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描述性研究方法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

描述性研究方法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

描述性研究方法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

教育研究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其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旨在发现规律、解决问题、改进实践和提高质量。而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描述性研究方法。本文将详细介绍描述性研究方法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其中包括其定义、特点、优点、局限性和实际应用案例等内容。

一、描述性研究方法的定义及特点

描述性研究方法是一种描述和概括研究对象现象特征的方法,其目的是把已知事实现象简单、清楚、准确地表述出来。描述性研究方法主要通过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资料,概括其中的数据规律和现象特征。其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对研究对象的描述和概括具有客观性和真实性;

2. 描述性研究方法主要通过收集和整理现有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以达到发现规律和特征的目的;

3. 在描述性研究中,研究者往往不对研究对象进行干预,而是通过观察和分析描述研究对象;

4. 数据收集和分析过程较为简单和灵活,能够快速解决研究问题。

二、1. 学生行为分析

在学生行为分析方面,描述性研究方法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观察等方式收集学生行为数据,将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后得出该行为的特点和规律。例如:通过收集学生早上到校时间的数据,可以得出学生早上到校时间的分布情况,从而对学生早上起床时间和交通状态等方面进行分析。

2. 教师教学行为研究

对于教师教学行为研究,描述性研究方法可以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教师的教

学行为特点,进而研究教师教学行为的质量、有效性等方面。例如:通过收集教师课堂行为的数据,可以得出教师在课堂上教学行为的特点和模式,从而研究其教学行为的质量和有效性。

3. 学生表现分析

在学生表现分析方面,描述性研究方法可以通过收集和整理学生的作业、考试

成绩等数据,研究学生表现的规律和特点。例如:通过收集学生的作业成绩数据,可以得出学生的作业成绩整体水平和分布情况,进而研究学生学习成绩的规律和影响因素。

4. 教学资源分析

在教学资源分析方面,描述性研究方法可以通过收集和整理学校教学资源、师

资力量、教学设施等方面的数据,进而研究教学资源的分布、状况和利用情况。例如:通过收集学校教学设施相关数据,可以得出学校的设施数量、设施水平等情况,进而研究学校教学资源分布状况及利用效率。

三、描述性研究方法的优点和局限性

1. 优点

(1)直观:描述性研究方法以数据为基础,直接表述研究对象的现象特征,

更易于理解和把握。

(2)灵活:描述性研究方法在数据收集和分析方面具有较大的灵活性,能够

根据具体研究问题和研究对象灵活选择研究方法和技巧。

(3)代表性:描述性研究方法可以通过大量的数据样本,更加全面、准确的

反映研究对象的现象特征。

2. 局限性

(1)内容单一:描述性研究方法只是对数据进行简单的描述和分析,而缺乏深层次的解释和解析。

(2)受限于数据:描述性研究方法的研究结果往往受限于所采集的数据,如果数据质量低、数量不足等问题,可能导致研究结论的不准确。

(3)时间和成本:由于是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解析,描述性研究方法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经费支持,因此在实践中受到限制。

四、总结

描述性研究方法是教育研究中的重要方法,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揭示出研究对象的现象特征和规律,具有直观、灵活、代表性等优点。在教育研究中,可以通过学生行为分析、教师教学行为研究、学生表现分析和教学资源分析等方面进行应用。但是,描述性研究方法也存在着内容单一、数据受限和时间成本较高等局限性。在实践中需要根据具体研究问题和研究对象综合考量,选择适当的研究方法和技巧。

描述性研究方法

描述性研究方法 描述性研究方法是一种广泛应用的调查研究方法,它旨在收集关于特定群体或特定事件的客观信息。描述性研究可以有助于清晰地理解问题,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数据,并准确地反映特定群体的特征和趋势。描述研究被广泛应用于许多不同的领域,如社会科学,医学,教育,公共卫生和商业研究,以获得有关特定问题的有关信息。典型的描述性研究方法包括调查研究,观察研究,病例报告和计量研究。 调查研究是收集信息的一种常用方法,可以用来获得关于特定群体的信息。通常,调查有2种不同的形式:实地调查和调查问卷。实地调查一般由调查员进行,他们可以通过实地访谈,电话访谈或记录方式来向受访者提出问题获得信息。调查问卷的受调查者可以是各种不同的个体,比如群体,组织或者个人。调查问卷要求受访者回答一系列有关特定问题的关键问题,以获得有用的信息。 观察研究是另一种常用的描述性研究方法,目的是通过观察一群人或特定事件来了解特定人群、行为或其他现象的有关信息。观察研究可以采用定量或定性方法,定量方法着重于收集可以用数字表示的量化数据,而定性方法更侧重于观察和描述细节。然而,定性数据也可以用于准确确定研究对象或事件所具有的关键特征。 病例报告是另一种描述性研究方法,其目的是收集和描述一个或多个特定的例子,以准确反映一种情况。病例报告的常用数据来源包括病历,调查报告,文献,新闻报道,问卷调查等。病例报告的结果通常可用于识别特定事件的关键因素,帮助今后的研究者确定特定情

况的最佳解决方案。 计量研究可以分为实验和横断面计量研究。计量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度量不同变量之间的交互作用来描述某个问题或现象。实验是一种通过改变不同指标来检验实验的类型,而横断面计量研究则是收集有关特定时间段的信息。计量研究可以帮助研究者更准确地确定特定问题的影响因素,以及特定群体行为或特征之间的关系。 总而言之,描述性研究方法是一种旨在收集有关特定群体或特定事件的客观信息的常用调查研究方法。描述性研究可以采用调查研究,观察研究,病例报告和计量研究来收集信息,以更深入地理解特定群体或特定事件。描述性研究的主要优势在于它可以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准确的数据,并有助于准确反映特定群体的特征和趋势。

描述性研究方法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

描述性研究方法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 教育研究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其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旨在发现规律、解决问题、改进实践和提高质量。而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描述性研究方法。本文将详细介绍描述性研究方法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其中包括其定义、特点、优点、局限性和实际应用案例等内容。 一、描述性研究方法的定义及特点 描述性研究方法是一种描述和概括研究对象现象特征的方法,其目的是把已知事实现象简单、清楚、准确地表述出来。描述性研究方法主要通过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资料,概括其中的数据规律和现象特征。其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对研究对象的描述和概括具有客观性和真实性; 2. 描述性研究方法主要通过收集和整理现有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以达到发现规律和特征的目的; 3. 在描述性研究中,研究者往往不对研究对象进行干预,而是通过观察和分析描述研究对象; 4. 数据收集和分析过程较为简单和灵活,能够快速解决研究问题。 二、1. 学生行为分析 在学生行为分析方面,描述性研究方法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观察等方式收集学生行为数据,将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后得出该行为的特点和规律。例如:通过收集学生早上到校时间的数据,可以得出学生早上到校时间的分布情况,从而对学生早上起床时间和交通状态等方面进行分析。 2. 教师教学行为研究

对于教师教学行为研究,描述性研究方法可以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教师的教 学行为特点,进而研究教师教学行为的质量、有效性等方面。例如:通过收集教师课堂行为的数据,可以得出教师在课堂上教学行为的特点和模式,从而研究其教学行为的质量和有效性。 3. 学生表现分析 在学生表现分析方面,描述性研究方法可以通过收集和整理学生的作业、考试 成绩等数据,研究学生表现的规律和特点。例如:通过收集学生的作业成绩数据,可以得出学生的作业成绩整体水平和分布情况,进而研究学生学习成绩的规律和影响因素。 4. 教学资源分析 在教学资源分析方面,描述性研究方法可以通过收集和整理学校教学资源、师 资力量、教学设施等方面的数据,进而研究教学资源的分布、状况和利用情况。例如:通过收集学校教学设施相关数据,可以得出学校的设施数量、设施水平等情况,进而研究学校教学资源分布状况及利用效率。 三、描述性研究方法的优点和局限性 1. 优点 (1)直观:描述性研究方法以数据为基础,直接表述研究对象的现象特征, 更易于理解和把握。 (2)灵活:描述性研究方法在数据收集和分析方面具有较大的灵活性,能够 根据具体研究问题和研究对象灵活选择研究方法和技巧。 (3)代表性:描述性研究方法可以通过大量的数据样本,更加全面、准确的 反映研究对象的现象特征。 2. 局限性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常用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常用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历史法、比较法、统计法、实验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等。 观察法:观察法是进行教育科学研究常用的一种方法。研究者依据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在自然条件下,对研究对象进行系统的连续的观察,并做出准确、具体和详尽的记录,以便全面而正确地掌握所要研究的情况。观察法的一般步骤是:(1)事先做好准备,制订观察计划,先对观察的对象作一般的了解,然后根据研究任务和研究对象的特点,确定观察的目的、内容和重点,最后制定整个观察计划,确定进行观察全过程的步骤、次数、时间、记录用纸、表格,以及所用的仪器等;(2)按计划进行实际观察,在进行观察过程中,一般要严格按计划进行,必要时也可随机应变,观察时要选择最适宜的位置,集中注意力并及时作记录;(3)及时整理材料,对大量分散材料进行汇总加工,删去一切错误材料,然后对典型材料进行分析,如有遗漏,及时纠正,对反映特殊情况的材料另作处理。 调查法:调查法是研究者有计划地通过亲身接触和广泛考察了解,掌握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并在这一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研究有关教育实际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找出科学的结论,以指导教育实践的方法。调查法一般是在自然的过程中进行,通过访问、开调查会、发问卷、测验等方式去搜集反映研究现象的材料。调查法常同观察法、历史研究法、实验法等配合使用。调查法的步骤是:(1)准备,选定调查对象,确定调查范围,了解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研究有关理论和资料,拟定调查计划、表格、问卷和谈话提纲等,规划调查的程序和方法及各种必要的安排;(2)按计划进行调查,通过各种手段搜集材料,必要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对计划作相应的调整,以保证调查工作的正常开展;(3)整理材料,研究情况,包括分类、统计、分析、综合,写出调查报告。 历史法:历史法强调一国的历史传统和民族特性对教育的决定性作用,注重广泛搜集被研究国家教育的历史文献资料,鉴别和整理史料,分析比较被研究国家教育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最后得出相应的结论。 比较法:比较法是对某类教育现象在不同时期、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地点、不同情况下的不同表现,进行比较研究,以揭示教育的普遍规律及其特殊表现的方法。采用比较法要注意各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历史传统、科学和技术以及文化发展的水平、教育理论及其在实践中的反映,等等,明确可比较的指标。从而正确掌握某一国家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明确可以借鉴和学习什么。比较法的步骤是:(1)描述,准确、客观地描述所要比较的教育现象的外部特征,为进一步分析、比较提供必要的资料;(2)整理,把搜集到的有关资料进行整理,如做出统计材料,进行解释、分析、评价,设立比较的标准等;(3)比较,对资料进行比较和对照,找出异同和差距,提出合理运用的意见。比较法的使用要同其他方法互相配合。 统计法:统计法是通过观察、测验、调查、实验,把得到的大量数据材料进行统计分类,以求得对所研究的教育现象作出数量分析的结果的方法。这是数理统计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专题一科学研究与教育科学研究 1.举例说明下列名词 (1)教育科学研究:所谓教育科学研究,是指研究人员自觉地、有目的地、有计划地,遵循一定的方式和程序,以教育现象、教育存在为对象,以揭示教育规律、寻求有效教育教学方式和途径为目的的科学探究活动。教育科学研究是人类科学研究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要正确理解教育科学研究的涵义,还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教育科学研究是一种自觉的科学认识活动。 2.教育科学研究既是一种发现,也是一种创造。 教育科学研究按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在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有很多活动也是教育教学研究,比如说教师针对班里学生的不同情况,探究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方法以及教师的教学方法等。(2)基础研究:基础研究(也称为理论研究)是以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形成新的科学认识,以发展、丰富或修正、完善教育理论为主旨的教育科学探究活动。例如斯金纳做的斯金纳箱实验提出强化理论就是一种基础研究。 (3)应用研究:应用研究是指以改善教育实践活动,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而寻求教育对策、制定教育方案、创新教育方式和方法等为主旨的教育科学研究活动。应用研究着眼于教育实践中的现实问题,应用性研究的成果表现为一系列的解决教育实际问题的方案、途径、措施、工作模式和教育、教学方法等操作性知识以及开发教育教学的课件、教材、学习辅助材料等。例如现在不断提出的洋思教学模式、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就是应用研究的结果。 (4)描述性研究:描述性研究是对教育现象的比较感性的认识,它可以发现新的教育科学事实。描述性研究常常回答的是“是什么,怎么样”一类的问题。例如,针对同一个问题,为了更好地教学,我们研究不同的学生会有怎样的反应。 (5)操作性研究:操作性研究并不产生对教育现象和问题的新认识,一般对教育理论的发展完善没有直接的贡献。操作性以为实践提供活动程序、方法、措施等操作性知识为主要特征。例如,面对不同的学生我们需要怎样的教学方法就属于操作性研究。 (6)解释性研究:解释性研究是在描述性研究基础上所进行的更高层次的研究。它以探明教育现象发生的原因为主旨。解释性研究回答的问题是“为什么”。针对同一个问题,为了更好地教学,我们研究不同的学生会有怎样的反应:,那么学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就属于解释性研究。 (7)定量研究:定量研究是指对教育教学现象可以量化的部分进行测量,获取量化资料,并用统计方法加以分析,以检验某种理论假设的准确性或对某种教育现象进行数量描述的一类研究。实验研究是典型的定量研究。 (8)定性研究:定性研究(也称为质的研究)是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式,对教育教学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的一类研究活动。参与观察或开放式观察以及叙事研究都是典型的定性研究。 (9)思辨性研究:谓思辨性研究主要是指依靠研究者的“哲学沉思”而寻求教育问题答案的研究。它不需要从研究对象那里获取系统的经验事实。思辨研究研究的主要问题是教育教学的目的、价值问题和教育教学的本体论问题。例如,为什么要教育就属于思辨性研究。 (10)经验性研究:经验性研究是指研究者运用自己的感官或研究工具,从研究对象那里获取系统的经验事实,并对经验事实分析、概括的研究。 (11)总体和样本:总体亦即研究总体,是一项教育科学研究活动所涉及的研究对象的总和,它是研究者所要研究的具有某种或某些共同特性的个体的总和。样本亦即研究样本,是指从研究总体中抽出的部分个体,是研究者直接观测和研究的对象。比如我们进行一个研究——中学生的学习态度研究。总体是所有的中学生,而样本是我选择的部分学校的部分中学生。 (12)变量:一般说来,所谓变量是指具有多种不同取值的概念或特征、属性。比如在中学生的学习态度

教育科学研究

1.教育(科学)研究及其类型:教育研究是研究者在一定理论的指导下,提出教育研究问题、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或程序,收集、整理和分析研究资料,从而回答研究问题、建构教育理论的理性过程。(注意问题:1.教育研究是一种自觉的科学认识活动。教育研究作为一种科学认识活动,它不同于一般日常生活、教育工作中的认识。 2.教育科学研究既是一种发现,也是一种创造。 教育研究的类型 (一)价值研究与事实研究 以教育研究问题的内容和性质为标准,教育研究可以划分为价值研究与事实研究两种类型。价值研究是针对教育的价值问题所做的研究的总称。教育事实研究是针对教育的客观事实问题所进行的的研究。教育是人类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教育事实研究所关注的正是教育领域的活动事实。 (二)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 依据教育研究所确立的目的、功能、作用的不同,可以将教育研究分为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基础研究,也称为理论研究,是以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形成新的科学认识,以发展、丰富或修正、完善教育理论为主旨的教育科学探究活动。应用研究,是是指以为改善教育实践活动、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而寻求教育对策、制定教育方案、创新教育方式和方法等为主旨的教育科学研究活动。(三)定量研究与质性研究 依据所采用的范式不同,教育研究可以化分为定量研究和质性研究。定量研究指对教育教学现象可以量化的部分进行测量,获取量化资料,并用统计方法加以分析,以检验某种理论假设的准确性或对某种教育现象进行数量描述的一类研究。质性研究是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式,对教育教学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的一类研究活动,是人文主义研究范式。 —二者的融合,最为关键的原因在于它能够为我们全面、深入地认识和解释问题提供单一方法难以呈现的视野,因为教育或社会现象本身是多面的、多层次的、多视角的。 2.研究问题的选择

教育研究与教育研究方法

教育研究与教育研究方法1.教育研究 (1)教育研究的概念 教育研究是以教育问题为对象,运用科学的方法,遵循一定的研究程序,搜集、整理和分析有关资料,以发现和总结教育规律的一种认识活动。教育研究同所有的科学研究一样,由三个要素组成,即客观事实、科学理论和方法技术。 (2)教育研究的对象 教育研究的对象是教育问题,包括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它具有复杂性、两难性、开放性、整合性与扩散性的特征。 (3)教育研究的类型 ①根据研究目的的不同,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开发研究。 ②根据方法论的不同,分为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定量研究(即量化研究)通过解决“是多少”等的数量问题来对事物进行研究;定性研究(即质化研究)通过解决所研究事物“为什么”的问题,继而对所研究的事物做出语言文字的描述。从实践角度看,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往往是不可分割的,应该把定性与定量研究看作一个连续体。 ③描述性研究与干预性研究,描述性研究对客观事物予以考察,努力反映其客观状态,回答“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的问题。干预性研究着力于对客观事物施加可能引起改变的影响,通过这种影响达到改变现状、解决问题的目的。干预性研究所施加的影响是通过描述性研究对事物有了深入认识之后得出来的,因此,干预性研究与描

述性研究是不可分割的。 ④其他分类:根据研究功能,可分为发展性研究、评价性研究和预测性研究;根据研究使用的方法,可分为历史研究、描述研究、比较研究、实验研究、理论研究等。 2.教育研究的基本过程 (1)选择研究课题 研究课题的来源: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 研究课题需具备的特点:必须有价值;必须有科学的现实性;必须明确具体;必须新颖,有独创性;必须有可行性。 (2)教育文献检索与综述 ①教育文献检索 网络检索是查阅资料最快捷的方法。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包括顺查法、逆查法、引文查找法(滚雪球式的方法)、综合查找法。 ②教育文献综述 综述内容:问题的提出(说明查阅文献资料的目的及研究的问题)→研究方法(确定文献资料的分析范围、分析维度和分析程序)→正文部分(这是文献综述的主体)→主要文献目录(包括专著及论文)。综述类型:叙述性文献综述,评述性文献综述。 (3)制订研究计划 基本要求:研究什么、为什么研究、怎样研究、预计成效。制订计划要做好的工作:确定研究类型和方法→选择研究对象→分析研究变量→形成研究方案。

教育研究方法重点_3

---------------------------------------------------------------最新资料推荐------------------------------------------------------ 教育研究方法重点 一、概念题定性研究: 也称质性研究,是指在尽可能自然的状态下,通过深入、细致、长期的观察、体验、调查和分析,以一种开放的研究态度,对教育现象获得比较全面深刻的认识的一种方法。 定量研究: 也称量化研究。 是运用数学、物理等手段和工具精确地描述教育事实,解释教育事实,以求发现普适性的教育规则的一种方法。 操作性定义: 根据可观察、可测量、可操作的特征来界定变量的含义,即从具体的行为、特征、指标上对变量的操作进行描述,将抽象的概念转变成可观测、可检验的项目。 概念性定义: 从抽象的概念意义上对变量共同的本质属性或特征进行概括。 研究假设: 即研究问题的预设答案,是指研究者根据经验事实和科学理论对所研究的问题预先赋予的某种答案,是对研究结果的预测判断。 抽样: 遵照一定的规划,从一个总体中抽取一定数量的有代表性的个体进行研究的过程。 1 / 12

整体抽样: 把总体划分成若干个群体,然后依据随机原则,抽取一个或几个群体作为样本的方法。 这些群体中的所有个体都是研究的对象。 随机抽样: 按照随机的原则保证总体中每个单位都有同等机会被抽中的原则抽取样本的方法。 等距抽样: 将总体中各个体按一定顺序排列,根据样本容量要求确定抽选间隔,然后随机确定起点,每隔一定的间隔抽取一个个体,是单纯随机抽样的变种。 有意抽样: 有意选择某些研究对象作为样本的方法。 一次文献: 又称原始文献、一级文献。 指直接记录事件、活动、行为经过的研究成果、专著、论文、调查报告等文献。 二次文献: 又称检索性文献、二级文献。 是对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整理或摘录内容要点,并按一定原则、方法或体例编排的系统的便于查找、检索的文献,一般包括题录、书目、索引、提要和文摘等。

教育研究方法

教育研究方法 一、名词解释: 1.教育科学研究:属于科学研究的范围,是在教育领域中的或关于教育的科学研究,通常指应用科学的方法,有系统,有目的,有计划地研究特定教育现象发生,发展,变化规律,以解释教育本质,解决教育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育质量的创造性活动。 2.教育研究的分类:①基础性研究与应用性研究②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③宏观研究,微观研究和中观研究④文献研究,田野研究和实验室研究⑤描述性研究和探索性研究⑥历史研究,现实研究和超前预测研究⑦教育价值研究和教育事实研究(1)基础性研究:旨在探讨教育的普遍规律,阐明教育原理,教育目的,教育手段等问题,目的在于不断认识和理解人类的教育活动,把握其自身的活动规律,理清教育与其他社会子系统的关系等,发展和完善教育理论,回答教育中的“为什么”的问题。 (2)应用性研究:它的主要目的在于应用或检验理论,评价它在解决教育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回答“是什么”及“怎么办”的问题。它以一线教育者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为基本研究对象,将基础性研究的理论应用于实践,以解决实际问题或提供解决实际问题的有用知识,方法和经验,以改善具体教育环境,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 (3)定量研究:也成量化研究,是运用数学,物理等手段和工具精确地描述教育事实,解释教育事实,以求发现普适性的教育规律的一种方法。 (4)定性研究:也称质性研究,是指在尽可能自然的状态下,通过深入,细致,长期的观察,体验,调查和分析,以一种开放的研究态度,对教育现象获得比较全面深刻的认识的一种方法。 3.定义变量(1)抽象性定义:也称概念性定义,它是从抽象的概念意义上对变量共同的本质属性或特征进行概括。 (2)操作性定义:是根据可观察,可测量,可操作的特征来界定变量的含义,即从具体的行为,特征,指标上对变量的操作进行描述,将抽象的概念转换成可观测,可检验的项目。 4.制定研究计划的内容:研究计划需要回答四个基本问题:研究什么,为什么研究,如何研究,如何成效。它包括以下内容: ①研究题目②对研究课题目的及意义的简要说明③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预计突破哪些难题④课题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研究工作方案和进度计划⑤研究课题已具备的工作基础和研究条件⑥研究成果的预计取向及使用范围⑦经费概算以及需要购置的仪器设备等。 5.课堂观察的含义:课堂观察,是研究者(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如眼,耳等)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等)直接或间接(主要是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作出相应分析的一种教育研究方法。 6.教育行动研究的含义:是在实际情景中,由学校教师与校外专家共同合作,针对实际问题提出改进计划,通过在实践中实施,验证,修正而得到的研究结果的一种研究方法。 7.常用的抽样方法(1)单纯随机抽样:也成为简单随机抽样,其特点是全凭机遇来抽样。它可采取两种具体方式:一是采用抽签的方式,二是使用随机数目标。

教育研究方法的常识论述

一、有关常识: 1、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发展演变的基本脉络:从古希腊到16世纪(直觉观察时期);17世纪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分析为主的方法论时期);20世纪以来(形成独立学科时期)。 2、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四个层次:直觉观察水平(资料收集水平);探索原因水平(内在效度);迁移推广水平(外在效度);理论研究水平。 3、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类型及其对教育研究的作用:基础研究的基本目的在于发展和完善理论(为什么);应用研究的目的是解决当下的、实际的问题(是什么);发展研究的目的在于发展用于学校的有效的策略(如何改进);评价研究是通过搜集和分析资料数据,对一定教育目标和教育活动的相关价值做出判断的过程(怎么样);预测研究的目的在于分析事物未来发展的前景和趋势(将会怎样)。 3、我国最早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著作是罗廷光的《教育科学研究大纲》。 4、科学观察的基本特点:观察的目的性、观察的客观性、观察的能动性。 5、测验的基本类型:按行为目标,测验内容可以分为智力测验、能力倾向测验、成就测验、个性测验四大类。 6、教育实验分组设计的基本类型:前实验设计、准实验设计、真实实验设计。前实验设计通常是一种自然描述,用来识别自然存在的临界变量及其关系,其表现形式有:单组后测设计、单组前后测设计、固定组比较设计。准实验设计是指运用原始群体,而不是随机地安排被试进行实验处理,其主要类型有:不等控制组设计、时间序列设计、平衡设计。真实实验设计中的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都能得到比较严格的控制,能较好地控制内外部无效因素,并有效地操纵研究变量。真实实验设计,都有一个控制组,被试随机选择并随机分派到组。 7、教育人种学是对特定情景中的教育系统、教育过程以及教育现象完整和科学的描述。人种学研究具有现象学和自然主义的特征。人种学研究必须以整体的、全局的观念看问题。 8、定量分析的概念和特点:定量分析是赋予对象一种纯形式化的符号以反映事物的特征的方法。定量分析的对象是具有数量关系的资料,采用的方法主要是数学分析的方法。 9、好的实验的特征有:充分的实验控制;不加人为修饰;比较的基础;通过数据获得充足的信息;非污染数据;无相关变量间的干扰;代表性;省力原则。 10、列联相关对变量测量标准的最低要求是两变量都用名称量表测量。 11、参数检验的类型有:t检验(t正态分布)、方差分析、协方差分析等;非参数检验的类型有:X2检验(列联表分析)、惠特尼U检验等;相关检验的类型有:t检验、费舍Z转换检验等。 12、建立教育科学研究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应遵循以下要求:客观性、可测性、简易性、可行性。 13、撰写教育科学研究报告和论文的基本要求:在科学性的基础上创新;观点和材料的一致性;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借鉴吸收;语言文字精炼简洁,表达要准确完整。 二、名词解释: 1、分层随机抽样:分层抽样也叫类型抽样、配额抽样。将总体按单位属性特征

教育研究方法

第一章教育研究的意义和过程 一、教育研究的意义 教育研究是教育变革自身的要求 教育研究是新世纪教育工作者的必备素质 了解和熟悉教育研究的方法是保证研究的科学性和高效率的必要条件 教育研究是指人们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指导下,遵循一定的研究程序,运用一定的方法来研究教育问题,以探索教育规律为目的的富有创造性的认识和实践活动。 教育研究方法是按照某种途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教育研究和构建教育理论的方式,是以教育问题为对象、以一定的方法为手段,遵循一定的研究程序,以获得教育规律性知识的一整套系统研究过程。 第二章研究问题的确定 1、选择课题的意义 研究始于问题。 选择课题是教育研究的第一步 选题恰当与否,对能否顺利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大量研究表明,课题选得好,研究往往事半功倍,能迅速取得成果。 2、选择课题的途径 1)以重大的现实问题为主 2)立足现实又密切关注教育发展的新的动态和趋向 3)注意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联系 4)凭个人的教育教学经验发现课题 5)从各级科研主观部门发布的课题指南中选择 6)从有争议的焦点和热点问题上选择课题 3、选择课题的标准 1)价值原则(一是应用价值,二是理论价值) 2)创新原则(选题具有时代感、有新意、角度独特) 3)可行原则 主观条件:涉及研究者自身的条件 客观条件:涉及研究的物质条件 时机条件:涉及与研究有关的理论、工具、技术手段的发展成熟程度等。 4、选择课题的思维策略 1、怀疑 通过怀疑提出问题,最终结果有二种: 一是证实了你的怀疑是对的,得到新的结论 二是证明了你的怀疑是错的,维持了原来的结论 2、变换角度 向研究较少、较薄弱的方面转化,向研究的空白点转化。 操作性定义(p25) 1、条件描述法:规定某种条件,观察产生的结果 饥饿状态下的小白鼠研究 被剥夺食物24小时的结果 竞争关系下儿童友谊形成研究 2.指标描述法 对所解释对象的测量手段、测量指标、判断标准作出规定

教学研究类论文(推荐17篇)

教学研究类论文(推荐17篇) 篇1:教学研究论文 1.课内实践教学多元化 1.1“任务驱动”教学方式 对于该课程,课内实践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可以较好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任务驱动”指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在教师的帮助下,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为中心来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通过任务的进程获得成就感,可以较大地激发他们的积极性,逐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该门课内实践教学结合任务驱动的方式,已经采用的是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些IT领域技术方向,运用文献检索方法,自行查找英文文献并阅读翻译,在课堂上用英文对其作报告,并制作英文PPT加以展示,并添加现场提问的环节,培养学生用英文进行学术答辩的能力。通过在课堂上使用这种实践方式,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2其他多元化的任务方式 除了培养学生英文文献检索、学术报告的能力之外,应用型本科IT专业学生是未来IT行业的建设者之一,该课内实践教学还要考虑市场需求的因素。在IT行业中,企业对员工专业英语能力的需求是必要且多样化的;如测试、编码等初级职位员工只需要阅读用户界面、操作说明等英文文献的能力;而对于技术研究等中级职位,不仅需要阅读能力还要求掌握一定的翻译技能、回复英文邮件等;在更高级别的工作如订单签订、项目谈判等事务中,则需要具备听、说、读、写、译各方面的综合能力以及跨文化交流能力。因此在今后的实践教学中,计划添加多样的任务方式,如设计一些

具有很强实践性和实操性的活动,全方位训练和提高学生面向行业、企业岗位需求、在真实工作环境中的英语交际能力、应用能力和学习能力。比如训练学生英文的撰写,再设计情景对话,让学生分小组扮演IT公司面试官和应聘者角色,对职场招聘进行场景模拟,学习和应用计算机英语知识和口语表达能力。不仅如此,在工程实践中,软件企业开发人员常常需要编写英文版本的软件需求文档和用户指南,因此还可以考虑与软件工程的课程老师合作,在学生进行课程设计时编写英文版本的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 1.3灵活布置作业 作业也是实践教学的重要补充,对于作业一定要布置一些实用有意义的内容,这样学生才会主动而非被迫地去做;关于这方面教师要充分利用自己积累的学习和工作经历。比如根据笔者学生时期的应聘经验,可以告诉学生大中型IT公司的软件开发职位招聘的笔试题很重视动态内存方面的内容,有相当比例该方面的试题,也具有一定难度,而很多中文教材关于此方面的内容往往讲解的不够详实,而英文教材文献六的“PointersandDynamicMemory”这一节对动态内存的思想介绍的较清晰,通过此类方法抓住学生的心理,吸引学生主动地去学习,这样不仅训练了计算机英语,又提升了学生应聘的竞争力。此外,一定要让学生体会到利用网络资源来促进学习和交流的重要性。可以鼓励学生登陆各大著名IT外企的网站,上面会经常地提供其新技术和新产品宣传的英文视频和动画。这类视频短片直观而形象,学生不但学习了新技术和新词汇,同时还锻炼了听说能力,学习兴趣也会大大提高。还可以引导学生平时多关注外企网站上的招聘广告,本专业领域的产品说明书等,上面有大量描述本专业技术的计算机英语,这对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2结语

简述学前教育研究常用的五种研究方法

简述学前教育研究常用的五种研究方法 随着心理学家越来越关注孩子的发展,学前教育研究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凸显。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指导孩子的早期发展,学前教育研究者运用不同类型的研究方法来研究孩子的早期发展。 一般来说,最常用的五种学前教育研究方法为定性研究、定量研究、观察法、实证分析和实验法。每种研究方法在应用上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局限性,其中最常用的是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 定性研究是一种描述性或非数字研究,它以深入地研究解释一个特定现象或问题为目标。它侧重于收集与研究目标有关的主观表现,通过与受试者的访谈或研究人员观察记录来获取信息,并对其进行整合分析。定性研究强调研究受试者的个体差异,允许研究者以更深入的方式研究孩子的发展,从而更深入地了解孩子的学习行为和认知特征。 另一种常用的学前教育研究方法是定量研究,它是一种数值性的研究,它的目的是通过使用数据来测量和分析孩子的行为。定量研究利用测量和数据,并运用统计学方法来描述研究问题,以更加客观的方式来收集分析和描述孩子的学习行为和认知特征。定量研究的优势在于能够提供大规模的数据,但它的局限性在于缺乏对受试者个体信息的深入解释。 除了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观察法也是学前教育研究中常用的研究方法。观察法是一种无需使用任何测验或问卷来研究受试者的行为的方法。受试者的行为可以通过观察技术进行直接和连续测量,也可

以通过有效记录影像、计算机和图像等技术来收集数据。从这些数据中,研究者可以对受试者的行为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更加准确地描述孩子的学习行为和认知特征。 实证分析和实验研究是另外两种常用的学前教育研究方法。实证分析是一种针对历史数据进行统计和回归分析的研究方法,它可以有效地提供有关孩子发展的信息,从而更好地指导孩子的教育。实验研究是一种控制变量来对比大量受试者反应的研究方法,它能够为研究人员提供有关孩子发展的可靠信息,并且可以更准确地解释孩子的学习行为和认知特征。 总的来说,定性研究、定量研究、观察法、实证分析和实验法是学前教育研究中最常用的五种研究方法。这五种研究方法各有其特点,能够提供学前教育研究者更全面、更准确的了解孩子发展的信息,并可以更好地指导孩子的教育。

教育研究方法的分类

教育研究方法的分类 1.描述性研究方法 描述性研究旨在描述和解释教育现象的特点、条件和关系,一般不追 求直接的因果关系。常见的描述性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法、访谈法、问卷 调查和文献研究等。观察法适用于对教育现象进行直接观察、记录和描述;访谈法是通过与被访谈者进行有针对性的交谈来获得相关信息;问卷调查 是通过编制问卷并对受访者进行调查,获取大量信息和数据;文献研究主 要是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整理和分析来获得相关信息和数据。 2.相关性研究方法 相关性研究方法旨在探讨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如因果关系、 相互影响等。常见的相关性研究方法包括:相关研究、实验研究和案例研 究等。相关研究是通过测量两个或多个变量的相关性来判断它们之间的关系;实验研究是通过人为干预和控制变量来研究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因 果关系;案例研究是通过深入研究特定个案来探讨变量之间的关系。 3.比较性研究方法 比较性研究方法旨在比较不同群体、不同条件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常见的比较性研究方法包括:纵向研究、横向研究和交叉文化研究等。纵 向研究是对同一群体在不同时间段进行观察和比较;横向研究是对不同群 体在同一时间点进行观察和比较;交叉文化研究是对不同文化群体进行比较,分析其文化差异和相似之处。 4.开放性研究方法

开放性研究方法旨在对教育现象进行探索和发现,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和视角。常见的开放性研究方法包括:现象学研究、个案研究和行动研究等。现象学研究是对教育现象的直接观察和描述,以发现其中的本质特征和意义;个案研究是通过对个别个案进行深入研究,以了解个案中的特殊情况和发现个案中的普遍规律;行动研究是通过对实际教育行动的参与和反思,以改进教育实践和解决实际问题。 综上所述,教育研究方法的分类主要包括:描述性研究方法、相关性研究方法、比较性研究方法和开放性研究方法。不同的研究方法适用于不同的研究目的和问题,研究者在进行教育研究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并结合多种方法进行综合研究,以获得更全面和准确的研究结果。

教育研究方法详解

教育研究方法详解 教育研究方法是指在教育领域中进行研究的一种科学方法。它包括了教育研究的目的、对象、内容、方法和结果的描述和探讨。教育研究方法是教育科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教育和提高教育质量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将详细介绍教育研究方法。 一、教育研究方法的目的 二、教育研究方法的对象 教育研究方法的对象是指研究者要研究的教育现象和问题。它可以包括教育制度、教育政策、教育过程、教育效果等。通常情况下,教育研究方法的对象是教育实践中的各个方面。研究者可以通过对这些对象进行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的运用,来获取相关的研究数据。 三、教育研究方法的内容 1.理论研究方法:理论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研究、访谈法和案例分析等。研究者可以通过对相关文献的阅读和分析,了解相关理论和观点。同时,通过访谈法和案例分析,可以获取相关的实践经验和教育案例,对教育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2.实证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验法、调查法、统计分析法等。实验法是通过进行实验来验证教育假设和推断的方法。调查法是通过设计问卷或采访的方式,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和信息。统计分析法是通过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从而得到结论和推论。 3.实践研究方法:实践研究方法主要是指在实践环境中进行的研究。它通常需要研究者主动介入实践过程中,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获取相关

的研究数据。实践研究方法的主要特点是强调实践性和实用性,能够为实践提供可操作的建议和解决方案。 四、教育研究方法的步骤 1.问题提出:问题提出是教育研究的起点,研究者需要通过对教育现象和问题的观察和分析,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或假设。 2.研究设计:研究设计是教育研究的核心环节。研究者需要根据研究目的和对象,选择适当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设计,制定研究方案。 3.数据收集:数据收集是获取研究数据和信息的过程。研究者可以通过试验、调查、观察等方法,收集相关数据。 4.数据分析:数据分析是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类和分析的过程。研究者可以采用统计学方法、质性分析方法等来分析数据。 5.结果解释:结果解释是对研究结果进行解读和说明的过程。研究者需要根据分析结果,得出相应的结论和推断,并对研究问题做出解释。五、教育研究方法的结果 总之,教育研究方法涵盖了教育研究的目的、对象、内容、方法和结果等方面。通过合理运用教育研究方法,可以提高教育研究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为教育和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教育实验研究方法

教育实验研究方法 教育实验研究方法是一种科学实验技术,旨在研究教育、学习和教学等过程,以探究 其规律性和探索新的教育学理论。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教育实验研究方法的基础知识,包 括实验设计、案例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数据分析方法等。 一、实验设计 实验设计是教育实验研究方法的核心。它涉及到实验的设计、实验变量的操作和控制、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等一系列问题。 1.前后测设计:前后测设计是一种最简单的实验设计。它的优点是能够有效地控制干 扰变量,从而使实验变量对结果的影响更为明显。 2.随机分组设计:随机分组设计是一种高效的实验设计方法。它的优点是可以减少因 选组不当而引起的误差,使组间差异更为明显。 (二)实验变量的操作和控制 在教育实验研究中,实验变量的操作和控制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保证实验的准确性 和可靠性,同时避免对实验结论的影响。 1.操作实验变量:操作实验变量需要合理的实验设计和操作方法。在操作实验变量时,需要注意操作的顺序、方法和时间。 2.控制干扰变量:干扰变量是指除实验变量以外,其他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的因素。 为了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尽可能地控制干扰变量。 二、案例研究法 案例研究法是一种常用的教育实验研究方法。它通过对单一实例进行深入的分析、观 察和检验等方式来探究教育问题。 (一)案例研究法的种类: 1.单案例研究法:单案例研究法是指对单一案例进行深入、全面、细致的分析和研 究。 2.多重案例研究法:多重案例研究法是指对多个同类或不同类的案例进行深入分析, 并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联系和相似点。 1.制定研究计划:制定研究计划时,需要确定研究主题、案例选择、数据收集方法和 分析方法等等。

教育研究方法的选择与应用

教育研究方法的选择与应用 引言: 教育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基石,而教育研究则是推动教育发展的重要基础。在教 育研究中,正确选择和应用合适的研究方法至关重要。本文将探讨教育研究方法的选择和应用,包括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等不同方法的特点和优劣,帮助研究者更好地选择适合自身研究目的的方法。 一、定性研究方法的选择与应用 定性研究方法是指通过收集和分析非数字化数据,以描述、解释和理解现象的 研究方式。它注重的是对问题的深入探究,适用于多样、复杂的研究场景,如教育政策调研、教师教学行为观察等。 定性研究方法的优势在于能够提供丰富的详细描述,深入挖掘问题背后的原因 和意义。例如,通过深度访谈可以获取研究者对某一现象的主观理解和感受,为研究提供更为全面的视角。此外,定性研究方法还能够识别出新的问题,并为后续的定量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然而,定性研究也面临一些挑战。首先,该方法对研究者的经验和判断有较高 的依赖性,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需要研究者具备较为丰富的研究背景和专业知识。其次,由于定性研究方法的样本大小相对较小,对结果的泛化有一定的限制。因此,在选择使用定性研究方法时,研究者需要谨慎把握现象的代表性和可信度。 二、定量研究方法的选择与应用 定量研究方法是指通过收集和分析数字化数据,以依据客观和可重复的指标对 现象进行量化和统计的研究方式。它注重的是数据和结果的可量化分析,适用于需要产生具有普遍性和概括性结论的研究场景,如考试成绩分析、教育政策效果评估等。

定量研究方法的优势在于能够提供客观准确的数据支持,帮助研究者获得显著的关联性和因果性结论。例如,通过问卷调查可以快速地获取大量的数据,对教育问题进行量化分析。此外,定量研究方法还具有结果的可重复性和可比较性,有助于推动教育研究的累积和发展。 然而,定量研究方法也存在一些限制。首先,它只能提供现象的表层信息,不能深入挖掘问题的原因和意义。其次,定量研究方法对研究工具和数据的有效性有较高要求,需要研究者具备较强的统计分析能力。因此,在选择使用定量研究方法时,研究者需要考虑数据的可信度和可靠性,并合理精确地运用统计方法。 三、混合研究方法的选择与应用 混合研究方法是指将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以补充和丰富研究结果的方法。它通过整合两种方法的优势,以获得更全面、准确和可靠的结论。混合研究方法适用于探索性的研究问题,或者需要充分理解和解释复杂教育现象的情境。 混合研究方法的优势在于能够结合定性和定量研究的优势,克服各自方法的弱点。通过定量研究方法可以获得大样本的量化数据,通过定性研究方法可以深入解读数据背后的意义和原因。例如,通过问卷调查获得的数量化数据可以为深度访谈提供理论指导,相互补充达到更完整的研究结论。 在进行混合研究时,研究者需要明确两种方法的整合方式,并合理组织和分析研究材料。此外,还需要注意方法之间的平衡和权衡,确保定性和定量研究各自的贡献,避免简单的机械组合。 结论: 教育研究方法的选择与应用是确保研究结果准确、可靠和全面的重要环节。面对不同的研究问题和场景,研究者需要根据需求来选择适合自己研究目的的方法。定性研究方法适用于深入描述和解释复杂现象,定量研究方法适用于量化和统计研究,而混合研究方法则可以结合两者的优势,获得更全面的结论。因此,在进行教

SPSS在教育教学研究中的应用

SPSS在教育教学研究中的应用 【摘要】 本文探讨了SPSS在教育教学研究中的应用。首先介绍了SPSS数据分析工具的基本信息,包括其功能和特点。然后详细分析了在教育 教学研究中如何利用SPSS进行数据处理、统计分析和数据可视化,强调其在实证研究中的重要性。通过实证研究案例,展示了SPSS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实际运用和成果。最后总结了SPSS在教育教学研究中的应用优势和局限性,并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本文旨在为教育领域的研 究者提供参考,帮助他们更好地利用SPSS工具进行教育教学相关研究。 【关键词】 SPSS, 教育教学研究, 数据分析工具, 数据处理, 统计分析, 数据 可视化, 实证研究案例, 应用总结, 未来发展方向, 教育数据分析 1. 引言 1.1 SPSS在教育教学研究中的应用 SPSS是一种功能强大的统计分析软件,被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的研究和分析工作中。在教育教学领域,SPSS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帮助研究者们处理和分析大量的教育数据,揭示数据背后的规律和趋势。SPSS在教育教学研究中的应用可以帮助教育工作者们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识别学习困难、评估教学效果等。

通过SPSS数据分析工具,教育研究者可以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有效的整理和处理,提取关键信息并建立数据模型,为后续的统计分析提供基础支持。SPSS在教育教学研究中的数据处理功能也包括了数据清洗、变量处理、缺失值处理等,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在进行统计分析时,SPSS提供了各种统计方法和工具,例如描述性统计、方差分析、相关分析等,帮助研究者深入挖掘数据背后的规律和关联性。SPSS还具有强大的数据可视化功能,可以将分析结果以图表的形式直观展示,帮助研究者更好地理解数据分析的结果。 在实证研究方面,SPSS也被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研究中,协助研究者进行数据分析、统计推断和结果验证。通过SPSS进行实证研究,不仅可以提高研究的可信度和科学性,也可以为教育改革和教学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SPSS在教育教学研究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为教育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在未来,随着教育数据的不断积累和SPSS技术的不断完善,SPSS在教育教学研究中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2. 正文 2.1 SPSS数据分析工具的介绍 SPSS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研究领域的数据分析工具,它提供了一系列功能强大的统计分析方法和数据可视化工具,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理解和解释教育教学数据。SPSS具有用户友好的界面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