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服务中微信公众平台的应用与发展
- 格式:pdf
- 大小:1.51 MB
- 文档页数:2
中医药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信息推送服务分析文/浙江中医药大学图书馆 吕星杰 李露芳 董宇豪 田蓉《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教高〔2015〕14号)指出,高校图书馆应不断拓展和深化服务,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积极采用新媒体,开展阅读推广等文化活动。
微信公众平台在2012年8月正式上线,中医药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从2014年9月开始开通信息推送服务,发展至今已经有6年多时间。
本研究对全国24所中医药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的信息推送服务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其发展现状,为提高图书馆公众平台的信息推送服务质量提供建议与借鉴。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2020年7月教育部公布的全国高等学校名单中的24所公办本科中医药高校作为调查对象,对其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的基本情况和信息推送服务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包括公众号类型、首次推送时间、推送次数、推文数量、阅读量、在看数、精选留言数、热门推文等。
调查时间为2020年8月。
(二)研究方法。
通过智能手机微信客户端的搜索功能,以“中医药高校全称+图书馆”作为关键词检索微信公众号并关注;同时,作为补充和验证,前往各中医药高校图书馆的官方网站,在官网中查找其微信公众号二维码并扫码关注。
总共查找到28个微信公众号,详见“表1”。
统计2019年9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之间的各微信公众号图文消息推送次数、推文数量、阅读量、在看量、精选留言数量等数据,利用Excel 2010进行数据的记录、汇总、排序和筛选。
【摘要】本文对全国24所中医药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的信息推送服务进行全面调查分析。
发现其信息推送服务中存在着中医药特色不鲜明、中医药科研内容比较少、互动性比较差等问题。
建议通过设置中医药特色专栏,弘扬中医药文化;丰富推文内容,优化推文形式;嵌入读者互动版块,加强互动交流等途径,优化公众平台的信息推送服务。
【关键词】中医药;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信息推送表1 微信公众平台基本情况和图文消息推送情况(按推文总数排序)序号微信公众号名称类型首次推送时间推送次数推文总数总阅读量1云南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订阅号2014.12.2250108257302浙江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订阅号订阅号2014.11.1087106623673山西中医药大学图文信息中心服务号2016.06.011584158664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服务号2015.04.211681228625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订阅号2015.09.223880193446江西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服务号2017.03.301577284677辽宁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服务号2014.12.191673338928广州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服务号2015.01.061668456779甘肃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订阅号2016.06.0647601189210长中图书馆订阅号2015.12.0836*******11河南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服务号2015.09.3016552931812成都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订阅号2015.05.133********13安徽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订阅号2019.04.1044461371314福建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服务号2014.10.2412431946515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订阅号2016.10.1231411325216湖南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服务号2014.12.181********17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订阅号2016.06.152********18广西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服务号2019.06.21927515519贵州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服务号2015.03.0411*******20河北中医学院图书馆订阅号2018.04.2419197430第 91 页2021/1 (下) 总第355期序号21 22 23三、微信公众平台信息推送服务优化策略全国中医药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的信息推送服务内容丰富,平台利用率较高,推送次数、推文数量较多,推文的质量、影响力较高。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创新改革探究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新媒体环境已成为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重要平台。
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进行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创新改革,成为当前高校图书馆工作中的重要课题。
在这一背景下,本文将探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创新改革,以期为高校图书馆工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1.构建数字化阅读平台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可以构建数字化阅读平台,将馆藏资源转化为电子资源,并通过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向学生提供。
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可以在图书馆内获取电子资源,还可以在校园的任何地方进行阅读,提高了学生的阅读便捷度和积极性。
2.开展线上阅读推广活动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短视频等新媒体平台,高校图书馆可以开展线上阅读推广活动,例如举办读书分享会、开设在线阅读课堂等。
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吸引更多学生参与到阅读中来,并且可以在新媒体平台上传播阅读文化,树立图书馆在学生中的形象。
3.打造个性化阅读服务传统的图书馆服务往往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阅读需求,而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等手段了解学生的阅读习惯和兴趣,从而提供个性化的阅读服务。
图书馆还可以利用新媒体平台向学生推送个性化的阅读推荐,提高学生的阅读参与度。
4.利用移动应用增强阅读互动高校图书馆可以开发移动应用,将馆藏资源、阅读活动等内容整合在一起,为学生提供便捷的阅读功能。
移动应用还可以提供阅读评价、评论、互动等功能,增强学生之间和图书馆之间的阅读互动,培养学生的阅读氛围。
在改革创新的思路指导下,一些高校图书馆已经开始了新媒体环境下的阅读推广实践探索。
以某高校图书馆为例,该图书馆利用微信公众号开设了“图书馆阅读周”活动,每周定期推送阅读推荐、阅读分享等内容,吸引了众多学生的阅读兴趣。
该图书馆还开发了移动应用,为学生提供了便捷的阅读功能,并通过应用为学生推送个性化的阅读推荐。
这些举措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阅读参与度和积极性,推动了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的创新和改革。
面向读者服务的微信服务号构建中国海洋大学图书馆 王 磊针对高校图书馆在数字化图书馆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通过构建微信公众平台实现服务创新,对目前高校图书馆服务所遇到的问题进行介绍。
针对现有问题,从数据采集、框架搭建、前台设置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为读者提供更人性化的使用体验。
提高图书馆资源的使用效率,增强高校图书馆对读者的粘性。
1 引言移动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读者的阅读方式。
移动阅读正在快速取代实体书的阅读成为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高校图书馆实体书籍借阅量和进馆人数持续下滑。
数字图书馆作为传统图书馆的延伸,给读者提供了更丰富的资源和服务。
如何利用好丰富的资源为读者服务成为高校图书馆急需解决的问题。
微信作为全国最大的社交平台,拥有超过十亿的用户(百度检索,https:///s?i d=1594065271782735367&wfr=spider&for=pc)。
微信公众平台作为其中的功能模块,可以与特定群体实现文字、图片、语音等多功能的互动。
改变传统图书馆服务过程中的被动方式,为读者提供更加精准的资源和服务推送。
提高读者的使用体验,以更有效的方式利用图书馆的电子资源和服务设施。
2 项目目标图书馆是高校的数据资源中心,旨在为读者提供方便快捷的知识获取方式。
本项目的主要目标是构建一体化的资源获取平台读者服务平台。
数据中心搭建在本地服务器,读者可以通过微信服务号这个入口,快速的获取所需要的资源和服务。
微信服务号是读者访问图书馆资源的重要入口,也是高校图书馆推送资源和服务的重要方式。
高校图书馆将图书馆现有的资源和服务集中到微信平台,利用微信服务号的强大的功能和大量的用户,通过功能菜单的设置、自动回复消息的处理等方式,为读者提供更加丰富的图书馆服务,拉近图书馆和读者之间的距离。
微信服务号功能定位偏重于服务交互。
认证后可以每个月发送4条群发消息,群发消息可以直接推送到用户的一级页面。
微信服务号最重要的功能是定制模板消息的发送和一对一交流。
数字化应用82图书情报\2018年第8期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建设SWOT 分析田光林 张艳花青岛大学图书馆,山东 青岛 266071摘要:图书馆服务也从PC 机走向智能手机终端,图书馆的移动服务从利用各种搜索引擎实现,发展到微博等,再到现在的微信图书馆、图书馆APP 等方式,随时随地地享用图书馆服务已经成为读者的一种生活状态,利用这些方式进行图书馆服务已经成为图书馆员的一种工作状态,而且使用手机进行阅读也是读者的一种日常需求,所以将服务送到读者身边,是图书馆服务在发展中的一种必然趋势。
本文用SWOT 方法对高校图书馆使用微信公众平台的优势与劣势,机遇与挑战进行分析,从中找出不足,提出对策,希望为图书馆读者服务做一补充,对进一步改进读者服务方式,拓宽服务内容提供有力帮助。
关键词:图书馆;微信;SWOT 分析 中图分类号:G258.6;G250.71 高校图书馆应用微信公众平台的现状(1)微信的人群使用率调查:100%的高校大学生在使用;老年人也有20-30%等等。
(2)微信公众平台适用于各种移动终端:微信已经实现了主流手机、平板操作系统以及PC 、iMAC 端的全平台覆盖,能够在2G 、3G 、4G 、WiFi 等移动网络环境下流畅使用。
(3)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的使用情况:2014年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的调查:2014年1月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13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81.1%,调查显示84.7%的大学生正在使用微信[1]。
2016年的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的调查:2016年11月份,本文作者通过全国大学库,对中国48家985高校图书馆、128个211高校图书馆(含48个985高校图书馆)的微信图书馆公众账号进行了调查,这些高校图书馆均已经申请公众账号。
2 微信公众平台的SWOT 分析:2.1 优势(Strengths )2.1.1微信本身的优势微信具有支持跨通信运营商、跨操作系统平台、通过网络快速发送免费(需消耗少量网络流量)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的功能优势,也可以使用服务插件进行组织、交流、宣传等。
图书馆微信平台应用存在问题及对策【摘要】利用智能手机获取信息已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手机作为第一大上网终端的地位更加巩固。
本文调查了国内图书馆微信平台的应用现状,分析图书馆利用微信开展微服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措施。
【关键词】微信;微服务;图书馆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Wechat Platform Application in LibraryTAO Ye LI Yang(Liaoning University Library,Shenyang Liaoning 110036,China)【Abstract】Acquiring information by the smart phone has become a part of people’s life,the position as the first big internet termina for the mobile phone is more consolidated.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application situation of domestic library wechat platform,analysises the problems that the library uses wechat to carry out micro-service.At last,it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Key words】Wechat;Micro-service;Library0 引言2014年7月21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32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5.27亿,首次超越传统PC使用率,手机作为第一大上网终端的地位更加巩固[1]。
移动媒体时代高校图书馆微信平台的服务应用徐彩霞(镇江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魏启宇(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摘要】伴随移动媒体时代的到来和3G技术的迅猛发展,微信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化媒体,成为继微博之后又一高效的服务应用。
尽管有少数高校图书馆在微信内容呈现以及关注度上有一定的收获,但是大多数高校微信普遍存在着建设缺失、缺乏管理、发布内容单一、互动性差等问题。
论文针对高校图书馆微信使用中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微信;高校图书馆;平台建设【Abstracts】With the coming of mobile media era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3G technology,micro message as a new social media, becomes an efficient platform service application following the micro-blog in the university library.Although a handful of university library in the micro message content presentation and attention must be on the harvest,most universities'WeChat generally are lack of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Their publishing content is single,and their interaction is poor.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solving measures aim-ing to the above problems.【Keywords】WeChat;University library;Platform construction1概说微信1.1微信的由来微信(WeChat)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款免费手机通信软件。
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号运营策略分析摘要: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新媒体的出现使得媒体内容的生产传播、媒体使用场景得到了巨大的变革,网络媒体进化到万物皆媒的“众媒时代”。
企鹅智酷发布显示,超过九成微信用户每天都会使用微信,半数用户每天使用微信超过1小时。
而对于伴随中国互联网一起壮大的“00”后大学生,微信成为表达、情感交流的常态化渠道,如何更好地通过网络新媒体引导大学生思想行为成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
关键字:高校微信公众号;内容分析;运营策略;WCI指数微信公众号在高校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尤其受高校青年学生的青睐,成为了传递信息,凝聚情感的重要平台。
根据中国新媒体指数系统收录,全国现在2156[1]所高校申请了微信公众号,定期发布校园资讯,运营策略不同,传播效果也参差不齐。
通过分析公众号运营现状,借鉴国内外研究经验,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号运营方应准确定位,重视内容,加强团队建设,有针对性地进行运营改善。
一、有特点的校级新媒体定位有特点的校级新媒体定位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号必须准确找到自身定位,明确其存在的意义,最大化地发挥其作用,实现更好地应用目的。
(一)目标用户高校微信平台的用户由在校师生、校友、学生家长、关心学校的社会人士组成。
作为主要用户的在校生基数大、需求广,其满意度是公众号的主要考核标准。
即将入学的新生则是新用户,容易信任学校媒体且需要帮助指导。
毕业生校友则是潜在用户,对公众号的服务功能需求不大,但出于怀旧对母校消息保持敏感。
(二)运营服务目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的根本目标是开展学生思想引领与成长服务活动。
因此,高校微信公众平台要以“主流性与草根性并重,思想性与娱乐性并重,观念引导与行动实施并重,服务学校与服务学生并重,立足校园与放眼社会并重”[2]为原则,不断发展成为全新的传递校园信息的主流媒体。
二、需求导向的内容分析高校微信公众号在内容推送上的共同特征是信息为主,服务为辅。
(一)内容构成:1.其他媒体上曾发布过的内容。
2021年3月第6期总第472期内蒙古科技与经济Inner Mongolia Science Technology&EconomyMarch2021No6Total No472中国高校图书馆服务发展窥探——基于疫情期“985工程”高校馆微信平台数据张冈U(安康学院图书馆,陕西安康725000)摘要:以"985工程”高校馆微信公众号2020年2月的827条数据信息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图书馆公共危机下服务的主要类型、主要内容、主要做法或特色进行了调查,总结了疫情下高校图书馆服务特征,提出了中国高校图书馆发展建议,希望为高校图书馆内涵化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服务;疫情中图分类号:G25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6921(2021)06—0156—03'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 V,简称“新冠(疫情无疑是2020年人类面临的最大公共卫生危机,疫情使整个社会经济受到强烈震动,引起全球性恐慌+为遏制疫情扩散,月27日我国教育部对部属各高等学校做出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的决定+2月5日教育部印发疫情防控期间做好高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指导意见+图书馆作为高校的知识中心、学习中心、文化中心,是高校师生学习、科研、教学的重要支撑+延迟开学、居家隔离、在线教学等国家系列抗疫举措为图书馆资源的实力、服务的应变力、创新力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服务对象场所的改变令高校图书馆的服务重点首次从校内转向校外+对疫情期高校图书馆服务进行调研是一次对特定危机下图书馆服务的全新考察,不仅能对常态化下图书馆服务评价形成有效补充,让业界对高校图书馆服务的能力及服务中彰显的责任与担当有更清晰的认知,而且可以更好地发现图书馆服务存在的问题,切实提升图书馆的服务水平,促进高校的全面发展+1疫情期图书馆服务面临的机遇及挑战疫情期间,大量中外文期刊、博硕论文数据库、电子图书、电子教材、专业数据库、研究平台、在线课程资源库、专家讲座、科研软件或工具等实施限期免费+一方面,资源种类的增多及师生使用权限的放宽为高校图书馆远程保障师生学术需求提供机遇+另一方面,居家隔离、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科研目标的紧迫性等让师生对图书馆有了前所未有的依赖,为图书馆提供了一次向外界全面展现自身服务的机会+相较于机遇,疫情期图书馆服务面临的挑战更大+①师生居家隔离,延迟开学让图书馆丧失了先前读者服务中的空间和纸本借阅优势;②一些图书馆的特藏或有访问权限的资源如何远程访问;③海量的免费资源(包括试用资源)如何精准、有序、有效地呈现在师生面前;④师生居家学习、教学、科研中的常见问题有哪些,难点在哪里,需求有什么,所有图书馆对此都缺乏经验;⑤面对隔离中师生普遍存在的紧张、无聊等不良情绪,图书馆如何凸显价值引领及人文关怀+2疫情期高校图书馆服务现状调查2.1研究方法笔者选取'85工程”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2020年2月的827条数据信息的文本内容为研究对象+一方面,这些图书馆资源相对多样,数字服务在类型及规范等方面经验相对丰富,对国内高校图书馆具有较好的示范引领作用+另一方面,微信服务逐渐成为高校图书馆内涵深化与外延扩展的重要着力点,1-,微信公众号已经成为各高校图书馆对外进行资源及服务推广宣传的重要平台+微信公众号2月的数据信息基本可以全面反映疫情初期图书馆服务的开展状况,具有一定的可信度+同时,微信的“阅读(在看”等功能可以为从读者角度考察图书馆服务提供参考+2.2图书馆服务的主要类型、主要内容、主要做法对827条数据信息的文本内容按照侧重点进行归类整理,发现疫情期高校图书馆的服务主要集中在疫情期图书馆管理服务、数字资源保障服务、学科服务、信息素养教育服务、文献传递服务、查收查引查新服务、阅读推广服务、特殊群体服务、疫情知识及专题推广服务、舒压抗疫服务及其他11个方面+具体内容及特色或创新服务如表1所示+收稿日期!020—09—21作者简介:张刚"967—),男,硕士,高级工程师(・156・张刚・中国高校图书馆服务发展窥探——基于疫情期“985工程”高校馆微信平台数据2021年第6期表12020年2月“985工程”高校图书馆服务的主要类型、主要内容、特色服务一览服务类型服务内容标题数主要做法或特色管理服务图书馆抗疫责任人安排、资源保障安排、资源管理安排、服务安排、馆员学习安排、馆员动向管理安排、馆舍卫生安排及图书馆服务具体多样的联系方式纸质图书管理方面实行逾期图书延期或不处罚办法,一些图书馆还推出纸质图书预约通借服务、馆藏纸质图书电子版委托服务*送书到楼”服务+服务咨询基本实行“在线馆员+智能解答”的全天候实时咨询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特推出“五个咨询服务通道、八个服务热线”的线上咨询服务数字资源保障服务学科化服务对校内馆藏资源或限期免费的中外文期刊、博硕数据库、报纸、电子书数据库或平台等的远程访问方式、文献343获取方式、资源推介、使用技巧的整理推送学科服务、专利服务、教学支持服务、122科研支持服务等信息素养教育服务专业文献检索的技巧12资源种类方面,结合图书馆现有资源,紧抓限期免费机遇,大量推送知网.Science Direct、WebofScience、Taykr>Fon:等常见大型数据库,并为用户提供灵活多样的访问方式$包括WebVPN、反向代理、客户端VPN.CARSI联盟认证访问、邮箱注册访问等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为学校每个学科准备了学科资源大礼包+浙江大学连续做了十二期专利微课堂,助力师生专利撰写及申报+教学支持服务一方面集中在对中外文电子教材教参的推送及多途径向出版社、图书进出口公司争取各类教参资料开放权限,另一方面注重对线上教学平台及课程平台的筛选、推送,重视为教师网课建课提供咨询服务+科研支持服务方面集中在全球科研最新资讯、科研数据管理工具、文献管理和论文写作工具、知识服务平台、专业数据库在线培训、学校ESI数据信息的推介等注重讲座直播形式的文献检索教育的开展,如厦门大学图书馆连续推出5期文献检索直播讲座,力图让师生从数据库、专业文献、论文选题与写作、电子文献等方面提升检索能力文献传递服务文献传递费用、文献传递方式通过Mb:、读秀、特别是CASHL等多种平台竭力实现师生中外文文献传递服务免费+北京大学图书馆对于国外机构获取的非免费文献,将补贴力度从70%提升至100%查收查引查新服务查收、查引、科技查新服务的开展方式网上提交申请,不提供盖章纸本证明+北京大学图书馆推出则推出盖章纸本证明错峰取件服务阅读推广服务好书推荐、读书打卡、品读经典、书单分享、书评征集、有声阅读、导师荐90书、扫码阅读等新冠病毒防控知识相关的图书成为阅读推广的热门书籍+打卡成为图书馆激励师生阅读的普遍方式+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疫情期交大学生阅读行为调查问卷、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为'5+5”阅读计划荐书、浙江大学图书馆通过《怎样读经典)讲重读之法、中山大学图书馆以经典电影的城市为线索进行好书荐购、武汉大学图书馆以馆员有声阅读的方式进行医学相关书籍的推广、吉林大学图书馆推出电子书扫码阅读系列和阅读导师荐书系列活动特殊群毕业生学位论文检测或检测系统推体服务荐服务、毕业生求职服务等论文查重或论文检测是各高校图书馆对毕业生普遍开展的服务+山东大学图书馆针对毕业生求职推出职前线上培训、职来职往”线上书展等2020'众创营”活动+东南大学图书17馆为外籍师生提供一份英文版的图书馆24小时电子资源服务指南+华南理工大学图书馆为师生家长进行了学校抗疫工作的介绍,南京大学图书馆为有报考南京大学的高三学生进行了南京大学相关情况的详细介绍疫情知识及专题数据库推广服务疫情知识科普、疫情信息打假、冠状病毒国际研究动态、新型肺炎数据库推介、疫情专题讲座、疫情文献汇总46复旦大学图书馆通过“网红”教师张文宏为师生进行疫情防控科普、西北工业大学图书馆通过暖心手绘为师生宣传防疫知识、中山大学、吉林大学等图书馆持续推送新冠病毒的研究资讯、专题数据库及医药专辑,图书馆为师生了解疫情、研究疫情、防控疫情提供全面、详尽的保障舒压抗疫服务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缓解师生疫情期的不良情绪各高校图书馆创造性地开展了音乐、书画、观影、诗歌、品茶、美食、健身、服装设计、学习打卡、口语比赛等多种抗疫活动+天津大学图书馆推出了系列音乐赏析及馆员美食分享活动+西北工业大学图书馆推出馆员瑜伽课程教学+武汉大学图书馆推出战役故事、平安寄语书信征集活动+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推出新学期蜕变计划之云学习打卡大赛其他服务图书馆节日祝福、节气介绍、图书馆的官方公告或新闻等武汉大学图书馆的“有书不惧隔离,方舱阅读抗疫一武汉大学图书馆捐赠刊物近万册助19力抗疫(疫情防控冲锋在前/图书馆党员突击队筑牢社区战'疫,防线(图书馆员赵子龙:我在雷神山做志愿者”注:“标题数”指图书馆微信公众号中与服务类型相关的标题信息的数量(・157・总第472期内蒙古科技与经济3疫情下高校图书馆服务特征及发展建议3.1高校图书馆服务特征3. 1.1高效性、合作性特征+面对疫情期师生远程访问的问题$985工程”高校图书馆通过校内部门协作、向出版社、数据库商争取、对限期免费资源进行持续发现、整理、推送等方式,快速形成师生对数字资源多途径访问、免费获取的新局面+与数据商的协商、争取、开通CARSI、CASHL,馆际互借、文献传递等则体现了合作共享在高校图书馆资源保障服务中重要性+3. 1.2实用性、科学性特征+为教师在线教学提供优质教材、教参、网课平台及相关问题咨询,针对毕业生的职前线上培训服务、论文检测服务等,为学科发展提供专业资源、资讯礼包,全球科研前沿资讯、科研数据管理工具、文献管理和论文写作工具、知识服务平台、学校ESI数据信息统计,这些服务的开展充分体现了图书馆学科化服务的实用性+浙江大学图书馆连续12期的专利微课堂、武汉大学图书馆由馆员参与的“有声阅读”系列、吉林大学图书馆“扫码阅读”系列、天津大学图书馆闭馆日子里的音乐系列等表明我国高校馆的服务不再流于表面,开始向深度方向发展+“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疫情期交大学生阅读行为调查问卷('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为35+54阅读计划荐书(浙江大学图书馆通过《怎样读经典)讲重读之法”则体现了高校馆在阅读推广热的过程中不断进行客观、理性的思考+3.1.3创新性及人本性特征+创新是一个组织保持竞争优势的核心要素+服务创新是图书馆在技术变革等危机下提升图书馆影响力的重要途径+形式多样的阅读推广服务、疫情知识的科普服务、舒压抗疫服务、北京大学图书馆的“送书到楼”服务、错峰取件服务都是高校馆不断追求创新的表现+逾期图书延期或不处罚、文献传递免费、在线馆员+智能解答”的全天候实时咨询及上述创新性服务的开展同时也是高校馆以人为本服务理念的体现+特别是武汉大学图书馆作为疫情暴发的重灾区除了为师生提供全方位服务外,还为方舱医院捐赠书刊、为社区抗疫提供支援,馆员赵子龙更是深入雷神山抗疫一线充当志愿者+其中“图书馆员赵子龙・我在雷神山做志愿者”微信阅读数为6570,在看数为195,均高居2月微信公众号的榜首+这种深入一线的社会援助服务不仅是以人为本的大爱体现,更在引起师生强烈共鸣中,促进了图书馆影响力的提升+3.1.4资源趋同性及学科化服务的单一性明显+调查发现,各高校馆所推送的资源信息具有高度相似性+知网‘Science Direct A Web of Science A Pro-quest等常见的中、外文数据库是各高校馆集中推送的数据库,只有少量高校馆在疫情期关注到国内特藏资源的推介,其中同济大学图书馆推送了复旦大学民国书刊库,南京大学图书馆推送了上海图书馆的开放家谱资源+资源推介趋同性背后的深层原因应该是资源建设战略的趋同性,这也一直是国内高校馆资源建设的隐忧+数据商的不断涨价,出版总量的飞速增长,各馆资源的趋同化等不仅是一种浪费,更无法支撑一流学科、一流大学建设所需的资源需求,所以,这一问题值得业界深思+学科化服务的统计数据与学科化服务的丰富内涵相比则表明,围绕教学、科研支持开展的专业教材、教参、网络课程资源的推介、教学平台的选择、搭建、专题学科咨询整理、推送等服务实用性虽强但深度上还不够,还需要结合师生需求做更深入的拓展+人文社科是哲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简称,是国家“软实力”的核心元素,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⑵+广度方面,学科化服务内容过于集中在理工科,对于人文社科拓展服务等几乎没有涉及+3.2中国高校图书馆发展建议3.2.1多措并举加大资源保障力度,纸电同行,重视特色馆藏资源建设提升图书馆资源保障竞争力+①加强对开放获取资源的整理和推送;②加大图书馆与外界的合作,让图书馆在共享中进一步扩大资源容量,提升资源的保障力度;③积极借助或加入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联盟、CADAL、CALIS、CASHL、CARSI等文献集成平台实现资源的多方获取;④纸电同行,重视特色馆藏资源建设+3.2.2以实用性为基础,科学推进学科化服务向广度和深度发展+以教学、科研支持服务为例+教学支持服务除疫情期常见的电子教参、在线教学、MOOC学习支持服务内容外,可进一步向嵌入式课程教学服务、协作学习支持服务、学术顾问服务延伸+科研支持服务除科学数据服务外,可以向科研成果转化、科研评价、一流学科科研人才团队服务延伸+广度方面则应该向社会科学数据管理及社会科学信息服务的人文社科拓展+3.2.3秉持以人为本,强化服务创新+以人为本、服务创新作为我国高校馆的基本服务理念已经深入到服务的方方面面,与之前的坐等上门相比,高校图书馆服务已经取得大的进步+“送书到楼(、错峰取件、形式多样的舒压抗疫服务、疫情知识科普服务等不仅是以人为本理念的体现,也是创新服务的结果+但图书馆服务影响力普遍偏低的事实也在提醒中国高校馆服务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而继续秉持以人为本,强化服务创新是高校馆唯一的选择+[参考文献&「1"贾文龙”高校图书馆微信服务发展现状及传播影响力研究——基于"双一流”建设高校的调查与分析图书馆学研究,2018,(11):57〜67.!"任平”高校图书馆人文社科学科服务的思考和实践——以清华大学图书馆哲学学科服务为例图书情报工作,2018,62(24):27〜35.・158・。
“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乎台运营量化研究杨晓丰(湖北医药学院,湖北十堰442000)[摘要]从“双一流”图书馆微信公众号中海量推文数据爬取为起点,建构成一条完备的从公 众平台推文数据采集、数据特征抽取、传播指标算法实现到数据分析解读的实证路线3并从公众 号活跃度、公众号推文接受和认同度、公众号活跃粉丝预估、微信传播指数等几个维度对“双一 流”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运营开展深入剖析,依据数据提出其运营建议。
[关键词]微信公众平台高校图书馆推文接受度推文认同度微信传播指数[分类号]G2511引言近年来,我国图书馆相继开通了微信公众号,据清博大数据平台统计有4 633个图书馆公众号。
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将微信公众号运用到图 书馆服务工作中,由此催生出了微服务模式。
针 对现有研究缺少从定量角度分析我国高校图书馆 微信公众平台运营,特别是缺少将长期、海量公众 号推文的特征数据当作研究对象的情况,笔者提 出了完整且可重复利用的公众平台推文数据采 集、数据特征抽取、传播指标算法实现与数据解析 的实证方法。
运用上述客观数据提出了契合图书 馆公众平台运营的建议,以期为高校图书馆公众 平台的运营推广提供数据参考和现实依据。
2研究过程2.1研究对象和数据采集笔者选取国内42所“双一流”大学图书馆公 众平台作为研究对象,由于中国农业大学图书馆 没有开通公众平台,所以无法采集。
在微信中手 动添加这41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图书馆公 众平台,利用python(脚本语言)爬虫收集2019年9 月1日-2020年3月31日内6668篇公众平台推文 的标题、url链接、阅读量、在看数等(数据采集时间为2020年4月1日)。
并将其推文的数据以字典形 式数据结构储存在数据库(Mongo DB)里,同时采 集了公众号中的认证信息、标签信息、功能信息、账号主体、账号主体包含的公众号信息。
2.2研究指标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研究主要通过公众号 活跃度、推文接受和认同度、微信传播指数、活跃 粉丝预估等几个指标进行研究。
基于微信的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设计与实现探索摘要:本文主要研究基于微信的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深入讨论了建设基于微信的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平台的可行性,并对其实现方案进行了分析,认为基于微信的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平台切实可行,能够进一步提高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水平。
一、可行性分析1.微信微信(Wechat)是腾讯公司在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基于网络的语音、文字、图片、视频聊天软件,最初的设计目的是提供一款可以发语音类的QQ聊天软件,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WIFI覆盖面积的扩大,脱离移动通信运营商数据服务的微信开始尝试开展更多业务,如朋友圈、公众号、附近的人、摇一摇、钱包、红包、快捷支付、腾讯游戏。
通过大而全的业务整合,微信提供的服务已经涵盖了人们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
截止2015年,微信每月活动用户达5.49亿,用户覆盖200多个国家,入驻微信公众账号的品牌也逾800万个,微信支付用户4亿左右,智能手机装机量超过90%。
微信公众平台是腾讯公司比较成功的业务模块,每一个人和机构都能够创建一个公众账号,并将编辑的信息群发给目标群体,公共号能够在服务器上接收用户的反馈信息并回复,信息处理全部在开发者服务器上进行,公共平台只负责信息封装和传播,外界不能读取和操作服务器上的数据,数据库安全性很高。
2.搭建图书馆微信服务平台的可行性(1)服务需求。
我国图书馆最早从2013年开始推出移动信息服务,现阶段,越来越多的图书馆都开始推出移动信息服务,信息服务成为图书馆重要的发展方向和新的服务形式。
微信作为一种全新的整合式移动应用,有着信息多样化、用户群体年轻化、高学历、运营稳定、社交属性强的优势,尤其是在高校等年轻人聚集的地方,微信的覆盖面十分惊人,成为年轻人重要的信息获取和接收渠道。
图书馆作为信息服务中心,建立一个顺应时代的信息服务中心,对提高图书馆信息服务质量有着很大帮助。
(2)服务可行性。
现阶段,微信公众号已经超过800万用户,虽然尚缺乏固定模式,但是在其他行业,微信公众号已经成为营销主阵地,有了成熟的运营经验。
微信在图书馆的应用及前景
赵宏
【期刊名称】《甘肃科技》
【年(卷),期】2016(32)4
【摘要】基于智能移动通信工具的微信覆盖了90%以上的智能手机,它已不仅仅只是一个充满创新功能的手机应用,而是人们应用最为普遍的信息交互工具,在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高校图书馆作为信息服务与咨询的部门,利用大家普遍使用的微信开发新的信息服务领域、拓宽宣传渠道、让读者更方便的利用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是图书馆在新的技术环境中发展与生存的需要.微信在图书馆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利用它,图书馆可为读者提供OPAC查询、参考咨询、资讯推送、检索数据库资料、了解自习座位实况,并预约座位和研讨室、荐购和提供基于位置等的各种服务.
【总页数】3页(P83-85)
【作者】赵宏
【作者单位】兰州理工大学图书馆,甘肃兰州73005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58.6
【相关文献】
1.图书馆微信小程序的应用现状及前景分析 [J], 陈君;吴冰;王金森
2.浅议微信在图书馆的应用前景 [J], 马骥
3.公共图书馆微信平台的建设与应用——以太原市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建设为例 [J], 阎冰
4.高校图书馆微信小程序应用研究——"图书馆知识大闯关"微信小程序开发实践[J], 杨焕昌
5.公共图书馆微信平台的建设与应用——以太原市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建设为例 [J], 阎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教务工作中的应用与研究——以沈阳大学为例作者:刘冠男来源:《办公室业务》 2017年第8期文/沈阳大学教务处刘冠男【摘要】新媒体技术提供的高效、快速、互动的信息推送模式为高校教务信息的推送提供了新的机遇,微信公众平台被越来越多的学生群体使用,合理运用该项技术,能够提高高校教务管理效率,减轻高校教务管理压力,优化教务整体工作流程。
【关键词】微信工作平台;高校教务;动态信息;沈阳大学随着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快速发展以及智能手机在学生群体中的普及应用,微信和校园微信公众平台被越来越多的学生群体使用,合理运用该项技术,能够提高高校教务管理效率,减轻高校教务管理压力,优化教务整体工作流程。
为了顺应时代发展,迎合当代大学生的需求,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建立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高校微信公众平台(一)微信公众平台的发展及现状。
2012年8月,腾讯公司在微信的基础上新增加了一个功能模块——微信公众平台。
此功能模块一经推出,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可以建立一个微信公众号。
这个微信公众号可以实现与被关注群体在图片、文字和语音方面的全方位沟通与互动。
随着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快速发展以及智能手机在学生群体中的普及应用,微信和校园微信公众平台被越来越多的学生群体使用,其在学生工作、教务工作中的作用也愈加凸现出来。
(二)微信公众平台的功能和特点。
微信公众平台具有三大功能:消息管理和推送功能、多重编辑功能和自动统计分析功能。
在微信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功能模块理所当然也具有微信软件所具备的消息管理和推送功能,平台通过群发,向所有关注它的用户推送消息,也可以查看关注用户三天内的回复消息;平台可以设置简单的话语自动回复,也可在开发模式下获得较多数量的接口权限,进行个性化设置;平台可以根据自身需要随时查看关注微信用户的数量、增长趋势、用户的地理分布、性别比例、图文消息的阅读人数、送达及转发人数等等。
微信公众平台具有三大特点:丰富的推送内容、便捷的操作方式和高效的人际交流。
高校图书馆数字化服务平台的建设与推广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图书馆数字化服务平台的建设和推广逐渐受到广大用户的关注。
这一平台的建设不仅能够提升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和效率,还可以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促进图书资源的共享和交流。
本文将从平台的建设与推广两个方面,探讨高校图书馆数字化服务平台的重要性和发展前景。
一、高校图书馆数字化服务平台的建设高校图书馆数字化服务平台的建设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需要综合考虑技术、资源和管理等因素。
以下是几个关键的步骤和要点:1. 技术支持和平台架构:图书馆数字化服务平台需要有可靠的技术支持和先进的平台架构。
这包括建设强大的服务器系统、安全的网络环境、高效的数据库管理和优质的软件开发与维护。
2. 资源整合和数字化处理:高校图书馆拥有丰富的纸质书籍和期刊,数字化服务平台要能够将这些资源进行整合和数字化处理。
通过数字化技术,用户可以通过平台在线阅读、检索和下载图书馆的藏书资源。
3. 用户权限与操作系统:平台需要为不同的用户提供不同的操作权限和操作系统。
例如,学生、教师和研究人员可以根据其身份在平台上进行不同的操作,如借阅图书、提交论文和参与学术讨论等。
4. 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在建设数字化服务平台时,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是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
图书馆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用户的个人信息和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
5. 用户体验和界面设计:平台的用户界面设计应简洁、直观,方便用户进行操作和导航。
用户体验的改善能够提高用户的使用欲望,增加平台的流量与用户粘性。
二、高校图书馆数字化服务平台的推广一旦数字化服务平台建设完成,图书馆需要积极推广和宣传,使更多的用户了解和使用这一平台。
以下是几种推广方式和策略:1. 多渠道宣传:利用图书馆的网站、微信公众号、校园广告、邮箱推送等多种渠道,向学生、教师和研究人员宣传数字化服务平台的功能和优势。
定期发布数字化平台的最新资讯和使用技巧,吸引用户的关注与参与。
收稿日期:2021-03-20作者简介:简义瀚(2000 ),男,2018级本科生,研究方向为计量㊁统计;范国斌(1982 ),男,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金融计量㊂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影响力多维度评价及效果分析简义瀚㊀范国斌(西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㊀四川成都㊀611130)摘㊀要:[目的/意义]为高校图书馆管理微信公众号和监控数据提供参考㊂[方法/过程]通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基于发布㊁阅读㊁在看㊁点赞等多维度的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影响力评价体系,对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的活跃度㊁传播度㊁互动度进行评价,并根据方差累计贡献率选取主成分并确定权重,计算主成分综合得分㊂[结果/结论]最终选取的3个主成分分别命名为读者喜爱绝对指标㊁发布数量指标和读者喜爱相对指标㊂使用主成分分析进行多维度评价能更好地反映客观情况,也更加具有科学性,值得推广使用㊂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主成分分析;多维度评价中图分类号:G206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doi:10.3969/j.issn.1005-8095.2021.06.015Multi-dimensionalEvaluationandEffectAnalysisontheInfluenceofWeChatOfficialAccountsinUniversityLibraryJianYihan㊀FanGuobin(SchoolofStatistics SouthwesternUniversityofFinanceandEconomics ChengduSichuan611130)Abstract:[Purpose/significance]ThepaperaimstoprovidereferencesforthemanagementoftheWeChatofficialaccountsandmonitoringdataofuniversitylibraries.[Method/process]Withprincipalcomponentanalysis(PCA) thepaperestablishesamulti-di⁃mensionalevaluationsystemfortheinfluenceoftheWeChatofficialaccountsofuniversitylibrariesintheperspectivesofpublishing reading watchingandupvote carriesoutanevaluationontheiractiveness dissemination andinteraction selectstheprincipalcomponentanddeterminetheweightaccordingtothecumulativecontributionrateofvariance andcalculatesthecomprehensivescoreofprincipalcomponent.[Result/conclusion]Finallyitselectsthreeprincipalcomponentsnamedthereaderpreferenceabsolutein⁃dex publicationquantityindexandthereaderpreferencerelativeindex.Theuseofprincipalcomponentanalysisformulti-dimensionale⁃valuationcanreflecttheobjectivesituationbetter andismorescientific andworthyofpopularization.Keywords:universitylibrary;WeChatpublicaccounts;principalcomponentanalysis;multi-dimensionalevaluation0㊀引言随着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微信已不再是一个简单的聊天工具,而是许多人工作㊁学习㊁生活中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㊂微信公众号更是成为了一种主流互动营销方式㊂2021年微信的月活跃账户数已超12亿个,覆盖了中国超过95%的智能手机,微信公众号数量超过2000万个㊂许多高校图书馆也建立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平台,与学生进行信息推送和互动㊂目前研究学者对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的研究可分为定性和定量两类㊂定性方面,主要对定位模式㊁信息推送情况㊁平台建设等进行分析㊂崔薇等认为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定位包括功能定位㊁目标定位㊁文化定位㊁用户定位和主题定位五个方面[1]㊂徐春等对高校图书馆开通使用微信公众号的情况调研,发现开通认证服务号的信息推送量较小,开通订阅号的信息推送量较大[2]㊂官凤婷从受众思维的视角提出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平台建设的策略[3]㊂定量方面,主要是使用已有的影响力评价体系分析㊂吴锦辉对WCI指数排名靠前的高校图书馆微信推文内容进行分析得出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三个途径[4]㊂赵乃瑄等基于DM和ECM-IT构建模型从信息质量㊁系统质量㊁感知价值㊁正向情感因素及用户满意度五个维度评价图书馆公众号领域的用户持续3012021年6月Jun.2021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情报探索InformationResearch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6期(总284期)No.6(SerialNo.284)使用意愿[5]㊂刘佳静等利用因子分析法,发现可从用户反馈㊁后台运营㊁微博影响力㊁点赞率4个方面评价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传播力[6]㊂谭海兵调查发现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的传播影响力与其发文的数量并不完全成正比[7]㊂本文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借助清博大数据平台获取的相关指标数据,建立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影响力多维度评价体系,为相关数据监控和公众号管理等提供理论依据,并根据结果提出相关建议㊂1 微信公众号影响力指标选取1.1㊀指标选取国内外有很多学者对指标的选取进行了研究㊂杨颖等选取了3个一级指标和11个二级指标,覆盖了传播主体㊁传播媒介和传播内容三个方面[8]㊂张海涛等建立了信息影响力和情境影响力两个维度含13个指标要素的信息熵评价模型[9]㊂张思怡等对微信公众号影响力的四个层次9个指标进行层次分析[10]㊂基于以上文献的研究成果和前文论述,本文对指标的选择继续加以改进,删除关注数这一类用户指标,理由在于很多公众号具有大量的无效关注,这部分关注仅仅提供关注数量,但不参与互动和传播,故本文不选取关注数这类 假 指标,选取更能真实反应影响力的因素㊂在此基础上,为了尽可能保证全面㊁科学,以及指标数据的可获取性,对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的活跃度㊁传播度㊁互动度三个维度进行评价,最终选取了发布指标㊁阅读指标㊁在看指标和点赞指标四类影响力指标,如图1所示㊂图1㊀影响力指标体系1.2㊀数据获取本文使用的数据主要来自清博大数据平台,清博大数据作为一个全域覆盖的新媒体大数据平台,通过整合微信㊁微博㊁今日头条㊁抖音等多家新媒体平台信息为用户提供服务和数据[11]㊂本文选取了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1月31日一个月内,清博大数据平台高校图书馆榜的1722个微信公众号作为总体数据,并通过抽样选取样本进行研究㊂1.3㊀样本选取因为总体单位较多,且不同高校之间差距较大,4012021年6月情报探索第6期(总284期)如果直接使用简单随机抽样往往效果不好,抽出来的样本不一定具有代表性,故使用分层抽样,先对这1722个总体单位按照某个特征进行分类分成若干子总体,再在每个子总体中抽取少量样本,这样就能较好地代表子总体的特征,从而提高精度㊂对于高校图书馆的分类,可以根据其院校的性质分为重点大学㊁普通大学㊁独立学院和高等专科院校[12]㊂从这四类中每类随机抽取5个样本,总共得到20个样本,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㊂表1㊀原始数据表类别公众号X1/篇X2/次X3/次X4/次X5/次X6/个X7/个X8/个X9/%X10/个X11/个X12/个重点大学武汉大学图书馆282590409322988949362133500.0041083105338.7重点大学南京大学图书馆131327909214727909170131700.00629629622.8重点大学东南大学图书馆16162646816542646810161010.00434334321.4重点大学重庆大学图书馆339887329698875920590.00618118160.3重点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图书馆115400540054003330.001232323.0普通大学浙江树人大学图书馆17171124566625112456965579650.0091458145885.8普通大学西北政法大学图书馆181896002533396002857488570.0091620162090.0普通大学三亚学院图书馆19191985010451985012671260.00634334318.1普通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图书馆131014118108613096333300.00215014511.5普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图书馆427913197858824511320.0061087927.0独立学院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图书馆332598219297681232491154280.0051555143247.1独立学院四川大学锦江学院图书馆191849909262748705227122260.00472171537.9独立学院中山大学南方学院图书馆181530618170127892634600.00224723113.7独立学院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图书馆151317804118717369946930.00538137925.4独立学院西安理工大学高科学院图书馆54107621510165140.00519183.8专科院校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1917121023663312102313457113010.0111733166691.2专科院校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37259860267745115541140.0162061565.6专科院校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图书馆546155123160548280.00139387.8专科院校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14443953314034586895643320.0202010780143.6专科院校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1041696816971091610911560.00623113523.12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评价体系构建对于微信公众号影响力的评价本质上是一个综合指标的计算,现有的WCI指数便是对公众号的各个指标经过复杂的计算而得的综合指标㊂本文使用的主成分分析法,不再人为规定综合指标的各个单项权重,而是利用主成分,从实际数据中获取客观的信息,利用方差贡献率让数据自己 说话 ㊂2.1㊀数据标准化由于不同的变量存在不同的量纲,故直接用协方差矩阵进行主成分计算时,不同的变量之间不具有可比性,因此应对变量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常用的无量纲化处理方法有标准化㊁归一化㊁极差正规化等,本文采用最常用的标准化处理,用样本数据减去样本均值后除以样本方差,具体公式如下:z=x-x-Sx.其中x-㊁Sx分别表示x变量的样本均值和样本标准差㊂2.2㊀主成分分析为了全面衡量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的影响力,本文使用的指标个数较多,造成很多数据信息的重叠㊂主成分分析法可以在损失最少信息的前提下将多个指标转化为几个综合指标,转化生成的综合指标之间互不相关,保持了原指标变量的主要信息量[13],以达到降维的目的,既能简化复杂的变量研究,又能尽可能地保证精确度㊂主成分分析一共分为三步:(1)计算协方差矩阵X,由于已经进行了标准化,所以此时的协方差矩阵实际上是相关系数矩阵R㊂(2)计算R矩阵的特征值并从大到小排序,λ1,λ2, ,λn及相应的特征向量e1,e2, ,en,由此得到主成分Ti㊂(3)选取q个大于1的特征值或者选取使累计方差贡献率大于85%的前q个主成分,将原先n个变量降维至q个变量㊂本文使用SPSS25对表1的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计算相关系数矩阵如表2㊂5012021年6月简义瀚等: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影响力多维度评价及效果分析第6期(总284期)表2㊀相关系数矩阵表相关系数X1X2X3X4X5X6X7X8X9X10X11X12X11.0000.9320.511-0.0270.4780.3240.1110.3340.3570.4440.5020.075X20.9321.0000.5970.0820.5900.3240.0950.4200.1490.4090.5760.019X30.5110.5971.0000.7390.9940.8630.7260.9110.2580.8700.9790.631X4-0.0270.0820.7391.0000.7590.7590.7580.8020.1730.6520.7280.689X50.4780.5900.9940.7591.0000.8610.7290.9270.2360.8410.9710.616X60.3240.3240.8630.7590.8611.0000.9560.9490.6000.9230.8910.851X70.1110.0950.7260.7580.7290.9561.0000.8640.6570.8620.7670.933X80.3340.4200.9110.8020.9270.9490.8641.0000.4050.8190.9180.692X90.3570.1490.2580.1730.2360.6000.6570.4051.0000.5760.3400.663X100.4440.4090.8700.6520.8410.9230.8620.8190.5761.0000.9150.877X110.5020.5760.9790.7280.9710.8910.7670.9180.3400.9151.0000.700X120.0750.0190.6310.6890.6160.8510.9330.6920.6630.8770.7001.000㊀㊀根据相关系数矩阵,变量之间存在相关性,故可以使用主成分分析降维㊂如表3所示,前3个主成分特征值均大于1,且累计方差贡献率高达95%,说明前3个主成分能够含有总体的绝大部分信息㊂由图2碎石图也可以发现,第4个主成分出现了明显的拐点,从第3个主成分到第4个主成分特征值迅速下降,且从第4个主成分后特征值全部较小㊂表3㊀总方差解释表成分初始特征值总计方差百分比累积%提取载荷平方和总计方差百分比累积%18.21468.44768.4478.21468.44768.44722.05317.11285.5592.05317.11285.55931.21210.09895.6571.21210.09895.65740.2492.07597.73250.1631.36099.09260.0470.39399.48570.0260.21499.69980.0250.20699.90690.0100.08199.986100.0010.01199.997110.0000.003100.000125.892E-064.910E-05100.000图2㊀碎石图㊀㊀综上,最终选取前3个主成分,载荷矩阵如表4所示㊂表4结果表明,阅读总数㊁平均阅读数㊁头条文章阅读数㊁在看总数㊁平均在看数㊁头条文章在看数㊁点赞总数㊁头条文章点赞数㊁平均点赞数在主成分1中作用明显,这说明阅读指标㊁在看指标和点赞指标这三类反馈指标对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影响力的提高作用明显,而阅读㊁在看和点赞都是读者喜爱文章的表现,故主成分1可以命名为读者喜爱绝对指标㊂在主成分2中占比较大的是文章总数和发布次数,这说明微信公众号影响力与其发布更新推文的数量密切相关,主成分2可以命名为发布数量指标㊂另外在主成分3中,在看率占据绝对的影响地位,主成分3可以命名为读者喜爱相对指标㊂6012021年6月情报探索第6期(总284期)表4㊀载荷矩阵表变量主成分1主成分2主成分3文章总数0.1565250.5754390.284679发布次数0.1658840.6025380.037269阅读总数0.3284640.140073-0.22074平均阅读数0.270142-0.23709-0.36884头条文章阅读数0.3265060.129461-0.25554在看总数0.339061-0.109520.063583平均在看数0.312747-0.27780.129532头条文章在看数0.3306-0.02344-0.14593在看率0.183989-0.115210.737169点赞总数0.331444-0.023280.126282头条文章点赞数0.335630.10789-0.14208平均点赞数0.286427-0.313480.213709㊀㊀综合结果表明,由文章质量和吸引度决定的读者喜爱指标是对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影响力的关键影响因素,其次是文章的数量和更新频率以及在看率㊂2.3㊀计算主成分综合得分并排序根据载荷矩阵中各个主成分的特征向量及各变量的标准化数据,可以计算出每个公众号的3个主成分得分,公式如下:Fi=ai1ˑX1+ +ainˑXn.再根据3个主成分的特征值计算权重[14],公式如下:ωi=λið3j=1λj,λ=1,2,3.最终将主成分得分利用权重进行加权求和计算得主成分综合得分㊂由于原始数据进行过标准化,如果综合得分为正,表明主成分得分在平均水平以上,且得分越高,意味着该公众号的影响力越高;反之,若综合得分为负,表明主成分得分在平均水平以下,得分越低,说明该公众号的影响力越低㊂根据主成分综合得分进行排序,最终排序结果如表5所示㊂表5㊀综合得分表公众号主成分1得分主成分2得分主成分3得分综合得分排名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6.406-0.776-0.6114.3801浙江树人大学图书馆5.022-0.586-0.9153.3922西北政法大学图书馆4.495-0.268-0.4483.1213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图书馆2.6472.372-0.3522.2814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3.224-2.7363.0782.1435武汉大学图书馆1.8312.146-0.7561.6146四川大学锦江学院图书馆0.1610.899-0.4220.2317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1.0532.5372.777-0.0078三亚学院图书馆-1.2581.1260.447-0.6529南京大学图书馆-1.0430.104-0.011-0.72910东南大学图书馆-1.2840.736-0.141-0.80211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图书馆-1.4770.4000.189-0.96612中山大学南方学院图书馆-1.5680.930-0.473-1.00513重庆大学图书馆-1.479-1.888-0.062-1.40314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1.879-0.7630.169-1.46315杭州师范大学图书馆-2.2790.256-0.349-1.62216湖南农业大学图书馆-2.236-1.3750.024-1.84317中国地质大学图书馆-2.329-1.796-1.542-2.15018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图书馆-2.877-0.677-0.723-2.25619西安理工大学高科学院图书馆-3.021-0.6400.122-2.264203 评价体系对比目前常用的微信公众号影响力评价体系是清博大数据的WCI算法体系,官网最新的WCIV14.2计算公式如表6所示[15]㊂表6㊀WCI公式表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指标权重/%标准化方法整体传播力O(60%)日均阅读数R/d日均在看数Z/d日均点赞数L/d8596O=0.85ln(R/d+1)+0.09ln(Z/dˑ10+1)+0.06ln(L/dˑ10+1)篇均传播力A(20%)篇均阅读数R/n篇均在看数Z/n篇均点赞数L/n8596A=0.85ln(R/n+1)+0.09ln(Z/nˑ10+1)+0.06ln(L/nˑ10+1)头条传播力H(10%)头条阅读数Rt/d头条在看数Zt/d头条点赞数Lt/d8596H=0.85ln(Rt/d+1)+0.09ln(Zt/dˑ10+1)+0.06ln(Lt/dˑ10+1)7012021年6月简义瀚等: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影响力多维度评价及效果分析第6期(总284期)表6(续)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指标权重/%标准化方法峰值传播力P(10%)最高阅读数Rmax最高在看数Zmax最高点赞数Lmax8596P=0.85ln(Rmax+1)+0.09ln(Zmaxˑ10+1)+0.06ln(Lmaxˑ10+1)WCI={0.6ˑ[0.85LN(R/d+1)+0.09LN(Z/dˑ10+1)+0.06LN(L/dˑ10+1)]+0.2ˑ[0.85LN(R/n+1)+0.09LN(Z/nˑ10+1)+0.06LN(L/nˑ10+1)]+0.1ˑ[0.85LN(Rt/d+1)+0.09LN(Zt/dˑ10+1)+0.06LN(Lt/dˑ10+1)]+0.1ˑ[0.85LN(Rmax+1)+0.09LN(Zmaxˑ10+1)+0.06LN(Lmaxˑ10+1)]}2ˑ1.2ˑ10㊀㊀从表6可以看出,清博指数WCI有4个一级指标,每个一级指标下含有3个二级指标,WCI将日均的阅读数㊁在看数和点赞数赋予了高达60%的权重,而将这三者的篇均数㊁头条数和最高数赋予相对较小的权重,同时在阅读数㊁在看数和点赞数中,阅读指标的权重为85%,远高于在看指标的9%和点赞指标的6%㊂本文使用的主成分分析多维度评价体系使用了三个主成分,其中主成分1主要包含阅读数㊁在看数和点赞数的综合,并未将总数㊁平均数和头条数进行较大的区分,且主成分1的权重同样高达60%,而主成分2和主成分3主要包含的文章总数㊁发布次数和在看率这些指数WCI体系并未使用㊂使用以上2种算法计算完成后,对本文所选取的20个高校图书馆样本排序结果对比,如表7所示㊂表7㊀20个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综合排序表排名主成分分析多维度评价体系清博WCI体系1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2浙江树人大学图书馆浙江树人大学图书馆3西北政法大学图书馆西北政法大学图书馆4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图书馆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图书馆5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武汉大学图书馆6武汉大学图书馆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7四川大学锦江学院图书馆四川大学锦江学院图书馆8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南京大学图书馆9三亚学院图书馆中山大学南方学院图书馆10南京大学图书馆东南大学图书馆11东南大学图书馆三亚学院图书馆12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图书馆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13中山大学南方学院图书馆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图书馆14重庆大学图书馆重庆大学图书馆15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杭州师范大学图书馆16杭州师范大学图书馆湖南农业大学图书馆17湖南农业大学图书馆中国地质大学图书馆18中国地质大学图书馆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19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图书馆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图书馆20西安理工大学高科学院图书馆西安理工大学高科学院图书馆㊀㊀对比二者的结果可以发现,大多数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的排名都有些许变化,其中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的排名差距非常大,分别是第8名和第18名,在分析原始数据后发现其发布文章的数量和在看率非常高,由于数量多导致平均阅读㊁在看点赞数较小,按照WCI的公式计算其WCI指数很低,但同时在看率高说明其读者黏性较好,从多维度评价的角度来看将其排在第8名更为合适㊂使用主成分分析进行多维度评价相比常用的WCI体系具有如下优势:(1)WCI指数的定义是清博大数据团队人员主观确立的,其模型的客观性有待考证,并且其本身也在不断修改优化,而主成分分析法根据指标之间的相关系数矩阵,使用方差贡献率的大小来定权重,几乎不含有人为因素,因此更具有可靠性㊂(2)WCI指数只考虑阅读数㊁点赞数和在看数,不能完全反映公众号的影响力,而本文在此基础上增加了文章总数㊁发布次数和在看率等多维度指标,相对更加全面㊂(3)WCI指数对阅读指标赋予的权重远高于点赞指标和在看指标,意味着如果阅读很多点赞和在看很少,WCI指数会很高,然而这种情况却意味着读者对文章的认可度并不高,影响力应该偏低才对,本文的主成分分析法在数据的基础上,对阅读㊁点赞和8012021年6月情报探索第6期(总284期)在看赋予的权重差距不大,可以一定程度上弥补该缺陷㊂4㊀评价结果分析及建议由表5和表7的结果分析可以发现,综合得分排名前三的分别是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㊁浙江树人大学图书馆和西北政法大学图书馆,它们的读者喜爱绝对指标数值遥遥领先其他17个公众号,但是发布数量指标和读者喜爱相对指标却低于平均水平,这说明它们虽然发布的文章不多但却很受读者喜爱,收获了很多用户的阅读㊁点赞和在看㊂排在中间的高校图书馆在读者喜爱绝对指标上并不明显,但是往往在发布数量指标或者读者喜爱相对指标上有较大的优势,排在末尾的图书馆则是在三个指标上几乎都低于平均水平㊂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影响力建立的评价体系,能够合理地度量微信公众号真实综合影响力㊂根据上述分析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并以此对高校图书馆运营微信公众号提供参考㊂4.1㊀提高推文质量,促进心理认同基于阅读㊁点赞㊁在看数量的读者喜爱绝对指标在评价体系中占据了60%的高额权重,为了提高文章的阅读点赞在看数,高校图书馆应该尽量提高推文的质量,使其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增加学生对文章的认同感,与时事热点相结合,更加具有创新性,吸引更多用户的注意力,才能增加影响力㊂4.2㊀提高更新频率,加大宣传力度占据20%权重的发布数量指标也是一个重要因素,高校图书馆应尽量在保证文章质量的同时,增加发布文章的数量,提高更新频率,给予学生更多的优质产出,同时要扩大宣传途径,进行多样化宣传,以此提高推广度㊂当然保质保量兼得最好,若不能满足还是应该以保质为主,不能单纯为了发文章而发布一些低质内容㊂4.3㊀线上线下结合,增强互动交流高校图书馆在经营微信公众号时可以多听取读者的建议,增加与读者用户的交流沟通,其线上相比线下具有的优势也可以为学生们提供更多创新服务项目㊂5㊀结语相比已有的WCI体系,使用主成分分析进行多维度评价是一个较为有效且合理的客观评价方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㊂由于主成分分析基于样本数据,当研究对象改变时,本文建立的多维度评价体系的载荷矩阵和主成分权重不能直接使用,所以在后续推广使用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对指标的选取进一步完善和改进,并依据数据重新计算主成分和权重,才能在不同的环境下合理地评估微信公众号的影响力㊂另外,本文仅仅通过抽样选取了20个高校图书馆公众号,样本数量较少,未来的研究需要扩大样本量才能进一步提高模型的准确性㊂参考文献[1]㊀崔薇.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定位模式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1,17(6):249-250,260.[2]㊀徐春,张静.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服务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基于42所 双一流 建设高校的调研[J].图书馆学研究,2018(24):71-78.[3]㊀官凤婷.受众思维视角下的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内容建设[J].图书馆建设,2019(5):136-142.[4]㊀吴锦辉.基于微信公众号推文内容的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分析[J].情报探索,2018(12):103-108.[5]㊀赵乃瑄,刘佳静,金洁琴.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研究[J].图书馆论坛,2019,39(3):97-103.[6]㊀刘佳静,金洁琴,赵乃瑄.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传播力评价研究:以 双一流 大学为例[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9(2):40-46.[7]㊀谭海兵.湖南省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服务调查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2019(3):24-30.[8]㊀杨颖,谢媛媛,李宇啸.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号的影响力评价及实证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4(6):119-124.[9]㊀张海涛,张会然,魏萍,等.微信公众号影响力评价模型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9,63(4):23-31.[10]㊀张思怡,钟瑛.微信公众号影响力指数建构与量化评估[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1(3):71-79.[11]㊀梁少怡.基于清博指数的 两微 用户心理及行为差异分析[J].媒体融合新观察,2019(6):58-61.[12]㊀彭可美.地方普通本科分类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9(12):7-8.[13]㊀秦杨杨.基于主成分分析和K-means聚类分析的地区经济发展研究[J].中国商论,2020(4):214-215.[14]㊀杨青,刘敏榕,陈慧琪,等.基于期刊论文产出的科研机构影响力评价研究:以武夷山生物研究领域为例[J].情报探索,2020(7):96-101.[15]㊀清博智能.微信传播指数WCIV14.2.[EB/OL].[2021-03-01].http://www.gsdata.cn/site/usage-1.9012021年6月简义瀚等: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影响力多维度评价及效果分析第6期(总284期)。
133 第2卷第10期图书档案
一、引言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微信用户在逐年增长,微信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社交通信网络工具,如今微信的功能不仅局限于人们的生活应用中,在人们工作应用中也占据重要的地位。通过将微信应用于工作中,为人们带来了极大便捷,同时微信也为信息的提供与更新建立了广阔的发展平台。基于微信如此强大的网络功能,如今的高校图书馆也越来越广泛地将微信公众号平台应用在图书馆的管理与服务中,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特别是青年人是微信用户的主力军,而高校大学生正是这一群体,这为高校图书馆构建微信公众平台打下了良好的读者基础。因此高校图书馆要重视微信公众号平台这一有利契机,将应用功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体现微信公众号平台在应用中的优势,提高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效率。二、微信公众平台概述微信公众平台作为一个网络社交平台而存在,微信公众号平台可以为用户提供跨通信运营商、跨操作系统平台的信息服务,并且基于网络完成快速发送免费语音短信、视频或文字图片的任务,从而实现信息在平台的推广和传播,其覆盖范围之广,传播速度之快,已经超过了任何的社交网络媒体。并且可以通过“摇一摇” “朋友圈” “公众平台”等共享流媒体来实现资源共享服务,操作灵活、使用便捷。如今随着微信功能的不断扩展,我国的微信用户已经超过6亿,几乎除去老年人群体和儿童群体,微信已经成为了人人必备的社交网络工具,可见其覆盖范围之广。并且据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的微信公众号数量接近800万个,每天都在以上升的趋势继续增加,每天的增加数量约为1.5万个。因此微信公众号平台的发展已经是未来网络资源相互交流与共享的重要趋势。针对微信传播的特征及意义,学者做出了这样的分析,微信聊天及朋友圈功能的设定,更趋向于私人化的设定方式,微信聊天以及朋友圈的权限设定对保护用户的隐私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从很大程度上也限制了恶意不良信息的流入。但是自微信平台设置了公众号这项服务后,微信平台便被赋予了信息传播的功能,如今已经成为企业展开精准营销的重要辅助工具。虽然利用微信公众号平台能够为企业的宣传起到良好作用,但是专家在分析中也指出,由于微信公众号平台的开放性和信息广泛传播性特点,会为用户隐私造成一定的威胁,从而会降低用户的体验感和参与性。但从整体的角度来看,微信公众号平台的利还是大于弊,微信公众号的传播本质上讲是一种人际传播的形态,具有良好的传播效果,更加适用于企业的精准营销和品牌的推广。三、高校图书馆服务中微信公众平台的应用现状目前微信公众号平台在高校图书馆服务的具体应用上,内容及服务却是有很大区别,微信公众平台服务现实情况仍不够好,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为微信公众号平台的有效应用造成了一些阻碍,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一是在具体的公众号应用上,还有很多高校图书馆不能及时进行图文内容的推送,这就降低了公众号平台服务的及时推广性,对图书馆推出的服务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传播,从而降低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效率。微信平台公众号分为两大部分,即订阅号和服务号,服务号对推送的信息量有限制,每个月只能进行四条信息的更新,服务号主要以功能性为主。而订阅号是可以每天在平台上推送最新信息的,但很多高校都没有利用好这一功能,没有及时做到每天内容的更新。二是微信公共平台上运营系统性不足,高校图书馆受工作内容和方式的限制,本身没有生产内容的部门,因此要完成每日的平台信息更新和文章推送具有一定的难度。但是为了使公众号能够长久地存在下去,高校图书馆的账号常在公众号上进行一些经典书籍的推送以及介绍图书馆相关管理规定和服务的文章。但是部分高校图书馆为了单纯性地填充一些公众平台推广内容,会将一些与图书馆无关的资料信息在平台上发布,这就导致微信公众平台运营的系统性不足,使发布的内容偏离了图书馆管理和服务的轨道。三是在公众号菜单的设置上过于简陋,功能性体现的较差,随着微信平台的不断发展,菜单的设置功能也在逐渐完善,但是很多高校在具体的公众号应用中,没有将更多的图书馆服务性选项纳入菜单设置之中。大多数高校菜单设置过于简单,主要运用的是群发推送功能,没有最大化地发挥公众平台的服务推广作用,还不能满足现代大学生对于科技服务的要求。四是高校图书馆微信平台的相互交互性较差,通过对以往高校图书馆公众号的调查中发现,在进行一个公众号的关注后,公众平台的回复内容十分有限,最多是谢谢您对某某公众账号的关注,针对性不强。对公众账号的性质和服务也没有更详细的介绍,在整个公众账号的内容和服务设置上,显得过于简单潦草。另外缺乏对关键词的设置回复,据调查发现,连最基本的阅读查询在公众号上都没有设置相关的回复链接。
摘 要:高校图书馆是广大师生阅读、学习和研讨的重要场所,进一步提升信息服务质量,满足师生不断增长的信息需求,是图书馆的重要任务。微信是近年来推出的一款新兴的即时通信工具,正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在介绍微信及微信公众平台的基础上,通过国内高校图书馆应用微信公众平台的现状以及基于对微信图书馆服务的分析,从根据读者需求进行账号定位,精心编辑图文内容,对菜单栏进行优化设置,加强微信公众平台的交互性等方面提出优化图书馆微信服务的策略。关键词:图书馆;微信;微信公众平台;信息服务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 (2019) 10-0133-02
高校图书馆服务中微信公众平台的应用与发展孟 锦(兰州文理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作者简介:孟锦,男,汉族,湖北天门人,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图书馆学。第2卷第10期 图书档案
四、优化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的应用策略(一)根据读者需求进行账号定位高校图书馆在公众号平台的设置上,首先要根据读者的需求进行公众号性质和发展方向的定位,进行科学的定位是促进公众号发展的前提条件。图书馆公众号的服务群体是高校的大学生群体和教师群体,因此高校首先要对服务群体的需求展开科学分析。通过对服务群体的阅读需求和爱好准确进行挖掘,来完成对高校图书馆公众号的准确定位,从而结合实际的发展需求和读者的需求选择微信公众账号。微信公众号平台信息推送的两个主要方式是订阅号与服务号。订阅号主要负责的是账号的功能设置,对推送的文章资料有明确限制,每月限制只能有4篇文章资料进行推广。而服务号则可以每天都在公众平台上进行文章推广,因此对于高校图书馆而言,订阅号和服务号的最大区别就是发送文章的频率不同。有一些高校图书馆网络功能开发的比较完善,因此在公众号平台的推广上可以以服务型的推广为主导,完善公众号菜单选项的优化设置,将图书馆的相关服务与功能进行及时推送,达到对图书馆功能与服务的良好宣传,实现公众号服务平台的实用价值。而还有一些高校图书馆需要推送的内容较多,就要利用好订阅号的应用功能,从而保证信息量的充足发布,为读者提供更便捷更广泛的阅读需求。对于高校图书馆来说,做好公众号定位是十分重要的,科学的定位可以有效地对公众号的发展方向进行引导,并且能够将图书馆馆的阅读服务项目通过一目了然的方式呈现给读者,提高公众号运营的目的性和作用性。(二)精心编辑图文内容高校图书馆公众号的有效运行和良好发展,建立在内容精心编辑的基础之上,在图书馆人力和物力资源都充足的基础上,高校图书馆要最大限度地实现公众号推送内容的优化设置。要体现出内容设计的独特优势,这样才能够牢牢地抓住读者的兴趣,才能够促进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的有效运行。通过精心编辑图文内容,能够与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工作达成一致性,能够做到图文内容的设置与高校图书馆服务内容的相互结合,从而将公众号的推广功能最大程度地得以利用。在内容的设置上,要结合高校图书馆的服务特点和发展方向,针对图书馆的一些全新动态,例如一些新的服务模式、新的阅读活动等等,可以将这些新动态编辑成图文的形式,在公众号平台上进行发布。将“告示栏”的功能应用起来,让读者进入公众号后,就会通过醒目的标志引起注意。通过这样的方式,对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工作能够有效宣传,从而能够拓展图书馆各项活动及服务的告知范围。另外,针对图书馆更新推出的新服务,例如全新的阅读模块、阅读场地及区域,可以将这些信息在公众号上进行宣传推广,通过图文编辑的方式进行介绍,引导高校学生及教师对图书馆的新功能和新服务形成感性的认识。例如高校图书馆可以借助刊登书评、文章等方式,与实体图书馆进行紧密配合,共同营造出良好的阅读和文化气氛。(三)对菜单栏进行优化设置菜单栏的设置是高校微信公众服务号最重要的功能,高校图书馆要做好对菜单功能的开发和利用。为了做好菜单栏的设置,首先高校图书馆要对自身的功能与服务项目进行梳理。完善服务功能在菜单栏上的设置,例如图书馆的接入、检索功能等,要完善这些功能的设置,另外将电子资源的下载可以列入到菜单栏的选项之中,通过这样的方式完善图书馆的服务和管理功能,能够为读者提供最大的便捷。另外,在进行菜单栏设置的过程中,要将菜单栏中的服务项目进行优化整合处理,在技术上要给予一定的支持,使公众号中菜单设置的方式要适用于手机终端。在以往对有些高校公众号访问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打开菜单栏的时候出现乱码状态,因此高校在设置菜单栏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将此类技术性的问题避免。最后,做好菜单栏的设置工作以后,还要在公众号的菜单设置上进行合理排序,将菜单栏的各项功能进行分类整合,并且要在菜单栏设置中添加一个标签,标签上标注图书馆的联系方式,更方便了读者与高校图书馆的紧密联系。(四)加强微信公众平台的交互性高校图书馆要提高微信公众平台的交互性,这是促进公众号平台良好发展的重要手段。提高公众号平台的交互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将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平台的页面进行丰富和完善,要使页面的内容丰富,这样才能够有效地吸引读者的浏览兴趣。例如在首页页面的设置上将问好的环节加进去,要将欢迎词、关键词等尽可能多地进行设置,关键词要大量进行设置,这是完善公众号平台功能的重要方式,也是最大程度满足读者需求的体现。(2) 将图书馆的各项服务功能与微信公众平台的功能设置紧密地联系起来,例如在报名、登录、身份认证等环节,要保证这些环节的设置与实体图书馆保持一致。为了提高公众号平台的交互性,例如将图书馆举办的相关活动或讲座的门票在公众号平台上提供报名和购票的方式,都能够很大程度地提高图书馆交互性。再例如可以将高校图书馆组织策划的各类阅读评比活动在公众号平台上进行设置,为学生使用微信进行投票和点赞的功能给予支持。五、结束语总之,如今我国的微信用户数量逐年呈上升的趋势,微信几乎已经成为了现代人社交沟通必备的网络媒体工具。虽然高校在微信公众平台的发展上起步较晚,但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微信公众平台的建设也在日益完善。如今的高校图书馆公众号平台上功能越来越多,提供的服务也越来越多,既方便了师生读者对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利用,又极大程度上挖掘了图书馆的潜在能量,推动了图书馆的发展。当然在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高校对图书馆公众平台的建设要积极投入,在运营微信公众平台服务的过程中,应从广大师生的实际阅读需求出发,优化各项板块设置,在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中实现微信公众平台功能的最大化和服务的最优化。参考文献:[1]周秋霞.微信公众平台在陕西省高校图书馆应用现状及建议[J].图书馆学研究,2015(7):41-44.[2]王春晖.探析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中的应用[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12):79-81.[3]叶佩珍.我国高校图书馆微信服务现状调查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4(12):80-84.[4]张秋,杨玲,王曼.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服务发展现状及对策[J].图书馆建设,2015:61-65+69.[5]房金玲.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服务中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5,11:30-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