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共济失调的步态特征

共济失调的步态特征

共济失调的步态特征

共济失调多出现于小脑或者前庭功能受损的时候,为一种平衡功能障碍。小脑受损多由小脑梗死、小脑出血等引起平衡障碍。平衡障碍时会出现指鼻不稳、行动不便,状似醉酒步态。共济失调的步态为宽基步,即两脚分开走路、躯干不稳、缓慢和犹豫的步态、步伐不规则伴有蹒跚步态,又称为醉汉步态或者横行步。且步态异常在起步、转弯、改变步速时尤为严重。

查体当中会发现患者有典型的昂伯格征阳性,还有明显的眼震和眩晕伴随症状。病人走路时能非常明显地感觉到像一位醉汉在你面前走,但是又比一般的醉汉更加犹豫。虽然肢体的力量尚可,但是不能保持平衡行走。共济失调的步态,除了出现于小脑的梗死和血栓之外,还可以出现于前庭功能障碍的病人。

共济失调步态的表现是病人行走时步基增宽、左右摇摆、前扑后跌、不能走直线,像喝醉酒一样,共济失调步态常可以见于小脑的病变,或者是前庭功能减退以及深感觉病变。对于这种共济失调的患者,无论是睁眼还是闭眼都会出现站立不稳,如果是一侧小脑病变病人会向患侧倾倒,如果是小脑蚓部的病变病人会向后倾倒。对于共济失调的步态可以见于脑血管疾病,也可以见于肌炎,比如病人由于多发性肌病出现的共济失调步态,或者是由于前庭功能障碍出现的共济失调步态,要查明病因然后针对病因给予治疗。

共济失调分级标准

共济失调分级标准 共济失调(Cerebellar Ataxia)是指由于小脑功能障碍导致的运动协调性障碍,主要表现为姿势控制的异常、眼球和迷路月动障碍等。共济失调可分为多种类型,根据病情的不同,也有不同的分级标准。本文将介绍并讨论几种常见的共济失调分级标准。 一、病史与临床表现分级标准 病史与临床表现分级标准是评估共济失调患者临床表现和病情严重程度的一种方法。根据病史、症状和体征,可以将共济失调分为轻、中、重三个级别。 轻度共济失调:患者表现为轻微运动协调障碍,日常生活中可基本正常完成大部分动作和活动。如走路稍显不稳,但不影响正常行走。 中度共济失调:患者表现为明显的运动协调障碍,日常生活中需要依赖他人帮助。如走路不稳,需要他人搀扶以保持平衡。 重度共济失调:患者表现为严重的运动协调障碍,几乎无法进行日常生活活动。如无法正常行走,需要轮椅或其他辅助器具进行移动。 二、疾病进展速度分级标准 疾病进展速度分级标准是根据共济失调的病程进展速度来评估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根据病程进展速度,可以将共济失调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三个级别。

急性共济失调:病程进展迅速,表现为较短时间内出现明显的运动协调障碍。如几天或几周内共济失调症状迅速加重。 亚急性共济失调:病程进展较快,但比急性共济失调缓慢。如数月内共济失调症状逐渐加重。 慢性共济失调:病程进展缓慢,表现为多年甚至十几年共济失调症状逐渐加重。 三、病因与病理分级标准 病因与病理分级标准是根据共济失调的病因和病理特点来评估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根据病因和病理特点可以将共济失调分为原发性、继发性、遗传性三个级别。 原发性共济失调:病因是由于小脑损害引起,如小脑肿瘤、小脑退行性变等。 继发性共济失调:病因是由于其他疾病或药物导致,如酒精中毒、药物副作用等。 遗传性共济失调:病因为遗传性基因突变导致,如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等。 四、疾病分级评分标准 疾病分级评分标准是综合考虑病史、临床表现、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估的方法。根据评分结果,可以将共济失调分为不同的级别。

共济失调的临床表现

共济失调的临床表现 共济失调(ataxia),又称脊髓小脑萎缩共济失调症,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脑组织发生器质性病变而产生的一类神经精神性疾病,是指在肌力没有减退的情况下,肢体运动不协调、不平稳。即运动的协调障碍,肢体随意运动的幅度及协调发生紊乱,以及不能维持躯体姿势和平衡。 不包括肢体轻度瘫痪时出现的协调障碍、眼肌麻痹所致的随意运动偏斜,视觉障碍所致的随意运动困难,以及大脑病变引起的失用症。深感觉、前庭系统、小脑和大脑损害都可发生共济失调,分别称为感觉性、前庭性、小脑性和大脑性共济失调。还有原因不明的因素,有的伴有智能不全或痴呆。 共济失调是一种家族显性遗传神经系统疾病,只要亲代其中一人为此疾病患者,其子女将有很大的几率遗传此症并发病。其临床表现走路摇摇晃晃如企鹅,走路时步履不稳,肢体摇晃。动作反应迟缓及准确性变差,说话时发音含糊不清,无法控制音调。眼球转动不平顺,影像容易产生“重叠”。肌肉不协调感加重,无法写字。有时感到吞咽困难,进食时容易呛咳,发展严重甚至说话极不清楚,甚至无法语言。肢体乏力,不能站立,需靠轮椅代步。理解能力逐步下降,最后失去意识,昏睡不醒。 共济失调分为小脑性共济失调,大脑性共济失调,感觉性共济失调和前庭性共济失调。小脑性共济失调,主要表现为随意运动的速度,节律,幅度,和力量不规则,即协调运动障碍,同时还可伴有肌张力减低,眼球运动障碍,以及言语障碍。大脑性共济失调主要表现为为平衡障碍,步态不稳,肌张力增高。感觉性共济失调,主要表现为脊髓后索损害,患者站立不稳,迈步不知远近,落脚不知深浅,如踩棉花感。前庭性共济失调,主要是空间定向功能障碍。 此疾病呈缓慢进行性进展,病程较长,可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危害,短期内不会对患者的生命构成威胁。但是随着病程进展,病至后期患者极易出现各种各样的并发症,这些并发症的出现往往会成为危及患

步态分析:异常步态

步态分析:异常步态 异常步态总论 一、正常行走要求 1、每个参与的关节具有足够范围的运动和力量 2、中枢神经系统对运动的精密控制 3、行走的复杂性产生很多机会,使正常的步态受到影响 二、步态代偿 该系统的适应性有产生很多机会,为了行走改变步态模式(甚至产生严重损伤),代替正常步态。 异常或病理步态模式反应了通过保持行走的努力,代价是增加能量消耗和异常应力对身体的作用。 三、异常步态原因 1、疼痛:疼痛肢体回避重量,缩短支撑时间。 2、中枢神经系统失调:不能生成和控制适当水平的肌力。 3、肌肉骨骼系统损伤:受伤,结缔组织紧张、关节结构异常、关节不稳定或先天性结缔组织松弛。 四、异常步态机制 a、特定损伤的直接反应 b、一种代偿 c、病理步态的特征取决于损伤的性质、程度以及个体代偿能力。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相关步态

1、偏瘫步态 病因:一侧肢体正常,而另一侧肢体因各种疾病造成瘫痪。 典型特征:患侧膝关节因僵硬而于迈步相时活动范围减小,患侧足下垂内翻。 表现:为了将瘫痪侧下肢向前迈步,迈步相患侧代偿性骨盆上提、髋关节外展、外旋,使患侧下肢经外侧划一个半圆弧,而将患侧下肢回旋向前迈出,即划圈步态。

2、剪刀步态(交叉步态) 病因:痉挛型脑性瘫痪。 表现:由于髋关节内收肌痉挛,行走时迈步相下肢向前内侧迈出,双膝内侧常相互摩擦碰撞,足尖着地,呈剪刀步或交叉步,交叉严重时步行困难。 3、截瘫步态

病因:脊髓损伤所致截瘫。表现:1、如脊髓损伤部位稍高且损害程度较重但能拄双拐行走时,双下肢可因肌张力高而始终保持伸直,行走时出现剪刀步,在足底着地时伴有踝阵挛,呈痉挛性截瘫步态,使行走更加困难。2、如脊髓损伤部位较低且能用或不用双拐行走时,步态可呈现为臀大肌步态、垂足步态或仅有轻微异常。 4、小脑共济失调步态 病因:小脑功能障碍。

动物的共济失调名词解释

动物的共济失调名词解释 动物的共济失调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其特征是动物在行走、协调运动或平衡 方面存在异常或困难。这种病症常见于猫、狗等家养宠物中,也见于野生动物中。共济失调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遗传缺陷、神经退化、脊髓损伤、中毒和疾病等。本文将对共济失调的症状、原因和治疗进行详细解释。 共济失调的症状往往包括姿势异常、步态不稳、运动控制困难等。患有共济失 调的动物在行走时常常摇摆不定,四肢运动协调性差,甚至无法保持平衡。这导致动物在日常活动中常常摔倒或无法向前行走。病情的严重程度因个体差异和病因而异,有些动物仅表现轻度的共济失调,而有些则会因为失去正常的行走能力而暴露在更大的风险中。 共济失调的原因多种多样。一部分是由于遗传因素引起的,如基因突变导致的 神经系统发育问题。这些动物可能在出生后的生长过程中就表现出共济失调的症状。另一部分原因是神经系统的退化,如老年动物的退行性疾病。脊髓损伤也是常见的共济失调原因之一,脊髓受损会直接影响到神经传导和运动功能,导致动物的运动和协调能力受损。除此之外,某些毒物、药物或感染也可能导致共济失调。 治疗共济失调的方法因病因而异。对于由遗传因素引起的共济失调,目前尚无 有效的治疗方法,主要采取的是支持性疗法,通过对患动物的饮食、环境和运动进行调整,提高其生活质量。对于神经退化导致的共济失调,一些药物如抗氧化剂和营养补充剂可能有一定的效果,但其治疗能力有限。当共济失调是由脊髓损伤引起时,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可能会有所帮助,通过提供支持和刺激帮助动物重新学习行走和协调。 总的来说,动物的共济失调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给动物的正常生活活 动带来了很大困扰。其症状、原因和治疗方法各不相同。虽然目前还没有完全治愈共济失调的方法,但通过对症状和原因的了解,我们可以采取对症治疗和适当的支持措施,提高动物的生活质量。

共济失调鉴别诊断

共济失调原因待查 本患儿为青春期女童,急性起病,病史8天。以步态不稳、吐字不清为主要表现。查体:神志清楚,反应好,对答切题。醉酒步态,双手动作笨拙,构音障碍,语速减慢。四肢肌力、肌张力大致正常。深浅反射正常引出。指鼻试验及轮替试验均阳性,Romberg征(+)。病理征及脑膜刺激征阴性,粗查感觉存在。诊断为共济失调原因待查,定位在小脑。分析病因如下: 1、急性小脑共济失调: 本病是一种小儿特有的综合征,多发生于急性病毒感染或细菌感染之后,多认为属于感染后自身免疫反应,多数急性起病,多以躯干共济失调开始,很快发展到高峰,表现为站立不稳,蹒跚步态,严重者不能站立,不能走路,甚至不能独坐、不能竖头,四肢共济失调较轻,表现为辨距不良、指鼻试验不稳,可见意向性粗大震颤,此外还可出现四肢肌张力减低,构音障碍等。本患儿急性起病,以躯干及肢体共济失调为主要表现,伴有眼震、构音障碍。发病前2周曾有“呼吸道感染”病史。应注意本病,但本病为一排他性诊断,待完善检查,除外其他疾病方可诊断。 2、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某些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如各种脑炎、脑干脑炎等均可能引起小脑共济失调表现,本患儿为学龄期女童,病前有前驱感染史,应该注意鉴别。但患儿病程中无发热、无余感染中毒样表现,精神反应好,外院行头颅CT 未见异常,目前不支持。可行腰穿检查协诊,并完善脑电图、头颅MRI 协诊。 3、先天遗传代谢病: 某些先天性代谢异常如高氨血症,色氨酸转运异常等均可能表现为小脑共济失调,但通常表现为反复性发作,同时会伴有其他特征性表现如特殊面容,智力低下等,本患儿既往生长发育正常,智体力发育良好,无肝脾肿大等表现,不支持。可行血氨、乳酸、尿筛查检查协诊。 4、副肿瘤综合征: 有些肿瘤如小细胞肺癌、神经母细胞瘤等可导致共济失调症状,并可以此首发,患儿以青春期女孩,急性起病,需注意本类疾病可能性。进一步完善腹部彩超、卵巢彩超、肾上腺彩超、胸部CT、肿瘤标志物等协诊。 5、后颅窝占位: 各种后颅窝占位如肿瘤、血肿、囊肿等均可因小脑受压迫而引起相应的表现,可以表现为各种形式的小脑共济失调表现,故本患儿应注意除外

步态分析--常见病理步态的原因及表现

步态分析--常见病理步态的原因及表现 步态分析--常见病理步态的原因及表现 一、疼痛 特征:患侧下肢站立相时间缩短,跨步长缩短,步速下降。 1. 髋关节疼痛:患侧肩关节下降、对侧肩关节抬高、躯干向对侧过度倾斜等代偿动作使身体重心越过疼痛关节以减少对关节面的的机械性压力以减轻疼痛。 2. 膝关节疼痛:膝关节轻度屈曲,可降低关节囊的张力,足尖着地代替足跟着地。 3. 足前部疼痛:踝关节跖屈减少,足趾离地动作消失。 4. 踝关节或足后部疼痛:首次着地时,足跟着地消失,以足尖或足的内、外侧代替。 二、肌无力 (一)臀大肌无力 1. 臀大肌作用:伸髋及脊柱稳定肌(在足触地时防止身体重心过分向前而摔倒。) 2. 肌力下降时表现:躯干在整个站立相始终保持后倾,双侧肩关节后撤,从而形成挺胸凸腹的臀大肌步态。 3. 机理:臀大肌肌力减弱时,其作用改由棘旁肌代偿,导致在足跟着地后,为了防止摔倒,棘旁肌收缩将髋关节向后拽,使身体的重力线落在髋关节的后方而将髋关节锁定于伸展位。 4. 代偿:单纯的臀大肌肌力减弱可由腘绳肌收缩代偿而使步态接近于正常。临床上,如果S1神经根受损,则腘绳肌和臀大肌同时受损。 (二)臀中肌无力 1. 臀中肌作用:髋关节外展,起到稳定、支持骨盆的作用。 2. 肌力下降时表现:一侧:Trendelenberg步态,即患侧处于站立相时,健侧骨盆下降,患侧骨盆向侧方突出,躯干向患侧代偿性倾斜,患侧肩关节下掣,髋、膝屈曲增加,踝关节背屈增加。双侧:上下左右摇摆,故称鸭步。

(三)髋关节屈肌无力屈髋肌是摆动相主要的加速肌,其肌力降低造成摆动相肢体行进缺乏动力,只有通过躯干在支撑相末期向后,摆动相早期突然向前摆动来进行代偿,患侧步长明显缩短。 (四)股四头肌麻痹 1.股四头肌参与的三个时期:迈步相末期――伸展小腿站立相――离心性收缩,控制膝关节屈曲度足趾离地后――启动下肢向前迈步2.股四头肌麻痹,主要表现为对足跟着地期的影响。此时,臀大肌收缩保持股骨近端位置,小腿三头肌收缩保持股骨远端位置,从而将膝关节锁定在过伸位。 3.如同时伴有髋关节伸肌无力,有些患者在足跟首次着地期和站立相时,俯身用手按压大腿以助膝关节伸展。 4.膝关节反复过伸将极大地增加膝关节韧带和关节囊负荷,导致损伤和疼痛。 (五)胫前肌无力 1.胫前肌作用:踝关节背屈。 2.表现①胫前肌无力时,在足触地后,由于踝关节不能控制跖屈,所以支撑相早期缩短,迅速进入支撑相中期。胫前肌麻痹时,患者在摆动相出现足下垂,导致下肢功能性过长,往往以过分屈髋屈膝代偿(跨阈步态),同时支撑相早期由全脚掌或足尖先接触地面,多见于腓总神经麻痹患者。②同时和合并有屈髋肌无力或下肢痉挛则表现为足趾拖地行走,同时伴有髋关节的外展、外旋。 (六)腓肠肌无力 1.腓肠肌作用:站立相末期产生蹬离动作,促使腿向前摆动。 2.腓肠肌无力时表现:蹬离动作的爆发性减弱,身体前移力量减小、运动减慢,减慢了下肢向前迈进,从而导致步幅缩短,步行速度下降。 三、畸形 1.髋关节屈曲畸形 在支撑相中后期:如果畸形为单侧,对侧下肢呈现功能性过长,采用抬髋行进或躯干倾斜以代偿摆动相的廓清功能,步长缩短。

小脑共济失调(教学及宣教)

小脑共济失调 疾病概述 由于小脑某种原因的损伤,将使受害者的肌紧张减退和随意运动的协调性紊乱,称为小脑性共济失调。小脑性共济失调可通过IAs患者的日常生活动作来观察,如穿衣、系扣、端水、书写、进食、言语、步态等。小脑性共济失调是(遗传性共济失调)最常见的症状,几乎100%的IAs患者有共济失调的表现。躯干共济失调(姿势性小脑性共济失调),主要表现为患者的步态和姿势(站立和坐时)平衡障碍,如站立不稳、起坐不稳、行走不稳、Romberg征(睁眼、闭眼)阳性(不稳),上肢共济失调不明、显,眼球震颤常无。 小脑共济失调发病机制 小脑性共济失调是由于小脑及其有关联的神经结构病变引起的: 躯干共济失调 躯干共济失调(姿势性小脑性共济失调),主要表现为患者的步态和姿势(站立和坐时)平衡障碍,如站立不稳、起坐不稳、行走不稳、Romberg征(睁眼、闭眼)阳性(不稳),上肢共济失调不明、显,眼球震颤常无。定位诊断主要在小脑蚓部(原始小脑)受损害。可见于ADCAⅢ型,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等。 四肢协调性共济失调 四肢协调性共济失调(运动性小脑共济失调),主要表现为患者的肢体完成各项动作的平衡障碍,如指鼻试验、跟膝胫试验不准、辨距不良、轮替运动差、误指试验偏向病侧,眼球震颤较多见(粗大),步态不稳等。一般上肢比下肢的共济失调严重。定位诊断主要在小脑半球(新小脑)受损害。 全小脑共济失调 全小脑性共济失调,病损部位在原始小脑、新小脑、小脑核团、小脑传人(出)纤维,临床表现为躯干、肢体、步态的共济失调,可见于ADCAI型等。 其他 另外,IAS有部分类型有较明显的周围神经损害、脊髓后索损害,而表现有深感觉障碍性共济失调。其特点是没有视觉辅助时,共济失调症状更明显,行走时常常低头视脚下路面,不敢正视前方,夜间行路更困难,洗脸时身体易向脸盆方向倾倒,Romberg征闭眼时更明显不稳,常伴有深感觉(位置觉、震动觉)减低或丧失。可见于Friedreich共济失调,Refsum综合征、后柱型共济失调、Roussy-Levy共济失调等。 小脑共济失调临床表现

异常步态分类

临床常见异常步态如下: (1)臀大肌(髋伸肌)步态(gluteus maximus gait):臀大肌无力者,而关节后伸无力,足跟着地时常用力将胸部后仰,使重力线落在髋关节后方,以维持够关节被动伸展,站立中期时膝关节绷直,形成仰胸挺腰腹的臀大肌步态。 (2)臀中肌步态(gluteus medius gait):臀中肌麻痹多由脊髓灰质炎引起,一侧臀中肌麻痹时,不能固定骨盆,也无力提起、外展和旋转大腿,髋关节侧方稳定受到影响,表现为行走中患腿站立相时,躯干向患侧侧弯,以避免健侧骨盆下降过多,从而维持平衡。两侧臀中肌受损时,其步态特殊,步行时上身左右交替摇摆,状如鸭步。(3)股四头肌步态(quadriceps gait):股四头肌麻痹者,行走中患侧腿站立相伸膝的稳定性将受到影响,表现为足跟着地后,臀大肌为代偿股四头肌的功能而使髋关节伸展,膝关节被动伸直,造成膝反张。如同时有伸髋肌无力,则患者俯身用手按压大腿,使膝伸直。 (4)跨阈或垂足步态(steppage or footdrop gait):胫前肌麻痹者,因足下垂,摆动期髋及膝屈曲度代偿性增大,形成跨越步。 (5)减痛步态(antalgic gait):一侧下肢出现疼痛时,常呈现出减痛步态,其特点为患侧站立相时间缩短,以尽量减少患肢负重,步幅变短。此外,患者常一手按住疼痛部位,另一上肢伸展。疼痛部位不同,表现可有些差异。髋关节疼痛者,患肢负重时同侧肩下降,躯干稍倾斜,患侧下肢外旋、屈曲位,尽量避免足跟击地。膝关节疼痛患者膝稍屈,以足趾着地行走。 (6)帕金森步态(Parkinson gait):是一种极为刻板的步态,表现为步行启动困难,行走时双上肢僵硬而缺乏伴随的运动,躯干前倾,髋膝关节轻度屈曲,踝关节于迈步相时无跖屈,拖步,步幅缩短。由于帕金森病患者常表现为屈曲姿势,致使重心前移。为了保持平衡,患者小步幅快速向前行走,不能随意骤停或转向,呈现出前冲或慌张步态。 (7)偏瘫步态(hemiplegic galt):指一侧肢体正常,而另一侧肢体因各种疾病造成瘫痪所形成的步态。其典型特征为患侧膝关节因僵硬而于迈步相时活动范围减小,患侧足下垂内翻,为了将瘫痪侧下肢向前迈步,迈步相患侧代偿性骨盆上提、髋关节外展、外旋,使患侧下肢经外侧划一个半圆弧,而将患侧下肢回旋向前迈出,故又称为划圈步态。 (8)剪刀步态(scissors’gait):是痉挛型脑性瘫痪的典型步态。由于髋关节内收肌痉挛,行走时迈步相下肢向前内侧迈出,双膝内侧常相互摩擦碰撞,足尖着地,呈剪刀步或交叉步,交叉严重时步行困难。 (9)痉挛性截瘫步态(spastic paraplegic gait):脊髓损伤所致截瘫患者,如脊髓损伤部位稍高且损害程度较重但能拄双拐行走时,双下肢可因肌张力高而始终保持伸直,行走时出现剪刀步,在足底着地时伴有踝阵挛,呈痉挛性截瘫步态,使行走更加困难。如脊髓损伤部位较低且能用或不用双拐行走时,步态可呈现为臀大肌步态、垂足步态或仅有轻微异常。 (10)小脑共济失调步态(cerebellar ataxic gait):为小脑功能障碍所致。患者行走时不能走直线,呈曲线或“Z” 形前进,两上肢外展以保持身体平衡。因步行摇晃不稳,状如醉汉,故又称酩酊或醉汉步态。

步态异常和平衡障碍

步态异常和平衡障碍 患病率、发病率、死亡率 步态异常与平衡障碍常见于中老年人,并增加了他们跌倒、受伤的风险。在超过65岁的老年人中,有15%可观察到步态异常的表现。80岁以上老年人有1/4需要借助机械辅助器来行走。8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步态异常的患病率可达40%。在流行病学研究中,步态异常一直作为跌倒与损伤的一主要危险因素。 很多老年人称其有平衡障碍、有过跌倒的经历或害怕跌倒。前瞻性研究表明,在65岁以上人群中,每年有30%会跌倒;而这一比例在年老体弱者及养老院的患者中会更高。在75岁以上老年人中,每年有8%会遭受与跌倒相关的严重损伤.髋关节骨折常需要入院治疗及疗养院治疗.除了身患残疾的病人,有另外一部分人的自主行动功能受到焦虑情绪及害怕跌倒的限制.由于害怕跌倒,近1/5的老年人会主动限制活动。行走受限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提高了发病率与死亡率。 解剖与生理 双足直立步态有赖于姿势调控与行动的成功整合。这些功能区域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广泛分布。双足行走的生物力学很复杂,任何级别的神经功能缺损均可导致行走功能受累。位于脑干、小脑、前脑的指挥控制中心,调节脊髓模式发生器以促进迈步动作。脊髓横断后,在四足动物中可引出“虚拟运动”这一运动形式,而在灵长类动物中这一能力是受限制的。灵长类动物迈步运动的发生与位于脑桥被盖部、中脑和丘脑下区的运动中心有关,并通过网状结构与脊髓腹内侧的下行传导束来实现协调运动。大脑则提供了运动目标,参与回避障碍,并根据环境与地形调整运动程序。 姿势调控通过步态运动,能维持支撑面上的重心平衡。无意识的姿势调节保持了站立平衡:腿部肌肉的长潜伏期反应在扰动后开始的110毫秒是可被测量的。重心前移推进了迈步运动,如在稳定范围内不能维持重心则会导致跌倒。动力学平衡的解剖基础仍未十分明确,

共济失调的鉴别诊断

共济失调的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 1、感觉性共济失调 (1)周围神经病变 临床上常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多发性神经炎,如中毒性、代谢性、遗传性多发神经炎等。主要表现为四肢远端对称性的感觉、运动和营养障碍、肌张力减低、腱反射消失、肌肉有压痛等。其共济失调的主要特点是四肢的共济失调,下肢重于上肢,远端重于近端,闭目时加重。本型有深感觉障碍,无Argyll-Robertson氏瞳孔,无括约肌障碍,以上三点可与后束型或脊髓痨鉴别。 (2)后根病变 多发性神经根炎病例可出现共济失调,伴有感觉异常,末梢型感觉障碍、肌痛、肌张力减低、腱反射消失等症状和脑脊液蛋白增高。脊髓痨损害后根及后束,出现典型的感觉性共济失调。并可有闪电样疼痛,躯体束带感、括约肌功能障碍、Argyll-Robertson氏瞳孔、膝、跟腱反射减低或消失,血和脑脊液华康氏反应阳性。 (3)后束病变 各种原因损害脊髓后束者都可出现感觉性共济失调,如亚急性合并变性,脊髓后方肿瘤,脊髓型遗传性共济失调等。其特点是感觉分离,即触觉、温痛觉无损害,而位置觉、压觉及震动觉减低或消失。亚急性合并变性者常合并锥体束损害而有两下肢肌力减退、腱反射亢进和病理征阳性,也可有多发性神经炎表现和恶性贫血,胃液分析常有游离酸减低。脊髓后方肿瘤常先有神经根痛,以后逐渐发生感觉性共济失调症状,往往伴有传导束型浅感觉障碍和锥体束征,腰穿有椎管阻塞症状,脑脊液中蛋白质增多。 (4)脑干病变 凡损害延及后束或其核或桥脑和中脑的内侧丘系时均可发生感觉性共济失调。延髓病变其共济失调在同侧,桥脑、中枢病变共济失调在对侧,其特点是伴有病变同侧的颅神经损害症状,且大多伴有小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