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创伤愈合机制

创伤愈合机制

创伤愈合机制

路易斯.桑斯和塞缪尔.史密斯

介绍:

选择正确的切口、缝合材料以及闭合技术对手术后促进患者自身的修复机制和恢复正常的解剖关系非常重要。注重这些细节可以避免患者在手术后出现诸如切口裂开、感染等并发症,确保良好的美容效果。为了正确地选择缝合材料和创口闭合技术,医生有必要充分理解创伤愈合的生理过程,进而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手术死亡率。在此,我们讨论创伤愈合的病理生理学、缝合材料的性质和创伤愈合机制。

病理生理学

创伤愈合过程被分为四个阶段:炎症阶段、迁移阶段、增殖阶段或纤维形成阶段和促进成熟阶段。与迁移阶段相伴随同时出现的是上皮形成和神经、血管生成(图5-1)。上述的各个阶段分别描述如下:

炎症阶段

炎症阶段是肌体对组织创伤的最初反应。当组织被外科器械切开后,细胞、组织和器官水平出现损伤。细胞受损、血管破裂,多种血管和组织因子在损伤区域发生相互作用。损伤区域的血管经过短时间的收缩后,受损血管内有血栓形成。局部未闭合的小血管扩张。血小板与受损伤的血管内皮和暴露的胶原相互作用形成栓子堵塞破损血管。补体系统被激活并激发一系列炎症反应,其中包括:局部血凝系统、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和血管舒缓素系统。创伤局部出现纤维蛋白的沉积和溶解,并且释放诸多炎症介质,尤其是缓激肽、自由基、过氧化氢和组织胺。此外,补体系统通过粒细胞和肥大细胞脱颗粒作用和释放组织胺直接诱导肌体的趋化性反应。这些炎症反应的特征性表现包括:细胞自溶、局部血管生成、毛细血管通透性异常以及白细胞向炎症反应区域迁移。在血小板黏附在损伤的血管内皮,白细胞自上皮细胞之间向血管外迁移的同时,蛋白质和血浆自受损的血管向外渗出。受损伤组织迅速被粒细胞、巨噬细胞、红细胞、可溶性血浆蛋白和纤维蛋白原填充。肌体的炎症反应强度通常反应组织损伤程度。

在参加炎症反应的白细胞中,粒细胞和巨噬细胞占有主导地位。这些细胞积极地主动迁移到受创伤的组织中,并且活跃地吞噬坏死细胞碎片和细菌。最终多核巨细胞成为创伤区域的优势细胞。

然而,随着白细胞迁移进入创口下层,存活时间短的粒细胞死亡,生存期长的单核细胞比例增加。

上皮形成

在创口底部发生炎症反应的同时,创口边缘同时也发生了重要事件。立即黏附在手术切口边缘的表皮细胞在损伤后24~48小时开始增厚(图5-2)。位于边缘的基底细胞开始变薄,并向缺损处迁移,最终覆盖缺损。部分基底细胞重新恢复其立方形的形态。当上皮细胞层完全形成后,通过有丝分裂开始变厚。愈合后的上皮组织比较薄,色淡(图5-2)。

鳞状上皮细胞使用胶原酶降解位于其前方的组织,为其向创口方向移动创造条件。上皮

细胞通过逐渐破坏组织缺损形成的焦痂这种方式前进。上皮形成过程在焦痂形成最少的损伤部位效率最高。

皮肤缝合可导致上皮组织的微小损伤。有时会把角化上皮带入缝合道,在成熟的创口形成小囊。缝合处上皮形成可能会遗留难看的疤痕,使用皮肤胶带或皮肤U形钉有助于减少这种情况发生。早期拆线或拆除U形皮肤钉用皮肤胶带替换也能达到此目的。

开放伤口几乎都要被血凝块覆盖。上皮细胞在血凝块下迁移,保持与创面直接接触。蛋白水解酶消化血凝块的基底部以便于上皮细胞迁移。随着上皮生成的进展瘢痕组织与逐渐愈合的创面分离。在大的创伤表面,这种上皮生成过程需要经过大面积的肉芽组织床表面。大量上皮细胞伸展生长,进入结缔组织形成伪足样网钉结构。这些突出的网钉保持的时间不长,伪足的退行直接形成了皮肤-上皮边缘。经过30~40天后,上皮再生的创面被一层瘢痕上皮覆盖,与正常皮肤相比,瘢痕上皮的特点是薄而质脆。在显微镜下,瘢痕上皮缺少网钉,与正常上皮容易区分。最后,优于瘢痕收缩,它会比最初的创面缩小许多。在此只简单地讨论创口收缩。

新生血管形成

新生血管形成是创伤修复的重要组成部分。外科损伤会破坏有效的组织血液循环。此外,炎症细胞的代谢量增加,导致对氧和营养物质需求增加,进而加剧了局部血液循环的不足。局部能量供应严重不足更突出了重建局部有效微循环的重要性。新生血管必须替代陈旧的受损的系统。创伤部位的新生血管为组织愈合获取源源不断的营养提供了方便。

大家公认,新生血管基本都是在现存的血管基础上产生的。其最初的生成方式均是毛细血管发芽。血管生成有三种方式。第一、作为创伤愈合的第二阶段生成一套全新的血管系统。第二、创伤血管与一个不使用的循环连通,皮肤移植是这种方式的典型例子,宿主的创面血管床为移植物提供血液循环。第三、创口一期愈合,血管生长入创伤组织。

而起愈合创口的新生血管网再生。最初,血管内皮细胞自创口边缘有功能的血管向创伤部位出芽,据推测,是血小板和巨噬细胞的生物信号激发了这一出芽过程。有功能的树根不同的毛细血管袢生成这种毛细血管芽,相互连接,重建血液循环。但是这些新生血管的基底膜不完整。这些血管非常脆弱,容易渗漏。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分泌一种胶原酶,它可以讲解成纤维细胞分泌的胶原,便于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移动。以这种方式形成的血管可以参与大血管的形成或停止发挥功能进而蜕变消失。

在组织一期修复过程中,血液循环在2~3内建立,在此期间,创口粘连。创口的边缘相互靠近有利于血液循环的建立。有血栓形成的大血管在纤维蛋白溶解酶的作用下可以复通,这些酶还可以促进红细胞通过纤维蛋白网孔。血管内皮细胞很显然是跟随红细胞的路线前进。包括皮肤移植的新生血管形成的试验研究证实移植皮肤的旧血管最初是先充满红细胞然后才建立有功能的血管网络。

迁移阶段

创伤的炎症反应通常在第2~3天达到高峰,随后开始下降。此时,创口内的细胞的特征会发生一些改变。巨噬细胞和成纤维细胞替代粒细胞。此阶段最突出的改变是旺盛从血管出芽式生长;细小、虚弱的血管和结缔组织细胞。结缔组织成纤维细胞和成血管内皮细胞的总称。这一增殖的直接结果是填充断裂组织的间隙。此后不久上皮细胞迅速增殖,覆盖创伤部位。如果修复过程正常,一周内上皮形成完成。肉芽组织退缩,并可以看到胶原合成征象。

巨噬细胞最初负责消化失活和组织,移除异物,吸引成纤维细胞进入创口。通过使用抗巨噬细胞血清的试验证实,巨噬细胞是创伤正常愈合所必须的。没有巨噬细胞,受损的细胞和组织不能被正常清除,创口的强度很差。巨噬细胞释放参与巨噬细胞游走、成纤维细胞增殖和毛细血管出芽的物质。相似的研究证实,粒细胞和淋巴细胞不是创伤愈合必须的因素。

组织损伤后短时间内,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开始分化成迁移的成纤维细胞。在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清除了坏死组织、血凝块和异物后,成纤维细胞迅速迁移进入此区域。在炎症反应早期,纤维蛋白贮存于此并充当止血的屏障,同时还为修复成分提供框架。

迁移的使用纤维蛋白纤维作为支架。但是目前还不清楚纤维蛋白纤维是否具有趋向活性或。事实上,大量纤维蛋白可能通过机械地阻断作用抑制成纤维细胞和内皮细胞迁移。成纤维细胞不含有纤维蛋白溶解酶,这些作为清除纤维蛋白的工具的酶和纤维蛋白溶解酶激化剂储存在毛细血管芽内。

大范围血肿、坏死组织和会阻碍成纤维细胞迁移。通常情况下,创伤后第3天至第5天出现强烈的纤维形成和血管学成反应。

成纤维细胞的增殖与迁移同时进行。成纤维细胞最初合成并分泌基质成分、蛋白多糖和多种糖化蛋白。大约在创伤后的第4天纤维组织形成的胶原合成便已经开始了。

纤维组织形成(增殖阶段)

在纤维组织形成阶段创伤区细胞的特点保持不变。胶原快速合成并迅速降解。已经迁移到颗粒化的创面。这些上皮细胞分泌胶原酶,帮助改变创伤区域的胶原含量。与瘢痕上皮组织相互作用的成纤维细胞也胶原酶。

纤维组织形成大约持续2~4周。在这一时期的最后阶段,大部分神经血管网络已经退化。成纤维细胞的数量和创伤区粘多糖的含量以及胶原合成速率均下降。随后是促进创伤成熟阶段。

胶原胶原主要与创伤区的抗拉强度有关。创伤区通过特殊方式获得抗拉强度(图5-3)。在损伤后的最初4~5天称作迟滞期,在此期间创伤区没有可感知的抗拉强度。随后,抗拉强度迅速提高。这一上升曲线的最大斜率大约出现在手术后的第15天(图5-3)。纤维组织形成期的特点是创口的强度迅速提高。

在纤维合成期之后皮肤和筋膜的强度继续提高。强度提高速率迅速减慢,但是在手术后一年事件内,其强度仍在继续提高。重要的是,即使在一年后,创口皮肤的强度仍较周围正常组织低15%~20%。创伤区的抗拉强度是与创伤区域胶原含量平行升高的。在成熟期,现存的胶原纤维形成交联是创伤区抗拉强度升高的主要原因。

弹力蛋白是结缔组织中第二位重要的纤维成分。它在创伤愈合过程中不被更新,并且在创伤修复过程中不起作用。

胶原化学胶原是一组具有两种特性的生物蛋白。第一、胶原是由三种线性肽链组成的,每个肽链大约由1000个氨基酸组成,成为α链。α链中氨基酸便有一个残基。其中三分之一地氨基酸是脯氨酸或羟脯氨酸。测定的羟脯氨酸含量与组织中的胶原含量有良好的对应关系,因为氨基酸含量实际上与胶原是一致的。赖氨酸是另一种与胶原含量有一致关系的氨基酸(图5-4)。

第二、每个α链都按右手螺旋旋转。三个α链平行排列,旋转成左手超螺旋结构,这种

复杂的三维结构是胶原所独有的。这种结构解释了胶原除长度(3000Å)和狭窄的宽度(15Å)之外的强度特点。

通过亚分子结构分析已经确定了4种类型的胶原(表5-1)。I型胶原,是皮肤和腱衍生胶原中含量最高的成分,包括三个α链,其中两个是相同的。通常相同的这两条链被称为α1链,有差异的另一条链称为α2链。然而,两条α链可以共价结合成一条β链,或者三条α链共价结合成一条γ链。

II型胶原只在软骨中被发现。它包含3条与I型胶原结构相似的α1链。III型胶原由3条相同的与I型和II型胶原相似的α链构成。III型胶原只在一些成人组织中少量存在。皮肤损伤时会有一些III型胶原沉积,但是在创伤愈合过程中被I型胶原取代。IV型胶原只出现在基底膜。

表5-1:结构和遗传方面有差异的胶原

在成纤维细胞中,α链的合成与其它蛋白质合成相似,只是额外增加了一个独特的羟基化反应(图5-4)。没有转运核糖核酸(tRNA)结合羟脯氨酸或羟赖氨酸至胶原。与此相反,脯氨酸和赖氨酸被混和进α链,随后被羟基化。维生素C是羟化作用的重要辅助因子。这一反应需要脯氨酰羟化酶和赖氨酸羟化酶。如果没有维生素C,胶原将欠羟化,不能合成特征性的胶原。坏血病就是由于C缺乏造成的,其特点是伤口愈合不良,毛细血管脆性增高。

肌体合成胶原的多肽主链是由葡萄糖无氧酵解供能的。然而,脯氨酸和赖氨酸残基羟化需要有充分的作用。没有氧,胶原合成和伤口愈合将受影响。

来源于α链超螺旋的胶原分子在细胞内被转运到高尔基氏体进行糖基化,在此添加上半乳糖残基,形成成纤维细胞分泌的前胶原分子。前胶原分子的最终多肽叫作注册多肽,便于α链的平行组装和超螺旋构型。在其聚合成纤维前被称作胶原分子,形成原胶原分子。

原纤维是由原胶原分子聚合在一起构成。每个原胶原单位与邻近的分子彼此错开四分之一个自身长度。这种四分之一交叉排列构成了电子显微镜下所见的特征性带型。随后这种交叉连接出现在相邻的原胶原分子的赖氨酸残基之间,并且显著加强了胶原分子的强度。

成熟阶段

在手术后的第二天就可以在伤口中看到新的胶原分子。早期的胶原是胶状的,结构紊乱。

与愈合过程中后期合成的胶原分子相比很弱(图5-1、5-2)。快速胶原合成出现在损伤后一个月。胶原合成与降解平衡是瘢痕改造和成熟重要内容。在创伤修复的早期,胶原降解与清除非胶原蛋白和破碎组织有关。巨噬细胞与这种清除和降解作用有关。随着修复的继续进行,胶原降解也继续进行。

随着创伤的成熟,胶原合成和发生改变。血管系统有时间再生。组织氧和作用显著改善。伤口生理应激和牵拉,从而通过刺激成纤维细胞,以及促使胶原沿张力线方向排列促进伤口的抗拉强度提高。在成熟期,如果施加轻度的张力,有助于伤口强度增加。这比保护伤口免受这些因素影响更有利伤口提高强度。

许多因素作用于瘢痕成熟。分子内和分子间的交叉连接提高了胶原的抗拉强度,通过提高胶原的不溶解性提高了瘢痕组织的稳定性。尽管在成熟期,胶原纤维日益呈现沿张力方向倾向排列的特点,但是与邻近的健康组织相比,瘢痕组织内的胶原纤维显得更加杂乱无章,而且二者在胶原纤维排列方向上明显不同。皮肤瘢痕通常较周围正常皮肤组织弱。由于组织中缺少弹力蛋白,因此显得更僵硬

瘢痕重塑与新的胶原沉降和就纤维有关。新合成的胶原纤维黏附在旧的胶原纤维上促进伤口贴近。随着瘢痕成熟,胶原纤维填充更加明显,这样便于分子间的交叉连接和增强不溶解性,抵御被酶降解。新、旧胶原的混和交织和交联提高了伤口的强度。瘢痕存在有薄弱点:切口部位最初是最为薄弱的区域。但是,愈合2周后,正常组织胶原与瘢痕胶原接合部成为最薄弱区域。

在成熟阶段,伤口处出现水和粘多糖丢失。胶原纤维紧密结合在一起,分子间的交叉键和增加,伤口的瘢痕呈稠后的乳白色。

伤口收缩

伤口收缩是皮肤全层向皮肤缺损区域中央运动的结果。这是一个以伤口皱缩和向正常皮肤靠拢为特征的活跃过程。收缩过程是一个特殊阶段:大的开放创伤在II期愈合阶段变得比较小; 它不同于挛缩,失去关节活动与瘢痕形成有关。收缩力来自创口有收缩力的肌成纤维细胞。它将转变成成纤维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然而,创口的收缩是不依靠胶原蛋白的。

创伤愈合

创伤愈合 创伤愈合(wound healing)是指机体遭受外力作用,皮肤等组织出现离断或缺损后的愈复过程,为包括各种组织的再生和肉芽组织增生、瘢痕形成的复杂组合,表现出各种过程的协同作用。 一、创伤愈合的基本过程 最轻度的创伤仅限于皮肤表皮层,稍重者有皮肤和皮下组织断裂,并出现伤口;严重的创伤可有肌肉、肌腱、神经的断裂及骨折。下述有伤口的创伤愈合的基本过程。 1.伤口的早期变化伤口局部有不同程度的组织坏死和血管断裂出血,数小时内便出现炎症反应,表现为充血、浆液渗出及白细胞游击,故局部红肿。白细胞以中性粒细胞为主,3天后转为以巨噬细胞为主。伤口中的血液和渗出液中的纤维蛋白原很快凝固形成凝块,有的凝块表面干燥形成痂皮,凝块及痂皮起着保护伤口的作用。 2.伤口收缩 2~3天后伤口边缘的整层皮肤及皮下组织向中心移动,于是伤口迅速缩小,直到14天左右停止。伤口收缩的意义在于缩小创面。实验证明,伤口甚至可缩小80%,不过在各种具体情况下伤口缩小的程度因动物种类、伤口部位、伤口大小及形状而不同。伤口收缩是伤口边缘新生的肌纤维母细胞的牵拉作用引起的,而与胶原无关。因为伤口收缩的时间正好是肌纤维母细胞增生的时间。5-HT、血管紧张素及去甲肾上腺素能促进伤口收缩,糖皮质激素及平滑肌拮抗药则能抑制伤口收缩。抑制胶原形成则对伤口收缩没有影响,植皮可使伤口收缩停止。 3.肉芽组织增生和瘢痕形成大约从第3天开始从伤口底部及边缘长出肉芽组织,填平伤口。毛细血管大约以每日延长0.1~0.6mm的速度增长,其方向大都垂直于创面,并呈袢状弯曲。肉芽组织中没有神经,故无感觉。第5~6天起纤维母细胞产生胶原纤维,其后一周胶原纤维形成甚为活跃,以后逐渐缓慢下来。随着胶原纤维越来越多,出现瘢痕形成过程,大约在伤后一个月瘢痕完全形成。可能由于局部张力的作用,瘢痕中的胶原纤维最终与皮肤表面平行。 瘢痕可使创缘比较牢固地结合。伤口局部抗拉力的强度于伤后不久就开始增加,在第3~5周抗拉力强度增加迅速,然后缓慢下来,至3个月左右抗拉力强度达到顶点不再增加。但这时仍然只达到正常皮肤强度的70%~80%。伤口抗拉力的强度可能主要由胶原纤维的量及其排列状态决定,此外,还与一些其它组织成分有关。腹壁切口愈合后,如果瘢痕形成薄弱,抗拉强度较低,加之瘢痕组织本身缺乏弹性,故腹腔内压的作用有时可使愈合口逐渐向外膨出,形成腹壁疝。类似情况还见于心肌及动脉壁较大的瘢痕处,可形成室壁瘤及动脉瘤。 表皮及其它组织再生创伤发生24小时以内,伤口边缘的表皮基底增生,并在凝块下面向伤口中心移动,形成单层上皮,覆盖于肉芽组织的表面,当这些细胞彼此相遇时,则停止前进,并增生、分化成为鳞状上皮。健康的肉芽组织对表

创伤愈合机制

创伤愈合机制 路易斯.桑斯和塞缪尔.史密斯 介绍: 选择正确的切口、缝合材料以及闭合技术对手术后促进患者自身的修复机制和恢复正常的解剖关系非常重要。注重这些细节可以避免患者在手术后出现诸如切口裂开、感染等并发症,确保良好的美容效果。为了正确地选择缝合材料和创口闭合技术,医生有必要充分理解创伤愈合的生理过程,进而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手术死亡率。在此,我们讨论创伤愈合的病理生理学、缝合材料的性质和创伤愈合机制。 病理生理学 创伤愈合过程被分为四个阶段:炎症阶段、迁移阶段、增殖阶段或纤维形成阶段和促进成熟阶段。与迁移阶段相伴随同时出现的是上皮形成和神经、血管生成(图5-1)。上述的各个阶段分别描述如下: 炎症阶段 炎症阶段是肌体对组织创伤的最初反应。当组织被外科器械切开后,细胞、组织和器官水平出现损伤。细胞受损、血管破裂,多种血管和组织因子在损伤区域发生相互作用。损伤区域的血管经过短时间的收缩后,受损血管内有血栓形成。局部未闭合的小血管扩张。血小板与受损伤的血管内皮和暴露的胶原相互作用形成栓子堵塞破损血管。补体系统被激活并激发一系列炎症反应,其中包括:局部血凝系统、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和血管舒缓素系统。创伤局部出现纤维蛋白的沉积和溶解,并且释放诸多炎症介质,尤其是缓激肽、自由基、过氧化氢和组织胺。此外,补体系统通过粒细胞和肥大细胞脱颗粒作用和释放组织胺直接诱导肌体的趋化性反应。这些炎症反应的特征性表现包括:细胞自溶、局部血管生成、毛细血管通透性异常以及白细胞向炎症反应区域迁移。在血小板黏附在损伤的血管内皮,白细胞自上皮细胞之间向血管外迁移的同时,蛋白质和血浆自受损的血管向外渗出。受损伤组织迅速被粒细胞、巨噬细胞、红细胞、可溶性血浆蛋白和纤维蛋白原填充。肌体的炎症反应强度通常反应组织损伤程度。 在参加炎症反应的白细胞中,粒细胞和巨噬细胞占有主导地位。这些细胞积极地主动迁移到受创伤的组织中,并且活跃地吞噬坏死细胞碎片和细菌。最终多核巨细胞成为创伤区域的优势细胞。 然而,随着白细胞迁移进入创口下层,存活时间短的粒细胞死亡,生存期长的单核细胞比例增加。 上皮形成 在创口底部发生炎症反应的同时,创口边缘同时也发生了重要事件。立即黏附在手术切口边缘的表皮细胞在损伤后24~48小时开始增厚(图5-2)。位于边缘的基底细胞开始变薄,并向缺损处迁移,最终覆盖缺损。部分基底细胞重新恢复其立方形的形态。当上皮细胞层完全形成后,通过有丝分裂开始变厚。愈合后的上皮组织比较薄,色淡(图5-2)。 鳞状上皮细胞使用胶原酶降解位于其前方的组织,为其向创口方向移动创造条件。上皮

(完整)皮肤创面愈合与瘢痕形成机制

皮肤创面愈合与瘢痕形成机制 皮肤创面愈合与瘢痕形成机制 更新日期:2009—12-09 浏览次数:712 皮肤创面愈合与瘢痕形成机制 瘢痕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探讨清楚瘢痕的形成机制,为瘢痕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和可行方法。有关此方面的研究最为火热,目前从组织学研究、细胞学研究已深入到分子生物学研究水平,并已取得较大进展,如已知成纤维细胞、肌成纤维细胞等细胞成分;胶原的代谢与排列失常等基质成分;生长因子,基因表达,细胞凋亡,免疫,微循环等因素均参与了创面愈合与瘢痕的形成和转归过程。以上诸多因素又以个体的差异,其表达有所不同。当人体皮肤遭受外伤或其它原因破坏时,伤口修复过程同时开始,最终形成皮肤瘢痕。伤口修复过程中任何阶段的异常均可能导致病理性瘢痕的产生。但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瘢痕形成的确切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目前有关创面愈合和瘢痕形成的机制,以皮肤创伤创面愈合和瘢痕形成为例,主要认识如下: 1.止血阶段血小板发挥了关键的作用.血小板聚集后脱颗粒,释放和激活一系列有力的生长因子,包括表皮生长因子(E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PDGF)和TGF—β等。趋化炎症细胞如嗜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肥大细胞以及上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等向伤口处聚集。血小板也同时产生纤维粘连蛋白,后者作为替代性伤口基质,可引导炎症细胞的游走.炎症细胞随后激活肉芽组织的形成。研究表明,血小板功能的紊乱可以增加纤维粘连蛋白和肉芽组织量,引起伤口组织的过度增生,导致伤口的过度愈合.

成纤维细胞表现有高度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和低度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活性,可协同作用于纤溶酶的产生,决定了纤维蛋白的降解。研究表明与正常成纤维细胞相比,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表现为低水平纤溶酶原激活物和高水平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活性,导致血浆中纤溶酶浓度较低,从而不能有效地溶解纤维蛋白。 TGF—β也可抑制纤维蛋白的溶解,在正常成纤维细胞中可下调纤溶酶原激活物和上调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的活性。 2.炎症阶段损伤激活凝血系统、激肽系统和补体系统,进而导致大量血管活性介质和趋化因子的释放,同时刺激炎症细胞的游走。嗜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对伤口进行清理,并释放一些生长因子,伤口局部炎症反应增强,局部的促纤维化细胞因子,如PDGF,TGF-β;和IGF-Ⅰ的浓度增加,可导致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的形成。 (1)巨噬细胞:巨噬细胞在炎症反应和肉芽生长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除了释放上述的促纤维化细胞因子外,也可以产生白介素(IL)—1α和1β等,后者不仅仅诱导炎症细胞粘连和游走,更重要在于影响细胞外基质的降解.如IL-1刺激基质金属蛋白酶的释放,与炎症细胞释放的干扰素-γ(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协同诱导胶原酶活性.因此伤口中IL—1水平的降低将导致细胞外基质堆积和瘢痕形成. (2)免疫细胞:表皮的郎格罕氏细胞、角质形成细胞、T-淋巴细胞和外周淋巴结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为皮肤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免疫监视功能。在增生性瘢痕的表皮和真皮中,郎格罕氏细胞和T—淋巴细胞数目明显增多.在增生性瘢痕真皮浸润的炎症细胞,均为HLA—DR强阳性,可激活T—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同时,在角质形成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中有HLA-DR

简述皮肤创伤愈合的基本过程

简述皮肤创伤愈合的基本过程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之一,它在保护身体免受外界环境伤害的同时,也容易受到创伤。无论是小伤口还是大面积的创伤,皮肤都能通过自身的修复机制进行愈合。本文将简要介绍皮肤创伤愈合的基本过程。 皮肤创伤愈合的基本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炎症期、再生修复期和重塑重建期。下面我将详细介绍每个阶段的主要特点和过程。 炎症期是创伤愈合的第一阶段,通常在创伤发生后的数小时内开始。在这个阶段,创伤部位的血管会发生收缩,形成血栓,以防止大量出血。随后,血管扩张,允许更多的血液和细胞进入创伤部位。这会引起局部的红肿、疼痛和温度升高等炎症反应。同时,创伤部位的血小板会聚集起来,形成血小板血栓,进一步减少出血。在炎症期,炎性细胞也会聚集到创伤部位,清除细菌和其他病原体,预防感染。此外,炎症期还会刺激创伤部位的上皮细胞开始分裂和迁移,为后续的再生修复做准备。 炎症期之后是再生修复期,这个阶段通常从创伤发生后的24小时开始,持续几天到几周不等。在这个阶段,创伤部位的上皮细胞会不断分裂和迁移,形成新的上皮层,以覆盖伤口。同时,创伤部位的纤维母细胞也会开始增生和合成胶原蛋白,形成新的结缔组织。这些新生的组织会填充伤口,形成初步的瘢痕组织。在再生修复期,

伤口的强度会逐渐增加,创伤部位的血管也会重新生长,以恢复正常的血液供应。 最后一个阶段是重塑重建期,这个阶段通常从创伤发生后的几周到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开始。在这个阶段,瘢痕组织会逐渐重塑和重建,以使伤口更加坚固和柔韧。创伤部位的胶原蛋白会重新排列,并逐渐变得更有序,从而增加伤口的强度。此外,创伤部位的血管也会进一步生长和分化,以提供更好的血液供应。在这个阶段,创伤部位的瘢痕组织会慢慢变淡和平坦,与周围健康皮肤融为一体。 总结起来,皮肤创伤愈合的基本过程包括炎症期、再生修复期和重塑重建期。在这个过程中,炎症反应清除病原体,上皮细胞和纤维母细胞分裂和迁移,形成新的组织,伤口的强度逐渐增加,最终形成坚固而柔韧的瘢痕组织。这个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需要多种细胞、因子和信号分子的协同作用。尽管每个人的愈合过程可能存在差异,但这个基本过程在大多数情况下是相似的。了解皮肤创伤愈合的基本过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照顾和保护自己的皮肤。

伤口愈合所需的胶原、纤连蛋白和其他细胞外基质成分

伤口愈合所需的胶原、纤连蛋白和其他细胞外基质成 分 1.引言 1.1 概述 概述 伤口愈合是人体在受伤后自然发生的生理过程,它涉及到复杂的细胞和分子机制。在伤口愈合过程中,胶原、纤连蛋白和其他细胞外基质成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探讨这些成分在伤口愈合中的功能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胶原是构成人体大部分结缔组织的主要成分,包括皮肤、骨骼和肌肉等。它是一种结构蛋白,通过形成纤维网络来提供组织的结构支持。在伤口愈合过程中,胶原不仅起到维持伤口结构完整性的作用,还能作为细胞迁移的支架和信号分子的媒介。 纤连蛋白是一种可溶性的细胞外基质蛋白,在伤口愈合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它能够在伤口周围形成血块,止血并促进血管重新生长。此外,纤连蛋白还能够吸引和激活各类细胞,促进伤口的愈合过程。 除了胶原和纤连蛋白,其他细胞外基质成分也在伤口愈合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些成分包括弹力纤维、蛋白聚糖和蛋白酶等。弹力纤维赋予组织弹性和伸展性,在伤口愈合中帮助肌肉和皮肤恢复正常功能。蛋白聚糖能够吸附水分,保持伤口湿润环境,加速伤口愈合。而蛋白酶则参与伤口愈合的调控,对细胞迁移和新组织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伤口愈合过程中胶原、纤连蛋白和其他细胞外基质成分的相互作用和

调控机制仍然需要深入研究。本文将重点探讨它们在伤口愈合过程中的重要性以及未来研究的方向。通过对伤口愈合机制的深入了解,我们可以为创新治疗方法和伤口管理提供更好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1.2文章结构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描述文章的章节和各个章节的主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按照以下结构来展开我们对伤口愈合所需的胶原、纤连蛋白和其他细胞外基质成分的讨论。 第一部分是引言。在引言部分,我们将首先概述伤口愈合的重要性和胶原、纤连蛋白以及其他细胞外基质成分在伤口愈合过程中的作用。接着,我们将介绍文章的结构以及各个部分的内容。最后,我们将明确本文的目的。 第二部分是正文。在正文部分,我们将详细介绍胶原、纤连蛋白和其他细胞外基质成分在伤口愈合中的作用,包括它们的结构、功能以及与伤口愈合过程相关的信号通路和调节机制。 2.1节将重点介绍胶原在伤口愈合中的作用,包括胶原在构建细胞外基质框架、促进细胞迁移和增殖以及调节修复过程中的炎症反应等方面的功能。 2.2节将着重探讨纤连蛋白在伤口愈合中的重要性,包括纤连蛋白在形成血凝块、创伤收缩、细胞迁移和修复过程中的调控等方面的作用。 2.3节将介绍其他细胞外基质成分对于伤口愈合的贡献,包括透明质酸、弹力纤维、蛋白多糖等成分的结构和功能。 第三部分是结论。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伤口愈合过程中胶原、纤

创伤伤口愈合基本过程

创伤伤口愈合基本过程 伤口是指由于外力作用或内部疾病引起的人体组织的损伤,它通常需要一定的时间来进行愈合。创伤伤口愈合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涉及到多个细胞和分子的相互作用。本文将介绍创伤伤口愈合的基本过程,包括血液凝固、炎症反应、再生修复和瘢痕形成。 1. 血液凝固 当伤口发生时,创伤部位的血管会受到破坏,导致出血。为了止血,人体会迅速启动血液凝固机制。血小板会聚集在伤口处,并释放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和血管生成因子(VEGF),促进血管收缩和新血管生成。同时,血液中的凝血因子会被激活,形成纤维蛋白凝块,起到暂时性的止血作用。 2. 炎症反应 伤口愈合的下一步是炎症反应。当伤口发生时,组织受到感染或损伤,会引发免疫系统的应答。炎症反应有助于清除伤口周围的病原体和坏死组织。在炎症过程中,血管扩张,血流增加,白细胞和免疫细胞被吸引到伤口处。这些细胞会释放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TNF)和白细胞介素(IL),促进伤口愈合。 3. 再生修复 在炎症反应后,伤口开始进入再生修复阶段。在这个阶段,细胞开始分裂和增殖,以填补伤口缺损。当伤口较小且损伤不深时,周围

健康组织的细胞会迁移进入伤口,并通过细胞增殖和分化来修复伤口。当伤口较大或组织损伤较严重时,机体会启动间质细胞的增殖和再生过程。这些间质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可以分化成各种不同类型的细胞,如成纤维细胞、平滑肌细胞和内皮细胞。它们会生成新的细胞外基质,填充伤口,并逐渐恢复组织结构和功能。 4. 瘢痕形成 在伤口愈合的最后阶段,瘢痕组织开始形成。瘢痕是伤口愈合过程中的一种正常反应,它是由胶原纤维重组和再排列形成的。瘢痕组织通常比正常组织更坚硬和不具弹性。瘢痕的形成是为了修复伤口并保护内部组织免受进一步损伤。然而,有时瘢痕组织可能过度生长,形成瘢痕增生或瘢痕疙瘩,影响伤口的外观和功能。 总结起来,创伤伤口的愈合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涉及到血液凝固、炎症反应、再生修复和瘢痕形成。在这个过程中,多种细胞、细胞因子和分子相互作用,以实现伤口的愈合和组织的修复。虽然创伤伤口的愈合过程通常是自动进行的,但我们可以通过保持伤口清洁和卫生,提供适当的营养支持和休息,以促进伤口的愈合和恢复。

猪油涂伤口愈合快的原理

猪油涂伤口愈合快的原理 猪油作为一种传统的伤口涂抹材料,在许多文化中已被广泛使用数百年。其对伤口愈合的促进作用主要归因于其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下面将详细解释猪油涂伤口愈合快的原理。 首先,猪油具有抗菌和杀菌作用。猪油中含有丰富的脂肪酸,如油酸、亚油酸和棕榈酸等。这些脂肪酸具有抗菌特性,可以抑制细菌和病原体的生长。在涂抹伤口时,猪油可以形成一层保护膜,隔离外界细菌感染,从而减少伤口感染的风险,并促进伤口的愈合。 其次,猪油具有保湿和润滑作用。伤口通常会失去水分和油脂,这可能导致伤口干燥、痒痛以及新细胞的形成障碍。猪油能够提供滋润和保湿效果,使伤口环境湿润,并为新细胞的形成提供所需的水分和营养。同时,猪油还能够润滑伤口,减少摩擦和刺激,从而缓解伤口症状,促进伤口愈合。 另外,猪油富含维生素E和维生素A等抗氧化物质。维生素E是一种强效的抗氧化剂,在细胞损伤和氧化应激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伤口愈合过程中,细胞会释放大量的自由基,导致伤口愈合过程中产生氧化应激。猪油中的维生素E能够清除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促进伤口愈合。此外,维生素A也对皮肤健康和伤口愈合起到重要作用。猪油中的维生素A可以促进细胞分裂和增殖,并加速伤口上皮化过程,从而促进伤口愈合。

此外,猪油还能够减轻伤口疼痛和瘢痕形成。伤口愈合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疼痛和瘢痕的问题。猪油具有镇痛和软化瘢痕的作用。猪油可以通过提供滋润和保湿效果缓解伤口疼痛,同时也可以减少瘢痕形成,使伤口愈合后皮肤更加平滑和柔软。 总之,猪油涂抹伤口可以通过多种机制促进伤口的愈合。其抗菌特性、保湿和润滑效果、抗氧化作用以及镇痛和软化瘢痕的特性都对伤口的愈合有积极的影响。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每个人的身体和伤口情况可能有所不同,因此在使用猪油涂抹伤口之前最好先咨询医生的建议。

伤口愈合的生物学过程及基本理论

伤口愈合的生物学过程及基本理论 伤口愈合是指组织对创伤的反应和修复过程。现代研究表明,伤口愈合是一个复杂但有序进行的生物学过程,了解其过程和机理有助于护士决定如何处理伤口和选择最佳的伤口护理方法。从理论上说,伤口愈合可分为3个阶段:炎症期或称渗出期;纤维组织增生期(简称增生期);瘢痕形成修复期(简称修复期)。临床实践中又分别简称未清创期、肉芽期和上皮形成期。 一、炎症期/渗出期(清创期) 此期从手术瞬间开始,在生理条件下持续3~6天。早在1975年Benson就提出了“炎症开始于受伤后持续到6天”的观点。经大量研究证实,此阶段的生理过程为: 血清蛋白质和凝血因子渗透伤口---纤维蛋白凝块稳定伤口---中性粒细胞清洁伤口----巨噬细胞引入伤口,吞噬伤口内的组织细胞碎片,消化、中和、吞噬损伤因子,以免对伤口造成进一步的损伤。由于炎性反应、血管扩张和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因此此期内可见大量的血浆渗出液由伤口渗出,渗出液富含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和各种血浆蛋白,故渗出期内病人可出现反应性低蛋白血症,主要是血清白蛋白和总蛋白进行性下降。 (一)止血过程 止血是伤口修复的首要步骤,其过程为:受损的组织细胞释放血管活性物质使局部血管收缩,同时血小板凝集,激活凝血系统,纤维蛋白原形成不溶性纤维蛋白网,产生血凝块,封闭破损的血管并保护伤口,防止进一步的细菌污染和体液丢失。 (二)炎症反应 炎症反应是复杂的机体防御反应,其目的是去除有害物质或使其失活,清除坏死组织并为随后的增生过程创造良好的条件。炎症反应存在于任何伤口愈合的过程中,有4个典型的症状:红、肿、热、痛。 1.炎性发红、发热:损伤初始,收缩的小动脉在组胺、5-羟色胺、激肽等血管活性物质的作用下扩张,伤口血液灌注增加,局部新

植物细胞创伤修复中的分子机制研究

植物细胞创伤修复中的分子机制研究 植物是生命的源泉,一直以来都扮演着与我们息息相关的角色。在植物的细胞中,细胞膜是起到保护和传递信号的关键组成部分。然而,细胞受到外界伤害或植物生长过程中部分组织的破坏,都会导致细胞膜的损伤,这将给植物造成极大的伤害。就像人类有伤口愈合机制一样,植物细胞也有自身的创伤修复机制。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对植物细胞创伤修复分子机制的研究也日益深入,在这里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下这方面的研究进展。 细胞创伤修复的过程大概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细胞膜的损伤,钙离子通道的开启,质膜蛋白的结合和合成,以及细胞壁的合成。其中,钙离子是创伤修复过程中的重要信号分子。在损伤发生后,钙离子通道被大量开启,钙离子浓度急剧上升。研究发现,这种钙离子通道的开启被蛋白质质膜联结的破裂所启动。这些蛋白质还能在细胞膜中形成孔道,使钙离子通过并进入细胞。此外,钙离子还可以调控多个信号通路,如产生ROS,激活蛋白激酶、磷酸酶等,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响应。 除了钙离子外,磷脂酸也在细胞膜损伤后发挥着重要作用。一些研究指出,磷脂酸可以在细胞膜损伤后形成的酸性环境中,刺激钙离子释放,从而开启细胞创伤修复通路中的膜修复相关蛋白。 有很多蛋白质与植物细胞的创伤修复过程密切相关,其中最重要的就是RAc,一种小GTPase蛋白。RAc可以被钙离子、ROS、磷脂酸等信号分子激活,从而发挥调控细胞骨架的作用。最近的研究还表明,RAc可以激活各种各样的细胞骨架蛋白,例如肌动蛋白和微管等,参与细胞创伤修复。此外,RAc还能调节极性气泡的形成和运动,以及细胞壁的合成等。 另外一个重要的蛋白质是“扩散受体”(diffusion receptor)DORN1,该蛋白质可以感知到细胞膜和细胞壁的损伤。在卡氏细胞(guard cell)TRH1通道(一种离子通道)的钙离子信号通路中,DORN1起到主导作用。DORN1结合钙离子通道

愈合的名词解释医学

愈合的名词解释医学 愈合是医学领域中常用的名词,指的是受伤或创伤组织在适当的条件下恢复到 正常状态的过程。它是我们身体自愈能力的体现,也是医学和健康领域中重要的研究对象之一。 1. 愈合的类型 愈合可以分为两种主要类型:初期愈合和延迟愈合。初期愈合是指伤口或创口 两边的组织直接连接起来,迅速恢复到正常状态。这种愈合通常发生在手术切口、撕裂伤和自然断裂伤等情况下。而延迟愈合则是指伤口需要更长的时间来愈合,通常在较大的创伤、烧伤或溃疡等情况下出现。 2. 愈合的过程 愈合的过程通常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炎症阶段、增生阶段和重塑阶段。在炎症 阶段,伤口附近的血管会收缩,血小板聚集在伤口处,形成血栓,减缓出血。同时,炎症反应会引起组织水肿、红肿和疼痛等症状,同时启动血液和免疫细胞的迁移。 进入增生阶段后,损伤组织开始修复和增生,新的血管和细胞开始形成。纤维 母细胞在这一阶段扮演重要角色,它们合成胶原蛋白并逐渐填充伤口。细胞增殖和基质重建的过程在此阶段得到推动,最终伤口的强度和稳定性也在逐渐恢复。 在重塑阶段,新的组织开始调整和完善。胶原蛋白逐渐重新排列,伤口处的疤 痕形成。虽然疤痕可以帮助修复伤口,但其功能和外观往往不同于原始组织。这一阶段也是为了保护内部组织免受新伤害的侵袭。 3. 促进愈合的措施 为了促进愈合过程,医学界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和方法。首先,保持伤口的清洁 和湿润是至关重要的。适当清洗伤口,并使用药物或敷料来防止感染,可以帮助创伤愈合更快。

其次,饮食和营养也对愈合起到重要作用。维生素C、蛋白质和锌等营养物质 被证明对愈合过程至关重要。通过合理的饮食,可以为伤口提供所需的营养和能量,促进愈合。 除此之外,适当的活动和运动也可以促进愈合。适量的活动可以增加血液循环,并促进新生血管的形成。然而,过度的活动可能对伤口产生负面影响,因此需要医生的指导和监督。 4. 愈合的并发症 尽管愈合是身体自然的反应,但有时会出现并发症。常见的并发症包括感染、 伤口开放、瘢痕增生和愈合不良。这些并发症可能延长愈合时间,甚至导致伤口无法完全恢复。 在处理伤口时,遵循适当的处理和保养方法以及医生或医护人员的指导是至关 重要的。定期检查和保持良好的伤口清洁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措施之一。 总结而言,愈合是伤口和创伤逐渐恢复正常状态的自然过程。了解愈合的类型、过程和相关措施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管理伤口和创伤。医学在不断研究愈合的机制和方法,力求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以帮助伤者尽快恢复健康。

伤口愈合过程中炎症反应的变化及其分子调控机制

伤口愈合过程中炎症反应的变化及其分子调 控机制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受到皮肤切割、擦伤等伤害,使得我们的皮肤形成 伤口。这些伤口往往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修复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会发现伤口周围出现红肿疼痛的症状,这时候我们所感受到的正是伤口愈合过程中所涉及的炎症反应。 1、伤口愈合过程中炎症反应的变化 炎症反应是人体对外界损伤的一种保护性反应,该反应会引起局部组织的肿胀、红肿和疼痛等症状。在伤口愈合过程中,炎症反应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当伤口发生时,伤口周围的血管会迅速扩张,使得大量的血液、血小板和细胞等流入到伤口周围,这些血小板会释放出许多具有刺激性的物质,这些物质可以引起局部组织的炎症反应和各种细胞的迁移。 炎症反应的第一阶段是炎症介质的分泌和细胞的浸润。在这一阶段,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等物质被释放出来,可以引起各种细胞的浸润。这些细胞通过堵塞伤口和清除病原体等方式来保护身体免受外界环境的侵害。在炎症反应的第二个阶段,炎症介质的产生会逐渐减少,并且伴随着各种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的释放,从而促进细胞的增生和修复。在第三个阶段,炎症介质会逐渐减少到正常水平,并且伴随着细胞的分化和重建,最终使得伤口得以愈合。 2、伤口愈合过程中炎症反应的分子调控机制 在伤口愈合的过程中,炎症反应的发生和修复是受到多种因素的调控的。细胞 因子、趋化因子等物质在伤口愈合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些物质通过细胞内信号传导途径来发挥其作用。 在伤口愈合过程中,炎症反应的发生和调控主要通过下列几个分子途径来实现:

1. MAPK 途径 MAPK途径主要涉及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信号转导途径,在伤口愈 合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这个途径中,外界环境(如创口等)会刺激细胞膜上的受体激活MAPK途径,从而引起细胞应答。这个途径参与了细胞迁移、增殖、凋亡,以及细胞内基因表达的调控等过程。 2. TLR 途径 通过转录后修饰和蛋白质的激酶反应,Toll 样受体 (TLR)途径介导了炎症反应 的产生和修复。TLR途径在感染、炎症、免疫、损伤等多种生理和病理状态下起 作用,其主要机制就是通过与细胞外的靶标分子相互作用,从而触发免疫细胞的大量分泌和炎症介质释放。 3. NLR 途径 NLR途径指的是 C-尾钩-LEUCINE-RICH REPEAT(LRR)结构等级官能,因 此能够位于细胞内并响应细胞内外部的信号,影响机体的免疫应答。NLR家族蛋 白在细胞内具有高度的结构异质性、功能多样性和调控范围广泛性,在多种炎性疾病和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结语: 总之,伤口愈合过程中所发生的炎症反应是由多种因素所调控的,细胞因子、 趋化因子等物质在伤口愈合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了解炎症反应的变化和分子调控机制,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伤口愈合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同时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护理伤口,缩短愈合时间,保障我们的健康。

中促进创面愈合的治疗作用机制

中*促进创面愈合的治疗作用机制 生肌类中*可以通过多种机制,调动机体修复机能,促进创面愈合,下面是小编搜集的一篇关于中*促进创面愈合治疗探究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创面愈合是创伤后的病理过程,正常情况下机体可通过自身调节作用呈现出非常协调的愈合趋势,在多种细胞、细胞因子和细胞外基质错综复杂的网络交互调节作用下,伤口在一定时间内得以愈合。但是,临床上也常会出现因感染、血运不畅、神经支配受损,以及自体免疫功能受损等因素导致的伤口经久不愈的病例,临床治疗上比较棘手。具有生肌作用的中草*及中*复方制剂自古以来在临床上常常被用来治疗难以愈合的创面,针对中*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也一直是众多医者研究的热点。本文将从中医*理论及现代医学理论两个方面,对近年来人们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阐述中*促进创面愈合的治疗作用机制。 1、中医*理论 创面久不愈合属于中医外科的疮,下面是疡之症,中医理论认为:外科疾病的发病机理主要是气血凝滞,营气不从,经络阻塞,脏腑功能失调。而疮疡起因以热毒为主,毒、腐、瘀、虚间相互作用使创面形成和发展,根据疮疡初起、脓成、溃后三个阶段,内治分为托、消、补三法,外治则采用箍毒消肿、透脓祛腐和生肌收口三法,故此外用中*治疗疮疡的作用机制可归纳为: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煨脓长肉及祛腐生肌。 1.1清热解毒 热毒是中医学独有的概念,毒*则是指火热病邪郁结成毒的一类病症,也是疮疡等急*热病的统称。临床特征是病处局部出现红肿热痛,如在体表则病灶会高出体表皮肤。而清热解毒是中医*独有的用来治疗与热毒有关的病症的一种方法。疮疡是清热解毒*最普遍的主治*,且疗效肯定,不仅见效快,而且疗效持久,停*后病症不易复发。廖运河等[1]选用黄连解毒膏治疗烧伤,组方中的黄连、黄柏、黄芩、大黄等

神经与创面愈合的相关性研究

神经与创面愈合的相关性研究1 刘鹏综述薛越审校 解放军16医院,新疆阿勒泰,836500 创伤的愈合是由多种分子信号高度精密调控的一种复杂过程,在皮肤有丰富的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其中还有很多种神经肽,它们一部分通过神经系统合成转运而来,一部分由局部神经细胞产生。受伤后,神经末梢释放神经肽等信号,促进炎症、血管新生和瘢痕纤维化,而炎症细胞等释放的神经营养因子又可以反过来参与神经纤维的再生。创面的愈合必然存在炎症的发生,而炎症的发生又必然与神经释放的信号有关,神经在创面愈合中的作用就可想而知了,然而这一部分的研究却还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进一步了解神经与创面愈合的相关性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观察神经肽在皮肤创面的愈合中的作用,发现神经两种异常的皮肤愈合过程中起到调节作用,一种是2型糖尿病引起的慢性难愈型溃疡伤口,另一种是全厚层创伤;众所周知,麻风病可以引起肢端失神经,而麻风杆菌则可以引起肉芽肿,但是却从未出现肥厚性瘢痕[1],糖尿病和慢性长期不愈的溃疡患者,由于受伤的皮肤和伤口边缘处的皮肤神经纤维的数量减少,往往伴有神经营养障碍,常致伤口愈合困难,甚至不愈,糖尿病所致的周围神经病变,尤其是感觉神经障碍常常导致皮肤结构的改变,主要与神经支配血管功能异常、神经分泌活性因子减少以及炎性反应表现过度有关[2]。 神经系统可能通过神经肽的增殖作用参与创面的愈合、促进皮肤伤口的瘢痕愈合,然而对于愈合后瘢痕组织的重塑和成熟却是负相关的[3]。在人体或者实验动物猪的肥厚性瘢痕中增加神经的数量和神经肽的水平,并且减少中性内肽酶的水平可以有效的减轻肥厚性瘢痕的炎症反应[4,5]。 Akaishi S等提出瘢痕疙瘩和肥厚性瘢痕与神经源性的炎症相关的假说[6],在皮肤损伤后,周围神经持续分泌降钙素相关肽、P物质和血管活性肠肽等神经肽,在上传痛觉的同时,还在损伤局部启动神经源性炎症反应[7,8],通过扩张血管增加伤口及其周围组织的血供(即神经营养作用),促进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等增殖以及新血管和肉芽组织的形成,调节神经免疫反应从而加速创伤愈合[9,10]。细胞因子,特别是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 TGF)对于创面的愈合非常重要;神经系统可能由于神经肽的增殖作用参与创面的愈合[11],SP是最早发现的神经肽,为 11 个氨基酸残基的直链多肽,广泛分布于细神经纤维的末梢部位,属速激肽家族。SP 主要存在于感觉神经纤维、成纤维细胞、免疫细胞(如巨噬细胞、肥大细胞)等,SP的低表达是胎兔皮肤无瘢痕愈合的机制之一,外源性SP 可导致胎兔皮肤瘢痕愈合,其机制可能与其引起急性神经源性炎症反应和神经纤维的增生有关,胎儿无瘢痕愈合的细胞因子反应相对成人比较少,失神经创面愈合明显慢,而且炎症渗出相对对照组减少[12]。TGF-β抑制因子直接在神经吻合出的出现证实了其具备重要的促进大鼠下肢活动功能的能力,而且可以通过神经的修复作用刺激神经的再生,TGF-β它可能是通过减少神经吻合处的瘢痕组织从而加速神经的再生[13]。此外,肝细胞生长因子完全阻止体外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分泌TGFβ1 和β2,用肝细胞生长因子诱导的骨髓干细胞治疗的动物,在胶质瘢痕以外的地方出现轴突生长并且明显前爪的功能也得以改善,提示肝细胞生长因子可以对抗胶质瘢痕的形成,而且具有神经营养功能[14]。研究结果表明,颗粒蛋白前体是一种具有抗凋亡和抗炎症特性的内源性神经保护因子,可以减少促炎性细胞因子释放,增加

中医药促进创面愈合机制研究进展

中医药促进创面愈合机制研究进展 创面愈合是一个有许多因素参与调控的复杂过程,中医药在促进创面愈合方面有良好的疗效,目前对其作用机制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本文从促进肉芽组织形成、增加创面胶原产生、调节创面免疫功能和促进创面生长因子表达等方面综述了近年中医药促进创面愈合机制的研究进展,并简要小结了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标签:中医药;创面愈合;机制;肉芽;胶原;生长因子 慢性难愈性创面是中医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如糖尿病、动脉供血不足、静脉回流不畅以及压迫、放射损伤、外伤等因素导致的局部组织缺损形成的溃疡创面。因其反复发作,长期不愈,形成顽固性难愈性溃疡,愈后又极易复发,少数尚有癌变可能,因此,慢性难愈性创面是临床创面修复的一大难题。创面愈合是一个有许多因素参与调控的复杂过程,中医药在创面愈合方面有肯定的促进作用,现代研究从多方面对其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 1 促进肉芽组织形成 创面愈合包括3个连续且相互重叠的阶段:炎症期、肉芽组织形成期和瘢痕形成期。其中肉芽组织形成阶段是愈合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 邢捷等[1]研究认为创面肉芽组织细胞增殖不足、凋亡过度可能是创面难以愈合的机制之一。补益气血中药八珍汤明显促进创面肉芽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促进细胞增殖;同时明显抑制肉芽组织的细胞凋亡,从而促进创面愈合。创面肉芽组织中毛细血管再生及血管网的形成影响肉芽组织的形成及质量,进而影响创面的愈合。曹永清等[2]应用体表全层皮肤缺损叠加术后肌注氢化可的松造成慢性皮肤溃疡模型,于造模后第8天观察创面中央肉芽组织HE 染色切片,发现温肾健脾治疗组比模型组新生毛细血管丰富,管腔大,组织坏死程度较轻,说明温肾健脾方可改善局部微循环,为创面肉芽形成提供良好的血运条件。在伤口愈合过程中,胶原蛋白与其他成分共同作用能修复组织的结构、改善组织的强度。羟脯氨酸(Hyp)主要存在于胶原蛋白中。肉芽组织中丰富的肌成纤维细胞通过其细胞骨架成分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收缩,促进伤口的收缩从而闭合伤口。樊慧杰等[3]用补中益气汤干预脾气虚证大鼠的伤口愈合,结果可通过提高Hyp、α-SMA的量有效促进伤口的愈合。补中益气汤组术后7 d切口处可见新生肉芽组织,其间有大量新生血管,并有巨噬细胞、淋巴细胞浸润,提示补中益气汤通过改善手术切口局部肉芽组织炎性反应和肉芽组织增生情况而促进切口愈合[4]。徐杰男等[5]通过实验证明不同黄芪剂量补阳还五汤通过升高大鼠创面肉芽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和诱导新生血管生长的机制而提高难愈性创面的愈合率。 2 增加创面胶原产生

创伤愈合的机制

创伤愈合的机制 关键词:创伤愈合;细胞生物学 Key words: Wound healing; cell biology 创伤愈合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创伤不仅使生物体局部发生一系列变化,同时还可引发不同程度的全身性反应;在这一过程有许多细胞参与,每种细胞又分泌多种因子,这些细胞之间、因子之间、细胞和因子之间存在错综复杂的关系,因此它涉及细胞运动、粘附、通讯、增殖和分化等细胞生物学的各个方面。然而创伤愈合又是一个十分有序的过程。为叙述方便将其分为止血和炎性反应、增殖、成熟和重塑三个阶段,三个阶段互相交叉,难以截然分开。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创伤后机体出现非常协调的愈合过程,可分为炎症反应期、增殖期和组织改建期,包括多种细胞、细胞因子和细胞外基质错综复杂的网络作用〔1,2〕。现以皮肤创伤愈合为主综述创伤愈合细胞生物学机制研究进展。 1止血和炎性反应阶段 创伤后首先启动的是止血过程。当血管损伤而内皮细胞下结构暴露时,胶原纤维与血液中的血小板接触,其外膜发生某些理化变化,从而使两者黏附在一起〔3〕。凝血块不仅可起止血、防止细菌侵入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其内部激活的血小板不断分泌各种趋化因子和生长因子,可引发进一步的炎性反应并影响参与创伤愈合的其它细胞。而互相交叉、包裹血小板的纤维蛋白则可作为愈合过程中细胞移动支架。

中性粒细胞是最早进入创伤区的炎性细胞,约在创伤后几分钟,其分泌的细胞因子可能是激活局部成纤维细胞和角质细胞的最早信号。中性粒细胞积聚后,单核-巨噬细胞也开始增多。它所释放的生物活性物质比中性粒细胞更多,作用也更强。有实验表明没有巨噬细胞参与,伤口不能愈合。目前对这些活性物质的作用,以及作用途径进行了大量研究,如:一氧化氮等。巨噬细胞在伤口处保留几天到几周后通过局部淋巴结排出,影响抗原递呈〔4〕。 2增殖阶段 细胞增殖阶段主要表现为角质细胞、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的迁移增殖分化,达到再上皮化,形成肉芽组织。 2.1角质细胞与再上皮化 哺乳动物表皮有多层细胞,在静息状态下细胞主要通过整合素α2β1和α3β1互相连接,通称角质细胞,最下层为基底细胞,基底细胞通过整合素α6β4使细胞内角质素细胞骨架与基底膜中的层粘蛋白(laminin),缰蛋白(nicein/kalinin)连接形成半桥粒。伤后约12小时,创伤部位胶原酶、纤溶酶原激活物(PA)等蛋白水解酶分解细胞周围的坏死组织和细胞外间质,为细胞迁移清除障碍,便于细胞在创面迁移。同时伤口边缘的基底细胞形态及内部成分开始发生变化,一些在静息细胞中不表达的基因开始表达。角质细胞迁移的方式有多种,培养的单个角质细胞的迁移呈缓慢平移、快速多向运动和飘移。最近有研究表明创伤后角质细胞的迁移可能有两种形式:滑动方式和蛙跳方式。 引起角质细胞迁移的条件过去认为是游离边缘,但原代角质细胞

创面愈合的基本理论

第二章 创面愈合的基本理论 一、创面修复的概念 创面是机体正常皮肤组织在外界致伤因子如外科手术、外力、热、电流、化学物质、低温,以及机体内在因素如局部血液供应障碍等作用下所发生的皮肤损害,常伴有皮肤完整性的破坏以及一定量正常组织的丢失,同时皮肤的正常功能受损。 根据创面的愈合时间,分为急性创面和慢性创面。有关急性/慢性创面的定义尚未有统一的标准。一般认为急性创面指自创面形成2个星期内的所有创面。之后,由于某些不利的影响因素如感染、异物等导致创面愈合过程受阻,愈合过程部分或完全停止,使创面愈合时间超过2个星期,这时的创面称为慢性创面。由此可见,所有慢性创面都是由急性创面发展而来。常见的急性创面有:手术切口(surgical incision)、皮肤擦伤(abrasion),烧伤(burn)、供皮区(donor site),常见的慢性创面有:压疮(pressure sore)、下肢血管性(动脉性/静脉性)溃疡~(leg ulcer)、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以及其他难愈合创面。创面一旦形成,机体就会迅速做出反应后动愈合过程进行修复。然而不同的创面具有不同的特点,其愈合过程也有差异,这就导致了创面愈合的不同方式。 根据创面损伤的深度,可将创面分为三种:①I类创面——表皮性损伤,损伤仅限于皮肤的表皮层,表现为表皮剥脱。当创面较小时,其愈合是通过基底细胞的分裂、增生和分化后向上移行而实现的;如创面较大,则愈合是从创周健存的基底细胞开始分裂、增殖来启动愈合过程的。通常于伤后2~4日即可完全恢复其原有的结构和功能,故这类创面的愈合也相应地简单。②Ⅱ类创面——真皮性损伤,损伤较深,达真皮层甚至皮下组织。③Ⅲ类创面——全层性损伤,损伤深达筋膜、肌腱或肌层,常伴随着血管、神经甚至骨骼的断裂。 二、创面治疗的过去和现在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是一部长期与自然环境做艰苦斗争的历史,在各种生活、生产实践中,人们随时有可能发生创伤。有创伤就必定伴有创面及创面的修复,于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