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口腔组织病理学整理笔记 口腔粘膜病(相关知识)

口腔组织病理学整理笔记 口腔粘膜病(相关知识)

口腔组织病理学整理笔记 口腔粘膜病(相关知识)
口腔组织病理学整理笔记 口腔粘膜病(相关知识)

口腔粘膜的组织结构

上皮角质细胞由表入里分为四层

1、角化层:细胞核及细胞器消失,均质的角化蛋白(嗜酸性)

2、颗粒层:细胞核浓缩,细胞扁平(嗜碱性)

3、棘层:细胞体积大,层数最多,细胞内蛋白质合成最活跃(层次最多)

4、基底层:是一层立方形或矮柱状细胞,有增殖能力,和深部棘层细胞都称为生发层(增值) 上皮非角质细胞由基底层、棘层、中间层、表层构成。

包括黑色素细胞、梅克尔细胞(位于基底层,触觉感受细胞)、和朗格汉斯细胞(位于基底层和棘层,免疫功能细胞)——因细胞不着色,称为透明细胞

口腔粘膜病

第一节、口腔粘膜的基本病理变化

1、过度正角化 棘层增厚明显,细胞核消失 过度不全角化 增厚的角化层残留细胞核

2、角化不良(错角化)

含义:在上皮的棘层或基底层出现角化珠

可分为两种:

一种为良性角化不良,指在棘层高度增生的上皮组织钉突中出现,如白斑;

一种为恶性角化不良,见于重度异常增生,见于原位癌或鳞状细胞癌

3、上皮异常增生

基底核消失;核质增加;上皮钉突呈滴状;细胞多形性;核分裂增多;棘层出现角化团

4、棘层松解 棘层细胞桥溶解、张力原纤维断裂,细胞解离,形成裂隙多见于天疱疮

5、基底细胞空泡性变及液化 基底细胞内水肿,胞浆呈空泡状,严重时细胞液化、溶解、破碎、消失

常见于扁平苔藓、红斑狼疮

角质层:上皮的最浅层.细胞扁平,细胞器消失, 胞质内充满角质蛋白,染成红色均质状 正角化:角化细胞中胞核完全消失者 不全角化:角化细胞中胞核固缩而未消失者

空泡性变:细胞内水分增多,胞体肿大,胞质清亮,呈空泡状(本质属于水变性). 液化:细胞液化溶解而破碎(本质属于液化性坏死).

6、疱

粘膜或皮肤内液体的贮存形成半圆形的突起 口腔粘膜其他地方的庖形成后易破裂,不易结痂皮 分类:按内容物(水疱、血疱、脓疱)

按大小(5mm 为标准,大疱、小疱)

疱疹:小的水疱聚集成簇. 7、糜烂

机械刺激或药物烧伤引起

上皮浅层破坏,未侵及上皮全层

糜烂面一般鲜红,表面平滑而湿润,可有疼痛

8、溃疡

粘膜或皮肤表层坏死、脱落形成凹陷;完整性发生持续性缺损或破坏

溃疡累及上皮层,不留瘢痕,累及粘膜下层,可留瘢痕

9、斑 是粘膜或皮肤上的颜色异常,范围局限,大小不一;

不高起,不变厚,也无硬度的改变,可为暂时性或永久性

如红斑(粘膜固有层的血管充血)、黑斑(基底层的黑色素细胞增多)

10、丘疹

消失后不留痕迹

表现:①上皮增生;②浆液渗出;③炎症细胞浸润

肉眼:黏膜或皮肤上突起的小疹,大小不等,针头或粟粒样大,红色或灰白色,质较硬 镜下:上皮增厚,表层可有过度正角化或过度不全角化,固有层有浆液渗出及炎细胞浸润

第二节口腔粘膜病

一、白斑(P208)癌前病变

1、定义:

指发生在粘膜表面的白色斑块,不能被擦掉,也不能被诊断为其他任何疾病者。 棘层内疱,棘层松解 常见于天疱疮、病毒性水疱 基底层下疱,基底细胞变性液化 常见于良性类天疱、多形渗出性红斑 如何鉴别充血与出血? 破片压迫法,消失充血; 仍有血,出血。

2、病因:局部长期刺激(吸烟、咀嚼槟榔、不良修复体等)

3、临床表现:

患病率:10.47%

部 位:颊舌粘膜最多见;底,舌腹,舌侧缘为高危险区

性 别:男:女=13.5:1

分 型: 均质型 :白色,平坦,起皱波纹状,边界清楚,平齐或略高起,粗涩感

非均质型:夹杂疣状,结节,溃疡,红斑

4、白斑的病理变化

单纯增生 疣状增生

⑴ 过度正角化或(和)过度不全角化 ⑴ 上皮表层高低不平呈乳头状或刺状增生 ⑵ 粒层明显棘层增厚 ⑵ 表面过度角化

⑶ 基底层清晰 ⑶ 粒层明显,棘层增厚

⑷ 上皮钉突伸长,肥厚 ⑷ 上皮下有少量慢性炎性细胞浸润 ⑸ 上皮下有少量慢性炎性细胞浸润 ⑸ 疣状白斑

上皮异常增生(癌变率增高) 特殊部位非均质型危险度高,活检确定是否癌变 重度异常上皮增生(原位癌) 非均质-上皮异常增生-原位癌-鳞状细胞癌

二、红斑(P211)癌前病变

1、定义:

指口腔粘膜上出现的鲜红色,天鹅绒样斑块,

不能诊断为其他疾病者

2、临床表现:

年 龄:41~50岁最多见

性 别:男性多见

部 位:舌缘,龈,龈颊沟,口底,舌腹较多见

分 类:

①均质型-软,鲜红,边界明确,表面光滑,不高出粘膜表面。

②间杂型-红白相间,红斑区可不规则,红斑基底上有散在的白色斑点。

③颗粒型-边缘不规则,稍高于粘膜表面,表面不平整,有颗粒样微小结节,呈桑葚状,红色或白色。

①这里指癌和癌前病变的红斑,不包括局部感染性炎症; ②比白斑少见,但组织学上恶性所占比例高

3、红斑的病理变化

主要有上皮萎缩、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早期浸润

三、扁平苔藓(P213)

1、定义:较为常见的一种皮肤粘膜病

长期认为是良性病变,有关癌变报道增多;

存在潜在恶变可能,其是对糜烂型、溃疡型以及萎缩型。

2、病因:不明

3、临床表现:

患病率:0.5%

年龄:40~49岁好发

性别:女性多见

部位:颊(多见)舌唇牙龈(常为对称性)

表征:灰白色条纹呈网状线状,环状或树枝状舌部: 浅白色斑块,似粘膜表面滴了一滴牛奶

皮肤: 中心凹陷的角形扁平丘疹,鲜红色或紫红色或褐色4、病理变化

表层:白色条纹处——不全角化,

发红部位——无角化

棘层: 增生居多,少数萎缩;

基底层:液化变性,形成皮下疱;

上皮钉图呈锯齿状;

固有层淋巴细胞带状浸润;

棘层——固有层可见胶样小体(细胞凋亡的产物)

上皮钉突锯齿状;基底细胞变性、坏死;固有层淋巴细胞浸润

四、慢性盘状红斑狼疮(P215)

1、定义:

为结缔组织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狼疮病分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慢性盘状红斑狼疮等六个亚型。为皮肤粘膜病,很少累及内脏器官,预后良好(最轻的亚型)。

2、病因:自身免疫性疾病

3、临床表现:

性别:女性多见

年龄:壮年

体征:

⑴口颊部的皮肤与粘膜呈蝴蝶斑。鲜红色斑,覆盖白色鳞屑,角质栓塞。

⑵唇颊粘膜红斑样病损,糜烂,出血,结痂。

⑶陈旧性:萎缩角化病损周围白色放射状条纹。

4、病理改变

⑴、表层:过度正角化或不全角化,可见角质栓塞;

⑵、粒层:明显;

⑶、棘层:萎缩变薄,部分增生,钉突伸长;

⑷、基层:变性液化;

⑸、固有层:淋巴细胞浸润,胶原纤维水肿断裂,毛细血管扩张,管腔不整,血栓形成,管周类纤维蛋白沉积

五、复发性阿弗他溃疡(P220)

1、定义:

为口腔粘膜反复发作的圆形或椭圆形浅表溃疡,在口腔粘膜疾病中发病率最高。

2、分类:

⑴、轻型复发性口腔溃疡

⑵、重型复发性口腔溃疡

3、病因:不明

4、临床表现:

年龄: 10~30岁

性别:女性多见

部位:唇,舌,颊,牙龈,口底

体征:充血红斑-中央浅溃疡,圆-椭圆形,疼痛

⑴、轻型复发性口腔溃疡

最常见,占80%,溃疡相对小、而且可多发,常见于唇、颊和舌粘膜,可有诱因。

如消化不良、精神因素、饮食、睡眠、维生素B12、叶酸缺乏、疲劳等引起。

发病的周期为10天,预后可不留瘢痕.

复发性阿弗它溃疡

⑵、重型复发性口腔溃疡

特点:面积很大,持续数月以上,而且愈合后可留有较大的疤痕。如治疗不成功,可造成组织的变形和破坏。

口腔组织病理学 选择题

口腔组织病理学选择题 [A型题] 1、“绞釉”就是指 A 在牙颈部釉柱排列成水平状 B 釉柱向窝沟底集中 C 釉柱自釉牙本质界生牙表面排列不成直线 D 釉柱近表面1/3较直,内2/3弯曲 E 釉柱在切缘及牙尖处绞绕弯曲 2、血肉质新生线可见于 A 恒尖牙 B 恒切牙 C 前磨牙 D 第一恒磨牙 E 第二恒磨牙 3、釉质与牙本质相交得釉牙本质界就是 A 一条直线分隔釉质与牙本质 B 一条曲线,形状不规则 C 一条弧线,凹面向牙本质 D 若干短弧线凹面向牙本质 E 若干短弧线凹面向釉质 4、“釉梭”就是 A 造牙本质细胞埋入釉质中 B 钙化不良得釉柱 C 釉醉得畸变 D 膨大得釉丛 E 造牙本质细胞突起得膨大部分 5、釉质中有机质集聚处不包括 A 釉质生长线 B 釉板 C 釉丛 D 釉梭 E 无釉柱釉质 6、釉质呈淡黄色得原因就是 A 釉质钙化不良 B 釉质缺损,露出牙本质得颜色 C 釉质本身得颜色 D 釉质钙化程度高,不能透过牙本质颜色 E 釉质钙化程度高,透过得牙本质颜色 7、釉质中无机盐成分约占 A 、99% B 、69% C、 96% D、 50% E、 80% 8、在近髓端与近表面牙本质小管得数目比约为 A 、1∶1 B、1∶4 C、 4∶1 D 、1∶8 E、 8∶1 9、在牙本质中钙化程度最高者为 A 小管周牙本质 B 小管间牙本质 C 前期牙本质 D 小球间牙本质 E 生长线 10、牙本质反应性变化不包括下列哪种 A 继发性牙本质 B 修复性牙本质 C 牙本质死区 D 透明牙本质 E 罩牙本质 11、牙本质中无机盐得含量约为重量得 A 70% B 50% C 90% D 96% E 69% 12、牙髓内得神经能区别得感觉就是 A 冷觉 B 热觉 C 压力觉 D 痛觉 E 化学刺激 13、牙本质得增龄变化为 A 透明牙本质形成 B 修复性牙本质形成 C 不断形成继发性牙本质 D 牙本质死区出现 E 球间牙本质增多 14、釉质与牙骨质在牙颈部最常见得连接方式就是 A 牙釉质少许覆盖牙骨质 B 牙骨质少许覆盖牙釉质 C 端端相连 D 不相连,牙本质暴露 E 上述四者几率相同 15、牙骨质与骨组织得不同之处在于

口腔组织病理学数字化教学切片实习指导

口腔组织病理学数字化教学切片 实习指导

口腔组织病理学数字化教学切片 实习指导 口腔组织病理学是口腔医学的重要桥梁课,是正确认识口腔疾病,进而正确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基础;也是正确认识口腔各组织器官的结构特点,进而进行口腔检查和治疗操作的基础。这门课程的理论性较强,有大量的正常及病理状态下口腔组织微观形态的描述。口腔组织病理学实验课的主要目的是要求学生通过对正常和病理状态下的组织或器官进行大体形态、光学显微镜、模型、图谱等的观察,增强学习者的感官印象,达到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在进行口腔组织病理学实验课的学习时应注意以下几个关系:①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实验课上观察的切片是某种组织或器官的一部分,有时并不能代表此组织或器官的全貌,如一张取自多形性腺瘤局部的切片,镜下可见肿瘤有被膜,但这并不意味着整个肿瘤被膜完整;②形态和功能的关系,组织的形态和功能有密切关系,在观察过程中通过形态联系其功能可以增强学习兴趣和效果,更有利于对口腔组织结构及疾病的本质的掌握;③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实验过程中应进一步验证理论课知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注意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如釉柱排列方向与牙体备洞的关系。 本套数字切片根据人民卫生出版社《口腔组织病理学》(第七版)实验教程的内容,涵盖了目前口腔组织病理学教学所需的基本病理切片,安装浏览软件后,学生可以在电脑、智能手机等终端设备上模拟显微镜下观察,放大或缩小组织,并可以进行标注。实验课的目的和要求是根据实验课的具体情况安排的,本课程对各知识点的学习要求(掌握、熟悉及了解)应按各院校的具体教学大纲执行。

目录 实验一口腔颌面部发育和牙的发育 实验二釉质 实验三牙本质、牙骨质、牙髓 实验四牙周组织 实验五口腔黏膜、唾液腺 实验六龋病 实验七牙髓病、根尖周病 实验八牙周病 实验九口腔黏膜病 实验十口腔颌面部囊肿、唾液腺及颌骨疾病实验十一口腔颌面部肿瘤

口腔执业医师口腔组织病理学试题(A1型题6)

一、A1型题: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1. 下述哪样不是慢性增生性骨髓炎表现 A. 死骨形成 B. 骨膜下骨质增生 C. 形成双层骨皮质 D. 反应性新骨形成 E. 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 正确答案:A 2. 属于咀嚼黏膜畴的是 A. 牙龈 B. 硬腭黏膜 C. 软腭黏膜 D. A+B E. A+B+C 正确答案:D 3. 电镜下,釉柱横面的头尾部特点,错误的描述是 A. 呈球拍样 B. 呈鱼鳞样 C. 头部较大,尾部较细 D. 头部朝合面方向,尾部朝牙颈部方向 E. 相邻的釉柱均以头尾相间形式排列 正确答案:B 4. 光学显微镜下牙本质牙骨质界相交呈现

A. 较平坦的直线 B. 由许多小弧线相连 C. 两种组织如牙齿般交错相连 D. 中间隔有一层类牙本质 E. 中间隔有一层前期牙本质 正确答案:A 5. 关于根尖囊肿衬里上皮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 为复层鳞状上皮 B. 与上颌窦相通的囊肿可见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C. 衬里上皮厚薄不均,有不规则的上皮钉突 D. 炎症细胞浸润密集区,衬里上皮破坏且不连续 E. 受炎症刺激,衬里上皮钉突向纤维囊壁呈网状增生 正确答案:A 6. 袋底位于牙槽骨下方,牙槽骨为袋外壁,与牙槽骨垂直吸收有关者为 A. 龈沟 B. 骨上袋 C. 骨袋 D. 龈袋 E. 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C 7. 关于牙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是一种富含神经的结缔组织 B. 牙髓神经不仅有痛觉,还能区分冷、热,有明确定位能力 C. 牙髓神经是有髓神经

口腔组织病理学复习资料

《口腔组织病理学》重点复习题 釉柱:是釉质的基本结构,釉柱是细长的柱状结构,起自釉质牙本质界,贯穿釉 质全层而达牙的表面。 釉板 :釉板是一薄层板状结构,垂直于牙面,有的停止在釉质内,有的达釉质牙本质界,有的甚至伸到牙本质内,在磨片中观察呈裂隙状结构,该处的基质钙化不全,并含有大量的釉质蛋白。 继发性牙本质:是指牙发育至根尖孔形成后,在一生中仍继续不断形成的牙本质。 修复性牙本质:也称为第三期牙本质或反应性牙本质。当釉质表面遭受破坏时, 使其牙本质暴露,成牙本质细胞受到不同程度的刺激,并有部分变性,牙髓深层未分化细胞可移向该处分化为成牙本质细胞,与尚有功能的成牙本质细胞一起分泌牙本质基质,继而矿化,形成修复性牙本质。 Malassez上皮剩余:在牙周膜中,邻近牙根表面的纤维间隙中可见到小的上皮条 索或上皮团,与牙根表面平行排列,也称Malassez上皮剩余。这是牙根发育期上皮根鞘残留下来的上皮细胞。(平时上皮剩余呈静止状态,在受到炎症刺激时,上皮增殖成为颌骨囊肿和牙源性肿瘤的来源)。 上皮钉突:上皮嵴在组织切片上,与表面垂直纵断,可看到有许多伸向结缔组织的突起,称为上皮钉突(上皮钉、上皮脚、上皮网脚)。 穿通纤维:(沙比纤维)—埋在牙骨质和牙槽骨中的纤维。 舌乳头:舌背粘膜表面有许多小突起,称舌乳头。 篮细胞:是带突起的树枝状细胞,位于腺泡细胞、闰管细胞与基板之间。由于肌 上皮细胞有许多突起包绕腺泡,所以也称篮细胞。 闰管:直径最小,是由4~6个立方状细胞围成的单层管。常位于拥挤的腺泡间。闰管细胞可视为干细胞,在需要时,可分化为腺泡细胞、肌上皮细胞及分泌管上皮细胞。 纹管:与闰管相连,管径较粗,也较长。由单层导管细胞构成。在近基底部的胞质中,可见与基底膜垂直排列的纵纹,因此也称纹管(分泌管)。

口腔组织病理学模拟试题

口腔组织病理学模拟试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 1.Gnarled ename:釉柱自釉牙本质界至牙表面的行程并不完全呈直线,近表面1/3 较直,而内2/3弯曲,这种现象在牙切缘及牙尖处绞绕弯曲更为明显,成为绞釉。可以增强釉质对咬合力的抵抗。 2.修复性牙本质:指在外界病原性刺激下形成的牙本质,往往位于病损对应处牙髓腔侧,局部牙本质小管排列紊乱且矿化程度低,与继发性牙本质分界明显。 3.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症:一种具有遗传倾向的疾病,包含多发性牙源性角化囊肿;多发性皮肤痣样基底细胞癌(躯干为主);肋骨及其它骨骨骼异常;钙磷代谢异常。 4.错角化:为上皮的异常角化,是指在上皮棘层或基层内个别或一群细胞发生 角化。 5.龈沟:游离龈与牙面之间有一环状狭小的空隙,称龈沟,正常深度约0.5—3mm,平均深度1.8mm。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8分) 1.发育的釉质中所含的蛋白质主要是( A ) A.釉原蛋白 B.非釉原蛋白C.釉蛋白D.釉丛蛋白E.成釉蛋白 2.牙本质龋最深层改变是:( C ) A.脱矿 B.细菌侵入 C.透明牙本质形成D.成牙本质细胞突脂肪变性 E.再矿化3.诊断含牙囊肿的主要依据是:( B )A.囊肿内含牙 B.牙冠位于囊腔,囊壁附着于牙颈部C.囊壁内炎症细胞D.X光照片见透光区中含牙E.衬里上皮厚 4.下列哪项不是舍格伦综合征的病理表现:( C ) A.导管扩张 B.大量淋巴细胞浸润 C.小叶间隔破坏,消失D.腺泡萎缩,变性,消失E.导管细胞增生,形成上皮细胞岛 5.鳃裂囊肿常位于胸锁乳突肌的:(A) A. 上1/3前缘 B.中1/3前缘 C.上1/3后缘D.中1/3后缘E.下1/3前缘 6.釉质中无机物约占重量的( E ) A.50% B.60% C.75% D.86% E..96%7.下列描述哪项是咀嚼粘膜的特征(E)A.表层无角化B.粒层不明显 C.结缔组织乳头短D.有较疏松的粘膜下组织E.胶原纤维粗大,排列紧密 8.下述那种变化不是扁平苔藓的病理表现( D) A.上皮钉突不规则延长 B.基底细胞液化变性 C.基底膜界限不清D.棘细胞内疱形成E.胶样小体出现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 1.牙胚由成釉器、牙乳头、牙囊三部分组成。 2.面部的发育来自于第一鳃弓和额鼻突衍化出来的面突。3.唇正中裂是由于两侧球状突联合,而唇侧裂是由于球状突和上颌突未联合。 4.牙周膜主纤维从表面到深部分为下列五组 牙槽嵴组、水平组、斜行组、根尖组、根间组。 四、简答题:(35分) 1.何谓根尖肉芽肿?简述上皮性根尖肉芽肿转化为根尖囊肿的常见方式。(6分) 答:根尖肉芽肿指根尖周牙周膜受根管内病源刺激物刺激,表现以增生为主的炎症反应,根尖周正常组织结构破坏,肉芽组织形成,以肉芽组织取代根尖周组织。 上皮性根尖肉芽肿转化为根尖囊肿的常见以下三种方式: (1)增生的上皮团中心部分由于营养障碍,液化变性,渗透压增高吸引周围组织液,进而发展成囊肿; (2)增生的上皮被覆脓腔,当炎症缓解后转变成囊肿; (3)被增生的上皮包裹的炎性肉芽组织也可以发生退变坏死形成囊肿。 2.外渗性囊肿和潴留性囊肿形成的原因和它们之间的区别是什么?(5分) 答:外渗性囊肿是由于导管破裂黏液外渗形成,潴留性囊肿是由于导管阻塞所致,区别是潴留性囊肿有上皮衬里,外渗性囊肿没有上皮衬里。

口腔组织病理学整理笔记

第一章:口腔颌面部发育 人体发育的三个阶段 1.增殖期:自受孕至受孕后2周,包括受精、植入和三胚层的形成。 2.胚胎期:受孕后3-8周,分化出不同类型的组织并构成器官和系统,口腔颌面部发育基本在此期完成。 3.胎儿期:受孕第九周至出生。腭部的发育在此期的开始阶段完成。 第一节神经嵴、鳃弓和咽囊 一.神经嵴的分化 胚胎发育的第三周,三胚层胚盘已经形成,发育中的脊索和邻近的间充质诱导其表面的外胚层形成神经板(neural plate)。 神经板发育中,其柱状细胞变为上窄下宽的楔形,使神经板外侧缘隆起,神经板中轴处形成凹陷称神经沟(neural groove),隆起处称神经褶(neural fold)。神经褶顶端与周围外胚层交界处称神经嵴(neural crest)。 胚胎第四周,两侧神经褶在背侧中线汇合形成神经管的过程中,位于神经嵴处的神经外胚层细胞未进入神经管壁,而是离开神经褶和外胚层进入中胚层,这部分细胞称为神经嵴细胞,是特殊的多潜能干细胞,位于神经管和表面外胚层之间,形成沿胚胎头尾走向的细胞带,以后分为两条细胞索,列于神经管背外侧。 胚胎第四周,神经嵴细胞发生广泛迁移,分化成头面部的外胚间充质细胞,形成神经系统组织、内分泌组织、皮肤组织、结蹄组织;头面部的结蹄组织大部分来自于神经嵴细胞,由于他们起源于外胚层的神经嵴细胞,所以这些结蹄组织又称为外胚间叶组织或外间充质。 神经嵴细胞的迁移和分化受多种信号分子和基因调控,如:FGF、HOX 基因等。在此过程中,染色体异常、过量的维甲酸、酒精及头部神经始基发生异常等因素都可引起神经嵴细胞在原位或迁移过程中发生死亡而产生头面部畸形。 二.鳃弓及咽囊的发育 鳃弓(branchial arch):胚胎第4周时,原始咽部的间充质细胞迅速增生形成左右对称的背腹走向的6对隆起,与6对主动脉弓动脉相对应,称鳃弓。第l对最大称为下颌弓;第2对称舌弓;第3对称舌咽弓; 相邻鳃弓之间有浅沟,在体表侧称鳃沟;与之对应的鳃弓内侧是原始咽部,其表面衬覆的内胚层向侧方增生呈囊样,形成与鳃沟对应的浅沟称在咽侧称咽囊(pharyngeal pouch)。 第二鳃弓生长速度较快,向尾端生长覆盖了第二、三、四鳃沟和三、四、五对鳃弓并与颈部组织融合。被覆盖的鳃沟与外界隔离,形成一个暂时的腔称颈窦。颈窦在以后的发育中消失,如残留可形成颈部囊肿、窦道或瘘管。 第二节面部的发育 一.面部发育过程 面突的分化:3—5周末。 面突的联合:5周末—第8周 联合后发育:9周—3个月 ①胚胎第3周,发育中的前脑下端出现了一个突起称额鼻突。额鼻突下方两侧的下颌突迅速生长并在中线联合 ②胚胎3周中,长出两个上颌突,此时在额鼻突、上颌突和下颌突的中央形成一个凹陷叫原口,口凹与前肠之间有口咽膜在4周时破裂 ③胚胎第3周末,在口咽膜前方口凹顶端正中出现一个囊样内陷,称拉特克囊,拉斯克囊此后退化消失。此囊的残余可发生颅咽管瘤。 ④胚胎的第4周额鼻突的末端两侧形成两个浅凹称鼻凹,将额鼻突分为1个中鼻突、2个测鼻突 ⑤胚胎第5周中鼻突末端出现两个球形突起称球状突 鼻凹将来发育成鼻孔;鼻板细胞形成鼻粘膜及嗅神经上皮。 2.面突的联合(merge)和融合(fuse) 联合(merge):面突突起之间为沟样凹陷,随着面部的进一步发育,突起之间的沟会随着面突的生长而变浅、消失。 融合(fuse):突起之间在生长过程中外胚层互相接触、破裂、退化、消失,两个突起的间充质相互融合。

口腔组织病理学填空题

第一章口腔颌面部发育 1.鳃弓得形成来自于_________得增殖。相邻得鳃弓之间有浅沟,在体表侧者为_________;在咽侧者称_________。 2.面部发育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等突起发育而来。 3.单侧唇裂就是由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未联合所致,斜面裂就是由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未联合所致,大口畸形就是由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联合____________所致。 4.颈部发育过程中生长最快得就是第____________腮弓,覆盖了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腮沟与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腮弓,形成得囊性结构称为____________。? 5.与颌面部发育关系最密切得就是第____________腮弓,称为____________;舌弓指第____________腮弓。? 6.腭部得发育来自于____________突与____________突. 7.舌体来自于第____________腮弓,舌根来自于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腮弓。 答案: 1.神经嵴细胞鳃沟咽囊.? 2.额鼻突下颌突上颌突、中鼻突侧鼻突球状突 3.球状突上颌突上颌突侧鼻突上颌突下颌突过少 4.二二三四三四五颈窦 5.一下颌弓二 6.前腭侧腭 7.一二三四 第二章牙得发育 1.原发性上皮带向深层生长,并分叉成两个,向唇颊方向生长得称_________,位于舌腭侧得称_______ 2.牙胚由三部分组成,分别就是: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 3.所有得乳牙牙胚在胚胎得第_________发生,而所有得恒牙胚在胚胎得_________形成. 4.帽状期成釉器分化为三层细胞: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 5.在帽状期与钟状期牙胚中可出现一些短暂得结构,即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 6.将切牙得成釉器与磨牙得牙乳头重新组合,结果形成__________________;反之,将切牙得牙乳头与磨牙得成釉器重新组合,结果形成_________。 7.牙釉质与牙本质形成过程有严格得规律性与节拍性,交叉进行。成牙本质细胞先形成一层牙本质并向_________后退,紧接着成釉细胞先形成一层牙釉质_并向_________后退. 8.前牙得生长中心在_________ 与_________得基底膜上;后牙得生长中心位于_________处。 9.在牙冠发育与牙齿萌出期间,牙本质每天沉积约_________,当牙萌出后,牙本

2020年口腔执业医师《口腔组织病理学》试题及答案(卷九)

2020年口腔执业医师《口腔组织病理学》试题及答案(卷九) 一、A1 1、胚胎第6周时,如甲状舌导管不消失或发育异常可导致 A、牙源性角化囊肿 B、甲状舌管囊肿 C、畸胎样囊肿 D、鼻唇囊肿 E、含牙囊肿 2、甲状舌管囊肿发生最多见的部位是 A、舌盲孔 B、下颌角区 C、胸锁乳突肌 D、甲状舌骨区 E、鼻底部 3、邻近口腔处的甲状舌管囊肿的衬里多为 A、复层椭圆上皮 B、假复层柱状上皮 C、单层柱状上皮 D、纤毛柱状上皮 E、复层鳞状上皮 4、特指发生于口底的黏液囊肿称为 A、外渗性黏液囊肿

B、舌下囊肿 C、潴留性黏液囊肿 D、鳃裂囊肿 E、甲状舌管囊肿 5、黏液外渗性囊肿和黏液潴留囊肿的统称为 A、外渗性囊肿 B、潴留囊肿 C、炎症性囊肿 D、癌性囊肿 E、黏液囊肿 6、黏液囊肿常发生于 A、下唇黏膜 B、颊黏膜 C、口底黏膜 D、软腭部黏膜 E、硬腭部黏膜 7、鳃裂囊肿常位于 A、腭中线前部 B、胸锁乳突肌上1/3前缘 C、牙槽突表面近鼻孔基部 D、颈部中线或近中线处 E、颈上份近颏部处

8、纤维囊壁中含有大量淋巴样组织的囊肿是 A、牙源性角化囊肿 B、含牙囊肿 C、鼻唇囊肿 D、畸胎样囊肿 E、鳃裂囊肿 9、第一鳃裂囊肿的囊壁与表皮样囊肿相似,缺乏 A、复层扁平上皮 B、棕色清亮液体 C、黏液样物 D、淋巴样组织 E、浓稠胶样物质 10、囊肿的囊壁较薄,囊腔内含有牙冠,囊壁附着于牙颈部,囊液多呈黄色;镜下见纤维结缔组织囊壁,类似于缩余釉上皮;纤维囊壁内炎症不明显,为以下哪种疾病的病理表现 A、萌出囊肿 B、根尖周囊肿 C、含牙囊肿 D、复发性腮腺炎 E、急性化脓性颌骨骨髓炎 11、含牙囊肿的定义是 A、囊壁包含一个未萌出牙的牙根

口腔组织病理学整理笔记 口腔粘膜病(相关知识)

口腔粘膜的组织结构 上皮角质细胞由表入里分为四层 1、角化层:细胞核及细胞器消失,均质的角化蛋白(嗜酸性) 2、颗粒层:细胞核浓缩,细胞扁平(嗜碱性) 3、棘层:细胞体积大,层数最多,细胞内蛋白质合成最活跃(层次最多) 4、基底层:是一层立方形或矮柱状细胞,有增殖能力,和深部棘层细胞都称为生发层(增值) 上皮非角质细胞由基底层、棘层、中间层、表层构成。 包括黑色素细胞、梅克尔细胞(位于基底层,触觉感受细胞)、和朗格汉斯细胞(位于基底层和棘层,免疫功能细胞)——因细胞不着色,称为透明细胞 口腔粘膜病 第一节、口腔粘膜的基本病理变化 1、过度正角化 棘层增厚明显,细胞核消失 过度不全角化 增厚的角化层残留细胞核 2、角化不良(错角化) 含义:在上皮的棘层或基底层出现角化珠 可分为两种: 一种为良性角化不良,指在棘层高度增生的上皮组织钉突中出现,如白斑; 一种为恶性角化不良,见于重度异常增生,见于原位癌或鳞状细胞癌 3、上皮异常增生 基底核消失;核质增加;上皮钉突呈滴状;细胞多形性;核分裂增多;棘层出现角化团 4、棘层松解 棘层细胞桥溶解、张力原纤维断裂,细胞解离,形成裂隙多见于天疱疮 5、基底细胞空泡性变及液化 基底细胞内水肿,胞浆呈空泡状,严重时细胞液化、溶解、破碎、消失 常见于扁平苔藓、红斑狼疮 角质层:上皮的最浅层.细胞扁平,细胞器消失, 胞质内充满角质蛋白,染成红色均质状 正角化:角化细胞中胞核完全消失者 不全角化:角化细胞中胞核固缩而未消失者 空泡性变:细胞内水分增多,胞体肿大,胞质清亮,呈空泡状(本质属于水变性). 液化:细胞液化溶解而破碎(本质属于液化性坏死).

口腔组织病理学牙源性肿瘤练习题

口腔组织病理学牙源性肿瘤练习题 一、A1 1、下列有关骨化纤维瘤的特点中不正确的是 A、女性较为多见 B、主要发生于10~39岁 C、不同组织学亚型的发病年龄有差异 D、边界不清 E、随着肿瘤增大可引起牙移位 2、边界清楚、由富于细胞的纤维组织和表现多样的矿化组织构成的病变,且有JTOF和JPOF两种组织学病变的疾病为 A、牙源性钙化上皮瘤 B、牙源性角化囊性瘤 C、骨化纤维瘤 D、成釉细胞瘤 E、牙瘤 3、早期无症状,随着肿瘤增大,可由于颌骨膨隆引起牙移位、关系紊乱和颌面部变形。X线表现为境界清楚的、单房性密度减低区,由于伴有硬组织形成,在病变的中央区域常见不透光区,此为以下哪种疾病的临床表现 A、骨化纤维瘤 B、成牙骨质细胞瘤 C、牙源性纤维瘤 D、舌下囊肿 E、皮样囊肿 4、肿瘤由结缔组织构成,钙化结构很多样,骨小梁可相互连接成网;常见无细胞的嗜碱性类牙骨质沉积物,此为以下哪种疾病的病理表现 A、舌下囊肿 B、成牙骨质细胞瘤 C、牙源性纤维瘤 D、骨化纤维瘤 E、皮样囊肿 5、以下哪项属于恶性牙源性肿瘤 A、成釉细胞瘤 B、牙源性角化囊性瘤 C、多形性腺瘤 D、腺样囊性癌 E、成釉细胞癌

6、关于成釉细胞癌-原发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一种少见的原发性牙源性恶性肿瘤 B、肿瘤具有成釉细胞瘤的某些组织学特征 C、无浸润性,包膜完整 D、细胞异型性和核分裂增加 E、表现明显分化不良 7、以下哪项不是成釉细胞癌-原发型的组织学特点 A、核分裂 B、细胞多形性 C、无神经症状 D、局部坏死 E、神经周浸润及核深染 8、由先存的良性成釉细胞瘤发展而来的成釉细胞癌是 A、成釉细胞癌-原发型 B、成釉细胞癌-继发型(去分化) C、成釉细胞瘤-滤泡型 D、成釉细胞瘤-丛状型 E、成釉细胞瘤-棘皮瘤型 9、具有良性组织学表现、但发生了转移的成釉细胞瘤称为 A、恶性成釉细胞瘤 B、成釉细胞瘤-滤泡型 C、成釉细胞瘤-颗粒细胞型 D、成釉细胞瘤-基底细胞型 E、角化成釉细胞瘤 10、其“恶性”主要表现在临床行为,而不在组织学特点的恶性上皮性牙源肿瘤是 A、成釉细胞癌-原发型 B、成釉细胞癌-继发型 C、成釉细胞癌-去分化型 D、牙源性角化囊性瘤 E、转移性(恶性)成釉细胞瘤 11、被称为黏液瘤或黏液纤维瘤的是以下哪项 A、成釉细胞纤维瘤 B、圆柱瘤 C、沃辛瘤 D、牙瘤 E、牙源性黏液瘤 12、牙源性黏液瘤的好发部位

口腔组织病理学笔记知识讲解

口腔组织病理学笔记

重点: ? 牙釉质的理化结构和解剖特点 ? 釉柱结构 ? 各有机物较为集中处的形态特点和形成原因 难点及对策 ? 釉柱结构 对策:结合牙齿的解剖特点讲解釉柱在牙齿中的走行及结构特征,增加幻灯片的量,使同学能从三维空间上理解釉柱是如何构成牙釉质的。 ? 牙釉质有机质相对集中处 对策:由于有机质相对集中处有数种不同结构,容易混淆,所以讲解时注意强调各种结构的特点,对各种结构进行比较分析,并结合牙釉质的基本结构、以及各种有机质相对集中处的形成机制讲解,使同学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本次课应用的教材教具参考书: 教材: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口腔组织病理学》第5版 教具:薄膜,幻灯 参考书: 1. Somoas J。Et al。Oral Pathology。1997 2. Avery Jk。Oral Development and Histology。 1987 主要教学内容及时间分配: 第一学时

概论 1.口腔组织病理学的内容 组织学胚胎学頜病理学 2.与普通组织病理学的比较 3.口腔组织病理学的作用和地位4.学习方法 口腔组织病理学 第一章牙体组织 牙釉质——冠部牙本质表面 硬组织牙本质——主体 牙体牙骨质——根部牙本质表面软组织牙髓——牙齿中央髓腔内第一节牙釉质 人体最硬的组织重量体积 无机 96-97% 86% 有机 <1% 2% 水 12% 牙釉质的外观及解剖特点 组织学结构 一.釉柱 enamel rod

放射状 釉牙本质界牙齿表面窝沟处—向底部集中颈部—水平 绞釉:内2/3,弯曲意义:对抗咀嚼压力 直釉:外1/3 釉柱横纹:4μ,每日釉质节律性地沉积量,钙化较低 釉柱横断面:光镜鱼鳞状 电镜球拍样头部尾部 釉柱构成羟磷灰石晶体扁六角形长160-1000nm 宽40-90nm 厚20-30nm 头部与釉柱长轴平行尾部与釉柱65-70°倾斜 二、有机基质 含量少重量<1% 成釉蛋白釉蛋白 分布:晶体间间隙中有机物集中处 第二学时 三、有机质较为集中处) 1.釉质生长线 incremental line of enamel 形态纵磨片自釉牙本质界向外,牙尖部环行,牙颈部斜行。 横磨片同心环状 形成原因釉质发育中的间歇线 新生线:乳牙,第一横磨牙出生前后环境及营养的变化 2.釉板 enamel lamella

2020年口腔助理医师《口腔组织病理学》试题及答案(卷六)

2020年口腔助理医师《口腔组织病理学》试题及答案(卷六) 一、A1型题: 1.上皮性根尖肉芽肿转化成根尖囊肿的途径不包括 A.增生的纤维组织包绕脓肿而形成 B.增生的上皮中心部分因营养障碍,液化变性而形成 C.增生的上皮被覆脓腔,当炎症减轻后形成 D.增生的上皮包裹肉芽组织,发生退变坏死后形成 E.B+C+D 正确答案:A 2.朗格汉斯细胞电镜下称为明细胞是因为 A.电镜下朗格汉斯细胞胞浆电子密度较高 B.电镜下朗格汉斯细胞胞浆电子密度较低 C.电镜下朗格汉斯细胞胞浆中朗格罕颗粒少 D.电镜下朗格汉斯细胞胞浆中朗格罕颗粒多 E.电镜下朗格汉斯细胞胞浆中各种细胞器均被破坏 正确答案:B 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一般型成釉细胞瘤的分类 A.周边型 B.滤泡型 C.丛状型 D.颗粒细胞型 E.棘皮瘤型

正确答案:A 4.下列哪项不是疣状癌与鳞状细胞癌的区别点 A.细胞轻度异形 B.生长方式为局部推进 C.生长缓慢 D.转移发生在后期 E.部分肿瘤可不发生转移 正确答案:A 5.球状上颌囊肿诊断条件不包括 A.囊肿位于上颌恒侧切牙和尖牙之间 B.邻近牙齿为活髓牙 C.呈边界清楚的倒置的梨形放射透光区 D.有时可见含有未萌出牙的牙冠 E.组织学上可能是牙源性囊肿 正确答案:D 6.牙周膜最薄处位于 A.牙根颈1/3 B.牙根中l/3 C.牙根尖1/3 D.根尖处 E.以上均错 正确答案:B

7.关于牙周炎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是一种由细菌微生物引起的牙周组织炎症性破坏性疾病 B.临床特征是:牙龈出血、牙齿松动、牙周溢脓 C.主要病理改变是:结合上皮破坏向根方移位,牙周袋形成,牙槽骨吸收 D.所有牙周炎的发展均为一种持续性缓慢过程 E.晚期牙齿松动、脱落 正确答案:D 8.牙槽骨吸收处的Howship陷窝内的细胞是 A.成纤维细胞 B.成牙骨质细胞 C.成骨细胞 D.破骨细胞 E.未分化间充质细胞 正确答案:D 9.决定牙周炎进展和结局的主要因素是 A.细菌微生物 B.食物因素 C.宿主因素 D.时间因素 E.环境因素 正确答案:C

口腔组织病理学名词完整版

口腔组织病理学名词(高旭广整理) 名词解释 1、神经嵴:神经板在发育中,外侧缘隆起,神经板的中轴处形成凹陷称神经沟,隆起处称神经褶。神经褶的顶端与周围外胚层 交界处称神经嵴。 2、神经嵴细胞:在胚胎第4周,两侧神经褶在背侧中线汇合形成神经管的过程中,位于神经嵴处的神经外胚层细胞,未进入 神经管壁,而是离开神经褶和外胚层进入中胚层,这部分细胞即神经嵴细胞。 3.外胚间叶组织:迁移至头面部的神经嵴细胞形成该区的大部分结缔组织,所以这些结缔组织又称外胚间叶组织。 4.鳃弓:在胚胎第4周时,原始咽部的间充质迅速增生,形成左右对称的背腹走向的6对柱状隆起,称为腮弓。 5.颈窦:第2腮弓生长速度快,朝向胚胎的尾端,并覆盖了2、3、4腮沟和3、4、5腮弓,并与颈部组织融合。被覆盖的腮沟与外界隔离,形成一个暂时的由外胚层覆盖的腔称为颈窦。 6.额鼻突:胚胎第3周,发育中的前脑下端出现了一个突起称额鼻突。 7.上颌突:胚胎的第4周,下颌突两侧的上方区域的间充质长出两个分支状突起,称上颌突。 8.口凹或原口:胚胎的第4周,在额鼻突、上颌突和下颌突的中央,形成一个凹陷,称为口凹或原口,即原始口腔。 9.口咽膜:口凹的深部与前肠相接,二者之间有一薄膜即口咽膜相隔,由内外两胚层构成。 10.拉特克囊:约在胚胎第3周末,在口咽膜前方口凹顶端正中出现一个囊样内陷,称拉特克囊。 11.颅咽管:拉特克囊与原口上皮间有上皮性柄相连,囊的起点由于原口的发育,最后位于鼻中隔后缘,此后上皮性柄和拉特克囊退化消失,此囊的残余称颅咽管。 12.鼻板:胚胎第4周,口咽膜破裂。口腔与前肠相通。同时,额鼻突的末端两侧的外胚层上皮出现椭圆形局部增厚区,称嗅板或鼻板。鼻板细胞形成鼻粘膜及嗅神经上皮。 13.鼻凹或嗅窝:由于细胞的增生使鼻板中央凹陷,称鼻凹或嗅窝。鼻凹将来发育成鼻孔。 14.侧鼻突:嗅窝两侧的2个突起称侧鼻突。 15.中鼻突:两个嗅窝之间的突起称中鼻突。 16.球状突:胚胎第5周,中鼻突生长迅速,其末端出现两个球形突起称球状突。 17.面突的融合:有的突起和突起之间在生长过程中发生表面的外胚层相互接触、破裂、退化、消失,进而达到面突的融合。18.面突的联合:随着面部的进一步发育,突起之间的沟就会随着面突的生长而变浅、消失,此为面突的联合。 19、唇裂:唇裂多见于上唇,是由于球状突和上颌突未联合或部分联合所致。此种唇裂发生在唇的侧方,可以是单侧的,也可以是双侧的,单侧者较多。两侧球状突中央部分未联合或部分联合形成上唇正中裂;两侧下颌突在中线处未联合则形成下唇裂,这两种唇裂罕见。 20.面裂:上颌突与下颌突未联合或部分联合将发生横面裂,裂隙可自口角至耳屏前,较轻微者可为大口畸形;如联合过多则形成小口畸形。上颌突与侧鼻突未联合将形成斜面裂,裂隙自上唇沿着鼻翼基部至眼睑下缘。还有一种极少见的情况,因侧鼻 突与中鼻突之间发育不全,在鼻部形成纵行的侧鼻裂。 21.嗅囊:胚胎第六周时,由于侧鼻突、上颌突向中线方向生长,将中鼻突的两个球状突向中线推移,并使其相互联合,使鼻凹外口不断抬高,变成了一个盲囊,称嗅囊,以后与口腔相通。 22.原腭:腭的发育来自于前腭突(原腭)及侧腭突(继发腭)。其中前腭突的发生早于侧腭突,因此称原腭。 23.侧腭突或继发腭:胚胎第6周末,从左右两个上颌突的口腔侧中部向原始口腔内各长出一个突起,称侧腭突或继发腭。

口腔组织病理学-多项选择_7(精选试题)

口腔组织病理学-多项选择 1、阴道毛滴虫的传染源主要是 A.男性感染者 B.带虫者 C.包囊携带者 D.血检阳性者 E.滴虫性阴道炎病人 2、不引起腹泻的原虫是 A.隐孢子虫 B.疟原虫 C.弓形虫 D.蓝氏贾第鞭毛虫 E.溶组织内阿米巴 3、生活史为虫媒传播型的原虫是 A.弓形虫 B.蓝氏贾第鞭毛虫 C.疟原虫 D.黑热病原虫 E.阴道毛滴虫

4、下列原虫的生活史阶段可感染人体 A.弓形虫滋养体 B.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 C.阴道毛滴虫滋养体 D.蓝氏贾第鞭毛虫滋养体 E.疟原虫配子体 5、为人际传播型生活史的原虫是 A.溶组织内阿米巴 B.蓝氏贾第鞭毛虫 C.疟原虫 D.阴道毛滴虫 E.杜氏利什曼原虫 6、误食被粪便污染的食物可能使人感染的原虫是 A.痢疾阿米巴 B.贾第虫 C.利什曼原虫 D.隐孢子虫 E.弓形虫

7、引起腹泻的原虫有 A.隐孢子虫 B.贾第虫 C.溶组织内阿米 D.卡氏肺孢子虫 E.弓形虫 8、以包囊为感染阶段的原虫是 A.阴道毛滴虫 B.弓形虫 C.蓝氏贾第鞭毛虫 D.隐孢子虫 E.溶组织内阿米巴 9、防治黑热病的措施 A.治理水源 B.杀灭白蛉 C.查治病人 D.消灭病犬 E.灭蚊灭蝇 10、自身免疫力低下和后天免疫缺陷病人易感染的原虫是

A.贾第虫 B.弓形虫 C.隐孢子虫 D.溶组织内阿米巴 E.疟原虫 11、可引起脾肿大的原虫是 A.疟原虫 B.溶组织内阿米巴 C.阴道毛滴虫 D.蓝氏贾第鞭毛虫 E.利什曼原虫 12、造成滴虫性阴道炎的原因有 A.月经期后阴道生理功能紊乱 B.阴道滴虫体的寄生 C.阴道pH值升高变为中性或碱性 D.误食不洁食物 E.继发细菌感染

口腔组织病理学题目2

八口腔组织病理学 [A型题] 1、"绞釉"是指 A 在牙颈部釉柱排列成水平状 B 釉柱向窝沟底集中 C 釉柱自釉牙本质界生牙表面排列不成直线 D 釉柱近表面1/3较直,内2/3弯曲 E 釉柱在切缘及牙尖处绞绕弯曲 2、血肉质新生线可见于 A 恒尖牙 B 恒切牙 C 前磨牙 D 第一恒磨牙 E 第二恒磨牙 3、釉质和牙本质相交的釉牙本质界是 A 一条直线分隔釉质和牙本质 B 一条曲线,形状不规则 C 一条弧线,凹面向牙本质 D 若干短弧线凹面向牙本质 E 若干短弧线凹面向釉质 4、"釉梭"是 A 造牙本质细胞埋入釉质中 B 钙化不良的釉柱 C 釉醉的畸变 D 膨大的釉丛 E 造牙本质细胞突起的膨大部分 5、釉质中有机质集聚处不包括 A 釉质生长线 B 釉板 C 釉丛 D 釉梭 E 无釉柱釉质 6、釉质呈淡黄色的原因是 A 釉质钙化不良 B 釉质缺损,露出牙本质的颜色 C 釉质本身的颜色 D 釉质钙化程度高,不能透过牙本质颜色 E 釉质钙化程度高,透过的牙本质颜色 7、釉质中无机盐成分约占 A 99% B 69% C 96% D 50% E 80% 8、在近髓端和近表面牙本质小管的数目比约为 A 1∶1 B 1∶4 C 4∶1 D 1∶8 E 8∶1

9、在牙本质中钙化程度最高者为 A 小管周牙本质 B 小管间牙本质 C 前期牙本质 D 小球间牙本质 E 生长线 10、牙本质反应性变化不包括下列哪种 A 继发性牙本质 B 修复性牙本质 C 牙本质死区 D 透明牙本质 E 罩牙本质 11、牙本质中无机盐的含量约为重量的 A 70% B 50% C 90% D 96% E 69% 12、牙髓内的神经能区别的感觉是 A 冷觉 B 热觉 C 压力觉 D 痛觉 E 化学刺激 13、牙本质的增龄变化为 A 透明牙本质形成 B 修复性牙本质形成 C 不断形成继发性牙本质 D 牙本质死区出现 E 球间牙本质增多 14、釉质与牙骨质在牙颈部最常见的连接方式是 A 牙釉质少许覆盖牙骨质 B 牙骨质少许覆盖牙釉质 C 端端相连 D 不相连,牙本质暴露 E 上述四者几率相同 15、牙骨质与骨组织的不同之处在于 A 层板状排列 B 有陷窝 C 陷窝中有生活的细胞 D 能新生 E 没有血管 16、下述粘膜组织中,何处无粘膜下层 A 颊 B 唇 C 舌腹 D 口底 E 龈 17、下述哪项不是结合上皮的特征 A 无角化 B 钉突较短 C 胞浆中张力细丝较少 D 细胞间的桥粒较少 E 在龈沟底部约10层细胞 18、在牙周膜中,哪一种细胞能增殖成颌骨囊肿或牙源性肿瘤 A 成纤维细胞 B 间质细胞 C 成骨细胞 D Malassces 上皮剩余 E 成上骨质细胞 19、下述各点,哪项不是固有牙槽骨的特征 A 位于牙槽窝内壁 B 要X线片上显示围绕牙根的黑色透射线 C 多孔的骨板 D 属于密质骨

医学口腔组织病理学考研笔记

口腔组织病理考研笔记 - 1成釉器的发育分三个时期: 蕾状期,帽状期,钟状期 2绞釉的生理意义: 可增强釉质对咬合力的抵抗 3为什么要早期实行窝沟封闭: 在釉质的咬合面,有小的点隙和狭长的裂隙,大多为窄而长,开放呈漏斗状或口小底大,深度可达釉质深部,裂隙的直径或宽度一般为15~75um,不能为探针所探入,由于点隙裂沟较易细菌和食物残渣滞留而不易清洁,故常为龋病的始发部位,且一但发生龋,则很快向深部扩展,因而如能采取措施早期封闭,对龋的预防有一定帮助,减低龋病的发生率 4釉质牙骨质界: 简称釉牙骨质界,三种连接方式:釉质和牙骨质在牙颈部相连,其相接处有三种不同情况:约有60%是牙骨质少许覆盖在釉质表面;约30%是釉质和牙骨质端端相接;还有10%左右是二者不相接,该处牙本质暴露,而为牙龈所覆盖 5牙槽骨的生物学特性: 1)是高度可塑性组织,也是人体骨骼最活跃的部分 2)具有受压力被吸收,受牵引力会增生的特性 3)牙槽骨的吸收与新生保持动态平衡 4)牙生理移动时牙槽骨的改建 5)废用性萎缩 6根据腺泡的形态,结构和分泌物性质不同分为浆液性,粘液性,混合性 7少牙好发于:第三磨牙 8对称性牙缺失最常累及: 第三磨牙,上颌侧缺牙,下颌第二前磨牙 10多生牙最常累及:上颌前牙区,磨牙区 11正中牙最常见于:多生牙 12累及整个牙列的巨牙常见于:单侧牙早萌及巨牙 13小牙最常见于:上颌侧切牙 14双生牙,融合牙发生率较高的是:前牙,上颌 15发育性结合牙常累及:第二磨牙

16畸形舌侧尖主要位于:恒上侧切牙 17畸形中央尖最常见于:前磨牙,常为双侧性,下颌多见 18牙冠牙陷又叫畸形舌侧窝,以好发牙顺序排列为:恒侧切牙,中切牙,前磨牙,尖牙,磨牙.上颌多见 19釉珠最常见于:上颌前磨牙,下颌磨牙次之 20颈部釉质延伸好发牙位依此为:第一,第二,第三磨牙 21弯曲牙最常见于:上颌恒切牙,牙常未能萌出 22牛牙症病变多见于:恒牙5 先天性梅毒牙病变切牙称Hutchinson切牙,这些改变在上颌中切牙最明显. 23桑椹牙:先天性梅毒牙第一恒磨牙的病变称~ 24牙本质龋的病理改变由病损深部向表面分为四层结构: 透明层,脱矿层,细菌侵入层,坏死崩解层 25早期平滑面釉质龋纵磨片由深层至表层病变可分为 透明层,暗层,病损体部,表层 26慢性增生性牙髓炎(牙髓息肉)病理变化: 根据构成成分不同,可将其分成溃疡型和上皮型. 溃疡型 显微镜下观察主要为增生的炎性肉芽组织充填于龋洞中或突出于龋洞外,表面为炎性渗出物和坏死组织被覆,深层为新生的毛细血管,成纤维C和散在的淋巴C,浆C,巨噬C和中性粒C 等慢性炎C浸润. 上皮型 肉眼观察呈粉红色较坚实,探之不易出血.显微镜下见息肉由成纤维C和胶原纤维构成,其表面被覆复层鳞状上皮.鳞状上皮可能由口腔粘膜上皮脱落C种植而来,或由龋洞邻近的牙龈上皮增生而来. 此外,慢性牙髓炎中还有一型特殊的牙髓炎称残髓炎:镜下表现为残留牙髓扩充血,组织水肿,淋巴C,浆C,中性粒C等炎C浸润,严重者牙髓脓肿或坏死 27根尖周肉芽肿的病理改变: 1)当机体抵抗力增强而病原刺激较弱时,肉芽组织中纤维成分增多,牙槽骨和根尖周牙骨质吸收暂停或出现修复,使病变缩小.当机体抵抗力下降而病原刺激增强时,炎性反应加重,炎C浸润增多,牙槽骨和根尖周牙骨质出现吸收破坏 2)根尖肉芽肿体积增大,血运难以抵达肉芽肿中心,中央组织而坏死,液化,形成脓肿;又可急性发作,出现急性牙槽脓肿的症状,如不彻底治疗则可迁延为慢性根尖周脓肿

口腔组织病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打印版)

口腔组织病理学模拟试题1 一、单选题(30分) A型题(只有一个正确) 1、构成牙齿主体的是: A.釉质B.牙本质C.牙骨质D.牙髓E.牙周膜 2、绞釉是指釉柱 A 近表面1/2较直,而内1/2弯曲 B 近表面1/3较直,而内2/3弯曲 C 近表面2/3较直,而内1/3弯曲 D 近表面1/4较直,而内3/4弯曲 E 近表面3/4较直,而内1/4弯曲 3、成牙本质细胞浆突的末端膨大形成的结构是: A 釉丛 B 釉板 C 釉梭 D 釉柱 E 施雷格线 4、生理情况下,牙齿发育完成以后形成的牙本质是: A.原发性牙本质B.继发性牙本质C.修复性牙本质 D.球间牙本质E.透明牙本质 5、牙髓组织学上由牙本质向牙髓腔依次为: A. 成牙本质细胞层、多细胞层、无细胞层、髓核B.多细胞层、成牙本质细胞层、无细胞层、髓核 C.无细胞层、多细胞层、成牙本质细胞层、髓核 D.成牙本质细胞层、无细胞层、多细胞层、髓核 E.无细胞层、成牙本质细胞层、多细胞层、髓核6、在骨吸收凹陷处常见的细胞是, A,骨细胞B.成骨细胞C.破骨细胞D.巨噬细胞E.嗜中性白细胞 7、MALASSEZ氏上皮剩余是 A.牙板的残留部分B.缩余釉上皮的残留部分C.上皮根鞘的残留部分 D.成釉器的星网层和中间层细胞演变而成E.口腔上皮伸入的部分 8、最先形成的牙体组织是, A.釉质B.牙本质C.牙骨质D.牙髓E.牙周膜 9、落射光角度改变釉质表面所形成的明暗带是A.施雷格板B.雷丘斯线C.新生线D.欧文线E.冯.埃布纳线 10、成釉细胞来自于 A.内釉上皮 B.外釉上皮C.釉小皮D.缩余釉上皮E.星网状层 11、胚胎发育至何时,颜面各部已初具人形A.胚胎第4周B.胚胎第8周C.胎儿第3个月D.胎儿第6个月E.胎儿第8个月 12、决定牙齿形状的是 A.成釉器B.牙乳头C.牙囊D.成釉细胞E.星网状层细胞 13、牙齿萌出后,不再具有生长和修复能力的是A.釉质B.牙本质C.牙骨质D.牙髓E.牙周膜 14、以浆液性腺泡形成的纯浆液性腺体 A.腭腺B.味腺C.颌下腺D.舌下腺E.舌后腺 15、口腔粘膜上皮中没有, A.基底层B.棘层C.粒层D.透明层E.角化层 16、下颌骨体部的骨化中心位于 A.下颌神经出颅处B.下牙槽神经与舌神经所形成的夹角下方 C.切牙神经和颏神经所形成的夹角下方D.切牙神经的末端附近E.颏神经的末端附近 17、釉质平滑面龋洞口大底小与什么有关 A.釉板和釉丛B.生长线C.釉质表面积大D.釉梭E.釉柱排列方向 18、托姆斯颗粒层位于 A.冠部罩牙本质内侧B.冠部髓周牙本质内侧C.根部髓周牙本质内侧 D.根部透明层内侧E.根部牙骨质外侧 19、正常情况下,牙龈沟的平均深度为 A,<2mm B.0.5--3.0mm C.3.1--4.0mm D.4.1--5.0mm E.>5.1mm 20、穿通纤维是 A.牙髓中的纤维伸入牙本质中的部分B.牙周膜的胶原纤维埋入牙骨质的部分 C.牙周膜的胶原纤维埋入釉质中的部分D.牙周膜的胶原纤维埋入牙槽骨的部分 E.埋在牙骨质和牙槽骨中的胶原纤维 21、根尖肉芽肿内的上皮主要来自 A.缩余釉上皮B.牙板残余上皮C、牙周膜内的上皮剩余 D.成釉器的中间层上皮E.从瘘道口长入的口腔上皮 22、患慢性涎腺炎时,下列哪项不存在 A.腺泡萎缩、消失B.导管增生C.导管上皮呈鳞状上皮化生D.导管上皮增生形成肌上皮岛 E 胶原纤维增生 B 型题(在A、B、C、D、E 中任选一个) A 成釉器 B 牙乳头 C 牙囊内层 D 牙囊中间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