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结构力学重难点完美复习资料复习课程

结构力学重难点完美复习资料复习课程

结构力学重难点完美复习资料复习课程
结构力学重难点完美复习资料复习课程

<<<<<<精品资料》》》》》

结构力学重难点复习资料

第二章结构的几何构成分析

1、首先必须深刻理解几个基本概念,这几个概念层层递进。

●几何不变体系:不计材料应变情况下,体系的位置和形状不变。

在几何构成分析中与荷载无关,各个杆件都是刚体。

●刚片:形状不变的物体,也就是刚体。

在几何构成分析中,刚片的选取非常重要,也非常灵活,可大可小,小至一根杆,大至地基基础,皆可视为刚片。

●自由度:体系运动时可以独立改变的坐标的数目。

在平面内,一点有2个自由度,一刚片有3个自由度。

●约束:减少自由度的装置。

一根链杆(或链杆支座)相当于1个约束;

一个铰(或铰支座)相当于2个约束,注意两根链杆和一个铰在约束方面的功能完

全可等同,可根据几何构成分析的需要相互转换,另外注意瞬铰的概念,两根链杆

直接铰接在一点,该点可视为实铰,两根链杆延长后相交在一点,该点则是瞬铰,一个瞬铰也相当于2个约束,两根链杆若平行,瞬铰在平行方向的无穷远处;

一个刚结点(或固定端)相当于3个约束。

●多余约束:增加一个约束,体系的自由度并不减少,该约束就是多余约束。

注意一个约束是否多余约束,必须视必要约束而定。只有必要约束确定后才能确定多余约束,不能直接说哪个约束是多余约束。

2、必须深刻理解几何不变体系的组成规律。

教材上列出4个规律,其实基本的规律只有一个,就是三角形规律,即小学数学就传授的“三角形是稳定的”。

片法则、三刚片法则中“三铰不共线”、“三链杆不互相平行或相交于一点”的条件,若不满足,则为瞬变体系。

3、给大家推荐几何构成分析的基本思路和步骤

●若有基础,首先看基础以外部分与基础的联系数:等于3,则只分析基础以外部分,

若几何不变,则整体几何不变,若几何可变,则整体几何可变;不等于3,则须将

基础作为一个刚片来分析;

● 观察是否有二元体,剔除所有的二元体;

从基本的刚片(特别是铰接三角形)出发,不断地扩大刚片,用两刚片法则或三刚片法则来分析,有些杆件较多的体系可能须多次运用两刚片法则或三刚片法则来分析。 4、平面体系的计算自由度 W 的求法

(1) 刚片法:体系看作由刚片组成,铰结、刚结、链杆为约束。 刚片数 m ;

约束数:单铰数 h ,简单刚结数 g ,单链杆数 b 。 W = 3m-﹙3g +2h +b ﹚

(2) 节点法:体系由结点组成,链杆为约束。 结点数 j ;

约束数:链杆(含支杆)数 b 。 W = 2j – b (3) 组合算法

约束对象:刚片数 m ,结点数 j

约束条件:单铰数 h ,简单刚结数 g ,单链杆(含支杆)数 b W = (3m + 2j )-(3+2h+ b )

第三章 静定结构的受力分析

1、内力符号规定:轴力以拉为正;剪力顺时针转为正;弯矩使杆件下侧受拉为正 求截面内力时,应假设这一点的界面上有一个轴力,一个剪力,一个弯矩

切内力计算的是截面左端与截面右端的相对作用力,故求内力时,只看其中一端

弯矩图--习惯绘在杆件受拉的一侧,不需标正负号 轴力和剪力图--可绘在杆件的任一侧,但需标明正负号

2s 2

d d ()d d F M q x x x

==-

无外力均布荷载q 集中力P 集中力偶

M

铰处V图为零处有突变无变化无变化

M图有极值有尖角有突变为零

2、内力计算注意:

1)集中力作用的截面其左、右两侧的剪力是不同的,两侧相差的值就是该集中力的大小。2)集中力矩作用截面的两侧弯矩值也是不同的,其差值就是集中力矩的大小。

3、作内力图的方法:

1,先求反力

2,利用截面法求控制截面弯矩

3,在结构图上利用叠加法作每一单元的弯矩图,从而得到结构的弯矩图

4,以单元为对象,对杆端取矩可以求得杆端剪力,剪力图可画在杆轴的任意一侧,但必须标注正负号,以未知数个数不超过两个为原则,取结点由平衡求单元杆端轴力

5,结构力学作内力图顺序为“先区段叠加作M图,再由M 图作F

S 图,最后F

S

作F

N

图”,这

种作内力图的顺序对于超静定结构也是适用的。

4、多跨静定梁

基本部分:结构中不依赖于其它部分而独立与地基形成几何不变的部分附属部分:结构中依赖基本部分的支承才能保持几何不变的部分

分析顺序:应先附属部分,后基本部分。

荷载在基本部分上,只基本部分受力,附属部分不受力;

荷载在附属部分上,除附属部分受力外,基本部分也受力。

Eg:

eg.

剪力大小:由弯矩图斜率或杆段平衡条件;

剪力正负:转动基线与弯矩重合,顺时针旋转则剪力为正,或由支座反力,集中荷载方向判别。

5、桁架: 只受结点荷载作用的铰结体系。

结点法:(首先进行零杆简化)

1,以结点作为平衡对象,结点承受汇交力系作用。

2,按与“组成顺序相反”的原则,逐次建立各结点的平衡方程,则桁架各结点未知内力数目一定不超过独立平衡方程数。

3,由结点平衡方程可求得桁架各杆内力。

图上位于对称轴上的杆1、2都是零杆。

(因为1,2杆对称,如果有力的作用,均向上或者向下,但A

点上没有一个竖向的里能够平衡它)

截面法:作一截面将桁架分成两部分,然后任取一部分为隔离体 (隔离体包含一个以上的结点),根据平衡条件来计算所截杆件的内力。

应用范围: 1、求指定杆件的内力 2、计算联合桁架。

步骤:

1. 求支反力(同静定梁);

2. 作截面(用平截面,也可用曲截面)截断桁架,取隔离体;

2=

3. (1)选取矩心,列力矩平衡方程(力矩法)(2)列投影方程(投影法); 选取截面时应注意: 1、尽量使所截断的杆件不超过三根(隔离体上未知力不超过三个),可一次性求出全部内力; 2、选择适宜的平衡方程,最好使每个方程中只包含一个未知力,避免求解联立方程。 3、若所作截面截断了三根以上的杆件,但只要在被截各杆中,除一杆外,其余均汇交于一点(力矩法)或均平行(投影法),则该杆内力仍可首先求得。 计算技巧:截面单杆求解

截面单杆:用截面切开后,通过一个方程可求出内力的杆

1, 截面上被切断的未知轴力的,杆件只有三个,三杆均为单杆

2, 截面上被切断的未知轴力的杆件除一个外交于一点,该杆为单杆

3 , 截面上被切断的未知轴力的杆件除一个均平行, 该杆为单杆

6、静定结构的一般特性:

(1) 温度变化、支座移动以及制造误差均不引起静定结构的内力变化,但会造成位移变化 (2) 若取出的结构部分(不管其可变性)能够平衡外荷载,则其他部分将不受力 (3) 静定结构的内力与结构中各杆的截面刚度无关。 7、多跨静定梁的几何构成与内力特点

8、桁架零杆的判断

在特定荷载作用下,桁架中内力为零的杆件称为零杆。

首先判断桁架的零杆,将有助于用结点法或截面法计算桁架。零杆的三种基本情况为: ● 两根杆汇交于一铰结点,结点上无外荷载,此两杆皆为零杆。

因为结点平衡,1S 和2S 的合力为零, 因此01=S ,02=S 。

● 三根杆汇交于一铰结点,其中两根杆共线,结点上无外荷载,另外一根不共线的杆为零杆。

因为结点平衡,在垂直于共线的两根

几何构成特点:分级(基本部分,第一级附属部分,第二级附属部分……) 内力特点:某一级上受荷载作用,在该级和高于该级的部分才有内力,低于该级的部分无内力。

计算顺序:与几何构造顺序相反,从低级到高级。 多跨静定梁的

1S

1S

2S 03=S 4S 杆轴线方向投影,因此03=S

● 对称桁架(支座、几何形状、荷载皆对称),对称轴上K 形结点的两根斜杆为零杆。 在垂直于1

S 和2

S 的方向投影,

0sin sin 43=+ααS S 43S S -= 根据对称性,43S S =, 因此043==S S 。

9、静定组合结构的合理计算顺序

组合结构既有梁、刚架结构(全为受弯构件)的特点,也有桁架结构(全为轴向拉压构件)的特点。一定要分清哪些是梁式杆,哪些是链杆。要根据体系的几何构成特点选择合理的计算顺序,选择合理的截面,在计算出所有链杆轴力前,不要截断梁式杆。一般顺序是:先求出支座反力;再用截面法切开两刚片或三刚片的联系部分,求出约束反力;再用结点法,或取梁式杆整体为对象,求出其它链杆的轴力;最后分析梁式杆的荷载,计算梁式杆的内力。

第五章 虚功原理与结构位移计算

熟练掌握:用虚力原理求支座移动时静定结构的位移,

图乘法求荷载作用下静定梁、刚架的位移。

1、刚体虚功原理的两种应用

2、图乘法应用的注意事项

基于单位力法的图乘法是求荷载作用下结构位移的最重要的方法,必须熟练掌握。

?=EI

Ay ds EI M M P

0 ● 标距0y 应取自直线弯矩图中,A 和0y 在杆的同侧则乘积为正,否则为负。 ● 对二次抛物线弯矩图,只需记住标准的二次抛物线面积公式lh A 3

2

=,其它非标准的二次抛物线可分解成直线和标准的二次抛物线的叠加。

● 对分段折线弯矩图必须分段考虑,对梯形弯矩图最好分解计算。位移公式:

3、常见图形的形心和面积

以上图形的抛物线均为标准抛物线:抛物线的顶点处的切线都是与基线平行 如果有一个图形为折线,则应分段考虑。

第6章 力法

1、关于结构的超静定次数与多余约束

正确判断超静定次数是用力法计算超静定结构的前提。教材上提到用公式确定结构的超静定次数,建议大家不用此方法,还是利用几何构成分析来确定超静定次数和多余约束,因为那两个公式并不太好应用,容易出错,即使算出了超静定次数,还是要利用几何构成

去掉多余约束,用多余未知力1X 代替,就是力法的基本未知量 满足平衡条件的1X 有无数个 (因为平衡方程数少于未知量数)

形协调条件:01111=?+P X δ 就是力法的基本方程 即满足平衡条件的1X 有无数个,

满足平衡条件和变形条件的1X

有且仅有一个 分析来确定多余约束。

● 判断超静定次数的基本原则:

去掉一根链杆支座或切断一根链杆,或在梁式杆中加入一个单铰,则去掉1个约束; 去掉一个铰支座或切断一个单铰,则去掉2个约束; 去掉一个固定支座或切断一根梁式杆,则去掉3个约束;

● 要正确保留必要约束,不要把原结构拆成几何可变体系;另外要明确,一个超静定结构可以拆成多种形式的静定结构,但去掉的多余约束的个数相同。

2、深刻理解力法的基本原理 力法的基本原理和三个“基本”(基本未知量、基本体系、基本方程)在教材的第二节,通过一个典型的一次超静定梁作了阐述。在此作图解式的说明:

3、深刻理解力法典型方程中每一个方程、每一项、每个符号的含义

n 次超静定结构的力法的基本方程是利用叠加原理导出的,无论结构是什么型式、力法的基本未知量和基本体系怎么选取,其力法的基本方程均为此形式,也称力法的典型方程:

??????

?=?++++=?++++=?++++0

0022112222212111212111nP n nn n n P

n n P n n X X X X X X X X X δδδδδδδδδ 或 {}{}{}0][=?+P X δ 每个方程代表了某个多余约束处的变形条件,即基本体系在外载荷和所有多余未 力(基本未知量)共同作用下该多余约束处位移为零;每一项代表了基本体系在一个因素单独作用下某个多余约束处的位移;柔度系数ij δ表示了基本体系在单位力1=j X 作用下沿i X 方向产生的位移(附带说明:柔度系数、自由项皆有两个下标,第一个下标表示产生位移的地点,第二个下标表示产生位移的原因,可简称为“前地点、后原因”),柔度矩阵为对

用图乘法求柔度ij δ(只需求柔度矩阵的对角线元素、上三角或下三

?

解n 元一次线性方程组,求出基本未知量X X X ,,,21

利用叠加原理求超静定结构的弯矩

P i i P n n M M X M M X M X M X M +=++++=∑ 2211

称矩阵(位移互等定理),主系数ii δ恒大于零;自由项iP ?表示了基本体系在外载荷单独作用下沿i X 方向产生的位移。

4、力法计算超静定结构的标准步骤

大家在深刻理解力法的基本原理和典型方程后,一定会觉得力法是非常标准化、模式化、程序化的一种方法,不论用力法计算何种型式的超静定结构(在荷载作用下),都可分为以下标准的五大步(以弯曲变形体系为例):

5、对称性的利用

对称结构在是指几何尺寸、支座、杆件刚度都关于某根轴线对称的结构,结构力学中对称结构是较常见的,在前面静定结构的分析中已处理过对称静定结构的内力和变形,细心的同学可能已总结过它们的特点,现在对荷载作用下的对称超静定结构,最好利用对称性简化力法的计算。

●对称结构的内力与变形特点总结:

●对称结构受对称或反对称荷载作用,用力法计算,有两种处理方式:

选取对称的基本结构,在对称荷载作用下只考虑对称基本未知量,在反对称荷载作用下只考虑反对称基本未知量;

沿对称轴切开结构,根据对称轴截面上的内力或位移特点,安上相应的支座,对任一个半边结构计算,然后根据内力图对称性补齐成整体的内力图。

●对称结构受非对称荷载作用,可将荷载分成对称和反对称两组(除非荷载分解很复杂),再利用对称性计算。

怎样突出教学重点

怎样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 教学重点主要是指每一节课中,学生应该掌握的新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或对新知识、技能的应用。它是一堂课的中心,是贯穿于一堂课的灵魂和主线。重点内容往往是学生最难理解的知识点,如果学生掌握了重点,这节课就算成功了,那么如果突出重点呢、突破难点呢? 一、认真备课,抓住教材的重难点。 老师在上课之前先“吃透教材”,认真阅读教材,理解教材内容,对教材的理解达到“懂、透、化”的要求,实现新知识的系统化,抓住了教材的重难点。再“吃透学生”,要了解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发展水平、特点。然后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有了课前充分合理的教学准备,才能为教学重点的突出和难点的突破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二、以旧知识为生长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每项新知识往往是旧知识的延伸和发展,又是后继知识的基础知识。这些新旧知识节节相连,环环相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早准知识的生成点,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关系,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比如:《找质数》一课的重点知识是让学生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而这部分的知识是由前面学的旧知识《找因数》组合而成的,因此就要复习怎样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了。课堂中,我是这样处理的:知识生长点——复习旧知识:请找出1、2、3、4、9、12、各数

的因数。学生回答: 1=1×1 1的因数有:1 2=1×2 2的因数有:1、2 3=1×3 3的因数有:1、3 4=1×4=2×2 4的因数有:1、2、4 9=1×9=3×3 9的因数有:1、3、9 12=1×12=2×6=3×4 12的因数有:1、2、3、4、12 新旧知识连接点——教师提出问题:1、2、3、4、9、12、这些数中,只有一个因数是(),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是(),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因数是()。 教师: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叫做什么数?一个数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因数叫做什么数?1是什么数?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新内容,请同学们结合课本说一说,怎样的数是质数?怎样的数是合数?1为什么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这样学生顺利地掌握质数于合数的意义,从而突破难点。 三、以板书设计为突破口,突出重点。 板书是课堂教学的缩影,具有很强的示范和引导作用,学生一抬头,对本节课重点一目了然,看得明白,记得扼要,学得精当,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例如:在《找质数》一课教中,为了突破这节课的重点,我把突破口放在设计板书上,如下: 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质数。例如:2、3、5、7、11、13… 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别的因数——合数。例如:4、6、8、9…

结构力学知识点复习过程

建筑物和工程设施中承受、传递荷载而起骨架作用的部分称为工程结构,简称为结构。 从几何角度来看,结构可分为三类,分别为:杆件结构、板壳结构、实体结构。 结构力学中所有的计算方法都应考虑以下三方面条件: ①力系的平衡条件或运动条件。 ②变形的几何连续条件。 ③应力与变形间的物理条件(或称为本构方程)。 结点分为:铰结点、刚结点。 铰结点:可以传递力,但不能传递力矩。 刚结点:既可以传递力,也可以传递力矩。 支座按其受力特质分为:滚轴支座、铰支座、定向支座、固定支座。 在结构计算中,为了简化,对组成各杆件的材料一般都假设为:连续的、均匀的、各向同性的、完全弹性或弹塑性的。 荷载是主动作用于结构的外力。 狭义荷载:结构的自重、加于结构的水压力和土压力。 广义荷载:温度变化、基础沉降、材料收缩。 根据荷载作用时间的久暂,可以分为:恒载、活载。 根据荷载作用的性质,可以分为:静力荷载、动力荷载。 结构的几何构造分析 在几何构造分析中,不考虑这种由于材料的应变所产生的变形。 杆件体系可分为两类: 几何不变体系------在不考虑材料应变的条件下,体系的位置和形状是不能改变的。 几何可变体系------在不考虑材料应变的条件下,体系的位置和形状是可以改变的。 自由度:一个体系自由度的个数,等于这个体系运动时可以独立改变的坐标的个数。 一点在平面内有两个自由度(横纵坐标)。 一个刚片在平面内有三个自由度(横纵坐标及转角)。 凡是自由度的个数大于零的体系都是几何可变体系。 一个支杆(链杆)相当于一个约束。可以减少一个自由度。 一个单铰(只连接两个刚片的铰)相当于两个约束。可以减少两个自由度。一个单刚结(刚性结合)相当于三个约束,可以减少三个自由度。 如果在一个体系中增加一个约束,而体系的自由度并不因而减少,则此约束称为多余约束。增加了约束,计算自由度会减少。因为w=s-n . 瞬变体系:本来是几何可变、经微小位移后又成为几何不变的体系称为瞬变体系。 实铰:两个刚片(地基也算一个刚片),如果用两根链杆给链接上,并且两根链杆能在其中一个刚片上交于一点,所构成的铰就叫实铰。 瞬铰:两个刚片(地基也算一个刚片),如果用两根链杆给链接上,两根链杆在两刚片间没有交于一点,而是在两根链杆的延长线上交于一点,从瞬时微小运动来看,这就是瞬铰了。两根链杆所起的约束作用等效于在链杆交点处上面放了一个单铰的约束作用。通常所起作用为转动。 截面上应力沿杆轴切线方向的合力,称为轴力。轴力以拉力为正。 截面上应力沿杆轴法线方向的合力称为剪力。剪力以绕微段隔离体顺时针转者为正。 截面上应力对截面形心的力矩称为弯矩。在水平杆件中,当弯矩使杆件下部受拉时,弯矩为正。 作轴力图和剪力图要注明正负号。作弯矩图时,规定弯矩图的纵坐标应画在受拉纤维一边,不注明正负号。 通常在桁架的内力计算中,采用下列假定: ①桁架的结点都是光滑的铰结点; ②各杆的轴线都是直线并通过铰的中心; ③荷载和支座反力都作用在结点上。 根据几何构造的特点,静定平面桁架可分为三类:简单桁架,联合桁架,复杂桁架。 在单杆的前提下,当结点无荷载作用时,单杆的内力必为零。此单杆称为零杆。 由链杆和梁式杆组成的结构,称为组合结构。 链杆只受轴力作用;梁式杆除受轴力作用外,还受弯矩和剪力作用。 三铰拱受力特点: ①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梁没有水平反力,而拱则有推力。 ②由于推力的存在,三铰拱截面上的弯矩比简支梁的弯矩小。弯矩的降低,使拱能更充分地发挥材料的作用。 ③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梁的截面内没有轴力,而拱的截面内轴力较大,且一般为压力。 合理拱轴线:在固定荷载作用下使拱处于无弯矩、无剪力、而只有轴力作用的轴线。 合理轴线:通常指具有不同高跨比的一组抛物线。 影响线 内力影响线:表示单位移动荷载作用下内力变化规律的图形。无论在剪力、弯矩、支座反力的影响线图中都需要标上正负号。影响线是研究移动荷载最不利位置和计算内力最大值(或最小值)的基本工具。 荷载:特定单位移动荷载P=1 固定、任意荷载最不利位置:如果荷载移动到某个位置,使某量Z达到最大值,则此荷载位置称为最不利位置。 影响线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用来确定荷载的最不利位置。 定出荷载最不利位置判断的一般原则是:应当把数量大、排列密的荷载放在影响线竖距较大的部位。 计算结构的位移目的有两个: ①一个目的是验算结构的刚度,即验算结构的位移是否超过允许的位移限值。 ②另一个目的是为超静定结构的内力分析打下基础。 产生位移的原因主要有下列三种: ①荷载作用②温度变化和材料胀缩③支座沉降和制造误差 一组力可以用一个符号P表示,相应的位移也可用一个符号Δ表示,这种夸大了的力和位移分别称为广义力和广义位移。 图乘法的应用条件:①杆段应是等截面直杆段。②两个图形中至少应有一个是直线,标距y0 应取自直线图中。 互等定理包括四个普遍定理:①功的互等定理②位移互等定理 ③反力互等定理④位移反力互等定理。 3、对称结构就是指: ①结构的几何形式和支承情况对某轴对称。 ②杆件截面和材料性质也对此轴对称。(因而杆件的截面刚度EI对此轴对称) 4、对称荷载:对称荷载绕对称轴对折后,左右两部分的荷载彼此重合(作用点相对应、数值相等、方向相同) 反对称荷载:反对称荷载绕对称轴对折后,左右两部分的荷载正好相反(作用点相对应、数值相等、方向相反) 超静定结构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无荷载作用时,由于其他因素(如:支座移动、温度改变、材料收缩、制造误差)的作用也可以产生内力。 超静定结构:由于其他因素(如:支座移动、温度改变、材料收缩、制造误差)的作用可以产生位移也可以产生内力。 静定结构:由于其他因素(如:支座移动、温度改变、材料收缩、制造误差)的作用可以产生位移但不能产生内力。 力法:多余未知力静定结构变形协调(位移相等) 位移法:结构独立结点位移(角、线位移)超静定单杆(是用位移表示的)平衡方程 2、系数EAi /Li是使杆端产生单位位移时所需施加的杆端力,称为杆件的刚度系数。 体系的自由度指的是确定物体位置所需要的最少坐标数目。 拱的基本特点是在竖向荷载作用下会产生水平支座反力。 .静定结构的特性:(1)静定结构的全部约束反力与内力都可以用静力平衡方程求得。(2)温度变化、支座位移不引起静定结构的内力。3)当一个平衡力系作用在静定结构的某一自身几何不变的杆上时,静定结构只在该力系作用的杆段内产生内力。(4).作用在静定结构的某一自身为几何不变的杆 段上的某一荷载,若用在该段上的一个等效 力系来代替,则结构仅在该段上的内力发生 变化,其余部分内力不变。 1.平面杆件结构分类? 梁、刚架、拱、桁架、组合结构。 2.请简述几何不变体系的俩刚片规则。 两刚片用一个铰和一根不通过该铰链中心的链杆或不全交于一点也不全平行的三根链杆相联,则组成的体系是几何不变的,并且没有多余约束。 3.请简述几何不变体系的三刚片规则。 三刚片用不共线的三个铰两两相联或六根链杆两两相联,则组成的体系是几何不变体系,且没有多余约束。 4.从几何组成分析上来看什么是静定结构,什么是超静定结构?(几何特征) 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是静定结构,有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是超静定结构,有几个多余约束,即为几次超静定。 5.静定学角度分析说明什么是静定结构,什么是超静定结构? 只需要利用静力平衡条件就能计算出结构全部支座反力和构件内力的结构称为静定结构;全部支座反力和构件内力不能只用静力平衡条件确定的结构称为超静定结构。 6.如何区别拱和曲梁 杆轴为曲线且在竖向荷载作用下能产生水平推力的结构,称为拱;杆轴为曲线,但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无水平推力产生,称为曲梁。 7.合理拱轴的条件? 在已知荷载作用下,如所选择的三铰拱轴线能使所有截面上的弯矩均等于零,则此拱轴线为合理拱轴线。 仅供学习与参考

结构力学重难点完美复习资料

文档 结构力学重难点复习资料 第二章结构的几何构成分析 1、首先必须深刻理解几个基本概念,这几个概念层层递进。 ●几何不变体系:不计材料应变情况下,体系的位置和形状不变。 在几何构成分析中与荷载无关,各个杆件都是刚体。 ●刚片:形状不变的物体,也就是刚体。 在几何构成分析中,刚片的选取非常重要,也非常灵活,可大可小,小至一根杆,大至地基基础,皆可视为刚片。 ●自由度:体系运动时可以独立改变的坐标的数目。 在平面,一点有2个自由度,一刚片有3个自由度。 ●约束:减少自由度的装置。 一根链杆(或链杆支座)相当于1个约束; 一个铰(或铰支座)相当于2个约束,注意两根链杆和一个铰在约束方面的功能完 全可等同,可根据几何构成分析的需要相互转换,另外注意瞬铰的概念,两根链杆 直接铰接在一点,该点可视为实铰,两根链杆延长后相交在一点,该点则是瞬铰,一个瞬铰也相当于2个约束,两根链杆若平行,瞬铰在平行方向的无穷远处; 一个刚结点(或固定端)相当于3个约束。 ●多余约束:增加一个约束,体系的自由度并不减少,该约束就是多余约束。 注意一个约束是否多余约束,必须视必要约束而定。只有必要约束确定后才能确定多余约束,不能直接说哪个约束是多余约束。 2、必须深刻理解几何不变体系的组成规律。 教材上列出4个规律,其实基本的规律只有一个,就是三角形规律,即小学数学就传授的“三角形是稳定的”。 片法则、三刚片法则中“三铰不共线”、“三链杆不互相平行或相交于一点”的条件,若不满足,则为瞬变体系。 3、给大家推荐几何构成分析的基本思路和步骤 ●若有基础,首先看基础以外部分与基础的联系数:等于3,则只分析基础以外部分, 若几何不变,则整体几何不变,若几何可变,则整体几何可变;不等于3,则须将

小学英语课程标准重难点

英语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性质 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 ...双重性质。 二、课程基本理念(6条):(论述题) (一)注重素质教育,体现语言学习对学生发展的价值。 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打基础,为他们未来发展创造条件。语言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学生学习一门外语能够促进人的心智发展。 (二)面向全体学生,关注语言学习者的不同特点和个体差异。 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应面向全体学生,,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因学生在年龄、性 格等方面存在差异,他们具有不用的学习需求和学习特点。 (三)整体设计目标,充分考虑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 英语学习具有明显的渐进性和持续性特点。语言学习持续时间长,而且需要逐渐积累。英语课程应按照学生的语言水平及相应的等级要求组织教学和评价活动。 (四)强调学习过程,重视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英语课程提倡采用既强调语言学习过程又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成效的语言教学途径和方法, 尽可能在真实语境中为学生创造运用语言的机会。 (五)优化评价方式,着重评价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英语课程评价体系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通过采用多元优化的评价方式,评价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水平,并通过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日常教学中的评价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终结性评价着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包括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 识等方面。 (六)丰富课程资源,拓展英语学习渠道。 语言学习需要大量的输入,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对英语学习尤其重要。创造性地开发利用生活中的英语学习资源如广播,网络等拓展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 三、课程设计思路 整个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包括义务教育和高中两个阶段,按照能力水平设为九个级别。 二级为6年级结束时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 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整体发展的基础之上。

如何突破重点难点

如何突破重点难点 课堂教学要完成认知目标,就需要解决好“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这 两个常规问题,帮助学生理清头绪,从而有效地学习教材。所谓教学重点是某 知识单元的核心或是后继学习的基石或有广泛应用等知识点,所谓教学难点是 指“学生接受比较困难的知识点或问题不容易解决的地方。”一、如何突出重点?1.设计动手操作活动突出重点。学生对自己亲自动手做的活动印象会格外深刻,动手有利于加深对学生对重点问题的记忆。例如,填表、实验、收集资 料等活动,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记忆重点知识。2.板书突出法。一般说来,写 在黑板上的都是重要的。根据教学重点来设计板书,能让人一目了然。老师在 课堂上指导学生根据板书学会记笔记,或利用板书小结本课重点,都可以让学 生加深记忆。3.练习法。练习是增强对知识点理解、掌握的一种主要方法,做 练习最关键的是讲究选题的针对性,不然,不但不能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还影 响对知识的理解和深化。选题很重要,应带着问题去找习题、编习题。只要从 每一个练习中得到一点收获,一点启发,对初学的学生来说都是一个促进,一 个鼓舞,对培养兴趣,打好基础有很好的作用。有时几个练习能全面反映某一 知识点,我们要善于寻找分析、归纳,从而对知识点有个全面深入的理解。如 果学生对某一方面理解不正确,我们就专门找这样的习题练,如果认识不全面,就要从多方面找习题练。选题不要运算太复杂,综合性太强,否则会影响对基 础知识的理解。针对性的练习是一个专用武器,它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攻克重

点。二、如何讲清难点?难点有两种情况:一是教材本身内容的难度大;二是 由学生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决定的难点。1.从教学难点出发,以生活为源泉,善于创设情景。物理学和实际生活集合紧密,首先要寻找一个能引起学生共鸣 和兴趣的话题作为难点的切入点。然后采用阶梯设疑法,即设计问题有梯度, 由浅入深,由易而难,步步推进地解决问题。也可以用分解整合法,把一个问 题从不同层次和不同角度分解成几个小问题来讲,然后再加以概括归纳,这样 就容易把问题讲清楚。2.利用游戏活动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产生主动 探究的欲望。教育是一种主动的过程,必须通过主体的积极体验、参与、实践,以及主动地尝试与创造,才能获得认知和语言能力的发展。教师在课堂上,应 从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出发,充分利用中学生模仿力强、求知欲强、记忆力好、表现欲和创造力强等特点,围绕教学中的难点、重点,设计生动活泼、有 趣多样的学习活动和实验,寓教于乐。竞赛性活动也是学生乐此不疲的形式,可以让重难点操练变得非常有趣。在游戏竞赛中,学生乐学乐记,积极性浓厚,参与面也广。3.合理运用多媒体软件,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计算机多媒体软件具有画面清晰、色彩亮丽、动态感强的特点,能化静为动,化抽象为直观,化 难为易。在多媒体教学中,学生可以接受形象、直观、生动、活泼的文字、图形、视频和音频等媒体信息,调动学生视觉和听觉功能同时发挥作用,这是消 化吸收知识的最佳选择。多媒体教学方式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起学生 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感体验中、在情感与思维交融中和谐自然地

结构力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二、判断改错题。 1、三刚片用三个铰两两相联必成为几何不变体系。 ( ) 2、对静定结构,支座移动或温度改变会产生内力。 ( ) 3、力法的基本体系必须是静定的。 ( ) 4、任何三铰拱的合理拱轴都是二次抛物线。 ( ) 5、图乘法可以用来计算曲杆。 ( ) 6、静定结构的影响线全部都由直线段组成。 ( ) 7、多跨静定梁若附属部分受力,则只有附属部分产生内力。 ( ) 8、功的互等定理成立的条件是小变形和线弹性。 ( ) 9、力法方程中,主系数恒为正,副系数可为正、负或零。 ( ) 三、选择题。 1、图示结构中当改变 B 点链杆方向(不能通过 A 铰)时,对该梁的影响是( ) A 、全部内力没有变化 B 、弯矩有变化 C 、剪力有变化 D 、轴力有变化 2、图示桁架中的零杆为( ) A 、DC, EC, DE, DF , EF B 、DE, DF, EF C 、AF, BF, DE, DF, EF D 、DC, EC, AF, BF 3、右图所示刚架中 A 支座的反 力 H A 为( ) A 、 P P B 、 2 C 、 P P D 、 2 C DE P C 2EI D EI EI A B 4、右图所示桁架中的零杆为( ) G HI A B F F J

A、DG, BI ,CH B、DE,DG,DC,BG,AB,BI C、BG,BI,AJ D、CF , BG , BI 5、静定结构因支座移动,() A、会产生内力,但无位移 B、会产生位移,但无内力 C、内力和位移均不会产生 D、内力和位移均会产生 支座 A 产生逆时针转角,支座 B 产生竖直沉降c ,若取简支梁为) A 、X c a B 、X a C、X c a 7、下图所示平面杆件体系为() A 、几何不变,无多余联系 B、几何不变,有多余联系 C、瞬变体系 D、常变体系 A B EI a A B X EI 6、对右图所示的单跨超静定 梁, 其基本结构,则力法方程为(

结构力学重点理解

(1)第2章第2节的重点、难点剖析 一. 重点剖析 1. 自由度(也称实际自由度,用S表示,英文Degree of Freedom,简写为DOF)。这个概念中要特别注意“独立”这两个字,“独立”的含义是指几何坐标不被包含在函数关系中,彼此间也不呈函数关系,即坐标的变化既不受限,亦不会相互影响。S取为不小于0的整数,当S=0时体系几何不变;S>0时,体系几何可变。 2. 多余约束和必要约束。从定义可知,多余约束的增减不改变S,而必要约束的增减会导致S变化。因此,多余约束决定不了体系的几何组成性质。在一个体系中,多余约束的个数是确定的,但是选取多余约束的方法是多样的。 3. 链杆。在第2章中,链杆是指仅通过两铰与体系其余部分相连的杆。这两铰不区分是铰结点还是铰支座。 二. 难点剖析 1. 约束在数学上的表现。约束是减少自由度的装置,数学上如何表述它呢?从自由度要求是彼此独立的坐标这个概念里,就能找出答案。要减少体系的自由度(或者说增加体系的约束),只要通过建立使坐标间相关联的函数关系或者方程,使它们彼此不再独立,就实现了自由度的减少。而这样的函数关系或者方程,就称为约束方程(其性质是几何方程)。 (2)第2章第3~5节的重点、难点剖析 一. 重点剖析 1. 计算自由度W>0,体系几何可变;W≤0,无法确定体系是否几何不变。 2. 二元体的相对性。二元体因为在附加于体系上时,有先后顺序(即依次附加),因此谈二元体,就不能离开其所基于的那个体系。即需要考虑二元体是相对一部分体系而言,还是相对整体而言。相对于体系某一部分是二元体的装置,未必是相对于整体的二元体。根据这个特点,在利用二元体规则做分析时,一定要按先付加的二元体后去除(或后附加的二元体先去除)的次序来做。 3. 几何不变体系三个组成规则的前提条件。 1)二元体规则:要求构成二元体装置的两链杆不能共线;

【精品】“资源与运营管理”课程考核重难点练习.doc

“资源与运营管理”课程考核重难点练习 第一单元招募并留住伙伴 一、考核知识点:ZSK26工作描述 (一)练习题 1.昌盛公司人力资源部的工作人员要做一份公司某一岗位的工作描述,工作的(D )不是这份工作描述必须包括的。 (A)主要目的(B)主要任务 (C)主要范围(D)主要模式 2.小方是某公司人力资源部的职员。近日,部门经理要求他做一份公司某一岗位的工作描述,不是这份工作描述必须包括的是该项工作的(D )。 (A)主要目的(B)主要任务 (C)主要范围(D)任职资格 3.小刘是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部的职员。近日,部门经理要求他做一份公司某一岗位的工作描述,这份工作描述必须包括该工作的(A ). (A)主要目的、主要任务、工作范围(B)主要职能、主要任务、主要目的(C)主要职能、主要任务、工作范围(D)主要目的、工作模式、工作范围 4.工作的范围是工作描述书中必须包括的内容,工作的范围不包括(D )。 (A)所管理的人员数目(B)工作的任务 (0向谁汇报(D)所承担责任的级别 5.人力资源部门有各种关于职位的资料,(C )是人力资源部门最重要的文件。 (A)任职资格 (B)人员规范 (C)工作描述 (D)招聘广告 (二)教材索引 参见《资源与运营管理(上册)》(第二版)第11页。 二、考核知识点:ZSK27人员规范 (一)练习题 1.如果有现成的(B ),就需要检查该文件是否是最新的,并且检查它是否真实反映了团队的需求,如是否需要用某个空缺职位来填补团队中刚好存在的技能或知识空缺。 (A)工作描述(B)人员规范 (C)任职资格(D)业绩标准 2.理想的人员规范应该具备的要点不包括(B )。 (A)与该项工作直接相关的技能(B)与该工作直接相关的职责 (C)与该项工作直接相关的知识(D)与该项工作直接相关的能力 3.人员规范是用来描述从事某项工作的理想人选所需具备的基本条件和要点的文件,这些要点包括(A )。①技能、知识和能力②经验③个人品质和情况④工作目的和范围(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4.关于人员规范的概念及要点,说法正确的是(C )。 (A)人员规范定的越高,所招聘的人员越能胜任工作的需要

结构力学主要知识点归纳

结构力学主要知识点 一、基本概念 1、计算简图:在计算结构之前,往往需要对实际结构加以简化,表现其主要特点,略去其次要因素,用一个简化图形来代替实际结构。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 、杆件的简化:常以其轴线代表 B 、支座和节点简化: ①活动铰支座、固定铰支座、固定支座、滑动支座; ②铰节点、刚节点、组合节点。 C 、体系简化:常简化为集中荷载及线分布荷载 D 、体系简化:将空间结果简化为平面结构 2、结构分类: A 、按几何特征划分:梁、拱、刚架、桁架、组合结构、悬索结构。 B 、按内力是否静定划分: ①静定结构:在任意荷载作用下,结构的全部反力和内力都可以由静力平衡条件确定。 ②超静定结构:只靠平衡条件还不能确定全部反力和内力,还必须考虑变形条件才能确定。 二、平面体系的机动分析 1、体系种类 A 、几何不变体系:几何形状和位置均能保持不变;通常根据结构有无多余联系,又划分为无多余联系的几何不变体系和有多余联系的几何不变体系。 B 、几何可变体系:在很小荷载作用下会发生机械运动,不能保持原有的几何形状和位置。常具体划分为常变体系和瞬变体系。 2、自由度:体系运动时所具有的独立运动方程式数目或者说是确定体系位置所需的独立坐标数目。 3、联系:限制运动的装置成为联系(或约束)体系的自由度可因加入的联系而减少,能减少一个自由度的装置成为一个联系 ①一个链杆可以减少一个自由度,成为一个联系。②一个单铰为两个联系。 4、计算自由度:)2(3r h m W +-=,m 为刚片数,h 为单铰束,r 为链杆数。 A 、W>0,表明缺少足够联系,结构为几何可变; B 、W=0,没有多余联系; C 、W<0,有多余联系,是否为几何不变仍不确定。 5、几何不变体系的基本组成规则: A 、三刚片规则:三个刚片用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单铰两两铰联,组成的体系是几何不变的,而且没有多余联系。 B 、二元体规则:在一个刚片上增加一个二元体,仍未几何不变体系,而且没有多余联系。 C 、两刚片原则:两个刚片用一个铰和一根不通过此铰的链杆相联,为几何不变体系,而且没有多余联系。 6、虚铰:连接两个刚片的两根链杆的作用相当于在其交点处的一个单铰。虚铰在无穷远处的体系分析可见结构力学P20,自行了解。 7、静定结构的几何构造为特征为几何不变且无多余联系。 三、静定梁与静定钢架 1、内力图绘制: A 、内力图通常是用平行于杆轴线方向的坐标表示截面的位置,用垂直于杆轴线的坐标表示

怎样确定课的重点和难点

怎样确定课的重点和难点 一节课中教学重点与难点确定得准确与否,关系到教学效果的优劣。怎样确定教学的重难点?应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一、教学重点是一节课之“纲”教材的编排大多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扩展、加深,从中引出新知识。教学重点就是一节课教学内容之“纲”,学生掌握了此项内容,才能纲举目张,触类旁通。因此确定教学重点要认真分析教材。 例如:在进行《七色光》这节课是我们首先进行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冀人版科学教材三年级下第三单元第10课第1课时。 本单元以学生生活中最常见、离不开的光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光的传播、光的色散与合成设计了四课内容。重点引导学生认识有些物体是能发光的,有些物体是透光的,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光的传播线路是可以改变的,培养学生探究客观事物本质的兴趣和能力。本课教学内容从光的折射角度设计了“在哪里可以看到彩虹?”和“制造彩虹”两个活动,从光的合成角度设计了“红、绿、蓝三色光的混合”活动。而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是“在哪里可以看到彩虹?”和“制造彩虹”部分。

然后进行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经接触了半年的科学课程,对“科学”这一学科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但还仅限于表象化的认识,对于探究实验更是所知甚少。所以,应重点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实验,通过实验来激发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同时培养他们勤于探究、勇于尝试的良好习惯。 本部分内容原为小学自然学科五年级的课程,现在前移到三年级,对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对彩虹的形成原理只做原则性的要求,学生只要大体了解即可,而对折射的概念也不要求具体掌握,对折射的角度不再进行深入的探究。 然后确定教学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探究实验,并从中体会到实验活动的乐趣。而难点在于在实验过程中提出自己的观点并通过实验进行验证。为了有效的对重、难点进行突破,我在课前从实验器材到教学方法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示范引领、合作探究、动手实验、趣味比赛等多种形式,以此达到预期的效果。 下面进行教学过程设计: 本节课以“同学们,你们看到过彩虹吗?能不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彩虹是什么样的?”导入教学,然后引导进行讨论:“我们在什么情况下能见到彩虹?”。在通过学生讨论与教师演示、讲解后,学生了解彩虹的形成原理,继而让学生自己动手制造彩虹。最后,通过旋转陀螺比赛进行拓展延伸,使学生对“白光由七

如何突出教学重点和突破教学难点

王宁125834 4.简述如何突出教学重点和突破教学难点。 一.突出教学重点 突出教学重点就是在教学中抓住主要问题,讲清基础知识,发展学生能。突出重点的行之有效的常用方法有如下几种: 1.时间安排充分 将最佳时间用于重点内容的教学。在突出重点上要舍得花时间.花精力。备课室要合理安排重点和非重点内容的教学时间.做到主次分明;上课时要把握好教学的节奏,奖最佳教学时间用于重点内容的教学上。 2.透彻讲解重点内容 设计教学过程时,应围绕重点来进行,设置问题.指导阅读.分析讲解.启发探究,都应着眼于让学生理解.掌握重点,要防止直接问题干扰学生对重点内容的学习。备课室要备好教学方法,特别要重视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紧紧围绕教学重点来设计教学过程,问题设置.实验掩饰.阅读指导.分析讲解.启发探究等,都要着眼与学生对教学重点的理解和掌握上。 3.加强口头强调 用准确的语言和加重的语气向学生明确指出教学的重点。可以在课堂的复习环节,再次口头强调旧课的重点;在新课导入环节,指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的同时,强调新课的重点。这样,学生在听课时心中有数,搞学习效率。 4.注重板书提示 采用板书图文这种直观的方法去突出重点,可以对重点内容板书必要的插图,可以详细板书的重点内容,可以用彩色粉笔板书对教学重点内容的讲授提纲和要点,或者在其下画下划线。通过板书提示使学生对教学重点留下深刻的视觉印象。学生通过记录板书内容,将教学重点记录下来,反复复习和领会,从而不断加深对教学重点的理解和掌握。 5.强化实践应用 针对教学重点进行归纳.小结.课堂训练,安排复习思考题.练习题,上习题课.实验课和实习课,及时了解和实现学生对重点内容的掌握和运用。不大能引起学生对教学重点的高度重视,而且检验突出重点是否成功和有效。 二.突破教学难点 一般情况下,是大多数学生感到困难的内容,教师要想出各种有效办法加以突破,否则不但这部分内容学生听不懂学不会,还会为理解以后的新知识和掌握新技能造成新困难。要针对教学难点产生的原因,采取不同的方法加以突破。 1.学生基础薄弱,可以温故知新化难 对于由于旧知识和技能掌握不牢固,是学生难以接受新知识和技能而产生的教学难点,可以采用温故知新的方法来加以突破。它要求教师根据新旧知识内在的联系,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进一步复习巩固旧的知识和技能,已达到温故知新的新的目的。这里所说的温故知新,即是针对本门学科,于是针对相关学科而言。 2.教学内容生疏难懂,可以分解难点化难 将一块大型难点分解为若干个难点(其中也可能分解出非难点),减小突破大型难点的难度;然后采用适当的方法逐个突破这些小难点,一般都能获得良好的效果。 3.教学内容抽象,可以直观教学化难 由于知识抽象和实验操作复杂而产生的教学难点,可以采用加强直观教学.补充感性知识和经验来加以突破。直观教学手段,除生动形象的语言外,主要是具体的实物.教具.模型.图片.图标.音像教材.模拟等。 教具演化难。模拟表演难。讨论交流难。图片动画难。

结构力学的知识点

双筋计算方法: 一As与As' 1、截面计算 1)假设a s=65mm,a s'=35mm,求得h0=h-a s 2)验算是否需要双筋。Mu= f cd bh02§b(1-0.5§b) 3)取§=§b,求As'=【M- f cd bh02§(1-0.5§)】/【f sd'(h0- a s')】 4)求As=【f cd bx+f sd'As'】/ f sd 其中x=§b h0 下面选钢筋,钢筋层净距,钢筋间净距(大于30mm和直径d),保护层厚度,再计算a s和a s' 二、已知As',求As 5)假设a s,求得h0=h-a s 6)求受压区高度x= h0-√h02-2【M- f sd'As'(h0- a s')】/f cd b 7)当x﹤§b h0且x﹤2 a s'时,As=M/【f sd(h0- a s')】 当x≤§b h0且x≥2 a s'时,As=【f cd bx+f sd'As'】/ f sd 8)选择受拉钢筋直径的数量,布置截面钢筋(同上) 2、截面复核 1)检查钢筋布置是否符合规要求 2)将As=?As'=?h0=?f cd f sd' f sd 若带入x=【f sd As- f sd'As'】/f cd b ≤§b h0 ﹤2 a s' 用Mu= f sd As(h0- a s')计算正截面承载力 若2 a s'≤x≤§b h0,矩形截面抗弯承载力 Mu= f cd bx(h0-x/2)+ f sd'As'(h0- a s')

一、As与As'均未知 1、截面设计 1)求偏心距e0=M/N 长细比l0/h﹥5,考虑偏心增大系数η(l0/h≤5时,取η=1)假设a s= a s'=45.当ηe0﹥0.3 h0时,为大偏心,反之, ξ1=0.27+2.7 e0/ h0 ξ2=1.15-0.01l0/h η=1+1/【1400(e0/ h0)】(l0/h)2ξ1ξ2 2)令§=§b,求As'=【Ne s- f cd bh02§b(1-0.5§b)】/ f sd'(h0- a s') ≥ρmin bh (ρmin=0.2%)取σs= f sd 求As=【f cd bh0§b+ f sd'As'-N】/ f sd≥ρmin bh 二、已知As',求As 1)求偏心距e0=M/N 长细比l0/h﹥5,考虑偏心增大系数η(l0/h≤5时,取η=1)假设a s= a s'=45.当ηe0﹥0.3 h0时,为大偏心,反之,2)计算受压区高度x= h0-√h02-2【Ne s - f sd'As'(h0- a s')】/f cd b 当2 a s'﹤x≤§b h0时,取σs= f sd 求As=【f cd bx+ f sd'As'-N】/ f sd 当x≤§b h0 x≤2 a s'时,As=Ne s'/ f sd(h0- a s') 3)选钢筋,看配筋率是否符合ρ+ρ'≥0.5%,纵筋最小净距(一般为30mm),重取a s= a s'=?,计算保护层厚度是否满足要求,最小截面宽度b min 2、截面复核 1)垂直于弯矩作用平面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一、当前教学流程中检查中发现的问题。 在听随堂课中,经常发现有些老师有内容来不及上,导致拖堂;有的是整堂课的气氛很平淡,缺少层次感;再有就是环节很多,上课像赶时间。究其原因,我认为:这些现象说明教师没有很好的理解教材,吃透教材,更具体的讲就是没有把握好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二、什么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指学科或教材内容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知识和技能,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简称“双基”。基础知识是指学科或教材内容中由一些基本事实即其相应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定律和公式等组成的、相对稳定的知识。基本技能是指应用基础知识去完成某些实际任务的能力,它是通过练习获得的能够在实践中应用知识的一种能力,是学科或教材内容中最重要、最常用的技能。通过反复训练达到自动化的技能称为技巧。需要指出的是,学科或教材的知识和技能体系,具有相对稳定的内在逻辑联系。这就决定了学科或教材的教学重点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深入领会和掌握教学重点的这一基本特性,有助于避免和克服确定教学重点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从而有助于正确确定教学重点。(参考语文等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教学的难点。一般是指教师较难讲请楚、学生较难理解或容易产生错误的那部分教材内容。需要指出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学难点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于作为认识客体的教材内容;然而它主要决定于作为认识主体的学生和指导主体认识客体而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即主要决定于教师和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例如,对同一项材内容,有的教师较易讲请楚,不成为难点;而有的教师较难讲请楚,成为难点。同样,对同一项教材内容,有时绝大多数学生较难理解,成为难点;有时绝大多数学生较易理解,不成为难点。因此,学科或教材的教学难点具有相对的不稳定性。深入领会和掌握教学难点的这一基本特性,有助于克服确定教学难点中的盲目性和固定性,从而有助于正确确定教学难点。 三、如何确定教学重点、难点。 1、熟悉和贯彻执行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是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只有熟悉和贯彻执行教学大纲,才能明确本学科或课程的教学目的任务、基本内容、结构体系、

结构力学复习材料

结构力学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图示体系为() 题1图 A.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B.有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C.瞬变体系 D.常变体系 2. 图示结构用位移法计算时,其基本未知量数目为( )。 A. 角位移=2, 线位移=2 B. 角位移=4, 线位移=2 C. 角位移=3,线位移=2 D. 角位移=2,线位移=1 3.图示结构AB杆杆端弯矩M BA(设左侧受拉为正)为() A.2Pa B.Pa C.3Pa D.-3Pa 题2图题3图 4.在竖向均布荷载作用下,三铰拱的合理轴线为() A.圆弧线 B.二次抛物线 C.悬链线 D.正弦曲线 5.图示结构DE杆的轴力为() A.-P/4 B.-P/2 C.P D.P/2 6.图示结构,求A、B两点相对线位移时,虚力状态应在两点分别施加的单位力为() A.竖向反向力 B.水平反向力 C.连线方向反向力 D.反向力偶

题5图题6图 7.位移法解图示结构内力时,取结点1的转角作为Z1,则主系数r11的值为() A.3i B.6i C.10i D.12i 题7图8.图示对称刚架,具有两根对称轴,利用对称性简化后的计算简图为() A. B. C. D. 题8图 9.计算刚架时,位移法的基本结构是() A.超静定铰结体系 B.单跨超静定梁的集合体 C.单跨静定梁的集合体 D.静定刚架 10.图示梁在移动荷载作用下,使截面K产生最大弯矩的最不利荷载位置是() A. B.

C. D. 题10图 11.图示杆件体系为( ) A .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B .有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C .瞬变体系 D .常变体系 12.图示结构,截面C 的弯矩为( ) A .4 2ql B .2 2ql C .2ql D .22ql 题11图 题12图 13.图示刚架,支座A 的反力矩为( ) A .2Pl B .Pl C .2 3Pl D .2Pl 14.图示桁架中零杆的数目为(不包括支座链杆)( ) A .5 B .6 C .7 D .8 题13图 题14图 15.图示三铰拱,支座A 的水平反力为( ) A .0.5kN B .1kN C .2kN D .3kN 16.图示结构的超静定次数为( ) A .2 B .3 C .4 D .5

结构力学重难点完美复习资料复习课程

<<<<<<精品资料》》》》》 结构力学重难点复习资料 第二章结构的几何构成分析 1、首先必须深刻理解几个基本概念,这几个概念层层递进。 ●几何不变体系:不计材料应变情况下,体系的位置和形状不变。 在几何构成分析中与荷载无关,各个杆件都是刚体。 ●刚片:形状不变的物体,也就是刚体。 在几何构成分析中,刚片的选取非常重要,也非常灵活,可大可小,小至一根杆,大至地基基础,皆可视为刚片。 ●自由度:体系运动时可以独立改变的坐标的数目。 在平面内,一点有2个自由度,一刚片有3个自由度。 ●约束:减少自由度的装置。 一根链杆(或链杆支座)相当于1个约束; 一个铰(或铰支座)相当于2个约束,注意两根链杆和一个铰在约束方面的功能完 全可等同,可根据几何构成分析的需要相互转换,另外注意瞬铰的概念,两根链杆 直接铰接在一点,该点可视为实铰,两根链杆延长后相交在一点,该点则是瞬铰,一个瞬铰也相当于2个约束,两根链杆若平行,瞬铰在平行方向的无穷远处; 一个刚结点(或固定端)相当于3个约束。 ●多余约束:增加一个约束,体系的自由度并不减少,该约束就是多余约束。 注意一个约束是否多余约束,必须视必要约束而定。只有必要约束确定后才能确定多余约束,不能直接说哪个约束是多余约束。 2、必须深刻理解几何不变体系的组成规律。 教材上列出4个规律,其实基本的规律只有一个,就是三角形规律,即小学数学就传授的“三角形是稳定的”。 片法则、三刚片法则中“三铰不共线”、“三链杆不互相平行或相交于一点”的条件,若不满足,则为瞬变体系。 3、给大家推荐几何构成分析的基本思路和步骤 ●若有基础,首先看基础以外部分与基础的联系数:等于3,则只分析基础以外部分, 若几何不变,则整体几何不变,若几何可变,则整体几何可变;不等于3,则须将

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的办法

本课程系统地介绍了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与成像理论、理想光学系统的光学参数与成像特性、平面与平面镜成像系统、光学系统中的成像光束限制、光度学相关概念及应用、像差理论以及典型光学系统等内容,注重论述光学原理的同时,结合工程实际,给出了大量实例。各章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如下: 第一章几何光学基本原理 重点:光程概念、马吕斯定律、费马原理、完善成像概念及条件、物像虚实判断、光的全反射条件、折射定律及反射定律的证明方法、光学计算中的符号规则、单个折射面及反射面的成像放大率及物像位置关系、过渡公式(转面公式)以及拉赫不变量的物理意义等。 难点:以积分的方式理解费马原理、掌握应用光学中马吕斯定律与物理光学中马吕斯定律的区别、单个折射面及反射面的成像公式、放大率公式、过渡公式。 解决办法:理解好费马原理表达的物理意义,掌握应用光学与物理光学研究内容的区别,同时鼓励学生对书本中的重点公式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自我推导,以加强理解和记忆。 第二章共轴球面系统的物像关系 重点:理想光学系统的共线成像理论、理想光学系统的基点和基面概念及特点、利用光学系统基点和基面特点作图法求解物像位置与大小、牛顿公式及高斯公式、解析法求解物像位置与大小、理想光学系统的放大率公式(轴向放大率、角放大率以及垂轴放大率)及其相互关系、多个理想光学系统组合分析与计算、厚透镜的光焦度公式与焦距公式。 难点:图解法求解理想光学系统中物像关系、解析法求解理想光学系统中物像关系、高斯公式和牛顿公式的准确应用、多光组组合成像公式、光焦度概念、薄透镜与厚透镜的光焦度公式。 解决办法:充分理解理想光学系统中基点和基面特性,并学会用多种作图方法尝试解题;

计算机系统结构课程的重点和难点范文

.. . … . word. … 第一章 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基本概念 【学习指南】 一.本章是全书的基础,所以要透切理解本章所介绍的基本概念,例如计算机系统层次结构,系统结构定义,计算机组成定义,计算机实现定义,系统结构、组成与实现的三者关系,透明性,Amdahl 定律,CPU 性能公式,局部性原理,MIPS 定义,MFLOPS 定义等等。 1. 计算机系统由硬件和软件组成,按功能划分为多级层次结构。 2. 计算机系统结构作为一门学科,主要是研究软件,硬件功能分配和对软件、硬件界面的确定,即哪些功能由软件完成,哪些功能由硬件完成。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组成和计算机实现是三个不同的概念。计算机系统结构是计算机系统的软硬件的界面;计算机组成是计算机系统结构的逻辑实现;计算机实现是计算机组成的物理实现。 3. 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分类 (1) 通常把计算机系统按照其性能和价格的综合指标分为巨型、大型、中型、小型、 微型等。 (2) 按用途可分为科学计算、事务处理、实时控制、家用等。 (3) 按处理机个数和种类,可分为单处理机、多处理机、并行处理机、关联处理机、 超标量处理机、超流水线处理机、SMP (对称多处理机)、MPP (大规模并行处理 机)、机群系统等。 (4) Flynn 分类法。按照指令流和数据流的不同组织方式,将计算机系统结构分为以下 四类: ? 单指令流单数据流SISD (Single Instruction stream Single Datastream ) ? 单指令流多数据流SIMD (Single Instruction stream Multiple Datastream ) ? 多指令流单数据流MISD (Multiple Instruction stream Single Datastream ) ? 多指令流多数据流MIMD (Multiple Instruction stream Multiple Datastream ) (5)式分类法。提出用最大并行度对计算机系统结构进行分类。分为: ? 字串位串WSBS (Word Serial and Bit Serial ) ? 字并位串WPBS (Word Parallel and Bit Serial ) ? 字串位并WSBP (Word Serial and Bit Parallel ) ? 字并位并WPBP (Word Parallel and Bit Parallel ) 4.计算机系统设计的定量原理 (1) 加快经常性事件的速度(Make the common case fast)。 (2) Amdahl 定律:系统中某一部件由于采用某种更快的执行方式后整个系统性能的提高与这种执行方式的使用频率或占总执行时间的比例有关。 Fe 表示(改进前可改进部分占用的时间)/(改进前整个任务的执行时间),Se 表示(改进前改进部分的执行时间)/(改进后改进部分的执行时间),则: ? 改进后的整个任务的执行时间为: )1(0Se Fe Fe T T n +-=, 其中0T 为改进前的整个任务的执行时间。 ? 改进后的整个系统加速比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