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南京市 六合区 竹镇镇 总体规划(修编)(2015-2030

南京市 六合区 竹镇镇 总体规划(修编)(2015-2030

南京市六合区竹镇镇总体规划(修编)(2015-2030)

公众意见征询

南京市规划局

南京市六合区竹镇镇人民政府

前言

近年来,竹镇以2011版总体规划为蓝本,围绕“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园与现代农业实验区、江苏省

生态田园民族镇、南京市历史文化名镇和重要的休闲旅游目的地、六合区西北部地区中心”的战略目标,全力推进富民强镇和两个率先,大力实施城乡统筹、集聚集约、传承文化、彰显特色的发展战略,经济

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加速发展具备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竹镇2011版总体规划有效地指导了竹镇的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国家政

策的新引导等,现行总规同时也面临一些需要调整的新需求,需要在本轮修编工作中予以充分应对:(1)经济发展目标提前实现,考虑未来发展需求,结合近期重大项目落地需对镇域用地布局、基础

设施等进行局部调整提升。

(2)针对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科技含量低,农民农业增收效益低,需在探索具有特色的大农业

产业路径的同时对特色资源进行挖掘与彰显。

(3)以城乡统筹,“五位一体”协调发展为指导,结合新的村庄建设需求,对镇村布局进行优化提升。

(4)优化镇区结构,进一步彰显滨水特色,保护性展示利用老镇区,彰显竹镇魅力。

本规划于2015年9月启动编制,于2016年10月14日通过专家评审。为更好的完善本次规划内容,提升规划的可操作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要求,依法进行公示,广泛征询社会公众意见。

?公示地点:

1、南京市规划建设展览馆(玄武门)1楼规划公示厅

2、南京市规划局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fe109547.html,

?公示单位:

南京市规划局

南京市六合区竹镇镇人民政府?公示时间:

2016年11月19日至2016年12月19日(共30天)

?联系人联系电话

薛丹 84733683-66464

一、区位和规划范围

竹镇位于南京都市圈南北向城镇发展轴上,地处六合区西北,苏皖交界地带,与安徽来安、天长接壤。 竹镇镇距南京市中心60公里,宁连高速公路从镇域东部通过,六合区西部干线、北部干线从镇区穿过,是

南京都市圈连接苏北、苏中地区的重要通道。

镇域规划范围为竹镇镇行政辖区范围,总面积为211.2平方公里。

竹镇在南京中的位置

规划范围图

三、现状用地概况

竹镇镇域现状建设用地1928.42公顷,占镇域总面积的9.12%,人均建设用地286.1平方米。镇区现状建设用地 175.70

公顷,人均建设用地109.13平方米;较2011年镇区建设用地增加9.5%,主要为居住用地和工业用地。

农村居民点用地1752.72公顷,较2011

年减少37公顷;人均村庄用地355.5平方米,人均村庄用地较2011年减少8.26平方米。

镇域土地利用现状图

二、总体特征

竹镇是生态镇、农业特色镇、

历史文化名镇、民族镇,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态景观资源、具有特色的农业产业基础、较为丰富的

历史和民族文化资源等。

14.98平方公里

竹镇不同年份城乡用地对比表

2011年(公顷) 2015年(公顷) 现行总规(公顷)

镇区建设用地

162.62 175.70 296.02 人均建设用地

108.4平方米 109.13平方米

118.41平方米 农村居点用地

1789.72平方米 1752.72平方米 610平方米 人均村庄用地

363.76平方米 355.5平方米 152.5平方米

四、现状村庄布点体系

竹镇现有自然村283个,平均每平方千米村庄数为1.35个,每个自然村平均人口数量约174人,对比六合区,竹镇村庄密度低,村庄平均人口数量与六合区基本持平。

镇域镇村体系现状图

五、规划期限

以2015年为规划基准年。

近期至2020年; 远期至2030年。

14.98平方公里

六、功能定位

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园与现代农业实验区,南京市历史文化名镇与重要的休闲旅游目的地,江北新区辐射苏北、皖北的门户节

点,生态田园镇。

七、人口规模与城镇化率

人口规模:2020年镇域总人口7.8万人,

其中城镇人口4万人;2030年镇域总人口8.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5万人。

城镇化率:至2020年,城市化率为

51.28%;至2030年,城市化率为58.82%。

近期(2020年)

远期(2030年)

镇域总人口(万人)

7.8

8.5

城镇人口(万人) 4.0 5.0 中心镇区人口(万人) 3.1 3.8 大泉社区(万人)

0.25

0.4

大侯社区(万人) 0.2 0.3 金磁社区(万人) 0.45 0.5 城镇化水平(%)

51.28

58.82

竹镇人口规模与城镇化率预测

八、镇村体系规划

以六合村庄布点规划要求为依据,结合竹镇现实情况与发展趋势,规划竹镇镇域形成“中心镇区—一级新社区—二级新社区”三级镇村体系结构。

中心镇区:2030年人口3.8万人,建设用地4.48平方公里。

一级新社区:6个,其中城镇型三个,为大泉社区 (4000人)、大侯(3000人)、金磁社区(5000人);另有涧陈社区(4300人)、前候社区(3400人)、熊坊社区(4200人),共计2.39万人,建设用地规模2.64平方公里。

二级新社区:26个,包括潘梁黄社区、范家岗社区、白羊山社区、东西果社区、八里社区、盘山社区、右锁圩社区、上朱社区、老鸦陈社区、西章社区、马陈社区、二段社区、秦营社区、张营社区、周何黄社区、周营社区、南庄社区、冲二里社区、鹌鹑李社区、欧营社区、黄岗社区、陡富城社区、沟圈

社区、高家岗社区、朱营社区、瓦砾地社区,规划人口300--1500人,共计2.31万人,建设用地规模4.96平方公里。

镇域镇村体系规划图

14.98平方公里

九、城乡用地布局规划

(一)镇域空间布局结构

规划形成“一心三辅两轴三区”的总体空间结构。 1、“一心”

镇域发展核心:以竹镇中心镇区作为镇域的发展核心,带动全镇政治、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以居住、

旅游度假和商贸服务为主要功能,建设成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古镇景观风貌为特色的现代化镇区。 2、“三辅”

三辅:大泉、大侯、金磁三个社区,三个社区联动发展为辅,与镇区一起形成竹镇最基本的核心体系结构。

3、“两轴”

横轴:依托六合北部干线、竹冶线,串联金磁社区、中心镇区、大侯社区。

镇域村庄布点规划图

纵轴:依托六合西部干线,串联泉水社区、中心镇区。

以两条发展轴作为各功能片区之间以及与外

部空间的主要交通通道,加强镇域内部的产业功能的组织,加强与周边地区(安徽、苏北、雄州、周边乡镇、南京主城)交通与产业联系。

3、“三区”

生态休闲度假区:指六合西部干线以西以生态旅游休闲度假为主体功能的功能片区。

高效养殖示范区:包含金磁、烟墩等村,以畜禽高效规模养殖与设施农业观光旅游为主体功能的功能片区。

14.98平方公里

特粮菜地种植区:指镇域中东部广大区域,包含乌石、大侯、侯桥、八里等村,以高品质粮食作物、标准化菜地、特色果蔬种植为主体功能的功能片区。 (二)镇域土地利用规划

规划总用地面积211.2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面积共13.57平方公里,水域和其他非建设用地197.63平方公里。镇域形成中心镇区、大泉社区、大侯社区、金磁社区四片城镇建设重点发展地区,总面积6.23平方公里,人均城镇建设用地125平方米/人。村庄建设用地为除大泉社区、大侯社区、金磁社区以外的一、

二级社区建设用地,用地面积5.84平方公里,人均村庄建设用地面积167平方米。

竹镇城乡规划用地统计表

镇域规划结构图

镇域土地利用规划图

规模(平方公里)

比例(%) 中心镇区建设用地 4.48

2.12

一级新社区用地(包括三个城

镇型) 2.64 1.25 二级新社区用地 4.96 2.35 镇域产业用地(不含镇区) 1.49 0.71 水域和其他非建设用地

197.63 93.57 总用地面积

211.2

100

十、城乡空间利用与管制

将竹镇镇域空间划分为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适宜建设区、已建区四种类型,并制定必要的空间管治措施。

1、禁止建设区:原则上严格禁止任何与其性质无关的各类建设活动,包括基本农田

保护区、生态红线一级管控区域、重要水域

及周边的生态隔离带、镇域内其他重要山体(盘山地区)。

2、限制建设区:主要包括生态红线二级管控区域、对外交通和基础设施预留区、

镇域内其它水库和其它高程30米以上地区、

一般农田、规划撤并的农村居民点。

3、适宜建设区:主要包括城镇建设用地、村庄建设用地、镇域其他建设用地。

4、已建区:主要包括城镇已建设区、村庄已建设区。

14.98平方公里城乡空间利用与管制规划图

镇域产业布局规划图

十一、城乡产业布局规划

竹镇镇域规划形成“一心八片区”的产业发展格局。

一心:为中心镇区的综合服务区及文化旅游区;

八片区:为特色工业区(农产品加工区)、生态观光休闲旅游度假区、山湖旅游观光区、高效养殖区、高标准粮田、标准化菜地、设施农业区、经济林果产业区。

14.98平方公里

城乡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图

镇域历史文化保护规划图

十二、城乡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加快公共服务设施向农村地区延伸,达到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全覆盖、均等化配置的

要求,实现基本生活公用服务设施配套的城乡无差异化。

规划形成“镇-新社区”两级公共设施配置体系。镇区参照《南京市乡村地区新市镇基

本公共服务设施配建标准(试行)》及相关规范、标准执行;新社区参照《南京市乡村地区新社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建标准(试

行)》及相关规范、标准执行。

十三、城乡历史文化保护规划

保护竹镇各类历史文化资源及其所依托的自然山水环境,彰显因水陆商贸而形成的历史文化特色,传承地方特色浓郁的文化传

统。

镇域范围内主要包括镇域山水环境的保持和展示、镇域文物古迹的保护和利用、镇

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历史镇区范围内主要包括历史镇区整体格局风貌的保护和展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改善、历史镇区文物古迹的保护和利用、

历史镇区传统文化的保护发扬。

十四、城乡旅游发展规划

1、旅游功能定位

以止马岭—大泉湖风景区、历史镇区为核心,以生态观光、休闲度假、农事体验、文化旅游为特色的南京市重点旅游度假区、长三角地区知名旅游度假区。

14.98平方公里

城乡旅游发展规划图

2、旅游空间布局

规划形成“一区四片”的旅游空间布

局体系。

“一区”指止马岭—大泉湖风景区,是竹镇发展旅游产业的核心资源和引擎。

“四片”指结合镇域其他山水、文化资源重点打造的老镇历史文化景区片、盘山—山湖水库景区片、红阳水库—金磁景

区片和乌石山—解放水库景区片。

十五、城乡综合交通规划

(一)公路 1、高速公路

宁连高速公路从镇域东部南北向穿越,

向南可通过长江二桥联系主城,往北可至淮安、连云港。道路规划红线宽度为60米。 2、一级公路

规划一级公路2条,形成“一横一纵”的路网结构,“一横”为西部干线,“一纵”为北部干线。道路规划红线宽度按照40米控制。

3、二级公路

规划二级公路4条,形成“两横一纵”的路网结构,“两横”为竹金路-竹马线,

冶竹线,“一纵”为四三线。道路规划红线宽度按照30米控制。 4、三、四级公路

城乡综合交通规划图

三级公路规划形成“四横四纵加一环”的路网格局,红线宽度按16米控制;

四级公路主要为联系村庄道路,红线宽度按照10米控制。

(二)公共交通

规划各村庄重要交通节点处设置村村通公交站点。

(三)内河航运

规划内河航道一条,为皂河,五级航道,沟通竹镇与滁河,河道蓝线控制宽度不小于100米,通航净空为5米。规划在镇区东南部皂河和西部干线之间设有内河港口一处竹镇作业区。

(四)加油站

规划在西部干线和竹马线交叉口东南侧设置一处加油站。

14.98平方公里

十六、城乡市政公用工程设施规划

(一)给水工程

1、用水量预测:镇域最高日用水量为2.53万立方米/日。

2、水厂水源:依据江北新区总体规划,由六合区通过竹镇增压站统一镇域实施区域供水,水源为长江。现状竹镇水厂作为备用水厂,大泉、红阳水库作为应急和备用水源。

3、给水增压泵站:规划在西部干线东侧、敬老院以南设置一座区域给水增压站,即竹镇增压站,规模为3万立方米/日。另外分别在占营、周营、仇庄、黄岗新建给水增压站1座,规模均为0.1万立方米/日。

4、给水管网:采用区域供水方式,沿村镇主要道路敷设区域输水管线,向周边镇村供水。输水管线在沿途村预留给水接口,方便安装计量设备和接入管。

(二)排水工程

1、排水体制:规划远期镇区排水全部采用雨污分流制。农村社区根据具体情况有条件实施雨污分流制。

2、雨水排放方式:镇域内雨水排放方式为自排与机排相结合。

3、污水量预测:镇域污水总量为1.3万立方米/日,其中镇区污水量为1.0万立方米/日。

4、污水处理设施

镇区扩建现状污水处理厂,规模为1.0万立方米/日,控制用地面积约1.4公顷。

社区及农村地区根据具体情况设置小型污水处理设施,部分生活污水可作为农肥用于农业生产。(三)供电工程

1、供电设施

结合《江北新区总规》及《江北新区电网专项规划》,规划扩容110千伏姚庄变,保留华能风电及35千伏竹镇变、乌石变。

2、电力线路

保留现状2条500千伏架空线路、及姚庄变至马集变架空线路。新建110千伏华能风电至姚庄变架空

线路规划将镇区内穿用地的35千伏线路改为地下电缆,其余线路保留。

14.98平方公里 (四)通信工程

结合《南京信息基础设施规划》,规划保留现状电信机楼,镇区内搬迁现状广电二级机房及邮政局

所,结合基层社区中心设置,预留建筑面积约400平米。

镇域内通信信号由镇区通信设施提供,在泉水小镇、大侯社区各设置1座邮政所,均结合公建或社区中心设置。

(五)燃气工程

燃气设施结合《江北新区总规》规划在镇区外东侧预留1座CNG 储配站,规划镇区采用天然气为气源,

镇域仍以液化气以主。燃气管网上,镇区管网从规划新建的CNG 储配站引出中压干管,管径为

DN200。 (六)环卫工程

生活垃圾采用由社区(小区)收集,经小型转运站转运至六合环境园统一处理。

在镇区西侧现状垃圾中转站附近新建1出环卫所,可存放环卫车辆等设施,占地面积为0.2公顷。规划改造现状镇区西侧的垃圾中转站,日处理能力达30吨。另保留泉水垃圾中转站,在镇域大侯行镇村附近新建1座,预留占地面积不少于500平米。

(七)综合防灾 1、防洪

水库:堤防加固,按200年一遇设防,300年校核。

河道:重点整治八里河、西陵河水系。 2、消防

镇区:建设二级消防站一座。完善消防供水系统。

农村社区:配置消防器材,加强管理和安全教育宣传,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等。

3、抗震

防震减灾目标为“达到抗御7级左右地震” 的综合防御目标。 镇区:重点加强应急避难体系建设。

农村社区:重点对老旧危房进行加固和拆建,提高老旧房的抗震设防等级。

说明

1、本材料是为方便公众了解规划方案,提出反馈意见而制作的参考性文件,不作为法律文件使用,法定规划以最新批复的规划成果为准。

2、本材料仅用于在公告期间征求公众意见。

3、公告时间为三十天,在公告期间若有意见的,请及时反馈。

4、反馈意见的个人,应签署真实姓名、地址和联系方式;反馈意见的单位,应加盖公章,明确单位地址、联系人和联系方式,以便我局联系。

5、本材料最终解释权归南京市规划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