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 刷题卷 地理空间定位一 经纬网定位练习

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 刷题卷 地理空间定位一 经纬网定位练习

地理空间定位一经纬网定位

一、选择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2019·全国名校大联考第五次联考)在加拿大东南的大西洋中,有一个叫塞布尔的岛,是由海流和海浪不断冲积砂质沉积物而成,岛的表面为细沙覆盖。这个岛十分古怪,每当洋面刮大风时,它会像帆船一样被吹离原地,作一段海上“旅行”。该岛东西长40千米,南北宽1.6千米,面积约80平方千米,呈月牙形。全岛没有高大的树木,只有一些沙滩小草和矮小的灌木。下图示意塞布尔岛位置。据此完成1~3题。

1.该岛的移动方向是( )

A.向北移动B.向西移动

C.向南移动D.向东移动

答案 D

解析根据经纬度可知,该岛位于北美洲东岸中纬度地区,受中纬西风影响,该岛的移动方向是向东,故D项正确。

2.岛上没有高大树木是因为( )

A.土壤发育差B.热量条件不足

C.降水较少D.远离大陆

答案 A

解析该地主要为细沙覆盖,土壤发育差,因此不利于高大乔木的生长,A项正确;该地位于温带地区,而且受北大西洋洋流的影响,热量条件和降水条件能够满足乔木的生长,B、C两项错误;塞布尔岛位于大西洋中,海陆位置对其植被的生长影响不大,因此塞布尔岛上没有高大树木与远离大陆没有关系,D项错误。

3.该岛将来会( )

A.逐渐缩小B.不断抬升

C.持续扩大D.基本不变

答案 A

解析该岛是由海流携沙冲积形成,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不断上升,因此该岛屿会逐渐减小。

(2019·河南省天一大联考阶段性测试一)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图中岛屿为火山岛。据此完成4~5题。

4.甲地在乙地的( )

A.西南方B.东南方

C.西北方D.东北方

答案 B

解析读图可知,甲地位于乙地的东南方向。

5.甲地( )

A.多浓雾B.少渔船

C.产石油D.多降水

答案 A

解析甲地受加那利寒流影响,易产生雾;受上升流的影响,渔业资源丰富,多渔船;此地石油资源贫乏、降水稀少。

(2019·广西南宁一模)荒野求生探险者对海地岛从①地到②地沿途的自然环境进行调查发现,①地到②地自然景观变化很大。读图,完成6~8题。

6.据材料推测①地( )

A.河流水量丰富B.常年干燥少雨

C.常年吹西南风D.河流结冰期短

答案 A

解析据经纬度可知,该岛受东北信风影响较大,①地位于东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更丰富;该岛纬度较低,河流没有结冰期。

7.①地( )

A.荒漠广布,植被稀疏B.森林广布,高大茂密

C.草原广布,草类茂盛D.沙丘累累,植被罕有

答案 B

解析①地位于东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更丰富,水热条件较好,故森林广布,高大茂密。

8.探险者发现②地景观类似荒漠,其原因是( )

A.处于山地背风坡B.土地盐碱化严重

C.终年受高气压控制D.地表普遍石漠化

答案 A

解析②地位于东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少,形成类似荒漠景观。

(2019·广东茂名第一次综合测试)我国某地以降雪期长、降雪量大、积雪深厚而闻名,被誉为“中国雪乡”。由于冷暖气流常在此地相遇,每年10月至次年5月地面均有积雪,形成著名的“雪盆”。下图示意该地所在区域地形状况。据此完成9~11题。

9.中国雪乡最可能位于图中( )

A.甲地B.乙地

C.丙地D.丁地

答案 A

解析雪乡最可能处于纬度高且地势较高山地的迎风地带。从图中看,甲地位于山地的东南坡,三面环山,冬季北面袭来的西伯利亚寒流和南来的日本海的暖湿气流在此交汇,降雪量大,最可能是中国雪乡,故A项正确。

10.中国雪乡积雪最厚的月份是( )

A.12月B.1月

C.3月D.5月

答案 C

解析中国雪乡的降雪主要是冬季北面袭来的西伯利亚寒流和南来的日本海的暖湿气流在此交会形成的降雪,积雪期可以长达7个月,积雪最厚的月份应该是冬去春来、气温还不足以融化积雪的月份。结合选项,12月、1月降雪仍在继续,积雪厚度仍在加大;5月积雪已经开始融化,故3月最合适。

11.与同纬度的东北平原相比,该地降雪时间较早的主要原因是( )

A.离冬季风源地较近,冷空气到达时间早

B.受地形影响,空气湿度较大

C.位于冬季风的迎风坡,更容易形成降雪

D.海拔较高,有利于水汽凝结

答案 B

解析与同纬度的东北平原相比,该地不如东北平原离冬季风源地近,但该地西、南、东三面环山,区内河流多,且受地形影响,空气湿度较大,南北气流在此交会,容易形成降水,故降雪时间较早;该地位于冬季风的背风坡,海拔较高并不是该地水汽凝结的条件。

二、综合题(共56分)

12.(2019·安徽江南十校3月综合检测)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8分)

菌草业是利用野生或人工栽培的菌草栽培食用菌、药用菌和生产菌物饲料、菌物肥料的经济活动,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中国的菌草技术处于全球领先水平,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列为“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优先合作项目”。莱索托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下,是联合国公布的“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中国政府与莱索托政府签订协定,把菌草技术列为中国政府援助项目。经过多年推广,该项目在莱索托取得良好的综合效益。下图示意莱索托位置。

(1)描述莱索托降水的主要特征。(8分)

(2)简析莱索托发展菌草业的有利条件。(8分)

(3)说明菌草业对莱索托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6分)

(4)指出菌草技术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列为“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优先合作项目”的原因。(6分)

答案(1)夏季多雨,冬季少雨,存在明显干湿季,年降水量较少。

(2)草类茂盛,原料充足;地租便宜;劳动力价格低廉;(潜在)市场广阔;政策支持。

(3)将(草料)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增加收入;完善膳食结构,提高营养水平;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减少废弃物排放,改善人居环境。

(4)中国的菌草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发展中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缺乏资金,技术落后;菌草技术对资金和技术要求较低,培养基(草料)普遍易得;有利于促进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加快脱贫,取得综合效益。

解析第(1)题,审图可知,莱索托位于南非高原,为亚热带草原气候,故降水特征为:夏季多雨,冬季少雨,存在明显干湿季,年降水量较少。第(2)题,菌草业需草料作为培养基,而莱索托草原广布,草料充足;莱索托为“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下,故生产要素(地租、劳动力等)成本低;生活水平低,潜在市场广阔。此外,还有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政策支持。第(3)题,菌草业为生态农业,具有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按题目要求,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作答即可。第(4)题,菌草技术之所以被联合国列为“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优先合作项目”,是因为中国在菌草技术上的优势、发展中国家的现实条件、菌草技术的综合效益及菌草技术本身的易用性。

13.(2019·广东惠州上学期二调)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8分)

自2017年12月开始,经过几十天的物资运输和筹备,我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于2018年2月在难言岛正式开工建设。该岛东临特拉诺瓦湾,西侧高原广布,冷空气活动频繁。研究发现,罗斯海新站西风强劲。下图为特拉诺瓦湾周边地形、罗斯海新站附近景观及该站部分时段地表反照率变化图(反照率是地表反射的辐射量与到达地表的太阳总辐射量之比)。

(1)简析罗斯海新站物资筹备、奠基开工选择此时段的原因。(6分)

(2)建站时,科考队员发现该地碎石遍布,几乎无土壤,推测其原因。(6分)

(3)试分析罗斯海新站西风强劲的原因。(8分)

(4)请说明图示时段内罗斯海新站附近反照率极值出现的时间及原因。(8分)

答案(1)12月至次年2月,白昼时间长,太阳高度大,气温相对较高,有利于物资运输和工程先期建设。

(2)气候寒冷,岩石裸露,冻融作用强,岩石风化形成碎石;植被发育差,生物风化作用弱,故几乎无土壤。

(3)该站纬度高,其西部高原广布,有利于冷空气集聚;高原与新站间地势落差大,大量冷空气在重力作用下向东部海湾下滑;西部山谷发育,狭管效应增强风力;新站西侧海湾冰面广布,平坦开阔,摩擦力小,故而该区域盛行西风且风力强劲。

(4)极值时间:2月初出现极大值;4月下旬后出现极小值。

极值原因:2月初降雪量(雪量积累)最大,反照率达到峰值(最大值);4月下旬后该地出现极夜现象(最小值)。

解析第(1)题,此时为南极的暖季,白昼长,气温高,施工和运输条件好。第(2)题,碎石广布,主要与岩石风化作用有关;无土壤,主要与生物作用弱有关。第(3)题,该站西部海拔高,集聚的大量冷空气在重力的作用下下滑(图中等高线),通过山谷狭管效应增速,出山谷后的海湾摩擦力小,风力强劲。第(4)题,读图即可判断极值时间。影响反照率的因素主要是积雪量和昼长。

高考二轮复习区域定位和区域地理特征分析专题训练

高考二轮复习区域定位与区域地理特征分析专题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成都的活水公园是一座以水保护为主题的城市生态景观公园,秉承“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和“人水相依”的生态理念,将雨水进行有效收集,展示被污染水体在自然界由“浊”变“清”、由“死”变“活”的生命过程,如图为成都的活水公园。回答1~2题。 1.可以发展成都治水模式的城市是() A.乌鲁木齐 B.兰州 C.西宁 D.广州 1、D 解析:由材料可知,活水公园对雨水进行有效收集,所以必须建在降水量较大的地区。乌鲁木齐、兰州、西宁都位于我国西部,降水少,不适宜建活水公园;广州降水量大,可以建设,故选D。 2.建立活水公园的生态效益是() A.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 B.降低水体中污染物的浓度、加快水体流动,有效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 C.营造亲水型宜居城市 D.推广高科技的环保技术 2.B由材料可知,活水公园是一座以水保护为主题的城市生态景观公园,建设的主要目的是展示被污染水体净化的过程,降低污染物的浓度,故选B。 烟花爆竹燃放气象指数根据未来气象条件和空气质量的变化情况综合分析得出,空气污染气象条件主要分析是否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和稀释。下图为2月14日烟花爆竹燃放气象指数预报与空气污染气象条件预报。据此回答 3.对指数影响不大的要素是() A.风 B.温度 C.降水 D.光照

3.D解析:风会加快污染物扩散,温度和降水多少影响污染物的浓度,光照强弱对污染物影响不大。 4.下列推论与图示信息吻合的是() A.华北地区风力大,易发生火灾,指数高 B.青藏地区天气晴朗,对流旺盛,指数低 C.“珠三角”地区春节工厂停工,指数低 D.两项指数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 4、D 解析:华北地区空气污染气象条件较差,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故指数较高,而风力大利于污染物的扩散;青藏地区大气晴朗,但海拔高气温低,对流弱;“珠三角”指数低,是因为空气条件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观察图发现,二者之间变化有一定的联系。 读我国某区域循环经济示意图,回答5~7题。 5.该区域可能位于我国() A.青藏高原 B.塔里木盆地 C.东北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5.D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种植油菜、养鱼,最可能是长江中下游平原,所以D 正确。 6.该区域循环经济的核心部门是() A.饲料厂 B.油菜地 C.养鱼场 D.酒精厂 6.B解析:该区域循环经济的核心部门是油菜地,围绕油菜地发展了养殖业、工业,充分利用了资源。 7.该循环经济() A.实现了污染物的零排放 B.不具有在其他地区推广的价值 C.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相适应 D.产业之间不存在生产工序上的联系 7、C 解析:各类型工农业生产都会产生污染,不可能是零排放;该地企业彼此存在生产工序上的联系;该区域循环经济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相适应,具有推广使用的价值,所以C 正确。 专家指出,部分地区农民焚烧秸秆是导致雾霾加重的原因之一。下图为某农业区秸秆利用示意图。完成8~10题。

高考复习——经纬网定位选择题练习题详解

高考复习经纬网定位选择题练习 2016年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峰会于9月4日至5日在浙江杭州(120°E,30°N)举行。下图为二十国集团某成员国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 地球同一直径的两个端点互为对跖点。杭州市的对跖点位于右图中乙地的 A. 东北方 B. 东南方 C. 西南方 D. 西北方 2. 上图中,与乙地相比,丙地 ①夏季降水量较多②气温年较差较大 ③年降水量较少④冬季气温较高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1. B 2. 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经纬网及气候特点的描述,意在考查学生空间定位能力,掌握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及空间定位能力是解题的关键。 【1题详解】 对跖点是指地表关于地心的中心对称点,因此这两点经度和为180度,纬度值相等、南北纬相反。据此可以得出杭州(120°E,30°N)的对跖点的坐标为(60°W,30°S)。由图示可知乙地大致位于(63°W,26°S),因此杭州市的对跖点位于图中乙地东南方。ACD错误,故选B。 【2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乙位于南美洲大陆东侧,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丙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丙地降水少,冬季气温低,气温年较差大,故选B。 读“世界上某国家的经纬网和等高线图”回答3~4题 3.该国家的地形特征可以表述 A.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由东南向西北降 B.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由北向南降 C.平原、高原面积广大,地势由东南向西北降 D.地形以平原、盆地为主,地势由东向西降 4.该国家是世界上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国,其主要的农产品 A. 小麦、棉花、葡萄等 B. 玉米、甘蔗、葡萄 C. 水稻、大豆、棉花等 D.小麦、甜菜、葡萄

2020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讲义:区域地理经纬网空间定位考点总览

范文 2020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讲义:区域地理经纬网空 1/ 7

间定位考点总览 2020 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讲义:区域地理经纬网空间定位考点总览地理位置和地理事象的分布是高考地理考查的重点内容,特别是区域经纬位置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之一。 这些试题解题门槛在于空间定位和区域识别,如何进行空间定位和区域识别?可以采取粗化细化和精细化过程和步骤逐渐培养(一)粗化阶段——选取重要经纬线: 1.感知区域的空间跨越范围,在头脑中建立起一个粗略的心理地图。 2.世界地理:纬线: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纬30°、40°、南北极圈。 经线:20°W、160°E、0°、75°E、105°E、120°E、180°、75°W 在脑海中形成网格状地球仪。 各大洲的经纬度位置如表:经度范围纬度范围位置特征亚洲26°E--169°W 10°S--80°N北回归线、北极圈通过、跨南北半球和低、中、高三个纬度非洲17°W--51°E 35°S--37°N南、北回归线通过,跨南北半球,以热带为主。 欧洲10°W--66°E 36°N--71°N 处于中、高纬度北美洲170°W--20°W 7°N--72°N 北回归线、北极圈通过,跨低、中、高三个纬度南美洲82°W--35°W 54°S--12°N赤道、南回归线通过,热带面积广大洋洲110°E--130°W 47°S--30°N赤道、日界线穿过,跨东西

和南北半球,同时有二个日期南极洲360° 62°S 以南跨经度最大的洲,以南寒带为主(二)细化阶段——明确具体位置:细化阶段是在粗化阶段的基础上,进一步确定各主要经纬线穿越区域的具体位置,以达到明确化。 采用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定点法,点可以是主要经纬度的交点,也可以是经纬线与疆域边界的交点。 这里需要借助地理要素也相对位置定位,包含自然和人文要素相对位置的分布,如点--山峰、城市、矿产、港口、旅游点相对位置的分布:线--山脉、河流、地理界线、交通线、人口迁移方向等分布走向;面 --地形区、气候类型区、自然带、重要国家、农业区、工业区等区位分布。 二是经纬线穿越法。 观察和识记主要经纬线穿越了哪些行政区和地形区,也包括前面提到的点、线、面等各种地理要素。 1.中国地理:经纬线穿越法——如表 1 行政区及城市主要地形区及山脉河流、矿产、交通线、农业区、工业区等20° N 琼/海口滨海平原粤海铁路、水稻甘蔗区23°26?N 台、粤/汕头、桂/南宁北、云中央山脉、台西平原、珠江三角洲、云贵高原西江、元江、澜沧江、怒江、个旧锡矿、京九线、京广线、南昆线30 °N 浙/杭、州、皖/黄山南赣湖口(九江)北、鄂/武汉南、湘/岳阳北、渝、川/成都南、藏/拉萨北长江中下游平原、江南 3/ 7

2020届中考地理专题复习训练:利用经纬网定位(附答案解析)

2020届中考地理专题复习训练:利用经纬网定位 一、单选题 1.我们利用经纬度的目的是() A.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位置 B.更好的认识地球的性状 C.了解半球是怎样划分的 D.认识经纬线长短的变化 2.如图为北半球某地经纬网示意图,图中甲地的经纬度是() A.40°N,60°W B.40°S,60°E C.40°N,60°E D.40°S,60°W 3.读经纬网图,对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乙的经纬度为(60°E,40°N) B.甲的时间比乙的时间早 C.有极昼极夜现象的只有丁点 D.位于西半球的只有甲点 4.如图,图中湖北鄂州(30.23°N,114.52°E)位于甲、乙、丙、丁四地中的()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读经纬网示意图,回答5~6题. 5.图中A点所在的半球是() A.南半球、西半球 B.北半球、西半球 C.北半球、东半球 D.南半球、东半球 6.图中B点位于C点的() A.西南方B.东北方C.东南方D.西北方 7.总部位于江苏徐州(约34°N,117°E)的某企业承接了甲国(如下图)价值7.446亿美元的工程机械定单。读图,甲国位于( ) A.欧洲B.非洲 C.北美洲D.南美洲 读“地球表面某区域的经纬网示意图”,回答8题。 8.M、N之间的距离是( ) A.4 444千米B.3 333千米 C.2 222千米D.1 823千米

读“经纬网图”,回答下列各题: 9.从B地到C地,若不考虑地形因素,最近的走法是( ) A.一直向东走B.一直向西走 C.先向东北,再向东南走D.先向东南,再向东北走 10.纬线AB约是经线AD长度的( ) A.一半B.等长C.1.5倍D.2倍 11.如图中的P点位置同时符合南半球、东半球、热带三个条件的是() A. B. C. D. 12.图中,若①②③④均为位于太平洋两岸的大洲,则②是 A. 亚洲 B. 北美洲 C. 大洋洲 D. 南美洲 13.读图,一艘油轮由A地出发到达D地.在从B地经过C地到达D地的航行过

【地理】 高考冲刺世界地理空间定位图示 经纬网定位 经纬网

2009年高考冲刺——世界地理空间定位图示 【重要城市】 东京 首尔 新加坡 雅加达 曼谷 仰光 达卡 伦敦 阿姆斯特丹 巴黎 巴塞罗那 罗马 柏林 圣彼得堡 法兰克福 莫斯科 温哥华 旧金山 洛杉矶 休斯敦 纽约 哈瓦那 圣保罗 科伦坡 圣地亚哥 布宜诺斯艾利斯 珀斯 悉尼 惠灵顿 雷克雅未克 【海峡】 朝鲜海峡 马六甲海峡 巽他海峡 保克海峡 霍尔木兹海峡 曼德海峡 土耳其海峡 直布罗陀海峡 英吉利海峡 麦哲伦海峡 巴斯海峡 德雷克海峡 ● 36oN 140oE ● 38oN 128oE ● 1oN 104oE ● 6oS 107oE ● 14oN 100oE ● 17oN 96oE ● 23.5oN 90oE ● 52oN 0oE ● 53oN 5oE ● 48oN 2oE ● 42oN 2oE ● 42oN 12oE ● 53oN 13oE ● 34oN 118oW ● 60oN 30oE ● 30oN 96oW ● 50oN 8oE ● 40oN 73oW ● 56oN 39oE ● 23.5oN 83oW ● 50oN 123oW ● 23.5oS 46oW ● 9oN 79oE ● 38oN 122oW ● 35oN 130oE ● 33oS 70oW ● 41oS 175oE ● 3oN 100oE ● 35oS 58oW ● 6oS 106oE ● 32oS 116oE ● 10oN 80oE ● 27oN 55oE ● 13oN 43oE ● 34oS 150oE ● 64oN 21oW ● 40oN 27oE ● 36oN 5oW ● 50oN 0o ● 53oS 70oW ● 40oS 145oE ● 60oS 70oW

2019-2020学年地理创新设计《二轮专题复习》全国通用文档:第一部分 技能一 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精品地理资料 2019.7 技能一区域图示判读与定位 方法一区域图的判读 [典题示例] 【典例1】[2017·课标全国Ⅰ,36(2)、(3),8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剑麻是一种热带经济作物。剑麻纤维韧性强,耐海水腐蚀,是制作船用缆绳、汽车内衬、光缆衬料等的上乘材料。非洲坦桑尼亚曾是世界最重要的剑麻生产国,被称为“剑麻王国”。自1999年,中国某公司在坦桑尼亚的基洛萨(位置见下图)附近投资兴建剑麻农场,并建设配套加工厂,所产剑麻纤维主要销往我国。该农场一期种植1 000多公顷,雇佣当地长期和临时工超过1 000人,预计2020年种植面积达3 000公顷,年产剑麻纤维1万吨。该公司还帮助当地修建学校、卫生所等。 (1)据图指出与其他地区相比,中国公司在基洛萨附近兴建剑麻农场的有利条件。

(4分) (2)说明剑麻收割后需要及时加工的原因。(4分) 1.据笔者对多年全国卷试题答案分析,无论是选择题还是综合题,试题答案一般有三个方面来源:一是试题中文字和图像材料;二是地理教材中原理规律等核心知识;三是学生生活中地理感悟。 2.考生在回答综合题时机械套用模板,没有结合新情境、新材料进行有效变通与提炼,导致得分不高。平时应多注意从材料中提取关键有效信息,再结合教材理论灵活变通。 [方法总结] 在高考中区域图的考查属重点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区域图类型:常见的区域地图有区域经纬网图、区域综合地图(各要素综合或某些要素综合图)、区域专题地图(区域地形图、区域水系图、区域气候类型分布图、

人口分布图、工业分布图、农业分布图、交通图)等。 2.区域图的组成:图名、图例、经纬网、辅图。 3.区域图判读方法:判读区域地图时,最关键的是要能够对图中的信息进行准确的定位,一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先读图名。图名是一幅地图的“眼睛”,它常常概要地表明地图所示的区域和主题内容。 例如:2017·高考课标全国文综Ⅱ·4~5,图名为:芬兰伊瓦洛位置图,由图可看出伊瓦洛位于约68.5°N,纬度高。 (2)细辨图例。当地图上出现多项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时,首先可从图例中找出各项地理事物的名称,然后分门别类地辨识它们的分布特点。 例如:2016·高考全国Ⅲ卷·37,“瓜州等地年大风(≥8级)日数图”依据图例能直观地反映出瓜州年大风日数多,戈壁广布,供建设风电场的土地充足等优越自然条件。 瓜州等地年大风(≥8级)日数图 (3)重视主要地理分界线。地理分界线是判断地理事物分布的重要依据。例如:我国地势阶梯分界线、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我国外流区域与内流区域分界线、我国东部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等。另外,还有一些重要的分界线、国界线等也不可忽视。 例如:2013·高考全国Ⅱ卷·6~8,根据回归线确定热带和亚热带的范围,可知樟树的种植区域。

2013年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一】地理空间定位能力

【专题一】地理空间定位能力培养 邵振兴选编【考情分析】 地理空间定位能力是指根据提供的条件,确定地理事物的名称、位置特征;我们关注空间定位能力不仅仅是因为高考考,更重要的是它是地理学习、自主获取知识的一项基本素养,也是进行地理空间联系、地理空间想象的基础。研究近几年高考试题发现,这项能力的要求有减弱的趋向,但更注重考查空间信息的提取和空间思维的质量。 分析高考试题发现:空间定位仅仅是解题的一个突破口,建立在空间定位基础上的综合考查则是区域考查的主要方式。 领会空间定位试题的命题趋向: (1)在地理定位的基础上进行区域识图、地理要素的认定; (2)以经纬网为背景,通过提供关键性点、线和面的信息,综合各要素进行定位; (3)以某一地理要素为中心话题,采取辐射式问题探究; (4)从区域地理要素的特征出发,构建要素联系,探讨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 【知识交汇】 地理空间地位是进行地理分析、地理探究的前提,学好地理的关键是会定位,它是入图解题的关键。与其说空间定位是高考考查的一项能力,不如说它是一种学科思想,这种理念应该贯穿地理学习的始终,而且越早越好。准确地进行空间定位,有利于加强地理复习的针对性,增强地理学习的时效性。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下图A、B分别表示不同的城市,说出北半球夏季时两城市的气候特征。如 果不能定位出这两个城市是哪,就 不能回答与它有关的自然和人文特征。因此空间定位是高考地理的瓶颈。对于区域地理题目绝大多数要考查空间定位。一般先根据位置特征联想自然地理特征,再由自然地理特征联想人文地理特征。如下图: 例题:下图为亚洲两个国家略图。 5、两国的临海分别是() A红海、亚丁湾 B安达曼海、泰国湾

二轮复习:区域空间定位专题(附综合练习及答案点拨)

二轮复习:区域空间定位专题(附综合练习及答案点拨) 一、基础知识点 1、在世界地图上熟悉16条重要的经纬线:Oo、30oE、60oE、90oE、120oE、180oE、 120oW、60oW以及赤道、南、北回归线、30oN、40oN、南、北极圈,掌握他们之间的位置关系,并形成经纬网。 2、熟悉大洲、大洋、各大洲主要分区、主要气候区、大的地形区、世界主要海区、工业区、农业区、重要国家、城市、港口、交通线。 二、主要定位方法 1、经纬网定位法(绝对定位法) 地球上任何一个地区的区域位置都可以通过一组具体的经度和纬度来确定。利用经纬网进行定位是区域定位中最常见、最准确的方法。 例题:一艘满载工业燃油的油轮,某年7月在图中海域沉没,船上燃油大量外泄。读图回答(1)~(2)题。 (1)该海域位于 A、南太平洋 B、北太平洋 C、印度洋 D、北大西洋 答案:C点拨:从经纬度位置可以看出油轮沉没海域为北印度洋。 (2)此时油轮外泄的燃油将向方向的海域扩散 A、东南 B、东北 C、西南 D、西北 答案:B 点拨:7月北印度洋为夏季,南亚热带季风风向为西南季风,沿岸海水向东北方向流动。 2、海陆位置定位法(相对定位法) 3、区域轮廓定位法 根据面状地理事物的轮廓形状特征,也可以根据线状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如山脉、河流、交通线、行政区划界线、海岸线等分布状况)和点状地理事物的相关位置(如城市、矿产、山峰等)分析定位。 例如:(2005年全国文综卷Ⅲ)简要回答B城市成为交通枢纽的区位因素。

点拨:分析本题只有在根据图中的长江、洞庭湖、鄱阳湖,位于汉江与长江的汇合处等轮廓特征,再结合图中的经纬度确定B城市为武汉后才能正确作答。 4、地理景观定位法 由于地理环境差异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不同地区在自然地理景观和人文地理景观上存在较大的差异,通过这些地理景观也可以正确地确定所在地区的位置。 (1)自然地理景观定位法。不同区域有不同的地貌景观,由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差异,它们的气候、植被和动物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自然地理景观,成为确定区域位置的重要依据。如日本的富土山,非洲热带草原上的长颈鹿、斑马,热带地区的椰子树、天然橡胶,南极洲的企鹅,干旱地区的仙人掌,沙漠地区的绿洲等。 5、图例、注记定位法 有些试题文字部分没有明确指出该地的具体名称,这时要充分利用图中的图例(首都、省会与一般城市图例的不同,海岸线与国界线的不同等)、注记(城市、河流湖泊等的名称)来进行定位。

2020年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讲义:区域经纬线定位

2020年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讲义:区域经纬线定位 高考区域地理复习方法我们可以归纳为“准定位、勤比较、抓热点、建"脑图"、重联系”十五个字的指导方针。有必要在这五个方面真正作出努力,相信在高考中会取得应有的回报,其中"准定位"是基础,经纬定位难点。 重要经线: 00经线:伦敦、英吉利海峡、伊比利亚半岛东侧、西非几内亚湾中部 300E经线: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最北端、芬兰与俄罗斯的国界、黑海海峡东侧、苏伊士运河、南非东海岸 600E经线:乌拉尔山脉、咸海、伊朗与阿富汗的国界、阿拉伯半岛东侧 900E经线:叶尼塞河、阿尔泰山脉、吐鲁番盆地、昆仑山东侧(青海与新疆、西藏的界线)、不丹、孟加拉恒河河口 1000E经线:祁连山脉、青海湖、横断山脉(大理) 1100E经线:包头、东胜、晋陕交界(黄河段)以西、华山、巫峡、怀化、桂林、雷州半岛、琼州海峡、海南岛中部 1200E经线:漠河西侧、秦皇岛、渤海中部、青岛、太湖、杭州、福州、台湾西侧、菲律宾群岛西侧、澳大利亚西侧 1500E经线:日本群岛东侧、新几内亚岛东侧、澳大利亚东侧(悉尼) 1800经线:白令海峡以西、新西兰以东

1200W经线:北美西海岸(洛杉矶) 900W经线:哈德逊湾、苏必利尔湖西侧、密西西比河河口、墨西哥湾中部、中美洲 600W经线:拉布拉多半岛东侧、纽芬兰岛西侧、南美洲中部 重要纬线: 00纬线(赤道):几内亚湾(0°)、刚果盆地、东非高原(维多利亚湖30°E)、马来群岛(120°E)、亚马逊河口(60°W) 地理意义:最长纬线;南北半球自然分界;全球昼夜等长. 北回归线(23°26'N或23.5°N):撒哈拉西部(0°)、红海、阿拉伯半岛中部(60°E)、印度半岛北部、恒河河口(90°E)、云南广西广东南部(汕头)、台湾海峡(120°E)及中部、夏威夷群岛、加利福尼亚半岛南端、墨西哥湾中部(90°W)、古巴以北 地理意义:太阳直射点地表最北;热带与北温带分界. 南回归线(23°26'S或23.5°S):南非高原东侧(30°E) 澳大利亚西部高原(120°E) 澳大利亚大分水岭(150°E) 拉普拉塔平原(90°W) 地理意义:太阳直射点地表最南;热带与南温带分界. 300N纬线:苏伊士运河、波斯湾北部(阿拉伯河口)、青藏高原(拉萨以北)、四川盆地(成都)、长江中下游平原、杭州湾南端(宁波)、密西西比河河口 400N纬线:南欧三大半岛、黑海海峡、塔里木河、敦煌、嘉峪关、河口、大同、北京、秦皇岛、鸭绿江口

2020届二轮复习之区域定位专题-1.经纬网定位专题练习及答案

2020届二轮复习之区域定位专题 1.经纬网定位专题练习 一、单选题(每题4分,总分44分) 在加拿大东南的大西洋中,有一个叫塞布尔的岛,是由海流和海浪不断冲积砂质沉积物而成,岛的表面为细沙覆盖。这个岛十分古怪,每当洋面刮大风时,它会像帆船一样被吹离原地,作一段海上“旅行”。该岛东西长40千米,南北宽1.6千米,面积约80平方千米,呈月牙形。全岛没有高大的树木,只有一些沙滩小草和矮小的灌木。下图示意塞布尔岛位置。据此完成1~3题。 1.该岛的移动方向是( ) A.向北移动B.向西移动 C.向南移动 D.向东移动 2.岛上没有高大树木是因为( ) A.土壤发育差 B.热量条件不足 C.降水较少 D.远离大陆 3.该岛将来会( ) A.逐渐缩小B.不断抬升C.持续扩大D.基本不变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图中岛屿为火山岛。据此完成4~5题。 4.甲地在乙地的( ) A.西南方B.东南方C.西北方D.东北方 5.甲地( )

A.多浓雾 B.少渔船C.产石油 D.多降水 荒野求生探险者对海地岛从①地到②地沿途的自然环境进行调查发现,①地到②地自然景观变化很大。读图,完成6~8题。 6.据材料推测①地( ) A.河流水量丰富B.常年干燥少雨C.常年吹西南风D.河流结冰期短 7.①地( ) A.荒漠广布,植被稀疏B.森林广布,高大茂密 C.草原广布,草类茂盛D.沙丘累累,植被罕有 8.探险者发现②地景观类似荒漠,其原因是( ) A.处于山地背风坡B.土地盐碱化严重 C.终年受高气压控制D.地表普遍石漠化 我国某地以降雪期长、降雪量大、积雪深厚而闻名,被誉为“中国雪乡”。由于冷暖气流常在此地相遇,每年10月至次年5月地面均有积雪,形成著名的“雪盆”。下图示意该地所在区域地形状况。据此完成9~11题。

统考版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提升指导与精练14区域定位问题含解析

区域定位问题 二、微观判——区域定位6技法 区域定位的方法多种多样,主要有经纬网定位法、海陆位置定位法、相对位置定位法、地理事物轮廓定位法、地理要素特征定位法、地理事物规律、原理定位法等。在考试时优先选择你最熟悉的定位方法,再利用另外一种或两种定位方法进行验证,以提高定位的准确率。 技法一:利用经纬网定位 地球上任何一个地理事物的区域位置都可以通过一组具体的经线和纬线来确定,利用经纬网进行定位是区域定位中最常见、最准确的方法。 对于大范围区域图(如图1、图2)的空间定位,在利用经纬网定位时,重点关注图示地区所处的大洲位置和所处的气压带、风带位置。对于小范围区域图(如图3、图4)在利用经纬网定位的同时,重点关注区域图中独特的地理特征。

技法二:根据海陆位置进行空间定位 (1)熟悉海陆分布状况:利用海陆位置定位,必须熟悉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状况。即要明确陆地与陆地之间,大洋与大洋之间,陆地与大洋之间相临、接壤及包围情况。 (2)掌握大致位置:有的地理事物位于大陆内部,有的地理事物位于大陆东部或西部(临海),有的被海洋包围(如岛屿),利用这一特性可以确定地理事物的大致位置。 (3)掌握其他重要的参照系:除了七大洲和四大洋外,一些重要的海、海湾、海峡也是进行定位的重要参照系。 (4)根据沿某条纬线和经线的海陆地形剖面图进行空间定位。 技法三:根据相对位置进行空间定位 任何地理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在地图上,可以通过某地理事物与周围相关地理事物在方向、距离上的比较,确定它的区域位置。如黄土高原位于太行山以西,若能确定某高原东部为太行山,即可确定其为黄土高原。 在我国的地形分布中,由两大走向(东北—西南和东西走向)的山脉构成了主要地形的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一学科工具练习含解析

专题一学科工具 考点01:经纬网与地图(1-7题);考点02等高线地形图及地形剖面图(8-20题,25题,26题, 27题) ;考点03“3S”技术(21-24题)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说明:请将选择题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主观题写在答题纸上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来源】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点01 易 一架飞机沿低空飞行,太阳始终位于其正南方。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飞机的飞行方向可能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若该地位于60°N,则飞行速度为( ) A. 1670千米/时 B. 1447千米/时 C. 837千米/时 D. 0千米/时 【来源】新疆哈密第二中学2017年期末考点01 易 读下面经纬网图所示内容,回答下列各题。 3.图中A、B、C、D四点位于西半球的点有( ) A.1个点 B.2个点 C.3个点 D. 4个点 4.一架飞机沿最短航线从图中A点飞行到B点,再从B点飞行到D点,其航向是( ) A. 西南—西北—西南 B. 东北—东南—东北

C. 东北—正东—西南 D. 西北—西南—西北 【来源】黑龙江大庆实验中学2016-2017学年期末考点01 易 5.下图是地球经纬网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③点位于北半球、西半球 B. ①点位于⑤点的东北方向 C. 飞机由⑦地飞往⑥地,其最短航线的飞行方向是先向东南再向东北 D. ⑦地的纬度等于该地看北极星的仰角 【来源】黑龙江大庆实验中学2016-2017学年期末考点01 难 6.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经纬网图,图中经纬线之间的间隔都是相等的。关于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飞机由⑤地飞往⑥地,其最短航线的飞行方向是先向东北再向东南 B. ③地位于①地的西北方 C. 图中两处阴影部分面积相等 D. ①、②两点间的距离等于⑤、⑥两点间的距离 【来源】2017届陕西渭南合阳中学高三10月月考 7题考点01 8题考点02 某人幻想试图从(24°S,59°W)入地,并始终保持直线前进且穿越地心。回答下面各小题。7.当他钻出地球另一端时,最可能看到下列何种景观( )

2020年高考地理考纲解读突破:专题02-空间定位(教学案-含答案)

2020年高考地理考纲解读突破:专题02-空间定位(教学案-含答 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2020年精编地理学习资料 专题2 空间定位 【高考考纲解读】 区域地理是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地理学因地制宜思想的核心与关键。以各种形式的区域图为载体考查相关地理原理和能力,一直是高考命题的主要形式,而解答这类题最关键的一步就是空间定位。因此掌握空间定位的方法是高考得高分的保证。 构建区域空间概念,一般可以从以下几步入手。 1.由宏观到微观。世界、中国地图包含了众多的地理信息,我们不可能也不必要将其全部装入头脑中。在复习过程中,①要注意采用“由宏观到微观、逐一突破、逐渐丰富”的原则。如:先在头脑中勾画出全球海陆分布状况,搞清楚各大洲、各大洋的相对位置;②将各大洲分为几个小部分的信息叠加上去;③再叠加具体的国家、城市、山脉、河流等细微的信息。2.抓住区域的特色。①关注轮廓特征,记住一些轮廓非常有个性的地理事物,如波斯湾、印度半岛、青海湖等,力争做到“看到即认得”;②抓住一些重要的、独一无二的地理事物,如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等。③任何区域都有自己的特征,尤其是教材中重点介绍的区域,考生应牢记这些区域内的主要山脉、河流、资源、城市等信息,这些内容也是考生构建空间概念的重要参照物和依据。 3.记住重要的参照物。构建区域空间概念,最可靠的方法是将经纬线作为参照物。 【重点、难点剖析】 一、根据经纬网进行空间定位 地球上任何一个地理事物的区域位置都可以通过一组具体的经度和纬度来确定。利用经纬网进行定位是区域定位中最常见、最准确的方法,这种定位方法要求学生熟悉重要地理事物的经纬度位置,不仅要脑中有图,而且要脑中有网(经纬网),要用经纬网覆盖脑中的地图,特别要注意掌握一些重要的经纬线,其他经纬线根据这几条推算即可。

+经纬网的定位与应用易错点专项练(一)—2023年初中地理中考二轮复习

经纬网的定位与应用易错点专项练(一) 一、选择题 1.对如图信息描述正确的是() A.地球自东向西自转B.①地经纬度位置(75°N,15°E)C.①地位于①地正南方向、①地的东南方向D.①①①地有极昼、极夜现象、①①地四季分明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图中①地所在的地理坐标是() A.(70°N,170°E)B.(70°N,170°W) C.(70°S,170°E)D.(70°S,170°W) 3.下列关于①①①①四地叙述错误的是() A.①地位于中、高纬度的分界线上B.①地位于南半球 C.①地位于①地的正北方向D.①地位于西半球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图中丁地位于丙地的() A.西方B.正北方C.西北方D.南方5.图中丁地的经纬度是() A.(90°W,70°N)B.(90°E,70°S) C.(120°W,70°N)D.(120°E,70°S) 读“经纬网地图”,完成下面小题。 6.从半球位置看,c点位于() A.南半球、东半球B.南半球、西半球 C.北半球、西半球D.北半球、东半球 7.b点在a点的() A.东南方向B.东北方向C.西南方向D.西北方向8.区域①和区域①所表示的面积大小关系为() A.①>①B.①>①C.①=①D.不确定读“某区域经纬网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9.甲地的经纬度是() A.(60°,40°)B.(60°N,40°W)C.(60°S,40°W)D.(60°N,40°E)10.四地中,位于中纬度的是() A.甲B.乙C.丁D.丙 11.四地中,位于热带地区的是() A.甲B.乙C.丁D.丙 12.甲地位于丙地的什么方向() A.西南B.西北C.东南D.东北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所在经线比丙所在的经线长B.甲点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C.乙所在纬线比丁所在纬线短D.乙一路向北可到达丙处 2022年2月4日晚,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北京国家体育场举行。读经纬网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4.图中能表示北京经纬度(40°N,116°E)的地点是()

高考地理专题:区域地理定位讲义和习题(含答案)

高考地理专题:区域地理定位讲义和习题(含答案) LT

2015高考地理专题复习空间定位能力 1.利用经纬网定位 地理事物都有精确的经纬度位置,要仔细观察地图,熟悉重要地理事物的经纬度位置,当具备了较扎实的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的基础,解题时就能通过经纬度数据进行正确判断。如:北美大陆中部经度约为100°w;我国中部经度约为100°E,南回归线穿过非洲南部、澳大利亚介于10°S~40°S和120°E~150°E之间。 2.依据海陆位置定位 每个地方都有自已的海陆位置,有些位于大陆东部,有些处于大陆西部,有些深居大陆内部,有些被海洋所包围(如岛屿),利用这一特性可确定地理事物的大致位置。

3.通过地理事物的轮廓形状定位 国家、地区都有自己特殊的轮廓特征,河流、湖泊也有自己的形状。如:意大利半岛像个长筒高跟靴、伊拉克国家像芭蕉扇、湖南省的形状象人头,湖北则象顶帽子,黄河像个“几字”形、长江中下游的的形状则象个字母“W”。要善于发挥想象,把轮廓、形状特征作为判断地理事物分布的一把钥匙。 4.根据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定位 有些地理事物可能一时辨认不出,但其周围事物可以成为判断、推理的依据,通过对相对位置进行综合分析往往能够心明眼亮 5.依据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来定位 很多地理事物都有自己的分布特征及规律。如: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变化的分布规律,河流径流量变化的分布规律,地貌特征的分布规律,农作物的分布规律,人口的分布特征等等。掌握了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再依据试题中的材料(文字、数据或图表),如:气候类型数据图、地貌示意图、河流径流量图、人口结构图、地球日照图及文字说明等,就不难分析出地理事物所在的空间位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