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黄骅港开发区

黄骅港开发区

黄骅港开发区
黄骅港开发区

渤海新区核心区——黄骅港开发区

黄骅港开发区是依托国家跨世纪工程—黄骅港的建设,由河北省人民政府于 1992年批准设立的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黄骅港位于渤海湾弓顶,河北、山东两省交界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在天津港到龙口港500公里长的海岸线上正处于居中位置,填补了这一段的港口空白。水上距天津港40海里,距韩国仁川港约480海里;陆上北距天津市120公里、北京市240公里。南接山东北部一带富庶的沿海地区。神黄铁路直通黄骅港,并与中西部路港相连,是山西、陕西、内蒙一带运输距离最近、最便捷的出海口。黄骅港目前建有十万吨级码头,已具备发展深水港泊位的条件,为黄骅港建成国家一流的综合性大港提供了强大的物流支撑,连续三年吞吐量都在8千万吨以上。

陆域规划三个功能区:一是化学工业区。二是冶金机械装备制造业区。三是轻加工区以及相关的港池堆场区和疏港道。黄骅港开发区在城市管理、工商、金融、海关、进出口贸易、邮政、商贸、文化娱乐、居住、教育等方面,已经具有了完备的承纳能力。黄骅港及沧州临海区域将成为国际性现代化综合集枢纽港,京津冀都市圈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化工和能源基地,河北乃至环渤海地区的重要经济增长极。

2007年,渤海新区成立后,新区管理委员会驻地设在黄骅港开发区。神华万亩工业园2003年开始建设,先期投入15亿元进行基础设施配套,重点摆放大型基础工业项目;仓储区开发正在积极进行,随着杂货码头的投入使用,该园区建设将快速发展。中钢集团、中信泰福集团、纵横钢铁集团总投资380亿元的工业项目已建设开工,黄港综合大港建设改造进入实质性操作。

[经济环境]

--设有招商引资领导小组专门负责指导招商引资及保护入区企业的各种事项;

--招商局"一个窗口对外",对进区项目实行"一条龙"服务,为进区项目业主办妥立项前的所有手续;

--全区实施封闭管理,区内企业受"纳税人绿卡"保护,免除所有行政事业收性费,实行"零收费";

--"客商投诉中心"专门受理涉及企业客商的各项投诉事宜,保护入区客商的切身利益;

--入区客商享有《黄骅港开发区关于促进招商引资的若干优惠办法》中规定的多项优惠政策,具有充足

的发展空间和更多有利条件;

--《黄骅港开发区临港产业发展规划》为区内临港产业发展提供参考,明确方向。

[地理位置]

黄骅港开发区位于渤海湾弓顶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在天津港到龙口港500公里长的海岸线上正处于居中位置,填补了这一段的港口空白。南接山东半岛一带富庶沿海地区,北邻北京、天津两大经济、科技、信息中心和综合工业基地,便于开展经济、技术协作和取得科技、信息支援。交通便利:

公路:南北向有国家高等级沿海公路穿区而过,东西向有黄骅港至银川307国道将港口与中西部地区紧密联结,并有石家庄--黄骅港高速公路直达省会,很快形成石家庄直达黄骅港口的疏运大通道。北距首都北京240公里,距天津市120公里,西距沧州80公里。

铁路:神木至黄骅港双线电气化铁路运力巨大;地方铁路与全国铁路网相连直通港区并设有黄骅港站,可为入区企业修筑铁路入厂专线。西距京沪铁路沧州站80公里,距京广铁路肃宁站180公里。(图二:体现区域位置的地图,醒目标出前述主要城市及公路、铁路线)

海运:有航线与全国沿海各大港口以及日本、韩国等的港口相连,一个纵横交织的水陆交通网使交通运输非常便捷,是西部地区便捷的出海口。北距天津港40海里,南距山东龙口港115海里,距韩国汉城港480海里,距日本九州港900海里。

[基础设施]

黄骅港开发区立足于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先后投入4.6亿元用的资金用于水、电、

路、讯等建设事项。

水:拥有日供水能力20000吨的水厂两座和完备的城市供水系统;

电:建成110KV变电站两座,双回路高压输电线路,可保障稳定充足的电力供应。

路:平整宽阔的"三横四纵"骨架路网及完备的市政配套设施;专用进港公路直通港口码头;

讯:铺设了省环光缆和SDH宽频光缆,接入宽带网,大功率移动通信塔信号可覆盖到周边50多公里的陆地

及海面。

[资源能源]

--广阔腹地资源雄厚

以港口为"龙头"的西煤东运第二大通道,其腹地可延至冀中、冀南、鲁西北、晋中、晋东、陕北和内蒙等广大地区,地域辽阔,物产丰饶,门类齐全,能不港区今后各种产业的发展提供雄厚的资源保证。尤其是位于二通道后方的神府-东胜煤田,跨内蒙、陕西两省区,现探明储量为2300亿吨,煤质好,易开采,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最大

煤田。在出口外运的同时,还可对港区建设煤化工基地和电力建设提供足够的资源。

--周边地区资源丰富

享誉国内外的长芦盐场是全国四大盐业生产基地之一,毗邻港区,原盐现年生产能力为200万吨。

华北油田、大港油田的产油区以及渤海中最大、储量超亿吨的蓬莱-13号石油层均距开发区不远,石油资源丰富;

--区内资源独具特色

电力资源:规划容量600万千瓦的黄骅电厂建成后,可为高耗能产业的发展提供充裕的电力;

土地资源:开发区控制面积635平方公里,规划区多为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土地,不占耕地且无拆迁,区域广阔地势平坦,开发建设的空间较大,便于在"一张白纸"上画出"最新最美的图画"。

海洋资源:渔业资源可观,区内对虾养殖年产量500万公斤,海洋捕捞年产量6000万公斤;沿海滩涂广阔,为近海浅滩海产品工厂化种养、大型工业项目围海造陆建设提供了较大的环境容量;海面辽阔,海洋旅游业大有作为;卤水丰富,海洋化工业前景无限。

黄骅港一期煤码头工程

黄骅港一期煤码头工程

等均为预制构件,现场安装后再浇注节点形成整体。 青岛港前湾

3#、4#码头工程,码头总长度约662m。码头主体采用沉箱结构,沉箱长*宽*高为20*17*19m。 天津港集装箱公司28号29号泊位改造工程 提供港口工程施工和建筑工程承包服务

?所在地:天津天津 ?发布日期:2009-06-27 ?有效期至:- ?联系方式:点击查看 点击留言 详细信息 一航局有限公司是一个以港口工程施工为主,多元经营、跨行业、跨地区的国有大型骨干施工企业。截至2007年底,公司拥有总资产约120亿元人民币;拥有各类工程船舶228艘,施工机械5690多台;公司拥有1个工程总承包特级资质、14个工程总承包一级资质和15个专业承包一级资质。 60多年来,一航局有限公司在国内外承建了诸多大中型工程,经营领域包括港口、船厂、通航建筑物等水工工程和道路、桥梁、机场、轻轨、大型成套设备安装、工业民用建筑以及其他大中型建设项目,同时还参与市政工程建设,包括澳门国际机场、首都国际机场、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天津滨海国际机场、长江口深水航道整治、东海大桥、杭州湾大桥等境内大型工程;自2006年以来,一航局进军铁路和地铁市场,先后参建太中银铁路、哈大铁路、京沪高速铁路、天津地铁3号线,进一步扩大生产经营领域。 工程案例如下: 黄骅港一期工作船多用途码头工程 黄骅港工作船多用途码头为黄骅港一期工程的主体水工建设项目,码头总长378m,宽为35m,分为两个泊位。其中1#泊位为工作船兼杂货泊位,长度为180m;2#泊位为多用途泊位,长度为198m。码头面顶标高为 6.00m,引桥分为接岸段、正常段和扩展段,其中1#引桥宽16.5m,2#、3#引桥宽15m。 码头结构型式为高桩梁板式,基桩采用预应力钢筋砼方桩,桩身断面为60cm*60cm,长为39 ~52m。码头上部结构采用装配整体式结构,横梁、轨道梁、面板、前后边梁、靠船构件等均为预制构件,现场装配后再现浇成整体。 大连造船厂新建大坞

《黄骅港三期工程项目实施策划书》学习心得

《黄骅港三期工程项目实施策划书》学习心 得 根据局和公司下发的《关于组织学习<黄骅港三期工程项目实施策划书>的通知》,我项目部高度重视、积极响应、快速行动,组织全体员工召开了专题学习会,作为项目部负责人,我本人对此次学习尤为重视:南京地铁项目开工在即,项目部人员又普遍年轻,加之我本人和领导班子也缺乏工程项目前期策划的经验,所以,这正是一次对项目前期策划进行学习的绝佳机会。 《黄骅港三期工程项目实施策划书》中详细的规定了工程进行的每个环节,从对工程的整体认识到体系建设再到过程管理,可以说是未雨绸缪,面面俱到,不论是宏观制度还是具体措施,都体现出了局总项目部的高瞻远瞩和细致入微。通过认真学习和热烈讨论,使我受益菲浅,下面我就谈谈这次学习的一些心得。 一、宏观策划,体系把握方向 纵观整个策划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体系建设十分完善。局总项目部面对黄骅港三期工程这个我局有史以来承揽的合同额最大的水工总承包工程,对工

程整体和施工难点的把握非常细致,并且依据工程特点,因地制宜的制定出了科学完善的管理体系,不仅有利于优化结构,提高效率,还能确保权责一致,执行顺畅,为工程的顺利开展和完成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管理体系建设方面,给了我很多启发。我项目成立不到三年,比较顺利的完成了郑州地铁项目,但项目部基层管理人员太年轻,经验不足,在项目整体运作上虽然没出现什么大的问题,可在体系建设方面,我们确实存在一些差距。 首先,从部门设置和权责分工上来说,我们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再加上近一年来项目部员工调入调出太过频繁,所以在个别部门设置上存在空缺,权责分工上有时也会出现重叠和漏洞,我项目部曾多次为此做出调整,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仍然没有完全杜绝这种问题的出现。 其次,从体系建设的完善和成熟程度的长远方向来看,我项目部管理体系建设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之所以要有一套成熟顺畅,执行有力的管理体系,是因为只有把管理科学化,体系化才能保证一个团队的凝聚力。项目部也好,企业也罢,所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如何能在人员发生变动甚至大面积调整的时候还能高效的运作,保持旺盛的战斗力,树立品

黄骅港规划建设情况

黄骅港规划建设情况 2008年12月,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修订后的《黄骅港总体规划》,按照规划,黄骅港共分为四个港区,分别是:煤炭港区、综合港区、散货港区和河口港区,共规划建设泊位209个,规划用地面积79.53平方公里。 1、煤炭港区。由神华黄骅港务有限责任公司建设,共规划码头岸线10.35公里,规划泊位32个,规划用地面积18平方公里。目前已建成万吨级以上生产性泊位11个,其中煤炭装船泊位8个,杂货泊位2个,液体化学品泊位1个。8个煤炭装船泊位中,有10万吨级泊位1个,5万吨级泊位5个,3.5万吨级泊位1个,1万吨级泊位1个。2010年完成煤炭装船8903万吨,杂货456万吨,电厂转运煤559万吨,合计9918万吨。2011年煤炭吞吐量奋斗目标为9600万吨,杂货450万吨,总吞吐量突破1亿吨。2010年国家批准黄骅港煤三期工程,计划建设5万吨级专业化煤炭泊位4个,设计年通过能力5000万吨。 2、综合港区。沧州港务集团有限公司管理经营黄骅港四大港区中除煤炭港区以外的三个港区。综合港区以散杂货、集装箱和液体化工品运输为主,共规划码头岸线27.21公里,规划用地面积31.88平方公里,规划建设万吨级以上散杂泊位52个。 综合港区一期工程在距神华煤炭港区航道3.6公里处,平行开辟了一条10万吨级航道,航道底宽210米,底标高-14.5米,总长44公里。并建设4个10万吨级通用散货和4个10万吨级

多用途泊位。4个通用散货泊位已正式通航,今年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800多万吨,预计全年完成1000万吨以上。年底还将运营2个集装箱泊位。已开工建设的综合港区二期工程主要是在一期10万吨级航道基础上疏浚深至20万吨级的航道及建设16个矿石、集装箱、原油、煤炭、液体化学品及粮油码头等5—20万吨级泊位,其中有5个10万吨级专业化煤炭、2个10万吨级集装箱、1个10万吨级粮油、4个20万吨级矿石、2个5万吨级液体化学品和2个20万吨级原油泊位。 3、散货港区。以铁矿石、原油等大宗散货物资运输为主,规划码头岸线18.32公里,规划用地面积20.55平方公里,规划建设10万吨级以上泊位49个。 4、河口港区。以1000~5000吨级小型散杂泊位为主,规划码头岸线10.8公里,规划泊位76个,规划用地面积9.1平方公里。现有2个1000吨级泊位和4个3000吨级泊位,设计通过能力260万吨。 2

黄骅港(煤炭港区)四期工程

黄骅港(煤炭港区)四期工程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二〇一三年六月

一、建设项目概况 黄骅港(煤炭港区)四期工程位于黄骅港煤炭港区,新建储煤筒仓位于现有黄骅港二期工程防风网北侧,在建三期工程筒仓区西侧,新建露天堆场位于筒仓堆场北侧。本工程依托三期工程预留的接口,完善1个10万吨级、2个7万吨级、1个3.5万吨级煤炭泊位(水工结构按照双侧靠泊10万吨级散货船舶设计),泊位长度1072.5m;新建1个5万吨级煤炭泊位,码头长度310m;设计年吞吐量5000万吨。配套建设24座仓容3万吨的筒仓、并建设露天堆场、翻车机房、生产及生活辅助建筑物以及供电照明、给排水、通信、控制、消防、环保等辅助设施。本工程的施工期约30个月。本工程的建设对完善我国煤炭保障体系,提高保障能力;顺应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加快沧州组团发展;实现神华集团“十二五”发展规划,优化完善煤炭产运销一体化体系,提高企业整体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工程位于黄骅港煤炭港区,新建储煤筒仓位于现有黄骅港二期工程防风网北侧,在建三期工程筒仓区西侧,新建露天堆场位于筒仓堆场北侧。 本工程港池疏浚量约2152万m3,本用海类型属于交通运输用海中的港口用海。用海方式包括填海造陆、非透水构筑物,透水构筑物用海0.8891公顷、填海造地114.1951公顷,总用海面积115.0842公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

境影响评价法》的要求,神华黄骅港务有限责任公司委托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对黄骅港(煤炭港区)四期工程进行海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二、建设项目所在海域环境状况概述 1、水文动力现状调查 (1)潮位观测期的涨潮平均历时小于落潮平均历时,小潮期涨、落潮平均历时差较小,中、大潮期较大。潮差以大潮期最大,中潮期次之,小潮期最小,符合潮汐的一般规律。 (2)准调和分析结果表明,测验海区潮流性质主要属于规则半日潮流。潮流运动形式以往复流为主。 (3)实测海流统计结果表明,小潮期各测站的涨、落潮历时无明显规律性,大潮期除V1测站位于港池内较特殊,涨潮历时大于落潮历时以外,其余测站的涨潮历时均小于落潮历时。 从平面上来看,V1、V4、V7测站平均流速值整体上小于其它测站。从垂向上来看,随着深度的增加,各测站涨、落潮时的平均流速值基本呈减小趋势。从涨、落潮过程来看,除V4测站外,大、小潮期各测站的垂线平均涨潮平均流速值均大于落潮平均流速值。从全潮过程来看,较普遍存在有小潮期平均流速小于大潮期的现象。 从平面上来看,V1、V4、V7测站最大流速值整体上小于其它测站。从垂向上来看,随着深度的增加,各测站涨、落潮时的最大流速值基本呈减小趋势。从涨、落潮过程来看,大、小潮期各测站的垂线平均涨潮最大流速值均大于落潮最大流速值。从全潮过程来看,小潮期最大流速普遍小于大潮期。

黄骅港规划建设情况简介

黄骅港规划建设情况简介 黄骅港谋划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1992年党的十四大正式确定黄骅港为西煤东运第二条大通道出海口。1997年11月工程开工建设,2001年12月建成运营。目前有4个5万吨级、1个10万吨级、1个3.5万吨级煤炭专用泊位、1个2万吨级液体化学品泊位和2个1.5万吨级杂货泊位。2006年吞吐量突破8000万吨。 经过20余年大量的科学研究和过程实践,特别是随着制约港口发展的瓶颈一航道回淤问题的基本解决,黄骅港建设成为多功能、综合性深水大港的条件已经具备。 2007年2月9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了《黄骅港总体规划》,这是河北省第一个得到批准的港口总体规划。按照这个规划,黄骅港分为:综合港区、煤炭港区和河口港区。 1、 综合港区在现有煤炭港区北部,总面积128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103平方公里。以挖入式港池和突堤相间的布置形势,分期开发形成不同功能的码头岸线、陆域及临港产业、服务设施用地,规划岸线31.9公里,可建设2-20万吨级以上综合泊位121个,规划建设集装箱作业区、通用散杂作业区、液体化工品作业区、并预留远景发展区及支持系统区,码头生产作业区后方相应布置物流园区和临港工业园区。 2、 煤炭港区以专业化的煤炭专用泊位为主,规划的煤三期工程建设5个5-10万吨级泊位,届时形成1.5亿吨的煤炭装船能力。根据煤炭运输发展需要,远期规划2亿吨,远景预留3亿吨的煤炭船能力。 3、 河口港区以1000—3000吨级小型散杂泊位为主,利用现有设施为本地生产、生活物资运输服务,并适当开展仓储、物流、商贸等业务。 2005年11月黄骅港综合港区起步工程开工,工程包括建设南疏港路、中疏港路和防波堤、开挖主港池兼航道、打开口门、形成岸线、建设泊位和吹填土地建设堆场等八个部分。 黄骅港的发展将加快实现两个转变,即由单一煤炭输出港向综合大港转变,由单一业主码头向多元投资主体的公用社会型码头转变。拓展综合运输、临港产业、仓储、物流等现代港口功能,发展成为多功能综合性的现代化港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