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德国外交

德国外交

德国外交
德国外交

德国经济大国地位恢复的原因以及德国外交政策

摘要:本文探讨了二战后德国经济发展的原因与影响以及所带来的外交政策的改变,重点阐述了德国价值外交的理念。

关键词:经济恢复外交政策价值外交

一、二战后德国经济发展的原因以及影响

二战后战败的德国不仅面临着因战争遭受的严重经济衰败局面,而且因美苏冷战而导致德国分裂为两个国家,致使统一的经济被割裂。但战后,联邦德国经济高速发展,并在20世纪60年代初,经济发展再次超过英法。联邦德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呢?又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呢?

经济发展的原因

1、依托于其强大的科学技术。联邦德国科技基础雄厚,战后的德国政府鼓励科研部门与经济部门的合作,促进技术创新,使国家技术的发展与创新由企业根据市场的需要进行,并得到了国家的经济援助和享受优惠的税收政策。

2、利用外国资本。战后初期的马歇尔计划增加了联邦德国的工业发展资金,扩大了就业,增加了税收,引进了新技术和新设备,加速了经济的发展。

3、国民经济的非军事化。战后德国人不能在国际上扮演重要角色,他们把全部精力放在经济建设上来并在很短时间里在经济上打败了当年的战胜国。

4、法德矛盾的缓和与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开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德两国的发展走出了冤冤相报的怪圈,并走上了“欧洲自主”的发展道路。1951年4月,以法国、联邦德国(西德)为代表欧洲六国正式签订《煤钢联营集团条约》,至此引发法德百年冲突的两国边境的煤钢资源将被置于两国共同参与管理的联合机构之下,它结束了两国争端的根源,使法德之间的关系得到了根本的纠正。1958年,六国又组成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日益走向联合的欧洲成为独立于美苏的重要力量,推动了法德关系的改善和德国经济的发展。

5、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联邦德国政府通过建立国有经济,制订法令政策调节国民经济等方面对经济进行有效的宏观管理,并强调经济按市场规律运转,这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6、进行社会政治改革。战后,德国清除法西斯主义,建立民主化的国家,给予人民一定的民主权利,并推行较为广泛的社会福利制度,防止人民的极端贫困和社会动荡,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比较稳定的社会形势。

7、联邦德国人民具有较高的劳动素质和他们的辛勤劳动。1950年联邦德国的在校大学生为10万人,平均1万名居民中就有21名大学生,到1970年增加到41万人,平均1万名居民中就有68名大学生。此外,联邦德国还非常重视职工的业余教育,由于教育和训练,联邦德国就业的劳动者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水平普遍提高,再加上联邦德国人民的敬业精神,极大地促进了联邦德国经济的腾飞。

经济发展的影响

1、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以联邦德国为代表的西欧经济的发展,开始改变了战后美国经济的霸主地位,使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开始走向多极化。

2、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随着联邦德国经济的发展,西欧经济在很多领域已经赶上或超过美国,不愿意受美国控制和操纵,开始为提高自己的政治经济地位而努力。希望在世界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不再唯美国马首是瞻,希望与美国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开始冲击美国的霸主地位,促使国际政治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3、有利于加强欧洲一体化的进程。联邦德国从历史中吸取教训,认为只有联合的欧洲才能发展,所以从建立欧洲煤钢联营,到欧洲共同体的成立,德国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德国经济的发展赶超英法后,德国利用其强大的经济实力迫使英国组织的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破产,使英国于1973年正式加入欧洲共同体,从而加强了欧洲的团结和促进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发展。

二、二战后德国的外交政策

二战结束以后,由于战败国的地位,德国外交政策始终是“克制文化”当头。即使19世纪俾斯麦处于德意志民族利益以武力统一国家,抑或16世纪日耳曼传教士马丁·路德出于维护新教利益的目的以暴力抗衡罗马教廷和德皇,都存在不得已而为之的受迫因素。在民族利益面前德意志的内敛性格竟表现的如此明显。如今,尽管冷战已经结束,美国和西欧一些国家希望德国在世界政治中承担更大的责任。但直到默克尔2005年上台之前,德国都未对承担新世界政治角色做好充分准备。默克尔上台后,将德国对外关系的“价值基础”与“利益目标”区别对待,首先致力于和美国构建“西方价值共同体”又以比较成熟的欧洲认同为基础,赋予欧洲政治以独立特殊地位。实施在欧盟内、外这两个向度的价值外交,对德国来说并非难事,毕竟,德国、美国及其他欧盟成员国在宗教、信仰、文化以及价值观念上有一脉相承的同一性。不同的国家利益也不至成为德国寻找价值同盟的绊脚石。

德国外交政策的框架条件在行将进入21世纪之际发生了根本变化。德国重新统一了,并获得外交主权。它的安全政策状况有了决定性的改善。德国的外交政策始终是和平政策,仍然对确保全球的未来承担责任。东西方对峙的终结为从前在思想意识形态方面处于紧张状态的所有国家创造了新的自由。在整个欧洲和在世界上,过去不可思议的合作方式如今有了可能。位于欧洲中心的统一的德国,作为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出口国,从这些新机遇中尤为得益。在一个越来越打成一片的世界上,闭关锁国已无任何可能。这个变化的最重要表现是通过通讯和经营管理的国际化而超越国家疆界的全球化。在整个欧洲,民主、法制和市场经济取得了决定性的进展。然而,与此同时欧洲-和世界上其他地区一起-在过去的几年中也不得不经受在它自身疆域内爆发的公开战争冲突,因此,在欧洲创造一个稳定与持久

的和平秩序、国际关系的进一步文明化和法律化,尤其是发展与扩充防止冲突与和平解决冲突的有效战略是德国政策始终不渝的优先任务之一。它的基础是主张人权、愿意进行对话、放弃武力和创造信任。从自身历史中得出的经验使德国以特殊的方式承担对自由的法治国家和人权的责任。因此,德国的政策在全世界范围内针对人权和人的尊严等原则;它愿以此为稳定、和平与发展服务。

三、结语

总而言之,默克尔政府采取的价值外交政策,把价值矛盾限定在价值的政治层面加以协调、解决,既缘于国际体系的压力,亦是历史文化惯性的结果。而这种价值外交能否产生积极的影响则与德国能否将价值外交特征向双方都能接受的程度转变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面对德国等西方国家将价值外交与利益外交剥离的趋势,我们在国际关系领域应提出怎样的以及怎样提出属于自己的价值体系,以应对西方的挑战,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紧迫的现实问题。

(国际软件学院谢鹏诚2008302580181)

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演变

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演变 外交政策:总体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每个阶段有所调整。 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50年代中期 面临环境:美国的孤立敌视政策 外交目标:争取国际社会的承认 外交政策:外交三大决策,“一边倒”“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重点是发展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 该阶段成果: 1、基本肃清了帝国主义在华的特权,巩固了新生的政权; 2、与几乎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建交(南斯拉夫除外,受苏南关系的影响)与一 些民族主义和北欧的国家建交; 3、赢得了朝鲜战争的胜利,日内瓦会议和亚非会议显示了新中国的地位和作用; 4、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和赞誉。 第二阶段:50年代中期——60年代末 面临环境:世界动荡、分化、改组;中苏出现分歧并扩大;国内全面开始建设社会主义 外交目的:推进世界革命 外交政策:放弃“一边倒”的政策,提出依靠广大的亚非拉国家,反对帝国主义,重点是发展与广大的亚非拉国家的关系 该阶段成果; 1、与包括法国在内的20多个国家建交 2、由于中国的睦邻友好政策,用大约十年左右的时间基本解决了与接壤国家的 陆上边界问题和华侨的双重国籍问题。 3、中法(1964年建交)建交使该时期的重要成果。 该时期外交特点: 1、夸大了广大亚非拉国家的力量对世界的形势估计过于乐观,并带有强烈的意

识形态色彩(而不是以国家利益为外交政策的依据) 2、该时期的外交树敌过多,具有四面出击的特点,但是总体来说,中国外交还 是不断前进的。 第三阶段:60年代末——70年代末 面临环境:中苏严重对峙,中美关系开始缓和 外交目标:缓解苏联的威胁,改善所处的国际环境 外交政策:“一条线”“一大片”的联美反苏政策。一条线,即按照大致的纬度画一条线连接从美国到日本、中国、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和欧洲的战略线。一大片即并团结该战略线以外的国家,就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反对苏联的霸权主义。 该阶段成果: 1、1971年第26届联大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中美关系改善; 2.70年代中国同70多个国家建交基本完成了与西方国家的建交过程形成第三次建交高潮,至1979年底已与120个国家建交,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第四阶段:80年代——90年代 面临环境:国家局势缓和,中国开始启动改革开放; 外交目标: 为国内的经济建设创造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 外交政策: 1、继续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同时又赋予了新的内涵; 2、科学判断战争与和平的形势(提出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 3、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政策; 3、确立了对外开放为长期的基本国策; 4、以“一国两制”来促进国家统一; 第五阶段:21世纪以来 面临环境:国际多极化、民主化趋势加强 外交目标:中国获得国际社会的认可,积极谋求建立新型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提出“和谐世界”的理念。 综述 外交政策必须服从国家总的形势和国家利益的需要,服从于现代化建设的大局,故国家利益的需要是其唯一的依据,而不是以意识形态和政治色彩的为依据。

中国外交政策的演变和走向

新中国成立——50年代中期 面临的环境:美国的孤立敌视政策 外交目标:争取国际社会的承认 外交政策:外交三大决策,“一边倒”“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重点是发展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 该阶段成果:1、基本肃清了帝国主义在华的特权,巩固了新生的政权2、与几乎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建交(南斯拉夫除外,受苏南关系的影响)与一些民族主义和北欧的国家建交3、赢得了朝鲜战争的胜利,日内瓦会议和亚非会议显示了新中国的地位和作用4、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受到国际认可和赞誉。“一边倒”。在当时世界分裂为两大阵营的国际环境下,我国站在以苏联为首的和平民主阵营中,这是维护自身主权利益,维护世界和平的正确选择。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开始逐步实行“一大片”政策,加强同亚非拉国家的政治经济往来 第二阶段:50年代中期——60年代末 面临的环境:世界动荡、分化、改组、中苏分歧出现并扩大,国内全面开始建设社会主义外交目的:推进世界革命 外交政策:放弃“一边倒”的政策,提出依靠广大的亚非拉国家,反对帝国主义,修正主义,反动派的政策(此期间的重点是发展与广大的亚非拉国家的关系) 该阶段的成果;1、与包括法国在内的20多个国家建交2、由于中国的睦邻友好政策,用大约十年左右的时间基本解决了与接壤国家的陆上边界问题和华侨的双重国籍问题3、中法建

交使该时期的重要成果。 该时期的简要评价:1、夸大了广大亚非拉国家的力量对世界的形势估计过于乐观并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而不是以国家利益为外交政策的依据)2、该时期的外交树敌过多,具有四面出击的特点,但是总体来说,中国外交还是不断前进的。两个拳头出击”。60年代,随着中苏关系恶化,中美继续对抗,为捍卫国家利益、世界和平,中国实行“两个拳头出击”的方针,同时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 第三阶段:60年代末——70年代末 面临的环境:中苏严重对峙,中美关系开始缓和 外交目标:缓解苏联的威胁,改善所处的险恶的国际环境 外交政策:“一条线”“一大片”的联美反苏政策。一条线,即按照大致的纬度画一条线连接从美国到日本、中国、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和欧洲的战略线。一大片即并团结该战略线以外的国家,就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反对苏联的霸权主义。 该阶段的成果:1、1871年第26届联大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中美关系改善2.70年代中国同70多个国家建交基本完成了与西方国家的建交过程形成第三次建交高潮,至1979年底已与120个国家建交,国际地位日益提高。“一条线,一大片”。70年代中美关系缓和,苏联严重威胁中国安全,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的构想。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地位得到恢复。我国外交关系取得重大突破,既重视发展与美、日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又注重发展同广大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我国开始全面参与国际事务,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德国外交

德国经济大国地位恢复的原因以及德国外交政策 摘要:本文探讨了二战后德国经济发展的原因与影响以及所带来的外交政策的改变,重点阐述了德国价值外交的理念。 关键词:经济恢复外交政策价值外交 一、二战后德国经济发展的原因以及影响 二战后战败的德国不仅面临着因战争遭受的严重经济衰败局面,而且因美苏冷战而导致德国分裂为两个国家,致使统一的经济被割裂。但战后,联邦德国经济高速发展,并在20世纪60年代初,经济发展再次超过英法。联邦德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呢?又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呢? 经济发展的原因 1、依托于其强大的科学技术。联邦德国科技基础雄厚,战后的德国政府鼓励科研部门与经济部门的合作,促进技术创新,使国家技术的发展与创新由企业根据市场的需要进行,并得到了国家的经济援助和享受优惠的税收政策。 2、利用外国资本。战后初期的马歇尔计划增加了联邦德国的工业发展资金,扩大了就业,增加了税收,引进了新技术和新设备,加速了经济的发展。 3、国民经济的非军事化。战后德国人不能在国际上扮演重要角色,他们把全部精力放在经济建设上来并在很短时间里在经济上打败了当年的战胜国。 4、法德矛盾的缓和与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开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德两国的发展走出了冤冤相报的怪圈,并走上了“欧洲自主”的发展道路。1951年4月,以法国、联邦德国(西德)为代表欧洲六国正式签订《煤钢联营集团条约》,至此引发法德百年冲突的两国边境的煤钢资源将被置于两国共同参与管理的联合机构之下,它结束了两国争端的根源,使法德之间的关系得到了根本的纠正。1958年,六国又组成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日益走向联合的欧洲成为独立于美苏的重要力量,推动了法德关系的改善和德国经济的发展。 5、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联邦德国政府通过建立国有经济,制订法令政策调节国民经济等方面对经济进行有效的宏观管理,并强调经济按市场规律运转,这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6、进行社会政治改革。战后,德国清除法西斯主义,建立民主化的国家,给予人民一定的民主权利,并推行较为广泛的社会福利制度,防止人民的极端贫困和社会动荡,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比较稳定的社会形势。

二战后德国经济的崛起

Der Aufschwung der deutschen Wirtschaft nach dem 2. Weltkrieg Einleitung Mit der Kapitulation der deutschen Wehrmacht am 8. Mai. 1945 endet der Zweite Weltkrieg in Europa. Die totale Niederlage des deutschen Reiches führt zu einer in der deutschen Geschichte einmaligen milit?rischen, politischen und moralischen Katastrophe. W?hrend der Krieges kamen nahezu 7 Millionen Deutsche ums Leben. Hinzu kamen noch rund 2.5 Millionen Schwerversehrte. Millionen von Menschen wurden entwurzelt. Die Massen der Bev?lkerung hungerten. Deutschland lag in Trümmern. Millionen von Wohnungen waren zerbombt und v?llig zerst?rt, vor allem in den St?dten. Au?erdem steckte Deutschland bis über den Hals in Schulden. Die totalen Schulden erreichten 700 Milliarden Mark. Als Niederlager wurde der Name Deutschlands noch mit Verachtung ausgesprochen. Die Verluste an Menschenleben überstiegen jede Vorstellungskraft. Viele Deutschen meinten, es gab kaum Hoffnung für Deutschland. Aber heute ist die Bundesrepubblik Deutschland die drittgr??te Industriemacht der Welt . Sie hat erreicht, was damals kein Mensch für m?glich gehalten h?tte. 1.Der überblick über Deutschland nach dem Zweite Weltkrieg Nach dem Krieg wurde Deutschland, wie schon w?hrend des Krieges vereinbarte, von den 4 Siegerm?chten aufgeteilt:die amerikanische Zone umfa?te den Süden Deutschlands, die sowjetische den Osten, die britische den Norden und Westen und die franz?sische den Südwesten. Die Hauptstadt Berlin wurde auch entsprenchend in vier Sektoren aufgeteilt, sollte aber gemeinsam verwaltet werden. Und dann trafen

中国历届国防部长和外交部长都是谁

中国历届国防部长和外交部长都是谁? 中国历届国防部长和外交部长都是谁? 资讯社会 08-11-01 菠萝跑了564发布4个回答 时间 投票 ?0 wulimin2008 国防部长.有彭德怀.罗luei卿。林彪。外交部长有。陈毅。乔冠华。耿彪。李肇星。 08-11-01 | 添加评论 ?0 炎炎1981 中国历任国防部长 1,彭德怀(1898-1974),湖南湘潭人,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1954年任国防部长。 2.林彪(1906-1971),湖北黄冈县人,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1959年任国防部长。 3,叶剑英(1897-1986),广东梅县人,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1975年任国防部长。 4,徐向前(1901—1990),山西省五台县人,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1978年至1980年任国防部长。 5,耿飚(1909-2000)湖南醴陵人,1981年任国防部长。 6,张爱萍(1910-2003)四川达县人,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82年任国防部长。 7,秦基伟(1914-1997)湖北黄安人,1955年授中将军衔,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88年任国防部长。

8,迟浩田(1929-)山东招远人,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93年任国防部长。 9,曹刚川(1935-)河南舞钢人,1998年被子授予上将军衔。2003年任国防部长。 新中国历届外交部长 周恩来(1949-1958),不用言表,有目共睹。 陈毅(1958~1972),摔帽怒斥,中国人民不怕战争,更不怕第三次世界大战。 姬鹏飞(1972~1974) 乔冠华(1974.11~1976.12),风度翩翩,重返联合国,带去大国的风范。 黄华(1976.12~1982.11),学者,透着稳健。吴学谦,工作守时,兢兢业业。 吴学谦(1982.11~1988.4) 钱琪琛(1988.4~1998.3),更是被国外媒体称之为中国外交教父。 唐家旋(1998.3.18~2003.3),秉承前任的外交风格, 李肇星(2003~ 08-11-01 | 添加评论 ?0 wrff2 1,彭德怀(1898-1974),湖南湘潭人,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1954年任国防部长。 2.林彪(1906-1971),湖北黄冈县人,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1959年任国防部长。 3,叶剑英(1897-1986),广东梅县人,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1975年任国防部长。 4,徐向前(1901—1990),山西省五台县人,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1978年至1980年任国防部长。 5,耿飚(1909-2000)湖南醴陵人,1981年任国防部长。 6,张爱萍(1910-2003)四川达县人,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82年任国防部长。 7,秦基伟(1914-1997)湖北黄安人,1955年授中将军衔,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88年任国防部长。 8,迟浩田(1929-)山东招远人,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93年任国防部长。 9,曹刚川(1935-)河南舞钢人,1998年被子授予上将军衔。2003年任国防部长。 08-11-02 | 添加评论 ?0 xufeibao

中国近代史上著名职业外交家

中国近代史上著名职业外交家-----顾维钧 巴黎和会上据理力争的顾维钧。顾维钧1888年生于上海。 立志报国,求学海外。1904年,16岁的顾维钧剪辫易服,远 渡重洋,留学美国。在哥伦比亚大学主修国际法和外交。他的 老师约翰穆尔曾担任美国助理国务卿,有丰富的外交实践经验 他以一个外交官的标准来要求、培养顾维钧。顾维钧在学校成 绩非常优秀,曾担任了哥伦比亚大学校刊《嘹望者》的主编。 1912年应邀回国担任袁世凯总统秘书,后在北洋政府和国民 党政府中历任外交总长、内阁总理、外交部长、大使,成为我国著名的职业外交家。1918年深冬,31岁的顾维钧以巴黎和会代表团成员的身份抵达巴黎。刚到巴黎,代表团就遭遇到了第一个打击就是和会席位问题。各个国家被划分为三等,一等的五个大国英美法意日可以有5席,其它一些国家3席,一些新成立、新独立的国家2席,中国被划为最末一等。中国准备向和会提出收回山东权利问题,但还没来得及,日本先发制人,率先在五个大国的"十人会"上提出德国在山东的权益应直接由日本继承。大会通知中国代表到下午的会上作陈述。代表团接到通知时已是中午。这对于中国代表团又是一个晴天霹雳。1919年1月28日,顾维钧受命于危难,就山东问题作了一次缜密细致、畅快淋漓的精彩发言,从历史、经济、文化各方面说明了山东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有力地批驳了日本的无理要求。在他的雄辩面前,日本代表完全处于劣势。各国首脑纷纷向他表示祝贺,顾维钧在国内外一举成名。这次雄辩在中国外交史上地位非凡,这是中国代表第一次在国际讲坛上为自己国家的主权作了一次成功的演说。雄辩巴黎,是顾维钧声名远扬。形势对中国本来十分有利,因分赃不均。意大利在争吵中退出了和会。日本借机要挟:如果山东问题得不到满足,就将效法意大利。为了自己的利益,几个大国最终决定牺牲中国的合法权益,先后向日本妥协,并强迫中国无条件接受。这一事件点燃了“五四运动”的火种。

中国外交政策的演变及和平崛起战略

中国外交政策的演变及和平崛起战略 一、中国外交政策的历史演变 自建国至今,我国外交政策及国际战略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1、建国初期到50年代中期实行“一边倒”外交政策 建国初期中国实行“一边倒”外交政策是当时的历史条件决定的。 第一、建国初期,我国遭到美国为主导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敌视,孤立封锁和包围威胁,无法与他们建交。 第二、长期的战争之后,中国急需寻求外来经济援助和政治盟友,需要较好的国际环境,以愎复经济,建设国家,实行“一边倒”外交可以迅速消除苏联领导对中共的疑虑,赢得苏联的信任、支持和经济援助,也可一定程度牵制一心要颠覆中国政权的美国,使之有所顾忌。 第三、当时国际形势是以美、苏两大国为首的两大阵营的对立格局,中国没有中间道路可走,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2、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期确定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的外交政策 1953年12月31日,周恩来总理在北京接见印度谈判代表团时,首次系统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4月29日,中印达成《中印关于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间的通商和交通协定》,序言中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定为指导两国关系的准则。6月,周恩来应邀先后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与两国总理尼赫鲁和吴努发表联合声明,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双边关系的基本原则,并倡议以此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1955年4月,亚洲、非洲29个国家在印尼的万隆召开首脑会议,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在发言中再次重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将其中的“互相尊重领土主权”改变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至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表述正式确定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此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成为中国外交政策的指导方针和贯彻始终的主线,也成为国际社会广泛共识和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以此原则为指导,中国打破了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封锁,扩大了外交和国际活动空间,逐步与许多周边邻国和亚非欧国家建立了友好外交关系。 3、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期“两个拳头打人”的外交政策 60年代中期以后,毛泽东对国际形势作出了“战争与和平”是时代主题的判断,认为世界大战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因而将一切工作的立足点转向打战上,为早打、大打、打核战争作准备,全国都进入备战、临战状态,不仅使经济工作付出了很大代价,也影响了外交工作。实行“两个拳头打人”战略,一度把推进世界革命,实现社会主义在全世界的胜利定为外交工作基本方针,“过火”的行动带来了外交工作严重的损失,孤立了自己,影响了国家关系。 4、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三个世界”理论的提出与“一条线”外交政策 1974年2月,毛泽东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完整地提出了“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思想,其中第一世界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第二世界是亚洲(除日本外)、非洲、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第三世界是指处于两者之间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三个世界”理论表述的提出,标志着毛泽东对世界结构认识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他对中国的明确定位是:“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也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属于第三世界。”基于这一理论,中国实行了“一条线”外交战略。即依靠第三世界,联合第二世界及一切中间力量,反对美苏两霸,而其中对美国又团结又斗争,谋求中美关系正常化,与西方结成统一战线,孤立与打击苏联霸权主义。在这一外交战略指导下,中国与美国,日本等国家实现了国家关系正常化,与一些西方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克服了发展外交关系的障碍,使中国愎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外交工作出现前所未有的新局面。 “第三世界”这一概念是法国经济学家阿尔弗莱德·索维于1952年在他的论文“三个世界,一个星球”中首次提出的,即资本主义世界和共产主义世界之间还有一个第三世界。1973年9月,第四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通过的《政治宣言》第一次将第三世界的概念写入国际会议的纲领性文件。1974年2月,毛泽东正式提出“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思想,但在这里所指的第三世界与索维和国际社会所指的基本内涵相同。而第一,第二世界与前却本质上不同,这个变化是毛泽东对当时国际形势变化的基本概括,也是中国的国际战略思想,据此解决国际关系中的敌我友关系问题。尤其是对中国的国家定位,对中国的外交政策的制定与实践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同年,邓小平在第六届特别联合国大会上作了关于三个世界的发言,专门就第三世界概念的含义和特征作了阐述。此后,第三世界概念才为国际社会广泛认同,并在国际组织、国际会议、国际文件及媒体宣传中普遍采

二战后德国经济法的发展历程及其借鉴意义_朱敏

德国,曾是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祥地,以现代大学和科技发明闻名于世,也曾是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两次世界大战德国都是战败国,国民经济遭受重创。但德国两次在废墟上创造了惊人的复兴奇迹,这与德国在复兴过程中实施的各项经济政策密不可分。本文旨在对德国两次世界战争中的历史及经济法进行总结概括,从而对当前经济危机背景下我国的法治及经济建设提供借鉴。 一、“一战”后德国的复兴之路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作为战败国丧失了八分之一的领土,十分之一的人口,失去了15%的耕地,75%的铁矿,44%的生铁生产能力,38%的钢生产能力,26%的煤炭产量,萨尔煤矿划归法国,阿尔萨斯和洛林被归还法国,同时还背上了2260亿金马克的战争赔款。1923年“鲁尔危机”爆发,直接导致德国工业生产下降,资金大量外流,失业工人激增,通货膨胀达到天文数字,政局动荡不安,经济陷入一片混乱。 由于德国财力枯竭,加上战胜国争夺德国赔款的矛盾,根据英国提议,协约国赔款委员会于1923年11月增设两个专门委员会,一个研究平衡德国预算和稳定德国金融之方法,一个调查德国资本外流情况并设计引回的方法。两个专门委员会以美国银行家C.G.道威斯为主席。12月由法、比、意、英、美5国代表组成的国际专家委员会赴德调查,研究德国赔款问题。1924年4月9日道威斯拟定一项解决赔款问题的计划,史称“道威斯计划”。该计划企图用恢复德国经济的办法来保证德国偿付赔款,对20年代后半期德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1929年德国经济再次追上了英法两国,工业产值达到一战前的113%。 1929-1933全球经济“大萧条”蔓延到德国,德国工业生产下降40.6%,几十万家企业破产,失业人口达600多万,银行频频倒闭。同时希特勒上台,实行“高度集中的指令经济”,其主要内容是,(一)大力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和军工建设,重点建设高速公路网;(二)提高税率,发行国债;(三)实行食物配给制,抑制消费,积极备战。德国设“军备经济总参谋部”,社会物资优先供应军需部门。 二、“二战”后联邦德国的复兴之路 德国作为战败国失地10万平方公里,被战胜国分区占领。联邦德国实行由宏观调控经济运行的 “社会市场经济制度”,即宏观控制下的社会市场经济,以市场竞争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为原则,同时赋予国家一种作用,国家必须为竞争秩序确定一个框架和秩序,并不断的保护维持这一秩序,并强调干预、公平、合理和正义。主要内容有:(一)在保证自由进入市场,防止垄断行为的条件下,市场参与者可以自主作出决定;(二)国家可以通过市场把各个市场参与者的计划协调成合理有序的国民经济整体;(三)提供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其实质是国家有权调节并适当干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以保证社会公平和市场自由间的平衡。其基本原则是:竞争原则、生产资料私有制原则、社会平衡原则和国家原则。 二战后,德国经济遭受重创,仅柏林市的废墟如果用50节车皮的火车每天拉10列,也要用16年的时间。战后联邦德国人均食品供应仅为二战前的1/5。联邦德国首相阿登纳任命艾哈德为经济部长,全权主理战后经济重建事务,艾哈德废除数百条经济管制,实行多种所有制共存,保护竞争限制垄断,促使联邦德国经济在短时间内获得调整。 联邦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制度”是对美国“自由市场经济制度”和苏联“计划经济制度”的折衷。鉴于对“自由市场经 二战后德国经济法的发展历程及其借鉴意义 朱 敏 (山西大学法学院,山西太原030006) 摘 要:二战以来,联邦德国所建立的社会市场经济制度,在保持个人自由的价值和市场经济效率的基础上,使每个人具 有平等的公民权利和发展机会,朝向共同富裕发展的社会迈进。从德国一战和二战期间的经济政策可见德国社会市场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历程,从而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法治进程提供借鉴。 关键词:德国;社会市场经济;反垄断;国家干预中图分类号:D93.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014(2010)03-0006-03 收稿日期:2010—03—08 作者简介:朱敏(1981—),男,山西壶关人,硕士,主要从事市场规制法研究。 2010年6月长治学院学报 Jun.,2010第27卷第3期Journal of Changzhi University Vol.27,No.3 ·6·

全球知名的十大外交家:第一名竟来自中国至今无人超越

全球知名的十大外交家:第一名竟来自中国至今无人超越 第十:亨利·阿尔弗雷德·基辛格出生于德国的美国犹太人外交家,与越南人黎德寿一同为1973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第九:安德烈·葛罗米柯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外交家。1931年加入联共。1939年起历任外交人民委员部美洲司司长、驻美国大使、驻联合国安理会常任代表、外交部副部长、驻英国大使等职。 第八:古斯塔夫·施特雷泽曼在魏玛共和国时期他当了百日总理和6年外交部长。他是作为一个伟大的外交家而载入史册的,在没有武力保护下,他利用拉帕洛条约、洛迦诺公约和柏林条约三个条约,成功地拆散了反德同盟,为德国复兴打下基础。 第七:阿里斯蒂德·白里安1902年当选为众议员。1906年任国民教育、宗教部部长,并与米勒兰等人另组独立社会党。1909年继克列蒙梭后出任内阁总理,1910年严厉镇压铁路工人罢工。他先后组阁11次,出任部长15次,支持法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曾主持战时内阁。 六:奥托·爱德华·利奥波德·冯·俾斯麦俾斯麦,劳恩堡公爵,普鲁士王国首相,德意志帝国首任宰相,人称“铁血宰相”、“德国的建筑师”及“德国的领航员”。俾斯麦是十九世纪德国最卓越的政治家,担任普鲁士首相期间通过一系列铁血战争统一

德意志,并成为德意志帝国第一任宰相。 第五:亨利·约翰·坦普尔·帕麦斯顿帕麦斯顿子爵,英国首相。英格兰第二帝国时期最著名的帝国主义者。原为托利党人,后成为辉格党人。三度担任外交大臣。奉行内部保守、对外扩张政策。 第四:本杰明·富兰克林富兰克林是美国著名政治家、科学家,同时也是出版商、印刷商、记者、作家、慈善家,更是杰出的外交家及发明家。1706年富兰克林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参与了多项重要文件的草拟,并曾出任美国驻法国大使,成功取得法国支持美国独立。 第三:克莱门斯·文策尔·冯·梅特涅十九世纪著名奥地利外交家。从1809年开始任奥地利帝国的外交大臣,1821年起兼任奥地利帝国首相。任内成为“神圣同盟”和“四国同盟”的核心人物,反对一切民族主义、自由主义和革命运动,在欧洲形成以“正统主义”和“大国均势”为核心的梅特涅体系。 第二:夏尔·莫里斯·德塔列朗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著名外交家,为法国资本主义革命的巩固做出了极大贡献。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30年代,曾在连续6届法国政府中,担任了外交部长、外交大臣,甚至总理大臣的职务。 第一:周*恩*来周*恩*来,字翔宇,曾用名飞飞、伍豪、少山、冠生等,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

德国欧洲政策之研究

德國歐洲政策之研究 沈玄池 國立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 壹、前言 德國為成立於1952年的歐洲煤鋼共同體以及成立於1958年的歐洲經濟共同體與歐洲原子能共同體六個原始會員國之一,參與歐洲統合(European Integration)運動甚早,而且亦十分積極。不過,尌以其對歐洲統合運動所採行的政策,即所稱的歐洲政策(Europapolitik)而言,自前述三個共同體之成立以迄兩德統一,也尌是歐洲共同體(以下簡稱歐體或為了文字之順暢起見而稱為共同體)會員國正為建立歐洲聯盟而展開談判之前1,德國之歐洲政策與二次大戰之結果密不可分,而且亦與美國與蘇俄在意識型態與政治權力對抗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2。兩德統一之後,德國逐漸強調其所謂的新的外交政策,而亦使其歐洲政策發生了若干變化。 「外交乃是內政之延長」,德國之歐洲政策除了受到國際因素的影響之外,事實上亦受到其內部因素之影響。究竟德國在統一之前,其歐洲政策之主軸為何?兩德統一之後,其政策又有那些改變?影響德國的歐洲政策之主要因素為何?德國推動其歐洲政策之主要問題癥結為何?未來展望又是如何?這尌是本文所欲探討的重點。 德國之「歐洲政策」,尌廣義而言,其所包含的應是德國對歐洲的政策之總稱。不過,尌問題之重要性以及尌德國政府之重視程度而言,其所謂的「歐洲政 1歐洲煤鋼共同體、歐洲經濟共同體與歐洲原子能共同體於一九六九年因機構合併條約之生效合併稱為歐洲共同體。會員國則於一九七三年因英國、丹麥與愛爾蘭之加入增為九國;一九八一年希臘之加入增為十國;西班牙與葡萄牙於一九八六年之加入而增為十二國。一九九三年十一月因歐洲聯盟條約(即俗稱之馬斯垂克條約)生效,會員國之合作機制擴及外交、安全以及內政與司法範疇,名稱提昇為歐洲聯盟。會員國亦於一九九五年一月一日因奧地利、芬蘭與瑞典之加入而增為十五國。 2Patrick Meyer(1999:565)。

论文 对二战后德国统一的思考

宁波大学答题纸 (20 15 —20 16 学年第1 学期) 课号:050T07A02 课程名称:东方文明史改卷教师: 学号:146331635 姓名:童烨芝得分: 对二战后德国统一的思考 摘要:二战后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的冷战导致德国被分裂成东德和西德,但在1990年终于重新统一,并对本国乃至国际的征集经济发展产生巨大深刻的影响。促成德国重新统一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认为最重要的分别是内因——联邦德国推行的民族主义政策,和外因——四大战胜国的对德政策。而成功统一的联邦德国从根本上改变了德国原有的工业体系和产业结构,促进东部经济快速平稳发展,导致欧洲以德国为核心的新的均衡体系的确立。 关键词:德国统一统一原因经济发展欧洲均衡体系 一.联邦德国推行民族主义政策 从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末,联邦德国政府对民主德国奉行的是“实力政策”和“对抗方针”来维护国家的统一。从民族主义对外独立性角度出发,联邦政府在外交上推行了著名的“哈尔斯坦主义”,也称单独代表权主义。一方面声称在国际上只有联邦德国才能代表整个德国,坚决不承认民主德国,把其看成是联邦德国的东部地区;另一方面不与民主德国有外交关系的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尽管它使联邦德国在国际上外交活动空间变得日益狭窄并遭受批评,但从维护国家统一的民族主义立场来看,它的历史作用是应该值得肯定的。 70年代勃兰特上台后改变了以前政府强硬的“国家统一”主张,提出“新东方政策”,承认两个德国存在,但不是国际法意义上的两个独立国家,也不互为外国。在推行德国统一的政策中淡化政治因素,强调民族同一性,对民主德国最主要是实行文化民族主义和经济民族主义。强调德意志因素和语言、历史、文化的共同性;鼓励双方民间贸易往来,把东西德的经济牢牢捆绑,最后从经济上吞并民主德国。 80到90年代,联邦德国科尔政府上台后,奉行“完全统一”政策,在重新推行阿登纳的国家统一主张过程中始终把民族主义放在首位。两德人民来往愈加频繁,贸易额迅速增加,经济关系不断加强;高层互访,两德政要友好往来,缓和两国关系,加强两德人民之间的民族情感。1989年联邦德国开放柏林墙并向民主德国公民发放“欢迎费”,通过向民主德国提供援助又施加压力使其妥协,最终在1990年实现德国重新统一。 二.四大战胜国对德政策转变 1)苏联对德政策转变 战后初期,苏联一直坚持一个德国政策,斯大林曾提出以德国中立化为条件实现两德统一的主张。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莫斯科内部权力调整后也开始调整对德政策和整个外交路线。1955年9月赫鲁晓夫邀请联邦总理阿登纳访苏,两国正式建交。这标志着苏联开始执行两个德国的政策。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在对外政策上提出“自由选择原则”,在对待东欧盟国的政策上,慢慢放弃勃列日涅夫的社会主义国家“有限主权论”,放弃“勃列日涅夫主义”。戈尔巴乔夫对东欧政策的变化时导致东欧国家相继发生政局动荡和最后放弃社会主义制度的外部决定性因素,二东欧政局的变化为德国的统一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而民主德

中国历任财政部长简介

中国历任财政部长简介 薄一波 1949年10月19日至1953年9月18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兼任财政部部长 薄一波(1908—2007)原名薄书存,山西定襄县蒋村人人。1925年入党,曾在山西,天津等地从事兵运等工作,3次入狱。1946年起,担任军队领导工作。建国后,历任华北局第1书记,军区政委,财政部部长,国务院第3办公室主任,国家建设委员会主任,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等职。1957年出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经委主任。9月任中共8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1959年和1965年继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 1928年底到天津,曾任中共天津市委兵委书记、北方局军委秘书长。 1929年起,在天津、唐山和正太、平汉铁路沿线地区指导兵运工作,发动士兵暴动。 1931年在北平被捕,关押在北平军人反省分院,在狱中曾任中共支部书记。 1939年阎锡山发动十二月事变后,所部编入八路军第一二九

师序列,任决死第一纵队司令员兼政委。 1941年7月任晋冀鲁豫边区行政委员会副主席,8月任太岳纵队兼太岳军区政委。 1942年10月后任中共太岳区党委书记、中共中央太行分局委员。 1943年12月赴延安入中共中央党校学习。 1945年6月当选为中共七届中央委员。抗日战争胜利后,任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副书记、晋冀鲁豫军区副政委。 1946年7月,为保证刘伯承、邓小平率主力执行主要方向作战任务,与滕代远负责军区领导工作。1947年7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后,主持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工作。 1948年5月起任中共中央华北局第二书记、第一书记,华北军区政委,华北人民政府副主席。参与平津战役的组织工作,曾兼任平津卫戍区政委、绥远军区政委。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委员兼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财政部部长。 邓小平 1953年9月18日至1954年6月19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副总理兼任财政部部长 邓小平(1904~1997)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

康拉德_阿登纳外交战略研究

康拉德·阿登纳外交战略研究 高 嵩 (长春市教育学院,长春 130021) 收稿日期:1999-02-08 作者:女,1968年生,硕士研究生 摘 要 康拉德·阿登纳是联邦德国的首任总理。他在职期间,制定并实施了与美协调、法德和解的外交战略,力图最大限度地维护德国的利益,对战后德国和欧洲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关键词 阿登纳;外交战略;与美协调;法德和解分类号 D 80 德国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挑起国和战败国,在战后50余年的时间内,不仅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实现了国家的统一,而且在世界政治及地 区政治中也为自己争得了不可轻视的一席之地。德国的再起与联邦德国第一任总理康拉德?阿登纳的名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正是他在职期间(1949-1963)的外交政策及活动,使联邦德国走出外交困难,重塑国家主权,创造经济奇迹,并对其后德国历史和欧洲国际关系产生了深刻影响。因此,深入系统地研究阿登纳的外交战略是十分必要的。 1 阿登纳外交战略思想的产生  1949年5月,联邦德国成立,阿登纳当选首任西德总理。阿登纳上台后,面临这样的国际形势:二战的结束使德国在国际上面临两大变化。一是欧洲几个大国的衰落和美国世界霸主地位的确立。世界大战既打败了德国,也极大地削弱了欧洲其它资本主义国家,造成欧洲在世界的中心地位完全丧失,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领袖。欧洲时代结束,美苏冷战时代开始。二是美苏两极的争夺首先自欧洲展开,而位于欧洲心脏的德国处于美苏冷战的前哨。两强对峙、相争的分界线是从德国的中心划定的(即东、西德的国界)。因此德国的前途也自然操纵在两强手中。 从战后德国的现实看,政治上,联邦德国虽然 拥有政府却不是完全的主权国家,英、法、美以 《占领法规》确保了其在西德的最高权力。 西德国 家的根本大法《基本法》明确规定国家的建立只是为了建立过渡时期国家生活的新秩序,其根本目的是要实现整个德国的统一。 同时,战争使德国经济处于瘫痪状态,人民的生活水平一落千丈,“头上瓦,桌上食,炉中火”,固定的工作,有实际购买力的货币收入,成为至关重要的东西。 更重要的是,德意志民族的形象已被破坏,德意志民族成为穷兵黩武、侵略成性和极端民族主义的代名词,德国民众的理想和信念彻底动摇。 德国战后所处之国际国内形势使阿登纳政府必须解决如何在夹缝中求生存的问题。一方面,恢复因战败而丧失的国家经济政治地位,实现国家安全,是阿登纳政府的首要外交目标,实现德意志民族的重新统一是其长远目标。但另一方面,由于德国处于欧洲的心脏,尽管“铁幕”分割了德国,德国仍然掌握着欧洲的前途,再加上德国两次挑起世界大战的历史,令邻国忌讳和害怕德国实力的增强,甚至提高德意志民族主权地位的企图都会招致邻国的强烈反对。特别是法国,从1870年到1945年与德国三次兵戈相见,两次败降,基于安全考虑,战后法国一直奉行经济上高赔偿和政治上分割肢解的对德政策,尽量使德国不可能再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阿登纳曾直言不讳地说:“一项大国的共同政策加于德国的危险自1945年以来就存在了,在联邦德国成立以后也继续存在。联邦政府对外政策的目的,从开始就在于摆脱这个危险的境地。德国不能卡进磨 盘中去。” !基于对战后新的国际力量格局的认识和对联邦德国自身发展的深思熟虑,为了实现联邦德国的外交目标,阿登纳提出了“欧洲联合”的外交理想。他说:“我们所有人都不得不经历过分的民族主义如何把欧洲推向深渊的边缘。几乎全体欧洲人民都从这 第9卷 第2期1999年4月 长春大学学报JOU R NA L O F CHA NG CHU N U NI VER SIT Y V o l.9 N o.2A pr il 1999

二战后德国经济迅速发展原因探析

二战后联邦德国经济迅速发展原因探析 一. 二战后德国社会经济现状 战后德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不到战前的一半,整个国家面对的是堆积如山、多达数亿立方米的瓦砾和废墟,交通运输受阻,战争致使士兵亡伤大半,男性劳动力锐减。更为严重的是1946年10月从西伯利亚入侵的寒潮开始席卷德国致使气温逐渐下降。因缺少煤等燃料,再加上生活物资的严重短缺,使得许多工厂、学校以及其他国家设施被迫临时关门,人民生活困苦。同时,恶劣的生活环境使得16%的出生婴儿夭折。据统计,在1946年长达4个月的漫长冬季里,全德国死亡人数至少10万,冻伤、浮肿、患上软骨病、肺结核者达数百万。当时弥漫整个德国的是寒冷、饥饿、绝望和无助。 二.联邦德国经济崛起的原因 (一).稳定的国际国内形势 从国际形势上看,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除美国外,二战各参战国经济都受到严重破坏,西欧各国普遍衰落。各个国家都急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进行国内经济建设,均无暇再次发动大规模的世界大战。再加上要求和平、反对战争的呼声日益高涨,因此世界暂时处于相对和平稳定时期,安定的国际环境给正处于急需进行国内经济建设的各个国家得以喘息的机会。 从国内形势上看,满目疮痍的国土、濒临崩溃的经济、困苦的生活环境使得德国人民要求进行经济建设。同时联邦德国人民也充分认识到法西斯主义的危害,政府不断推行政治改革,建立民主国家,推行比较广泛的福利政策,防止人民极端贫困,同时基本上清除法西斯主义,社会形势比较稳定。 (二).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 战后联邦德国受美英法苏的牵制,不能在国际社会上扮演重要角色,因此只能尽全力进行经济建设。而且战前德国作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而联邦德国又集中了战前德国70%的设备能力和62.4%的工业产值,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可以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经济建设,以恢复和发展生产力。 (三).马歇尔计划的援助 美国为了遏制苏联,实施了国务卿马歇尔提出的对欧洲的经济援助计划,即所谓的“马歇尔计划”。以扶持和控制西欧国家。马歇尔计划于1947年7月正式启动,并整整持续了

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形成与发展

一、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和发展 (一)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 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的外交政策只能是和平政策。社会主义制度决定我们不需要战争,决不会去发动战争,也决不能够侵占邻国的一寸土地。中华人民共和国自从成立以来,一直坚持和平的外交政策。根据这一基本的外交政策和外交原则,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还针对不同的国际形势发展的趋势和特点,确定并实施了不同的具体的外交战略和具体的外交方针政策。具体说来,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经历了四个阶段: 1.新中国成立前期 1949年春、夏之间,毛泽东主席先后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三条方针,这是根据中国的历史和现实以及当时的国际环境做出的重大决策。“另起炉灶”是指:对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旧的外交关系一律不予承认,将驻在旧中国的各国使节只当作普通侨民而不当作外交代表看待;“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是指,对旧中国同外国签订的一切条约和协定要重新审查处理,不承认国民党时代的一切卖国条约的继续存在,有步骤地彻底摧毁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势力和特权。 这一时期,中国外交的中心任务是: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为社会主义和平建设争取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为此,中国公开宣布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着重加强同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联合,坚决反对美国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彻底清除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和

势力。中国执行向苏联和人民民主国家“一边倒”的方针,并不意味放弃独立自主原则。新中国的对外政策一直是以争取和平为宗旨的。毛泽东明确提出:“我们的总任务是:团结全国人民,争取一切国际朋友的支援,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为了保卫国际和平和发展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 2.从新中国成立到50年代中期 20世纪50年代,我国最重要的外交事件是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是由我国在50年代提出并由中国、印度、缅甸三国共同倡导的。1953年12月31日,周恩来总理接见印度政府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他说:新中国成立后就确立了处理中印两国关系的原则,那就是“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这一主张得到了印度方面的积极响应。经过1955年的万隆会议为许多亚非国家所接受。 在和平外交政策的指导下,这一时期我国的外交工作取得的成就主要有以下几个: 1949年10月2日,中国和苏联建交。苏联是第一个承认并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 1950年2月14日,中苏两国政府正式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关于中国长春铁路、旅顺口及大连的协定》以及《关于苏联贷款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协定》等文件。根据这些协定,苏联同意放弃在中国的特权,将长春铁路的一切权利和财产无偿移交中国政府,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