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练习试题: 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练习试题: 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练习试题: 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练习试题: 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

一、选择题

1.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1939年8月31日,希特勒签署了关于实施“白色方案”的命令。其中写道:“进攻日期:1939年9月1日。”希特勒签署该命令是为了( ) A.突袭波兰 B.进攻苏联

C.空袭英国

D.占领法国

2.1941年12月,第二次世界大战从欧洲范围的冲突转变为全球性的冲突。这一转变的标志性事件是( )

A.日军进犯卢沟桥

B.德军突袭波兰

C.日军偷袭珍珠港

D.德军入侵苏联

3.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个反法西斯国家在华盛顿举行会议……以后“联合国家”在政治上互相协商,军事上互相配合,物资上互相支援,对加速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了重要作用。材料中的“联合国家”指的是( )

A.国际联盟

B.欧洲联盟

C.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D.联合国

4.这场历时200天的会战,是苏德战争中最为激烈的战役。它不仅使苏德战场发生了根本转折,而且使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局发生了重要转折。这场会战是( )

A.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B.诺曼底登陆

C.莫斯科保卫战

D.凡尔登战役

5.下图中的历史事件标志着( )

A.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

B.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

C.德国法西斯彻底覆灭

D.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6.读下表,表格中的进程表明( )

A.各国开展局部反法西斯斗争

B.法西斯侵略扩张给世界人民带来灾难

C.二战达到了真正的世界规模

D.二战真正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7.1945年2月,罗斯福、斯大林和丘吉尔在雅尔塔举行战时第二次最高级会议。该会议( )

A.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

B.发表了《开罗宣言》,规定日本所窃取的中国领土必须归还中国

C.决定彻底消灭德国法西斯主义,战后成立联合国

D.发表了《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

8.下表是某同学对第二次世界大战部分重大事件的整理。其中,关于这些重大事件的影响,不正确的表述是( )

9.目录检索是阅读书籍的方法之一。下列标题与图中第二章内容相吻合的是( )

A.第一次世界大战

B.第二次世界大战

C.克里木战争

D.中东战争

10.在学习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成立”“诺曼底登陆”“德、日法西斯投降”等内容后,小刚有了新的认识。下列属于小刚的认识的是( )

A.大规模登陆作战是未来战争的主要形式

B.国际合作是谋求世界和平的重要途径

C.德、日法西斯投降后世界永无战争威胁

D.妥协退让会助长国际邪恶势力的气焰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1)梳理线索:下面是某同学绘制的思维导图,请你依次将其填写完整。

(2)解读材料: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老师提供了以下材料。

【文字材料】

苏德战争爆发,英美当局认识到德国法西斯入侵苏联是称霸世界的前奏,苏联如被灭亡,他们自身也难保全。因此,英、美立即宣布支持苏联,把“粉碎希特勒”作为“首要任务”,呼吁齐心协力打击法西斯。……1941年9月29日至10月1日,苏、美、英在莫斯科签订了关于美、英以武器装备供应苏联的第一个议定书。这是三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采取的联合行

动……1942年元旦,26个国家在华盛顿举行会议,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签字国保证运用自己全部军事和经济资源,反对德、意、日轴心国及其附庸;保证互相合作,不单独同敌人缔结停战协定或和约。

仅就经济方面互相支援而言,美国向其他盟国提供了总额近500亿美元的租借援助物资。英国得到最多,近300亿;苏联其次,约111亿,包括卡车约45万辆(占苏军车总量50%以上);中国约16亿。美国也从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盟国提供军需、设施、劳务、资源等得到“逆租借”达78亿美元,其中约67亿来自英国和英联邦。此外,苏联还得到英国近20亿美元的物资援助。

【图片材料】

①依据文字材料,指出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能够走向联合的主要原因。

②上述图片材料中,能反映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携手合作的是。

③结合上述材料,概括反法西斯国家在哪些领域进行了合作。

(3)分析图表

(4)反思历史

1945年10月,中、美、英、苏等国领导创建了一个国际性组织,以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防止

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请写出这一组织的名称。

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

1.A

2.C

3.C

4.A

5.D

6.D

7.C

8.D

9.B

10.B 11.(1)①德军闪击波兰②偷袭珍珠港③斯大林格勒保卫战④雅尔塔会议

(2)①打败法西斯是反法西斯国家的共同目标。

②图(d)。

③政治、经济、军事。(任意两点即可)

(3)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抗击了大量的法西斯军队;持续作战时间最长。(依据图表,言之成理即可)

(4)联合国。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试题及答案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学科期末试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1.全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全部闭卷。 2.请用钢笔或圆珠笔答题,不能用铅笔或红笔。字迹要清楚,卷面要整洁。 一、选择题(本大题25分,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要求的,请将其字母代号填入题后括号中。) 1、恩格斯说:“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恩格斯所说的“这个时代”是指…………………………………………() A. 文艺复兴时期 B. 新航路的开辟时期 C.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D.工业革命时期 2、“1492年,他获得西班牙国王的资助,率领船队横渡大西洋,到达了今天的古巴、海地等地,见到了欧洲人此前不知道的新大陆……”该材料描述的事件是……() A.达·伽马到达印度 B.迪亚士发现“好望角” C.哥伦布发现美洲 D.麦哲伦环球航行 3.今天,有的国家实行君主立宪制,这一政体的最早出现与哪部历史文献有关?()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汉谟拉比法典》 4、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相比,美国独立战争最显著的特征是………………() A、摆脱殖民统治 B、建立资产阶级证权 C、推翻封建统治 D、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条件 5.学习世界近代史时,某同学发现1804—1814年间欧洲国界发生了巨大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法国大革命 C.美国独立战争 D.拿破仑战争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教案

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德国进攻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诺曼底登陆战和雅尔塔会议 教学难点: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与雅尔塔会议的影响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2019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80周年。回首这场战争,警示战争给人类带来的伤痛和摧残! 1939年9月1日4时40分,希特勒下令以“闪电战”的方式 ,执行进攻波兰的“白色方案”。德军以其6个装甲师、4个轻装甲师和4个摩托化师为主要突击力量,在一马平川的波兰西部势如破竹般撕破了波军6个集团军约80万人组成的防线。德军闪电式的进攻使波军完全陷入了被动挨打的境地,这是波兰人,也是全世界第一次领教“闪电战”的滋味。不到一个月,波兰灭亡。9月3日,波兰的盟国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想一想: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21年后,为什么德国再一次挑起世界大战?这一场战争的结果如何?它给世界带来怎样的影响?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二战的爆发及主要战场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图文信息,从时间和空间上认识二战的爆发及主要战场的出现。 图一 图二 设问:图一是发生于何时的什么事件?该事件有何影响?图二反映了什么事件?该事件有何意义? 提示:图一是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使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图二是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归纳总结:二战爆发与主要战场 (1)局部战场: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国开始全民族抗战,中国战场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2)全面爆发:1939年9月1日凌晨,德国以“闪电战”方式突袭波兰。波兰的盟国英、法被迫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3)主要战场:随着战争的推进,出现了欧洲西线、北非、欧洲东线及太平洋等主要战场。 2.在学习上述图文材料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欧洲西线战场、欧洲东线战场和太平洋战场的战况。 目标导学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战争形势的转折 1.结合二战爆发后主要战场的战况,理解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历史意义。 设问:此漫画反映了什么历史信息?中、美、苏、英等国是如何走向联合的? 提示:反映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它的发表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 归纳总结:《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各国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相互支援,协同作战,逐渐扭转了战争的形势。 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材料,理解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和诺曼底登陆的历史作用。 材料展示:毛泽东说:“像希特勒这样的法西斯国家的政治生命和军事生命,从它出生那一天起,就是建立在进攻上面的,进攻一完结,它的生命也就完结了。” (1)毛泽东这番话是对苏德战场哪次战役的评价?运用史实佐证毛泽东对该战役的评价。 提示: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因为斯大林格勒战役后,德军元气大伤,被迫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 (2)教师在上述材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讨论总结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历史意义。 提示: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此后,苏军连续进攻,扭转了苏德战场的形势。 (3)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诺曼底登陆”图片信息,讲述诺曼底登陆的概况。 【图解战役】 目标导学三:雅尔塔会议及战争结束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史料,认识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的内容与影响。 设问:图片再现了哪一历史事件?图片中前排左起的三位人物是谁?说说该事件的积极影响。 提示:雅尔塔会议;图片中前排左起的三位人物分别是丘吉尔、罗斯福、斯大林;进一步协调了盟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行动,加速了战胜德、日法西斯国家的步伐。 归纳总结:教师指导学生采用分组形式自主学习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的相关内容,小组代表展示成果。 2.阅读教材和史料,了解德、日法西斯投降的史实,评价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设问:日本法西斯是何时投降的?为了加速日本投降,美、苏是如何对日本作战的?日本投降有何历史意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

九年级下历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45分) 1.二战前夕法西斯国家十分嚣张的主要原因是()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崩溃 B.西方大国一味推行绥靖政策 C.轴心国的军事力量强大 D.国际联盟没有约束作用 2.慕尼黑阴谋的产生的最大危害是() A.使绥靖政策达到了顶峰 B.导致捷克斯洛伐克亡国 C.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D.使德国把战争矛头指向苏联 3.二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 A.日本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战争 B.德国突然袭击波兰 C.英法对德国宣战 D.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 4.法国迅速败亡的原因中,不包括() A.长期推行绥靖政策 B.开战后没有及时抓住有利战机 C.德军绕过坚固的马其诺防线 D.英法联军在敦刻尔克大溃退 5.法西斯德国未能击败英国的原因中,不包括() A.新首相丘吉尔采取了坚决抵抗的政策 B.德国空军经受不住巨大的损失 C.英吉利海峡使德国精锐陆军无能为力 D.苏德战争的爆发牵制了德军 6.标志着二战扩大到全世界规模的事件是() A.苏德战争的爆发 B.意大利参战 C.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D.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7.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关键是() A.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B.反法西斯国家在实力上超过法西斯国家 C.美苏之间社会制度矛盾的消除 D.法西斯成为各国人民的共同敌人 8.雅尔塔会议的内容中,不包括() A.战后对德国进行军事占领 B.在德国西部开辟第二战场 C.苏联决定在击败德国后参加对日作战 D.决定在战后建立联合国 9.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是() A.莫斯科战役 B.斯大林格勒战役 C.意大利投降 D.诺曼底登陆 10.苏德战争与太平洋战争的相似点是() ①法西斯国家都采取了突然袭击的战术②战争初期都经历了不利的局面③都导致了战争的规模扩大④战场的转折都发生在境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1.标志着法西斯集团开始瓦解的事件是() A.意大利投降,退出战争 B.阿拉曼战役中,意大利军队投降 C.英美军队在诺曼底登陆 D.德国宣布投降

人教版九年级上下册历史试题及答案

总分核分人 注意事项:1. 本试卷共8页,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A.《权利法案》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拿破仑法典》6、喜欢足球的同学可能听说过“解放者杯”,“解放者杯”的冠军与下 列哪位历史人物有关() A、玻利瓦尔 B、章西女王 C、圣马丁 D、华盛顿 7、工业革命最早出现的部门() A、棉纺织业 B、交通运输业 C、采矿业 D、冶金业 8、马克思诞生的标志是() A、《人权宣言》的发表 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C、巴黎公社成立 D、共产主义者同盟成立 9、美国内战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是因为() A、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B、满足了人民对土地的要求 C、消除了种族了歧视 D、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 10、日本明治维新中为加强中央集权而采取的措施是 ( ) A、文明开化 B、废番置县 C、充许土地自由买卖 D、发展近代工业 11、关于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的思想表述不正确的是() A、反对君主专制 B、强调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 C、批判天主教会的黑暗 D、彻底批判资产阶级革命 12、一战后签订了许多条约,下列条约有损中国利益的是() ①凡尔赛和约②五国条约③四国公约④九国公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3、世界历史上第一次消灭了人剥削了人的制度的革命是() A、俄国十月革命 B、美国独立战争 C、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4、1923年,上海《晨报》公布了一次社会调查结果,对两种社会制 度的态度所占比例数据如下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①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中国人对西方资本主义很失望 ②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带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③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二位令中国人羡慕

九下历史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知识点和练习

九下历史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知识点和练习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及主要战场 二战全面爆发标志: 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英、法被迫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二战的主要战场: 东方主战场:七七事变后,中国全民族抗战,中国战场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欧洲西线战场:1940年德国进攻北欧国家。5月,进攻法国,意大利趁火打劫。 欧洲东线战场:1941年6月,德国向苏联进攻。10月苏联赢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太平洋战场: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战争的转折 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国代表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签字国保证使用自己的全部军事和经济资源,对德意日及其仆从国作战,相互合作,决不单独同敌人停战议和。

《联合国家宣言》发表的意义: 《联合国家宣言》发表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 二战的转折: 1942年7月至1943年2月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苏联胜利,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1943年9月,墨索里尼政府垮台,意大利无条件投降。1944年6月,美英盟军登陆法国诺曼底,开辟欧洲第二战场。雅尔塔会议及战争结束 雅尔塔会议: 时间地点:1945年2月,在雅尔塔召开会议。 参加国及代表:美、英、苏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 会议主要内容:会议决定彻底消灭德国法西斯主义,战后德国由美、英、苏等国实行分区占领;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苏联承诺在欧洲战事结束后3个月参加对日作战。 波斯坦会晤: 时间:1945年7月 会晤国:美、英、苏 主要内容:重申了雅尔塔会议关于处理德国的精神,并以中、美、英三国的名义发表了敦促日本投降的《波斯坦公告》,重申了《开罗宣言》的条件必须实施。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期末综合试卷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期末综合试卷(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入下表相应序号内) 1、人类早期文明最先诞生于亚非地区的大河流域,重要的有①古代埃及文明②古代两河流域文明③古代中国文明④古代印度文明。下列有关它们的文明成就,搭配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①金字塔和象形文字 B、②汉谟拉比法典和楔形文字 C、③分封制度和青铜文明 D、④种姓制度和《天方夜谭》 2、东罗马帝国的都城是在() A、君士坦丁堡 B、迦太基 C、克里特岛 D、亚历山大 3、“条条大路通罗马”、“身在罗马,就像罗马人一样行事”,这些西方谚语可以转意为成语“殊途同归”、“入乡随俗”。从历史文化的角度看,这些西方谚语的形成说明了()A、罗马帝国为了向外扩张修建了许多道路B、当时有很多外国人在罗马学习、生活 C、罗马帝国的征服和统治充满着暴力 D、罗马文化渗入到它统治过的广大地区 4、下列关于世界三大宗教诞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 B、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 C、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 D、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5、历史学家认为:地中海区域以其独特的自然地理和人文风貌为孕育西方文明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下列历史现象,能够说明这一观点的有①爱琴文明发源于克里特岛②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形成③西欧城市的兴起④文艺复兴运动产生()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6、下列图片中,具有典型西亚地域风格的建筑是() 7、文艺复兴时期,涌现出了许多杰出人物。其中被誉为“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的是 A、荷马 B、达·芬奇 C、但丁 D、莎士比亚 8、1688年发生在英国的宫廷政变推翻了国王的专制统治,其发动者主要是 A、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B、北方资产阶级和南方种植园主 C、富裕商人和银行家 D、苏格兰人民和议会军 9、美国独立战争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 A、英国殖民者的殖民压迫 B、莱克星顿枪声 C、北美13个殖民地宣告脱离英国独立 D、萨拉托加战役 10、表明法国大革命高潮结束的事件是 A、攻占巴士底狱 B、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 C、法国击退外国军队的进攻 D、罗伯斯庇尔等人被推上断头台 11、拿破仑是历史上最富传奇色彩也是最富争议的人物之一。下列有关他的叙述,与史实不符的是

第二次世界大战简介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损失最惨重的一次战争,是一场空前的浩劫。 在这场决定人类命运的生死大搏斗中,先后有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参战,波及二十亿人口(占当时世界人口的百分之八十),战火燃及欧、亚、非、大洋洲和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 作战区域面积为两千两百万平方公里,交战双方动员兵力达一点一亿人,因战争死亡的军人和平民超过五千五百万,直接军费开支总计约一点三万亿美元,占交战国国民总收入的百分之六十至百分之七十,参战国物资总损失价值达四万亿美元。 战争把世界分为两大阵线:参加反法西斯同盟国家方面的有中、苏、美、英、法等五十国,参加法西斯国家集团的有德、意、日等七国。在亚洲,中国战场担负着反对日本侵略者的主要任务。在欧洲,苏德战场为主要战场。 中国是抗击日本侵略的主战场。据不完全统计,在日本侵略军的屠刀下,中国死伤人数达三千五百万,占二次大战参战国死亡总人数的百分之四十二。其中,死亡人数达两千一百万,仅南京大屠杀就死亡三十万人以上。按一九三七年的比价计算,日本侵略者给中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一千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五千亿美元。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和重要的历史贡献。 苏联是抗击德国法西斯的主战场,二战参战国蒙受的全部损失中有百分之四十一是苏联的损失。据俄罗斯公布的材料,苏联在一九四一年到一九四五年卫国战争期间,因战争死亡两千七百万人,其中苏联红军牺牲八百六十六点八四万人;物质损失按照一九四一年的价格计算达六千七百九十亿卢布。 美国和英国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核心成员,它们也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付出了重大代价。据战史材料,美国共有四十多万人在二战中丧生,英国有二十七万军人在战争中死亡。

2020最新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教案

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 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重要战役;了解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的过程;理解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产生的影响;了解雅尔塔会议的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概括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和平来之不易;认识到世界人民团结合作的重要性;树立为人类和平和进步事业作贡献的人生理想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战役、雅尔塔会议;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和影响 教学难点:雅尔塔会议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939年9月1日4时40分,希特勒下令以“闪电战”的方式,执行进攻波兰的“白色方案”。德军以其6个装甲师、4个轻装甲师和4个摩托化师为主要突击力量,在一马平川的波兰西部势如破竹般撕破了波军6个集团军约80万人组成的防线。德军闪电式的进攻使波军完全陷入了被动挨打的境地,这是波兰人,也是全世界第一次领教“闪电战”的滋味。不到一个月,波兰灭亡。9月3日,波兰的盟国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想一想: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21年后,为什么德国再一次挑起世界大战?这一场战争的结果如何?它给世界带来怎样的影响?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二战的全面爆发及主要战场 1.阅读教材和材料并结合上一课《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前法西斯德国的侵略扩张示意图》,引导学生分析德国突袭波兰的原因,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爆发) 材料展示:到1939年时,我们当然有力量摧毁波兰一国。但无论在1938年还是在1939年,实际上我们从来无力抗拒这些国家的联合攻击。我们在1939年之所以没有溃败,那只是因为,当我们进攻波兰时,在西部与23师德军对峙的将近110个师的英、法军队完全没有动作。

九年级历史中考热点材料题汇总(人教版)

(1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民网、新浪网等组织了一次关于“五四精神”的网络调查。受访者中,40.2%选择“爱国主义”,23.4%选择“民主精神”,20.8%选择“科学精神”,15.6%选择“创新精神”。 (1)据材料一,你认为五四精神的主旋律是什么?(3分)五四运动在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有怎样的地位?(3分) 材料二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这次会议被称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同年10月,红军胜利到达陕北。长征的胜利,保存和锻炼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骨干,预示着中国革命新局面的开始。 (2)遵义会议为什么被称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5分)据材料二,概括长征胜利为中国革命做出的重大贡献。(2分) 材料三美国《时代》周刊一直以其对中国革命的特殊关注而受 到世人注目。1949年2月7日,毛泽东的图像首次出现在《时代》 周刊封面上(见右图)。 (3)据材料三,指出《时代》周刊选择毛泽东为封面人物时中 国革命的主要形势。(2分)图中“民主统一”是毛泽东等共产党 人对中国革命的追求,你认为其实现的标志是什么?(2分) (2009·山东)以下这些珍贵的图片,从不同的角度见证 了历史。仔细观察,完成相关问题。(10分) 图一图二图三图四 (1)请依次写出以上图片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名称。(4分) (2)请你任选其中的一幅图片,简述它所反映重大历史事件的基本史实及其历史意义。(6分) 近代以来,中国的仁人志士为实现国家的独立和富强,不懈追求,历经艰辛,终于探索出一条民族复兴之路。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 1862年清政府设立的“京师同文馆”,以培养外语翻译和外交人才为宗旨。学生最多时达120人,主要学习外文,聘有外籍老师任教。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World War II,简称二战)。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以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轴心国( 及芬兰、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4万多亿美元付诸流水。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以美国、苏联、中国、英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与进步而告终。 国家领袖 轴心国 国家人物职务政党 德国阿道夫·希特勒德意志第三帝国元首兼任德国 总理 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纳粹 党) 意大利贝尼托·墨索里 尼 意大利王国首相意大利国家法西斯党 日本裕仁日本天皇大本营·日本皇室 同盟国 国家人物职务政党 美国富兰克林·罗斯福美国总统民主党 英国温斯顿·丘吉尔英国首相保守党 中国蒋中正(蒋介石)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主席中国国民党 苏联约瑟夫·斯大林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苏联共产党 根本原因 一、是由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加剧引起的。经济上,一战后德国不甘心《凡尔赛条约》对其的严惩和限制,(军队中没有100名以上的年轻人,没有总参谋长,没有重炮或军用飞机,没有超过9840吨级的舰只,这些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凡尔赛条约给德国的规定,其目的是在德国将世界卷入灾难而遭到惩罚后,永远不能再对任何国家产生武装威胁;随着失败带来的经济危机,以及马克的下跌,大范围的失业,德国也不能对任何国家产生经济或贸易上的威胁。但 在1932年的选举中,德国国社党赢得37%选票,阿道夫·希特勒被任命为总理。实际上在1924年出版的《我的奋斗》一书中他毫不隐晦自己的计划,就已很清楚地阐明了奋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测试题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月考历史试卷 (范围:世界历史下册) 1. 1917年7月,俄国彼得格勒工人、士兵举行游行示威,要求“全部政权归苏维埃”。带领他们实现这一目标的是() A.列宁B.斯大林C.赫鲁晓夫D.戈尔巴乔夫2. 20世纪20年代,从本国国情出发实行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来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人物是() A.邓小平B.毛泽东C.马克思D.列宁3.1932年,某政要指出:“世界近两年正在倒退,各国……采取危及世界和平的猜疑、恐惧和威胁的态度。”出现这一形势的主要原因是() A.同盟国和协约国军事对峙B.严重的经济危机波及世界 C.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D.慕尼黑会议割让苏台德 4.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我们到底有没有实质的进步,不在于富的人更富,而在于贫穷的人也能有足够的生存来源。”为解决穷人的生存来源问题,提高就业率,他采取的“新政”措施是() A.大力整顿银行B.兴办公共工程C.调整劳资关系D.缩减农业产量 5.20世纪30—40年代,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主要因素是() A.宗教纷争B.美苏争霸C.法西斯势力的侵略D.地区冲突 6.德国入侵波兰后,许多人提出了疑问:“他们(指英国、法国)扔出了两个‘小孩’(指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再扔出另一个‘小孩’(指波兰)给‘狼群’以求躲避灾难的政策还能有收益吗?”材料中的“政策”应是() A.殖民主义扩张政策B.委任统治政策C.绥靖政策D.“冷战”政策 7.下列哪些事件使第二次世界大战扩大() ①德国进攻波兰②德国入侵苏联③日本偷袭珍珠港④诺曼底登陆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8.斯大林曾经说过:“这次行动按其计划的周密、规模的宏大和行动的技巧来说,在战争史上还从来没有过类似的先河。”它“迫使希特勒德国在两个战场上同时作战”。斯大林所说的“这次行动”最直接的结果是() A.斯大林格勒战役取得胜利B.法国光复C.意大利投降D.攻克柏林 9 A.经济持续高速发展B.经济实力超过美国 C.成为第二经济大国D.成为世界政治大国 10.如今许多欧洲人正逐渐从“我是法国人”或“我是意大利人”转变为“我是欧洲人”。能够反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二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50分) 1、大化改新的根本原因是 A.日本四分五裂,人们渴望统一 B.落后的奴隶制度严重的阻碍着日本社会的发展 C.改革派积极提倡D.孝德天皇掌握了政权 2.7世纪中期,在日本发动宫廷政变取得成功的改革派代表的是 A.奴隶主阶级的利益B.地主阶级的利益 C.农民阶级的利益D.资产阶级的利益 3.下列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 ①穆罕默德兵临麦加城下②穆罕默德病逝 ③穆罕默德带领信徒出走麦地那 ④穆罕默德出家隐修 A.④③①②B.④③②①C.③①④② D.①②③④ 4.大化改新是日本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主要是因为 A.建立中央集权的国家 B.把部民转为平民 C.废除了世袭制,以才选官 D.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收取赋税 5.伊斯兰教历元年与下列哪个历史事件相关? A.穆罕默德兵临麦加城下 B.穆罕默德病逝 C.穆罕默德带领信徒出走麦地那 D.穆罕默德出家隐修。 6.根据史料探究历史的真谛是学习历史的目标之一。对上图(9世纪日 本人的作品)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中国的书法艺术受到日本人的喜爱 B.日本人没有自己的文字 C.中日文化交流较为密切 D.作者可能是谴唐使 7.对西欧城市说法不正确的是 A.西罗马灭亡后,西欧城市衰亡了 B.西欧城市是在教会或世俗封建主的领地上产生的 C.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市民阶级形成了 D.西欧城市多为政治中心,规模很大 8.对西欧封建社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西欧进入封建社会比中国晚近1000年B.西欧封建主重视教育、文化发达 C.西欧封建社会存在严格的封建等级制D.在精神、文化领域神权高于一切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东罗马帝国也叫拜占廷帝国②14世纪末奥斯曼土耳其兴起③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500年,东罗马帝国灭亡④东罗马被奥斯曼土耳其所灭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10..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的最大的日耳曼人国家是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测试题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 测试题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南方古猿属于完全形成的人? B、火的使用是人类进化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 C、直立行走是人类进化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 D、早期智人的出现,现在人种的差异显现出来 ( )2下列关于母系氏族时期社会状况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只知其母不知其父 B、妇女占主导 C、主要从事农业和畜牧业 D、财产共有共同劳动平均分配 ( )3、亚非大陆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的标志是: A、金字塔 B、木乃伊 C、种姓制度 D、汉谟拉比法典 ( )4、周杰伦歌曲《爱在西元前》的歌词写道:“古巴比伦王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刻在黑色的玄武岩,距今已经年”请推算: A、三千七百 B、两千八百 C、一千八百 D、一千七百 ( )5、世界上首先出现统一国家的大河流域是:

A、尼罗河流域 B、两河流域 C、黄河流域 D、印度河流域 ( ) 6、这里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也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摇篮,这里是指: A、古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希腊 D、古罗马 ( ) 7、下列选项中能够体现古代奴隶制民主政治特征的是: A、金字塔 B、木乃伊 C、种姓制度 D、雅典伯利克里统治 ( )8、进入古代印度后建立种姓制度的是什么人: A、西亚苏美尔人 B、中亚雅利安人 C、东亚蒙古人 D、非洲埃及人( )9、如果你是古代印度的商人,你属于哪一种性: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 ( )10、雅典在公元前594年进行了着名的改革,建立了民主政治,领导人是: A、梭伦 B、伯利克里 C、屋大维 D、凯撒 ( )11、下列对雅典民主政治高峰时的描述,错误的是: A、文化发达 B、经济繁荣 C、教育兴盛 D、全体居民有权参政 ( )12、根据下列第一组的内在联系,选择能使第二组成立的答案: 一组:伯利克里--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二组:()--罗马帝国的建立 A、亚历山大 B、斯巴达克 C、凯撒 D、屋大维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教案

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德国进攻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诺曼底登陆战和雅尔塔会议 教学难点: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与雅尔塔会议的影响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2019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80周年。回首这场战争,警示战争给人类带来的伤痛和摧残! 1939年9月1日4时40分,希特勒下令以“闪电战”的方式,执行进攻波兰的“白色方案”。德军以其6个装甲师、4个轻装甲师和4个摩托化师为主要突击力量,在一马平川的波兰西部势如破竹般撕破了波军6个集团军约80万人组成的防线。德军闪电式的进攻使波军完全陷入了被动挨打的境地,这是波兰人,也是全世界第一次领教“闪电战”的滋味。不到一个月,波兰灭亡。9月3日,波兰的盟国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想一想: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21年后,为什么德国再一次挑起世界大战?这一场战争的结果如何?它给世界带来怎样的影响?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二战的爆发及主要战场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图文信息,从时间和空间上认识二战的爆发及主要战场的出现。 图一图二 设问:图一是发生于何时的什么事件?该事件有何影响?图二反映了什么事件?该事件有何意义? 提示:图一是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使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图二是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归纳总结:二战爆发与主要战场 (1)局部战场: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国开始全民族抗战,中国战场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2)全面爆发:1939年9月1日凌晨,德国以“闪电战”方式突袭波兰。波兰的盟国英、法被迫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3)主要战场:随着战争的推进,出现了欧洲西线、北非、欧洲东线及太平洋等主要战场。 2.在学习上述图文材料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欧洲西线战场、欧洲东线战场和太平洋战场的战况。 目标导学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战争形势的转折 1.结合二战爆发后主要战场的战况,理解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历史意义。 设问:此漫画反映了什么历史信息?中、美、苏、英等国是如何走向联合的? 提示:反映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它的发表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 归纳总结:《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各国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相互支援,协同作战,逐渐扭转了战争的形势。 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材料,理解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和诺曼底登陆的历史作用。 材料展示:毛泽东说:“像希特勒这样的法西斯国家的政治生命和军事生命,从它出生那一天起,就是建立在进攻上面的,进攻一完结,它的生命也就完结了。” (1)毛泽东这番话是对苏德战场哪次战役的评价?运用史实佐证毛泽东对该战役的评价。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将所选答案(字母)填写到第II卷卷首所给出的答题栏内。 1、根据人的体貌特征,世界上的人类主要分为三大人种。形成人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B.不同的饮食习惯 C.不同的心理素质D.不同的劳动方式 2、我们熟知的“金字塔”是古埃及国王的陵墓,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因形似汉字“金”而得名 B.因用黄金堆砌而得名 C.是国王权力的象征D.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3、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时曾制定了一部成文法典,其主要目的是 A.保障公民利益 B.发展社会经济 C.维护奴隶主利益 D.健全民主制度4、“我们的政体并不与其他人的制度相敌对。我们不模仿我们的邻人,但我们是他们的榜样。我们的政体可以称为民主政体,因为行政权不是掌在少数人手里,而是握在大多数人手中……”这段话赞美的是 A.伯利克里的统治 B.亚历山大的统治 C.屋大维的统治 D.恺撒的统治 5、罗马与地中海西部强国迦太基进行三次布匿战争的直接目的是 A.消灭迦太基人 B.掠夺资源与奴隶 C.提高军队战斗力 D.争夺海上霸权6、推动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日本统一 B.宫廷政变 C.大化改新 D.孝德执政 7、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 A.资产阶级 B.市民阶级 C.地主阶级 D.农民阶级 8、现代竞技体育中设置“马拉松长跑”,最初是为了纪念哪次战争中的英雄?A.特洛伊战争 B.希波战争 C.波罗奔尼撒战争 D.罗马的扩张战争 9、罗马帝国曾一度辉煌,令人神往,故有“条条大陆通罗马”一说。那么,今天你是怎样理解这一谚语的准确含义的? A.入乡随俗 B.四通八达 C.殊途同归 D.流连忘返 10、小说及电视剧《西游记》中描述的“如来佛”这一角色,其原型来自于历史人物 A.乔达摩?悉达多 B.耶稣 C.真主安拉 D.宙斯神 11、中东和平进程举步维艰,这一地区有一座城市最为敏感,因为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把它奉为各自的圣地,这一圣地是指 A.麦加 B.麦地那 C.耶路撒冷 D.巴格达 12、“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地球”这句话所蕴含的物理知识是 A. 运动产生力 B. 杠杆可以省力 C. 受力面积越小,承受压强越大 D.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成正比 13、下面是一位同学准备自编剧本中的一段:一位商人慕名来到了①文艺复兴的发源地英国,拜会了②文艺复兴的先驱莎士比亚,探讨了③但丁的悲剧《哈姆雷特》,他们还欣赏了④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你认为剧本中应该修改的

最新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教案

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 1.知道二战的爆发及主要战场,了解苏德战争、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及其影响,知道在亚洲战场,中国牵制大部分日本陆军,是二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2.理解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是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从而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和团结合作的精神,树立为人类和平和进步事业作贡献的人生理想。 3.了解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二战的转折点,通过分析其重大意义,提高深入分析问题的能力。 4.知道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公告,理解为取得二战根本胜利,不同性质的国家之间的合作。 5.二战以法西斯国家的失败而结束,通过分析认识到战争的残酷,明白和平的重要性。

二战的进程和影响。[来源:学§科§网Z§X§X§K]二战胜利的原因。

图示法、情景创设法、材料分析法、归纳总结法、引导式教学。 1课时。 (一)设置情景导入主题 二战全面爆发初期,英、法在西线对德国“宣而不战”。法国人称之为“奇怪的战争”,德国人称它为“静坐战”,英国人称它为“假战争”。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战争?它带来什么危害? (二)自主学习梳理新知 1.1939年__月____日,德国突袭____,__、____被

迫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__全面__爆发。 2.1940年4月,德国进攻北欧的__丹麦__、挪威。不久,__荷兰__、比利时投降。5月,德军突入__法国__北部,直逼英吉利海峡,意大利也对法宣战。接着,德军对__英国__实施了猛烈的轰炸。 3.1941年6月,__莫斯科保卫战__的胜利,粉碎了德军__不可战胜__的神话。 4.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美国海军基地__珍珠港__。次日,美、英对日宣战,德、意也对美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__最大规模__。 5.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__华盛顿__签署《__联合国家宣言__》,以后又有21个国家在宣言上签字。《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__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__。 6.1943年2月,苏联人民取得__斯大林格勒__保卫战的胜利,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__转折点__。1943年9月,__墨索里尼__政府垮台,意大利宣布无条件投降。1944年6月,美、英盟军成功登陆法国诺曼底,开辟了__欧洲第二战场__。 7.为协调盟军行动,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__雅尔塔__召开会议。会议决定,战后德国实行__分区占领__;成立__联合国__;苏联承诺在欧洲战事结束后3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1945年7月,美、英、苏三国首脑在__波茨

【知识梳理】部编版九下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及主要战场 二战全面爆发标志: 1939 年 9 月 1 日,德国突袭波兰,英、法被迫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二战的主要战场: 东方主战场:七七事变后,中国全民族抗战,中国战场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欧洲西线战场:1940 年德国进攻北欧国家。5 月,进攻法国,意大利趁火打劫。 欧洲东线战场:1941 年 6 月,德国向苏联进攻。10 月苏联赢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太平洋战场:1941 年 12 月 7 日,日军偷袭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战争的转折 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1942 年 1 月,美、英、苏、中等 26 国代表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签字国保证使用自己的全部军事和经济资源,对德意日及其仆从国作战,相互合作,决不单独同敌人停战议和。 《联合国家宣言》发表的意义: 《联合国家宣言》发表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 二战的转折: 1942 年 7 月至 1943 年 2 月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苏联胜利,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1943 年 9 月,墨索里尼政府垮台,意大利无条件投降。 1944 年 6 月,美英盟军登陆法国诺曼底,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雅尔塔会议及战争结束 雅尔塔会议: 时间地点:1945 年 2 月,在雅尔塔召开会议。 参加国及代表:美、英、苏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 会议主要内容:会议决定彻底消灭德国法西斯主义,战后德国由美、英、苏等国实行分区占领;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苏联承诺在欧洲战事结束后 3 个月参加对日作战。 波斯坦会晤: 时间:1945 年 7 月 会晤国:美、英、苏 主要内容:重申了雅尔塔会议关于处理德国的精神,并以中、美、英三国的名义发表了敦促日本投降的《波斯坦公告》,重申了《开罗宣言》的条件必须实施。 德国投降: 1945 年 5 月 8 日,德国无条件投降。 日本投降: 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 月 2 日,签署投降书,二战结束。 二战胜利的规模及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

新人教版2019届九年级历史上学期半期考试试题

四川省德阳市2018届九年级历史上学期半期考试试题 (请按序号填涂选择题:先思想品德,后历史)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4分。) 13.有人认为,中世纪以来的西方政治发展史,权力中心经历了从神权到王权,又从王权转到民权的过程。总体上来看,“从王权转到民权”开始于 A.14世纪 B.17世纪 C.18世纪 D.19世纪 14.右图反映了近代某一国家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状况。这一革命使该国 A.成为了亚洲强国 B.取得了民族独立 C.走上了殖民道路 D.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15.这次战役是世界史上著名的战役,它扭转了整个战争的局势,是北美英属殖民地十三州独立战争的转折点。它不仅增强了美国人民争取胜利的信心,也为美国人民抗英斗争创造了有利的国际条件。这次战役是 A.列克星顿枪声 B.萨拉托加战役 C.凡尔登战役 D.斯大林格勒战役 16.《大国崛起》中提到:拿破仑战争是大革命的继续,拿破仑帝国是法国革命的最后阶段。它不仅敲响了几个世纪以来在欧洲居于支配地位的“王朝秩序”的丧钟,而且使欧洲大陆各国面临罗马帝国崩溃以来最为严重的霸权威胁。这段材料说明拿破仑战争 ①是法国大革命的组成部分②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 ③侵害了被侵略国家的利益④被欧洲反法联军打败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7.在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三部重要文献,下列有关它们的评述,正确的一项是 A.都是为反对本国封建统治而颁布 B.分别是英、法、美三国的历史文献 C.都使本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 D.都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思想

18.随着封建社会的衰落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17~18世纪,欧美主要国家发生了社会巨变。这一巨变主要是指 A.自由、平等思想确立 B.完成了工业革C.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D.出现了殖民帝国 19.在英国、美国、法国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中出现过一些法律性质的文献,其中标志着资本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在本国正式确立的是 ①《权利法案》②《独立宣言》③《1787年宪法》④《人权宣言》 A.①③ B.②④ C. ①④ D. ③④ 20.比较和评价历史人物,是历史学科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克伦威尔、华盛顿、拿破仑作为资产阶级政治家,其历史作用的相同之处是 A.推动了政治民主化 B.推翻了殖民统治 C.推翻了封建统治 D.赢得了民族独立21.《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和《拿破仑法典》代表着人类民主文明历 程的重要成果。下面对四部文献特点的归纳,正确的是 A.《权利法案》三权分立原则的充分体现 B.《独立宣言》以法律形式限制君主的权力 C.《人权宣言》马克思称“第一个人权宣言” D.《拿破仑法典》资产阶级国家第一部民法典22.右图是近代英国城乡入口变迁表,导致出现这种变迁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光荣革命”的发动 B.殖民扩张的开展 C.工业革命的推动 D.自由贸易的拓展 23.19世纪中期,英国的煤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 二,是美国的7倍,德国的8倍,法国的近10倍,生产能力比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总和还要多。这主要得益于英国 A.光荣革命的进行B.圈地运动的扩大 C.殖民扩张的加强D.工业革命的开展 24.一位科学家认为电是人类迄今为止所能找到的妙不可言的,极为能干的新仆人,这位“极为能干的新仆人”被广泛地应用于生活领域开始于 A.工业革命 B.第二次工业革命 C.第三次科技革命 D.第一次世界大战 25.交通工具伴随科技的进步而不断发展。人类社会进入汽车时代开始于 A.文艺复兴时期B.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C.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D.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26.某历史学家认为“19世纪80年代,世界交通领域里的一场革命源于一种新动力的发明”。这里所说的“一种新动力的发明”是指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间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间· 战争起因·世界大战前奏·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世界大战的结局、影响和特点。 1939~1945年以侵略者德日意法西斯轴心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国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这场战争给人类带来极大灾难,其结果以美、英、苏、中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和平与进步而告终。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生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德、日、意法西斯国家实行侵略扩张,争夺世界霸权所挑起的,经过多次局部战争逐渐演变而导致全面战争。 战争起因 德、日、意等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所确立的法西斯政权及其侵略扩张,是这次世界大战的根源。 法西斯政权建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按照英、法、美等主要战胜国的意志确立了凡尔赛 战败的德国不甘心于《凡尔赛和约》给予的严厉惩罚和约束。战胜国意大利因未能获得英、法许诺的领土而不满,另一个战胜国日本扩张要求日益强烈。由于德、日、意等国的实力很快得到恢复和加强,要求重新瓜分世界,成为英、法、美等国的对手。随着1929~1933年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帝国主义制度的各种基本矛盾重新尖锐化并愈演愈烈,以致发展到诉诸战争。20世纪20、30年代,在意大利、德国和日本相继兴起以极端民族主义和极权主义为核心内容的法西斯主义势力和运动。1922-华盛顿体系所确立的国际秩序,从而形成对世界和平的严重威胁。 战争策源地形成德国从1933年起加速扩展军事工业。1934年秘密突破《凡尔赛和约》对其军队的限额。1935年正式重建空军,实施义务兵役制,秘密颁布《国家防御法》。1936年3月7日,德国宣布废除《洛迦诺公约》和《凡尔赛和约》的有关规定,派兵进入莱茵非军事区。早在1935年秋德国国防军即已开始制订代号为红色的对法作战计划、入侵奥地利的奥托方案和进占捷克斯洛伐克的绿色方案。纳粹德国成为主要的和最危险的欧洲战争策源地。1936年10月,德、意签订柏林协定,形成柏林-罗马轴心。意大利成为欧洲战争策源地的组成部分。 1927年,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召开东方会议,确定武力侵占中国,进而征服印度、南洋群岛、中亚细亚和小亚细亚以至欧洲的侵略扩张总纲领。从1931年起,日本对中国发动并逐步扩大局部性侵略战争。1936年制订向太平洋地区及西伯利亚的扩张目标和对美、苏、中、英等国作战的具体方针。日本成为挑起世界战争的远东战争策源地。 3个法西斯国家在对外扩张和发动侵略战争的过程中结成侵略集团。1936年11月25日,德、日两国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次年11月6日意大利参加该协定。 世界大战前奏 20世纪30年代,法西斯国家多次发动局部战争。日本首先在亚洲燃起战火,揭开世界战争的序幕。 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战争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三省。翌年3月建立“满洲国”傀儡政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