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

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

1/268

《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

征求意见稿

2/268

《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之物理治疗部分9

第一章物理治疗评定 (9)

第一节身体形态评定 (9)

一、姿势 (9)

二、身高与体重 (10)

三、肢体长度和围度 (10)

第二节关节活动范围测量 (11)

一、四肢关节 (11)

二、脊柱关节 (12)

第三节肌力评定 (13)

一、徒手肌力评定 (13)

二、等速肌力评定 (15)

三、其他器械肌力评定 (16)

四、肌肉耐力评定 (17)

第四节肌张力评定 (17)

一、手法评定 (17)

二、仪器评定 (20)

第五节感觉评定 (20)

一、浅感觉 (20)

二、深感觉 (21)

三、复合感觉 (21)

第六节平衡评定 (22)

一、临床观察 (22)

二、量表评定 (23)

三、仪器评定 (25)

第七节协调评定 (25)

一、上肢 (26)

二、下肢 (26)

第八节步行评定 (27)

一、步行能力 (27)

二、步态 (28)

第九节心血管评定 (29)

一、心率 (29)

二、血压 (30)

三、心电分级运动试验 (31)

四、简易运动试验技术 (32)

第十节呼吸评定 (33)

一、通气功能 (33)

二、代谢当量 (35)

三、心肺联合运动试验 (36)

第十一节疼痛评定 (37)

一、压力测痛法 (37)

二、目测类比评分法 (37)

3/268

三、疼痛问卷 (38)

第二章运动治疗 (39)

第一节关节活动范围训练 (39)

一、被动关节活动范围训练 (39)

二、主动-助力关节活动训练 (40)

三、主动运动 (41)

第二节关节松动技术 (42)

一、上肢 (42)

二、下肢 (44)

三、脊柱 (44)

第三节牵伸技术 (45)

一、上肢 (45)

二、下肢 (46)

三、躯干 (47)

第四节肌力训练 (47)

一、徒手肌力训练 (47)

二、等长肌力训练 (48)

三、等张肌力训练 (49)

四、等速肌力训练 (49)

第五节步行训练 (50)

一、步行前训练 (50)

二、步行训练 (51)

第六节呼吸训练 (53)

一、腹式呼吸训练 (53)

二、抗阻呼气训练 (53)

三、深呼吸训练 (54)

四、局部呼吸训练 (54)

五、排痰训练 (55)

六、呼吸肌训练 (56)

第七节平衡与协调训练 (56)

一、无器械平衡训练 (56)

二、简易设备平衡训练 (57)

三、仪器平衡训练 (58)

四、协调训练 (58)

第八节有氧训练 (59)

一、器械有氧训练 (59)

二、无器械有氧训练 (60)

第九节神经发育疗法 (61)

一、Brunnstrom技术 (61)

二、Bobath技术 (63)

三、PNF技术 (64)

第十节运动再学习 (68)

一、上肢功能训练 (68)

4/268

二、口面部功能训练 (69)

三、卧位到床边坐起及坐位平衡训练 (70)

四、站起与坐下训练 (71)

五、站立平衡训练 (71)

六、行走训练 (72)

第十一节医疗体操 (73)

一、偏瘫 (73)

二、颈椎病 (75)

三、腰椎间盘突出症 (76)

四、肩周炎 (78)

五、膝关节骨关节炎 (79)

六、脊柱侧凸 (79)

第十二节牵引治疗 (80)

一、腰椎牵引 (80)

二、颈椎牵引 (82)

第三章物理因子治疗 (83)

第一节电疗法 (83)

一、直流电疗法 (83)

二、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 (84)

三、低频电疗法 (85)

四、中频电疗法 (86)

五、高频电疗法 (86)

第二节光疗法 (90)

一、红外线疗法 (91)

二、紫外线疗法 (91)

三、激光疗法 (93)

第三节磁疗法 (94)

一、静磁场疗法 (94)

二、动磁场疗法 (94)

第四节超声波疗法 (95)

一、超声波疗法 (95)

二、超声药物透入疗法 (96)

第五节冷疗法 (97)

一、冷疗法 (97)

二、冷冻疗法 (97)

第六节热疗法 (98)

一、石蜡疗法 (99)

二、湿热袋敷疗法 (99)

三、泥疗法 (100)

第七节压力疗法 (101)

一、正负压疗法 (101)

二、负压疗法 (102)

三、正压顺序循环疗法 (103)

5/268

第八节生物反馈疗法 (103)

一、肌电生物反馈疗法 (103)

二、手指皮肤温度生物反馈疗法 (104)

附录 (106)

附表1-2-1 上肢关节活动范围测量 (106)

附表1-2-2 下肢关节活动范围测量 (106)

附表1-2-3 脊柱关节活动范围测量 (107)

附表1-3-1 上肢肌肉徒手肌力检查 (108)

附表1-3-2 下肢肌肉徒手肌力检查 (120)

附表1-3-3 躯干肌肉徒手肌力检查 (127)

《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之作业治疗部分 (131)

第一章作业评定 (131)

第一节作业表现层次 (131)

一、作业需求 (131)

二、日常生活活动 (132)

三、工作 (133)

四、生存质量 (135)

第二节作业构成层次 (136)

一、手功能 (136)

二、知觉功能 (138)

三、认知功能 (146)

第三节物理环境 (149)

一、家居和社区环境 (149)

二、工作环境 (150)

第二章作业治疗 (152)

第一节作业表现层次 (152)

一、日常生活活动 (152)

二、娱乐与休闲活动 (156)

三、职业康复 (157)

第二节作业构成层次 (162)

一、功能性作业活动 (162)

二、手功能 (168)

三、知觉功能 (173)

四、认知功能 (177)

第三节环境改造与辅助 (179)

一、自助具适配 (179)

二、助行器使用 (179)

三、轮椅选择与使用 (181)

四、环境适应与改造 (184)

第四节矫形器制作与使用 (185)

一、矫形器制作 (185)

二、矫形器使用 (186)

6/268

三、压力衣制作与使用 (187)

《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之言语治疗部分 (189)

第一章听力障碍 (189)

第一节评定技术 (189)

一、主观测听 (189)

二、客观测听 (190)

第二节治疗技术 (190)

一、声音察觉训练 (191)

二、声音辨别训练 (191)

三、声音识别训练 (191)

四、声音理解训练 (192)

五、助听器和电子耳蜗应用技术 (192)

第二章失语症 (192)

第一节评定技术 (193)

一、失语症 (193)

二、口面失用症 (197)

三、言语失用症 (197)

第二节治疗技术 (198)

一、听理解治疗技术 (198)

二、阅读理解治疗技术 (200)

三、言语表达治疗技术 (201)

四、书写表达治疗技术 (203)

五、实用交流能力技术 (204)

六、辅助交流技术 (204)

第三章构音障碍 (207)

第一节评定技术 (207)

一、呼吸评定 (207)

二、喉功能评定 (208)

三、口唇评定 (209)

四、下颌评定 (210)

五、软腭评定 (211)

六、舌评定 (212)

七、反射评定 (213)

八、言语评定 (215)

第二节治疗技术 (216)

一、舌感觉运动技术 (216)

二、口唇感觉运动技术 (217)

三、下颌运动技术 (218)

四、软腭感觉运动技术 (219)

五、声带运动技术 (220)

六、呼吸训练技术 (220)

7/268

七、发音训练技术 (221)

八、语调音量训练技术 (222)

九、交流辅助系统应用技术 (222)

第四章吞咽障碍 (224)

第一节评定技术 (224)

一、口面部评定 (224)

二、吞咽功能评定 (225)

三、摄食吞咽评定 (226)

四、吞咽失用评定 (229)

五、录像吞钡造影检查 (229)

第二节治疗技术 (231)

一、颈部放松及口周肌群训练 (231)

二、咳嗽训练 (232)

三、门德尔松手法 (233)

四、屏气吞咽训练 (233)

五、吞咽反射促通技术 (234)

六、电疗 (234)

七、球囊扩张技术 (235)

八、进食训练 (236)

第五章发声障碍 (238)

第一节评定技术 (238)

一、发声的客观评定 (238)

二、声质的评定 (238)

第二节发声训练治疗技术 (239)

一、基础发声训练 (239)

二、发声矫治训练 (240)

第六章口吃 (242)

第一节评定技术 (242)

一、儿童口吃评定 (242)

二、成人口吃评定 (243)

第二节治疗技术 (244)

一、儿童口吃治疗 (244)

二、成人口吃治疗 (245)

第七章唇腭裂 (247)

第一节评定技术 (247)

一、器官结构及功能评定 (247)

二、语音评定 (248)

第二节治疗技术 (249)

一、发声异常训练 (249)

二、腭咽闭合不全训练 (250)

三、构音训练 (250)

8/268

第八章儿童语言发育迟缓 (252)

第一节评定技术 (252)

一、物体操作评定 (252)

二、语言发育能力评定 (253)

三、语言发育相关能力评定 (254)

四、交流态度评定 (254)

第二节治疗技术 (255)

一、事物及事物状态理解训练 (255)

二、事物基本概念的理解训练 (256)

三、事物的符号理解训练 (256)

四、词句及句子主要成分理解训练 (258)

五、句子及语法规则的理解训练 (259)

第九章孤独症语言障碍 (260)

第一节评定技术 (260)

一、简易婴儿孤独症筛查量表 (260)

二、克氏行为量表 (260)

三、ABC孤独症行为量表 (261)

四、CARS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 (261)

第二节治疗技术 (261)

一、行为教育治疗 (261)

二、行为分析 (263)

三、结构化教育 (263)

四、语言交流训练 (264)

五、心理治疗 (266)

六、感觉统合训练 (266)

七、听觉统合训练 (267)

八、视听音乐统合训练 (268)

9/268

《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之物理治疗部分

第一章物理治疗评定

第一节身体形态评定

一、姿势

1、定义观察或测量受检者在静止或运动中身体所处空间位置的过程。

2、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影响正常姿势的疾患,包括先天性异常(如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先天性肢体残缺或发育不全等)和后天性异常(如强直性脊柱炎、腰椎间盘突出症、脊柱压缩性骨折后等)。

(2)禁忌证:意识障碍、不能独立坐或站。

3、设备与用具目测法无需设备或可以使用摄像机;脊柱测量使用铅垂线;放射学评定需要X线检查设备。

4、操作方法与步骤

(1)目测法:左、右侧面观察有无足弓消失,膝关节屈曲挛缩或过伸,髋关节屈曲挛缩,胸腰椎局部后凸(圆背或驼背),前、后面观察有无脊柱侧屈,双肩是否对称。

1)躯干:观察头部是否前倾、旋转或侧屈,胸廓呼吸是否对称,一侧胸锁关节或肩锁关节是否高于另一侧,胸部有无陷凹、隆凸或桶状胸,有无塌肩凸臀(一侧肩关节低于对侧,对侧髋关节向外侧凸出),脊椎的侧凸和旋转,两侧肩胛骨与脊柱不等距、不等高,翼状肩胛,躯干肌萎缩等。

2)上肢:观察两上肢体位是否一样;一侧上肢是否远离躯干或过度内、外旋;两侧上肢是否等长;有无上肢畸形;肌肉萎缩等。

3)下肢:观察有无扁平足,马蹄足,跟骨内、外翻,膝关节内、外翻,髋过度内、外旋,下肢肌肉萎缩等。

(2)铅垂线测量法:观察法发现姿势异常后可以采取铅垂线测量。受检者站立位,铅垂线从枕骨隆突的中点下垂,如果铅垂线不经过臀中沟表示有脊柱侧凸,姿势异常但铅垂线经过臀中沟,则表示脊柱侧凸的代偿完全。

(3)放射学评定:对疑有脊柱侧凸的受检者(孕妇除外)可以进行放射学检查。拍摄直立位第1胸椎到第1骶椎的正、侧位片,在X光片上测量脊柱侧凸的角度,具体测量方法见放射影像学专著。

5、注意事项

(1)熟悉人体脊柱和肢体的标准姿势。

(2)评定时在征得受检者同意后,尽量裸露身体、脱去鞋袜、采取自然姿态或动作。

(3)评定女性受检者时须有女医护人员在场或家属陪同。

10/268

二、身高与体重

1、定义利用客观的测量器具评定身高和体重的方法。

2、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所有受检者。

(2)禁忌证:不能站立者(如意识障碍、脊柱或下肢骨折),不配合者(如有认知障碍)。

3、设备与用具皮尺、测高仪、测重仪。

4、操作方法与步骤

(1)身高:受检者不穿鞋站立,用皮尺或身高测量仪测量头顶到足跟的垂直距离,以厘米/cm表示。

(2)体重:受检者不穿鞋,尽量去除大部分衣物,站立在体重秤上,读出体重数,以公斤/kg表示。成年人与儿童的标准体重计算公式如下:

1)成年男女:按照WHO推荐的计算方法,男性:[身高(㎝)-80]×70%;女性:[身高(㎝)-70]×60%;标准体重正负10%为正常;正负10%-20%为体重过重或过轻;正负20%以上为肥胖或体重不足,其中21%-30%为轻度肥胖,31%-50%为中度肥胖,50%以上为重度肥胖。

2)儿童:可参考以下公式推断,如果超过标准体重20%为肥胖。7岁~12岁:标准体重(kg)=年龄×2+8;13岁~16岁:标准体重(kg)=[身高(cm)-100]×0.9

3)体质指数(BMI):通过公式计算,体质指数=体重(kg)/[身高(m)]2。WHO 推荐的BMI标准为:BMI<18.5为体重过轻;18.5≤BMI<25为正常;25≤BMI <30为轻度肥胖;30≤BMI<35为中度肥胖;BMI≥35为重度肥胖。

5、注意事项测量身高和体重时不宜穿鞋,重复测量3次,取平均值。

三、肢体长度和围度

1、定义利用客观的测量器具评定肢体长度和围度的方法。

2、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所有受检者。

(2)禁忌证:肢体骨折未固定者不宜进行长度测量,肢体的开放性损伤局部不宜进行围度测量。

3、设备与用具皮尺。

4、操作方法与步骤

(1)肢体长度:

1)上肢长度:坐位或站立位,上肢自然垂于身体一侧。上肢相对长度为第7颈椎至中指尖的距离,绝对长度为肩峰至中指尖的距离;上臂相对长度为肩峰到尺骨鹰嘴的距离,绝对长度为肩峰到肱骨外上髁的距离;前臂相对长度为肱骨内上髁到尺骨茎突的距离,绝对长度为尺骨鹰嘴到尺骨茎突或桡骨小头到桡

骨茎突的距离。

2)下肢长度:仰卧位,骨盆摆正。下肢相对长度为脐至内踝尖的距离,绝对长度为髂前上棘到内踝尖的距离;大腿相对长度为髂前上棘到股骨外侧髁的距离,绝对长度为股骨大转子顶点到膝关节外侧平面的距离;小腿绝对长度为胫骨平台内侧上缘到内踝尖的距离,或腓骨小头到外踝下缘的距离。

(2)肢体围度(周径):

1)上肢围度:受检者坐位或站立位,上肢在体侧自然下垂。上臂围度测量部位在肱二头肌肌腹或上臂最隆起处,一般在用力屈肘和上肢下垂放松时各测量1次。前臂围度测量部位在前臂最粗处。

2)下肢围度:受检者仰卧位,放松肌肉,分别测量大腿围度和小腿围度。大腿围度测量部位是从髌骨上缘向大腿中段量一距离(一般取髌骨上极向上10cm),然后测量其周径。小腿围度测量部位在小腿最粗处。

(3)躯体围度:

1)胸围:通过乳头上方和肩胛骨下角下方绕胸部一周,分别在平静呼气末和吸气末测量。

2)腹围:通过脐部绕腹部一周。

3)臀围:通过大转子和髂前上棘连线中间臀部最粗处。

5、注意事项

(1)熟悉体表标志,找准测量参照点。

(2)评定时在征得受检者同意后,尽量裸露检查局部。

(3)评定女性受检者躯体围度时须有女医护人员在场或家属陪同。

(燕铁斌)第二节关节活动范围测量

关节活动范围(range of motion, ROM)测量是测定某一关节活动的范围,即远端骨所移动的度数,不是关节两骨之间所构成的夹角。

一、四肢关节

1、定义利用量角器等测量工具测量肢体关节活动。

2、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四肢骨关节或肌肉伤病及手术后患者,神经系统疾病影响关节活动的患者,其它原因导致关节活动障碍的患者。

(2)禁忌证:关节内骨折未作处理者。

3、设备与用具通用量角器、电子量角器、指关节测量器。

4、操作方法与步骤

(1)通用量角器:将量角器的轴心与关节的运动轴心对齐,固定臂与关节

近端骨长轴平行,移动臂与关节远端骨长轴平行并随之移动,移动臂所移动的弧度即为该关节的活动范围。

(2)电子量角器:测量时将固定臂和移动臂的电子压力传感器与肢体的长轴重叠,用固定带固定在肢体表面,活动关节,显示器所显示的数字即为该关节的活动范围。

(3)指关节量角器:测量掌指关节时,将量角器的固定臂放在掌骨远端,移动臂放在近端指骨上,并随之移动;测量指间关节时,量角器的两端分别放在指骨关节的近端和远端,移动臂随远端骨移动,所移动的弧度即为该关节的活动范围。

5、注意事项

(1)熟悉关节的解剖位、中立位和关节的运动方向。

(2)熟练掌握各关节测量时轴心、固定臂、移动臂的具体规定。

(3)测量时充分暴露被测量关节,先确定骨性标志,再放置量角器。

(4)同一对象应由专人测量,每次测量应取相同位置,用同一种量角器,便于比较。

(5)如关节活动受限,先测量关节主动活动,后测量被动活动,分别记录。

二、脊柱关节

1、定义利用量角器等测量工具测定脊柱关节活动。

2、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脊柱关节或肌肉伤病及手术后患者,神经系统疾病影响脊柱关节活动的患者,其它原因导致关节活动障碍的患者。

(2)禁忌证:脊柱骨折未做处理,不能站立,意识障碍不配合检查者。

3、设备与用具脊柱活动测量器。

4、操作方法与步骤

(1)将脊柱测量计放在拟测活动范围的脊柱节段棘突上,随着背部向前屈曲,测量计上显示的度数即为该节段的屈曲度数。

(2)测量指尖与地面距离:受检者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分别向前弯腰、向后伸腰、以及向两侧屈曲。测量中指指尖与地面的距离来评定脊柱的整体活动范围,以cm表示。

5、注意事项

(1)熟悉关节的解剖位、中立位和关节的运动方向。

(2)测量时充分暴露被测量关节,先确定骨性标志,再放置量角器。

(3)同一对象应由专人测量,每次测量应取相同位置,用同一种量角器,便于比较。

(4)如关节活动受限,先测量关节主动活动,后测量被动活动,分别记录。

各关节活动范围测量方法见附录——附表1-2-1至1-2-3。

(燕铁斌)

第三节肌力评定

一、徒手肌力评定

1、定义受检者按照检查者的指令在特定的体位下完成标准动作,检查者通过触摸肌腹、观察受检者完成动作以及肌肉对抗肢体自身重力和由检查者施加阻力的能力,评定所测肌肉或肌群最大自主收缩能力的方法。

2、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健康人群及各种原因引起的肌力减弱,包括废用性、肌源性、神经源性、关节源性等。

(2)禁忌证:骨折未愈合、关节脱位、关节不稳、急性渗出性滑膜炎、严重疼痛、急性扭伤、各种原因引起的骨关节破坏等。

3、设备与用具不需要设备。

4、操作方法与步骤

(1)检查前准备:

1)向受检者说明徒手肌力评定的意义及步骤,取得受检者配合;

2)充分暴露被检查部位,比较两侧肌肉形态的对称性,必要时测量两侧肢体的围度;

3)确定与被检查部位相关的关节被动活动度,以该范围作为全关节活动范围,用于衡量肌力大小;

4)正确选择并摆放受检者体位,将被检查肢体摆放于抗重力位,有效固定身体近端。

(2)检查时:

1)向受检者解释并示范检查动作,可通过被动活动引导受检者完成一次检查动作;

2)发出口令嘱受检者收缩肌肉并完成全关节范围活动,观察受检者的动作,必要时触诊被检查肌肉;

3)如果受检者能够完成抗重力位全关节范围活动,可进一步进行抗阻运动,将阻力施加于肢体远端,嘱受检者用最大力量抗阻完成动作;

4)如果受检者无法完成抗重力位活动,则须将被检查部位摆放于非抗重力位,并用滑板、滑石粉等方法减少接触面摩擦,嘱受检者用最大力量收缩肌肉并完成全关节范围活动。

(3)检查后:记录徒手肌力等级、检查日期,并评估受检者表现。

5、评定标准

(1)徒手肌力检查所用评定标准见表1-3-4。

表1-3-4徒手肌力检查法评定标准

级别英文缩写评定标准

5 N(正常)能抗重力及最大阻力完成关节全范围内活动

5- N-(正常-)能抗重力及最大阻力完成关节50~100%全范围内活动4+ G+(好+)能抗重力及接近最大阻力完成关节全范围内活动

4 G(好)能抗重力及中等阻力完成关节全范围内活动

4- G-(好-)能抗重力及中等阻力完成关节50~100%全范围内活动3+ F+(可+)能抗重力及最小阻力完成关节全范围内活动

3 F(可)能抗重力完成关节全范围内活动

3- F-(可-)能抗重力完成关节50~100%全范围内活动

2+ P+(差+)能抗重力完成关节小于50%全范围内活动,非抗重力可完成关节全范围活动

2 P(差)非抗重力可完成关节全范围内活动

2- P-(差-)非抗重力可完成关节50~100%全范围内活动

1 T(轻微)可扪及肌肉收缩,但不能引起任何关节活动

0 0(零)无任何肌肉收缩

(2)部分胸腰椎肌群徒手肌力检查时需要应用专用评定标准,见表1-3-5。

表1-3-5部分躯干肌群徒手肌力检查评定标准

6、注意事项

(1)检查前:说明检查目的、步骤、方法和感受,消除受检者紧张情绪;正确选择检查体位及肢体摆放位置。避免在运动后、疲劳时及饱餐后进行检查。

(2)检查中:左右侧对比,健患侧对比,且最好先检查健侧以确定施加阻力的大小;2级肌力检查时尽量减少肢体与支撑面之间的摩擦;检查中应给予适当鼓励性指令,以便提高受检者主观能动性,获得最大肌力。

(3)检查后:如检查中有疼痛、肿胀或痉挛情况,应在结果记录中注明。

各部位徒手肌力检查方法详见附录——附表1-3-1至1-3-3。

二、等速肌力评定

1、定义使用等速肌力测定仪在预定角速度下,测定不同角速度时特定部位肌群等速收缩时的参数进行肌力评定的方法。

2、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健康人群及各种原因引起的肌力减弱,包括废用性、肌源性、神经源性、关节源性等。

(2)禁忌证:骨折未愈合、关节脱位、关节不稳、急性渗出性滑膜炎、严重疼痛、急性扭伤、各组原因引起的骨关节破坏等。

3、设备与用具等速肌力测定仪。

4、操作方法与步骤

(1)检查前准备:

1)开机,校准仪器,根据检查要求摆放受检者体位,对受检者进行良好固定;

2)根据不同测试肌群调节仪器的动力头位置,使关节活动轴心与动力头的轴心一致;调节动力臂的长度;设定关节解剖0°位和关节活动范围,必要时进行肢体称重;

3)正式检查前先让受检者进行3~4次预测试,以使受检者熟悉检查方法和要领;

4)慢速测试时,测试次数为4~6次;快速测试时,测试次数为20~30次。

(2)检查方式:分为等速向心和等速离心测试,临床常用等速向心收缩方式进行检查。测试速度≤60°/s为慢速测试,主要测定肌肉力量;测试速度≥180°/s为快速测试,主要测定肌肉耐力。每种测试速度之间通常间歇1分钟,以使肌肉有短暂休息,耐力测试后需要间歇1.5分钟以上,两侧肢体的测试间应间歇3~5分钟。

(3)评定指标:多采用峰力矩,峰力矩体重比,力矩角度,总做功,平均功率,力矩加速能,耐力比,主动肌与拮抗肌峰力矩比等。

5、注意事项

(1)检查前:说明检查目的、步骤、方法和感受,消除受检者紧张情绪。正确选择检查体位及肢体摆放位置。

(2)检查中:先检查健侧,抗阻方向与肌肉牵伸方向相反,抗阻点设在被测肢体的远端。如有疼痛、肿胀或痉挛情况,应在结果记录中注明。

(3)测试仪器在检查前需要先行校正,以保证检查结果的可靠;检查中应给予适当鼓励性指令,以便提高受检者主观能动性,获得最大肌力。

(4)避免在运动后、疲劳时及饱餐后进行肌力测试。

三、其他器械肌力评定

1、定义某些部位的肌力可用专用器械评定,以获得精确的定量数据。包括握力测定,捏力测定及背部拉力测定。

2、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健康人群及各种原因引起的肌力减弱,包括废用性、肌源性、神经源性、关节源性等。

(2)禁忌证:测定部位骨折未愈合、关节脱位、关节不稳、严重疼痛、急性扭伤及各组原因引起的骨关节破坏等。

3、设备与用具分别选用握力测定仪,捏力测定仪及背部拉力测定仪。

4、操作方法与步骤

(1)握力:上肢在体侧自然下垂,握力计表面向外,将把手调节至适当宽度,测量2~3次,取最大值。握力指数=握力(kg)/体重(kg)× 100%。正常握力指数>50%。

(2)捏力:用拇指与其他手指相对捏压捏力计,反映拇对掌肌及屈曲肌的

肌力,正常值约为握力的30%。

(3)背部拉力:两膝伸直,将把手调节到膝关节以上高度,然后做腰背伸展动作,用力向上拉把手。背肌力可用拉力指数评定,拉力指数=拉力(kg)/体重(kg)× 100%。拉力指数正常值:男性105%~200%,女性100%~150%。此检查方法易引起腰痛患者症状加重,不宜用于腰痛患者或老年人。

5、注意事项参考等速肌力评定。

四、肌肉耐力评定

1、定义肌肉耐力是骨骼肌重复或持续收缩的能力。临床常用肌力所能维持的时间来评定肌肉耐力。

2、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健康人群及各种原因引起的肌肉耐力减弱。

(2)禁忌证:测定部位骨折未愈合、关节脱位、关节不稳、严重疼痛、急性扭伤及各种原因引起的骨关节破坏等。

3、设备与用具不需要设备。

4、操作方法与步骤

(1)等长肌肉耐力:在等速测试仪上设定运动速度为0°/s,测定肌群以最大等长收缩起始至收缩力衰减50%的维持时间。

(2)等速肌肉耐力:在等速测试仪上以180°/s的运动速度连续做最大收缩20~25次,计末5次(或10次)与首5次(或10次)的做功量之比,即可测定肌肉耐力比,作为判断肌肉耐力的指标。

(3)背肌耐力:俯卧位,两手抱头,脐部以上的躯干部分悬于床外,固定双下肢,伸展腰背部,使上部躯干凌空超过水平位,直至背肌无力致上部躯干低于水平位时终止。记录受检者维持此姿势的最长时间,一般以1分钟为正常。

(4)腹肌耐力:仰卧位,两下肢伸直并拢,抬高45°,记录其能维持的最长时间,也以1分钟为正常值。

5、注意事项参考等速肌力评定。

(周谋望)

第四节肌张力评定

一、手法评定

1、定义检查者被动活动受检者肢体所感受到的肌张力变化过程。

2、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神经病变(如上运动神经元或下运动神经元损伤或疾患)所导致的肌张力异常(如增高、降低或波动);肌肉病变引起的肌肉萎缩或肌力减弱;制动、运动减少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肌肉失用性改变所导致的肌张力改变。

(2)禁忌证:四肢骨折未作内固定,关节的急性炎症,四肢肌肉急性扭伤等。

3、设备与用具不需要设备。

4、操作方法与步骤

(1)肌张力分级:根据被动活动关节所感受到的阻力,分为以下几种类型(表1-4-1)。

表1-4-1 肌张力分级

等级肌张力标准

0 软瘫被动活动肢体无反应

1 低张力被动活动肢体反应减弱

2 正常被动活动肢体反应正常

3 轻、中度增高被动活动肢体有阻力反应

4 重度增高被动活动肢体有持续性阻力反应

(2)Ashworth痉挛量表或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若受检者出现肌张力增高,为了评定肌张力增高的程度,多采用Ashworth痉挛量表或改良Ashworth 痉挛量表。二者的区别在于: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在等级1与2之间增加了1+等级,其它完全相同(表1-4-2)。

表1-4-2 Ashworth痉挛量表与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

等级标准结果

0 被动活动肢体在整个范围内均无阻力肌张力不增加

1 被动活动肢体到终末端时有轻微的阻力肌张力稍增加

1+被动活动肢体在前1/2ROM中有轻微的“卡住”感觉,

后1/2ROM中有轻微的阻力

肌张力稍增加

2 被动活动肢体在大部分ROM内均有阻力,但仍可以活动肌张力轻度增加

3 被动活动肢体在整个ROM内均有阻力,活动比较困难肌张力中度增加

4 肢体僵硬,阻力很大,被动活动十分困难肌张力高度增加

注:没有1+即是Ashworth痉挛量表

(3)髋内收肌群肌张力分级:髋关节外展时所感受到的阻力,是髋内收肌群肌张力的特异性量表(表1-4-3)。

表1-4-3 髋内收肌群肌张力分级

等级标准

0 1 2 3 4 肌张力不增加

肌张力增加,髋关节在一个人的帮助下很容易外展到45°髋关节在一个人的帮助下稍许用力可以外展到45°

髋关节在一个人的帮助下中度用力可以外展到45°

需要2个人才能将髋关节外展到45°

(4)Penn痉挛频率量表:评定脊髓损伤患者每小时双下肢痉挛出现的频率(表1-4-4)。

表1-4-4 Penn痉挛频率量表

等级标准

0分无痉挛

1分轻度痉挛,可由刺激引起

2分每小时痉挛出现1次

3分每小时痉挛出现>1次

4分每小时痉挛出现>10次

(5)痉挛频率量表:受检者每天痉挛发生的频率(表1-4-5)。

表1-4-5 痉挛频率量表

等级标准

0 无痉挛

1 每天有1次痉挛

2 每天有2-5次痉挛

3 每天有6-9次痉挛

4 每天有10次以上痉挛

(6)踝关节痉挛:跖屈肌群痉挛者可采用综合痉挛量表,包括跟腱反射、肌张力及踝阵挛,总分7分或以下无痉挛,7-9分(不含7分)轻度痉挛;10-12分中度痉挛;13-16分重度痉挛(表1-4-6)。

跟腱反射:仰卧位,髋外展,膝屈曲。检查者使踝关节稍背伸,保持胫后肌群一定的张力,用叩诊锤叩击跟腱。0分:无反射;1分:反射减弱;2分:反射正常;3分:反射活跃;4分:反射亢进。

肌张力:仰卧位,下肢伸直,放松。检查者被动全范围背伸踝关节,感觉所受到的阻力。0分:无阻力(软瘫);2分:阻力降低(低张力);4分:正常阻力;6分:阻力轻到中度增加,尚可完成踝关节全范围的被动活动;8分:阻力重度(明显)增加,不能或很难完成踝关节全范围的被动活动。

踝阵挛:仰卧位,下肢放松,膝关节稍屈曲。检查者手托足底快速被动背伸踝关节,观察踝关节有无节律性的屈伸动作。1分:无阵挛;2分:阵挛1-2次;3分:阵挛2次以上;4分:阵挛持续,超过30秒。

表1-4-6 综和痉挛量表

评定项目得分

跟腱反射0 1 2 3 4

踝跖屈肌群0 2 4 6 8

踝阵挛 1 2 3 4

(7)脑瘫婴儿的痉挛评定:可通过抱持、触诊、姿势观察和被动运动评定。

5、注意事项

(1)对清醒受检者,评定前说明检查目的、步骤、方法和感受,消除紧张。

(2)评定时摆放好受检者体位,充分暴露被评定肢体。

(3)先检查健侧同名肌,再检查患侧,两侧比较。

(4)应避免在运动后、疲劳及情绪激动时进行检查。

二、仪器评定

1、定义利用仪器如电生理测试仪、等速测力仪及肌电图等来检查肌张力的方法。

2、适应证与禁忌证同肌张力手法评定。

3、设备与用具电生理测试仪、等速测力仪等。

4、操作方法与步骤仪器测试肌张力的方法比较复杂,通常由专门操作此类设备的专业人员按照设备的具体使用方法操作。

5、注意事项

(1)严格按照相关设备的操作流程。

(2)操作时注意检查室内的操作环境尽可能一致,以减少外界的干扰。

(3)结果的判断需要结合临床做出合理的解释。

(燕铁斌)第五节感觉评定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受器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个别属性有大小、形状、颜色、坚实度、湿度、味道、气味、声音等。感觉功能评定分浅感觉检查、深感觉检查和复合感觉检查。

一、浅感觉

1、定义对皮肤和粘膜触觉、痛觉和温觉的检查方法称浅感觉检查。

2、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如脑血管病变、脊髓损伤或病变等);周围神经病损(如臂丛神经麻痹、坐骨神经损害等);外伤(如切割伤、撕裂伤、烧伤等);缺血或营养代谢障碍(如糖尿病、雷诺病、多发性神经炎等)。

(2)禁忌证:意识丧失或精神不能控制者。

3、设备与用具大头钉若干个(一端尖、一端钝),两支测试管及试管架,棉签、纸巾或软刷。

4、操作方法与步骤

(1)触觉:令受检者闭目,检查者用棉签或软毛笔轻触其皮肤。动作要轻,刺激不应过频。询问受检者有无轻痒的感觉。

(2)痛觉:令受检者闭目,分别用大头针的尖端和钝端以同等的力量随机轻刺受检者的皮肤。要求受检者立即说出具体的感受(疼痛、疼痛减退/消失、感觉过敏)及部位。

(3)温度觉:用盛有热水(40℃~45℃)及冷水(5℃~10℃)的试管,在受检者闭目的情况下冷热交替接触其皮肤,让受检者回答“冷”或“热”。选用的试管直径要小,管底面积与皮肤接触面不要过大,接触时间以2~3秒为宜。检查时应注意两侧对称部位的比较。

康复技术操作规范简介

康复技术操作规范简介 一、关节松动术 治疗者在关节活动允许范围内完成的一种针对性很强的手法操作技术,具体应用时常选择关节的生理运动和附属运动作为治疗手段。关节松动技术类似于我国传统医学中的手法治疗(推拿术或按摩术),但在理论体系、手法操作及临床应用中,两者均有较大的区别。 【适应症】 1.任何因力学因素(非神经性)引起的关节功能障碍,包括: 2.关节疼痛、肌肉紧张及痉挛。 3、可逆性关节活动降低。 4、进行性关节活动受限 功能性关节制动。 对进行性关节活动受限和功能性关节制动,关节松动技术的主要作用是维持现有的活动范围,延缓病情发展,预防因不活动引起的其他不良影响。 【禁忌症】 1.关节活动过度。 2,关节因外伤或疾病引起肿胀(渗出增加) 3.关节的急性炎症。 4.关节部位的恶性肿瘤。 5.未愈合的关节内骨折。 【仪器设备】 不需要设备。 【操作程序】 1、患者体位治疗时,患者应处于一种舒适、放松、无疼痛的体位,通常为卧位或坐位,尽量暴露所治疗的关节并使其放松,以达到关节最大范围的被动松动。 2、治疗者位置治疗时,治疗者应靠近所治疗的关节,一手固定关节的一端,一手松动另一端。

3、治疗前评估手法操作前,对拟治疗的关节先进行评估,分清具体的关节,找出存在的问题(疼痛、僵硬)及其程度。根据问题的主次,选择有针对性的手法。当疼痛和僵硬同时存在时,一般先用小级别手法(Ⅰ、Ⅱ级)缓解疼痛后,再用大级别手法(Ⅲ、Ⅳ级)改善活动。治疗中要不断询问患者的感觉,根据患者的反馈来调节手法强度。 4、手法实施 (1)手法操作的运动方向:操作时手法运用的方向可以平行于治疗平面,也可以垂直于治疗平面。治疗平面是指垂直于关节面中点旋转轴线的平面。一般来说,关节分离垂直于治疗平面,关节滑动和长轴牵引平行于治疗平面。 (2)手法操作的程度:不论是附属运动还是生理运动,手法操作均应达到关节活动受限处。例如:治疗疼痛时,手法应达到痛点,但不超过痛点;治疗僵硬时,手法应超过僵硬点。操作中,手法要平稳,有节奏。不同的松动速度产生的效应不同,小范围、快速度可抑制疼痛;大范围、慢速度可缓解紧张或挛缩。 (3)手法操作的强度:不同部位的关节,手法操作的强度不同。一般来说,活动范围大的关节如肩关节、髋关节、胸腰椎,手法的强度可以大一些,移动的幅度要大于活动范围小的关节,如手腕部关节和颈椎。 (4)治疗时间:治疗时每一种手法可以重复3或4次,每次治疗的总时间在15~20min。根据患者对治疗的反应,可以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 5.治疗反应一般治疗后患者即感到舒适,症状有不同程度的缓解,如有轻微的疼痛也多为正常的治疗反应,通常在4~6h后应消失。如第2日仍未消失或较前加重,提示手法强度过大,应调整强度、缩短治疗时间或暂停治疗1d。如果经3~5次的正规治疗,症状仍无缓解或反而加重,应重新评估,调整治疗方案。 6.四肢常用关节松动技术 (1)肩关节 ①分离牵引:患者仰卧,肩外展约50°并内旋。治疗者外侧手托住上臂远端及肘部,内侧手四指放在腋窝下肱骨头内侧,拇指放在腋前,向外侧持续推肱骨,然后放松,重复3~5次。

护理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

护理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 一、引言 护理康复治疗技术是指通过护理干预手段,辅助患者实施康复 治疗,促进患者身体功能的恢复和提高。为确保治疗效果和患者安全,制定相应的操作规范是必要的。 二、操作规范 1. 操作前准备 - 进行治疗前必须确认患者的身体情况,包括病情、治疗适应 性和禁忌症等。 - 对所需的治疗设备和器材进行检查、清洁和消毒,确保设备 完整、无损坏。 - 确认治疗环境安全,清除可能存在的危险物品或障碍物。 2. 治疗操作 - 按照医嘱要求和治疗计划进行操作,不得随意更改治疗内容。 - 保持良好的操作技巧和操作规范,遵循正确的操作步骤。

- 根据患者的反应和情况,适时调整治疗强度和时间,确保达 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3. 治疗后注意事项 - 治疗结束后,对治疗设备和器材进行清理、消毒和存放,确 保设备的安全和卫生。 - 监测患者的身体反应和治疗效果,及时记录和报告异常情况。 - 向患者提供必要的康复指导和建议,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康复 活动。 4. 安全措施 - 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个人的安全防护,佩戴好手套、口罩等 防护用具。 - 遵循正确的操作规范,确保操作过程中不伤害患者或自己。 - 发现患者有过敏反应或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止治疗并报告 医护人员。 5. 记录和报告 - 治疗过程中要详细记录患者的治疗情况、反应和效果等相关 信息。

- 出现异常情况或不良反应时,要及时向医护人员进行报告,以便及时处理。 三、总结 护理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的制定和执行,对确保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至关重要。通过遵守规范要求,护理人员可以提高操作技巧,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同时保障患者的身体健康和安全。治疗操作规范的遵循将为康复治疗提供坚实的基础,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

康复治疗常用技术诊疗操作规范

理疗师操作规范 目录 一、毫针刺法操作规程 (1) 二、电针操作规程 (5) 三、拔火罐操作规程 (7) 四、推拿操作规程 (9) 五、刮痧操作规程 (13) 六、小针刀操作规程 (15) 七、穴位注射操作规程 (17) 九、经皮神经治疗仪操作规程 (20) 十、立体动态干扰电操作规程 (21) 十一、骨疗操作规程 (22) 十二、热磁治疗仪操作规程 (23) 十三、蜡疗机操作规程 (23) 十四、超激光疼痛治疗仪操作规程 (24) 十五、电脑中频治疗仪操作规程 (25) 十六、颈椎牵引机操作规程 (26) 十七、颈腰椎治疗自动牵引床操作规程 (27) 十八、熏腰床操作规程 (29) 十九、中药封包操作规程 (30) 二十、超短波操作规程 (31) 二十一、肌电生物刺激反馈仪(神经功能重建仪)操作规程 (32) 二十二、“神灯”操作规程 (33) 二十三、低周波治疗仪操作规程 (34)

一、毫针刺法操作规程 (一)目的 采用不同型号的金属毫针刺激人体一定的腧穴,以调和气血、疏通经络,从而达到扶正祛邪、防治疾病的目的。适用于各种急、慢性疾病。 (二)用物准备 治疗盘,毫针盒(内备各种毫针)或一次性使用的毫针,0.5%碘伏,棉签,棉球,镊子,弯盘,必要时备毛毯和屏风等。 (三)操作方法 1.进针法 1.1指切进针法:又称爪切进针法。一般用左手拇指或食指端切按在穴位旁边,右手持针,用拇、食、中三指挟持针柄近针根处紧靠左手指甲面将针刺入。此法适宜于短针的进针。 1.2夹持进针法:或称骈指进针法。即用左手拇、食二指捏消毒干棉球,夹住针身下端,将针尖固定在所刺入腧穴皮肤表面位置,右手捻动针柄,将针刺入腧穴。此法适用于肌肉丰满部位及长针的进针。 1.3舒张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绷紧,右手持针,使针从左手拇、食二指的中间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肤松弛或有皱褶部位的腧穴,如腹部的穴位。 1.4提捏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的皮肤顶端将针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进针。如印堂穴。 2.进针角度和深度

康复技术操作规程完整

康复医学科 康复技术操作规程 第一篇物理治疗. 第一章功能评定 第一节身体形态评定 一、姿势 二、身高与体重 三、肢体长度和围度 第二节关节活动范围测量 一、四肢关关节 二、脊柱关节 第三节肌力评定 一、徒手肌力评定 二、等速肌力评定 三、其他器械肌力评定 四、肌肉耐力评定 第四节肌张力评定 一、手法评定 二、仪器评定 第五节感觉评定 一、浅感觉

二、深感觉 三、复合感觉 第六节平衡评定 一、临床观察 二、量表评定 三、仪器评定 第七节协调评定 一、上肢 二、下肢 第八节步行评定 一、步行能力 二、步态分析 第九节心血管评定 一、心率 二、血压 三、心电分级运动试验 四、简易运动试验技术第十节呼吸评定 一、通气功能 二、代谢当量 三、心肺联合运动试验第十一节疼痛评定

一、压力测痛法 二、视觉模拟评分法 三、疼痛问卷 附录: 附表1—2—1上肢关节活动范围测量附表1-2—2下肢关节活动范围测量附表1-3—1 上肢肌肉徒手肌力检查附表1-3—2 下肢肌肉徒手肌力检查附表1—3—3 躯干肌肉徒手肌力检查第二章运动治疗 第一节关节活动范围训练 一、被动关节活动范围训练 二、主动-助力关节活动训练 三、主动运动 第二节关节松动技术 一、上肢 二、下肢 三、脊柱 第三节牵伸技术 一、上肢 二、下肢 三、躯干

第四节肌力训练 一、徒手肌力训练 二、等长肌力训练 三、等张肌力训练 四、等速肌力训练 第五节步行训练 一、步行前训练 二、步行训练 第六节呼吸训练 一、腹式呼吸训练 二、抗阻呼气训练 三、深呼吸训练 四、局部呼吸训练 五、排痰训练 六、呼吸肌训练 第七节平衡与协调训练 一、无器械平衡训练 二、简易设备平衡训练 三、仪器平衡训练 四、协调训练 第八节有氧训练 一、器械有氧训练

常用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

第一篇物理治疗 第一章功能评定 第一节身体形态评定 一、姿势 1、定义观察或测量受检者在静止或运动中身体所处空间位置的过程。 2、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影响正常姿势的疾患,包括先天性异常(如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先天性肢体残缺或发育不全等)和后天性异常(如强直性脊柱炎、腰椎间盘突出症、脊柱压缩性骨折后等)。 (2)禁忌证:意识障碍,不能独立坐或站。 3、设备与用具目测法无需设备或可以使用摄像机;脊柱测量使用铅垂线;放射学评定需要X线检查设备。 4、操作方法与步骤 (1)目测法:左、右侧面观察有无足弓消失,膝关节屈曲挛缩或过伸,髋关节屈曲挛缩,胸腰椎局部后凸(圆背或驼背),前、后面观察有无脊柱侧屈,双肩是否对称。 1)躯干:观察头部是否前倾、旋转或侧屈,胸廓呼吸是否对称,一侧胸锁关节或肩锁关节是否高于另一侧,胸部有无陷凹、隆凸或桶状胸,有无塌肩凸臀(一侧肩关节低于对侧,对侧髋关节向外侧凸出),脊椎的侧凸和旋转,两侧肩胛骨与脊柱不等距、不等高,翼状肩胛,躯干肌萎缩等。 2)上肢:观察两上肢体位是否一样;一侧上肢是否远离躯干或过度内、外

旋;两侧上肢是否等长;有无上肢畸形及肌肉萎缩等。 3)下肢:观察有无扁平足,马蹄足,足内、外翻,膝关节内、外翻,髋过度内、外旋,下肢肌肉萎缩等。 (2)铅垂线测量法:目测法发现姿势异常后可以采取铅垂线测量。受检者站立位,铅垂线从枕骨隆突的中点下垂,如果铅垂线不经过臀中沟表示有脊柱侧凸,姿势异常但铅垂线经过臀中沟,则表示脊柱侧凸的代偿完全。 (3)放射学评定:对疑有脊柱侧凸的受检者(孕妇除外)可以进行放射学检查。拍摄直立位第1 胸椎到第1 骶椎的正、侧位片,在X光片上测量脊柱侧凸的角度,具体测量方法见放射影像学专著。 5、注意事项 (1)熟悉人体脊柱和肢体的标准姿势。 (2)评定时在征得受检者同意后,尽量裸露身体、脱去鞋袜、采取自然姿态或动作。 (3)评定女性受检者时须有女医护人员在场或家属陪同。 二、身高与体重 1、定义利用客观的测量器具评定身高和体重的方法。 2、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所有受检者。 (2)禁忌证:不能站立者(如意识障碍、脊柱或下肢骨折),不配合者(如有认知障碍)。 3、设备与用具皮尺、测高仪、测重仪。 4、操作方法与步骤

康复科常用技术操作规程

毫针刺法操作规程 一、目的 采用不同型号的金属毫针刺激人体一定的腧穴,以调和气血、疏通经络,从而达到扶正祛邪、防治疾病的目的。适用于各种急、慢性疾病。 二、用物准备 治疗盘,毫针盒(内备各种毫针)或一次性使用的毫针,0。5%碘伏,棉签,棉球,镊子,弯盘,必要时备毛毯和屏风等。 三、操作方法 1. 进针法 1。1 指切进针法:又称爪切进针法.一般用左手拇指或食指端切按在穴位旁边,右手持针,用拇、食、中三指挟持针柄近针根处紧靠左手指甲面将针刺入。此法适宜于短针的进针。 1.2 夹持进针法:或称骈指进针法。即用左手拇、食二指捏消毒干棉球,夹住针身下端,将针尖固定在所刺入腧穴皮肤表面位置,右手捻动针柄,将针刺入腧穴。此法适用于肌肉丰满部位及长针的进针。 1.3 舒张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绷紧,右手持针,使针从左手拇、食二指的中间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肤松弛或有皱褶部位的腧穴,如腹部的穴位。 1。4 提捏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的皮肤顶端将针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进针。如印堂穴。 2. 进针角度和深度 2。1 角度:是指进针时针身与皮肤表面构成的夹角。 2.1.1 直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90度角左右手垂直刺入。此法适用于人体大部分腧穴。 2。1。2 斜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45度角左右手倾斜刺入.此法适用于肌肉较浅薄处或内有重要脏器或不宜于直刺、深刺的腧穴。 2。1。3 平刺:即横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15度角左右沿皮刺入。此法适用于皮薄肉少部位的腧穴,如头部。 2.2 深度:是指针身刺入皮肉的深度,一般根据患者体质、年龄、病情及针刺部位而定。 2。2.1 体质:身体瘦弱,宜浅刺;肌肉丰满者,宜深刺. 2。2。2 年龄:小儿及年老体弱者,宜浅刺;中青年身强体壮者,

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实施细则

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实施细则 1. 引言 本文档旨在规范康复治疗技术的操作流程,确保技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和标准化。以下是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的实施细则。 2. 技术操作规范 2.1 准备工作 在进行康复治疗技术操作前,必须完成以下准备工作: - 检查康复设备的运行状况和安全性。 - 准备所需的康复设备和材料,并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 准备康复治疗的操作区域,保证其整洁、卫生。 - 确认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治疗计划,以确保技术的适用性。 2.2 技术操作步骤 康复治疗技术的操作步骤应符合以下规范: 1.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治疗计划,选择适当的康复治疗技术。

2. 与患者沟通,解释治疗目的、操作流程和可能的风险,征得 其同意。 3. 告知患者注意事项和协助操作的方法,确保其能够配合治疗。 4. 严格按照操作手册或指导标准进行技术操作,确保操作的准 确性和规范性。 5. 监测患者的反应和病情变化,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干预。 6. 完成技术操作后,将康复设备归位,并清理操作区域。 2.3 安全与风险控制 在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过程中,应重视安全与风险控制,采取以 下措施: - 检查康复设备的安全性和运行状况,确保不存在安全隐患。 - 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和隔离措施,保护技术操作人员和患者 的安全。 - 定期检查和维护康复设备,确保其安全可靠。 - 注意康复治疗操作过程中的卫生,采取必要的消毒和清洁措施。 3. 总结

本文档提供了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的实施细则,旨在确保康复治疗技术的安全和标准化。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规范操作,注重安全与风险控制,以提供高质量的康复治疗服务。

康复理疗科技术操作规程完整

康复理疗科技术操作规程完整XXX 目录 物理治疗操作规程 一、物理治疗操作规程 1、严格掌握各物理治疗项目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2、接待病人,首先检查机器是否优秀,输出是否一般,并开机预热。 3、嘱病人取符合体位,并交待注意事项。 4、各物理治疗项目具体操作详见各项目操作方法。 5、治疗中工作人员不得离岗,巡视并询问病人,解释正常反应与异常反应。异常反应立即处理或停止治疗。 6、治疗结束后,整理好机器与治疗床,作好下一位病人治疗准备。 二、物理治疗操纵通例 ㈠电脑中频疗法 适应症 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骨性关节炎、疤痕、粘连、扭挫伤、注射后硬结、慢性盆腔炎、带状疱疹、声带小

结、废用性肌萎缩、颞颌关节紊乱、胃下垂、便秘、网球肘、肌腱炎、面瘫、周围神经损伤、肌筋膜炎等。 禁忌症 带有心脏起搏器者、孕妇腹部及腰骶部、心脏部位、恶性肿瘤、结核病灶、急性化脓性炎症病灶部、出血部位、血栓性静脉炎、破伤风、治疗部位有较大金属异物等。 操作 1、选择适宜的硅胶电极,衬以湿垫布,置于治疗部位。对置或并置,肢体可以环形,颅脑区不能用对置法,心前区禁用。用沙袋或绑带固定好。 2、按照病情选择相应处方。 3、开始治疗,按下“启动”(或开始)键,然后按动强度调节键,边调节边询问病人,一直至耐受限。由于人体对电流开始比较时比较敏感,过几分钟后,可做适当调节,使输出电流增大些。若病人难以忍受,则把电流输出调小些。 4、治疗完毕,机器自动停止电流输出,并发出提示音,这时可取下电极,再关闭电源。 5、中途停止可按“停止”键,治疗停止。 6、每次治疗20分钟,每日1次,必要时上、下午各1次,一般10-20次为1个疗程。

康复医学科常用技术操作规范

康复医学科常用技术操作规范 康复医学科常用技术操作规范 一、神经肌肉电生理检查操作规范 1.仪器操作规范 (1)仪器设备仔细检查,确认仪器无任何异常现象,检查所有电路线路是否正常 连接,检查导线是否损坏,以确保仪器的正常工作。 (2)设置合适的检查位置和合适的检查体位,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3)首次使用或使用前未使用超过一个月的设备,要进行热启动和自动校准等前 期处理。热启动时间至少为30分钟。 (4)检查前观察患者情况,了解其身体状况、药物使用或诊疗史等,避免对检查 结果产生干扰。 2.检查操作规范 (1)检查患者表面皮肤情况,清洁需检查区域的皮肤,避免电极与皮肤接触不良。 (2)安装电极时,已知采样信号的波形和大小能确定哪种类型的电极最佳。此外,安装时应确保电极处于皮肤层下,避免机械压力对导电体的影响,影响波形的准确性。 (3)调整放大倍数和增益因子之后,进行信号放大和过滤处理,以增加信噪比, 并提高信号品质。

(4)检查前,应让患者放松、闭眼、闭嘴等,并要求患者配合操作。 (5)操作者应根据检查类型运用对应的刺激模式(如,以正弦刺激为主的“基础” 条件等),提高检查效率,降低干扰。 (6)执行每项测试之前,应告知患者关于测试步骤和流程,让患者进入放松状态。 3.检查结果处理规范 (1)每个采集的信号波形,都应验证其稳定性和重复性,排除信号失真现象。如 存在,应及时排除干扰源。 (2)对结果进行分类,同时根据分类结果判定神经和肌肉系统的损伤程度。不同 的神经功能障碍,需要区分不同的损伤程度及其症状。 (3)结果处理完毕后,将结果文档化、储存,并记录相关的检查信息,以备后续 参考。 二、康复恢复训练操作规范 1.康复训练前诊断规范 (1)在执行康复训练之前,应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健康状况和身体机能的全面诊断。这可能包括影像学检查、肌肉活力度等体检。在排除了潜在的风险因素后,才能进行 康复训练计划。 (2)与此同时,需要记录患者康复训练前的基础度量,以便评估康复训练的效果 和进度。

中医康复技术服务规范

中医康复技术服务操作规范 (一)针刺类治疗 1.毫针疗法 1.1消毒 针刺前必须做好针具、腧穴部位及医生手指的消毒。 1.2进针法 进针时,一般用双手配合。右手持针,靠拇、示、中指夹持针柄,左手按压针刺部位,以固定腧穴皮肤。临床常用以下几种进针方法: (1)指切进针法 用左手拇指或示指的指甲切按腧穴皮肤,右手持针,针尖紧靠左手指甲缘迅速刺入。 (2)舒张进针法 用左手拇、示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皮肤撑开绷紧,右手持针刺入。用于皮肤松弛部位的腧穴。 (3)提捏进针法 用左手拇、示二指将欲刺腧穴两旁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的上端将针刺入。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如印堂穴等。 (4)夹持进针法 左手拇、示二指持消毒干棉球,裹于针体下端,露出针尖,将针尖固定在所刺腧穴的皮肤表面,右手捻动针柄,两手同时用力,将针刺入腧穴。用于较长毫针的进针。 1.3行针与得气 毫针刺入后,施行提插、捻转等行针手法,使之得气,并进行补泻。得气亦称针感,是指将针刺入腧穴后所产生的经气感应。当这种经气感应产生时,医生会感到针下有沉紧的感觉;同时病人出现酸、麻、胀、重等感觉。得气与否以及得气的快慢,直接关系到针刺的治疗效果。 常用的行针手法有以下两种:

(1)提插法 提插法是将针刺入腧穴一定部位后,使针在穴内进行上、下提插的操作方法。将针从浅层向下刺入深层为插;由深层向上退至浅层为提。 (2)捻转法 捻转法是将针刺入一定深度后,用右手拇指与示、中指夹持针柄,进行前后旋转捻动的操作方法。 1.4留针与出针 医生可根据病情确定留针时间,一般病证可酌情留针15~30分钟。出针时,用左手拇、示指按住针孔周围皮肤,右手持针作轻微捻转,慢慢将针提至皮下,然后将针起出,用无菌干棉球按压针孔,以防止出血。 针刺治疗:局部取穴(颈椎夹脊穴)为主,远部取穴(手太阳小肠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为辅。 2.火针疗法 2.1常用器具 火针作为一种特殊针具,其制作的材料不同于一般毫针,根据临床需要分为粗、中粗、细3类。细火针为针体直径不超过0.5mm的火针,适用于面部、四肢等皮肉浅薄部位;中粗火针的直径0.8mm,适用范围较广泛,除面部穴位及肌肉浅薄的部位外,其他部位包括四肢、躯干、所有压痛点和病灶周围均可应用。 2.2基本操作方法 操作步骤:包括消毒、烧针、进针、行针、留针、出针。 确定好穴位或针刺部位以后,以75%乙醇局部消毒,以点燃的酒精灯或止血钳夹持的95%乙醇棉球为火源,左手将火源移近针刺的穴位或部位,右手以握笔式持针,将针尖针体伸入火焰的外层,根据针刺深度,确定针体烧红的长度。将针烧至通红时,迅速准确地将针刺入穴位,并迅速将针拔出,这一过程不超过一秒。一般情况下不留针,特殊情况需留针时,可以配合行针手法。出针后需要用干棉球按压针孔片刻。 火针的进针角度以直刺为多,对于疣、赘生物等可采用斜刺法。进针深度由针刺部位、疾病、体质等多因素决定。

康复科诊疗常规及操作规程

康复理疗科技术操作规程 物理治疗操作规程 一、物理治疗操作规程 1、严格掌握各物理治疗项目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2、接待病人,首先检查机器是否良好,输出是否正常,并开机预热。 3、嘱病人取合适体位,并交待注意事项。 4、各物理治疗项目具体操作详见各项目操作方法。 5、治疗中工作人员不得离岗,巡视并询问病人,解释正常反应与异常反应。异常反应立即处理或停止治疗。 6、治疗结束后,整理好机器与治疗床,作好下一位病人治疗准备。 二、物理治疗操作常规 ㈠电脑中频疗法 适应症 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骨性关节炎、疤痕、粘连、扭挫伤、注射后硬结、慢性盆腔炎、带状疱疹、声带小结、废用性肌萎缩、颞颌关节紊乱、胃下垂、便秘、网球肘、肌腱炎、面瘫、周围神经损伤、肌筋膜炎等。 禁忌症 带有心脏起搏器者、孕妇腹部及腰骶部、心脏部位、恶性肿瘤、结核病灶、急性化脓性炎症病灶部、出血部位、血栓性静脉炎、破伤风、治疗部位有较大金属异物等。 操作 1、选择适宜的硅胶电极,衬以湿垫布,置于治疗部位。对置或并置,肢体可以环形,颅脑区不能用对置法,心前区禁用。用沙袋或绑带固定好。 2、根据病情选择相应处方。 3、开始治疗,按下“启动”(或开始)键,然后按动强度调节键,边调节边询问病人,一直至耐受限。由于人体对电流开始比较时比较敏感,过几分钟后,可做适当调节,使输出电流增大些。若病人难以忍受,则把电流输出调小些。

4、治疗完毕,机器自动停止电流输出,并发出提示音,这时可取下电极,再关闭电源。 5、中途停止可按“停止”键,治疗停止。 6、每次治疗20分钟,每日1次,必要时上、下午各1次,一般10-20 次为1个疗程。 注意事项:在中频治疗中不能切断电源或移动电极,以免电击。 ㈡超短波疗法 适应症:超短波作用于机体组织,除温热作用外,还有非热效应,具有消炎,镇痛和促进组织愈合的作用,用于治疗急慢性炎症,肌肉关节疼痛等。 禁忌症:心脏植有起搏器,有出血倾向,妊振早期,治疗部位有金属异物,早期恶性肿瘤等。 操作 1、小功率超短波用于面部,趾,指等小部位,大功率超短波适用于躯干,肢体等大部位。 2、开启电源预热1~2分钟,调节输出至治疗所需剂量。 3、治疗剂量分为无热量,微热量和温热量。 4、治疗中工作人员应经常询问患者,如有不适如头晕,心慌,应停止治疗。 5、治疗完毕,将输出调至预热挡,准备下位患者治疗。 注意事项:治疗急性炎症时,应严格无热量,短时间治疗。 1、导线勿打圈和交叉,通过患者身体时用毛巾隔开。 2、注意极板有无破裂,接头处金属是否裸露。 3、感觉不良者,骨突出部位,皮肤出汗及电极下潮湿时,均易发生烫伤。 4、机器在治疗中和治疗 5、分钟内不能移动,夏季注意机器散热。 ㈢微波疗法 适应症: 扭挫伤、肌肉劳损、血肿、肩周炎、术后浸润、术后粘连、慢性溃疡、前

康复医学科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

第一部分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 第一章脑卒中 脑血管意外(cerebrovascular accident , CVA)又称脑卒中(stroke), 是指脑动脉系统病变引起的血管痉挛、闭塞或破裂,造成急性发展的脑局部循环障碍和以偏瘫(hemiplegia)为主的肢体功能损害。偏瘫是脑卒中后常见的运动功能障碍,是由病侧锥体束及锥体外系损害引起的对侧上下肢体瘫痪,病变部位损害的严重程度决定偏瘫的严重程度。 【临床表现】 1.症状 1、运动障碍常见的是病变半球对侧肢体的中枢性偏瘫,主要特点为: (1)粗大异常的运动模式 ①联合反应是指偏瘫时,即使受累侧完全不能产生随意收缩,但当非受累侧肌肉用力收缩时,其兴奋可波及受累侧而引起受累侧肌肉的收缩。这种反应是与随意运动不同的异常反射活动,表现为肌肉活动失去意识控制,并伴随着痉挛出现。痉挛程度越高,联合反应就越强。在偏瘫的早期明显,但在恢复中的后期逐渐减弱。 ②共同运动是指偏瘫患者期望完成某项活动时所引发的一种组合活动。但它们是定型的,无论从事哪种活动,参与活动的肌肉及肌肉反应的强度都是相同的,没有选择性运动。也就是说是由意志诱发而又不随意志改变的一种固定的运动模式,即屈肌共同运动和伸肌共同运动模式。 (2)反射调节异常当脑部损伤后,高级与低级中枢之间的相互调节,制约功能受到破坏,损伤平面以下反射活动失去了控制,原始反射被释放,姿势反射、脊髓反射亢进及病理反射阳性;使得身体姿势的随意调节能力丧失。而损伤平面以上的反射受到破坏,大脑皮质及小脑的平衡反射、调整反射能力减弱或消失,造成身体姿势协调、控制、平衡功能异常,影响了正常功能活动的进行。 (3)肌张力异常肌张力异常在脑血管意外的不同时期表现不同,随着病情的自然恢复,肌张力也在发生变化,可以表现为: ①肌张力低下逐渐恢复正常;②肌张力低下发展为肌张力增加,以后逐渐恢复正常;③肌张力低下发展为肌张力增加,持续处于肌痉挛状态;④持续处于低肌张力状态。患者的肌痉挛使肢体各肌群之间失去了相互协调控制,尤其手的精细、协调、分离运动被痉挛模式所取代。 - 1 -

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

1/269 《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 征求意见稿

2/269 《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之物理治疗部分9 第一章物理治疗评定 (9) 第一节身体形态评定 (9) 一、姿势 (9) 二、身高与体重 (10) 三、肢体长度和围度 (10) 第二节关节活动范围测量 (11) 一、四肢关节 (11) 二、脊柱关节 (12) 第三节肌力评定 (13) 一、徒手肌力评定 (13) 二、等速肌力评定 (15) 三、其他器械肌力评定 (16) 四、肌肉耐力评定 (17) 第四节肌张力评定 (17) 一、手法评定 (17) 二、仪器评定 (20) 第五节感觉评定 (20) 一、浅感觉 (20) 二、深感觉 (21) 三、复合感觉 (21) 第六节平衡评定 (22) 一、临床观察 (22) 二、量表评定 (23) 三、仪器评定 (25) 第七节协调评定 (25) 一、上肢 (26) 二、下肢 (26) 第八节步行评定 (27) 一、步行能力 (27) 二、步态 (28) 第九节心血管评定 (29) 一、心率 (29) 二、血压 (30) 三、心电分级运动试验 (31) 四、简易运动试验技术 (32) 第十节呼吸评定 (33) 一、通气功能 (33) 二、代谢当量 (35) 三、心肺联合运动试验 (36) 第十一节疼痛评定 (37) 一、压力测痛法 (37) 二、目测类比评分法 (37)

3/269 三、疼痛问卷 (38) 第二章运动治疗 (39) 第一节关节活动范围训练 (39) 一、被动关节活动范围训练 (39) 二、主动-助力关节活动训练 (40) 三、主动运动 (41) 第二节关节松动技术 (42) 一、上肢 (42) 二、下肢 (44) 三、脊柱 (44) 第三节牵伸技术 (45) 一、上肢 (45) 二、下肢 (46) 三、躯干 (47) 第四节肌力训练 (47) 一、徒手肌力训练 (47) 二、等长肌力训练 (48) 三、等张肌力训练 (49) 四、等速肌力训练 (49) 第五节步行训练 (50) 一、步行前训练 (50) 二、步行训练 (51) 第六节呼吸训练 (53) 一、腹式呼吸训练 (53) 二、抗阻呼气训练 (53) 三、深呼吸训练 (54) 四、局部呼吸训练 (54) 五、排痰训练 (55) 六、呼吸肌训练 (56) 第七节平衡与协调训练 (56) 一、无器械平衡训练 (56) 二、简易设备平衡训练 (57) 三、仪器平衡训练 (58) 四、协调训练 (58) 第八节有氧训练 (59) 一、器械有氧训练 (59) 二、无器械有氧训练 (60) 第九节神经发育疗法 (61) 一、Brunnstrom技术 (61) 二、Bobath技术 (63) 三、PNF技术 (64) 第十节运动再学习 (68) 一、上肢功能训练 (68)

职业康复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

职业康复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 (一)工作重整训练 1、定义专门针对工作对身体功能的要求而重建服务对象的神经、肌肉、骨骼功能(肌力、耐力、活动性、柔韧性、运动控制)和心血管耐力等功能的训练。 2、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各种病、伤、残需重新工作并有工作潜力者。 (2)禁忌证:病情不稳定、意识障碍、严重认知障碍等不适宜从事训练或不宜再进行工作者。 3、设备与用具体能训练器材、计算机或自动化的器材(如BTE工作仿真器),模拟实际工作所需的体能要求的器材(如Work Cube仿真工作台等)。 4、操作方法与步骤 (1)根据作业功能评定、需求评定结果选择适合的训练项目。 (2)准备合适的场地、用具及材料。 (3)说明活动的目的、意义、方法,演示操作方法与步骤。 (4)热身运动。 (5)按训练要求进行体能耐力强化训练,训练过程中治疗师进行评定、指导和反馈,必要时提供辅助器具或给予帮

助。 (6)放松运动。 (7)结束训练,整理场地及工具。 (8)进行反馈和总结。 5、注意事项 (1)注意安全防护,操作符合人体工效学要求;治疗过程中监测心率血压,以保证训练过程安全。 (2)治疗场所通风、光线良好,安全防护设施齐全,工作台及工具符合人体工效学要求,无障碍环境。 (3)根据服务对象的工作需要和功能情况选择合适的活动,运动量适中,运动不应引起疼痛等特殊不适。 (二)工作模拟训练 1、定义通过一系列的仿真性或真实性的工作活动来加强服务对象的工作能力,从而协助他们重返工作岗位的训练技术。包括工具模拟训练、工作模拟训练和模拟工作站训练等内容,为工作强化训练内容之一。 2、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各种病、伤、残需就业或重新就业并有工作潜力者。 (2)禁忌证:严重认知障碍者,严重高血压、心脏病等病情不稳定者或明显虚弱者,骨折早期或未完全愈合,急性

中医康复理疗技术操作规范

中医康复理疗技术操作规范 一、患者评估与记录 1.1患者评估 在进行中医康复理疗技术操作前,首先要进行患者的评估。评估内容包括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疼痛程度、活动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评估,以确定患者的康复需要和治疗方案。 1.2记录 在评估完患者后,要详细记录患者的评估结果、治疗方案、每次治疗的操作过程,以及患者的疗效评估。记录应准确、完整,并保护患者的隐私。 二、环境准备 2.1操作室环境准备 净化操作室,确保环境清洁、卫生,通风良好。操作室应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2.2操作床准备 操作床的高度应适合治疗师的操作,床面要平整并干净,可以放置辅助工具和材料。 三、操作前准备 3.1预处理

治疗师在进行碰、捻、推、拿等操作前,应保持双手清洁,并剪短指甲,以防划伤患者皮肤。 3.2患者准备 治疗师在操作前应清楚告知患者治疗的目的、操作过程和可能的不适感,获得患者的同意后方可进行操作。同时,帮助患者脱掉不必要的衣物,确保患者舒适。 四、操作过程 4.1操作姿势 治疗师在操作时应保持正确、舒适的姿势,避免过度劳累和损伤。 4.2操作技巧 操作时应准确把握力度,结合患者病情和体质,选择适宜的操作力度 和手法。同时,要注意与患者的沟通,了解患者的感受,避免因操作过程 中的不适而造成患者的不适。 4.3操作区域 在操作中,应特别注意操作区域的清洁和防感染措施。在操作前,可 使用无菌棉球或纱布擦拭患者的操作区域,避免伤口感染和交叉感染。 五、操作后处理 5.1操作区域处理 在操作后应清除操作区域的残留物,特别是渗出物和药膏等。同时, 对患者的操作区域进行适当的冷敷或热敷处理,以减轻患者的不适。 5.2整理和清洁

最新中医康复理疗技术操作规范

中医康复理疗技术操作规范

中医康复理疗技术操作规范 (一)刮痧技术操作规程 1.操作规范: (1)在操作部位涂上刮痧介质(如刮痧油、冷开水、香油或中药提取浓缩液等)后,操作者手持刮痧板(或光滑的硬币、铜勺柄、瓷碗、药匙、有机玻璃纽扣),在施术部位按一定的力度刮拭,直至皮肤出现痧痕为止。 (2)刮板与刮拭方向一般保持在45度-90度进行刮痧刮拭方向从颈到背、腹、上肢再到下肢,从上向下刮拭,从内向外刮拭。 (3)刮痧关键在于力度与速度的掌握和控制。“重而不板,轻而不浮”是力度的要求。刮拭操作时,要不停地询问病人的主观感受,并注意观察局部皮肤的情况。“快而不滑,慢而不滞”是速度的要求。 (4)刮痧时间一般每个部位刮3-5分钟,最长不超20分钟。 2.注意事项注意事项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1)刮痧治疗时应注意室内保暖,尤其是在冬季应避寒冷与风口。夏季刮痧时,应回避风扇直接吹刮试部位。(2)对于一些不出痧或出痧少的患者,不可强求出痧,以患者感到舒服为原则。 (3)前一次刮痧部位的痧斑未退之前,不宜在原处进行再次刮试出痧。再次刮痧时间需间隔3-6天,以皮肤上痧退为标准。 (4)刮痧出痧后30分钟以内忌洗凉水澡。

(5)空腹、过度疲劳患者忌刮;低血压、低血糖、过度虚弱和神经紧张特别怕痛的患者轻刮。孕妇的腹部、腰骶部,妇女的乳头禁刮;白血病,血小板少慎刮;心脏病出现心力衰竭者、肾功能衰竭者,肝硬化腹水,全身重度浮肿者禁刮。(6)刮痧板一定要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二)火罐技术操作规 1.操作规范: (1)暴露须拔罐部位(选择肌肉较为丰满、平整处)。(2)用闪火器(镊子、血管钳或细铁丝制作)夹取95%酒精棉球,点燃。 (3)一手持罐,罐口向下,另一手持燃有酒精棉球之闪火器,迅速伸入罐内闪火立即退出,同时将罐叩按在所选部位上。 (4)待罐内皮肤隆起并呈红紫现象,留置5~15分钟。(5)起罐时,一手按住罐口皮肤,另一手扶住罐体,空气进入罐内,火罐即可脱落。 (6)拔罐后除留罐外,尚可在火罐吸着后,立即拔下,再闪火再吸、再拔,反复多次称闪罐;若待火罐吸着后,一手扶住罐体,用力上下左右慢慢来回推动,称走罐,用于面积较大的部位;若患处皮肤消毒后,先用梅花针叩打或用三棱针浅刺出血,再行拔罐,留置10分钟后,起罐消毒皮肤,称刺血拔罐。 2.注意事项注意事项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1)拔罐时应使病人保持舒适位置,拔罐部位须平整,肌肉较丰满处。骨骼突出、毛发较多处不宜拔罐。 (2)拔罐前应仔细检查罐口是否光滑,罐体有无裂痕,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