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课程改革试题汇编(带答案)

新课程改革试题汇编(带答案)

新课程改革试题汇编(带答案)

一、选择题

1、推行新的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C)A、设计课程B、编写课程C、实施课程D、评价课程

2、本次课程改革与教学该所要确立的根本性里念(D)

A、素质教育理念

B、创新教育理念

C、生活教育理念、

D、终身教育理念

3、与新课程教改相符合的是(B)

A、学课本位论

B、学生本位论

C、教师本位论、

D、社会本位论

4、下列名称中属于隐性课程资源的是(D)

A、教材

B、因特网

C、实验室

D、师生关系

5、校本课程主要是对国家课程的(A)

A、补充

B、延伸

C、拓展

D、深化

6、教学设计是为什么服务的(B)

A、教师的教

B、学生的学

C、教材的传授

D、搞活课程

7、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按序列评价多是(A)

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终结性评价

D、相对性评价

8、教学设计中将教学理念落实到实处的关键环节是(C)

A、教学内容分析

B、教材对象分析

C、教学目标制定

D、教学身份选择

9、班级教学产生于(D)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10、个别化教学的首要环节是(B)

A、研究教材

B、了解学生

C、选择方法

D、设计作业

11、不打破学科界限在某些学科之间加强联系,用这种方式编成的课程为(A)

A、综合课程

B、广域课程

C、相关课程

D、核心课程

12、综合课程的实施策略主要是(D)

A、实践性教学

B、综合式教学

C、开放式教学

D、主体式教学

13、研究性学习的根本出发点就是改变传统的(C)

A、课程结构

B、教学内容

C、学习方式

D、教学组织形式

14、可以对教学活动的某一细节作出评价是(C)

A、质性评价

B、量化评价

C、形成性评价

D、终结性评价

15、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最主要的方式是(A)

A、观察

B、制作

C、考试

D、表演

二、判断

1、课程与教学是相互独立的F

2、教师和学生不是外在于课程的F

3、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与学生关系应由传统的教师中心转变为学生中心F

4、班级教学难以作到因材施教保证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因此应该废除。F

5、目前对教材的开发是实现由单一的科学世界到生活世界的转变.F

6、过去的备课写教案在新课程中称为教学设计。F

7、现代教学媒体的运用越多越好越新越好。F

8、教学设计实际是一种教师的行为研究。F

9、小组合作学习的成员之间,既是一种合作关系,又是竞争关系。T

10、个别教学也叫做个别化教学。F

11、作为教学形式的学生自学,就是完全意义上学生的任意学和自己学。F

12、教学方式包括:教师和学生外显的行为,也包括相关的思维方式和态度。T

13、自主学习与他主学习是相对立的。F

14、合作学习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而且是一种教学目标。T

15、新的学习方式提升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有所下降。F

16、电化教育与新课程相结合的根本总之就是对学生的发展起辅助作用。F

17、课程综合化与综合课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F

18、课程综合化是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因此,应该以综合课取代分科课程。F

19、借助于研究性学习培养少数尖子学生是条好经验。F

20、新课程提倡的评价摒弃过去过于注重的终结性评价。F

三、简答

1、自主学习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答:自主学习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如下四个方面:

1)学习者参与和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的提出,自己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2)学习者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3)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4)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作出相应的调适。

2、当代强调课程综合化的原因何在?

答:课程的综合化,主要源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新知识观适课程综合化的理论来源;2)社会的新发展、新问题要求课程走向综合化;3)学生的认知发展也需要课程的综合化。

3、研究性学习对教师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答:1)研究性学习首先要求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并体现到实际行动中;2)其次,教师必须加强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使自己具有一专多能、跨学科的综合能力;同时,重视自身科研素质的提高,懂得如何做课题研究,学习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具体方法,具有指导学生进行研究的能力;3)再次,研究性学习要求教师要增强合作意识,实行专业之间各学科教师的相互帮助、相互合作。

4、简要说明发展性评价的内涵?

答:发展性评价有其丰富的基本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2)与课程功能的转变相适应;3)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评价发展的趋势;4)评价内容综合化,重视知识以外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尤其使创新、探究、合作与实践等能力的发展,以适应人才多样化的要求;5)评价方式多样化,将

量化评价方式与质性评价方法相结合,适应综合评价的需要,丰富评价与考试的方法,追求科学性、时效性和可操作性;6)评价主体多元化,从单一转向多向;7)关注发展过程。5、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有什么意义?

答:(1)更新教学观念。现代教育技术绝不仅是为学习者提供多种可供选择的学习资源和手段,它将导致教育方法、教育模式、甚至教育体制的革命。在这诸多变化中,教学观念是重中之重。主要表现为:打破传统的师生主从关系,促进新型师生关系的形成。

(2)变革教学方式。现代教育技术具有双向、多向、异步、同步传输等众多特点。把它应用于教学中,可以有利于教师实践因材施教、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

(3)补充教学内容。现代教育技术的更新可说是日新月异,信息流动更新速度很快,这可以弥补固定课程的不足。

(4)扩大教学规模。现代教育技术使传统的学校围墙不复存在,使教育走向社会,走向家庭,走向信息技术存在的任何地方。

(5)形成相互交流的教学氛围。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可以使师生积极互动,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还可以使师生交流的形式也更加多样化,从而使教学产生显著的功效。

四、论述

6、广义的课程资源开发有哪些途径和方法?

答:①从校内到校外——关注学生身边的自然环境和社会资源的利用;②从实验验证到实验探究——关注开放实验室和“随手取材”的探究性实验室建设;③从课本到多媒体及网络信息资源——关注现代信息资源的开发;④从物到人——关注教师、学生自身以及社会各方面。联系实际说明本次课程改革的主要特点。

7、联系实际说明本次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特点(新课程p5-7)

答:1)由专制走向民主;2)由封闭走向开放;3)由专家走向教师;4)由立足结果走向立足过程。

新课程改革试题汇编(带答案)

新课程改革试题汇编(带答案) 一、选择题 1、推行新的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C)A、设计课程B、编写课程C、实施课程D、评价课程 2、本次课程改革与教学该所要确立的根本性里念(D) A、素质教育理念 B、创新教育理念 C、生活教育理念、 D、终身教育理念 3、与新课程教改相符合的是(B) A、学课本位论 B、学生本位论 C、教师本位论、 D、社会本位论 4、下列名称中属于隐性课程资源的是(D) A、教材 B、因特网 C、实验室 D、师生关系 5、校本课程主要是对国家课程的(A) A、补充 B、延伸 C、拓展 D、深化 6、教学设计是为什么服务的(B) A、教师的教 B、学生的学 C、教材的传授 D、搞活课程 7、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按序列评价多是(A) 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终结性评价 D、相对性评价 8、教学设计中将教学理念落实到实处的关键环节是(C) A、教学内容分析 B、教材对象分析 C、教学目标制定 D、教学身份选择 9、班级教学产生于(D)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10、个别化教学的首要环节是(B) A、研究教材 B、了解学生 C、选择方法 D、设计作业 11、不打破学科界限在某些学科之间加强联系,用这种方式编成的课程为(A) A、综合课程 B、广域课程 C、相关课程 D、核心课程 12、综合课程的实施策略主要是(D) A、实践性教学 B、综合式教学 C、开放式教学 D、主体式教学 13、研究性学习的根本出发点就是改变传统的(C) A、课程结构 B、教学内容 C、学习方式 D、教学组织形式 14、可以对教学活动的某一细节作出评价是(C) A、质性评价 B、量化评价 C、形成性评价 D、终结性评价 15、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最主要的方式是(A) A、观察 B、制作 C、考试 D、表演 二、判断 1、课程与教学是相互独立的F 2、教师和学生不是外在于课程的F 3、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与学生关系应由传统的教师中心转变为学生中心F 4、班级教学难以作到因材施教保证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因此应该废除。F 5、目前对教材的开发是实现由单一的科学世界到生活世界的转变.F

2021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三套)

小学英语课程标准试题(一) 一、填空: 1、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2、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 3、课标的基本理念: (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 (二)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 (三)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 (四)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 (五)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六)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 4、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标是以(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为基础,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5、《标准》),将课程目标设定为(九个)级别并以学生(“能够做某事”)具体描述各级别的要求,这种设计旨在体现基础教育阶段学生能力发展循序渐进的过程和课程要求的有机衔接,保证国家英语课程标准的(整体性)、(灵活性)和(开放性)。 6、(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 7、本课程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新课程改革)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新课程改革)历年真题试 卷汇编2 (总分:7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7,分数:34.00) 1.【2014.贵州凯里】新课程积极倡导的学生观是( )。①学生是发展的人②学生是独特的人③学生是单纯抽象的学习者④学生是有独立意义的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解析:“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观:(1)学生是发展的人;(2)学生是独特的人;(3)学生是有独立意义的人。 2.【2014.山东济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体现的教学观念是( )。 A.重视知识传授 B.重视能力培养√ C.重视发展 D.重视创新 解析:解析:新课改下的教学观要求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重视能力培养。 3.【2015.河南洛阳】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教师首先应做到( )。 A.传授丰富的知识 B.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 C.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 D.完全遵从学生自由发展 解析:解析:“以人为本”是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之一,其基本内涵是“人类社会的任何活动都要以满足人的生存和发展为目的,它强调人是自然、社会、自身的主体”。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应该做到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 4.【2015.河南新乡】为贯彻新课程教育理念,教师应做到( )。 A.劳逸结合.以减轻学生负担为首要目标 B.保证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为先 C.尊重学生的学习意愿.不要求:其完成作业或参加考试 D.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 解析:解析: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应该做到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 5.【2012.福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教师观是( )。 A.主体性的教师观 B.以人为本的教师观 C.专业化的教师观 D.促进发展的教师观√ 解析:解析: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新课程下教师角色的根本变化.是教师角色转变过程中的一个飞跃与突破。教师作为学生的促进者.根本任务就是促进学生的发展。 6.【2010.福建】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 )。 A.促进者√ B.研究者 C.建设者 D.开发者

202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新课程改革试题及答案

202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新课程改革试题及 答案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性文件,是课程建设、课程设置、课程标准、教材编制、课程管理、课程评价的依据和基础。 2、背景是指对(人物)(事件)起作用的(历史情况、现实环境)。 3、(创新)是国家兴亡的关键,是民族的灵魂。 4、课程改革提出了培养学生的四种能力是: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交流合作能力。 5、评价的五个功能是:反馈调节功能、展示激励功能、反思总结功能、记录成长功能、积极导向功能。 6、教学过程管理包括: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考核等教学基本环节的常规管理工作。 7、CSE模式包含四个步骤:需要评定、方案设计、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8、小学课程建设评价的指标体系可以由三部分组成:教学思想建设、教学梯队建设、教学条件建设。 9、评价内容要与(教学目标)吻合,包括:信息的动机、兴趣、态度、习惯、意志等个性发展因素。

10、新课程所倡导的评价理念是:发展性评价观。 11、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包括:书面性评价、过程性评价、表现性评价。 12、本次课改的重点之一就是转变学习方式,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傻过程中的行为和认知的取向。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完成共同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均衡性:是指同一领域或范围内,不同结构部分的份量保持相对平衡。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调查研究学生的兴趣类型、活动方式和手段 (1)研究普遍兴趣以及能带给他们欢乐的种种活动。 (2)发现多姿多彩的不同奖励方式。 (3)从与学生交往经验中挖掘大量的参考资料。 2、确定学生的现有发展基础和差异 3、为学生提供反馈信息 4、安排学生从事课外实践活动

某学校2023年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附参考答案)

某学校2023年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 题(附参考答案) 学校:姓名: 一、填空题。 1.( )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 )能力。 3.( )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 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 )、( ),鼓励( )、( ),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 4、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 )、( )、( )的精神,应该积极提倡。 5.语文课程目标从( )、( )、( )三个方面设计,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 6.3至4年级学生要能不拘形式地写下( )、( )和( ),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 分享习作的快乐。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 )、( )。课内习作每学年( )次左右。

7.第三学段阅读目标要求背诵优秀诗文( )篇。扩展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 )万字。 8.5至6年级要求学生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字。 二、选择题 1.第一学段新课标对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的目标要求是:( ) A.了解 B.基本掌握 C.掌握 D.不要求 2.新课标学段阅读目标要求中的第2条: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是哪个学段提出的:( ) A.第一学段 B.第二学段 C.第三学段 D.第四学段 3.关于第一学段识字与写字,新课标提出:( ) ①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 ②1~2年级要多认少写。 ③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 ④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②③④ D. ①③④

2022版数学新课标试题汇编(含答案)

2022版数学新课标试题汇编(含答案) 一、填空题。(36分) 1.2022版新课程标准修订的原则有()、(),坚持创新导向。 2. 数学是研究()和()的科学。 3.义务教育数学课程具有基础性、()和()。 4.《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一共安排了()、()、()、()等四个学习领域。 5.小学数学对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 6.学生的学习应是一个主动的过程,认真听讲、()、()、()、合作交流等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7.课程内容组织的重点应是对内容进行(),探索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 8.课程目标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进一步强调使学生获得数学“四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发展。 9.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和()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与()。 10.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培养目标,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逐步形成适应终身发展需要的核心索养。 11.()主要是指对事物的可测量属性及大小关系的直观感知。 12. 课程描述过程目标的行为动词有经历、()、()、探索等。 13. 改变过于注重以()为单位的教学设计,推进()教学设计,体现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以及学习内容与核心素养表现的关联。 14.小学阶段的统计与概率包括的主题有()、()和()。 15. 小学数学教学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结果,还要关注学生数学(),激励(),改进()。 二、选择题。(30分) 1. 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当具备的基本素养。数学教育承载着()

根本任务。 A.培养核心素养 B.立德树人 C.实施素质教育 2.小学数学教学应该改变过去的()教学方式。 A.启发式 B.探究式 C.讲授式 3.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组织应重视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处理好()的关系。 A.过程与结果 B.直观与抽象 C.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 4.()是学生在完成课程阶段性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反映核心素养要求。 A.学业质量B,学习成绩C.综合素质 5.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具有整体性、()和阶段性,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表现。 A.协调性 B. 一致性 C.层次性 6.数与代数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领域,在小学阶段包括()和数量关系两个主题。 A.数的认识B,数与运算C.数的运算 7.()主要是指对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及运算结果的直观感悟。 A.运算能力 B.量感 C.数感 8.小学阶段的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实施主要采用()方式。 A.探究式学习 B.主题式学习C,项目学习 9.()是指从具体实例中知道或举例说明对象的有关特征;根据对象的特征,从具体情境中辨认或举例说明对象。 A.掌握 B.理解C, 了解 10.教学活动应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A.启发式 B.参于式 C.互动式 三、简答题(24分) 1. 小学数学课程的课程理念包含哪些方面?

(2023)义务教育数学新课程标准考试测试题库及答案

(2023)义务教育数学新课程标准考试测试题库及答案 一、填空题 1.各课程标准针对“内容要求”提出“学业要求”“教学提示”,细化了评价与考试命题建议,注重实现“(教一学一评)”一致性,增加了教学、评价案例,不仅明确了“(为什么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而且强化了“(怎么教)”的具体指导,做到好用、管用。 2.随着义务教育全面普及,教育需求从“有学上”转向“上好学”,必须进一步明确“(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优化学校育人蓝图。 3.聚焦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引导学生明确人生发展方向,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4.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5.数学教育承载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施(素质教育)的功能。 6.义务教育数学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7.课程目标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进一步强 调使学生获得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简称“四基")的获得与发展,发展运用数学知识与方法(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简称“四能”),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8.课程内容呈现。注重数学知识与方法的层次性和多样性,适当考虑(跨学科主题学习)。 9.在义务教育阶段,数学眼光主要表现为:(抽象能力)(包括数感、量感、符号意识)、(几何直观、空间观念与创新意识)。 10.在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思维主要表现为:(运算能力、推理意识或 推理能力)。 11.在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语言主要表现为:(数据意识或数据观念、 模型意识或模型观念、应用意识)。 12.核心素养具有(整体性、一致性和阶段性),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 表现。

(2023)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考试测试题库及答案

(2023)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考试测试题库及答案 一、简答题 1.语文课程的作用? ①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根底②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根底; ③为学生的全面开展和终身开展打下根底。 2.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和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局部。 交际工具信息载体 3.语文课程性质?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实践性综合性 4.语文课程的任务? 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5. 与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根本特点。工具性人文性 6.语文课程根本理念? ①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②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③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④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7.语文教育的特点? ①发挥语文教育的人文性; ②加强语文教育的实践性; ③遵循汉语言的规律,培养语感。 8. 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表达、的引领作用,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 ,培养良好思想道德风气,同时

也要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熏陶感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爱国主义改革创新社会义荣辱观 9. 课程标准阶段目标从五个方面提出要求。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10,课程目标设计。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1~2年级、3~4年级、5~6年级、 7~9年级四个学段,分别提出“学段目标与内容” ,表达语文课程的和。各个学段 ,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九年一贯整体整体性阶段性相互联系螺旋上升 11.课程目标从三个方面设计。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目标的设计着眼于的整体提高。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语文素养 12.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背诵优秀诗文篇〔段〕。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字以上。 2 4 0 4 0 0 万 13. 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 ,会用多种。累计认识常用汉字个左右。独立识字检字方法 3500 14.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的根底上,学写标准、通行的 ,提高书写的速度。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正楷字行楷字审美价值15. 能用普通话、地朗读。养成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字。能较熟练地运用和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 正确流利有感情默读 5 0 0 略读浏览 16. 在阅读中了解等表达方式。表达描写说明议论抒情 17. 能够区分作品与作品,了解等文学样式。 写实虚构诗歌散文小说戏剧 18,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 ,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非连续19性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和理解根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 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注释工具书 20. 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方案,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

2023年义务教育劳动新课程(2022版)标准试题含答案

2023年义务教育劳动新课程(2022版)标准试题含答案 一、填空题(前言部分): 1.各课程标准针对(内容要求)提出(学业要求)、(教学提示),细化了评价与考试命题建议,注重实现“(教一学一评)”一致性,增加了教学、评价案例,不仅明确了(为什么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而且强化了(怎么教)的具体指导,做到好用、管用。 2.义务教育课程规定了(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学基 本要求),体现国家意志,在(立德树人)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3.随着义务教育全面普及,教育需求从(“有学上”)转向(“上好学”),必须进一步明确“(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优化学校育人蓝图。 4.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以人民为中心,扎根中国大地 办教育。坚持(德育为先),提升(智育水平),加强(体育美育),落实(劳动教育)。 5.聚焦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正 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引导学生明确人生发 展方向,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 接班人。

6.依据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在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合理安排不同学段内容,体现学习目标的(连续性)和(进阶性)。 7.强化课程(综合性)和(实践性),推动育人方式变革,着力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增强课程(适宜性)。坚持与时俱进,反映经济社会发展新变化、科学技术进步新成果,更新 课程内容,体现课程(时代性)。 8.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加强(一体化)设置,促进(学段衔接),提升课程(科学性)和(系统性)。进一步精选对学生终身发展有价值的课程内容,(减负提质)。 9.结合义务教育性质及课程定位,从(有理想)、(有本领)、(有 担当)三个方面,明确义务教育阶段时代新人培养的具体要求。 10.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双减”政策要求,在保持义务教育阶段九年(9522)总课时数不变的基础上,调整优化课程设置。 11.将小学原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和初中原思想品德整合为(道德与法治),进行(一体化)设计。改革艺术课程设置,(一至七年级)以音乐、美术为主线,融入(舞蹈、(戏剧、(影视)等内容,(八至九年级)分项选择开设。将劳动、信息科技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科学、综合实践活动起始年级提前至(一年级)。 11.各课程标准基于义务教育培养目标,将党的教育方针具体化细化为本课程应着力培养的核心素养,体现(正确价值观)、(必 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要求。

(完整)义务教育英语新课程标准考试测试题库及答案

(完整)义务教育英语新课程标准考试测试题库及答案 一、简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 1、简述义务教育阶段的总目标。 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 2、简述英语课程的基本理念。 注重素质教育,体现语言学习对学生发展的价值; 面向全体学生,关注语言学习者的不同特点和个体差异; 整体设计目标,充分考虑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 强调学习过程,重视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优化评价方式,着重评价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 丰富课程资源,拓展英语学习渠道。 3、简述英语学习策略及其分类。 学习策略指学生为了有效地学习和使用英语而采取的各种行动和步骤以及指导这些行动和步骤的信念。包括认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和资源策略。 4、简述情感态度的二级目标。 能体会到英语学习的乐趣; 敢于开口,表达中不怕出错误; 乐于感知并积极尝试使用英语; 积极参与各种课堂学习活动; 在小组活动中能与其他同学积极配合和合作; 遇到困难时能大胆求助; 乐于接触外国文化,增强祖国意识。二、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 2、在九级目标体系中,小学六年级结束时应达到二级,9年级结束时应达到五级。 3、英语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和先进的课程理念为指导,立足国情,综合考虑我国英语教育的发展现状,从义务教育阶段起,建立一个以学生发展为本、系统而持续渐进的英语课程体系。 4、语言技能是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听、说、读、写等方面的技能以及这些技能的综合运用。其中听和读是理解的技能,说和写是表达的技能。 5、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以及用于表达常见话题和功能。 三、论述(20分) 课程标准中的实施建议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打好基础,促进学生整体人文素养的提高。请简述英语教学的教学建议。 英语教学建议: 1.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个学生学习英语奠定基础; 2.注重语言实践,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3.加强学习策略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4.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 5.结合实际教学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6.合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7.组织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渠道; 8.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努力适应课程的需要。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测试题 一、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什么? 1.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最新中小学体育新课标测试题含答案(四套试题)

体育新课标测试题一 一、填空题(1×20) 1、学校体育要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2、新课程理念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3、体育教学中要重视和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4、新课程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 5、运动参与是指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与(行为)表现。 6、新课程要求教师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7、评价一个人的健康状况要从(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等三方面去评价。8、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评价,应包括对教师(职业道德、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三方面的考核评价。 9、运动参与是学生发展体能、(获得运动技能)、(提高健康水平)、形成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的重要途径。10、体育锻炼准备与整理活动的原则应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全面锻炼原则经常性锻炼原则)、区别对待的原则。 二、简答题(10×4) 1、新课程划分五个学习领域目标分别是什么?

2、新课程价值主要体现在哪四个方面? 3、新课程的性质是什么? 4、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三、问答提(20×2) 1、在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五个领域目标里,各个领域目标又包含哪些方面? 2、论课外体育锻炼与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的关系。 二、简答题 第一题、新课程划分五个学习领域目标分别是什么1、运动参与 2、运动技能 3、身体健康 4、心理健康 5、社会适应 第二题新课程价值主要体现在哪四个方面?1、增进身体健康 2、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3、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4、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 第三题新课程的性质是什么?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必修课,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材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是对原有体育课进行重大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第四题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2、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主体地位。 4、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

最新中小学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测试题简答题(30)和论述题(10道)

中小学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测试题简答题和论述题汇编 1.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1.信息技术教师的素质应该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计算机应用能力强,熟悉学生学习和教学等相关软件的使用;教师学习能力强,能够接受新生事物,并对新生事物快速的做出响应;教师表达能力强,能够在课堂中能够言简意赅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教师写作能力强,能够通过文字,记录、提炼教学经验;与学生、同事沟通能力强,能够借助信息化手段,高效地同他人进行实质的沟通;协作能力强,在信息化社会中,能够与他人协作完成大型任务。 4.如何关注课堂中学生的基础水平和认知特点差异? 答:教师可以通过设立多级学习目标和多样的学习方式,让不同的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择到合适的内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差异、水平差异针对性地实施分层次教学;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采用补课的方法为其奠定必要的基础,消除他们对信息技术的神

秘感,增强其学习的信心;也可以采用异质分组的方法,变学生的个体差异为资源,让学生在参与合作中互相学习并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协同完成学习任务;对于少数冒尖的学生,给予专门辅导,使其吃饱吃好,早日成才。 5.简述信息技术课堂中常用的教学方法。 答:讲授,任务驱动,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等。各种教学方法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学生特点选择使用。 6.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评价原则是什么? 答:(1)强调评价对教学的激励、诊断和促进作用,弱化评价的选拔与甄别功能。(2)发挥教师在评价中的主导作用,创造条件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3)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鼓励学生的创造实践。 7.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特别注意贯彻的教学原则主要有哪几个? 答:科学性和思想性结合原则,直观性和抽象性相结合原则,知识积累和智能发展相结合原则,高难度与量力性相统一原则,统一要求和个别发展相结合原则,教学内容的顺序编排要有灵活性。 8.信息技术教师的学习要求有哪几个方面? 答:(1)要充分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课程(2)要体现在实际的行动中(3)要跟踪一个学科的发展(4)要虚心接纳别人的知识,特别是自己学生的知识。 9、简述小学信息技术新课程与原来小学计算机课程目标的区别?答:①由原来的培养学生计算机操作技能转变到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试题及答案 篇一:最新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 最新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含答案) 一、填空。(20分,每空1分) 1、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2、语文课程总目标第五条是“能主动进行(探究)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3、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 4、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5、(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 6、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7、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8、1—4年级从(写话)、(习作)入手,是为了降低起始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9、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

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选择题(从每个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1-5每小题2分,6-10每小题3分,共25分) 1、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应该做到( B) A . 充分地传授知识 B. 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 C. 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 D. 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课程 2、新课改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在小学阶段(A ) A. 以综合课程为主 B. 以分科课程为主 C . 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 D. 分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补充 3、“关注个体差异”就是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爱好、兴趣和差异( C ) A. 完全由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 B. 将学生分按优中差分班教学 C . 使每个学生的特长都得到发挥 D. 大力培养单科独进的尖子生 4、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 A ) A.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B. 更好地提高学生成绩 C . 满足社会家长提高升学率的需求 D. 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5、新课程强调将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转化为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其价值观

最新新课程测试题,(含答案)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2.这次课程改革的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

体系。 3.课程改革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4.课程改革要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5.课程改革要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6.课程改革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7.课程改革要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8.课程改革要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9.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这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 10.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特点是:(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 11.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的、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课程标准的基本内容包括:(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附录)等部分。 《走进新课程》选择题(附参考答案) 1、教师讲课语言生动、形象、简洁、准确、富有吸引力,声音抑扬顿挫,并伴有适当的表情,使学生产生兴趣,易引起学生( B ) 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兴趣 D、共鸣 2、在下列教师行为中,属于心理健康表现的有( B ) A、交往中,将关系建立在互惠的基础上 B、冷静地处理课堂环境中的偶发事件 C、将生活中的不愉快情绪带入课堂,迁怒于学生 D、偏爱甚至袒护学习成绩好的学生

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理论测试题(五套)含答案

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理论测试题(一) 姓名 一、名词解释(10分) 地理课程 二、填空(10分) 1、《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由()和()两部分组成。 2、地理课程改革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和(),结合()的特点,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地理问题的学习情境。 三、选择题(20分) 1.课程目标是分( )个层次陈述的: A. 2 B 3 C 4 2. 行为目标陈述有两类基本方式( ) A 采用结果性目标和采用体验性目标 B. 采用体验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 3.行为目标陈述的基本要素有( )个 A . 1 B. 2 C. 3 D. 4 4. 拓展教材的教学情景,实际上是以“( ) ”的态度对待教材。 A . 加法 B. 减法 C. 乘法 5科学的方法和问题解决的目标需要多长的时间才能获得() A 很短时间B较长时间 C 长时间 6、领悟(内化)水平的行为动词哪项是正确的:() A、支持、尊重、爱护、珍惜、蔑视等。 B、参观、访问、考察、接触、体验等。 C、模仿、例证、临摹、扩展、缩写等。 D、形成、养成、具有、热爱、树立等。 7、苏霍姆林斯基主要的教育思想是() A、建构主义理论; B、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目的论; C、多元智能理论; 8.提问的技巧有( ) A. 迁移, 转移, 追问, 等待 B. 迁移,等待,询问,启发 C.转移,启发,追问,等待 9. 学生喜欢老师这样教学: A.让学生自己学习, 自由自主B. 老师教学, 固定模式C.选学功课( A) 10.教学评价是指: ( ) A. 评价学生和老师教学的情况 B. 对教学效果进行客观衡量和科学判定的过程 C. 对教学全面的衡量 四、判断题(30分) 1、新课程的这种价值取向决定新课程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多维的课程目标。() 2、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整体,是一个完整的人在学习活动中实现素质构建的三个侧面。() 3对于具体的教学,具体的教学学习内容,我们不可能同时,花同样的气力落实课程目标中的几个个方面。我们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具体的分析。() 4,多维目标落实时可能是共时的. () 5.“动态生成”是新深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它要求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

(教综资料)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新课程改革)题库及答案

最新教师招聘考试 教育综合知识(新课程改革)题库及答案 【单项选择题】 1.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应该做到() A.充分地传授知识 B.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 C.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 D.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课程 【答案】B 【解析】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 2.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 A.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成绩 B.满足社会、家长提高升学率的要求 C.提高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水平 D.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答案】D 【解析】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3.新课程强调将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转化为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其价值观是指() A.充分认识知识对社会的价值 B.学科、知识、个人、社会价值有机地结合 C.让学生尊重知识、尊重教师 D.将知识转化为巨大的经济利益 【答案】B 【解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即把学科知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有机地结合起来. 4.新课程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在高中阶段() A.以综合课程为主 B.以分科课程为主 C.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 D.分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为辅导 【答案】C 【解析】《纲要》规定高中阶段的课程以分科课程为主. 5.教学评价为师生调整教与学的行为提供了客观依据,这体现了教学评价的()功能. A.诊断

B.调控 C.激励 D.教学 【答案】B 【解析】为师生调整教与学的行为提供客观依据是教学评价调控功能的体现. 6.教学评价的评价标准不带随意性,评价方法不带偶然性,评价态度不带主观性,这就是要求教学评价具有() A.科学性 B.指导性 C.整体性 D.客观性 【答案】D 【解析】教学评价必须客观、公正,才能真正发挥其评价功能. 7.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是不同阶段的评价,以下陈述正确的是() A.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是教育活动的全部过程,前者在过程中进行评价,而后者在教育过程结束后评价 B.形成性评价是分析性的,具有和总结性评价相同的概括化程度 C.形成性评价为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提供反馈信息,是以评价对方优良程度的为目的 D.总结性评价的直接目的是做出教育效果的判断,从而区分优劣,分出等级或鉴定结果 【答案】D 【解析】总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是教育活动的两个重要形式.总结性评价注重总体分析,对教学效果做出最终怕段;形成性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它注重细节分析,在于发现问题,改善教学. 8.课程评价按照教学评价分析方法不同可分为() A.相对评价,绝对评价和自身评价 B.过程评价和成果评价 C.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 D.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 【答案】C 【解析】课程评价按照教学评价分析方法不同可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 9.为了解学生的总体表现和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或比较群体学习成绩的优劣,采用()最合适. A.绝对评价 B.相对评价 C.定量评价 D.定性评价 【答案】B 【解析】相对评价能准确地表示出被评价者在某一整体中的相对位置. 10.下列有关教学评价的叙述中,阐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A.形成性评价是教学活动告一段落时用于把握最终效果而进行的评价 B.教学评价具有诊断功能、激励功能、调控功能、教学功能

【最新】新课程改革单选汇总150题(及答案)

新编教师资格考试新课程改革 单选150题 1、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 A、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B、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C、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D、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 2、综合实践活动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_课程,自小学_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_课时。()。 A、必修33 B、必修1 1 C、选修33 D、选修3 4 3、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终极目的是()。 A、形成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 B、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 C、强调学科内容的归纳和整合 D、注重研究生活中的重大问题 4、在新课程背景下,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是()。 A、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 B、形成新的教育评价制度 C、淡化甄别与选拔的功能 D、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理念 5、在学校课程中,与选修课程相对应的课程是()。 A、活动课程 B、学科课程 C、必修课程 D、综合课程

6、关于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设置重要性的认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能够弥补单一国家课程的不足 B、能够满足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的相同需求和特点 C、能够发挥地方和学校的资源优势与办学积极性 D、能够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和多样化发展 7、“新教材一方面关注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另一方面也注意及时恰当地反映科学技术新成果……”这主要说明新教材()。 ①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现成的结论 ②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③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统一 ④体现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④ 8、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主要条件是()。 A、坚持学习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 B、认真备课,认真上课 C、经常撰写教育教学论文 D、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 9.指出哪一组是符合体验性目标陈述方式的:(C) A.说出、表演、展示 B.设计、制作、创作 C.感受、参加、养成 D.解释、完成、背诵 10.课程变革可以在课程内涵的丰富、课程理念的演进和(D)等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