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长江黄金水道建设总体推进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39.00 KB
- 文档页数:14
国家发展改⾰委、⽔利部、建设部关于印发⽔利发展“⼗⼀五”规划的通知⽂号:发改农经[2007]1181号颁布⽇期:2007-05-31执⾏⽇期:2007-05-31时效性:现⾏有效效⼒级别:部门规章各省、⾃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直属机构,新疆⽣产建设兵团:国家发展改⾰委、⽔利部、建设部联合编制的《⽔利发展“⼗⼀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已经国务院审议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
⽔资源是⽇益紧缺的⾃然资源和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利是经济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
《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今后⼀个时期全国⽔利发展和改⾰的纲领性⽂件。
实施《规划》涉及⽅⽅⾯⾯,任务⼗分艰巨。
各有关部门和地区要把《规划》实施⼯作摆到重要议事⽇程,建⽴健全规划实施机制,按照既定的分⼯,密切协作,形成促进⽔利发展与改⾰的合⼒。
要加强对规划执⾏情况的监督检查,强化规划实施效果的评估。
要正确处理⽔利专项规划与其他规划的关系,做好相关规划与本规划的衔接和协调,强化规划的约束和指导作⽤。
要按照《规划》的部署抓好“⼗⼀五”时期的各项⽔利⼯作,推动⽔利事业进⼀步转⼊科学发展的轨道,确保国家防洪安全、供⽔安全、⽣态安全和粮⾷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好⼜快发展。
附:⽔利发展“⼗⼀五”规划国家发展改⾰委⽔利部建设部⼆○○七年五⽉三⼗⼀⽇⽔利发展“⼗⼀五”规划(国家发展改⾰委⽔利部建设部⼆OO七年五⽉)前⾔党中央、国务院⾼度重视⽔利发展。
“⼗五”期间,中央⽔利建设投资达到创历史记录的1600多亿元,⽔利基础设施建设的长⾜进展,使⽔利防灾减灾能⼒⼤⼤增强。
与此同时,⽔利发展和改⾰实现了⼀系列重⼤跨越,⽔资源保护、节约、合理开发和⾼效利⽤的理念已为全社会普遍接受,⽔利管理体制和运⾏机制改⾰稳步推进,⾏业管理逐步加强,依法治⽔取得显著成效。
但是,与国民经济发展、⼈民⽣活⽔平提⾼、⽣态环境改善的需求相⽐,⽔利的⽀撑和保障能⼒还有很⼤的差距。
加快推进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行动方案(2013-2020年)2011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国发〔2011〕2号)后,我部和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时出台了实施意见和相关政策措施,并将内河水运作为重点任务纳入了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
两年来,我国内河水运建设投入已超过“十一五”期总和,国家高等级航道和主要港口建设明显加快,内河水运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显著增强,但也还存在着基础设施能力不足、港航企业组织化程度低、内河运输服务水平不高、安全监管压力大等问题。
为进一步落实国务院文件精神,部研究制订了加快推进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行动方案(2013-2020年),具体意见如下:一、总体要求1.总体思路。
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国发〔2011〕2号文件精神,加快构建现代综合运输体系,坚持科学统筹、突出重点、实化抓手,进一步细化和深化内河水运发展目标、任务和措施,加快内河水运科学发展,进一步发挥内河水运比较优势,促进流域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
2.发展目标。
到2020年建成畅通、高效、平安、绿色的现代化内河水运体系,建成比较完善的航道港口基础设施、较为完备的安全监管和救助体系,运输效率和节能减排能力显著提高,水运优势和潜力得到充分发挥,对经济发展的带动和促进作用显著增强:——基本建成1.9万公里高等级航道,全国内河三级及以上航道里程达到1.4万公里;“两横一纵两网”高等级航道达到规划标准。
——建成一批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港区,形成比较完善的集疏运体系,内河港口功能进一步拓展、服务水平显著提升。
——全国内河货运量达到30亿吨以上,货运周转量达到1万亿吨公里以上;全国内河货运船舶平均载重吨达到1200吨,长江干线货运船舶平均载重吨超过2000吨。
——长江干线建成全方位覆盖、全天候监控、快速反应的水上交通安全监管系统和船舶污染防治、水上应急救援及治安防控体系;其他高等级航道和部分重要航道基本建成有效覆盖、重点监控、快速反应的水上交通安全监管系统和船舶污染防治、水上应急救援体系。
长江黄金水道建设提速十二五投资超1500亿
长江黄金水道建设提速十二五投资超1500亿
航运新闻6月14日讯,长江水运发展协调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在江西南昌召开,会议签署了《十二五期长江黄金水道建设总体推进方案》和《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长江干线船型标准化的合作协议》。
据悉,十二五长江黄金水道建设资金需求规模预计将超过1500亿元,这较十一五期间的800亿元建设投资而言,接近翻番。
千亿资金投向黄金水道
会议提出,十二五长江水运发展主要目标是:长江高等级航道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干线航道提前5年基本实现规划目标,力争开通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支流航道有条件的提前实现规划目标。
这意味着长江水运发展将全面提速。
会议还提出了长江港口及船舶标准化建设目标,要求长江港口规模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和重庆长江上游航运中心、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加快推进;长江船舶标准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干线货运船舶平均吨位达到1600吨。
到2015年,基本建成安全、畅通、便捷、绿色的长江水运体系,基本适应流域经济发展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
为实现上述目标,交通运输部将与沿江七省二市合力推进六项重点任务:大力推进长江干线航道系统治理、着力推进主要支流高等级航道建设、积极推进规模化港口建设、扎实推进船型标准化工作、稳步推进支持保障系统建设、不断推进现代航运服务业发展。
记者获悉,十二五长江黄金水道建设资金需求规模预计将超过1500亿元。
国家用于长江黄金水道建设的资金不低于360亿元,主要用于长江干线航道、重要支流航道、支持保障系统和中西部地区公用码头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此外,国家每年还将安排10亿元用于引导内河船型标准化,其中重点也将用在长江水系。
黄金水道和长江经济带建设-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除了滋润全流域180万平方公里土地,使其成为天府之国、鱼米之乡以外,更是一条关系民族生计的交通大动脉。
长江从青藏高原发源,奔腾6300公里,汇入东海。
其干流与许多支流都有极好的通航条件。
然而,只是在近代市场发育的情况下,长江才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黄金水道”。
回顾近代以来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史,可以看到,长江的自然禀赋所带来的舟楫之利,是在商品流通的情况下才逐渐凸显出来的。
古代战争中的运兵、皇朝统治下的漕运,都曾得益于长江。
到了近代,随着商品流通规模的扩大,长江在全国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就更加突出了。
近代长江流域“由商业化而工业化,继而推进城市化”的发展轨迹清晰可见。
上海、南通、镇江、南京、芜湖、安庆、九江、汉口、岳阳、沙市、宜昌、万县、重庆、宜宾等沿江城市,几乎无一例外,都是依托长江水道,走过了一条由港兴商,由商兴市的发展道路。
鸦片战争以后,先是沿海五口通商,而后是长江逐步对外开放,国内商品流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格局。
原来经赣江、越大庾岭运往广东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商品和经湘江运往南方的长江中上游地区的商品,都改道为沿江而下,最终在上海集散。
从上海进口的商品、南北沿海土特产品以及东部城市的工业产品则溯江而上,经沿江各口岸辐射到广大内地。
上海不仅取代广州成为全国对外贸易的中心,而且成为全国商品流通的最大枢纽。
在此过程中,长江航运所发挥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1840年前后,长江流域有帆船总数六七千艘,依靠帆船航运为生的水手达十万之众。
开埠以后,帆船航运仍然兴盛不衰,而轮船航运则异军突起,并渐成主流。
先是洋商凭借1858年《天津条约》、1861年《长江各口通商章程》而开始长江轮船航运,后有中国人自办的轮船公司投入运营,如轮船招商局、民生轮船公司等等。
1861年英商宝顺洋行的扬子江轮首航汉口,紧接着美商琼记洋行的火箭号轮船、旗昌轮船公司的惊异号都投入了申汉航线。
发改农经[2007]1181号-----------------------------------------------------------关于印发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直属机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建设部联合编制的《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已经国务院审议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水资源是日益紧缺的自然资源和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水利是经济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
《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今后一个时期全国水利发展和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实施《规划》涉及方方面面,任务十分艰巨。
各有关部门和地区要把《规划》实施工作摆到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规划实施机制,按照既定的分工,密切协作,形成促进水利发展与改革的合力。
要加强对规划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强化规划实施效果的评估。
要正确处理水利专项规划与其他规划的关系,做好相关规划与本规划的衔接和协调,强化规划的约束和指导作用。
要按照《规划》的部署抓好“十一五”时期的各项水利工作,推动水利事业进一步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确保国家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附: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建设部二○○七年五月三十一日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建设部二OO七年五月前言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水利发展。
“十五”期间,中央水利建设投资达到创历史记录的1600多亿元,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长足进展,使水利防灾减灾能力大大增强。
与此同时,水利发展和改革实现了一系列重大跨越,水资源保护、节约、合理开发和高效利用的理念已为全社会普遍接受,水利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稳步推进,行业管理逐步加强,依法治水取得显著成效。
但是,与国民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生态环境改善的需求相比,水利的支撑和保障能力还有很大的差距。
十一五长江黄金水道建设巡礼系列宣传主题活动启动十一五长江黄金水道建设巡礼系列宣传主题活动在近日正式启动,这标志着我国长江黄金水道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此次宣传活动是为了全面展示新时期长江黄金水道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进一步宣传水道发展优势,推进长江经济带的绿色发展。
本文将对这次宣传活动的主要内容和意义进行介绍。
一、巡礼活动安排根据宣传主题活动的安排,将以巡礼的形式在长江沿线各个城市进行。
巡礼活动的内容主要包括参观长江黄金水道建设成果展览、举办专题讲座、组织水上运动比赛等。
这些活动将通过多种形式,如展览、讲座、比赛等,来向社会各界展示长江黄金水道的建设成就和经济效益。
此次巡礼活动将聚焦长江黄金水道的建设成果,以及未来的发展规划。
通过展览展示水道建设的重点项目和创新技术,在讲座中探讨长江经济带的绿色发展路径,在比赛中展现水上运动的魅力,进一步提高公众对长江黄金水道建设的认知度和理解度。
二、宣传主题活动意义1. 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长江黄金水道建设是长江经济带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
通过加强对长江水道的整治和保护,提高水道航运能力和安全性,不仅可以促进水上交通的发展,还可以减少公路和铁路运输的压力,推动绿色交通的发展,为长江经济带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 提升长江地区的影响力和竞争力长江黄金水道建设不仅仅是航运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提升长江沿线地区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优质的水路交通条件将吸引更多的企业和资本进入长江经济带,促进产业集聚和区域经济发展。
巡礼系列宣传主题活动的举办将进一步提高长江地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进入,推动长江经济带的高质量发展。
3. 加强对长江黄金水道的宣传和推广长江黄金水道建设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
通过这次巡礼系列宣传主题活动,可以向公众传递长江黄金水道建设的重要性和意义,提高公众对水道建设的认知水平。
交通运输部与七省二市合力推进长江黄金水道建设
佚名
【期刊名称】《交通标准化》
【年(卷),期】2009(000)016
【摘要】在日前举行的长江水运发展协调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上,交通运输部与
沿江七省二市人民政府共同签署了《关于合力推进长江黄金水道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就完善沿江产业布局,加强水运资源保护,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大资金投入,合力推进长江黄金水道建设,不断提升长江黄金水道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达成共识。
【总页数】1页(P10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612.33
【相关文献】
1.合力推进长江黄金水道建设着力构建江海联运物流通道 [J], 任世茂
2.关于合力推进长江黄金水道建设的若干意见 [J],
3.交通运输部上海市人民政府江苏省人民政府安徽省人民政府江西省人民政府
湖北省人民政府湖南省人民政府重庆市人民政府四川省人民政府云南省人民政
府关于印发“十二五”期长江黄金水道建设总体推进方案的通知 [J], 无
4.交通部与沿江七省二市代表共签《“十一五”期长江黄金水道建设总体推进方案》[J],
5.交通运输部与沿江七省二市政府签署合作协议合力推进长江水运发展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港口经济是以港口为中心, 港口城市为载体, 综合运输体系为动脉, 港口相关产业为支撑, 海陆腹地为依托的一种开放型经济; 或者说是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 由港航、临港工业、商贸、旅游等相关产业有机组合而成的一种区经济, 同时它又是开放经济、流量经济、关联经济和产业经济。
十一五期间, 作为全国统筹城乡试验区的重庆经济建设将进入关键时期, 如何加快港口发展, 充分发挥其龙头作用, 成了重庆港口发展的当务之急。
重庆港口经济现状重庆水资源较丰富, 全市现有三江( 长江、嘉陵江、乌江) 等136条航道, 航道总里程4 200余公里, 其中长江航道里程679公里, 初步形成了以横穿东西的长江干线为主干、沟通南北的众多支流为基础的呈叶脉状分布的航道网, 能够覆全市70%以上的区、县(市)。
洪水期长江可通行4 000吨级船舶, 枯水期可通行1 000吨级以上船舶,嘉陵江和乌江河口段可常年通行1 000吨级船舶。
全市港口由主城、万州和涪陵3个枢纽港区和江津、永川、合川、奉节和武隆5个重点港区及其它12个县级港区组成, 拥有运输船舶4 200余艘, 其中货运船舶2 700余艘, 300万载重吨。
全市港口年产值约130亿元, 从业人员约12万人十五期, 全市完成的水运量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同九五期末比较: 十五期末水运货运量是九五期末的2. 8倍, 年均增长22. 86%; 货运周转量是九五期末的3. 8倍, 年均增长30. 5%; 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是/ 九五期末的7. 3 倍, 年均增长48. 83%; 港口滚装汽车吞吐量是九五期末的6倍, 年均增长40%。
2006年完成内河水运货运量4 578万吨, 货运周转量533亿吨公里, 集装箱吞吐量34万TEU, 滚装汽车吞吐量47. 6万辆, 仍然呈高速增长态势。
重庆位于我国中西部地区的结合部、长江上游经济带的核心地区,由长江和嘉陵江环绕东邻鄂、湘,南靠黔,东北角与陕交界,地处我国中西结合部。
长江黄金水道建设与发展【摘要】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江河,其水能资源丰富,水域面积辽阔,为我国唯一贯穿东、中、西部的水路交通大脉,它横跨9 大省市,素有“黄金水道” 之称。
随着社会的发展,长江黄金水道的建设取得了飞速发展,黄金水道的发展带动了流域经济的发展,势必会形成一条长江经济带。
【关键词】交通大脉;黄金水道;长江经济带一、长江黄金水道建设基本情况长江作为我国第一大河流,在其6300 余公里的长度当中被我们利用的不足二分之一。
在西起云南水富东至上海入海口的主干线航道中,我们将干线航道分为了三段,从水富到宜昌为长江上游,宜昌到湖口为长江中游,湖口到入海口为长江下游,其中拥有当今世界第一大水电工程之称的三峡大坝便建在上游与中游的交界处。
近些年来,社会经济的发展带动了长江航运事业的飞速发展,随着江上过往船只的增多,人们逐渐感觉到早期长江航道的水运条件已不能满足现代船舶客货运的需求,于是在相关部门的协调指挥下,对长江航道各段实施了较大规模的整治与建设。
不仅使航道水流条件得到改善,航道尺度得到加宽加深,航道设施也更加完善,正是由于长江黄金水道的建设带动了全中国水运事业的发展。
二、长江黄金水道建设中取得的成就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自十五期规划提出“深下游, 畅中游,延下游"建设思路以来,长江黄金水道的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航道整治方面:对于长江上游,通过泸渝段航道整治项目的实施,泸渝段航道等级得到提高,全线实现了昼夜通航的条件;对川江多处浅滩的治理,极大的减小了过往船只的安全隐患,使通过能力得以提高;三峡水库蓄水前后,实施了航道设施淹没复建工程、炸礁工程等,从而带动了长江上游航运事业的发展。
对于长江中游段,对碾子湾、窑监等碍航河段实施了清淤应急工程,有效地缓解了枯水期航道的紧张局面,改善了航行条件;此外,也实施了陆溪口、马家咀、罗湖洲等河段航道整治工程,使航道航行深度得到提高,航行条件进一步改善。
对于长江下游段,实施了太子矶炸礁工程,扫除了航道中的障碍;马当、东流、黑沙洲等河段的航道整治工程使航道水深提升到5 米以上,同样改善了船舶的通航条件;另外深水航道的延伸,12.5 米的深水航道从入海口延伸到太仓,10 米深水航道也已延伸到南京,并且正在朝着12.5 米深水航道发展,到时大型船舶可以直接驶入内河,极大提升了船舶航行条件。
长江黄金水道释放“黄金效应”“十一五”是长江航道大投入、大建设的快速发展时期。
长江航道发展紧紧抓住合力建设长江黄金水道的历史性机遇,积极推动长江航道科学发展,取得了“两大历史性突破、三大显著提升、一个进一步凸显”的突出成就,即:航道建设和航道服务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发展观念、科技创新能力、行业管理水平得到明显提升,长江航道在沿江经济社会和长江水运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进一步凸显。
经过5年大跨越,长江航道通过能力提高五成以上,长江货运量取得世界内河六连冠,成为拉动沿江经济快速发展的有力支撑。
54亿大手笔通畅千里水上“黄金路”“十一五”以来,长江航道建设投资力度空前加大。
“十一五”期前3年累计完成投资17.82亿元,已经超过“九五”、“十五”期建设水平;2009 年,交通运输部在计划投资7.1亿元的基础上,进一步追加投资10亿元,全年建设投入达到17亿元,规模之大前所未有,长江航道建设进入了全面加速的快车道。
在过去5年中,长江航道局按照“延上游、畅中游、深下游”建设思路,完成建设投资54.24亿元,长江35处碍航浅滩得到了大规模整治。
在下游,先后实施了张南、东流等航道整治工程、10.5米深水航道上延工程、太子矶炸礁工程以及马当沉船打捞工程,使下游航道实现了深水化,南京以下航道水深与长江口深水航道建设同步衔接,由7米提高到了10.5米。
在中游,先后实施了陆溪口、周天、马家咀、嘉鱼—燕窝、瓦口子等航道整治工程,枯水期通航紧张局面明显缓解,在长江航道发展历程上具有重大意义。
在上游,结合三峡工程建设,实施了库区部分河段炸礁和助航标志迁建工程,库区航道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并且实施了泸渝段、叙泸段航道整治工程,提高了上游航道等级。
通过集中治理,长江下游航道初步实现了深水化,南京至太仓段航道水深达10.5米,太仓至长江口航道水深达到12.5米,3万吨级海轮可常年通达南京,5万吨级海轮可常年到达太仓;中游荆江河段的最低航道维护水深从2.9米提高到了3.2米,枯水期通航紧张局面明显缓解;上游重庆至宜宾航道最低的航道水深从1.8米提高到了2.7米,达到三级航道标准,实现了2688公里干线航道全河段全天候通航。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对口支援与合作交流“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08.09•【字号】沪府发[2011]49号•【施行日期】2011.08.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对口支援与合作交流“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沪府发〔2011〕49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现将《上海市对口支援与合作交流“十二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上海市人民政府二○一一年八月九日上海市对口支援与合作交流“十二五”规划为进一步贯彻中央关于“三个服务”和对口支援工作的要求,落实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推进区域合作,指导全市对口支援与合作交流工作,根据《中共上海市委关于制定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本规划。
一、过去五年的回顾“十一五”期间,上海按照中央关于“三个服务”的要求,坚持“立足大局、扩大开放、服务全国、互融共进”的指导方针,整合资源,集中集聚,分类指导,突出实效,合力推进对口支援与合作交流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上海市服务全国和对口帮扶“十一五”规划》提出的主要目标与任务基本实现。
(一)对口支援工作再上新台阶上海在8个对口支援地区无偿投入资金21.96亿元,援建对口支援项目2711个;签署经济技术合作项目444个,协议资金609.23亿元;组织实施人员交流、人力资源培训超过8.5万人次。
其中,在西藏日喀则地区,投入资金6.27亿元,援建“安康工程”等帮扶项目331个;在新疆阿克苏地区,投入资金4.15亿元,援建抗震安居房等帮扶项目355个;在云南文山、红河、普洱、迪庆四州市,投入资金8.55亿元,实施整村推进等帮扶项目1803个,完成了对口帮扶苦聪人、莽人、僰人以及德昂族等人口较少民族工作;在重庆万州和湖北宜昌夷陵等三峡库区,投入资金2.99亿元,实施移民就业基地建设等帮扶项目222个。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长江中下游水污染防治“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和技术大纲的函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已撤销)•【公布日期】2005.11.04•【文号】环办函[2005]682号•【施行日期】2005.11.0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正文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长江中下游水污染防治“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和技术大纲的函(环办函[2005]682号)上海市、江苏省、安徽省、江西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为落实国务院领导关于抓紧编制长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一五”规划的批示精神,我局组织起草了《长江中下游水污染防治“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和《长江中下游水污染防治“十一五”规划编制技术大纲》。
现印发给你们,请做好规划编制的任务分解和资金落实工作,并组织有关单位按时完成长江中下游水污染防治“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
附件:1.长江中下游水污染防治“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2.长江中下游水污染防治“十一五”规划编制技术大纲二00五年十一月四日附件1:长江中下游水污染防治“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一、任务背景“十五”期间,国家环保总局组织开展了长江中下游水污染防治规划编制工作。
2005年7月,温家宝总理批示要求将长江中下游纳入国家重点流域,由国家环保总局负责编制水污染防治规划。
2005年9月,国家环保总局召开了长江中下游水污染防治规划编制工作会议,《长江中下游水污染防治“十一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编制工作正式启动。
为强化《规划》实施的可操作性,在吸收其它重点流域规划编制经验的基础上,结合长江中下游水污染防治的特点,编制本工作方案。
二、技术路线《规划》编制的技术路线为:以水环境质量改善为目标,分析流域水环境容量,预测排污总量变化趋势,以水污染防治引导产业合理布局,依据流域的发展水平和技术经济可达性,提出阶段性水质改善目标,合理确定“十一五”期间的污染治理任务。
第一章规划背景与重要意义一、现状基础(一)基本情况咸宁长江经济带是湖北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咸安区、赤壁市、嘉鱼县3个县市区构成,地处长江中游南岸,属武汉城市圈“1小时交通圈”范围。
北靠武汉大都市,东与黄石大冶、阳新接壤,西北与荆州洪湖隔江相望,西南临近洞庭岳阳。
为南北要冲,东西节点,素有“湖北南大门”之称。
2008年咸宁长江经济带总人口147.68万,分别占全市和湖北长江经济带总人口的51.24%、8.38%;面积4243.8平方公里,分别占全市和湖北长江经济带总面积的43%、7.86%;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1.32亿元,分别占全市和湖北长江经济带经济总量的74.4%、3.79%;拥有长江岸线121.7公里,占全省长江岸线总长的11.45%。
表1 咸宁长江经济带概况(2008)市嘉鱼36.9 1017 59.92 109.3县合计147.68 4243.8 261.32 121.7(二)资源条件一是气候与水资源。
气候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降水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无霜期长。
水资源丰沛,区域内河流众多。
除长江干流外,主要有淦水、陆水、金水三大水系,汇纳众多中小河流。
年平均降雨量达1516.3毫米。
二是土地矿产资源。
咸宁长江经济带地势南高北低,地貌以冲积平原区和低山丘陵区为主。
目前国土开发强度较低,具有较强的承载能力。
近年来,全市共整理出可耕地15万亩,约占全省的一半,咸宁低岗丘陵占有量居全省第一,为咸宁长江经济带进一步开发提供了丰富的土地资源。
矿产资源富集,目前已发现矿产37种之多。
地热、金、石灰石、煤、锰和钒等储量较大。
三是岸线资源。
咸宁长江经济带长江岸线达120多公里,利用率大大低于武汉岸线的开发程度。
咸宁港作为武汉新港的组成部分,开发潜力巨大。
同时,陆水河及陆水水库岸线资源可开发程度也较高。
四是物产资源。
森林覆盖面积达52%,境内拥有珍稀名贵树种和我国特产树种达30多种;还是闻名全国的“桂花之乡”、“楠竹之乡”、“苎麻之乡”、“茶叶之乡”、“温泉之乡”,被原国家林业部列为国家花卉基地。
仅供个人参考 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十一五”期长江黄金水道建设总体推进方案
长江全长6300余公里,是我国第一、世界第三大河,干流流经七省二市,是我国唯一贯穿东、中、西部的水路交通大通道,主要支流沟通长江南北地区,是流域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巨大运能和重要区位优势一直发挥着其他运输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力地促进了沿江经济带的形成,也为沿江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长江水运货运量已经超过了美国的密西西比河和欧洲的莱茵河,成为目前世界上内河运输最繁忙、运量最大的通航河流。 党中央、国务院和沿江各省市一贯重视开发长江、建设长江、发展长江。随着长江水运持续快速发展,“黄金水道”在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实现现代化发展战略中的作用日益增强,地位越来越重要。积极发展水路运输,改善出海口航道,提高内河通航条件,建设长江黄金水道和长江三角洲高等级航道网,推进江海联运,已列入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长江黄金水道建设进入了重要的战略机遇期。 为贯彻落实 “合力建设黄金水道,促进长江经济发展”座谈会和2006年全国交通工作会议精神,细化相关措施,落实相关工作,加快推进长江黄金水道建设,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的优势,促进沿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交通部与沿江七省二市共同制订《“十一仅供个人参考 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五”期长江黄金水道建设总体推进方案》,以指导“十一五”期的长江黄金水道建设工作。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一、指导思想 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着力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建立协调互动机制,合力建设长江黄金水道,全面提升长江水运生产力水平,为沿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安全、高效、畅通和有竞争力的水运服务。 二、推进原则 (一)坚持协调发展,整体推进的原则。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长江水运发展全局。坚持需要与可能相结合,突出重点与整体推进相结合,注重效益与完善功能相结合。优先发展国家高等级航道中运量需求大,在区域综合运输体系中优势明显的航段,以及主要港口的集疏运通道和具有一定经济开发价值的重要支流航道,重点推进对中西部区域产业布局影响大和腹地经济活跃的港口群建设,整体推进长江水运发展。 (二)坚持共同建设,共同发展的原则。 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形成合力,联动发展。从仅供个人参考 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服务大局出发,坚持共同发展的原则,加大对跨地区航道建设的协调力度,对接好水运设施建设标准和建设时间,争取同步建成,充分发挥整条航道和航道网的航运功能。 (三)坚持综合利用,联合开发的原则。 根据流域经济发展规划,注重效益,适度超前,合理开发,有效利用水资源,积极主动与有关涉及水资源利用的部门联合开发,实现多目标协调发展,促进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益最大化。 (四)坚持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原则。 调整投资结构,确保重点、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对航道等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实行政府投入为主,同时鼓励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建设;对航电(运)枢纽采取多渠道筹资并举,实现滚动发展;在充分发挥市场投融资作用、积极鼓励企业和社会资金有序建设内河港口码头的前提下,适当支持内河码头建设,逐步建立以市场为主体的长江港口建设投融资机制。 (五)坚持统筹安排,动态管理的原则。 依据实施计划,强化目标管理,落实措施,建立科学的考核制度,加快建设,同时结合经济发展对水路运输的需求和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加强项目动态管理,确保建设目标实现。 三、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到2020年,长江水运实现现代化,适应沿江经济社会发展
需要,为沿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高效、畅通和有仅供个人参考 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竞争力的水运服务。长江水运的优势充分体现,长江黄金水道的作用充分发挥。 (二)“十一五”规划目标。 到2010年,长江干线航道条件明显改善,5万吨级海船乘潮直达南京,较大幅度地延长5000吨级海船到武汉的通航期,利用航道自然水深,使3000吨级海船季节性通航至湖南城陵矶。武汉以上航道更为通畅,三峡库区万吨级船队可直达重庆主城区港区,千吨级船舶直达云南水富。长江三角洲高等级航道网中主要航道通航1000吨级船舶,京杭运河堵航问题明显缓解,通往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主要疏港通道更为顺畅;长江重要通航支流航运开发成效明显;长江主要港口的主要港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机械化、规模化水平明显提高;长江水运的支持保障能力大幅度提高。基本实现船型标准化、系列化,长江干线货运船舶平均吨位提高到1000吨以上,川江及三峡库区船型标准化率达到75%;京杭运河及长江三角洲水网主要航道船型标准化率将达到80%。 四、“十一五”建设任务 合力推进航道治理、港口建设、船型标准化、三峡过坝运输扩能、水运保障及干支联动六项工程。 交通部将加快长江干线航道建设步伐,结合水利河势控制工程,实施一批航道整治及控导工程,提高航道尺度,扩大航道通过能力,改善通航条件。 仅供个人参考 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南京以下航道,完成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三期工程,同步将12.5米水深航道延伸至江苏太仓港区。加快推进通洲沙、白茆沙航道治理的前期工作,适时实施口岸直、福姜沙水道整治,以及零星碍航物清除工程,进一步巩固10米深水航道的建设成果,为12.5米深水航道继续上延做准备,在条件成熟时,实施12.5米水深航道延伸到南京工程。 南京至安庆段航道,完成太子矶、拦江矶礁石炸礁、黑沙洲水道整治工程,开工整治土桥水道,使该段航道水深达到6米。 安庆至武汉段航道,完成东流、罗湖洲、武穴、张南上浅区水道整治,使该段航道水深达到4.5米。 武汉至宜昌段航道,完成马家咀水道整治一期、嘉鱼~燕子窝河段整治、武桥水道整治工程,以及周天河段、沙市河段、瓦口子水道航道整治控导工程。跟踪协调芦家河水道航道整治控导工程。实施界牌二期整治工程,枝江水道和江口水道航道整治控导工程,改善中游航道条件,提高航道通过能力。 宜昌至重庆段,结合三峡工程175米蓄水进程,实施库尾娄溪沟~铜锣峡河段碍航礁石的清炸工程。 重庆至水富段,完成重庆至泸州段航道整治;开工建设泸州至宜宾、宜宾至水富段航道整治工程,使该段航道水深达到2.7米。 地方政府、交通部将合力加强重要支流航道建设,按照“十一五”总体目标,促进干支联动发展。加快以京杭运河扩能和上仅供个人参考 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海国际航运中心的主要港区集疏运通道为重点的长三角高等级航道网建设,京杭运河苏北段航道全线达二级标准,通往上海的主要集装箱通道按三级航道标准基本建成;加快推进赣江、汉江、湘江、嘉陵江等重要通航河流梯级开发进程,嘉陵江干流739公里,利泽以上达四级航道标准,利泽以下达三级航道标准,湘江株洲、汉江崔家营枢纽基本建成。 继续采用多种渠道,加快标准船型和推荐船型的研发,重点研发江海直达船、集装箱船、散货船、化危品船、汽车滚装船和客渡船的标准船型和推荐船型。交通部将组织完成《长江干线现有运输船舶船型比选工作指南》,制定《长江干线运输船舶船型标准化工程行动方案》及研究制定《长江干线运输船舶船型标准化政府补贴资金管理办法》,推动长江干线船型标准化工作。 开展长江干线渡口、渡船标准化改造工作,推动和支持建设标准化渡口和开发适应长江水文、航道特征和渡运实际情况的新船型,提高渡船安全性能,服务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研究并实施三峡坝区长期翻坝方案,推动建立长期翻坝运输体系。支持湖北省建设较高等级的翻坝公路。形成“水—陆”翻坝转运格局。协调有关部门加快升船机的建设。 为保障长江水运安全、有序和健康发展,交通部将加快长江干线水运保障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提升支持保障能力。继续完善长江干线水运通信网络,建立长江航运信息系统。完善长江干线搜救体系,实行海事监管巡航与救助一体化,建设水上现代监管仅供个人参考 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系统、水上搜救组织协调指挥系统、防污及快速反应系统,实施联合执法,全面提高长江海事监管能力和快速应急处置能力。加强三峡枢纽航运配套设施建设,实现高水平的两坝间统一调度、联合运行。加强长江航运公安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提高反恐预控能力。 继续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加快建设具有区域性枢纽作用的主要港口,拓展港口功能,实现港口结构升级,提升港口服务能力和水平。逐步完善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为核心的集装箱运输体系,铁矿石江海转运体系,煤炭专业化运输体系,汽车滚装运输体系和石油及液体化工品江海运输体系。 重点推进建设长江干线南通、苏州、镇江、南京、马鞍山、芜湖、安庆、九江、黄石、武汉、岳阳、荆州、宜昌、重庆、泸州等主要港口,以及水富等地方重要港口。 建设工程项目进度实施方案见附表(港口项目不包括)。 五、主要保障措施 (一)加强协调领导,形成合力,共同推进黄金水道建设。 充分发挥部省市协调机制的作用,定期召开会议沟通情况,协调长江黄金水道建设中各方面的关系;研究解决长江黄金水道发展建设中的重大问题,落实措施、明确责任,形成合力,确保建设目标实现。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进一步完善各项规划。 交通部相继组织完成了《全国内河航运发展战略》、《长江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