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振动、冲击、落下试验标准

振动、冲击、落下试验标准

振动、冲击、落下试验标准
振动、冲击、落下试验标准

振动/冲击/落下试验标准

1.0可靠度试验目的

振动试验概述冲击试验概述落下试验概述

2.0 试验项目与试验条件

2.1 试验程序

振动轴向辨别

测试件摆放安置

加速规正确填贴固定方式

振动试验条件

冲击试验条件

落下方式及顺序要求

落下试验条件

试验完成检查项目

试验报告

3.0 试验环境要求

二级实验室环境要求ISO/IEC 17025(1999)

一般测试实验室环境要求CNS

1.可靠度试验目的

近年来由于工业之高度发展,技术不断更新,各种产品系统结构日益复杂且更形精密,一系统往往由数千个零组件所组成,要是在使用中突然坏了一个零件,轻则导致系统功能不能尽善尽美的发挥,重则造成整个系统丧失功能,产生不可预期的后果。

因此产品必须经得起各种环境的考验,并要保证产品于正式生产后能安全可靠且经久耐用的在客户手中使用,就必须在研究发展期间将可靠度设计于产品质量中,所以试验的工作是不可少的,试验是评估系统可靠度的一种方法,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阶段,利用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及现象来评估可靠度相较于纸上谈兵式的理论推导要准确许多,左证资料越多,对所估计的可靠度信心也就越大,但不作试验或没有试验到某些程度以上的试验,并不代表产品系统不可靠,而是根本不知道产品可靠度的程度。

1.1 振动试验概述

振动测试的目的,在于实验室中作一连串可控制的振动仿真,测试产品在寿命周期中,是否能承受运送或使用的振动环境的考验,也能确定产品设计及功能的要求标准。振动测试的精义在于确认产品的可靠度及提前将不

良品在出厂前筛检出来,并评估其不良品的失效分析以其成为一个高水平、高可靠度的产品。

举凡货物、商品在送达客户途中,都必须经过不同的搬运过程才会送达用户手中。在此过程中将有不同状态之振动产生,造成产品不同程度的损坏。对于产品有任何的损坏都不是厂商及客户所愿意乐见,然而运送过程所发生的振动却是难以避免的。若一味地提高包装成本,必将带来不必要之浪费,反之脆弱的包装却造成产品的高成本,丧失其市场竞争力。

1.2 冲击试验概述

冲击试验主要以仿真装备及组件在使用与运输过程中,可能遭遇的冲击效应为主,并透过冲击波于瞬间瞬时能量交换,分析产品承受外界冲击环境之能力,试验之目的在于了解其机械结构弱点及特定功能之退化情形,属于破坏性实验的一种,有助于了解产品的结构强度及外观抗冲击、跌落等特性,若另实施产品破坏性试验,更能有效预估产品的可靠度及监控生产线产品制造的一致性。

1.3 落下试验概述

包装落下试验是针对包装完成的产品,试验其包装材的防振、包覆保护能力及产品本身的抗跌落程度是否足够,届以判断相关的包装设计、材料选择及改善要点,包装落下试验有助于消费者采购包装材料时,依据所接受之包装落下试验项目判断是否已合乎己用,并将未来会遭遇的环境应力一并考虑其中,进而要求包装材料之所需强度依据。

2.0 试验项目与试验条件

本标准规定实施时,依规定类别施加各类不同振动模态于产品上,用以界定产品之可靠度价值及损坏边界程度。

2.1 试验程序

(1)外观检验:

A.测试件以实际制品或试制品为之,若采用试制品时其尺度、质量、构造及功能必须与制品同等为准。

B.外观不得有变形、刮伤、锈痕及污痕。

功能检验:

A.每件应至少测试一循环测试时间。

B.每一循环测试应包含测试程序及测试程序(test program) ;各测试单元不得有功能不符及超过许可差量的状况,并依序测试各按钮、旋钮、开关、指示灯及调整器的功能。

(3)取样件数:依据实际制品可提供之最大测试数量进行,或依下列参考值进行测试件取样,并注意取样件数分配需以平均并随机落点于各产线、班别、人员等方式进行,避免因取样技术误差失去试验结果参考价值。(4)试验条件规格审查:依据规格书中所明定之试验加速度、试验严厉度、试验时间、试验轴向、夹治具的挟持方式…等相关条件进行审查,且须确认所使用之振动试验设备是否足以达成该项试验条件。

2.1.5 冲击试验条件

A.半正弦波试验(HalfSine Wave)—外观强度适用

B.高加速冲击试验

C.方波试验(Square Wave)—结构强度适用

D.锯齿波试验(Sawtooth Wave)

包装接缝处

1 包装箱接缝端之最脆弱角;2-3-5

环境要求:落下接触地面一般以钢材及水泥地面为主,接触平面须平坦且大于试件最大尺寸,若有其它特殊环境要求时,须依实际需求设定地面材质及硬度要求,并详载于试验报告。

3.0 试验完成检查项目

测试件外观及其附件不得变形或受损。

(2)测试件内部构造不得变形、受损、或脱落。

(3)测试件必须符合其性能要求。

4.0 试验报告测试报告应包括下列各点:

(1) 标题。

(2) 实验室名称与地址。

(3) 测试报告序号、日期、页码。

(4) 测试件之描述、状态及明确识别。

(5) 测试结果。

(6) 测试人员及报告签署人员姓名、职务与签名等识别。

(7) 其它声明。

(8) 辅助数据如图表、照片等。

5.0 试验室环境要求

二级(国家)实验室环境要求ISO/IEC 17025(1999)

5.2 一般测试实验室环境要求CNS

(1) 标准试验环境:温度20 ±2℃,相对湿度60%~70%,大气压力960 ±100 mbar 。

(2) 一般试验环境:温度20 ±10℃,相对湿度45%~85%,大气压力960 ±100 mbar 。

振动试验参数参考

随机振动-试验人员必须了解的参数及设置 江苏省电子信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谢杰 一.简述 近年来,随机振动试验在我院所有振动试验中的比例越来越高,原因有三:1、科学进步,此类设备的软件大量普及,一般只需在原来的电磁振动台加上一套控制软件及配套设备就可实行。2、企业随着国际标准的大量采用,许多振动试验都采用随机振动。3、随机振动相对传统的正弦振动有着无法比拟的优点,它能模拟各种实际运输条件下可能遇到的振动情况,如模拟公路运输,模拟铁路运输,模拟海运运输等等。本文主要介绍对于试验人员来说必须了解的随机振动参数及设置要求。 二.随机振动数据 上图是某一随机振动试验后的试验数据,对于试验人员来说,必须了解其中的一些参数含义。 曲线中,横坐标是频率,纵坐标是PSD,一般简称为频谱曲线。 PSD:Power spectrum density 功率谱密度 PSD单位有二种:g2/Hz,(m2/Hz)2/Hz,二者之间换算:1 g2/Hz=96(m2/Hz)2/Hz PSD是随机振动中的重要参数,可理解为每频率单位中所含振动能量的大小,其值越大,相对应的频率段振幅值会变大,在试验中提高最低频率的PSD 值可明显感觉到振幅增大。 频谱曲线的特点:1、它是对数坐标,主要是为了表述画线方便。2、它有一条平线或多条平线及斜线组成,平线和斜线之间首尾相连组成。3、试验条件中,PSD值不变的是平线,用+dB/oct表示向上的斜线,用- dB/oct 表示向下的斜线。如-3 dB/oct 表示每增加一倍频率,PSD值下降一半。 频谱曲线中,中间一条是设定曲线,上面二条和下面二条是设备的保护及中断线,附加在中间设定值上的变化曲线是振动台实际控制曲线。

DIN_EN61373-1999铁路设备_机车车辆设备冲击和振动试验(德标)

德国标准 1999年11月(铁路设备机车车辆设备冲击和振动试验) 非卖的赠阅本 即使是内部需要也不得翻印。 ICS 17.160;45.060.01 铁路应用- 机车车辆设备- 冲击和振动试验 (IEC 61373:1999) 德文版 EN 61373:1999 欧洲标准EN 61373:1999有着等同于德国标准的地位。 开始生效的时间 欧洲标准EN 61373已于1999年4月1日通过。 出版的标准内容形成E DIN IEC 9/335/CD(VDE 0115第106部分)。 续第2和第3页,该标准共33页德国标准化研究所DIN和VDE(DKE)中的德国电工委员会 ?DIN指的是德国标准化研究所协会 VDE指的是电工技术、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协会 版权所有,不得翻印。任何形式的翻印必须征得DIN,柏林,和VDE,美茵河畔的法兰克福的同意。

DIN EN 61373(VDE 0115第106部分):1999-11 前言 该标准为欧洲标准EN 61373“铁路应用-机车车辆设备-振动和冲击试验”的德文版,出版日期为1999年4月。 国际标准IEC 61373:1999-01的条款由IEC/TC9“电气铁路设备”起草,CENELEC未作任何修改将其采纳为欧洲标准。在德国,该标准由DIN(德国标准化研究所)和VDE(DKE)( 电工技术、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协会)中的德国电工委员会的K351“铁路的电力设备”的AK 351.0.5“绝缘配合和环境条件”归口。 至于标准条款中非详细引用(例如引用的标准没有给出出版日期,没有指出章节号、某张表格、某个图等)的情况,引用标准指的是相关标准的最新版本。 随后再次给出了引用的标准与相关德国标准的关系。到该标准出版之日为止,给出的这些版本有效。 IEC已于1997年修改了IEC标准的编号。在至今仍使用的标准号前加上60000。例如,IEC 68现在就变成了ICE 60068。 附录NA(供参考) 文献引用 DIN EN 60068-2-27 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Ea试验和导则:冲击 (IEC 60068-2-27:1987); DIN EN 60068-2-47 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元件、设备和其它技术产品在冲 击(Ea)、碰撞(Eb)、振动(Fc和Fd)和加速等动态试验中的 固定和导则(IEC 60068-2-47:1982); EN 60068-2-47:1993 德文版 DIN EN 60068-2-64 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Fh试验:振动、宽频带随机 振动(数字控制的)和导则(IEC 60068-2-64:1993+1993报 告);EN 60068-64:1994德文版

振动测试常见小知识

振动测试常见小知识问答 1什么是振动? 振动是机械系统中运动量(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振荡现象。 2振动的目的? 振动试验的目的是模拟一连串振动现象,测试产品在寿命周期中,是否能承受运输或使用过程的振动环境的考验,也能确定产品设计和功能的要求标准。振动试验的精义在于确认产品的可靠性及提前将不良品在出厂前筛检出来,并评估其不良品的失效分析使其成为高水平,高可靠性的产品。 3.振动分几种? 振动分正弦振动和随机振动两种。 4.什么是正弦振动? 能用一项正弦函数表达式表达其运动规律的周期运动。 例如凡是旋转、脉动、振荡(在船舶、飞机、车辆、空间飞行器上所出现的)所产生的振动均是正弦振动。 5.正弦振动的目的? 正弦振动试验的目的是在试验室内模拟电工电子产品在运输、储存、使用过程中所遭受的振动及其影响,并考核其适应性。 6.正弦振动的试验条件由什么确定? 正弦振动试验的验条件(严酷等级)由振动频率范围、振动量、试验持续时间(次数)共同确定. 7.什么是振动频率范围? 振动频率范围表示振动试验由某个频率点到某个频率点进行往复扫频。 例如:试验频率范围5-50Hz,表示由5Hz到50Hz进行往复扫频。 8.什么是频率? 频率:每秒振动的次数.单位:Hz。 9.什么是振动量? 振动量:通常通过加速度和位移来表示. 加速度:表示速度对时间倒数的矢量。加速度单位:gn或m/s2 位移:表示物体相对于某参考系位置变化的矢量。位移单位:mm 10.什么是试验持续时间(次数)? 振动时间表示整个试验所需时间, 次数表示整个试验所需扫频循环次数. 11.什么是扫频循环?

扫频循环:在规定的频率范围内往返扫描一次: 例如:5Hz→50Hz→5Hz,从5Hz扫描到50Hz后再扫描到5Hz。 12.什么是重力加速度? 重力加速度:物体在地球表面由于重力作用所产生的加速度。 1gn=10m/s2(GB/T 2422-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术语) 13.扫描方式(sweep mode)分几种? 线性扫描:是线性的,即单位时间扫过多少赫兹,单位是Hz/s或Hz/min,这种扫描用于细找共振频率的试验. 对数扫描:频率变化按对数变化,扫描率可以是oct/min ,对数扫描的意思是相同的时间扫过的频率倍频程数是相同的 14.什么是扫描速度(sweep speed)?分几种? 扫描速度(sweep speed):指从最低频率扫描到最高频率的速度. 1)oct/min:多少倍频程每分钟. 例:1oct/min,5Hz到10Hz需1分钟,10Hz到20Hz需1分钟。 2)min/sweep:多少分钟每次扫频. 例:5-500Hz,扫描速度:1分钟/sweep,表示从5Hz到500Hz需1分钟。 3)Hz/s:多少Hz每秒. 例:5-10Hz,扫描速度:1Hz/s,表示5Hz到6Hz需1秒,6Hz到7Hz需1秒。 15.振动试验中试验几个方向?怎么区分方向? 除有关规范另有规定外,应在产品的三个互相垂直方向上进行振动试验。 一般定义产品长边为X轴向,短边为Y轴向,产品正常摆放上下为Z轴向。 16.什么是交越频率? 交越频率:在振动试验中由一种振动特性量变为另一种振动特性量的频率。如交

振动试验基本知识

专业知识 1、振动试验基本知识 1.1 振动试验方法 试验方法包括试验目的,一般说明、试验要求、严酷等级及试验程序等几个主要部分。为了完成试验程序中规定的试验,在振动试验方法中又规定了“正弦振动试验”和“随机振动试验”两种型式的试验方法。 正弦振动试验 正弦振动试验控制的参数主要是两个,即频率和幅值。依照频率变和不变分为定频和扫频两种。 定频试验主要用于: a)耐共振频率处理:在产品振动频响检查时发现的明显共振频率点上,施加规定振动参数振幅的振动,以考核产品耐共振振动的能力。 b)耐予定频率处理:在已知产品使用环境条件振动频率时,可采用耐予定频率的振动试验,其目的还是为考核产品在予定危险频率下承受振动的能力。 扫频试验主要用于: ●产品振动频响的检查(即最初共振检查):确定共振点及工作的稳定性,找出产品共振频率,以做耐振处理。 ●耐扫频处理:当产品在使用频率范围内无共振点时,或有数个不明显的谐振点,必须进行耐扫频处理,扫频处理方式在低频段采用定位移幅值,高频段采用定加速度幅值的对数连续扫描,其交越频率一般在55-72Hz,扫频速率一般按每分钟一个倍频进行。 ●最后共振检查:以产品振动频响检查相同的方法检查产品经耐振处理后,各共振点 有无改变,以确定产品通过耐振处理后的可靠程度。 随机振动试验 随机振动试验按实际环境要求有以下几种类型:宽带随机振动试验、窄带随机振动试验、宽带随机加上一个或数个正弦信号、宽带随机加上一个或数个窄带随机。前两种是随机试验,后两种是混合型也可以归入随机试验。 电动振动台的工作原理是基于载流导体在磁场中受到电磁力作用的安培定律。 1.2 机械环境试验方法标准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国家标准汇编(第二版)2001年4月 汇编中汇集了截止目前我国正式发布实施的环境试验方面的国家标准72项,其中有近50项不同程度地采用IEC标准,内容包括:总则、名词术语、各种试验方法、试验导则及环境参数测量方法标准。 其中常用的机械环境试验方法标准: (1)GB/T 2423.5-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Ea和导则:冲击 (2)GB/T 2423.6-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Eb和导则:碰撞 (3)GB/T 2423.7-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Ec和导则:倾跌与翻倒(主要用于设备型产品) (4)GB/T 2423.8-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Ed和导则:自由跌落 (5)GB/T 2423.10-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Fc和导则:振动(正弦) (6)GB/T 2423.11-1997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

电子产品可靠性试验国家实用标准应用清单

电子产品可靠性试验国家标准清单 GB/T 15120.1-1994 识别卡记录技术第1部分: 凸印 GB/T 14598.2-1993 电气继电器有或无电气继电器 GB/T 3482-1983 电子设备雷击试验方法 GB/T 3483-1983 电子设备雷击试验导则 GB/T 5839-1986 电子管和半导体器件额定值制 GB/T 7347-1987 汉语标准频谱 GB/T 7348-1987 耳语标准频谱 GB/T 9259-1988 发射光谱分析名词术语 GB/T 11279-1989 电子元器件环境试验使用导则 GB/T 12636-1990 微波介质基片复介电常数带状线测试方法 GB/T 2689.1-1981 恒定应力寿命试验和加速寿命试验方法总则 GB/T 2689.2-1981 寿命试验和加速寿命试验的图估计法(用于威布尔分布) GB/T 2689.3-1981 寿命试验和加速寿命试验的简单线性无偏估计法(用于威布尔分布) GB/T 2689.4-1981 寿命试验和加速寿命试验的最好线性无偏估计法(用于威布尔分布) GB/T 5080.1-1986 设备可靠性试验总要求 GB/T 5080.2-1986 设备可靠性试验试验周期设计导则 GB/T 5080.4-1985 设备可靠性试验可靠性测定试验的点估计和区间估计方法(指数分布)

GB/T 5080.5-1985 设备可靠性试验成功率的验证试验方案 GB/T 5080.6-1985 设备可靠性试验恒定失效率假设的有效性检验 GB/T 5080.7-1986 设备可靠性试验恒定失效率假设下的失效率与平均无故障时间的验证试验方案GB/T 5081-1985 电子产品现场工作可靠性有效性和维修性数据收集指南 GB/T 6990-1986 电子设备用元器件(或部件)规中可靠性条款的编写指南 GB/T 6991-1986 电子元器件可靠性数据表示方法 GB/T 6993-1986 系统和设备研制生产中的可靠性程序 GB/T 7288.1-1987 设备可靠性试验推荐的试验条件室便携设备粗模拟 GB/T 7288.2-1987 设备可靠性试验推荐的试验条件固定使用在有气候防护场所设备精模拟 GB/T 7289-1987 可靠性维修性与有效性预计报告编写指南 GB/T 9414.1-1988 设备维修性导则第一部分: 维修性导言 GB/T 9414.2-1988 设备维修性导则第二部分: 规与合同中的维修性要求 GB/T 9414.3-1988 设备维修性导则第三部分: 维修性大纲 GB/T 9414.4-1988 设备维修性导则第五部分: 设计阶段的维修性研究 GB/T 9414.5-1988 设备维修性导则第六部分: 维修性检验 GB/T 9414.6-1988 设备维修性导则第七部分: 维修性数据的收集分析与表示 GB/T 12992-1991 电子设备强迫风冷热特性测试方法 GB/T 12993-1991 电子设备热性能评定

振动与冲击

机械振动与冲击的隔离 机械振动是4件受到交变力的作用,在某一位置附近的往复运动,而冲击则是一个能量(动能)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传递绘某一系统,并且传递过后,系统的运动(振动)会自然衰减,由于这个过程极短,所以能量传递的过程中会产生根大的冲击力,造成产品的破坏。 这是对电子产品产生破坏的两种主要因素,必须研究防护方法。而在这两种因柬中,振动造成的破坏占80A6,而冲击占20%,这主要是因为振动力虽小,但反复进行,引起材料的疲劳破坏之故。本节将以振动为主要对象进行讨论。亿宾微电子 4.1 推动和冲去叶电子产品产生的危害 1.危害 振动和冲击可能使电子产品受到的危害有很多种,此处列出主要的几种: ①没有时加紧固零件的插装元器件会从插座中跳出来,碰到其他元器件造成损坏; ⑧振动引起弹性零件变形,使具有触点的元件(电位器、波段开关、插头插座)可能产生接触不良或完全开路, ③指示灯忽暗忽亮,仪表指针的不断抖动,使观察员读数不推,视力疲劳; ④零件固有频率与激振频率相同时,会产生共振现象,例如可变电容器片子共振时,使电容量发生周期性变化,振动使调谐电感的铁粉芯移动,引起电感量变化,造成回路失谐,工作状态破坏; ⑤导线变形移位,引起分布参数的变化,造成电容、电感的招台干扰; ⑥锡焊或熔焊处断开; ⑦材料变形,脆性材料破裂; ⑧密封和防潮措施破坏; ⑨螺钉、螺母松开。 2.破坏形式 破坏形式分为两种。 ①强度破坏。产品在某一激振频率作用下产生共振,其振幅越来越大,最后因振动 加速度超过产品的极限加速度而破坏,或者由于冲击所产生的冲击力超过了产品的强度 极限而使产品破坏。 ②疲劳破坏。振动加速度或冲击引起的应力虽远远低于材科在静载荷下的强度极 限,但由于长期振动冲击使产品疲劳破坏。 产品破坏的原因,除了零部件的设计、制造和装配质量等不合格以外,主要是在设计整机或串部件时,没有考虑防振和缓冲的措施,或者因振动、隔离系统设计不正确所造 成的。 3.防护措施 为了减小振动和冲击的影响,保证电子产品在振动和冲击的情况下仍能可取地工作,常采用以下两个方面的措施。 (1)提高电子产品各元器件及结构件本身的抗振动、冲击的能力 采用各种方法使元器件及结构件有足够的强度与刚度,如图5—48所示。图5—48(a) 是改变元器件的安装方式;图5—48(b)将元器件紧贴印制板,井用环氧树脂贴牢;图5—48(c)是将元器件用固定夹固定;图5—48(d)是用穿心螺钉或固定支架来固定大功率穿 心电阻;因5—48(e)是用压板螺钉或特制支架来固定插入式元器件或变压器。

振动试验

序号测试项目测试条件判定标准仪器设备测试结果 1 裸机振动试验测试频率:5Hz~120Hz~5Hz测试轴向:X,Y,Z (3轴向)测试时间:每轴向各30分钟,共计90分钟,振动试验前先行外观检查及功能测试,至振动试验结束后,再行外观检查及功能测试。外观,功能,影像无异常。结构无异常(如螺丝松动)。 2 礼盒包装振动试验测试频率:5Hz~120Hz~5Hz测试轴向:X,Y,Z (3轴向)测试时间:每轴向各30分钟,共计90分钟,振动试验前先行外观检查及功能测试,至振动试验结束后,再行外观检查及功能测试。外观,功能,影像无异常。结构无异常(如螺丝松动)。 3 纸箱包装振动试验测试频率:5Hz~120Hz~5Hz测试轴向:X,Y,Z (3轴向)测试时间:每轴向各120分钟,共计360分钟样品数量:1箱,振动试验前先行外观检查及功能测试,至试验结束后,再行外观检查及功能测试。外观,功能,影像无异常。结构无异常(如螺丝松动)。 4 裸机落下测试落下高度:76公分;落下方向:机体6个面;承受物:3公分厚硬木板;落下试验前先行外观检查及功能测试,至落下试验结束后,再行外观检查及功能测试。确认外观/功能/结构/影像无异常。 5 礼盒包装落下测试落下高度:76公分;落下方向:一角,三棱,六面;共落下10次;承受物:1公分厚钢板;落下试验前先行外观检查及功能测试,至落下试验结束后,再行外观检查及功能测试。确认外观

/功能/结构/影像无异常,可接受礼盒落下点有损伤。 6 纸箱包装落下测试落下高度:依实际重量订定之落下方向:一角,三棱,六面;共落下10次;承受物:1公分厚钢板;样品数量:1箱(落下试验前先行外观检查及功能测试,至试验结束后,再行外观检查及功能测试。确认外观/功能/结构/影像无异常,但可接受外箱落下点有损伤。 7 耐UV测试照射光源:20瓦;照射距离:20公分;照射时间:72小时;耐UV测试前及每24小时进行一次外观检查。确认外观无异常. 8 按键寿命测试测试速度:每分钟40次;测试荷重:250 gf ± 100 gf;测试次数:10,000次;按键寿命测试前及每500次进行一次外观检查及功能检查测试。确认外观/功能/结构无异常 9 耐醇摩擦测试测试醇类:工业用酒精(浓度95%以上);摩擦物:医药用棉球;施加压力:450gf / cm2;测试范围:喷漆部份及印刷字体部份摩擦行程:1 cm2;摩擦速率:30次/每分钟;摩擦次数:120次(一个往复计为一次) (暂订);耐醇摩擦测试前、后进行外观检查。确认外观无异常. 10 喷漆面剥离测试切割品:百格介刀;切割范围:1 mm2;切割格数:至少每边10格,共100格;黏贴物品:3M透明胶带(以可覆盖住切割格位为主)黏贴长度:至少20mm;剥离角度:与喷漆面成60度方向拔除剥离速度:5分钟内完成喷漆面测试,然后进行外观检查。确认外观无异常,方

冲击和振动

冲击和振动 作者: Jonas Steibert 文件名: Shock and Vibration Basic.doc

1. 什么是冲击和振动? 3 1.2 怎样保护产品以防受到冲击和振动?3 2. 何时冲击?3 2.1 产品易碎性的判定 3 2.2 产品可能遇到的情况判定 4 2.3 振动 5 3. 减震材料 6 3.1 多孔聚乙烯EPE 8 3.1.1 模压材料9 3.1.2 挤压材料9 3.2 多孔聚丙烯EPP 11 3.3 多孔聚苯乙烯EPS 12 3.4 聚亚安酯PU 13 3.5 纤维减震材料15 作者: Jonas Steibert 文件名: Shock and Vibration Basic.doc

1.什么是冲击和振动? 冲击和振动指的是一种环境,在这种环境下产品处于运输当中,或处于包装箱的装卸过程中。 1.2 怎样保护产品以防受到冲击和振动? 为了保护产品,可在冲击和振动有发生可能性的几个地方采取措施。但为了减少冲击和振动发生的可能性,还有些问题需要考虑。产品是否易碎?产品价值是多少?产品是怎样运输的?产品的体积估计有多大?这些都是在选择包装材料前需要考虑的问题。 2. 何时冲击? 当产品的包装箱突然以某种方式掉落,冲击就会发生。大多数时间冲击都发生在意外事件中,但冲击也会在列车更换装运车厢或产品/包装箱的野蛮装卸过程中发生。 2.1 产品易碎性的判定 确定产品需要多大减震量的第一步是确定产品自身所能承受的机械冲击量,对于这一判定有一些常用术语,其中“易碎性”和“G因数”是最常用的。 易碎性通常用单位“G”表示,表明产品在不被损坏的条件下所能承受的最大负加速度。产品越易碎,其G因数越小。 [ G是加速度的单位,其值等于重力加速度:1g=9.81m/s2 。 负加速度是“负的加速度”,指在制动,减速到0,物体下落撞击地面时。 抗冲击垫物作用是通过压缩,延长速度v(m/s)降低的时间t (s),从而减小负加速度a (m/s2):A= v / t 给定质量m(kg)所承受的负加速度a (m/s2) 越小,产品所受的撞击力F (N)就越小: F= m * a] 理论上,易碎性的判定是将产品置于一系列剧烈度递增的冲击中(负加速度)以找出足以破坏产品的最小冲击力。产品在不被损坏条件下所能承受的最大负加速度,即为产品的G因数。 作者: Jonas Steibert 文件名: Shock and Vibration Basic.doc

振动台的基本知识

振动台的原理 电动振动试验系统的工作原理类似于扬声器。即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电磁力的作用而运动。 当振动台磁路中的动圈通过交变电流信号时产生激振力磁路中即产生振动运动。 振动台的结构 振动台专业术语 ◎频率范围:振动试验系统在额定激振力下,最大位移和最大加速度规定的频率范围。 ◎额定推力:振动试验系统能够产生的力(单位:N);在随机振动时该力规定为均方根值。 ◎最大位移:振动试验系统能够产生的最大位移值。该值受振动台机械运行限制,通常用双振幅表示(单位为:mmp-p). ◎最大加速度:振动试验系统在空载条件下能够产生的最大加速度值(单位: m/s2) ◎最大速度:振动试验系统所产生的最大速度(单位:m/s2)。 ◎最大载荷:振动台面上最大加载重量(单位:kg). ◎运动部件:电动振动台运动部件是由台面、动圈(含骨架)、动圈的悬挂连接件、柔性支承、电器连接件和冷却连接件组成的运动系统。 ◎容许偏心力矩:振动台面导向系统允许的最大偏心力矩值。

振动台、夹具、试件图 试验方法 ◎正弦振动试验 正弦振动试验有两种方法:一是扫频试验,根据试验规定的频率用扫描方法不断地改变激振频率;二是定频试验。正弦振动的目的是在试验室内模拟电工电子产品在运输、存储、使用过程中所经受的振动及影响,并考核其适应性。如按IEC(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国标GB/T2423,美国军标MIL-810,国军标GJB150 等对试件进行扫频试验,或采用驻留共振点的连续定频试验。

◎随机振动试验 电子电工产品在运输过程中所经受的 振动绝大多数是随机性质的振动,随机振动 比正弦振动的频域宽,而且是一个连续的频 谱,它能同时在所有的频率上对产品进行振 动激励。 ◎冲击试验和碰撞 冲击和碰撞都属冲击范畴,规定冲击脉冲波型的冲击试验,主要是用来确定元件、设备和其它产品在使用和运输过程中经受多次重复(碰撞则是多次重复)的机械冲击的适用性,以及评价结构的完好性。

振动试验的正确选择办法

振动试验的正确选择方法 振动试验是力学环境试验中的一种。振动台就是用于此类试验的专门的力学环境试验设备。振动试验机模拟产品在制造,组装运输及使用过程中所遭遇的各种环境,用以鉴定产品是否忍受环境振动的能力,适用于电子、机电、光电、汽机车、玩具……等各行各业的研究、开发、品管、制造。 一、振动的描述 1、什么叫振动 振动是一种波动。机械振动是物体在平衡点附近反复进行的机械运动。 2、振动的分类 振动可分为随机振动和周期振动。 周期振动包括正谐、多谐、方波、锯齿波。 周期振动都可分解为一系列简谐振动之和。 按是否有外力推动,振动又可分为自由振动和强迫振动。 二、正谐振动的描述 2.1频率、角频率 频率和角频率都是用来描述单位时间内振动的次数的。 每秒钟振动的次数,高频红外碳硫分析仪称为振动的频率,常用f表示。单位是:次数/每秒,用Hz表示。 假如用机械转子激振器每秒钟的转动弧度数来描述振动,称为振动的角频率,常用ω表示。单位是:弧度/每秒。 频率和角频率之间有如下的关系: ω=2πf 3.2位移、速度、加速度 位移、速度和加速度都是用来描述振动的幅度的。 位移是指振动时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常用A表示。单位是:米(m)。 速度是指振动时物体运动的最大速度,常用v表示。单位是:米/每秒(m/s)。 加速度是指振动时物体运动的最大加速度,常用a表示。单位是:米/每秒平方(m/s2)。有时也用重力加速度g来表示:g=9.8m/s2。 在正弦振动的情况下,且使用国际单位制时,位移、速度、加速度三者之间有如下的关系: v=ωA=2πfA a=ωv=ω2A=(2πf)2A 三、使用振动试验机的优点: 1、设计时,可分析破坏点、易不良点, 2、质量时,可分析每一批产品所产生的不同点和不良点, 3、生产时,可完全一边振动一边测量,使产品不良率早发现, 4、耐久测量,让产品耐久使用、使不耐久的组件提早改进,公司品牌口碑即会更好。 四、振动台的分类、原理、特点 振动台按它们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电动台、机械台、液压台三种。 电动台以输出激振力为主要规格。它的频率范围最宽,一般为5-3000Hz。最大位移一般为±12-25mm。最大加速度一般可达100g。配以水平滑台可以作水平振动。配以随机控制仪可以

冲击与振动对人体的影响

冲击与振动对人体的影响 201012466 徐文超 人体是一个相当复杂的且具有生物活性主动调节的系统。从医学角度看,人体是由多节骨骼和肌肉或器官组成的,其中肌肉和骨骼是运动的主动与被动的关系。从机械的角度看,人体是一个复杂的柔弹性多体系统,人体的骨骼框架具有一定的刚性。因此,近似条件下,人体是可用若干柔性或弹性与刚性体组成的系统模型予以描述[1-3],人体可视为一种机械系统。通过对人体的振动实验来看,2Hz以下振动时,人体可视为一个整体;2Hz带宽时,机械能将通过人体以波的形式传播,波长远大于人体尺寸,基于此种原因,人体可以简化为多自由度的集中参数模型。坐姿时,人体系统基频为4~6Hz,立姿时为5Hz和12~15Hz。在100Hz以上时,人体可作为具有分布参数的复杂系统,机械能可能以剪切波、表面波或复杂波得形式传播。人体波传播的形式取决于频率成分和传播条件。 人体可视为一个多自由度的振动系统。人体是具有弹性的组织,因此对振动反应与一个弹性系统相当。为了准确预测动态环境下人体系统的响应,对于人体坐姿来说,通常可以分为头部,上躯干、下躯干(包括臀部)、左下肢、右下肢五个部分。如不考虑水平、侧向振动的影响,可把人体系统动力学模型简化为5-DOF的垂直振动模型[4]。人体全身振动模型是一种机械振动响应等效模型,它将人体各部分等效为质量、刚度、阻尼等机械元件。如图1所示,

该模型的动力学参数主要有: 12345,,,,m m m m m ————人体头部、上躯干、下躯干(包括臀部) 、左下肢、右下肢的质量,kg ; 12345,,,,k k k k k ————上述人体各部分的刚度,1kN m -?; 12345,,,,c c c c c ————上述人体各部分的阻尼系数,1Ns m -?; 12345,,,,z z z z z ————上述人体各部分重心的位移,m ; 66,k c ————座椅的刚度,1kN m -?;座椅的阻尼,1Ns m -?; 0z ————车体的输入位移激励,m .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到5-DOF 坐姿人体全身振动模型的振动微分方程为: M Z C Z KZ Bq ??? ++= M ,C ,K ,B 分别为人体系统的质量矩阵,阻尼矩阵,刚度矩阵,激励矩阵;Z 为输出矩阵,q 为激励矩阵。为便于模型的简化及计算,假定人体左、右下肢的质量、刚度、阻尼均相等,即454545,,m m k k c c ===。根据模型,可计算出人体坐姿全身振动的相关参数,进而进行相关分析。 人体是一个复杂的共振系统。人体及其各种组织与器官都有其自身的共振频率。生物力学研究证明,人体全身垂直振动在4~8Hz 处有一个最大的共振峰,称为第一共振频率。它主要由人体胸腔共振频率产生对胸腔内脏影响最大。在10~12Hz 和20~25Hz 附近有两个较小的共振峰,分别称为第 二和第三共振频率。第二共振峰主要由人体腹腔共振频率产生,对腹部内脏影响最大。此外,头部的共振频率约为2~3Hz ,心脏约为5Hz 眼约为18~50Hz ,脊柱约为30Hz,手约为30~40Hz ,臀和足部约为4~8Hz ,肩部约为2~6Hz ,躯干约为6Hz 。人体的振动传递与人体骨骼、姿势(站姿或坐姿)和座椅型式等有关。因此,在设计车辆和车辆座位时,必须考虑人体共振频率,采取减振措施,尽量避开人体共振效应[5]。 振动对人体的影响分为全身振动和局部振动。全身振动是由振动源(振动机械、车辆、活动的工作平台)通过身体的支持部份(足部和臀部),将振动沿下肢或躯干传布全身引起接振动为主,局部振动是振动通过振动工具、振动机械或振动工件传向操作者的手和前臂。 1.全身振动对人体的不良影响 接触强烈的全身振动可能导致内脏器官的损伤或位移,周围神经和血管功能的改变,

振动测试必须知道的27个基本常识

振动测试必须知道的27个基本常识 振动测试必须知道的常识 1、什么是振动 振动是机械系统中运动量(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振荡现象。 2、振动实验的目的 振动试验的目的是模拟一连串振动现象,测试产品在寿命周期中,是否能承受运输或使用过程的振动环境的考验,也能确定产品设计和功能的要求标准。振动试验的精义在于确认产品的可靠性及提前将不良品在出厂前筛检出来,并评估其不良品的失效分析使其成为高水平,高可靠性的产品。 3、振动分几种

振动分确定性振动和随机振动两种。 4、什么是正弦振动 能用一项正弦函数表达式表达其运动规律的周期运动。 例如凡是旋转、脉动、振荡(在船舶、飞机、车辆、空间飞行器上所出现的)所产生的振动均是正弦振动。 5、正弦振动的目的 正弦振动试验的目的是在试验室内模拟电工电子产品在运输、储存、使用过程中所遭受的振动及其影响,并考核其适应性。 6、正弦振动的试验条件 正弦振动试验的验条件(严酷等级)由振动频率范围、振动量、试验持续时间(次数)共同确定。 7、什么是振动频率范围 振动频率范围表示振动试验由某个频率点到某个频率点进行往复扫频。 例如:试验频率范围5-50Hz,表示由5Hz到50Hz进行往复扫频。 8、什么是频率 频率:每秒振动的次数.单位:Hz。 9、什么是振动量 振动量:通常通过加速度、速度和位移来表示。 加速度:表示速度对时间倒数的矢量。加速度单位:g或m/s2

速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位移:表示物体相对于某参考系位置变化的矢量。位移单位:mm 10、什么是试验持续时间 振动时间表示整个试验所需时间, 次数表示整个试验所需扫频循环次数。 11、什么是扫频循环 扫频循环:在规定的频率范围内往返扫描一次: 例如:5Hz→50Hz→5Hz,从5Hz扫描到50Hz后再扫描到5Hz。 12、什么是重力加速度 重力加速度:物体在地球表面由于重力作用所产生的加速度。 1gn=10m/s2(GB/T 2422-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术语) 13、扫描方式分几种 线性扫描:是线性的,即单位时间扫过多少赫兹,单位是Hz/s或Hz/min,这种扫描用于细找共振频率的试验。 对数扫描:频率变化按对数变化,扫描率可以是oct/min ,对数扫描的意思是相同的时间扫过的频率倍频程数是相同的。 14、什么是扫描速度 扫描速度(sweep speed):指从最低频率扫描到最高频率的速度。有以下几种:1)oct/min:多少倍频程每分钟。 例:1oct/min,5Hz到10Hz需1分钟,10Hz到20Hz需1分钟。

标准振动试验介绍

标准振动试验介绍 简介 振动试验是评定元器件、零部件及整机在预期的运输及使用环境中的抵抗能力. 物体或质点相对于平衡位置所作的往复运动叫振动。振动又分为正弦振动、随机振动、复合振动、扫描振动、定频振动。描述振动的主要参数有 动频率为f时D 振动试验标准GJB 150.25-86 GB-T 4857.23-2003 GBT4857.10-2005 目前可以进行该试验的试验室有测量控制设备及系统实验室、环境可靠性与电磁兼容试验中心、苏州电器科学研究所。在现场或实验室对振动系统的实物或模型进行的试验。振动系统是受振动源激励的质量弹性系统 现在已被推广到动力机械、交通运输、建筑等各个工业部门及环境保护、劳动保护方面 及振动环境试验等内容。响应测量主要是振级的测量。为了检验机器、结构或其零部件的运行品质、安全可靠性以及确定环境振动条件各种实际工况下 ;对平稳随机振动, 级的度量。选定 动态特性参量的测定 动态特性参量的简易测定方法 ①固有频率测定用敲击或突然卸载 使系统产生自由振动,记录其衰减波形并与仪器中的时标信号比较,或将信号发生器产生的 ②振型测定手持木质或铝质探针接触被测 致判断振型。③阻尼测定可采用衰减振动法、共振法和相位法。衰减振动法是用记录仪 出阻尼值。机械导纳方法机械导纳是系统频域的特征参量(见机械阻抗)。大型复杂结构的固有频率多而密集, 图 时域识别方法直接利用振动的时间 (系统的时域特性参量之一,其傅里叶变换即机械导纳)的关系直接计算模态参量。对受迫振动,可以用数字

载荷识别指分析和确定振源的 谱分析或相关分析方法得出。振动环境试验为了了解产品的耐振寿命和性能指标的稳定 环境的振动、冲击条件下进行 法分两大类:①标准试验,包括耐预定频率试验、耐共振试验、正弦扫描试验、宽带随机振动 机振动试验、随机波再现试验、正弦波和随机波混合试验等。(见振动环境试验) 振动试验数据处理和分析 理法。振动试验意义和使用在运输 运输 振动摆放方位会影响到货 运箱、它的内包装、封装和内在产品。测试允许分析这些部件的相互作用。更改其中一个或 方法 A1重复振动(垂直运动) 测试 A2重复振动(旋转运动)测试 B单个货运箱共振(垂直运动)测试 C水平负载、复合负载、垂直负载共振测试 用性。这些方法符合ISO8318和ISO2247。方法A1和方法A2 在运输车里没有受到任何限制的单个货运箱及因单个负载或堆放负载的放大振动而受到重复振动的货运箱。备注1A1和方法A2产生不同 导致不同的损坏类型和强度。两种测试方法的测试结果不能相互关联。 B方法B 备注2 用方法C来测试。方法C 放。 4.8(包括测试强度、频率范围、测试周期) 这些测试的结果是相互不同的。振动试验设备使用方法仪器测试方法A1-重复振动 测试(垂直运动) 面的运动曲线类似垂直正弦输入(平面旋转振动是不接受的)的设备支撑。振动的双幅位移应

最新电子产品振动冲击设计资料

前言 任何产品都处于一定的环境之中,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使用、运输和贮存。因此都逃脱不了这些环境的影响。特别恶劣的条件下工作的产品更是如此。产品环境适应性水平高低的源头是环境适应性设计,因此要研制出一个环境适应性好的产品,首先抓的是环境适应性设计,设计奠定了产品的固有环境适应性。 (一)电子产品振动冲击设计现有的标准 两大标准体系: 1、民(商用)标准体系-(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体系 当今国内外在环境适应性规范和标准上有许多标准和方法,但归纳起来为二大体系: 一类是以IEC(国际电工委员会)为主体的国际通用的民用 (商用) 产品的环境适应性规范和标准体系,它是国际贸易中民用 (商用) 产品的环境适应性水平要求的共同语言、统一准则,它是以欧洲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制订的,可以说它是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环境适应性现状和水平的反映。 我国自80年代开始采用等效或等同的方法先后将TC50(环境试验)、TC75(环境条件)制订(转化)成环境适应性试验国标(GB/T2423系列标准)与环境适应性条件国标(GB/T4798系列标准)。国标与IEC标准的特点是:环境适应性条件系列化、模拟试验方法(程序)经典、试验再现性高、不确定度好。 2、军标体系 另一类是军用产品的环境适应性规范和标准体系,最有代表性为美国的MIL 标准和英国国防部07-55标准。我国自80年代开始采用等效或等同的方法先后将相同专业的美国MIL标准转换为我国军标,美国军标的特点是工程应用性好,特别是标准中的环境条件要求来自同类产品的平台环境条件。 (二)环境适应性的设计内容 电子设备在运输、储存和使用过程中要经受到多种多样的、错综复杂的环境条件。按对影响产品的环境因素来分,有下面几种环境因素: ①气候条件;②机械条件; ③生物条件;④辐射条件; ⑤化学活性物质;⑥机械活性物质。 1、按对环境适应性设计专业可分为: ①耐高低温设计; ②防潮设计; ③抗振与缓冲设计 ④防生物侵害设计; ⑤防腐蚀设计; ⑥防尘、 ⑦防雨(水)设计; ⑧防太阳辐射设计。 2、环境适应性设计步骤 (1)确定产品寿命期的环境剖面 (2)明确产品的平台环境条件

振动测试必须知道的27个基本常识59388

振动测试必须知道的27个基本常识 (2015-12-16 10:52:39) 转载▼ 标签: 杂谈 1、什么是振动 振动是机械系统中运动量(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振荡现象。 2、振动实验的目的 振动试验的目的是模拟一连串振动现象,测试产品在寿命周期中,是否能承受运输或使用过程的振动环境的考验,也能确定产品设计和功能的要求标准。振动试验的精义在于确认产品的可靠性及提前将不良品在出厂前筛检出来,并评估其不良品的失效分析使其成为高水平,高可靠性的产品。 3、振动分几种 振动分确定性振动和随机振动两种。 4、什么是正弦振动 能用一项正弦函数表达式表达其运动规律的周期运动。例如凡是旋转、脉动、振荡(在船舶、飞机、车辆、空间飞行器上所出现的)所产生的振动均是正弦振动。 5、正弦振动的目的 正弦振动试验的目的是在试验室内模拟电工电子产品在运输、储存、使用过程中所遭受的振动及其影响,并考核其适应性。 6、正弦振动的试验条件 正弦振动试验的验条件(严酷等级)由振动频率范围、振动量、试验持续时间(次数)共同确定。 7、什么是振动频率范围 振动频率范围表示振动试验由某个频率点到某个频率点进行往复扫频。例如:试验频率范围5-50Hz,表示由5Hz到50Hz进行往复扫频。 8、什么是频率 频率:每秒振动的次数.单位:Hz。 9、什么是振动量

振动量:通常通过加速度、速度和位移来表示。加速度:表示速度对时间倒数的矢量。加速度单位:g或m/s2速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位移:表示物体相对于某参考系位置变化的矢量。位移单位:mm 10、什么是试验持续时间 振动时间表示整个试验所需时间,次数表示整个试验所需扫频循环次数。 11、什么是扫频循环 扫频循环:在规定的频率范围内往返扫描一次:例如:5Hz→50Hz→5Hz,从5Hz 扫描到50Hz后再扫描到5Hz。 12、什么是重力加速度 重力加速度:物体在地球表面由于重力作用所产生的加速度。1gn=10m/s2(GB/T 2422-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术语) 13、扫描方式分几种 线性扫描:是线性的,即单位时间扫过多少赫兹,单位是Hz/s或Hz/min,这种扫描用于细找共振频率的试验。对数扫描:频率变化按对数变化,扫描率可以是oct/min ,对数扫描的意思是相同的时间扫过的频率倍频程数是相同的。 14、什么是扫描速度 扫描速度(sweep speed):指从最低频率扫描到最高频率的速度。有以下几种:1)oct/min:多少倍频程每分钟。例:1oct/min,5Hz到10Hz需1分钟,10Hz到20Hz需1分钟。2)min/sweep:多少分钟每次扫频。例:5-500Hz,扫描速度:1分钟/sweep,表示从5Hz到500Hz需1分钟。3)Hz/s:多少Hz每秒。例:5-10Hz,扫描速度:1Hz/s,表示5Hz到6Hz需1秒,6Hz到7Hz需1秒。 15、振动试验中有几个方向 除有关规范另有规定外,应在产品的三个互相垂直方向上进行振动试验。一般定义产品长边为X轴向,短边为Y轴向,产品正常摆放上下为Z轴向。 16、什么是交越频率 交越频率:在振动试验中由一种振动特性量变为另一种振动特性量的频率。如交越频率由等位移——频率关系变为等加速度——频率关系时的频率。 17、为什么要共振搜寻 一般待测物上有各种零组件,而每一个不同的零组件,皆有其不同的共振频率,同时会因形状、重量、固定方式不同而在振动发生时产生不同的共振频率及放大

产品振动试验规范

产品振动试验规X V1.0 xxxxx电子XX 2012年03月

版本历史

目录 1概述1 1.1编写目的1 1.2适用X围1 2振动试验规X2 2.1振动试验要求2 2.2振动试验步骤2 2.3注意事项2

1概述 1.1编写目的 为提高产品可靠度,模拟运输环境对产品的影响,以鉴别和剔除产品结构、工艺和元器件安装方式的不合理引起的早期故障,确保整机质量和期望寿命。同时为了振动试验的标准化,防止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规X。 1.2适用X围 适用于公司自行设计开发生产的成品的振动试验。以下情况需进行振动试验:新产品试产、主要部件更换、不定期抽检。

2振动试验规X 2.1振动试验要求 1、振动频率:5-50Hz。 2、加速度:9.8/S2。 3、振动方向:X、Y、Z方向。 4、振幅(垂直方向):2-4mm。 5、试验时间:X、Y、Z方向各30分钟。 2.2振动试验步骤 1、振动试验开始前,需确保所试验的样品外观、功能应是合格的。 2、按照正常出货的标准,将需测试的样品按公司要求的包装方法包装好。 3、将试验样品放置于振动台上固定好,按照上述振动试验要求对样品开始进行振动测试并在《振动试验记表》上填写产品型号、试验类别、振动试验开始时间。 4、振动试验结束后,将样品包装打开,检查样品的外观、功能有无异常,此时需填写振动试验结束时间、数量、有无异常、检测人签名。 5、若试验无异常,则送至终检测试,打包入库;若试验有异常,则召集相关负责人,研究解决相关问题,问题没有解决前产品不允许出货。 2.3注意事项 1、振动试验台由专人负责维护、保养。 2、产品振动试验应满足振动试验要求。 3、振动试验时应及是做好《振动试验收记录表》登记。 4、产品进行正常状态振动试验时,除振动试验测试人外,任何人不能动用振动台电源开关,更不能在振动台上堆放杂物。

国际运输包装常用试验标准

国际运输包装的常用试验标准 现在很多优秀的国际企业对运输包装的检测都有一套相对科学、严格的标准,天测对运输包装所进行的试验都依据了目前先进、通用的国际标准。这些标准检测通常体现在设计指导试验、运输常规试验、环境运输试验等方面的试验: 一、设计指导试验 设计指导试验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检验产品性能和包装设计的依据试验,该试验可以通过科学的数据反映该产品的性能和容易损坏的部位,在包装设计上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弥补和改善。可以通过扫频试验和冲击易碎性试验两项进行综合考察。 1、扫频试验试验方法参考ASTMD3580 对被测物进行扫频试验,产品可以不带包装和带包装分别进行,重点考察样品重要部件的频率响应情况,通过在重要部件上安装传感器,绘制图形,可以分析出该部件的共振频率,扫频的频率范围可以在2Hz~200Hz~2Hz,输入加速度为0.5g的扫频,在得出共振频率后,可以进一步加大输入加速度,然后在此共振频率下输入原先2倍的加速度(1.0g)振动5分钟。 2、冲击易碎性试验试验方法参考ASTM3332 该试验产品不需要包装,通过对产品的冲击易碎性的检验,可以进一步发现产品所存在的弱点和缺陷,了解产品的特性,提高产品的内在质量,并为包装设计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天测可以根据家电产品设计规范中的要求规定其产品需要承受在半正弦波下速度变化率大于170cm/s,冲击方波加速度大于36g的试验。

以上两项试验应该在设计初期进行,如果发现有问题不能通过试验,应该立即从产品和包装两个方面着手进行改进。不要等产品定型了在进行更改,那时需要的设计费用将是巨大的。 二、产品整体运输试验 我们应该根据产品的销售去向,产品的物流环境确定相应的试验方案,从中提炼并制定出企业相应的运输试验标准,该标准应可以满足国外企业的质量要求和运输要求,并且贯穿于产品的开发与改型的最终验收标准,从而使得产品销售流通到最终用户的手中时应该是完好无损的,产品因运输造成的破损比例应该控制在非常小的范围内。 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首先,我们可以根据产品的重量进行分类,重量超过50公斤和小于50公斤的应分别进行不同考察,因为根据统计和国外相关的运输试验标准重量,不同的产品会受到程度不同的破坏,而且破坏的方式也会不同,所以有必要进行分类。还有产品运输标准应该具有代表性,适应国际物流环境的要求,满足国外机械搬运的要求。 1、小产品<50公斤 该试验方案应该包括仓储试验、机械搬运试验、车辆运输振动试验、空运振动试验、倾翻试验、跌落试验。试验需提供4个样品完成全部试验。 A、仓储堆码试验试验方法参考ASTMD-642 载荷量的计算:L=W H-1 F公式,L为承载量、W:单个产品重量、H:产品允许堆码的层数、F:劣变系数。并规定单瓦楞222N、双瓦楞445N、三瓦楞2220N的初始压力。同时还可以再规定包装件的总变形量<20mm为合格。如果变形量超过了标准,说明包装件整体抗压能力较弱,应该加强纸箱的空箱抗压指标或在内部增加支撑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