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理论发电量的计算公式

理论发电量的计算公式

理论发电量的计算公式

理论发电量的计算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获得:

一种是用PVsyst专业软件,通过相应的系统设置,可打印成报表。

另一种是通过公式计算:

发电量=倾斜面接受的太阳辐射量(kWh/㎡/day)*有效面积(㎡)*组件转换效率*系统效率*天数

其中系统效率要考虑:温度系数,逆变器效率,线路损失,灰尘因子等。

计算数值只是作为一个参考,因为所取气象数据多为早期积累数据,与实际值存在一定的偏差,

另外计算中的参数因子也只是一个估算值,欠缺本地可靠性数据参考。如要获得相对比较准确的数值,、

可进行每日实测数据的公式计算,本人曾经做过测量分析,实际发电量比两种估算方法所得数据要高,

这也与实际系统配置有关。

希望大家在做完系统之后,能对实

测数据进行有效分析,这样能够使得系统设计更加合理,完善!

各种材料计算公式

各种材料计算公式 地砖 规格:1000*1000、800*800、600*600、500*500、400*400、300*300、200*200、100*100 粗略计算法:用砖数量=房间面积/一块地砖的面积*1.1 精确计算法:用砖数量=(房间面积/砖长)*(房间宽度/砖宽)*1.1 例:房间长5米,宽3米,砖规格400X400 用砖数量 =(15米/0.4米)*(3米/0.4米)*1.1=104块 实木地板 常用规格:900*90、750*90、600*90 粗略计算法:使用地板块数=房间面积/一块地板的面积*1.08 精确计算法:使用地板块数=(房间长度/地板长度)*(房间宽度/地板宽度)*1.08 例:长5米,宽3米,地板规格750*90 用板数量=(5米/0.75米)*(3米/0.09米)*1.08=239块 注:实木地板在铺装中通常有8%的损耗 复合地板 常见规格:1.2米*0.19米 粗略计算法:地板块数=房间面积/一块地板面积*1.05 精确计算法:地板块数=(房间长度/地板长度)*(房间宽度/地板宽度)*1.05 例:长5米,宽3米 用板数量=(5米/1.2米)*(3米/0.19米)*1.05米约=70块 注:通常有3%--5%的损耗按面积算千万不要忽视! 涂料 规格:5升、15升 家装常用5升,5升涂料刷面积为35平方米(涂2面) 计算方法:墙面面积=(长+宽)*2*层高

顶面面积=长*宽、地面面积=长*宽 总使用桶数=(墙面面积+顶面积+地面面积)/35平方米 例:长5米,宽3米 墙面积=(5米+3米)*2*2.85平方米=45.6平方米 顶面面积=5米*3米=15平方米 地面面积=5米*3米=15平方米 涂料量=(45.6+15+15)平方米/35平方米=75.6平方米/35平方米=2桶 注:以上只是理论上涂刷量,因在施工中要加入适量清水,所以以上用量只是最低涂刷量 墙纸 规格:每卷长10米,宽0.53米 计算方法:墙纸总面积=地面面积*3 (地面积=长*宽) 墙纸的卷数=墙纸总面积/(0.53米*10米) 常见墙纸规格为每卷长10m,宽0.53m。 粗略计算方法:墙纸的总面积=地面面积×3,墙纸的卷数=墙纸的总面积÷(0.53×10)精确的计算方法:使用的分量数=墙纸总长度÷房间实际高度, 使用单位的总量数=房间的周长÷墙纸的宽度, 使用墙纸的卷数=使用单位的总量数÷使用单位的分量数 因为墙纸规格固定,因此在计算它的用量时,要注意墙纸的实际使用长度,通常要以房间的实际高度减去踢脚板以及顶线的高度。 另外房间的门、窗面积也要在使用的分量中减去。这种计算方法适用于素色或细碎花的墙纸。墙纸的拼贴要考虑对花,图案越大,损耗越大,因此要比实际用量多买10%左右。 隔墙、吊顶 常用的隔墙吊顶有哪些? 隔墙:玻璃(多与铝合金型材塑钢型材组成固定隔断、推拉隔断)石膏板、轻质砖、玻璃砖(价格高)木材、各种板材。常用柜子、鱼缸、屏风

光伏系统设计计算公式

光伏发电系统设计计算公式 1、转换效率: η= Pm(电池片的峰值功率)/A(电池片面积)×Pin(单位面积的入射光功率) 其中:Pin=1KW/㎡=100mW/cm2。 2、充电电压: Vmax=V额×1.43倍 3.电池组件串并联 3.1电池组件并联数=负载日平均用电量(Ah)/组件日平均发电量(Ah) 3.2电池组件串联数=系统工作电压(V)×系数1.43/组件峰值工作电压(V) 4.蓄电池容量 蓄电池容量=负载日平均用电量(Ah)×连续阴雨天数/最大放电深度 5平均放电率 平均放电率(h)=连续阴雨天数×负载工作时间/最大放电深度 6.负载工作时间 负载工作时间(h)=∑负载功率×负载工作时间/∑负载功率 7.蓄电池: 7.1蓄电池容量=负载平均用电量(Ah)×连续阴雨天数×放电修正系数/最大放电深度×低温修正系数 7.2蓄电池串联数=系统工作电压/蓄电池标称电压 7.3蓄电池并联数=蓄电池总容量/蓄电池标称容量 8.以峰值日照时数为依据的简易计算 8.1组件功率=(用电器功率×用电时间/当地峰值日照时数)×损耗系数 损耗系数:取1.6~2.0,根据当地污染程度、线路长短、安装角度等; 8.2蓄电池容量=(用电器功率×用电时间/系统电压)×连续阴雨天数×系统安全系数 系统安全系数:取1.6~2.0,根据蓄电池放电深度、冬季温度、逆变器转换效率等; 9.以年辐射总量为依据的计算方式 组件(方阵)=K×(用电器工作电压×用电器工作电流×用电时间)/当地年辐射总量 有人维护+一般使用时,K取230;无人维护+可靠使用时,K取251;无人维护+环境恶劣+要求非常可靠时,K取276; 10.以年辐射总量和斜面修正系数为依据的计算 10.1方阵功率=系数5618×安全系数×负载总用电量/斜面修正系数×水平面年平均辐射量 系数5618:根据充放电效率系数、组件衰减系数等;安全系数:根据使用环境、有无备用电源、是否有人值守等,取1.1~1.3; 10.2蓄电池容量=10×负载总用电量/系统工作电压;10:无日照系数(对于连续阴雨不超过5天的均适用) 11.以峰值日照时数为依据的多路负载计算 11.1电流: 组件电流=负载日耗电量(Wh)/系统直流电压(V)×峰值日照时数(h)×系统效率系数 系统效率系数:含蓄电池充电效率0.9,逆变器转换效率0.85,组件功率衰减+线路损耗+尘埃等0.9.具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11.2功率:

钢材理论重量计算办法

钢材理论重量计算办法 钢材理论重量计算的计量单位为公斤( kg )。 其基本公式为: W (重量, kg ) = F (断面积 mm2 )× L (长度, m )×ρ(密度, g/cm3 )× 1/1000 钢的密度为: 7.85g/cm3 ,各种钢材理论重量计算公式如下: 名称(单位)计算公式符号意义计算举例 圆钢盘条 (kg/m) W= 0.006165 ×d 2 d = 直径mm 直径100 mm 的圆钢,求每m 重量。每m 重量= 0.006165 ×1002=61.65kg 螺纹钢(kg/m) W= 0.00617 ×d 2 d= 断面直径mm 断面直径为12 mm 的螺纹钢,求每m 重量。每m 重量=0.00617 ×12 2=0.89kg 方钢 (kg/m) W= 0.00785 ×a 2 a= 边宽mm 边宽20 mm 的方钢,求每m 重量。每m 重量= 0.00785 ×202=3.14kg 扁钢 (kg/m) W= 0.00785 ×b ×d b= 边宽mm d= 厚mm 边宽40 mm ,厚5mm 的扁钢,求每m 重量。每m 重量= 0.00785 ×40 ×5= 1.57kg 六角钢 (kg/m) W= 0.006798 ×s 2 s= 对边距离mm 对边距离50 mm 的六角钢,求每m 重量。每m 重量= 0.006798 ×502=17kg 八角钢 (kg/m) W= 0.0065 ×s 2 s= 对边距离mm 对边距离80 mm 的八角钢,求每m 重量。每m 重量= 0.0065 ×802=41.62kg 等边角钢 (kg/m) W= 0.00785 ×[d (2b – d )+0.215 (R2 – 2r 2 )] b= 边宽 d= 边厚 R= 内弧半径 r= 端弧半径求20 mm ×4mm 等边角钢的每m 重量。从冶金产品目录中查出4mm ×20 mm 等边角钢的R 为3.5 ,r 为1.2 ,则每m 重量= 0.00785 ×[4 ×(2 ×20 – 4 )+0.215 ×(3.52 – 2 ×1.2 2 )]=1.15kg 不等边角钢 (kg/m) W= 0.00785 ×[d (B+b – d )+0.215 (R2 – 2 r 2 )] B= 长边宽 b= 短边宽 d= 边厚 R= 内弧半径 r= 端弧半径求30 mm ×20mm ×4mm 不等边角钢的每m 重量。从冶金产品目录中查出30 ×20 ×4 不等边角钢的R 为3.5 ,r 为1.2 ,则每m 重量= 0.00785 ×[4 ×(30+20 –4 )+0.215 ×(3.52 – 2 ×1.2 2 )]=1.46kg 槽钢 (kg/m) W=0.00785 ×[hd+2t (b – d )+0.349 (R2 – r 2 )] h= 高 b= 腿长 d= 腰厚 t= 平均腿厚

原料量的计算

一、原料量的计算: 设某一段时间内同时生产出X kg 间苯二胺产品、Y kg邻苯二胺产品和Z kg 对苯二胺产品中含有29.38kg纯的混合二胺,则其中的纯的间苯二胺为24.48kg 、纯的邻苯二胺为4.12kg 、纯的对苯二胺为0.78kg,所以有: 0.998X+0.002Z=24.48 (1) 0.998Y+0.002Z=4.12 (2) 0.001X+0.001Y+0.994Z=0.78 (3) 联立(1)(2)(3)式可解出:X=24.5275 Y=4.1267 Z=0.777 由题目每小时生产的间苯二胺的量为:30000×103÷300÷24=4166.667 kg/h 则每小时生产纯混合二胺的量为:A=4166.667÷X×29.38 则脱甲醇工序每小时的纯混合二胺原料的量为:B=A÷0.995÷0.995÷0.985 则脱甲醇工序每小时的加氢反应液原料的量为:C=B÷0.2938 即:C=4166.667÷24.5275×29.38÷0.995÷0.995÷0.985÷0.2938=17420.20 kg/h 精馏过程物料衡算: 若输入原料液为100kg/h,则各物料的实际质量为:甲醇:50.52kg ,水:19.88kg , 催化剂:0.13kg ,间苯二胺:24.48kg ,邻苯二胺:4.12kg ,对苯二胺:0.78kg ,焦油等高沸物: 0.09kg 。 设塔顶产品流量为D,塔底为W,三种二胺以及焦油和催化剂都不在塔顶出现,所以塔的物料衡算只对甲醇和水进行,因预先要考虑甲醇和三种二胺都各自损失0.5%变为同等质量的焦油,所以进料中水和甲醇的量的总和为: 19.88+50.52×0.995=19.88+50.2674=70.1474 对甲醇列物料衡算方程D×0.99+(70.1474-D)×0.001=50.2674 解得D=50.76 则W=100-50.76= 49.24 所以D=50.76kg/h W=49.24kg/h 物料 输入 F 输出 D 输出 W kg/h Wt% kg/h Wt% kg/h Wt% 甲醇50.2674 50.2674 50.248 99 0.0194 0.0394 水19.88 19.88 0.5076 1 19.3724 39.3393 间苯二胺24.3576 24.3576 24.3576 49.4627 邻苯二胺 4.0994 4.0994 4.0994 8.3246 对苯二胺0.7761 0.7761 0.7761 1.5758 催化剂0.13 0.13 0.13 0.264 焦油0.4895 0.4895 0.4895 0.994 ∑100 100 50.7556 100 49.2444 100 模拟时把催化剂和焦油的量并入间苯二胺中,用于模拟输入的物料组成如下表 物料 输入 F kg/h Wt% 甲醇50.2674 50.2674 水19.88 19.88 间苯二胺24.9771 24.9771 邻苯二胺 4.0994 4.0994 对苯二胺0.7761 0.7761 ∑100 100

金属材料计算公式

角钢,扁钢,钢管,板材,管材,弯头理论重量计算公式 一,,弯头重量计算公式 圆环体积=2X3.14X3.14(r^2)R r--圆环圆半径 R--圆环回转半径 中空管圆环体积=2X3.14X3.14((r^2)-(r''^2))R r''--圆环内圆半径 90,60,45度的弯头(肘管)体积分别是对应中空管圆环体积的1/4、1/6、1/8。 钢的密度工程上计算重量时按7.85公斤/立方分米,密度*体积=重量(质量)。 1、180°弯头按表2倍计算,45°按1/2计算; 2、R1.0DN弯头重量按表2/3计算; 3、表中未列出壁厚的重量,可取与之相近的两个重量计算平均值; 4、90°弯头计算公式; 0.0387*S(D-S)R/1000 式中 S=壁厚mm D=外径mm R= 弯曲半径mm 二,以下是焊接弯头的计算公式 1.外径-壁厚X壁厚X0.0387X弯曲半径÷1000, =90°弯头的理论重量 举例:426*1090°R=1.5D的 (426-10)*10*0.387*R600÷1000=96.59Kg 180°弯头按表2倍计算,45°按1/2计算; 2..(外径-壁厚)X壁厚X0.02466XR倍数X1.57X公称通径=90°弯头的理论重量 举例:举例:426*1090°R=1.5D的 (426-10)*10*0.02466*1.5D*1.57*400=96.6Kg 180°弯头按表2倍计算,45°按1/2计算。 三、圆钢重量(公斤)=0.00617×直径×直径×长度 方钢重量(公斤)=0.00785×边宽×边宽×长度 六角钢重量(公斤)=0.0068×对边宽×对边宽×长度 八角钢重量(公斤)=0.0065×对边宽×对边宽×长度 圆钢重量(公斤)=0.00617×直径×直径×长度 方钢重量(公斤)=0.00785×边宽×边宽×长度 六角钢重量(公斤)=0.0068×对边宽×对边宽×长度 八角钢重量(公斤)=0.0065×对边宽×对边宽×长度 螺纹钢重量(公斤)=0.00617×计算直径×计算直径×长度 角钢重量(公斤)=0.00785×(边宽边宽-边厚)×边厚×长度 扁钢重量(公斤)=0.00785×厚度×边宽×长度 钢管重量(公斤)=0.02466×壁厚×(外径-壁厚)×长度 不锈钢管:(外径-壁厚)×壁厚×0.02491=公斤/米 板材:每米重量=7.85*厚度 黄铜管:每米重量=0.02670*壁厚*(外径-壁厚)

发电效率PR计算公式

光伏电站发电效率的计算与监测 1、影响光伏电站发电量的主要因素 光伏发电系统的总效率主要由光伏阵列的效率、逆变器的效率、交流并网效率三部分组成。 1.1光伏阵列效率: 光伏阵列的直流输出功率与标称功率之比。光伏阵列在能量转换与传输过程中影响光伏阵列效率的损失主要包括:组件匹配损失、表面尘埃遮挡损失、不可利用的太阳辐射损失、温度的影响以及直流线路损失等。 1.2逆变器的转换效率: 逆变器输出的交流电功率与直流输入功率之比。影响逆变器转换效率的损失主要包括:逆变器交直流转换造成的能量损失、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精度损失等。 1.3交流配电设备效率: 即从逆变器输出至高压电网的传输效率,其中影响交流配电设备效率的损失最主要是:升压变压器的损耗和交流电气连接的线路损耗。 1.4系统发电量的衰减: 晶硅光伏组件在光照及常规大气环境中使用造成的输出功率衰减。 在光伏电站各系统设备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影响光伏电站发电量的主要因素为光伏组件表面尘埃遮挡所造成太阳辐射损失。 2、光伏电站发电效率测试原理 2.1光伏电站整体发电效率测试原理 整体发电效率E PR公式为: E PDR PR PT = —PDR为测试时间间隔(t?)内的实际发电量;—PT为测试时间间隔(t?)内的理论发电量;

理论发电量PT 公式中: i o I T I =,为光伏电站测试时间间隔(t ?)内对应STC 条件下的实际有效发电时间; -P 为光伏电站STC 条件下组件容量标称值; -I 0为STC 条件下太阳辐射总量值,Io =1000 w/m 2; -Ii 为测试时间内的总太阳辐射值。 2.2光伏电站整体效率测试(小时、日、月、年) 气象仪能够记录每小时的辐射总量,将数据传至监控中心。 2.2.1光伏电站小时效率测试 根据2.1公式,光伏电站1小时的发电效率PR H i H i PDR PR PT = 0I I i i T = —PDRi ,光伏电站1小时实际发电量,关口计量表通讯至监控系统获得; —P ,光伏电站STC 条件下光伏电站总容量标称值; —Ti ,光伏电站1小时内发电有效时间; —Ii ,1小时内最佳角度总辐射总量,气象设备采集通讯至监控系统获得; —I 0=1000w/m 2 。 2.2.2光伏电站日效率测试 根据气象设备计算的每日的辐射总量,计算每日的电站整体发电效率PR D D PDR PR PT = 0I I T = —PDR ,每日N 小时的实际发电量,关口计量表通讯至监控系统获得; —P ,光伏电站STC 条件下光伏电站总容量标称值; —T ,光伏电站每日发电有效小时数

成本核算公式

成本核算公式 1.正确核算原材料成本; 原材料成本是指为生产饮食品所耗用的各种原材料的总和,核算时要注意; A.不合理的原材料不能计入成本. B.凡能利用的下脚料应适当做价,并冲减原材料成本. C.外地采购原材料的费用可列入成本. D.材料成本的价格,按照高进高出,有涨有落,随行就市的原则,一般都以实际价格为准. 一般购进的原材料都是毛料,需要加工成净料,这样原材料的重量会发生增减变化.所以算成本时,一般需要测定净料成本, ------ 先测定净料率--------在计算净料成本. 净料率又称折卸率,是净料数量与毛料数量的比率,公式; 净料率=净料数量÷毛料数量×100﹪ 净料率核算成本原材料的关键因素,他取决于原材料的进货质量和净料处理技术.由于原材料受产地和季节变化影响,所以净料率的核定要以实际出发.根据正常情况核定. 在确定净料率后,就可以计算成本公式; 净料成本=原材料购进单价÷净料率×净料用量

凡是一料多档的原材料,净料成本计算.公式; \单位净料成本=原材料总价格-[其他各档净料总和+下脚料价格]÷净料重量 净料成本=单位净料成本×净料用量 菜肴成本=主料金额+辅料金额+调料金额 列;红烧鱼一盘,用净整条鱼重420克另耗用辅料2元调料2元鱼金价每斤40元净料率85﹪ 菜肴成本=40÷0.85×0.42+2+2=23.76 这盘红烧鱼的原材料成事23.76元 2.合理确定毛利率; 由于饮食业的经营特点,食品价格不可能固定不变,大部分只能用毛利率控制,毛利率是毛率额与销售价格或原材料成本的比率,即; 销售毛利率[内扣毛利率]=毛利率÷销售价格×100﹪ 成本毛利率[外加毛利率] =毛利额÷原材料成本×100﹪ 毛利率关系到菜品种的毛利水平和价格水平,决定着企业的盈亏,同时还关系着消费者的利益.毛利率高菜品就高,反之毛利率低菜品也低. 在实际工作中毛利率分为综合毛利率和分类毛利率两类.

光伏电站发电量计算方法

光伏电站平均发电量计算方法小结 一般而言,每个有经验的光伏人心里都有一个简便的估算方法,可以得出与计算值相差不多的数据,那么本次总结列举光伏电站的平均发电量计算/估算的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各方法的差异,方便读者选择最合适的计算方法。 光伏电站在做前期可行性研究的过程中,需要对拟建光伏电站的发电量做理论上的预测,以此来计算投资收益率,进而决定项目就是否值得建设。一般而言,每个有经验的光伏人心里都有一个简便的估算方法,可以得出与计算值相差不多的数据,那么本次总结列举光伏电站的平均发电量计算 /估算的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各方法的差异,方便读者选择最合适的计算方法。 一、计算方法 1)国家规范规定的计算方法。 根据最新的《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 GB50797-2012》第6 6条:发电量计算中规 疋: 1、光伏发电站发电量预测应根据站址所在地的太阳能资源情况,并考虑光伏发电站系统设计、光伏方阵布置与环境条件等各种因素后计算确定。 2、光伏发电站年平均发电量 Ep计算如下: Ep=HA< PAZX K 式中: HA为水平面太阳能年总辐照量(kW? h/m2); Ep——为上网发电量(kW?h); PAZ ――系统安装容量(kW); K ――为综合效率系数。 综合效率系数K就是考虑了各种因素影响后的修正系数,其中包括: 1)光伏组件类型修正系数; 2)光伏方阵的倾角、方位角修正系数 3)光伏发电系统可用率 ;

4)光照利用率; 5)逆变器效率 ; 6)集电线路、升压变压器损耗 ; 7)光伏组件表面污染修正系数 ; 8)光伏组件转换效率修正系数。 这种计算方法就是最全面一种 ,但就是对于综合效率系数的把握 , 对非资深光伏从业人员来讲 ,就是一个考验 ,总的来讲 ,K2 的取值在 75%-85%之间,视情况而定。 2)组件面积——辐射量计算方法 光伏发电站上网电量Ep计算如下: Ep=HA< SX K1X K2 式中: HA为倾斜面太阳能总辐照量(kW? h/m2); S――为组件面积总与(m2) K1 ——组件转换效率 ; K2 ——为系统综合效率。 综合效率系数K2就是考虑了各种因素影响后的修正系数,其中包括: 1)厂用电、线损等能量折减 交直流配电房与输电线路损失约占总发电量的3%,相应折减修正系数取为 97%。 2)逆变器折减 逆变器效率为 95%~98%。 3)工作温度损耗折减光伏电池的效率会随着其工作时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当它们的温度升高时 , 光伏组件发电效率会呈降低趋势。一般而言 , 工作温度损耗平均值为在 2、5%左右。 其她因素折减

不锈钢理论重量计算公式(所有钢材)

不锈钢理论重量计算公式(所有钢材) 角钢:每米重量=0.00785*(边宽+边宽-边厚)*边厚圆钢:每米重量=0.00617*直径*直径(螺纹钢和圆钢相同)扁钢:每米重量=0.00785*厚度*边宽 管材:每米重量=0.0246615*壁厚*(外径-壁厚)板材:每米重量=7.85*厚度 黄铜管:每米重量=0.02670*壁厚*(外径-壁厚)紫铜管:每米重量=0.02796*壁厚*(外径-壁厚) 铝花纹板:每平方米重量=2.96*厚度 有色金属比重:紫铜板8.9黄铜板8.5锌板7.2铅板11.37 有色金属板材的计算公式为:每平方米重量=比重*厚度 不锈钢板理论重量计算公式 钢品理论重量重量(kg )=厚度(mm )×宽度(mm )×长度(mm )×密度值密度钢种 7.93 201,202,301,302,304,304L,305,321 7.75 405,410,420 7.98 309S,310S,316S,316L,347 --------------------------------------------------------------------------------------------------------------------------------------------------------------------------------------------- 不锈钢元棒,钢丝,理论计算公式 ★ 直径×直径×0.00609=kg/m(适用于410 420 420j2 430 431)例如:¢50 50×50×0.00609=15.23K g/米 ★直径×直径×0.00623=kg/m(适用于301 303 304 316 316L 321)例如:¢50 50×50×0.00623=15.575Kg/米 --------------------------------------------------------------------------------------------------------------------------------------------------------------------------------------------- 不锈钢型材,理论计算公式◆六角棒对边×对边×0.0069=Kg/米◆方棒边宽×边宽×0.00793=Kg/米 --------------------------------------------------------------------------------------------------------------------------------------------------------------------------------------------- 不锈钢管,理论计算公式 ○(外径-壁厚)×壁厚×0.02491=Kg/米例如¢57×3.5 (57- 3.5)×3.5×0.02491= 4.66Kg/米

光伏发电系统计算方法

光伏发电系统计算方法 光伏系统的规模和应用形式各异,如系统规模跨度很大,小到几瓦的太阳能庭院灯,大到MW级的太阳能光伏电站。其应用形式也多种多样,在家用、交通、通信、空间应用等诸多领域都能得到广泛的应用。尽管光伏系统规模大小不一,但其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基本相同。 太阳能发电系统由太阳能电池组、太阳能控制器、蓄电池(组)组成。如输出电源为交流220V或110V,还需要配置逆变器。各部分的作用为:(一)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的核心部分,也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价值最高的部分。其作用是将太阳的辐射能力转换为电能,或送往蓄电池中存储起来,或推动负载工作。 (二)太阳能控制器:太阳能控制器的作用是控制整个系统的工作状态,并对蓄电池起到过充电保护、过放电保护的作用。在温差较大的地方,合格的控制器还应具备温度补偿的功能。其他附加功能如光控开关、时控开关都应当是控制器的可选项; (三)蓄电池:一般为铅酸电池,小微型系统中,也可用镍氢电池、镍镉电池或锂电池。其作用是在有光照时将太阳能电池板所发出的电能储存起来,到需要的时候再释放出来。 (四)逆变器:在很多场合,都需要提供220V AC、110V AC的交流电源。由于太阳能的直接输出一般都是12VDC、24VDC、48VDC。为能向220V AC的电器提供电能,需要将太阳能发电系统所发出的直流电能转换成交流电能,因此需要使用DC-AC逆变器。在某些场合,需要使用多种电压的负载时,也要用到DC-DC逆变器,如将24VDC的电能转换成5VDC的电能(注意,不是简单的降压)。 光伏系统的设计包括两个方面:容量设计和硬件设计。 在进行光伏系统的设计之前,需要了解并获取一些进行计算和选择必需的基本数据:光伏系统现场的地理位置,包括地点、纬度、经度和海拔;该地区的气象资料,包括逐月的太阳能总辐射量、直接辐射量以及散射辐射量,年平均气温和最高、最低气温,最长连续阴雨天数,最大风速以及冰雹、降雪等特殊气象情

最新建筑材料课目常用计算公式大全

精品文档 1. 体积密度 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称为体积密度: 0V m = ρ ρ0——材料的体积密度,g/cm 3或kg/m 3; m ——材料的质量,g 或kg ; V 0——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cm 3或m 3。 (体积密度与含水情况有关,如未注明均指绝对干燥材料的体积密度) 2. 密度 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称为密度: V m = ρ ρ——材料密度,g/cm 3; m ——材料的绝对干燥质量,g ; V ——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实体积),cm 3。 (体积密度小于密度) 3. 表观密度 直接用排水法求得的体积,作为绝对密实状态下体积的近似值,按该体积计算出的密度为表观密度(或视密度): V m '= 'ρ ρ′——表观密度,g/cm 3; m ——材料的绝对干燥质量,g ; V ′——用排水法求得的体积 (V ′=V+V 闭) ,cm 3。 (表观密度可以代替密实材料的密度或体积密度) 4. 孔隙率 孔隙率是指,材料中孔隙体积与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之比的百分率,或称总孔隙率。 %1000 ?= V V P 孔 P ——孔隙率,%; V 孔——材料中全部孔隙的体积,cm 3; V 0——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cm 3。 ? %1000 0?-= V V V P ? %100 10????? ? ?-=V V P ? %100 10???? ? ??-=ρρP P ——孔隙率,%; ρ0——材料的体积密度,g/cm 3或kg/m 3; ρ——材料密度,g/cm 3或kg/m 3。 5. 堆积密度 散粒材料在规定装填条件下单位体积的质量称堆积密度: '= 0V m ρ ρ0——散料材料的堆积密度, kg/m 3;(常指松堆密度) m ——散料材料的质量,kg ; V 0′——散料的体积,m 3。(V 0′=V 0+V 空=V+V 孔+V 空) 6. 开口孔隙率 开口孔隙率P K 指材料中能被水所饱和(即被水所充满)的孔隙体积与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之比的百分率: %1001 012??-= W K V m m P ρ m 1——干燥状态下材料的质量,g ; m 2——水饱和状态下材料的质量,g ; ρW ——水的密度,常温下可取1g/cm 3,故常略去。 7. 闭口孔隙率 闭口孔隙率P B 为总孔隙率P 与开口孔隙率P K 之差: P B =P -P K 8. 空隙率 散粒材料在自然堆积状态下,其中的空隙体积与散粒材料在自然堆积状态下的体积之比的百分率: %10010???? ? ??'-='ρρP P ′——散粒材料的空隙率,%; ρ0′——散粒材料的堆积密度,kg/m 3; ρ0——材料体积密度或颗粒体积密度,kg/m 3。 (如是密实材料天然砂、石,ρ0可由ρ′代替) 9. 质量和体积吸水率 材料吸收水分的能力称为吸水率(一般未加说明均指质量吸水率) %1001 1 2?-= m m m W

光伏电站发电量的计算方法

光伏电站发电量计算方法 ①理论发电量 1)1MW屋顶光伏电站所需电池板面积一块235MW的多晶电池板面积 1.65*0.992=1.6368㎡,1MW需要1000000/235=4255.32块电池,电池板总面积 1.6368*4255.32=6965㎡ 2)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计算 上海倾角等于当地纬度斜面上的太阳总辐射月平均日辐照量H 由于太阳能电池组件铺设斜度正好与当地纬度相同,所以在计算辐照量时可以直接采 用表中所列数据(2月份以2 8天记)。 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Σ(月平均日辐照量×当月天数) 结算结果为5 5 5 5.3 3 9 MJ/(m 2·a)。 3)理论年发电量=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电池总面积*光电转换效率 =5555.339*6965*17.5% =6771263.8MJ=6771263.8*0.28KWH=1895953.86KWH =189.6万度 ②系统预估实际年发电量 太阳电池板输出的直流功率是太阳电池板的标称功率。在现场运行的太阳电池板往往 达不到标准测试条件,输出的允许偏差是5%,因此,在分析太阳电池板输出功率时 要考虑到0.9 5的影响系数。 随着光伏组件温度的升高,组f:l二输出的功率就会下降。对于晶体硅组件,当光伏组件内部的温度达到5 0-7 5℃时,它的输出功率降为额定时的8 9%,在分析太阳 电池板输出功率时要考虑到0.8 9的影响系数。 光伏组件表面灰尘的累积,会影响辐射到电池板表面的太阳辐射强度,同样会影响太 阳电池板的输出功率。据相关文献报道,此因素会对光伏组件的输出产生7%的影响,在分析太阳电池板输出功率时要考虑到0.9 3的影响系数。

双面组件的发电量计算方法

双面组件的发电量计算方法 一、前言 普通光伏组件的发电量计算,一般采用下列公式。 今年以来,双面组件开始较大规模的应用。这就给光伏电站的设计人员提出了新问题:双面组件背面的发电量如何计算。 实验证明,与普通组件一样,双面组件的发电量也受地表反射率的影响。除此之外,组件安装高度也对双面组件的发电量有较大影响。本文阐述了双面组件发电量的计算方法。 本文是由Kin翻译自德国solarworld的文章,原文题目为“Calculating the additional energy yield of bifacial solar modules”(翻译时有节选) 二、双面电池技术 双面组件顾名思义就是正、反面都能发电的组件。 当太照到双面组件的时候,会有部分光线被周围的环境反射到双面组件的背面,这部分光可以被电池吸收,从而对电池的光电流和效率产生一定的贡献。

图:普通电池片(左)与双面电池片(右)正反面的对比 同常规单晶电池相比,双面光伏组件在正面直接照射的太和背面接收的太阳反射光下,都能进行发电。早在上世纪80年代,Cuevas等人报道了双面组件使用特殊的聚光系统后,其发电增益可达到50%。 在2015年,SolarWorld联合ISFH推出了名为“PERC+”的双面PERC太阳能电池,该太阳能电池在电池背面采用丝网印刷Al子栅电极,代替传统全尺寸Al背电极,Al浆消耗量大幅减少,前表面效率和背面效率分别达到21.5%和16.7% 。 图:PERC双面电池截面结构

三、双面组件 根据双面电池的封装技术可分为 双面双玻组件:采用双层玻璃+无边框结构, 双面(带边框)组件:采用透明背板+边框形式。 主流结构的双玻双面组件,具有生命周期较长、低衰减率、耐候性、防火等级高、散热性好、绝缘好、易清洗、更高的发电效率等优势。 双面组件的重要表征参数为双面发电系数BF,在STC条件下,反映了背面最大功率和正面最大功率的比值。 四、发电增益的影响因素 双面组件发电增益主要取决于两点:地表反射率和组件的安装高度。 太阳直接辐射和散射光到达地面后会被反射,有一部分将被反射到组件的背面。当组件最低点离地高度为0.5米时,使用TPO高反射率材料,双面发电的增益可达到25%。 图:组件背面接收辐射来源 4.1 地表反射率 地表反射率:是指地面反射辐射量与入射辐射量之比,表征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反射能力。反射率越大,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越少; 反射率越小,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越多。如混凝土,

建筑工程材料预算价格计算公式如下

建筑工程材料预算价格计算公式如下: 建筑工程材料费=∑(材料消耗量*材料基价)+检验试验费。 建筑工程材料预算价格=(材料原价+运杂费+运输损耗费)*(1+采购及保管费率)+材料原价*检验试验费率。其中,∑ 这个表示求和的计算符号,是指所有的材料消耗量*材料基价的和在加检验试验费。建筑工程所有材料的总费用=∑[(单个材料消耗量*材料基价)+单个检验试验费]。 1 工程量计算、汇总 (1) 计算工程量的资料 施工图纸及设计说明书、相关图集、设计变更资料、图纸答疑、会审记录等。 经审定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 工程施工合同、招标文件的商务条款。 工程量计算规则。 (2) 工程量计算的顺序 单位工程计算顺序。 1)按施工顺序计算法。按施工顺序计算法是按照工程施工顺序的先后次序来计算工程量。 2)按定额顺序计算法。按定额顺序计算工程量法就是按照计量规则中规定的分章或分部分项工程顺序来计算工程量。 单个分项工程计算顺序。 按照顺时针方向计算法。 按“先横后竖、先上后下、先左后右”计算法。 按图纸分项编号顺序计算法。 (3) 工程量计算的步骤 根据工程内容和计量规则中规定的项目列出须计算工程量的分部分项工程。 根据一定的计算顺序和计算规则列出计算式。 根据施工图纸的要求确定有关数据代入计算式进行数值计算。 对计算结果的计量单位进行调整,使之与计量规则中规定的相应分部分项工程的计量单位保持一致。 (4) 工程量计算的注意事项 1)口径一致。计算工程量必须熟悉计量规则中每个工程项目所包括的内容和范围。2 )按工程量计算规则计算。 3)列出计算式。在列计算式时,必须部位清楚,详细列项标出计算式,注明计算结构构件的所处部位和轴线,并保留工程量计算书,作为复查依据。工程量计算式,应力求简单明了,醒目易懂,并要按一定的次序排列,以便于审核和校对。 4)计算准确。工程量计算的精度将直接影响着造价确定的精度,因此,数量计算要准确。一般规定工程量的精确度应按计量规则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5)计量单位一致。必须与计量规则中规定的计量单位相一致。 2 套用预算单价,计算工程直接费 3 根据费用定额规定,计取各种其他费用和工程造价。 土建工程费用计算程序 序号费用名称计算式备注 (一)定额项目费按预算定额计算的项目基价之和 A 人工费按预算定额计算的项目人工费之和

材料力学的基本计算公式

材料力学的基本计算公 式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材料力学的基本计算公式外力偶矩计算公式(P功率,n转速) 1.弯矩、剪力和荷载集度之间的关系式 2.轴向拉压杆横截面上正应力的计算公式(杆件 横截面轴力F N,横截面面积A,拉应力为正) 3.轴向拉压杆斜截面上的正应力与切应力计算公式(夹 角a 从x轴正方向逆时针转至外法线的方位角为正) 4. 5.纵向变形和横向变形(拉伸前试样标距l,拉伸后试 样标距l1;拉伸前试样直径d,拉伸后试样直径d1)6. 7.纵向线应变和横向线应变 8. 9.泊松比 10.胡克定律

11.受多个力作用的杆件纵向变形计算公式 12.承受轴向分布力或变截面的杆件,纵向变形计算 公式 13.轴向拉压杆的强度计算公式 14.许用应力,脆性材料,塑性 材料 15.延伸率 16.截面收缩率 17.剪切胡克定律(切变模量G,切应变g ) 18.拉压弹性模量E、泊松比和切变模量G之间关 系式 19.圆截面对圆心的极惯性矩(a)实心圆 20.(b)空心圆

21.圆轴扭转时横截面上任一点切应力计算公式(扭 矩T,所求点到圆心距离r) 22.圆截面周边各点处最大切应力计算公式 23.扭转截面系数,(a)实心圆 24.(b)空心圆 25.薄壁圆管(壁厚δ≤ R0 /10 ,R0为圆管的平均 半径)扭转切应力计算公式 26.圆轴扭转角与扭矩T、杆长l、扭转刚度GH p的 关系式 27.同一材料制成的圆轴各段内的扭矩不同或各段的 直径不同(如阶梯轴)时或 28.等直圆轴强度条件 29.塑性材料;脆性材料

建筑材料计算公式

1、密度: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称为材料的密度。 ρ——材料的密度(g/cm3或kg/m3)m——材料的质量(g或kg) V——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cm3或m3)计算式:ρ=m/V 2、表观密度:工程中常用的散粒状材料,如混凝土用砂、石子等,因孔隙很少,可不比磨 成细粉,直接用排水法测得颗粒体积(包括材料的密实体积和闭口孔隙体积,但不包括开口孔隙体积),称为绝对密实体积的近似值。 ρ’——材料的表观密度(g/cm3或kg/m3) m——材料在干燥状态下的质量(g或kg) V’——材料在自然状态下不含开口孔隙的体积(cm3或m3) 计算式:p’=m/V’ 3、体积密度: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称为材料的体积密度。 ρ0——材料的体积密度(g/cm3或kg/m3)m——材料在干燥状态下的质量(g或kg)V0——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包括材料内部封闭孔隙和开口孔隙的体积)(cm3或m3)计算式:ρ0=m/V0 4、堆积密度:散粒材料或粉末状、颗粒状材料在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ρ’0——材料的堆积密度(g/cm3或kg/m3) m——材料在干燥状态下的质量(g或kg)计算式:ρ’0=m/ V’0 V’0——材料的堆积体积(cm3或m3) 5、密实度:密实度是只材料体积内被固体物质所充实的程度。(用D表示) 计算式:D=V/V0*100%=ρ0/ρ*100% 6、空隙率:空隙率是指材料体积内,孔隙体积占材料在自然状态下总体积的百分率。(用P 表示) 计算式:P={(V0-V)/V}*100%=(1-ρ0/ρ)*100% 密实度于空隙率的关系为:P+D=1 7、填充率:填充率是只散粒材料的堆积体积中,被其颗粒所填充的程度。(用D’表示) 计算式:D’=V’/V’0*100%=ρ’0/ρ’*100% 8、空隙率:空隙率是只散粒材料的堆积体积中,颗粒之间的空隙体积占材料堆积体积的百 分率(用P’表示) 计算式:P’={(V’0-V’)/V’0}*100%=(1-ρ’0/ρ’)*100% 9、吸水性:材料在水中吸收水分的性质,称为吸水性。溪水性的大小用吸水率表示,吸水 率分为质量吸水率W质和体积吸水率W吸两种。(下为质量吸水率) W质——材料的质量吸水率(%)m湿——材料吸水饱和后的质量(g) m干——材料干燥状态下的质量(g)计算式:W质= (m湿-m干)/m干*100% 体积吸水率:W体——材料的体积吸水率(%)m湿——材料吸水饱和后的质量(g)m干——材料在干燥状态下的质量V0——干燥材料自然状态下的体积(cm3) ρh2o——水的密度(g/cm3)计算式:W体=(m湿-m干)/V0*(1/ρh2o)*100%质量吸水率和体积吸水率的关系为:W体=W质*ρh2o 10、吸湿性:材料在空气中吸收水分的性质,称为吸湿性。(用含水率W含表示) W含——材料的含水率(%)m含——材料汗水时的质量(g) m干——材料干燥时的质量(g)计算式:W含=(m含-m干)/m干*100% 11、耐水性:材料长期在饱和水的作用下不破坏、其强度也不显著降低的性质,称为材料的 耐水性。 K软——材料的软化系数f饱——材料在吸水饱和状态下的抗压强度,Mpa

各种材料重量计算公式

钢管重量计算公式,方钢重量计算公式,钢板重量计算公式园钢重量(公斤)=0.00617×直径×直径×长度 方钢重量(公斤)=0.00785×边宽×边宽×长度 六角钢重量(公斤)=0.0068×对边宽×对边宽×长度 八角钢重量(公斤)=0.0065×对边宽×对边宽×长度 螺纹钢重量(公斤)=0.00617×计算直径×计算直径×长度 角钢重量(公斤)=0.00785×(边宽+边宽-边厚)×边厚×长度 扁钢重量(公斤)=0.00785×厚度×边宽×长度 钢管重量(公斤)=0.02466×壁厚×(外径-壁厚)×长度 钢板重量(公斤)=7.85×厚度×面积 园紫铜棒重量(公斤)=0.00698×直径×直径×长度 园黄铜棒重量(公斤)=0.00668×直径×直径×长度 园铝棒重量(公斤)=0.0022×直径×直径×长度 方紫铜棒重量(公斤)=0.0089×边宽×边宽×长度 方黄铜棒重量(公斤)=0.0085×边宽×边宽×长度 方铝棒重量(公斤)=0.0028×边宽×边宽×长度 六角紫铜棒重量(公斤)=0.0077×对边宽×对边宽×长度 六角黄铜棒重量(公斤)=0.00736×边宽×对边宽×长度 六角铝棒重量(公斤)=0.00242×对边宽×对边宽×长度 紫铜板重量(公斤)=0.0089×厚×宽×长度 黄铜板重量(公斤)=0.0085×厚×宽×长度 铝板重量(公斤)=0.00171×厚×宽×长度 园紫铜管重量(公斤)=0.028×壁厚×(外径-壁厚)×长度 园黄铜管重量(公斤)=0.0267×壁厚×(外径-壁厚)×长度 园铝管重量(公斤)=0.00879×壁厚×(外径-壁厚)×长度 注:公式中长度单位为米,面积单位为平方米,其余单位均为毫米 以上重量X材料单价为材料费. 加上表面处理+每个工艺流程的工时费+包装材料+出货费+税金+利率 = 报价(FOB) 关于丝网类计算的几个公式及参数 丝网的重量: 丝直径x丝直径x目数=1平方米的(市斤)重量

装修材料预算公式大全

主材计算方法: 涂料乳胶漆 涂料乳胶漆的包装基本分为5升和15升两种规格。 以家庭中常用的5升容量为例,5升的理论涂刷面积为两遍35㎡。 粗略计算方法:地面面积*2.5/35=使用桶数 精确计算方法:(长+宽)*2*房高=墙面面积 长*宽=顶面面积 (墙面面积+顶面面积-门窗面积)/35=使用桶数。以长5m、宽3m高2.9m的房间为例,室内的墙,顶涂刷面积计算如下: 墙面面积:(5m+3m)*2*2.9m=46.4㎡ 顶面面积:(5m*3m)=15㎡ 涂料量:(46.4+15)/35㎡=1.7桶

复合地板 粗略的计算方法: 地面面积/(1.2m*0.19)*105%(其中5%为损耗量)=地板块数精确的计算方法: (房间长度/板长)*(房间宽度/板宽)=地板块数 以长5m,宽4m的房间,选用900*90*0.18m规格地板为例:房间5m/1.2m=5块房间宽4m/0.19m=22块 长5块*宽22块=用板总量110块 tips: 复合木地板在铺装中会有3%-5%的损耗,如果以面积计算,千万不要忽视这部份用量。 实木地板 常见规格有900*90*18mm

750*90*18mm,600*90*18mm 粗略的计算方法: 房间面积/地板面积*1.08(其中8%为损耗量)=使用地板块数 精确的计算方法: (房间长/地板长)*(房间宽/地板宽)=使用地板块数 以长8CM,宽5M的房间,用900*90*0.18m规格地板为例,房间长8m/板长0.9m=9块。房间宽5m/板宽0.09m=56块。长9 块*宽56块=用板总量504块 tips: 实木地板铺装中通常要有5%-8%的损耗,在计算中要考虑进去。 地砖: 常见地砖规格有0.6*0.6m 0.5*0.5m,0.4*0.4m,0.3*0.3m 粗略的计算方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