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游戏在《拧螺丝钉的学问》课上的妙用

游戏在《拧螺丝钉的学问》课上的妙用

游戏在《拧螺丝钉的学问》课上的妙用

一、《拧螺丝钉的学问》——常规教学方案

拧螺丝钉所用的螺丝刀是一种轮轴,本课预期学习结果为:学生知道运用轮轴可以省力,并懂得轮轴省力的原理。按照教材中的教学设计,首先推出的是一个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不同型号的螺丝刀,比一比,看谁能又快又轻松地把螺丝钉拧进木头里。紧接着教材引导学生找一找周围有哪些像螺丝刀一样的机械,随后出示方向盘、水龙头、门把手的图片,告诉学生这种有一个轮、固定在可以转动的轴上的机械叫作轮轴。随后,要求学生完成本节课主体实验——用简单材料做实验探究轮轴是否省力,通过改变两边的钩码个数和轮子大小达到平衡来探求轮轴省力规律,如图1所示。

上述教学设计的教育意义可以理解为:一、比赛拧螺丝钉的导入给学生提出了一个有趣的情境。他们都很想第一个把螺丝钉拧进木板里,比赛引发了他们尝试的热情。“你认为应该选用哪种螺丝刀”的问题及轮轴的定义引发了他们学习的欲望:轮轴省力的秘密到底是什么?从而开始后面的轮轴省力的研究。二、学生进一步通过图1材料做实验,发现轮子大一些的轮轴更省力。由此,教学设计既考虑到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又考虑到概念探究的科学性。

二、玩转水龙头、门把手——以科学游戏激发探究热情

陶行知先生曾强调;“在玩科学把戏,搞科学实验时,老师、家长都变成小孩子,加入孩子的队伍里玩把戏。”他强调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教

师在预设活动之前,应将学生的兴趣、需求作为依据。为此,在另一个班上同样一课时,笔者改变教学策略,从学生平时常见的科学教室自来水龙头入手,创设需要解决的“小麻烦”,吸引学生注意。

上课铃声刚响,学生还没有进科学教室时,教师悄悄把教室的自来水稍稍打开,再把自来水旋钮取下来,暴露出中间的轴心。学生进教室时,都被正在滴水的自来水龙头所吸引,教师顺势问:“水龙头出了点问题,现在水关不上了,谁来帮帮我?”有的学生说借助扳手扳一扳中轴把水关上,有的学生说用个起子拧一下;还有的说套个中空的套子转一下。教师随后提供材料让学生尝试,学生成功解决了问题。教师让他们把自己想到的工具画下来,学生交流讨论发现他们都是“头大脖子细”,教师继而引出轮轴的概念。

学生面对真实的待解决的问题,学习动机被快速激发。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体验成功后,用纸笔绘制的方式将抽象的经验具象化。他们通过比较这些不同工具的共同之处,自主建构轮轴的概念,因而对轮轴的理解也更加清晰,课堂的学习效果也比较理想。整个过程中,教师始终站在学生身后,陪着他们一起玩,一起“手脑并用”解决遇到的难题,课堂气氛十分热烈。

紧接着,在探寻轮轴省力的秘密时,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借助教室里的直观教具门把手,在游戏中和学生一起“玩”出轮轴省力的秘密。继学生举例说出门把手也是一种轮轴之后,教师出示一张图片(如图2):三岁的宝宝正在开门,因为无法掌握开门技巧,手总是握在门把手上靠近轴心的位置A点,门怎么也打不开。教师提问:“怎么回事?是不是她力

气太小啊?哪个大力士来试试?”

学生跃跃欲试,最后,一位班级公认的“大力士”被请了上来。在全班的期待下,他将手放在A点使劲往下压,门把手只是颤了两下,门并没有被打开。座位上的学生更加兴奋了,一个个都要上来跟他比试一番。在热烈的气氛中,一位瘦弱的女生被請了上来,大家不知道老师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因此十分好奇。教师这次请她自主选择开门位置,这位学生在靠近门把手的末端(B点)使劲,轻松把门打开。大家既惊讶又激动,深深感叹轮轴不同作用点的反差竟如此之大。在亲身体验和见证后,教师借机引导学生总结出轮子大一点的轮轴更省力。

对比图1、图2,问题的设计和教具的选择都源于学生生活,真实生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维持其学习动机。通过“我跟大力士比力气”,一个科学问题在这里转变成了一场游戏,这样,做科学实验变成了玩科学游戏,学生们兴致盎然,不亦乐乎。

三、游戏在科学课上运用的思考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可以玩多种形式的游戏:实验探究类、仪器操作类、科技制作类、实践活动类。可以说小学科学是一门玩中学的学科,但玩科学游戏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游戏的形式应多样化。俗话说“把戏不可久玩”,再好玩的游戏,玩过几次后就没有新鲜感了,这就要求教师能不断设计新游戏。科学课堂中“研究降落伞下降的快慢和哪些因素有关” 的探究实验吸引了学生兴趣,但两个课时学下来,他们的热情明显有些下降。一名教师将问题创新为“借助降落伞从二楼投递一颗鸡蛋到地面”,受到了学生的追捧。

游戏前规则需明确。合适、明确的游戏规则,能成为学生自觉遵守、友好交往的工具,有效的规则教育有利于帮助学生内化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这也是科学地玩把戏和无序地嬉戏的区别之一。小学生爱热闹、好动,游戏一旦在没有规则的情况下开始,很容易出现盲目无序,易放难收,就无法实现活动目标。因此,教师一定要在活动开始前布置简洁明确的规则,同时抓住游戏时提升学生合作交流能力的良好契机。

游戏要玩出思维的火花。科学的玩不同于普通的玩,玩科学游戏时要充分运用和训练各种感官。科学游戏带有“玩”的色彩,又与所要学习的科学内容有关系,游戏是活动方式而不是目的。既要让学生“玩”得开心,又要诱导他们从中悟出科学道理,提升思维品质。

科学游戏,使得对学生的科学教育不仅仅满足于他们获得科学知识以及提高思维能力,同时还正视在此过程中学生的精神需要。它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征,有利于帮助其形成适用终身的探究能力。

游戏在《拧螺丝钉的学问》课上的妙用

游戏在《拧螺丝钉的学问》课上的妙用 一、《拧螺丝钉的学问》——常规教学方案 拧螺丝钉所用的螺丝刀是一种轮轴,本课预期学习结果为:学生知道运用轮轴可以省力,并懂得轮轴省力的原理。按照教材中的教学设计,首先推出的是一个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不同型号的螺丝刀,比一比,看谁能又快又轻松地把螺丝钉拧进木头里。紧接着教材引导学生找一找周围有哪些像螺丝刀一样的机械,随后出示方向盘、水龙头、门把手的图片,告诉学生这种有一个轮、固定在可以转动的轴上的机械叫作轮轴。随后,要求学生完成本节课主体实验——用简单材料做实验探究轮轴是否省力,通过改变两边的钩码个数和轮子大小达到平衡来探求轮轴省力规律,如图1所示。 上述教学设计的教育意义可以理解为:一、比赛拧螺丝钉的导入给学生提出了一个有趣的情境。他们都很想第一个把螺丝钉拧进木板里,比赛引发了他们尝试的热情。“你认为应该选用哪种螺丝刀”的问题及轮轴的定义引发了他们学习的欲望:轮轴省力的秘密到底是什么?从而开始后面的轮轴省力的研究。二、学生进一步通过图1材料做实验,发现轮子大一些的轮轴更省力。由此,教学设计既考虑到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又考虑到概念探究的科学性。 二、玩转水龙头、门把手——以科学游戏激发探究热情 陶行知先生曾强调;“在玩科学把戏,搞科学实验时,老师、家长都变成小孩子,加入孩子的队伍里玩把戏。”他强调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教

师在预设活动之前,应将学生的兴趣、需求作为依据。为此,在另一个班上同样一课时,笔者改变教学策略,从学生平时常见的科学教室自来水龙头入手,创设需要解决的“小麻烦”,吸引学生注意。 上课铃声刚响,学生还没有进科学教室时,教师悄悄把教室的自来水稍稍打开,再把自来水旋钮取下来,暴露出中间的轴心。学生进教室时,都被正在滴水的自来水龙头所吸引,教师顺势问:“水龙头出了点问题,现在水关不上了,谁来帮帮我?”有的学生说借助扳手扳一扳中轴把水关上,有的学生说用个起子拧一下;还有的说套个中空的套子转一下。教师随后提供材料让学生尝试,学生成功解决了问题。教师让他们把自己想到的工具画下来,学生交流讨论发现他们都是“头大脖子细”,教师继而引出轮轴的概念。 学生面对真实的待解决的问题,学习动机被快速激发。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体验成功后,用纸笔绘制的方式将抽象的经验具象化。他们通过比较这些不同工具的共同之处,自主建构轮轴的概念,因而对轮轴的理解也更加清晰,课堂的学习效果也比较理想。整个过程中,教师始终站在学生身后,陪着他们一起玩,一起“手脑并用”解决遇到的难题,课堂气氛十分热烈。 紧接着,在探寻轮轴省力的秘密时,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借助教室里的直观教具门把手,在游戏中和学生一起“玩”出轮轴省力的秘密。继学生举例说出门把手也是一种轮轴之后,教师出示一张图片(如图2):三岁的宝宝正在开门,因为无法掌握开门技巧,手总是握在门把手上靠近轴心的位置A点,门怎么也打不开。教师提问:“怎么回事?是不是她力

有关《拧螺丝钉的学问》说课稿

《拧螺丝钉的学问》说课稿 有关《拧螺丝钉的学问》说课稿 一、【设计理念】 新课标明确指出,科学是一门活动性和实践性的课程,教学过程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实验探究为核心。本节课我以“探究式学习”为指导思想,采用做中学、学中知、知中用、用中创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变废为宝”的环保意识,把“科学→技术→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让科学服务于生活。 二、【教材地位与实验内容】 《拧螺丝钉的学问》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中的第4课。本课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斜面、杠杆两种简单机械后又新认识的另一种简单机械。通过本课的学习,不仅让学生认识到螺丝刀就是轮轴,还为学生后边认识滑轮做好铺垫。 基于以上我确定本课的实验教学内容如下: 1. 探究轮轴省力的原因 2. 探究大螺丝刀比小螺丝刀省力的奥秘 三、【学情分析与实验目标】 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有较系统的科学探究能力,会画出一些简单运动的轨迹。为此我确定本课的实验教学目标如下: 1.科学知识目标 通过科学探究活动,知道螺丝刀就是轮轴,是一种简单机械。认识在轮上用力,具有省力效果。了解在轴相同的条件下,轮越大越省力的科学原理。 2.科学能力目标 通过体验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语言表达交流能力;通过实验探究,形成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学会对比、归纳的思维方法。 3.科学态度目标 通过科学探究活动,体验自主发现、自主设计的乐趣,养成尊重

事实,用数据说话的意识,能从不同的视角提出研究思路,培育创新精神。 四、【实验教法与学法】 实验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也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极佳途径。教学中,我主要采用“观察法、实验法、类比法、推理法、归纳总结法”等进行教学。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猜想→设计实验→实验证明→得出结论→应用”的科学探究过程,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五、【实验创新及教学融合】 改进一、增加徒手对比体验获感知 图1 图2 教材上用大、小螺丝刀拧螺丝钉的体验活动为教学情境引入新课,这样学生只能体验到大螺丝刀比小螺丝刀省力。对于小学生来说还不知道螺丝刀是一种简单机械,为了解决这个突如其来、没有任何铺垫的问题,我特意增添了徒手拧螺丝钉的方式,学生从真切的疼痛中体验到用大小螺丝刀拧螺丝钉比徒手省力,感知到螺丝刀是一种简单机械,同时引出本节课要探究的第一个问题,为什么使用螺丝刀比徒手省力呢? 然后通过用大小螺丝刀拧螺丝钉的操作活动的对比引出本节课要探究的第二个问题,为什么大螺丝刀比小螺丝刀更省力呢?提出的问题是一环套一环。用三种不同方式拧螺丝钉的体验活动,为学生创设了生动、真实、活泼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同时在活动中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螺丝刀在转动的时候,它的刀杆和刀柄分别在做什么运动?为设计实验做了很好的铺垫,使课堂紧致有序。 改进二、观察模拟描画轨迹知轮轴 图1 引导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描画螺丝刀的刀杆和刀柄的运动轨迹,水阀、辘轳、方向盘这些实物也是如此,它们都是有一个轮固定在可以转动的轴上的装置,即轮轴。进而引导学生用大圆模拟刀柄相当于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_拧螺丝钉的学问_精品教案

拧螺丝钉的学问教学设计 课题 1.3拧螺丝钉的学问单元一学科科学年级五 学习目标1、知道轮轴也是一种简单机械。 2、了解轮轴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 3、能指出生活中哪些地方也运用了轮轴。 重点知道轮轴也是一种简单机械。 难点能指出生活中哪些地方也运用了轮轴。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1、引入:同学们,请大家选择合适的工具,比一比谁能又快又轻松地把螺丝钉拧进木头 里。 (提供螺丝刀、锤子、剪刀等工具) 2、交流:(1)拧螺丝钉,谁是合适的工具? (2)使用大小不同的螺丝刀拧螺丝钉,有什 么不同?(粗螺丝比细螺丝刀要省力)做一做 交流回答问 题 设计活动,引 导学生思考,为 本节新知讲解 做好铺垫 讲授新课一、引入轮轴的概念 1、师问:在生活中还有类似于螺丝刀一样的 机械吗? 反馈:方向盘、水龙头、门把手、船舵。 2、像螺丝刀、方向盘这一类,有一个轮固定 在可以转动的轴上的机械叫做轮轴。轮轴也 是一种简单机械。 二、认识轮轴的结构 1、轮轴由轮和轴组成,是能绕共同轴线旋转图片展示引入轮轴概念,引导学生学习新知。 图文并茂,加强

的机械。 三、实验验证 1、引入:使用轮轴可以让我们省力吗?让我们通过实验来验证一下。 (1)设计实验 1.将轮轴悬挂在铁架台上,将细绳穿过轮轴; 2.用弹簧秤在轮轴上提起两个钩码,观察读数; 3.改变挂在轴上的钩码数量以改变轴上承受的重力,看看轮上用了多少力,重复做3次以上。 (2)引导认知 1.在提起钩码的时候,这时轴上承受的重力相当于拧螺丝钉遇到的阻力;用手拉动轮,以轮带动轴转动,相当于手握螺丝刀刀把带动刀杆拧动。 2.拉动轮轴时不能停停动动,要在拉动过程中将每次的数据记录好,以便分析、比较。 2、进一步思考:如果换一个大些的轮子测一测,会有什么结果? 3、将实验结果记录在下表中。 轮轴上挂物重拉动小 轮时的 拉力 拉动大 轮时的 拉力 我们的 发现 轮轴可 设计实验, 增强学生的 动手能力。 汇报实验结 果 记忆 实验探究,小组 合作得出结论 总结得出结论 讲解轮轴的原

苏教版(2017秋) 五年级下册4-14《拧螺丝的学问》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4.14《拧螺丝的学问》教学设计 课题拧螺丝的学问单元 4 学科科学年级 5 学习目标1.在比较中认识轮轴装置的结构特点。 2.通过实验,发现施加在轮上和轴上的力的不同作用效果。 3.了解轮轴在生活中的应用并能分析出其原理。 4.知道轮轴的应用对生产发展的价值。 重点研究轮轴在什么情况下更省力。 难点分析在轴上用力的轮轴的好处。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1、螺丝刀和汽车方向盘是常见的两种物品。你知道它们各自组成部分名称吗? 明确: 像螺丝刀、汽车方向盘这样,轮和轴固定在一起,轮转动时轴也跟着转动的装置叫作轮轴。 2、轮轴有什么特点? 明确: ①半径较大的为轮,半径较小的为轴 ②轮与轴固定在一起 ③轮和轴同时转动:轮带动轴转,或轴带动轮转看图回答 分析回答 认识轮轴的结构 特点。 讲授新课一、找一找轮和轴 有些轮轴装置的轮是一个手柄,有些是一个圆形,有些是一个把手。找一找,这些物品中哪一部 分是轮,哪一部分是轴。 展示图片。 明确: (1)摇柄是轮,铅笔对面的螺母是轴。 (2)球型把手是轮,锁芯是轴。 (3)兰花龙头是轮,阀门芯是轴。 (4)其他 二、轮轴作用 (一)小组大比拼 1、比赛要求: 两小组各选一位同学,选择一种螺丝刀,同时找一找轮和轴 小组大比拼 根据轮轴结构特 点辨别轮和轴。 知道轮轴省力作

拧螺丝钉,比一比哪组最先把螺丝钉拧进去。 2、根据比赛结果,哪组获胜?为什么? 明确:使用有柄螺丝刀的获胜。因为用有柄螺丝刀,是在轮上用力,省力;用无柄螺丝刀,是在轴上用力,费力。 (二)小游戏 1、游戏要求 (1)第一局 ①拿一把无柄螺丝刀,两位同学用单手各握一头。 ②两人分别向反方向旋转,看谁的手劲大。 (2)第二局 ①拿出一把有柄螺丝刀,请力小的同学握木柄,力大的同学握刀杆。 ②两人分别向反方向旋转,看谁胜利。 2、游戏记录 三、研究轮轴省力秘密 实验探究:轮轴在什么情况下更省力? 1、实验器材:支架、细绳、大轮、小轮、轴、钩码等。 2、实验步骤 ①组装好轮轴实验装置。 ②在轴上挂一定数量的钩码。 ③观察在轮上挂多少个钩码,才能使轮轴平衡。 ④保持轴上钩码个数不变,换更大的轮,重复实验步骤③。 3、温馨提示 ①轮轴在轮上有槽口,掌握正确连接轮和轴的方法。 ②多次重复试验,找出共同现象,发现规律,得出结论。 ③小组合作,做好实验记录。 4、实验演示,播放视频。 5、实验记录 6、这是某小组实验记录,阅读后回答。 ◆当轮轴平衡时,在轴和轮上所挂钩码的个数相同回答 做游戏 记录,分析 认识实验器材 实验操作 记录数据 用。 通过实验探究轮 轴省力的原因。

五年级下册科学说课稿《拧螺丝钉的学问》苏教版

五年级下册科学说课稿《拧螺丝钉的学问》苏教版 《拧螺丝钉的学问》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的《拧螺丝钉的学问》第一单元的第四篇课文,下面就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本课主要从生活中拧螺丝钉的事例出发,让学生亲眼所见轮与轴,建立表象,指导学生认识轮轴、探究轮轴省力的原因,来认识轮轴的结构特征及组成,使学生便于了解轮轴这种简单机械。而且通过游戏操作活动,,便于学生理解与把握。本环节中学生认知效果更佳,为学生在生活中进一步了解轮轴的作用和识别轮轴做铺垫。 二、说教学目标 本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到轮轴的定义及作用、通过亲手体会知道轮轴的省力情况、通过对比实验找出影响轮轴省力多少的因素、轮轴在生活中的应用等知识点。指导学生认识轮轴、探究轮轴省力的原因,使学生了解轮轴这种简单机械。从而更深入的了解拧螺丝钉的学问。 三、说学情 通过教师课上的实际操作,带领学生了解轮轴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学生基本都能按照实验一的步骤去严格探究,从而突破本课的教学难点,发现轮与轴的直径相差越大,越省力。从学生实验环节来看还是比较成功的。 四、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 通过组装器材进行实验,发现运用轮轴可以省力。 难点: 通过实验、测量,发现轮与轴的直径相差越大,越省力。 五、说教法和学法 本课主要指导学生认识轮轴,体验轮轴的作用。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让学生自己完成探究拧螺丝钉的学问,体验轮轴的作用有一定难度,先让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不强,没有时间概念。我用拧螺丝钉的操作活动引入课文,讲清什么是轮轴后,让学生利用提供的材料合作制作一个轮轴。在学生已经认识了斜面、杠杆两种简单机械后又新认识

《拧螺丝钉的学问》教学设计.doc

《拧螺丝钉的学问》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能够自主探究得出拧螺丝钉的学问; 2.能够通过观察描述轮轴是由一个轮固定在可以转动的轴上构成的; 科学知识: 1.知道轮轴是…种简单的机械: 2.能够识别轮轴; 3.能够组装器材探究运用轮轴可以省力的原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和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 2.知道轮轴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用处。 教学重难点 1.实验探究发现轮轴省力的原理是教学重点。 2.如何指导学生实验探究的过程是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 1.教师:上一节科学课,猜猜这节课学习和什么有关? (评价学生善于观察思考,有一双发现的眼睛;螺丝刀和螺钉是好朋友。)2.课题:今天就来研究《拧螺丝钉的学问》,齐读。想想,你有想知道问题吗? (学贵有疑,小疑小进,大疑大进,提岀问题非常重要。) 二、认识轮轴 (一)拧螺丝钉 1•设疑:我这里有一个圆木,上有很多螺丝钉,怎么才能容易取出呢? 学生:工具,螺丝刀,都这样想吗,试试。 要求:看要求,拿出透明袋学具,开始,时间是5分钟。 2.汇报:怎么拧螺丝钉的呢?对准,转动,手柄,刀杆也转,固定…… 窍门:垂直、转动是有方向的。

3.总结:螺丝刀真是我们的好帮手!看视频好好认识它! 仔细看,认真听,都介绍了螺丝刀什么知识?记关键词的方法。 板书:轮轴,固定,同时转动。 4.拓展:生活中像螺丝刀这样,有轮有轴,固定在一起,同时转动的朋友还有,从学具中找一找。找到它的朋友了吗?说说。说了很多,找到了水龙头、方向盘。 归纳:像螺丝刀、水龙头、方向盘一类,有一个轮固定在可以转动的轴上的机械叫轮轴。 三、轮轴作用 1.吊钩码游戏 教师:轮轴和杠杆、斜面一样,也是简单机械,用它能省力吗? 猜测:拿螺丝刀,指轮轴,是在轮上转省力,还是在轴上转动省力呢? 游戏:再来玩螺丝刀,游戏的名字叫吊钩码游戏。有2种玩法。一是把挂着钩码的线绳系在轴上,手呢转动轮,把钩码吊起来;二是把挂着钩码的绳子系在轮上,手呢转动轴, 把钩码吊起來。不变的量是什么呢? 要求:读要求,站着,每人一次转到底,拿出黄皮档案袋开始。 汇报:有什么体会?手在哪里用力时省力呢?【板书省力、费力】 2.轮轴圆盘游戏 教师:发现有价值!给每个组发太阳花,仔细看,像什么?在轮轴上系线,拉动轮轴会转动。想玩! 任务:要求2个,轮轴上挂合适的钩码,让轮轴平衡,填写记录单。 汇报:怎么挂的?有什么发现?在哪里用力省力呢? 拓展:更大的轮,猜省力,杠杆原理,当支点和重点距离不变,重物不变,力点离支点越远,越省力。变形杠杆。 结语:轮轴有省力作用,而且轮越大越省力。 四、轮轴应用 1、图片:轮轴在生活小的应用很广泛,带着发现的眼睛,看组图片。 学生:哪里应用了轮轴呢? 分析:轮轴是好朋友,处处都有。找找哪里时轮,哪里轴?给我们带来方便? 2、视频:不容易拧开的水龙头加上一个轮后,容易拧开了,道理是什么?

科学教学案例

《拧螺丝钉的学问》教学案例 单位:金河小学 姓名:韩虹燕 【案例背景】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应尽可能地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的机会,使他们像科学家那样在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科学的乐趣和魅力,一方面能增强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另一方面能帮助学生更加有效和深刻地获取和掌握科学知识。小学科学作为一门承担科学启蒙任务的基础课程。它强调了体验、增长、获取、尊重和善于等一系列科学学习的过程、方法和素养,让学生真正做到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 《拧螺丝钉的学问》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材第1单元《神奇的机械》中的第4课。《拧螺丝钉的学问》这一课,通过组织学生用螺丝刀将螺钉又快又轻松拧进木头里的操作活动,引导学生寻找在生产生活中像螺丝刀一样的机械,进而总结像螺丝刀、方向盘这样,有一个轮固定在可以转动的轴上的机械叫轮轴的概念,接着让学生设计实验,探究轮轴是否省力,使学生通过亲自操作、搜集、分析数据认识到《轮轴》也是简单机械之一,它能将较小的扭转力转变为较大的扭转力,进而将《轮轴》这种机械的应用推广到生产生活中。 【案例片断】 片段一:认识新朋友 师:前两节课,我们认识了简单机械中的杠杆和斜面,它们都是我们生活中的好朋友,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新朋友。(出示去掉把手的螺丝刀)有哪位同学知道这个工具是干什么的吗?

生:是螺丝刀。 师:哪位同学愿意给大家演示一下它的使用方法? 生:就是这样把螺丝转进木板里的(空手比划动作)。 师:演示得很好。老师来选一位“大力士”来试试将螺丝拧进木板里。 (高大的男生拧螺丝。教师板书“拧螺丝钉”。) 师:我们的“大力士”看来有些困难,老师来挑一位“小力士”帮助他。 (教师选了一个瘦弱的女生用螺丝刀拧螺丝。) 师:为什么力气小的同学很轻松地就拧进去了,但是力气大的同学很费劲? 生:老师给的工具不一样,不公平。 师:看来大家都发现奥秘就在老师给两位同学的工具里。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拧螺丝钉的学问”。 (教师补全板书“拧螺丝钉的学问”。) 点评:这个切入点选的非常好。“杠杆和斜面,它们都是我们生活中的好朋友,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新朋友。”过渡很自然顺畅。 让学生亲历实践的过程、对比的方法,他们一下子发现奥秘就在工具里,为接下来的进一步探究做好了准备。 片段二:找找新朋友 师:大家认为奥秘在工具中,那我们先来观察一下老师的两种工具:它们有什么区别? 生:男生用的是一根杆,女生用的工具在杆上还有粗把手。 (老师板书两种工具的简笔画。) 师:大家回想一下,两位同学是怎么使用螺丝刀的? 生:用螺丝刀把螺丝钉拧进木板里。 (老师在简笔画上标记“转”。)

小学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2课《拧螺丝的学问》教案3(2022新版)

2.拧螺丝的学问 【教材分析】 轮轴从杠杆转化而来,变成了用钥匙拧开的门锁、可转动的用把手打开房门,还有提水的辘轳、拧螺丝的扳手,具有了别样的形态和使用方法。本课将轮轴最为一种简单机械,指导学生从四个部分来认识它、了解它。技术发明都是对科学原理创造的结果,从而让学生在理解轮轴概念的基础上发现身边更多的技术运用。本课的学习内容是对工程技术领域技术的核心是发明这一内容的具体物化。 本课的学习内容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轮轴的结构。教材先选择生活中最常见的螺丝刀和方向盘,引导认识轮轴的结构,说明从整体上认识轮轴的存在。在此基础上,通过具体事例辨析轮轴的两个部分,让学生寻找削笔器、门把手、水龙头哪部分是轮,哪部分是轴,将学生的视角认知上来说,从物体整体感知导向部位局部聚焦的过程,符合从具象到抽象的原则。 第二部分,研究探究轮轴在什么情况下更省力。引导学生分两个步骤进行实验,即:在轴上钩码不变的情况下,在轮上挂几个钩码可以使轮轴能够保持平衡;或者换更大的轮后,所挂钩码的个数是否有变化,使学生懂得在轮上用力省力,还是在轴上用力省力。在换上更大轮的情况下,使轮轴保持平衡的情况,以此建立对轮轴省力的认知。同时要求实验中积极思考,发展探究及思维能力。 第三部分,认识各种各样的轮轴。观察多种轮轴及其使用的相关图片,分析其使用原理,懂得如何使用这些轮轴。辨识生活中广泛使用的轮轴工具的情况,用力在轮上还是轴上,让学生体会在轴上施加力的好处,发现轮轴的用途。 第四部分,了解科学史。阅读介绍《天工开物》中关于轮轴的记载资料,,了解使用轮轴工具的历史由来已久,且有些目前还在运用,说明这些古代中国人的这一发明创造推动了技术和社会的发展。 【教学目标】 1.在比较重认识轮轴装置的结构特点。认识轮轴的结构特征,探索轮轴省力的原理。 2.通过实践体验,发现施加在轮上和轴上力的不同作用效果。 3.了理解轮轴原理在生活中的技术运用并能分析出其原理。 4.知道轮轴的运用对生产发展的价值。感受科学技术对生活的改善意义。 【重点与难点】 [重点]研究轮轴在什么情况下更省力轮轴探究实验。 [难点]分析在轴上用力的轮轴的好处。 【教学准备】 PPT、螺丝、螺丝刀,内六角螺丝、内六角扳手、轮轴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 1.出示螺丝和木板:谁能把这枚螺丝钉拧进木块?(一生上台尝试,发现徒手拧不动) 2.提问:可以使用什么工具帮助我们拧螺丝?(螺丝刀) 3.拧螺丝钉活动:老师这有两把大小不同的螺丝刀,谁来试试? 4.采访使用感受:你觉得哪把螺丝刀好用? (一)认识轮轴的结构 1.导入课题:在刚刚的课前活动中,我们发现使用螺丝刀确实能帮助我们比较轻松地拧进螺丝,大螺丝刀似乎比小螺丝刀使用起来更省力,看来拧螺丝中也有许多学问,值得我们去探究。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揭秘“拧螺丝的学问”。(板书课题) 2.在拧螺丝时,你观察到使用螺丝刀将螺丝钉拧进木块时,螺丝刀是怎样工作的了吗? 3.学生描述并小结:拧螺丝钉的时候是用螺丝刀的“刀把带动刀杆一起转动”。像刀把这样比较粗的我们可以叫它“轮”,像刀杆这样比较细的叫做“轴”,通常用轮带动轴一起转动来工作。(板书:轮轴)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第14课《拧螺丝的学问》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 第14课《拧螺丝的学问》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通过观察,知道轮轴装置的结构特点及组成。 2.通过实验,知道轮轴是一种简单机械。 3.通过实验,知道轮轴在轮上用力时,轮轴是省力的。 4. 通过实验,保持轮轴的轴不变,且在轮上用力时,轮越大越省力。 5. 通过实验,知道轮轴在轴上用力时,轮轴是费力的。 科学探究: 1.能通过观察,描述轮轴构造上的特点。 2.能通过实验研究轮轴省力的原理。 3.能寻找出与螺丝刀相同性质的轮轴用具。 4.能够识别出轮轴,并区分轮与轴。 5.能举例说明在轮上用力的好处。 6.能设计轮轴能省力的实验、仔细观察、及时记录、分析数据、得出并交流结论、及时反思等。 科学态度: 1.在科学探究中,能意识到要用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想。 2.在科学探究中,乐于尝试运用材料、多种方法证明轮轴可以省力。 3.在好奇心驱使下,对轮轴产生探究兴趣,在探究过程中愿意倾听、分享表达自己的观点。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1.认识到机械能够省力,机械的发展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 2. 在生活中寻找常见的简单机械的应用实例,观察简单机械装置的结构和作用,运用轮轴装置的传递改变力的大小。 【教学重点】研究轮轴在什么情况下更省力。 【教学难点】分析在轴上用力的轮轴的好处。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两种大小不同螺丝刀把手、螺丝刀各12套,内六角螺丝、内六角扳手12套,木板12块(含配套内六角螺丝孔一个),轮轴实验装置12套、轮轴古代工具的图片或视频。

学生准备:竹蜻蜓。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趣味比赛导入新课 1.PPT显示趣味比赛规则 班级里个头最大的同学和个头小的同学比赛转动桶装水瓶,比比谁能获胜。个头大的同学转动桶装水瓶口,个头小的同学转动桶装水瓶底部,两者朝着不同的方向转动。 2.谈话:同学们,猜一猜谁会获胜。 3.请个头最大的同学和个头小的同学上台比赛。 4.谈话:太出乎意料了吧!为什么个头小的同学反而获胜呢? 5.学生尝试解释原理。 6.教师小结,揭示课题:看来这可包含着大学问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拧螺丝的学问就知道其中的原理了。 [设计意图:通过个头最大的同学和个头小的同学比赛转动桶装水瓶,智造意想不到的结果,引起学生探究兴趣,为引出轮轴做铺垫。] 二、观察螺丝刀和图片认识轮轴 1.谈话:其实生活中应用这个原理的装置有很多,比如螺丝刀和方向盘。这些装置有什么共同特点?(出示图片:桶装水瓶、螺丝刀、轮轴) 2.学生小组汇报:桶装水瓶、汽车方向盘和螺丝刀都分为两部分,一个大轮子和一根长轴。大轮子轮固定在长轴的一端,当我们转动轮时,长轴也跟着转动,并将运动传递给其他机械。3.教师小结,添加观念:像螺丝刀、汽车方向盘这样,有一个轮固定在可以转动的轴上的机械叫做轮轴。(板书课题) 4.谈话:生活中还有哪一些轮轴装置呢?并说一说哪一部分是轮,哪部分是轴。为什么说它是轮? 5.学生思考并汇报。 [设计意图:学生虽然在生活中经常看到轮轴的实物模型,但是对轮轴这一科学概念是陌生的,所以通过大家熟悉的螺丝刀和方向盘入手,学生交流讨论后,教师引出轮轴这一概念。学生举例生活中的轮轴装置,教师不断追问学生,说它是轮轴,说一说哪一部分是轮,哪部分是轴?为什么说它是轮?从而强化学生对轮轴的理解,走出轮轴的轮一定是圆形轮子的误区。] 三、比较使用两种螺丝刀拧螺丝时的用力情况

拧螺丝钉的学问教案及反思

拧螺丝钉的学问教案及反思 拧螺丝钉的学问教案及反思 一、教学目标: ⒈ 知道轮轴也是一种简单机械。 ⒉ 能够通过观察,描述是由一个轮固定在可转动的轴上构成的。 ⒊ 能够组装器材探究运用轮轴可以省力。 ⒋ 知道轮轴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能够识别出轮轴。二、教学重点: 通过组装器材进行实验,发现运用轮轴可以省力。 三、教学难点: 通过实验、测量,发现轮与轴的直径相差越大,越省力。 四、突破方法: 教师先演示并讲解,之后学生分组进行实验。 五、教学准备: ㈠教师准备: 各种组装轮轴的部件、铁架台、弹簧秤、钩码、细圆木棍、线绳。㈡学生准备: 木头、螺丝钉、大小不等的螺丝刀。 六、课时安排: 一节课。 七、教学过程: (一)认识轮轴: ⒈ 创设拧水阀的活动情境。 ⒉ 揭示轮轴这一简单机械的概念。 ⒊ 提问:关于轮轴,你想知道些什么? ⒋ 学生广泛发表意见。 ⒌ 谈话:怎样才能知道我们的想法是否正确? ⒍ 引出用实验验证的方法。 (二)制作、研究轮轴:

⑴ 教师演示并指导学生制作一个轮轴。 ⑵ 谈话:我们应设计怎样的实验来证明我们的.想法呢? ⑶ 小组交流并设计实验方案。 ⑷ 全班反馈、质疑,完善实验方案,同时还要考虑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 ⑸ 分小组进行实验、记录、分析数据。 ⑹ 把实验结果填写在一张大的实验报告单上,展示给全班学生。 ⑺ 学生观察各组实验情况,再次和组内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⑻ 得出轮轴的作用——轮轴有省力的作用,轴相同,轮越大越省力。 ⑼ 谈话:那么,你能用杠杆的原理解释轮轴的作用吗? (建议让学生在轮轴的轮上和轴上分别挂一个钩码,使他们发现其中的规律。) ⑽ 边汇报边演示,揭示轮轴省力的性质。

《拧螺丝钉的学问》教学反思

《拧螺丝钉的学问》教学反思 《拧螺丝钉的学问》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的第四课,本课主要指导学生认识轮轴,体验轮轴的作用。通过观察、描述轮轴构造上的特点,实验研究轮轴省力的原理,寻找与螺丝刀相同性质的轮轴用具。 本课我设计的教学内容有:1、通过观察方向盘的结构,引出轮轴各部分的名称,让学生知道轮轴中每部分的作用以及轮轴是如何工作的。2、猜想使用方向盘有什么作用,引起学生思考:轮轴在我们生活中起什么作用。3、在猜想的基础上,用实验验证轮轴是否省力。 4、通过对比大轮、小轮,得出省力的多少与轮子大小是否有关。 通过这节课,我感觉到实验课中暴露出了很多问题。1、学生的常规并不理想,需要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多像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多想办法。2、在讲解实验环节,需要课前把很多问题要考虑到,如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需要在学生实验前要告知他们。3、在引导学生思考,猜想时,教师提出的问题应该更具体些。真正做到学生根据问题有所启发。4、学生实验中,发现多数学生的小组分工不好,学生不能够有效分工,做到全员动手。5、教学中,不仅要让 学生知其然,还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真正理解轮轴省 力的作用。 在实验中,发现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出现了问题。由 于自己没有在课前进行较深入的思考。直接使用了书中 的实验方法,如图1。但是这种测量方法存在问题。由 图1

于弹簧自身和外壳有一定的质量,在倒着使用时,测量的数据中就有一部分来自于弹簧自身和外壳的质量,对于测量数据有很大影响。经过杨生军老师的指导,发现了另一种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方法——尽量保持弹簧测力 计正着使用。如图2.通过对比两种方式,发现两种方式 之间差了0.1牛。 虽然仅仅只差0.1牛,但是在这0.1牛里包含了很多的因素。通过这0.1牛的差距,我想了很多问题。也许在平时的教学中,往往忽略了保持对于数据的敏感性。总认为只要学生大致数据对,能够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就可以了。但是,作为刚上班的我来说,这远远是不够的。如果在开始,我就没有仔细的钻研教材,认真做实验验证,积极思考我的教学方法,那我会从一开始就偏离了正确的轨迹,以后只会越离越远。 在科学教师这个岗位上,我要学习的很多,只有时刻保持一颗求知的心,时刻提醒自己认真踏实,才能渐行渐远。 图2

苏教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1.4.拧螺丝钉的学问》教案 (5)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 4.拧螺丝钉的学问 课题拧螺丝钉的学问授课日期 教学内容1.不能设计实验解释影响轮轴的因素,也不能解释复杂的轮轴。 2.能设计实验解释影响轮轴的因素,但不能解释复杂的轮轴。 3.能设计实验解释影响轮轴的因素,也能解释复杂的轮轴。 教学目标知道轮轴也是一种简单机械。 知道轮轴的结构特征及组成。 知道轮轴省力的原理。 知道轮轴的功能和作用以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勇于在生活中发现科学问题,乐于进行探究。 教学重点通过组装器材进行实验,发现运用轮轴可以省力。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测量,发现轮与轴的直径相差越大,越省力。教学过程反思与讨论 一、导入 出示P9图,请问选择哪一中起子可以更省力的将螺丝拧进木头? 出示门的把手,问学生,为什么要在所的末端放一个比较大的把手呢?如果没有这个大的把手,而是一个很细的把手,那又会是什么样的效果呢? 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和起子、门把手相类似的机械呢?讲解轮轴的概念。 二、制作、探究轮轴 1.提问:同样是起子,同样都可以省力,但不同的起子省力的大小却不同,那么影响轮轴的因素有哪些呢? 2.讨论、交流。 3.如果要证明我们的假设,可以怎样去做呢? 4.设计实验。 5.交流、改善实验。 6.学生观察各组实验情况,再次和组内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7.的厨轮轴的作用—轮轴有省力的作用,轴相同,论越大越省力。从生活中引入课题

8.谈话:那么你能用杠杆的原理解释轮轴的作用吗? 9.边汇报,边演示,揭示轮轴省力的本质。 三、回顾和解释 1.观察P10图, 2.在图中哪些地方用到轮轴的? 3.这些轮轴有什么用途?再用轮轴来解释生活中的轮轴现象。 作业设计完成实验册p8,p9的实验记录板书设计 4.拧螺丝钉的学问 教学后记螺丝刀拧螺丝钉是一个具体的操作活动,它和实验的区别在于,它给人的只是一种感性认识,是“感觉”而已,并不能代替科学的结论。而实验在于可以将“力”量化,是可测量的、可控制的,这正是科学本质——实证主义的具体体现。本节课在交流中关注了将施加在螺丝刀刀把上的力转化为用拉力计的拉力来表示,用挂在钩码上的物重表示拧螺丝钉时刀杆遇到的阻力,这一转化便于学生理解为什么探究“轮轴是否省力”可以解释“使用螺丝刀能省力”这个具体的活动,更重要的是将具体操作中不可测量的力转化为可以测量可以控制的力。或者,这也就是实验的意义所在。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拧螺丝钉的学问》教案

拧螺丝钉的学问 教学资源开发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材第1单元《神奇的机械》中的第4课。本课伊始通过组织学生用螺丝刀将螺钉又快又轻松拧进木头里的操作活动,引导学生寻找在生产生活中像螺丝刀一样的机械,进而总结像螺丝刀、方向盘这样,有一个轮固定在可以转动的轴上的机械叫轮轴的概念,接着让学生设计实验,探究轮轴是否省力,使学生通过亲自操作、搜集、分析数据认识到《轮轴》也是简单机械之一,它能将较小的扭转力转变为较大的扭转力,进而将《轮轴》这种机械的应用推广到生产生活中。 结合教材内容、教学活动以及学生实际,我对教材设计做了一些重组。我认为对《轮轴》这一机械在结构特点、组成等方面的认识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为我们在生产生活中接触的大多是变形轮轴,轮与轴的连接并不明显,在学生没有表象思维做基础,也很难将其想象为轮与轴。故在开课伊始我用拧水阀代替用螺丝刀拧螺钉的操作活动,不但为学生的再探究做好了情感准备,而且达到并加深了对轮轴机械的认识。拧螺钉的活动我把它安排在学生会用杠杆的原理解释轮轴的作用之后,让学生选用铁钉、螺丝刀、扳子这些器材,在小组商量后,采用比赛的形式来教学,赛后让冠军组的学生来介绍这样做的理由,其主要目的是揭示变形轮轴,进而迁移扩展生产生活中的轮轴应用。另外,对于用杠杆的原理解释轮轴的作用这一环节,我建议:将其补充进去,不但能让学生知其然,而且又能知其所以然,从事物的本质来认识客观规律,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完整、系统。当我们对一个难点束手无策的时候,感到理解困难,当我们对此找到对策的时候,困难也会迎刃而解。 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过程与方法 ●能够观察,描述轮轴结构上的特点; ●能够就轮轴的作用提出问题; ●会做轮轴省力的实验。 知识与技能 ●知道轮轴的结构特征、组成及作用; ●知道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会用杠杆的原理解释轮轴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科学实验活动,体验和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 ●留心观察和研究身边的简单机械。 教学过程设计

第14课拧螺丝的学问(教案)

第14课拧螺丝的学问 1.教学内容 轮轴从杠杆转化而来,研究的内容从剪刀、螺丝刀、跷跷板变成了用钥匙拧开的门锁、门把手、提水的辘轳、内六角扳手,具有了别样的形态和使用方法。本课教学内容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轮轴的结构。教材先选择生活中最常见的螺丝刀和方向盘,引导学生认识轮轴的结构,说明轮轴的存在。在此基础上,通过具体事例辨析轮轴的两个部分,让学生寻找削笔器、门把手、水龙头哪部分是轮,哪部分是轴,将学生的视角从物体导向具体部位。 第二部分,研究轮轴在什么情况下更省力。引导学生分两个步骤进行实验,即:在轴上钩码不变的情况下,在轮上挂几个钩码可以使轮轴保持平衡;换更大的轮后,所挂钩码的个数是否有变化,使学生懂得在轮上用力省力,还是在轴上用力省力。 第三部分,认识各种各样的轮轴。观察多种轮轴及其使用的相关图片,分析其使用原理,懂得如何使用这些轮轴。 第四部分,了解科学史。阅读《天工开物》中关于轮轴的记载,了解使用轮轴工具的历史,且有些目前还在使用,说明这些发明创造推动了技术和社会的发展。 2.教学目标 在比较中认识轮轴装置的结构特点。 通过实验,发现施加在轮上和轴上的力的不同作用效果。 了解轮轴在生活中的应用并能分析出其原理。 知道轮轴的应用对生产发展的价值。 3.重点与难点 重点:研究轮轴在什么情况下更省力。 难点:分析在轴上用力的轮轴的好处。 4.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使用轮轴的图片或视频。 学生分组材料:螺丝刀手柄、螺丝刀、内六角螺丝、内六角扳手、木板(含配套内六角螺丝孔一个)、轮轴实验装置、竹蜻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一课通过学习,我们认识了简单的机械——杠杆,知道杠杆是一种用来撬动重物的装置,它包括一个支点和一根能绕支点转动的硬棒。 出示课本38页杠杆的组成示意图,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14课。 板书课题:14.拧螺丝的学问 二、学习新课 活动1:认识轮轴 出示汽车方向盘,引导学生观察汽车方向盘,想一想司机开车的时候是怎样操作方向盘的? 预设: 司机开车的时候只要转动方向盘的轮子,方向盘轮子的转动就会带动方向盘中间轴的转动。 出示课本41有关轮轴的概念文字: 像螺丝刀、汽车方向盘这样,轮和轴固定在一起,轮转动时轴也跟着转动的装置叫作轮轴。学生认真朗读这段文字,初步了解轮轴的概念和轮轴的特点。 教师讲解:轮轴的概念涉及三个要素:1轮大轴小;2轮与轴固定在一起,两者同时转动;3有外力作用在轮或轴上,使其转动,从而克服对应轴或轮的旋转阻力转动。 出示课本41上面两幅图片,学生观察这两幅图片,了解螺丝刀和方向盘上的轮和轴分别是什么? 预设: 螺丝刀把手是轮,插在螺丝刀的中间部分是轴。 方向盘外面的大圆是轮,中间的是轴。 除了螺丝刀和方向盘之外,生活中还有哪些具有轮轴装置的物品呢? 出示课本41页中间的三幅插图,学生认真观察削笔器、门把手、水龙头这三种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想一想这些物品中哪一部分是轮?哪一部分是轴?

蒙氏生活教案拧螺丝

蒙氏生活教案拧螺丝 篇一:蒙氏工作转螺丝钉 转螺丝钉 名称:转螺丝钉 年龄:2.5——4岁 教具:高低不同的螺丝,最好6个尺寸, 提示: 1、左手握住螺丝钉~右手三个手指,大拇指、食指、中指,握螺丝帽 2、右手轻轻转一圈松开,手腕不动,方向是:顺时针方向向下转螺丝钉~转一圈~手指松开还原~转一圈~再松开还原~转到螺丝钉红色记号处 3、左手握住螺丝钉~右手按逆时针方向转~转一圈~手指松开还原~再转一圈直到转平,螺丝帽与螺丝钉平平的,注意:手腕不转动~转动时动作很慢, 4、收回螺丝钉 练习: 1、转到与螺丝钉平 2、所有的螺丝钉与螺丝帽一个一个的取出练习提示:同上述1——4的步骤~转其余粗细不同的螺丝钉 3、取出螺丝帽再配对转回 提示:?左手转螺丝钉~右手握螺丝帽~按逆时针方向 转~把螺丝帽 一一取下来 ?依照螺丝钉大小~找到螺丝帽~按顺时针方向转~转平螺丝帽 ?转好所有螺丝帽 ?收回螺丝钉

*从托盘里取出螺丝钉的顺序从 左到右~收回时要从右向左 控制错误:红色记号,在螺丝钉的2/3处做标记,螺丝配合螺丝帽兴趣点:转的动作~螺丝帽和螺丝钉要平 直接目的:学会转螺丝钉备注:转时一定要慢 篇二:拧螺丝的学问教案 《拧螺丝钉的学问》教案 韩虹燕 教学目标 ,.知道轮轴也是一种简单机械。 ,.能够通过观察~描述轮轴是由一个固定在可转动的轴上构成的。 ?.能够组装器材~探究运用轮轴可以省力。 ,.能够寻找出螺丝刀相同性质的轮轴用具。 ,.知道轮轴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能够识别出轮轴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组装器材进行实验~发现运用轮轴可以省力 难点:通过实验、测量~发现轮与轴的直径相差越大~越省力, 教学准备 木头~螺丝钉~螺丝刀~轮轴的实验材料、钩码、测力计等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复习杠杆~并画图。 2、使用机械有什么好处 , 导言: 这节课我们在认识一种新的机械类型——轮轴。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最新5篇】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最新5篇】 篇一: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篇一 4.拧螺丝钉的学问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通过观察,描述轮轴构造上的特点; 2、能够就轮轴的作用提出疑问; 3、会做轮轴省力的实验。 知识与技能 1、知道轮轴的结构特征及组成; 2、知道轮轴的功能和作用以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科学实验活动,体验和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 2、留心观察和研究身边的简单机械。 教学重难点: 能够就轮轴的作用提出疑问;会做轮轴省力的实验。 教学准备: 演示器材:汽车资料课件、汽车模型、扳手、螺丝刀、打蛋器、钥匙、辘轳、游船图片及简单运动示意图。 分组实验器材:简单机械实验盒、弹簧秤、钩码、细圆木棒、大小不同的塑料饮料瓶、螺丝钉、木块、扳手、实验记录表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景,引入课题 1、操作竞赛:选择合适的工具,比一比哪个小组可以又轻松又迅速地把螺丝钉拧进木头里。 2、交流:获奖小组交流操作方法并试着解释其中的道理。 ⑴自己是怎么样做的? ⑵为什么要这样做? 二、观察实物,认识轮轴 1、谈话:谁对汽车方向盘比较熟悉,请给大家介绍一下。 2、出示汽车方向盘的图片,观察分析:汽车方向盘可分为几个部分?各部分是怎么连接的? 3、观看录像:驾驶员是如何操纵方向盘改变运动方向的? 4、交流观察收获。 5、小结:汽车方向盘分为两部分,一个大轮子和一根长轴;轮固定在长轴的一端;当我们转动轮时,长轴也跟着转动,并将运动传递给其他机械。 6、讲解:像汽车方向盘这样,由一个轮固定在可以转动的轴上的机械叫做轮轴。 三、制作轮轴,研究作用 1、学习使用简易材料制作一个轮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