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黄骅港自然条件

黄骅港自然条件

黄骅港自然条件
黄骅港自然条件

黄骅港自然条件

气象

黄骅新村气象站位于大口河河口三千吨级码头,117°51ˊE ,38°16ˊN。风速风向观测采用EL电接自记仪,24小时连续观测,风速感应

器离地高度9m。

气温

年平均气温:12.2

年平均最高气温:17.3

年平均最低气温:7.8

历年极端最高气温:37.7℃(1981年6月7

历年极端最低气温:-19.5℃(1983年12月30日

年日平均气温低于-5℃的天数为71天,低于-10℃的天数为23.8

降水

年平均降水量:501mm

历年最大年降水量:719.4mm(1984

历年最小年降水量:336.8mm(1982

历年最大一日降水量:136.8mm(1981年7月4

降水量主要集中在6、7、8三个月,占全年降水量的70%以上;日降水量大于25.0mm的年日数为5天,最多7

根据黄骅新村气象站2002年风的实测资料统计分析得出,该区常风向为E向,次常风向为SW,其出现频率分别为10.5%和9.8%;强风向

为E向和ENE,该向≥6级风的频率均为1.2%。详见风频率统计表2-1和

风玫瑰图。

黄骅港2002年风频率统计表

表2-1

图2-1 黄骅港风玫瑰图

雾日多出现在秋、冬两季。年平均雾日数为12.2天,最多20天。灾害性天气

影响本区大风的天气系统主要为寒潮和台风、龙卷风。多年资料统计,寒潮大风居多。应特别说明的是:2003年10月10日~13日黄骅

港海域出现一次偏NE向的大风过程,据中央气象台报告,这次偏NE向

大风为历史罕见,自有记录以来,46年内首次出现如此大风。黄骅港

区气象站观测资料,10月10日~13日≥7级风连续出现40小时,≥8级

风连续出现27小时,≥9级风连续出现8小时,瞬时最大风速达31.9m/s,风向为ENE。

1991年~2002年各向各级大风频率统计表

表2-2

相对湿度

年平均相对湿度:64%

水文

潮位

(1)基准面及其换算关系

平均海面

0.04m

1985国家高程系

2.40m 2.03m

黄骅零点

0.37m

黄骅港理论最低潮面

(2)潮汐性质及潮型

工程海域的潮汐性质属于不规则半日潮型,其(H

K1+H

O1

)/

H

M2

=0.64。

(3)潮位特征值(以黄骅港理论最低潮面为基准,下同)

最高高潮位:5.71m(1992年9月1

最低低潮位:0.26m(1983年3月18

平均高潮位:3.58m

平均低潮位:1.28m

平均海面: 2.40m

最大潮差: 4.14m(1985年2月12日)

最小潮差: 0.19m(1992年2月29日)

平均潮差: 2.30m

平均大潮高潮位:3.74m

平均大潮低潮位:1.14m

(4)设计水位

设计高水位:4.05m

设计低水位:0.62m

极端高水位:5.61m

极端低水位:-1.22m

(5)乘潮水位

全年乘潮水位见表2-3,冬三月(12月、次年1、2月)乘潮水位见

表2-4。

乘 潮 水 位 表

表2-3

冬三月(12、1、2)乘潮水位表

表2-4

(1)资料概况

根据离黄骅港区西北约25km 的7号平台多年实测资料统计分析,该区以风浪为主,涌浪为辅。该区常浪向为E ,次之为ESE ,出现频率分别为8.64%和7.04%;强浪向为ENE ,次之为NE 。详见波高频率统计表2-5和波高玫瑰图。

波高(H

)频率统计表

1/10

表2-5

较明显,-3m等深线以内,显示出旋转流的性质。据实测资料统计,从0~-5m等深线,涨潮流流向在226°~267°之间,落潮流流向在59°~100°之间。

据实测资料统计,大潮涨潮流速平均在0.29~0.64m/s之间,最大在0.47~1.00m/s之间;落潮流速平均在0.19~0.56m/s之间,最大在

0.29~0.89m/s之间。中潮涨潮流速平均在0.22~0.54m/s之间,最大

在0.33~0.88m/s之间;落潮流速平均在0.17~0.44m/s之间,最大在

0.25~0.67m/s之间。小潮涨流速平均在0.12~0.21m/s之间,最大在

0.19~0.78m/s之间;落潮流速平均在0.14~0.30m/s之间,最大在

0.22~0.43m/s

本海区余流不大,平均余流流速小于0.1m/s,最大0.25m/s。

冰况

本区地处华北平原,冬季常受寒潮侵袭,产生海冰。本区初冰日在12月上旬,盛冰日在12月下旬,融冰日在2月下旬,终冰日在3月上

旬,总冰期91天,盛冰期58天。本区固定冰最大宽度1984年度目估约

为7km,即沿0m等深线分布,1985年度为4km;流冰外缘线最大距岸距

离1984年度为46km,1985年度为43km;最大冰厚1984年度为35cm,1985

年度为30cm;沿岸冰最大堆积高度1984年度为4.2m,1985年度为3.6m。

流冰厚度最大0.2m,流冰速度一般为0.3~0.4m/s,流冰方向主要集中

在偏西(WNW、W、WSW)和偏东(ENE、NE)两个主方向。

值得注意的是,自2009年12月下旬以来,受频繁冷空气影响,北方地区主要港口都遭遇了严重的海冰灾害。零下20度左右的持续低温、滩宽水浅的自然条件、上游浮冰受东北风及海流影响下漂等因素,使

得黄骅港海域出现了30年来最为严重的海冰灾害。自2010年元旦开始

港池及航道内出现大面积浮冰,但并未影响港口靠船及作业。1月7日

左右受大风降温影响,黄骅迅速进入严重冰期。严重冰情致使黄骅港

于1月16日起开始对进出船舶进行强制引航。冰情发展至1月下旬最为

严重。冰情严重时黄骅港24海里长的人工航道有20多海里被浮冰覆盖,冰层厚度均在15cm-30cm以上,最厚冰层达到1m多,进出船舶航速受到

极大影响;港池内冰厚多数在50cm左右,在港池死角处出现了厚度为

1m以上的堆积冰,船舶进出港及靠离泊都极为困难,一度对煤炭港区

的电煤运输和综合大港的港区及航道疏浚造成了影响。以黄骅港煤炭

港区为例,一般来说,运煤船靠港停泊仅需20 分钟,现在受浮冰影响,

靠港停泊时间普遍增加1 倍。最严重时,靠港花费整整八个小时,不少船只被迫中途抛锚。在黄骅港综合港区建设方面,只有在冰情较轻的远海在重冰期坚持挖泥作业,但作业效率明显降低。

值得注意的是,港内潮流对海冰的影响十分突出。浮冰随涨落潮运动时,多堆积于新口门附近,造成即使港池内浮冰情况不严重时,口门附近也存在大量浮冰的现象。在严重冰期,新口门附近经常出现范围约3-4km 的浮冰,即使大船在无拖轮协助的情况下也出现进港困难现象。

此次海冰灾害持续至2月下旬才逐渐缓解并最终于

2

黄骅港自然条件

黄骅港历史,地位,优势,发展趋势,细节(场区,设备,功能区) 历史沿革 1、建港历程 黄骅港工程自1985年开始; 1992年9月由国务院批准项目立项; 1996年9月经国家计委报请国务院批准工可研; 1997年2月经国家计委批准初步设计; 1997年11月25日正式开工; 2001年底一期工程建成并投入使用; 2002年9月,一期完善项目和二期工程开工建设; 2003年5月,一期完善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 2004年10月,二期工程建成并投入使用。 2、公司的成立 神华黄骅港务有限责任公司是黄骅港的项目法人,负责黄骅港的开发、建设和经营。公司于1997年3月由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北省建设投资公司共同出资组建,其中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占股比70%,河北省建设投资公司占股比30%。 3、基建管理的历史性突破 一期工程,新建2个5万吨级泊位和1个3.5万吨级泊位,年吞吐量3000万吨,总投资49.5亿元人民币。1997年底开工到2001年底建成并投入使用,仅用了4年时间,比设计工期提前3年,创造了国内建港史的新纪录。 一期工程完善项目,新建1个万吨级泊位,年吞吐量500万吨。2002年9月开工至2003年5月建成并投入使用,仅用了8个月时间。 二期工程,新建1个10万吨级和2个5万吨级泊位,年吞吐量3000万吨,总投资24.6亿元人民币。2002年9月开工,2004年10月投入使用,工期仅两年时间,再创建港新纪录。黄骅港用了一期工程建设的时间(计划的7年工期),完成了一、二期工程的建设任务,使黄骅港煤炭设计吞吐能力在短短的时间内迅猛增至6500万吨,此发展速度开了国内港口建设的先河。 4、生产经营取得长足进展 黄骅港投入运营后,充分发挥了神华煤矿、铁路、港口、电厂一体化经营的独特优势,呈现了强劲的竞争能力,港口生产呈跨跃式发展态势。 2002年,黄骅港投入使用第一年,仅用了9个月时间,吞吐量突破1 000万吨,跻身国内大港行列。当年完成吞吐量1653万吨,达到设计能力55%。 2003年,黄骅港投入使用第二年,吞吐量即超过设计能力,达到3116万吨。创造了国内港口达产最快纪录,比秦皇岛港煤二期、煤四期的达产时间分别提前11年和5年。 2004年,黄骅港完成吞吐量4543万吨,比上年增长45%,连续第二年实现吞吐量千万吨跨跃,在短短的三年时间内成为全国第三大输煤大港.

黄骅港自然条件

黄骅港自然条件 气象 黄骅新村气象站位于大口河河口三千吨级码头,117°51ˊE ,38°16ˊN。风速风向观测采用EL电接自记仪,24小时连续观测,风速感应 器离地高度9m。 气温 年平均气温:12.2 年平均最高气温:17.3 年平均最低气温:7.8 历年极端最高气温:37.7℃(1981年6月7 历年极端最低气温:-19.5℃(1983年12月30日 年日平均气温低于-5℃的天数为71天,低于-10℃的天数为23.8 降水 年平均降水量:501mm 历年最大年降水量:719.4mm(1984 历年最小年降水量:336.8mm(1982 历年最大一日降水量:136.8mm(1981年7月4 降水量主要集中在6、7、8三个月,占全年降水量的70%以上;日降水量大于25.0mm的年日数为5天,最多7 风 根据黄骅新村气象站2002年风的实测资料统计分析得出,该区常风向为E向,次常风向为SW,其出现频率分别为10.5%和9.8%;强风向 为E向和ENE,该向≥6级风的频率均为1.2%。详见风频率统计表2-1和 风玫瑰图。 黄骅港2002年风频率统计表 表2-1

图2-1 黄骅港风玫瑰图 雾 雾日多出现在秋、冬两季。年平均雾日数为12.2天,最多20天。灾害性天气 影响本区大风的天气系统主要为寒潮和台风、龙卷风。多年资料统计,寒潮大风居多。应特别说明的是:2003年10月10日~13日黄骅 港海域出现一次偏NE向的大风过程,据中央气象台报告,这次偏NE向 大风为历史罕见,自有记录以来,46年内首次出现如此大风。黄骅港 区气象站观测资料,10月10日~13日≥7级风连续出现40小时,≥8级 风连续出现27小时,≥9级风连续出现8小时,瞬时最大风速达31.9m/s,风向为ENE。

黄骅港VTS监督管理细则

黄骅港船舶交通管理系统安全监督管理细则 冀黄海事字〔2002〕22号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海上船舶交通管理,保障黄骅港口水域船舶交通安全,提高船舶交通效率,保护水域环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交通管理系统安全监督管理规则》等有关法律、规章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在以黄骅港南侧防波堤堤头灯(配备雷达应答器 38°20′24.559″N117°55′22.647″E)为圆心,28海里为半径的扇形水域(以下称VTS水域)内航行、停泊和作业的船舶、设施及人员(以下简称船舶)及其所有人、经营人和代理人。 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黄骅海事局是监督实施本细则的主管机关(以下简称主管机关)。 主管机关设置的黄骅船舶交通管理中心(以下简称VTS中心)负责对VTS水域船舶交通秩序实施统一管理。 第二章船舶报告 第四条VTS水域实行下列船舶报告制度: (一)船舶应在进入VTS水域之前2海里,用中文或英语在VHF CH08频道向VTS中心报告,报告内容包括:船名、国籍、预抵港时间(ETA)、进港意图等。(二)船舶在锚地抛锚后,应立即通过VHF CH08频道向VTS中心报告,报告内容包括:船名、国籍、呼号、抛锚时间和船位(相对黄骅港南侧防波堤堤头灯的真方位和距离)、船长、船宽、吃水、上一港、载货情况及VTS中心需要了解的其它情况。 (三)船舶拟进行靠泊、移泊、离泊及从锚地离港等涉及航行安全的活动时,需至少提前20分钟向VTS中心申请,经同意后方可进行,结束后也应及时报告。(四)若航行计划变更或锚位发生变动,当事船舶应立即向VTS中心报告。(五)载客旅游的船舶应在驶离码头前20分钟向VTS中心报告航行计划、载客人数,经同意后方可进行。

黄骅港港口现状及规划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秦皇岛港、京唐港、黄骅港和曹妃甸的调研报告 为了加强市场信息采集工作,健全市场信息采集网络,准确掌握环渤海主要港口信息,按总部领导要求,市场一科、连云港中转站于9月6号至9月10日对秦皇岛港、京唐港、黄骅港和曹妃甸四港进行调研。具体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秦皇岛港 (一)港口现状 秦皇岛港陆域面积11.3平方公里,水域面积226.9平方公里(分为东、西两大港区,东港区以能源运输为主,拥有世界一流的现代化煤码头;西港区以集装箱、散杂货进出口为主,拥有装备先进的杂货和集装箱码头)。煤炭业务由秦港股份公司第二、三、六、七、九港务分公司共同经营,堆存能力设计为1042.5万吨。港口自营铁路与太原局国铁联网,多数使用C80型车皮,参杂混用少量C64、C63车皮,平均每天进港6500-8000车,最大能力为10000车。该港仅第二、三公司使用铁路运输,但二、三公司装卸能力较小,每年仅200万吨左右。在接卸操作中,翻车机后端部分直接使用输送皮带进入堆场,前端则属于大秦线。铁路收费统一为0.12元/吨。秦皇岛港翻车机卸车系统选用三线三翻式,按照接卸2万吨编组列车、4台牵引机车通过翻车机的要求设计,单机最高卸车能力7200吨/小时,最高装船能力9250吨/小时。该港现有生产泊位45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42个,最大可接卸15万吨级船舶,年设计通过能力2.23亿吨。煤炭专业泊位为21个,年设计通过能力1.93亿吨。 秦皇岛港煤炭来源主要有山西、蒙西、陕西、宁夏等,主要发煤

单位包括中煤、神华、伊泰、同煤等,占据了秦港货源调进总量的76%。煤种主要有神1-3号、平1-8号、大友1号2号、准2-5。 新中国成立后,由国家交通部直接投资建设,并设立秦皇岛港务局管理秦皇岛港港政事务和码头设施,经营港口运输业务。2002年,秦皇岛港下放河北省管理,同年9月整体转制为秦皇岛港务集团有限公司。后经河北省委、省政府批准,依据《公司法》等法律规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组建省属国有独资港口集团,由省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成立了河北港口集团有限公司,该公司集港口建设、开发、经营,国有资产管理、运营以及投融资功能于一身,集团总部位于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集团注册资金80亿元,总资产180多亿元,拥有全资和控股、参股投资企业32家,涉及港口、铁路、船舶服务、机械修造、酒店、工程建设等多个领域。 2008年,港口煤炭吞吐量完成2.18亿吨。今年1-8月份,秦皇岛港已累计完成煤炭吞吐量1.36亿吨,同比减少1989万吨,其中内贸煤炭完成1.34亿吨,同比减少了1159万吨。8月份,全港完成吞吐量2258万吨,超计划8万吨,同比下降0.9%。其中,煤炭完成1896万吨,同比下降5.0%,日均进车为7420辆。主要发往浙江、广东、福建、江苏、上海等地。 (二)规划情况 秦港股份公司确立了“世界干散货领先港,一流码头运营商”的企业愿景,努力建设煤炭业务强势、集装箱跨越增长、杂货和油品持续发展的世界干散货强港。 秦皇岛港现在已经处于基本饱和状态,第二、三公司由于离市区较近,为减少城市污染源,拟搬迁至六、七、九公司旁边。

黄骅港实践报告

黄骅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港口组成部分。工作内容及流程 码头与船公司的结合 港口、码头在国家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对内地的辐射作用 沧州位于河北省东南部,东临渤海,北靠京津,南接山东。现辖18个县(市、区),人口690万。国家跨世纪重点工程黄骅港的建成运营,结束了沧州有海无港的历史,使沧州步人了从大运河奔向渤海湾的新时代。2006年河北省把沧州放在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的前沿位置,要求沧州成为全省新的经济增长极、沿海经济发展的隆起带和拉动朔黄铁路沿线发展的新引擎。为此,2007年2月成立沧州渤海新区,新区核心面积830km2,海岸线130km,12万人口,包括港城区、中捷产业园区、南大港产业园区和化工产业园区。没有港口带动,沿海经济就无法迈步;没有内陆腹地支撑,沿海经济也就失去发展根基。由此沧州成为黄骅港、渤海新区与内陆腹地互动发展的根据地。 1.1黄骅港现状 黄骅港位于河北省沧州市以东约90km的渤海之滨,恰置河北、山东两省交界处,环渤海经济圈的中部,地理坐标约为38°19′30〃N/117°52′30〃E。黄骅港海上距天津60海里,陆上112公里;东距龙口约149海里,陆上280公里;西距黄骅市45公里,朔黄铁路、邯黄铁路直通港口。 黄骅港是河北地区运距最短的出海口,也是我国的主要能源输出港之一。现已建成20万吨级航道和万吨级以上泊位25个,吞吐量连续3年突破亿吨。由杂货港区、煤炭港区、综合港区和河口港区4个港区组成。 (一) 煤炭港区航道 煤炭港区航道为5万吨级双向航道,底宽270米,底标高-14.0米;航道总长44.48 公里,边坡均取1:5,乘潮(2.47米、保证率90%)情况下,航道满足5万吨级船舶安全通航的要求。 (二) 散货港区、综合港区航道 为10万吨级散货船舶单向乘潮进出港航道,总长44公里,有效宽度210米,边坡比为1:5,走向为239°30′00″~59°30′00″,底标高-14.5米。 正在建设中的20万吨级航道总长62.5公里,在3+700~44+000处保持现有10万吨级航道走向59.5°~239.5°,在44+000~62+500段航道轴线向北偏转13°,轴线方位为226.5°~46.5°。远期规划为25万吨级航道。 (三) 河口港区航道 1000吨级航道属天然河道,由河口航道及内河航道组成,系双向自然航道。内河航道走向为23o~203o。 3000吨级码头目前尚未开挖航道。 1.2 黄骅港的区位影响 黄骅综合大港的开航,对冀中南、晋陕蒙等地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推进全方位开放影响深远。冀中南地区,以及黄骅港腹地可延伸覆盖晋中南、鲁北、豫北、陕西、内

黄骅港港口发展策略及区域集疏运网络规划定稿版

黄骅港港口发展策略及 区域集疏运网络规划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专题研究一 黄骅港口发展策略及区域集疏运网络规划 (初稿)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05年11月

目录 第一部分港口发展策略 (1) 一、黄骅港面临的发展环境 (1) 1、经济发展环境 (1) 2、港口产业发展环境 (3) 3、港口竞争环境 (5) 二、世界港口发展趋势 (5) 1、港口深水化发展趋势 (5) 2、未来港口发展模式 (6) 3、第三代港口建设趋势 (8) 4、港口群形成 (10) 三、黄骅港口特征分析 (13) 1、港口条件 (13) 2、腹地货源 (14) 四、区域竞争中的黄骅港 (17) 1、黄骅港的建设对周边港口的影响 (17) 2、对周边港口的竞争优势 (20) 五、港口发展策略 (21) 1、各层面对黄骅港的要求 (21) 3、港口竞争策略 (24) 第二部分区域集疏运网络分析 (27) 六、现有集疏运网络分析与评价 (27) 1、现状 (27) 2、分析与评价 (28) 七、港口与城市的空间关系 (31) 1、港城关系演变——港口与城市的结合与分离 (31) 2、未来黄骅港与城市关系分析 (33) 八、区域集疏运网络布局 (37) 1、国家及省市规划 (37) 2、集疏运网络布局 (41)

第一部分港口发展策略 一、黄骅港面临的发展环境 经济全球化使生产和分工在全球范围内展开,港口已不仅是国际贸易和物资交流的节点,而已经演变成国际物流链和服务的支撑点,因此,世界各国和跨国公司都非常重视港口的发展,不断加大港口投入,进行港口的大型化、深水化、集装箱化、物流化的建设。同时,我国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的转变和调整,以及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为港口业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活力和契机。国内外市场供求结构的变化,进一步调整了集装箱、散货市场和进出口关系,使我国由资源出口国转变为资源进口国,从而加重了对港口的依赖性,推动港口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面对新的经济形势和港口发展的良好时机,黄骅港应制定切实可行的战略目标,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为城市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1、经济发展环境 (1)港口在国际分工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港口在国际生产要素和资源的配置、生产流程和供应链的联系、产业结构的转换和跨国经营中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首先,港口由海运与其它运输方式的必经转运点,转换为区域经济或工业发展的支柱。联合国贸易发展组织有关文件指出,“贸易港口作为海运转为其它运输方式必经转运点的作用逐渐减弱,组织外贸的战略作用日益增强,成为综合运输链中的一个主要环节,是区域经济并往往是工业发展的支柱”。

风暴潮对港口水陆域及航道安全影响研究

离岸深水港口建设关键技术研究课题之三 风暴潮对港口水陆域及航道安全影响研究 报告简本 1. 概述 风暴潮(Storm Surge)系指由于强烈的大气扰动(强风和气压骤变)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降现象。风暴潮发生时除了强风浪破坏外,还会引起港域强烈的增、减水效应(潮位的大幅度升降)和强烈的水流、波浪和泥沙运动,同时泥沙运动会可能会引起港口、航道的泥沙骤淤。离岸深水港建设是我国“十一五”水运规划建设的重点课题之一。开发离岸深水港和人工岛建港是我国港口规划和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港池、航道的开发是港口建设的重要环节,近几十年来除了少数天然深水港外,我国大部分港口、航道都采取浅水深用的办法,如天津港、唐山港京唐港区、黄骅港、连云港、汕头港、上海港、厦门港和广州港等,通过人工疏浚来维持港口港池、航道和外航道的通航水深,但通航水深的维护受到水文泥沙等自然条件的制约,特别是风暴潮引起的强烈泥沙骤淤及增、减水问题是我国港口深水航道通航安全中的极大隐患。 风暴潮引起的强烈的泥沙骤淤是我国港口深水航道通航安全中的一大隐患,进行风暴潮对港口水陆域安全影响课题的研究非常必要,许多科学问题需要解决,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1) 风暴潮与波浪联合作用对离岸深水码头水陆域高程确定的影响。

(2) 典型海岸风暴潮和台风浪作用下泥沙悬浮、沉降过程,泥沙输移特性和输沙规律;典型港口、深水航道骤淤的形成条件。 (3) 风暴潮引起的深水港航道增、减水的数值模拟技术,风暴潮和台风浪联合作用下的泥沙数值模拟技术。 (4) 风暴潮作用下典型港口、航道泥沙骤淤的物理模型模拟技术及预报方法。 (5) 结合依托工程的深水港口、航道风暴潮骤淤的防淤与减淤措施。 2 主要研究内容 项目分五个课题进行研究,各专题研究内容见图3-1。 专题一:国内典型港口、航道增、减水及骤淤类型和骤淤特性的调查研究 专题二:风暴潮和台风浪联合作用对码头水陆域高程确定影响的研究专题三:风暴潮增、减水预测及风暴潮和台风浪联合作用下泥沙运动数值模拟的关键技术研究 专题四:风暴潮和台风浪联合作用下泥沙运动特性及骤淤规律的研究专题五:典型港口风暴潮骤淤物理模型模拟、预测及防淤、减淤措施的研究 3实施方案 (1) 通过实地调研、文献资料收集工作掌握大量一手、二手基础资料,进一步明确研究背景和研究基础,并提供部分验证资料。 (2) 采用系统分析方法,形成国内现有有关风暴潮骤淤和增、减水影响,以及减淤防灾对策最为完整系统的总结报告。

中国主要港口

中国主要港口 中国港口 一、东北沿海港口 丹东港(PORT OF DANDONG) 大连港(PORT OF DALLAN) 营口港(PORT OF YINKOU) 锦州港(PORT OF JINZHOU) 二、华北沿海港口 秦皇岛港(PORT OF QINHUANGDAO) 唐山港(PORT OF TONGXHAN) 天津港(PORT OF TIANJIN) 黄骅港(PORT OF HUANGHUA) 三、山东沿海港口 龙口港(PORT OF LONGKOU) 烟台港(PORT OF YANTAI) 威海港(PORT OF WEIHAI) 张家埠港(PORT OF ZHANGJIABU) 青岛港(PORT OF QINGDAO) 日照港(PORT OF RIZHAO) 石岛港(PORT OF SHIDAO) 岚山港(PORT OF LANSHAN) 四、苏、浙、沪沿海港口 连云港港(PORT OF LIANYUNGANG) 南通港(PORT OF NANTONG) 张家港港(PORT OF ZHANGJIAGANG) 南京港(PORT OF NANJING) 上海港(PORT OF SHANGHAI) 乍浦港(PORT OF ZHAPU) 舟山港(PORT OF ZHOUSHAN) 石浦港(PORT OF SHIPU) 海门港(PORT OF HAIMEN) 镇江港(PORT OF ZHANGJIAG) 宁波港(PORT OF NINGBO) 温州港(PORT OF WENZHOU) 五、福建沿海港口 赛岐港(PORT OF SAIQI) 福州港(PORT OF FUZHOU) 湄州湾港(PORT OF MEIZHOUWAN) 厦门港(PORT OF XIAMEN) 东山港(PORT OF DONGSHAN) 泉州港(PORT OF QUANZHOU) 六、粤桂沿海港口 汕头港(PORT OF SHANTOU)

主要煤炭港口介绍

主要煤炭港口介绍 ■秦皇岛港简介 ■天津港简介 ■青岛港简介 ■日照港简介 ■枝城港简介 ■邳州港简介 ■万寨港简介 ■浦口港简介 ■峪溪口简介 ■广州港简介 ■京唐港简介 ■连云港简介 ■武汉港简介 ■黄骅港简介 ■大连港简介 ■芜湖港简介 ■前湾港简介

■秦皇岛港简介 秦皇岛港始建于1898年,它位于渤海湾北岸中部,(北)京、(天)津、唐(山)经济区 的东侧。港口自然条件优良,素以不冻、不淤、浪小而著称,两条主航道处于免维护状态,作业基本不受自然气候的影响。秦皇岛港具有广阔的煤炭资源腹地和优越的铁路集港条件,来自中国山西、陕西、内蒙和河北的煤炭,可通过大秦、京秦和京山三条铁路干线直达港内。 特别是大秦线,去年煤炭运量实现1.5亿吨,是中国能力最大的煤炭运输专用铁路。秦皇 岛港有中国最大的专业煤炭港区,拥有先进的煤炭装卸设备,卸车和装船均实现了自动化管理。目前,秦皇岛港除西港区仍沿用绞龙方式卸车外,东港区全部采用翻车机工艺,特别是煤三期、煤四期翻车机均可接卸万吨列车。运煤列车可直接进入翻车机,在不摘钩的条件下 进行翻车作业。目前秦皇岛港共有翻车机10台,单台最高卸车效率可达5400吨/小时。秦皇岛港共有煤炭专用堆场148万平方米,最大堆存能力为522万吨;共有煤炭专用泊位15个,合计设计通过能力为1.22亿吨;共有煤炭装船作业线22条,单线最高效率可达6000吨/小时;共有两条航道从船舶进出港使用,其中主要供煤炭船舶通航的东航道底宽200米,水深16.5米,历史曾通航的煤炭船舶最大受载吨数为13.5万吨。“DGPS”导航 系统可为进出港船舶提供全天候服务。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对煤炭等基础性能源的需求大幅度增长,对港口的运输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秦皇岛港正在投资进行大规模 的煤炭扩容建设:(1)煤四期扩容工程:新建1个3.5万和1个5万吨级煤炭专用泊位,新建煤炭专用场地25.7万平方米,并对煤四期翻车机和堆场进行能力整合。该工程预计于2005年三季度末完工。届时,秦皇岛港将新增设计通过能力1500万吨/年。(2)煤五期工程:建设2个5万吨级、1个10万吨级和1个15万吨级煤炭专用泊位,10条总堆存能力为400万吨的煤炭堆场,4台8000吨/小时*台的装船机、3台6480吨/小时*台的翻车机。工程计划2005年底投产2条线,2006年上半年全部投产。届时,将新增设计通过能力5000万吨/年。(3)煤一期技改工程:计划对煤一期的卸车系统进行技术改造,旨在通过提高现有翻车机的牵引能力和自动化程度,来提高翻车系统的作业效率和港口的通

黄骅港一期工程及完善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公示材料-环境影响评价司

黄骅港一期工程及完善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公示材料 一、工程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黄骅港一期工程及完善项目 建设内容:煤炭外运能力3500万吨/年港口1座,包括5万吨级泊位2个、3.5万吨级泊位1个、1.0万吨(兼顾1.5万吨)泊位1个以及与之配套的3.704km 引堤、港池、1.106km码头、34.83km航道、38万m2堆场、23.6km港内铁路和其它设备等。 建设单位: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黄骅港建设指挥部 建设地点:河北省沧州市黄骅港 工程投资:工程实际总投资49.5亿元,其中环保投资0.9553亿元,占总投资的1.9% 。 工程建设情况:1997年11月开工,2001年11月建成并投入试运行。 实际生产负荷:2003年上半年外运煤炭1445万吨,达到设计能力的82.6%。 环评报告书编制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环保设施设计单位: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 环保设施施工单位:中港建设集团总公司、交通部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北京静冶园林公司、天津港保税区海加利工程有限公司 验收调查单位:国家环保总局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验收监测单位:沧州市环境监测站、天津市塘沽区环境保护监测站 二、环境保护执行情况 该工程执行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环境保护“三同时”管理制度,落实了环评报告书及有关批复提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措施。工程港池疏浚作业采用自航耙吸式和绞吸式挖泥船进行施工,疏浚的多余淤泥由驻船监理、建设单位和海洋局三级监督抛至指定的抛泥区;吹填中采取先围堰后吹填及分区吹填的施工方式,增大吹填点与出水口的距离,减少泥浆入海;施工船舶排放的固废、废水、废油均统一处置;回填引堤、堆场的土石方外购,对渔民和养殖户进行了一次性经济补偿;港口翻车机房、转接机房、堆场、堆取装卸设备、输煤廊道、皮带机等建有干、湿法除尘、封闭或挡风等抑尘措施;在堆场、码头周围设有冲洗设施和排水沟、集水池;锅炉烟尘采用多管除尘器;管理区、生活区建有污水

黄骅港港口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黄骅港港口发展问题及 对策研究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黄骅港港口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当今世界,港口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水陆交通枢纽,更是国际流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过程中成为了中心环节。它既是对外开放的门户,又是产业聚集的平台,更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上海、天津等老工业基地经济成功转型的实践证明,利用港口优势发展经济,促进结构调整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成功之路。作为连接海陆和陆路运输的中间节点,港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种重要性不仅体现在港口自身的繁荣上,更体现在它对内对外的通达作用上。 一黄骅港的现状 沧州黄骅港位于渤海湾,始建于1984年,其建设历程至今已有30多年,目前已形成综合、煤炭、散货、河口四大港区,其中,综合港区和散货港区以散杂货、集装箱和成品油、液体化工品、原油运输为主,是黄骅港综合性特征的重要支撑;煤炭港区建有现代化、专业化的大型煤炭装船码头,是我国“北煤南运”第二大通道的重要入海口;河口港区主要接卸小吨位船舶,以满足本地生产、生活物资需要,是其他港区的有力补充。 随着港口各项指标的发展与完善,综合港区实现快速崛起,煤炭港区也达到稳步发展。黄骅港2011年至2013年连续三年实现吞吐量突破亿吨。然而,全国超亿吨的港口在2004年就已经达到八个之多。相比之下黄骅港还有很大差距,发展速度也明显滞后。多年来,黄骅港的建设没有突破把港口仅仅视为基础设施和运输行业的传统认识,没有真正意义上实现多功能、全方位的发展目标。在港口发展的大好形势下,黄骅港发展速度缓慢的原因究竟在哪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二黄骅港港口发展存在的问题 1 内在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有待提高 沧州市作为河北省仅有的三个沿海城市之一,起初经济发展是比较迟缓的,这主要 由于城市工业基础相对薄弱,没有形成相当规模的产业链和较好的商品流通市场。而且 其所依托的腹地主要是以能源、原材料及初级加工品运输为主的、经济发展状况相对落 后的地区,腹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及产业结构制约了黄骅港的发展规模和水平。

黄骅港自然条件审核稿

黄骅港自然条件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黄骅港历史,地位,优势,发展趋势,细节(场区,设备,功能区) 历史沿革 1、建港历程 黄骅港工程自1985年开始; 1992年9月由国务院批准项目立项; 1996年9月经国家计委报请国务院批准工可研; 1997年2月经国家计委批准初步设计; 1997年11月25日正式开工; 2001年底一期工程建成并投入使用; 2002年9月,一期完善项目和二期工程开工建设; 2003年5月,一期完善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 2004年10月,二期工程建成并投入使用。 2、公司的成立 神华黄骅港务有限责任公司是黄骅港的项目法人,负责黄骅港的开发、建设和经营。公司于1997年3月由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北省建设投资公司共同出资组建,其中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占股比70%,河北省建设投资公司占股比30%。 3、基建管理的历史性突破

一期工程,新建2个5万吨级泊位和1个万吨级泊位,年吞吐量3000万吨,总投资亿元人民币。1997年底开工到2001年底建成并投入使用,仅用了4年时间,比设计工期提前3年,创造了国内建港史的新纪录。 一期工程完善项目,新建1个万吨级泊位,年吞吐量500万吨。2002年9月开工至2003年5月建成并投入使用,仅用了8个月时间。 二期工程,新建1个10万吨级和2个5万吨级泊位,年吞吐量3000万吨,总投资亿元人民币。2002年9月开工,2004年10月投入使用,工期仅两年时间,再创建港新纪录。 黄骅港用了一期工程建设的时间(计划的7年工期),完成了一、二期工程的建设任务,使黄骅港煤炭设计吞吐能力在短短的时间内迅猛增至6500万吨,此发展速度开了国内港口建设的先河。 4、生产经营取得长足进展 黄骅港投入运营后,充分发挥了神华煤矿、铁路、港口、电厂一体化经营的独特优势,呈现了强劲的竞争能力,港口生产呈跨跃式发展态势。 2002年,黄骅港投入使用第一年,仅用了9个月时间,吞吐量突破1 000万吨,跻身国内大港行列。当年完成吞吐量1653万吨,达到设计能力55%。 2003年,黄骅港投入使用第二年,吞吐量即超过设计能力,达到3116万吨。创造了国内港口达产最快纪录,比秦皇岛港煤二期、煤四期的达产时间分别提前11年和5年。 2004年,黄骅港完成吞吐量4543万吨,比上年增长45%,连续第二年实现吞吐量千万吨跨跃,在短短的三年时间内成为全国第三大输煤大港. 黄骅港综合港区地处渤海湾,毗邻京津,背靠大西北,是河北省南部沿海的地区性

黄骅港(渤海新区)房地产市场环境报告

黄骅港(渤海新区)房地产市场环境报告1.渤海新区 2007年年初,河北省委、省政府批准设立沧州渤海新区,赋予新区省级开发区职能,负责对所辖区域进行统一规划、统一组织、统一管理、统一资源配置。所辖范围分为: 1、核心区 包括黄骅港开发区、临港化工园区、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南大港管理区。 2、规划协调区 包括黄骅市和海兴县。 上述区域现有体制保持不变,委托国际国内知名设计单位,完善《渤海新区发展规划》、《港口综合交通规划》和《临港产业发展规划》沿海发展“三大规划”,并通过国家级专家评审。 2007年7月20日,继曹妃甸之后河北省戮力推进的又一项关系全局的重点工程——沧州渤海新区正式成立。这标志着河北省沿海经济隆起带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对深入实施“两环”开放带动战略,实现全省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加速环渤海地区崛起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1.1区情概要 1.1.1城市建设 沧州市是中国80年代末就确立的对外开放沿海城市之一,但与同期开放的其他沿海城市相比,经济发展缓慢,城市建设落后。 近年来,随着黄骅港的建设,进出口业务的大量增加以及外商在华投资业务的加大,渤海新区以黄骅港为核心,作为国内外厂商的生产基地、流通基地的需求明显增加,带动了港口、对外贸易、商业地产等方面的经济发展。同时,投资者的增加,也必然活跃旅游度假型公寓市场。生产性、流通性企业的扩增促使居

民收入增加,直接带动对住宅市场的需求。 1.1.2土地资源 渤海新全区总面积3321平方公里,渤海新区分核心区和规划协调区两部分,总面积3321平方公里,海岸线130公里,其中,核心区包括黄骅港开发区、临港化工园区、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南大港管理区,面积830平方公里;规划协调区包括黄骅市和海兴县,面积近2491平方公里。渤海新区非农用地1700平方公里,占51%;建设用地40平方公里,占1%;307平方公里滩涂,占9%,1051平方公里浅海,未利用地1035平方公里,占31%。 土地出让价格/亩,土地开发无动迁成本,人工、水电、运输、建材保障便利。 1.1.3人口状况 2007年末全区常住人口为75万人,人口密度:272.8人/平方公里,人口自然增长率为9.49‰。 未来5年分区县人口数量 1.1.4城市定位 依托京津冀,服务冀中南、晋中南、鲁北、豫北,面向朔黄铁路沿线及陕西、内蒙等部分地区的最便捷出海口;石油化工、装备制造业研发转化基地;以港口物流为基础,城市配送物流为支撑的区域性航运中心;河北及“两环”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和隆起带;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宜居生态型新城。

黄骅港(煤炭港区)四期工程

黄骅港(煤炭港区)四期工程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二〇一三年六月

一、建设项目概况 黄骅港(煤炭港区)四期工程位于黄骅港煤炭港区,新建储煤筒仓位于现有黄骅港二期工程防风网北侧,在建三期工程筒仓区西侧,新建露天堆场位于筒仓堆场北侧。本工程依托三期工程预留的接口,完善1个10万吨级、2个7万吨级、1个3.5万吨级煤炭泊位(水工结构按照双侧靠泊10万吨级散货船舶设计),泊位长度1072.5m;新建1个5万吨级煤炭泊位,码头长度310m;设计年吞吐量5000万吨。配套建设24座仓容3万吨的筒仓、并建设露天堆场、翻车机房、生产及生活辅助建筑物以及供电照明、给排水、通信、控制、消防、环保等辅助设施。本工程的施工期约30个月。本工程的建设对完善我国煤炭保障体系,提高保障能力;顺应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加快沧州组团发展;实现神华集团“十二五”发展规划,优化完善煤炭产运销一体化体系,提高企业整体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工程位于黄骅港煤炭港区,新建储煤筒仓位于现有黄骅港二期工程防风网北侧,在建三期工程筒仓区西侧,新建露天堆场位于筒仓堆场北侧。 本工程港池疏浚量约2152万m3,本用海类型属于交通运输用海中的港口用海。用海方式包括填海造陆、非透水构筑物,透水构筑物用海0.8891公顷、填海造地114.1951公顷,总用海面积115.0842公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

境影响评价法》的要求,神华黄骅港务有限责任公司委托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对黄骅港(煤炭港区)四期工程进行海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二、建设项目所在海域环境状况概述 1、水文动力现状调查 (1)潮位观测期的涨潮平均历时小于落潮平均历时,小潮期涨、落潮平均历时差较小,中、大潮期较大。潮差以大潮期最大,中潮期次之,小潮期最小,符合潮汐的一般规律。 (2)准调和分析结果表明,测验海区潮流性质主要属于规则半日潮流。潮流运动形式以往复流为主。 (3)实测海流统计结果表明,小潮期各测站的涨、落潮历时无明显规律性,大潮期除V1测站位于港池内较特殊,涨潮历时大于落潮历时以外,其余测站的涨潮历时均小于落潮历时。 从平面上来看,V1、V4、V7测站平均流速值整体上小于其它测站。从垂向上来看,随着深度的增加,各测站涨、落潮时的平均流速值基本呈减小趋势。从涨、落潮过程来看,除V4测站外,大、小潮期各测站的垂线平均涨潮平均流速值均大于落潮平均流速值。从全潮过程来看,较普遍存在有小潮期平均流速小于大潮期的现象。 从平面上来看,V1、V4、V7测站最大流速值整体上小于其它测站。从垂向上来看,随着深度的增加,各测站涨、落潮时的最大流速值基本呈减小趋势。从涨、落潮过程来看,大、小潮期各测站的垂线平均涨潮最大流速值均大于落潮最大流速值。从全潮过程来看,小潮期最大流速普遍小于大潮期。

黄骅港开发区

渤海新区核心区——黄骅港开发区 黄骅港开发区是依托国家跨世纪工程—黄骅港的建设,由河北省人民政府于 1992年批准设立的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黄骅港位于渤海湾弓顶,河北、山东两省交界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在天津港到龙口港500公里长的海岸线上正处于居中位置,填补了这一段的港口空白。水上距天津港40海里,距韩国仁川港约480海里;陆上北距天津市120公里、北京市240公里。南接山东北部一带富庶的沿海地区。神黄铁路直通黄骅港,并与中西部路港相连,是山西、陕西、内蒙一带运输距离最近、最便捷的出海口。黄骅港目前建有十万吨级码头,已具备发展深水港泊位的条件,为黄骅港建成国家一流的综合性大港提供了强大的物流支撑,连续三年吞吐量都在8千万吨以上。 陆域规划三个功能区:一是化学工业区。二是冶金机械装备制造业区。三是轻加工区以及相关的港池堆场区和疏港道。黄骅港开发区在城市管理、工商、金融、海关、进出口贸易、邮政、商贸、文化娱乐、居住、教育等方面,已经具有了完备的承纳能力。黄骅港及沧州临海区域将成为国际性现代化综合集枢纽港,京津冀都市圈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化工和能源基地,河北乃至环渤海地区的重要经济增长极。 2007年,渤海新区成立后,新区管理委员会驻地设在黄骅港开发区。神华万亩工业园2003年开始建设,先期投入15亿元进行基础设施配套,重点摆放大型基础工业项目;仓储区开发正在积极进行,随着杂货码头的投入使用,该园区建设将快速发展。中钢集团、中信泰福集团、纵横钢铁集团总投资380亿元的工业项目已建设开工,黄港综合大港建设改造进入实质性操作。 [经济环境] --设有招商引资领导小组专门负责指导招商引资及保护入区企业的各种事项; --招商局"一个窗口对外",对进区项目实行"一条龙"服务,为进区项目业主办妥立项前的所有手续; --全区实施封闭管理,区内企业受"纳税人绿卡"保护,免除所有行政事业收性费,实行"零收费"; --"客商投诉中心"专门受理涉及企业客商的各项投诉事宜,保护入区客商的切身利益; --入区客商享有《黄骅港开发区关于促进招商引资的若干优惠办法》中规定的多项优惠政策,具有充足 的发展空间和更多有利条件; --《黄骅港开发区临港产业发展规划》为区内临港产业发展提供参考,明确方向。

黄骅港港口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黄骅港港口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当今世界,港口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水陆交通枢纽,更是国际流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过程中成为了中心环节。它既是对外开放的门户,又是产业聚集的平台,更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上海、天津等老工业基地经济成功转型的实践证明,利用港口优势发展经济,促进结构调整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成功之路。作为连接海陆和陆路运输的中间节点,港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种重要性不仅体现在港口自身的繁荣上,更体现在它对内对外的通达作用上。 一黄骅港的现状 沧州黄骅港位于渤海湾,始建于1984年,其建设历程至今已有30多年,目前已形成综合、煤炭、散货、河口四大港区,其中,综合港区和散货港区以散杂货、集装箱和成品油、液体化工品、原油运输为主,是黄骅港综合性特征的重要支撑;煤炭港区建有现代化、专业化的大型煤炭装船码头,是我国“北煤南运”第二大通道的重要入海口;河口港区主要接卸小吨位船舶,以满足本地生产、生活物资需要,是其他港区的有力补充。 随着港口各项指标的发展与完善,综合港区实现快速崛起,煤炭港区也达到稳步发展。黄骅港2011年至2013年连续三年实现吞吐量突破亿吨。然而,全国超亿吨的港口在2004年就已经达到八个之多。相比之下黄骅港还有很大差距,发展速度也明显滞后。多年来,黄骅港的建设没有突破把港口仅仅视为基础设施和运输行业的传统认识,没有真正意义上实现多功能、全方位的发展目标。在港口发展的大好形势下,黄骅港发展速度缓慢的原因究竟在哪?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二黄骅港港口发展存在的问题 1 内在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有待提高 沧州市作为河北省仅有的三个沿海城市之一,起初经济发展是比较迟缓的,这主要由于城市工业基础相对薄弱,没有形成相当规模的产业链和较好的商品流通市场。而且其所依托的腹地主要是以能源、原材料及初级加工品运输为主的、经济发展状况相对落后的地区,腹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及产业结构制约了黄骅港的

黄骅港设计资料

自然条件 2.1 工程地理位置 黄骅港位于河北省与山东省交界处、沧州市区以东约90km的渤海之滨,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17°52′、北纬38°19′,陆上距黄骅市区约45km,水上北距天津60海里,东距龙口149海里。汇集漳卫新河与宣惠河的大口河在此入海。 2.2 气象 黄骅新村气象站位于大口河河口三千吨级码头,北纬38°16ˊ,东经117°51ˊ。风速风向观测采用EL电接自记仪,24小时连续观测,风速感应器离地高度9m。 2.2.1 气温 年平均气温:12.2 年平均最高气温:17.3 年平均最低气温:7.8 历年极端最高气温:37.7℃(1981年6月7 历年极端最低气温:-19.5℃(1983年12月30 年日平均气温低于-5℃的天数为71天,低于-10℃的天数为23.8 2.2.2 降水 年平均降水量:501mm 历年最大年降水量:719.4mm(1984 历年最小年降水量:336.8mm(1982 历年最大一日降水量:136.8mm(1981年7月4 降水量主要集中在6、7、8三个月,占全年降水量的70%以上。日降水量大于25.0mm的年日数为5天,最多7 2.2.3 风 根据黄骅新村气象站2002年风的实测资料统计分析得出,该区常风向为E向,次常风向为SW,其出现频率分别为10.5%和9.8%;强风向为E向和ENE,

该向≥6级风的频率均为1.2%。详见风频率统计表2-1和风玫瑰图。 黄骅港2002年风频率统计表 表2-1

图2-1 黄骅港风玫瑰图 2.2.4 雾 雾日多出现在秋、冬两季。年平均雾日数为12.2天,最多20天。 2.2.5 灾害性天气 影响本区大风的天气系统主要为寒潮和台风、龙卷风。多年资料统计,寒潮大风居多。应特别说明的是:2003年10月10日~13日黄骅港海域出现一次偏NE向的大风过程,据中央气象台报告,这次偏NE向大风为历史罕见,自有记录以来,46年内首次出现如此大风。黄骅港区气象站观测资料,10月10日~13日≥7级风连续出现40小时,≥8级风连续出现27小时,≥9级风连续

黄骅港生态港口建设思考与实践

港口科技?绿色港口黄骅港生态港□建设思考与卖践 李艳明 (神华黄骅港务有限责任公司,河北沧州061113) 摘要:为改变外界对传统煤港“脏、乱、差”的认识,黄骅港坚持自主创新,通过建设大规 模储煤筒仓群、实施本质长效抑尘技术、构建全流程粉尘防控体系等措施,从源头控制粉 尘的产生;通过建设生态水循环系统,治理港口含煤污水顽疾,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生 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并构建覆盖全港区的生态治理体系,通过科学管理确保各项措施的 有效落地,打造煤炭港口生态建设发展的样板,实现港口绿色、创新、高质量发展,为行业 提供可复制、可操作的配套解决方案。 关键词:港口;黄骅港;生态港口;科技创新;粉尘;含煤污水 0引言1生态港口建设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绿色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生态文明建设越来越受到国家和人民的重视,建设美丽中国已被列入党的十九大报告。创建生态和i皆、清洁文明的绿色港区,实现节能高效、可持续发展的新型港口模式成为推动港口经济发展的前提。 国外生态港口建设起步较早,并取得较大进展:美国纽约-新泽西港建立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形成一整套可持续发展理念;日本东京港形成点、线、面相互连接的网络绿地系统;英国伦敦港、澳大利亚悉尼港制定涉及海洋污染防治、污水处理、作业污染防治、水体质量等方面的法规和方案,有力保护海洋环境。国内生态港口建设起步较晚,散货港口尤其是煤炭港口,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煤尘和含煤污水成为困扰行业的环保难题。为此,黄骅港抓住关键矛盾,立足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生态环境的现状,充分发挥区位、资源和专业优势,积极探索港口绿色发展的新思路.将企业经营效益的稳定增长同环境、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协调起来,依靠科技手段逐步解决困扰煤港的两大难题,引领行业发展。 生态港口建设不仅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增强港口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对环境保护给予史无前例的准确度。同时,国家对环保工作施以重拳,严管理、严标准,煤炭相关行业都处在风口浪尖,黄骅港作为以煤为主的专业化港口,压力倍增。如何做好煤炭港口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全行业必须认真思索和研究的关键问题。这不仅关乎企业的生存发展,更关系到国家能源战略,关系到整个行业的未来。 长期以来,煤炭港口的粉尘和含煤污水一直是环保整治的难点。粉尘直接危害现场作业人员身体健康,造成难以估量的健康经济损失。在澳大利亚、南非等国家的大型煤炭港口,煤炭均是洗精煤,外含水量较高,基本没有扬尘。港口在作业过程中通过粉尘在线监测与堆场喷枪洒水相结合的方式控制煤尘,同时在皮带机头部设置洒水装置对皮带表层黏附的粉尘进行湿润和清扫即可解决粉尘污染难题。国内煤炭受各方面条件制约,煤炭外含水普遍较低,从产地到港口的运 ?9?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