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注册岩土考试】 结构力学重难点总结

【注册岩土考试】 结构力学重难点总结

【注册岩土考试】 结构力学重难点总结
【注册岩土考试】 结构力学重难点总结

结构力学重难点复习资料

第二章结构的几何构成分析

1、首先必须深刻理解几个基本概念,这几个概念层层递进。

●几何不变体系:不计材料应变情况下,体系的位置和形状不变。

在几何构成分析中与荷载无关,各个杆件都是刚体。

●刚片:形状不变的物体,也就是刚体。

在几何构成分析中,刚片的选取非常重要,也非常灵活,可大可小,小至一根杆,大至地基基础,皆可视为刚片。

●自由度:体系运动时可以独立改变的坐标的数目。

在平面内,一点有2个自由度,一刚片有3个自由度。

●约束:减少自由度的装置。

一根链杆(或链杆支座)相当于1个约束;

一个铰(或铰支座)相当于2个约束,注意两根链杆和一个铰在约束方面的功能完

全可等同,可根据几何构成分析的需要相互转换,另外注意瞬铰的概念,两根链杆

直接铰接在一点,该点可视为实铰,两根链杆延长后相交在一点,该点则是瞬铰,一个瞬铰也相当于2个约束,两根链杆若平行,瞬铰在平行方向的无穷远处;

一个刚结点(或固定端)相当于3个约束。

●多余约束:增加一个约束,体系的自由度并不减少,该约束就是多余约束。

注意一个约束是否多余约束,必须视必要约束而定。只有必要约束确定后才能确定多余约束,不能直接说哪个约束是多余约束。

2、必须深刻理解几何不变体系的组成规律。

教材上列出4个规律,其实基本的规律只有一个,就是三角形规律,即小学数学就传授的“三角形是稳定的”。

片法则、三刚片法则中“三铰不共线”、“三链杆不互相平行或相交于一点”的条件,若不满足,则为瞬变体系。

3、给大家推荐几何构成分析的基本思路和步骤

●若有基础,首先看基础以外部分与基础的联系数:等于3,则只分析基础以外部分,

若几何不变,则整体几何不变,若几何可变,则整体几何可变;不等于3,则须将

基础作为一个刚片来分析;

● 观察是否有二元体,剔除所有的二元体;

从基本的刚片(特别是铰接三角形)出发,不断地扩大刚片,用两刚片法则或三刚片法则来分析,有些杆件较多的体系可能须多次运用两刚片法则或三刚片法则来分析。 4、平面体系的计算自由度 W 的求法

(1) 刚片法:体系看作由刚片组成,铰结、刚结、链杆为约束。 刚片数 m ;

约束数:单铰数 h ,简单刚结数 g ,单链杆数 b 。 W = 3m-﹙3g +2h +b ﹚ (2) 节点法:体系由结点组成,链杆为约束。

结点数 j ;

约束数:链杆(含支杆)数 b 。 W = 2j – b (3) 组合算法

约束对象:刚片数 m ,结点数 j

约束条件:单铰数 h ,简单刚结数 g ,单链杆(含支杆)数 b W = (3m + 2j )-(3+2h+ b )

第三章 静定结构的受力分析

1、内力符号规定:轴力以拉为正;剪力顺时针转为正;弯矩使杆件下侧受拉为正 求截面内力时,应假设这一点的界面上有一个轴力,一个剪力,一个弯矩

切内力计算的是截面左端与截面右端的相对作用力,故求内力时,只看其中一端

弯矩图--习惯绘在杆件受拉的一侧,不需标正负号

轴力和剪力图--可绘在杆件的任一侧,但需标明正负号

2s 2

d d ()d d F M q x x x

==?

无外力均布荷载q 集中力P 集中力偶

M

铰处V图为零处有突变无变化无变化

M图有极值有尖角有突变为零

2、内力计算注意:

1)集中力作用的截面其左、右两侧的剪力是不同的,两侧相差的值就是该集中力的大小。2)集中力矩作用截面的两侧弯矩值也是不同的,其差值就是集中力矩的大小。

3、作内力图的方法:

1,先求反力

2,利用截面法求控制截面弯矩

3,在结构图上利用叠加法作每一单元的弯矩图,从而得到结构的弯矩图

4,以单元为对象,对杆端取矩可以求得杆端剪力,剪力图可画在杆轴的任意一侧,但必须标注正负号,以未知数个数不超过两个为原则,取结点由平衡求单元杆端轴力

5,结构力学作内力图顺序为“先区段叠加作M图,再由M 图作F

S 图,最后F

S

作F

N

图”,这

种作内力图的顺序对于超静定结构也是适用的。

4、多跨静定梁

基本部分:结构中不依赖于其它部分而独立与地基形成几何不变的部分附属部分:结构中依赖基本部分的支承才能保持几何不变的部分

分析顺序:应先附属部分,后基本部分。

荷载在基本部分上,只基本部分受力,附属部分不受力;

荷载在附属部分上,除附属部分受力外,基本部分也受力。

Eg:

eg.

剪力大小:由弯矩图斜率或杆段平衡条件;

剪力正负:转动基线与弯矩重合,顺时针旋转则剪力为正,或由支座反力,集中荷载方向判别。

5、桁架: 只受结点荷载作用的铰结体系。

结点法:(首先进行零杆简化)

1,以结点作为平衡对象,结点承受汇交力系作用。

2,按与“组成顺序相反”的原则,逐次建立各结点的平衡方程,则桁架各结点未知内力数目一定不超过独立平衡方程数。

3,由结点平衡方程可求得桁架各杆内力。

图上位于对称轴上的杆1、2都是零杆。

(因为1,2杆对称,如果有力的作用,均向上或者向下,但A

点上没有一个竖向的里能够平衡它)

截面法:作一截面将桁架分成两部分,然后任取一部分为隔离体 (隔离体包含一个以上的结点),根据平衡条件来计算所截杆件的内力。

应用范围: 1、求指定杆件的内力 2、计算联合桁架。

步骤:

1. 求支反力(同静定梁);

2. 作截面(用平截面,也可用曲截面)截断桁架,取隔离体;

01=S 0

2=S

2S

03=S 3. (1)选取矩心,列力矩平衡方程(力矩法)(2)列投影方程(投影法); 选取截面时应注意: 1、尽量使所截断的杆件不超过三根(隔离体上未知力不超过三个),可一次性求出全部内力; 2、选择适宜的平衡方程,最好使每个方程中只包含一个未知力,避免求解联立方程。 3、若所作截面截断了三根以上的杆件,但只要在被截各杆中,除一杆外,其余均汇交于一点(力矩法)或均平行(投影法),则该杆内力仍可首先求得。 计算技巧:截面单杆求解

截面单杆:用截面切开后,通过一个方程可求出内力的杆

1, 截面上被切断的未知轴力的,杆件只有三个,三杆均为单杆

2, 截面上被切断的未知轴力的杆件除一个外交于一点,该杆为单杆

3 , 截面上被切断的未知轴力的杆件除一个均平行, 该杆为单杆

6、静定结构的一般特性:

(1) 温度变化、支座移动以及制造误差均不引起静定结构的内力变化,但会造成位移变化 (2) 若取出的结构部分(不管其可变性)能够平衡外荷载,则其他部分将不受力 (3) 静定结构的内力与结构中各杆的截面刚度无关。 7、多跨静定梁的几何构成与内力特点

8、桁架零杆的判断

在特定荷载作用下,桁架中内力为零的杆件称为零杆。

首先判断桁架的零杆,将有助于用结点法或截面法计算桁架。零杆的三种基本情况为: ● 两根杆汇交于一铰结点,结点上无外荷载,此两杆皆为零杆。

因为结点平衡,1S 和2S 的合力为零, 因此01=S ,02=S 。

● 三根杆汇交于一铰结点,其中两根杆共线,结点上无外荷载,另外一根不共线的杆为零杆。

因为结点平衡,在垂直于共线的两根

几何构成特点:分级(基本部分,第一级附属部分,第二级附属部分……) 内力特点:某一级上受荷载作用,在该级和高于该级的部分才有内力,低于该级的部分无内力。

计算顺序:与几何构造顺序相反,从低级到高级。 多跨静定梁的

1S

1S

2S 0

3=S 4S 杆轴线方向投影,因此03=S

● 对称桁架(支座、几何形状、荷载皆对称),对称轴上K 形结点的两根斜杆为零杆。 在垂直于1S 和2S 的方向投影, 0sin sin 43=+ααS S 43S S ?= 根据对称性,43S S =, 因此043==S S 。

9、静定组合结构的合理计算顺序

组合结构既有梁、刚架结构(全为受弯构件)的特点,也有桁架结构(全为轴向拉压构件)的特点。一定要分清哪些是梁式杆,哪些是链杆。要根据体系的几何构成特点选择合理的计算顺序,选择合理的截面,在计算出所有链杆轴力前,不要截断梁式杆。一般顺序是:先求出支座反力;再用截面法切开两刚片或三刚片的联系部分,求出约束反力;再用结点法,或取梁式杆整体为对象,求出其它链杆的轴力;最后分析梁式杆的荷载,计算梁式杆的内力。

第五章 虚功原理与结构位移计算

熟练掌握:用虚力原理求支座移动时静定结构的位移,

图乘法求荷载作用下静定梁、刚架的位移。

1、刚体虚功原理的两种应用

2、图乘法应用的注意事项

基于单位力法的图乘法是求荷载作用下结构位移的最重要的方法,必须熟练掌握。

?

=

EI

Ay ds EI

M M P 0

● 标距0y 应取自直线弯矩图中,A 和0y 在杆的同侧则乘积为正,否则为负。 ● 对二次抛物线弯矩图,只需记住标准的二次抛物线面积公式lh A 3

2

=,其它非标准的二次抛物线可分解成直线和标准的二次抛物线的叠加。

● 对分段折线弯矩图必须分段考虑,对梯形弯矩图最好分解计算。位移公式:

3、常见图形的形心和面积

以上图形的抛物线均为标准抛物线:抛物线的顶点处的切线都是与基线平行 如果有一个图形为折线,则应分段考虑。

第6章 力法

1、关于结构的超静定次数与多余约束

正确判断超静定次数是用力法计算超静定结构的前提。教材上提到用公式确定结构的超静定次数,建议大家不用此方法,还是利用几何构成分析来确定超静定次数和多余约束,因为那两个公式并不太好应用,容易出错,即使算出了超静定次数,还是要利用几何构成

去掉多余约束,用多余未知力1X 代替,就是力法的基本未知量 满足平衡条件的1X 有无数个 (因为平衡方程数少于未知量数)

形协调条件:01111=?+P X δ 就是力法的基本方程 即满足平衡条件的1X 有无数个,

满足平衡条件和变形条件的1X

有且仅有一个 分析来确定多余约束。

● 判断超静定次数的基本原则:

去掉一根链杆支座或切断一根链杆,或在梁式杆中加入一个单铰,则去掉1个约束; 去掉一个铰支座或切断一个单铰,则去掉2个约束; 去掉一个固定支座或切断一根梁式杆,则去掉3个约束;

● 要正确保留必要约束,不要把原结构拆成几何可变体系;另外要明确,一个超静定结构可以拆成多种形式的静定结构,但去掉的多余约束的个数相同。

2、深刻理解力法的基本原理 力法的基本原理和三个“基本”(基本未知量、基本体系、基本方程)在教材的第二节,通过一个典型的一次超静定梁作了阐述。在此作图解式的说明:

3、深刻理解力法典型方程中每一个方程、每一项、每个符号的含义 n 次超静定结构的力法的基本方程是利用叠加原理导出的,无论结构是什么型式、力法的基本未知量和基本体系怎么选取,其力法的基本方程均为此形式,也称力法的典型方程:

?????

?

?=?++++=?++++=?++++0

022112222212111212111nP n nn n n P n n P n n X X X X X X X X X δδδδδδδδδ 或 {}{}{}0][=?+P X δ 每个方程代表了某个多余约束处的变形条件,即基本体系在外载荷和所有多余未 力

(基本未知量)共同作用下该多余约束处位移为零;每一项代表了基本体系在一个因素单独作用下某个多余约束处的位移;柔度系数ij δ表示了基本体系在单位力1=j X 作用下沿i X 方向产生的位移(附带说明:柔度系数、自由项皆有两个下标,第一个下标表示产生位移的地点,第二个下标表示产生位移的原因,可简称为“前地点、后原因”),柔度矩阵为对

称矩阵(位移互等定理),主系数ii δ恒大于零;自由项iP ?表示了基本体系在外载荷单独作用下沿i X 方向产生的位移。

4、力法计算超静定结构的标准步骤

大家在深刻理解力法的基本原理和典型方程后,一定会觉得力法是非常标准化、模式化、程序化的一种方法,不论用力法计算何种型式的超静定结构(在荷载作用下),都可分为以下标准的五大步(以弯曲变形体系为例):

5、对称性的利用

对称结构在是指几何尺寸、支座、杆件刚度都关于某根轴线对称的结构,结构力学中对称结构是较常见的,在前面静定结构的分析中已处理过对称静定结构的内力和变形,细心的同学可能已总结过它们的特点,现在对荷载作用下的对称超静定结构,最好利用对称性简化力法的计算。

● 对称结构的内力与变形特点总结:

●对称结构受对称或反对称荷载作用,用力法计算,有两种处理方式:

选取对称的基本结构,在对称荷载作用下只考虑对称基本未知量,在反对称荷载作用下只考虑反对称基本未知量;

沿对称轴切开结构,根据对称轴截面上的内力或位移特点,安上相应的支座,对任一个半边结构计算,然后根据内力图对称性补齐成整体的内力图。

●对称结构受非对称荷载作用,可将荷载分成对称和反对称两组(除非荷载分解很复杂),再利用对称性计算。

注册岩土-关于规范的学习方法总结

关于规范的学习方法总结 此为从一些通过注岩前辈的经验里摘录的方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提示,愿共同进步。 1、我的看书方法:首先是规范,重点就是九大规范中的五大规范,基本没本规范我都看过3遍以上,当然其中有些我实在不懂的知识点,3遍看完我还是没看懂:),我看规范基本上就是上班路上带着看,多看几遍你就熟悉了:)九大规范在考前是都要看熟的,最低要求就是考到相关内容后,你需要知道在那一本规范中的大概那个章节。九大规范外的规范我是在复习的后期附带着翻了大概有10来本,都是简单的翻看。 2、规范中个人建议大家可重点复习以下几本规范:《岩土工程勘察》《建筑桩基技术规范》《地基处理技术规范》《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该规范只要看到第五章第一节)《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程》《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该书的公式很差,不容易看懂,且和其他基本规范不大一样,老实说不是一本好规范)。我觉得如果你能 中,前面五本规范尤为重要,特别是第二天案例题占有很大比例的题都出至这五本规范,而其中《地基处理技术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题只要你看懂规范,是最容易拿分且不易出错的题。其他规范,你可根据你复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挑几本看,不过考试时是都要带上的。3、要求的40几本规范,还是要突出重点,桩基、地基基础、勘察、抗震、地基处理、边坡、基坑和黄土等毋庸置疑是重点,这几本要静下心来全部精读。2009年备考时,由于桩基是新规范,我前后将前5章看了三遍,但后面的施工部分没看,结果第一天的选择题有好几个多选题出自桩基施工部分。 4、应特别注意规范有些条款后的附加条件和图表下面的小字部分,可以说这些是绝大部分所谓“陷阱”的来源。如09年那道计算坡顶建筑基底

注册岩土工程师专业考试复习方法

最近两年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执业资格考试专业考试的特点是这样的:1、专业知识选择题难度较大。单选题和多选题大部分需要对岩土专业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考试大纲列出的规范内容有一定的理解,很多题没有现成的答案,不能直接在规范、手册或教科书中找到,需要综合的分析与判断,需要一定的技巧才能选出正确的答案。专业知识选择题难度较大还表现在题量上,上、下午考试单选题各为40道,多选题各为30道,每一题都需要理解,或需在规范、手册、教科书中查找,或需分析与判断后才能选择,这样时间就显得很紧张。2、专业案例考题难度适中,计算量不大。如果考生对专业基础知识掌握较好,对规范规定的计算方法较熟悉,概念清楚,把握内容较全面,平时做得练习较多,专业案例考试一般容易通过。3、题目内容分布较广。不论是专业知识选择题,还是专业案例考题都有相当一部分考的是专业基础内容,可以根据专业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来解答,不需从规范上找依据。另外题目内容广泛分布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公路、桥梁、港口、铁路、水利等行业,涉及规范比较全面。 鉴于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执业资格考试专业考试的特点,根据本人参加考试的经历,结合身边其他考试合格同志和考试不合格同志经历的比较,得出如下的考试体会与经验。 2.1 考前安排大量时间复习 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执业资格考试专业考试覆盖内容很广泛、试题难度很大,没有充足的时间复习是很难取得良好成绩的。考生不应该等到考试报名以后才去复习,因为考试许多内容工程实践中接触较少,甚至很生疏,在很短时间内不能深入理解,另外要复习的内容很多,没有时间保证是不行的。建议考生在报名以前完成第一遍的复习,报名以后进行第二遍、甚至第三遍的复习,考前还应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考题的模拟训练。考生在年初就应该决定参加不参加本年度的专业考试,以便早准备,早安排,不打没有准备的仗。下定决心参加本年度的专业考试后,应该制订一个复习计划,计划分为总体计划、阶段计划、短期计划和每日复习时间计划,每个阶段时间安排要“前松后紧”,因为工作、家庭、环境都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变数,拟订的复习计划很有可能被打乱。当然复习要看个人过去的基础,以及要通过考试的决心和信心。 2.2 加强专业基础课程的复习 岩土专业基础课程包括工程地质学、水文地质学、岩体力学、土力学、地基与基础工程学等。它们是定性评价和定量分析岩土工程问题的重要理论基础。这些理论基础知识不仅仅是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执业资格考试基础考试的内容,也是专业考试中的专业知识考试和案例考试所必需的,是理解和掌握各种规范中的规定、计算公式等内容的基石。因此考生在复习各种规范前首先应安排一定的时间复习岩土工程专业基础课程,加强对考试大纲要求的8个科目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理解。如果宁愿相信专业基础课程知识只是基础考试的内容,认为专业考试时主要按规范答题,只要掌握好规范就行了,不需要掌握专业基础课程知识,就难以在专业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专业基础课程中重点是土力学。对于土力学中的每一个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都要有深入的

注册岩土工程师应考心得

注册岩土工程师应考心得 以,要不控制通过率,应该可以通过吧。考完后总想写下点什么,一是觉得挺不容易的,努力了;二是也算有点经验吧,可供要考注岩的同仁们一点借鉴和参考吧。考了两年,20xx年没有学习,去考场溜了遛弯,但也起到了作用,至少知道了注岩并不是遥不可及,并不像以前想象的那样难度大,看到了通过的可能性。20xx年3月开始着手开始复习并制定了学习计划,但仅仅学了两周就被单位安排到山西出差,工作的忙碌,身心的劳累,加之距离考试是有些时间,放松了对学习要求,刚刚制定的学习计划彻底被打乱。直到8月份回到单位,其实当时想只剩下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了今年肯定又戏了,这时我反而放平了心态,想着即使过不了,学了总归是好的,每天晚上回到家,吃完放,看看书、学学习感觉很充实,开始一晚上作一个题,看半小时书。后来一小时,俩小时,三小时,四小时,慢慢的形成了习惯。有时晚上不想学了,那也要作一个题,火车不怕慢就怕停下来,慢慢开,它还是向前的,但停下来就不知道何时启动了。就这样一个月过去了,模拟了两套真题后,能达到60%左右的正确率,突然感觉到有通过的可能,于是有了动力,每天晚上学习时间又加长了,基本能平均四个小时吧(除了中间回老家有五天外)。 我的总结,要想通过注岩考试要下定决心付出努力,要注意复习方式方法:首先复习资料准备要充足,复习资料分三类: 一、教材类。当然大学课本的涵盖面足够了,但是由于教材多,知识点

分散,况且考专业课的同志们都毕业多年大学课本也大都不知流浪到何处,建议买一本注岩考试专用教材(例如:于海峰编著《全国注册岩土工程师专业考试培训教材》),结合《工程地质手册》足够了。但是复习过程中一定不要把精力放在阅读这两本书上,两本书加起来有三千多页,当你还没看完三分之一,估计前边有啥内容估计都忘了。应该在做题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后过来查阅,并复习相关知识点,这样有的放矢,有助于加深印象,并且节约复习时间。最终达到知道相关知识点在可能在哪个章节即可。 二、规范类。大纲规定的所有规范和法规类都要拿到手(规范更新快,一定要最新版),为了节约考试成本可以购买规范汇编,或者从网上下载打印后装订成册(反正也是开卷考试,只要你装订成数的样子一般监考员不会管)。当然规范也不是用来阅读,理由同前,但当做题过程中遇到不清楚的知识点,还是需要适当展开来看看规范的。当然不是说阅读规范和教材没有用,想只是说在有限的复习时间里通过考试,单纯的阅读规范和教材着实有点浪费时间。 三、习题类。建议选用真题(可以购买出版物,也可以网上下载)作为习题练习,另外在此基础上可以买一到两本习题类参考书如于海峰编著《全国注册岩土工程师专业考试习题集》或刘兴录《注册岩土工程师专业考试案例分析》,注意他们的书里也有错误。 其二,注意平时的学习方法。 一、在作真题的过程中,遇到的知识点、有陷阱的地方在书上做好勾画。书上介绍不全面的,自行做上补充。

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考试心得

?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考试心得 ?以前碰到什么问题,或者是有什么不懂得东西,就喜欢到百度上搜一下。大多数时候能够得到满意地答案。我想网上热心的朋友真是多,我在网上得到的比付出的多。总想能做些什么,能够帮助到其他的朋友。直到最近考注册岩土工程师基础考试,想从网上搜索相关信息的时候,才发现这方面的东西很少,即使有也会有很多版本,而且内容还相差很多。所以我只能摸着石头过河。还好在自己的努力下得以过关,虽然分数还不知道但是心里有底,觉得没什么问题。网上也有一些网友希望交流一下,我就把我准备以及考试的心得写一下,要是能够帮助到有相同经历的朋友,我也会感到十分高兴。 关于准备时间: 我参加的是2006年注册岩土基础考试,考试时间是9月23号,我前后准备的时间是一个月,有的朋友问我一个月够么?因为我是前一年考的研,所以高数和结构力学还有些底子。对于在校的研究生来说考这个用一个月肯定是没什么问题了。对于已经工作了一段时间的朋友来说,如果本科的课程没有什么印象的情况,准备的时间可能就要长一些。我想两到三个月也就够了,关键是上班的朋友有的比较忙能不能挤得的出时间就要看大家了。 关于参考书: 这方面也是相当重要的,对于大家来说要把自己本科的所有科目考一遍,可想而知那书要多厚。如果书选的不好,花了大量的时间而且效果不见得好。所以就我的个人经历来说。我推荐天大编的教材,突出特点是:考点准确,难度适中,而且有相关的习题。这点来说更是十分重要。相比同济编的教材,更准确,更有效率。买的时候一定要参考最新的版本因为太老的版本里面的内容不准确。 关于考纲: 如果你在百渡里搜索“注册岩土考纲”,你会发现相关内容很少,而且打开的页面里面的内容也是错的,应该是很久以前的考纲了。这一点大家一定要注意不要在这方面迷惑。现在的注岩考纲里的变化有一下几点:1.没有弹性力学,数值分析的2.而岩体岩石的相关内容是有的,3.工程经济和注册结构考试的工程经济是相同的。所以,你选的参考书是天大2003年以后的版本就不用担心这方面的问题,因为他的内容和现在的考纲吻合。 大家一定要注意,现在网上能够下到的考纲一般都是错的。如果今后的考纲没有变化,下面的介绍考试顺序和内容,就是正确的,大家可以参考。(我以天大版本参考书讲解) 上午:题量较大。如果概念清楚的话时间也还是够的,我是考了3个小时,11点出的考场。所以不用太担心时间,基本上是够用的。 1.高数,24分,相对内容简单,比大学考试时要简单。只要是对着书看上一遍再把后面的题做一下, 就没有问题。由于是最前面,而且分数油多,大家一定要重视。我认为这部分是可以拿高分的,可以拿分的地方就一定不要丢分,像多元函数连续、可(偏)导、可微分的关系这个知识点是需要注意的,本身不难,但看书的时候很容易带过。

注册岩土专业考试经验

注册岩土备考经验 今年以90+90+42+48的成绩一次拿下岩土,在这里叨叨两句,作为对自己备考复习的记录,也分享点自己对注岩考试的经验看法。 备考: 首先我是搞结构的,14年的时候考了二注和岩土基础。经历了15年停考,16年由于其他的原因,裸考没过,错过了老朱放水的大好机会,遗憾不已。17年1月的时候,我决定先考岩土,看了天空的经验贴,里面说到直接复习一遍土力学,就开干真题。 还推荐了刘七,老虎的真题,老鼠的知识书。还加了聪少的群,老鼠的群,华南虎的加了没加进去。 然后我就开始找到大学时的四校合编的土力学教材过了一遍,习题看了看没仔细做(其实应该做),然后就开始整老虎的一本通了,上册还好说,除了勘察,其他的和结构的科目差不多,但是到了下册,

边坡基坑就觉得比较难啃了,更别说后面的偏门规范了,虽然做题做的云里雾里,但是也硬着头皮过了一遍。 大概3月份在聪少群里问置换率m与土孔隙比e关系的推导时,玉成老师热心的给我解惑,加到玉成的群里,知道玉成在写书,还有讲解视频,他把所有常规知识考点都集合到300多页的一本书里,还包括了真题在里面,我就做了一遍里面的真题,再听了一遍玉成的讲解。新学会了顺坡渗流,楔体受力分析等。虽然有之前做过一遍通里的真题,但是这次做还是错了不是12、14、16年的题。这段时间晚上下班在单位做案例题,晚上回家看会老鼠的知识书。 然后4月份的时候,某个群里流传出某老师的土力学视频,80元买了一份,就赶快看了看这个盛名已久的视频,老师的十字方针很有道理,渗流讲的很好,我又专门买了清华版的土力学,里面渗流讲的很细,还学习了应力路径等以前基本没概念的知识点。 在6月份时,在聪少群里看到喝彩发的快答手册宣传,他将单桥法表格化,附加应力系数表格加密,围岩分级表格化,面积法求液化指数表格化,一下眼前一亮。相比玉成老师的是把相关知识点收集到一处,这本书开发了新的工具。赶快买了一本,先快速学习了一遍,然后就用来做买来的华南虎案例真题,各种表格真是爽到不能自已,用手册不仅仅是省去翻规范的便利,而且将本来需要理解概念的逻辑直接表格表示,做起来非常顺手。到处的插值公式,甚至有为了方便按计算器而把公式颠倒顺序,真是想考生之所想,为了加快做题速度无所不用其极,对于喝彩这种从各种角度的加快做题速度的方法,我

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备考经验与技巧

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 专业考试经验与技巧 编写:唐治 2012年01月 南宁

目 次 1 总则 (1) 2 应试准备 (1) 2.1购买书籍 (1) 2.2复习计划 (2) 3 各阶段注意事项 (4) 3.1入门准备训练和常规知识训练 (4) 3.2模拟应试训练 (8) 3.3专项加强训练 (10) 3.4临场模拟训练 (10) 4 临考前准备事项 (12) 4.1熟悉考场 (12) 4.2考试携带的工具 (12) 5 考场注意事项 (13) 6 近年考题的分析 (13)

1 总则 1.0.1 为了总结2011年参加一级注册师专业考试的经验与技巧,编写本文,供诸位考友参考。 1.0.2 为了向甘月光同志编写的《注册结构及注册岩土工程师应试指引》致敬,本文采用了类似的格式。 1.0.3 条文说明列于正文下方,采用非加粗字体。 2 应试准备 2.1购买书籍 2.1.1必须购买单行本的12本规范:(考场必带)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钢结构设计规范》、《砌体结构设计规范》、《木结构设计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建筑桩基技术规范》、《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2.1.1条文说明:上述规范可分别简称为:荷规、砼规、钢规、砌规、木规、抗规、高规、地规、桩规、地处规、桥通规、桥砼规。 2.1.2应该购买的合订本规范:(考场必带)《一、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必备规范汇编》(修订缩印本) 2.1.2条文说明:合订本规范并未全部收集考试大纲上的全部规范,建议经济条件许可的考友购买补齐全部的规范,避免出现给予考官展现其孙子兵法的机会,具体案例可见2011年专业考试第80题。 2.1.3应购买的考试参考书: 1《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应试指南》(施岚清编著) 2《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三阶段复习法应考指南》(本书编委会编著) 3《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历年真题·疑问解答·专题聚焦》(张庆芳等编著) 4《一、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考前实战训练》(兰定筠等编著) 2.1.3条文说明:参考书宜精不宜多,对于已经认真准备过一年或功底扎实的考友,可不购

岩土基础考试心得

岩土基础考试心得(网上下载的)本人于2007年大学本科毕业,专业土木工程,2008年参加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基础考试,成绩上午82,下午84,总分166(合格标准132);2010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在甲级院进行勘察工作,改行岩土,2011年参加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基础考试,成绩上午65,下午86分,总分151(合格标准132),均为一次性通过,现结合自身具体情况写了如下的一些建议,供大家学习参考,加油!!! 1、辅导班与教材 我个人认为对于基础考试,参加复习辅导班意义不大,当然,有条件参加辅导班的话更好,老师的讲解会更有针对性。但是我们完全可以选一两本好的复习资料自己看书,如果本科专业是土木工程的话,我认为买一套习题集即可,因为市面上的习题集大同小异,选择的原则是习题的答案有简单的分析或计算过程,不推荐仅有ABCD这样答案的参考书!,我用的是人民交通出版社孙跃东老师主编的一套书(结构一注);岩土基础考试用的是曹秀玲主编的《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专业基础考点精讲与习题集》—中国建筑工程出版社。 2:复习重点科目 因为考结构基础时刚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因此,高数、结构力学、混凝土结构不费吹灰之力,只要稍微用用心,将教材顺一遍,仔细把习题做一遍就可以了;但是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土木工程材料、工

程测量、钢结构、土力学、我花了些时间仔细将教材复习了一遍,典型的习题做一遍,发现放了两年,自己快将这一部分忘光了,以上的科目对于结构考试是重点,一定用心。 2011年参加岩土基础考试的时候,我仍然将重点放在以上科目上,发现土力学复习浅了,钢结构、混凝土结构、结构力学复习深了!因此我建议土木工程专业的考生因为学过这部分科目,应当重点复习土木工程材料、土力学与基础工程、工程地质学、岩体力学与岩体工程,可以做做周云的题,要背背其中的知识点,记忆为主,每年都考那几道破题!!!!结构力学、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砌体结构简单一看,不看也能蒙个差不多,注意精力的分配!通过做题总结与反思。 3、历年考题:一定要搞到几套,有的书会附一套考题,2~3套就行,不一定是最新的,因为考纲基本没什么变化。 4、高数:24分,重点。但题目不难,比大学考试时还简单。因此重点地看几遍教材并做几遍习题就可以得分了。但我认为这部分是可以拿高分的,可以拿分的地方就一定不要丢分,像多元函数连续、可(偏)导、可微分的关系这个知识点是需要注意的,本身不难,但看书的时候很容易带过。像一元回归分析这样的知识点一般来说是不会考的。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这两个知识点是一般会考一道题,不过我个人觉得考题一般不会出很easy的那种,很多参数如几个自由度也容易搞混了,也就是说你即便了看了书考试时做错的概率也比较大,所以丢这一分省下大量的时间用在别的知识点上是比较明智的。我不太同意

注册岩土通过经验

1、 昨晚上刚从广东回来,今天查了成绩,145,74,顺利通过,第一天比我想象的高,第二天比我预估的低:)不过通过就好 考完后就想写点什么,不过怕自己最终过不了,反倒贻笑大方。顺利通过,高兴之余,希望能写点东西给后面考试的兄弟们,希望对你们会有一点帮助。但首先得申明一点,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别人的只能作为借鉴之用。 1、注册基础部分 注册基础部分用书:具体书名已记不清了,就是一个合订本的书,貌似有500多页。 我的考试过程:工作的第二年考的。由于工作性质的关系,我的前两年基本都是在工地渡过,尽管工地有大把的时间,但由于在工地上烦躁,大部分的时间你是读不进书的,因此我的基础课的复习只是从考前一个月开始。那个月时间刚好和另外一个哥们在同一工地,最后我在读书,所有的事情基本都是他做了,在此还得感谢下那个哥们。 我的复习方式:由于工作后没接触过基础知识,因此遗忘很多,感觉一个月的复习时间太短,因此我就着重复习了自己比较熟悉的几个部分,主要包括高等数学、土力学、材料力学、理论力学、结构力学、好像还有几门不过我记不得了:)。复习的时候我把整本书按部分给拆开了,对于我来说一大本书实在是太恐怖了,对着这么500多页的一本大书,我想我会没有勇气复习下去的。我首先复习了几个篇幅较小的部分,由

于篇幅较小,看得很快,于是让我很快得找到了一定的成就感,也找到了一定的信心,接着我就看了几个分值较大且自己相对熟悉的,由于时间较少,所以我到最后大概只看了所有内容的60%-70%左右,有些部分,在读书和工作过程中压根没接触过的,我就全部放弃了,考试的时候就瞎蒙。不过我熟悉的部分,我大都翻了两遍书。整个过程除了书中自带的,我没做过一道习题。最后考了132,刚好通过。幸运的很:)因此我想我的方式还是有问题的:) 考试建议:如果你有很长的时间准备,建议你不要像我这样突击考试。应该提早做好复习,当然前期可极限于花少量的时间来翻翻书。 2、专业部分 由于这部分刚考完,所以我想对你们会有一定的用处。 建议专业考试用书:考纲中所有的规范(建议全部买齐,别舍不得花钱,我今年就吃亏了,就没带那个什么《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的,有一个问里面有几个附图的考题我就白丢了,另外我不推荐用合订本,个人感觉如果考试紧张的话,合订本太大,容易让你不知所措),《地质工程手册》,考纲中涉及的法规法编(可以下载打印出来),《注册岩土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300问》,一本《注册岩土工程师考试模拟题级》,一本《复习教程》。 考试用书分析: 规范中个人建议大家可重点复习以下几本规范:《岩土工程勘察》《建筑桩基技术规范》《地基处理技术规范》《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该规范只要看到第五章第一节)《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程》《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

XX注册岩土工程师考试心得及复习技巧

XX注册岩土工程师考试心得及复习技巧 要想在注册岩土工程师的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掌握好相应的复 习技巧必不可少。下面为大家的注册岩土工程师考试心得及复习技巧,希望大家喜欢。 考试心得 我们在自身的岗位上都有着太多太多繁锁的事怀要处理,不可 能有太多的集中时间来复习考试。面临考试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如何在短时间内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全面、系统地领会吃透各门课程的学习要点,最大限度的提高考试成绩,是我们最为关心的问题。以下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1、仔细阅读一遍教材 这一阶段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我们应及早制订计划。 尽量在安排工作的时候把考试复习时间也统一有计划的安排进去。就我个人来说,每次考试总是先松后紧,一开始并不在意,总认为时间还多,等到快考试了,突击复习,造成精神紧张,甚至失眠。每次临 考之时总有一丝遗憾的抱怨——再给我一周时间复习,肯定能够过关!在这里,我通过这次与大家交流的机会,给后来参加考试的新老朋友提个醒儿,与其考后后悔,不如笨鸟先飞,提前一周准备。这样可以使我们在考场上稳扎稳打,保持良好的应试心态。 2、善于总结和系统把握 教材是考试的根本。一般来说,指定教材包含了命题范围和考 试试题答案标准,我们必须按指定教材的内容、观点和要求去回答考

试中提出的所有问题,否则我们考试很难过关。我身边那些通过其他执业考试的同事说:“善于总结和系统把握是通过考试的‘常规武器’,也是我们在考场上屡战屡胜的两大‘法宝’。” 3、深刻把握掌握部分的重点 前两个阶段复习下来,应该基本上对教材有了很好的把握。每门课程都有其必须掌握的知识点,对于这些知识点,我们一定要把深刻把握,举一反三,以不变应万变。我们在复习中若想提高效率,就必须把握重点,避免平均分配。把握重点能使我们以较小的投入获取较大的考试收益,在考试中立于不败之地。 4、练习巩固提高 考试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有些内容在实际业务中很少接触,仅仅依靠记忆和自身理解来准备考试是远远不够的。适当演练一些高质量的练习题,可以提高我们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进而提高应试能力。通过练习我们可以逐渐总结出对考试内容的掌握、熟悉和了解的比例,也可以发现自身学习中的薄弱环节,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提高。 复习的好习惯 一、总是站在系统的高度把握知识 很多同学在学习中习惯于跟着老师一节一节的走,一章一章的学,不太注意意章节与学科整体系统之间的关系,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随着时间推移,所学知识不断增加,就会感到内容繁杂、头绪不清,记忆负担加重。事实上,任何一门学科都有自身的知识结构系统,

注册岩土工程师基础考试科目及其内容

很多的基础部分 一、高等数学 1.1 空间解析几何向量代数直线平面旋转曲面二次曲面空间曲线 1.2 微分学极限连续导数微分偏导数全微分导数与微分的应用 1.3 积分学不定积分定积分广义积分二重积分三重积分平面曲线积分积分应用 1.4 无穷级数数项级数不清幂级数泰勒级数傅立叶级数 1.5 常微分方程可分离变量方程一阶线性方程可降解方程常系数线性方程 1.6 概率与数理统计随机事件与概率古典概率一维随机变量的分布和数字特征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参数估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一元回归分析 1.7 向量分析 1.8 线性代数行列式矩阵n维向量线性方程组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二次型 二、普通物理 2.1 热学气体状态参数平衡态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理想气体的压力和温度的统计解释能量按自由度均分原理理想气体内能平均碰撞次数和平均自由程麦克思韦速率分布率功热量内能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对理想气体等值过程和绝热过程的应用气体的摩尔热容循环过程热机效率热力学第二定律及其统计意义可逆过程和不可逆过程 2.2 波动学机械波的产生和传播简谐波表达式波的能量驻波声波声速超声波次声波多普勒效应 2.3 光学相干光的获得杨氏双缝干涉光程薄膜干涉迈克尔逊干涉仪惠更斯—菲涅耳原理单缝衍射光学仪器分辨本领x射线衍射自然关和偏振光布儒斯特定律告马吕斯定律双折射现象偏振光的干涉人工双折射及应用 三、普通化学 3.1 物质结构与物质状态原子核外电子分布原子、离子的电子结构式原子轨道和电子云概念离子键特征共价键特征及类型分子结构式杂化轨道及分子空间构型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分子间力与氢键分压定律及计算液体蒸气压沸点汽化热晶体类型与物质性质的关系 3.2 溶液溶液的浓度及计算非电解质稀溶液通性及计算渗透压概念电解质溶液的电离平衡电离常数及计算同离子效应和缓冲溶液水的离子积及ph 值盐类水解平衡及溶液的酸碱性多相离子平衡及溶液的酸碱性多相离子平衡溶液积常数溶解度概念及计算 3.3 周期表周期表结构:周期、族原子结构与周期表关系元素性质及氧化物及其水化物的酸碱性递变规律 3.4 化学反应方程式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化学反应方程式写法及计算反应热概念热化学反应力方程式写法化学反应速率表示方法浓度、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速率常数及反应级数活化能及催化剂概念化学平衡特征及平衡常数表达式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及计算压力商与化学反应方向判断

2017年注册岩土基础考试复习心得

2017注册岩土基础考试复习心得 讲课人: 根据最新注册岩土工程师基础考试大纲,注册岩土基础考试是由上、下午两个部分组成(共约1000个知识点)。上午段为公共基础(注册结构、注册岩土等等,都考这个公共基础);下午的为专业基础。 一、上午: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资格考试——公共基础考试 (约650个知识点) Ⅰ. 工程科学基础(共78题) 数学基础 24题;理论力学基础 12题 物理基础 12题;材料力学基础 12题 化学基础 10题;流体力学基础 8题 Ⅱ. 现代技术基础(共28题) 电气技术基础 12题;计算机基础 10题 信号与信息基础 6题 Ⅲ. 工程管理基础(共14题) 工程经济基础 8题;法律法规 6题 注:试卷题目数量合计120题,每题1分,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4小时。 二、下午: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执业资格考试基础考试 土木工程材料 7题;工程测量5题 职业法规4题;土木工程施工与管理5题 结构力学与结构设计12题;岩体力学与土力学7题 工程地质10题;岩体工程与基础工程10题 注:试卷题目数量合计60题,每题2分,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4小时。 在网上搜索注册岩土基础考试大纲,每一章的知识点都有,这样我们参照考试大纲来复习比单纯的按部就班的看资料书更有针对性,更能把握全面复习的重点。 1)高数(24分) 在平时复习中很多人认为高数的分最多,一上来就把时间集中在高数上,结果用的时间最长,能做的题还是那么多。我觉得高数的24分性价比并不高,并没有必要花大把时间攻克这24分,因为一大半的分还是比较容易的。可以对每个知识点先看一遍,有印象的就好好看看,没印象的果断放弃。省下的时间不如把有基础的题都弄懂,争取会就做对,不会的也蒙对。其中像空间解析几何,微积分,这是高中就有过基础的印象比较深,复习起来不吃力,像常微分和无穷级数两大章,可以记一下简单公式,剩下的不太容易看懂,用处也不是太大。像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方面,还是概率的那几个公式特别重要,和几个重点的名词解释数学期望、方差、标准差等。 2)物理(12分) 虽然这一章分值比例没有高数多,但是相应复习重点也少,并且有很多物理基础也是跟高中阶段有联系的,复习起来相对较轻松一点,主要包括热学,波动学和光学。 在热学里常考到的主要是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应用,以及用该方程推出的能量方程,只有这几个方程记住了,关于热学的计算的基本就没有了。剩下的就是有关的名词解释:理想气体内能;平均碰撞频率和平均自由程;方均根速率;平均速率;最概然速率;卡诺循环;热机效率;净功;致冷系数;热力学第二定律等。 关于波动学也是高中时期学过的,如机械波,干涉,衍射等。光学里的公式比较多,我在看的时候就彻底把这一节的计算题目放弃了,但是考试的时候也很少考,主要把一些名

注册岩土基础考试心得

2006注册岩土基础考试心得 以前碰到什么问题,或者是有什么不懂得东西,就喜欢到百渡上搜一下。大多数时候能够得到满意地答案。我想网上热心的朋友真是多,我在网上得到的比付出的多。总想能做些什么,能够帮助到其他的朋友。直到最近考注册岩土工程师基础考试,想从网上搜索相关信息的时候,才发现这方面的东西很少,即使有也会有很多版本,而且内容还相差很多。所以我只能摸着石头过河。还好在自己的努力下得以过关,虽然分数还不知道但是心里有底,觉得没什么问题。网上也有一些网友希望交流一下,我就把我准备以及考试的心得写一下,要是能够帮助到有相同经历的朋友,我也会感到十分高兴。 关于准备时间: 我参加的是2006年注册岩土基础考试,考试时间是9月23号,我前后准备的时间是一个月,有的朋友问我一个月够么?因为我是前一年考的研,所以高数和结构力学还有些底子。对于在校的研究生来说考这个用一个月肯定是没什么问题了。对于已经工作了一段时间的朋友来说,如果本科的课程没有什么印象的情况,准备的时间可能就要长一些。我想两到三个月也就够了,关键是上班的朋友有的比较忙能不能挤得的出时间就要看大家了。 关于参考书: 这方面也是相当重要的,对于大家来说要把自己本科的所以科目考一遍,可想而知那书要多厚。如果书选的不好,花了大量的时间而且效果不见得好。所以就我的个人经历来说。我推荐天大编的教材,突出特点是:考点准确,难度适中,而且有相关的习题。这点来说更是十分重要。相比同济编的教材,更准确,更有效率。买的时候一定要参考最新的版本因为太老的版本里面的内容不准确。 关于考纲: 如果你在百渡里搜索“注册岩土考纲”,你会发现相关内容很少,而且打开的页面里面的内容也是错的,应该是很久以前的考纲了。这一点大家一定要注意不要在这方面迷惑。现在的注岩考纲里的变化有一下几点:1.没有弹性力学,数值分析的 2.而岩体岩石的相关内容是有的,3.工程经济和注册结构考试的工程经济是相同的。所以,你选的参考书是天大2003年以后的版本就不用担心这方面的问题,因为他的内容和现在的考纲吻合。 大家一定要注意,现在网上能够下到的考纲一般都是错的。如果今后的考纲没有变化,下面的介绍考试顺序和内容,就是正确的,大家可以参考。(我以天大版本参考书讲解) 上午:题量较大。如果概念清楚的话时间也还是够的,我是考了3个小时,11点出的考场。所以不用太担心时间,基本上是够用的。 1.高数,24分,相对内容简单,比大学考试时要简单。只要是对着书看上一遍再把后面的题做一下,就没有问题。由于是最前面,而且分数油多,大家一定要重视。我认为这部分是可以拿高分的,可以拿分的地方就一定不要丢分,像多元函数连续、可(偏)导、可微分的关系这个知识点是需要注意的,本身不难,但看书的时候很容易带过。 2.物理,热、波、光、声。肯定是要考。内容不多,后面的题一定要做。会很有帮助。用到的公式考试手册都会给到,大家不必为背公式烦心。 3.化学,考的很基础。基本上高中的化学原理都有应用。我们这一年考的比较多的是化学键和杂化轨道和分子空间构型。大家要重视。Ksp和K的关系,a与Ki的关系,能斯特方程,电动势计算,原子/离子核外电子排布(如24号元素铬)等知识点是很容易考到的。 4.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拿分的地方,内容相对较多,考的也比较多。我的意见是大家一定要理

岩土工程师考试基础知识复习心得经验

岩土工程师考试基础知识复习心得经验 以前碰到什么问题,或者是有什么不懂得东西,就喜欢到百渡上搜一下。大多数时候能够得到满意地答案。我想网上热心的朋友真是多,我在网上得到的比付出的多。总想能做些什么,能够帮助到其他的朋友。直到最近考注册岩土工程师基础考试,想从网上搜索相关信息的时候,才发现这方面的东西很少,即使有也会有很多版本,而且内容还相差很多。所以我只能摸着石头过河。还好在自己的努力下得以过关,虽然分数还不知道但是心里有底,觉得没什么问题。网上也有一些网友希望交流一下,我就把我准备以及考试的心得写一下,要是能够帮助到有相同经历的朋友,我也会感到十分高兴。 关于准备时间: 我参加的是2006年注册岩土基础考试,考试时间是9月23号,我前后准备的时间是一个月,有的朋友问我一个月够么?因为我是前一年考的研,所以高数和结构力学还有些底子。对于在校的研究生来说考这个用一个月肯定是没什么问题了。对于已经工作了一段时间的朋友来说,如果本科的课程没有什么印象的情况,准备的时间可能就要长一些。我想两到三个月也就够了,关键是上班的朋友有的比较忙能不能挤得的出时间就要看大家了。 关于参考书: 这方面也是相当重要的,对于大家来说要把自己本科的所以科目考一遍,可想而知那书要多厚。如果书选的不好,花了大量的时间而且效果不见得好。所以就我的个人经历来说。我推荐天大编的教材,突出特点是:考点准确,难度适中,而且有相关的习题。这点来说更是十分重要。相比同济编的教材,更准确,更有效率。买的时候一定要参考最新的版本因为太老的版本里面的内容不准确。 关于考纲:

如果你在百渡里搜索“注册岩土考纲”,你会发现相关内容很少,而且打开的页面里面的内容也是错的,应该是很久以前的考纲了。这一点大家一定要注意不要在这方面迷惑。现在的注岩考纲里的变化有一下几点:1.没有弹性力学,数值分析的2.而岩体岩石的相关内容是有的,3.工程经济和注册结构考试的工程经济是相同的。所以,你选的参考书是天大200 3年以后的版本就不用担心这方面的问题,因为他的内容和现在的考纲吻合。 大家一定要注意,现在网上能够下到的考纲一般都是错的。如果今后的考纲没有变化,下面的介绍考试顺序和内容,就是正确的,大家可以参考。(我以天大版本参考书讲解) 上午:题量较大。如果概念清楚的话时间也还是够的,我是考了3个小时,11点出的考场。所以不用太担心时间,基本上是够用的。 1.高数,24分,相对 内容简单,比大学考试时要简单。只要是对着书看上一遍再把后面的题做一下,就没有问题。由于是最前面,而且分数油多,大家一定要重视。我认为这部分是可以拿高分的,可以拿分的地方就一定不要丢分,像多元函数连续、可(偏)导、可微分的关系这个知识点是需要注意的,本身不难,但看书的时候很容易带过。 2.物理,热、波、光、声。肯定是要考。内容不多,后面的题一定要做。会很有帮助。用到的公式考试手册都会给到,大家不必为背公式烦心。 3.化学,考的很基础。基本上高中的化学原理都有应用。我们这一年考的比较多的是化学键和杂化轨道和分子空间构型。大家要重视。Ksp和K的关系,a与Ki的关系,能斯特方程,电动势计算,原子/离子核外电子排布(如24号元素铬)等知识点是很容易考到的。

绝对有用的注册岩土工程师考试经验

2010年注册岩土专业考试一些体会 1.绝大部分题目可能大家都会做,只是你能否在三个小时内作对15道题以上,考试时间延长1个小时也许通过率会达到50%以上。 2.考的就是你的做题速度和对规范的熟练程度。 3.所为陷阱,因人而异,对有些考生来说就不是陷阱,比如冻土地区最小基础埋深的考题,有人说25万人的城市系数按城市近郊计算也是陷阱,规范表格下面注解可是有很明确的说明的,如果你平时注意到这些注解,这就不是什么陷阱。 4.该带的规范书籍一定要带齐,不要忽视任何一本规范,今年一个很简单的题,计算流量的考题,我都没想到会用到土石坝监测规范。 5.2008年的考题有很多人说偏了,2009年的考题说偏的不多,其实这几年的考题大部分还是地基基础、勘察、地基处理、桩基、抗震、边坡等方面的,这些题目都能作对的话,你就能通过。 6.考生中有一部分是注册结构工程师,如果他们在本科、研究生或工作中接触岩土专业比较多的话,他们考试有很大优势,本来结构师和岩土师考试内容就有很大一部分重叠,他们在工作中很大一部分可能并不做岩土项目,但他们却占据了岩土师的一部分名额。 7.有一小部分人没怎么练习、复习,考试也能通过,但你最好不要抱这种幻想。 8.我今年第二次考试,今年可能通过,但我第二天专业案例考试也没能都做够2 5个,有人一年就能轻松通过,有人三四年都能通过,这并不能说明什么,有人擅长做题擅长考试,有人平时复习时间充裕等等,人各有所长缩短,考不过不要气馁,找到自己的弱点,有的放矢,精心准备一下,总能通过的。 一、 本人考结构一注和监理均一次高分通过,平时用功较多,但未吃二遍苦,因此总的说还是合算的。以下是关键点: 1.结构:常用规范(混凝土,钢结构,砌体,地基,荷载)深入研读,其他规范如施工验收等浏览一下即可。研读方式举例:按规程某条文(主条文)中的公式可求出计算结果,此结果还须参见另一条文折减,考试时没有时间把这些参见条文弄全,极易答错,平时用功时可将参见条文记在主条文边。 监理:“要览“深入读记,不能理解时看“教材“。死记是记不住的,理解了才

注册岩土考试心得,同事过了参考总结的

注册岩土考试经验总结 (意见征集版) 1 资料篇 (1)规范、法律类 ①40本官方指定规范+1本法律汇编(见附件1) PS:淘宝网上有高清复刻版(你懂的!)卖,售价大约是正版的1半左右,质量还不错,但是有能力的朋友就支持正版吧。 ②另外还有一些考纲以外的规范考试中也有考到,例如:《冻土地区建筑地基基 础设计规范》(JGJ 118-2011)、《铁路特殊路基设计规范》(TB10035-2006)等等,如时间较充裕,也可以看看(这种冷门规范一般考得比较简单,有的直接套公式就OK!) (2)培训教材、习题类 ①《2014年全国注册岩土工程师专业考试培训教材第八版上下册》——于海峰 PS:目前应该只有2013版的,14版估计要到3、4月份才会出吧。 《2014年全国注册岩土工程师专业考试模拟训练题集第八版上下册》——于海峰 PS:同上。 于海峰老师的书我就买了这两套,不知他还有没有其它的书,个人觉得这四本就够了。 购买指数:★★★★★

②《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专业知识考试过关必做1500题》——金圣才 《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专业案例考试过关必做500题》——金圣才 PS:这两套题大部分是真题,部分是模拟题,和于老的书有点重突,可买可不买,反正我是当习题集做了。 购买指数:★★ ③《注册岩土工程师专业考试案例分析历年真题及模拟题详解》(第5版) PS:13年是第4版,14年应该会出第5版,这本书吐血推荐!!考试神器啊,2013年原题都能找到!!!(关键是你得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做完~) 购买指数:★★★★★ ④武威《全国注册岩土工程师专业考试2011年试题解答及分析》 武威《全国注册岩土工程师专业考试2012年试题解答及分析》 武威《全国注册岩土工程师专业考试2013年试题解答及分析》(待出) PS:大名鼎鼎的命题组组长威哥、高老出的官方答案,案例解题过程讲解详细,算是给考友们演示了标准答题格式,非常值得研究!!11年的网上 有电子版,12年的没搜到,大家还是买书吧~ 购买指数:★★★★★ ⑤其它 还有其它的一些网友认为比较好的书,像是刘兴录编的《注册岩土工程师专业考试案例复习题解》,我没看过,就不说了,各位根据自身需要购买吧。 购买指数:?

岩土基础考试心得

关于基础考试的一点经验? 本人工作六年,从事市政设计这块,平时接触岩土专业的东西不是很多。由于本行业的注册暂时没有执行,所以报考了11年9月份岩土基础考试,78+81,算是顺利通过吧。? 复习之前,因为没有经验,在论坛中找了很多别人的经验帖子,发现专业考试的资料、体会之类的帖子很多,基础的较少。? 为了能让那些准备考基础的TX少走点弯路,特简要说说本人的复习感受吧。? 1、关于复习资料? 最开始的时候是把大学期间的一些教材拿出来,准备从头看一遍,结果高数看了两章不对劲,东西太多了,而且大学时候的教材深度较深,感觉时间肯定发来不及。? 后来上网买了一套交通出版社出版的复习教程(第五版)和对应的习题集(第四版),及时调整复习计划,按照教程复习,并结合做部分习题,感觉不错。? 2、关于复习顺序? 上述教程分上下册,也就是按照基础考试上下午的考试内容分册的,上册包括高数、物理、化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等,计算的东西较多;下午虽然包括结构力学、设计原理、土力学等少数计算较多的科目,但是岩体、岩石、计算机等记忆性的东西更偏重记忆,所以复习的时候没有完全按照上下册的顺序来。? 毕竟总是做计算,头大,进度慢,时间很长,却感觉没掌握多少东西,后面剩下很厚的内容没看,心里发慌。所以,我是上下册结合着看,做做高数,背背记忆性的岩体等科目,这样下来,心里感觉上有成就感,复习的动力更足。? 所以,我个人建议这样搭配着复习,感觉自己熟悉的、简单的,可以先看起来,为自己增加信心;剩下的难度大的,到时候一看虽然难,已经心里有数,慢慢攻克,也不会发慌。? 3、关于复习科目? 我复习的时候,由于最初先看的是高

注册岩土考试心得

本人2014年通过注册岩土考试,回顾艰苦的注册路,充满收获喜悦的同时,想到更多的“感激”两个字,首先要将我的感谢送给李向阳和郭嘉等这些辛苦编写注册参考书的老师们,是你们的精辟总结使我迅速抓住考试重点,复习效果事半功倍;其次要将我的感谢送给一起考注册的同事们,两年的时间都是一起结伴挑灯夜战,少了一份孤独,多了一份鼓励;最后将我的感谢送给我的父母,我的大肚子爱人及即将出生的儿子,在你们最需要我的时候,可以允许我几个月晚上不陪你们,一直默默在后方陪我度过艰苦的注册路。 下面介绍我这一年的复习经验,希望给广大的辛苦土木人提供一点指导和帮助,当然,每个人的复习方法不尽相同,如有不妥,还请多多包容。 1 参考资料 a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高大钊 《土力学+基础工程》陈仲颐周景星 岩土考试之前必读书目,读两三遍吧,多多益善。两者二选一即可,但是两者写书思路不尽相同,一本读不懂的时候,可以去另一本看看讲解。 b 《工程地质手册》 必备教材,不做赘述。 c 《注册岩土工程师专业考试案例考点精讲+专业知识》李向阳及郭嘉 个人觉得市面上能买到的最好,最权威的教材了。向阳老师花了几年的精力,将十几年的案例精华汇集于此书,熟读此书,我认为案例通过无忧。2014命题组特意出了李老师在书里特意忽略的知识点,这从一定程度上说明此书总结之精辟,对通过岩土把握性之高。当然,这跟注册结构一样,为了控制通过率,开始向偏僻知识点出题了。但是命题组出的题目再偏僻,大家要相信,只要掌握好常规知识点,对通过岩土还是绰绰有余的,所以大家没必要太过担心。 同样,郭老师将考过的专业知识进行了总结,写了《专业知识》一书。众所周知,专业知识覆盖面非常广,甚至规范和地质手册上都不能找到答案,市面上能找到对《专业知识》总结全面的书也只有此书了。复习专业知识的不二之选。 d 《李向阳岩土培训视频》 对于买书,个人从不吝惜钱财,所以视频也是买了,当然这个要看个人的承受能力。买了之后发现,每天直接听讲解,会比直接看书会理解的快一些,更透彻一些,而且个人喜欢塞着耳机沿着讲课老师的思路走,这样会精力比较集中,不会分神。同时,讲课老师会在讲课过程中,给我很多鼓励和考试注意事项,我也受益匪浅。另外,视频中包含了容易出现的专业知识讲解。 e 《2002-2012年注册岩土知识点解析杨奎、一注论坛天空》及其他历年真题解答电子版 大家可以从网上自己download,能找到的最权威的专业知识解答了,杨老师花了大量的精力对专业知识进行了解答并给出了答案,敬佩杨老师。 当然,岩土的参数书非常之多,按照个人喜欢买书的癖好,我买了大量市面上出现的书籍,但是最后发现上面的资料是值得购买和使用的。书不是比谁买的多,而且看谁选对了书,而且理解的透彻。能把上面几本书搞懂并理解,通过岩土不是难事。 2 复习过程 每天保持4~5小时复习时间。周六周天基本上不休息。基本上从春节返回单位开始准备,能保证6个月的复习时间。 2月,熟读土力学吧,前面说过,对基础差的同学,读三遍都不为过。 3月到5月中旬,听视频加理解《专业案例考点精讲》。岩土勘察、浅基础、深基础、地基处理、边坡、基坑、特殊岩土、地震。基本上两周一章吧,三个月时间把《专业案例考点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