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豆制品成套加工设备设备工艺原理

豆制品成套加工设备设备工艺原理

豆制品成套加工设备设备工艺原理

豆制品加工一直是我国民间传统技艺之一。它是将大豆、豌豆、绿豆、赤豆、黑豆等豆类制作成为各式各样的食品,如豆腐、豆花、豆浆、豆腐干、腐竹、凉粉等等。这些食品营养丰富,营养成分与牛乳相近,但我们通常所指的豆制品多是指制作大豆食品。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加工技术的提高,豆制品加工逐步实现了产品结构升级和质量飞跃,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豆业的发展。豆制品加工需要专门的加工设备,这些设备必须完整配套、科学合理,才能够生产出优质的豆制品。本文将介绍豆制品成套加工设备的设备工艺原理。

豆腐生产线

豆腐是一种以豆浆为原料制成的食品,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如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和矿物质。豆腐生产通常采用自动化机械化生产线,包括豆浆、凝固、压水、包装等几个环节。

豆浆制备

豆浆制备是豆腐生产的第一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保存期。在选择原材料时,最好选用新鲜且质量好的大豆。而在制备过程中,要严格控制豆浆的浓度、PH值和温度。

豆浆的机械化生产通常选择豆浆机,豆浆机可将经过浸泡、蒸煮、磨浆等工序后的大豆粉转换为豆浆。经过豆浆机处理后,可以得到质地细腻、豆浆浓度均匀的豆浆。

凝固工艺

豆腐凝固是将豆浆中的蛋白质凝集成固体,形成豆腐的关键步骤。

凝固可以采用化学方法,如加入卤水,也可以采用物理方法,在豆浆

中添加凝固剂。

无论是哪种凝固方式,都需要控制凝固剂的投入量、投入时间和搅

拌速度。对于豆腐凝固,需要注意加入适量的钙质,这可以显著提高

豆腐的质地和风味。

压水

凝固后的豆腐块需要进行压水处理,以去除多余的水分。常用的压

水方式有手工压水和机械压水。机械化压水工艺可以大大节约人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在压水的同时,也需要注意压水时间和压力。这可以保证豆腐的质

地和成品率。

包装

在生产豆腐时,包装是最后一个步骤,这也是产品质量的最后关口。豆腐可以被分成不同的尺寸和形状进行包装销售。豆腐包装一般采用

食品级材料,如塑料袋、罐头等,以保证产品的卫生与安全。

豆浆机的工艺原理

豆浆机是一种专门用于加工豆浆的设备。通过高速旋转的镜头把大

豆粉磨成很细的豆浆,豆浆机的工艺原理主要包括料筒、磨盘、过滤

网等组件。

•料筒

料筒是豆浆机的主进料口,勾节散装大豆时,为防大豆粉尘飞散,

料筒上部加装铁膜以便直接得种大豆在生产前处理,这是保证豆浆的

品质的前提条件之一。

•磨盘

磨盘是豆浆机的核心设备,它通过磨盘的旋转磨碎大豆粒,使其变

成豆浆。豆浆机中的磨盘一般采用高品质的耐磨合金钢制作而成,可

以大大提高磨盘的使用寿命。此外,磨盘的转速与处理豆浆的细度成

正比,因此需要根据生产需要进行科学的调整。

•过滤网

通过磨盘制作出的豆浆会经过过滤网进行过滤,以去除豆渣等杂质。过滤网由不同的线径组成,过程经过这样多道过滤,进一步提高豆浆

的品质。

豆腐干生产线

豆腐干是将豆腐进行压缩、除水和加热,使其成为干燥的固体块。

豆腐干的生产线主要包括磨浆机、固液分离机、压榨机、杀菌机等设备。

磨浆机

豆腐干生产线中最重要的设备是磨浆机,一个高品质的豆腐干一定

是经过精细处理后进行切割制作而成的。在磨浆机生产线中,需要根

据生产需求对磨浆机进行合理的调整和维护,以达到高效率的生产效果。

固液分离机

固液分离机是将豆渣和豆浆从外壳中分离出来的关键设备。在进行

废水处理的同时,还需要筛选部分豆渣,以用于其他产品(如豆皮、

豆腐皮等)的生产。

压榨机

压榨机可以将豆腐干中多余的水分之间挤出,然后逐层进行压缩,

进一步提高其密度。压榨机的配置和使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豆腐干

的质量和产品成品率的高低。

杀菌机

在豆腐干制作过程中,需要使用杀菌机杀灭细菌和病毒。通过科学

合理的杀菌工艺,不仅可以保证产品的卫生和安全,还可以提高豆腐

干的质量和保质期。

结论

豆制品成套加工设备的技术逐步完善,越来越多的企业将以自动化、连续化的生产模式进行规模化生产,因为这种方式可以达到高效、低

能耗、安全卫生、易操作等优点,同时还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懂

得如何正确操作、维护和调整豆制品成套加工设备的工艺原理是非常

必要的,这可以保证豆制品生产的质量与生产效率。

豆制品加工工艺

豆制品加工 工艺

目录 豆浆粉 (7) 日本的豆乳食品 (9) 加工豆腐的四则工艺 (10) 长豇豆干加工技术 (10) 黑豆保健食品的加工技术 (11) 彩色豆腐的制作方法 (13) 大豆浓缩蛋白的加工技术 (14) 花蚕豆的制作方法 (14) 巧制风味萝卜豆豉 (15) 速溶豆浆晶制作技术 (15) 大豆的贮藏方法 (16) 豇豆干的制作技术 (17) 保健绿豆粉皮的制作 (17) 腐竹的加工新技术 (18) 风味黑豆制品酱油豆的制作方法 (19) 花生豆腐的制作 (20) 香干的加工制作新技术 (20) 绿豆蜜汁奶加工新工艺 (21) 大豆浓缩蛋白的加工法 (21) 豌豆的加工 (22) 如何制作盒装内酯豆腐 (23) 豆面糕(驴打滚) (23) 三合泥 (24) 无豆腥味整粒大豆粉 (24) 湿法制作速溶豆粉 (25) 用大豆做的断奶婴儿食品 (25) 拌饭食用的高营养黄豆粉 (26) 大豆蛋白乳 (26) 豆乳压缩食品 (27) 豌豆酸乳 (27) 美国伊利诺大学豆乳制备法 (28) 二维素豆乳 (29) 用大豆制备干酪代食品 (29) 日本包装豆腐 (29) 豆腐的简易制作 (30) 南京嫩豆腐 (31) 冷榨豆饼制豆腐 (33) 利用脱脂大豆加工豆腐 (34) 五香豆腐干 (34) 冷冻豆腐 (35) 素鸡 (36) 油炸豆制品 (36) 素卷 (37) 含胶原质和钙质的豆腐制品 (37)

豆腐干 (40) 靖西姜黄豆腐 (41) 用葡萄糖酸σ-内脂为凝固剂做豆腐 (41) 干燥豆腐新制法 (41) 熏制豆制品 (43) 樱桃豆腐 (43) 炸红虾 (44) 豆腐点心 (44) 干燥豆腐 (45) 无豆腐渣豆腐 (46) 鸡蛋豆腐 (46) 五巧豆腐 (48) 高产豆腐(一) (49) 高产豆腐(二) (49) 咖啡豆腐 (50) 用大豆制造仿牛乳 (50) 用大豆发芽方法加工大豆乳 (52) 无奶酸豆乳 (54) 含乳酸菌的纳豆食品 (55) 豆乳酪 (55) 均质豆浆 (56) 大豆粉制含糖炼乳 (56) 豆粉凉粉 (57) 煎糍粑 (58) 芝麻酥糕(闽式) (58) 黑豆发酵制品加工 (59) 新型脆豆腐生产技术 (61) 豆饼储藏与饲用技术 (62) 豇豆干制技术 (63) 大豆蛋白肉加工技术 (64) 玉米豆腐加工技术 (64) 鲁南臭盐豆的加工技术 (65) 用蚕豆制作怪味豆技术 (66) 绿豆的综合加工技术 (66) 无渣豆腐的加工技术 (66) 家庭风味腐乳的制作 (67) 豆腐皮的加工方法 (68) 麻辣豆腐皮的加工 (68) 夹层、夹心豆腐制作新方法 (69) 豆浆挂面的制作方法 (69) 酥甜红小豆的加工技术 (70) 大豆异黄酮被发现新的保健功能 (71) 腐竹生产新工艺 (71)

豆制品加工工艺-豆腐制作新技术

豆制品加工工艺-豆腐制作 新技术

采用葡萄糖酸内酯作添加剂制作豆腐,是从日本引进的一项新技术,用它取代以盐卤、石膏作豆腐凝固剂的传统加工方法,其产品色白、细嫩、无苦涩味,一般每公斤黄豆可以制作出6公斤豆腐,蛋白质含量比传统方法加工的豆腐高18%左右,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主要原料:选用无霉变的黄豆,筛去杂物,去掉虫粒,磨碎后待用。 设备用具:石磨或破碎机、木桶或瓦缸、大锅、蒸笼等。 制作方法:将黄豆装入木桶或瓦缸内,然后倒入清凉水,每公斤黄豆掺入22公斤水。浸泡中换水3次,换水时要搅拌黄豆,进一步清除杂质,使PH值降低,防止蛋白质酸变。浸泡的时间为,去皮黄豆:室温15℃以下时浸泡6-8小时,20℃左右浸泡5~6小时,夏季气温高浸泡3小时左右。带皮黄豆:夏季浸泡4~5小时,春、秋季浸泡8~10小时,冬季浸泡24小时左右。陈黄豆可以相应延长一些时间。这样浸泡,能提高豆腐制品的光泽、筋度与出腐率。 将浸泡好的黄豆用石磨磨浆。石磨磨齿要均匀,磨出的豆浆才会既均匀又细。为了使黄豆充分释放蛋白质,要磨两遍。磨第一遍时,边磨边加凉水,共加水30公斤。磨完第一遍后,将豆浆再上磨磨第二遍,同时加入凉水15公斤。这时,黄豆与水的比例一般为1:5左右。磨完后,将豆浆用木桶或瓦缸装好。 取植物油或油脚,约占黄豆量的1%,装入容器,加入50℃~60℃的温水10公斤,用工具搅拌均匀。然后倒入豆浆中,即可消除泡沫。 消泡后,紧接着过滤。一般要过滤两次,边过滤边搅动。第二次

过滤时,须加入适量凉水,将豆渣冲洗,使豆浆充分从豆渣中分离出来。过滤布的孔隙不能过大或过细。 然后将过滤好的豆浆一次倒入锅内,盖好盖加热,将豆浆烧开后煮2~3分钟即可。注意火不要烧得过猛,要一边加热一边用勺子扬浆,防止糊锅。煮好后,把豆浆倒入木盆里冷却。当豆浆冷却到30℃左右时,取葡萄糖酸内酯200克,溶于适量水中后,迅速将其加入豆浆中,并用勺子搅拌均匀。再将半凝固的豆浆倒入铝制容器或特制的塑料食品袋里,用蒸汽或蒸笼隔水加热20分钟左右,温度控制在80℃一90℃之间,切勿超过90℃。然后再次冷却,随着温度的降低,豆浆即形成细嫩、洁白的豆腐。 工艺流程原料大豆→石磨破碎→加水浸泡→磨浆→除沫过滤→煮熟→加葡萄糖内酯→凝固→加温→降温凝固即为成品。

豆浆加工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

图14豆浆加工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示意图 豆浆加工工艺说明: 原料:外购所需原料大豆; 浸泡:将大豆在水中浸泡8~10h ,每泡完一批需进行换水,浸泡工序会产生浸泡废水; 清洗:将泡好的大豆利用清水进行冲洗一遍,清洗过程会产生清洗水; 磨浆:将清洗好的大豆在磨浆机内进行磨浆,磨浆过程会产生设备噪声; 煮浆:将磨好的豆浆在夹层锅内进行蒸煮,蒸煮采用天然气燃烧加热,会产生天然气燃烧废气; 过滤:将煮好的豆浆利用豆浆筛分过滤机将豆渣过滤掉,会产生豆渣固废; 灌装:利用灌装机将豆浆进行装罐,装罐过程中会产生设备噪声; 冲洗:利用自动冲洗线将灌装后的豆浆罐身进行冲洗,冲洗过程中会产生冲洗水; 烘干:利用蒸汽将冲洗后罐身的水分烘干; 检验:将包装后的成品进行金属检测,合格后方可入库,检测过程中会产生不合格品; 入库:将合格成品入库存放。 N: 噪声 G :废气 S :固废 W :废水 浸泡 清洗 磨浆 过滤 煮浆 W 原料 灌装 冲洗 烘干 检验 G N 入库 S W S N W 水 水

图15豆制品加工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示意图 豆制品加工工艺说明: 原料:外购所需原料大豆; 浸泡:将大豆在水中浸泡8~10h ,每泡完一批需进行换水,浸泡工序会产生浸泡废水; 清洗:将泡好的大豆利用清水进行冲洗一遍,清洗过程会产生清洗水; 磨浆:将清洗好的大豆在磨浆机内进行磨浆,磨浆过程会产生设备噪声; 煮浆:磨好的豆浆在夹层锅内蒸煮,蒸煮采用天然气燃烧加热,会产生天然气燃烧废气; 过滤:将煮好的豆浆利用豆浆筛分过滤机将豆渣过滤掉,会产生豆渣固废; 点浆:点浆又称为点脑、点花,是豆腐生产中的关键工序,主要是把凝固剂(镁盐)加入到煮熟的豆浆中,使大豆蛋白质溶胶转变成凝胶固体状; 破脑:利用破脑设备将固态豆脑破碎,会产生设备噪声; 成型:利用豆腐成形线使破碎的豆脑成型,具体包括上箱和压榨。上箱为将豆花整齐摆放在包布上,利用压榨设备将豆花中的水分挤出,同时晾干成型,压榨过程会产生压榨废水; 汆碱:将成型的豆干添加水和食用碱,在煮锅内将水煮干,目的是为了去除胚子表面的布纹、布线,去掉表面的硬皮,使豆干表面更光滑,卤制时容易入味、上色; 卤制:将豆干进行加料卤制,时间为30~45min ,会产生卤制废水和天然气燃烧废气; 烘烤:将卤制好的豆干在烤箱内进行烘烤,采用电烘烤,烘烤温度80~100℃;烘烤时间20min , 拌料:将烘烤后的豆干在拌料机内进行拌料调味,加入食用盐、味精等料,再添加食用油; 包装:将调味后的豆干在自动包装机上进行内包装,包装机运转会产生设备噪声; 杀菌:利用杀菌釜将内包装后的豆干进行杀菌,杀菌蒸汽由蒸汽锅炉提供,杀菌完毕后杀菌釜内会产生冷却水; 检验:将包装后的成品进行金属检测,合格后方可入库,检测过程中会产生不合格品; 包装入库:检验合格后利用真空包装机进行外包装,入库存放。 N: 噪声 G :废气 S :固废 W :废水 浸泡 清洗 磨浆 过滤 煮浆 W 原料 点浆 破脑 成型 汆碱 G N 卤制 W S N W 烘烤 拌料 包装 杀菌 检验 包装入库 G G N S 镁盐 N 水、碱 W W

溜豆机原理

溜豆机原理 溜豆机是一种常见的食品加工设备,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行业。它的主要原理是利用摩擦力和机械力将原料中的豆子破碎、研磨和分离,从而实现豆子的加工和制作。 溜豆机的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豆子经过进料口进入溜豆机的加工腔体,腔体内设有一对旋转的磨盘。当磨盘旋转时,豆子与磨盘之间产生摩擦力,使豆子受到研磨和磨碎。同时,溜豆机还通过机械力将豆子分离成不同的颗粒大小,从而获得所需的加工产品。 溜豆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进料系统、磨碎系统、分离系统和排料系统。进料系统负责将原料豆子送入加工腔体,保证加工过程的顺利进行。磨碎系统由磨盘、磨盘轴和驱动装置组成,通过磨盘的旋转运动,实现豆子的研磨和破碎。分离系统则通过筛网和振动装置将破碎后的豆子分离成不同颗粒大小的产品。排料系统则负责将加工好的产品从溜豆机中排出。 溜豆机的工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根据不同的豆子种类和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磨盘和筛网。不同的磨盘和筛网可以产生不同的研磨效果和颗粒大小。其次,要控制好磨盘的转速和加工时间,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加工效率。此外,还要定期清洁和维护溜豆机,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溜豆机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它可以用于制作各种豆制品,如豆浆、

豆腐、豆腐干等。溜豆机可以将豆子研磨成细腻的豆浆,也可以将豆浆进一步加工成豆腐或豆腐干。此外,溜豆机还可以用于制作豆粉、豆油等产品。无论是家庭使用还是工业生产,溜豆机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溜豆机是一种利用摩擦力和机械力进行豆子加工的设备。通过磨盘的旋转摩擦和机械力的作用,溜豆机可以将豆子破碎、研磨和分离,从而实现豆子的加工和制作。溜豆机在食品加工行业中应用广泛,可以用于制作各种豆制品。掌握溜豆机的原理和工作过程,有助于提高豆子加工的效率和产品的质量。

豆制品加工工艺-大豆发酵食品—丹贝

豆制品加工工艺-大豆发酵 食品—丹贝

丹贝起源于印度尼西亚,是一种发酵的大豆食品。丹贝既可以作为主食又可作为副食,类似我国四川、贵州一带的豆豉。 产品营养丹贝具有高含量的蛋白质和氨基酸。丹贝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为总氨基酸含量的76%,是发酵前水泡过大豆的6倍。丹贝中芋酸、核黄素、泛酸和维生素B12的含量都比发酵前大豆多,尤其是维生素B12的含量增加更为明显,是原来的60倍左右。我国人民的膳食多以植物性食品为主,长期食用植物性食品将会引起贫血症。在我国贫血症血症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由于缺乏维生素B12而引起的。根据我国的国情,如果平均每人每天食用100克天然发酵的丹贝,就可以满足维生素B12的最低需要量。因此,利用我国丰富的大豆资源制取廉价的丹贝食品,对于我国人民的健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制作方法1传统的制作方法是先将大豆用水浸泡12小时以上,使子叶吸足水,用水搓下豆皮,把去皮的大豆用水煮熟,控去水,晾至豆瓣表面不带水,而后裹进香蕉叶子里,任毛霉式根霉在上面生长。也有的是把一块鲜丹贝搓碎作为引子接种于已晾好的豆瓣中,搅拌均匀,摊在竹席止,摊成2.5厘米的厚度,盖上香蕉叶子,放在温暖的地方发酵一二天。等到整个豆子都长出白色的菌丝,发出特有的香气,成为白色的饼块时,丹贝即发酵酿成。而后根据各种不同嗜好,切成片、块、加工成可口的食品。酿制成熟的丹贝如不及时食用,可用冷藏、盐藏、脱水及油煎等方法进行贮存。油煎的丹贝一般能保存2周以上,脱水的丹贝一般能保存2个月以上,冷藏丹贝的贮存时间则更长。

制作方法2(纯培养的工业方法)其原料的前处理与传统的方法一样。不同的是纯培养所用的大豆要经过机械破碎成小块,每块的大小约是整粒大豆的1/8~1/10。把大豆碎块去皮后再进行浸泡,时间为30分钟,把小泡过的大豆碎块捞出煮熟,晾至豆块的表面不带水再行接种。接种量按每100克原料接上106个孢子。如果要用培养基斜面上生长的孢子,则用2毫升的水冲洗斜面而后灌入100克的原料中。接种后的原料放进带小孔的培养盒中,在31℃、相对湿度70~80% 条件下培养,经过22~23小时发酵完毕,酿成的丹贝便可以加工食用。 培养丹贝所使用的根霉有米根霉、无根根霉、匍匐根霉、少孢根霉,生产中多采用少孢根霉。 在大规模生产中,丹贝培养室必须严格地控制温度、湿度,且通风要良好。从目前国外使用的培养设备看,均匀发酵和较快发酵的最佳温度范围是31~32℃,最佳空气湿度为70~85%。在31~32℃下,丹贝培养时间需要22~23小时;在34~35℃下需20小时左右。丹贝在25~37℃下进行培养,如果湿度和通风得当,都能取得满意的结果。只是培养时间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缩短,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延长。 制作方法3(家庭制作方法)其工艺与上述大体相同,只是设备不一。在家庭里可以用带小孔的金属盒或是带小孔的塑料盒作为丹贝的培养皿。塑料袋用针扎上小孔,也可以做为丹贝的简易培养皿。在夏季利用自然的温度条件生产廉价的丹贝食品是完全可行的。 丹贝经过加工可制成花样繁多的小食品。把它用作配餐、早点、

豆制品加工工艺-鱼皮花生

豆制品加工工艺-鱼皮花生

鱼皮花生是我国传统的小食品之一,它具有甘、香、酥、脆等特点。目前国内的鱼皮花生的工艺配料和生产设备各地区不尽相同,而工艺流程却基本上大同小异。 原料配方原料:带衣生花生仁、面粉、赤砂糖。 辅料:分4种搭配方法,亦可按需要自行调配。A:麦芽糖、菜油、酱油。B:蛋浆、南乳、酱油、色素、食用石蜡。C:盐、味精、五香粉、酱油、色素。D:鱼露、色素。纯碱备用。 配料量: 1.面粉与花生仁的比例一般为1∶1,而干、湿面粉各半(即50 公斤花生仁配50公斤面粉,其中25公斤用来开糖粉浆用,余下的25公斤则作撒料用。 2.各种糖用量主要根据产品甜度要求考虑增减。若用饱和糖浆,其用量相当于花生仁用量。 3.其余各种辅料按花生仁重量的0.3~3%投入。 工艺流程糖粉浆、干粉、副粉糖浆、生花生仁→裹皮→风干→转笼烘烤→加色(湿)→散热→成品包装 制作方法 1.糖粉浆:先配好糖浆稀释面粉,配制饱和糖浆时可用常温水或温水浸泡盛在容器中的糖粉并加以搅拌,以完全融化为止(容器内尚存有过剩的面粉)。将干面粉倾入搅拌机中,再将配好的糖浆注入(要边注入糖浆边搅拌),糖粉浆的稀稠程度调至既不粘壳,又易于粘附在花生仁上即可(糖浆与干粉的比例大约为1∶1)。然后再将约占糖

粉浆总量2%的菜油徐徐注入糖粉浆中至完全搅拌均匀即可使用。如 需添加南乳、蛋浆可按照上述方法加入并搅拌均匀即可,其用量相应于糖粉浆的0.5~1%。 2.纯碱水:将常温水注入盛有纯碱的容器内并进行搅拌制成饱和碱液。 3.加色液:以酱油或鱼露为主料,其内可按需要添加适量食用石蜡油和色素。酱油添加量为烘烤后花生量的2%左右,食用石蜡油的 添加量为0.2%左右。 4.裹皮:将一定量的花生仁(视糖衣机的产量而定)倒入糖衣机内,启动糖衣机并加入糖粉浆和干粉,加入的方法是先加入一份糖粉浆再加入一份干粉;加入两份糖粉浆再加入一份干粉,加入两份干粉再加入一份糖粉浆,如此反复添加、边转边加,直至花生仁表面完全被浆粉包裹住便可加入其它辅料,添加辅料时应撒均匀。添加完辅料后可再加入少许干粉并多滚动几转,以使“鱼皮”表面更加光滑。此工序大约需30分钟左右。 5.风干:裹皮后的鱼皮花生取出筛选粕装入容器,送到操作台上摊开晾干,至含水量低于40%以下时便可进行烘烤。 6.烘烤:取风干鱼皮花生放在转笼中进行烘烤,转笼中不宜放太多的花生(约占转笼体积的80%为宜),放的太多容易造成产品生熟不均,也不可放的太少,太少易造成外皮破裂烘烤时一般温度控制在210℃以下,烘烤时间大约在20分钟左右。烘烤是生产鱼皮花生的一道重要工序,在烘烤过程中应随时取出样品品尝,掌握好加热的温度

大豆加工设备的工艺流程

大豆加工设备的工艺流程 大豆加工是指将大豆原料通过一系列工艺流程进行加工和处理,最终 得到豆制品、豆粕和食用油等多种产品的过程。以下是大豆加工设备的工 艺流程: 1.清选:将大豆原料通过特殊的清选设备,去除杂质和不良粒,确保 原料的质量和纯度。 2.脱皮:将清选好的大豆原料送入脱皮机进行脱皮处理,去除豆皮。 3.破碎:将脱皮后的大豆经过破碎机进行破碎,使得豆粒变小、破碎 均匀。 4.蒸煮:将破碎后的大豆送入蒸煮锅进行蒸煮处理,提高豆胚的可溶 性蛋白质,并杀死大豆中的酶活性。 5.压榨:将蒸煮后的大豆传送到压榨机中进行压榨,分离豆渣和豆浆。 6.分离:将压榨出的物料送入离心机或滤网中进行物料分离,分离出 豆渣和豆浆。 7.磨浆:将豆浆送入磨浆机中进行磨浆处理,将大豆颗粒完全分离。 8.煮沸:将磨浆后的豆浆送入煮沸锅中进行煮沸处理,使其成为食用 油的前处理。 9.分离:将煮沸后的豆浆送入分离设备中进行分离,分离出豆渣和豆浆。 10.凝固:将分离出的豆浆加入凝固剂进行凝固处理,得到豆腐。

11.豆渣处理:将分离出的豆渣送入压榨机或者烘干机中进行物料处理,制成豆粕或豆渣饲料。 12.榨油:将分离出的豆浆进行油脂的分离和提取,得到食用油。 13.加工:将榨油得到的食用油进行过滤、脱酸、漂白、脱臭等处理,得到清澈透明的食用油。 14.包装:将加工好的豆制品、豆粕和食用油等产品进行包装,便于 储存和销售。 以上是大豆加工设备的工艺流程,不同厂家和工艺要求可能会有细微 差异,但整体流程大致相似。大豆加工设备的选用和操作对于产品质量的 保证至关重要,要合理选择设备,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生产出的豆 制品和食用油符合质量标准。

豆制品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豆制品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豆制品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项目简介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和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豆制品作为一种绿色、健康的食品,市场需求量不断增长。本项目旨在建设一个豆制品加工厂,以满足市场需求,提供多样化的豆制品,包括豆腐、豆干、豆浆等,以及进一步推动豆制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市场分析 1、市场需求:豆制品作为一种常见的食品,具有广泛的消费群体,不仅在家庭餐桌上占据重要地位,也在餐饮业、超市等销售渠道中占据一定市场份额。随着人口老龄化和膳食结构的改变,豆制品市场需求量逐年上升。 2、市场供应:目前市场上豆制品供应量相对充足,但主要以小作坊式生产为主,缺乏规模化、标准化的生产厂家。因此,规模化、标准化的豆制品加工厂具有市场竞争力。 3、发展趋势:随着健康饮食的普及和消费者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豆制品市场呈现出绿色、健康、高品质的发展趋势。未来,豆制品加工厂需要关注产品质量、口感、环保等方面的提升,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三、项目方案 1、产品方案:本项目主要生产豆腐、豆干、豆浆等豆制品,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同时,可根据市场需求开发新型豆制品,如豆奶、豆粉等。 2、工艺流程:本项目采用现代化的豆制品加工设备,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标准化。主要工艺流程包括:黄豆筛选、浸泡、磨浆、煮沸、凝固、压制等。 3、设备选型:根据工艺流程和生产需求,选择高品质、高效率、环保型的豆制品加工设备,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4、环保措施:在生产过程中,采取有效的环保措施,减少废水、废气等污染物的排放,实现绿色生产。 四、经济效益 1、投资成本:本项目的总投资成本主要包括设备购置费、厂房建设费、原材料采购费、职工培训费等。根据市场调研和设备选型,预计总投资约为XXX万元。 2、收益预测:根据市场需求和销售渠道分析,预计本项目在第一年的销售额可达到XXX万元,第二年销售额可达到XXX万元,第三年销售额可达到XXX万元。同时,可实现年均净利润XXX万元左右。

豆浆粉的生产工艺和设备

豆浆粉的生产工艺和设备 豆浆粉是一种现代化、营养和健康的饮品,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也成为了众多企业家创业的一个新热点。在豆浆粉的生产中,生产工艺和设备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一、豆浆粉的生产工艺 1、开放式生产工艺:一般适用于小型豆制品加工企业,豆浆生产多采用开放式加工,包括浸泡豆类、磨浆及过滤等工序。 2、封闭式生产工艺:大型制品加工企业一般采用封闭式生产工艺,主要包括清洗、浸泡、去皮、蒸煮、破碎、调配、煮沸、杀菌、灌装、冷却和包装等工序。整个生产过程采取越洋管道运输、自动化控制、高温灭菌等先进技术。 3、核心工艺:豆浆粉的核心工艺是磨浆和过滤,先将大豆清洗干净,浸泡8-12小时,然后将浸泡后的大豆破碎成细粉,通过过滤获得豆浆液体,豆腐渣则通过送风处理压干,成为豆浆粉。 二、豆浆粉的生产设备 豆浆粉的生产设备根据企业规模的大小、需求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一般而言,设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豆浆粉磨:负责将浸泡后的大豆破碎成细粉,一般采用高速离心式 或低速石磨式,高速离心式适用于规模较大的豆制品企业,效率更高,粉质更为细腻,石磨式则更适合专业豆浆粉生产企业,研磨过程中护 理更加细致,粉质更为顺滑。 2、过滤设备:负责将磨浆后的细粉通过过滤获得液体豆浆,随着工艺 的发展,豆浆过滤技术也在不断创新,目前作为较为成熟的技术,采 用微孔过滤器或超滤膜过滤器等。 3、发酵设备:负责豆浆粉的发酵,使其口感更加醇和、香甜,通过糖 分和淀粉分解出大量靠谱酸菌,豆浆的营养价值更为提高。 4、煮沸设备:在豆浆粉的生产中,煮沸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一般而言,煮沸可分成两种形式,即煮沸汁液和煮沸乳液,分别用于凝固豆腐和 制作豆浆粉。在煮沸时,需要注意加热底部的温度控制和保护,以免 烧底或焦糊。 总之,豆浆粉作为一种健康、营养的饮品备受青睐,豆浆粉的生产工 艺和设备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让我们更加青睐于这一美食的制作艺术。

干豆腐的加工流程

干豆腐的加工流程 干豆腐是中国传统豆制品之一,是豆腐的再加工制品,被压制成薄薄的一张,劲道好吃,做法多样,保质期比豆腐要长久,干豆腐每天伴随着人们的饮食生活,千百年来深受人民的钟爱。它不但是各种美食的制作材料,本身也是一道精美的菜肴。 干豆腐的传统工艺流程为: 原料大豆→清洗大豆→浸泡大豆→磨浆→过滤豆渣→煮豆浆→点卤→泼脑→研制成型→揭包→成品。 制作干豆腐的步骤与原理: 一、准备工作 干豆腐的制作方法前期和制作大豆腐一样。首先要洗豆腐包。所不同的是,做干豆腐的,是那种长长的粗纱白布,大约半米宽,几十米长。而做大豆腐的豆腐包,则是很大很大的方形,也是粗纱布,边长大约要两米左右。把豆腐包洗净后,晾干,备用。 二、清洗大豆 制作豆腐主要是利用大豆中的蛋白质,应当选用蛋白质含量高的品种。同时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应清除混在大豆原料中的诸如泥土、石块、草屑及金属碎屑等杂物,选择那些无霉点、色泽光亮、籽粒饱满的大豆为佳。要选择优质无污染,未经热处理的大豆,以色泽光亮,籽粒饱满、无虫蛀和鼠咬的新大豆为佳,刚刚收获的大豆不宜使用,应存放3 个月后再使用。 三、浸泡大豆 步骤:浸泡用水量,一般以豆、水重量比1:2.3为宜。要用冷水,水质以软水、纯水为佳,出品高,硬水出品率几近软水、纯水的一半。浸泡温度和时间季节有关系。以北方为例春秋季度,水温20℃左右,浸泡6-10小时;冬季,水温5℃左右,浸泡8-15小时;夏天,水温25℃左右,浸泡4-6小时。 水量:浸泡体积一般为大豆体积的2-2.5 倍,浸泡水最好不要一次加足。第一次加水以浸过料面15CM 左右为宜。待浸泡水位下降到料面以下5-7CM 即可。即浸泡好的大豆达到以下要求:大豆吸水量约为120% ,大豆增重为1.5-1.8 倍。大豆表面光滑,无皱皮,豆皮轻易不脱落,手触摸有松动感,豆瓣内表面略有塌陷,手指掐之易断,断面无硬心。在浸泡大豆的过程中,除了可以去除一些豆腥味,杀菌的作用以外,主要是让大豆吸水,膨胀,然后使其破裂。因为大豆的蛋白质在细胞中呈胶体状态,每一个细胞组织外是一层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组成的细胞膜。通过浸泡,可以使细胞膜吸水后膨胀,质地变脆变软,使一小部分蛋白质从内部出来。浸泡的过程可便于大豆研磨粉碎后充分提取蛋白质。

豆制品加工装备开发与优化

豆制品加工装备开发与优化 一、引言 豆制品作为我国传统的优质食品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菜肴和食品制作当中。然而,在豆制品生产过程中,经常面临粉碎、烘干、制浆、筛分、燃烧等各种难题,这些问题不仅严重影响豆制品生产效率,而且影响豆制品品质。因此,研发和优化豆制品加工装备是十分必要的。 二、豆制品加工装备的开发 1. 粉碎设备开发 粉碎设备是制作豆制品的主要工具之一,主要用于将豆类粉碎成制浆所需的细颗粒。在豆类粉碎过程中,一般会产生较多的粉尘和噪音,用传统的机械设备粉碎效率低,且容易污染食品。 为此,现代豆制品加工装备开始引入微波粉碎技术。这种技术可以将豆类粉碎细腻、快速、自动化,同时实现无尘无噪音的生产环境,大大提高豆制品生产效率。 2. 烘干装备开发 烘干是制作豆制品必不可少的步骤之一。传统的烘干方式一般采用自然晾晒,这种方式会导致食品品质的下降、成本的增加、食品产量的减少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现代豆制品加工装备开始使用热泵干燥技术。热泵干燥技术是利用热泵的压缩制冷循环过程,将室内的热 空气吸入热泵系统中,再通过压缩循环制热,实现图像二中连续 不间断的豆腐烤干,从而提高烘干效率,同时还可节约能源成本 和改善豆制品质量。 3. 筛分设备开发 筛分是制作豆腐和豆浆不可缺少的步骤之一。传统的筛分方式 仍然使用传统的人工操作,无法控制筛分程度,过粗或过细都会 对筛分后的产品品质产生影响。 为此,在豆制品加工装备的开发中,引入了高能效、高自动化 的振动筛分设备。该设备采用微振动筛分技术,不仅可以准确控 制筛分程度,还能自动分离豆皮、白皮和目标物质,提高筛分效率。 4. 燃烧设备开发 在传统的豆制品生产过程中,因使用传统的烧木柴等材料燃烧,导致灰渣产生、排放有害气体等问题,严重污染环境。为了解决 这些问题,现代豆制品加工装备引入了新型燃烧设备。 例如,采用生物质锅炉燃烧豆渣、豆皮等豆类废弃物,不仅可 以减少废弃物的污染和浪费,还可以节约能源成本、增加经济效益,同时还有效地治理了大气污染问题。

豆制品设备豆乳计豆浆浓度计设备工艺原理

豆制品设备豆浆计豆浆浓度计设备工艺原理 豆制品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食品,其中豆浆是其主要成分之一。豆 浆的浓度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它会影响到豆浆的口感、制作工艺等多 个方面。因此,豆浆计、豆浆浓度计设备非常必要,在豆制品生产中 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本文将介绍豆浆计、豆浆浓度计设备的工艺原理。 什么是豆浆计? 豆浆计也称作豆液密度计或调制豆浆计,是一种用来测量豆浆浓度 的设备。豆浆计内部装有一个浮标,可通过检测浮标的位置来确定豆 浆的浓度。根据豆浆的浓度,我们可以很方便地计算出所需的制作工 艺参数,如加水量、豆浆豆浆浸泡时间、磨豆浆时间等。豆浆计被广 泛用于豆制品生产企业中,是生产豆浆的重要设备之一。 什么是豆浆浓度计? 豆浆浓度计是一种用来测量豆浆浓度的设备,主要由两部分组成: 探头和显示屏。探头是主体部分,在工作时需要将其浸入豆浆中。然后,探头通过应变片测量豆浆的密度来计算浓度。测量的结果可以在 显示屏上进行查询和显示。 豆浆计与豆浆浓度计的原理 豆浆计与豆浆浓度计都是测量豆浆浓度的设备,但它们的工作原理 略有不同。

豆浆计的工作原理 豆浆计是一种密度计,它可以通过检测豆浆密度的变化来确定豆浆 的浓度。通常,豆浆计内部装有一个浮标,其密度略高于豆浆。当我 们将豆浆倒入豆浆计中时,浮标会随之上浮,根据浮标所在的位置, 我们就可以确定豆浆的浓度。豆浆计实际上是一种实验室设备,使用 简单,准确度高。 豆浆浓度计的工作原理 豆浆浓度计通过计算豆浆密度来确立豆浆浓度。其主要部分是探头,可通过应变片来测量豆浆的密度。应变片是一种压力敏感元件,当压 力变化时,阻值也会相应变化,应变片通常和一个电桥相连,从而可 以利用电阻变化来计算豆浆密度。此外,豆浆浓度计还需要一块数字 显示屏来显示测量结果。豆浆浓度计通常需要埋在豆浆中,有时需要 使用一些特殊的探头来实现更高的准确性。 豆浆计与豆浆浓度计的应用 豆浆计与豆浆浓度计是豆制品生产中非常常见的设备。其主要用途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豆浆计可以帮助工人确定豆浆的浓度,从而设定合适的制 作工艺,保证制作质量和口感。 2.豆浆计可以帮助工人掌握工艺要点,提高豆浆的稳定性和 一致性。

豆腐的制作工艺

豆腐的制作工艺 豆腐的制作工艺 豆腐的营养价值1.豆腐营养丰富,含有铁、钙、磷、镁等人体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还含有糖类、植物油和丰富的优质蛋白,素有“植物肉”之美称。大豆的蛋白质生物学价值可与鱼肉相媲美,是植物蛋白中的佼佼者。大豆蛋白属于完全蛋白质,其氨基酸组成比较好,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它几乎都有。大豆可以直接烹调食用,人体对其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率只有65%,而制成豆腐消化率可以提升到92%~95%。2.制作豆腐的大豆中含有18%左右的油脂,大部分能转移到豆腐中去。大豆油中的亚油酸比例较大,且不含胆固醇,有益于人体神经、血管、大脑的生长发育。3.豆腐不含胆固醇,为高血压、高血脂、高胆固醇症及动脉硬化、冠心病患者的药膳佳肴。4.豆腐含有丰富的植物雌激素,对防治骨质疏松症有良好的作用。 豆腐的制作工艺 豆腐制作工艺1.原料处理。取黄豆5公斤,去壳筛净,洗净后放进水缸内浸泡,冬天浸泡4~5小时,夏天 2.5~3小时。浸泡时间一定要掌握好,不能过长,否则失去浆头,做不成豆腐。将生红石膏250克(每公斤黄豆用石膏20~30克)放进火中焙烧,这是一个关键工序,石膏的焙烧程度一定要掌握好(以用锤子轻

轻敲碎石膏,看到其刚烧过心即可)。石膏烧得太生,不好用; 太熟了不仅做不成豆腐,豆浆还有臭鸡屎味。2.磨豆滤浆。黄豆浸好后,捞出,按每公斤黄豆6公斤水比例磨浆,用袋子(豆腐布缝制成)将磨出的浆液装好,捏紧袋口,用力将豆浆挤压出来。豆浆榨完后,可能开袋口,再加水3 公斤,拌匀,继续榨一次浆。一般10公斤黄豆出渣15公斤、豆浆60公斤左右。榨浆时,不要让豆腐渣混进豆浆内。3.煮浆点浆。把榨出的生浆倒入锅内煮沸,不必盖锅盖,边煮边撇去面上的泡沫。火要大,但不能太猛,防止豆浆沸后溢出。豆浆煮到温度达90~110℃时即可。温度不够或时间太长,都影响豆浆质量。把烧好的石膏碾成粉末,用清水一碗(约0.5公斤)调成石膏浆,冲入刚从锅内舀出的豆浆里、用勺子轻轻搅匀,数分钟后,豆浆凝结成豆腐花。4.制水豆腐。豆腐花凝结约15分钟内,用勺子轻轻舀进已铺好包布的木托盆(或其它容器)里,盛满后,用包布将豆腐花包起,盖上板,压10~20分钟,即成水豆腐。 5.制豆腐干。将豆腐花舀进木托盆里,用布包好,盖上木板,堆上石头,压尽水分,即成豆腐干。一般10公斤黄豆可制25公斤豆腐干。 豆腐的制作工艺 豆腐机产品介绍广东穗华牌全自动豆腐机,实现了豆腐生产过程自动化,具有高效、省时、低耗、无噪音、无污染等优点。该豆腐机的研制成功,代表了我国目前豆制品加工设备的最新

豆制品小作坊生产规范

豆制品小作坊生产规范 1.依据及范围 1.1为了进一步规范豆制品小作坊生产加工行为,保障食品安全,依据《XX省食品小作坊小经营店小摊点监督管理办法》,制定本生产规范。 1.2本指导规范适用于以大豆或杂豆为原料,生产加工豆制品的小作坊。 1.3生产加工豆腐、豆腐干、豆腐皮等小作坊可参照本规范执行。 2.基本工艺流程 豆腐类:原料预处理(选豆、清洗、浸泡)→磨浆→分离→煮浆→点浆→压榨成型→切块。 豆干类:原料预处理(选豆、清洗、浸泡)→磨浆→滤浆→煮浆→点浆→压榨脱水→切块。 3.主要设备器具 3.1有完好的原料处理设备、制浆设备、蒸煮设备、成型设备、包装设施、称量工具等。 3.2容器具应当无毒无害,并符合食品安全标准,不得使用盛装化学物质的和不易清洗的容器。 3.3设备容器应保持清洁,使用前后应进行清洗消毒。 3.4应定期对加工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 4.生产要求 4.1选豆。选取符合要求的豆子,去除杂质,剔去虫蛀、霉变的豆子。 4.2清洗。选用的豆子应清洗干净,淘洗2~3 遍,将漂浮的杂物去除。

4.3浸泡。泡豆用水量应达到豆子重量的2倍以上,浸泡充分,再淘洗豆粒2~3遍。 4.4制浆。 4.4.1 磨浆滤浆。将泡好的豆子加3倍左右的水倒进磨浆机进行研磨、过滤2~3遍。 4.4.2 煮浆。把研磨过滤好的生浆放在煮浆容器里,浆煮温度约80℃-90℃时,可加入消泡剂(消泡剂最大加入量0.05g/kg干豆)。然后将浆煮熟。 4.5凝固(点浆)。往煮好的豆浆中可加入适量食品级凝固剂,如食用氯化镁、硫酸钙(食用石膏)、葡萄糖酸内酯等,搅匀数分钟后,豆浆凝结成豆腐花。 4.6压制(成型)。将豆腐花凝结约30分钟,盛入已铺好包布的容器里,盛满后用包布将豆腐花包起盖上板,压制成型。 5.质量控制 5.1食品添加剂应当专区(柜)存放、专人保管,有专用的称量器具(精确到0.1g),不得使用变质的或超过保质期的原辅料及食品添加剂。5.2严禁使用工业石膏、工业氯化镁等工业原料加工豆制品。 5.3产品贮存运输应避免日晒、雨淋;应贮存在清洁、干燥、通风良好的场所,不得与有毒、有害、有异味的物品同处贮存运输;产品宜低于10℃贮运销售。 5.4产品仅限在本生产加工点或自设直销门店进行销售。

豆制品制作工艺及其相关材料3篇

豆制品制作工艺及其相关材料3篇 其一: 豆制品的定义背景: 豆制品是指以大豆、豌豆、绿豆、红豆、黑豆等豆类为原料,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制作而成的各种食品。豆制品是我国传统食品之一,具有营养丰富、口感独特、易消化吸收等特点,是我国人民的主要食品之一。 所需材料: 豆制品的制作需要豆类原料、水、盐、酵母、面粉等辅助材料。其中,豆类原料是制作豆制品的关键材料,不同种类的豆类原料对豆制品的质量、口感、颜色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制作工艺: 豆制品的制作工艺包括豆浆制作、豆腐制作、豆腐干制作、豆皮制作、豆腐乳制作等多个环节。其中,豆浆制作是制作豆制品的第一步,通过将豆类原料浸泡、磨碎、过滤等步骤制作成豆浆,再通过豆浆凝固、压制、晾干等步骤制作成各种豆制品。

国家法律法规: 豆制品是一种食品,其生产和销售需要遵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我国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具备相应的资质和设施,对原料、生产、贮存、运输等过程进行严格的管理和监控,确保生产出的豆制品符合国家相关的食品安全标准。 生产标准: 豆制品的生产标准是保障豆制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重要保证。我国豆制品生产标准主要包括GB/T 14616-2008《豆腐干》、GB/T 14617-2015《豆腐》、GB/T 14618-2015《豆皮》等多个标准。这些标准规定了豆制品的原料、制作工艺、质量要求、检验方法等方面的内容,对豆制品的生产和销售提供了明确的规范。 贮藏方法: 豆制品的贮藏方法对保持其新鲜度和品质至关重要。豆制品应当存放在阴凉、通风、干燥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豆制品应当在规定的保质期内食用,过期的豆制品应当及时处理。 产业链供应上下游要素: 豆制品产业链包括豆类原料种植、豆制品加工、豆制品销售等多个环节。豆类原料种植需要有土地、劳动力、种子、农药等要素;豆制品加工需要有加工厂房、设备、人员等要

豆皮豆筋食品生产线设备工艺原理

豆皮豆筋食品生产线设备工艺原理 豆皮豆筋是一种以豆腐渣、豆浆为原料制成的高蛋白食品,是一种 健康、营养、美味的素食品。该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因此豆皮豆筋的生产线设备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将介 绍豆皮豆筋食品生产线设备的工艺原理。 第一章豆皮豆筋概述 豆皮豆筋是一种以豆腐渣、豆浆为原料制成的食品。它因为口感松软、绵密,又因为豆腥味道浓郁,质地Q弹有嚼劲,营养丰富,蛋白 质含量高,回味悠长而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赞誉。 豆皮丰富的蛋白质含量及豆筋脆、韧的口感,使其成为众多消费者 心目中的健康美食。豆皮豆筋深受广大素食者的喜爱。 第二章豆皮豆筋生产原理 豆皮豆筋食品生产线设备是一种将大豆经过脱去外皮和蛋白质分离,然后形成豆渣。豆渣再通过加工处理,在豆渣中发现一个具有一定韧 性和弹性的物质,这就是豆筋。豆皮豆筋的生产过程基本上可以分为 以下几个步骤: 1.原料清洗 2.磨浆 3.分离蛋白质 4.加工处理

2.1 原料清洗 生产豆皮豆筋的第一步是清洗原料。将大豆清洗干净,去除杂质和 污渍。清洗大豆的目的是去除杂质和过多的表面细胞物质。 2.2 磨浆 将大豆加水浸泡一段时间,然后经过磨浆,将大豆变成豆浆。 磨浆是生产豆皮豆筋的关键步骤之一。客户最好选择专业豆制品厂 家选购豆皮豆筋食品生产线,因为厂家的设备磨浆效果更为精细,磨 出的豆浆的质量更高,对豆皮豆筋的品质影响也更小。 2.3 分离蛋白质 在豆浆中加入脱脂粉或明胶等混合物,使其达到分离蛋白质的目的。通过分离蛋白质,可以有效地去除大豆中的油脂等不必要的物质,更 易制成豆皮和豆筋。 豆浆经过蛋白质分离后,会生成大量的豆腐渣。 2.4 加工处理 豆腐渣将被用作豆皮的主要原料,豆腐渣中发现豆筋的原理是利用 蛋白质的酸解性质。为了使豆腐渣中的蛋白质溶解,必须在豆腐渣中 加入酸性物质。在酸性环境中,蛋白质的分子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形 成豆筋。

豆腐皮机械化生产的工艺设计

豆腐皮—机械化生产的工艺设计 摘要: 豆腐皮的生产,源远流长,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改变,传统的手工生产加工方式已不符合们对豆腐皮品质和卫生指标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急需开发豆腐皮加工的成套设备,同时研究其相应的加工工艺,从而使其生产、加工过程实现机械化、自动化,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成品质量,使豆腐皮的生产能够满足国外市场的需求。本文首先阐述了豆腐皮传统手工生产的加工流程及其机械化生产的研究现状,论述了豆腐皮的成膜机理和成膜过程中的关键影响因素。然后按照豆腐皮的加工工艺流程,考虑到对加工过程中关键参数的控制,首先制定了豆腐皮机械化生产线的总体设计方案,包括生产线的机械局部和控制局部两大局部,然后分别对机械局部、控制局部的软、硬件各个具体模块进展了详细设计。 关键词:豆腐皮、机械化、工艺设计、经济效益 前言 豆腐皮的生产在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也是我国的传统特产之一。据传富阳东坞山豆腐皮是豆腐皮的发源地。东坞山豆腐皮薄如蝉翼,轻如绢纱,能透视反面的物体,500g豆腐皮有130多,厚度是20-25um,全国独一无二。它色泽洁白、油润干净、落水不糊,有“金篓玉衣〞之美称。它是豆浆中的蛋白质与空气中的氧份自然结合而形成的胶质膜,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质和人体所需多种维生素,是豆制品中的精华。其中蛋白质含量约占42%-50%左右,脂肪占28%,且绝大局部是不饱和脂肪酸,碳水化合物约13%,还有人体所需的各种微量元素,不含胆固醇。常食豆腐皮不仅可以提供丰富的营养,而且能改善心血管功能,增强免疫力。在烹饪方法上,可煎、可炒、可煮、可炸、可凉拌、又可做食品包裹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