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单元思想文化史 练习题

第四单元思想文化史 练习题

第四单元思想文化史 练习题
第四单元思想文化史 练习题

第四单元练习题

一、填空题

1、春秋时期的孔子是儒家创始人。他的思想的核心是仁。

2、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主要有孟子和荀子。

3、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得到汉武帝的全面肯定。此后,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它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4、朱熹是继孔子之后,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儒学思想家,他进一步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对人的思想钳制开始加深。

5、明末清初的三大进步思想家是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

6、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是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问世以后,逐渐走向世界。

7、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算筹记数法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十进位值记数法。

8、战国问世、西汉编订的《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它提出了经络学说,倡导自然统一阴阳平衡,采用望、闻、问、切四诊法诊断疾病。

9、战国时期楚国的屈原,吸收民间的语言的精华,创造出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楚辞”。

10、中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的唐代,各种诗体也臻于完备。李白、杜甫是盛唐诗坛最具光彩的双子星座。

11、关汉卿是元杂剧的奠基人,其代表作是《窦娥冤》。

12、乾隆年间徽剧戏班进京演出,风行一时,逐渐形成了一个新剧种,称为京剧,涌现出程长庚、谭鑫培等号称“同光十三绝”。

13、《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等四部长篇小说是中国文学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珍品。

14、魏源在《四洲志》的基础上编成《海国图志》,系统介绍西方史地和科学技术知识,还介绍了西方各国的政治制度。他还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明确了向西方学习的具体内容、方法和目的。

15、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面对内忧外患的形势,清政府内部以曾国藩、李鸿章和张之洞为首的洋务派开始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

16、19世纪90年代,维新思想有了进一步发展。这时主要代表人物有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

17、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标志戊戌变法开始。

18、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新文化运动兴起。

19、《新青年》和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20、1921年7月,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知道的中国共产党成立了。

21、1905年8月,孙中山同黄兴、宋教仁等在日本东京组建了中国同盟会。明确提出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即三民主义。

22、1976年,粉碎“四人帮”以后,邓小平针对“两个凡是”,支持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

23、1987年,党的十三大召开,第一次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做了系统概括。被称为邓小平理论。

24、1997年,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和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个简洁的科学的概念,并把它作为党的指导思想郑重写进《中国共产党章程》。

25、1970年随着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卫星播放的《东方红》乐曲,唱彻寰宇,宣告中国进入航天时代。

26、2003年10月15日神舟5号载着宇航员杨利伟升上了太空,经过21小时的飞行后,

成功回到地面,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27、1995年中国提出“科教兴国”战略,科技发展进入一个日新月异的新阶段。

28、1956年4月,毛泽东正式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29、14、15世纪时,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顺应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开始创造一种新文化。这场运动因为打着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因而被人们称为文艺复兴运动。

30、文艺复兴的核心是新兴资产阶级的人文主义。

31、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三杰是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

32、启蒙运动时期,法国涌现出了一大批伟大思想家,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33、1687年牛顿发表了科学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了物体机械运动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等构成了一个统一的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的力学体系即经典力学体系,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

33、蒸汽机是工业革命时期最伟大的发明,它成为时代的象征,即推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34、雨果把浪漫主义文学推向顶峰,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

35、巴尔扎克的小说集《人间喜剧》由91部小说组成,它们从不同侧面展现了19世纪上半期法国的全貌。

36、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现实主义文学逐渐被现代主义代替。代表人是美国作家海明威,他的代表作品是《老人与海》。

37、奥地利的音乐家舒伯特创造出清新流畅、柔肠百转的《小夜曲》等作品,被称为“歌曲之王”。

38、奥地利的小约翰?施特劳斯被誉为“圆舞曲之王”,以《蓝色多瑙河》最为著名。

39、法国人米卢埃尔兄弟制成兼有拍摄和放映功能的“活动电影机”。1895年底,在巴黎首次向公众放映,标志着电影的诞生。

二、选择题

1、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 A )

A、百家争鸣

B、儒家思想的形成

C、程朱理学

D、孔子的儒学思想

2、最早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的著名观点的是( D )

A、董仲舒

B、孔子

C、孟子

D、荀子

3、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是( C )

A、孟子

B、孔子

C、董仲舒

D、荀子

4、他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儒学思想家,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学术思想远及日本、朝鲜以至欧洲。这人是( D )

A、董仲舒

B、二程(程颢、程颐)

C、孔子

D、朱熹

5、古代中国测定天体位置的仪器叫(A )是世界上最早最先进的天文观测工具。

A、浑仪

B、地动仪

C、天球仪

D、地球仪

6、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有( B )

①造纸术②指南针③火药④印刷术⑤地动仪

A、①②③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7、中国成熟诗歌形成的重要标志是( A )

A、《诗经》的出现

B、《离骚》的问世

C、唐诗的出现

D、宋词的出现

8、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 A )

A、林则徐

B、魏源

C、康有为

D、梁启超

9、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A )

A、1915年陈独秀创办的《青年杂志》

B、1917年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C、1916年李大钊发表《民彝与政治》

D、1918年鲁讯发表的《狂人日记》

10、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有( D )

①李大钊②陈独秀③鲁讯④胡适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④

11、在中国,第一位举起社会主义旗帜的是( C )

A:陈独秀 B:鲁讯 C:李大钊 D:胡适

12、( D )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组织。

A:李大钊B:蔡和森C:毛泽东D:陈独秀

13、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是( B )

A:《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三民主义D:新三民主义

14、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是( C )

A、三大政策

B、中共革命纲领

C、新三民主义

D、中共统一战线政策

15、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A )

A、中共“七大”

B、中共“八大”

C、党的七届二中全会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6、首次创造性地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的是:( C )

A、李大钊

B、陈独秀

C、毛泽东

D、邓小平

17、( A )标志着邓小平理论的成熟并形成体系。

A:南方谈话B:党的十三大

C:党的十五大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讲话

18、1978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重申“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是:( D )

A、毛泽东

B、周恩来

C、郭沫若

D、邓小平

19、邓小平提出教育的三个面向的内容是:( C )

①面向现代化②面向世界③面向学生④面向未来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0、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三杰是( B )

A: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B:但丁、薄伽丘、彼特拉克

C: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D:马丁?路德、康德、哥白尼

21、18世纪法国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猛烈抨击天主教的权威和迷信,反对专制和愚昧,提倡科学、自由和平等。这场轰轰烈烈的思想解放运动,历史上称之为( D )

A、文艺复兴

B、宗教改革

C、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D、启蒙运动

22、电灯、电话、电车、无线电报、电影等各种各样的电气产品纷纷出现,人类社会开始进入( C )

A:互联网时代B:蒸汽时代C:电气时代D:知识经济时代

23、印度跨世纪的文学巨匠指的是:( D )

A、雨果

B、莫泊桑

C、巴尔扎克

D、泰戈尔

24、被称谓“扑向太阳的画家”的是( B )

A:大卫B:梵?高C:毕加索D:德拉克罗瓦

25、被誉为乐圣的是( A )

A:贝多芬B:舒伯特C:柴可夫斯基D:小约翰?施特劳斯

26、被称为“电影艺术之父”的是( C )

A:米卢埃尔兄弟B:华纳兄弟电影公司C:格里菲斯D:好莱坞

三、简答题

1、戊戌变法的意义有哪些?

戊戌变法对激发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精神起了重要作用;同时它也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反对封建专制,抨击封建思想文化,主张兴民权,提倡新学,起到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

2、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愚昧、迷信。

新文化运动还倡导新道德,反对以儒学为核心的旧道德。

新文化运动也是一场文学革命,它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新文学提倡使用白话文。

3、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是怎样的?

毛泽东思想始终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历史地位。

4、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什么时间召开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扭转了长期以来“左”的错误思想,确定了实事求

是的指导思想。会议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从此,中国人民开始走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5、什么是知识经济?

知识经济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它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上的经济。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1.班级姓名分数 一、慧眼识真(相信你一定能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每小题2分,共40分) 1、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是古人称颂 A.隋朝大运河B.通济渠C.邗沟D.江南河 2、“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是后世对唐代哪位皇帝的评价。 A.唐太宗B.唐高宗C.武则天D.唐玄宗 3、亲历隋末的社会大动荡,亲睹隋朝的覆亡,这对他的政治思想有极大的影响。他即位后, 吸取隋亡教训,励精图治。材料中的他是 A、唐玄宗 B、唐太宗 C、隋炀帝 D、武则天 4、“开元盛世”的出现,把唐朝推向全盛,它出现的具体时期是 A.唐太宗时期B.武则天时期C.唐玄宗前期D.唐玄宗后期 5、古人诗赞“人生四喜”曰:“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与 “金榜题名”相关的制度正式诞生于以下哪个皇帝统治时? A.隋文帝B.隋炀帝C.唐太宗D.唐玄宗 6、明代中期,吴承恩所写的《西游记》是我国历史上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话小说,其创作的史实依据应当是。 A.《大唐西域记》B.《封神榜》C.《石头记》D.《三隧平妖传》 7、你认为在社会生活上至今还明显保留着中国唐朝人的某些风尚的国家 A.印度 B.阿拉伯 C.朝鲜 D.日本 8、印刷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有雕版、活版之分。雕版印刷术在隋唐时期已经发明。右图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你知道它是以下哪一部? A.隋印《金刚经》B.唐印《金刚经C.唐印诗集D.《梦溪笔谈》 9、“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这首诗追 述了唐朝文化 A.对日本的影响B.对新罗的影响C.对天竺的影响D.对波斯的影响10、下面那种说法符合隋唐的特点 A.中华文明的起源B.中华社会的繁荣开放C.中华民族的大融合D.中华帝国的衰落 11、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反映了我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文学所呈现的 突出成就,其中下列哪个朝代是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 A.汉代B.唐代C.宋代D.清代 12、我国四大发明中的哪两项是唐朝时期出现的? A.造纸术、印刷术B.印刷术、火药C.指南针、火药 D.造纸术、火药 13、她远嫁吐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的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她是 A.金城公主B.文成公主C.王昭君D.太平公主 14、暑假期间李丽要去参观艺术宝库莫高窟,你您告诉她应该去哪儿? A. 山西大同 B.甘肃敦煌 C.河南洛阳 D.陕西西安 15、藏族的祖先是 A.吐蕃B.回纥C.南诏D.逻些 16、李白的诗歌的特点是 A.直白如话B.沉郁悲怆C.豪迈奔放D.委婉清新 17、“赵州桥什么人儿修?玉石的栏杆什么人儿留?什么人骑驴桥上走?……这是河北民 歌《小放牛》的歌词。赵州桥的设计和主持建造者是

全国年月中国法律思想史试卷和标准答案

全国07年7月中国法律思想史试卷和答案

————————————————————————————————作者:————————————————————————————————日期: 2

全国2007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法律思想史试题 课程代码:0026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 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西周宗法制度完备的表现是( C ) A.亲亲、尊尊 B.男女有别 C.嫡长继承 D.土地国有制 2.先秦法家中,主张法、术、势三者结合的是( D ) A.商鞅 B.慎到 C.申不害 D.韩非 3.“明德慎罚”思想形成于( B ) A.东汉 B.西周 C.三国 D.南北朝 4.韩非对人性的基本看法是( A ) A.好利恶害 B.性善论 C.仁义 D.兼爱 5.“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反映了孟子主张( C ) A.隆礼重法 B.仁者爱人 C.为民制产 D.宽刑慎杀 6.先秦墨家法律思想的核心是( B ) A.天命 B.天志 C.天心 D.天罚 7.春秋时期,邓析所著的“竹刑”是我国古代( C ) A.第一部成文法 B.第一部公布的成文法 C.个人著述的法律文件 D.官方文件8.“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出自先秦( A ) A.道家 B.法家 C.儒家 D.墨家 9.晋代律学家刘颂提出的法“当”和法“善”,皆是要符合( D ) A.心 B.法 C.情 D.理 10.下列属于唐代柳宗元的著作是( D ) A.《天刑》 B.《天志》 C.《天论》 D.《天说》 11.白居易法律思想方面的作品是( C ) A.《时令论》 B.《与孟尚书书》 C.《策林》 D.《驳复仇议》 12.唐代坚持“天刑说”的思想家是( A ) A.韩愈 B.李世民 C.白居易 D.柳宗元 13.完成封建正统法律思想哲理化的官方学说是( D ) A.儒学 B.道学 C.佛学 D.理学 14.主张“以公理而灭私情”之说的思想家是( B ) A.朱熹 B.丘濬 C.王夫之 D.魏源 l5.提倡设“明法科”,培养执法官吏的思想家是( B ) A.范仲淹 B.王安石 C.张居正 D.魏源 16.近代洋务派法律思想的代表人物是( B ) A.孙中山 B.张之洞 C.康有为 D.沈家本 17.“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出自黄宗羲的( B ) A.《原君》 B.《原臣》 C.《原法》 D.《议兵》 18.近代被誉为“媒介东西方几大法系成为眷属的一个冰人”的是( C ) A.梁启超 B.谭嗣同 C.沈家本 D.章太炎 19.沈家本认为审断之本在于( A ) A.平恕 B.严刑重法 C.违法必纠 D.用法从宽 20.章太炎曾主张实行“四权分立”,即在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基础上,再加上( C )A.考试独立 B.监察独立 C.教育独立 D.外交独立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

2019-2020 年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在下面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请将其选出并填入相应的表 格中,每个 2 分,共 50 分) 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号 答 案 题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14 号 答 案 1. 隋朝时开凿的南北大运河以( )为中心。 2. A. 长安 B. 涿郡 C. 洛阳 D. 余杭 隋朝的统治类似于下列哪一个朝代( )? A. 秦朝 B. 东汉 C. 西晋 D. 东晋 3. “贞观之治”是中国古代史上为政宽容、对外开放和国力强盛的时期,此局面的形成得益于( )的英明统治。 A. 隋文帝 B. 唐太宗 C. 武则天 D. 唐玄宗 4. 唐朝实行的行政制度是( )。 5. A. 郡县制 B. 科举制 C. 三省六部制 D. “羁縻州”制度 下列与武则天有关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代唐高宗视政,初显管理才能 B. 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周” C. “武周政治”时期,社会经济达到前所未有的极盛时期 D. 以残酷诛杀的手段对付李唐宗室 6. 僧人都有法号,“西天取经”的陈祎,法号是( )。 A. 三藏 B. 玄奘 C. 鉴真 D. 一行 7. 唐朝文学里,最光彩夺目的是( )。 A. 辞赋 B. 诗歌 C. 散文 D. 词曲 8. 唐太宗曾兴奋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使他得以实现这一愿望的主要工具是( )。 A. 举荐制 B. 九品中正制 C. 科举制 D. 分封赏赐有功之人 9. 受唐朝文化影响很大,在社会生活上至今还保留着唐朝人的某些风尚的国家是( A. 朝鲜 B. 印度 C. 日本 D. 印度尼西亚 )。 10. “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人为镜, 可以知得失”中的第二个“人”指的是 ( )。 11. 被西藏人民亲切称为“阿姐甲沙” ( 意为汉族阿姐 ) 的人是()。 A. 昭君姑娘 B. 文成公主 C. 则天皇帝 D.金城公主 12. 为“唐风洋溢奈良城”作出贡献的中国僧人是( )。 13. A. 鉴真 B. 玄奘 C. 阿倍仲麻侣 D. 一行 唐朝的哪座城市,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 A. 洛阳 B. 长安 C. 扬州 D. 成都 14. 现在各国人把中国人称为“唐人”的原因是( )。 A. 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 B. 唐朝在世界上享有较高的声望

2018年4月自考中国法律思想史真题及答案

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中国法律思想史试卷 (课程代码00264) 本试卷共5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8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O.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l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左传》言“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其思想本质是主张 A.君权神授 B.依法治国 C.中央集权 D.皇权专制 2.“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反映的思想本质是主张 A.土地王有制 B.土地私有制 C.废分封,行郡县 D.废井田,开阡陌 3.“立嫡以长不以贤”的思想本质是主张 A.分封制 B.郡县制 C.嫡长继承制 D.立宪制 4.管仲推行的“三选”制度,所突破的宗法原则是 A.亲亲 B.尊尊 C.男女有别 D.长长 5.先秦时期,“克已复礼为仁”的著名观点出自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颜渊 6.孔子之后,先秦儒家学派最著名的两位代表人物是 A.孟子和庄子 B.管子和孟子 C.孟子和苟子 D.管子和苟子 7.下列曾影响到墨家思想的学术流派是 A.道家 B.儒家 C。兵家 D.法家 8。“以天为法,动作有为”的思想主张如自 A.《墨子》 B.《老予》 C.《孟子》 D.《庄子》 9.先秦道家思想体系的核心是 A.法 B.阴阳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 1、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是古人称颂 A.隋朝大运河 B.通济渠 C.邗沟 D.江南河 2、“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是后世对唐代哪位皇帝的评价。 A.唐太宗 B.唐高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3、亲历隋末的社会大动荡,亲睹隋朝的覆亡,这对他的政治思想有极大的影响。他即位后,吸取隋 亡教训,励精图治。材料中的他是 A、唐玄宗 B、唐太宗 C、隋炀帝 D、武则天 4、“开元盛世”的出现,把唐朝推向全盛,它出现的具体时期是 A.唐太宗时期 B.武则天时期 C.唐玄宗前期 D.唐玄宗后期 5、古人诗赞“人生四喜”曰:“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与“金榜题 名”相关的制度正式诞生于以下哪个皇帝统治时?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6、明代中期,吴承恩所写的《西游记》是我国历史上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话小说,其创作的史实依 据应当是。 A.《大唐西域记》 B.《封神榜》 C.《石头记》 D.《三隧平妖传》 7、你认为在社会生活上至今还明显保留着中国唐朝人的某些风尚的国家是 A.印度 B.阿拉伯 C.朝鲜 D.日本 8、印刷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有雕版、活版之分。雕版印刷术在隋唐时期已经发明。右图 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你知道它是以下哪一部? A.隋印《金刚经》 B.唐印《金刚经》 C.唐印诗集 D.《梦溪笔谈》 9、“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这首诗追述了唐朝文化 A.对日本的影响 B.对新罗的影响 C.对天竺的影响 D.对波斯的影响 10、下面那种说法符合隋唐的特点 A.中华文明的起源 B.中华社会的繁荣开放 C.中华民族的大融合 D.中华帝国的衰落 11、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反映了我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文学所呈现的突出成就, 其中下列哪个朝代是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 A.汉代 B.唐代 C.宋代 D.清代 12、我国四大发明中的哪两项是唐朝时期出现的? A.造纸术、印刷术 B.印刷术、火药 C.指南针、火药 D.造纸术、火药 13、她远嫁吐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的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她是 A.金城公主 B.文成公主 C.王昭君 D.太平公主 14、暑假期间李丽要去参观艺术宝库莫高窟,你您告诉她应该去哪儿吗? A. 山西大同 B.甘肃敦煌 C.河南洛阳 D.陕西西安 15、藏族的祖先是 A.吐蕃 B.回纥 C.南诏 D.逻些 16、李白的诗歌的特点是 A.直白如话 B.沉郁悲怆 C.豪迈奔放 D.委婉清新 17、“赵州桥什么人儿修?玉石的栏杆什么人儿留?什么人骑驴桥上走?……这是河北民歌《小放牛》 的歌词。赵州桥的设计和主持建造者是 A.祖冲之 B.贾思勰 C.僧一行 D.李春 18、曾六次东渡,终于到达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重要贡献的僧人是 A.唐僧 B.玄奘 C.戒贤 D.鉴真 19、唐代的繁荣与开放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外交流的发展有关,以下最能表明中国人学习外国文化的开

中国法律思想史模拟试卷

《中国法律思想史》模拟试题一 得分评卷人 一、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25分) 1、劝之以庆赏,纠之以刑罚: 2、不党父兄,不偏富贵: 3、文约而例直,听省而禁简 4、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5、存天理,灭人欲 得分评卷人 二、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周公制礼,采用了与前朝不同的统治方式,礼治是以()为基本特征的。 A.“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B.“明德慎罚” C.“亲亲”“尊尊” D.“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 2、提出“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著名论断的是() A.管仲B.孟轲C.孔丘D.荀况 3、墨家“天志”法律观的核心是()。 A.兼爱B.尚贤 C.非攻D.尚同 4、汉初的治国指导思想是()。 A.“礼治”思想B.“法治”思想 C.黄老学说D.“兼爱”思想 5、董仲舒认为()是封建立法的根本原则。 A.礼B.法C.三纲D.经义 6、玄学实际上不过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变种,是一种以()家的虚无来论证儒家纲常的思想理论。

A.阴阳家B.道家C.法家D.墨家 7、完成封建正统法律思想哲理化的是() A.儒学B.理学 C.佛学D.道学 8、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确立了罪刑法定原则、废除比附援引旧制的是()。 A.洪秀全B.康有为C.张之洞D.沈家本 9、()的法律思想,突出的反映出要求发展和保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具有较多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色彩。 A.洪秀全B.杨秀清C.洪仁轩D.魏源 10、“五权宪法”的精华是()。 A.直接民权B.三权分立C.代议制D.制衡 得分评卷人 三、多选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子产铸刑书及其争论,在中国法律思想史上的重要意义是() A冲破了秘密刑思想的束缚 B第一次肯定了公布成文刑法的"合礼合法" C打破了"刑不上大夫"的传统 D维护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 2、道家理论体系上有两个主要特点() A兼相爱,交相利B仁者爱人C道法自然D无为而治 3、王安石的变法理论和变法口号可归结为"三不足",下列不属于"三不足"的范围的是()。 A.天变不足畏 B.祖宗不足法 C.人言不足恤 D.变法不足惧 4、洋务派代表人物张之洞认为,“法律”与“经术”的关系是()。 A.法律是“表”,即形式B.“经术”是“里”,即内容 C.“经术”决定法律D.“经术”受法律的服务 5、礼法两派论争的结果是()。 A.法理派取得了完全胜利 B.法理派对礼教派进行了退让与妥协 C.新刑律中不断加入有关纲常名教的条文 D.沈家本辞去修律大臣职务 得分评卷人 四、简答题(每小题9分,共36分) 1、简述神权法思想的形成发展过程及表现形式?

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的若干思考

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的若干思考 王泛森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这句话对于史学家尤其适用,研究历史的人,即使观点再新,也不能新到宣称满洲人从来没有入关!但是,过去一、二十年来,史学界的新发展,也是有目共睹的。 或许国科会人文处历史学门通过计划的名单是观察国内史学趋势的一项好材料。从近年来所通过的专题计划名单,我们可以看出,整体而言,台湾史学界对种种西方新史学风气非常敏感,尤其受到新文化史的影响最大,其特点有几个。第一是认识到文化的建构力量之强大,从而对各种界域的历史建构的过程,或是对过去被视为是本质式的或约定俗成的种种现象,以文化史的建构性角度加以解释。第二是各种过去所忽略的新问题的讨论(如出版史、生态史、情欲史、阅读史等),第三是与性别、后殖民主义、以及与国族主义有关之研究。 没有人能否认以上种种新发展大幅地扩大了历史的视界,我在此不想重复这些新动向。此处所谈的,纯粹是我个人实际进行研究工作时的一些反思。 一、史料 近一、二十年来,不管是与近代思想文化史有关的文集、出版史料等都出版得很多,但更值得注意的是,因为历史眼光的改变以及政治气候的变化,使得原先不被注意的材料大量出土。尤其是中国大陆,正在经历一个「恢复历史记忆」的时期,也就是对民国时代非左派的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的好奇与兴趣,连带的,也使得与这些人物相关的各种材料大量问世。在林林总总的材料中,「私密性的文件」(private document)很值得注意。譬如大量日记被整理出版,我个人印象比较深刻的,如《胡适日记》(台湾)、王闿运的《湘绮楼日记》、刘大鹏的《退想斋日记》、《吴宓日记》、金毓黻的《静晤室日记》、《朱恃三日记》、《陈范予日记》、缪荃孙的日记等。此外当然还有许许多多未被印出的日记,从晚清以来,估计在一、两千部以上,许多存在县、镇级的图书馆,如果能审慎而有效地使用这些日记,几乎可以按年按日排纂出各个阶段、不同阶层的人对历史事件的看法、心态的变化、思想资源的流动等等问题,使得我们可以不局限于探讨思想家的言论,而能从一个新的广度与纵深来探讨思想、文化史。书信也是一宗值得注意的新材料。如《胡适遗稿及秘藏书信》、《罗振玉王国维往来书信》、《陈垣来往书信集》、陈寅恪的书信等等皆是。 除了「私密性文件」之外,地方性的材料也值得注意。过去因为史学界将较多的心力放在在全国性的事件,或在全国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的思想人物,比较忽略地方的材料。除了地方士人的著作外,各种地方小报、宣传册子、习俗调查,通俗书刊,如果善加利用,都可能投射出新的光彩,它们有许多仍然保存在各地的档案馆、文史馆中。近年来,中国大陆整理了清末民初各地的报纸,包括了许许多多晚清以来地方上的小报纸,从中很可以观察到一个时代的变化如何在一个极不起眼的地方社会中发生的作用。

新课标高考历史中国古代史0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分解试题全国卷

03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2018·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4)《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这反映出,《墨子》( ) A.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 B.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C.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D.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 【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墨子》 【解析】材料中只是提及《墨子》中关于一些数学和物理知识的记载,并未体现出其它学派的思想主张,故A项错误;《墨子》中有关于数学、物理学、机械制造等方面的科学知识,但并没有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古代中国没有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故B项错误;《墨子》中 的数学、物理学、机械制造等科学知识是对当时社会生产的研究和总结,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故C项正确;墨子代表平民百姓的利益,贵族阶层是不太可能去研究科学的,故D项错误。【答案】C 2.(2015·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历史中,儒学一直在发展与创新。唐代韩愈以周公、孔子的继承者自居,排斥佛、道,鄙薄汉代以来的儒学,认为周公、孔子之道在孟子之后已经断绝。他在《原道》中说:“吾所谓道也,非向(先前)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他的这一主张被宋代儒者接受并发扬。当代学者认为韩愈开了宋代“新儒学”的先河。 ——摘编自卞孝萱等《韩愈评传》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汉代儒学与孔孟儒学的不同之处,并概括宋代理学在哪些方面对儒学有所发展。(10分) 【考点】(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孔孟儒学思想;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宋明理学【解析】(1)第一小问不同点,分别归纳孔孟的儒学思想和汉代董仲舒的儒学思想,孔孟思想要求统治者施行仁政,以民为本,以道德教化民众;汉代董仲舒强调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三纲五常,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提供理论依据。第二小问发展,宋明理学“认为周公、孔子之道在孟子之后已经断绝”,更加重视《论语》《孟子》;宋明理学吸收佛道思想,更加重视思辨,强调个人的修养与完善。. 【答案】(1)不同:孔孟思想是仁政、民本、教化,而汉儒强调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三纲五常。(5分) 发展:更加重视《论语》《孟子》,重视思辨,强调个人的修养与完善。(5分) 3.(2015·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4)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这表明了儒者( ) 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 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 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 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 4.(2015·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孟子》中记载了孟子与其学生关于法律问题的讨论。学生问:“舜做了天子后,假如其父杀人,舜的法官该怎么办呢?”孟子回答:“抓起来就行了。”学生又问:“难道舜不阻止法

初一历史第一单元测试题

初一历史第一单元测试题 请选择正确的一项将字母填在答题卡里。(共40分) 1、我国境内目前已知的最早人类是(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元谋人 D、半坡人 2、目前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是( ) A、印度 B、中国 C、埃及 D、伊拉克 3、下列关于北京人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约生活在一万八千年以前 B、模样基本同现代人一样 C、使用骨针缝制衣服 D、已经会使用天然火,保存火种 4、山顶洞人已经掌握的劳动技能有( ) ①磨光和钻孔技术②烧制陶器③人工取火④用耒耜开垦土地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④ D、①②④ 5、下面哪些发现与半坡原始居民有关?( ) ①发现了粟的遗物,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②发现了水稻的遗物,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③发现了纺轮,证明已会纺线、织布、制衣④发现陶器上有一些刻画符号,可能是我国早期文字的雏形(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 ③④ D、①②④ 6、我国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的农作物有( ) ①稻②麦③黍④粟 A、①④ B、②③ C、② ④ D、③④7、我国原始农耕的出现与下列哪位神话传说的人物有关?( ) A、女娲 B、伏羲氏 C、神农氏 D、禹 8、已经出现贫富分化和私有财产的是( ) A、山顶洞人 B、大汶口文化中晚期 C、河姆渡氏族 D、半坡氏族 9、“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中的“轩辕”是指( ) A、蚩尤 B、舜 C、黄帝 D、炎帝 10、下面关于河姆渡出土文物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出土的陶器上刻画有动植物图形,还出土了作为耳饰的玉器和骨哨 B、出土了色彩鲜丽的彩陶 C、出土了黑陶和白陶 D、出土的陶器上出现了一些刻画符号,可能是我国早期文字的雏形 11、举世罕见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制造于() A、大汶口文化中晚期 B、夏朝 C、商朝 D、西周 12、“人祭”和“人殉”最先发生在()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13、我们常用“五谷丰登”来形容丰收,后代称为“五谷”的农作物,我国什么时候已经齐备()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商周

2019年4月全国自考00264《中国法律思想史》试题及答案

绝密*考试结束前 全国2019 年 4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法律思想史试题 课程代码:00264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 小题,每小题1 分,共3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l.西周“明德慎罚“思想的核心在于 A.刑重 C. 刑罚 2."立嫡以长不以贤"的说法反映了 A.君主立宪制 C. 嫡长子继承制 3."仓廪实而知礼节”的著名思想出自B.刑中 D. 刑轻 B. 封建君主制D.虚君共和制 A.老子 B. 慎子 C. 商鞅 D. 管子 4.先秦时期,提出“化性起伪"的儒家代表人物是 A.荀子 B. 韩非 C. 老子 D. 庄子 5."暴君放伐论”这一思想主张的提出者是 A.墨子 B. 邓析子 C. 扬朱 D. 孟子 6.有严密组织和严格纪律的先秦思想流派是 A.道家C. 兵家 B. 墨家D. 法家

7.在先秦道家看来,天下万物的总源头是 A.德 C. 道 8.下列属千后期法家代表人物的是 A.慎到 B.天D. 自然 B. 申不害 c. 商鞅 D. 李斯 9.春秋时期提出“寄内政千军令"的思想家是 A.管子 B. 韩非 C. 邓析 D. 吴起 10.商鞅提出“人性好爵禄而恶刑罚“,下列与其思想宗旨较为接近的是 A.孟子的性善论 c. 孟子的性恶论 11. "夫立法令者,以废私也”,该说法出自B. 荀子的性恶论D.荀子的性善论 A.《韩非子》 B. 《孟子》 C. 《南华经》 D. 《商君书》 12.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建议实行周代分封制的是 A.李斯 B. 淳千越 C. 贾谊 D. 彭越 13."圣王以顺动,故刑罚清而民服”的说法出自 A.《新书》 B. 《吕氏春秋》 C. 《新序》 D. 《春秋繁露》 14.汉初提出“行仁义、法先王”的著名思想家是 A.陆贾 B. 陆赘 C. 贾谊 D. 贾岛 15.认为法是“人君所与天下共者”的晋代思想家是 A.张斐 C. 刘颂 16.宋代“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说法出自B.杜预D.杜宇 A.《东坡集》 B. 《西铭》 C. 《二程集》 D. 《黄书》 17.明清之际提出“任法”不如“任人”的思想家是 A.王夫之C. 顾炎武 B. 王阳明D. 黄宗羲

以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角度分析中国历史阶段特征

从政治、经济与思想文化角度分析中国历史阶段特征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实验中学夏克传邮码:528100 一、中国古代史阶段特征 (一)先秦时期:华夏族的形成和华夏文明的全面奠基 1、政治:(1)经历了三种社会形态;(2)从原始公有制到阶级和国家的产生;(3)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确立;(4)从分封制到县制、郡县制的产生,逐渐形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2、经济:(1)农业在经济领域中的主导地位开始确立,家庭手工业与农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逐渐形成;(2)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在农业、手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商业兴盛起来,集政治、经济、商业和文化功能于一身的封建城市兴起;(3)贯穿于整个封建社会的重农抑商政策和观念开始形成。 3、思想文化:(1)现代汉字的前身甲骨文出现,为中华文明的传承奠定了基础;(2)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儒、道、法等主要思想流派均已出现;(3)具有中华民族特点和底蕴的文学艺术(如《诗经》、《离骚》)和传统科技(如天文历法和中医学)起步奠基。 (二)秦、汉时期: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初步发展 1、政治:(1)统一局面的形成(秦灭六国)和巩固(汉武帝大一统);(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秦)和巩固(汉);(3)拓展疆域,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直接管辖(如秦在越族地区设三郡、汉设西域都护)。 2、经济上:(1)社会生产力有较大提高,封建经济逐渐发展;统一度量衡、货币,有利于各地区各民族经济的交流;(2)重农抑商政策被作为封建王朝的基本国策,休养生息政策被作为封建王朝恢复和发展经济,稳定统治的重要措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3)形成了严密的户籍制度,确立了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 3、思想文化:(1)实行文化专制,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以适应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和巩固统一的要求;(2)封建教育模式逐渐形成,创立了太学和形成了地方教育系统。(3)科技文化取得了许多领先世界的成就。 (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封建国家的长期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时期 1、政治:(1)封建国家长期分裂,但分裂中孕育着统一的因素(如西晋的短期统一,黄河流域的多次局部统一,南方经济开始赶上北方、民族融合);(2)政权更替频繁;(3)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稳定;(4)士族制度盛行,成为割据分裂的政治基础。 2、经济:(1)北方的经济几经破坏,几经恢复,延缓了发展的速度;(2)江南经济开发,开始赶上北方,南北经济发展水平趋于平衡;(3)士族庄园经济、寺院经济占有重要地位; 3、思想文化:(1)天文、地理、数学等科技水平居世界领先地位;(2)佛教盛行,佛教文化发展;(3)文学艺术成就突出。 (四)隋唐时期: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发展 1、政治:(1)国家统一,国力强盛,疆域辽阔,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的时间相对较长;(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3)进一步完善了选官制度,扩大了统治基础。 2、经济:(1)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全面繁荣;(2)出现了一些各具特色的工商业城市;(3)赋税制度出现大变革,两税法开始改变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 3、思想文化(1)唐文化博大精深,全面辉煌,兼收并蓄,科技成就世界领先;(2)教育

初一历史第一单元测试题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1-3课)测试题出题人:李秀芳 一、选择题 1.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 A.会不会制造工具B.是否使用打制石器C.能否使用天然火D.懂不懂磨制石器 2.最早进入氏族公社时期的远古人类() A.山顶洞人B.元谋人C.蓝田人D.北京人 3.已经懂得人工取火远古人类() A.山顶洞人B.元谋人C.蓝田人D.北京人 4.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A.山顶洞人B.元谋人C.蓝田人D.北京人 5.下列那一项不属于北京人生活?() A.用火烧烤食物B.使用打制石器C.过群居生活D.会使用骨针 6.长江流域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是() A. 北京人B.山顶洞人C.河姆渡原始居民D.半坡原始居民 7.在今天,许多家庭喜爱用粟(去皮后一种黄色的小米)熬粥。已知世界上最早吃到这种粟米的是 () A. 北京人B.元谋人C.河姆渡原始居民D.半坡原始居民 8.半坡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子是() A.楼房B.干栏式的房子C.半地穴式的房子D.吊脚楼 9.最早解决吃水问题,学会开挖水井的原始人是() A. 北京人B.山顶洞人C.河姆渡原始居民D.半坡原始居民 10.人文初祖是指() A.尧B.禹C.黄帝D.炎帝 11.他是我国远古时代的一位杰出首领。他带领群众治理洪水,在外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他是 () A.黄帝 B.尧C.舜D.禹 12.传说黄帝之后,黄河流域有三位部落联盟的首领尧、舜、禹。那时,首领产生的方式 A.部落中的全体成员投票选举B.禅让C.前任首领确定D.抽签决定() 13.孙中山曾写文:“中华开国几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孙中山赞扬的是() A.黄帝 B.尧C.舜D.禹 14.下列发生在我国原始社会的大事,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①学会种植庄稼②过上定居生活③使用天然火④人工取火 A、④③①② B、②③④① C、③④①② D、①③④② 15.中华民族在古代存在两种文化类型,即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这两种文化相互碰撞和融汇,共同创造了中华文明。原始社会时期的农耕文化具有以下特征() ①掌握了原始农业技术,学会了耕种②普便使用磨制石器③已经学会建造房屋,开始过上定居生活④学会饲养家畜,掌握了制陶技术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6.人们常说中华文明五千年。按照这一说法,我国的文明史最早可以追溯到() A.山顶洞人时期B.半坡和河姆渡原始居民时期C.炎帝和黄帝时期D.尧舜禹时期 17.我国原始社会结束在() A.尧时期B.禹时期C.黄帝时期D.舜时期 二、非选择题 18.识图

2018年10月自考《中国法律思想史》试卷【自考真题】

2018年10月自考《中国法律思想史》试卷 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中国法律思想史 (课程代码:00264)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反映"礼"最初只是一种 A.部落狩猎活动 B.宗教祭奠仪式 C.家庭饮食活动 D.地方自治活动 2、鉴于殷商的灭亡教训,周公主张 A.重刑辟 B.明德慎罚 C.杀无罪 D.杀无辜 3、"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的说法出自 A.《论语》 B.《管子》 C.《孟子》 D.《庄子》 4、叔向反对子产"铸刑书"的一个重要论据是 A. 国小而逼,族大宠多 B.为善者不改其度 C.都鄙有章,上下有服 D.先王议事以制,不为刑辟 5、下列符合孔子法律思想的表述是 A.礼乐兴,则刑罚不中 B.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C.刑罚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D.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6、"天子有过,天能罚之",该说法出自 A.《墨子?天志》 B.《墨子?明鬼》 C.《墨子?夭道》 D.《墨子?非命》 7、"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该种思想属于 A.法家 B.道家 C.兵家 D.儒家 8、"刑无等级"作为先秦法家的思想命题,体现了法律的 A.自由性 B.平等性 C.等比性 D.自然性 9、商鞅认为"民之性,饥而求食,劳而求佚",与之相近的是 A.孟子的性善论 B.庄子的自然论 C.孔子的礼治论 D.荀子的性恶论 10、"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己然之后"的说法出自 A.《汉书?贾谊传》 B.《新语》 C.《新书》 D.《新序》 11、陆贾为汉初统治阶级提供系统的"无为而治"、与民休息的治国理论,其代表作是 A.《新语》 B.《新书》 C.《新序》 D.《黄帝四经》 12、汉初曾经废除肉刑的皇帝是

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的若干思考-思与文

新史學十四卷四期 二○○三年十二月 177 中國近代思想文化史 研究的若干思考* 王汎森** 本文是作者對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的若干思考,它涉及三個方面。第 一是史料方面,強調對私密性史料的重視及利用,並強調對地方性思 想文化材料的重視。第二,本文探討了一些方法論的問題,像「事件 的邏輯」與「史家的邏輯」,強調如果不能時時警覺於兩者之不同, 則容易對史實作出錯誤的解釋,或是忽略了歷史發展過程中歧出、複 雜的層面。第三,本文提出了一些值得進一步探討的問題,如近代傳 播網絡的形成與思想文化史之關係,如對保守派人物研究,如對地方 上小讀書人的角色與功能的研究等。最後,本文仍強調,思想史研究 的最重要工作是對重要文獻縝密而深刻的閱讀。twscholar 關鍵詞:思想史 文化史 *本文在2003年3月蔣經國基金會於普林斯頓召開的「中國文化與社會研 究新視野」中發表。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研究員兼所長

178 王汎森新史學十四卷四期 「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這句話對於史學家尤其適用,研究歷 史的人,即使觀點再新,也不能新到宣稱滿洲人從來沒有入關(李濟 語)!但是,過去一、二十年來,史學界的新發展,也是有目共睹的。 或許國科會人文處歷史學門通過計劃的名單是觀察國內史學趨 勢的一項好材料。從近年來所通過的專題計劃名單,我們可以看出, 整體而言,臺灣史學界對種種西方新史學風氣非常敏感,尤其受到新 文化史的影響最大,其特點有幾個。第一是認識到文化的建構力量之 強大,從而對各種界域的歷史建構的過程,或是對過去被視為是本質 式的或約定俗成的種種現象,以文化史的建構性角度加以解釋。第二 是各種過去所忽略的新問題的討論(如出版史、生態史、情欲史、閱讀史等), 第三是與性別、後殖民主義,以及與國族主義有關之研究。 沒有人能否認以上種種新發展大幅地擴大了歷史的視界,我在此 不想重覆這些新動向。此處所談的,純粹是我個人實際進行研究工作 時的一些反思。 近一、二十年來,不管是與近代思想文化史有關的文集、出版史twscholar 料等都出版得很多,但更值得注意的是,因為歷史眼光的改變以及政 治氣候的變化,使得原先不被注意的材料大量出土。尤其是中國大陸, 正在經歷一個「恢復歷史記憶」的時期,也就是對民國時代非左派的 歷史人物與歷史事件的好奇與興趣,連帶的,也使得與這些人物相關 的各種材料大量問世。在林林總總的材料中,「私密性的文件」(private document)很值得注意。譬如大量日記被整理出版,我個人印象比較深刻 的,如《胡適的日記》1(臺灣)、王闓運(1833-1916)的《湘綺樓日記》2、 1胡適,《胡適的日記》(臺北:遠流出版公司,1989-1990),共18冊。 2王闓運,《湘綺樓日記》(長沙:岳麓書社,1997),共5冊。

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纲要

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纲要 (基于人教版必修三课本辑录) 一、中国思想文化史 1、先秦(远古-BC221) (1)背景:(春秋战国) 经济上: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人们的思想不受任何束缚,纷纷对社会变革提出不同的看法和方案, 阶级关系:“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思想文化上: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 (2)表现: 思想: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儒家:孔子(春秋)—孟子、荀子(战国);从初步创立到蔚然大宗 ☆道家:老子(春秋)—庄子(战国),以“道”为世界本源,朴素辩证法 ☆法家:韩非子(战国),系统的法家理论,中央集权的理论基础 ☆墨家:墨子(战国),兼爱、尚贤、非攻 科技:天文学方面,设有羲和、火正之官,负责观察日月星辰;世界上最早的日食、月食、哈雷彗星的观测记录;世界上最早的星表—《石氏星表》。历法方面,夏代《夏小正》,商代《殷历》,使用干支纪日法。医药学方面,战国问世、西汉编订的《黄帝内经》是中医学奠基之作。司南 文学艺术: ☆文学方面:现实主义文学之基础,儒家经典-《诗经》;浪漫主义文学开端,屈原创作《楚辞》 ☆汉字与艺术:六千多年前,“图画文字”至商朝,汉字形成完整体系,大篆,小篆(秦篆);绘画方面,彩陶画《鹳鱼石斧图》远古绘画中的杰作,战国《人物龙凤图》,《人驭龙图》中国绘画从萌芽走向成熟。戏剧方面。从原始歌舞到春秋战国出现专门艺人,优伶 2、秦汉时期(BC221-220) (1)时代特征: 政治上:国家统一,秦朝主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并在汉代进一步加强 经济上:封建经济发展,。西汉初年,统治阶级实行了与民休息,恢复生产的经济恢复措施,出现了“文景之治”的良好局面,到汉武帝时,出现了繁荣的景象。 (2)表现: 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由董仲舒提出,并由汉武帝予以贯彻实施,儒家思想一举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科技上:世界上最早的纸(西汉前期),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纸更加普及;数学方面,东汉《九章算术》标志中国古代以计算为中心的数学形成了完整体系;天文学方面,世界上最早的太阳黑子观测记录;农学方面,中国最早的农书《氾胜之书》;医药学方面,奠基之作《黄帝内经》西汉成书,东汉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奠定中医临床学理论基础。 文学方面:汉赋,体现大一统时代的恢弘气度 艺术方面:秦汉绘画门类丰富。 3、魏晋南北朝时期(220-589) (1)时代特征: 政治方面: 政权更替频繁,政治上长期处于分裂的状态;士族的形成和发展 经济方面: 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三国统治者都采取了恢复和发展经济的措施。吴、东晋、南朝各政权

初一历史-第一单元测试题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测试题班级__姓名_________ 等级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在括号内和相应的数字题号后。) 1-5 6-10 11-15 16-20 21-25 26-30 1、目前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大汶口人 2、下列关于元谋人的社会生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他们可以吃到烤熟的食物 B、他们能够制造简单的工具 C、许多姑娘戴着美丽的胸饰品 D、他们猎取动物的主要工具是木棒、石块 3、我国人类社会形成过程中,最早使用火的是() A、元谋人 B、蓝田人 C、北京人 D、山顶洞人 4、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 A、会不会制造工具 B、会不会使用工具 C、会不会渔猎和采集 D、会不会用火 5、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山顶洞人() A、懂得钻孔技术 B、懂得人工取火 C、会制作装饰品 D、开始使用天然火 6、山顶洞人() A、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 B、开始过原始农耕生活 C、虽然进化较快,但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D、穿着用骨针缝制的衣服 7、下列的远古人类遗址,位于长江流域的是( ) A、山顶洞人 B、元谋人 C、蓝田人 D、北京人 8、下列各项不符合“北京人”生产和生活状况的是() A、群居生活 B、人工取火 C、使用简单语言 D、制造使用简单工具 9、北京人过着群居生活的主要原因是( ) ①血缘关系的结合②工具简陋粗糙③人们头脑简单④生活环境险恶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0、我国较早种植水稻的远古居民() A、山顶洞人 B、河姆渡原始居民 C、半坡原始居民 D、大汶口原始居民 11、能在低洼的地方开挖水井的原始居民是()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半坡原始居民 12、半坡原始居民生产的陶器主要是() A、彩陶 B、黑陶 C、白陶 D、红陶 13、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进步的表现是( ) ①会种植农作物,开创原始农耕文化②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③会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生活④会制作陶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4、俗话说:“水火无情”,在我国远古时代,曾经发生很大的水患,造成巨大灾难。有一位英雄人物,花了13年时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治好洪水,造福人民。你知道他是谁吗?()A.黄帝 B.尧 C.舜 D.禹 15、下列几处人类遗址中,位于长江流域的是( ) ①元谋人遗址②北京人遗址③山顶洞人遗址④半坡人遗址⑤河姆渡人遗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⑤ D、②③④ 16、半坡和河姆渡遗址都地处大河流域,这是因为大河流域( ) A、交通便利,适宜发展商业 B、战略位置重要 C、土地肥沃,适宜农业的发展 D、便于生活用水 17、能够较典型的反映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是( ) ①北京人②山顶洞人③河姆渡原始居民④半坡原始居民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8、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农业出现后,远古人类开始建造房屋,过起定居的生活。右图干栏式房屋是下列哪一个远古人类的房屋样式? A.元谋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 19、在下列人类遗址中,地理位置最东的是( ) A山顶洞人B河姆渡原始居民C半坡原始居民D北京人 20、目前世界上发现原始人类遗址最多的是哪一个国家?( ) A、中国 B、印度 C、埃及 D、古巴比伦 21、参考右图: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富,并且在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遗址是( )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山顶洞人遗址 D.半坡村遗址 22、传说中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 ①黄帝②炎帝③蚩尤④嫘祖 A、①②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3、华夏族形成的基础是() A、尧的部落联盟 B、禹的部落联盟C蚩尤的部落联盟D、黄帝和炎帝的部落联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