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家畜饲养员职业标准培训计划与大纲

家畜饲养员职业标准培训计划与大纲

家畜饲养员职业标准培训计划与大纲

家畜饲养员培训计划

一、指导思想

二、培训目的

三、培训专员

四、教学安排及教材

五、培训形式、师资

六、实习及考核

家畜饲养员培训大纲

一、职业道德

二、相关法律

三、安全生产和安全防护

四、培训教程

家畜饲养员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广开就业门路,鼓励灵活的就业形势,拓宽就业渠道,做好城镇劳动就业、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和失业人员就业工作,提高他们在长夜、就业和专业就业方面的技能,学有一技专长,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农村经济社会稳定,搞好转移就业人员培训,确保培训质量,特制定本培训方案。

二、培训目的

以国家就业再就业有关方针、政策为依据,通过理论学习和专业技术培训,使就业再就业人员具有一定的思想政治觉悟和专业技能水平,了解和掌握专业理论的基本技能,掌握饲养家畜家禽的生产经营、服务指导和技术管理应具备的技能,具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实现转移就业,达到发家致富的目的。

三、培训专业:家畜饲养工

四、教学安排及教材

培训班学习采用理论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法,共计学220中理论课学习120时,实践课学习100学时。

培训的主要容及教材:一是中华人名国《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法律法规;二是安全生产和安全防护;三是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一《养牛关键技术》

五、培训形式、师资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理论、实践教学由具有任职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授课和教学。

六、学习及考核

学员完成规定的教学计划后,由县劳动就业服务机构按照考务规程进行统一考试。专业知识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技能考核采取现场操作的方式。考试考核合格的学员,由先就业服务机构、这也技能鉴定机构颁发培训合格证书及相应的职业书。

家畜饲养员教学大纲

一、职业道德

二、相关法律:

中华人民国《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促裁法》等法律法规

三、安全生产和安全防护

四、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

第一章选种关键技术

第一节牛的品种

第二节肉牛选种关键技术

第三节奶牛选种关键技术

第四节牦牛选种关键技术

第二章牛繁殖关键技术

第一节牛的生殖生理特性

第二节牛的配种关键技术

第三节提高母牛繁殖力的关键技术

第四节牛的繁殖新技术

第三章杂交利用关键技术

第一节杂交优势

第二节杂交方法

第三节杂交牛生产体系

第四章牛的营养与饲料加工

第一节牛的营养需要

第二节饲料的加工

第三节饲料添加剂及应用

第五章牛舍设计与环境控制关键技术第一节养牛场地选择和牛场布局

第二节牛使用和设计关键技术

第三节牛舍环境控制关键技术

第六章牛的饲养管理关键技术

第一节成年母牛饲养管理

第二节犊牛的饲养管理

第三节育成牛饲养管理

第四节种公牛饲养管理

第七章牛常见疾病防治关键技术

第一节常见传染病防治

第二节常见寄生虫病防治

第三节牛常见病防治

第四节清毒技术

第五节疯牛病及其防

畜禽养殖员培训规范

畜禽养殖员培训规范 为进一步做好阳光工程畜禽养殖员的培训工作,特制定本规范。 一、培训对象 各类养殖业、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和农民合作组织中从事或拟从事畜禽养殖的人员及适度规模动物养殖场的养殖 人员。 二、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能够掌握畜禽养殖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特别是掌握其中涉及的畜禽的品种、繁育、营养、饲养管理、疾病防治、废弃物处理及畜禽场建筑等相关知识和技能,着力提高培训对象对畜禽养殖的实际操作技能,培养懂技术、会示范的畜禽养殖能手。 三、培训环节、培训内容及学时分配

四、知识与技能要求 (一)畜禽的品种与特性 1.了解常用畜禽品种 2.掌握常用畜禽的外貌特征、生理特点及生物学特性(二)畜禽的繁育 1.了解畜禽的选种与选配的基本方法及程序 2.掌握种畜禽的人工授精技术 3.掌握禽蛋孵化技术 (三)畜禽的营养与饲料

1.了解畜禽的营养需要与饲养标准 2.了解畜禽的常用饲料 3.熟练掌握畜禽饲料的日粮配合与加工调制技术 4.掌握青绿饲料的生产与青贮技术 (四)畜禽的饲养管理 1.掌握猪的饲养管理措施 2.掌握禽的饲养管理措施 3.掌握牛羊兔的饲养管理措施 (五)畜禽的疾病防治 1.掌握我国畜禽常见传染病防治技术 2.了解畜禽常见寄生虫病防治技术 3.了解畜禽常见普通病防治技术 4.熟练掌握畜禽场疾病综合防制措施 (六)畜禽场废弃物处理与控制 1.掌握畜禽粪便的处理与利用技术 2.掌握畜禽尸体的无害化处理技术 (七)畜禽场建筑与设备 1.掌握畜禽场场址的选择与布局 2.了解畜禽舍建筑设计及养殖设备 五、培训实施与考核 (一)培训方式与要求 培训以实际操作为主,采用理论讲授和实习实训相结合的方式。理论讲授利用视频、多媒体等教学手段,由长期从

家畜饲养工教学计划教学计划

家畜饲养工教学计划教学计划 一、课程背景 家畜饲养是农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直接关系到农民的收益和农业的发展。本课程旨在通过系统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对家畜饲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他们今后在农村经济和农业科技方面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课程目标 1. 了解家畜饲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家畜的生物学特性和生产实践中的典型问题。 2. 掌握家畜饲养的基本方法,包括饲养环境的建设、饲料的选配与制备、疾病预防与治疗等。 3. 熟练掌握家畜养殖实践技能,能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进行实际操作。 4.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够独立解决问题,并为家畜饲养提供科学化的建议和方案。 三、教学内容 1. 家畜的生物学特性和养殖基本原理。 2. 家畜饲养环境的建设和管理,如养殖场布局、动物圈舍的设计、环境卫生等。 3. 家畜饲料的选配与制备,如饲料的成分分析、配方设计、饲料制作工艺等。 4. 家畜养殖管理技术,如疾病预防与治疗、妊娠期管理、生产管理等。 5. 家畜饲养实践技能培训,如养殖设备的使用、动物的饲喂、疫病的防治等。 6. 家畜饲养成本分析和经济效益评估,如养殖成本分析、经济效益评估、市场行情分析等。 四、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课堂上,通过讲授、讨论和案例分析等方式,阐述相关理论知识;在实践环节中,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体验,培养他们的实践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评估 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考试和综合实践评价两部分。 1. 考试:通过课程学习的知识点和理论进行考核,检测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

2. 综合实践评价:通过对学生在实践环节中的表现进行评价,检测学生对于实践技能的掌握情况。评价方式包括实验报告、实践操作表现、小组讨论、模拟演练等。

家畜饲养员培训课件

家畜饲养员培训课件 标题:家畜饲养员培训课件 一、介绍家畜饲养员的工作职责和要求 1. 工作职责:负责家畜的饲养、管理和养殖等工作。 2. 要求:具备动物爱心、耐心细心,对家畜养殖有一定了解和经验。 二、家畜饲养的基本知识 1. 家畜的分类和品种:牛、猪、羊、鸡、鸭等; 2. 家畜的生理特点和行为习性:如生长发育特点、繁殖特点、饲养特点等; 3. 饲养基本要求:饲料、环境、卫生等。 三、家畜饲养技术和管理 1. 饲料和饲养方式: a. 品种特点和饲养要求; b. 饲料种类和配方比例; c. 饲喂方法和频率。 2. 环境和设备管理: a. 饲养舍的选择和设计; b. 温度、湿度和通风的管理; c. 饮水设备和消毒措施。 3. 疫病防治和药物使用: a. 常见疫病防治措施;

b. 合理使用药物和兽药。 四、家畜繁殖管理 1. 繁殖技术和方法: a. 选种和配种; b. 妊娠和分娩管理; c. 人工授精和胚胎移植技术。 2. 繁殖档案记录和数据分析: a. 母畜生产性能和遗传背景; b. 母畜饲养和配种管理; c. 繁殖指标和数据记录。 五、家畜饲养员的职业素养 1. 饲养员的形象和仪容仪表; 2. 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 安全意识和危险防范; 4. 职业操守和道德合规。 六、案例分析和讨论 1. 家畜饲养中常见的问题和挑战; 2. 实际案例分析和解决思路; 3. 经验分享和交流讨论。 七、培训总结和评估 1. 对家畜饲养员培训内容和效果的总结; 2. 培训评估和反馈意见。

*备注:以上课件仅为示例,具体内容可根据培训需求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补充。

家畜家禽饲养工培训教学方案

家畜家禽饲养工培训教 学方案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家畜家禽饲养工专业培训教学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和省、市《关于实施更加积极就业政策的若干意见》,广开就业门路,鼓励灵活的就业形式,拓宽就业渠道,做好城镇劳动力就业、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和失业人员就业工作,提高他们在创业、就业和转业就业方面的技能,学有一技专长,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农村经济社会稳定,搞好转移就业人员培训,确保培训质量,特制定本培训方案。 二、培训目的 以国家就业再就业有关方针、政策为依据,通过理论学习和专业技术培训,使就业再就业人员具有一定的思想政治觉悟和专业技能水平,了解和掌握专业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饲养家畜家禽的生产经营、服务指导和技术管理应具备的技能,具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实现转移就业,达到发家致富的目的。 三、培训专业及时间 培训专业为家畜家禽饲养工,培训时间3个月,自2010年 2 月2 日至2010年5月12日。 四、教学安排及教材 培训班学习采用理论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法,共计404 学时,其中理论课学习 212 学时,实践课学习 192学时。任课老师详见“泗水县就业再就业家畜家禽饲养工培训班师资情况表”。 培训的主要内容及教材: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法律法规;二是安全生产和安全防护;三是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养牛关键技术》 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养牛关键技术》主要内容有: 第一章选种关键技术 第一节牛的品种 一、肉牛品种 二、奶牛品种 三、牦牛品种 四、水牛品种

家畜饲养工教学计划教学大纲

《家畜饲养工》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与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现代动物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初步掌握动物生产中的几项重要基本技能,培养学生按照家畜生产规律,在基层从事养殖技术工作,并有一定组织管理、生产经营、技术推广的本领。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主要是:让学生系统了解家畜养殖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就是了解不同家畜的品种特征,分析研究不同时期家畜的营养需要和饲养管理,找出其中的规律性,使学生了解正常情况下家畜的生理特征、生活习性、营养需要、繁殖规律及科学的饲养管理,并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解决养什么家畜,如何配合饲料,如何培育改良品种和利用杂种优势,如何繁育仔畜,如何养好家畜的问题。提高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用以指导畜牧业生产。 二、课程教学的总体要求 本课程是研究家畜生产的基本理论、基础概念、基本实践的一门课程,在教学中通过讲授家畜生产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根据家畜的习性,营养、繁殖规律,采用科学的繁殖方法和饲养管理方法防病治病,提高诊断和治疗家畜常见病的能力,从科学饲养家畜、管理家畜入手,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的讲授主要以家畜生产中经常遇到的生产问题作为讲授重点,辅之以通过讲述动物营养原理、动物遗传育种及繁殖方面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使学生掌握牛、羊、猪、饲养的理论和实践知识,能从家畜生产方面考虑畜疫病防治问题。

三、各章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绪论 1.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绪论部分的讲授,让同学们了解畜牧业生产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方向,了解传统畜牧业生产的主要种类和一般生产环节,了解提高生产效率的手段以及应该掌握的专业知识,激励同学们的责任感和学习热情。 2.教学内容: 第一节畜牧业在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节我国畜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第三节国外畜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第四节畜牧业生产的概念 3.主要知识点与重点: 我国主要畜产品人均占有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以及提高生产效率的技术手段。 第二章动物营养原理 1.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得同学们对动物营养学的基本概念以及不同动物在生产过程中对营养物质的利用要求有一个初步的掌握,为今后从事畜牧业生产打好基础。 2.教学内容: 第一节饲料营养物质在动物体内的消化吸收 第二节饲料营养物质与动物营养 第三节动物的营养需要与饲养标准 3.主要知识点与重点: 动物营养学的基本概念以及家畜与营养物质间的联系;家畜营养需要的衡量指标和研究方法;饲养标准的概念与应用。

畜牧培训计划方案(通用3篇)

畜牧培训计划方案(通用3篇) 畜牧培训计划方案篇2 根据省局鄂牧医办发〔20xx〕3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市畜牧业工作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培训目的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精神,紧紧围绕提高畜牧业科技人员服务水平、提高广大养殖户应用先进畜牧业技术的能力、推广畜牧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的主题,开展科技大培训活动,推进科技进村入户,进一步增强科技对畜牧业生产的支撑作用,为实现畜牧强市战略目标提供技术保障。 二、培训内容与对象 (一)内容: 围绕现代畜牧业发展的要求,重点开展畜牧兽医法律法规、有关政策的宣传普及,大力推广畜禽标准化养殖技术、畜禽繁殖技术、畜禽疫病防治技术、无公害畜产品生产加工操作技术、兽药饲料等投入品使用技术、畜禽排泄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技术等。 (二)对象: 1、市、县级畜牧兽医部门工作人员。 2、乡(镇)级从事公益性技术推广、防疫检疫监督执法人员,村级动物防疫员、品改员。 3、专业合作社社员、畜禽贩运经纪人,养殖场(小区)、

养殖大户饲养人员,加工企业操作人员等。 三、培训任务及安排 (一)任务:全市计划任务4.5万人次。京山11000人,钟祥120xx人,沙洋10000人,东宝8000人,掇刀3000人,屈家岭500人,漳河新区500人。各县市区要进一步将任务分解落实到乡镇、街道办,以及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等机构。 (二)安排:培训主要集中在春季及冬季,其它时间培训根据实际需要适当安排。 1、市局培训安排: 2月17日-2月19日组织本局干部职工培训。 2月27日组织各县市区班子成员、业务科(股)长、乡镇动物防检组负责人培训。 10月至11月组织三期养殖户短训班,选择三个有特色的畜牧专业村以村为单位开展培训,每班100人。 2、各县市区培训安排: 2月16日-2月29日组织县级畜牧兽医部门工作人员集中培训。 2月底3月初组织乡(镇)级从事公益性技术推广、防疫检疫监督执法人员,村级动物防疫员、品改员、畜禽贩运经纪人集中培训。2月中旬至4月上旬,10月至12月以乡镇、村、合作社、龙头企业为单位组织专业合作社社员、养殖场(小区)、养殖大户饲养人员、有养殖意愿的农民、加工企业

家畜家禽饲养工培训教学方案

家畜家禽饲养工培训教学方案 一、教学目标 本教学方案的目标是培养学员对家畜家禽饲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使学员能够了解家畜家禽的特点和需求,掌握科学的饲养管理方法,提高养殖水平和经济效益。 二、教学内容 1.家畜家禽的品种特点及饲养需求 -家畜包括牛、猪、羊等,家禽包括鸡、鸭、鹅等,学员将了解不同品种的特点和需求,如饲料、饮水、环境等。 2.饲养动物的饲料搭配与营养需求 -学员将学习不同品种饲养动物的饲料搭配原则和营养需求,包括能量、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掌握科学配方饲料的制作方法。 3.动物疾病防治与常见问题处理 -学员将学习常见家畜家禽的疾病防治方法,包括病原学知识、症状识别、预防措施等,以及应对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 4.饲养环境和设施的规划与建设 -学员将学习家畜家禽饲养场的规划与建设,包括场地选择、建筑结构设计、光照、通风等要素的考虑,以及设备和器材的选购与使用。 5.饲养管理与经济效益分析

-学员将学习家畜家禽的日常管理,包括饲养场日常管理安排、饲喂计划制定、保健与疫苗接种等,以及通过经济效益分析提高生产效益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 1.理论讲授:采用讲解和演示的方式,通过PPT、幻灯片、视频等多媒体工具,向学员介绍家畜家禽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实验操作:学员将进行实践操作,包括制作饲料、疫苗注射、病例鉴别等,通过亲身实践,加深对饲养技术的理解和掌握。 3.学习讨论:鼓励学员对学到的知识进行思考和讨论,提问与解答,促进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学以致用。 四、教学安排 1.第一周:家畜家禽的品种特点及饲养需求 -理论讲授:介绍家畜家禽的基本特点和需求。 -实验操作:观察和鉴别不同品种的家畜家禽。 2.第二周:饲养动物的饲料搭配与营养需求 -理论讲授:学习饲料搭配的原则和营养需求。 -实验操作:制作科学配方饲料。 3.第三周:动物疾病防治与常见问题处理 -理论讲授:了解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方法。 -实验操作:观察和处理常见问题。

民办学校教学大纲家畜饲养员 - 中级

中级《家畜饲养员》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目的、任务 性质:以国家就业再就业有关方针、政策为依据,通过理论学习和专业技术培训,使就业再就业人员具有一定的思想政治觉悟和专业技能水平。 目的:了解和掌握专业理论的基本技能,掌握饲养家畜家禽的生产经营、服务指导和技术管理应具备的技能,具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实现转移就业,达到发家致富的目的。 任务:广开就业门路,鼓励灵活的就业形势,拓宽就业渠道,做好城镇劳动就业、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和失业人员就业工作,提高他们在就业和专业就业方面的技能,学有一技专长,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农村经济社会稳定,搞好转移就业人员培训,确保培训质量,特制定本培训方案。 二、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是在学习多门专业基础课的基础上,了解或掌握猪的生物学特性、猪的品种、猪的营养与饲料、猪的环境与猪场建设、养猪生产工艺技术、猪群保健、养猪生产的经营决策与猪场管理。由于本课程是一门紧密联系生产实际的学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以文字教材为基础,结合养猪生产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观看录像教材,了解、掌握相关的技术要求和各种措施,并在生产实际中多观察、多了解,在有可能的情况下参与一些猪场饲养管理工作。

三、培训教学内容与要求

四、培训基本条件 培训设施(设备及其附件、耗材、教师、教材(讲义)、课件的要求)设备及附件:黑板、打印机、投影仪、移动幕布、电脑 耗材:笔、纸、本、粉笔 教师: 教材:家畜饲养员(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课件要求:科学性、教育性、实用性、合理性 五、培训考核与评价 1、考核分理论知识考核和实际操作技能考核两部分,安全技术理论考核方式为笔试; 2、安全技术理论考核和实际操作考核均采用百分制,考核成绩60分以上者为考核合格,两部分均合格者为考核合格,考试不合格者,允许补考一次; 3、安全技术知识考核内容分为了解、掌握和熟练掌握三个层次,按20%、30%、50%的比重进行考核。

“农业种植、养殖培训” 培训教学大纲及教学计划

“农业种植、养殖培训”培训教学大纲及教学计划 (1)培训目的:通过对学员进行农业种养殖培训,使其掌握专业的农业种植、养殖技术,改变学员传统的种植、养殖知识,让学员掌握一技这长,使学员在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中发挥作用。让学员深刻体会到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怀与帮助。增强学员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生活的意识。增强学员脱贫致富的信心。 (2)培训专业:农业种植、养殖培训(合格证培训) (3)培训时间:七天(或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进行) (4)培训对象:以从事食用菌、种植、养殖户、设施菜、经果林的辖区内有效户籍的农村转移劳动力,非在校学生,无不良嗜好,身体健康,年龄为16至50周岁有转移就业意向的贫困劳动力。培训人数:每班不超过50人。 (5)培训地点:本项目采购人指定地点。 (6)培训方式:按照季节农时,产业、经济发展程度,采取形式多样、内容各异的分类、分期进行集中培训。 (7)培训内容:各种农业科技知识,主要农作物(林果)高产栽培技术、畜牧养殖技术、常用农机操作技术等的基本原理。也可以根据种植养殖的需求品种进安排具体培训内容。 (8)暂定课程安排(课程表): ①农作物种植培训

(9)培训教材选择: 根据具体培训要求和内容选择教材。 (10)教学方式: ①紧密结合农业生产时节和农民生产需求,开展灵活多样、不同形式的技术培训,使农民一看就懂,一学就会,学习能用,用能致富。典型案例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利用各种形式传播农业科技知识。②聘请经验丰富的老师讲课,③利用多媒体、边讲边问答等直观的教学方式进行培训,④采取理论联系实践进行学习。 ⑤进行案例分析,加强学员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充分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 (11)组织实施 ①中标后组织项目负责老师到项目地开展一周的调查、走访工作,对有培训意向、符合培训条件的学员登记造册。向上级主管领导上报培训信息,制定培训计划,并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开展培训工作,。 ②严格、认真地执行培训公示制度,信息报送制度,台帐登记制度和检查验收制度和培训档案管理制度。 ③培训地点要考虑培训学员的要求,就近就地培训培训。 ④严格按照主管领导要求整理收集培训学员的信息,做好上课记录(学员考勤、上课拍照、课堂录像)等工作,收集整理好培训资料,做好台账记录。 (12)就业跟踪服务 为每个培训班建立微信群,向学员推荐、提供真实、有效、高质量的就业信息。并对每个学员进行电话回访,及时了解他们的就业、工作和生活情况,并给

家畜饲养工教学大纲

《家畜饲养工》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家畜饲养工 教材:自编讲义 主要参考书:《养牛工》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年《养羊工》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年 《新农村科学养殖概要》 一、课程的性质与内容 实施本课程的教学是为了满足现代养殖业对生产第一 线的技术操作人员和经营人员的需要,使学员掌握家畜营养与饲料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为学习后续专业知识,形成职业行为能力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培养和提高学员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更为全面推广家畜养殖技术,促使家畜养殖技术观代化。 初级家畜饲养工是为了让学员掌握常见牛的品种,常用牛饲料的种类及营养特点,牛的消化机能,肉牛的包头,奶牛的饲养等方面的知识,其中,常用的饲草收贮,饲喂方法,是贯穿于养牛全过程的基础常识,牛的采食行为和牛的消化机有方面和知识是承接牛的疾病预防的关键知识,现代养牛技术的研究,应用和发展,也是以牛和草方面的技术,理论为基础,围绕牛和草这两个基本点研究相关的生产管理方法和应用技术。初级养牛工掌握本单元知识和技能,可以建立正确的养牛观念,能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正确包头,同时为进一步学习养牛知识,提高养牛技能打下较好的基础。因此,作为抓好初级养牛工的基础培训是十分重要的。初级家畜饲养工的培训包括进行家畜和特畜类的饲喂、转群、淘汰、产品收集、病死畜处理;观察并调整畜舍内温度、湿度、光照;协

助兽医人员进行疫苗注射、畜舍和饲养器具消毒以及家畜日常健康状况监测;填写记录和报表。 中级家畜饲养工要掌握奶牛的饲养、育肥牛的饲养方面的部分基础理论和饲养常识进行了深化,重点介绍了干奶牛及泌乳牛饲养的基础理论、意义和常规方法。另外,对干草三化制作方法也进行了介绍。中级养牛工掌握本单元知识和技能,可以掌握正确的养牛基本理论,基本能独立从事牛的饲养方面的日常工作,同时为进一步学习养牛理论知识,提高技能,独立学习、独立工作打下较好的基础。因此,该部分内容地位特殊,非常重要。做好中级养牛工的饲养部分培训对于初级养牛工和高级养牛工起着承上起下的作用。 二、课程的任务和要求 家畜饲养工的培训包括进行家畜和特畜类的饲喂、转群、淘汰、产品收集、病死畜处理;观察并调整畜舍内温度、湿度、光照;协助兽医人员进行疫苗注射、畜舍和饲养器具消毒以及家畜日常健康状况监测;填写记录和报表。 初级家畜饲养工要掌握我国现代养殖的概况、家畜的生产与经营、动物的安全控制技术、家畜饲养技术等方面的知识,是贯穿于初级家畜饲养工要建立正确的养殖观念,能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正确包头,同时为进一步学习养殖知识,提高养殖技能打下较好的基础。因此,作为抓好初级家畜饲养工的基础培训是十分重要的。初级家畜饲养工的培训包括进行家畜和特畜类的饲喂、转群、淘汰、产品收集、病死畜处理;观察并调整畜舍内温度、湿度、光照;协助兽医人员进行疫苗注射、畜舍和饲养器具消毒以及家畜日常健康状况监测;填写记录和报表。

家畜家禽饲养工培训教学方案

家畜家禽饲养工培训教学方案 一、培训目标 本教学方案旨在提供一套全面的培训计划,帮助培训学员全面了解家 畜家禽饲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其独立进行家畜家禽饲养工作的能力。 二、培训内容 1.家畜家禽饲养概述 -家畜家禽饲养的意义和发展前景 -家畜家禽饲养的基本原理和要点 2.家畜养殖技术 -不同家畜种类的饲养特点和要求 -家畜的繁殖和疾病防治 -家畜饲养场的建设和管理 3.家禽养殖技术 -不同家禽种类的饲养特点和要求 -家禽的繁殖和疾病防治 -家禽饲养场的建设和管理 4.饲料与饲养管理 -饲料种类和配方的选择及制备 -饲料供给和饲养环境管理

-饲养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5.家畜家禽卫生与环境保护 -家畜家禽的清洁和消毒 -家畜家禽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 -家畜家禽饲养工作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6.家畜家禽市场运作和销售技巧 -家畜家禽市场需求和流通途径 -家畜家禽产品的加工和包装 -家畜家禽产品的销售技巧和市场推广 三、培训方法 1.理论教学:通过授课的形式,讲解家畜家禽饲养的相关知识和技术要点。 2.实践操作:组织学员进行实际操作,如饲料配制、家畜家禽场的布置等,以提升其实际操作能力。 3.典型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员了解养殖实践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4.实地考察:组织学员参观家畜家禽养殖场,了解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管理经验。 四、培训评估

1.学员考核:通过理论考试和实践操作考核,评估学员对培训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学员反馈:组织学员进行培训效果问卷调查,收集对培训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反馈意见。 3.培训效果评估:根据学员考核成绩和学员反馈意见进行整体培训效果评估。 五、培训资源和条件 1.培训教室:配备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和工具。 2.实验室:用于进行实践操作实验的场所,配备相关实验设备和饲养器具。 3.实地考察场所:选择先进养殖场进行实地考察。 六、培训计划 本次培训计划为期5天,每天培训时间为8小时。 第一天:家畜家禽饲养概述 -家畜家禽饲养的意义和发展前景 -家畜家禽饲养的基础知识 第二天:家畜养殖技术 -家畜种类的饲养特点和要求 -家畜的繁殖和疾病防治 第三天:家禽养殖技术

家畜饲养员培训课件(一)

家畜饲养员培训课件(一) 家畜饲养员培训课件 教学内容 •家畜饲养员的职责与要求 •家畜饲养的基本知识 •家畜饲养的管理技巧 •家畜饲养的常见疾病预防与处理方法 •家畜饲养的安全操作规程 教学准备 •课件制作及投影设备 •演示用的实物模型或图片 •白板、粉笔/白板笔、橡皮 教学目标 •理解家畜饲养员的职责和要求 •掌握家畜饲养的基本知识,包括不同家畜的特点和需求•学习家畜饲养的管理技巧,如饲养环境的调控和饲料的供给

•熟悉家畜常见疾病的预防与处理方法 •掌握家畜饲养的安全操作规程 设计说明 •课件主要以文字、图片和简短视频为主要媒介,便于学员理解和记忆 •在课件中适当添加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员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鼓励学员提问并与他们进行互动,加深对家畜饲养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过程 1.介绍家畜饲养员的职责和要求 –家畜饲养员的工作职责和工作环境 –家畜饲养员的素质要求和技能培养 2.家畜饲养的基本知识 –分类介绍不同种类家畜,如猪、牛、羊等 –家畜的生长特点和需求 3.家畜饲养的管理技巧 –饲养环境的调控,包括温度、湿度和通风等因素 –饲料的选择和供给

4.家畜饲养的常见疾病预防与处理方法 –常见疾病的预防措施,如疫苗接种和卫生管理 –简要介绍常见疾病的处理方法 5.家畜饲养的安全操作规程 –安全操作的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 –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理措施 课后反思 •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够吸引学员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学员是否能够理解和掌握家畜饲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是否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改进? •学员是否对所学内容产生了思考和应用能力? •需要改进的地方和下一步的优化方向。

养殖培训计划

养殖培训计划 篇一:养殖技术培训班的方案 【巴中市残疾人扶贫教育方案之一:养殖培训实施方案】 关于巴中市养殖培训实施方案 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的实施意见》(国发〔20XX〕7号),结合巴中市实际情况,以残疾人为核心,围绕积极做好残疾人的民生保障、提高残疾人整体素质水平、改善残疾人家庭及贫困残疾人家庭生活条件,特制定本方案。 一、培训背景 巴中市幅员面积12325平方公里,森林面积1015万亩,森林覆盖率55.4%。地势北高南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境内沟壑纵横、山丘众多、地貌多变,是天然的疫病防控屏障。全市四县(区)全部被列入全国畜牧业优势区域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国家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重点县,巴州区、南江县、平昌县被列入全国肉牛优势区域县。全市共有生猪规模养 殖场1040个、肉牛规模养殖场156个、肉羊规模养殖场58个、家禽规模养殖场153个、兔规模养殖场43个。以生猪为主的规模养殖比重达到56%。目前我市良种及杂交改良面,猪80%、牛70%、羊85%、禽82%、兔83%。巴中市现目前的养殖规模已经全面的建成,技术设备相对成熟,巴中市的养殖市场在这一行业也奠定了基础。让巴中

市的残疾人及贫困家庭掌握相关的养殖技术,增加其就业机率,改善其生活水平从而脱贫致富。 二、培训对象 年龄在18一45周岁,巴中市各地区轻度肢残人士或贫困残疾人家庭中的健全人以及有培训愿望的社会人士。 三、培训目标 掌握养殖行业新技术,切实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的人才。从根本上改善残疾人及贫困残疾人家庭的经济现状, 培养残疾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优良品质。 四、招生培训计划 通过市残联系统向各县(区)残联综合服务中心下发招生简章,或媒体播出招生信息,由我方制定培训计划和教学大纲。使每一位有培训愿望的残疾人或残疾人家庭成员能够接受一次或多次有效的实用技能培训,并能独立操作。结合本市实际情况,今年前期预计开设十余个班次,第一期培训人数为80人,后期视巴中具体情况而定。 五、培训内容 结合巴中实际地理环境特点,尤其是以新时期养野猪、野 鸡、野兔的新技术为培训重点,学习现阶段农村工作的政策、涉农法律法规等。主要内容如下: (一)野猪养殖 1、断奶宰猪的饲养与管理 (1)抓好断奶、选择合适的断奶年龄

畜禽养殖技术员教学实训计划

畜禽养殖技术员教学实训计划 畜禽养殖技术员教学实训计划 畜禽养殖技术员教学实训计划 一、培训对象 各类养殖业、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和专业合作组织中从事畜禽养殖的技术人员及适度规模畜禽养殖场技术人员和农民。二、指导思想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面向基层,服务农民,注重实效的基本指导思想,为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应有的贡献。三、培训目标 根据区域农业经济发展要求,培养有一定政治觉悟,理解惠农政策,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具有综合素质和养殖岗位职业能力,能胜任养殖业生产、经营管理、技术推广和信息服务等工作的应用型、实用型人才。四、教学大纲 畜禽养殖技术员培训原则上以50人为一个标准教学班,全程培训时间为7天42个学时;可以分为三天理论,四天实践进行操作,具体培训内容、课时分配安排如下: 培训内容及学时分配: 序号教学模块培训学时培训内容合计理论实操计划培训时间培训老师农业农村政策法规1农业农村农业生产安全公共知识农村消防安全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养殖技术基础讲授动物营养与饲料、畜禽繁育基础、环境卫生基础和生态养殖技术知识。动物疾病讲述解剖生理基础、临床诊疗基础、病理基础、兽医微生物与疾讲述猪的特性,猪的品种及利用,种猪选育,猪的营养与饲料,猪4规模养猪技术的

人工授精技术,种猪饲养管理,仔猪的培育,肉猪饲养管理和猪舍的环境管理,规模化猪场的规划与组织等。讲述鸡的营养及饲料配合,鸡的5规模养禽技术繁育,鸡的孵化技术,蛋鸡饲养管理,肉鸡饲养管理,规模化养禽的规划与组织等。6经济动物讲授本地动物生产特性,繁育、生产技术饲养管理及环境控制技术。猪病防治技术禽病防治技术主要讲授猪病预防、猪病诊疗方法,猪传染病、猪寄生虫病、猪普通病的防治技术等。讲授禽病预防、诊疗方法、禽类传染病、普通病、寄生虫病的防治等。合计33201*年10月13日指定专业教师422201*年10月13日201*年10月14日指定专业教师指定专业教师23422防治基础病预防和药物应用基础等知识。844201*年10月14日、15日指定专业教师844201*年10月16日指定专业教师指定专业教师指定专业教师指定专业教师22201*年10月17日201*年10月17日、18日82675238201*年10月19日421824五、知识与技能要求 掌握养猪技术、养禽技术和特种经济动物生产技术所必需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 能够承担猪、禽和特种经济动物生产、经营管理、技术推广和信息服务工作,具备解决养殖业生产实际问题和畜牧科技推广的能力。 六、培训实施与考试 1、培训方式与要求:培训采用集中培训和分散自学相结合的方式。集中培训利用课堂讲授、多媒体展示、实验操作、现场参观等方式开展;分散自学是学员以培训大纲和讲义为依据,结合理论和现场教学的体会,在工作岗位上针对临床情况进行讨论分析的学习方式。培训以具备一定教学、实践条件的培训基地为依托,围绕动物疫病防

猪场员工培训计划方案3篇

猪场员工培训计划方案3篇 Training plan for pig farm staff 汇报人:JinTai College

猪场员工培训计划方案3篇 前言:公务文书是法定机关与组织在公务活动中,按照特定的体式、经过一定的处 理程序形成和使用的书面材料,又称公务文件。本文档根据公文写作内容要求和特 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 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 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2021年猪场员工培训计划方案 2、篇章2:2021年猪场员工培训计划方案 3、篇章3:2021年猪场员工培训计划方案 篇章1:20xx年猪场员工培训计划方案 要想养好猪,首先要管好人,猪靠人去管,人员的管理 是根本。人员如何管理,我想从我们场一位饲养员谈起这位饲养员姜××,94年进场养保育猪,保育仔猪是很 难养的,但是她养的猪发病少、生长快、成活率高。这固然与她的经验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她把猪放在心上,把心放在猪上,用心去养猪。当猪稍有异常,她就挑出来放到隔离栏里精心呵护。当猪有病时,即使在晚上,她也起来给猪打针;夜里挂起

了风,她起来去关窗门。每一头仔猪都牵动着她的心,就像子女牵动着母亲的心一样。猪场的管理者,若像这位饲养员那样,把员工放在心上,把心放在员工上,用心去经营自已的"人格",用心去经营人心,用心去管人,猪场的管理肯定是卓有成效的。 下面谈谈猪场人员管理的几个具体问题: 1. 要在“选人、育人、用人、留人”上下功夫。 1.1选人 猪场的人员有场长、段长(区长)、技术员、后勤人员、饲养员,各层次的人员都要很好的选任。 管理者中最重要的是场长的选任,笔者在猪场工作十余年,经历过多任场长对此有深切的体会,哪一任场长水平高,我们之间共同的语言就多,配合的就好,相互之间的沟通就好,员工的情绪就高,生产成绩就高。 场长一定要内行,不是内行的要通过不断学习、实践变 成内行,外行是不能管理猪场的。猪场场长还应具备以下能力:管理能力、用人能力与技巧、决策能力、明辨是非能力、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把握市场的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以及高尚的品德等。高尚品德十分重要,品德能使管理者有个人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