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伦敦规划介绍概要
- 格式:ppt
- 大小:2.93 MB
- 文档页数:24
国内外最新城市规划理论以欧洲为例一、英国大伦敦战略规划邹军、王学锋《都市圈规划》p21(一)范围及概况伦敦位于英国东南部,现状总人口750万左右,占地面积约1580平方公里。
大伦敦分成33个区。
大伦敦的发展在近代经历了一个集中、疏散、再集中的过程。
其人口在1939年达到最高峰,为860万人。
1944年,设立了伦敦外围的绿带,大伦敦的空间扩张被约束在绿代内;1945年,英国政府开始开发新城,以疏散大城市尤其是大伦敦的人口;1970年代中期,伦敦外围129公里周长范围内,分散了11个新城,新城开发主要由政府投资,工业项目也优先安排在新城,大伦敦人口持续下降;1985年后重新集中,人口增长迅速,主要是人口自然增长和海外移民,金融和商务服务业发展迅速。
图1-3-2:大伦敦范围(二)发展策略1.强调并鼓励大伦敦的增长,包括人口和经济的增长,强调要“通过经济和人口的增长来取得对环境和生活质量的可持续的改善”2.竖向增长而不是东扩西拓等。
强调这种人口和经济增长要容纳在现有城市建成区范围内,建成区规模不再扩大,大伦敦外围的绿带以及市内的绿地等公共开敞空间不能受到侵犯。
即城市的空间发展将是竖向为主,增加开发强度,对宗地进行再开发等。
3. 非均衡发展——尊重市场、侧重交通、照顾公平。
确定了竖向增长的总原则之后,发展机会也不是全市均摊,而是优先照顾几个方面:一是照顾市场需求,基础设施、交通设施、商务空间等等的开发向中心区倾斜;二是照顾交通方便,即工作机会增长点等的开发向主要公共交通节点和沿线集中,并与交通容量的增加相协调;三是照顾社会公平,适当向东部地区倾斜,强调机会共享,兼容照顾社会各个不同群体的发展。
(三)空间发展伦敦发展的空间前提主要在于这几个方面:中心活动区和伦敦中心发展区的发展将会增强伦敦的物质环境的增长,特别是经济方面;东部泰晤士河口的发展将会拓展伦敦的中心功能;分散和强化城镇中心功能;郊区服务的发展;城市更新地区的政策;混合土地利用政策。
伦敦空间营造方案简介伦敦作为英国的首都和文化中心,空间营造对于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至关重要。
伦敦的空间规划方案不仅涵盖了城市的发展和建设,还注重保护历史遗产和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介绍伦敦空间营造的几个重要方面,包括城市规划、历史保护、公共空间设计等。
城市规划伦敦的城市规划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旨在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
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土地利用规划,以确保合理的土地分配和最大化土地的利用率。
伦敦的土地利用规划包括商业用地、住宅区、工业区和绿地等,以满足不同需求。
此外,伦敦还注重发展交通基础设施,以改善人们的出行体验。
城市规划师努力提高公共交通系统的便利性和可达性,减少交通拥堵,并鼓励居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以减少汽车使用和对环境的影响。
历史保护伦敦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城市,历史保护是伦敦空间营造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许多古老建筑和文化遗产分布在伦敦各个区域,这些建筑和遗产代表了伦敦的历史和文化。
为了保护这些宝贵资源,伦敦实施了严格的历史保护政策,包括限制建筑改建、修复古老建筑和设立历史保护区域等措施。
除了建筑物的保护,伦敦还注重保护历史街区和古老街道的特色。
通过保留传统建筑风格和街道布局,伦敦努力保持其独特的历史氛围和风貌。
公共空间设计伦敦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公共空间,使居民能够休闲、娱乐和社交。
城市规划师设计了大量的公园、广场和绿地,为居民提供了宜人的休闲场所。
这些公共空间不仅有助于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还提供了城市的绿化和生态系统的保护。
此外,伦敦还重视改善步行和自行车道的设施,以鼓励人们选择更可持续的交通方式。
城市规划师在设计公共空间时考虑到了行人和骑车人的需求,并提供了便利的设施和路径。
结论伦敦的空间营造方案旨在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城市规划、历史保护和公共空间设计是这个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伦敦在土地利用规划、交通基础设施、公共空间设计和历史保护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使这座城市成为一个宜居的地方。
《大伦敦空间发展战略》简介Ⅰ发帖人: lily0954 点击率: 3001倍受关注的新一轮大伦敦规划——《大伦敦空间发展战略》的编制工作已经完成,于2004年2月由大伦敦政府(The Greater London Authority,简称GLA)正式向全社会颁布。
这是一个针对大伦敦地区未来30年的发展而制订的战略发展规划,发布后在英国社会各界以及国际规划界产生了较大影响。
本文简要介绍该规划的制订过程、工作背景、规划目标、发展策略要点以及规划的实施机制等内容,以期大家对新一轮的大伦敦规划有一个概要认识和了解,并对目前开展的各项规划编制和研究工作有所启示。
1、规划的制订过程在过去的30年中,英国和伦敦地区的区域规划编制与管理体制经历了一个曲折多变的发展过程。
1999年通过的大伦敦政府法(GLAA)重新确立了大伦敦政府(GLA)的合法地位授权,GLA由直选的市长和独立选举的议会构成,职权覆盖大伦敦地区的32个市级自治区和伦敦共同体。
GLAA同时授权大伦敦市的市长组织编制新一轮的大伦敦战略规划,并取代原有的伦敦发展策略指引(RPG3),以指导和协调大伦敦下属32个自治区的地方性规划,实现大伦敦地区发展的协调与合作。
《大伦敦空间发展战略》正是在此政治背景下展开。
与此同时,大伦敦政府还组织编制了有关伦敦未来发展的多个专项策略,诸如经济发展、交通、文化、能源、环境、投资、社会公平等多方面的发展策略。
这些策略都围绕着共同的三个主题:伦敦居民的健康、获得机会的平等性、对英国可持续发展所做的贡献。
这些策略的制订必须相互协调,而《大伦敦空间发展战略》将提供一个更高层次的空间发展框架,对这些策略予以整合。
同时,大伦敦规划还需要综合考虑与《欧洲空间发展展望》以及欧盟的其他发展指引协调。
按照法定要求,大伦敦规划草案必须经过可持续发展的评估。
本次大伦敦规划的编制是一个开放性的工作过程。
在规划编制工作的第一阶段,于2001年5月举行了对大伦敦规划的公众意见咨询,作为规划草案编制的参考依据。
伦敦的城市规划与发展历程伦敦是英国的首都,也是全球最繁华和文化多元的城市之一。
它的城市规划和发展历程在世界历史上也树立了不少标杆。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伦敦的城市规划和发展历程。
一、从城市形态入手伦敦的城市形态以半径10英里的环形路——环路(M25)为界限,分成北部、南部、东部和西部四个区域。
在市中心即伦敦城(City of London),这是伦敦的商业中心,也是世界金融中心。
城市规划以户外游乐设施和同时兼顾商家和居民的住宅区为特点。
此外,伦敦还有四个皇家公园二、看看伦敦的交通1888年,伦敦的第一个地铁开始营运,称为“地铁”。
地铁在伦敦的交通网中具有礼仪和良好的交通连接节点性。
地铁沿线的交通枢纽设施很多,而且地铁客流非常大,每天服务上百万名乘客。
另外,伦敦还拥有公交车、自行车共享、Uber等多种公共交通工具。
在伦敦,你可以通过Oyster卡上的预付款系统,轻松地游遍这个城市。
三、看看不同社区伦敦的不同社区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
人们可以在考特·戴恩街区(Covent Garden)的室内及戶外市场上购物;可以在贝尔尼斯的名品店中寻找雅致和时尚;在西区的波韦尔街(Portobello Road)上寻找古玩和花式货品;南区的贝利司(Bermondsey)也是新的艺术中心,展览和画廊中的现代艺术品; Hackney Wick的创意工作室和咖啡店以及其周边的牛津路博物馆地区(Museums Quarter)等都值得一去。
综合以上三点,伦敦的城市规划和发展史其实也是一个故事。
经过不断地变革和发展,伦敦现在已经成为一个富有活力的大都市。
四、从文化角度谈伦敦伦敦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
它作为欧洲文化之都之一,具有世界级的图书馆、博物馆和文化中心。
诸如大英博物馆、国家美术馆、泰特美术馆和瓦伦西亚表演艺术中心等场所皆是必去之地。
在伦敦,你可以欣赏古典音乐、现代舞蹈、多元文化和人文背景。
五、总结作为一个大都会城市,伦敦的城市规划和發展史其实是一个不断改善和进步的过程。
伦敦城市规划伦敦作为英国的首都和全球重要的国际大都市,其城市规划具有深远的影响力和重要性。
伦敦的城市规划经历了长时间的演变和发展,如今呈现出多样的建筑风格和城市景观。
本文将介绍伦敦城市规划的主要特点和发展历程。
伦敦的城市规划可追溯到古罗马时期,在那个时候,伦敦是一个重要的罗马城市。
古罗马人在伦敦建造了城墙和重要的公共建筑,为伦敦城市规划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伦敦的城市规划逐渐发生了变化。
在中世纪,伦敦成为英格兰的政治和商业中心,城市规模逐渐扩大。
城市的发展沿着泰晤士河逐渐扩展,重要的教堂和政府建筑开始出现。
在这一时期,伦敦没有明确的城市规划,城市的发展和建设主要由个人和商业利益推动,造成了城市布局的混乱。
到了18世纪,伦敦开始进行有组织的城市规划。
由于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工业革命的影响,伦敦的城市规划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1783年,英国政府成立了伦敦规划委员会,并雇佣了建筑师约翰·劳顿进行城市规划。
劳顿的城市规划蓝图提出了改善公共交通、清理贫民窟和建设公共空间的计划。
随着时间的推移,伦敦的城市规划逐渐与现代化的建筑风格融合。
19世纪末,建筑风格开始转变为维多利亚时代的新古典主义,建造了许多宏伟的建筑物,如大本钟和圣保罗大教堂。
20世纪初,伦敦的建筑风格逐渐转向现代主义,独特的装饰风格和摩天大楼开始出现。
到了20世纪后期,伦敦的城市规划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城市规划的目标包括改善公共交通系统、保护历史建筑、提供更多的绿色空间等。
例如,2000年,伦敦市政府制定了《伦敦计划》,制定了未来20年城市发展的目标和计划。
总的来说,伦敦的城市规划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从古罗马时期到现代化的城市景观。
城市规划的特点包括混合了多样的建筑风格、重视公共交通和环境保护、注重改善居民生活质量等。
伦敦作为全球重要的国际大都市,其城市规划的发展不仅影响着城市的外观,还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发展。
《大伦敦规划2016》空间分区战略的评介与启示董韵笛摘要:英国作为现代城市规划的发源地和城市规划体系最为完善的国家之一,在空间规划编制和实施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总结其成功经验对我国空间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本文以《大伦敦规划2016》为例,重点介绍和分析其中区域空间分区战略在规划编制、体系构建、策略制定方面的特点,即强调协同规划、重视策略的针对性和交通规划与空间规划的一体化。
在总结大伦敦地区通过分区战略推动区域协同治理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上海空间规划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体系构建、规划编制等方面的相关启示和建议。
关键词:大伦敦规划,区域空间战略,分区政策,区域协同治理,机遇区随着21世纪经济全球化发展,特大城市区域的规划正面临着人口、经济、交通、生态各方面的挑战。
区域空间规划作为综合性、层次性和地域性空间问题的政策工具,在平衡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土地开发和环境资源限制矛盾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为应对新时代的挑战,建设全球城市,伦敦先后四次制定实施了《大伦敦区域空间战略规划》(2004版、2008版、2011版及2016版,简称《大伦敦规划》),其中的成功经验,尤其是在区域合作和协调发展方面的经验,对于处于同样背景下并致力于迈向世界城市的上海的发展有很大参考价值。
本文针对最新版大伦敦规划中一条重要的区域空间战略,即分区政策(指机遇区、强化区、复兴区发展政策)进行评析,探讨其对上海区域规划创新的有益启示。
1大伦敦城市空间概况《大伦敦规划2016》中,大伦敦地区包含伦敦市(City of London)与32个伦敦自治市镇(London Boroughs),空间范围1572km2。
由内而外分为中央活动区(CAZ)、内伦敦和外伦敦。
CAZ承担大伦敦、英国乃至全球的经济中心职能;内伦敦是人口和经济优势区域;外伦敦是居住重要承载区域和大伦敦绿带的主要地区[1]。
《大伦敦规划2004》中提出将伦敦分为五个次区域,即东伦敦、西伦敦、南伦敦、北伦敦、中伦敦,并确定了五个主要的增长地区:泰晤士河口发展走廊、伦敦—斯坦斯特德—剑桥—彼得伯勒发展走廊、伦敦—卢顿—贝德福德廊道、西部楔形区、温德尔谷地。
超级城市伦敦的城市规划摘要:伦敦是英国的首都,屹立于泰晤士河畔的伦敦已经有了2000年重要的历史。
伦敦是全球领先的城市,在艺术,商业教育的优势、娱乐、时尚、金融、医疗、媒体、专业服务、研究和开发、旅游和运输都有助于突出。
它是世界上最多的城市的国际旅客到达测量并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机场系统的客运量。
伦敦有三个河流:对水,土地,和空气。
为了生存,伦敦必须保持三条河流川流不息。
伦敦地铁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地下铁路网络世界。
从区域规划的角度,介绍了伦敦地区及该地区发展过程中的历次城市规划;从伦敦的地区的规划发展中所得到的启示。
关键词:城市规划;区域规划;交通管制Abstract:London is the capital city of England and the United Kingdom. Standing on the River Thames, London has been a major settlement for two millennia .London is a leading global city,with strengths in the arts, commerce, education, entertainment, fashion, finance, healthcare,media, professional service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tourism and transport all contributing toits prominence. It is the world's most-visited city as measured by international arrivals and hasthe world's largest city airport system measured by passenger traffic.London has three streams:on water,on land,and the air.To survive,London must keep all three streams flowing.The London Underground is the oldest underground railway network in the world. Regionalplanning from the point of view,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London area and thearea of the previous city planning; obtained from development planning in the London area enlightenment.目录摘要………………………………………………………………………………………………错误!未定义书签。
伦敦的城市规划伦敦是世界上最重视规划,也是最早指定规划的大都市。
伦敦第一个正式写成条文的规划是女王伊丽莎白一世于1580年发表的报告,旨在控制大城市的急剧发展。
1937年,英政府为解决伦敦人口过于密集的问题,成立了"巴罗委员会"。
该委员会于1940年提出的"巴罗报告"指出:伦敦地区工业与人口不断聚集,是由于工业所引起的吸引作用,因而提出了疏散伦敦中心区工业和人口的建议。
1942年由艾勃克龙比主持编制大伦敦规划,于1944年完成轮廓性的大伦敦规划和报告。
其后又陆续制定了伦敦市和伦敦郡的规划。
在大伦敦规划中体现了盖迪斯首先提出的"组合城市"概念,并且在制定规划过程中遵循了盖迪斯所概括的方法,即"调查-分析-规划方案"。
时被纳入大伦敦地区的面积为6731平方公里,人口为1250万人。
规划方案在距伦敦中心半径约为48公里的范围内,由内到外划分了四层地域圈,即内圈、近郊圈、绿带圈与外圈。
大伦敦的规划结构为单中心同心圆封闭式系统,其交通组织采取放射路与同心环路直交的交通网。
伦敦郡人均规划绿地面积大幅提高,重点绿化泰晤士河两岸。
中心区改造重点在西区与河南岸,并对其作了详细规划。
大伦敦规划吸取了二十世纪初期以来西方规划思想的精髓,虽然在其后几十年的实践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但当时在对所要解决的问题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切合时宜的对策与方案,对控制伦敦市区的自发性蔓延、改善混乱的城市环境起了一定的作用,对四、五十年代各国大城市的规划有着深远的影响。
六十年代中期编制的大伦敦发展规划,试图改变1944年大伦敦规划中同心圆封闭布局模式,使城市沿着三条主要快速交通干线向外扩展,形成三条长廊地带,在长廊终端分别建设三座具有"反磁力吸引中心"作用的城市,以期在更大的地域范围内,解决伦敦及其周围地区经济、人口和城市的合理均衡发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