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学概论最新自考复习资料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过关宝典

社会学概论最新自考复习资料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过关宝典

三一文库(https://www.doczj.com/doc/2619358192.html,)*电大考试*

社会学概论

第一章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

1.社会学的产生地是19世纪上半叶的法国。社会学创立的历史条件:社会学的创立是社会变革、自然科学发展、社会思想和社会经验研究的产物。

2.社会学创立时期的代表人物是马克思、孔德、斯宾塞等,社会学形成时期的代表人物是涂尔干和韦伯等。

3、创立时期代表人物:①奥古斯特.孔德《实证哲学教程》。孔德的学说:A、科学的分类。孔德认为,科学知识的发展由简单到复杂,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社会学居于科学的最高层次B、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对于社会现象所固有的全部基本规律的实证研究。分为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两个部分。秩序和进步是孔德实证主义社会学的核心概念C、研究方法。必须用研究自然界的科学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观察法、实验法和比较法、历史法。

②赫伯特·斯宾塞代表作:《社会静力学》《社会学研究》《社会学原理》《伦理学原理》其中《社会学研究》被严复翻译成中文《群学肄言》。

4、社会学形成时期的代表人物:①涂尔干。社会学代表作是他的三论:《社会劳动分工论》《社会学方法论》《自杀论》社会学年鉴学派的创始人,继承和发展了孔德创立的社会学。系统的社会学功能分析推理方法是由涂尔干创建的。②韦伯:主要著作有《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经济与社会》合理性是韦伯社会学理论的核心概念。

③马克思。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其著作《资本论》是剖析资本主义社会及其社会结构的社会学鸿篇巨著。

5、科层制(官僚制)包括三种类型①传统型权威②个人魅力型权威③法理型权威

6、最早把欧洲社会学引入美国的是耶鲁大学教授萨姆纳。

7、芝加哥学派是指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师生以城市研究为中心所形成的学术思想的统称。8、社会学中心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欧

洲转移的美国,首先在美国发展为制度化

学科。时至今日,美国社会学的理论与方

法仍然在世界社会学发展中产生巨大影

响。斯莫尔、托马斯、帕克、伯吉斯创立

了芝加哥学派,其主要学术成就是:第一,

开拓了现代城市社区研究,使社区研究进

入了一个新阶段。第二,开创了人文区位

学研究的先河。第三创建符号互动论。后

期的主帅布鲁斯。

9、欧洲在二战后的发展特点:①社会学

的研究重心转向现实社会②社会学研究领

域的多样化③社会学的理论研究已趋向多

元化④欧洲社会学的制度化建设也取得了

很大进展。

10、苏俄社会学经历了曲折的道路,在20

世纪50年代恢复以后获得了较大的发展。

苏俄社会学:米海洛夫斯基创立了主观社

会学,列宁和普列汉诺夫对他们的主观社

会学进行了有力的批评。普列汉诺夫和布

哈林是当时苏联社会学的主要人物。

11、社会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已有110

余年的历史,经历了四个曲折的发展时期。

1979年,社会学的恢复重建标志着中国社

会学正逐步走向成熟。

12、社会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分为①传

入时期:谭嗣同、严复、章太炎②成长时

期:余天休、陈达③建设时期:许仕廉、

张鸿钧、晏阳初、李景汉、费孝通、毛泽

东④恢复重建时期:费孝通、田汝康、雷

洁琼、王康。

13、社会学本土化是一种使外来社会学与

本土社会的实际相结合,形成具有本土特

色的社会学理论与研究方法的学术过程。

14、社会学在中国的本土化为此进行了开

拓性工作的有:许仕廉、孙文本、吴文藻。

晏阳初等人的乡村建设和社区发展理论、

潘光旦的“位育”理论、费孝通的“差序

格局”理论等已经成为具有影响的研究中

国社会的重要理论观点。

15、实现社会学中国化的基本做法:社会

学本土化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为实现

这一目标,社会学的基本理论首先应当体

现出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其

次把研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的社会化

作为社会学的基本任务;第三立足中国社

会的现实,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宏观和微

观相结合,理论经研究和经验研究相结合,

使社会学的研究与教学能切实为我国的社

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第四采取积极的态

度,在借鉴国外社会学的中国过去社会学

的优秀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创新,逐步建

立中国社会学的理论知识体系,形成中国

社会学学派。第五,造就一支愿意并有能

力为奋斗的社会学专业队伍。

16、社会学本土化是社会学发展的必然进

程,“社会学美国化”是个先例。巴西、

印度等世界各国社会学工作者都不约而同

地倡导、推行社会学本土化,建立符合本

国实际情况的社会学。17、在中国,社会

学本土化是与社会学中国化相一致的,起

步于20世纪20、30年代,20世纪后期得

到了更自觉、更明确、更有组织的推行。

在中国,社会学本土化是一项长期的系统

工程。

18、马克思在创立社会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①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深刻性和丰富性远远

超过了孔德,使之成为以后社会学发展过

程中取之不尽的思想宝库。②马克思将唯

物主义和辩证法应用于社会历史领域,创

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其著作《资本论》是

剖析资本主义社会及其社会结构的社会学

鸿篇巨著。③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不但有其

宏观方面的理论体系,而且有实践内容。。

19、为什么说美国社会学是社会学本土化

的典型?答:社会学本土化是一种使外来

社会学与本土社会的实际相结合,形成具

有本土特色的社会学理论与研究方法的学

术过程。虽然社会学产生于欧洲,但是当

其传入美国后,美国早期的社会学者,很

快就将社会学学科制度化,将关注的焦点

放在认识、评价和解决城市中的贫困、恶

劣居住条件、移民生活、种族关系、行为

放纵等社会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的社会

学理论和方法,产生了许多社会学理论流

派,建立了自己的社会学,因此说,美国

的社会学本土化是一个典型。

20、在中国,社会学本土化的主要思想和

实践是什么?答:主要思想:(1)许仕廉,

反对在社会学教学中对外国教材的抄袭,

明确提出建设“本国社会学”的概念和办

法。(2)孙本文,主张采用欧美社会学的

方法,整理中国固有的社会思想和制度,

并依据全国社会实际情况,综合而且系统

有组织的建设中国化的社会学。(3)吴文藻,主张把人类学与社会学结合起来进行中国的社区研究。(4)费孝通,明确提出建立一门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密切结合中国的实际,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社会学。实践:社会学中国化的提出,反映了大多数中国社会学家的愿望,他们努力改变理论脱离实际的状况,如从事基础理论教学和研究的学者,力图联系中国社会的历史和现实来理解欧美社会学理论;从事现实状况和问题研究的学者,则深入到工厂、农村、边隆地区进行实地调查,用欧美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去观察、分析中国现实的社会生活,并试图对其存在、变化的原因作出解释。在八年抗战期间,由北京和东南沿海地区内迁至昆明、成都、重庆、贵阳等地的10余所大学的社会学家,坚持深入工厂、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社会调查,其调查报告和研究著作有数十种之多,积累了社区研究的资料,为社会学中国化作出了有价值的贡献。同时,这些社会学家也在社会学理论建设方面也颇有建树。

第二章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1、.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2、社会学研究的特征有①整体性②综合性

③实证性④应用性

3、社会学的功能有①研究功能②教育功能(帮助人们自觉完成社会化、帮助人们合理选择)③社会管理功能(建立规范、提供模式、回馈信息)④社会批评功能

4、研究功能有①描述性功能:是指那些为了了解和掌握发生了什么事、什么情况而进行的探索性研究,它的目的在于探明描述性社会事物与现象发生、变化的具体情况。②解释性功能:是指对影响社会事实发生、变化的主客观因素,从其因果联系上加以说明的过程。③预测性功能:是指它和描述、解释功能相联系的高一层次的目标是预测功能,而预测是要提示将来社会事件和状态是怎样的。④规范性功能:是指它在回答了“将会怎样”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应该怎样”,它是确定预测社会目标机器达到预定目标而采取的行动与手段已及的社会目标、行动的合理性可行性评价的过程。

5、.社会研究方法:以实证的方式对个人

与社会的关系所产生、形成、变化的人们

的关系、行为、态度以及各种社会现象、

社会产物进行科学探索的一种研究方法。

5、.社会学实证研究的一般程序:①筹划

阶段②实施阶段(将研究方案付诸实行,

依据方案的要求去收集资料)③总结阶段。

6、筹划阶段又分为:①选题②建立研究假

设③制定调查工具④组织人力⑤筹集经

费。

7、.社会研究资料收集的方法有:①问卷

调查②实地调查③社会实验方法④费介入

性研究法。

8、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是以问题表格形式

向被调查者收集相关资料的一种定量研究

方法。问卷的问题一般有个人的基本情况、

行为、态度三个方面。

9、.实地研究:它是以一种深入研究对象

内部,以参与观察和非结构访问的方式收

集数据,并通过这些数据的定性分析来解

释社会现象。(它又叫田间调查)

10、.社会实验法:是指根据一定研究假设,

再有控制的条件下,通过观察、记录、分

析、或证实社会现象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

一种研究方法。

11、非介入性研究:它不是直接从研究对

象那里收集所需资料,而是通过收集现存

数据,以文字、数字、符号、画面等信息

形式出现的文献数据,来分析和探讨各与

社会的关系的社会现象的一种研究方法。

12、社会研究的分析方法有:①定性分析②

定量分析③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关系。

13、定性分析:它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归

纳、分类、比较,进而对某个或某类现象

的和特征性质进行概括的一种方法。(针对

实地研究)

14、定量分析:它对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

数量关系与数量变化进行分析的一种分析

方法。(针对问卷调查)

15、西方社会学主要理论有:①经典马克思

主义社会学的基本理论②结构功能理论③

冲突理论④交换理论。

16、.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基本理论:人们

在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依

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

关系综合起来就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即

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

定的社会意识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

17、.结构功能理论:它首先是由帕森斯提

出来的社会整体的各个组成部分分为文

化、社会、人格和行动有机体四大系统。

分别是①适应环境②实现目标③社会整合

④维持价值。

18、冲突理论:①它是与结构功能相反的

社会学理论②功能理论强调社会是在整体

协调中发展的冲突论强调冲突是社会发展

推动力。(其中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理论被认

为是最早、也是最深的、最系统的冲突论。

19、.交换理论:认为人类的相互交往和社

会联系是一种相互交互的过程。

20、符号互动论又叫象征互动论,是一种

侧重从心理学角度研究社会的理论。代表

人物有:赫伯特布鲁默和欧文戈夫曼。其

基本理论是:社会是人们运用符号互动的

结果。

21、怎样理解社会学是研究个人与社会关

系的一门综合性社会科学?答:人的本性

是人的社会性,没有离开社会的人。每个

人都是一定时代、一定地区内各种社会关

系网中的一个组结,脱离开社会,脱离社

会关系,个人就是一个抽象。只有个人与

社会结合在一起才是真实的客现实在。从

社会结构方面看,每一代人都生活在既定

的社会环境中,他们的意识与活动受社会

环境的制约。从个人行动方面看,每一代

人都在不断地改变着社会环境。既然个人

与社会不能分离,那么社会学就应当把个

人与社会的关系看作是这个学科的基本问

题和研究对象。

第三章、社会

1、社会是以一定物质资料生产活动为基础

的人类生活共同体。

2、社会的基本特征①以人为主体②以人们

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③以人与人的交往

为纽带④来源于自然又不同于自然。

3、社会唯名论:唯名论者认为,只有个人

才是真实存在的,而社会只是一个名称,

用来方便地称呼构成社会的许多的个人,

是个人行动的产物或互动的形式。

4.社会唯实论:是社会唯实论者也称社会

实在论,和社会唯名论相反,它把社会视

为超越个人的客观存在。

5.社会唯名论与社会为实论的缺点是:它

们二者作为完全不同的观点,由于把社会

和个人抽象地对立起来,并且忽视了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生产急基础,所以没能正确的解释社会的本质。

6、马克思主义社会观①马克思主义社会观其基本观点是:①社会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②劳动是理解全部社会发展史的钥匙。③需要是人们社会行为的动力。④人类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⑤马克思主义社会观是科学的社会观

7、社会是个人以角色的名义与他人互动构成的关系网。这种关系网就是人与社会的全部关系,表现为四种相互联系的具有层次性的四个体系:①角色人格体系②价值规范体系③权力制度体系④行为交换体系8、社会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生产活动和社会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相互关系的总称。

9、初级社会关系的特点①是最原始和最早出现的关系②是简单和初步的关系③是人们之间的直接互动关系,是人们之间交往最密切相互最了解和有影响的关系。初级社会关系表现为:夫妻关系、兄弟姐妹关系、父母子女关系、邻里关系。

10、次级社会关系的特点与初级社会关系的特点正好相反,它是人们在初级社会关系基础上派生出来的各种关系的总称。初级社会关系是次级社会关系的基础。表现为:政治关系、宗教关系等。

11、结合关系和对立关系:以外在的联系形式为标准根据肯定与否定的状态,把社会关系分为结合关系和对立关系。结合关系是指人们在感情和行为等方面互相结合,以达到共同目标的关系,它又可以分为和睦关系、协作关系、共同和强制关系。对立关系是指:人们的互相需求在一定程度上相互对立或相互否定的一种关系,它又可以分为:反感关系、竞争、斗争和敌化关系等。

12、人类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即畜牧业与农业的分工促使出现了地缘关系。人类社会的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即手工业和农业的分离,促使出现了业缘关系。

13、社会结构是指社会诸要素之间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

14、社会的基本要素有:①人口资源②自然资源③可持续发展。

15、人口资源是指在特定地域内具有一定数量、质量和关系的总称。数量、质量和关系结合起来的人口资源是社会的基本要

素。人口资源有两重基本属性:自然属性

和社会属性。

15、人力资源指表现在劳动者身上的以劳

动者数量和质量表示的资源,体现了包含

在人体内的生产能力。其是在各种生产要

素中最积极最活跃的主动要素,是社会经

济发展的最重要的经济资源。

16、人口数量是对人口资源的量的规定性,

也指人口规模。指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有

生命的个体综和。

17、人口质量是对人口资源的质的规定性。

也称人口素质。包括人口的身体素质、科

学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等。

18、自然资源是与人类活动相关联的全部

自然条件的总和,是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

的外部条件。可分为三类①环境资源②生

物资源③矿产资源

19、自然资源的特点①有限性②潜力的无

限性③系统性④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

20、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

又不对后代人满足他们需要的能力和机会

构成危害的发展。

21、可持续发展的内在矛盾:人与自然、

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的不可调和性决定了可

持续发展的内在矛盾。①从人与自然的矛

盾来看,人类的祖先类人猿原来是自然界

的怀部分,与其他动物一样处于又斗争又

互助的自然系统之中。人们必须寻求一种

使人类得以持续发展的道路,即人与自然

团伙调发展的道路。然而人口高速增长与

资源短缺短时间内不可调和。②从人与人

的关系及其矛盾来看,人类改造自然的活

动,不可能以个人为单位各自孤立地进行,

人们必须在活动中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

才能取得成功。然而,发达国家与落后国

家之间的不平衡不平等与利益冲突不可能

在短时间内解决。

22、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强调的是环境与

经济的协调发展,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

谐,意义深远的。①可持有异议续发展尤

其突出强调的是发展,消除贫困是实施可

持续发展的一项不可缺少的条件。②把经

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联系起来,并强调把环

境保护作为发展进程一个重要弧形成部

分,作为衡量发展质量、发展水平和发展

要程度的客观标准之一。③强调代际之间

的机会均等,指出当代人享有的正当的环

境权利,后代人出同样享有这些权利。④

强调了要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

法,要求人们在生产时要少投入多产出在

消费时要尽可能地多利用少排放。⑤要求

人们必须彻底改变对自然界的传统态度,

建立起新的伦理道德和价值标准,不再把

自然界看作是被人类随意盘剥和利用的对

象,而应看作人类的资源和价值源泉。

第四章文化

1、文化的概念:文化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

产品的总和,狭义的文化之文化指精神文

化甚至是指文学艺术、音乐、体育。

2、文化的特征指①创造性.②习得性③共

享性④累积性⑤特殊性和共性。

3、文化的构成要素有:①物质形态要素(在

人类创造出来的物质产品上表现出制造这

对需要、价值观和技能)②精神形态要素

(科学、宗教、道德、法律、习俗等以及

人们后天学习得到的经验,它还包括知识、

观念规范和模式等)③语言符号要素(人

们进行社会生产以及其它社会活动时必须

沟通思想,它是社会交往的工具)④社会

关系和社会组织

4、文化的结构有①文化的特质(组成文化

的最小单位也称文化元素如:一张床、一

只茶杯、一个符号等)②文化集从(功能

上相互组合的一组文化特质它们结合起来

共同发挥一项功能,以满足人们的某种需

求。如:茶文化(他又包括:茶叶、茶具

和沏茶的方式)酒文化等。)③文化模式(有

许多文化集从组合而成的一个文化整体,

如中国文化模式、美国文化模式等。模式,

就是相对稳定的样式,人们看得见、感觉

得到的)

5、文化的功能有①社会整合功能(价值整

合、规范整合、结构整合)②社会导向功

能③反功能

6、文化的整合功能维持民族团结和社会秩

序,价值整合是文化功能中最重要最基本

的功能,因为只有价值观一致结构和行为

才能一致。规范整合将社会规范内化为人

们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文化的规范体系

有:①习俗②道德③法律④宗教

7、习俗也称民俗,是指历代相沿积久而成

的被人们普遍遵守的行为模式。由生产力

的发展水平决定。

8、道德是指以善恶评价的方式来评价和调节人们行为观念和规范,是人类自我完善的一种价值标准。

9、法律的本质是: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体现统治阶级意志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行为规范。法律的本质是统治阶级意志,是最具有强制力的社会行为规范。

10、法律的特征有:①公正性(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及任何人多必须守法,任何人违法都要受到制裁)②强制性(与社会习俗和道德不同,法律依靠国家权力保证其施行,其表现在违法必究上,也表现为执法机关的判决和裁定具有强制性)。法律的社会功能:①惩罚功能②威慑功能③教育功能。

11、宗教是人们对超人类超自然的神的幻想、敬畏与信仰是现实世界人都头脑的歪曲反映。从文化上讲它又是人类社会的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是调整人们社会行为的重要规范,是集信仰、观念、组织、制度于一体的复合体。

12、.宗教的正向功能有①促进社会团结,维持社会秩序②振奋民众精神促进社会发展③寻求生活意义,为个人提供精神安慰。

13、宗教和邪教的区别:邪教是打着宗教幌子的反人类、反文化的组织。邪教与宗教有着本质不同:①宗教劝人热爱生活,尊重世俗,维护社会秩序;邪教宣扬世界末日,贬低世俗,劝人毁灭,破坏社会秩序。②宗教的神是超人间的,宗教教义有经典;邪教的神就在人间,它把生活在现世的教主当作神,把教主的话视为经典。

③宗教宣传博爱,爱教徒,爱大众;邪教害人,以残忍的手段残害信徒,残害他人。

14、文化交流是指从文化传播开始的两种文化之间互相沟通、采借、冲突与融合的过程。文化交流对社会发展的意义①文化交流能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②能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③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不断增强各国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④推动世界文化的发展,为优秀文化的传播传送动力为人类的文化融合做出更大的贡献

15、文化传播是指某种文化元素随同社会交往而扩散为其它社会所采借和吸收的过程。

16、文化传播的阶段①接触与显示阶段②

选择阶段③采纳融合阶段。文化传播要有

媒介,而人是最基本、最原始的媒介。

17、文化采借是指一种文化接受或吸收另

一种文化的某些文化元素或文化从融入本

文化的过程。

18、文化冲突是指:异质文化在传播、接

触中出现互相排斥的倾向和状态。根源除

了民族性之外更有阶级性。

第五章社会化

1、社会化是社会对个人的文化教化和个人

对社会主动选择与能动调适的统一过程。

2.社会化的涵义①从时间方面理解,即个

人社会化涉及到人生发展的全过程②从内

容上理解,个人社会化关注到个人作为社

会一员所应具有的全部文化遗产,③从关

系方面理解,个人社会化注重个人与社会

的交互作用以及个人社会化的结果。

3.个人与社会化的关系是个人与社会互动

的成果,是强制性和能动性的统一。社会

化的强制性是指①人类生命个体无先天行

为模式不会自然而然的成为社会人②个人

在社会化过程中常常缺乏主动性和自觉

性。

4.社会化的主要功能①文化传承功能②社

会稳定功能③个人自我完善功能。

5、.社会化基本内容①生活技能社会化(人

们学习并获得维持生存状态和改善生活的

质量和过程)②价值观念社会化(人们认

知与认同社会主导价值观念的过程)③政

治社会化(个人逐渐学习和接受被现有政

治制度采用和确定的政治信念、思想体系、

社会制度和政治态度的过程)④行为社会

化(人们按照通行的社会行为规范模塑自

身行为的过程)⑤角色社会化(按照社会

上回答的角色的要求来支配自己的行为使

个人符合于一定社会期望的品质特征。

(“角色”是美国心理学家G·H·米德较

早提出的一个心理学概念))

6、社会化的基本类型①基本社会化②继续

社会化③再社会化④正向社会化和反向社

会化。

7、基本社会化是指青少年以前称为基本社

会化,就是“生物人”通过社会文化的教

化来获得人的社会性,获得社会生活资格

的过程。它还有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即一

个人为适应特定角色需要而进行的知识准

备过程。

8、继续社会化是指人在成年以后的社会

化,或称二级社会化,是基本社会化的延

续、完善和发展,是具有社会成员资格的

成年人在自己生活的实践中学习和接受新

文化及调适个人与社会的角色关系的过

程。

9、继续社会化的必要是指①社会是不断变

化发展的任何个人的现有知识、才能,多

难以适应未来社会的要求,因而基本社会

化只是为人的基本生存和发展打下基础一

个人要适应未来社会的环境和要求就得不

断的学习、不断提高自己。②现代社会科

学发展飞速,如果不继续学习新知识就有

可能被社会淘汰。③基本社会化时期的教

育有较大的局限性必须充实更多更广泛的

社会生活经验,④人不仅仅学习社会文化

还肩负着发展社会文化的责任。

10、再社会化是指使个人改变以前的知识

结构、价值标准和行为模式,建立起新的

符合社会要求的新的形势需要的知识结构

标价值准和行为模式的过程。

11、再社会化的基本类型有①主动再社会

化。即个人主动的自觉的适应新的社会生

活也叫自觉改造。②强制再社会化,是指

通过特别机构和特别途径强迫进行的。

12、正向社会化是指上代对下代的文化传

递和教化过程。反向社会化是指年轻一代

用新知识、观念影响前辈的过程(又称文

化反哺)。

13、社会化的必要条件①生物因素(个人

所带有的一种由上代为下代提供的、有利

于人类从事社会活动的特殊遗传素质)②

环境因素(个人社会化过程的全部社会环

境,包括家庭、学校、伙伴群体、工作单

位、社区和大众传媒)③社会实践

14、家庭是社会化的第一要素①童年期是

社会化的奠基时期②个人首先通过家庭获

得社会地位③家庭成员深刻影响个体的行

为模式④父母施教是最初的社会化途径。

15、.学校是一种具有特殊价值的社会化环

境因素。它教给人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

以独特的组织方式帮助个人为进入成人世

界做准备。

16、伙伴群体的作用:①在宽松的条件下

进行充分的社会化②在无意中社会化③伙

伴按自己的兴趣社会化。

17、社区是社会和文化的缩影,是个人生活的基本社会环境,影响着人的社会化的各个方面。

18、社区的作用①它通过形形色色的社区人物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性别、肤色、年龄、职业、等)地位.②它通过社区生活影响人们对人文地理环境和时空知识的了解③通过参与社区生活,了解社会规范对个体的约束形式④社区为个人提供广阔的社会场所和社会化服务方式,使社会化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样式⑤社区为个人提供新的社会角色扮演机会⑥社区作为社会文化的缩影,能通过多种途径的文化传递,向人们传授价值标准。

19、大众传媒是现代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的社会化环境因素。大众传媒作为一种重要途径,可以从三个方面去认识它的利弊得失:①对文化规范的影响②对人格形成的影响③对学习和社会变迁的影响

20、社会实践是实现知识内化与积累,达到社会化目标的根本途径。包括生产活动、科学实验、社会斗争和人际交往等形式。

21、个人在社会实践中实现社会化,表现为三个方面:①观察学习②角色扮演③知识积累。

23、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一切属性的全面发展。它包括人的智力、体力,又包括人的思想、情操、道德审美能力。

24、社会化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合格的社会成员。社会化的现实结果,就是培养人适应社会生活所需要的各种角色能力。社会化的最高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14、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的发展和丰富的,而当代人的全面发展就是实现人的现代化。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行,必须与具体的历史时代相一致,超越历史人类所面临的时代课题,简单地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结果只会适得其反。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一定的条件。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先进的生产关系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条件。人的现代化有着多方面的规定性,是具有丰富多彩品格的人。面对知识经济和全球化、信息化浪潮,现代人更具有全球眼光和国际胸怀,更具有勇于迎接挑战和大胆开拓创新的精神。第六章社会互动

1、社会互动是指人们对他人采取行动或对

他人的行动做出反映的过程,它包括所有

的社会行动。如向朋友微笑、向老师提问

等。人类的基本活动单位是行动。

2、社会互动的构成因素①必须要有两个或

两个以上的互动主体②互动主体之间必须

发生某种形式的接触③参与社会互动的各

方有意识的考虑到行动“符号”所代表的

“意义”。综上所述,社会互动就是个人与

个人、个人与群体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

基于对行动“意义”的理解,发生的相互

作用的方式和过程。

3、社会互动的理论有①符号互动论②拟剧

论③常人方法学。

4、符号互动论的代表人物有乔治.米德

(“自我”是社会互动的产物)、库利(镜

中之我)、布鲁默。主要思想:人类行为的

社会目的主要看他们赋予这些目的的意

义。而这些意义在社会互动中是不断建立

和再建立的。社会现实是不断变化的,是

在社会互动中经过互动者不断地协商造成

的。

5、拟剧论的代表人物是戈夫曼。它的基本

观点是:社会是一个舞台,全体社会成员

是在这个舞台上扮演不同角色的演员。他

们都在社会互动中“表演”自己,塑造自

己的形象并更好的达到自己的目的。他认

为社会互动最重要特征就是“印象管理”

或“自我呈现”

6、常人方法学的创始人是加芬克尔,常人

方法学的基本假设是:在现实生活中,社

会成员依据一定的规则和程序来进行社会

互动,这些日常生活中不成文的、大家公

认的互动规则是一切社会生活的基础。常

人方法学是对一定社会成员在日常生活的

社会互动中所遵循的规则的社会学研究。

7、社会互动的形式包括①交换(交换是由

社会差异引起的)②合作(行为者之间为

了达到某些共同的利益或者目标彼此密切

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③竞争④冲突(根

源是因为某种社会资源的稀缺)

8、合作的类型①自发性合作,如自然灾害

时的合作赈灾②制度化的传统合作,如农

业地区大家一起收获庄稼③指导性合作,

双方在具有权威低位的第三方的指导下一

起完成某项工作④契约式合作

9、社会互动的符合①语言②身体语言③个

人空间

10、所谓符号,指的是由一群人所共同认

可的、有意义地代表其自身以外的别的事

物的东西。利用这些符号进行互动是人类

特有的能力。

11、个人空间理论是由霍尔提出的,指的

是环绕一个人周围的直接的物理区域,通

常人们对于自己的个人空间非常敏感,如

果有人侵入了这个空间,被侵入人就会感

觉难受。他认为人们相距的远近代表了不

同的感情距离,因此他认为存在以下四种

不同的个人空间:①亲密距离(18英寸、

或者45厘米)以内;②个人距离18英寸

到4英尺(或者122厘米);③社会距离4

英尺到12英尺(或者是365厘米)④公众

距离12英尺以上。

12、.社会网络的特征有①.社会网络的形

成是地缘、血缘、学缘业缘等多方面的因

素使然②.社会网络反映个人与社会的本

质,.社会网络实际是人际互动的反映,一

方面它要受社会关系的规范和制约另一方

面又构成广泛的、直间的、更为复杂的个

人和社会关系的基础③.社会网络是经过

个人之间的社会互动所形成的。运用各种

互动媒介和符号进行交往是社会网络得以

形成的前提④.社会网络对个人来说具有

效益,人们可以从自己所属的社会网络中

获得所需信息、感情的支持、满足个人在

社会生活中的需求丰富个人的是社会生活

⑤社会网络是相对稳定的。

13、.社会网络的形态有:①封闭形态和开

放形态②稳定形态和松散形态③互利形态

与互补形态

14、封闭形态和开放形态:是指一个人进

出社会网络的难易程度的不同来区分,有

的社会网络比较排斥新成员的加入或者对

新成员的加入有严格的规定。一旦加入这

样的社会网络,也难退出社会网络这样的

就是封闭形态,反之就是开放形态的社会

网络。

15、稳定形态和松散形态:是指以个人和

社会网络的连接的紧密程度的不同来区

分。社会网络就是由个人和人的联合产生

的如果个人和个人之间的关系非常融洽、

密切、稳定那么这个社会形态就是相对稳

固的形态,反之就是松散形态。

第七章群体

1、群体是是人们通过某种社会关系连接起来进行共同活动和感情交流的集体。它即同社会和个人相区别,又鉴于两者之间,是连接二者之间的中介。

2、群体的特征有:①有一定数量的社会成员,成员至少两个这是构成群体的主体基础。②有一定的为群体成员所接受的目标,目标是群体功能的具体体现也是组织的灵魂。③有明确的成员关系并形成归属感,群体成员之间互相依赖在心里和行为上互相影响围绕群体目标展开活动,④一定的行为准则。群体规范有些是明文规定的,有些则是约定俗成的它能保证它能保证群体有秩序地、协调地开展活动。⑤时间上有一定的持续性。

3、群体的类型有:①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

②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③内群体和外群体④成员群体和参照群体⑤大群体和小群体。

4. 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是以成员的互动关系特征为标准而进行的一种群体分类。

5、次级群体:是指次级群体又被称为次属群体,它是用来表示与初级群体相对应的各种群体如学校、职业群体、社团等,它是人们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建立起来的,它相对初级群体而言群体较大、成员较多,成员之间不一定有直接接触群体内人们的联系是通过一些中间环节建立起来的,它是个人和社会活动领域拓展活动能力增强的标志。

6、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是以群体的关系结构和组织功能为标准而进行的一种群体分类。

7、非正式群体是人们通过自发组成团队、无正式组织结构、无正式章程的群体,其主要功能有满足个人工作之外的心理需要个性特征、情境和共同兴趣。它是由美国学者G·梅约提出。

8、内群体和外群体:是指以成员群体的心理归属为标准而进行的一种分类。又被称为“我群”和“他群”。它最先由萨姆纳在1907年《民俗论》一书中提出。

9、成员群体与参照群体是以成员群体的归属为标准而进行的一种分类。

10、成员群体:个人属于该群体的成员并以本群体的规范作为自己活动的准则各成员之间在行为上彼此互相影响。它也就是

内群体。

11、参照群体:是指被某一群体成员用来

作为某种参照对象并试图效法的群体。

12、大群体和小群体:是指是以群体大小、

规模为标准进行的一种分类。

13、小群体主要特征有:成员间有面对面

的联系行为上相互作用互相影响,在心里

上彼此意识到对方,能保持直接的思想沟

通具有共同认可的群体规性。

14、.群体按照形成直接纽带可分为血缘群

体、地缘群体业缘群体和志趣群体等。从

性质又可分为积极群体和消极群体。

15、初级群体的涵义:初级群体作为面对

面的互动所形成的、具有亲密的人际关系

的社会群体,在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地

们和作用。

16、初级群体具有以下特征:①是规模小。

②是有长期的、经常的面对面互动。③是

成员的人格特征可以得到比较全面的表

现。④是成员之间的角色位置难以替代。

⑤是习惯、伦理道德和感情在维系群体中

发挥着重要作用。

17、.初级群体的类型:①家庭。家庭是最

基本的初级群体。②邻里。邻里是在地缘

关系基础上结成的友好往来、守望相助的

共同体。③伙伴群体。伙伴群体是指经性

格、志向、兴趣、感情、个性等因素为纽

带结合而成的一种非正式群体。

18、.家庭:是由具有婚姻、血缘或收养关

系的人们组成的长期共同生活的群体,是

人类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群体形

式。婚姻关系、血缘关系和收养关系是形

成家庭的基本关系。

19、家庭的产生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重要标

志。

20、家庭的特征:①是至少有两个不同性

别的成年人居住在一起;②是他们之间存

在着某种劳动分工,即他们并不都干同样

的事;③是他们进行许多交换和社会交换,

即他们相互为对方办事;④是他们共享许

多事物,如吃饭、性生活、居住;⑤是成

年人与其子女之间有着亲子关系,父母对

孩子与子女相依为命;⑥是孩子之间存在

着兄弟姐妹关系,共同分担义务,相互保

护,相互帮助。

21、家庭一般是从婚姻开始的,婚姻是家

庭建立的基础。婚姻通常是男女之间依照

社会风俗或法律的规定而结为夫妻关系的

一种社会制度。婚姻有它自身的自然属性。

婚姻是一种社会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一种

特殊形式。

22、家庭结构类型:①核心家庭。核心家

庭一般由一对夫妇及其未婚子女生活在一

起而组成的家庭②.主干家庭。主干家庭是

由一对夫妇与父母和未婚子女聚居生活和

家庭。主干家庭是以直系亲属为主的多代

同堂的家庭,它是核心家庭纵向扩大的结

果③.联合家庭。联合家庭是指由父母和多

对已婚子女经及孙子(外孙)子女组成家

庭。联合家庭是一种多代多偶家庭,及其

配偶都在一个家庭是生活。家庭的权力主

要集中在第一代或者第二代长房的一对配

偶手中④.其他家庭,是指一些不完全的家

23、家庭的功能①规范性行为功能。家庭

对两性生活的满足,不仅有利于个体的身

心健康,而且在稳定社会秩序上,也发挥

着特殊作用②经济生活功能。在家庭的经

济生活功能主要包括生产和消费两个方面

③精神生活功能。家庭是人们休息娱乐的

重要场所,人们的许多心理上、精神上的

特殊需要,是在家庭中实现的④教育功能。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担负着传授生活

技能、灌输社会价值观念、训练和指导个

人行为等促使个人社会化的责任,发挥着

特殊的作用⑤抚养赡养功能。家庭是人类

繁衍后代的唯一社会单位,家庭承担着为

社会发展生育人口的职能。

24、家庭生命周期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生产

方式下、一定的家庭从产生到消亡的生命

过程。

25、我国家庭的现状①家庭规模趋于缩小

②家庭功能有所变化③家庭价值观的认识

趋向现代化。

26、现化家庭建设:家庭问题的解决,必

须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现代家

庭建设联系起来进行。家庭建设既是家庭

发展提出的客观要求,又是解决现代社会

中的家庭问题的积极措施。加强我国家庭

建设,对于促进社会主义家庭的发展,促

进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将产生重

大作用。

27、家庭建设主要包括两大内容:家庭物

质生活建设和家庭精神建设。所谓家庭物质生活建设,主要是指家庭的吃、穿、住、用等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所谓家庭精神文化建设,其内涵不仅包括提高家庭成员的科学文化知识水平,提高调适家庭人际关系、教育子女、家政管理的能力,而且不法之徒包括提高家庭成员伦理道德水平。

28、利益群体是指在社会利益体系中,具有相同的利益地位、有着共同的利害与需求、共同的境遇与命运的群体。

29、利益群体按组成形式上分为①机构性利益群体(依照一定的社会组织结构建立起来的利益群体)②社团性利益群体(是指通过结成社会团体的方式,来表达成员意识到的共同利益的利益群体)③目组性利益群体。

30、既得利益集团:是指对公共资源有支配权的社会阶层,为了共有的特殊利益而结成的共同体。既得复位集团最大的特点在于,在缺乏足够的社会监督的条件下,既得利益集团会倾向于为维护少部分人的利益而不惜牺牲大多数人的利益。

31、防止既得利益集团产生的根本举措: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加快社会主义主场经济建设和与此相适应的政治制建设的步伐,加强法律对既得利益集团行为的调控,完善制度、体制、机制,才是防止既得利益集团产生的根本举措。

第八章组织

1.组织是有别于家庭,邻里等初级群体的正式组织。所谓组织,即人们为了达到特定的目的而有计划地建立起来的具有比较严密的制度化群体。

2.组织的特征:①具有特定的组织目标②具有一定的权威体系③组织成员的角色化④正式而比较明确的规定(这也是和初级群体区别最显著的一个特征)

3.组织决策是指组织成员从两个以上的行动方案中进行选择决断,以期最优化地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

4.组织决策的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 ①情报阶段②设计阶段③抉择阶段④审查阶段

5.组织沟通是指组织内部的信息交流,即组织成员之间通过各种形式的交往以传达思想,观点,态度,感情或情报的过程。

6.纵向沟通是指组织内部的信息由上层到下层或由下层到上层的传递过程。

7.正式沟通是指组织内部的信息按照明确

地规章制度所规定的方式进行传递,通常

是成文的。

8.组织控制是指组织用各种规章制度和奖

惩手段约束组织成员的行为,以保证组织

的决策和指令能够有效地贯彻执行,维护

组织的各项秩序。

9.组织控制包括预先控制,现场控制和反

馈控制等三个过程。

10.现场控制又叫同步控制,是对正在实际

进行操作的组织成员的行为进行指导和监

控,使组织成员的行为始终指向组织的目

标。

11.组织经常对其工作人员进行成绩考评

和总结并做出物质上或精神上的奖惩,就

是一种反馈控制。

12.科层制是马克斯·韦伯提出的。韦伯把

历史上出现过的合法统治归结为三种纯粹

类型:传统型,魅力型,法理型。传统型

最典型的形式是家长制,世袭制,封建制。

法理型统治建立在正式制订的规则和法令

的正当性基础之上。法理型统治的典型形

式是科层制。

13.科层制的特征:①明确规定的固定权限

②明确规定的职位等级③执行职务建立在

公文基础上④职务的专业化和量才录用⑤

照章办事

14.科层制最大的优点在于,行政效率高。

科层制的缺点:①形式主义②繁文缛节③

用人困境④人情味欠缺⑤对外界变化反应

不灵敏。

15.科学管理理论,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美

国工程师泰罗和法国管理学家法约尔。(胡

萝卜+大棒)

16.人际关系理论认为,人是组织中最重要

的因素,人不是简单的生产工具,而是具

有复杂的个性和多方面的需求。

17.组织行为理论代表人物有巴纳德和麦

克雷戈。巴纳德提出了“组织平衡论”观

点,认为组织的存在和成功取决于在组织

成员的贡献与满足之间所维护的平衡。

18.所谓X理论是指一种专制的管理理论。

19.组织行为理论呼吁组织采取民主而非

集权专制的领导方式,认为民主型领导比

专制型领导的组织效果更好。

20.权变理论又称情势理论,其基本观点认

为,组织管理不只是和组织本身有关,而

且涉及到组织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权变理

论中较著名心理学家约翰·摩尔斯和伊

杰·洛斯奇提出的“超Y理论”,这种理论

是对X理论和Y理论的发展。其基本观点

为:①人们是带着不同的需要和动机加入

工作组织的②不同的人对组织管理方式的

要求是不同的③组织目标,工作性质,职

工素质等因素对组织结构和领导方式的效

率有很大的影响。

21.公共部门,是指被国家授予公共权力,

并以社会的公共利益为组织目标,管理各

项社会公共事务,向全体社会成员提供法

定服务的政府组织.

22.私人部门,是指为私人所拥有,并以利

润最大化为组织目标,通过市场上出售其

产品或提供服务以求得最大利润的各类工

商企业组织,也称为私有部门.(私人部门

通常是组织数量最多,产出规模最大的一

个部门)

23.它们既不是政府的某个部门或下属组

织,又不追求组织拥有者的私人物质利益,

它们介于国家和市场之间,一般统称为第

三部门.

24.私人部门的基本特征:①私人部门向社

会提供的主要是私人物品②私人部门的组

织由私人作为投资主体,其权益归私人所

有,其组织资源因而亦属于私人资源③私

人部门的组织目标在于本企业的利润最大

化④市场是私人部门实现目标的竞争性活

动领域,也是私人部门的主要调节机制。

25.私人部门的最主要的优势在于它提供

私人物品方面效率最高。缺陷:①并非所

有人都能够在市场上获得私人部门提供的

产品和服务②私人部门为了追求更多的利

润,常常不考虑生产的外部成本③消费者

并不总能以尽可能低的价格获得尽可能好

的产品或服务④虽然一般认为市场是提供

私人物品的最好机制,但如果依靠私人部

门提供公共物品的话,那将会造成公共物

品的严重不足⑤市场失灵是私人部门自身

所无法克服的缺陷,但社会也提供了其他

机制来弥补市场失灵可能造成的社会问

题。

26.公共部门组织的基本特征:①公共部门

向社会提供的主要是公共物品②政府组织

对公共事务的管理是公共部门的主要职能

社会学概论总复习重点(精心整理)

社会学概论总复习重点 一、社会学的含义: 郑杭生定义: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王思斌定义: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行动来研究社会结构及其功能、社会过程及其原因和规律的社会科学。 戴维波普诺定义:社会学是对于人类社会和社会互动进行系统、客观研究的一门学科。 老师PPT定义:社会学是一门对社会秩序和社会进步进行实证研究的学科。 二、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的联系: 1.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由最初的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转变成为既密切又相互独立的并列关系。 2.社会学为社会工作提供重要的理论知识基础。 3.社会工作拓展了社会学理论知识的应用平台、并在实践中检验与丰富社会学理论知识与方法。 三、社会的定义: 1.社会唯实论(斯宾塞、迪尔凯姆、齐美尔) 社会是由各种制度和规范构成的有机整体,社会外在于个人,并对个人具有强制性。“结构—功能角度) 2.社会唯名论(韦伯、吉丁斯)

社会只是单纯的名称,是人们的主观想象或抽象,而不是一个实体,只有个人才是真实存在的。(“社会行为”角度) 3.外在形态:社会是指享有共同地球和共同文化的相互交往的人口有机结合而成的人类共同体。 4.内在本质:社会是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一个社会关系体系或系统。 四、文化的含义: 1.广义: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 2.狭义:文化是人类的精神和观念方面的创造。 五、文化的特点:(老师PPT观点) 1.集体创造性(纯自然的东西不是文化只有人类制造的加工出来的东西才是文化。) 2.普遍性(具有广泛性,不是个人行为。) 3.象征性(具体的事物或者现象具有特定的文化含义。) 4.多样性(民族文化) 5动态性(具有传递性和变迁性) 六、“文化滞后” 1.英国社会学家威廉奥格本提出。 2.文化是各个组成部分相互依赖的,当文化发生变革时,各部分变革速度不同就会不平衡,从而造成社会问题。 3.一般物质文化先于非物质文化发生变革。

自考本科00034社会学概论考点整理

社会学概论要点 孔德(法)——1838年《实证哲学教程》实证主义 社会学区:社会静力学和动力学,分别秩序和进步。 观察、实验、比较、历史法来研究是人类社会 斯宾塞(英)——《社会静力学》《社会学研究》《社会学原理》【社会学创立时期代表人物+马克思】社会有机体论 社会进化论 涂尔干(法)——《社会分工论》《自杀论》《社会学方法的准则》【形成时期代表人物】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事实。 社会团结理论 (有机团结:建立在社会分工和个人异质性质基础上的一种社会联系状态 机械团结:建立在个人之间相同性与相似性特质基础上的一种社会联系 失范理论提出者;社会学研究方法准则 功能分析、历史分析 韦伯(德)——《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经济与社会》《学术与政治》【形成时期代表人物】核心概念:合理性 理解社会学、社会分层理论 认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行动 对社会行动的研究的根本方法是——理解 理想类型 组织科层制度理论(又称官僚制) 合法性统治分类: 1.超凡魅力型——典型的超凡魅力型权威在先知、圣徒和宗教领袖所建立的组织中可以看到。 2.传统型——最典型的形式是家长制、世袭制和封建制。 3.法理型——典型形式就是科层制。 城市群理论——琼•戈特曼提出 印象管理(拟剧论)——戈夫曼 常人方法论——加芬克尔 初级群体——库利 内、外群体概念——萨姆纳 参照群体——海曼 “分工理论”最早阐述者:亚当·斯密 功能主义社会分层理论——戴维斯、摩尔 社会分层理论——帕累托(精英理论)——《普通社会学总论》 社会流动——索罗金——1927年

*【集体行为理论代表】: 奥尔森——搭便车理论 勒庞——乌合之众理论(当许多的个人一旦构成一个群体时,就会产生独特的集体心理,即“群体心理特征”斯梅尔瑟——价值累加理论认为,不能单纯地从心理的角度来解释集体行为,而应该把集体行为的形成和社会结构联系起来。导致集体行为的发生需要六个因素:结构性助因、结构性紧张、一般化信念、促发性因素、行动动员、社会控制。 麦卡锡、扎尔德——资源动员论认为社会运动所需资源至少包括:时间、参与者规模、金钱与物质资源、外界支持、理念资源五种资源。 * 组织管理理论(四种): (1)科学管理理论(会说话的机器):主要代表人物有泰罗(泰勒)、法约尔; (2)人际关系理论:这个理论是在梅约、罗伊斯里斯伯格等人指导的著名的霍桑实验中逐步形成的;(反对科学管理论提出的) (3)组织行为理论代表人物有巴纳德、麦克雷戈 (4) 权变理论较著名的是约翰•摩尔斯、杰伊•洛斯奇提出的超“Y”理论。 冲突理论是在批判帕森斯的结构功能论中形成的,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 科塞——功能冲突论(刘易斯•A科塞的代表著作——《冲突的社会功能》) 达伦多夫——辩证冲突论 社会批判理论——法兰克福学派 *结构功能论——帕森斯——AGIL 功能分析图示,《社会行动和结构》《社会系统》(20世纪30年代兴起)默顿——显功能、潜功能,《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 *交换理论——霍曼斯、布劳 *交换理论——布劳——《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 默顿——《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 失范理论代表涂尔干 结构功能论代表:帕森斯,关注焦点在干社会均衡是如何维持和不断修复的 帕森斯认为任何社会若要生存就必须具备维持系统所必须的一般条件,包括了适应、达鹄、整合和维模。交换的四个要素:目标、付出、回报、效益 偏差行为的社会学解释:失范理论、文化传递理论、标签理论 偏差行为的心理学解释:精神分析理论 符号互动论——米德(提出者) 代表人物:布鲁默、戈夫曼、库利、托马斯 “角色”概念——米德(提出者) “主我”和“客我”——米德; 库利:镜中“我”理,论认为一个人的自我形象是别人看他是什么样子的反映;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 认为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找到自己的道德价值观——科尔伯格:; 个人空间理论——霍尔4个个人、亲密、社会、公众距离 推——拉理论——雷文斯坦

社会学概论最新自考复习资料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过关宝典

三一文库(https://www.doczj.com/doc/2619358192.html,)*电大考试* 社会学概论 第一章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 1.社会学的产生地是19世纪上半叶的法国。社会学创立的历史条件:社会学的创立是社会变革、自然科学发展、社会思想和社会经验研究的产物。 2.社会学创立时期的代表人物是马克思、孔德、斯宾塞等,社会学形成时期的代表人物是涂尔干和韦伯等。 3、创立时期代表人物:①奥古斯特.孔德《实证哲学教程》。孔德的学说:A、科学的分类。孔德认为,科学知识的发展由简单到复杂,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社会学居于科学的最高层次B、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对于社会现象所固有的全部基本规律的实证研究。分为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两个部分。秩序和进步是孔德实证主义社会学的核心概念C、研究方法。必须用研究自然界的科学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观察法、实验法和比较法、历史法。 ②赫伯特·斯宾塞代表作:《社会静力学》《社会学研究》《社会学原理》《伦理学原理》其中《社会学研究》被严复翻译成中文《群学肄言》。 4、社会学形成时期的代表人物:①涂尔干。社会学代表作是他的三论:《社会劳动分工论》《社会学方法论》《自杀论》社会学年鉴学派的创始人,继承和发展了孔德创立的社会学。系统的社会学功能分析推理方法是由涂尔干创建的。②韦伯:主要著作有《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经济与社会》合理性是韦伯社会学理论的核心概念。 ③马克思。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其著作《资本论》是剖析资本主义社会及其社会结构的社会学鸿篇巨著。 5、科层制(官僚制)包括三种类型①传统型权威②个人魅力型权威③法理型权威 6、最早把欧洲社会学引入美国的是耶鲁大学教授萨姆纳。 7、芝加哥学派是指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师生以城市研究为中心所形成的学术思想的统称。8、社会学中心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欧 洲转移的美国,首先在美国发展为制度化 学科。时至今日,美国社会学的理论与方 法仍然在世界社会学发展中产生巨大影 响。斯莫尔、托马斯、帕克、伯吉斯创立 了芝加哥学派,其主要学术成就是:第一, 开拓了现代城市社区研究,使社区研究进 入了一个新阶段。第二,开创了人文区位 学研究的先河。第三创建符号互动论。后 期的主帅布鲁斯。 9、欧洲在二战后的发展特点:①社会学 的研究重心转向现实社会②社会学研究领 域的多样化③社会学的理论研究已趋向多 元化④欧洲社会学的制度化建设也取得了 很大进展。 10、苏俄社会学经历了曲折的道路,在20 世纪50年代恢复以后获得了较大的发展。 苏俄社会学:米海洛夫斯基创立了主观社 会学,列宁和普列汉诺夫对他们的主观社 会学进行了有力的批评。普列汉诺夫和布 哈林是当时苏联社会学的主要人物。 11、社会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已有110 余年的历史,经历了四个曲折的发展时期。 1979年,社会学的恢复重建标志着中国社 会学正逐步走向成熟。 12、社会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分为①传 入时期:谭嗣同、严复、章太炎②成长时 期:余天休、陈达③建设时期:许仕廉、 张鸿钧、晏阳初、李景汉、费孝通、毛泽 东④恢复重建时期:费孝通、田汝康、雷 洁琼、王康。 13、社会学本土化是一种使外来社会学与 本土社会的实际相结合,形成具有本土特 色的社会学理论与研究方法的学术过程。 14、社会学在中国的本土化为此进行了开 拓性工作的有:许仕廉、孙文本、吴文藻。 晏阳初等人的乡村建设和社区发展理论、 潘光旦的“位育”理论、费孝通的“差序 格局”理论等已经成为具有影响的研究中 国社会的重要理论观点。 15、实现社会学中国化的基本做法:社会 学本土化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为实现 这一目标,社会学的基本理论首先应当体 现出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其 次把研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的社会化 作为社会学的基本任务;第三立足中国社 会的现实,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宏观和微 观相结合,理论经研究和经验研究相结合, 使社会学的研究与教学能切实为我国的社 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第四采取积极的态 度,在借鉴国外社会学的中国过去社会学 的优秀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创新,逐步建 立中国社会学的理论知识体系,形成中国 社会学学派。第五,造就一支愿意并有能 力为奋斗的社会学专业队伍。 16、社会学本土化是社会学发展的必然进 程,“社会学美国化”是个先例。巴西、 印度等世界各国社会学工作者都不约而同 地倡导、推行社会学本土化,建立符合本 国实际情况的社会学。17、在中国,社会 学本土化是与社会学中国化相一致的,起 步于20世纪20、30年代,20世纪后期得 到了更自觉、更明确、更有组织的推行。 在中国,社会学本土化是一项长期的系统 工程。 18、马克思在创立社会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①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深刻性和丰富性远远 超过了孔德,使之成为以后社会学发展过 程中取之不尽的思想宝库。②马克思将唯 物主义和辩证法应用于社会历史领域,创 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其著作《资本论》是 剖析资本主义社会及其社会结构的社会学 鸿篇巨著。③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不但有其 宏观方面的理论体系,而且有实践内容。。 19、为什么说美国社会学是社会学本土化 的典型?答:社会学本土化是一种使外来 社会学与本土社会的实际相结合,形成具 有本土特色的社会学理论与研究方法的学 术过程。虽然社会学产生于欧洲,但是当 其传入美国后,美国早期的社会学者,很 快就将社会学学科制度化,将关注的焦点 放在认识、评价和解决城市中的贫困、恶 劣居住条件、移民生活、种族关系、行为 放纵等社会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的社会 学理论和方法,产生了许多社会学理论流 派,建立了自己的社会学,因此说,美国 的社会学本土化是一个典型。 20、在中国,社会学本土化的主要思想和 实践是什么?答:主要思想:(1)许仕廉, 反对在社会学教学中对外国教材的抄袭, 明确提出建设“本国社会学”的概念和办 法。(2)孙本文,主张采用欧美社会学的 方法,整理中国固有的社会思想和制度, 并依据全国社会实际情况,综合而且系统

自考社会学概论第1-4章(自考必备资料)

第一章: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社会学的创立与早期代表人物 1、社会学创立的历史条件 (1)社会变革的需要 (2)自然科学发展的推动 (3)社会经验研究的积 累 2、社会学创立时期的代表人物:孔德、斯宾塞 孔德:第一个提出“社会学”、社会学之父:科学的分类、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 斯宾塞:社会有机体论、社会进化论 3、社会学形成时期的代表人物:马克思、涂尔干和韦伯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基础理论。《资本论》涂尔干:社会学代表代是三论《社会分工论》《社会学方法论》《自杀论》 *社会学的研究对旬是社会事实。社会事实“是存在于人们自身以外的行为方式、思想方式和感觉方式,同时通过一种强制力,施之于每个人。*个人应服从社会,社会必须制约个人的需求,社会才得以稳定,否则社会失范

*创建系统的社会学功能分析推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功能分析和历史分析。 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经济与社会》 *理解社会学 *社会行动类型:目的合理的行动、价值合理的行动、情感或情绪的行动、传统的行动 合理性是韦伯社会学理论的核心概念。 *理想类型:韦伯理解社会学的概念工具:”科层制、权威等都发球理想类型 *科层制:传统型权威、个人魅力型权威、法理型权威。科层制是法理型权威的表现形式。 第二节:社会学的发展 一、社会学中心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欧洲转移到美国: 1、开拓了现代城市社区研究,使社区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2、开创了人文区位学研究的先河。 3、创建符号互动腐化。 二、战后欧洲社会学的发展特点 四、社会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传入、成长、建设、恢复重建时期。(用表格形式) 谭嗣同、严复、章太炎

社会学概论复习要点总结

第一部分 名词解释 1、社会化:是指人接受社会文化的过程,也就是从一个“自然人”或“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并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全部过程。 2、角色集:在社会中,角色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与其他角色联系在一起的。这样一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角色,我们称之为“角色集”。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仅仅承担某一种社会角色,而总是承担着多种社会角色,他所承担的多种角色又总是与更多的社会角色相联系,这就构成了角色集。 3、社会:就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类生活共同体。 4、社会运行:指社会有机体自身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表现为社会各要素之间、各个层次之间、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在各方面功能的发挥。 5、社会互动:是指社会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 6、符号:符号就是指能够有意义地代表其他事物,例如:声音、语言、文字、图画、手势、姿态、表情等等都是符号,它是一种意愿标志。 7、集合行为:又称集体行为、大众行为。是指一种人数众多的自发的无组织行为。帕克认为,集合行为是“在集体共同的推动和影响下发生的个人行为,是一种情绪冲动。 8、初级群体:所谓初级群体又称为直接群体、基本群体或首属群体,指它的成员相互熟悉、了解,是以感情为基础结成亲密关系的社会群体。典型的初级群体有家庭、邻里、朋友和亲属等等。 9、群体凝聚力:又称为群体内聚力,是指群体吸引成员,把成员聚集于群体之中并整合为一体的力量。 10、社会组织:对社会组织一般有两种理解:一是广义的组织,泛指一切人类共同活动的群体,包括家庭、家族、村社等初级群体;另一种是狭义的组织,它是相对于初级群体而言的次级群体,又称为正式社会组织。它是指人们为了达到某种共同的目标,将其行为彼此协调与联合起来,形成的社会团体。 11、组织管理:指运用权威来协调组织内部的人力、物力以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其主要目的是提高组织的活动效率,这种效率除了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之外,还有赖于组织自身的管理。 12、社会地位:在这里,具有社会意义的社会属性就叫社会地位,指的是社会关系空间中的相对位置以及围绕这个位置所形成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社会地位就是社会关系之网中的各个纽结。 13、社会流动:所谓社会流动是指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个地位的移动。由于社会关系空间与地理空间具有密切的联系,因此,一般把人们在地理空间的流动也归于社会流动。社会流动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是指个人、家庭及其他社会群体在不同的社会部门间的运动。狭义是指个人社会地位的变化。社会学中的社会流动多指广义而言。 14、社区:社区是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 15、社会变迁:是指一切社会制度(包括社会的根本制度和各种具体的社会制度)、社会结构、社会组织、人口、人的环境以及道德、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风俗习惯、时尚等一切社会现象的突发的、急剧的变化,或演进的、缓慢的变化,都叫做社会变迁。 16、社会现代化:是指一个特殊的社会变迁过程,一般指社会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带动下,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逐步脱离传统社会的发展过程。 17、社会保障:顾名思义就是社会向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社会保障最基本的涵义是,政府通过立法,社会团体、社区等通过政府授权以现金、物质、服务等形式向因精神和胜利的残疾、年老力衰、以外伤亡、失业、多子女负担者以及他们的家属提供旨在维持他们最基本和最低生活水平的保障。也有的国家和地区在此基础上再提供一些面向全体公民的福利设施、服务和物质资助。 18、社会问题:社会问题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问题,泛指一切与社会生活有关的问题;狭义的社会问题特指社会的病态或失调现象,即在社会运行过程中,由于存在某些使社会结构和社会环境失调的障碍因素,影响社会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的共同生活,对社会正常秩序甚至社会运行安全构成一定威胁,需要动员社会力量进行干预的社会现象。1.社会: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是人们按照自己不断增长和提高的劳动和生活的需要,创造性的结合成不同的社会关系,进行不同社会活动的生活共同体。

自考科目社会学概论考纲复习资料(整理版)

第一章 1.社会学创立的历史条件: a)社会变革的需要(直接根源和关键因素) b)自然科学发展的推动 c)社会经验的累积 d)社会研究先驱奠定的社会思想基础 2.社会学创立时期的主要代表: a)孔德。《实证哲学教程》。第一个提出“社会学”概念并创立社会学的人,“社会学 之父” i.科学的序列。 ii.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静力学、社会动力学。 iii.秩序和进步孔德实证主义社会学的两个核心概念。 b)马克思。《共产党宣言》、《资本论》。 i.布哈林《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社会学通俗读物》,经典马克思主义社 会学的第一本教科书 c)斯宾塞::《社会静力学》、《社会学研究》、《社会学原理》、《伦理学原理》 i.社会有机体 ii.社会进化论 3.形成时期的主要代表: a)涂尔干:《社会劳动分工论》《社会学方法论》《自杀论》。创办《社会学年鉴》。 社会事实,范理论,社会研究方法准则,功能分析与历史分析。 b)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经济与社会》 i.合理性是韦伯社会学理论的核心概念, ii.①理解社会学②社会行动类型③理想类型④科层制(官僚制)。 4.社会学主要理论流派: a)芝加哥学派代表人物:斯莫尔、托马斯、帕克、伯吉斯。后期的主帅布鲁斯 b)芝加哥学派的主要学成就:(美国社会学最具影响力学派) i.芝力口哥学派开拓了现代城市社区的研究道路。 ii.芝加哥学派形成了人文区位学的城市理论。 iii.芝加哥学派推动了社会学调查研究方法的形成和完善 iv.芝加哥学派创建了符号互动论。 c)功能结构论: i.帕森斯:《社会行动的结构》、《社会系统》、AGIL功能分析图式 ii.默顿:《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显功能和潜功能 d)冲突理论 i.科塞的功能冲突论 ii.达伦多夫的辩证冲突论《工业社会的阶级和阶级矛盾》 e)交换理论:霍曼斯、布劳 f)符号互动论:布卢默、戈夫曼 g)社会批判理论:法兰克福学派及其观点 h)当代社会学理论的代表人物:舒茨、福柯、吉登斯、哈贝马斯、布迪厄 5.社会学传入中国的历史条件: a)途径:西方传教士、出国留学人员和译著

社会学概论重点总结

社会学概论重点总结 1.社会与社会学: 奥古斯特·孔德,法国社会学家,被称为“社会学之父”。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秩序和进步的科学。 本教材社会的定义:“社会是以特定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为基础、以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口为主体而建立起来的共同体,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 社会最基本的构成要素至少包括以下三个方面:自然环境、人口与文化。 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社会学的主要研究方法:调查研究;实地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 实证主义方法论:认为社会现象有其客观存在的规律,可以用数量分析来发现社会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社会科学在方法和技术的运用上有自己的一些特点,但与自然科学方法并无本质的差别。因此,它在调查研究中就注重量化程度较高的问卷调查、量表、实验等定量方法。 人文主义方法论:认为社会现象在本质上不同于自然现象,因为社会现象被社会行动者赋予了意义,因而不能完全依靠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人文主义主张研究社会现象时,就要注意解释社会现象的这种主观性,要对人的生命世界和具体的历史事件进行深入的分析,因此持这种方法论的研究者多采用深度访谈、参与观察和历史比较等方法。 2.理解社会学的想象力(论述,结合实例) 什么是“社会学的想象力”赖特·米尔斯( C. Wright Mills) “社会学的想象力使我们能够掌握历史和个人经历以及二者在社会内部的相互关系。这就是社会学的任务和使命。” “人们只有将个人生活与社会的历史,这两者放在一起认识,才能真正理解它们。” 例如:对自杀的研究 自杀是一个绝对个人的行为,就是这样的绝对个人行为也表现出某些社会环境下人群的共同点。 社会群体的凝聚力影响个人自杀行为。在凝聚力强的社会中(稳定的,传统的,有很深宗教影响的社会)自杀率低;而在凝聚力弱的群体(个人主义占统治地位)自杀率高。 社会学想象力要求我们想象自己离开了日常生活中那些熟悉的惯例,穿透日常经验,以客观、整体、联系的视角来看待社会现象和我们自己,将个人困扰(personal trouble)与公共问题(public issue)联系起来。 社会学的想象力主张通过个人置身于所处的时代和社会中,才能理解自己的经历并把握自己的命运。 关注结构-----宏观的制度与微观的关系 关注实践-----事件过程和个人生活史 关注比较------单个个案的历时性比较(昨天今天明天)和不同个案之间的比较 3.滕尼斯的礼俗社群和法理社会

《社会学概论》重点知识点总结

社会学概论重点知识点 一名词解释 ①社会学: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②★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是指特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四大系统之间以及各系统内不同部分、不同层次之间的相互促进,而社会保障、失调等因素被控制在最小的限度和最小的范围之内。 ③社会学调查:是指在社会学理论指导下,运用社会学的研究程序和方法,进行资料的汇集和整理,从而得出较为科学的认识和具体工作建议的一套实践活动。 ④人口:就其最基础的含义而言,即是指特定时间、特定地域所存在的人的集合,这样一种集合呈现出一定的数量、质量和构成特征,并由此对社会运行和发展产生基础性影响。 ⑤★人口密度:是反映人口在地域分布上稠密程度的指标,指特定时点上单位土地面积所居住的人口数,通常以每平方公里的常住人口数来表示,可以用来评估人口规模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 ⑥人口迁移:是指人口居住地的永久性(半年或一年以上)改变,包括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 ⑦老龄化:即总人口中老龄人口的比重,相对于年轻人口所占比重而言,呈持续增长。 ⑧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是综合反映人口健康水平的基本指标,指的是

同批人出生后平均每人一生可存活的年数。 ⑨★环境:是指以人类为中心的外部生物、物理世界,即人类生存、繁衍所必需的相应的环境。它不包括社会文化环境,实际上是一种物质条件的综合体,具有系统的特征,包括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两大部分。⑩价值观:指社会成员对于人或事物价值的判断,即对于人或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体评价,它也是人们判断是非曲直的基本标准。二简答题 (一)★简述社会学的社会功能 1科学理性功能:集中表现为它是认识和改造现代社会的有效的工具。 ①认识社会: 第一:社会学向人们提供科学的社会知识,告诉人们社会现象是什么、为什么是这样、将来怎样变化 第二:社会学通过提供社会学的视角和方法,帮助人们认识新的社会现象、社会问题、获得新的社会知识 第三:社会学能够对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可以量化的方面,进行定量的研究。 ②改造社会 第一:帮助人们在维护和改善现存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改革不利于社会发展的社会体制方面,避免盲目性、增强自觉性,使自己的社会行动更加合理,更加符合规律性。 第二:社会学以自己的研究成果,对科学地管理社会和制定正确的社会政策提供有根据的、经过论证的实际建议,为改革开放服务,为社

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

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是人们按照自己不断增长和提高的劳动和生活的需要, 创造性地结合成不同的社会关系,进行不同社会活动的共同体。 2.社会学:是从变动着的社会系统整体出发,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研究社会 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一种综合性的社会科学。 3.社会化:即人的社会化。就是指一个人从出生,从不知不识的生物个体的人,经过不断 地学习知识,技能和社会规范,培养和提高自己的社会需要,发展自己的社会性,把自己一体化到群体中去,从而使社会不断延续和发展下去的基本过程。 4. 社会需要:是人们需要是人们在一定情景下,对客观事物产生的匮乏感受,而要求得到 满足的社会心理反应。 5. 社会交往:是指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团体、团体与团体之间为了满足某种需要而相互作 用、相互影响的活动与过程。 6. 社会组织结构:是指组织由哪些部分构成及各部分之间所确立的关系形式。在这里,前 者是从外观上来描述社会组织的结构,后者则是从实质上来分析社会组织的结构。 7. 社会分化:是指社会中的个人或群体之间产生的被社会认可了的区别。社会分化现象是 社会发展中的普遍现象。 8.社会分层: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人们区分为高低不同的等级序列叫做社会分层。 9.应用社会学:是指把社会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社会实际生活、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 研究。 10.社会运行:指社会有机体自身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表现为社会各要素之间、 各个层次之间、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在各方面功能的发 挥。 11.社会运行机制: 人类社会在有规律的运动过程中,影响这种运动的各组成因素的结构, 功能及其相互联系以及这些因素产生影响、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 简要地说,也就是社会运行“带规律性的模式”,按不同的标准,可以将社会 运行机制分为不同的类型。 12.社会角色: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 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质身份的人的行为期待,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13.角色集:在社会中,角色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与其他角色联系在一起的。这样一组相 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角色,我们称之为“角色集”。任何一个人都 不可能仅仅承担某一种社会角色,而总是承担着多种社会角色,他所承担的多 种角色又总是与更多的社会角色相联系,这就构成了角色集。 14.角色:包括职位和由职位发生的权力义务以及行为规范,行为模式的总和,是 由个人与社会的结而产生出来而必且个人更具体的概念。 15.角色冲突: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在角色之间或角色内部发生了矛盾,对立和抵触,妨 碍了角色粉高的顺利进行;(角色之间的冲究、角色外部的冲突)。 16.角色中断:一个人前后相继所承担的两种角色之间发生了矛盾的现象; 17.角色失败:是一种极为严重的现象,是由于多种原因使角色扮演者无法进行成功的表演, 不得不半途中止表演,或者虽然还没有退出角色,但已经困难重重,每前进一 步都遇到更多的矛盾。 18.社会群体:广义:泛指一切通过持续的社会互动或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并 有者共同利益的人类集合体;狭义:指由持续的直接的交往联系起来的具有共

社会学概论重点、要点及复习指导

社会学概论重点、内容要点 一、复习时应注意的问题 《社会学概论》复习时应按本课的教学大纲为基本依据,以教材为蓝本,结合本《复习指导》,进行全面系统地复习。在复习时可以参考其它学习资料,以增强对本课的深入理解,但如与教材有矛盾的时侯,应以教材的内容为准。 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重点掌握各章节的重点内容。即《复习指导》对于教材各章节教学重点考核内容所作的调整,如删去的内容,就不列入考试范围。 二、命题形式及所占比例安排 命题指导思想旨在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基本内容的掌握程度,同时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本课程考试形式为闭卷。题型如下:填空题:检查对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的一种方式,它所涉及的内容范围广,主要体现为重要人物、重要事件、理论以及事件发生的时间意义等。名词解释:检查最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涉及范围比较广。考试中的名词以基本概念和重要概念为主。所谓基本概念、重点概念是指在社会学的某一领域中有相当大的涵盖和解释能力的概念。回答时要简明扼要,不要进行过多的解释,要抓住概念的实质,有些名词可能包括其构成要素及显著特点。简答题:检查对基本理论、基本原理掌握的程度。这些问题一般出现在教材中阐述比较完整、层次比较清晰的问题上。回答这类问题时,要求思路清晰,条理分明,对该题所涉及的要点要叙述全面、完整、准确。同时对每个要

点有稍作解释。论述题:检查社会学的重点原理的掌握程度。这类题目是联系实际题。在回答联系实际题时,首先要解答问题同所涉及的中心概念,然后阐述理论要点,从而给出理论的全貌;联系实际理论要点与现实要扣得准确、适当。要避免所涉及的理论与现实脱节的现象。 填空10%;名词解释30%;简答题40%;论述题20%。 三、复习内容要点 第一章绪论 重要概念: 社会 所谓社会,它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是人们按照自己不断增长和提高的劳动和生活的需要,创造性的结合成不同社会关系,进行不同社会活动的生活共同体。 社会学 社会学是从变动着的社会系统整体出发,通过人们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 重点掌握: 1、马克思主义阐述社会的理论 2、社会学产生的背景及条件 3、社会学的基本特点 社会学的主要特点是:一、社会学把社会作为一个系统整体来看待。

《社会学概论》重点必考知识点整理(最全)

《社会学概论》重点必考知识点整理(最全) 利用社会学理论,解剖身边的社会现象。 “泮湖大学”——工具理性——中国企业家缺乏的精神是什么? 从计划生育到“二孩政策”——实用主义? 中小学生素质教育——新的社会不公平及贫富差距? 昆山反杀案——自媒体新技术掀起的舆论巨浪——技术意味着什么? 问题:广告行业是增加了社会交易成本,还是降低了社会交易成本? 社会学的研究范围 广义:对人类的生活、生产、权力的统摄性研究。 狭义:对人类生活领域的研究。 社会学的三大传统范式(三大研究传统) 实证主义范式 孔德、斯宾塞、涂尔干、帕森斯、布迪厄、吉登斯…… 什么是实证主义? 人文主义范式 韦伯、齐美尔、库利…… 什么是人文主义? 批判主义范式 马克思、霍加特、马尔库塞、哈贝马斯…… 前期马克思、后期马克思 什么是批判主义? 关于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以及研究存在根本性差异,导致了范式之间的差异甚至是对立。 但是不管怎么说,实证主义范式一直处于主流地位,故此可称之为主流范式。另外两个虽是非主流范式,但有着巨大影响。这就形成了学术研究的争鸣及多元化。 第一节社会学及研究领域 一、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社会事实(社会唯实论):孔德、斯宾塞、迪尔凯姆他们都采取实证主义路线 社会行动(社会唯名论):韦伯人文主义路线 霍曼斯—社会交换论实证主义 二、社会学的定义 社会学是从综合性、整体性视角,系统研究社会结构和社会过程,深入揭示社会运行和发展规律的社会科学。 三、社会学的研究领域 理论社会学:理论、历史、方法三个方面如:“现代性”问题

应用社会学:教育社会学、人口社会学、环境社会学……如:“中等收入陷阱”问题;“人口福利”问题 第二节社会学发展的历史 一、社会学产生的背景与条件 (一)社会学产生的时代背景 1.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型 经济上工业革命 政治上产生了保守主义与自由主义之争 2.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后暴露的社会问题和矛盾如:经济危机大约每10年一次;工人处于悲惨境地 3.经历长期无序和失范后对社会秩序的渴望 法国革命:1789年;1815年;1830年;1848年 (二)社会学产生的思想条件 1.历代社会思想 柏拉图《理想国》亚里士多德“人是政治的动物”人的自然状态及社会契约论——洛克霍布斯卢梭等 圣西门空想社会主义 2.自然科学的巨大发展:物理学影响到了孔德生物学影响到了斯宾塞 3.社会调查资料的积累 二、西方社会学的形成和发展 孔德斯宾塞迪尔凯姆(涂尔干)韦伯:理解社会学帕森斯、莫顿:结构功能主义 科赛、达伦多夫:社会冲突论霍曼斯、布劳:社会交换论布鲁默、戈夫曼:符号互动论吉登斯:结构社会学哈贝马斯:交往理论布迪厄:反思社会学 西方社会学存在的问题: 1.改良主义(实证主义人文主义) 2.价值中立(实证主义) 3.西方中心论 4.二元对立(实证主义) 三、马克思主义与社会学的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发展脉络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倍倍尔、李卜克内西、梅林——中国共产党 (二)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贡献与影响 1.为观察社会问题提供了科学的立场和视角,即坚持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 2. 提供了科学的研究方法。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2023年自考本科社会学概论重点复习资料

第一章社会学旳创立与发展 二、填空 1.社会学创立时期旳重要代表:(1)孔德“社会学之父”(2)马克思(3)斯宾塞。2.社会学形成时期旳重要代表:(1)涂尔干(2)韦伯。 3.冲突理论旳代表人物:科塞(功能冲突论)、达伦多夫(辩证冲突论)。 4.互换理论代表人物:霍曼斯、布劳。 5. 三、简答 1.孔德旳社会学思想: (1)科学旳分类,社会学是科学旳最高层次 (2)社会学旳研究对象,孔德把社会学分为社会动力学和社会静力学 (3)研究措施,用实证措施来研究人类社会 2.孔德在《实证哲学精辟》一书中解释实证旳五个涵义: (1)现实旳而不是细想旳 (2)有用旳而不是无用旳 (3)可靠旳而不是可疑旳 (4)确切旳而不是模糊旳 (5)肯定旳而不与否认旳 3.导致社会失范出现旳原因: (1)个人欲望在现代社会机构中急剧滋长 (2)现代化社会无法满足所有人旳个人欲望 (3)社会旳骤变使个人欲望失去社会约束力,使社会出现危机和动乱 4.中国社会学被撤销旳原因:

(1)照搬照套苏联模式(2)自身存在错误认识 第二章社会学研究措施 一、名词解释 1.社会学:是研究个人与社会旳关系旳一门社会科学。 2.记录调查:是根据调查旳目旳与规定,用科学旳调查措施,有计划、有组织地搜集数据信息资料旳记录工作过程。基本原则(精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分普遍调查、抽样调查和记录报表。 3.普查调查:又称全面调查,简称普查。是为特定目旳而专门组织旳一次性或周期性旳总体调查。 4.抽样调查:是非全面调查旳一种,它是从总体中按一定旳措施抽选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并对此做出估计和判断旳一种调查措施。 5.记录报表:是按统一规定旳表格形式,统一旳报送程序和报表时间,自上而下提供基础记录资料,是一种具有法律性质旳报表制度。 6.问卷调查:是以一组问题获得有关、有效信息旳一种措施。 7.个案研究:是一种以某个社会单位或案例为一种整体,进行详细考察旳措施。 8.访谈法:指研究者通过有计划、有目旳地与被研究者交谈,进行调查和搜集资料旳措施。 9.试验法:是根据一定旳研究假设,在有控制旳条件下,通过观测、记录和分析,发现因果关系旳措施。 10.文献法:通过搜集现存旳以文字、数字、符号、语音、画面等信息形式出现旳文献资料,在不影响研究对象旳状况下,分析和探讨个人与社会关系现象旳措施。 11.定性分析:是对搜集到旳资料进行归纳、分类、比较,进而对某类现象旳性质和特性作出概括旳一种分析措施。 12.定量分析:是对社会现象旳数量特性、数量关系、数量变化进行分析旳一种措施。 二、填空 1.社会学旳特性 2.

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

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冲突的根源是社会资源相对有限性。 2、社会制度的构成要素有概念系统、规则系统、组织系统、设备系统。 3、社会舆论的基本特点有现实性强、集体的产物、大众传播。 4、社会流动按流动方向划分有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 5、我国的社会保障在城镇采取就业保障制度和价格补贴制度。 6、社会组织的构成要素有特定的目标、组织成员、规章制度、领导体系、物质基础。 7、解释问题的理论有三种贫穷的恶性循环、贫穷文化论、社会环境剥夺论。 二、选择题 1、第二次断乳是指青少年(心理上脱离各方面的监护) 2、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的一项内容) 3、提出社会分层三个标准的社会科学家是(韦伯) 4、有人借改革,假公济私,所谓“你有政策,我有对策”。此现象称之为(制度化逃避) 5、社会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是(交换关系) 6、需要层次论是谁初次提出(马斯洛) 7、霍桑实验得出的著名结论:人是(社会人) 8、下列问题正在成为世界性问题,并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的是(环境问题) 9、“工作安定”属于哪一种社会需要(安全的) 10、关于越轨行为的心理学解释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弗洛伊德) 11、阶级的本质是(剥削)。 12、管理学家从人性的角度对以往管理模式进行分析,提出了“X理论”和“Y 理论”,这位管理学家是(麦格雷戈)。 13、以下选项中属于我国的基本国策的是(计划生育)

14、“社会是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直线式发展”是哪种上变迁理论的观点(社会进化论) 15、通过表彰模范行为来弘扬正气的社会控制属于哪种类型(积极控制)16、符号相互作用论的开创者是(米德)。 17、“人生在世,吃穿二字”的人生观属于下列哪一种(享乐主义) 18、手段——目标论认为人们的五种行 为方式中,“只认同文化目标,但不遵 从制度化手段”。此为(创新) 19、结构功能学派认为社会的正常状态 是(平衡状态) 20、整合作用是指(各部分协调成为一 个整体) 21、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的一项内容) 22、初级社会群体的典型形式是(家庭) 23、经验社会学最突出的特征是重视感 性资料的具体搜集方法和经验研究的 (方法论) 24、符号相互作用论的开创者是(米德) 25、人类脱离动物界的主要标志是(劳 动资料) 26、中国城乡发展的理想目标为(城乡 协调发展) 27、下列哪一论点是由丁伯根最早提出 的社会学概念(社会趋同论) 28、社会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是(交 换关系) 29、人类社会与动物社会的本质区别是 (劳动) 30、“社会学”这一新名词是谁初次提

自考社会学概论高频考点

单选题 1.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的代表作之一是:《自杀论》 2.在霍尔的个人空间理论中,为朋友和熟人保留的个人空间是:个人距离 3.通过社会联系与社会关系获取的资源叫做:社会资本 4.在莫顿的失范理论中,不仅拒绝社会认可的的目标和手段,而且试图从个人观念出发以新的目标和手 段来代替,这是:反叛 5.定性分析资料的三个步骤是:审查、分类和汇总 6.人口的双重属性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7.由父母和多对已婚子女以及外孙子女组成的家庭被称为联合家庭 8.以血统、血缘和职业为标准,将社会成员划分为不同群体或社会集团的社会等级制度被称为:种姓 9.决绝社会提供的目标,但仍然遵守社会规范的手段行事,在莫顿的失范理论中被称为:形式主义 10.“社会学之父”—孔德 11.与人类活动相关联的全部自然条件的总和被称为:自然资源 12.人类所特有的用来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是:语言 13.“无孩家庭”被称为:丁克家庭 14.社区发展的经费要在社区内自筹集资,社区发展的人在和骨干要在社区内物色、培养,社区发展的物 资资源要尽量的利用和开发,这体现了社区发展原则中的:自立原则 15.由于生产技术或社会体制变革的规模较大的社会流动都被称为:结构式流动 16.在社会研究的分析类型中,偏重实证主要原则的是:定量分析 17.社会结构类型中,由一些作为社会实体的基本单元和要素构成的社会结构是:实体性社会要素 18.人口数量一般是指:人口规模 19.由一群人所共同认可、有意义地代表其自身之外的标的事物的象征,被称为:符号 20.一个人在社会网络中获得的利益来划分,可将社会网络分为:互利形态和互补形态 21.根据个人和社会网络连接的机密成功度不同,可将社会网络分为:稳固形态和松散形态 22.社会网络的形态以个人在网络中获得的利益来区分,可以分为:互利形态和互补形态 23.一个人进出社会网络的难易程度的不同,可将社会网络分为:封闭形态和开放形态 24.一般认为,所有家庭形式中,为稳定的是:核心家庭 25.社区发展说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以改善社区的居民生活,鼓励社区居民自己来判断和认定其自身 的需要,而不是简单地由政府或其他专家来判定,这体现了社区发展原则中的:民众需要原则 26.以“生活机会”为分配和获得作为核心内容的社会不平等研究传统被称为:分层研究 27.在社会流动的过程中,子女相对于父母地位的变动被称为代际流动 28.偏差行为只是一种被社会定义为偏差的行为,这种观点来自:标签理论 29.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分类、比较,进而对某个或者某类现象的性质或特征做出概括的分析方法 称为:定性分析 30.政府和社会组织为促进社会系统协调运行,对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以及社会发 展的各个环节进行组织,协调,监督和控制的过程被称为:社会管理 31.“生物人”通过社会文化的教化获得人的社会性,获得社会生活资格的的过程被称为:基本社会化 32.在社会化的有关理论中,米德的理论认为:自我分为主我和客我两个部分 弗洛伊德将人格分为:主我、客我、超我三个部分 33.由一对夫妇及其未婚子女生活在一起的家庭叫做:核心家庭 34.城乡基层社区中社区居民依靠自身力量,在政府和其他组织机构的支持下,推动社区有计划的社会变 迁,改善社区经济、社会、文化状况,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称为:社区发展 35.在体质形态上具有共同生活遗传特征的人群被称为:种族

社会学概论复习【精选文档】

社会学概论复习 一、名词解释 1。社会 建立在一定的地域上的,以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享有共同文化的,通过持续互动能保持相对独立的人类生活共同体 2.社会变迁 社会变迁既泛指一切社会现象的变化,又特指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即指社会变化的过程,又指社会变化的结果 3.社会控制 广义的社会控制是指社会组织体系运用社会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手段与方式,对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及价值观念进行指导与约束,对各类社会关系进行调节和制约的过程 4。初级群体 又叫直接群体、基本群体或首属群体,指的是其成员相互熟悉、了解,因而以感情为基础结成亲密关系的社会群体。 库利:初级群体是指具有亲密的、面对面交往与合作特征的群体. 社会分层指的是依据一定的具有社会意义的属性,一个社会的成员被区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与现象 6.社会流动 社会流动也叫“社会位移",指的是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个地位的移动。社会流动既表现为个人社会地位的变化,也表现为个人社会角色的转换,实质上是个人社会关系的改变 7.社会化 社会化不仅是一个“生物人”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内化社会价值标准、学习角色技能、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社会化不仅是青少年时期才会面临的问题,而是一个贯穿人生始终的过程 8。社会互动 社会互动是指社会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具有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 9.角色失调 1)角色冲突 指占有一定地位的个体与不相符的角色期望发生冲突的情境,也就是个体不能执行角色提出的要求就会引起冲突的情境。个体在不同条件下往往有不同的地位、身份与角色.如果它们互不相容,出现矛盾,个体在心理上感到的冲突就是角色冲突。 2)角色不清 个体对自己扮演的角色认识不清楚,或者公众对社会变迁期间出现的新角色认识不清,还没有形成对这一新角色的社会期待,也会造成角色不清。 3)角色中断 由于各种原因使得个体的角色扮演发生中途间断的现象. 4)角色失败 是最严重的角色失调,角色承担者不得不退出舞台,放弃原有的角色。 10。社会越轨 社会越轨,也称越轨行为、离轨行为和偏离行为,是指社会成员个人或群体偏离或违反现存社会规范、价值观念和道德体系的行为.越轨具有普遍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