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新课标新高考历史复习:1.11 太平天国运动含解析

2018新课标新高考历史复习:1.11 太平天国运动含解析

2018新课标新高考历史复习:1.11 太平天国运动含解析
2018新课标新高考历史复习:1.11 太平天国运动含解析

考点集训【P182】

一、选择题

1.美国史学家魏斐德利用冲突——反应理论,论述了太平天国起义是由于西方的冲击才引发的,因此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主要原因是西方的侵略。这段叙述(D)

A.材料充分、结论合理

B.材料充分、结论不合理

C.材料不充分、结论合理

D.材料不充分、结论不合理

【解析】本题考查对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及评价的理解。根据所学可知太平天国运动发生的原因有外国侵略加剧(民族矛盾)、清政府加紧搜刮、自然灾害频仍、宗教因素、洪秀全个人因素等,故此题材料不充分,结论也不合理。此题应该选择D。A、B、C错误。

2.(2016一中)“手持三尺定山河,四海为家共饮和;擒尽妖邪归地网,收残奸宄落天罗;东南西北放皇极,日月星辰奏凯歌;虎啸龙吟光世界,太平一统乐如何!”洪秀全在诗中表达了(A)

A.反抗思想B.共和观念

C.民主主义D.平等主张

【解析】诗中表达的是洪秀全决心灭亡满清异族统治,以及对成功后全国升平景象的美好憧憬,但也浸透着一股浓厚的封建帝王思想。首先排除B、C两项,因为两项都与史实不符。其次,确定本诗歌的主题不是宣扬平等观念。所以排除D项。

3.考古工作者在某庭院墙壁上发现一太平天国时期的宣传标语:“天京天兵威如猛虎,汉口(现湖北武汉)胡儿(指满洲贵族)呆如寒鸡。”依据所学知识判断,这一标语反映的历史事件是(C)

A.金田起义B.三河大捷

C.夺路西征D.挥师北伐

【解析】太平天国运动兴起于1851年广西的金田起义,根据题目中的关键词“湖北武汉”,地点不相符,故A项错误;三河大捷发生于1858年,作战对象是曾国藩的湘军(汉族),与题意不符,故B项错误;西征是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进行的,攻克了安庆、九江、武昌等长江沿线重要城市,与题意相符,故C项正确;北伐是1853年定都天京后向北捣毁清王朝统治中心的军事运动,因粮草不足失利,与题意不符,故D项错误。

4.据《清代野记》记载:“咸丰十年(1860年),庚申科会试,各省士子到京者,不及往年之半……边省竟有全无一人者。”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C) A.太平天国运动冲击B.清朝政治信誉扫地

C.内忧外患政局动荡D.科举制失去吸引力

【解析】本题关键是时间信息咸丰十年(1860年),那个时候内有太平天国运动等农民起义,外有列强侵略,内忧外患政局动荡,所以往京城应试人数少。A不能解释“边省竟有全无一人者”,故排除。清朝政治信誉扫地要到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故排除B;当时科举制还是有吸引力的,排除D。故选C。

5.钱穆先生在他的演讲中提出了一些对太平天国的看法:“他们对下层民众,想推行均田制度,粗浅一些的社会主义,大抵他们是有此想法的。”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有力证据是(B)

A.定都天京B.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C.发动金田起义D.提出《资政新篇》

【解析】联系所学,在太平天国运动中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土地平均,实行圣库制度,这和题干中“想推行均田制度,粗浅一些的社会主义”相符合,正确的选项是B项,A、C、D三项不符合题意。

6.(2016附中)太平军攻占绍兴后,地主“向佃户收租,如乞丐状,善者给数斗,黠者不理”。这反映了(B)

A.“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

B.农民依靠太平天国政权进行抗租斗争

C.太平天国否定了地主土地所有制

D.农民拥护太平天国“有饭同食”的原则

【解析】材料反映了太平天国攻占绍兴后,地主向农民收租困难,农民之所以抗租是依靠太平天国政权的支持,B项正确,A、D材料无关;C项不是材料主旨。

7.(2016一中)拜上帝会的教义中,一方面说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凡天下男子,皆为兄弟;凡天下女子,皆为姊妹。此之谓“上帝原来是老亲”。另一方面又说:“尔知我天父上帝要人生则生,要人死则死,是天上地下之大主宰么?”依据材料可知,在太平天国运动中(B)

A.矛盾的教义导致思想混乱

B.以平等维系互助和以独裁加强纪律

C.宗教实质是对农民的欺骗

D.农民努力探寻和建设理想社会

2018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专题3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的演变.doc

2017年中考专题复习专题3: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的演变国际关系的主要表现方式有战争、和平。和平时期主要进行国际会议、经济合作。本专题的主要内容有:世界近现代以来的三次世界格局的变动、两次世界大战、重要的国际组织几个方面的主要内容,从整体上、世界范围内了解国家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重点详解】 国际格局的演变 仁第一世界大战后建立了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 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的协约国集团为了缔结和约,对战后世界作岀安排,先后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 建立:1919年1月召开巴黎和会,6月协约国与德国签署了《凡尔赛和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在美国的倡议下,1921?1922年美、英、法、日、意、荷、比、葡和中国九国代表签订包括《九国公约》在内一系列条约。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实质:它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 作用:因为它只是暂时调整和缓解了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关系,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所以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 瓦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两极格局 冷战政策: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居于世界第一位,它称霸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胀,但美国又不得不正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这种政策被称为冷战政策。具体表现:政治上推行杜鲁门主义,经济上实施马歇尔计划,军事上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苏美争霸:从20世纪50年代赫鲁晓夫担任苏联领导人后,美苏展开了长达三十多年的争霸。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长达半个世纪的美苏两极格局结束。 影响:消极影响一一美苏争霞,世界局势长期不安宁。积极作用一一两大集团,力量均衡, 防止新的大战的爆发。 3、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趋势: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不复存在,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文太平天国

20XX-20XX第X学期《中国近现史纲要》科目 考查卷 专业:XXXX 班级:XXXXX 任课教师:XXX 姓名:XXX 学号:XXXXX 成 绩: 太平天国 一场轰轰烈烈以推翻清王朝为目标的太平天国运动,历时14年,势力席卷全国十八个省市,沉重地打击了晚清王朝政府。然而却以一个令人难以接受的结局收场,令人惋惜不已。 不可逆转的命运 如果要历数太平天国运动这整个事件发生过程中曾有过的过失,恐怕连小学生都可以列出一箩筐。比如,起义军应趁着北伐破竹之势直取北京,而不应在紫荆山附近徘徊不前。不应该在起义还没胜利之时就在南京建都。更不应该在建都天京后互相猜忌、争权夺利。 太平天国失败了,这是不争的事实。我认为,太平天国的失败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政治上,太平天国是由神权与王权结合统治的皇朝,实质就是神权左右政权,起义大军定都天京后,起义领袖洪秀全一直以天皇自称,总揽朝政大权,圣灵乱封。朝政纲纪紊乱,朝中不但阶级森严,为王为官者为所欲为,神权的统治有时更甚于儒家思想的统治。文化上,尽管太平天国运动一开始就把矛头指向封建意识形态,即孔教和儒学,但由于没有找到新的批判武器,跳不出封建主义的框子,在反孔的同时迷信着天父和天子,没有争取知识分子的支持。新建立起的政权实际上是另一个更暴力的封建王朝。制度上,天朝田亩、资政新篇等纲领只属纸上谈兵,从未有认真推行,亦不见有任何成效可言。至于所谓“开放科举考试予女子应考”,却也仅有那么一次。 至于太平天国失败的客观原因也有两条:一是历史的局限。在封建社会或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以打击地主阶级为目的农民战争,除农民阶层自身以外,还没有其他先进的阶层足以影响和引导农民战争走向新的历程。太平天国运动尽管是在一些新的思想驱动下发生的,但在中国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些新的思想的影响是远远敌不过封建旧势力对它的影响的。这就是历史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局限。二是外国侵略势力和清封建势力的勾结,共同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这也是导致太平天国失败的重要客观原因。 孙中山在《太平天国战史序》“洪氏之覆亡,知有民族而不知有

2018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八专题整合含答案

专题整合 (一)知识结构认读 〔认读要领〕 一大核心:二战后全球经济的发展趋势 两大趋势:经济全球化、经济区域集团化 战后初期两大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国际贸易体系 三大区域经济集团: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 (二)重大历史线索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 (1) 国际经济组织的发展: ① 尖稅与贸易总协定:活动于佃47-1995年间,既是一个多边性国际协定,又是一个临时 性国际组织,对推动世界贸易自由化起较大作用。 ② 世界贸易组织:1995年正式成立,系由矢稅与贸易总协定发展而来。是一个更具权威 性、广泛性,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正式的国际组织,标志着以贸易自由为中心,囊括当今世界经 济各领域的多边贸易体制建立起来。 (2) 世界经济的三大支柱: ① 佃45—佃95年间: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矢贸总协定。 ② 1995年以来,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 当今忙畀经济的全療化枠

(3)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 ①经济区域集团化:由于生产力和分工的发展,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程度进一步加深,促使 一些国家之间建立起较为稳定的经济联系,组成区域性经济集团。当前不同层次的区域经济集团遍及全球。 ②经济全球化:随着世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在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世界各国间的经济合作进一步加深,世界经济越来越成为一个整体。 2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

【题型解读】 1 ?从题型结构上看:题干中有表示否定式的提示或限定词,如“不是” “不 包括” “没 有” “不正确” “错误” “无尖” “不符合” “表述错误”等。 2?从能力需求上看:除历史学科的一般能力外,还突出考查逆向思维能力,综合比较分析能 力,把握史实和历史逻辑矢系的能力。 【典型例题】 在欧洲,一些教堂为前来许愿的人们提供许愿蜡烛。这种小蜡烛是从中国天津 进口的,进价 只有0?06元人民币,折合0 ? 007欧元,而教堂的售价却是0 ? 7欧元。 中国获得的利润很低,欧洲得到的却是“超级利润”。这种现象不能说明 ( ) A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B.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 C ?西方强权使中国产品利润空间很小 D ?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劣势 【技法攻略】 析题干一许愿蜡烛在中国天津制造,出口到欧洲折合 0 ? 007欧元,在欧洲教堂售价 为0 ? 7欧元,升了 100倍,说明发达国家在全球化中处于优势地位,发展中国家处于劣势地 位。 挖寓意一■这100倍的差价说明了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发达国家成为最大的受益者,经济 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析选项一一从材料中可以直接得出A 项、B 项;C 项中的说法不符合材料,中国产品的利润 空间小并不是因为西方的强权,而是因为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经 (三)题型应用体验 2001 年 12 月 11 日中国被正式批 准加入世界贸易 组织 受益者 ③对于发展中国家是 双刃剑,机遇与挑战并 否定型(逆向)选择题

2018年中考专题复习——中国历史综合探究题

一、民主与法制建设都是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民主与法制实现程度都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和提高的。我国也在不断地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了探究中外民主法制建设的历程,九年级三班组织了一次主题:感受“中外民主与法制”的活动。请你参与: ★步骤一:回顾国外民主法制建设的进程 (1)近代社会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从神权到人权、从人治到法治、从专制到民主”的渐进过程。请你用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相关法律文件加以说明。(任意两个) (2)法制建设对资本主义国家度过经济难关,巩固资产阶级统治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请举一典型事例说明? ★步骤二:反思我国民主与法制的探索历程 (3)近代化就是在经济上实现工业化,在政治上实现民主化。哪个事件开启了近代中国政治上的民主化? (4)民主法制建设是不断巩固、完善的过程。总结我国“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1949~1977年期间)的经验教训。 (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走上了依法治国的道路,请举出这一时期制定的一部重要法律加以说明。 ★步骤三:感悟中外民主法制的真谛 (6)民主法制建设与政治经济建设之间有什么关系,请谈谈你的看法? 二、探索创新——拨正国家发展的航向。中国、苏俄(苏联)两国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探索过程既有相似之处,也存在差异。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准各对此进行学习和探究,请你参与其中,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步骤一活动探究 活动Ⅰ:对两国革命道路的探究 (1)要求:模仿小军对俄国革命道路的解说,帮小芳将中国革命道路开辟的解说词补充完。 活动Ⅱ:以两国建设道路的探索为研究对象,结合以下材料,探究相关问题: “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2)材料中“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指的是他实施了什么政策?(1分)“苏联的模式”有何特点? (3)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十年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我们成功仿效了苏联的很多做法,但也有自己的创新,同时也出现过严重失误。请就“成功仿效”、“创新”和“失误”各举一例。 步骤二感悟提高 (4)比较两国探索的成功经验和惨痛教训,你得到的最大启迪是什么? 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1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建党90周年,90载艰苦卓绝,90载荣耀辉煌,9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实现复兴的奋斗凯歌。32000多个平凡但伟大的日子,承载了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一系列重要事件,谱写了壮丽辉煌的历史篇章。 --中央外宣办和中央党史研究室主办的《党史上的今天》开栏的话探究一: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1)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一大”的召开宣告了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请以西安事变为例说明。 (2)党成立后,经过长期革命斗争的磨砺,探索出了一条怎样的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个“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的例子。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宣告了中华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探究二: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 (3)1956年7月1日当生日这天,《长沙晚报》创刊。同年,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请问确立的标志是什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争取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我国逐步探索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请问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党作出了怎样的伟大决策? (3)综观共产党90年的光辉历程,你认为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最成功的经验是什么? 第1页(共3页)

太平天国运动过程是怎样的

太平天国运动过程是怎样的 太平天国是清朝后期的一次由农民起义创建的农民政权,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民战争。下面是分享的太平天国运动过程是怎样的,一起来看看吧。 太平天国运动过程太平天国运动是发生在公元1851年到1864年间的一场旨在推翻清王朝的农民起义,最后以天京沦陷告终。那么太平天国运动过程是怎样的呢? 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包括八个部分,分别是金田起义、永安建制、突围北上、定都天京、出师北伐、领军西征、天京事变和防御战。 金田起义发生在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集结了2万人在广西金田村正式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国,并与杨秀清、冯云山等人组成了领导运动的核心人物。永安建制说的是1851年9月,洪秀全突围北上并成功占领永安,随后洪秀全开始封赏将士。突围北上说的是1852年4月5日,太平军从永安突围,没有攻占下桂林,转而去攻占全州,冯云山被炮弹击中死亡。到1853年1月,太平军已经攻占下武昌,2月又攻下九江、安庆等地。定都天京发生在1853年3月19日,太平军攻下南京,并在此定都,改称天京。出师北伐是1853年5月13日,林凤祥和地方官李开芳等人带领2万军队从浦口出发,经过安徽、河南、山西等地长驱北上,10月29日到达西南的静海和独流镇,并驻扎军队待援。领军西征是发生在北伐的同时,西征的军

队领导者是胡以晃、赖汉英等人,他们带领战船千余,军队两三万从天京逆流而上,开始西征。天京事变发生在1856年,杨秀清因为居功自傲,9月初被部下韦昌辉杀死。防御战过后,天京失守,洪秀全病逝,太平天国运动最终走向失败。 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农民战斗,它的性质也就是反帝反封建的农民战斗。 对于“反地方封建”这五个字中,“帝”指的是帝国主义,帝国主义是一种政治主张,它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掠夺领土或建立经济、政治霸权而凌驾于别国之上,当时的中国在列强的眼中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所以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欲望,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太平天国运动给了帝国主义承重的打击。 “反地方封建”这五个字中,“封建”指的是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它指的是地主或领主占有土地并剥夺农民或农奴的社会形态,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时候,中国的清政府十分腐败,而且极其地懦弱,不断地被外国列强瓜分,所以一些农民阶级决定进行反抗。 所以在太平天国的性质里,还有一个很重要,就是农民战斗,但是也这导致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因为农民阶级存在着局限性。 其实对于太平天国的运动,史学界一直存在着争议,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一是它是一场旧式农民起义,二是它带有资产阶级革命性质,这些都是史学家对于太平天国运动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有些人认为,当时的农民已经不是中世纪的封建农民了,所以他们具有资产阶级主派的特点,所以不同的人对太平天国的运动有着不同的见解,

太平天国历史概述

太平天国历史概述 太平天国运动提出了与历次农民战争不同的施政纲领,初步担负起近代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主张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这些历史功绩是无法否定的,具有十分明显的进步意义。太平天国运动作为一次农民战争,也带有农民阶级本身的弱点,最后失败也是正常的。史学工作者的任务是以科学的态度去研究其成功的经验及失败的教训。我们本着百家争鸣的方针,进行探讨与争鸣,也是非常重要的,但不是要把它骂倒骂臭,太平天国是骂不倒的。太平天国史的厄运,在一个学术讨论会上,一位朋友听到社会上有些人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议论后对我说:“看来太平天国不行了。”我说:“太平天国作为一次运动,早在一百多年前就不行了。但太平天国运动作为一个近代史上的历史事件,它却是永远存在的,至于学界对这一历史事件的褒贬,那不过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已。”当然,我明白这里说的“太平天国不行了”是指对这场运动的评价。确实,一段时间以来,社会上有一部分人对太平天国运动大有骂倒之势。理由概括起来大约有这么几条:一曰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有功,因为太平天国运动破坏了生产力的发展;二曰太平天国破坏中国传统文化,任意烧毁经书;三曰太平天国的拜上帝教是邪教。我把这些贬评说成是太平天国的厄运,是因为这些贬评来势很猛,各行各业的人都有,有学者、教授,也有从事文化事业的工作者,也有党政机关干部,文章发表不少,但很少有过争论。讲的是否事实,是否客观,也很少有人去问个究竟。有些历史研究者虽然有不同意见,但以为对方不是搞专业历史研究

的,因而又常常不屑一顾。其实,对一个历史问题,突然多头并发来阐述一种观点,就不是一个简单认识问题,而是一种思潮了,它的出现必有其社会和历史的原因。思想界和学术界本着“百家争鸣”的方针,进行一些探讨,必要时澄清一些问题,也是一种社会责任,听之任之的态度总是不可取的。其实,在对太平天国的贬评中,有许多观点还是可以作具体分析的。如关于破坏生产力的发展的说法就有欠客观。清中叶以后,生产力已十分落后。由于土地高度集中,农业生产力遭到很大的破坏,社会日趋萧条和贫困。而鸦片战争的爆发,门户失禁,鸦片可以任意输入,严重摧残人民的健康。加上白银外流,国家财政也十分困难。就生产力而言,此时的中国比欧洲整整落后一个社会形态,欧洲处在商品经济的发展阶段,而中国则仍然停滞在自然经济阶段。太平天国运动触动了这种停滞不前的生产力。他们曾经想用《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来改造旧的生产力,不论效果如何,其动机还是应该肯定的。至于说它破坏传统文化,烧毁经书也应作具体分析。在近代中国曾经出现过两次反传统运动,一次是太平天国运动,一次是五四运动。它们所反对象都是孔教和儒学学说。只不过五四运动以民主、科学为武器,而太平天国则因没有掌握科学的武器而使这次反传统的斗争减少了应有的效果。但它作为近代中国最早出现的反传统斗争,其历史意义也是不容否定的。长期以来,孔教和儒学就像一座大山把中国人民压得透不过气来,太平天国敢于举起义旗,确实是要有巨大勇气的。这是进入近代后中国出现的由农民战争领袖发起的一次反传统斗争,尽管出现了不加分析地“敢将孔孟横称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2018年[2018高中历史二战知识点整理]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2018年[2018高中历史二战知识点整 理] 【导语】以德国、意大利、日本 __等轴心国为一方,以反 __同盟和全世界反 __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这就是著名的二战。下面是大的高中历史二战知识点,希望你喜欢。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矛盾发展。凡尔赛条约对德国的惩罚性规定,使战后德国 __复仇主义情绪蔓延,成为 __势力兴起的土壤。战胜国之间也矛盾重重,意大利和日本不满已得利益,伺机重新瓜分世界;美日之间的矛盾不断发展。还有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不同制度之间的矛盾。 2.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对二战的爆发起了催化剂的作用。__引起政治危机,德、日建立 __专政,形成了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 3. __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垄断资本对于利润的追求导致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竞争,随着各国实力对比的变化,急夺世界霸权的斗争日益激烈。 4.英法推行缓靖政策。二战前英法美推行的缓靖政策,助长了__的侵略扩张,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1.“缓靖政策”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前,以英法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对德意日 __国家的侵略扩张所采取的姑息、退让、妥协、纵容的政策。其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牺牲别国的利益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二是将祸水东引,牺牲苏联求得西欧无战事。绥靖政策的实质是:以牺牲局部利益和弱小国家利益为代价,满足 __国家的侵略欲望,尽可能把 __侵略矛头引向社会主义苏联,缓和 __国家之间的矛盾。 2.《慕尼黑协定》是大国强权政治的产物,是绥靖政策进一步发展的产物,是该政策达到顶峰的标志。它严重地侵犯了捷克斯洛伐克的主权,助长了 __德国的嚣张气焰,加速了二战的爆发。同时,这一协定的签订,也加深了苏联对英法的不信任,促使苏联与德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推行祸水西指的自保政策。 1.日本是一个岛国,资源贫乏,国内市场狭小,这使日本垄断资产阶级向外谋求出路。 2.太平洋战争是日、美争夺以中国为重点的亚太地区的必然结果。

2018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训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含解析)新人教版(202102111520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选择题 1.抓住历史事件相关联的因素,有助于梳理知识,加深理解?以下关联不正确的是() A.凡尔赛体系——确立帝国主义在欧洲、美洲和西亚统治的新秩序 B.华盛顿会议一一确立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C.希特勒上台——世界大战欧洲策源地形成 D.杜鲁门主义出台——美苏冷战开始 2.巴黎和会后,德国的军用飞机被肢解(如下图),其依据的是《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 A.向波兰割让“波兰走 廊” B.不得拥有空 军 C.向法国交还阿尔萨斯一一洛 林 D..海外殖民地被瓜分 3.美国《政治周刊》评论说,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所提出的经济计划堪称“罗斯福新政”当代版。罗斯福 新政的主要特点是() A.改变了美国外交策 略 B. 削弱国家资本主义垄断程度 C.根除了美国经济危 机 D.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4.一个历史事实可以由若干事件构成,事件又可以由若干小事件构成,由此可以排出一系列事件的等级或 层次。下列选项符合上述说法的是()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华盛顿会议——《九国公约》 B.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一一十月革命一一社会主义思潮

8. 威廉?本内特在《美国通史》中写道:“数千年轻的男人临时居住在窝棚里, 虽然挣得不多,但他们的健康能够得到保证,重要的是有一种成就感。”罗斯福新政中与之相关的举措是 ( ) A. 恢复工业 B.整顿金融 业 C. 调整农 业 D. 兴办公共工程 9.1919年的巴黎和会和 1945年的雅尔塔会议相似之处有( ) ①大国强权政治明显 ②重新确立战后亚欧政治版图 ③都有关于处理德国问题的内容 ④都有损害 中国主权的做法 C.罗斯福新政一一《全国工业复兴法》 《社会保险法》 D.第二次世界大战一一德国突袭波兰一一德国投降 5. 在华盛顿会议上居主导地位的国家是( A.美国 B.英 C.日 D.法国 6. 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的相同点是( ① 列强操纵,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 ② 充满矛盾和斗争 ③ 侵犯中国的主权 ④ 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 ②③④ D.①②④ 7. 巴黎和会上签订的凡尔赛和约的内容中,最能反映会议分赃性质的是( ①日本攫取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②对德国的军备实行严格控制 ③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瓜分④阿尔萨斯和洛林归于法国 A.①③④ B.②③④ D. ①④ C. ①③ 从事修建长途铁路的工程,

概括太平天国历史过程

概括太平天国历史过程 一、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 1、阶级矛盾尖锐——主要原因(引申出太平天国的主要矛头:反封建) 2、外国的入侵战争赔款、经济入侵(引申出太平天国反帝性质) 3、自然灾害两广地区严重(太平天国爆发于广西的直接原因) 经过鸦片战争,中国的社会矛盾发展了,危机加深了,从而导致了以太平天国为中心、以反封建为主的全国人民大起义。 总之,太平天国运动是长期以来不断激化的阶级矛盾,在民族矛盾刺激下的总爆发。因此,我们可以说:“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响”。 二、酝酿 1、洪秀全创拜上帝教(思想发动) (1)思想来源:西方基督教、中国儒家大同思想、农民平均主义。(引出思想特点)(2)著作:《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原道救世歌》 (3)教义: ①“皇上帝”唯一真神论 ②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③打倒“阎罗妖” 注意比较拜上帝教与基督教思想的不同,从而分析其反封建性。 2、冯云山创立拜上帝会(组织准备) 三、兴起 1、金田起义1851年 2、永安建制(点出太平天国有着浓厚的封建色彩) 3、攻占武昌 4、定都天京(正式与清朝对峙) 四、高潮 1、《天朝田亩制度》——革命纲领 ①土地:不分男女老幼,平均分配 ②产品:圣库 ③评价: A、积极:明确主张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并形成系统的革命纲领,反映了农民阶级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阶级斗争的思想结晶。成为几千年来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B、局限:太平天国追求的是一种落后的小农生产。平均主义不切实际,是一种空想。平均主义是一把双刃剑,在革命初期,农民无田无粮,平均主义可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但在革命初步成功后,农民分得部分田地,它又易挫伤农民的积极性。 2、军事全盛 (1)北伐: (2)西征:鄱阳湖口大捷 (3)东征:攻破江北、江南大营 小结: 鸦片战争后,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激化,不堪压迫的农民纷纷揭竿而起。这次农民战争呈现出新的特点: (1)在反封建的同时承担了反帝国主义的任务,这是以往农民战争所不具备的。由于其反帝又反封,所以它遭到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灭,这是以往农民战争所不曾遇到的新情况。 (2)近代的中国农民已经能够放眼世界,从西方寻找自己的思想武器。把西方基督教与中国传统的儒家大同思想、农民平均主义相结合,创立拜上帝教。用宗教形式宣扬反封建思想。 (3)颁布了前所未有的土地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尽管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平均主义不可能实现,但明确的平均分配土地的纲领是几千年来农民阶级梦寐以求的愿望。 因此说,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尽管它有诸多新特点,但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它不可能有先进的科学的革命指导思想,不可能提出科学的革命纲领,因此它仍然是旧式农民战争的继续。它最终也不可能给中国指出光明前途.大事年表

(完整版)2018高中物理学史(归纳整理版)

2018年高考物理学史总结 物理学史这部分内容在高考卷上通常以选择题形式出现(实验题中也会小概率出现),分值在6分以下,一般情况下不会出偏难怪的,毕竟这不是考纲里的重点。复习建议:以现有的生活经验常识为主,稍加了解就可以。现总结如下:1、伽利略 (1)通过理想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力是维持运动的原因”的观点(2)推翻了亚里士多德“重的物体比轻物体下落得快”的观点2、开普勒:提出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定律;3、牛顿 (1)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2)发现表万有引力定律; 4、卡文迪许:利用扭秤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G 5、爱因斯坦 (1)提出的狭义相对论(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物体)(2)提出光子说,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规律,并因此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3)提出质能方程,为核能利用提出理论基础 2MC E 6、库仑:利用扭秤实验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库仑定律。7、焦耳和楞次 先后独立发现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效应的规律,称为焦耳——楞次定律(这个很冷门!以教材为主!)8、奥斯特 发现南北放置的通电直导线可以使周围的磁针偏转,称为电流的磁效应。 9、安培:研究电流在磁场中受力的规律(安培定则),分子电流假说,磁场能对电流产生作用 10、洛仑兹:提出运动电荷产生了磁场和磁场对运动电荷有作用力(洛仑兹力)的观点。11、法拉第 (1)发现了由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电磁感应现象(教材上是这样的,实际不是有一定历史原因,以教材为主!) (2)提出电荷周围有电场,提出可用电场描述电场,提出电磁场、磁感线、电场线的概念 12、楞次: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的定律,愣次定律:感应电流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13、亨利:发现自感现象(这个也比较冷门)。 14、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指出光是一种电磁波,为光的电磁理论奠定了基础。15、赫兹: (1)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并测定了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2)证实了电磁理的存在。16、普朗克 提出“能量量子假说”——解释物体热辐射(黑体辐射)规律电磁波的发射和

2018新课标新高考历史复习:1.11 太平天国运动含解析

考点集训【P182】 一、选择题 1.美国史学家魏斐德利用冲突——反应理论,论述了太平天国起义是由于西方的冲击才引发的,因此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主要原因是西方的侵略。这段叙述(D) A.材料充分、结论合理 B.材料充分、结论不合理 C.材料不充分、结论合理 D.材料不充分、结论不合理 【解析】本题考查对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及评价的理解。根据所学可知太平天国运动发生的原因有外国侵略加剧(民族矛盾)、清政府加紧搜刮、自然灾害频仍、宗教因素、洪秀全个人因素等,故此题材料不充分,结论也不合理。此题应该选择D。A、B、C错误。 2.(2016一中)“手持三尺定山河,四海为家共饮和;擒尽妖邪归地网,收残奸宄落天罗;东南西北放皇极,日月星辰奏凯歌;虎啸龙吟光世界,太平一统乐如何!”洪秀全在诗中表达了(A) A.反抗思想B.共和观念 C.民主主义D.平等主张 【解析】诗中表达的是洪秀全决心灭亡满清异族统治,以及对成功后全国升平景象的美好憧憬,但也浸透着一股浓厚的封建帝王思想。首先排除B、C两项,因为两项都与史实不符。其次,确定本诗歌的主题不是宣扬平等观念。所以排除D项。

3.考古工作者在某庭院墙壁上发现一太平天国时期的宣传标语:“天京天兵威如猛虎,汉口(现湖北武汉)胡儿(指满洲贵族)呆如寒鸡。”依据所学知识判断,这一标语反映的历史事件是(C) A.金田起义B.三河大捷 C.夺路西征D.挥师北伐 【解析】太平天国运动兴起于1851年广西的金田起义,根据题目中的关键词“湖北武汉”,地点不相符,故A项错误;三河大捷发生于1858年,作战对象是曾国藩的湘军(汉族),与题意不符,故B项错误;西征是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进行的,攻克了安庆、九江、武昌等长江沿线重要城市,与题意相符,故C项正确;北伐是1853年定都天京后向北捣毁清王朝统治中心的军事运动,因粮草不足失利,与题意不符,故D项错误。 4.据《清代野记》记载:“咸丰十年(1860年),庚申科会试,各省士子到京者,不及往年之半……边省竟有全无一人者。”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C) A.太平天国运动冲击B.清朝政治信誉扫地 C.内忧外患政局动荡D.科举制失去吸引力 【解析】本题关键是时间信息咸丰十年(1860年),那个时候内有太平天国运动等农民起义,外有列强侵略,内忧外患政局动荡,所以往京城应试人数少。A不能解释“边省竟有全无一人者”,故排除。清朝政治信誉扫地要到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故排除B;当时科举制还是有吸引力的,排除D。故选C。 5.钱穆先生在他的演讲中提出了一些对太平天国的看法:“他们对下层民众,想推行均田制度,粗浅一些的社会主义,大抵他们是有此想法的。”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有力证据是(B)

2018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全)

第一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一、分封制: 目的:拱卫王室 对象:亲族(主体)、功臣、先代帝王后代 内容:人口、土地 义务:驻守王畿,随从作战,定期朝觐,交纳贡赋等 作用:1、臣属关系更加明确,周王确立天下共主的地位 2、西周成为疆域广大的国家 3、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二、宗法制: 目的:为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内容:①嫡长子继承制(核心)②大宗与小宗(家族等级关系和政治隶属关系)特点:把血缘关系和政治纽带结合在一起 作用:1、保障了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 2、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家国一体。 三、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 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体现,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核和纽带。 四、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神权和王权相结合。 2、分封制下形成了森严的等级秩序。 3、血缘与政治紧密结合。 4、尚未实现中央权力的高度集中。 第二课:大一统与秦朝主义中央集权的确立 一、内容: 1、皇帝制度 表现:①皇帝独尊②皇权至上③皇位世袭。 2、三公九卿制(中央官制): 三公职责:丞相辅佐皇帝处理政务、御史大夫监察百官、太尉负责协助管理军务3、郡县制(地方官制) 特点:中央集权,分工明确 作用:实现了对地方直接有效的控制,把全国纳入到国家政治体制中。 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积极影响:①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②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提高了行政效率,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③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对此后2000多年的中国政治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2018年中考历史专题训练卷抗日战争(有答案)

抗日战争 1.某同学想了解中国抗日战争“十四年抗战”的起点事件,应向他推荐下列哪一部作品? A. B. C.D. 2.下面是某同学整理的西安事变资料卡片。卡片中表述错误的是 A.发生时间 B.发动者 C.解决过程 D.历史影响 3.漫画《东北军脚上的镣铐》形象地揭示了九一八事变后,不到半年,我国就丧失了一百多万平方千米河山的主要原因 A.日军突然发动袭击 B.英美等国纵容日本侵华 C.抗日义勇军力量弱小 D.蒋介石奉行不抵抗政策 4.卢沟桥在古代被誉为“燕京八景”之一,因清代乾隆帝亲笔御书“卢沟晓月”四字立碑于桥头而闻名;卢沟

桥在近代又因日本发动“七七事变”而震惊世界。该事变标志着 A.中国局部抗战开始 B.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5.《南京大屠杀的虚构》出版后,日本右翼势力给予了高度评价,渡部升一在其初版本的护封广告词中写道:“读了此书,如果今后有人仍然再提南京大屠杀,那就只能说他是煽动反日。”我们批驳上述荒谬观点的有力证据是 A.历史专著中对“南京大屠杀”的描述 B.侵华日军老兵的回忆录 C.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摄制的新闻照片 D.当年幸存者的控诉材料 6.在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再次联手,共御外侮。国共第二次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A.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B.八路军、新四军改编的完成 C.国共合作宣言和蒋介石谈话的发表 D.淞沪会战的爆发 7.1937年8月,许多红军战士舍不得摘下带有红五星的八角帽,不愿换上佩有青天白日徽的黄军帽。刘伯承劝道:“这帽徽虽是白的,可我们的心永远是红的!同志们,为了救中国,暂时和红军帽告别吧!”“救中国”的含义是 A.开赴北伐战场 B.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C.胜利结束长征 D.国共合作抗击日寇 8.蒋介石在台儿庄战役大捷后的电报中说:“此次台儿庄之捷,幸赖我前方将士之不惜牺牲,后方同胞之共同奋斗,乃获此初步之胜利。”由此可见,台儿庄大捷的主要原因是 A.前方将士不怕牺牲 B.后方同胞大力支援 C.全民族抗战局面形成 D.蒋介石的正确领导 9.1945年8月15日晚,日本宣布投降的消息传遍全国。全国人民欢欣鼓舞,庆祝抗日战争的胜利。下列有关抗日战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保证 B.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C.外国援助是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D.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

太平天国运动 【教学目标】 1.了解洪秀全,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兴起和发展全盛、转折点、失败标志及原因的史实。 2.简述太平天国的两个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内容和评价。 3.通过对太平天国坚持14年的斗争史实的探索过程,深刻感受农民阶级强烈的反封建意识以及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立志奋发图强、振兴中华,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太平天国兴起的原因、过程和历史意义;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 难点:《天朝田亩制度》的空想性;太平天国由盛转衰及最终失败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直接引入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太平天国运动,它的主要内容有: (一)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 (二)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历程 (三)《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四)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失败原因及历史意义 二、讲授新课 教师引导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内容,形成初步感知。 首先,我们先来学习太平天国运动从开始到结束的全过程。课文从几个方面来让我们了解的呢?大家一起来学习。 (1)原因: 教师:请同学们根据课本回答太平天国运动发生的原因。 学生:(阅读教材,讨论、分析)鸦片战争巨额的军费和赔款,全部转嫁到贫苦农民身上,使本已十分尖锐的社会矛盾更加激化。 教师:外国的侵略和清政府的腐败导致中国社会矛盾的激化,广大农民被迫走上反抗斗争的道路,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教师:(分析)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主要原因,因此,太平天国的主要矛头是“反封建”。而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起了催化剂的作用,所以,太平天国还具有反侵略性质。 总之,太平天国运动是长期以来不断激化的阶级矛盾,是在民族矛盾刺激下的总爆发。因此,我们可以说:“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响。” 教师:(引导学生介绍洪秀全以及“拜上帝会”) ①思想上——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 ②组织上——形成太平天国的领导核心。 (2)发展经过: 教师:结合《太平天国运动形势图》,说一说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 学生:(阅读教材,观察示意图,归纳总结) 教师:(根据学生的归纳总结进行板书) ①金田起义——运动爆发 ②永安建制——初建政权 ③定都天京——同清对峙;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实现“天国”梦 ④北伐西征——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⑤天京事变——由盛转衰;提拔新人,颁布《资政新篇》——改变不利局面 ⑥天京陷落——运动失败 (3)颁布制度: ①《天朝田亩制度》——建国纲领 教师:《天朝田亩制度》从字面上理解是太平天国的土地制度。但实际上它不仅涉及土地问题,同时还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司法等各个方面的社会改革措施。它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因为以土地问题为核心,所以称为《天朝田亩制度》。《天朝田亩制度》以土地问题为核心,那我们来看看它是怎样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的。(展示材料及问题)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杂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天下田,丰

2018年北京市中考历史试题解析

2018年北京市中考历史试题解析 第一部分——选择题 【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境内的原始人类相关知识点。所给图片为北京人头部复原像。自然环境、打制石器没办法还原原始人的相貌,生活想象图是还原之后的想象。 【答案】 A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汉字的演变历程。青铜铭文的部分被称作“金文”。四选项从远到近依次为“A-B-C-D”,故选A。 【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西周分封制相关知识点。题干限定的朝代为周,解题关键句为“封周王室贵族于燕”。“封建亲戚,以屏藩周”,只有B项可选。

【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秦建立后巩固统一的措施。左图反映货币的统一、右图反映文字的统一,可知为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AB不选,通过齐楚燕韩赵魏秦排除D。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三国鼎立相关知识点。观察图片,可知孙刘联军在赤壁大破曹操,所给战役为“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的形成奠定基础,选B。A项,“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的战争为官渡之战,故错误;C,“三国鼎立正式形成”的时间为222年,故错误;D,“结束三国鼎立”为280年司马炎讨吴国获胜,故错误。 【答案】 D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朝代顺序。根据表中信息“南朝北朝、隋朝”之后, “五代十国”之前,“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可知该选唐朝。AB分别属于北朝、南朝,C属于隋朝。

【答案】 D 【解析】本题考查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的相关知识。建国、灭国、和议显示了民族政权间关系的复杂性和动态博弈,故选D。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经济重心南移的相关知识。第一幅图片中,主要经济区在北部的黄河流域,第二幅图里,宋代主要经济区转移到了长江流域。D项,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故正确。

最新人教课标版高中历史必修1《太平天国运动》教材梳理

庖丁巧解牛 知识·巧学·升华 一、太平天国的兴起和发展 1.兴起的原因 (1)阶级矛盾的激化:鸦片战争以后,毒品走私更加猖獗,白银外流和银贵钱贱的问题继续恶化。农民“昔日卖米三斗,输一亩之课有余;今日卖米六斗,输一亩之课而不足”,赋税负担增加一倍以上,以致“民怨沸腾,激成事变”。 (2)民族矛盾的激化: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加紧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新的灾难,进一步激化了阶级矛盾。 2.组织酝酿 1843年,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决心借助上帝权威,宣传反封建思想,以推翻清朝统治。 (1)目的:宣传拜上帝教,推翻清朝统治。 (2)特点:把西方基督教义、中国儒家大同思想同农民的平均主义结合起来。 (3)著作及内容:《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等文章中指出,“皇上帝”是唯一“真神”,就是中国人所说的“天”,人们都是“上帝”即“天”的“赤子”,人人平等,都是兄弟姐妹。清朝最高统治者是“阎罗妖”,号召人们起来“共击灭之”。 (4)意义:洪秀全将千百年来中国农民要求平等自由的理想,通过宗教的理论表述出来,对广大劳动人民产生了很大的号召力。 3.兴起 (1)金田起义:1851年初,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军队称“太平军”,震惊中外的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了。不久,洪秀全称“天王”,率军北上。 (2)永安建制:1851年9月在永安整顿建制,分封王爵,初步建立政权。永安建制既是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同时又为太平天国战争的迅猛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发展 (1)北上进军:1852年,太平军从永安突围北上,冯云山、萧朝贵先后捐躯。太平军连战连捷,队伍不断扩大。 (2)定都天京:1853年,太平军占领南京,改名天京,定为都城,正式建立农民政权,同清政权对峙。 5.全盛 1853年太平军进驻天京后,采取了三大军事行动:北伐、西征、东征,到1856年进入了军事上的全盛时期。 (1)北伐 ①目的:为推翻清政府。 ②经过:1853年,林凤祥、李开芳率军北上,攻到天津郊区,京师震动,清政府急忙从各地调兵围攻太平军。 ③结果:由于孤军深入,给养和武器供应不足,北伐军浴血奋战两年,全部壮烈牺牲。 ④意义:北伐虽然失败了,但它深入清朝统治中心地区,牵制了敌人的兵力,为西征和东征的胜利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太平天国军事上全盛时期的到来,也有北伐军壮士的一份功劳。 (2)西征: 巩固了天京大本营。因为天京居于长江下游,“自古平江南之策,必据上游之势,建瓴

2018高考历史知识点系统总结

2018高考历史知识点系统总结 专题一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 【考纲要求】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4、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主义制度的加强。 ◇ 【课程标准】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事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 形成与影响; 3、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4、了解明内阁、清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主义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 会发展的影响。 907 960 1127 1279 1368 1644 1912 1949 【知识网络】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知识整合】 一、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

⑴、目的: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 巩固奴隶主国家政权。 ⑵、分封的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 ⑶、诸侯的权利和义务:①、服从周天子的命令 ②、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 ③、在自己的封疆内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 ⑷、分封制的作用: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有利于周朝开 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但后来出现了诸侯争霸战争,周天子的权 威逐渐削弱,分封制逐渐瓦解,后被郡县制所取代。(春秋战国时期) 2、宗法制: ⑴、宗法制的基本内容:①、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②、确立了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 ③、由血缘关系的亲疏,形成森严的“周天子——诸侯——卿大夫 ——士”的等级制度。 ⑵、特点:嫡长子继承制(大宗、小宗)。 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分封制(互为表里)。 ⑷、实质: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 ⑸、影响:稳固秩序,防止争夺;巩固分封制;宗法观念成为传统 思想内容之一。 【拓展:宗法关系有利于凝聚宗族,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切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等级森严的宗族网,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3、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①、形成完备的分封制、宗法制,互为表里维护统治。 ②、族权与政权的合二为一,以宗法制为核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③、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④、最高决策集团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 【拓展】 ⑴、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及对西周统治的作用 ①、关系:宗法制和分封制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宗法制维系了分封制,分封制是宗法制在 政治上的表现。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核和纽带。 ②、作用:分封制和宗法制互为表里,既防止贵族之间因为权力的继承问题发生纷争,又保 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既 强化中央控制能力,又促进地方之间的联系。 ⑵、宗法制对我国社会有什么深远影响? 消极:成为数千年封建统治者享受特权的凭借,传宗接代,重男轻女的思想,任人唯亲,裙带关系…… 积极:它形成了认祖归宗的思想,构成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孝顺长辈、恪守孝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