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热镀锌 - 热镀锌性能及质量要求

中国热镀锌 - 热镀锌性能及质量要求

中国热镀锌 - 热镀锌性能及质量要求
中国热镀锌 - 热镀锌性能及质量要求

郊外地带 5.4 67 5.2 86 5.2 104 5.2 104

城市地带 17.5 21 17.7 25 17.7 30 17.5 31

注:(1)上述数值,由日本热镀锌协会根据1964~1974年的大气暴露

试验结果计算而得;

(2)暴露地:重工业地带在横滨市鹤见工业高中,海岸地带在伊良

湖甲震观测站,效外地带在奈良气象站,城市地带在东京大学

工科部;

(3)耐用年数的推定:根据锌层达到90%损耗的时间而定。

由于镀层会在应用中消耗,当铁锌合金层逐渐暴露时,镀层表面变得灰暗无光。而且腐蚀产物中含有少量的铁锈(三价铁),会使镀层表面呈现局部铁锈颜色。对于易出现灰暗镀层的镀件,镀层表面很少或基本没有纯锌层,在镀件使用短期内就会出现这

种“锈迹”,但这并不影响其保护作用,只是影响外观。

3 热镀锌层的质量要求

对锌层质量的要求主要包括外观、厚度(附着量)和附着强度(附着性),此外在GB 2694-81以及英、日标准中还提到均匀性(硫酸铜试验),以下对此逐一探讨。

3.1 外观

所有镀件表面应清洁、无损伤。其主要表面应平滑,无结瘤、锌灰和露铁现象。表面上极少量的储运斑点不应为拒收的理由[1]。

热镀锌的目的是防腐蚀而非装饰,所以不能用美观性来判断质量的好坏,热镀锌后工件表面并不能比原基体表面好,如基体表面有严重的锈蚀抗、划伤痕迹等,镀锌后仍会显示原有的表面状态。

局部露铁又称漏镀,氖标准都规定露铁不可接受。露铁处直径小于2 mm时,由于锌有牺牲性保护作用,对耐蚀性影响不大。GB/T 13912以及美国、英国标准都指出,漏镀和不慎损坏的镀层可以修复,并对允许修补的面积以及修补厚度都有较明确的要求。修复用的材料是与镀锌层性能接近的熔焊低熔点锌合金、热喷涂锌或特别的富锌涂料。修复的具体内容包括材料、预处理、后处理等,在另一个专为修复热镀锌层而制定的美国标准[9]中有详细的介绍。

毛刺、滴瘤和多余结块很大时可能在安装中脱落,可小心地打磨去。但打磨过量会影响耐蚀性,故在不妨碍使用的情况下勿需处理。而连接处多余的锌或锌渣必须清除至不影响牢固安装。

由于镀锌工艺的缺陷,锌层表面有时出现微粒状的锌凸起,里面是锌渣粒子,影响镀层外观,但不影响耐蚀性。

近年来由于钢材大多为含硅的镇静钢,容易出现灰暗无光镀层,即镀层表面没有锌的光泽并呈灰色,严重时呈暗灰色,这是铁锌合金层露出表面而造成的,对抗大气腐蚀性能没有影响。改变镀锌工艺和在锌浴中加镍可减少或消除灰暗镀层的出现。但对硅含量特别高的钢如低合金高强度钢,目前国内外还无法完全消除这种现象。

堆放的镀件表面会出现白色的痕迹,尤其是在潮湿天气或雨后十分明显,通常称为储存湿锈或白锈。白锈是在特定环境(水分高,不通风)下生成的,一旦脱离这个环境便会逐渐消失。由于白锈对锌层的消耗很小,所以对耐蚀性的影响也很小。如果希望热镀锌制品保持开始时的光亮外观,需要有特别的储存条件。热镀锌后立即加以钝化处理可避免或减少这些白锈的出现。

3.2 锌层厚度

锌层厚度直接关系到耐蚀寿命,必须予以保证。GB/T 13912中对钢铁零件锌层厚度最小值的规定见表2,而GB 2694中则规定:镀件厚度小于5 mm时,锌附着量应不低于460 g/m2,即锌层厚度应不低于65 μm;镀件厚度大于或等于5 mm时,锌附着量应不低于610 g/m2,即锌层厚度应不低于86 μm。其他国家的热镀锌标准中对钢结构件锌层厚度的规定见表3~6(表2~6中未列入有关标准中对铸件及离心处理件的规定)。

表2 GB/T 13912-92的热镀锌层最小厚度

钢构件厚度(mm) h<1.6 h=1.5~3.0 3.0≤h≤6.0 h>6.0

局部值(μm) 35 45 55 70

平均值(μm) 45 55 70 85

表3 ASTM A123-89最小镀层厚度要求(μm)

钢构件

厚度(mm) h<1.6 h=1.6~3.2 h=3.2~4.8 4.8<h<6.4 h≥6.0

结构型钢 45 65 85 85 100

钢板 45 65 75 85 100

钢管 - - 75 75 75

线材 45 45 65 65 85

表4 BS 729-1971最低镀层重量要求

钢构件厚度(mm) 1≤h<2 2≤h<5 h≥5

锌层重量(g/m2) 335 460 610

镀层厚度(μm) 47 65 86

注:标准中规定的是锌层重量,表中所给厚度为推算值,表5,6同。

表5 JIS H8641-82锌层附着量最低要求

钢构件厚度

(mm) 1≤h<2 h=2~3 h=3~5 h≥5 腐蚀严重环

境下使用者

锌层附着量(g/m2) 350 400 450 500 550

镀层厚度(μm) 49 56 63 70 77

表6 ISO 1461-1973(E)锌层附着量最低要求

钢构件厚度(mm) h<1 h=1~5 h>5

单个试样重量(g/m2)

厚度(μm) 300

42 议定,随钢件厚度

增加而增加 450

63

所有试样的

平均值重量(g/m2)

厚度(μm) 350

49 议定,随钢件厚度

增加而增加 500

70

对照上述标准看出,镀件厚度决定镀层厚度,这些内容GB/T 13912比GB 2694分类较细,这是比较合理的,因为厚工件获得较厚镀层没有困难,而表面平滑的薄钢板(如3 mm以下)想得到较厚镀层则很困难。这也是向国际先进标准靠拢的做法。此外,在对镀层厚度的要求上,各标准有一定出入,其中美国标准ASTM A123要求较高,而日本标准JIS H8641和ISO 1461要求稍低,这是订立合同时要注意明确的。

3.3 附着强度

GB/T 13912规定:“热镀锌层应有足够的附着强度,在无外应力作用使镀件弯曲或变形时,镀层不应出现剥离现象。本标准对附着强度的试验方法未作规定。必要时,供需双方可协定镀层不剥离不凸起。”

热镀锌层应有足够的附着性,保证镀件在正常的搬动、装卸、运输、安装过程中经受碰撞时,镀锌层不会开裂或剥离。而镀件安装后,一般不会再经受尖锐硬物的猛烈撞击,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再剥离脱落。锤击试验的条件比较苛刻,故能经受锤击试验的镀层附着性肯定没有问题。

早期由于镀锌件采用低硅钢,镀层厚度适中,合金层较薄而纯锌层较厚,经受锤击试验均无问题。近年来由于硅镇静钢的普及,超厚镀层较多,镀层中铁锌合金层往往较厚,甚至几乎占据了整个镀层,这些镀层中有相当部分可能通不过锤击试验,但使用时并无问题。

ISO标准只要求“附着性足够,使镀件能经受与正常使用相适应的搬动而不发生镀层剥皮脱落”,未要求锤击试验。在英国及日本标准中,附着性的试验方法由供需双方议定,可用锤击试验。美国标准从1989年起已取消锤击试验,附着性试验采用硬刀试验,若锌层附着性良好,锋利的刀刃或尖刀用力铲入时,只能铲出切屑,不会有整片锌层崩落而露出铁基体。硬刀试验可适用于所有类型的镀锌件,而锤击试验只适用于表面平整且工件较厚时,如日本标准规定的8.0 mm以上和以前美国标准规定的7.9 mm 以上。

3.4 均匀性

早期的国外标准曾规定用硫酸铜试验检验锌层均匀性。硫酸铜试验实际上是测定最小锌层厚度的方法,不是测定最小厚度与

最大厚度的差,所以“均匀性”说法不妥。而且纯锌层与铁锌合金层在硫酸铜溶液中的溶解速度有很大差异,因而浸入次数与附锌量的对应关系并不是很好。而GB 2694仍规定“锌层应均匀,用硫酸铜溶液浸蚀4次不露铁”。实际上,只要附锌量达到标准,硫酸铜试验次数比标准规定的4次要多得多,实用性方面完全没有问题,GB/T 13912采用的规定锌层局部厚度最小值的办法,即可直接控制最小锌层厚度。

在美国标准及ISO标准中,已取消了硫酸铜试验;在英国标准中,规定当供需双方同意时可做硫酸铜试验;在日本标准中,有一类镀件可不规定锌层附着量而只要求5次硫酸铜试验,其他规定附锌量的就不必做硫酸铜试验。

4 热镀锌层质量验收时的一些问题及建议

目前国内许多厂家如大多数铁塔厂,对锌层质量的常规检验不做硫酸铜试验,只保证外观、锌层厚度和锤击试验,这是没有问题的。对于一些薄镀件或表面不平整镀件的粘附性可参照“硬刀试验”法来检验。当锤击试验不合格而用“硬刀试验”可通过时,则对使用并无大碍,可由供需双方商议解决办法。

部分厂家与用户只重视外观质量是否平整光亮而忽视锌层厚度要求,甚至根本不做锌层厚度测试,这是不应该的。镀层太薄的镀件无法保证足够的耐用寿命,尤其是采用较大加铝量的锌浴(如Zn-Al-RE,Zn-Al-Mg)时要特别注意,因为0.2%的铝量已足以使镀层明显减薄,造成大量镀层达不到要求。

漏镀是直接影响镀件使用寿命的,是不允许的缺陷,不能简单地以一层银色油漆覆盖了事。如漏镀现象个别且面积小,又不便返镀,可协商采用ASTM A780-80[9]中的修补办法。

在遇到含硅量特别高的钢材镀锌时,灰暗无光镀层是无法完全避免的,而目前厂家在国内对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的选择并无多大余地,供需双方应事先讲清楚。

镀层生“白锈”也是经常遇到的现象,如果镀层出白锈量较大,可将白锈擦去后再测量锌层厚度,只要锌层厚度足够,对于使用并无影响。

5 结束语

热镀锌的作用主要是防腐蚀,镀层必须连续、有足够厚度和粘附性,这是最基本的质量要求,而质量好的镀层应兼具好的外观,包括镀层平整、光滑、无毛刺滴瘤及一切异物(如锌灰、锌渣、溶剂渣或镀后污染物等),色泽均匀光亮等。要实现镀层质量好,厂家还必须在镀锌工艺技术及管理上多下功夫。

热镀锌标准GBT 13912-2002

热镀锌标准 GB/T 13912-2002 前言 本标准修改采用ISO 1461:1999((钢铁制件热浸镀锌层技术条件及试验方法》。 本标准根据ISO 1461:1999重新起草,在附录A中列出了本标准与ISO 14 61章条编号的对照一览表。 本标准对ISO 1461;1999作了下列修改,在附录B中列出了本标准与ISO 1461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的一览表。 —按国内现有的系列标准,标准名称改为“金属覆盖层钢铁制件热浸镀锌层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取消了ISO 1461的前言; —用“本标准”代替“本国际标准;?, —引用了部分采用国际标准的我国标准; —将ISO 1461:1999中的4.2 和附录A的内容合并为本标准的4.1 ; —将I SO 1461:1999中第6章的内容分解为本标准的第6章和第7章; —对采用爆锌代替离心处理或同时采用爆锌和离心处理的热浸镀锌制件的镀层厚度提出了要求; —对未经完全烘干的制件热浸镀锌提出了安全要求。 本标准代替GB/T 13912-1992《金属覆盖层钢铁制品热镀锌层技术要求》。 本标准与GB/T 13912-199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在镀层的厚度大于规定值的条件下,允许被镀制件表面存在发暗或浅灰色的色彩不均匀; —对热浸镀锌生产过程提出了安全要求; —要求每个漏镀面的面积不应超过10c m,; —修复层的厚度应比镀锌层要求的最小厚度厚30p m以上。 本标准的附录D是规范性附录,附录A、附录B、附录C和附录E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金属与非金属覆盖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哈尔滨铁塔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勇、李春燕。 GB/T 13912-2002 金属覆盖层钢铁制件热浸镀锌层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钢铁制件热浸镀锌层(其他合金元素总含量不超过20o)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热镀锌质量管理规定.doc

F E E有限公司 镀锌质量管理规定 版本 / 状态: A/0 受控状态: 使用人: 编制:张文卫 审核: 批准: 发布日期: 2006年1月8日

镀锌质量管理规定 一、目的 为加强镀锌质量控制,避免出现锌层质量缺陷,确保产品质量,依据GB/T2694《输电线路铁塔制造 技术条件》、 DL/T646《输电线路钢管杆制造技术条件》、 GB/T13912《金属覆盖层钢铁制件热镀锌层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SDZ025《输电线路铁塔质量分等标准》、GB50205《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特制订本规定。 二、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本公司镀锌质量控制、验收及费用结算。 三、总要求 1.凡承担本公司铁塔、钢管杆镀锌工作的企业均应具备相应的生产能力,采取有效措施以保证产 品质量。 2.公司优先选择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作为合作伙伴,与之签订相应的外包协议 3.各镀锌厂应具备符合GB/T2694《输电线路铁塔制造技术条件》、DL/T646《输电线路钢管杆制造 技术条件》要求的质量检验、试验条件,每批产品均应出具符合上述标准要求的有关锌层附着量、 均匀性、附着性等检验报告和质量保证书。 四、质量要求 1.铁塔热镀锌件厂应依据GB/T2694《输电线路铁塔制造技术条件》要求对镀锌层厚度、附着 性、外观质量进行检验,并出具合格证、质量保证书、锌锭质量保证书。 2.钢管杆、铁附件热镀锌厂应依据GB/T2694及 DL/T646、 GB/T13912标准要求对镀锌层厚度、附着性、外观质量、变形进行检验,并出具合格证、质量保证书、锌锭质量保证书。 3.严格控制浸锌过程的构件热变形,对于镀后变形的构件,应用调直机进行调整,不得使用铁 锤等硬物直接锤击,校直后钢管杆总弯曲度不大于总长度的 L/1000 ,其他构件总弯曲度不大于总长度的 L/1500 ( L指构件长度)。铁附件、角钢均不得有扭曲等变形现象。 4.外观质量:应具有实用性光滑,不应有毛刺、滴瘤、起皮、麻面、粗糙、无残留的溶剂渣, 多余结块和锌灰,不得有过酸洗、过烧或露铁等缺陷。镀锌色泽要求一致。 ......... 5.镀锌层厚度和镀锌层附着量应符合表A的规定 表 A 镀锌层厚度和镀锌层附着量 镀件厚度 mm 最小平均厚度 um 最小平均附着量 g/m2 t ≥ 5 86 610 t<5 65 460 6、镀锌层厚度用金属涂层测厚仪测试方法检测,钢管构件在两端(离边缘距离不小于100mm)和中间任意位置各环向均匀测量 4 点,共 12 点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构件的锌层厚度。 7、镀锌层均匀性:镀锌层应均匀,作硫酸铜试验,耐浸蚀次数不少于 4 次 , 且不露铁。硫酸铜实 验方法见附录A; 8、镀锌层附着性:镀锌层应与金属基体结合牢固,应保证在无外力作用下没有剥落或起皮现象。 经落锤试验,镀锌层不凸起、不剥离。落锤实验方法见附录B; 9、镀锌件表面外观检验不合格的,未征得本公司同意镀锌厂不应擅自喷漆处理,修复总面积不应 超过镀锌件总面积的 0.4%,且单个面积不超过 10cm2,否则须重镀。修复 方法:采用热喷涂锌或者涂富锌涂层或融敷锌合金等方法进行修复,修复层厚度应比镀锌层要

镀锌钢板的质量检验标准

镀锌钢板的质量检验标准 一.镀锌钢板的质量检验标准 按生产及加工方法,镀锌钢板可分为以下几类[1]:热浸镀锌钢板(俗称镀锌铁皮)、电镀锌钢板、单面或双面差厚镀锌钢板、合金复合镀锌钢板等,除上述几种外,还有彩色镀锌钢板(通俗地称为彩板)、印花涂装镀锌钢板、聚氯乙烯叠层镀锌钢板等。此外,按用途可分为一般用、屋顶用、建筑外侧板用、结构用、瓦垄板用、拉伸用和深拉伸用等镀锌钢板。 优质品级镀锌板的质量要求包括规格尺寸、外观、镀锌量、化学成份、板形、机械性能和包装等几个方面。 1.包装 分为切成定尺长度的镀锌板和带卷镀锌板包装两种。一般铁皮包装,内衬防潮纸,外以铁腰子捆扎,捆扎牢靠,以防内装镀锌板相互摩擦 2.规格尺寸 有关产品标准(以下述及)都列明镀锌板推荐的标准厚度、长度和宽度及其允许偏差。另外,板的宽度和长度、卷的宽度也可按用户要求确定。 3.外观 表面状态:镀锌板由于涂镀工艺中处理方式不同,表面状态也不同,如普通锌花、细锌花、平整锌花、无锌花以及磷化处理的表面等。切成定尺长度的镀锌板及镀锌卷板不得存在影响使用的缺陷(以下详述),但卷板允许有焊接部位等若干不正常部分。4.镀锌量8 Z# i- f9 F6 T. u( Q9 W3 x6 ^ 镀锌量标准值:镀锌量是表示镀锌板锌层厚度的一个普遍采用的有效方法。有两面镀锌量相同(即等厚镀锌)和两面镀锌量不同(即差厚镀锌)两种。镀锌量的单位为g/m2。 ( {& j1 |4 ] }/ R 5.机械性能: d7 l H5 ~ w0 y0 I+ M% L

(1)抗拉试验:一般说来,只有结构用、拉伸用和深拉伸用镀锌板有抗拉性能要求。 (2)弯曲试验:是衡量薄板工艺性能的主要项目。但各国标准对各种镀锌板的要求并不一致。一般要求镀锌板弯曲180o后,外侧表面不得有锌层脱离,板基不得有龟裂及断裂。6.化学成份) R& F! } U6 e9 P- e( R$ g 对镀锌基板的化学成份的要求,各国标准规定不同。如日本就不要求,美国则要求。一般不作成品检验。: s6 [2 x/ O* B, ^ 7.板形 衡量板形好坏有两个指标,即平直度和镰刀弯。板的平直度和镰刀弯的最大允许值标准有一定规定。 下面列出有关镀锌板的国外主要标准,以作参考[4,5]:: {) i6 C" o) N G; E, {% e* i7 T JIS G3302 镀锌钢板 JIS G3313 电镀锌钢板及钢带: z1 y# w$ \9 q6 I ASTM A525 热浸镀锌薄钢板的一般要求 ASTM A526 商业级热镀锌薄钢板 ASTM 527 咬合成型级热镀锌薄钢板 ASTM 528 深冲级热镀锌薄钢板 ASTM A361 屋面和墙板用热浸镀锌薄钢板8 D( E7 B' ^0 H. [4 v) g. h ASTM A444 沟渠用热浸镀锌薄钢板1 D; x9 ~. w* f7 E' c ASTM A446 结构级热镀锌薄钢板) |& ]3 R$ _2 Q% E6 _# U. H ASTM A599 冷轧电镀锌薄钢板 ASTM A642 热镀锌特殊脱氧深冲级薄钢板 ?OCT 7118 镀锌薄钢板) w, }$ P8 w. }0 s8 v) F' S

热镀锌工艺标准规程

FEE有限公司 热镀锌工艺规程 版本/状态:A/0 受控状态: 使用人: 编制张文卫 审核 批准 发布日期:2006年1月4日实施日期 2006年1月5日

热镀锌工艺规程 1 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输电线路铁塔、钢管杆、钢管塔及钢管变电构支架镀锌应遵守的基本规则。 本规程适用于输电线路铁塔、钢管杆、钢管塔及钢管变电构支架热浸镀锌。 2热浸镀锌操作工艺流程图: 2.1 黑件检查 凡需进行热浸镀锌的工件应进行黑件检查,有以下情况的不得进行镀锌生产: a、构件外形尺寸大于镀锌池允许加工尺寸的; b、无合适排气工艺孔的; C、无合适排泄锌液孔的镀件,无合适热浸镀锌悬挂点的镀件; d、有油漆、矿物质、合成树脂、柏油、油污等附着物的镀件; e、叠合面的构件,其联接焊缝没有全部焊接的(既未进行密封焊); f、焊接件上,焊渣未清理干净的,有较严重焊接表面缺陷的; g、钢材表面有裂纹、折迭、气泡、结疤、夹渣等缺陷的。 上述各条须经处理或经过技术部门制定特殊工艺措施后,方能进行镀锌生产。特殊制件(超大、修旧、有配合公差的),热镀锌加工方与热镀锌委托方,应对热镀锌工艺及热镀锌质量进行协商一致后才能加工。 2.2挂料 2.2.1 吊具:吊具应焊接牢固,设计合理,使用前必须检查,如发现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得继续使用。 a、变形严重影响使用的 b、裂口 c、腐蚀严重 d、脱钩 2.2.2 分类吊挂:镀件应该按以下情况分类吊挂、不得混挂。 a、材质分类 b、材料形状分类 c、材料规格分类 d、表面锈蚀程度分类

2.3 脱脂与漂洗:待镀件表面附有明显油污的需进行脱脂处理。 2. 3.1 脱脂液的配方为:氢氧化钠 50—150克/升 硅酸钠 30—50克/升 其余为水 脱脂液温度为60摄氏度—80摄氏度,脱脂时间为10—15分钟。 2.3.2 脱脂液应保持清洁,表面油脂液浓度根据化验结果调整,每周化验一次并及时补充碱液,脱脂液由换热器间接加热。 2.3.3 对表面附有脱脂液不能去除的矿物质、合成树脂、柏油等附着物的镀件应采用其它特殊方法清除。 2.3.4 脱脂后的镀件必须在流动的清水中进行漂洗,上下串动三次以上,漂洗水应保持清洁,PH 值小于9。 2.4 酸洗与漂洗 2.4.1 配制酸洗液前须把酸池冲洗干净,不允许有铁锈及泥沙等附着物存于池中。 2.4.2 酸洗液为稀释盐酸,工作浓度为40—200克/升溶液,工作温度为常温。 2.4.3 酸洗液的配制:使用28%浓度以上的工业盐酸,按2∶1比例加水配制成200克/升溶液浓度的酸洗液,使用期间一般不加酸,直至其浓度降至40克/升以下,其氯化亚铁含量上升到200克/升溶液时,作废酸进入中和池进行处理,达标后进行排放(排放要求由环保部门规定)。如氯化亚铁含量不到200克/升,盐酸浓度低于40克/升,可适当加入浓盐酸继续使用。 2.4.4 酸洗液每周化验两次,测量结果报镀锌车间带班车间主任以指导酸洗操作者工作。 2.4.5 酸洗时间应根据镀件表面氧化层情况及酸洗浓度有关,一般为30—40分钟,在酸洗过程中,将工件上下串动二至三次,并提出液面检查酸洗质量,对局部欠酸洗的表面可用砂轮、钢丝刷等工具去除后再酸洗干净,以达到钢材表面无残余氧化层和其它污染物附着,表面呈灰白光泽。 2.4.6 酸洗合格的镀件必须进入漂洗工艺槽经流水冲洗,去除表面残留的酸洗液,镀件从漂洗槽吊出后,在槽上停留不少于15秒,待滴去表面积水后,应立即进入助镀剂槽进行溶剂处理。 2.4.7 漂洗水应清澈,保持流动,保持清洁,PH 值应大于6。 2.5 助镀剂处理 2.5.1 助镀剂是氯化锌、氯化氨(ZnCL 2、NH 4CL )配制的水溶液,工作温度为60—80℃,

镀锌层检验规范

钜国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镀锌层检验规范 为了提高产品质量,稳定生产过程,对镀锌表面制定检验要求,望遵照执行。 一.依据国家检验标准:用醋酸盐雾试验方法JB2109-77标准执行。 二.检验内容: 1.外观检验: 1.1镀层表面结晶细致,光滑,均匀,不应出现粗糙和脱锌粉; 1.2钝化膜应完整,颜色自然美观,三价白锌,蓝锌均不应有彩膜斑迹,彩膜不可以出现花斑水印,彩色不可以偏红; 1.3表面不可以出现大块暗斑痕迹和锌液的流痕; 1.4支架焊接处清砂干净,不允许有黑斑存在; 1.5电镀层表面不允许有脱皮,气泡,针眼,麻点,烧边,毛刺和未镀上层此等不良锌层存在,锌层表面不允许用镀铬喷漆修补; 1.6滚镀和前处理产品不已装放太多,过少,防止磕碰划伤和产品变形,电镀完产品必须轻拿轻放,用干净器具存放,运输过程中不可以将其他产品跌压在产品上面,以免压坏变形; 1.7所有电镀完的产品必须严格干燥,封闭和除氢处理,尤其是热处理产品,如刹车片,底板,支架等防止氢脆断裂。 2.机械法检验: 2.1 将产品夹持到钳口上,用锉刀搓成一个45度角,不允许锌层有分层和脱落的现象存在; 2.2将产品来回转动不允许锌层有剥落的现象; 2.3用小刀在锌层表面交错划痕,不可以有锌层分离现象;

2.4加热试验:将产品加热到180°至200°,冷却后镀层不得有凸起和脱落。 3.镀层表面状况的评定要求: 3.1允许的缺陷:a.轻微的水迹印和夹具的印痕;b.驱氢或者封闭后钝化膜稍有变暗;c.在复杂件,大型件或者过长工件的锐边,棱边端部有轻微的粗糙,但是不影响装配;d.焊缝搭接交界处,低电位区局部稍暗。 3.2不允许的缺陷:a.镀层粗糙,烧焦,麻点,黑斑,结瘤,气泡,脱落;b.树枝状,海绵状和严重的条纹;c.钝化膜疏松,严重的钝化液痕迹;d.局部无镀层;e.钝化膜颜色不符合要求。 4.醋酸盐雾试验: 4.1 实验条件:实验室温度在35°±2°,室内水一般一个月更换一次,压力桶温度47°喷雾5分钟停2分钟,集雾量以根据8小时喷雾的集雾平均值确定,其沉降率为1-2ml/2h,收集的雾含Nacl50±0.1g/L,80cm2面积内其PH值为6.5-7.2;如果盐雾试验机停用一星期,需要更换盐水。 4.2检验方法:表面被腐蚀的部位,应被穿透直达基体金属,明显可见基体金属的点作为计算评定。若为镀层变色或其他表面外观损伤,但不穿透至基体,在做保护性评级时,则不作腐蚀点计算,腐蚀点的大小,是指镀层被穿透的面积的大小,而不随同出现的透迹。 4.3评价:用一透明的划有方格5*5mm的有机玻璃或者塑料薄膜,将其覆盖在待检验层的主要表面上(此时镀层表面被蒙划为若干方格),计算方格总数N,在这些方格中含有一个或者多个腐蚀点的方格n. 那么:腐蚀率(%)=n/N*100% 腐蚀率与评定级别关系列于下表,按照相应的评定级别确定腐蚀率评价结果,(表中的数字表明腐蚀率百分值越大,评定级别则越小, 如腐蚀率的数值为32-64%时,评定数字为1;反之,腐蚀率的评定数值越小,则评级数值越大;如果腐蚀的数值为1-2%时,评定数字为6,其保护性越好)。所取镀层主要表

热镀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编号:SM-ZD-71397 热镀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热镀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简介:该制度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程序化、标准化的流程约定,达成上下级或不 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从而协调行动,增强主动性,减少盲目性,使工作 有条不紊地进行。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一、安全生产管理 “安全生产最根本的目的是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是对企业正常生产与运营的必要保证。车间安全管理是车间各项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保护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而采取的各种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其主要目的是改善劳动条件,预防和消除职工伤亡事故,保证生产正常有序进行。车间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体现在车间生产的全过程。”结构件热镀锌企业很多地方都是人工操作生产配合机械化作业,所以在生产过程中须关注以下几点: (4)定期对各种设备进行检修、保养。 这样即可保证设备的安全,又可以延长设备的使用期限,降低设备更新费用。对出现异常的设备要及时修理,严禁使用问题设备。 (5)上班前严禁醉酒和上班期间严禁喝酒。 (6)上班期间必须穿戴好规定的劳动防护用品,非上

镀锌质量管理规定

镀锌质量管理规定 版本/状态:A/0 受控状态: 使用人: 编制:张文卫审核: 批准: 发布日期:2006年1月8日

镀锌质量管理规定 一、目的 为加强镀锌质量控制,避免出现锌层质量缺陷,确保产品质量,依据GB/T2694《输电线路铁塔制造技术条件》、DL/T646《输电线路钢管杆制造技术条件》、GB/T13912《金属覆盖层钢铁制件热镀锌层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SDZ025《输电线路铁塔质量分等标准》、GB50205《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特制订本规定。 二、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本公司镀锌质量控制、验收及费用结算。 三、总要求 1.凡承担本公司铁塔、钢管杆镀锌工作的企业均应具备相应的生产能力,采取有效措施以保证产品质量。 2.公司优先选择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作为合作伙伴,与之签订相应的外包协议 3.各镀锌厂应具备符合GB/T2694《输电线路铁塔制造技术条件》、DL/T646《输电线路钢管杆制造技术条件》要求的质量检验、试验条件,每批产品均应出具符合上述标准要求的有关锌层附着量、均匀性、附着性等检验报告和质量保证书。 四、质量要求 1.铁塔热镀锌件厂应依据GB/T2694《输电线路铁塔制造技术条件》要求对镀锌层厚度、附着性、外观质量进行检验,并出具合格证、质量保证书、锌锭质量保证书。 2.钢管杆、铁附件热镀锌厂应依据GB/T2694及DL/T646、GB/T13912标准要求对镀锌层厚度、附着性、外观质量、变形进行检验,并出具合格证、质量保证书、锌锭质量保证书。 3.严格控制浸锌过程的构件热变形,对于镀后变形的构件,应用调直机进行调整,不得使用铁锤等硬物直接锤击,校直后钢管杆总弯曲度不大于总长度的L/1000,其他构件总弯曲度不大于总长度的L/1500(L指构件长度)。铁附件、角钢均不得有扭曲等变形现象。 4.外观质量:应具有实用性光滑,不应有毛刺、滴瘤、起皮、麻面、粗糙、无残留的溶剂渣,多余结块和锌灰,不得有过酸洗、过烧或露铁等缺陷。镀锌色泽要求一致。 ......... 5.镀锌层厚度和镀锌层附着量应符合表A的规定 表A 镀锌层厚度和镀锌层附着量 镀件厚度mm 最小平均厚度um 最小平均附着量g/m2 t≥5 86 610 t<5 65 460 6、镀锌层厚度用金属涂层测厚仪测试方法检测,钢管构件在两端(离边缘距离不小于100mm)和 中间任意位置各环向均匀测量4点,共12点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构件的锌层厚度。 7、镀锌层均匀性:镀锌层应均匀,作硫酸铜试验,耐浸蚀次数不少于4次,且不露铁。硫酸铜实 验方法见附录A; 8、镀锌层附着性:镀锌层应与金属基体结合牢固,应保证在无外力作用下没有剥落或起皮现象。经落锤试验,镀锌层不凸起、不剥离。落锤实验方法见附录B; 9、镀锌件表面外观检验不合格的,未征得本公司同意镀锌厂不应擅自喷漆处理,修复总面积不应 超过镀锌件总面积的0.4%,且单个面积不超过10cm2,否则须重镀。 修复方法:采用热喷涂锌或者涂富锌涂层或融敷锌合金等方法进行修复,修复层厚度应比镀锌层要

热镀锌第1节基础知识

第一节热镀锌基础知识 一、热镀锌带钢的性能 热镀锌带钢是锌与冷轧钢板结合的复合材料,其兼有锌层的防腐性能和冷轧钢板的机械性能,可以大幅度提高冷轧钢板的使用寿命,是节能型经济钢材之一,广泛用于建筑、汽车、电器、容器、交通、能源、农业等行业。 除了防腐性能和机械性能的要求外,由于镀锌带钢一般要加工成制品或零件后再使用,因此对镀锌板还有锌层粘附性、焊接性能、涂漆性能、装饰性能等要求。表8-1示出了不同行业对镀锌板的性能要求。 表8-1 不同行业对镀锌板的性能要求 指锌层与带钢的结合强度,通常以钢板的弯曲半径的倍数来衡量,0a为最好。镀锌带钢在使用过程中要经过开卷、剪切、折边或冷弯成形或冲压成形等工序,因此要求镀锌带钢要有足够的锌层附着力,保证在加工过程中锌层不脱落。由于镀锌板的加工变形条件不同,对其锌层附着力也不尽相同,复杂的深冲成形对锌层附着力的要求最高。 1.2镀锌带钢的机械性能 指带钢的强度与韧性,通常以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延伸率、硬度、n值、r值等表示。根据镀锌板的加工变形条件及最终用途,对其机械性能的要求也不尽相同。镀锌板的品种按机械性能可分为CQ、DQ、DDQ、SS、FH、DP、TRIP等。 1.3防腐性能(分短期防腐性能和长期防腐性能)

短期防腐性能指在线采用钝化、涂油、钝化+涂油等表面处理方式,保证镀锌带钢在包装后到用户使用前不发生白锈、黑斑的能力。 长期防腐性指镀锌板在使用过程中不发生红锈的时间,也称镀锌板的使用寿命。 1.4涂漆性能 指镀锌板适应不同涂漆工艺保证涂漆质量的能力。 1.5装饰性能 装饰性能主要指锌花的尺寸和形状,从广义上讲也包括无缺陷的表面质量。 1.6焊接性能 指焊接成功率、焊接电流、电极的打点次数等。 二、带钢热镀锌的工艺方法 自从1836年法国把热镀锌应用于工业以来,已开发了惠林法、森吉米尔法、改良森吉米尔法、美钢联法、赛拉斯法、莎伦法。目前主要以改良森吉米尔法和美钢联法为主。其工艺流程为: (清洗)→明火加热→辐射管加热→保护气冷却(1) 原板准备→镀前处理→ 清洗→辐射管加热→保护气冷却(2) →热浸镀→镀后处理(含冷却→光整→拉矫→钝化→涂油等)→成品检验 (1)为改良森吉米尔法,(2)为美钢联法。 改良森吉米尔法是由森吉米尔法发展而来,其主要特点是,把森吉米尔法中各自独立的氧化炉和还原炉,由一个截面积较小的过道连接起来。与森吉米尔法相比,改良森吉米尔法工艺中,带钢出明火段的氧化膜薄,易还原,锌层粘附性好,还原炉中的氢气含量低,安全性高。 美钢联法是采用全辐射管加热,在炉前有清洗段,优点是表面质量更好,带钢受热更均匀,缺点是炉子热效率低,炉子较长,生产成本与机组投资都较高。 三、镀锌层的防护原理 1、镀锌板的防护原理 镀锌层以覆盖保护和牺牲阳极保护两种方式保护钢基。 覆盖保护指镀锌层覆盖在钢板表面,首先与腐蚀介质接触,在镀锌层被腐蚀掉前,基体钢材不会发生腐蚀失效的保护方式。 牺牲阳极保护是指铁,当锌层钢基同时暴露在腐蚀环境中时,锌与铁可形成原电池,锌由于电极电位(-0.762V)低于铁(-0.439V)而成为原电池中的阳极首先被腐蚀,从而保护了

镀锌板外观检验标准

镀锌板外观检验标准 管子可以按普通管的检测标准,材质检测可以按镀锌钢板来。象你说的镀锌板管可能没有现成的标准。 看你的管子是用在什么方面,如果是用于低压流体,就按低压液体的标准检测,如果还有别的用途,就综合各种相关标准检测。企业的标准可以比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严格。祝你成功! 镀锌钢板的质量检验标准 一.镀锌钢板的质量检验标准 按生产及加工方法,镀锌钢板可分为以下几类[1]:热浸镀锌钢板(俗称镀锌铁皮)、电镀锌钢板、单面或双面差厚镀锌钢板、合金复合镀锌钢板等,除上述几种外,还有彩色镀锌钢板(通俗地称为彩板)、印花涂装镀锌钢板、聚氯乙烯叠层镀锌钢板等。此外,按用途可分为一般用、屋顶用、建筑外侧板用、结构用、瓦垄板用、拉伸用和深拉伸用等镀锌钢板。优质品级镀锌板的质量要求包括规格尺寸、外观、镀锌量、化学成份、板形、机械性能和包装等几个方面。 1.包装 分为切成定尺长度的镀锌板和带卷镀锌板包装两种。一般铁皮包装,内衬防潮纸,外以铁腰子捆扎,捆扎牢靠,以防内装镀锌板相互摩擦 2.规格尺寸 有关产品标准(以下述及)都列明镀锌板推荐的标准厚度、长度和宽度及其允许偏差。另外,板的宽度和长度、卷的宽度也可按用户要求确定。 3.外观 表面状态:镀锌板由于涂镀工艺中处理方式不同,表面状态也不同,如普通锌花、细锌花、平整锌花、无锌花以及磷化处理的表面等。切成定尺长度的镀锌板及镀锌卷板不得存在影响使用的缺陷(以下详述),但卷板允许有焊接部位等若干不正常部分。 4.镀锌量 镀锌量标准值:镀锌量是表示镀锌板锌层厚度的一个普遍采用的有效方法。有两面镀锌量相同(即等厚镀锌)和两面镀锌量不同(即差厚镀锌)两种。镀锌量的单位为g/m2。5.机械性能 (1)抗拉试验:一般说来,只有结构用、拉伸用和深拉伸用镀锌板有抗拉性能要求。(2)弯曲试验:是衡量薄板工艺性能的主要项目。但各国标准对各种镀锌板的要求并不一致。一般要求镀锌板弯曲180o后,外侧表面不得有锌层脱离,板基不得有龟裂及断裂。6.化学成份 对镀锌基板的化学成份的要求,各国标准规定不同。如日本就不要求,美国则要求。一般不作成品检验。 7.板形 衡量板形好坏有两个指标,即平直度和镰刀弯。板的平直度和镰刀弯的最大允许值标准有一定规定。 下面列出有关镀锌板的国外主要标准,以作参考[4,5]: JIS G3302 镀锌钢板 JIS G3313 电镀锌钢板及钢带

镀锌件的检验标准

页码:P1/1 7、电镀件的检验规程 1目的 制定本标准以有效地控制电镀产品的质量。 2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产品的零部件镀锌层的质量验收。 3术语 3.1表面缺陷 镀层表面缺陷是指镀层表面上特别是镀件的主要表面上的各种针孔、麻点、起皮、起泡、削落、阴阳面、斑点、烧焦、雾状、树状各海绵状沉积层,以及应当镀覆的部位等。 3.1.1针孔 从镀层表面贯穿到镀层底部或基本金属的微小孔道。 3.1.2麻点 在电镀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而在电镀表面形成的小坑。 3.1.3起皮 镀层呈片状脱落基体现象。 3.1.4起泡 在电镀中由电镀层与底金属之间失去结合力而引起一种凸起状缺陷。 3.1.5削落 由于某些原因(例如不均匀的热膨胀或收缩)引起的镀层表面的破裂或脱落。 3.1.6阴阳面 指镀层表面局部亮度不一或色泽不均匀缺陷,多数情况下在同类产品中表现出一定的规律。 3.1.7斑点 指镀层表面的类似色斑、暗斑等缺陷。它是由于电镀过程中沉淀不良、异物粘附或钝化液清洗不干净造成。 3.1.8烧焦镀层 在过高电流的情况下形成的黑暗色、粗糙松散、质量差的沉积物,其中含有氧化物或钝化液清洗不干净造成。 3.1.9雾状 指镀层表面存在程度不同的云雾状覆盖物,多数产生于光亮镀层表面。 页码:P1/3 3.1.10树枝状结晶 电镀时在阴极上(特别是边缘和其他高电流密度区)形面的粗糙、松散的树状或不规则突起的沉积物。3.1.11海绵状镀层 现基体材料结合不牢固疏松多孔的沉积物。 3.2镀层厚度的术语 3.2.1主要表面 制件上某些已处理或待处理覆盖的表面,在该表面上覆盖层对制作的外观和(或)使用性能是重要的。3.2.2局部厚度 在基本测量面内进行规定次数测量的算术平均值。 3.2.3最小局部厚度 在一个制作的主要表面上所测的局部厚度的最小值,也称最小厚度。 3.2.4平均厚度 采用称量法所得一厚度值,或是在主要表面上均匀分布的不同部位选择规定数量的基本测量进行测量,由此所得的各局部厚度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

热镀锌车间管理制度

热镀锌车间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完善车间内部管理,加强各方面工作监督、执行、贯彻,现将镀锌车间分为三道工序管理制: 流程:前后道工序(负责人是+++,主要负责点料、装卸、发货)→镀锌工序(负责人是+++,主要负责镀锌工作)→成品包装(负责人是+++,主要负责成品包装工作) 1各工序做好对前道工序工作完成情况的监督,发现上道工序不良情况进行记录,每周汇总上报总调办,总调办根据各工序管理的动态情况对相关工序负责人进行考核。 2 各工序必须强抓、贯彻落实各工序岗位工作要求,将各工序物料、人员等能耗降到最低。3各工序主管负责本工序日常工作事务处理(例如设备报修、客户代表工作配合沟通等) 4包装专门安排一叉车工搬运物料,堆放由前、后道工序安排及提供堆放要求,主要负责 包装场地白料倒运,特殊情况下帮助车间出料。 5 镀锌车间内进出料包给前、后道工序,按3元/吨(其中包括变形物料校正),当班变 形件当班处理,特殊情况下车间必须派人对变形件校正。 6 制定生产计划表、生产计划追踪卡、成品料倒运流程表 7 报补缺件流程:由包装填写补 件清单且负责人签字→镀锌工序确认签字→后道工序确认且传真至相关客户单位。补件回 来 时,每道工序必须清点交接。 8 员工纪律包含宿舍纪律、劳动纪律、请假纪律等,宿舍和劳动纪律按宿舍和车间的规章 制度进行,员工请假3天以内由各工序负责人批,超出3天以上的请假由总调办批,否则 视为旷工处理。 总调办 2015年7月17日 热镀锌车间出任岗位责任制度 2017-08-19 9:42 | #2楼 热镀锌车间出任岗位责任制度 岗位职责:负责热镀锌车间的全面管理工作,是本车间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具体应做到: 1、认真贯彻落实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对本车间生产、技术、质量、设备、安全等各项 工作全面负责;

热镀锌层厚度及工艺标准

热镀锌层厚度及工艺标准 热镀锌也称热浸镀锌,是钢铁构件浸入熔融的锌液中获得金属覆盖层的一种方法。近年来随高压输电、交通、通讯事业迅速发展,对钢铁件防护要求越来越高,热镀锌需求量也不断增加。 一、概述 在各种保护钢基体的涂镀方法中,热浸锌是非常优良的一种。它是在锌呈液体的状态下,经过了相当复杂的物理、化学作用之后,在钢铁上不仅镀上较厚的纯锌层,而且还生成一种锌一铁合金层。这种镀法,不仅具备了电镀锌的耐腐蚀特点,而且由于具有锌铁合金层。还具有电镀锌所无法相比拟的强耐蚀性。因此这种镀法特别适用于各种强酸、碱雾气等强腐蚀环境中。 二、原理 热镀锌层是锌在高温液态下,分三个步骤形成的: 1、铁基表面被锌液溶解形成锌—铁合金相层; 2、合金层中的锌离子进一步向基体扩散形成锌铁互溶层; 3、合金层表面包络着锌层。 三、镀锌层厚度 参照GB/T 13912-2002国家标准,热镀锌层厚度的标准如下: 1、工件的厚度大于或等于6毫米的,平均厚度应大于85微米,局部厚度应大于70微米; 2、工件的厚度小于6毫米大于3毫米的,平均厚度应大于70微米,局部厚度应大于55微米; 3、工件的厚度小于3毫米大于1.5毫米的,平均厚度应大于55微米,局部应大于45微米; 4、本标准不包括经过离心分离处理过的镀层和铸铁件镀锌层厚度 四、工艺过程及有关说明 1 工艺过程 工件→脱脂→水洗→酸洗→水洗→浸助镀溶剂→烘干预热→热镀锌→整理→冷却→钝化→漂洗→干燥→检验 2 有关工艺过程说明

(1)脱脂 采用化学去油或水基金属脱脂清洗剂去油,达到工件完全被水浸润为止。 (2)酸洗 采用H2SO4 15%,硫脲0.1%,40~60℃或用HCl 25%,乌洛托品3~5g/L,20~40℃进行酸洗。加入缓蚀剂可防止基体过腐蚀及减少铁基体吸氢量,同时加入抑雾剂抑制酸雾逸出。脱脂及酸洗处理不好都会造成镀层附着力不好,镀不上锌或锌层脱落。 (3)浸助镀剂 也称溶剂,可保持在浸镀前工件具有一定活性避免二次氧化,以增强镀层与基体结合。NH4Cl100-150g/L,ZnCl250-80g/L,70~85℃,1~2min。并加入一定量的表活剂. (4)烘干预热 为了防止工件在浸镀时由于温度急剧升高而变形,并除去残余水分,防止产生爆锌,造成锌液爆溅,预热一般为80~140℃。 (5)热镀锌 要控制好锌液温度、浸镀时间及工件从锌液中引出的速度。引出速度一般为1.5米/min,温度过低,锌液流动性差,镀层厚且不均匀,易产生流挂,外观质量差;温度高,锌液流动性好,锌液易脱离工件,减少流挂及皱皮现象发生,附着力强,镀层薄,外观好,生产效率高;但温度过高,工件及锌锅铁损严重,产生大量锌渣,影响浸锌层质量并且容易造成色差使表面颜色难看,锌耗高。 锌层厚度取决于锌液温度,浸锌时间,钢材材质和锌液成份。 (6)整理 镀后对工件整理主要是去除表面余锌及锌瘤,用采用热镀锌专用震动器来完成。 (7)钝化 目的是提高工件表面抗大气腐蚀性能,减少或延长白锈出现时间,保持镀层具有良好的外观。都用铬酸盐钝化,如Na2Cr2O7 80~100g/L,硫酸3~4ml/L,但这种钝化液严重影响环境,最好采用无铬钝化。 (8)冷却 一般用水冷,但温度不可过低也不可过高,一般不低于30℃不高于70℃, (9)检验 镀层外观光亮、细致、无流挂、皱皮现象。厚度检验可采用涂层测厚仪,方法比较简便。也可通过锌附着量进行换算得到镀层厚度。结合强度可采用弯曲压力机,将样件作90~

热镀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范本

内部管理制度系列 热镀锌安全生产制度(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66453热镀锌安全生产制度 Hot-dip galvanizing safety production system 说明:为规范化、制度化和统一化作业行为,使人员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感、归属感,特此编写。 一、安全生产管理 “安全生产最根本的目的是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是对企业正常生产与运营的必要保证。车间安全管理是车间各项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保护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而采取的各种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其主要目的是改善劳动条件,预防和消除职工伤亡事故,保证生产正常有序进行。车间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体现在车间生产的全过程。”结构件热镀锌企业很多地方都是人工操作生产配合机械化作业,所以在生产过程中须关注以下几点: (4)定期对各种设备进行检修、保养。 这样即可保证设备的安全,又可以延长设备的使用期限,降低设备更新费用。对出现异常的设备要及时修理,严禁使用问题设备。

(5)上班前严禁醉酒和上班期间严禁喝酒。 (6)上班期间必须穿戴好规定的劳动防护用品,非上班时间不能在车间逗留。非本厂员工不经批准不能进入车间。 (7)对酸洗吊带、热镀锌吊挂具、铁链等,使用前要认真评估(看是否能达到规定的承载能力)、检查,发现问题的吊挂具要及时修理,不能修理的进行报废处理。 (8)对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区域,做好防护措施并设立警示牌,必要时要求此工序负责人派人在此警戒。 (9)生产中各工序员工相互监护、相互配合,发现违规操作或存在危险时任何人都有义务及时制止;如发生安全事故,共同操作人员要追究其连带责任。 (10)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违规现象及时教育或通报批评处理,对屡教不改的人员给予严肃处理或辞退。 (11)对危险设备操作或在危险区域操作时,操作人员要在他人看护的情况下才能进行操作。 二、质量管理 “以质量求生存”,质量作为企业生存之本,只有不断的提高质量才能保证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俗话说:

热镀锌标准GBT-13912-2002

热镀锌标准GBT-13912-2002

热镀锌标准 GB/T 13912-2002 前言 本标准修改采用ISO 1461:1999((钢铁制件热浸镀锌层技术条件及试验方法》。 本标准根据ISO 1461:1999重新起草,在附录A中列出了本标准与ISO 1461章条编号的对照一览表。 本标准对ISO 1461;1999作了下列修改,在附录B中列出了本标准与ISO 1461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的一览表。 —按国内现有的系列标准,标准名称改为“金属覆盖层钢铁制件热浸镀锌层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取消了ISO 1461的前言; —用“本标准”代替“本国际标准;’, —引用了部分采用国际标准的我国标准; —将ISO 1461:1999中的4.2 和附录A的内容合并为本标准的4.1 ; —将I SO 1461:1999中第6章的内容分解为本标准的第6章和第7章;

—对采用爆锌代替离心处理或同时采用爆锌和离心处理的热浸镀锌制件的镀层厚度提出了要求; —对未经完全烘干的制件热浸镀锌提出了安全要求。 本标准代替GB/T 13912-1992《金属覆盖层钢铁制品热镀锌层技术要求》。 本标准与GB/T 13912-199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在镀层的厚度大于规定值的条件下,允许被镀制件表面存在发暗或浅灰色的色彩不均匀; —对热浸镀锌生产过程提出了安全要求; —要求每个漏镀面的面积不应超过10c m,; —修复层的厚度应比镀锌层要求的最小厚度厚30p m以上。 本标准的附录D是规范性附录,附录A、附录B、附录C和附录E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热镀锌车间出任岗位责任制度

编号:SM-ZD-70442 热镀锌车间出任岗位责任 制度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热镀锌车间出任岗位责任制度 简介:该制度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程序化、标准化的流程约定,达成上下级或不 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从而协调行动,增强主动性,减少盲目性,使工作 有条不紊地进行。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岗位职责:负责热镀锌车间的全面管理工作,是本车间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具体应做到: 1、认真贯彻落实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对本车间生产、技术、质量、设备、安全等各项工作全面负责; 2、根据生产部下达的生产计划,组织车间生产,制定车间生产的具体计划,并有效落实到班组,掌握生产进度,确保车间生产任务保质保量按时完成; 3、合理安排生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效率及经济效益,负责本车间人力资源调度,按权限批准员工加班和假期; 4、对进厂镀锌的工件进行检查,达不到镀锌要求的退回; 5、教育员工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和工艺流程操作,积极推广先进经验,把好质量关,及时维护、检修与保养好各种机器设备,确保车间的产品质量; 6、组织车间人员研究解决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工艺技术

镀锌层厚度要求以及国家标准

热镀锌层厚度要求及工艺标准 热镀锌也称热浸镀锌,是钢铁构件浸入熔融的锌液中获得金属覆盖层的一种方法。近年来随高压输电、交通、通讯事业迅速发展,对钢铁件防护要求越来越高,热镀锌需求量也不断增加。 1、概述 在各种保护钢基体的涂镀方法中,热浸锌是非常优良的一种。它是在锌呈液体的状态下,经过了相当复杂的物理、化学作用之后,在钢铁上不仅镀上了较厚的纯锌层,而且还生成了一种锌铁合金层。这种镀法,不仅具备了电镀锌的耐腐蚀的特点,而且由于具有锌铁合金层。还有电镀锌无法比拟的强耐腐蚀性,因此这种镀锌法特别适用于各种强酸,碱雾气等强腐蚀环境中。 2、原理 热镀锌层是锌在高温液态下,分三个步骤形成的: (1)铁基表面被锌液溶解形成了锌铁合金层 (2)合金层中的锌离子进一步向基体扩散,形成了锌铁互溶层(3)合金层表面包络着锌层 3、镀锌层厚度 参照GB/T13912-2002国家标准,热镀锌层厚度的标准如下:(1)工件的厚度大于或等于6毫米的,平均厚度应大于85微米,

局部厚度应大于70微米 (2)工件的厚度小于6毫米大于3毫米的,平均厚度应大于70我米,局部厚度应大于55微米 (3)工件的厚度小于3毫米大于1.5毫米的,平均厚度应大于55微米,局部应大于45微米 (4)本标准不包括经过离心分离处理过的镀层和铸铁件镀锌层厚度。 4、工艺过程及有关说明 (1)工艺过程: 工件→脱脂→水洗→酸洗→水洗→浸助镀溶剂→烘干预热→热镀锌→整理→冷却→钝化→漂洗→干燥→检验 (2)有关工艺过程说明 ●脱脂 采用化学去油或者水基金属脱脂清洗剂去油,达到工件完全被水浸润为止。 ●酸洗 采用H2S04 15%,硫脲0.1%,40~60℃或者用HCI25%,乌洛托品3~5g/L,20~40℃进行酸洗。加入缓蚀剂可以防止基体过腐蚀以及减少铁基体吸氢量,同时加入抑雾剂抑制酸雾逸出。脱脂

热镀锌技术协议

热镀锌技术协议 甲方:徐州博源科技有限公司(需方) 乙方:(供方) 甲方委托乙方对甲方生产的零部件进行表面热镀锌处理。经双方协商,特订立本协议. 镀锌质量控制要求: 镀锌操作严格按《防腐工艺操作规程》中相关规定及设计图纸要求执行,锌层作为涂层的基体金属,镀锌质量必须达到标准TB/T2921、TB/T3132中关于锌层质量的要求,按检验试验要求执行。 二、镀锌要求及检验标准 为了保证产品符合设计技术要求,现将镀锌检验标准要求如下: 锌附着量:不得低于610g/m2,即锌层平均厚度不低于86μm,任何局部锌层厚度不得低于80μm(测厚仪); 方法:取两端和中部三处外观质量合格、面积为1 cm2的矩形表面为基本测量面,每个基本测量面测量五个点,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局部厚度。 镀锌层附着性 镀锌层应与金属基体结合牢固,应保证没有剥落或起皮现象,按GB/T13912和GB/T2694-2003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锤击试验后,锌层不凸起、不剥离(由乙方提供试验报告)。 镀锌层均匀性 镀锌层应均匀,用硫酸铜溶液浸蚀四次后不应露铁(由乙方提供试验报告)。 测试面积不小于100cm2的试板。 外观质量 外观质量技术要求 序号 项目 技术要求 1 表面 目测表面应具有实用性光滑,无粗糙,无起皮,无残留的溶剂渣 2 锌刺 不允许锌刺。如有,必须清除针刺部分

3 滴瘤、结块 平面部位小于0.5%总面积,孔部0% 4 过酸洗 不允许 乙方应对每批热镀锌产品提供所用锌锭及锌丝的出厂质量证明书。其他技术要求及检验要求按TB/T3132标准执行。 三、数量、金额、交货日期: 甲方根据生产经营需要,在合同期内分批通过委托加工订单通知乙方加工以上产品,通知时双方确认规格、数量、金额和交货日期。 四合同有效期: 本合同有效期为自签订之日起一年 五、解决争议的方法: 发生争议,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任何一方均可向合同签订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六、本合同一式两份,双方各持一份,经双方代表签字后加盖公章生效。 甲方:徐州博源科技有限公司(需方) 乙方:(供方)

DKBA04500017[V6]电镀锌品质要求

DKBA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内部技术规范 DKBA0.450.0017 REV.6.0 代替DKBA0.450.0017 REV.5.0 電鍍鋅品質要求 Quality requirements for zinc electroplating 2007年01月01日发布2007年01月01日实施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修订声明Revision declaration 本规范拟制与解释部门:整机工程部结构造型设计部 本规范的相关系列规范或文件:无 相关国际规范或文件一致性:略 替代或作废的其它规范或文件:DKBA0411-2004.12 相关规范或文件的相互关系:无 本规范版本升级更改主要内容:见下面表中内容 本规范主要起草专家:结构造型部:郑玲15593 本规范主要评审专家:结构造型部:范国良60015029 结构造型部:周伟16271 物料品质部:陈军17658 采购工程处:马宝兴39736

目录Table of Contents 1工艺鉴定要求 (6) 1.1总则 (6) 1.2对生产设备及原材料的要求 (6) 1.2.1生产线用水水质要求 (6) 1.2.2化工原材料要求。 (6) 1.2.3质量检验手段 (6) 1.3工艺鉴定程序 (6) 1.4工艺鉴定试验及试样要求 (7) 1.4.1试样要求 (7) 1.4.2试验项目及试样数量 (7) 1.5试验方法及质量指标 (8) 1.5.1外观 (8) 1.5.2镀层厚度 (8) 1.5.3结合强度 (8) 1.5.4耐蚀性 (8) 1.5.5镀层脆性 (8) 1.5.6导电性 (8) 1.5.7六价铬含量 (9) 1.6鉴定状态的保持 (9) 2批生产过程中零件质量检验要求 (9) 2.1镀前表面质量要求 (9) 2.2镀层外观 (9) 2.3镀层厚度 (10) 2.4结合强度 (11) 2.5耐蚀性 (11) 2.6镀层脆性 (11) 2.7六价铬含量 (12) 3参考文献Reference Document (1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