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囊切开减压在青壮年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作用
- 格式:pdf
- 大小:175.66 KB
- 文档页数:2
空心钉固定治疗20例股骨颈骨折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空心钉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1年1月我院住院治疗的2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本组患者采用空心钉固定治疗。
结果:本组20例患者,术后优13 例,良6 例,差1 例,优良率达95%。
结论:空心钉治疗股骨颈骨折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内固定可靠、术后功能恢复快、骨折愈合良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空心钉;临床观察股骨颈骨折(fracture of neck of femur )是指以髋部疼痛,腹股沟中点附近有压痛和纵轴叩击痛为主要表现的股骨头下至股骨颈基底部骨折。
股骨颈骨折大多数是外旋暴力所引起的螺旋形骨折或斜形骨折。
青壮年股骨颈骨折多主张行手术治疗为主,近年来我院采用早期复位减压加空心钉内固定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2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7年1月~2011年1月我院住院治疗的2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其中男性15例,女性5例;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40.5±3.2)岁。
左侧14 例,右侧6例。
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12 例,跌伤6例,高处坠落伤2 例。
按Garden分型[1]Ⅰ型3例,Ⅱ型7例,Ⅲ型8 例,Ⅳ型2 例,均为闭合性骨折。
手术时间:所有的患者均在伤后6~12 h内手术,其中闭合复位16 例,切开复位4 例。
1.2 手术方法术前检查患者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使全身情况能够耐受手术。
患者仰卧于手术台上,行硬膜外麻醉13例,行全麻7例。
取髋关节前外侧切口(S-P切口),切口起始于髂嵴的前1/3,沿髂嵴向前至髂前上棘,然后向大腿前外侧延伸8 cm~10cm。
对GardenⅠ~Ⅲ型患者,采用C型臂X线机透视下闭合复位、穿刺减压加空心钉内固定术。
取仰卧位,双下肢放置在牵引床上,对侧下肢极度外展或屈髋屈膝位。
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试题1一. 单项选择题(下列五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最佳或最恰当的答案)1. 正常的桡骨远端掌倾角是()A、10 0 ~15 0B、15 0 ~25 0C、25 0 ~40 0D、30 0 ~45 0E、45 0 ~50 02. 桡骨远端骨折出现餐叉样畸形的是A.屈曲型B.粉碎型C.屈肘型D.伸直型E.各型均可3. 桡尺骨干双骨折,若为传达暴力所至者,骨折线表现为A. 两骨折线平面无一定规律B. 桡骨折线在上,尺骨折线在下C. 尺骨折线在上,桡骨折线在下D. 桡尺骨折线在同一平面E. 以上都不是4. 肱骨干骨折后,出现“垂腕”,说明损伤了A.正中神经B.尺神经C.肌皮神经D.腋神经E.桡神经5. 下列体征,不是腰椎间盘突出症体征。
A.屈颈试验阳性B.直腿抬高试验阳性C.跟腱反射亢进D.腰部畸形E.股神经牵拉试验阳性6. 类风湿关节炎重要诊断依据之一是:A.夜间痛醒;B.X线表现骶髂关节模糊;C.关节晨僵;D.关节游走性对称性疼痛;E.以上都不是7. 化脓性关节炎在以下期恢复后,其关节功能可完全恢复,不留后遗症。
A. 浆液纤维蛋白渗出期;B . 浆液性渗出期;D. 脓性渗出期;C. 滑膜增生期;E. 以上都不是8. ______的体征, 粘膝征阳性。
A. 膝关节前脱位B. 膝关节后脱位C. 髋关节前脱位D. 髋关节后脱位E. 膝关节侧方脱位9. 神经根型颈椎病检查, 可见______。
A. 上肢肌张力增高B. 腱反射亢进C. 神经根牵拉试验阳性D. 霍夫曼征阳性E. 以上均不是10. 踝关节骨折脱位分类中,具有外踝骨折位置较低、多为横断骨折特点的,应首选以下。
A. 旋前背伸型B. 旋后内收型C. 旋后外旋型D. 旋前外展型E. 旋前外旋型11. 股神经牵拉试验阴性,提示。
A. 腰4/5腰椎间盘突出B. 坐骨神经受压C. 腰5/骶1椎间盘突出D. 腰3/4椎间盘突出E. 以上均不是12. 以下骨折,不适用于行胫骨结节骨牵引。
股骨髁上骨折诊疗技术要点一、评估(一)病史与其他的四肢伤一样,对股骨髁上骨折的早期评估必须包括损伤的机制、并发症、受伤部位有无手术史、受伤前有无症状及受伤前的功能水平。
通常,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类。
(1)跌倒或扭转等低能量损伤导致骨量减少的患者或老年人骨折。
(2)车祸或高处坠落等高能量损伤导致年轻、健康的成年人骨折。
在这两种情况下,外力通过弯曲的膝关节传递到股骨。
其他表现可通过体格检查和X线检查获得。
医师将这些信息汇总在一起然后做出判断,查找相关的损伤、预防并发症发生。
(二)体格检查在多发伤的情况下,初步检查包括ATLS指南,ABC(气道、呼吸及循环)优先。
这一评估完成后,进行四肢的评价。
应注意膝关节及其周围的畸形、青紫、肿胀、有无开放性伤口。
此外,神经、血管的检查也非常关键。
1.神经评价并记录胫神经和腓浅神经及腓深神经的运动功能和感觉功能,通常情况下,检查会受到疼痛、意识情况、镇静或神经损伤程度的限制,这些也应记录在病历中。
2.血管脉搏是评价肢体灌注的良好指标。
如果未触到脉搏,则需行多普勒超声检查。
使用牵引和夹板固定有助于恢复脉搏和肢体的灌注。
如果两侧的脉搏不相等或在多普勒检查未检测到的情况下,应考虑踝肱指数(ABI)或动脉造影,ABI<0.9需要进一步的处理。
如果在肢体复位后无脉搏,务必行动脉造影检查,以排除内膜撕裂,因为这可能会导致血栓形成。
3.软组织首先关注开放性的伤口,随后注意腿部后侧的情况以免出现遗漏。
对于开放性骨折患者,需要早期应用抗生素预防革兰氏阳性菌所致的感染,污染较大的伤口同时需要预防革兰氏阴性菌的感染,污染伤口需要预防厌氧菌感染。
4.骨筋膜隔室综合征一般四肢伤的患者有发生骨筋膜隔室综合征的可能。
重点关注那些意识不清或使用镇静药的多发伤患者,若临床查体提示骨筋膜隔室综合征,则需要紧急行筋膜切开减压处理,若临床检查不明确,可监测骨筋膜隔室内的压力。
如果患者接受血管手术,可预防性切开减压以避免缺血再灌注损伤。
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体会
闵银川;喻元;孙根发
【期刊名称】《内蒙古中医药》
【年(卷),期】2011(030)011
【摘要】目的:探讨空心钉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对4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闭合整复、经皮穿导针空心螺钉内固定.闭合复位失败的改行切开复位,关节囊切开减压,王钉固定.结果:采用Harris评分系统评估髋关节功能,优30例,良7倒.差3倒,优良率为92.7%.结论:AO空心钉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是一种良好方法.【总页数】2页(P14-15)
【作者】闵银川;喻元;孙根发
【作者单位】陕西省安康市中心医院骨二科,725000;陕西省安康市中心医院骨二科,725000;陕西省安康市中心医院骨二科,725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83
【相关文献】
1.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研究 [J], 邱树茂;黄海玲;游辉
2.闭合复位经皮4枚空心钉内固定治疗Pauwels Ⅲ型年轻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研究[J], 李刚;黄品强;杨勇;高春洪;刘智
3.闭合复位经皮微创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手术体会 [J], 王冬青
4.改良式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与闭合复位3枚空心钉平行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比较 [J], 魏峰
5.闭合复位经皮4枚空心钉F形置钉内固定治疗PauwelsⅢ型年轻股骨颈骨折的临床分析 [J], 李鹏;罗建平;彭学政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骨科常见骨折患者护理要点解答一、锁骨骨折患者的护理锁骨骨折好发于青少年,其次为壮年,多为间接暴力引起。
(一)护理评估1.健康史(1)病因及病理:常见的受伤机制是侧方摔倒,肩部着地,力传导至锁骨,发生斜形骨折。
也可因手或肘部着地,暴力经肩部传导至锁骨,发生斜形或横形骨折。
若移位明显,可引起臂丛神经及锁骨下血管损伤。
(2)部位:根据暴力作用的大小、方向等,骨折多发生于中1/3段,或中外1/3段交界处,即接近喙锁韧带的附着处。
锁骨中段骨折后,由于胸锁乳突肌的牵拉,近折端可向上、后移位,远折端则由于上肢的重力作用及胸大肌的牵拉,使骨折远折端向前、下移位,并有重叠移位。
儿童锁骨骨折多为青枝骨折,成人多为斜形、粉碎性骨折。
锁骨发生开放性骨折的机会较少。
2.身体状况(1)症状与体征:锁骨位于皮下,位置表浅,骨折后,出现肿胀、瘀斑。
触诊可摸到移位骨折段,并有异常活动,局限性压痛,有骨擦感。
典型体征为患者头向患侧倾斜而下颌转向健侧,以松弛胸锁乳突肌而减少疼痛。
患者常用健手托住肘部,减少肩部活动引起的骨折端移动所导致的疼痛。
如遇幼儿锁骨骨折,则其不愿活动上肢,穿衣伸手入袖时啼哭。
(2)辅助检查:X线可明确骨折类型,对锁骨骨折做出正确诊断。
3.治疗与效果以闭合复位、外固定、早期功能活动为主。
(1)手法复位:骨折复位后助手用棉垫置于两侧腋窝,用“8”字绷带或石膏固定,并用三角巾悬吊患肢。
3~4周后拆除固定,逐渐增加功能运动,而在固定之日起即应练习手指、腕和肘关节运动,其他方向的肩关节悬垂运动亦应早期开始。
复位后常用的外固定如下:①三角巾悬吊或“8”字绷带固定法:适用于幼儿的青枝骨折或不全骨折。
悬吊固定1~2周,对有移位的骨折,可用“8”字绷带固定2~3周。
②石膏绷带固定:适用于青壮年,移位严重,有畸形者。
先用手法复位,然后用石膏绷带“8”字固定3~4周。
(2)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开放性锁骨折,有血管神经损伤合并有肩胛骨折、骨折移位明显、骨折端有穿破皮肤危险或骨折不愈合伴有明显疼痛者,应行手术治疗。
189.骨折的并发症有:(1)早期:①休克;②感染;③合并内脏损伤,肺损伤,肝脾破裂,膀胱、尿道损伤,直肠损伤;④重要血管损伤;⑤神经损伤:脊髓周围神经损伤;⑥脂肪栓塞综合征;⑦骨筋膜室综合征。
(2)中晚期:①坠积性肺炎;②压疮;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④骨化性肌炎;⑤创伤性关节炎;⑥关节僵硬;⑦急性骨萎缩;⑧缺血性骨坏死;⑨缺血性肌挛缩。
190.股骨颈骨折的治疗原则是:(1)保守治疗:无移位、外展或外展嵌插等稳定性骨折及股骨颈基底骨折,年龄过大且全身情况差合并心肺及肝肾功能障碍者,可保守治疗。
(2)手术治疗:①内收型和有移位骨折;②头下型骨折,股骨头缺血性率高,高龄病人不宜长期卧床者;③青壮年及儿童的股骨颈骨折要求解剖复位;④陈旧性股骨颈骨折及骨折不愈合,股骨头缺血坏死或并发髋关节骨关节炎,以上均需手术治疗。
191.急性骨髓炎的诊断:患者急起高热,皮温升高,局部肿胀,患肢剧痛、疼痛拒动,严重者可有中毒症状,甚至引起休克。
局部分层穿刺对诊断有重要价值,ECT、MRI对早期诊断有帮助,X线早期无骨膜反应。
急性骨髓炎的治疗原则:预防中毒性休克和并发多处感染,局部治疗应早,力争急性期治愈,防止死骨形成而转变成慢性骨髓炎。
①全身支持;②抗生素早期、足量、联合;③局部处理开窗引流;④肢体制动。
192.髋关节的动脉主要来自旋股内侧动脉、旋股外侧动脉、闭孔动脉和股骨滋养动脉。
此外,髂内动脉发出的营养支及臀上动脉的深支,还供应髋臼的上部和关节囊的上部,臀下动脉的关节支供应髋臼的后下部及其邻近的关节囊。
旋股内侧动脉和旋股外侧动脉升支的分支在大转子处形成吻合,继而发出分支经股骨颈基底部穿髋关节囊至股骨颈,供应股骨颈和股骨头的部分血液。
股骨滋养动脉白骨髓腔上行,于股骨颈处与其他动脉相吻合。
闭孔动脉出闭膜管后,发出髋臼支经髋臼横韧带深面进入髋臼,再分为两支:一支分布于髋臼窝的软组织;另一支经股骨头韧带分布于股骨头,此支可因发育不全而缺如,即使存在,其血液也仅供股骨头凹的有限区域,故股骨头的血供比股骨颈为少。
骨折的治疗有三大原那么,即复位、固定和康复治疗。
1.复位:是将移位的骨折段恢复正常或近乎正常的解剖关系,重建骨的支架作用。
它是治疗骨折的首要步骤,也是骨折固定和康复治疗的根底。
早期正确的复位,是骨折愈合过程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2.固定:即将骨折维持在复位后的位置,使其在良好对位情况下到达牢固愈合,是骨折愈合的关键。
3.康复治疗:是在不影响固定的情况下,尽快地恢复患肢肌、肌腱、韧带、关节囊等软组织的舒缩活动。
早期合理的功能锻炼,可促进患肢血液循环,消除肿胀;减少肌萎缩、保持肌肉力量;防止骨质疏松、关节僵硬和促进骨折愈合,是恢复患肢功能的重要保证。
一、骨折的复位 (一)复位标准. 1.解剖复位:骨折段通过复位,恢复了正常的解剖关系,对位〔两骨折端的接触面)和对线(两骨折段在纵轴上的关系)完全良好时,称解剖复位。
2.功能复位:经复位后,两骨折段虽未恢复至正常的解剖关系,但在骨折愈合后对肢体功能无明显影响者,称功能复位。
每一部位功能复位的要求均不一样,一般认为功能复位的标准是;①骨折部位的旋转移位、别离移位必须完全矫正。
②缩短移位在成人下肢骨折不超过1cm;儿童假设无骨骺损伤,下肢缩短在2 cm以内,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可自行矫正。
③成角移位:下肢骨折轻微的向前或向后成角,与关节活动方向一致,日后可在骨痂改造期内自行矫正。
向侧方成角移位,与关节活动方向垂直,日后不能矫正,必须完全复位。
否那么关节内、外侧负重不平衡,易引起创伤性关节炎。
上肢骨折要求也不一致,肱骨干稍有畸形,对功能影响不大;前臂双骨折那么要求对位、对线均好,否那么影响前臂旋转功能。
④长骨干横形骨折,骨折端对位至少达1/3,干骺端骨折至少应对位3/4。
(二)复位方法骨折复位方法有两类,即手法复位(又称闭合复位)和切开复位。
1.手法复位:应用手法使骨折复位,称为手法复位。
大多数骨折均可采用手法复位的方法矫正其移位,获得满意效果。
进行手法复位时,其手法必须轻柔,并应争取一次复位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