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习题

第十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习题

第十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习题
第十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习题

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第十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选项前的 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社会学习品德理论是由( A.埃里克森 B.费斯廷格 C.班杜拉 D.皮亚杰 2.受到他人或规范的压力,个体产生的符合他人或规范要求的行为称为( )。 A.模仿 B.从众 C.服从 D.认同 3.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 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称之为( )。 A.模仿 B.从众 C.认同 D.内化 4.采用道德两难故事研究儿童道德发展的心理学家是( )。 A.斯腾伯格 B.柯尔伯格 C.埃里克森 D.弗洛伊德 5.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 称之为( )。 A.模仿 B.从众 C.服从 D.认同 6.爱国主义情感属于( )的道德情感。 A.直觉的 B.想象的 C.行为的 D.伦理的
1
)提出的。

7.品德内化是指在思想观点生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 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 )。 A.新观点 B.认知结构 C.价值体系 D.策略系统 8.从整体发展来看,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关键时期大致在( )。 A.一年级 B.三年级 C.五年级 D.六年级 9.与依从相比,认同更深入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 )。 A.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 B.积极性 C.适应性和社会性 D.内化性和意志性 10.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称为( )。 A.态度的认知 B.态度的评价 C.态度的情感 D.态度的意向 11.态度的情感成分是指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 A.内化了的成分 B.动力性成分 C.非智力成分 D.态度的核心成分 12.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是( )。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向 D.道德行为 13.在柯尔伯格的有关儿童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的研究中,服从与惩罚定向阶段属于( )。 A.习俗水平 B.前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权威水平 14.通过对某种道德形象的联想而发生的情感体验称为( )。
2
)。

A.直觉的道德情感 B.想象的道德情感 C.伦理的道德情感 D.认知性道德情感 15.( )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完成某些任务,即决定行为的选择。 A.能力 B.道德 C.态度 D.情绪 16.表现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或当个体出现了与自己的价值标准相反的行动时,会 感到内疚、不安,此时其态度与品德的形成阶段主要处在( )。 A.依从 B.认同 C.内化 D.参与 17.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的第二阶段是( )。 A.依从 B.接受 C.认同 D.内化 18.态度改变和品德形成的阶段可划分为( )。 A.顺从、认同和内化 B.顺从和认同 C.逆反、认同和内化 D.认同和内化 19. 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 不知不觉受到群体压力而产生 的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称为( )。 A.模仿 B.从众 C.服从 D.感染 20.根据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是考虑主观动机。 A.自我中心阶段 B.权威阶段 C.可逆性阶段 D.公正阶段
3
)的儿童对行为的判断主要是根据客观结果,而不

21.人们在具有道德认识与道德情感的条件下,是否会产生相应的道德行为,主要取决于其 ( ) 。 A.道德信念 B.道德动机 C.道德意志 D.道德知识 22. 在柯尔伯格道德判断发展阶段论的观点中, 只根据行为后果是否受惩罚来判断对错的儿 童,其道德判断发展水平处于( ) 。 A.惩罚和服从取向阶段 B.权威和社会秩序取向阶段 C.良心或原则取向阶段 D.“好孩子”取向阶段 23.学生愿意并实际参加某项向先进人物学习的活动,其价值内化程度处于( )水平。 A.组织 B.反应 C.接受 D.性格化 24. 品德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它是 ( ) 。 A.比较稳定的 B.受先天因素制约的 C.时稳时变的 D.比较不稳定的 25.准备对某对象作出某种反应的意向或意图称为态度的( ) 。 A.认知成分 B.评价成分 C.情感成分 D.行为成分 26.儿童对道德行为的判断主要是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称为( ) 。 A.自律道德 B.无道德规则 C.他律道德 D.依存性道德 27.从众行为的原因之一是( ) 。 A.行为参照 B.省力 C.服从 D.强迫 28.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称为 ( ) 。 A.品德 B.态度 C.意向 D.个性 29.根据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去判断是非善恶,超越现实规范的约束的道德发展阶段是
4

( ) 。 A.普遍伦理取向阶段 B.社会契约取向阶段 C.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D.寻求认可取向阶段 30.由于对某种具体的道德}青境的直接感知而迅速发生的情感体验称为( ) 。 A.直觉的道德情感 B.想象的道德情感 C.伦理的道德情感 D.形象的道德情感 31.规则对儿童没有约束力的阶段是( ) 。 A.权威阶段 B.可逆性阶段 C.公正阶段 D.自我中心阶段 32. ( )对儿童的道德判断进行系统研究认为儿童道德发展包括两阶段,道德教育目标是 使儿童达到自律道德。 A.班杜拉 B.柯尔伯格 C.加涅 D.皮亚杰 33.皮亚杰认为形成儿童道德的他律道德在( ) 。 A.0~5 岁 B.6~8 岁 C.8~10 岁 D.10~l2 岁 34.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过程的外部条件,不包括( ) 。 A.家庭教养方式 B.道德认知 C.社会风气 D.同伴群体 35.清楚地意识到道德观念、原理和原则为中介的情感体验称为( ) 。 A.直觉的道德情感 B.想象的道德情感 C.伦理的道德情感 D.形象的道德情感 36.在态度和品德的形成过程中,对榜样的模仿属于哪个阶段?( ) 。 A.依从 B.认同 C.同化 D.内化 37.形成道德品质的关键在于培养( ) 。 A.道德认识 B.道德信念
5

C.道德情感 D.道德意志 38.根据柯尔伯格的观点道德推理的最高阶段是( ) 。 A.“好孩子”取向阶段 B.惩罚和服从取向阶段 C.良心或原则取向阶段 D.权威和社会秩序取向阶段 39.认同的出发点就是( ) 。 A.得到他人认可 B.试图与榜样一致 C.让别人接受自己的思想 D.与他人相接近 40.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称为( ) 。 A.品德 B.态度 C.意向 D.技能 41.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 ) 。 A.知识经验 B.观念和信念 C.道德认识 D.道德观 42.一个人的对人、对己、对事、对物的态度是( ) 。 A.与生俱来的 B.在先天因素基础上形成的 C.是实践锻炼的结果 D.通过学习而形成的 43.儿童容易模仿影视片中反面人物的行为,结果导致不良品德。为了避免影视片的消极影 响,根据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适当的做法是( ) 。 A.避免学生观看类似影视片 B.对有模仿行为的儿童进行说服教育 C.影视片中尽量少描写反面人物 D.影视片应使观众体验到“恶有恶报,善有善报?” 44.道德品质的基础是( ) 。 A.道德信念 B.道德意志 C.道德认识 D.道德情感 45.研究表明,大多数 9 岁以下的儿童以及少数青少年的道德判断处于( ) 。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无规则水平 46.态度的核心成分是( ) 。
6

A.认知成分 B.情感成分 C.意志成分 D.行为成分 二、填空题: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态度的结构包括认知成分、______和行为成分。 2.品德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______和倾向。 3.______是对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 4.道德认识的结果是获得有关的道德观念、形成______。 5.道德情感从表现形式上看,主要包括______、想象的道德情感和伦理的道德情感三种。 6.道德行为是个体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指引和______激励下所表现出来的对他人或社会具有 道德意义的行为。 7.道德行为包括道德行为技能和道德______两个方面。 8.依据皮亚杰的研究,儿童道德发展大致可分为______和自律道德阶段。 9.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格通过大量研究,将儿童道德判断分为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和 ______三个水平。 10.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格的理论,儿童道德判断处于前习俗水平的对应发展阶段为 ______和相对功利取向。 11.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格的理论, 儿童道德判断处于习俗水平的对应发展阶段为寻求 认可取向和______。 12.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格的理论,儿童道德判断处于后习俗水平的对应发展阶段为 ______和普遍伦理取向。 13.根据心理学的研究,中学生伦理道德的发展具有______和言行一致的特点。 14.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的阶段依次为依从、认同、______。 15.根据皮亚杰的观点,个体道德在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中,有重大影响的因素是认知 能力和______。 16.______的社会学习理论以及大量的实践经验都证明,社会学习是通过观察、模仿而完成 的,态度与品德作为社会学习的一项内容,也可以通过观察、模仿榜样的行为而习得。 17.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外部条件有家庭教养方式、社会风气和______。 18.______是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的外在表现,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 19.______是通过对某种道德形象的想象而发生的情感体验。 20.影响态度与品德的学习的内部条件是认知失调、______、道德认知。 21.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______。 22.皮亚杰认为______阶段时,儿童对行为的判断主要依据客观结果,而不考虑主观动机。 23.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无论是对人还是对事,各种态度都是通过______相互作用而 形成或改变的。 24.______是道德发展的最高阶段。
7

25.从众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______,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 26.与依从相比, 认同更深入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控制, 行为具有一定的______、主动性、 稳定性等特点。 27.认同实质上就是对榜样的______,其出发点就是试图与榜样一致。 28.了解中学生______发展的基本特征是进行道德教育和培养良好态度的依据与出发点。 29.依从阶段的行为主要受控于______,而不是内在的需要。 30.______是指经常违反道德准则或犯有较严重的道德过错行为。 31.态度是一种______状态,而不是实际反应本身。 32.______决定个体能否顺利完成某些任务,而态度则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完成某些任务,即 决定行为的选择。 33.品德是在道德观念的控制下进行某种活动、参与某件事情或完成某个任务的自觉行为, 也就是说,是认识与______的统一。 34.当个体对某一道德准则有了较系统的认识,感到确实是这样时,就形成有关的_____。 当认识继续深入,达到坚信不疑的程度,并能指导自己的行动时,就形成了道德信念。 35.小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具有_____,同时也缺乏原则性,但发展的趋势是稳定的、和谐 的。 36._____是出自内心要求而非外力强制的纪律,其形成过程是将外部的教育要求转化为内 部的需要。 37.道德情感渗透在人的_____和道德行为中。 38.根据皮亚杰和柯尔伯格的研究,要改变或提高个体的道德水平,必须考虑其接受能力, 遵循_____原则。 39. 教师可以综合应用一些方法来帮助学生形成或改变态度和品德。 常用而有效的方法有说 服、_____、群体约定与奖惩等。 40.皮亚杰认为儿童 5 岁以前是“无律期”,他们通常以“_____”方式来考虑问题。 41.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稳定的_____。 42.服从是指在权威的命令、社会舆论或群体气氛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_____ 一致的行为。 三、简答题。 1.简述态度的内涵。 2.简述态度的结构。 3.简述品德的内涵。 4.简述态度与品德的关系。 5.什么是品德,品德与道德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6.简述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外部条件。 7.简述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内部条件。 8.简述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
8

9.简述培养态度与品德的常用方法。 10.在态度与品德的培养中,怎样进行有效的说服? 11.简述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12.小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发展的稳定的、和谐的趋势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四、论述题。 1.在态度与品德的培养中,如何进行有效的说服? 2.试述利用群体约定培养学生的态度与品德的操作程序。 3.请说明价值辨析的基本程序。 4.试述品德的心理结构及其相互关系。 5.阐述代表性的品德发展的阶段理论。 6.从心理学技术角度,如何培养学生良好品德? 7.阐述学生品德不良的环境因素和主观心理因素。 8.有人建议,在教育实践中,“要多使用奖励,而尽量少用惩罚”。请阐述你对这种建议的 看法。 9.一位教师试图使学生形成利他的习惯。他采用的方法是提供榜样化,其中的强化是当场 表扬。试分析: (1)这种方法最初可能使学生形成的是什么? (2)使用这种方法形成利他习惯的内外条件是什么? (3)仅仅以表扬作为强化物能使学生形成持久的利他习惯吗? (4)形成高尚的利他习惯还需要什么条件?提供自私的榜样对形成这种习惯有必要吗?
9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态度是实质 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 1.态度是一种内部准备状态,而不是实际反应本身。 2.态度不同于能力,虽然二者都是内部倾向。 3.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不是天生的。 态度的结构 1.态度的认知充成分 2.态度的情感成分 3.态度的行为成分 态度的认知成分:指个体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 态度的情感成分:指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态度的核心成分。态度的行为成分:指准备对某对象作出某种反应的意向或意图。 品德是实质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1.品德反映了人的社会特性。 2.品德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3.品德是认知与行为的统一。 品德的心理结构 1.道德认识 2.道德情感 3.道德行为 道德情感:1.直觉的道德情感 2.想像的道德情感。 3.伦理的道德情感。 态度与品德的关系 1.二者所涉及的范围不同。 2.价值的内化程度不同。 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1.自我中心阶段,2-5岁 2.权威阶段,6-8岁 3.可逆性阶段,8-10岁 4.公正阶段,10-12岁 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三水平六阶段 前习俗水平 习俗水平 后习俗水平 1.惩罚服从取向阶段 2.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3.寻求认可取向阶段 4.遵守法规取向阶段 5.社会契约取向阶段 6.普遍伦理取向阶段

9岁以下儿童处于前习俗道德水平,青年人处于习俗水平,20岁以后处于后习俗水平。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1.逐步形成和谐的道德认识能力 2.道德言行从比较协调到逐步分化 3.明显地表现出自觉纪律的形成 关键年龄在9岁。 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 1.依从 2.认同 3.内化 影响态度和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 1.外部条件 2.内部条件 外部条件 1.家庭教养方式 2.社会风气 3.同伴群体 内部条件 1.认知失调 2.态度定势 3.道德认识水平 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 1.有效的说服 2.树立良好的榜样 3.利用群体约定 4.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 教师的说服不仅要以理服人,还要以情动人。

2015教育心理学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

2015教育心理学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复习要点】 一、有效的说服 教师经常应用言语来说服学生改变态度,在说服的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提供某些证据或信息,以支持或改变学生的态度。 1、呈现证据注意点 对于理解能力有限的低年级学生,教师最好只提供正面论据,对于理解能力较强的高年级学生,教师可以考虑提供正反两方面的论据。当学生没有相反的观点时,教师应只呈现正面观点,不宜提出反面观点,当学生原本就有反面观点时,教师应该主动呈现两方面观点。当说服的任务是解决当务之急的问题时,应只提出正面观点;当说服的任务是培养学生长期稳定的态度时,应提出正反两方面的材料。 2、说服注意点 教师的说服不仅要以理服人,还要以情动人。一般而言,说服开始时,富于情感色彩的说服内容容易引起兴趣,然后再用充分的材料进行说理论证,这样比较容易产生稳定的、长期的说服效果。教师进行说服时,还应考虑学生原有的态度。教师应该以学生原有的态度为基础,逐步提高要求。 二、树立良好的榜样 1、班杜拉的社会学习品德理论 社会学习主要指人如何在社会环境中进行学习。班杜拉认为在社会学习过程中,人不是消极地接受外在刺激,而是经过一系列的主动加工过程,对外在刺激进行选择、组织,并以此调节自己的行为。儿童品德的发展既依赖于儿童的内部条件,也同强化、榜样在学习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有关。 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中替代强化或替代惩罚是非常重要的。 2、呈现榜样注意点 由于榜样在观察学习中起着重要作用,所以在给学生呈现榜样时,应考虑到榜样的年龄、性别、兴趣爱好、社会背景等特点,以尽量与学生相似,这样可以使学生产生可接近感。另外,教师还要给学生呈现受人尊敬、地位较高、能力较强且具有吸引力的榜样,这样的榜样具有感染力和可信性,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 3、榜样行为示范的方式 榜样行为的示范有多种方式,既可以通过直接的行为表现来示范,也可以通过言语讲解来描述某种行为方式;既可以是身边真人真事现身说法的示范,也可以借助各种传播媒介象征性地示范。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和充分利用恰当的示范方式。

10态度与品德形成

典型真题分析 1.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的第二阶段是( )。(2008年4月) A.依从B.接受 C.认同D.内化 【评析】答案为C。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的第二阶段是认同。此题旨在考查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依从,第三阶段内化。 2.简述中学生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的主要表现。(2007年) 【评析】(1)形成道德信念;(2)自我意识增强;(3)品德结构更为完善。此题旨在考查中学生道德发展自律性的主要表现。 同步训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一个人的对人对己、对事、对物的态度是( ) A.与生俱来的 B.在先天因素基础上形成的 C.是遗传得来的D.通过学习而形成的 2.品德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它是( ) A.比较不稳定的 B.受先天因素制约的 C.时稳时变的D.比较稳定的 3.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 ) A.知识经验B.观念和信念C.道德认识 D.道德观 4.态度的构成要素中处于核心地位的因素是( ) A.认知因素B.情感因素C.意向因素 D.情境因素 5.态度的行为成分是指准备对某对象做出某种反应的( ) A.行为方式B.意向或意图C.行为习惯 D.语言或行为 6.“亲其师、信其道”,主要表明了( )的作用。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动机 D.道德意志 7.学生明知故犯,言行不一的主要原因是( ) A.道德情感异常 B.道德行为不良C.道德意志薄弱D.道德认识缺乏 8.首倡两难故事法研究道德发展阶段的心理学家是( ) A.柯尔伯格B.皮亚杰 C.斯金纳 D.巴甫洛夫 9.在哪个阶段,学生的伦理道德开始形成但又具有两极分化的特点( ) A.学前阶段 B.小学阶段C.初中阶段D.高中阶段 10.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不知不觉受到群体的压力而产生的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称为( ) A.模仿B.从众C.服从 D.感染 11.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称之为( ) A.模仿 B.从众 C.认同D.内化 12.“榜样学习”的教育效应最适合的心理学解释理论是( ) A.强化说 B.认知失调论 C.从众说D.观察学习理论 13.爱国主义情感属于( )的道德情感。 A.直觉的 B.想像的 C.行为的D.伦理的 14.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阶段是( ) A.依从 B.认同C.内化D.坚定 15.品德是( )和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A.哲学 B.科学C.心理学D.伦理学

第八章 品德心理(教育心理学·小学)

第八章品德心理 一、品德心理概述 (一)品德的概念 1.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指人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品德与道德密切相关,它们都受到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道德是指,由社会舆论力量和个人内在信念系统驱使支持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人们按照这些行为规范来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言行,并以此来要求和评价他人的举止。 2.品德与道德的关系。 区别:第一,品德与道德所属的范畴不同。第二,品德与道德所反映的内容不同。第三,品德与道德产生的力量源泉不同。联系:品德与道德的发展是互动的过程,它们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第一,品德是道德的具体化。第二,社会道德风气影响着品德的形成与发展。第三,个体的品德对社会道德状况有一定的反作用。总之,品德和道德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 (二)品德的心理结构 1.品德心理结构的成分 品德的心理结构非常复杂,它是由多种心理因素交互作用的综合结果,是多层次、多水平的有机统一整体。一般把品德分为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个成分。 (1)道德认识:人们对社会道德现象、道德规范及其履行意义的认识。道德认识包括道德观念(道德表象)、道德概念、道德信念、道德评价等内容。道德概念的掌握、道德信念的形成和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是衡量青少年学生道德认识形成和发展的主要标志。 (2)道德情感: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一般来说,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事件和行为,只要符合自己的道德认识或自己所维护的道德观念,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否则就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道德情感是一种自我意志监督的力量,它能使人悔过自新,保持良好的行为。 (3)道德意志:人们自觉地确定道德行为目的,支配自己的道德行为,克

第十章_伦理与管理沟通(知识要点)

第十章伦理与管理沟通 伦理、道德:“伦”是指人、群体、社会、自然之间的利益关系,“理”即道理、规则和原则。“伦”与“理”是指处理人、群体、社会、自然之间利益关系的行为规范。“道”是指规范,“德”则是对该种规范的认识、情感、意志、信仰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稳定的和一贯的行为。不管是中国还是西方,道德一词包含了社会的道德原则和个人的道德品质两方面的内容。“道德”与“伦理”这两个概念,一般并不做很严格的区分,它们经常可以互换使用,特别是作为“规范”讲时,更是如此。企业是道德行为主体,企业能够而且应该讲究伦理,能够而且应该承担道德责任。 所谓道德评价,是指人们依据一定的道德原则,运用相应的方式方法,对他人和自身的行为进行善恶的判断。曼纽·G.维拉斯奎(Manuel G. Velasquez)在其《企业伦理学:概念与案例》一书中从功利主义、权利论、公正论、关怀论和美德论五个方面来讨论道德评价理论的方法。 功利主义原则是:当且只有当行为所产生的总效用大于行为主体在当时条件下可能采取的任何其他行为所产生的总效用时,该行为才是道德的。功利主义原则假设我们能够衡量并加总每项行为产生的快乐(利益),减去该项行为带来的痛苦(损害),从而确定哪项行为所产生的快乐最多或痛苦最小。关于功利主义的几点说明:(1)功利主义原则所说的快乐最多或痛苦最小,并不仅仅针对行为人自身,而是对受该行为影响的所有人(包括行为人)而言的。(2)功利主义原则所说的快乐或痛苦不仅仅指行为产生的直接的眼前的快乐或痛苦,也包括间接的长远的快乐或痛苦。(3)功利主义者承认我们常常不能确切地知道行为的未来结果,因此,我们必须尽量使期望的利益最大化。对功利主义的批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衡量困难,二是不符合权利、公正原则。 道德权利有三个特点:第一,道德权利与义务紧密联系。第二,道德权利赋予个人自主、平等地追求自身利益的权利。第三,道德权利是证明一个人行为正当性及保护或帮助他人的基础。权利论的道德原则是:当行为人有道德权利从事某一行为,或从事某一行为没有侵害他人的道德权利,或从事某一行为增进了他人的道德权利,则该行为是道德的。 德国哲学家康德(Immanuel Kant)试图说明有一些道德权利是所有人都拥有的,不论行使这些权利是否会给他人带来利益。康德的理论是建立在他称之为绝对命令的道德原则基础上的,即每一个人都应该作为平等的、自由的人来对待。这一绝对命令可以表述为以下伦理原则:当且只有当一个人从事某一行为时,不把他人仅仅作为实现自身利益的工具,而是尊重并发展他人自由选择的能力时,该行为才是道德的。一般地说,欺骗、强迫没有能尊重

第十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习题

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第十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选项前的 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社会学习品德理论是由( A.埃里克森 B.费斯廷格 C.班杜拉 D.皮亚杰 2.受到他人或规范的压力,个体产生的符合他人或规范要求的行为称为( )。 A.模仿 B.从众 C.服从 D.认同 3.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 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称之为( )。 A.模仿 B.从众 C.认同 D.内化 4.采用道德两难故事研究儿童道德发展的心理学家是( )。 A.斯腾伯格 B.柯尔伯格 C.埃里克森 D.弗洛伊德 5.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 称之为( )。 A.模仿 B.从众 C.服从 D.认同 6.爱国主义情感属于( )的道德情感。 A.直觉的 B.想象的 C.行为的 D.伦理的
1
)提出的。

7.品德内化是指在思想观点生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 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 )。 A.新观点 B.认知结构 C.价值体系 D.策略系统 8.从整体发展来看,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关键时期大致在( )。 A.一年级 B.三年级 C.五年级 D.六年级 9.与依从相比,认同更深入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 )。 A.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 B.积极性 C.适应性和社会性 D.内化性和意志性 10.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称为( )。 A.态度的认知 B.态度的评价 C.态度的情感 D.态度的意向 11.态度的情感成分是指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 A.内化了的成分 B.动力性成分 C.非智力成分 D.态度的核心成分 12.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是( )。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向 D.道德行为 13.在柯尔伯格的有关儿童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的研究中,服从与惩罚定向阶段属于( )。 A.习俗水平 B.前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权威水平 14.通过对某种道德形象的联想而发生的情感体验称为( )。
2
)。

第十章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一、单项选择题 1、态度的核心成分是()。 A.认知成分 B.情感成分 C.行为成分 D.价值成分 2、个人品德的核心成分是()。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3、爱国主义情感属于()。 A.直觉的道德情感 B.想象的道德情感 C.伦理的道德情感 D.道德责任感 4、抵抗外界诱惑的能力主要体现了个体的()。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5、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是()。 A.道德观念 B.道德行为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6、道德的“两难故事法”由()研究,提出了道德发展阶段论。 A.科尔伯格 B.皮亚杰 C.布鲁姆 D.克拉斯沃尔 7、人们常由于莫名其妙的不安感或突如其来的荣辱感迅速地制止了自己不当的需要与行为,这种道德感是()。 A.直觉的道德感 B.想象性的道德感 C.表象的道德感 D.伦理性的道德感 8、每当想起杨利伟、聂海胜等航天英雄,就会让人产生无比的爱国之情,并激励个人在工作岗位上努力拼搏,这种道德感是()。 A.直觉的道德感 B.理想的道德感 C.伦理的道德感 D.想象性的道德感 9、把道德的感性经验与理性认识结合在一起,对道德要求及其意义有较深刻认识都的最概括的情感经验,叫()。 A.理想性的道德感 B.直觉的道德感 C.伦理的道德感 D.理念性的道德感 10、沿着皮亚杰的研究路线对儿童道德性发展进行了实证性研究的心理学家是()。 A.沃尔特 B.布鲁纳 C.科尔伯格 D.斯金纳 11、学生明知故犯,言行不一的主要原因是()。 A.道德认识缺乏 B.道德意志薄弱 C.道德情感异常 D.道德行为不良 12、认为儿童的道德性是从他律渐向自律按阶段发展的心理学家是()。 A.哈特斯 B.皮亚杰 C.科尔伯格 D.章志光 13、准备对某对象作出某种反应的意向或意图称为态度的()。 A.认知成分 B.情感成分 C.评价成分 D.行为成分 14、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称为()。

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要点第十二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及其培养重点试题解析

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要点第十二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及其培养重点试题解析 [日期:2008-12-25] 来源:云南培训认证网作者: [字体:大中小] 一、选择题 1.态度的核心成分是( )。 A.认知成分 B.情感成分 C.行为成分 D.能力成分2.( )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完成某些任务,即决定行为的选择。 A.能力 B.道德 C.态度 D.情绪 3.下列哪种成分不是品德的心理结构( )。 A.道德认知 B.道德观念 C.道德情感 D.道德行为 4.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是( )。 A.道德认知 B.道德观念 C.道德情感 D.道德行为

8.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 A.与他人基本相同 B.与大家保持一致 C.被他人认可 D.与他人相接近 9.与遵从相比,认同更深人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 )。 A.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 B.积极性 C.适应性和社会性 D.内化性和意志性 10.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的第二阶段是( )。 A.遵从 B.接受 C.认同 D.内化 文章来源于云南培训认证网15863c.在柯尔伯格的有关儿童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的研究中,服从与惩罚取向阶段属于( )。

A.习俗水平 B.前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权威水平 12.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外部条件,不包括( )。 A.家庭教养方式 B.道德认知 C.社会风气 D.同伴群体 13.在态度和品德的形成过程中,对榜样的模仿属于哪个阶段?( ) A.依从 B.认同 C.同化 D.内化 14.清楚地意识到道德概念、原理和原则为中介的情感体验称为( )。 A.直觉的道德情感 B.想像的道德情感 C.伦理的道德情感 D.形象的道德情感 18.根据柯尔伯格的观点道德推理的最高阶段是( )。

教育心理学第六章_态度与品德

第六章、态度与品德的养成 1)如何理解态度与品德,他们各自有什么样的结构? 一、态度的实质与结构: 1、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理解: (1)态度是一种内部准备状态,而不是实际反应本身(如某教师虽然对调皮的学生有排斥、回避的行为,便并不一定转化为外在的行为); (2)态度不同于能力,虽然二者都是内部倾向。如爱护公物的行为不是由能力决定的,则是由态度决定的。 (3)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不是天生的。 2、态度的结构: 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一般情况下,上述三种成分是一致的,但有时也可能不一致。 二、品德的实质和结构: 1、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2、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核心部分)、道德情感(直觉的、想象的、伦理的)、道德行为三个方面。 2)态度VS. 品德的关系是怎样的? 二者实质相同,结构也是一致的,都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构成的(可加定义)。 区别: (1)涉及的范围不同:态度涉及的范围较大,其中只有涉及道德规范的稳定的态度才能称为品德。比如我们常说某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但这并不等于他品德不良。 (2)价值的内化程序不同。态度的内化水平由低到高:接受、反应、评价、组织、性格化。其中只有价值观念经过组织且已成为个人性格的一部分时的稳定态度才能被称为品德。 总之,二者有一定的区别,但又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者属于同质的问题,所以不作严格区分。 3)简述品德VS. 道德的关系 品德与道德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 1、道德的特征: (1)道德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是一定社会为了调整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产生的行为规范或准则的总和。 (2)道德的社会共同性。主要表现:①适应全社会各个成员都必须遵循的简单的共同生活准则。②同一社会中各个阶级间所共有的道德准则或道德观念习俗。 (3)道德的阶级性 (4)道德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 2、品德的特征: (1)形成的后天性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从众行为的原因之一是( )。 A.行为参照 B.省力 C.服从 D.强迫 2.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称为( )。 A.态度的认知 B.态度的评价 C.态度的情感 D.态度的意向 3.爱国主义情感属于( )的道德情感。 A.直觉的 B.想像的 C.行为的 D.伦理的 A.与他人基本相同 B.与大家保持一致 C.被他人认可 D.与他人相接近 7.与依从相比,认同更深入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 )。 A.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 B.积极性 C.适应性和社会性 D.内化性和意志性 8.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 )。 A.知识经验 B.观念和信念 C.道德认识 D.道德观 9.心理学家研究认为,态度的核心成分是( )。 A.认知成分 B.情感成分 C.行为倾向成分 D.认知与情感成分 10.以下道德情感对儿童和青少年尤为重要的一项是( )。 A.事业感 B.自尊感 C.集体主义情感 D.义务感 11.关于态度与品德的关系,说法错误的一项( )。 A.二者涉及范围不同

B.二者价值的内化程度不同 C.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D.二者的结构不同 12.( )对儿童的道德判断进行系统研究认为儿童道德发展包括两阶段,道德教育目标是使儿童达到自律道德。 A.班杜拉 B.柯尔伯格 C.加涅 D.皮亚杰 13.采用两难故事法研究道德发展阶段的心理学家是( )。 A.柯尔伯格 B.皮亚杰 C.斯金纳 D.巴甫洛夫 C.想象性道德情感体验 D.伦理性道德情感体验 17.有些学生虽然知道道德规范,也愿意遵守,但却受个人欲望的支配,不能抗拒诱惑因素,结果干出了违反道德规范的事。其主要原因是这些学生( )。 A.缺乏正确的道德认识 B.缺乏良好的情感 C.道德意志薄弱 D.没有掌握正确的道德行为方式 18.“亲其师、信其道”,主要表明了( )的作用。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动机 D.道德意志 19.一个集体中多数的道德情感可以形成道德气氛,成为一种心理环境,对生活在其中的人起潜移默化的作用,这主要表明道德情感的( )功能。 A.选择功能 B.鉴别功能 C.动力功能 D.陶冶功能 20.高中生的伦理道德的发展具有( )。 A.分化性 B.半成熟性 C.成熟性 D.动荡性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不答、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影响个体从众的因素主要有( )。 A.群体个数 B.群体凝聚力和群体吸引力 C.成员在群体中的地位 D.人的心理特点

第八章 复习题

第八章道德性与品德的形成复习题 一、选择题 1.皮亚杰认为,儿童道德性是从他律向自律按阶段发展的,自律出现的年龄是() A.8岁以后 B.10岁以后 C.12岁以后 D.14岁以后 2.利用两难故事法研究儿童的道德发展的心理学家是() A.皮亚杰 B.柯尔伯格 C.华莱士 D.班杜拉 3.一个人想起了岳飞、文天祥等英雄人物时,多半会唤起一种对高风亮节、坚贞不屈行为的钦慕之情,这种情绪体验属于() A.直觉的道德感 B.想象性的道德感 C.伦理性的道德感 D.感性的道德感 4.儿童与少年的自我道德评价能力相对于对别人的评价往往() A.提前 B.落后 C.同步 D.不确定 5.任何一种品德都包含以下哪几种成分?() A.道德认识、道德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方式 B.道德认识、道德感、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方式 C.道德信念、道德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方式 D.道德认识、道德信念、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方式 6.科尔伯格认为,一个人的道德成熟是指() A.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 B.尊重准则和社会公正感两方面 C.道德信念的形成 D.能运用道德原则进行是非判断 7.由于对道德结构成分的认识不同,行为派强调教育培养的重点应是( ) A.移情教育 B.意志教育 C.行为训练D.说理教育 8.按照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9岁的儿童一般处于() A.可逆性阶段 B.权威阶段 C.自我中心阶段 D.公正阶段 9.道德是一种() A.社会现象,属于政治范畴 B.意识现象,属于政治范畴 C.社会现象,属于社会的上层建筑 D.意识现象,属于社会的上层建筑 10.在班杜拉看来,决定道德行为的是() A.年龄和教育 B.情境和教育 C.教育 D.环境、榜样和强化 11.科尔伯格认为,儿童道德判断的前习俗水平包括两个阶段( )。 A.“好孩子”定向水平、权威定向水平 B.权威和维护社会秩序定向水平、原则定向水平 C.原则定向水平、良心定向水平 D.惩罚和服从定向、工具性的享乐主义定向 12.皮亚杰认为,儿童在判断行为对错时,是( )。 A.从客观责任到主观责任发展 B.从主观责任到客观责任发展 C.从他律向自律发展 D.从自律向他律发展

第十章 态度与品德

第十章态度与品德 第一节态度与品德的实质及其关系 一、态度的实质与结构 (一)态度的实质(简答) 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 首先,态度是一种内部准备状态,而不是行为反应本身 其次,态度不同于能力,虽然两者都是内部倾向。能力决定个体能否顺利完成某些任务,而态度则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完成某些任务,即决定行为的选择 再次,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无论是对人还是对事,各种态度都是通过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改变的 (二)态度的结构(简答) 1.态度的认知成分 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 2.态度的情感成分 指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态度的核心成分 3.态度的行为成分 指准备对某对象做出某种行为反应的意向或意图。行为倾向成分会影响到人们将来对态度对象的反应,但它不等于外显行为 二、品德的实质与结构 (一)品德的实质(简答)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首先,品德反映了人的社会特性,是将外在于个体的社会规范的要求内化为个体的内在需要的复杂过程。 品德与道德的主要区别在于(简答):第一,道德是依赖于整个社会的存在而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而品德则是依赖于某一个体存在而存在的一种个体现象;第二,道德反映整个社会生活的要求,它的内容全面又完整,而品德的内容只占其中一部分;第三,道德的发展完全受社会发展规律的支配,而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不仅要受社会发展规律的支配,还要服从于个体的生理、心理活动的规律;第四,道德是伦理学与社会学研究的对象,品德则是教育学与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其次,品德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若只是此一时、彼一时地偶然表现,则不能称之为品德,只有经常地表现出一贯的规范行为,才标志着品德的形成

如何培养大学生良好态度和品德

如何培养大学生良好态度和品德 河套大学土木工程系王霞 大学生们在追求成才的过程中往往忽视自己品德的完善。殊不知品德乃每个人安身立命之本。试想,如果一个大学生品德败坏,即使他才华出众,又有哪个单位能录用他呢?所以品德修养实在是大学生成才诸因素之首,而树立优良道德风尚无疑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所在。 那么,应当如何对大学生进行品德培养呢?众所周知,品德培养方法包括道德教育与道德修养。道德教育是社会对个人的品德培养,是社会将外在的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人的内在品德,从而使人们自觉遵守道德规范的方法。社会对个人品德的培养,说到底,也就是人们相互间的品德培养,是他人对自己和自己对他人的品德培养。因此,道德教育是品德培养的外在方法,外在因素。反之,道德修养是个人的自我品德培养,是自己对自己的品德培养,是个人将社会道德规范转化为自己内在品德从而自觉遵守道德规范的方法。因此,道德修养是品德培养的内在方法,内在因素。针对大学生而言,道德教育可以分为言教、奖惩、身教、榜样四种方法;道德修养可以分为学习、立志、躬行、自省四种方法。 因为道德认识是品德的指导因素、首要成分,所以大学道德教育的首要方法是言教。 言教。所谓言教是指教育者主要通过语言向受教育者传授道德知识的道德教育方法。言教的目的一方面主要是为了使大学生正确认识

人际行为事实如何和社会创造道德的目的以及人际行为应该如何,从而使他们懂得什么行为是道德的,什么行为是不道德的,知道为什么应该做一个合乎道德的人;另一方面主要是为了使大学生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行为是否道德;最终使他们树立道德信念。学校可通过讲授有关道德方面的课程进行言教,教师可通过撰写论文、著书立说等方式进行言教。由此看来,言教是提高道德认识的道德教育方法,是品德形成和教育的前提与指导。然而,真正讲来,言教只能使大学生知道为什么应该做一个合乎道德的人,而不能使他们想做、愿做、欲做一个合乎道德的人。 奖惩。奖惩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道德的行为给以奖励、不道德行为给以惩罚的教育方法。它可以分为物质奖惩、社会奖惩、精神奖惩。奖惩的作用,在于使大学生看到:他遵守道德、受道德限制,可得到更大快乐——长远的、恒久的、真正的快乐,于是大学生们便会产生遵守道德的需要、欲望、愿望。所以,奖惩是使道德由社会外在规范成为学生自身内在需要、欲望、愿望的教育方法,是培养学生的道德需要、道德欲望、道德愿望的教育方法,是陶冶学生道德感情的教育方法。不过,奖惩只能使大学生愿做一个合乎道德的人,而不能保证他实行道德、实际成为一个合乎道德的人。保证大学生实行道德,从而实际成为一个合乎道德的人的教育方法是身教。 身教。身教是教育者通过自己躬行道德而使受教育者实行道德的道德教育方法。在大学,引导学生实行道德应主要通过身教达到。因为“正人先正己”,“己不正焉能正人?”高校如果不仅对学生实行言

教育心理学练习试题-第十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第十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一.单选题 1.态度的核心成分是()。 A.认知成分 B.情感成分 C.行为成分 D.能力成分 2.()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完成某些任务,即决定行为的选择。 A.能力 B.道德 C.态度 D.情绪 3.下列哪种成分不是品德的心理结构?() A.道德认知 B.道德观念 C.道德情感 D.道德行为 4.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是()。 A.道德认知 B.道德观念 C.道德情感 D.道德行为 5.皮亚杰认为形成儿童道德的他律道德在()。 A.0—5岁 B.6—8岁 C.8—10岁 D.10—12岁 6.爱国主义情感属于()的道德情感。 A.直觉的 B.想象的 C.行为的 D.伦理的 7.一个人的对人、对己、对事、对物的态度是()。 A.与生俱来的 B.在先天因素基础上形成的 C.是实践锻炼的结果 D.通过学习形成的 8.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A.与他人基本相同 B.与大家保持一致 C.被他人认可 D.内化性和意志性 9.与依从相比,认同更深入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 A.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 B.积极性 C.适应性和社会性 D.内化性和意志性 10.道德品质的基础是()。 A.道德认知 B.道德信念 C.道德意志 D.道德情感 11.()是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 A.态度的评价 B.态度的认知 C.态度的意向 D.态度的情感 12.准备对某对象做出某种反应的意向或意图为态度的()。 A.认知成分 B.情感成分 C.行为成分 D.评价成分 13.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称之为()。 A.认同 B.模仿 C.从众 D.内化 1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所表现的当个体出现了与自己的价值标准相反的行动时,会感到内疚、不安的态度与品德的形成阶段是()。 A.依从 B.认同 C.内化 D.参与 15.态度改变和品德形成的阶段可分为()。 A.依从、认同和内化 B.依从和认同 C.逆反、认同和内化D认同和内化 16.衡量品德的一个最重要的标志是()。 A.道德意志 B.道德行为 C.道德信念 D.道德情感 17.人们在具有了道德认识与道德情感的条件下,是否会产生相应的道德行为,主要取决于其()。 A.道德信念 B.道德动机 C.道德意志 D.道德知识 18.从整体发展来看,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关键时期大致在()。

2019年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辅导: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

2019年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辅导:良好态度与 品德的培养 培养学生良好的态度和品德的方法包括:说服、榜样示范、群体约定、价值辨析、奖励与惩罚等。 一、有效的说服 教师经常应用言语来说服学生改变态度,在说服的过程中,教师要向 学生提供某些证据或信息,以支持或改变学生的态度。 (一)表现证据注意点 对于理解水平有限的低年级学生,教师只提供正面论据,对于理解水 平较强的高年级学生,教师能够考虑提供正反两方面的论据。当学生 没有相反的观点时,教师应只表现正面观点,不宜提出反面观点,当 学生原本就有反面观点时,教师应该主动表现两方面观点。当说服的 任务是解决当务之急的问题时,应只提出正面观点;当说服的任务是培 养学生长期稳定的态度时,应提出正反两方面的材料。 (二)说服注意点 教师的说服不但要以理服人,还要以情动人。一般来说,说服开始时,富于情感色彩的说服内容容易引起兴趣,然后再用充分的材料实行说 理论证,这样比较容易产生稳定的、长期的说服效果。教师实行说服时,还应考虑学生原有的态度。教师应该以学生原有的态度为基础, 逐步提升要求。 二、树立良好的榜样 (一)班杜拉的社会学习品德理论 社会学习主要指人如何在社会环境中实行学习。班杜拉认为在社会学 习过程中,人不是消极地接受外在刺激,而是经过一系列的主动加工

过程,对外在刺激实行选择、组织,并以此调节自己的行为。儿童品 德的发展既依赖于儿童的内部条件,也同强化、榜样在学习过程中所 起的作用相关。① 在班杜拉看来,社会学习主要不是直接强化的操作学习,而是替代强 化的观察学习。他认为,儿童的学习不必事事经过直接反应,亲自体 验强化,而只需要通过 观察他人在相同社会环境中的行为,从而实行体验学习。观察学习是 社会学习的一种最重要的形式,它是通过观察他人所表现的行为及其 结果发生的替代性学习。观察学习中,观察的对象称为榜样或者示范者,学习的主体称为观察者。这种学习过程并非直截了当完成的,相 反要经过注意榜样的行为特征、在头脑中组织和编码所观察到的信息、以适当的方式再现出所观察到的行为方式、对这种行为方式实行各种 形式的强化等过程来实现。其中强化不但包括外部强化,还包括自我 强化和替代强化。替代强化即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到强化而如同自己 也受到强化一样,是一种间接的强化方式。 班杜拉的实验表明,榜样在观察学习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榜 样的特点、示范的形式以及榜样所示范行为的性质和后果都会影响到 观察学习的效果。班杜拉在一个经典实验研究中,将3~6岁儿童分成 三组,先让他们观看一个成年男子(即榜样)对大小如成人一样的充气 玩偶实行攻击,如大声吼叫或拳打脚踢,然后让第一组儿童看到“榜样”攻击玩偶后受到另一成人的表扬和奖励;让第二组儿童看到“榜样”攻击玩偶后受到另一成人的惩罚;而第三组儿童则只看到“榜样”攻击 玩偶。之后,把这三组儿童一个个单独领进一个房间里,房间里放着 各种玩具,其中包括玩偶。对儿童的行为观察表明,第一组儿童产生 较多的攻击性行为,第二组则比第一组显示更少的攻击性行为。实际上,三组儿童都学会了攻击行为,但因为不同的替代强化或替代惩罚,使他们在一定的情境中表现或不表现出与榜样相似的行为。班杜拉认 为观察学习中替代强化或替代惩罚是非常重要的。 (二)表现榜样注意点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习题

1.道德两难故事法的创始人是( )。 A.皮亚杰 B.弗洛伊德 C.班杜拉 D.柯尔伯格 2.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三个阶段:依从、认同和( )。 A.行动 B.内化 C.执行 D.泛化 3.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这种现象称之为( )。 A.从众 B.服从 C.认同D.内化 4.以下哪种情况属于肯定性训练?( ) A.呈现厌恶性刺激 B.消除敏感反应 C.消除肌肉紧张 D.请求他人为自己做某件合理的事 9.从众行为的原因之一是( )。 A.行为参照 B.省力 C.服从 D.强迫 10.( )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完成某些任务,即决定行为的选择。 A.能力 B.道德 C.态度 D.情绪 11.爱国主义情感属于(. )的道德情感。 A.直觉的 B.想像的 C.行为的 D.伦理的

12.品德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它是( )。 A.比较不稳定的 B.受先天因素制约的 C.时稳时变的 D.比较稳定的 13.认同是在思想、情感、行为和态度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 A.与他人基本相同 B.与大家保持一致 C.被他人认可 D.与他人相接近 14.与依从相比,认同更深人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 )。 A.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 B.积极 C.适应性和社会性 D.内化性和意志性 15.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 )。 A.知识经验 B.观念和信念 C.道德认识 D.道德观 l6.态度与能力都是内部倾向,二者()。 A.相同 B.不同 C.有时相同 D.基本一致 17.以下道德情感对儿童和青少年尤为重要的一项是( )。 A.事业感 B.自尊感 C.集体主义情感 D.义务感 18.关于态度与品德的关系,说法错误的一项( )。 A.二者涉及范围不同 B.二者价值的内化程度不,同 C.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D.二者的结构不同 19.( )对儿童的道德判断进行系统研究认为儿童道德发展包括两个阶段,道德教育目标是使儿童达到自律道德。 A.班杜拉 B.柯尔伯格 C.加涅 D.皮亚杰 20.在柯尔伯格的有关儿童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的研究中,服从与惩罚定向阶段属于( )。 A.习俗水平 B.前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权威水平 21.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阶段是( )。

第八章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第八章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态度与品德的实质及其关系、儿童品德发展的阶段理论、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 【教学重点】儿童品德发展的阶段理论 【教学方法】讲授法、提问法、自学法 【教学时数】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节态度与品德的实质及其关系 一、态度的实质及结构 (一)态度的含义 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 (二)对态度含义的理解 第一,态度是一种内部准备状态,而不是实际反应本身。 第二,态度不同于能力。虽然二者都是内部倾向。能力决定个体能否顺利完成某些任务,而态度则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完成某些任务。即决定行为的选择。 第三,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不是天生的。 (三)态度的结构 1.态度的认知成分 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对于某一对象而言,不同个体的态度中所含的认知成分是不同的。 2.态度的情感成分 指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态度的核心成分。 3.态度的行为成分 指准备对某对象做出某种反应的意向或意图。 一般情况下。态度的上述三种成分是一致的,但有时也可能不一致。 二、品德的实质与结构 (一)品德的含义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二)对品德定义的理解 首先,品德反映了人的社会特性,是将外在于个体的社会规范的要

求转化为个体的内在需要的复杂过程。 其次,品德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最后。品德是在道德观念的控制下。进行某种活动、参与某件事情或完成某个任务的自觉行为.也就是说,是认识与行为的统一。 (三)品德与道德的区别和联系 1.联系:首先,品德的内容来自道德,个人品德是社会道德在个体身t的具体表现,两者都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 其次,品德的形成是在社会道德舆论的熏陶和学校道德教育的影响下,在家庭成员潜移默化的道德感染下,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最后,社会道德本身是由许许多多的品德集合构成的。 2.区别:首先,道德是依赖于整个社会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但不以某一个体的存亡为转移。品德则依赖于某一个体存在而存在的一种个体现象。 其次,道德的内容反映整个社会生活的要求,品德的内容往往只是道德规范的部分体现.是社会道德要求的局部反映。 再次,道德是一定社会生活的产物,它的发展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品德是社会道德在个体头脑中的反映,它的发展不仅要受社会发展规律的支配.还要服从于个体的生理、心理活动的规律。 最后。道德是哲学、伦理学与社会学研究的对象,品德则是教育学与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四)品德的心理结构 1.道德认识 是对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它主要是指一个人面对矛盾冲突的情境能自觉地意识到是非善恶,进而能就行动作出缜密的道德抉择。道德认识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 道德认识的结果是获得有关的道德观念、形成道德信念。当个体对某一道德准则有了较系统的认识,感到确实是这样时,就形成有关的道德观念。当认识继续深入,达到坚信不移的程度,并能指导自己的行动时。就形成了道德信念。道德信念对行为具有稳定的调节与支配作用。 2.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它渗透在人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中。道德情感的内容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义务感、责任感、事业感、自尊感和羞耻感,其中,义务感、责任感和羞耻感对于儿童和青少年尤为重要。 道德情感从表现形式上看,主要包括三种:一是直觉的道德情感,即由于对某种具体的道德情境的直接感知而迅速发生的情感体验。其特

态度与品德的培养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还有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 今天我们来到这里一起享受美好的时光,燃烧青春挥洒汗水,成就我们稚嫩的梦想与追求。我们也许抱怨,也许开心,也许无所谓。但是在我们这些情绪背后,总有那么一些人在努力的拼搏,挥洒着超出我们几倍的汗水来浇灌我们,他们无怨无悔,他们是谁?他们就是我们的父母,我们的师长。 如今有太多太多除去学习的其他事情烦扰着我们,比如今天昨天去网吧被老师看到了,《穿越火线》装备打折了,《地下城与勇士》装备被别人盗了等等。这些无关紧要的问题经常打扰我们,致使我们来到学校的本意被扭曲,学习的热情不高,只是想着快点下课,好赶紧把我们的消息告诉我们的好朋友。与此同时,我们的老师在讲台上苦口婆心的一遍一遍的问大家,这个知识点大家会了吗?这道题以后碰到会做了吗?我这么讲大家能不能听懂等等,那种殷切关怀的眼神,几乎略带一些沙哑的嗓音,因为经常用粉笔而干燥的手部皮肤,这些都是牺牲,都是无私的奉献,说老师是红烛在我看来真的一点不过分,老师他们燃烧的是生命啊!而我们的父母,他们或是顶着烈日炎炎在工作,或是在办公室里手忙脚乱的在赶稿子,或是正在为某件事情而担忧,但是他们心甘情愿,他们认为自己所有的付出,所有的努力对于我们来说都是应该的,他们只是希望我们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就足够了。他们不求回报,他们想的也很简单,孩子,我们只是想让你有在社会上安身立足的能力,自己活的好就行不用管我们。 说出的这些也许连父母和老师给予我们的万分之一都不到,但是这些足以我们这些在学校的学生为之努力学习。对待一个人的尊敬,是发自内心的,并不是见到老师问声好那么简单,要上课认真听讲,下课认真完成作业,只有这样才算是尊敬老师,没有让老师的辛苦白费。而对于我们的父母,我们就要用孝敬来对待了,在家里我们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为已经在外很辛苦的父母不要太疲劳,我们要让父母看到希望,让父母感到有曙光有未来。在此,我想问一下,在座的同学有父母亲洗过脚的吗?假如没有,请为你的父母洗一次脚,感受一下含辛茹苦为了我们奔走劳顿多年的证据。 在即将结束之际,学生以学习为生,要以学习为主,只有努力去学习了,才算对得起老师,才算对得起家长,才算真正的尊敬与孝顺。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勾勒出美好的明天的同时,也写出来,老师,父母,你们辛苦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