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软性印刷电路板的应用及发展(FPC)

软性印刷电路板的应用及发展(FPC)

印刷电路板基础知识

印刷电路板(PCB)基础知识 对PC中的主板、显示卡来说,最基本的部分莫过于印刷电路板(PCB : Printed Circuit Board)了,它是各种板卡工作的基础。对具体产品而言,印刷电路板的设计与制造水平,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的各项指标和最终性能。 什么是印刷电路板(PCB : Printed Circuit Board) 印刷电路板(PCB : Printed Circuit Board)几乎是任何电子产品的基础,出现在几乎每一种电子设备中,一般说来,如果在某样设备中有电子元器件,那么它们也都是被安装在大小各异的 PCB上。 除了固定各种元器件外,PCB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各项元器件之间的连接电路。随着电子设备越来越复杂,需要的元器件越来越多,PCB上头的线路与元器件也越来越密集了。 电路板本身是由绝缘隔热、并无法弯曲的材质制作而成,在表面可以看到的细小线路材料是铜箔。在被加工之前,铜箔是覆盖在整个电路板上的,而在制造过程中部份被蚀刻处理掉,留下来的部份就变成网状的细小线路了。——因这个加工生产过程,多是通过印刷方式形成供蚀刻的轮廓,故尔才得到印刷电路板的命名。国。——这些线路被称作导线(conductor pattern)或称布线,并用来提供PCB上元器件的电路连接。

PCB中的导线(Conductor Pattern) PCB上元器件的安装 为了将元器件固定在PCB上面,需要它们的接脚直接焊在布线上。在最基本的PCB(单面板)上,元器件都集中在其中一面,导线则都集中在另一面。这么一来就需要在板子上打洞,以便接脚才能穿过板子到另一面,所以元器件的接脚是焊在另一面上的。因为如此,PCB的正反面分别被称为元器件面(Component Side)与焊接面(Solder Side)。 对于部分可能需要频繁拔插的元器件,比如说主板上的CPU,需要给用户可以自行调整、升级的选择,就不能直接将CPU焊在主板上了,这时候便需要用到插座(Socket):虽然插座是直接焊在电路板上,但元器件可以随意地拆装。如下方的Socket插座,即可以让元器件(这里指的是CPU)轻松插进插座,也可以拆下来。插座旁的固定杆,可以在您插进元器件后将其固

挠性和刚性-挠性印制电路板的制造工艺

挠性和刚性-挠性印制电路板的制造工艺 前言 挠性印制电路板的发展和广泛应用,是因为它有着显著的优越性,它的结构灵活、体积小、重量轻(由薄膜构成)。它除静态挠曲外,还能作动态挠曲、卷曲和折叠等。它能向三维空间扩展,提高了电路设计和机械结构设计的自由度和灵活性,可以在x、y、z平面上布线,减少界面连接点,既减少了整机工作量和装配的差错,又大大提高电子设备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挠性印制板的应用的领域更为广泛,如计算机、通信机、仪器仪表、医疗器械、军事和航天等方面。随着微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设备的小型化和多功能化的发展趋势,拉动其发展的的主要是hdd用的无线浮动磁头、中继器和csp(chip scale package)所采用的内插器以及广泛应用的便携式电话、平面显示器等新的挠性板应用领域,特别是高密度互连结构(hdi)用的挠性板的应用,将极大地带动挠性印制电路技术的迅猛发层。高密度挠性印制电路板成为各种类型控制系统的重要的组装件。使挠性印制电路板应用获得长足的发展,迫使原低产量、高成本、高技术含量转化为常用技术时,面对全球经济化的趋势下,就必须考虑低成本、高产量化的问题,以满足市埸迅猛增长的需要。特别是高密度挠性印制电路需求量倍增,一个重要的驱动因素-硬盘驱动器,可望将市埸继续推进到至少2004年。 一.挠性印制电路板的结构形式 从目前使用的规格数量统计,主要有四种结构类型的挠性板:第一种是单面挠性印制电路板,它的特点就是结构简单,制作起来方便,其质量也最容易控制;第二种是双面挠性印制电路板,它的结构就比单面就复杂的多,特别是要经过镀覆孔的处理,控制难度就要高些;第三种就是多层挠性板,其结构形式就更复杂,工艺质量就更难控制,第六种是刚-挠性单面印制电路板;第五种是刚挠双面印制电路板;第六种是刚挠多层板。后三种类型结构的印制电路板,比前三种类型结构的板制造起来就更加有难度。这种挠性或刚挠性类型的结构形式请见以下系列图示: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挠性印制电路板(FPC)项目计划书

挠性印制电路板(FPC)项目 计划书 规划设计/投资方案/产业运营

摘要 印制电路板(PCB)是在通用基材上按预定设计形成点间连接的印制板,起到连接及信号传输的作用,素有“电子产品之母”之称。按柔软度划分,PCB又可分为刚性印制电路板、挠性印制电路板(FPC)和刚挠结合印制电 路板。FPC具有配线密度高、重量轻、厚度薄、可折叠弯曲、三维布线等优势,顺应电子产品智能化、便携化发展趋势,近些年成为PCB中增速较快 的重要品类。 该挠性印制电路板(FPC)项目计划总投资2312.68万元,其中: 固定资产投资1967.5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5.08%;流动资金 345.1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4.92%。 本期项目达产年营业收入2316.00万元,总成本费用1748.63万元,税金及附加37.73万元,利润总额567.37万元,利税总额683.36万元,税后净利润425.53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257.83万元;达产 年投资利润率24.53%,投资利税率29.55%,投资回报率18.40%,全部投资回收期6.93年,提供就业职位43个。

挠性印制电路板(FPC)项目计划书目录 第一章概论 一、项目名称及建设性质 二、项目承办单位 三、战略合作单位 四、项目提出的理由 五、项目选址及用地综述 六、土建工程建设指标 七、设备购置 八、产品规划方案 九、原材料供应 十、项目能耗分析 十一、环境保护 十二、项目建设符合性 十三、项目进度规划 十四、投资估算及经济效益分析 十五、报告说明 十六、项目评价 十七、主要经济指标

第二章背景及必要性 一、项目承办单位背景分析 二、产业政策及发展规划 三、鼓励中小企业发展 四、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五、区域经济发展概况 六、项目必要性分析 第三章项目建设规模 一、产品规划 二、建设规模 第四章选址科学性分析 一、项目选址原则 二、项目选址 三、建设条件分析 四、用地控制指标 五、用地总体要求 六、节约用地措施 七、总图布置方案 八、运输组成 九、选址综合评价

软性线路用板材质及功能用途简介

软性线路用板材质及功能用途简介 早期软性印刷电路板(以下简称软板) 主要应用在小型或薄形电子机构及硬板间的连接等领域。1970 年代末期则逐渐应用在计算机、照相机、印表机、汽车音响及硬碟机等电子资讯产品。目前日本软板应用市场仍以消费性电子产品为主,而美国则由以往的军事用途逐渐转成消费性民生用途。 软板的功能可区分为四种,分别为引线路(Lead Line)、印刷电路(Printed Circuit)、连接器(Connector) 以及多功能整合系统(Integration of Function),用途涵盖了电脑、电脑周边辅助系统、消费性民生电器及汽车等范围。 ●COPPER Clad Laminater 铜箔基层板(CCL) CU (Copper foil) : E.D.及R.A.铜箔 Cu 铜层,铜皮分为RA, Rolled Annealed Copper 及ED,Electrodeposited, 两者因制造原理不同,而产生特性不一样,ED 铜制造成本低但易碎在做Bend 或Driver 时铜面体易断。RA 铜制造成本高但柔性佳,所以FPC 铜箔以RA 铜为主。 A (Adhesive) : 压克力及环氧树脂热固胶 胶层Adhesive为压克力Acrylic及环氧树脂Mo Epoxy两大系。 PI (Kapton) : Polyimide(聚亚胺薄膜) PI 为Polyimide 缩写。在杜邦称Kapton、厚度单位1/1000 inch lmil。特性为可薄,耐高温、抗药性强、电绝缘性佳,现FPC绝缘层有焊接要求凡手足Kapton。 ●特性: 具高度曲挠性,可立体配线,依空间限制改变形状。 耐高低温,耐燃。 可折叠而不影响讯号传递功能,可防止静电干扰。 化学变化稳定,安定性、可信赖度高。 利於相关产品之设计,可减少装配工时及错误,并提高有关产品之使用寿命。 使应用产品体积缩小,重量大幅减轻,功能增加,成本降低。 聚醯亚胺树脂(Polyimide Resin) 聚醯亚胺树脂是以由含氧层基和无水苯均四酸的反应产生的聚苯均四酸亚胺为代表,拥有亚胺五负环的耐热型树脂的通称。 聚醯亚胺树脂是所有高耐热型聚合体中用途最广的一种。它能造成如聚苯均四酸亚胺及其他种种感应体,同时也能使其多机能化,所以用途才会那麽广。聚苯均四酸亚胺的用途虽然为了它不会溶融而受到很大的限制,自从开发成功只要稍微牺牲其耐热性就可以造出用溶媒能使其溶融或能溶融成形的聚醯亚胺之後,其用途很快就广起来。 以印刷电路板用的聚醯亚胺树脂来说,耐热性之外还要注重其成形性、机械特性、尺寸稳定性、电气特性、成本等问题。因此在使用上受了不少限制。为了这些理由,目前只有几种加成聚合型热硬化型聚醯亚胺被用於十层以上的多层印刷电路板而已。 不过,今後的用量相信会持续增加,如下表。此外,可挠性电路板的底层保护膜目前所用的仍然都是聚苯均四酸亚胺。 印刷电路板用的导体都是造成薄箔状的铜。就是所谓的铜箔。依其制法可分为电解铜箔及压延铜箔。 功能目的用途 引线路硬式印刷电路板间之连接、立体电路、可动式电路、高密度电路。商用电子设备、汽车仪表板、印表机、硬碟机、软碟机、传真机、车用行动电话、一般电话、笔记型电脑等。 印刷电路高密度薄型立体电路照相机、摄影机、CD-ROM、硬碟、手表等。 连接器低成本硬板间之连接各类电子产品 多功能整合系统硬板引线路及连接器之整合电脑、照相机、医疗仪器设备

高频软性印刷电路板v1

高頻軟性印刷電路板 摘要 電路板產業中的軟性電路板已成為產業成長的主要推動力,伴隨資通訊行動化的產業與技術趨勢,軟板的發展政方興未艾。隨者應用產品功能強化及整合,高寬頻及高速的新一代軟板將被期待成為下一波市場成長的主力,可以想像在高階智慧手機及平板電腦等攜帶式電子裝置的推波助瀾下,高頻軟板的需限將逐漸浮上檯面。本文將就軟板的技術市場趨勢做導入,再從高頻的定義與需求做說明,接著帶出高頻軟板材料的種類與發展,並以高頻軟板應用的重點-阻抗匹配做詳細說明,以強化高頻軟板對材料及製程的相互依存性,最後再將影響高頻訊號傳輸的關鍵要因做陳述。軟板的高頻化已成為軟板產品與技術的必然,這一趨勢將使軟板由材料、製程及設計端都必須做不同的選擇及思考,對軟板的發展將是重要的里程碑,也是軟板產業及業者必須要面對的重要議題,希望本文可以提供大家一個深入此一議題的開端,及早對高頻軟板做佈局與準備。 前言 這些年來隨著資通訊行動化及個人化的發展越趨蓬勃,具有輕量薄型的軟性印刷電路板(軟板-FPC)市場與需求遽增,使得原本在電路板產業中屬於寡眾的軟板一夕成為當紅炸子雞,不僅在市場成長比例增加最快,也在整體產業比例由過去的個位數成長到接近20%。由應用產品的驅動來看,行動通訊的智慧手機及平板電腦已經成為現代人必備工具,恰好這二種終端應用產品使用到的軟板數量最多,一般每支(每台)都會使用超過10塊以上的軟板(圖一及圖二),在這一股成長勢力及風潮帶動下,軟板的榮景將會再持續好一段時間。 圖一軟板在終端電子產品應用的分類(來源:台新投顧2012.09)

圖二各類資通訊電子產品使用軟板的狀況(來源:台新投顧2012.09) 再由技術發展趨勢來看,隨著終端應用產品的功能整合越來越強、解析度越來要求越高、反應速度必須越來越快、儲存容量越來越大的整體需求下,軟板技術也必須做搭配。因此,軟板高頻高速化、功能化的趨勢發展越發明顯,但不論軟板技術需求如何演進,軟板薄型化是永遠不變的必要。亦即,所有的軟板新技術發展都必須考慮與薄型化一起考慮,因為應用產品的薄型永遠是王道,這也緊緊牽動軟板技術的發展動向。高頻軟板已經是軟板技術的三大趨勢之一,主要在迎合行動通訊電子產品功能的強化及整合,例如,手機整合越來越多的功能,除了一般的聲音及影像功能外,包括照相、藍芽、Wi-Fi、3G上網等,未來包括指紋辨識及各項感測原件的整合進來,使得所需的頻寬是必要增加,當然做為訊號傳輸的軟板高頻高速的需求浮現。電路訊號傳輸的高頻化,基板材料將是主要的關鍵,於是,低介電與低傳輸損失的軟性基板材料,成為這一波軟板高頻化的主要訴求。 高頻的定義與需求 在電路訊號的傳輸領域裏,一般是定義傳輸頻率大於300MHz時稱之為高頻(傳輸波長小於1m的短波)。高頻訊號傳輸需求的動力有以下幾個原因:1.原屬軍事用途的高頻通訊頻道,部分讓給民用(1990‘s),使遠距高頻通訊、導航、醫療、運輸、交通等迅速發展;2.高保密、高傳輸品質使行動通訊往高頻化發展,高劃質、高傳輸容量使衛星、微波及光纖通訊高頻化;3.計算機技術處理能力增加,訊號記憶容量增大,訊號傳送高速化需求迫切。電子產品的高速高頻化,對於傳輸電路的特性上產生很大的變化。 高頻電路的需求內涵就是傳輸訊號的速度及品質。而影響這二項的主要因素是傳輸材料的電氣特性,亦即材料的介電常數(Dielectric constant)與介電損失(Dielectric loss),我們由以下的電氣訊號傳輸公式來說明: V=K×C/(Dk)1/2Td=L×(Dk)1/2/C Transmission Loss=K×f×(Dk)1/2× tanδ 其中V:訊號傳輸速度;T d:訊號傳輸延遲;C:光速;K:常數;Dk:介電常數(Dielectric constant);tanδ:介電損失(Df,Dielectric loss),以高速傳輸來說,若要提高訊號傳速度,必須要有低的材料介電常數;同理,若要降低訊號傳輸的延遲,也一樣要藉由低介電常數的材料來達成。若以訊號傳輸的品質而言,要有優質的訊號傳輸

FPC软性电路板术语速查.

FPC软性电路板术语速查 蚀刻相关术语 侧蚀: 发生在抗蚀层图形下面导线侧壁的蚀刻称为侧蚀。侧蚀的程度是以侧向蚀刻的宽度来表示。侧蚀与蚀刻液种类,组成和所使用的蚀刻工艺及设备有关。 蚀刻系数: 导线厚度(不包括镀层厚度)与侧蚀量的比值称为蚀刻系数。 蚀刻系数=V/X 用蚀刻系数的高低来衡量侧蚀量的大小。蚀刻系数越高,侧蚀量越少。在印制板的蚀刻操作中,希望有较高的蚀刻系数,尤其是高密度的精细导线的印制板更是如此。 镀层增宽: 在图形电镀时,由于电镀金属层的厚度超过电镀抗蚀层的厚度,而使导线宽度增加,称为镀层增宽。镀层增宽与电镀抗蚀层的厚度和电镀层的总厚度有直接关系。实际生产时,应尽量避免产生镀层增宽。 镀层突沿: 金属抗蚀镀层增宽与侧蚀量的总和叫镀层突沿。如果没有镀层增宽,镀层突沿就等于侧蚀量。 蚀刻速率: 蚀刻液在单位时间内溶解金属的深度(常以μm/min表示)或溶解一定厚度的金属所需的时间(min)。 溶铜量: 在一定的允许蚀刻速率下,蚀刻液溶解铜的量。常以每升蚀刻液中溶解多少克铜(g/l)来表示。对特定的蚀刻液,其溶铜能力是一定的。 PCB设计基本概念 1、“层(Layer) ”的概念 与字处理或其它许多软件中为实现图、文、色彩等的嵌套与合成而引入的“层”的概念有所同,Protel 的“层”不是虚拟的,而是印刷板材料本身实实在在的各铜箔层。现今,由于电子线路的元件密集安装。防干扰和布线等特殊要求,一些较新的电子产品中所用的印刷板不仅有上下两面供走线,在板的中间还设有能被特殊加工的夹层铜箔,例如,现在的计算机主板所用的印板材料多在4层以上。这些层因加工相对较难而大多用于设置走线较为简单的电源布线层(如软件中的Ground Dever和Power Dever),并常用大面积填充的办法来布线(如软件中的ExternaI P1a11e和Fill)。上下位置的表面层与中间各层需要连通的地方用软件中提到的所谓“过孔(Via)”来沟通。有了以上解释,就不难理解“多层焊盘”和“布线层设置”的有关概念了。举个简单的例子,不少人布线完成,到打印出来时方才发现很多连线的终端都没有焊盘,其实这是自己添加器件库时忽略了“层”的概念,没把自己绘制封装的焊盘特性定义为”多层(Mulii一Layer)的缘故。要提醒的是,一旦选定了所用印板的层数,务必关闭那些未被使用的层,免得惹事生非走弯路。 2、过孔(Via)

挠性印制电路板(FPC)项目财务分析表

挠性印制电路板(FPC)项目财务分析表 一、项目提出的理由 把创新作为引领转型发展的第一动力,激发各类人才创造活力, 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对标国际先进水平,打造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构筑支撑我市转型发展新的竞争优势。 强化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大力拓展网络经济。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 环境,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健全创新创业的体制机制,推进人才 等创新要素集聚,打造区域创新高地。 (一)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作用 推动重点领域创新。瞄准重点产业技术瓶颈和产业竞争力提升需求,推进实施联合技术攻关。加快突破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 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海洋开发利用等前沿领域关键技术,提升 基础材料、核心零部件和先进工艺水平。 提升创新支撑能力。围绕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构建运行高效、开放共享、引领发展的创新支撑体系,加快布局、提升一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组建产业技术创 新联盟或协同创新中心。

(二)大力拓展网络经济 夯实互联网应用基础。促进互联网深度广泛应用,带动产业变革 和商业模式、服务模式、管理模式创新,拓展网络经济空间。鼓励互 联网骨干企业开放平台资源,围绕重点领域加强行业云服务平台建设,支持行业信息系统向云平台迁移。加快关键技术突破,推进物联网感 知设施统一规划布局。 加快多领域互联网融合发展。加快推进基于互联网的产业组织、 商业模式、供应链、物流链等各类创新,培育新兴业态和新增长点。 培育互联网生态体系,加快互联网创新要素向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渗透,形成网络化协同分工新格局。引导大型互联网企业向小微企业和 创业团队开放创新资源,鼓励建立基于互联网的开放式创新联盟。促 进“互联网+”新业态创新,鼓励搭建资源开放共享平台,积极发展 分享经济形态。 (三)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建设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平台。实施双创行动计划,构建低成本、 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服务平台。加强信息资源整合和政策集中 发布,向创业者开放专利信息资源和科研基地。鼓励龙头企业、高校 院所建立技术转移和服务平台,向中小微企业、创业者提供技术支撑

软性电路板用基材

软性电路板用基材 1.背景说明 信息与通讯电子、半导体及光电产业已成为全球产业发展的主流,电子产品朝向可携化、高密度化、高可靠性、低成本化的潮流与需求发展下,有机高分子薄膜材料的才有变成主要发展趋势。而这些产业所需的高性能薄膜中主要以高温型有机高分子聚合物为主,因为有机高分子聚合物有取得容易、电气绝缘性佳、加工成型容易等优势。在符合以上特性的有机高分子中,主要的高温稳定材料有聚亚酰胺薄膜(Polyimide Film ,简称PI) 、聚碳酸酯薄膜(polycarbonate Film ,简称PC)、聚醚亚胺薄膜(polyetherimide Film ,简称PEI)、聚醚砜薄膜(Polyester film ,简称PES),及相对耐温性较差的聚酯薄膜(Polyester film ,简称PET)等。其他尚有多种此类可耐高温的有机高分子薄膜可被使用,其主要选择的依据乃依产品其应用特性与制程需求来判断。 在有机高分子聚合材料的分类中,一般可以区分为非结晶性(Amorphous)材料与半结晶性(Semi-Crystalline)材料两种。半结晶特性材料有一整齐排列的分子结构和清楚明确的熔化点,当温度升高是,半结晶材料不会渐渐地软化而是维持硬度直到吸收一定的热能之后快速的改变为低粘度的液体,这些材料也有很好的耐化学性,在玻璃转化温度(Tg)以上虽然超过其承载负荷的能力,半结晶特性材料仍能维持适当的强度和刚性。因此,半结晶性高分子材料则有一不规则排列的分子结构,一般而言没有一个明确的熔化点。当温度升高时会渐渐软化,通常非结晶性特性材料比半结晶性材料的耐温性为差,较易受热变形,但有较低的收缩率和较不易翘曲的特点。 就耐温性将高分子材料做进一步分类,我们可以从各种材料的玻璃转化温度(Tg)或耐温高低,大略区分出材料的耐温特性的等级。高性能塑料(High Performance Plastics),这也是当今高性能薄膜电子材料中重要的族群,位于最上层的聚酰胺材料(Polyimide ,PI)玻璃转化温度(Tg)高达380℃,在耐温特性上凌驾所有的高分子材料,在高分子材料薄膜类中更是无其它材料能出其右。除此之外,上述说明中提及的非结晶性与半结晶性材料分类,聚亚酰胺很难归类是哪一类,其分子结构中除了大部份属于非结晶性结构,但聚亚酰胺分子结构中同时存在小部分的结晶结构,但其比例小于10%,不能归类为半结晶材料。因此。聚亚酰胺同时具备了非结晶性与半结晶性材料的优点,如聚亚酰胺在薄膜状态下呈现非结晶性材料的透明且柔软的特性,也具有半结晶性材料额耐化性欲尺寸安定特性,而这些特性正是软板材料所要具备的,这样的结构域所发展的特色是有机高分子材料中少有的。 聚亚酰胺薄膜在很宽的温度范围(-269~400℃)内具有稳定而优异的物理、化学、电气和机械性能,是其它有机高分子材料所无法比拟的,可在450℃短时间内保持其物理性能,长期使用温度高达300℃。不仅如此,聚亚酰胺膜的耐辐射和资通讯产业的应用,聚亚酰胺薄膜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2.聚亚酰胺基材的功用 聚亚酰胺树脂具有相当优异的耐热特性、耐化学药品性、机械性质及电气性质,因此广泛应用于航空、电机、机械、汽车、电子等各种产业中。今年来谷内半导体、电子、通讯等相关产业蓬勃发展,带动国内经济发展,对于电子用化学品和材料的需求亦日益提升,聚亚酰胺树脂在电子材料上也扮演着重要角色。聚亚酰胺树脂在电子相关产业之应用型以薄膜和涂料为主,主要应用在IC半导体制造、软性电路板、液晶显示器等,在所应用的产品中又

软性板(FPC)常识

软性板(FPC)常识 柔性印刷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是用柔性的绝缘基材制成的印刷电路,具有许多硬性印刷电路板不具备的优点。例如它可以自由弯曲、卷绕、折叠,可依照空间布局要求任意安排,并在三维空间任意移动和伸缩,从而达到元器件装配和导线连接的一体化。利用FPC可大大缩小电子产品的体积,适用电子产品向高密度、小型化、高可靠方向发展的需要。因此,FPC在航天、军事、移动通讯、手提电脑、计算机外设、PDA、数字相机等领域或产品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FPC还具有良好的散热性和可焊性以及易于装连、综合成本较低等优点,软硬结合的设计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柔性基材在元件承载能力上的略微不足。 柔性印刷线路板有单面、双面和多层板之分。所采用的基材以聚酰亚胺覆铜板为主。此种材料耐热性高、尺寸稳定性好,与兼有机械保护和良好电气绝缘性能的覆盖膜通过压制而成最终产品。双面、多层印制线路板的表层和内层导体通过金属化实现内外层电路的电气连接。 指标名称参数值 基材厚度(μm)聚酰亚胺25,35,50 聚酯25,50,75,100 铜导体厚度(μm)18,35,50,70,105 最小线宽线距(mm)0.1/0.1 最小孔径(mm)0.3 最大单片产品尺寸(mm×mm)350×350 抗剥强度(n/mm) 1.0 绝缘电阻(MΩ )﹥500 绝缘强度(V/mm)﹥1000 耐焊性聚酰亚胺260℃ 10秒 聚酯243℃ 5秒 手机折叠处FPC(AIR GAP)设计说明 大家好,因为长期从事手机折叠处FPC的技术应用和营销工作,故对此方面的FPC设计有些许经验,在此与大家讨论一下。其中涉及的一些技术参数以本公司规范为基准。 众所周知,手机折叠处用的FPC需要非常好的柔韧性,因为信息产业部对折叠手机的翻盖寿命要求是5万次,而目前国内的一线手机厂对此要求是8-10万次。故FPC是影响折叠手机品质的关键因素。其实,折叠手机的翻盖寿命不完全决定于FPC,准确的说应该是FPC与转轴机构的配合性。所以,最根源的方式应该是FPC厂商在手机的机构设计同时要参与进去,但目前很难做到。因此就我们就FPC端先做讨论,因为这是我们的本行。 1)材料的选择:为了保证弯折性能,建议选择0.5mil/0.5oz的单面基板,压延铜(RA);Cover layer(覆盖膜)选择0.5mil。 2)层数选择:目前彩屏手机一般是采用40PIN的Connector,实际走线在34条-40条之间,FPC的外形宽度为3.2-4mm;如果采用3mil的线宽,40条线,则只要有3.6mm的宽度就可以设计成两层线路。0.5oz,3mil 线宽的耐电流强度为70UA。 3)弯折区域线路设计:a)需弯折部分中不能有通孔;b)线路的最两侧追加保护铜线,如果空间不足,选择在弯折部分的内R角追加保护铜线。c)线路中的连接部分需设计成弧线。 4)弯折区域设计(air gap):弯折区域需做分层设计,将胶去掉,便于分散应力的作用。弯折的区域在不影响装配的情况下,越大越好。 5)屏蔽层设计:目前手机屏蔽层一般采用银浆和铜箔,日本手机有采用银箔的设计。a)采用银浆屏蔽层,减少了活动的实际层数,便于装配,工艺简单,成本较低。但银浆因为是混和物,电阻偏高,在1欧姆左右。因

挠性和刚挠印制板设计要求(doc 16页)

挠性和刚挠印制板设计要求(doc 16页)

挠性和刚挠印制板设计要求 1范围 1.1主题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电子设备用挠性和刚挠印制板设计要求和在挠性、刚挠印制板上安装元器件和组件的设计要求。 1.2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有或无屏蔽层、有或无增强层的挠性印制板,也适用于有或无金属化孔的刚挠印制板。 1.3分类 1.3.1类型 l型:单面挠性印制板。 可以有或无屏蔽层,也可有或无增强层。 2型:有金属化孔的双面挠性印制板。 可以有或无屏蔽层,也可有或无增强层。 3型:有金属化孔的多层挠性印制板。 可以有或无屏蔽层,也可有或无增强层。 4型:有金属化孔的多层刚挠印制板(导线层多于两层)。 5型:挠性印制板和刚性或挠性印制板粘成一体,在粘结区无金属化孔的印制板。其导线层多于一层。 1、2和3型印制板的屏蔽层不作为导体层(见5、11条)。 1.3.2类别 A类:在安装过程中能经受挠曲。 B类:在设计总图中规定能经受反复多次挠曲(通常不适用导体层数在2层以上的印制板)。 2引用文件 GB 2036—80印制电路名词术语和定义 GB 4588.3—88印制电路板设计和使用 GB 5489—85印制板制图 GB 8012-87铸造锡铅焊料

GBl3555-92印制电路用挠性覆铜箔聚酰亚胺薄膜 GBl4708-93挠性印制电路用涂胶聚酰亚胺薄膜 GJB 2142-94印制板用覆金属箔层压板总规范 SJ/T10309-92印制板用阻焊剂 3 术语 本标准中所用的术语及其定义按GB 2036的规定。 4 一般要求 4.1设计要点 挠性和刚挠印制板的设计要点应按本标准的规定。在设计总图、照相底图和生产底版中应包括质量一致性检验用附连板的图形,质量一致性检验用附连板应按附录A(补充件)的图Al设计。附连板应位于离板边缘不大于13mm和不小于6.4mm处,且应反映全部制造过程,包括覆盖层的制造过程。设计3型和4 型挠性或刚挠印制板时,质量一致性检验用附连板图形应放在最复杂的刚性或挠性部分。 4.2设计总图 除了本标准另有规定外,设计总图应按GB 5489和GB 4588.3制备。 设计总图应规定挠性和刚挠印制板的类型、尺寸和形状,所有孔的位置和尺寸,是否要凹蚀,可追溯性标记的位置,层间的隔离绝缘层,质量一致性检验用附连板的数量和位置,导体和非导体图形,或元件的形状和排列及挠性和刚挠印制板每个导体层的视图。不受孔尺寸和孔位控制的图形应正确标注尺寸,既可以特殊标注也可以用注释说明。图形的分步重复或质量一致性检验用附连板电路图形的位置改变都应符合4.3条的要求。设计总图上使用的所有术语定义应按照GB 2036的规定。 设计总图应注明设计挠性和刚挠印制板照相底图的要求(见4.2.5条)。设计总图应包括生产底版的复制件或照相底图的复制件。所有相应的详细技术要求(见第5章)应规定在设计总图上。 当合同或订单上规定使用自动化技术时,应提供包含制造每一张生产底版所需的全部计算机指令的磁带或磁盘。 4.2.1单张设计总图 单张设计总图是将所有的数据信息放在一张图上。如果图形复杂,孔太多,单张设计总图难于实现时,就应制备多张设计总图。 4.2.2多张设计总图 多张设计总图的第一张应规定挠性或刚挠印制板的尺寸和形状,增强板,所有孔的直径、偏差和位置,并包括所有注释。不受孔尺寸和孔位控制的图形应正

软性印刷电路板简介(doc 33页)

软性印刷电路板简介(doc 33页)

软性印刷电路板简介 1. 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简介 以俱挠性之基材制成之印刷电路板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可做3D 立体组装及动态挠曲等优。 2. 基本材料 2.1. 铜箔基材COPPER CLAD LAMINATE 由铜箔+胶+基材组合而成亦有无胶基材亦即仅铜箔+基材其价格较高在目前应用上较少除非特殊需求。 2.1.1. 铜箔Copper Foil 在材料上区分为压延铜(ROLLED ANNEAL Copper Foil)及电解铜 (ELECTRO DEPOSITED Copper Foil)两种在特性上来说压延铜之机械特性较佳有挠折性要求时大部分均选用压延铜厚度上则区分为1/2oz (0.7mil) 1oz 2oz 等三种一般均使用1oz。2.1.2. 基材Substrate 在材料上区分为PI (Polymide ) Film 及 PET (Polyester) Pilm 两种PI 之价格较高但其耐燃性较佳PET 价格较低但不耐热因此若有焊接需求时大部分均选用PI 材质厚度上则区分为1mil 2mil 两种。 2.1.3. 胶Adhesive 胶一般有Acrylic 胶及Expoxy 胶两种最常使用Expoxy 胶厚度上由0.4~1mil 均有一般使用1mil 胶厚

铜箔基材钻孔程序 B40 NNN RR 400(300) 铜箔基材品料号末三码版别程序格式(4000/3000) 覆盖膜钻孔程序 B45 NNN RR 40T(30B) 覆盖膜品料号末三码版别 40/30 程序格式 T 上CVL B 下CVL 加强片钻孔程序 B46 NNN RR 4#A 加强片品料号末三码版别 4 程序格式 # 离型纸方向 0-无, 1-上, 2-下, 3-双面 A 加强片A 背胶钻孔程序

JIS C 5016—1994日本工业标准 挠性印制线路板试验方法

日本工业标准挠性印制线路板试验方法 日本工业标准 JIS C 5016—1994 龚永林译 1.适用范围 本标准是规定了电子设备用的单面及双面的挠性印制线路板(以下称挠性印制板)的试验方法,与制造方法无关。 备注1).本标准不包括挠性多层印制板和刚挠印制板。 2).本标准中引用标准,见附表1所示。 3).本标准所对应国际标准如下: IEC 249—1(1982)印制电路基材第1部分:试验方法 IEC 326—2(1990)印制板第2部分:试验方法 2.术语定义 本标准用的主要术语的定义,是在JIS C 0010及JIS C 5603中规定。 3.试验状态 3.1 标准状态在专项标准没有规定时,试验是按JIS C 0010的5.3条[测定及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标准状态)]标准状态下进行(温度15~35℃,相对湿度25~75%,气压86~106Kpa)。但是,对标准状态下判别产生异疑时,或者有特别要求时,按3.2条。 另外,试验在标准状态进行有困难时,对判别不会产生疑问的,可以在标准状态以外的状态下进行。 3.2 判别状态判别状态是按JIS C 0010的5.2条[判别测定及判别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判别状态)]的判别状态(温度20±2℃,相对湿度60~70%,气压86~106Kpa)。 4.试样 4.1 试样的制作试样制作方法为(1)和(2)。 而要注意试样表面不可有油类、汗和其它污染。 (1)取样方法试样是从实际使用的挠性印制板中抽取。在专项标准指定形状和尺寸时,以不影响性能的方法切割试样。

而有设计的试验样板时,以此作为试样。 (2)试验图形的方法以4.2的试验图形为试样,试验对象是以与挠性印制板相同材料和制造方法制作的。 4.2 试验图形的形状和尺寸试验图形的形状和尺寸是附图1~8。 5.前处理 试样前处理是在标准状态下放置24±4小时。 6.外观 显微切片及其尺寸检验 6.1 外观外观检验是用目视或3~10倍放大镜,对照专项标准确认挠性印制板的品质,对外观、加工质量、图形等检查。 另外,用显微切片看试样加工质量状态时,用约250倍的显微镜,通常用环氧化树脂、聚脂树脂等填埋入试样,固化,切割试样的观察部分,研磨割切面,检查研磨面。 6.2 显微切片显微切片是在专项标准中规定,检查镀通孔、导体和挠性印制板的内部状态、外观、尺寸等。 (1)装置装置是研磨盘以及倍率从100倍到1000倍的显微镜。测定镀层厚度0.001mm以上精度的显微镜或者同等以上精度的物品。 (2)材料材料是脱模料,填埋用树脂,研磨布(#180、#400、#1000等)、研磨纸(#180、#400、#1000等),以及研磨料(铝、氧化铬等). (3)试样制作切割适当大小的试样,不可损伤观察部位,埋入填埋树脂。然后,用研磨布纸,从粒度粗到细依次进行精研磨,再在旋转的研磨盘的毛毡面上用流动研磨料进行细研磨。这研磨面必须与层间成85~95°范围。 在测定镀通孔镀层厚度时,显微切片显现的孔径尺寸必须是在事前测定孔直径的90%以上。另外,在必须有明显电镀层分界线时,试样研磨后可进行蚀刻。 (4)试验试验是按专项标准规定的项目,规定的倍率检查。 6.3 尺寸检验 6.3.1 外形 (1)装置装置是JIS B 7153中规定的工具显微镜,或者是具有同等以上精度的器具。

世界挠性印制电路板的发展历程

世界挠性印制电路板的发展历程 1898年,英国专利首次在世界上提出了石蜡纸基板中制作的扁平导体电路的发明。 20世纪最初几年内,大发明家爱迪生在实验记录中,设想了在类似薄膜上印刷厚膜电路(Polymen Thick Film)。六十几年后,当世界开始工业化生产挠性印制电路板时,人们惊奇的发现:爱迪生这一构想与现在的FPC产品形态是如此的接近。 1953年,英国ICI公司首先将聚酯薄膜实现了工业化的生产。这种基材在以后挠性覆铜板制造中得到采用。 1953年,美国开始研制以聚酯薄膜为基膜材料的FPC。 1960年,V.Dahlgreen发明在热塑性薄膜上粘接金属箔制成电路图形的制造技术。这一发明构成以后工业化生产FPC的雏形。 1963年,美国杜邦公司获得聚酰亚胺薄膜的发明成果。并于1965年生产出PI薄膜产品。在20世纪70年代初并率先实现了商品化。这种可作为FPC绝缘基膜用的PI薄膜的商品名为“Kapton”。杜邦公司在全世界首创的这种均苯型聚酰亚胺薄膜基材,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到80年代的中后期)一直独霸于挠性印制电路的基材的市场。 70年代初,美国PCB业首先将FPC工业商品化。最初主要在军工电子产品中得到使用。美国成为了世界工业化FPC的发源地。 1977年,美国人G.J.Taylor最早提出多层刚-挠性结合PCB的概念。 20世纪60年代末,我国电子部15所在我国率先开始进行了挠性印制电路板的制造技术研究开发的工作。70年代中期,上海无线电二十厂在几年的自主研究开发的基础上,在中国内地最早实现了FPC工业化生产(所生产的FPC为聚酯薄膜基材)。80年代初,北京15所在中国内地率先小批生产以聚酰亚胺为基膜的FPC产品。初期生产的FPC全部提供给军工电子产品用。1981年北京十五所的单面聚酰亚胺挠性印制电路(课题负责人王厚邦)和上海无线电二十厂的相同内容的课题(负责人孔祥林)共同获得当时电子部优秀科技成果奖。 1882-1983年王厚邦的课题组又完成了有金属化孔的双面聚酰亚胺挠性印制电路板的研制。成功的研制出电子扫描显微镜用的高精度高密度偏转线圈等全套双面聚酰亚胺挠性印制电路板,而且是用加成法制造的。1991年又完成了挠性印制电路用丙烯酸粘合剂膜的研制课题。性能达到国外同类产品先进水平。 1984年,日本钟渊化学公司独自开发出主要用于FCCL和PFC制造的聚酰亚胺薄膜产品(其商品名为“Apical”)。 80年代末,荷兰阿克苏公司在世界上率先研发出二层型FCCL(又称为无胶粘剂型FCCL)。当时并未得到重视与很快的应用。 1990年,韩国Young Poon公司与美国加州的Flex-LinkProduct公司签订了FPC技术转让的协议。1991年起,Young Poon公司在韩国Ansan的新工厂开始批量生产单、双面FPC。成为韩国第一个生产FPC的厂家。 1994年春,日本大型FPC生产企业——日东电工公司在我国广东深圳,投资建立起可年创15亿日元产值的FPC生产厂。该厂成为我国内地最早建立的生产FPC的外资企业。 1995年,韩国KCC集团在韩国的Ansan建立了专门生产FPC的子公司——Interflex 公司。进入21世纪后该公司成为了韩国生产FPC的最大企业。现在,占生产量70%左右为刚 -挠性PCB的这一FPC厂家的年产值,已超过日本FPC产值排名第四位的日东电工公司。 90年代中后期,由于高速发展的携带型电子产品对高密度FPC及刚挠性印制电路板的需求越来越增大之时,用无胶粘剂型FCCL制造的二层型FPC的热潮才开始正在兴起。

软性印刷电路板简介

軟性印刷電路板簡介 Introduction to F LEXIBLE P RINTED C IRCUIT 目錄 1. 軟板簡介 (1) 2. 基本材料 (1) 3. 常用單位 (2) 4. 軟板製程 (2) 4.1. 一般流程 (2) 4.2. 鑽孔 (3) 4.3. 黑孔/鍍銅 (4) 4.4. 壓膜/曝光 (6) 4.5. 顯影/蝕刻/剝膜 (8) 4.6. 微蝕 (8) 4.7. CVL 假接著/壓合 (9) 4.8. 沖孔 (9) 4.9. 鍍錫鉛 (9) 4.10. .................................... 水平噴錫9 4.11. .................................... 印刷10 4.12. .................................... 沖型10 4.13. .................................... 電測10 1. 軟板(F LEXIBLE P RINTED C IRCUIT)簡介 以俱撓性之基材製成之印刷電路板具有體積小重量輕可做3D 立體

組 裝及動態撓曲等優 2. 基本材料 2.1. 銅箔基材C OPPER C LAD L AMINATE 由銅箔+膠+基材組合而成亦有無膠基材亦即僅銅箔+基材其價格較高在目前應用上較少除非特殊需求 2.1.1. 銅箔Copper Foil 在材料上區分為壓延銅(R OLLED A NNEAL Copper Foil)及電解銅(E LECTRO D EPOSITED Copper Foil)兩種在特性上來說壓延銅 之機械特性較佳有撓折性要求時大部分均 選用壓延銅 厚度上則區分為1/2oz (0.7mil) 1oz 2oz 等三種一般均使用1oz 2.1.2. 基材Substrate 在材料上區分為PI (Polymide ) Film 及 PET (Polyester) Pilm 兩種PI 之價格較 高但其耐燃性較佳PET 價格較低但不 耐熱因此若有焊接需求時大部分均選用 PI 材質 厚度上則區分為1mil 2mil 兩種 2.1. 3. 膠Adhesive

软性印刷电路板简介1软板FLEXIBLEPRINTEDCIRCUIT简介以俱

软性印刷电路板简介 1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简介 以俱挠性之基材制成之印刷电路板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可做3D 立体组装及动态挠曲等优。 2. 基本材料 2.1. 铜箔基材COPPER CLAD LAMINATE 由铜箔+胶+基材组合而成亦有无胶基材亦即仅铜箔+基材其价格较高在目前应用上较少除非特殊需求。 2.1.1. 铜箔Copper Foil 在材料上区分为压延铜(ROLLED ANNEAL Copper Foil)及电解铜(ELECTRO DEPOSITED Copper Foil)两种在特性上来说压延铜之机械特性较佳有挠折性要求时大部分均选用压延铜厚度上则区分为1/2oz (0.7mil) 1oz 2oz 等三种一般均使用1oz。 2.1.2. 基材Substrate 在材料上区分为PI (Polymide ) Film 及PET (Polyester) Pilm 两种PI 之价格较高但其耐燃性较佳PET 价格较低但不耐热因此若有焊接需求时大部分均选用PI 材质厚度上则区分为1mil 2mil 两种。 2.1. 3. 胶Adhesive 胶一般有Acrylic 胶及Expoxy 胶两种最常使用Expoxy 胶厚度上由0.4~1mil 均有一般使用1mil 胶厚 2.2. 覆盖膜Coverlay 覆盖膜由基材+胶组合而成其基材亦区分为PI 与PET 两种视铜箔基材之材质选用搭配之覆盖膜覆盖膜之胶亦与铜箔基材之胶相同厚度则由0.5~1.4mil。 2.3. 补强材料Stiffener 软板上局部区域为了焊接零件或增加补强以便安装而另外压合上去之硬质材料。 2.3.1. 补强胶片区分为PI 及PET 两种材质 2.3.2. FR4 为Expoxy 材质 2.3.3. 树脂板一般称尿素板 补强材料一般均以感压胶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 与软板贴合但PI 补强胶片则均使用热熔胶(Thermosetting)压合。 2.4. 印刷油墨 印刷油墨一般区分为防焊油墨(Solder Mask 色) 文字油墨(Legen 白色黑色) 银浆油墨(Silver Ink 银色)三种而油墨种类又分为UV 硬化型(UV Cure)及热烘烤型(Thermal Post Cure)二种。 2.5. 表面处理 2.5.1. 防锈处理于裸铜面上抗氧化剂 2.5.2. 钖铅印刷于裸铜面上以钖膏印刷方式再过回焊炉 2.5. 3. 电镀电镀锡/铅(Sn/Pb) 镍/金(Ni/Au) 2.5.4. 化学沉积以化学药液沉积方式进行锡/铅镍/金表面处理 2.6. 背胶(双面胶) 胶系一般有Acrylic 胶及Silicone 胶等而双面胶又区分为有基材(Substrate)胶及无基材胶。 3. 常用单位 3.1. mil: 线宽/距之量测单位 1mil= 10-3 inch= 25.4x10-3 mm= 0.0254 mm 3.2. : 镀层厚度之量测单位 =10-6 inch 4. 软板制程 4.1. 一般流程 4.2. 钻孔NC Drilling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