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康复技术操作规范简介

康复技术操作规范简介

康复技术操作规范简介

一、关节松动术

治疗者在关节活动允许范围内完成的一种针对性很强的手法操作技术,具体应用时常选择关节的生理运动和附属运动作为治疗手段。关节松动技术类似于我国传统医学中的手法治疗(推拿术或按摩术),但在理论体系、手法操作及临床应用中,两者均有较大的区别。

【适应症】

1.任何因力学因素(非神经性)引起的关节功能障碍,包括:

2.关节疼痛、肌肉紧张及痉挛。

3、可逆性关节活动降低。

4、进行性关节活动受限

功能性关节制动。

对进行性关节活动受限和功能性关节制动,关节松动技术的主要作用是维持现有的活动范围,延缓病情发展,预防因不活动引起的其他不良影响。

【禁忌症】

1.关节活动过度。

2,关节因外伤或疾病引起肿胀(渗出增加)

3.关节的急性炎症。

4.关节部位的恶性肿瘤。

5.未愈合的关节内骨折。

【仪器设备】

不需要设备。

【操作程序】

1、患者体位治疗时,患者应处于一种舒适、放松、无疼痛的体位,通常为卧位或坐位,尽量暴露所治疗的关节并使其放松,以达到关节最大范围的被动松动。

2、治疗者位置治疗时,治疗者应靠近所治疗的关节,一手固定关节的一端,一手松动另一端。

3、治疗前评估手法操作前,对拟治疗的关节先进行评估,分清具体的关节,找出存在的问题(疼痛、僵硬)及其程度。根据问题的主次,选择有针对性的手法。当疼痛和僵硬同时存在时,一般先用小级别手法(Ⅰ、Ⅱ级)缓解疼痛后,再用大级别手法(Ⅲ、Ⅳ级)改善活动。治疗中要不断询问患者的感觉,根据患者的反馈来调节手法强度。

4、手法实施

(1)手法操作的运动方向:操作时手法运用的方向可以平行于治疗平面,也可以垂直于治疗平面。治疗平面是指垂直于关节面中点旋转轴线的平面。一般来说,关节分离垂直于治疗平面,关节滑动和长轴牵引平行于治疗平面。

(2)手法操作的程度:不论是附属运动还是生理运动,手法操作均应达到关节活动受限处。例如:治疗疼痛时,手法应达到痛点,但不超过痛点;治疗僵硬时,手法应超过僵硬点。操作中,手法要平稳,有节奏。不同的松动速度产生的效应不同,小范围、快速度可抑制疼痛;大范围、慢速度可缓解紧张或挛缩。

(3)手法操作的强度:不同部位的关节,手法操作的强度不同。一般来说,活动范围大的关节如肩关节、髋关节、胸腰椎,手法的强度可以大一些,移动的幅度要大于活动范围小的关节,如手腕部关节和颈椎。

(4)治疗时间:治疗时每一种手法可以重复3或4次,每次治疗的总时间在15~20min。根据患者对治疗的反应,可以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

5.治疗反应一般治疗后患者即感到舒适,症状有不同程度的缓解,如有轻微的疼痛也多为正常的治疗反应,通常在4~6h后应消失。如第2日仍未消失或较前加重,提示手法强度过大,应调整强度、缩短治疗时间或暂停治疗1d。如果经3~5次的正规治疗,症状仍无缓解或反而加重,应重新评估,调整治疗方案。

6.四肢常用关节松动技术

(1)肩关节

①分离牵引:患者仰卧,肩外展约50°并内旋。治疗者外侧手托住上臂远端及肘部,内侧手四指放在腋窝下肱骨头内侧,拇指放在腋前,向外侧持续推肱骨,然后放松,重复3~5次。

②前屈向足侧滑动:患者仰卧,上肢前屈90°,屈肘,前臂自然下垂。治疗者双手分别从内侧和外侧握住肱骨近端,同时向足的方向牵拉肱骨。

③外展向足侧滑动:患者仰卧,上肢外展,屈肘,前臂旋前放在治疗者前臂内侧。治疗者外侧手握住肘关节内侧,内侧手虎口放在肱骨近端外侧,四指向下向足的方向推动肱骨。

④前后向滑动:患者仰卧,上肢注意放松。治疗者下方手放在肱骨远端内侧,将肱骨托起并固定,上方手放在肱骨头上,将肱骨向后推动。

⑤后前向滑动:患者仰卧,上肢放在体侧,屈肘,前臂放在胸前。治疗者双手拇指放在肱骨头后方,其余四指放在肩部及肱骨前方,将肱骨头向前推动。

⑥侧方滑动:患者仰卧,上肢前屈90°,屈肘,前臂自然下垂。治疗者外侧手握住肱骨远端及肘部固定,内侧手握住肱骨近端内侧并向外侧推动肱骨。

⑦后前向转动:患者健侧卧位,患侧在上,肩稍内旋,稍屈肘,前臂放在身后。治疗者双手拇指放在肱骨头后面,其余四指放在肩部及肱骨近端前面,由后向前转动肱骨。

⑧前屈摆动:患者仰卧,上肢前屈至受限处,屈肘90°,治疗者外侧下肢屈髋屈膝放在床上与患侧上臂接触,内侧手握住患者腕部,外侧手握住肘部,在活动受限处摆动。

⑨外展摆动:患者仰卧位,肩外展至活动受限处,屈肘90°前臂旋前。治疗者内侧手从肩背部后方穿过,固定肩胛骨,手指放在肩上,以防耸肩的代偿作用。外侧手托住肘部,并使肩稍外旋和后伸,将肱骨在外展终点范围内摆动。

⑩内旋摆动:患者仰卧,肩外展90°,屈肘90°,前臂旋前。治疗者上方手握住肘窝部固定,下方手握住前臂远端及腕部,将前臂向床面运动,使肩内旋。患者也可以取坐位,肩外展90°,屈肘90°。治疗者内侧手握住肱骨远端固定,外侧手握住前臂远端及腕部,将前臂向下后摆动,使肩内旋。

⑾外旋摆动:患者仰卧,肩外展,屈肘90°。治疗者下方手放在肱骨头前面固定肩部并稍向下加压,上方手握住前臂远端及腕部,将前臂向床面运动,使肩外旋。

⑿松动肩胛骨:患者健侧卧位,患侧在上,屈肘,前臂放在上腹部。治疗者上方手放在肩部,下方手从上臂下面穿过,拇指与四指分开,固定肩胛骨下角。

双手同时向各个方向活动肩胛骨,使肩胛骨做上抬、下降、前伸(向外)、回缩(向内)运动,也可以把上述运动结合起来,做旋转运动。

(2)髋关节

①长轴牵引:患者仰卧位,下肢中立位,双手抓握床头,以固定身体。治疗者面向患者,双手握住患者所需牵引的大腿近膝苯节处,并用近患者侧的上肢腋下夹持患者患侧小腿踝关节处。双手同时用力,身体后倾,将股骨沿长轴向足部牵位。

②后前向滑动:患者健侧卧位,患侧下肢屈髋,屈膝,两膝之间放一枕头,使上方下肢保持水平。治疗者站在患者身后,双手拇指放在大腿近端后外侧,相当于股骨大转子处,其余四指放在大腿前面用力将股骨向腹侧推动。

③屈曲摆动:患者仰卧位,患侧下肢屈髋,屈膝,健侧下肢伸直。治疗者上方手放在膝关节上,下方手托往小腿,双手同时将大腿向腹侧摆动。

④旋转摆动:患者仰卧位,患侧下肢分别屈髋,屈膝90°,健侧下肢伸直。治疗者上方手放在髌骨上,下方手握住足跟。内旋时,上方手向内摆动大腿,下方手向外摆动小腿:外旋时,上方手向外摆动大腿,下方手向内摆动小腿。

⑤内收内旋摆动:患者仰卧位,患侧下肢屈髋,屈膝,健侧下肢伸直。治疗者上方手放在患侧髋部,下方手放在患膝外侧将大腿向对侧髋部方向摆动。

⑥外展外旋摆动:患者仰卧位,患侧下肢屈髋,屈膝,足放在对侧膝关节上,健侧下肢伸直。治疗者上方手放在对侧骨盆上,下方手放在患侧膝关节将膝关节向下摆动。

【注意事项】

1.治疗者必须具备良好的解剖学、关节运动学、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疾病病理学等医学基础知识。

2.掌握适应症、禁忌症和基本操作手法。

3.与其他改善关节活动的技术,如肌肉牵拉技术、肌力训练技术结合起来应用,以提高整体治疗效果。

二、关节活动范围测定

关节活动范围(range of motion,ROM)是指关节的远端骨朝向或离开近端骨

运动的过程中,远端骨所达到的新位置与开始位置之间的夹角,即远端骨所移动的度数。关节活动范围测量的是关节远端骨所移动的度数,而不是关节远端骨与近端骨之间的夹角。

【适应症】

1.骨关节伤病及手术后患者。

2.肌肉伤病及手术后患者。

3.神经系统疾患。

4.其他原因导致关节活动障碍的患者。

5.康复治疗的效果评定。

【禁忌症】

1.关节急性炎症期不做被动关节活动范围测量

2.关节内骨折未做处理时,不进行主动和被动关节活动范围测量。

【仪器设备】

1.通用量角器由一个圆形或半圆形的刻度盘和固定臂、移动臂构成,固定臂与刻度盘相连接,不可移动,移动臂的一端与刻度盘的中心相连接,可以移动。通用量角器主要用来测量四肢关节的关节活动范围。

2.电子量角器与通用量角器相似,但固定臂和移动臂为2个电子压力传感器,刻度盘为液晶显示器。显示器可以与固定臂和移动臂固定在一起,也可以通过连接线与两臂相连。电子量角器重复性好,使用方便,精确度优于通用量角器。

3.指关节测量器小型半圆形量角器、直尺(用于测量手指外展或屈曲的距离)和圆规(用于测量拇指外展即虎口开大程度)。

4.脊柱活动测量器专用的背部活动范围测量计或电子量角器(用于测量脊柱的屈伸活动范围)。也可以不应用仪器,通过测量直立位向前弯腰、向后伸腰以及向两侧屈曲时中指指尖与地面的距离来评定脊柱的活动范围。

【操作程序】

1.测量体位测量各关节及各关节不同功能活动时,都有标准的测量体位,一般情况下均应按要求操作,如患者存在特殊情况无法处于标准测量体位时,应在评价表格备注栏内加以说明。

2.量角器位置测量时,将量角器的轴心与所测关节的运动轴心对齐,固定臂与构成关节的近端骨长轴平行,移动臂与构成关节的远端骨长轴平行(患者有特殊运动障碍时可以适当调整)。

3.不同量角器的测量方法

(1)通用量角器:使用时将量角器的轴心与所测关节的运动轴心对齐,固定臂与关节近端骨的长轴平行,移动臂与关节远端骨的长轴平行并随之移动,移动臂所移动的弧度即为该关节的活动范围。

(2)电子量角器:使用时将固定臂和移动臂的电子压力传感器与肢体的长轴重叠,并用固定胶带(双面胶)将其固定在肢体表面;当所测关节运动时,液晶显示器所显示的数字即为所测关节的活动范围。

(3)指关节测量器

①半圆形量角器测量:测量掌指关节时,将量角器的固定臂放在掌骨远端,移动臂放在近端指骨上,并随之移动;测量指间关节时:量角器的两端分别放在指骨关节的近端和远端,移动臂随远端骨移动,所移动的弧度即为所测关节的活动范围。

②直尺测量:测量手指外展时,将直尺横放在相邻手指的远端,测量手指外展的最大距离(以cm表示);测量手指屈曲时,将直尺放在测量手指与手掌之间,测量屈曲手指指尖到手掌的垂直距离(以cm表示)。

③圆规测量拇指外展:先将圆规两脚放在拇指和示指指尖,测量两指之间的最大距离,再在直尺上量出该距离的读数(以cm表示)。

(4)脊柱活动测量

①背部活动范围测量计:将测量计放在拟测量活动范围的脊柱节段的棘突上,随着背部向前屈曲,测量计上显示的度数即为所测节段的屈曲度数。

②测量指尖与地面距离:被测试对象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分别向前弯腰、向后伸腰、向两侧侧屈。通过测量中指指尖与地面的距离来评定脊柱的整体活动范围(以cm来表示)。

4、各关节活动范围测量方法及正常参考值

(1)上肢关节及手的活动范围测量方法及正常参考值见表2—1、表2—2。

(2)下肢关节活动范围测量方法及正常值见表2—3。

(3)脊柱活动范围测量方法及正常值见表2—4。

表2-1 上肢主要关节活动范围的测量

表2—2 手部关节活动范围的测量

表 2—3 下肢主要关节活动范围的测量

表2—4 脊柱各节段活动范围的测量

【注意事项】

1.明确关节的活动范围。

2.熟悉关节的解剖位(中立位)和关节的运动方向。

3.标准化测量。

(1)评定者应熟练掌握各关节功能活动测量时固定臂、移动臂、轴心的具体规定。测量时,量角器的轴心与关节的轴心相对应,固定臂与关节的近端骨长轴平行,移动臂

与关节的远端骨长轴平行并随远端骨的运动而移动。

(2)如患者存在关节活动受限的情况时,先测量主动关节活动范围,后测量被动关节活动范围,并分别加以记录。

(3)同一对象应由专人测量,每次测量应取相同位置,同一种量角器,便于比较。

(4)测量时被测量关节须充分暴露,先触诊确定骨性标志,评定者与被评定者须保持正确体位,以保证检查结果的可靠性和检查的可重复性。

4.避免在按摩、运动及其他康复治疗后立即检查关节活动范围情况。

三、轮椅转移技术

【适应症】

1.步行功能减退或丧失者如截肢、下肢骨折未愈合、截瘫、其他神经肌肉疾患引起双下肢麻痹、严重的下肢关节炎症或疾病等。

2.非运动系统本身疾病但步行对全身状态不利者如严重的心脏病或其他疾患引起的全身性衰竭等。

3.中枢神经系统疾患使独立步行有危险者如有认知、感知障碍的脑血管意外、颅脑损伤患者,严重帕金森病、脑性瘫痪难以步行的患者。

4.高龄老人步履困难易出意外者。

【禁忌症】

严重的臀部压疮或骨盆骨折未愈合者不宜使用坐式轮椅。

【仪器没备】

包括标准轮椅、电动轮椅、俯卧式轮椅、下肢截肢患者的轮椅、坐立两用轮椅、单侧驱动式轮椅等。

【操作程序】

1.由康复医师评估患者了解患者的年龄、疾病诊断、功能障碍、康复需求等,如偏瘫者宜用单侧手驱动的轮椅;下肢截肢者宜用重心调整过的轮椅;高位截瘫者宜用电动轮椅;截瘫有压疮者宜用俯卧式轮椅;不宜久坐或久站者宜用坐立两用轮椅;一般患者可用标准轮椅。

2.由康复医师开出轮椅处方以简式处方为例,处方内容包括:

(1)车种:普通型、前轮驱动型、运动型、单手驱动型(左、右)、截肢型等。

(2)大车轮:规格分别为50.8 cm、55.9cm、61.Ocm、66.Ocm(20in、22in、24in、26in),轮胎(充气,实心)。

(3)手动圈:规格(16mm、19mm、22mm),标准型,带捏手(水平、垂直)。

(4)小脚轮:规格分别为12.7cm、15.2cm、17.8cm、20.3cm(5in、6in、7in、8in),轮胎(充气、实心),小脚轮锁(要、不要)。

(5)靠背,标准型、可卸式,后倾靠背(半倾、全倾),可开式靠背(要、不要),头枕(要、不要)

(6)把手:标准型、折叠式(要、不要)。

(7)扶手:标准型、桌用式、可卸式,扶手软垫(要、不要)。

(8)脚托和脚踏板:标准型、抬起式、分开式、可卸式、左右(分别、共用)、脚托、脚跟护挡,脚前挡。

(9)制动器;杠杆式(拉、压)、运动用可卸式、联轴节型、延长杆式。

(10)座位颜色;蓝、淡蓝、黑,红、橙、茶绿(其他)。

(11)附属品:软垫(坐垫、靠背)、轮椅用桌、袋、安全带。

电动轮椅需特别注明。

3.轮椅处方中其他条件的确定

(1)座高:座高要以患者久坐也能保持正确姿势为标准。

(2)座宽:需测量臀部最宽处,再加上5cm左右。

(3)座深:为座椅前缘到椅背的距离。患者坐下时,小腿上段后方与垫子前缘之间应有5cm左右的间隙·。

(4)臂架高度:两手下垂,轻松坐好,屈肘90°,测量椅面至肘下缘距离,再加上2~3cm。

(5)靠背高度:从椅面到两肩胛骨的中央下部距离。

(6)脚托高度:先降低脚托,让患者的足跟恰好离开它们,然后再上抬1.3一1.5cm,固定。脚托离地面至少有5cm才安全。

(7)全高:靠背后方推把的上缘至地面的距离,一般为93cm,如加上头部的延长部分时再加25~30cm。

4.由康复工程技术人员根据轮椅处方为患者配制轮椅。

5.由康复治疗师负责患者的轮椅操作训练

(1)转移训练:训练床户轮椅、轮椅户厕、轮椅户浴盆、轮椅户地面等转移训练。例如:在训练从轮椅到地面的转移时,先用刹车将轮椅锁定,将臀部慢

慢移动到座垫前缘,患侧手握住同侧扶手,健侧手伸向地面,随后重心移向健侧,臀部逐渐离开座位,健侧上肢在支撑躯体的同时缓慢屈肘,使患者坐在地面上。患者从地面坐回到轮椅时,先将轮椅固定好,身体尽量靠近轮椅座位,挺胸屈肘,使双上肢支撑在座垫的前缘,头向后仰,双臂用力撑起臀部移至座位上,再慢慢调整坐姿。

(2)减压训练:患者坐在轮椅上,每隔15~20min左右用双上肢支撑身体,抬起臀部减压。肱三头肌肌力较弱不能用手支撑起身体者,可将躯干侧倾,使一侧臀部离开座垫,持续片刻后,换另一侧臀部抬起,交替地给左、右臀部减压。

(3)推进与后退训练:患者臀部坐稳,身体保持平衡,双眼注视前方,然后双臂向后伸,肘关节微屈,手握轮环(稍偏后),身体略向前倾,双臂同时用力搬动轮环向前推,使轮椅前行,重复上述动作。后退时,双臂动作相反,身体微前倾,缓慢后退。

(4)上、下马路沿石或台阶训练:先在治疗人员保护下,训练在后轮上的平衡。患者双手用同等力量推动双侧轮环,使小轮悬空,轮椅后倾,双手不断调节轮环或前或后,在躯体的协调下,使轮椅后轮着地而保持平衡。当熟练这种技巧后,再训练过台阶。过台阶时,轮椅面向台阶,距离约为20m,身体向前微倾,双手握住轮环后部,用同等力量快速向前推进,此时小轮抬起,落在台阶上,再顺势推动大轮向前移动,直到整个轮椅越过台阶。

(5)上、下斜坡训练:患者训练两手同步地用力推或拉,并学会灵活地用车闸,以便在失控时能尽快把车刹住。

(6)坐在轮椅上开关门训练:对于一般的门,开门时需后退才能拉开;进门后又需后退才能关上。

(7)其他训练:包括从椅子上站起或坐下、特殊控制(如电动、气控、颌控声、舌控轮椅)的专门训练、上肢肌力、整体体力和耐力的训练等。

【注意事项】

1.选用轮椅时需注意使用的安全性、患者的操作能力、轮椅的重量、使用的地点、舒适性、价格、外观等。应特别注意选用合适的轮椅座垫,以防压疮。对躯干平衡和头颈部控制不良的患者可用头托或颈托。

2.由他人推轮椅时在推动轮椅前要注意患者的体位是否正确,有无前倾与歪斜;帮助患者将双手放于扶手上,双足踩住脚踏板,必要时用固定带束紧;平衡功能障碍严重的患者,难于保持身体平衡,应采用腰带将其固定,这一点在下斜坡时尤其重要;行进速度宜缓慢,应随时注意周围环境和观察患者情况,以免发生意外。下马路沿石或台阶时,让轮椅后方先下。上马路沿石或台阶或门槛时,让轮椅前轮先上。

3.患者自己操作轮椅时,要掌握轮椅操作要领,坐姿正确、保持平稳;随时注意周围环境,并对自己的体力要有充分的估计,特别是上街和上坡时更应小心;上、下坡时要注意保持相应的前倾或后仰的体位,防止身体被前抛或后翻;长期使用轮椅的患者,操作时要戴防护手套,以免手部损伤。

康复技术操作规范简介

康复技术操作规范简介 一、关节松动术 治疗者在关节活动允许范围内完成的一种针对性很强的手法操作技术,具体应用时常选择关节的生理运动和附属运动作为治疗手段。关节松动技术类似于我国传统医学中的手法治疗(推拿术或按摩术),但在理论体系、手法操作及临床应用中,两者均有较大的区别。 【适应症】 1.任何因力学因素(非神经性)引起的关节功能障碍,包括: 2.关节疼痛、肌肉紧张及痉挛。 3、可逆性关节活动降低。 4、进行性关节活动受限 功能性关节制动。 对进行性关节活动受限和功能性关节制动,关节松动技术的主要作用是维持现有的活动范围,延缓病情发展,预防因不活动引起的其他不良影响。 【禁忌症】 1.关节活动过度。 2,关节因外伤或疾病引起肿胀(渗出增加) 3.关节的急性炎症。 4.关节部位的恶性肿瘤。 5.未愈合的关节内骨折。 【仪器设备】 不需要设备。 【操作程序】 1、患者体位治疗时,患者应处于一种舒适、放松、无疼痛的体位,通常为卧位或坐位,尽量暴露所治疗的关节并使其放松,以达到关节最大范围的被动松动。 2、治疗者位置治疗时,治疗者应靠近所治疗的关节,一手固定关节的一端,一手松动另一端。

3、治疗前评估手法操作前,对拟治疗的关节先进行评估,分清具体的关节,找出存在的问题(疼痛、僵硬)及其程度。根据问题的主次,选择有针对性的手法。当疼痛和僵硬同时存在时,一般先用小级别手法(Ⅰ、Ⅱ级)缓解疼痛后,再用大级别手法(Ⅲ、Ⅳ级)改善活动。治疗中要不断询问患者的感觉,根据患者的反馈来调节手法强度。 4、手法实施 (1)手法操作的运动方向:操作时手法运用的方向可以平行于治疗平面,也可以垂直于治疗平面。治疗平面是指垂直于关节面中点旋转轴线的平面。一般来说,关节分离垂直于治疗平面,关节滑动和长轴牵引平行于治疗平面。 (2)手法操作的程度:不论是附属运动还是生理运动,手法操作均应达到关节活动受限处。例如:治疗疼痛时,手法应达到痛点,但不超过痛点;治疗僵硬时,手法应超过僵硬点。操作中,手法要平稳,有节奏。不同的松动速度产生的效应不同,小范围、快速度可抑制疼痛;大范围、慢速度可缓解紧张或挛缩。 (3)手法操作的强度:不同部位的关节,手法操作的强度不同。一般来说,活动范围大的关节如肩关节、髋关节、胸腰椎,手法的强度可以大一些,移动的幅度要大于活动范围小的关节,如手腕部关节和颈椎。 (4)治疗时间:治疗时每一种手法可以重复3或4次,每次治疗的总时间在15~20min。根据患者对治疗的反应,可以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 5.治疗反应一般治疗后患者即感到舒适,症状有不同程度的缓解,如有轻微的疼痛也多为正常的治疗反应,通常在4~6h后应消失。如第2日仍未消失或较前加重,提示手法强度过大,应调整强度、缩短治疗时间或暂停治疗1d。如果经3~5次的正规治疗,症状仍无缓解或反而加重,应重新评估,调整治疗方案。 6.四肢常用关节松动技术 (1)肩关节 ①分离牵引:患者仰卧,肩外展约50°并内旋。治疗者外侧手托住上臂远端及肘部,内侧手四指放在腋窝下肱骨头内侧,拇指放在腋前,向外侧持续推肱骨,然后放松,重复3~5次。

中医康复理疗技术操作规范.精讲

中医康复理疗技术操作规范 (一)刮痧技术操作规程 1.操作规范: (1)在操作部位涂上刮痧介质(如刮痧油、冷开水、香油或中药提取浓缩液等)后,操作者手持刮痧板(或光滑的硬币、铜勺柄、瓷碗、药匙、有机玻璃纽扣),在施术部位按一定的力度刮拭,直至皮肤出现痧痕为止。 (2)刮板与刮拭方向一般保持在45 度-90 度进行刮痧刮拭方向从颈到背、腹、上肢再到下肢,从上向下刮拭,从内向外刮拭。 (3)刮痧关键在于力度与速度的掌握和控制。“重而不板,轻而不浮”是力度的要求。刮拭操作时,要不停地询问病人的主观感受,并注意观察局部皮肤的情况。“快而不滑,慢而不滞”是速度的要求。 (4)刮痧时间一般每个部位刮3-5 分钟,最长不超20分钟。 2.注意事项注意事项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1)刮痧治疗时应注意室内保暖,尤其是在冬季应避寒冷与风口。夏季刮痧时,应回避风扇直接吹刮试部位。 (2)对于一些不出痧或出痧少的患者,不可强求出痧,以患者感到舒服为原则。 (3)前一次刮痧部位的痧斑未退之前,不宜在原处进行再次刮试出痧。再次刮痧时间需间隔3-6 天,以皮肤上痧退为标准。 (4)刮痧出痧后30 分钟以内忌洗凉水澡。 5)空腹、过度疲劳患者忌刮;低血压、低血糖、过度虚弱和神经紧张特别怕痛的患者轻刮。孕妇的腹部、腰骶部,妇女的乳头禁刮;白血病,血小板少慎刮;心脏病出现心力衰竭者、肾功能衰竭者,肝硬化腹水,全身重度浮肿者禁刮。(6)刮痧板一定要消

毒,防止交叉感染。 (二)火罐技术操作规程 1.操作规范: (1)暴露须拔罐部位(选择肌肉较为丰满、平整处)。 (2)用闪火器(镊子、血管钳或细铁丝制作)夹取95%酒精棉球,点燃。 (3)一手持罐,罐口向下,另一手持燃有酒精棉球之闪火器,迅速伸入罐内闪火立即退出,同时将罐叩按在所选部位上。 (4)待罐内皮肤隆起并呈红紫现象,留置5?15分钟。 (5)起罐时,一手按住罐口皮肤,另一手扶住罐体,空气进入罐内,火罐即可脱落。(6)拔罐后除留罐外,尚可在火罐吸着后,立即拔下,再闪火再吸、再拔,反复多次称闪罐;若待火罐吸着后,一手扶住罐体,用力上下左右慢慢来回推动,称走罐,用于面积较大的部位;若患处皮肤消毒后,先用梅花针叩打或用三棱针浅刺出血,再行拔罐,留置10 分钟后,起罐消毒皮肤,称刺血拔罐。 2.注意事项注意事项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 1 )拔罐时应使病人保持舒适位置,拔罐部位须平整,肌肉较丰满处。骨骼突出、毛发较多处不宜拔罐。 2)拔罐前应仔细检查罐口是否光滑,罐体有无裂痕,以免损伤皮肤,或中途 罐体破裂、漏气(3)根据需拔罐的部位,选择大小适宜的火罐。拔罐动作需稳、准、快,点燃之棉球切勿烧烤罐口,以免烫伤皮肤。 (4)留罐期间,应为病人加盖衣被以免受凉。并应观察罐内皮肤隆起程度及皮色变化,即要防止吸力不够,火罐脱落,影响疗效,又要避免因拔罐时间过长、吸力过大而出现较大

护理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

护理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 一、引言 护理康复治疗技术是指通过护理干预手段,辅助患者实施康复 治疗,促进患者身体功能的恢复和提高。为确保治疗效果和患者安全,制定相应的操作规范是必要的。 二、操作规范 1. 操作前准备 - 进行治疗前必须确认患者的身体情况,包括病情、治疗适应 性和禁忌症等。 - 对所需的治疗设备和器材进行检查、清洁和消毒,确保设备 完整、无损坏。 - 确认治疗环境安全,清除可能存在的危险物品或障碍物。 2. 治疗操作 - 按照医嘱要求和治疗计划进行操作,不得随意更改治疗内容。 - 保持良好的操作技巧和操作规范,遵循正确的操作步骤。

- 根据患者的反应和情况,适时调整治疗强度和时间,确保达 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3. 治疗后注意事项 - 治疗结束后,对治疗设备和器材进行清理、消毒和存放,确 保设备的安全和卫生。 - 监测患者的身体反应和治疗效果,及时记录和报告异常情况。 - 向患者提供必要的康复指导和建议,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康复 活动。 4. 安全措施 - 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个人的安全防护,佩戴好手套、口罩等 防护用具。 - 遵循正确的操作规范,确保操作过程中不伤害患者或自己。 - 发现患者有过敏反应或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止治疗并报告 医护人员。 5. 记录和报告 - 治疗过程中要详细记录患者的治疗情况、反应和效果等相关 信息。

- 出现异常情况或不良反应时,要及时向医护人员进行报告,以便及时处理。 三、总结 护理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的制定和执行,对确保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至关重要。通过遵守规范要求,护理人员可以提高操作技巧,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同时保障患者的身体健康和安全。治疗操作规范的遵循将为康复治疗提供坚实的基础,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

康复医学科常用技术操作规范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康复学科常用技术操作规范 运动疗法.。。。。。。。。。。。。。。。。。。。。。。。。。。。。。。。。。。。。。。。。。。。。。。。1 作业疗法。。。。。。。。。。。。。。。。。。。。。。。。。。。。。。。。。。。。。。。。。。。。。。。。8 转移训练。。。。。。。。。。。。。。。。。。。。。。。。。。。。。。。。。。。。。。。。。。。。。。。10 关节活动度。。。。。。。。。。。。。。。。。。。。。。。。。。。。。。。。。。。。。。。。。。。。12 关节松动术。。。。。。。。。。。。。。。。。。。。。。。。。。。。。。。。。。。。。。。。。。。。。17 平衡训练。。。。。。。。。。。。。。。。。。。。。。。。。。。。。。。。。。。。。。。。。。。。。。。21 步行训练。。。。。。。。。。。。。。。。。。。。。。。。。。。。。。。。。。。。。。。。。。。。。。27 协调训练。。。。。。。。。。。。。。。。。。。。。。。。。。。。。。。。。。。。。。。。。。。。。。。30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康复训练。。。。。。。。。。。。。。。。。。。。。31 呼吸训练。。。。。。。。。。。。。。。。。。。。。。。。。。。。。。。。。。。。。。。。。。。。。。。38 构音障碍康复技术。。。。。。。。。。。。。。。。。。。。。。。。。。。。。。。。。。。。。。。40 失语症康复技术。。。。。。。。。。。。。。。。。。。。。。。。。。。。。。。。。。。。。。。。。42

常用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

第一篇物理治疗 第一章功能评定 第一节身体形态评定 一、姿势 1、定义观察或测量受检者在静止或运动中身体所处空间位置的过程。 2、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影响正常姿势的疾患,包括先天性异常(如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先天性肢体残缺或发育不全等)和后天性异常(如强直性脊柱炎、腰椎间盘突出症、脊柱压缩性骨折后等)。 (2)禁忌证:意识障碍,不能独立坐或站。 3、设备与用具目测法无需设备或可以使用摄像机;脊柱测量使用铅垂线;放射学评定需要X线检查设备。 4、操作方法与步骤 (1)目测法:左、右侧面观察有无足弓消失,膝关节屈曲挛缩或过伸,髋关节屈曲挛缩,胸腰椎局部后凸(圆背或驼背),前、后面观察有无脊柱侧屈,双肩是否对称。 1)躯干:观察头部是否前倾、旋转或侧屈,胸廓呼吸是否对称,一侧胸锁关节或肩锁关节是否高于另一侧,胸部有无陷凹、隆凸或桶状胸,有无塌肩凸臀(一侧肩关节低于对侧,对侧髋关节向外侧凸出),脊椎的侧凸和旋转,两侧肩胛骨与脊柱不等距、不等高,翼状肩胛,躯干肌萎缩等。 2)上肢:观察两上肢体位是否一样;一侧上肢是否远离躯干或过度内、外

旋;两侧上肢是否等长;有无上肢畸形及肌肉萎缩等。 3)下肢:观察有无扁平足,马蹄足,足内、外翻,膝关节内、外翻,髋过度内、外旋,下肢肌肉萎缩等。 (2)铅垂线测量法:目测法发现姿势异常后可以采取铅垂线测量。受检者站立位,铅垂线从枕骨隆突的中点下垂,如果铅垂线不经过臀中沟表示有脊柱侧凸,姿势异常但铅垂线经过臀中沟,则表示脊柱侧凸的代偿完全。 (3)放射学评定:对疑有脊柱侧凸的受检者(孕妇除外)可以进行放射学检查。拍摄直立位第1 胸椎到第1 骶椎的正、侧位片,在X光片上测量脊柱侧凸的角度,具体测量方法见放射影像学专著。 5、注意事项 (1)熟悉人体脊柱和肢体的标准姿势。 (2)评定时在征得受检者同意后,尽量裸露身体、脱去鞋袜、采取自然姿态或动作。 (3)评定女性受检者时须有女医护人员在场或家属陪同。 二、身高与体重 1、定义利用客观的测量器具评定身高和体重的方法。 2、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所有受检者。 (2)禁忌证:不能站立者(如意识障碍、脊柱或下肢骨折),不配合者(如有认知障碍)。 3、设备与用具皮尺、测高仪、测重仪。 4、操作方法与步骤

康复医学科常用技术操作规范

康复医学科常用技术操作规范 康复医学科常用技术操作规范 一、神经肌肉电生理检查操作规范 1.仪器操作规范 (1)仪器设备仔细检查,确认仪器无任何异常现象,检查所有电路线路是否正常 连接,检查导线是否损坏,以确保仪器的正常工作。 (2)设置合适的检查位置和合适的检查体位,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3)首次使用或使用前未使用超过一个月的设备,要进行热启动和自动校准等前 期处理。热启动时间至少为30分钟。 (4)检查前观察患者情况,了解其身体状况、药物使用或诊疗史等,避免对检查 结果产生干扰。 2.检查操作规范 (1)检查患者表面皮肤情况,清洁需检查区域的皮肤,避免电极与皮肤接触不良。 (2)安装电极时,已知采样信号的波形和大小能确定哪种类型的电极最佳。此外,安装时应确保电极处于皮肤层下,避免机械压力对导电体的影响,影响波形的准确性。 (3)调整放大倍数和增益因子之后,进行信号放大和过滤处理,以增加信噪比, 并提高信号品质。

(4)检查前,应让患者放松、闭眼、闭嘴等,并要求患者配合操作。 (5)操作者应根据检查类型运用对应的刺激模式(如,以正弦刺激为主的“基础” 条件等),提高检查效率,降低干扰。 (6)执行每项测试之前,应告知患者关于测试步骤和流程,让患者进入放松状态。 3.检查结果处理规范 (1)每个采集的信号波形,都应验证其稳定性和重复性,排除信号失真现象。如 存在,应及时排除干扰源。 (2)对结果进行分类,同时根据分类结果判定神经和肌肉系统的损伤程度。不同 的神经功能障碍,需要区分不同的损伤程度及其症状。 (3)结果处理完毕后,将结果文档化、储存,并记录相关的检查信息,以备后续 参考。 二、康复恢复训练操作规范 1.康复训练前诊断规范 (1)在执行康复训练之前,应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健康状况和身体机能的全面诊断。这可能包括影像学检查、肌肉活力度等体检。在排除了潜在的风险因素后,才能进行 康复训练计划。 (2)与此同时,需要记录患者康复训练前的基础度量,以便评估康复训练的效果 和进度。

中医康复理疗技术操作规范

中医康复理疗技术操作规 〔一〕刮痧技术操作规程1.操作规: 〔1〕在操作部位涂上刮痧介质〔如刮痧油、冷开水、香油或中药提取浓缩液等〕后,操作者手持刮痧板〔或光滑的硬币、铜勺柄、瓷碗、药匙、有机玻璃纽扣〕,在施术部位按一定的力度刮拭,直至皮肤出现痧痕为止。 〔2〕刮板与刮拭方向一般保持在45度-90度进展刮痧刮拭方向从颈到背、腹、上肢再到下肢,从上向下刮拭,从向外刮拭。 〔3〕刮痧关键在于力度与速度的掌握和控制。“重而不板,轻而不浮〞是力度的要求。刮拭操作时,要不停地询问病人的主观感受,并注意观察局部皮肤的情况。“快而不滑,慢而不滞〞是速度的要求。 〔4〕刮痧时间一般每个部位刮3-5分钟,最长不超20分钟。2.考前须知考前须知考前须知考前须知: 〔1〕刮痧治疗时应注意室保暖,尤其是在冬季应避寒冷与风口。夏季刮痧时,应回避风扇直接吹刮试部位。 〔2〕对于一些不出痧或出痧少的患者,不可强求出痧,以患者感到舒服为原则。 〔3〕前一次刮痧部位的痧斑未退之前,不宜在原处进展再次刮试出痧。再次刮痧时间需间隔3-6天,以皮肤上痧退为标准。 〔4〕刮痧出痧后30分钟以忌洗凉水澡。 〔5〕空腹、过度疲劳患者忌刮;低血压、低血糖、过度虚弱和神经紧特别怕痛的患者轻刮。孕妇的腹部、腰骶部,妇

女的乳头禁刮;白血病,血小板少慎刮;心脏病出现心力衰竭者、肾功能衰竭者,肝硬化腹水,全身重度浮肿者禁刮。〔6〕刮痧板一定要消毒,防止穿插感染。 〔二〕火罐技术操作规1.操作规: 〔1〕暴露须拔罐部位〔选择肌肉较为饱满、平整处〕。〔2〕用闪火器〔镊子、血管钳或细铁丝制作〕夹取95%酒精棉球,点燃。 〔3〕一手持罐,罐口向下,另一手持燃有酒精棉球之闪火器,迅速伸入罐闪火立即退出,同时将罐叩按在所选部位上。〔4〕待罐皮肤隆起并呈红紫现象,留置5~15分钟。〔5〕起罐时,一手按住罐口皮肤,另一手扶住罐体,空气进入罐,火罐即可脱落。 〔6〕拔罐后除留罐外,尚可在火罐吸着后,立即拔下,再闪火再吸、再拔,反复屡次称闪罐;假设待火罐吸着后,一手扶住罐体,用力上下左右慢慢来回推动,称走罐,用于面积较大的部位;假设患处皮肤消毒后,先用梅花针叩打或用三棱针浅刺出血,再行拔罐,留置10分钟后,起罐消毒皮肤,称刺血拔罐。 2.考前须知考前须知考前须知考前须知: 〔1〕拔罐时应使病人保持舒适位置,拔罐部位须平整,肌肉较饱满处。骨骼突出、毛发较多处不宜拔罐。 〔2〕拔罐前应仔细检查罐口是否光滑,罐体有无裂痕,以免损伤皮肤,或中途罐体破裂、漏气。 〔3〕根据需拔罐的部位,选择大小适宜的火罐。拔罐动作需稳、准、快,点燃之棉球切勿烧烤罐口,以免烫伤皮肤。〔4〕留罐期间,应为病人加盖衣被以免受凉。并应观察罐

中医康复技术服务规范

中医康复技术服务操作规范 (一)针刺类治疗 1.毫针疗法 1.1消毒 针刺前必须做好针具、腧穴部位及医生手指的消毒。 1.2进针法 进针时,一般用双手配合。右手持针,靠拇、示、中指夹持针柄,左手按压针刺部位,以固定腧穴皮肤。临床常用以下几种进针方法: (1)指切进针法 用左手拇指或示指的指甲切按腧穴皮肤,右手持针,针尖紧靠左手指甲缘迅速刺入。 (2)舒张进针法 用左手拇、示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皮肤撑开绷紧,右手持针刺入。用于皮肤松弛部位的腧穴。 (3)提捏进针法 用左手拇、示二指将欲刺腧穴两旁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的上端将针刺入。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如印堂穴等。 (4)夹持进针法 左手拇、示二指持消毒干棉球,裹于针体下端,露出针尖,将针尖固定在所刺腧穴的皮肤表面,右手捻动针柄,两手同时用力,将针刺入腧穴。用于较长毫针的进针。 1.3行针与得气 毫针刺入后,施行提插、捻转等行针手法,使之得气,并进行补泻。得气亦称针感,是指将针刺入腧穴后所产生的经气感应。当这种经气感应产生时,医生会感到针下有沉紧的感觉;同时病人出现酸、麻、胀、重等感觉。得气与否以及得气的快慢,直接关系到针刺的治疗效果。 常用的行针手法有以下两种:

(1)提插法 提插法是将针刺入腧穴一定部位后,使针在穴内进行上、下提插的操作方法。将针从浅层向下刺入深层为插;由深层向上退至浅层为提。 (2)捻转法 捻转法是将针刺入一定深度后,用右手拇指与示、中指夹持针柄,进行前后旋转捻动的操作方法。 1.4留针与出针 医生可根据病情确定留针时间,一般病证可酌情留针15~30分钟。出针时,用左手拇、示指按住针孔周围皮肤,右手持针作轻微捻转,慢慢将针提至皮下,然后将针起出,用无菌干棉球按压针孔,以防止出血。 针刺治疗:局部取穴(颈椎夹脊穴)为主,远部取穴(手太阳小肠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为辅。 2.火针疗法 2.1常用器具 火针作为一种特殊针具,其制作的材料不同于一般毫针,根据临床需要分为粗、中粗、细3类。细火针为针体直径不超过0.5mm的火针,适用于面部、四肢等皮肉浅薄部位;中粗火针的直径0.8mm,适用范围较广泛,除面部穴位及肌肉浅薄的部位外,其他部位包括四肢、躯干、所有压痛点和病灶周围均可应用。 2.2基本操作方法 操作步骤:包括消毒、烧针、进针、行针、留针、出针。 确定好穴位或针刺部位以后,以75%乙醇局部消毒,以点燃的酒精灯或止血钳夹持的95%乙醇棉球为火源,左手将火源移近针刺的穴位或部位,右手以握笔式持针,将针尖针体伸入火焰的外层,根据针刺深度,确定针体烧红的长度。将针烧至通红时,迅速准确地将针刺入穴位,并迅速将针拔出,这一过程不超过一秒。一般情况下不留针,特殊情况需留针时,可以配合行针手法。出针后需要用干棉球按压针孔片刻。 火针的进针角度以直刺为多,对于疣、赘生物等可采用斜刺法。进针深度由针刺部位、疾病、体质等多因素决定。

中医康复理疗技术操作规范

中医康复理疗技术操作规范 一刮痧技术操作规程 1.操作规范: 1在操作部位涂上刮痧介质如刮痧油、冷开水、香油或中药提取浓缩液等后,操作者手持刮痧板或光滑的硬币、铜勺柄、瓷碗、药匙、有机玻璃纽扣,在施术部位按一定的力度刮拭,直至皮肤出现痧痕为止; 2刮板与刮拭方向一般保持在45度-90度进行刮痧刮拭方向从颈到背、腹、上肢再到下肢,从上向下刮拭,从内向外刮拭; 3刮痧关键在于力度与速度的掌握和控制;“重而不板,轻而不浮”是力度的要求;刮拭操作时,要不停地询问病人的主观感受,并注意观察局部皮肤的情况;“快而不滑,慢而不滞”是速度的要求; 4刮痧时间一般每个部位刮3-5分钟,最长不超20分钟; 2.注意事项注意事项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1刮痧治疗时应注意室内保暖,尤其是在冬季应避寒冷与风口;夏季刮痧时,应回避风扇直接吹刮试部位; 2对于一些不出痧或出痧少的患者,不可强求出痧,以患者感到舒服为原则; 3前一次刮痧部位的痧斑未退之前,不宜在原处进行再次刮试出痧;再次刮痧时间需间隔3-6天,以皮肤上痧退为标准; 4刮痧出痧后30分钟以内忌洗凉水澡; 5空腹、过度疲劳患者忌刮;低血压、低血糖、过度虚弱和神经紧张特别怕痛的患者轻刮;孕妇的腹部、腰骶部,妇女的

乳头禁刮;白血病,血小板少慎刮;心脏病出现心力衰竭者、肾功能衰竭者,肝硬化腹水,全身重度浮肿者禁刮; 6刮痧板一定要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二火罐技术操作规 1.操作规范: 1暴露须拔罐部位选择肌肉较为丰满、平整处; 2用闪火器镊子、血管钳或细铁丝制作夹取95%酒精棉球,点燃; 3一手持罐,罐口向下,另一手持燃有酒精棉球之闪火器,迅速伸入罐内闪火立即退出,同时将罐叩按在所选部位上; 4待罐内皮肤隆起并呈红紫现象,留置5~15分钟; 5起罐时,一手按住罐口皮肤,另一手扶住罐体,空气进入罐内,火罐即可脱落; 6拔罐后除留罐外,尚可在火罐吸着后,立即拔下,再闪火再吸、再拔,反复多次称闪罐;若待火罐吸着后,一手扶住罐体,用力上下左右慢慢来回推动,称走罐,用于面积较大的部位;若患处皮肤消毒后,先用梅花针叩打或用三棱针浅刺出血,再行拔罐,留置10分钟后,起罐消毒皮肤,称刺血拔罐; 2.注意事项注意事项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1拔罐时应使病人保持舒适位置,拔罐部位须平整,肌肉较丰满处;骨骼突出、毛发较多处不宜拔罐; 2拔罐前应仔细检查罐口是否光滑,罐体有无裂痕,以免损伤皮肤,或中途罐体破裂、漏气; 3根据需拔罐的部位,选择大小适宜的火罐;拔罐动作需稳、准、快,点燃之棉球切勿烧烤罐口,以免烫伤皮肤;

中医康复理疗技术操作规范

中医康复理疗技术操作标准 〔一〕刮痧技术操作规程 1.操作标准: 〔1〕在操作部位涂上刮痧介质〔如刮痧油、冷开水、香油或中药提取浓缩液等〕后,操作者手持刮痧板〔或光滑的硬币、铜勺柄、瓷碗、药匙、有机玻璃纽扣〕,在施术部位按一定的力度刮拭,直至皮肤出现痧痕为止。 〔2〕刮板与刮拭方向一般保持在45度-90度进行刮痧刮拭方向从颈到背、腹、上肢再到下肢,从上向下刮拭,从内向外刮拭。 〔3〕刮痧关键在于力度与速度的掌握和控制。“重而不板,轻而不浮”是力度的要求。刮拭操作时,要不停地询问病人的主观感受,并注意观察局部皮肤的情况。“快而不滑,慢而不滞”是速度的要求。 〔4〕刮痧时间一般每个部位刮3-5分钟,最长不超20分钟。 2.注意事项注意事项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1〕刮痧治疗时应注意室内保暖,尤其是在冬季应避寒冷与风口。夏季刮痧时,应回避风扇直接吹刮试部位。〔2〕对于一些不出痧或出痧少的患者,不可强求出痧,以患者感到舒服为原则。 〔3〕前一次刮痧部位的痧斑未退之前,不宜在原处进行再次刮试出痧。再次刮痧时间需间隔3-6天,以皮肤上痧退为标准。 〔4〕刮痧出痧后30分钟以内忌洗凉水澡。

〔5〕空腹、过度疲劳患者忌刮;低血压、低血糖、过度虚弱和神经紧张特别怕痛的患者轻刮。孕妇的腹部、腰骶部,妇女的乳头禁刮;白血病,血小板少慎刮;心脏病出现心力衰竭者、肾功能衰竭者,肝硬化腹水,全身重度浮肿者禁刮。〔6〕刮痧板一定要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二〕火罐技术操作规 1.操作标准: 〔1〕暴露须拔罐部位〔选择肌肉较为饱满、平整处〕。〔2〕用闪火器〔镊子、血管钳或细铁丝制作〕夹取95%酒精棉球,点燃。 〔3〕一手持罐,罐口向下,另一手持燃有酒精棉球之闪火器,迅速伸入罐内闪火立即退出,同时将罐叩按在所选部位上。 〔4〕待罐内皮肤隆起并呈红紫现象,留置5~15分钟。〔5〕起罐时,一手按住罐口皮肤,另一手扶住罐体,空气进入罐内,火罐即可脱落。 〔6〕拔罐后除留罐外,尚可在火罐吸着后,立即拔下,再闪火再吸、再拔,反复多次称闪罐;假设待火罐吸着后,一手扶住罐体,用力上下左右慢慢来回推动,称走罐,用于面积较大的部位;假设患处皮肤消毒后,先用梅花针叩打或用三棱针浅刺出血,再行拔罐,留置10分钟后,起罐消毒皮肤,称刺血拔罐。 2.注意事项注意事项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1〕拔罐时应使病人保持舒适位置,拔罐部位须平整,肌肉较饱满处。骨骼突出、毛发较多处不宜拔罐。 〔2〕拔罐前应仔细检查罐口是否光滑,罐体有无裂痕,以

中医康复理疗技术操作规范

中医康复理疗技术操作规范 中医康复理疗技术操作规范 (一)刮痧技术操作规程 1.操作规范: (1)在操作部位涂上刮痧介质(如刮痧油、冷开水、香油或中药提取浓缩液等)后,操作者手持刮痧板(或光滑的硬币、铜勺柄、瓷碗、药匙、有机玻璃纽扣),在施术部位按一定的力度刮拭,直至皮肤出现痧痕为止。 (2)刮板与刮拭方向一般保持在45度-90度进行刮痧刮拭方向从颈到背、腹、上肢再到下肢,从上向下刮拭,从内向外刮拭。 (3)刮痧关键在于力度与速度的掌握和控制。“重而不板,轻而不浮”是力度的要求。刮拭操作时,要不停地询问病人的主观感受,并注意观察局部皮肤的情况。“快而不滑,慢而不滞”是速度的要求。 (4)刮痧时间一般每个部位刮3-5分钟,最长不超20分钟。 2.注意事项注意事项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1)刮痧治疗时应注意室内保暖,尤其是在冬季应避寒冷与风口。夏季刮痧时,应回避风扇直接吹刮试部位。 (2)对于一些不出痧或出痧少的患者,不可强求出痧,以患者感到舒服为原则。 (3)前一次刮痧部位的痧斑未退之前,不宜在原处进行再次刮试出痧。再次刮痧时间需间隔3-6天,以皮肤上痧退为标准。 (4)刮痧出痧后30分钟以内忌洗凉水澡。

(5)空腹、过度疲劳患者忌刮;低血压、低血糖、过度虚弱和神经紧张特别怕痛的患者轻刮。孕妇的腹部、腰骶部,妇女的乳头禁刮;白血病,血小板少慎刮;心脏病出现心力衰竭者、肾功能衰竭者,肝硬化腹水,全身重度浮肿者禁刮。 (6)刮痧板一定要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二)火罐技术操作规程 1.操作规范: (1)暴露须拔罐部位(选择肌肉较为丰满、平整处)。 (2)用闪火器(镊子、血管钳或细铁丝制作)夹取95%酒精棉球,点燃。 (3)一手持罐,罐口向下,另一手持燃有酒精棉球之闪火器,迅速伸入罐内闪火立即退出,同时将罐叩按在所选部位上。 (4)待罐内皮肤隆起并呈红紫现象,留置5~15分钟。 (5)起罐时,一手按住罐口皮肤,另一手扶住罐体,空气进入罐内,火罐即可脱落。 (6)拔罐后除留罐外,尚可在火罐吸着后,立即拔下,再闪火再吸、再拔,反复多次称闪罐;若待火罐吸着后,一手扶住罐体,用力上下左右慢慢来回推动,称走罐,用于面积较大的部位;若患处皮肤消毒后,先用梅花针叩打或用三棱针浅刺出血,再行拔罐,留置10分钟后,起罐消毒皮肤,称刺血拔罐。 2.注意事项注意事项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1)拔罐时应使病人保持舒适位置,拔罐部位须平整,肌肉较丰

康复科常用技术操作规范

1.毫针刺法操作规程一、目的 采用不同型号的金属毫针刺激人体一定的腧穴,以调和气血、疏通经络,从而达到扶正祛邪、防治疾病的目的。适用于各种急、慢性疾病。 二、用物准备 治疗盘,毫针盒(内备各种毫针)或一次性使用的毫针,0.5 %碘伏,棉签,棉球,镊子,弯盘,必要时备毛毯和屏风等。 三、操作方法 1.进针法 1.1指切进针法:又称爪切进针法。一般用左手拇指或食指端切按在穴位旁边,右手持针,用拇、食、中三指挟持针柄近针根处紧靠左手指甲面将针刺入。此法适宜于短针的进针。 1.2夹持进针法:或称骈指进针法。即用左手拇、食二指捏消毒干棉球,夹住针身下端,将针尖固定在所刺入腧穴皮肤表面位置,右手捻动针柄,将针刺入腧穴。此法适用于肌肉丰满部位及长针的进针。 1.3舒张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绷紧,右手持针,使针从左手拇、食二指的中间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肤松弛或有皱褶部位的腧穴,如腹部的穴位。 1.4提捏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的皮肤顶端将针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进针。如印堂穴。 2.进针角度和深度 2.1角度:是指进针时针身与皮肤表面构成的夹角。 2.1.1直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90 度角左右手垂直刺入。此法适用于人体大部分腧穴。 2.1.2斜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45 度角左右手倾斜刺入。此法适用于肌肉较浅薄处或内有重要脏器或不宜于直刺、深刺的腧穴。 2.1.3平刺:即横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15 度角左右沿皮刺入。此法适用于皮薄肉少部位的腧穴,如头部。

2.2深度:是指针身刺入皮肉的深度,一般根据患者体质、年龄、病情及针刺部位而定。 2.2.1体质:身体瘦弱,宜浅刺;肌肉丰满者,宜深刺。 2.2.2年龄:小儿及年老体弱者,宜浅刺;中青年身强体壮者,宜深刺。 2.2.3病情:阳证、新病宜浅刺;阴证、久病宜深刺。 2.2.4部位:头面和胸背及皮薄肉少处的腧穴,宜浅刺;四肢、臀、腹及肌肉丰满处的腧穴,宜深刺。 3.行针基本手法 3.1提插法:当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将针身提到浅层,再由浅层插到深层,以加大刺激量,使局部产生酸、麻、胀、重等感觉。 3.2捻转法:当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将针身大幅度捻转,幅度愈大,频率愈快,刺激量也就愈大。当针刺部位出现酸、麻、胀、重等感觉时,术者手下也会有沉、紧、涩的感觉,即为“得气”,说明针刺起到了作用。 4.补泻手法 4.1补法:进针慢而浅,提插轻,捻转幅度小,留针后不捻转,出针后多揉按针孔。多用于虚证。 4.2泻法:进针快而深,提插重,捻转幅度大,留针时间长,并反复捻转,出针后不按针孔。多用于实证。 4.3平补平泻法:进针深浅适中,刺激强度适宜,提插和捻转的幅度中等,进针和出针用力均匀。适用于一般患者。 四、操作程序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得患者配合。 2.协助患者松开衣着,按针刺部位,取合理体位。 3.选好腧穴后,先用拇指按压穴位,并询问患者有无感觉。 4.消毒进针部位后,按腧穴深浅和患者胖瘦,选取合适的毫针,同时检查针柄是否松动,针身和针尖是否弯曲或带钩,术者消毒手指。 5.根据针刺部位,选择相应进针方法,正确进针。 6.当刺入一定深度时,患者局部产生酸、麻、胀、重等感觉或向远处传导,即为“得气”。得气后调节针感,一般留针10~20 分钟。 7.在针刺及留针过程中,密切观察有无晕针、滯针等情况。如出现意外,紧急处理。 8.起针:一般用左手拇(食)指端按压在针孔周围皮肤处,右手持针柄慢慢捻动将针尖退至皮下,迅速拔出,随即用无菌干棉球轻压针孔片刻,防止出血。最后检查针数,以防遗漏。 9.操作完毕,协助患者衣着,安置舒适卧位,整理床铺。 10.清理用物,归还原处。五、注意事项 1.患者过于饥饿,疲劳、精神过度紧张时,不宜立即进行针刺。对身体瘦弱,气虚血亏的患者,进行针刺时手法不宜过强,并应尽量选用卧位。 2.妇女怀孕3 月者,不宜针刺小腹部的腧穴。若怀孕3 月以上者,腹部、腰骶部腧穴也不宜针刺。至于三阴交、合谷、昆仑、至阴等一些通经活血的腧穴,在怀孕期亦应予

康复医学科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

第一部分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 第一章脑卒中 脑血管意外(cerebrovascular accident , CVA)又称脑卒中(stroke), 是指脑动脉系统病变引起的血管痉挛、闭塞或破裂,造成急性发展的脑局部循环障碍和以偏瘫(hemiplegia)为主的肢体功能损害。偏瘫是脑卒中后常见的运动功能障碍,是由病侧锥体束及锥体外系损害引起的对侧上下肢体瘫痪,病变部位损害的严重程度决定偏瘫的严重程度。 【临床表现】 1.症状 1、运动障碍常见的是病变半球对侧肢体的中枢性偏瘫,主要特点为: (1)粗大异常的运动模式 ①联合反应是指偏瘫时,即使受累侧完全不能产生随意收缩,但当非受累侧肌肉用力收缩时,其兴奋可波及受累侧而引起受累侧肌肉的收缩。这种反应是与随意运动不同的异常反射活动,表现为肌肉活动失去意识控制,并伴随着痉挛出现。痉挛程度越高,联合反应就越强。在偏瘫的早期明显,但在恢复中的后期逐渐减弱。 ②共同运动是指偏瘫患者期望完成某项活动时所引发的一种组合活动。但它们是定型的,无论从事哪种活动,参与活动的肌肉及肌肉反应的强度都是相同的,没有选择性运动。也就是说是由意志诱发而又不随意志改变的一种固定的运动模式,即屈肌共同运动和伸肌共同运动模式。 (2)反射调节异常当脑部损伤后,高级与低级中枢之间的相互调节,制约功能受到破坏,损伤平面以下反射活动失去了控制,原始反射被释放,姿势反射、脊髓反射亢进及病理反射阳性;使得身体姿势的随意调节能力丧失。而损伤平面以上的反射受到破坏,大脑皮质及小脑的平衡反射、调整反射能力减弱或消失,造成身体姿势协调、控制、平衡功能异常,影响了正常功能活动的进行。 (3)肌张力异常肌张力异常在脑血管意外的不同时期表现不同,随着病情的自然恢复,肌张力也在发生变化,可以表现为: ①肌张力低下逐渐恢复正常;②肌张力低下发展为肌张力增加,以后逐渐恢复正常;③肌张力低下发展为肌张力增加,持续处于肌痉挛状态;④持续处于低肌张力状态。患者的肌痉挛使肢体各肌群之间失去了相互协调控制,尤其手的精细、协调、分离运动被痉挛模式所取代。 - 1 -

康复医学科常用技术操作规范

康复学科常用技术操作规程贵德县人民医院

运动疗法 适应症脑血管意外后、脑瘫、颅脑损伤等神经功能缺损的患者。 禁忌症无特别的禁忌证。如患者伴有高血压、心脏病、或严重身体衰弱,要予以监控,循序渐进。仪器设备无专门的特殊设备要求。 操作规程 1.上肢功能训练 (1)诱发肌肉活动及训练伸向物体的控制能力。 ①仰卧位,支撑患者上肢于前屈90°,让患者上抬肩带使手向上伸向天花板方向或让患者的手随治疗师的手在一定范围内向上活动;让患者用手触摸自己的前额、枕头等,并逐渐增加难度;让患者用手越过自己的头部,再伸直肘关节。此时注意不能让患者的前臂旋前,不允许肩关节外展,检查肩胛骨是否产生运动。 ②一旦患者能控制部分肩关节周围肌肉的活动,则可取坐位练习,用手向前、向上指物体并逐渐增大范围,直至上臂从侧位屈曲前伸和外展前伸。此时不能提高肩带以代偿肩外展或前屈;不允许肘关节屈曲。 (2)维持肌肉长度,防止挛缩。 ①床边坐位,帮助患者将上臂后伸,肘伸直,肩外旋,手平放于床上以承受身体上部的重量。此动作帮助防止肩关节屈曲肌群、内收肌群和屈指长肌群的挛缩。注意,完成此动作时,要确保患者身体的重量真正后移并确实通过患手负重,而不允许患侧肘关节屈曲。 ②坐位或站立,帮助患者上肢外展90°,肘伸直,将手平置于墙上,通过其臂施以一些水平压力,防止手从墙上滑落。开始时,需要患者肘关节伸直,在这个姿势下,患者练习弯曲和伸直肘关节以改善对肘伸肌群的控制;当患者重新获得肩关节和肘关节控制后,让患者练习转动躯干和头部。 (3)诱发手操作的肌肉活动和训练运动控制。 ①为练习伸腕,治疗师可用腕桡偏移诱发腕伸肌的活动。 ②前臂在中立位时,患者练习抬起物体,伸腕、放下、屈腕、再放下物体。 ③可用手背移动物体、用手背第三掌骨压橡皮泥形成压迹,以训练前臂旋后等。 ④为训练拇外展和旋转,可让患者外展拇指以推移物体。 ⑤训练对指活动,患者前臂旋后,练习拇指尖和其他手指尖相碰。 2.口面部功能训练 (1)训练吞咽:包括训练闭颌(让患者含空气在口腔内,治疗人员可帮助患者闭颌,先牙轻轻合上,再对称张开嘴,再合上,确保不要向后推患者的头部,牙齿咬合。)、闭唇(治疗人员用手指指出患者没有功能的唇的区域,训练患者闭唇。不鼓励患者撅嘴及吮下唇,这样会妨碍吞咽时的舌部动作。)、舌部运动(治疗人员用食指用力下压舌前1/3并做水平指颤,震颤幅度要小,时间不超过5s,然后帮助闭颌;之后用力下压舌引出抬高舌后1/3以关闭口腔后部,以完成吞咽动作。)等。也可用冰刺激口部功能。坐位是吞咽和进食最有效的姿势。 (2)训练面部运动:如让患者张口,放松健侧脸部,再闭口。 (3)改善呼吸控制,患者坐于治疗桌前,躯干前倾,双上肢放在治疗桌面上,让患者深吸气后立即呼出,同时加压和震颤其下1/3胸廊,呼气尽量长些,并和发声相结合。也可让患者试验用变化的声音,以提供有用的听觉反馈。

中医特色康复技术操作规范

传统康复常用技术操作规范 一、毫针刺法操作规程 (一)目的 采用不同型号的金属毫针刺激人体一定的腧穴,以调和气血、疏通经络,从而达到扶正祛邪、防治疾病的目的。适用于各种急、慢性疾病。 (二)用物准备 治疗盘,毫针盒(内备各种毫针)或一次性使用的毫针,0.5%碘伏,棉签,棉球,镊子,弯盘,必要时备毛毯和屏风等。 (三)操作方法 1. 进针法 1.1 指切进针法:又称爪切进针法。一般用左手拇指或食指端切按在穴位旁边,右手持针,用拇、食、中三指挟持针柄近针根处紧靠左手指甲面将针刺入。此法适宜于短针的进针。 1.2 夹持进针法:或称骈指进针法。即用左手拇、食二指捏消毒干棉球,夹住针身下端,将针尖固定在所刺入腧穴皮肤表面位置,右手捻动针柄,将针刺入腧穴。此法适用于肌肉丰

满部位及长针的进针。 1.3 舒张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绷紧,右手持针,使针从左手拇、食二指的中间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肤松弛或有皱褶部位的腧穴,如腹部的穴位。 1.4 提捏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的皮肤顶端将针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进针。如印堂穴。 2. 进针角度和深度 2.1 角度:是指进针时针身与皮肤表面构成的夹角。 2.1.1 直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90度角左右手垂直刺入。此法适用于人体大部分腧穴。 2.1.2 斜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45度角左右手倾斜刺入。此法适用于肌肉较浅薄处或内有重要脏器或不宜于直刺、深刺的腧穴。 2.1.3 平刺:即横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15度角左右沿皮刺入。此法适用于皮薄肉少部位的腧穴,如头部。 2.2 深度:是指针身刺入皮肉的深度,一般根据患者体质、年龄、病情及针刺部位而定。 2.2.1 体质:身体瘦弱,宜浅刺;肌肉丰满者,宜深刺。

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

1/268 《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 征求意见稿

2/268 《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之物理治疗部分9 第一章物理治疗评定 (9) 第一节身体形态评定 (9) 一、姿势 (9) 二、身高与体重 (10) 三、肢体长度和围度 (10) 第二节关节活动范围测量 (11) 一、四肢关节 (11) 二、脊柱关节 (12) 第三节肌力评定 (13) 一、徒手肌力评定 (13) 二、等速肌力评定 (15) 三、其他器械肌力评定 (16) 四、肌肉耐力评定 (17) 第四节肌张力评定 (17) 一、手法评定 (17) 二、仪器评定 (20) 第五节感觉评定 (20) 一、浅感觉 (20) 二、深感觉 (21) 三、复合感觉 (21) 第六节平衡评定 (22) 一、临床观察 (22) 二、量表评定 (23) 三、仪器评定 (25) 第七节协调评定 (25) 一、上肢 (26) 二、下肢 (26) 第八节步行评定 (27) 一、步行能力 (27) 二、步态 (28) 第九节心血管评定 (29) 一、心率 (29) 二、血压 (30) 三、心电分级运动试验 (31) 四、简易运动试验技术 (32) 第十节呼吸评定 (33) 一、通气功能 (33) 二、代谢当量 (35) 三、心肺联合运动试验 (36) 第十一节疼痛评定 (37) 一、压力测痛法 (37) 二、目测类比评分法 (37)

3/268 三、疼痛问卷 (38) 第二章运动治疗 (39) 第一节关节活动范围训练 (39) 一、被动关节活动范围训练 (39) 二、主动-助力关节活动训练 (40) 三、主动运动 (41) 第二节关节松动技术 (42) 一、上肢 (42) 二、下肢 (44) 三、脊柱 (44) 第三节牵伸技术 (45) 一、上肢 (45) 二、下肢 (46) 三、躯干 (47) 第四节肌力训练 (47) 一、徒手肌力训练 (47) 二、等长肌力训练 (48) 三、等张肌力训练 (49) 四、等速肌力训练 (49) 第五节步行训练 (50) 一、步行前训练 (50) 二、步行训练 (51) 第六节呼吸训练 (53) 一、腹式呼吸训练 (53) 二、抗阻呼气训练 (53) 三、深呼吸训练 (54) 四、局部呼吸训练 (54) 五、排痰训练 (55) 六、呼吸肌训练 (56) 第七节平衡与协调训练 (56) 一、无器械平衡训练 (56) 二、简易设备平衡训练 (57) 三、仪器平衡训练 (58) 四、协调训练 (58) 第八节有氧训练 (59) 一、器械有氧训练 (59) 二、无器械有氧训练 (60) 第九节神经发育疗法 (61) 一、Brunnstrom技术 (61) 二、Bobath技术 (63) 三、PNF技术 (64) 第十节运动再学习 (68) 一、上肢功能训练 (68)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