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史学理论

史学理论

史学理论与方法知识点类编

历史学的特点:

(1)研究的中介是史料;

(2)历史学家通过主观努力追求客观真理,过程是间接的;

(3)两个对象理论:

①对象理论:指对历史上重大事件和人物的行为的一种尝试性

解释,是历史学家回答他自己提出的问题的答案中的主要组

成部分。

②元理论:研究历史知识的基础和理论结构,研究历史的理解

与解释一般规律和因果关系在历史中的作用,历史认识的客

观性和主观性等等,而不涉及历史事实本身;分析的历史哲

学也是标准的元理论;元理论还可以指历史家的世界观,即

研究历史过程的历史学家的思想观念。

西方史学史中的主要的方法论模式(历史编纂学的范型)

(1)实证主义

认为“真正的历史”应当用自然主义的方法去构成,并且应当使用因果归纳法,综合出历史一般规律;证据是可靠的,文献是真实的;通过史料批判确定史实,凡是历史研究对象的事实都是单一的,即不重复的,历史是事件的历史,重视历史事件的叙述;历史学仅仅据事直书,而不对事实进行任何价值判断;忽视理论。

(2)马克思主义:辨证的、唯物的

坚持社会结构的存在,又认为这种结构由于内在动力的变化而转变;经济基础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的、法律的、社会的以及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结合;坚持历史是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相互作用的历史,强调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把社会生活孤立的事实看成历史过程的许多方面,并且把他们作为一个整体。

【茹科夫】

(3)年鉴派

研究历史不能限于政治经济诸层面,应当是总体史,主张历史研究中心从表面向深层发展,包括过去和现在,却使用静止的方法从事研究;年鉴派是结构主义者,主张结构构成事实,而不是事实构成结构。

研究范围的扩大、方法的多样化模糊了历史学与其它学科的界限,稀释了历史最根本的特点,功利色彩浓厚,缺乏持久深入的研究。研究途径:

①对社会的全面理解和对社会的跨学科研究途径;

②结构和长时段。个别事件是瞬息的、变化无常的,结构则是具有经久性和相对稳定性,历史要成为科学,只有取向与经久的现象,即科学;

③历史中的计量方法和系列史。

近代西方历史思维的四个主要取向:

(1)科学化

众说纷纭。实证主义史家认为,通过史料批判以确定事实,找出事实之间的因果联系,历史就成为科学。

遵循兰克史学模式的史家认为只要根据可靠的史料客观地叙述真正发生过的事,历史就成为科学。

年鉴派认为历史只有从叙述的变为解释的才能成为科学。

马克思主义认为其是在实证科学或经验历史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辩证的思维,以掌握历史的辩证法。

(2)人道主义

历史学的对象是人事、人的生活、人的行为和思想(把人作为历史研究的目的考虑),即使把历史学提高到时间进程的发展规律及其机制的研究,这种规律或机制还是人际关系。

(3)理性取向

历史思维是按规律进行演绎的或归纳的推理,它可以来自经验的或与经验相联系的推理,也可以是不依赖经验的先验的或半先验的推理,对于有关系的历史现象作出因果的解释。(反思与批判,摆脱个人情感的束缚)

(4)进步观念

啓蒙运动中的学者认为,历史在不断进步之中,后来居上;黑格尔认为,从历史过程的必然性和规律性中去把握历史的辩证发展的过程;孔德的《实证哲学教程》提出“实证的社会进步论”,分析了加速或延缓社会进步的各种因素,认为社会进步是合乎规律的进行的,其阶段性不可改变,归根到底是“人类心灵的进步”;进化主义史学研究

社会和文化的渐进的、一贯的进步。

历史进步观模式对西方历史编纂学的影响:

(1)这种历史进步观给了历史研究新的取向。历史家在探讨人类进化时不再期求从过去的记录中发现上帝的意志或人类最后的命运,也不像过去那样把历史学看成是通过经验进行教育的教科书,历史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帮助人们认识自己文明的昨天和今天,并展望明天。(2)在史学方法论方面,形成了发生学的研究方法。19世纪后业起,西方历史学在排除未经批判的史实叙述的同时,建立了发生学的重构过去事件的方法,即把事件安排在年代学的顺序中,不仅显示出事件在历史过程中的时间性和阶段性,并且把事件所构成的系统看成是变化的,以不同形式出现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主体。

(3)生物进化规律的探讨促进了历史进步规律的探讨。人类历史发展规律与生物有机体进化的规律有相似之处,反对社会达尔文主义将自然规律机械、简单地搬到社会关系的研究之中。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进步观作为一种历史思维,特征如下:

①把发展取向的辩证模式提到了历史思维的首位,即把历史看成是

有规律可循的客观发展过程。社会经济形态是发展中的活的机体,社会经济形态的更替,即从低级形态向更高级形态的革命过渡,构成社会进步的一般形式。

②历史的运动和发展是一个自动的过程—动力在历史过程本身中。

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是人和自然在生产力系统中的矛盾。其次是生产方式系统中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还有整个社会形态中的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③辩证的历史进步模式并不是直线的,一直向前的,而是有暂时的

迂回、曲折,甚至倒退。人类发展的总方向是前进的运动。

④历史发展的自动性与人的主动性并不矛盾,马克思一方面肯定社

会形态的发展是不依赖于人的目的的“自然历史过程”,一方面又肯定历史不过是有目的的人的活动。

不同时期的历史思维特征

1、古典时代

①理性的:历史成为理性主义的科学的知识,批判地考察目击者的直观报道以及探求事件的原因或行动的理由;史学建立在人道主义的理性主义之上,职能是既求真又求善。

②人道的:人的存在是第一位的,重视人的尊严和独立,颂扬民主政治之下人人权利平等。

2、中世纪

①使历史具有了目的。神学史家奥古斯丁奠定的善恶二元论历史观,启示了一个更新的历史思维的取向:在命运、机遇、个人意志以及上帝的意旨之外去探讨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规律性,即完全在人类的活动范围内的矛盾和斗争中寻找历史发展的动力及其辩证法。

②历史发展论,普遍史概念的形成。第一次把人类的历史统一在

起源于上帝和归于上帝这个普遍原则中,虽是神话,却不失为世界历史的统一性的初步设想。

③历史分期意识的形成,不是单个时间,是漫长的历史过程。基督教把人类历史过程看成是上帝的设计在尘世的逐步实现,这就形成了历史阶段划分的意识。奥古斯丁神学认为,在中世纪这个漫长的时代中,天上的城市和地上的城市,联同其市民的两种身份,彼此交织在一起,只等末日审判的时候才完全分开。

3、文艺复兴

①人道主义:包括个人人道主义和民族人道主义,其第一要旨是“人的发现”,人是自己的主人;第二是人自我意识的觉醒和自己个性的全面发展。

②历史进步观念:人类历史归根到底是不断进步的,进步成为在历史思维中的一个永恒的范畴,而且可以视为文艺复兴时期该领域的主要成就。

4、啓蒙时代

①理性主义:尊重理性“人的天性”,真理之源,反对天主教的独断主义和一切宗教迷信,以严格的科学实验和逻辑推理为主要特征。

②科学思想:啓蒙运动,就其理论思维模式的形式来说,是17世纪西方科学和哲学相结合的产物。伏尔泰自认为出身于以牛顿为代表的自然科学和以洛克为代表的哲学。啓蒙时期,理智以牛顿的科学方法为最高典范,其不仅奠定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基础,而且为历史研究科学化开拓出了方法论的道路,例如:以事实归纳为前提、综合—分

析方法的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辩证法也是从实证的科学开始的,这个时期的理性主义也表现出强烈的自然科理性模式的特征。

5、浪漫主义

①强调诗性:历史家以其真挚和热忱的同情心以及诗性的想象力,通过移情作用把历史的人格浸入到历史的想象中,在文献之上或之外,去洞察对象的精神实质—主要为历史人物的性格和民族精神。

②强调历史的文学性:浪漫主义通过直觉的认识与诗意的想象形成了诗性的历史,而其表现与表达的方式为美学的、文学的或更具体的小说的形式。历史家运用文学家的丰富想象,使其叙述的历史事件动人而又形象。

③对历史真实性的思考:浪漫主义强调移情作用与诗的想象代替啓蒙运动的理性主义的抽象的理性,去认识历史的本质。

6、马克思主义

①人道的:人是现实的人,不是抽象的,道是人类社会的发展道路,不是理性自然的发展规律;

②理性的:历史有自身的发展规律,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

③科学的:是科学进步的产物,特别强调历史和科学结合的重要性,随着科学的发展,历史不断变化自己的形态.

4.马克思主义史学是历史进步学说的突出代表,人类社会在曲折中前进,前进中有自己的目标,人们无限接近目标,历史归根到底是人的历史。

中学历史相关史学理论

专题一历史是什么 一、历史的两层含义 历史是什么?面对崭新课本封面上赫然醒目的“历史”二字,即将开始正式学习历史这门学科的中学生,难免会生发这样的疑问。这个问题既简单,又复杂;可一言以蔽之,亦常常一言难尽。专以讲授历史为业的中学教师,对这个问题又有多少认识呢? 其实,尽管追问不断地在深入,答案层出不穷,但对于历史的概念至今仍然是众说纷纭。这也在情理之中。19世纪德国浪漫主义诗人和哲学家歌德说:人们只有在知识很少的时候才有明确的知识,怀疑会随着知识一起增长。我们愈是深入地投入到这门学科,深入地反思历史的概念与意义,便愈是会觉得历史这门学科的无穷奥妙与博大精深,就愈是觉得很难用简单的话语来穷尽其中的丰富内涵。因为,我们的怀疑在随着历史知识的增长而加深,对于历史概念的确定性便越来越难以把握。如果我们真是觉得可以用简短的概括来呈现历史的真谛,那往往很可能是我们的理解尚很粗浅。 但无论问题怎样复杂,总可以总结一下现有的认识成果。面对如此复杂的问题,莫不如返朴归真,直面问题本身。我们无法全面概况历史学的定义,但至少可以发现历史学所包含的若干最重要的因素。如果是这样,我们会发现,一般所说的历史,包含着两个最基本的要素,一是过去发生的事情,二是对过往之事的理解。 这两层含义之间既存在关联,又有重大差别。从联系方面讲,如果没有真实发生的过往的事实,那么我们的理解便会子虚乌有,建立在虚构基础上的理解与阐释,在本质上不是历史认识。从另一个方面讲,如果缺少了后视视角的回望与发现,过往的历史事实便不会被我们所认识,这些事实如同深埋于泥土之下的珠宝玉石,将一直沉默下去。 从差别的角度来讲,过去发生的事情首先是客观的,也就是无论我们承认不承认,无论我们作出怎样的理解和判断,它都已经发生了,而且就是那样发生的,是我们无论如何都无法改变的,这些事实是唯一的、稳定的。而我们对于过往之事的理解,则恰恰包含着主观的成分,我们对于同一历史事物的认识可以是横看成岭侧成峰,可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以与时俱进,也就是我们的历史认识是多样的、变动的。如果用最简单的词汇来概况这两个要素,则可以分别称作“史实”和“史识”。 有了这个区分,我们对于历史的理解就会清晰得多。一般情况下,我们对于历史学的史实层面的含义强调得比较多。中学生往往会凭直觉认为,历史没那么复杂,也就是过去那点儿事。有了这样的区分之后,学生就会形成更自觉的探究意识,因为史实本身不会说话,

史学理论

史学理论与方法知识点类编 历史学的特点: (1)研究的中介是史料; (2)历史学家通过主观努力追求客观真理,过程是间接的; (3)两个对象理论: ①对象理论:指对历史上重大事件和人物的行为的一种尝试性 解释,是历史学家回答他自己提出的问题的答案中的主要组 成部分。 ②元理论:研究历史知识的基础和理论结构,研究历史的理解 与解释一般规律和因果关系在历史中的作用,历史认识的客 观性和主观性等等,而不涉及历史事实本身;分析的历史哲 学也是标准的元理论;元理论还可以指历史家的世界观,即 研究历史过程的历史学家的思想观念。 西方史学史中的主要的方法论模式(历史编纂学的范型) (1)实证主义 认为“真正的历史”应当用自然主义的方法去构成,并且应当使用因果归纳法,综合出历史一般规律;证据是可靠的,文献是真实的;通过史料批判确定史实,凡是历史研究对象的事实都是单一的,即不重复的,历史是事件的历史,重视历史事件的叙述;历史学仅仅据事直书,而不对事实进行任何价值判断;忽视理论。 (2)马克思主义:辨证的、唯物的

坚持社会结构的存在,又认为这种结构由于内在动力的变化而转变;经济基础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的、法律的、社会的以及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结合;坚持历史是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相互作用的历史,强调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把社会生活孤立的事实看成历史过程的许多方面,并且把他们作为一个整体。 【茹科夫】 (3)年鉴派 研究历史不能限于政治经济诸层面,应当是总体史,主张历史研究中心从表面向深层发展,包括过去和现在,却使用静止的方法从事研究;年鉴派是结构主义者,主张结构构成事实,而不是事实构成结构。 研究范围的扩大、方法的多样化模糊了历史学与其它学科的界限,稀释了历史最根本的特点,功利色彩浓厚,缺乏持久深入的研究。研究途径: ①对社会的全面理解和对社会的跨学科研究途径; ②结构和长时段。个别事件是瞬息的、变化无常的,结构则是具有经久性和相对稳定性,历史要成为科学,只有取向与经久的现象,即科学; ③历史中的计量方法和系列史。 近代西方历史思维的四个主要取向: (1)科学化

常见的史学理论

常见的史学理论(整理) (2013-01-03 21:59:12) 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灵魂,是史学研究的理论依据和基本方法。历史学科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应用水平的把握。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这一基本矛盾推动着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发展。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 生产力的决定作用表现为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生产关系的反作用表现为生产关系同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时候,就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时,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关系的变革有革命和改革两条途径。 关于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设计题目一般有四种类型:一是生产力的发展达到一定水平才能改变生产关系。二是当生产力还没有要求改变生产关系时而变革生产关系就会破坏生产力的发展。三是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四是新兴生产关系会极大促进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是指与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在一定历史阶段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的政治、法律、道德、哲学、艺术、宗教等观点,以及同这些观点相应的政治、法律等制度和设施的总和。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又具有反作用。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表现为它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发展变化;上层建筑的反作用表现为它若适应经济基础发展要求时就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 3、阶级和阶级斗争 在阶级社会里,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是社会的基本矛盾。阶级斗争主要分三种形式:一是经济斗争,如芝加哥工人1886年的罢工斗争。二是政治斗争,如1871年巴黎公社的斗争。三是思想斗争,如法国启蒙运动。 社会转型时期的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形态的质变,其途径分为革命和改革两种:改革引起的社会质变如明治维新等,革命引起的社会质变如法国大革命等。 4、人民群众及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是以人民群众的作用为基础的。人民群众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是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变革社会制度的决定力量。任何一个历史人物的产生都是时代造就的,是时代的必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时势造英雄”。任何一个历史人物的活动及其作用都受着历史发展规律即必然性的支配,而不能违背历史发展潮流,个人的作用无法改变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个人只能顺应历史的发展。如:拿破仑的出现辉煌及最后失败。 5、继承和发展 继承和发展属于研究对待历史文化遗产的态度和方法的范畴。 对待历史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和方法是批判地继承,在继承中发展。第一、如何批判地继承历史文化遗产:历史发展的延续性决定了继承的必要性。批判不等于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全盘否定。之所以要批判地继承,是因为历史文化遗产往往存在时代和阶级的局限。第二、如何在继承中发展历史文化遗产:继承是前提,发展是归宿,继承是为了发展,批判地继承和吸收传统文化遗产与外来文化,推陈出新;第三,以古鉴今。总结历史,吸取历史的经验

史学理论

历史学理论 刘知几 刘知几(661-721年)字子玄,彭城人,唐代著名史学家。武则天时期参与编纂《三教珠英》、起居注及唐史的工作。中宗时期刘知几颇不得志,因此只好"退而私撰《史通》以见其志",并第一次提出了史才、史学、史识“三长”的论点。刘知几以一家独创之学,对于史馆垄断史学表示抗议。唐玄宗时官职屡迁,一直兼任史职,先后参与《姓族系录》及唐朝皇帝实录等撰修。 《史通》 唐代史学家刘知几撰写的中国第一部史学理论著作。全书共20卷,分内篇(36篇)和外篇(13篇),各为10卷。内篇讲历史编纂学;外篇论述史官和史书沿革,评论过去史书的优劣得失。《史通》是对中国唐初以前史学编纂的概括和总结,标志着中国史学进入到自觉的阶段,是史学发展和史学理论建设的新转折,对后世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刘知几总结的旧官史五病 一是史官众多,互相观望; 二是史料缺乏,难以编撰; 三是权贵干涉,不敢直书; 四是监修牵掣,无从下笔; 五是缺乏制度,职责不明。 刘知几“史才三长”论 所谓“史才三长”,包括:史才、史学、史识。“史才”,是指掌握文献、写史的能力;“史学”是指具有渊博的历史知识,掌握丰富的历史资料;“史识”是指对历史是非曲直的观察、鉴别和判断能力。刘知几认为,作为史官,三者不可缺一,以“史识”最为重要。他把史家素养问题提高到更加自觉的理论高度,在中国史学批评史上有重要的价值。 章学诚 章学诚(1738-1801年)字实斋,浙江会稽人,清代著名史学家。其代表作《文史通义》是一部关于史学评论的专著。章学诚主张史学要经世致用,反对空谈义理,又反对专务考据,提出六经皆史的看法,打破了重经轻史的传统观念。他主张史学家要有四长:学、识、才、德。他将史籍分为两大类:撰述和记注。另外,他还特别注重方志和通史。 《文史通义》 清代史学家章学诚撰写的一部纵论文史,品评古今学术的著作。该书阐明了史学的意义,评论了文史著作编纂等方面的得失以及当时的学风流弊、世教民俗。章学诚强调史学应知时而实用,指出历史考据的偏弊,重视“别识心裁”,区别撰述和记注。他主张史学家要有四长:学、识、才、德,特别注重方志和通史。 章学诚的史学理论 其一、“六经皆史”论 认为六经是古代典章的记录,应纳入历史的范畴,作为古代的史书和史料处理,打破了重经

⑨史学理论

史学理论----多元史观 1、文明史观:把人类历史发展看成是不同文明的发展,以及关注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联系。 从横向看,人类文明史的内涵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 1)政治文明演变规律: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 (2)物质文明演变规律: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从自然经济到市场经济再到经济全球化。 (3)精神文明演变规律:从落后迷信到科学。 从纵向看,人类文明经历了渔猎采集时代、 农业文明时代(包括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 工业文明时代(包括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 2、全球史观:不是孤立地考察个别地区或国家的历史发展,而是把人类历史发展看成一个整体,注重不同地区之间的人类活动的相互联系。 又称为整体史观,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这一转变开始于新航路的开辟。 3、现代化史观:所谓现代化,就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变迁过程,它将引起社会生产力、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思想文化乃至人们的社会生活、价值观念和心理态度等各方面的全方位变革。 现代化是一场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的全方位社会变革,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 4、社会史观:考察人类历史活动不再以重大历史活动和著名历史人物为主线,而是以普通大众的日常生活和社会习俗为主。 其研究领域主要包括社会变迁史、社会日常生活史、社会习俗史、家庭婚姻史、城市进化和人口流动史、社会保障史、社会政策史等。 5.唯物史观、革命史观(唯物史观(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革命史观认为人类历史是通过不断的革命斗争推动社会演进的历史) 要求人们用辩证的观点、方法看待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唯物史观最鲜明地提出了人民群众对于推动历史发展的巨大作用。

狄尔泰的史学理论

狄尔泰的史学理论 一、狄尔泰立足于“生命哲学”,明确提出历史学和精神学科是与自然科学在本质上有所不同的学科,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并不能解决历史学的基本问题,因此,他把康德的批判方法引入精神科学领域,致力于历史理性批判,从而维护了历史学和精神学科的独立性。 他的生命概念不是指生物学意义上的生命,而是专指人类的精神生命,它不是孤单的个体生命,而是处于相互联系中的、构成社会历史文化的个体生命。这样的生命与人类历史在本质上是统一的,历史学的对象就是人类的精神生命。 二、历史理性批判 历史理性批判就是要把历史探讨与对意识事实的分析联系起来,为历史哲学寻找一个认识论基础。历史包括在描述心理学这样的人文科学内,描述心理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分析和研究意识事实或精神事实,必须在意识事实指称对象或自我之前揭开意识事。以描述心理学为基础,批判的历史哲学的理论基点正在于在意识事实与历史实在之间发现了一种内在的必然的联系。狄尔泰既批判德国历史主义缺乏认识论基础,又反对法国和英国实证社会学用自然科学方法来认识社会历史实在从而歪曲历史的做法。狄尔泰的历史理性枇判旨在为历史哲学奠定认识论基础,把历史定义为记忆.探寻历史知识的可能性,追问历史的意义。

三、在《精神科学导论》中提出“精神科学”这一概念。在狄尔泰看来,历史学的任务就是要对客观精神进行研究,这是因为历史本质上就是人类精神的历史。认为历史学是精神学科中最重要、典型的学科,历史学以人的精神生命为研究对象,而作为历史学研究对象的生命是处于一种有机的联系的整体之中的个体。 四、狄尔泰认为研究历史学的最重要方法是“体验”和“理解”。 (一)体验:狄尔泰认为对生命的认识开始于体验,体验是历史认识论中的首要概念。生命是极其复杂的,学者只有体验到人生的激情、痛苦和命运,才得以理解人生以及人性的奥秘,最终达到理解历史。 (二)理解:狄尔泰所说的理解是指由精神生命的表现而获得关于精神生命的认识过程,他认为理解是精神科学研究中重要的方法,将理解作为精神科学的根本方法,认为它对历史认识的形成有着决定性的意义。《诠释学的起源》 理解的对象是各种生命表现,狄尔泰在《历史理性批判》中把生命表现形式分为语言表现、行为表现、体验表现这三类,它们对于理解人类精神生命是不可缺少的。由于生命表现不同,理解也表现出多方面的含义,但理解的各种具体含义在理解的过程中是统一的、相互连接在一起的。理解过程由对生命的个别表现理解开始,进而把握生命整体,从理解

历史学的理论与方法

壱、填空题 1、1874年英国布莱德雷写的《批判历史学的前提》一书问世,讨论历史客观性的可能性问题,标志着一个新历史哲学思潮的兴起。 2、史学理论系统包括史学本体论、历史认识论、史学方法论。 3、《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书。 4、唯心史观和唯物史观的根本区别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5、在社会科学中,考古学是应用自然科学最广泛的一门学科。 6、我国古代目录学集大成的目录学巨著是《四库全书总目》 7、考实性认识就要分两步进行:第一种考证叫做外考证,第二种考证叫做内考证。 8、史料客体的主观性和简约性,严重地制约着史学家主体的认识活动及其成果。 9、历史认识检验的标准问题有几种说法:时代序列说、实践标准说、史学实践标准说。 10、在人类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有三个文化系统:希腊文化、印度文 化、中国文化。 11、史学评论的价值标准:社会价值标准、学术价值标准。 12、近代资产阶级客观主义史学是以兰克为代表。 13、汤因比在1948年著的《考验中的文明》一书中,他把自己发现的历史规律(即他的历史观)作了简短的表述,任何文明的历史都要经过混乱时期、建立起大一统帝国、间歇时期、建立大一统教会和蛮族大迁徙这样四个历史阶段。 14、克罗齐的名言是“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 15、史料分成两类:实物史料、文学史料。 16、历史客体属性:客观性、历史性、过去性、复杂性 17、以研究对象为划分史学内部分支学科的标准,我们可以将历史科学内部各种专业、学科分成三大部类:以客观历史为对象的诸学科,以历史科学本身为对象的诸学科和以历史资料为对象的诸学科。 18、近代西方史学把考证分为两大类:外考证和内考证 19、历史地理的研究范围可分为两大部类:历史自然地理和历史人文

史学理论与方法

史学概论 1 名词解释 1 历史相对主义:历史事实因历史学家的存在而存在,离开历史学家对它的发现, 创造,它就 是不存在的。这实际上否认客观历史的存在,而且把历史归结为一种知识、一 种回忆和一种解释的学问。 2 历史客观主义:历史客观主义承认在历史研究者的意识之外独立存在着客观的历史,即承认历 史个体的客观实在性,而且这个客观历史可以被认识,但由于其唯心史观的局 限不承认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有规律可循,不承认事物﹑现象之间存在着因果联 系。相反,只认为历史只不过是精英人物的思想或动机表现出来的结果,所以 不能正确的认识历史客观性,从而不能揭示人类社会历史进程的真相。这种观 点以19世纪德国的兰克学派为代表。 3 历史著述:指历史认识主体通过对客观历史的记录、描述、研究而形成的历史书籍。 4 世界史:是从整体上研究各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及其相互联系和总体趋势的学科。 5 国别史:是指以某一特定国家的历史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如中国史,日本史等。 6 训诂学:训诂即是对古书文句的解释。训诂学即是关于解释古文字的方法,原则的一门学问。其 目的在于注解,训释古籍的文句。 7 考据学:考据又称考证,是在广泛搜集史料的基础上对史料真伪的鉴别。 8 史学史:是研究史学自身发生、发展历程及其规律的学科。 9 史学理论:是史学对自身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反省、反思和认识的理论产物。它包括史学本体论、 历史认识论、史学方法论三个组成部分。 10 历史理论:又称史学本体论或历史本体论,是关于人类历史本身的性质和特点的理论。 11 史学方法论:是关于史学研究方法的理论探讨。 12 天命史观:是中国古代的正统史观。夏商周三代的史籍中便有记载和论述,到西汉董仲舒将天 命史观加以整理发展,使其系统化、理论化,宣扬“天人感应”、“君权神 授”,为封建统治寻找理论依据和历史根据。及至宋朝朱熹宣扬“天理”史观, 把历史的发展变化归结到“天理”上,为封建统治秩序披上了神圣、合法的外

史学概论

史学概论又称史学理论、历史理论、历史哲学。 史学概论的内容:(1)史学本体论,即对历史本体、客体历史的认识(客观规律) (2)史学认识论,即历史认识来自哪里,其源泉在哪里?历史认识的结果能否检验、检验标准? (3)史学方法论,即研究历史方法学的问题<导向性&技术性方法> 历史理论:指对客体历史的理论反思。其内容包括在史学本体论之中。 史学理论实际上是对历史学自身的反思。 历史哲学:指用哲学的思辨性透析历史现象,“给人以教益的哲学”(康德) 分期:19世纪中叶前,思辨的历史哲学(受思辨哲学影响),即对宏观的历史过程及性质、规律的看法。 19世纪中叶后,分析和批判的历史哲学为主,与思辨历史哲学并存,即思辨历史哲学并存,即只关注于某人在某时期的某一行为。 PS:思辨哲学:对客观物质世界及其本源的探讨,可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第一章什么是历史 历史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史学认识论) 客体历史与历史认知存在差异(前代史、当代史都是如此) 历史的概念:(1)指以往人类社会客观的历史过程或过去发生过事情的历史,即作为史学家的认识对象的客观存在的历史 (2)指人们的历史认识或作为历史认识的集中成果的历史著作,即作为认识主体对客体历史进行重建的主体化历史 (3)指历史学这一科学,即研究人类社会过去发生的各种历史现象,并探寻其发生发展演变规律的科学 PS:历史学家的主体意识受社会历史观、阶级立场、价值取向、好恶情写作及研究水平的影响。 第一节过去发生过的历史现象是否是一种真实的存在 客体历史:是客观真实的存在,是独立于历史学家主体意识而客观存在的外在客体。 历史学的认识对象具有一去不返性,无法复制,因此史学家只能通过前代所遗留的遗物、遗迹和历史材料(又统称“中介客体”)来认识历史。 历史科学的特点:主观臆测性&阶级性 主观臆测性:历史起源得很早,当时,史主要是实录,左史 阶级性::对过去发生过的历史现象是否是一种真实的存在的回答,观点不同 一:分段 第一:英雄时代—英雄史观古希腊是西方史学的开端,中国则以《史记》为端反映了某种历史事实,但又处于后人追溯,研究的某一方面(结绳记事、刻木记事)此时,历史的含义是(1)人类历史的本身(2)人们对这种历史的记忆和思考 PS:三大史诗:《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英雄史诗希腊祖先英雄的事迹、与 异族和大自然的抗争 《摩柯婆罗多》&《那摩衍腊》:古印度史诗 《格尔萨王传》 《荷马史诗》是西方上古传说中最著名的,从此处可看出上古传说中的历史观带有英雄性的历史观。《荷马史诗》叙述了希腊的祖先的英雄事迹,以及与异族和大自然的斗争。整部史诗带有神的血统,即具有神的力量。史诗中宣扬的是英雄的史观,是人类祖先创造了人类

古代中国史学理论与研究方法

古代中国史学理论与研究方法 古代中国的历史悠久而辉煌,为了更好地研究这段历史,人们创立了一整套的 史学理论和研究方法。这些理论和方法,不仅为研究古代中国历史提供了基础和指引,也是当今中国史学研究的重要基础。本文将从史学理论和研究方法两个方面来探讨古代中国史学的研究现状。 一. 史学理论 史学理论是研究历史的基础,它是对历史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途径、更 好地表达历史规律和历史真相等方面的认识和反思。在古代中国,史学理论主要有两个支派,一是儒家史学派,一是法家史学派。 儒家史学派主张“仁政为本”,认为人的本质是善良的,因此历史的主要任务是 体现出道德和文化的进步。这种理论强调人文主义和匡正儒风的作用,力求揭示社会的基本意义和人类历史的本质。此外,儒家史学派还强调使用史料必须“考证”、“批判”,以准确、清晰、具体的史料还原历史事实。 法家史学派则认为历史最终目的是为君主、政府工作提供统治和管理的依据, 对历史材料的处理更加强调经验数据和实证分析,包括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实证研究。法家史学派也强调历史的思辨和分析,以及倡导史学和国家的有机结合,是中国史学中不可或缺的特色之一。 这些史学理论理论体系相互作用和交融,为史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全面、规范、 和有价值的视角,推进了古代中国史学的发展。 二.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是史学理论应用的具体操作程序,古代中国史学的发展倚仗的就是一 系列的研究方法。实践证明,古代中国以认真细致和求实效、严谨、科学而远近著称。主要的研究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史料的搜集和整理:史料要是研究历史的基础,古代中国人非常注重史料的搜集和整理。史学家常常驻守在省级以上的图书馆和档案,系统收集、整理和分类史料,以期深入了解古代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特征。 2. 考证和批判:史学家认为史料需要进行考证和批判,以保证历史研究的科学性和系统性。这种考证和批判通常包括源前研究、源后研究、史料的真实性和可信度鉴定等方面。只有经过这些方法才能确保史学研究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3. 文献和实物分析:研究文献和实物是古代中国历史研究的另一种重要方法。虽然这两种材料有不同程度的局限性,但依靠文献和实物研究的方法可以更好地辨认历史真相。 4. 逻辑思考和推理:逻辑思考和推理是古代中国史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在研究过程中,史学家需要根据史料,推导出结论,研究史实,并形成历史事件的整体。通过逻辑推理,可以从更大的角度观察、思考和分析史料,从而更好地理解古代中国的历史。 5. 历史比较法:历史比较法是从多个历史事实和时代做比较,推理出历史发展的趋势和规律的一种途径。通过比较,可以发现不同时代的相似和不同,了解古代中国在不同时代的地位、政治制度和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规律。 总结 古代中国史学学科凭借着儒家和法家两大派系对于历史的认识和方法的不断完善,通过史学方法和分析逻辑的多种方式,在史料的搜集、考证、批判、分析和比较方面得到了大量丰厚成果。这些成果不仅为孔孟之道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同时也为当今中国的史学和社会科学提供了丰富的研究兴趣、思想财富和学术资源。这里仅就古代中国史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作简单概述,对它的细节方面还需要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和探讨。

章学诚史学理论的基本内容

章学诚史学理论的基本内容 【作文题目】 章学诚史学理论的基本内容,被概括为通古今之变,究天人之际;成一家之言,创独到之说。下面请看本站作文栏目为您带来的作文题目及要求。要求:(一)明确:①写议论文,②不少于800字。(二)范围:历史、社会等文化方面的论文,均可。(三)内容:(1)记叙、描写、抒情结合,要对现实生活中人或事物有所感受,并能借助联想和想象写出来。(2)如果是小说,就要有故事情节,情节曲折动人。 (3)如果是诗歌,就要表达出某种思想感情。 《史籍考》提出了“通古今之变”和“辨伪存真”的主张,其具体内容为:“一曰‘通古今之变’,则不可不明乎世运之所趋,而与古人之心以相印也;明乎世运之所趋,则足以知其人才之所以不得不出,学术之所以不得不因而变也。知其人才之所以不得不出,学术之所以不得不因而变,则知所以因之以兴贤能而调士夫之不足以胜任者;知所以因之以兴贤能而调士夫之不足以胜任者,则知所以代之以刑政之不逮,而因其变而矫之于其所不及,而与之共理者;知所以代之以刑政之不逮,而因其变而矫之于其所不及,而与之共理者,则凡唐虞三代,吾人俱可以无愧色矣。”(《章氏遗书·中说·总论》)。《明史》的作者李贽提出的观点,后来被归纳为“别真伪,去伪饰,存其真,灭其伪”,即“破邪显正”和“独抒性灵,不拘格套”。《文史通义》提出了文学和史学的关系问题,它认为“六经、诸子之文,皆史之流也”。“诸子之文虽或近史,然亦有文无质者,譬之乐章,纯以音律谐

婉,不事节奏,其文畅而已矣。”(《中说·内篇·自纪下》)这些观点都对后来产生很大影响。此外,章学诚在历史研究中还十分重视调查研究工作。他在讲学、著述中常常强调考证和比较,这在今天仍然是需要注意的问题。 历史实际是不能割断的,所以对历史上的事件和人物不能只凭个人好恶加以褒贬。章学诚虽然重视比较、重视历史研究的方法,但同时也强调历史研究中应该有自己的见解,反对盲从。此外,他还指出要批判地继承前人的成就。批判地继承是历史科学研究的必要前提,要反对断章取义地编排史料的做法。(《章氏遗书·史十六·评史六·日知录附·史本六》)综观章学诚的这些史学理论,我们可以发现,他试图把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传统史学方法结合起来,初步形成了中国古代史学的一些基本特征。

主要史学理论和史学研究方法总结

主要史学理论和史学研究方法总结 史学是研究历史事件和过程的学科,主要关注历史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在史学研究中,存在着一些主要的史学理论和史学研究方法,这些理论和 方法有助于历史学家对历史事件进行深入的探索和分析。本文将对主要的 史学理论和史学研究方法进行总结。 一、主要史学理论 1.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是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 的一种史学理论体系,强调历史的阶级斗争和经济发展对历史事件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认为历史是社会生活的产物,历史发展以经济基础为 基础,上层建筑受制于经济基础的变化。 2.考古学理论:考古学理论是通过对文物、遗址和遗迹的研究,重建 历史事件和过程的理论体系。考古学理论认为文物和遗址是历史的记录和 证据,通过对这些遗迹的发掘和分析,可以了解古代社会的生活和文化状况。 3.心理史学理论:心理史学理论是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心理和思想进行 研究,揭示历史事件和过程的理论体系。心理史学理论认为历史事件和过 程是由个体的心理和思想决定的,通过研究历史人物的心理和思想,可以 了解历史事件的原因和影响。 4.文化史学理论:文化史学理论是通过对文化现象和文化发展的研究,揭示历史事件和过程的理论体系。文化史学理论认为文化是社会生活的重 要组成部分,历史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由文化的变迁和发展决定。 二、主要史学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是通过对历史文献的分析和解读,研究历 史事件和过程的方法。文献研究法包括收集、整理、鉴定和评价历史文献,通过对文献的分析,可以了解历史事件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2.田野调查法:田野调查法是通过对现实社会和历史现象的实地观察 和调查,研究历史事件和过程的方法。田野调查法包括实地考察、访谈和 问卷调查等,通过与当地人交流和观察,可以了解历史事件的细节和背景。 3.逻辑推理法:逻辑推理法是通过逻辑思考和推理,分析和解释历史 事件和过程的方法。逻辑推理法包括归纳、演绎和推论等推理方法,通过 对历史事件的逻辑推理,可以推断出历史事件的原因和结果。 4.对比研究法:对比研究法是通过将两个或多个历史事件进行比较和 对比,研究历史事件和过程的方法。对比研究法可以揭示历史事件的相似 性和差异性,帮助研究者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特点和规律。 以上是史学研究中主要的史学理论和史学研究方法,这些理论和方法 为历史学家提供了一种系统和科学的方式来研究历史事件和过程。随着社 会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史学研究方法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为 揭示历史的真相和深入理解历史事件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

浅析史学理论对历史研究的意义

浅析史学理论对历史研究的意义 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记录和反映,也是人类文明和进步的见证。为了更好地理解和研究历史,历史学家们发展出了各种理论,其中史学理论对历史研究的意义尤为重要。 一、史学理论的定义和意义 史学理论是以史学为研究对象,以史学研究方法和手段为基础,对史学研究的基本原理、规律、范畴、结构和发展趋势等做出系统总结和深入探讨的一门学科。史学理论的主要作用在于指导和规范历史研究,具有理论指导意义、研究方法指导意义和研究领域开拓意义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史学理论的基本研究内容 1.史学的本质和特征 史学是探究历史事实和真相的学科;它有客观基础和主观要素;具有时代性、曲折性、多义性等特征。 2.史学的研究方法 史学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法、考古学、视觉资料法、口述史、人类学、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 3.史学的研究范畴 史学的研究范畴主要包括历史学史、史学方法论、史学思想史和具体历史研究等。

4.史学研究的特点 史学研究的特点主要有“文献化”、“现象性”、“细节化”、“历史性”、“跨学科性”等。 三、史学理论在历史研究中的应用 史学理论在历史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指导历史研究的方向和重点 史学理论为历史研究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使得历史研究更加科学化和精准化。而且,史学理论对于指导历史研究的方向和重点也非常关键。 2.规范历史研究的方法和策略 史学理论为历史研究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方法和策略,使得历史研究规范化和科学化程度更高。 3.超越当下视角深入历史背景 史学理论能够帮助历史研究人员从更广阔、更深入的历史视角对历史事件进行深度研究,从而更好地理解历史背景和历史演变过程。 4.提供研究思路和探索之路 史学理论能够为历史研究提供独特的研究思路和探索之路,对于发现历史事件背后的原因和现象背后的本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史学理论知识点

史学理论知识点 史学是一门关于人类社会历史的研究学科,它涉及到各个历史阶段的研究与分析。史学理论知识点是史学研究中至关重要的内容,下面将介绍一些史学理论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史学研究的基本原理。 一、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它认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历史唯物主义强调历史的连续性和发展规律,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 二、辩证法 辩证法是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它强调对历史事件与现象的矛盾性和发展性进行分析。辩证法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把握历史发展的全貌。 三、实证主义 实证主义是史学研究的另一种方法,它着重于通过实证研究来验证历史事件和现象的真实性。实证主义要求史学研究严谨客观,避免主观臆断和片面性。 四、史料考据

史料考据是史学研究中的重要环节,它要求史学家对史料的真实性 和可靠性进行核查,确保史学研究的可信度和科学性。史料考据是史 学研究的基础,决定了研究结论的可信度。 五、历史周期论 历史周期论是史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它认为历史发展具有周 期性规律,历史事件往往会呈现出一定的重复性和循环性。历史周期 论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历史的发展脉络和演变规律。 六、史学流派 史学研究中存在多种不同的流派和学派,如西方史学、东方史学、 马克思主义史学等。不同的史学流派有不同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 丰富了史学研究的多样性和广泛性。 通过以上介绍,读者可以初步了解史学理论知识点的基本内容和研 究方法,希望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史学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史学理论知识点是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对于深入研究历史事件和现 象具有重要意义。愿读者在探索史学研究时,能够深入理解史学理论 知识点,增进对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和理解。

中国传统史学理论的发展

中国传统史学理论的发展 苗伟 一、中国古代史学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先秦、秦汉时期,是它的产生阶段; 从春秋、战国之际到秦汉时期,中国古代史学理论逐步产生了。其标志是《春秋》、《左传》和《史记》等书所反映出来的对于史学的认识。从《春秋》和《左传》来看,它们的作者已经有了明确的史学意识;从《史记》来看,它更是突出地反映了司马迁的自觉的史学发展意识。这可以看作是古代史学理论产生阶段的主要特点。 第二个阶段,是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是它的形成阶段;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在马、班所奠定的基础上,中国史学有了更大的发展。这时期的史学理论,已不限于提出来一些重要问题进行新的探讨,而且提出了系统的史学批评理论。这是古代史学理论的形成时期。南朝梁人刘勰《文心雕龙?史传》篇、唐初政治家关于史学的言论。《晋书》卷八二有关史家的传记、《隋书?经籍志》史部诸序等,都是反映这个时期史学理论发展的重要文献。尤其是刘知几的《史通》,提出了系统的史学批评的理论和方法论,标志着古代史学理论的形成,是中国古代史学发展的里程碑。 第三个阶段,是宋元时期,是它的发展阶段; 五代辽宋西夏金元时期,中国古代史学有了更大的发展。通史、民族史、当代史、历史文献学等方面,在这时期都取得了许多新成果。史学批评在相当广泛的范围里进一步展开,史学理论在不少问题的认识上更加深入,在表现形式上亦更加丰富了。这几个方面表明,中国古代史学理论进入了它的发展阶段。 第四个阶段,是明清(1840年以前)时期,是它的终结阶段。 中国史学发展到明清时期,有两个极明显的特点,一是越来越具有更广泛的社会性,二是出现了批判、总结的趋势,同时也萌生着嬗变的迹象。史学理论的发展,也不能脱离这两个特点,而后一个特点表现得更突出。这可以看作是中国古代史学理论的终结阶段,其特征便是批判、总结和嬗变。明后期的王世贞、王圻、李贽,明清之际的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清前期的王鸣盛、赵翼、钱大昕、崔述、章学诚、阮元、龚自珍等,在史学理论方面,各有不同的成就和贡献。 二、中国传统史学的特点 1、历史记载和撰述的连续性 任何一个文明古国都不像中国在历史记载和撰述方面有这种历史连续性。从现在已知传世最早的史书——《春秋》开始,中国的历史记载和撰述从未中断过。如果说从有文字记载开始,现在已知最早的文字是商代甲骨文,距今有3600年。尽管我国现在有文字记载的确切年代不像有的古代文明国家那样早,但我国历史的记载、撰述是连续的。“二十四史”记载了

古代中国史学理论的演变和历史贡献

古代中国史学理论的演变和历史贡献古代中国历史是中华民族的历史基石,其研究对于了解中国文 化和思想、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有着重要意义。古代中国历 史研究起源于古代社会本身,而史学理论的发展和完善则在长期 的实践和理论探索中逐渐成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史学体系。本文将介绍古代中国史学理论的演变和历史贡献。 原始史学阶段 中国古代的历史研究最早可以回溯到商代。当时,人们普遍流 传和讲述鬼神传说、史实、口头传统等,这些都是古代史学的发端。中国古代的第一部史书《史记》,大量收录了商周时期的历 史记载,因而成为中国史学史上的第一部正史。《史记》中也提 出了“不记不成言,不言不成书”的史学理念,即历史应该以文字 形式记录下来,以便后人的研究和利用。 传统内圣外王理论 儒家思想对中国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唐儒李贽提出 了著名的“内圣外王”理论。所谓“内圣”,是指人内在的道德修养,

“外王”则是国家的治理和文化影响。该理论是最早清晰表达出“思 想与政治相统一”的思想。儒家思想把人文主义融入到中国史学中,强调人性和气质的作用,主张研究历史应该立足于人类的发展和 进步。 历史循环轮回理论 随着中国古代历史的不断演变和经历,许多史学家和思想家产 生了历史循环轮回的观念。该理论认为,历史是一个由衰落到强 盛再到衰落的轮回过程,它需要通过不断的自我发展和修正来实 现长久稳固。这一观念影响深远,贯穿中国史学史的始终,成为 中国历史文化和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元素之一。 辩证唯物史观和马克思主义历史观 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进入中国,史学理论和方法也随 之得到深刻改变。马克思主义思想中最重要的是辩证唯物主义和 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发展是客观的、有意义的,是人类文明和社会关系的进步和演进。而辩证唯物主义则强 调人类思维和意识的内在矛盾和冲突,成为中国史学研究中的重 要思想。此外,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也强

史学理论和研究方法

东里中学2014年高考文综历史复习导航 史学理论和研究方法 编写:汕头市澄海东里中学张秋鸿 基础理论 一、什么是历史和历史学 1999年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辞海》指出:“一是广义的历史,泛指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包括自然史和社会史。通常仅指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它是史学研究的对象。一般说来,关于历史的记述和阐释,也称为历史。历史就是存在与过去空间的一切客观事实,所以大家不要认为历史离我们很遥远,其实历史就在我们身边,这一秒钟你所做的事,在下一秒钟后也就成为历史了。而历史学(通常也简称为历史)则是指人们对历史比较系统的认识、记录和解释。 二、有没有真实的历史存在 历史是已经过去了的事情,人们无法对它亲身体验。因此,我们借以发现、了解历史的惟一途径就是史料。 但是,由于文献史料,即通常看到的史书,是由人撰写的,由于人所处的时代、环境和个人修养、感情等许多复杂的因素,致使史书并不能完全反映历史的真实。 由于以上因素,特别是由于文献史料只能部分地记录过去,反映局部的历史,所谓历史记载“纯粹”的客观性是不存在的,纹丝不差地重现历史是不可能的。 但是,这不等于说我们所读到的历史都不是真实的。历史工作者虽然不能求得有关过去的全部的真,但通过严格遵守求真求实的职业道德,依靠历史唯物论的科学指导,还是可以求得部分的真。 历史认识论:通俗来理解,包含三种流派:①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情,是客观真实的,须回到历史的现场,追求真相。历史无需解释与分析。②历史侧重在历史史实的基础上进行解释、分析与阐述,寻找历史规律,以古鉴今。③随着时间的流逝,记录历史的语言、词汇、概念会发生变化,同一个词汇、概念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下,其含义会有显著变化,该流派专门研究历史语言、词汇、概念的变化,为后人准确理解历史搭桥。 三、史料类型——历史藏在那里 (一)从甲骨文到书籍——文献史料 一切以文字形式记载的资料,如官私史书、文书档案、地方史乘、传记谱牒、文集日记、野史笔记,以及各方面的书籍和近代以来出现的报刊、杂志等,都属于文献史料。今天,除了以纸张为载体的文献资料以外,还有大量以电子媒介为载体的文献资料。 (二)洛阳铲下——实物史料 除了文献资料,实物——即历史上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各种物件——也是非常重要的历史证据。由于文献资料多半是人们在事后记录、整理的,往往会加人他们自己的判断和解释,通常不如实物资料可信,因此实物可以弥补文献的不足。 (三)从田野中来——口述史料 自从文字产生之后,文献成为最受重视的史料。但对于某些民族来说,他们曾长期生活在无文字的状态中,要了解他们的历史,口述史料是不容忽视的重要信息来源。

史学理论

一、如何理解中国农战史研究中政治与学术的关系 站在新世纪的高度回溯近百年来的中国史研究,人们会感到一个明显的事实,即人们过于将历史研究现实化,赋予它意识形态的特性,而忽视了历史本身的性质。农战史研究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 上世纪初叶,在辛亥革命浪潮的波及下,太平天国研究一度兴盛,二三十年代短短20年间,出版的太平天国史著作近30部之多,在中国史学史上第一次出现了高度集中的学术论题;接着到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则将整个中国历史上的农民战争史研究提到了相当的历史高度,人们简直就将历史上的农民战争看做是现实中国革命的直接序幕;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国史研究,更将农战史研究装扮成一朵耀眼的明珠,40年问发表论文4 000多篇,出版著作300多部,在史学研究领域形成了趋之若骛之势;改革开放后,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形成了中国农民战争史研究的第二个高潮。1978年11月,在上海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性的中国农民战争史讨论会,成立了中国农民战争史研究会,并分别于1979、1982、1983、1985年编辑出版了《中国农民战争史研究集刊》第一至四集,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的《中国农民战争史论丛》,在国内外都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对中国农民战争史的研究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按照河北大学漆侠先生的划分,这一时期的中国农民战争史研究进入了纵深发展阶段。而到了8O年代中期以后,随着现实生活中阶级斗争问题的鲜有提及,随着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迅猛过渡,加之建立稳定社会秩序的目标日益迫切,农战史研究则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冷漠。 从学术自身发展的要求出发,围着意识形态转的现象应该得到改变。对于传统的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农战史研究来说,今天是到了一个需要认真回溯、总结、清理并使之终结的时代。但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几千年的农业社会一直延伸进今天的时代,农民问题、农民的历史和现状,是我们认识国情的最为重要的方面。所以,抛开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农战史和农民问题研究等,仍是一个需要深入开掘的领域。所以,我们今天重提农战史研究。希望从新的历史高度对之重新审视,用新的视角、新的方法和反思的精神,清理以往的研究,开拓新的思路,以期使被极度冷落的农战史研究,再次成为历史研究的新的生长点,并绽开出比传统的“五朵金花”更为娇艳、也更富有生命活力和科学魅力的史学鲜花。 二、简述史料分类与历史学的关系 史料分类法主要有两种。其一为原始史料与二手史料之二分法(以下简称二分法),其二为实物、文献、口传之三分法(以下简称三分法)。梁任公在1922年作关于中国历史研究法的讲演时对两种分类法同时采用。在“说史料”篇中,他将探讨对象分为“在文字记录以外者”与“文字记录的史料”两大类;在“史料的收集与鉴别”篇中,他又采纳“直接史料”与“间接史料”说。 提起史料的三分法,不能不追溯到王国维。他在清华国学院讲课时提出了两种史料及为此应采用的“二重证据法”。他说:“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由此种材料,我辈固得据以补正纸上之材料。”(《古史新证》)他所提出的二种史料说,发展到今天,成为广为人们接受的三分法。 二分法是西方史学家们基于西方史料保存状况而提出的史料分类方法。西方中世纪史学落后,产权意识发达。史学落后是指西方史学家缺乏处理大规模史料的经验,其史学撰述操于私家之手,私人所收集的材料,受到时空的极大限制,往往以“所见、所闻、所传闻”为史源范围,以时效性强为特色和优势。产权意识发达的后果之一便是为确保家产、教产而保存凭证,创造凭证。其中制造文献凭证的途径主要有两个:一是历史叙事,交代财产的历史渊源,并过录各种特许状;一是伪造、新造以及保存各种产权文书证明,这种努力的结果,是大量“原始性”史料留存下来,因此,近代史学家在建立历史科学之时所提出的二分法,便是这一史料遗存现状的反映。史料二分法虽然是按照时效性原则来操作,但也暗含有一个价值偏向,即原始史料相对而言含有更多的真实性,更加可信,而二手史料则不那么可靠。因此,这种二分法所蕴含的实践指导原则是:在研究过程中,要尽量地依靠原始史料。 实际上,任何合理的史料分类法都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第一它必须是在现有史料遗存的基础上做出的,其次还必须对史学实践中史料的分别利用有指导性意义,最好是能够从根本上反映史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