摘要:基于硫酸钠和氯化钠在低温条件下的溶解度差别,利用六西格玛的方法设计并研究了晶种浓度,温差和搅拌速度对对芒硝结晶纯度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考察的温度范围内,晶种浓度、温差和搅拌速度对纯度的影响并不显著。这主要是因为考察因素取值范围较窄,并未影响到芒硝析出的结晶过程。补充的晶种浓度的变化会影响结晶过程,当晶种浓度较小时,溶液中以晶核的大量产生为主,当晶种浓度较大时,以晶种的长大为主。 关键词:芒硝?结晶?晶种浓度 Low?temperature?crystallization?method Ma?Rui 1,2,He?Can 1,Hai?Yuyan 1,Liu?Jie 1 1.Beijing Low Carbon Clean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Beijing 102211 Abstract:Based?on?difference?of?sodium?sulfate?sodium?and?chloride?solubility?at?low?temperature,effect?on?temperature?and?stirring?speed?on?purity?was?studied?with?method?of?Six?Sigma.?The?result?showed?that?temperature?range,seed?concentration,?temperature?difference?and?stirring?velocity?on?purity?is?not?obvious.T?he?main?reason?was?that?narrow?range?of?test?factors,?and?did?not?affect?the?crystallization?of?Glauber.?The?change?of?the?concentration?of?added?seed?will?affect?the crystallization?.A?large?number?of?crystal?nucleus?were?emerged?when?the?seed?concentration?was?small. Keywords: mirabilite;crystal;seed?concentration 图1?NaCl-Na 2SO 4溶解度曲线

材料检验试验具体方案

高新COLOUR SUN项目 材料检验、实验计划 实施方案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单位名称:陕西长禹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编制日期:年月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编制依据 (2) 三、试验室的选定 (2) 四、取样要求及规定 (3) 五、材料试验 ....................................。. (3) 六、施工试验 ........................................ . (8) 七、试验需用仪器 (20) 八、试验管理制度及工作程序 (27) 九、建立现场试验管理台帐 (24) 十、控制措施 (24) 十一、现场取样的规定附表 ...................。. (25)

材料检验、实验计划实施方案 一、工程概况 1 、工程简介 项目名称:高新COLOUR SUN项目 建设单位:西安鼎达置业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西安普迈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西安圣苑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陕西长禹建设有限公司 高新COLOUR SUN项目位于西安市高新区沣惠南路与科技三路十字向西300米,总建筑面积62842.74㎡。东邻沣惠南路,交通便捷,学校、银行、商场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 建筑结构类型:地下三层战时为人防平时为车库;地下二层、地下一层为车库,车库类型为中型;一层、二层为商业;面积为4010.16㎡;三层以上为办公;面积为42571.69㎡ 2 、建筑设计概况 高新COLOUR SUN工程(简称本工程)概况如下表所示: 二、编制依据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 –2015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 《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12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GBJ50081—2016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18 《建筑工程材料检测取样规范》GB/T14684-2013 三、试验室的选定 1、根据本工程的特点,结合施工的具体实际情况,本着符合试验的真实性和实用性选择试验室,根据交通便利、信誉高、距工地较近、科技含量高、服务好等因素,提供多个试验单位的资料,并由业主、监理、施工单位一起对相应专业试验室进行考察,最终确定具有相应资质和试验能力的试验室为本工程的专业试验室。 2、经过业主、监理、施工单位一起对相应专业试验室进行实地考察、查看资料,决定选用陕西省建筑工程质检检测有限公司为本工程的见证取样和普通检验试验室。 3、监理单位确定见证取样监理人员名单,与试验室取得联系。 四、取样要求及规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