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镀锌控制程序
- 格式:doc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3
镀锌车间工艺操作规程一、引言镀锌车间是进行金属表面镀锌操作的重要工作区域,为确保生产工艺顺利进行、保障生产安全、提高生产效率,制定本《镀锌车间工艺操作规程》。
二、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镀锌车间的工艺操作人员,包括操作流程、安全操作、质量控制等方面的规定。
三、工艺操作流程1.准备工作–检查设备是否正常运转。
–检查镀锌槽温度及溶液浓度是否符合要求。
–检查所需材料及产品是否齐全。
2.操作步骤–将待处理金属制品清洗干净并晾干。
–将金属制品浸入镀锌槽中,保证金属完全被浸润。
–根据工艺要求控制镀锌时间及温度,确保质量。
–取出镀锌后的金属制品并晾干。
3.后续工作–对镀锌后的产品进行外观检查,确保质量合格。
–对设备进行清洁和维护。
四、安全操作规定1.操作人员应穿着防护服、手套、护目镜等个人防护用具。
2.操作过程中必须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严禁违章操作。
3.发现设备异常或操作不当时,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及时报告。
4.禁止擅自改变工艺参数,严禁超负荷运行设备。
五、质量控制1.检测镀锌后产品的镀层厚度是否符合要求。
2.对镀层进行酸、碱、盐雾等耐蚀试验,判断镀层质量。
3.根据产品规格要求,对产品尺寸进行检测,确保符合标准。
六、日常维护1.每日对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2.定期对镀锌槽进行清洗和维护,保持清洁。
3.及时更换镀锌溶液,保证浓度及温度符合要求。
七、附则1.工艺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相关证书方可操作。
2.对于违反工艺操作规程的行为,将按公司规定进行相应处理。
以上为《镀锌车间工艺操作规程》,请操作人员严格遵守,确保镀锌作业顺利进行,并保障产品质量与生产安全。
镀锌的工艺流程和步骤1. 表面处理在进行镀锌处理之前,首先要对钢铁材料进行表面处理,将其清洁干净并去除表面的氧化层和杂质,以确保锌层能够牢固地附着在钢铁表面上。
通常采用酸洗、碱洗或机械处理等方法进行表面处理。
酸洗是将钢材浸泡在含有盐酸或硫酸的酸液中,通过酸蚀作用去除表面的氧化皮和铁锈。
碱洗则是将钢材浸泡在含有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的碱液中,用于去除表面的油脂和其他有机污染物。
机械处理则是利用机械设备对钢材表面进行抛丸、磨削或喷砂等处理,去除表面的氧化皮和杂质。
2. 准备工作在表面处理完成后,需要对钢材进行准备工作,包括对表面进行酸洗、碱洗、水洗等处理,以确保表面的清洁度和光洁度达到镀锌要求。
此外,还需对镀锌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稳定性。
3. 镀锌镀锌是将准备好的钢材浸泡在含有锌的熔融液中,使其表面形成一层锌层的过程。
镀锌可以分为热镀锌和电镀锌两种方式。
热镀锌是将准备好的钢材浸入加热至约450摄氏度的锌液中,使锌与钢材表面发生反应形成锌层。
这种方法镀层均匀、耐腐蚀性好,适用于大型结构件和需要长期耐腐蚀的场合。
电镀锌则是通过电化学方法,将含有锌离子的镀液沉积在钢材表面上形成锌层。
这种方式操作简单、成本低,但镀层厚度较薄,耐腐蚀性一般,一般适用于小型零件和精密零件。
4. 清洗在钢材镀锌完成后,还需要对其进行清洗,去除表面的残留物和杂质。
清洗方法包括水冲洗、酸洗和碱洗等,以确保表面的干净和光洁。
5. 包装最后,镀锌完成的钢材需要进行包装,以防止镀层受到损坏。
常见的包装方式包括塑料薄膜包装、木托盘包装和纸箱包装等,根据钢材的尺寸和重量进行合适的包装。
通过以上工艺流程和步骤,钢铁制品就完成了镀锌处理,具有了良好的耐腐蚀性和耐用性,可以广泛应用于建筑、机械、汽车、电器等领域。
热镀锌工作总结
热镀锌是一种常见的金属防护工艺,通过在金属表面涂覆一层锌,可以有效防止金属氧化和腐蚀,延长金属材料的使用寿命。
在热镀锌工作中,需要严格控制工艺参数和操作流程,以确保产品质量和工作安全。
以下是对热镀锌工作的总结和经验分享。
首先,热镀锌工作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
在准备工作中,要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在镀锌过程中,要严格控制镀锌温度、镀锌时间和镀锌速度,以确保镀层的厚度和均匀性。
此外,还要对镀锌液的成分和浓度进行监测和调整,以确保镀层质量达到要求。
其次,热镀锌工作需要重视安全生产。
在操作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同时,要对镀锌设备和镀锌液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及时排除安全隐患,确保生产过程安全稳定。
另外,热镀锌工作还需要注重环境保护。
在镀锌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废水和废气,需要进行合理的处理和排放,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要加强对镀锌液和废液的回收利用,减少资源浪费,实现循环经济。
总的来说,热镀锌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生产工艺,需要严格控制工艺参数和操作流程,重视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
只有做好这些工作,才能确保产品质量,保障生产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
希望通过对热镀锌工作的总结和经验分享,能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推动热镀锌行业的健康发展。
钢铁制品的热镀锌标准1. 范围1.1此标准适用于由轧制件、锻件、铸件及各类型材加工而成的产品的热镀锌。
1.2 此标准适用于各类加工件和非加工件,例如,钢结构件,组合件,镀锌前已弯曲或焊接的大型管件,以及由无涂层的钢丝制造而成的线制品。
此标准也同样适用于镀锌前组合于一体的大型锻、铸件。
备注1 —此标准适用于在A123-78和A386-78两标准中提及的产品。
1.3 此标准不适用于线材、管子、钢板的特定区域内或连续线状,以及厚度小于0.0299in [0.76mm]的钢板。
1.4 用离心机分离或要除去过量锌的金属构件(如螺钉及其他攻丝紧固件,铸件,轧制件,锻件和冲压件)的镀锌操作按照标准A153 / A153M 执行。
1.5 组合支撑件的镀锌要求已包含在本标准中。
单一支撑件的镀锌按标准A767 / A767M 执行。
1.6 此标准适用于英制单位(如A123)或国际公制单位(如A123M)的订单。
英制单位和国际公制单位未必完全等同。
此标准中SI制单位均在括号中说明。
每种单位体系都可独立使用。
如果订单为SI制单位,所有的测试和检验都应使用相应的公制单位。
订单确定后,以上信息都应向电镀工说明。
2. 参考文件2.1 ASTM 标准A 47/A 47M 铁素体可锻铸铁铸件标准A 90/A 90M 钢铁制品上锌及锌合金镀层的含量的测试方法A 143 防止镀锌钢结构件脆化的安全措施实验和检测脆性程序的实验A 153/A 153 M 金属构件的镀锌标准A 384/A 384 M 防止镀锌钢组合件变形的安全措施实验A385 高质量镀锌涂层实验A 767/A 767 M 混凝土用钢筋的镀锌标准A 780 镀锌修复区域实验A 902 金属性镀层产品的术语B 6 镀锌标准B 487 对通过精密测量得来的断面金属及氧化镀层厚度尺寸进行测试的方法B 602 金属性及无机涂层的品质测试方法E 376 磁场及涡流实验3. 术语(见图示1)3.1 定义3.1.1 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热镀锌是化学处理,属于电化学反应。
冷镀锌是物理处理,只是在表面刷一层锌,所以锌层易脱落。
建筑施工中多采用热镀锌。
连续热镀锌工艺:钢材→加热→冷却至镀锌温度→镀锌→冷却1、热镀锌是由较古老的热镀方法发展而来的,自从1836年法国把热镀锌应用于工业以来,已经有一百四十年的历史了。
然而,热镀锌工业是近三十年来伴随冷轧带钢的飞速发展而得到了大规模发展。
热镀锌板的生产工序主要包括:原板准备→镀前处理→热浸镀→镀后处理→成品检验等。
按照习惯往往根据镀前处理方法的不同把热镀锌工艺分为线外退火和线内退火两大类,即:湿法(单张钢板热镀锌法)线外退火单张钢板热镀锌法热镀锌惠林(Wheeling)法(带钢连续热镀锌法)线内退火森吉米尔(Sendzimir)法(保护气体法)改良森吉米尔法美钢联法(同日本川崎法)赛拉斯(Selas)法莎伦(Sharon)法2.线外退火:就是热轧或冷轧钢板进入热镀锌作业线之前,首先在抽底式退火炉或罩式退火炉中进行再结晶退火,这样,镀锌线就不存在退火工序了。
钢板在热镀锌之前必须保持一个无氧化物和其他脏物存在的洁净的纯铁活性表面。
这种方法是先由酸洗的方法把经退火的表面氧化铁皮清除,然后涂上一层由氯化锌或由氯化铵和氯化锌混合组成的溶剂进行保护,从而防止钢板再被氧化。
(1)湿法热镀锌:钢板表面的溶剂不经烘干(即表面还是湿的)就进入起表面覆盖有熔融态溶剂的锌液进行热镀锌。
此方法的缺点是:a.只能在无铅状态下镀锌,镀层的合金层很厚且粘附性很坏。
b.生成的锌渣都积存在锌液和铅液的界面处而不能沉积锅底(因为锌渣的比重大于锌液而小于铅液),这样钢板因穿过锌层污染了表面。
因此,该方法已基本被淘汰。
(2)单张钢板:这种方法一般是采用热轧叠轧板作为原料,首先把经过退火的钢板送入酸洗车间,用硫酸或盐酸清除钢板表面的氧热镀锌法化铁皮。
酸洗之后的钢板立即进入水箱中浸泡等待镀锌,这样可以防止钢板再氧化。
后经过酸洗、水清洗、挤干、烘干、进入锌锅(温度一直保持在445—465℃)热镀锌,再进行涂油和铬化处理。
热镀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1.范围本制度适用于热镀锌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管理。
2.目的为了确保热镀锌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避免生产事故的发生,减少工作人员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保护生产设备和资源,制定了该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3.组织机构为了贯彻执行本制度的要求,公司设立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该委员会由总经理和工厂主管及其他相关人员组成。
该委员会的任务是:1.负责安全生产的工作计划制定和调整。
2.负责组织安全生产监督和管理,并对生产现场进行检查和督促。
3.对生产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和整改,并及时向相关部门汇报。
4.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5.负责安全事故的调查和处理,并对相关人员进行追责和处罚O4.现场管理为了对生产过程进行有效监控和控制,公司规定如下:1.工作前必须戴好劳保用品,如安全帽、防护眼镜、耳塞、口罩等。
2.确保所有设备都在正常工作条件下运转,避免出现故障。
3.确保设备的电气安全,检查电器设备是否符合电气安全标准,特别是使用钢管和电线,并确保连接器、开关和插座不锈蚀或电缆磨损,防止火灾发生。
4.设备使用过程中,必须保持清洁卫生,定期进行设备清洁和维护,防止因设备状况而引起的安全事故。
5.生产过程中,必须遵守操作规程,不得擅自修改或跨越标准操作程序。
6.遵守停车和紧急制动器制动人员未经许可,必须离开驾驶室时必须把车停在安全的地方并提升紧急制动器。
7.工作人员不能在机器开动的情况下工作。
8.热镀锌生产车间内禁止吸烟、明火等行为,防止因操作不当造成火灾发生。
9.废料管理为了管理和控制废料,确保生产和环境的安全,公司规定如下:1.危险废料必须妥善处理,不能随意丢弃。
2.废水处理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3.废物储存区应采用专用区域并拆除废弃物。
4.废物的处理应该采用有资质对危险废物进行专业处理的单位。
6.应急措施为了应对突然发生的事故,保护现场工作者的安全,公司规定如下:1.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突发事件时,必须立即通知现场工作人员,并根据应急场景的现实进行应急处理。
214管理及其他M anagement and other热镀锌锌渣形成原因分析及控制研究张富明,张学斌,胡 硕,杨洪凯,张秋生(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河北 唐山 063000)摘 要:在某热镀锌产线实际生产过程中,带钢表面产生锌渣缺陷。
通过分析锌渣产生的机理,进一步研究锌渣的成因,在工艺技术参数和设备等方面进行优化改进,从而有效的控制锌渣缺陷的生成,提高了带钢表面质量,对其它产线该缺陷的控制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热镀锌;锌渣缺陷;技术参数;表面质量中图分类号:U4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21)02-0214-3收稿日期:2021-01作者简介:张富明,男,生于1989年,河北唐山人,硕士研究生,工程师,研究方向:冷轧退火炉与热镀锌技术。
随着光伏及电力等行业的发展,热镀锌产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和认可。
某冷轧厂的连续热镀锌产线,具有耐腐蚀性、高强度等一系列的优点。
但随着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客户对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制约某冷轧厂热镀锌的主要缺陷之一锌渣缺陷,为了解决的锌渣缺陷问题,本文从其形成的机理,来分析产生锌渣的原因,并进一步采取改善措施,控制锌渣的形成,提高带钢表面质量。
1 锌渣缺陷产生的机理及原因在热镀锌的生产过程中,锌渣很容易吸附在带钢表面,从而造成锌渣缺陷,严重影响带钢表面质量[1],形貌如图1所示。
在某热镀锌产线,由于锌渣缺陷造成大量的降级品率。
通过相关的研宄可以得知,热镀锌渣的化学成分主要是锌、铝与铁反应生成的氧化物和金属化合物。
锌渣缺陷主要是由于锌灰锌渣缺陷导致,锌渣产生的机理本质上是铁原子与锌、铝反应生成FeZn 7和Fe 2Al 5Znx,其成分大部分是铁,少部分是铁锌或铁铝化合物。
图1 锌渣缺陷形貌图1.1 铁含量的影响铁在锌液中的饱和溶解度0.03%,当锌液中的铁含量超过0.03%时,铁就会在锌液中析出,铁与锌发生化学反应生成FeZn 7,悬浮在锌液中或者沉入锅底,带钢经过锌液时,就会吸附在带钢表面上形成锌渣[2]。
astm a123 热镀锌标准和锌层厚度ASTM A123是用于描述热镀锌涂层的要求和测试方法。
该标准适用于由锌覆盖铁制品的热镀锌涂层。
热镀锌是将铁制品浸入熔融的锌中,以在铁表面形成一层锌覆盖物的过程。
这种涂层可以提供良好的耐候性和耐腐蚀性,从而延长铁制品的使用寿命。
ASTM A123详细描述了进行热镀锌的程序,包括洗涤、预处理和热镀锌过程。
它规定了热镀锌涂层的最低厚度,以确保涂层提供有效的保护。
根据ASTM A123标准,涂层的最低厚度取决于铁制品的厚度和形状。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要求:•钢制品的最低厚度取决于钢的厚度。
例如,对于厚度小于1/16英寸(1.6毫米)的钢制品,最低涂层厚度为1.7盎司/平方英尺(0.5千克/平方米)。
•铸铁制品的最低涂层厚度不同于钢制品。
根据ASTM A123,对于铸铁制品,最低涂层厚度为2.2盎司/平方英尺(0.7千克/平方米)。
•焊接后的结构件也有特定的涂层要求。
根据ASTM A123,焊接部位的最低涂层厚度为1.2盎司/平方英尺(0.4千克/平方米)。
此外,在ASTM A123中还规定了对热镀锌涂层进行质量控制的测试要求。
这些测试包括外观检查、厚度测量、粗糙度测量和附着力测试。
外观检查用于检查涂层的外观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例如,涂层应平整、均匀且无明显的缺陷。
厚度测量用于测量涂层的厚度,以确保它满足ASTM A123中规定的最低要求。
粗糙度测量用于测量涂层的表面粗糙度。
根据ASTM A123,涂层的表面粗糙度应符合特定的要求,以确保涂层能够提供良好的附着力。
附着力测试用于测量涂层与基材之间的附着力。
这些测试通常采用剥离或弯曲测试方法进行。
总之,ASTM A123是一个用于热镀锌涂层的标准,规定了热镀锌的过程、涂层厚度和质量控制要求。
它的目的是确保涂层提供良好的耐候性和耐腐蚀性,从而延长铁制品的使用寿命。
热镀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范文热镀锌是一种常用于金属腐蚀防护的方法,但由于其涉及高温、有害气体等安全风险,需要严格的安全生产管理。
下面是一份热镀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范本,共____字:热镀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范文(2)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热镀锌作业过程中的安全、卫生和环境保护,保护职工的身体健康,提高热镀锌作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热镀锌车间的所有人员,包括管理人员、作业人员、维修人员等。
第三条所有人员必须遵守本制度,履行各自的安全责任,严禁违反和擅自改变本制度。
第四条所有人员必须具备热镀锌作业的相关知识和技能,通过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第五条热镀锌作业必须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严禁擅自操作和私自修改设备。
第六条所有人员必须熟悉各种应急方案,掌握相关逃生和自救技能。
第二章安全管理第七条热镀锌作业必须进行安全评估,并制定详细的作业方案,包括应急预案、安全措施等。
第八条热镀锌作业现场必须设立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标明禁止吸烟、禁止进入非作业人员、穿防护服和穿防护鞋等。
第九条所有人员必须按照规定的个人防护措施进行操作,如穿戴防护手套、穿戴防护眼镜等。
第十条所有人员必须按照规定的操作流程进行作业,严禁超负荷操作和操作错误。
第十一条所有人员必须密切关注作业现场的变化,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并采取安全措施。
第十二条热镀锌作业现场必须设置安全通道,保证人员的安全疏散。
第十三条热镀锌作业现场必须配备完善的消防设施,并定期进行消防演练,确保消防措施的有效性。
第三章环境保护第十四条热镀锌作业必须通过合法渠道进行废气、废水的处理和排放,严禁私自排放。
第十五条热镀锌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必须进行合法的处理,严禁直接排放到环境中。
第十六条热镀锌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必须通过合法的排气系统进行处理,严禁直接向大气中排放。
第十七条热镀锌作业现场必须保持清洁,循环利用废料,减少资源浪费。
第十八条作业人员必须定期参加环保知识培训,增强环保意识,掌握环保操作技能。
锌熔铸工艺操作规程1 范围本规程包括锌生产系统锌熔铸的工艺流程、基本原理、原材料及其质量要求、工艺操作条件、岗位操作法、产品及质量要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和主要设备。
2 引用标准GB470-83 锌锭Q/QHN011-1995 热镀用锌合金锭GB8738-88 铸造锌合金锭GB2946-82 工业氯化铵GB1196-88 重熔用铝锭技术条件QJ/ZY03.03.41-94 铅电解铝锭GB467-82 电解铜GB1599-79 锑分类及技术条件GB3499-83 重熔用镁锭技术条件3 工艺流程,见图1。
4 基本原理4.1 目的将电解所产析出锌在工频感应电炉内熔化并浇铸成锭,产出符合标准的商品锌锭和合金产品。
4.2 工频感应电炉工作原理应用变压器的原理,当电炉感应加热器的一次绕组(铜线)通电时,二次绕组(锌环)产出强大的感应电流,从而使二次绕组(锌环)产生大量的热量,将析出锌加热熔化。
4.3 无芯感应电炉工作原理(略)5 原材料及其质量要求5.1 析出锌析出锌的杂质含量要求为Cu< 0.001%, Pb w 0.0028%或w 0.004%, Cd<析出锌氯化铵锌合金锭图1锌熔铸工艺流程图0.0012%, (0#锌要求),Cd W 0.0019% (1#锌要求),H2O W 0.3%,无阳极泥和其它表1 烤炉升温速度表杂物。
每吊高度不超过850mm,堆码应整齐。
5.2 铝锭配制合金用的铝锭应符合GB1196中特一级铝锭的成分要求,其中A i> 99.7%, Fe w0.16%。
5.3 金属铅配制热镀锌合金用的金属铅应符合QJ/ZY03.03.41 中化学成份要求。
5.4 电解铜配制铸造合金用的金属铜符合GB467中的化学成份要求。
5.5 锑锭5.5配制热镀锌合金用的金属铜应符合GB1599中一级锑的要求。
5.6 镁锭配制铸造锌合金用的镁锭应符合GB3499的规定。
6 操作工艺条件6.1 有芯工频感应电炉(600KW)6.1.1 炉温正常炉温控制在460~480C,扒渣时温度不低于480C,最高不超过500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