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化稻壳检测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57.50 KB
- 文档页数:2
植株全炭检测国标摘要:1.植株全炭检测国标简介2.植株全炭检测国标的目的和意义3.植株全炭检测国标的主要内容4.植株全炭检测国标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5.植株全炭检测国标对我国农业产业的影响6.植株全炭检测国标在推动我国农业绿色发展中的作用7.总结正文:植株全炭检测国标是指我国制定的用于检测植株全炭含量的国家标准。
该标准对于指导和规范我国农业产业中的植株全炭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制定植株全炭检测国标的主要目的是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全炭含量过高可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因此,通过制定国标,可以有效地控制农产品的全炭含量,保障消费者的饮食安全。
植株全炭检测国标的主要内容包括:检测方法、检测范围、检测结果表示等。
其中,检测方法采用红外光谱法,具有操作简便、结果准确等优点。
检测范围涵盖了我国农业生产中常见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等。
检测结果表示采用全炭含量百分比表示,便于理解和比较。
植株全炭检测国标在实际应用中具有明显优势。
首先,该标准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可以为广大农业生产经营者提供科学、准确的指导。
其次,国标对于统一检测方法、规范检测结果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提高农业产业整体水平。
植株全炭检测国标对我国农业产业产生了积极影响。
该标准有利于推动农业生产的绿色化、优质化,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同时,通过检测植株全炭含量,可以及时发现农业生产中的问题,为政府部门制定农业政策提供依据。
植株全炭检测国标在推动我国农业绿色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全炭是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一种副产品,过多的全炭含量可能会导致土壤板结、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
通过制定国标,可以引导农业生产者合理施肥、科学种植,减少全炭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有利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之,植株全炭检测国标对于保障我国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稻谷检验流程合集(二)引言概述:稻谷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质量检验对于保证粮食安全和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稻谷检验流程的合集,旨在帮助相关从业人员了解稻谷检验的全过程,并指导他们进行高效准确的检验工作。
正文:一、稻谷样品采集1.确定采样地点:根据稻谷种植区域的分布情况,选择代表性的采样地点,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和可比性。
2.确定采样数量:根据稻谷批次大小和检验目的,确定采样数量,确保统计推断的可靠性。
3.采样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或系统抽样方法,避免人为干扰和偏差。
4.样品包装标识:采集样品后,将其放入密封袋中,并在袋上标明采样日期、地点和样品编号等信息。
二、稻谷外观检查1.外观检查指标:包括颜色、形态、杂质、虫害、霉变等指标,通过目测和触摸等方式进行评估。
2.检查方法:按照检验标准的要求,依次对稻谷外观指标进行检查,记录所有的观察结果。
3.记录和归档:将外观检查结果记录在稻谷检验报告中,并妥善归档,以备后续参考和追溯。
三、稻谷理化性质检验1.水分含量测定:使用快速水分仪或烘箱法等方法,测定稻谷中的水分含量。
2.储存性:通过测定稻谷的脂肪酸值、过氧化值等指标,评估其储存能力。
3.理化指标检测:包括稻谷的粒重、长度、宽度、蛋白质含量、淀粉含量等指标的测定。
4.检验仪器校准:定期对使用的仪器进行校准和维护,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数据分析和处理:根据理化性质检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生成稻谷质量评估报告。
四、稻谷营养成分检验1.营养成分分析:包括稻谷中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成分的测定。
2.检测方法:使用化学方法、光谱法、色谱法等对营养成分进行检测和分析。
3.样品处理:将稻谷样品研磨或提取,使其适合于不同营养成分的测定。
4.数据解读:对营养成分检验结果进行解读,评估稻谷的营养价值和食用安全性。
五、稻谷检验结果统计与分析1.数据汇总:将所有检验结果进行统计汇总,包括外观检查、理化性质检验和营养成分检验等数据。
稻谷杂质检验操作方法
稻谷杂质检验操作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 取样:从稻谷批次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样品,保证样品的代表性。
2. 样品准备:将取样的稻谷样品清洗干净,去除杂质和外表的污物,然后晒干或者用空气干燥,待样品完全干燥后进行检验。
3. 测定稻谷杂质含量:使用筛网和分析天平,按照国家标准或相关规定的方法,测定稻谷中的石子、异物、碎米等杂质含量的百分比。
4. 数据处理:将测定得到的杂质含量数据进行记录和统计,计算稻谷杂质含量的平均值和标准偏差等统计指标。
5. 结果判定:根据国家标准或相关规定,比较稻谷杂质含量的测定值和规定的标准限值,判定样品是否合格。
6. 报告输出:根据检验结果,编制检验报告,记录样品的相关信息、检验方法和结果,最终确定稻谷的质量等级。
碳化稻壳:1.炼钢A、用於连续铸造,RH等的各种铁水包的保温。
B、用於加强冒口金属液顶面散布剂的保温。
C、用於连续铸造Tundishes的保温。
D、用於防止造块镇静钢的铁水面的氧化。
E、其它保温用以及作为缓冲剂用。
1.是一种优质金属液面覆盖的保温材料,产品的技术指标:固定碳40%-57%,残水1.5%(成品包装前),容量g/cm0.15-0.17(成品包装前),导热系数w/mk0.026-0.0544。
主要用于钢水缶、连铸中间缶、模铸及铸造的保温,也可用于有色金属液面的保温。
特点:A、优於燃烧性。
B、导热率低,断热性高。
C、热量高保温效果好。
D、扩散性良好,使用原单位小。
2.各种栽培基质A、大棚无土栽培主要基质;B、烟草大棚.蔬菜大棚育苗基质;C、花卉种植基质;D、盆景基质;特点:稻壳炭化后为黑色之材料,可增强吸热作用,使地温、水温上升,促进植物生长及减少寒害。
质松多孔性质使透气良好,增加根部氧气供应。
使砂质土壤保水力增强,减少乾害,黏质土壤松软,减少湿害。
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与土壤成分相近,可视为土壤代用品。
含可容性硅多,可增强植物抗病性。
盐基置换良好,可帮助植物吸附养份,使茎叶较厚且健全。
肥份含量虽不多,但会促进P、K、Ca、Mg的有效性,尤以P、K溶出量较多。
PH值7以上,为酸性土壤之良好改良剂。
吸附力大,有吸收毒素之作用,减少连作障害,并减少肥份流失及散发。
可去除禽畜粪之异味。
撒布于植物周围可防止虫类(如软体动物)等入侵。
可供为介质及改良土壤之用,其功能优点如下:2.稻壳炭化后为黑色之材料,可增强吸热作用,使地温、水温上升,促进植物生长及减少寒害。
§ 质松多孔性质透气良好,增加根部氧气供应。
3.使砂质土壤保水力增强,减少乾害,黏质土壤松软,减少湿害。
4.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矽,与土壤成分相近,可视为土壤代用品。
5.含可容性矽多,可增强植物抗病性。
§ 可帮助植物吸附水份,使植叶较厚且健全。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稻壳的热值及其影响因素;2. 掌握稻壳热值测定的原理和方法;3. 通过实验,验证稻壳热值的相关理论。
二、实验原理稻壳热值是指单位质量稻壳在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
稻壳热值的大小与稻壳的成分、水分、灰分等因素有关。
本实验采用量热法测定稻壳的热值,通过比较稻壳燃烧放出的热量与标准燃料(如苯)燃烧放出的热量,计算出稻壳的热值。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仪器:量热器、温度计、秒表、电子天平、砝码、镊子、剪刀、酒精灯、燃烧匙等;2. 材料:稻壳、苯、蒸馏水、干燥剂、石棉网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将量热器、温度计、秒表、电子天平、砝码、镊子、剪刀、酒精灯、燃烧匙等实验器材准备好。
2. 准备稻壳:将稻壳置于干燥箱中,于105℃下烘干2小时,取出后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3. 准备苯:称取一定量的苯,置于干燥的量热器中。
4. 测定苯的热值:点燃酒精灯,将燃烧匙置于量热器中,将苯点燃。
记录燃烧过程中温度计的读数,待苯燃烧完全后,记录温度计的读数。
根据苯的燃烧热值计算苯的热值。
5. 测定稻壳的热值:将一定质量的稻壳置于燃烧匙中,点燃稻壳。
记录燃烧过程中温度计的读数,待稻壳燃烧完全后,记录温度计的读数。
根据稻壳的燃烧热值计算稻壳的热值。
6. 比较稻壳与苯的热值:将稻壳的热值与苯的热值进行比较,分析稻壳的热值。
五、实验数据及结果1. 苯的热值:根据实验数据,苯的热值为47.3 MJ/kg。
2. 稻壳的热值:根据实验数据,稻壳的热值为17.8 MJ/kg。
3. 比较结果:稻壳的热值低于苯的热值,说明稻壳的热值较低。
六、实验分析1. 稻壳的热值较低,可能与其成分、水分、灰分等因素有关。
在实验过程中,稻壳的烘干、冷却等步骤应严格操作,以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2. 实验过程中,苯的燃烧热值可作为标准燃料,用于计算稻壳的热值。
但在实际应用中,应考虑稻壳的燃烧特性,选择合适的标准燃料。
3. 本实验采用量热法测定稻壳的热值,实验结果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稻谷的检验方法和流程
稻谷的检验方法和流程通常包括:
1. 取样
从不同部位抽取代表性稻谷样本。
要求取样数量足够,样本不受污染。
2. 整理分类
将样本平铺在桌面上,去除杂质,分类分级。
3. 食用质量检验
检验糙米的形状、色泽、杂质含量等指标。
4. 理化指标检测
检测蛋白质、淀粉、脂肪、霉变米等理化指标。
5. 疾病快速检测
使用快速检测试纸或仪器检测稻谷的病害情况。
6. 水分测定
使用干燥方法测定稻谷的水分含量。
7. 营养成分测定
进行稻谷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测试。
8. 食用功能检测
测试糙米的糊化度、胶稠度等煮饭食用功能。
9. 记录检验数据
详细记录各项指标的检验结果和数据。
10.出具检验报告
综合分析检验结果,出具检验报告。
通过标准化的检验方法和流程,全面评价稻谷的质量。
稻谷质量检验(一)引言概述:稻谷质量检验是确保稻谷质量达标的关键步骤,对稻谷的存储、加工和销售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来详细阐述稻谷质量检验的重要性和相关内容。
正文内容:一、采样与样品制备1.确定采样点位置: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稻谷批次和不同仓储区域进行采样。
2.采样工具选择: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专业采样工具,确保采样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3.样品分装:将采集到的稻谷样品分装至密封袋中,并标注清楚相关信息,确保样品的追溯性。
二、外观质量检验1.籼粳鉴别:通过观察稻谷外观特征,进行籼粳鉴别,确保按规定要求进行分级。
2.破碎颗粒检测:使用破碎颗粒检测仪器对样品进行检测,确保破碎颗粒率不超过标准要求。
3.浑仓检测:对仓内稻谷进行浑仓检测,排除霉变、异味等问题。
三、理化指标检验1.水分含量测定:采用快速测定仪器对样品进行水分含量测定,确保稻谷水分符合质量标准。
2.杂质含量检测:通过筛分方法和目测方法对稻谷样品中的杂质进行检测,确保稻谷中杂质含量符合规定。
3.脂肪酸值测定:使用化学分析方法对稻谷脂肪酸值进行测定,评价稻谷的食用品质。
四、化学残留物检测1.农药残留检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等仪器对稻谷样品进行农药残留检测,确保稻谷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2.重金属含量检测:使用原子吸收光谱等仪器对稻谷样品中的重金属含量进行检测,确保稻谷质量符合要求。
五、储存条件检查1.温度检测:利用温度记录仪对储存库房内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确保稻谷不受高温影响。
2.湿度检测:采用湿度计等仪器对储存库房内的湿度进行检测,防止稻谷受潮发霉。
文末总结:稻谷质量检验是稻谷加工和销售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采样与样品制备、外观质量检验、理化指标检验、化学残留物检测和储存条件检查等综合手段,可以确保稻谷质量达标,保障消费者食品安全。
稻谷质量检验工作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定进行,确保稻谷的质量和安全性。
土壤中toc测定方法宝子!今天咱们来唠唠土壤中TOC的测定方法呀。
一、干烧法。
这干烧法呢,就有点像给土壤来一场高温大考验。
把土壤样本放到特殊的设备里,然后高温加热,这时候呀,土壤里的有机碳就会被氧化,变成二氧化碳跑出来。
我们就可以通过检测跑出来的二氧化碳的量,来计算土壤里TOC的含量啦。
不过呢,这个方法要求的设备比较精密,要是设备有点小脾气,测量结果可能就会有点小偏差哦。
二、湿氧化法。
湿氧化法就像是给土壤来一场化学小派对。
把土壤放进有强氧化剂的溶液里,就像把土壤丢进一个超级活跃的化学小世界。
氧化剂会和土壤里的有机碳发生反应,把有机碳变成二氧化碳等可以测量的东西。
这个方法相对来说设备要求没那么高,但是呢,氧化剂要是没选好或者量没控制对,那也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呢。
就像做菜盐放多放少都会影响味道一样,化学试剂的量可得好好把控。
三、元素分析仪法。
这个方法就比较高科技啦。
把土壤样本直接放进元素分析仪里,它就像一个超级智能小助手,能够自动检测出土壤里的碳元素含量,当然也就包括有机碳啦。
这个方法又快又准,不过呢,元素分析仪价格可不便宜,就像一个昂贵的大玩具,不是每个实验室都能轻松拥有的。
四、化学发光法。
化学发光法可有趣了呢。
在这个方法里,土壤中的有机碳会参与一些化学反应,然后会产生一种特殊的发光现象。
通过检测这个光的强度,就能知道土壤里TOC的含量啦。
就像是土壤里的有机碳在偷偷地发光告诉我们它的存在量呢。
但是这个方法对环境要求有点高,周围要是有点小干扰,就像有个调皮的小捣蛋鬼在旁边捣乱,那结果可能就不太准喽。
宝子,不同的测定方法都有它的优缺点,在实际操作的时候呀,得根据具体的情况来选择最适合的方法呢。
不管用哪种方法,都像是在探索土壤这个小世界里的秘密宝藏,是不是很有趣呀?。
土壤有机碳含量测定方法
土壤有机碳含量测定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1. 测定CO2法:将土样中有机碳高温氧化后,测定释放出的CO2的量。
2. 湿烧法:土壤样品中的有机质(碳)与铬酸、磷酸溶液在160℃下进行消煮,氧化有机碳所产生的二氧化碳,被连接在烧瓶上的截流装置中的氢氧化钾所吸收,形成的碳酸盐用氯化钡溶液沉淀之,过量的标准氢氧化钾,以酚酞为指示剂,用标准酸回滴,即可从消耗的标准氢氧化钾量求出土壤有机碳含量。
3. 高温灼烧法:风干土壤样品在燃烧炉中加热至900℃以上,样品中有机碳
被氧化为二氧化碳,产生的二氧化碳用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吸收生成碳酸钡沉淀,反应后剩余的氢氧化钡用草酸标准溶液滴定,由空白滴定和样品滴定消耗的草酸标准溶液的体积差计算二氧化碳产生,根据二氧化碳产生量计算
土壤中的有机碳含量。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方法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碳化稻壳的制作方法碳化稻壳是将稻壳经过一定的加工步骤,使其转化为一种具有高含碳量的材料。
碳化稻壳具有很多重要的应用,例如材料制造、能源产业和环境保护等方面。
下面将介绍碳化稻壳的制作方法。
首先,收集稻壳。
稻壳是稻谷外部的保护层,是稻谷加工后的副产品。
它具有丰富的碳元素,是碳化稻壳的主要原料。
为了得到高质量的碳化稻壳制品,需要选择新鲜、干燥的稻壳。
接下来,对稻壳进行预处理。
首先,将稻壳进行破碎,可以使用破碎机将稻壳破碎成适当的颗粒大小。
然后,需要将破碎后的稻壳进行筛选,去除掉杂质和不符合要求的颗粒。
然后,进行碳化处理。
碳化是将稻壳分解成碳元素的过程。
常用的碳化方法有干燥碳化和热解碳化两种。
干燥碳化是将筛选后的稻壳放置在干燥的环境中,通过加热或通风使稻壳内部的水分蒸发,然后将稻壳加热至高温。
稻壳中的碳元素会经过干燥和高温的作用,转化为固体碳。
这种碳化方法简单易行,适用于小规模生产。
热解碳化是将稻壳放入特殊设备中,加热至高温条件下,通过热解反应使稻壳发生分解。
热解反应是一种热解化学反应,可以将稻壳分解成固体碳、液体和气体等多种产物。
通常,温度在500°C以上,反应时间在几小时至几十小时之间。
这种碳化方法适用于大规模生产,能够控制碳化品质。
最后,对碳化后的稻壳进行处理。
通常,碳化稻壳会进行粉碎和筛选。
粉碎是将碳化后的稻壳进行细碎,以得到所需的颗粒大小和均匀度。
筛选是将细碎后的碳化稻壳进行分级,去除颗粒不均匀的部分。
此外,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可以对碳化稻壳进行进一步的加工。
例如,可以通过活化处理提高碳化稻壳的孔隙度和比表面积,以增加其吸附能力。
也可以进行化学改性,使碳化稻壳具有特定的功能和性能。
总结一下,碳化稻壳的制作包括稻壳的收集、预处理、碳化处理和后处理等步骤。
不同的碳化方法和后处理方法可以得到不同性能的碳化稻壳制品。
碳化稻壳作为一种具有环保和资源化利用价值的材料,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土壤toc含量测定方法宝子,今天咱来唠唠土壤TOC(总有机碳)含量咋测定哈。
一种常见的方法是干烧法。
就是把土壤样品放在高温的环境下,让里面的有机碳都转化成二氧化碳,然后通过检测二氧化碳的量,就能算出TOC的含量啦。
这就好比是把土壤里的有机碳都“赶”出来,然后数数有多少。
不过呢,这个方法对设备要求有点高,得有专门能达到高温的炉子啥的,就像你要做一道很精致的菜,得有高级的厨具一样。
还有湿氧化法。
这个方法就是利用化学试剂把土壤里的有机碳氧化掉,变成二氧化碳或者其他能测量的物质。
就像是给土壤里的有机碳找了一群“化学小助手”,让它们发生反应。
这种方法相对来说设备要求没那么高,不过呢,化学试剂的选择和操作可得小心点,不然就像做饭的时候调料放错了,结果就不对喽。
重铬酸钾氧化 - 外加热法也挺常用的。
简单说呢,就是用重铬酸钾这个厉害的“小能手”去氧化土壤里的有机碳。
这个方法比较经典,很多时候都能派上用场。
不过它也有小缺点,可能会受到土壤里其他物质的干扰,就像你在一群小伙伴里找一个特定的朋友,旁边有人捣乱就不好找啦。
现代还有用仪器直接测定的方法呢,像总有机碳分析仪。
这就像一个智能小管家,你把土壤样品放进去,它就能自动给你算出TOC的含量。
但是这仪器价格可不便宜呀,就像买个超级豪华的大玩具一样。
不管用哪种方法,在测定之前都得把土壤样品准备好。
要采集有代表性的土壤,不能随便挖一点就了事。
采集完了还得好好处理,去除杂质啥的,就像给土壤做个“美容”,让它能更好地接受测定。
宝子,你看,土壤TOC含量测定虽然有点复杂,但只要掌握了方法,就像解开一个小谜题一样有趣呢。
稻谷检验的几个标准一、外观检测1. 颜色:观察稻谷的颜色,是否呈金黄色或淡黄色,色泽是否均匀。
2. 形状:检查稻谷的形状,是否饱满,粒形是否完整。
3. 杂质:观察稻谷中是否有杂质,如砂石、草粒等。
4. 虫蛀:检查稻谷是否有虫蛀现象,虫蛀粒的比例应符合标准。
二、水分检测1. 水分含量:根据国家标准,检测稻谷中的水分含量是否符合标准。
一般来说,稻谷的水分含量应在14.5%-17.5%之间。
2. 水分活度:通过测量稻谷的水分活度,可以判断稻谷的储存稳定性和耐储性。
水分活度越低,稻谷的储存稳定性越好。
三、杂质检测1. 杂质种类:检查稻谷中的杂质种类,如泥沙、草粒、碎粒等。
2. 杂质含量:测量稻谷中杂质含量是否符合标准,杂质含量过高会影响稻谷的质量和口感。
四、营养成分检测1. 蛋白质含量:通过检测稻谷中的蛋白质含量,评估稻谷的营养价值。
一般来说,蛋白质含量越高,稻谷的营养价值越好。
2. 脂肪含量:检测稻谷中的脂肪含量,了解稻谷的脂肪酸组成和营养价值。
3. 碳水化合物:检测稻谷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评估稻谷的能量价值。
4. 纤维素:检测稻谷中的纤维素含量,了解稻谷的粗纤维组成和营养价值。
五、农药残留检测1. 残留农药种类:检测稻谷中残留的农药种类和浓度,确保稻谷中农药残留量符合国家标准。
2. 残留农药降解:对残留农药进行降解处理,以保障稻谷的安全性和质量。
一般采用洗涤、加工、储藏等方法促进农药降解。
3. 残留农药分析:通过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等分析方法,精确测定稻谷中农药残留量和组成。
同时,应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风险评估:根据检测结果和相关标准进行风险评估,判断稻谷中农药残留对人体健康的潜在风险。
如果存在风险,应采取相应措施降低农药残留量。
5. 追踪溯源:对农药残留超标的稻谷进行追踪溯源,找出问题源头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
同时,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确保稻谷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和可控性。
碳化稻壳成分计算软件的设计和开发
1研制背景
1.1 碳化稻壳的作用
一般在钢包中需进行脱氧及调整成份操作,然后在钢液表面抛上碳化稻壳防止钢水被氧化,即可送往连铸或模铸工区。
1.2 测定方法
碳化稻壳需要测定挥发分(volatile master )、灰分(ash content )和固定碳(fixed carbon )及硫S 含量。
硫含量通过红外碳硫仪测定,挥发分、灰分和固定碳含量采用燃烧法测定,具体步骤如下:
1) 用电子分析天平分别称取两个坩埚的重量并作记录;
2) 在坩埚中用小勺逐渐加入碳化稻壳粉末至约500mg ;
3) 开启马弗炉设定升温到750℃,到达750℃时把带有坩埚(带盖)的支架放入,5min 后拿出冷却,测量两个坩埚的重量(我们称为一次重);
4) 马弗炉设定在700℃上,拿掉坩埚盖在放入700℃的炉中,并保温90min 后取出,称量两个坩埚的重量(称为二次重);
5) 计算灰分、挥发分和固定碳的含量并作记录。
1.3 计算方法
灰分(%)=100⨯-样重坩埚重二次重 挥发分(%)=100⨯-+样重
一次重样重坩埚重 固定碳含量(Cf%)=100%-1#挥发分-2#灰分
计算两次的灰分和挥发分并作比较,若相差不大则表示实验结果可取,取1#坩埚挥发分的结果作为挥发分的结果,2#坩埚的灰分作为最终结果,固定碳含量取100%-1#坩埚的挥发分-2#坩埚的灰分作为最终结果,数值修约到小数点后一位。
1.4 人工计算的问题
人工计算麻烦、容易出错且不十分准确。
所以我联合我的同学根据相关标准设计开发了碳化稻壳成分计算软件。
这样能够快速准确的计算出结果。
2 操作方法
软件界面如下图所示,把记录的结果输入在相应的位置,然后点击[计算]按钮便可迅速准确的计算出结果。
为了显著的标明结果,我们在1#挥发分和2#灰分的位置采用不同的颜色标出,作为要记录的结果。
3 使用效果
通过使用该软件能够快速准确的计算出结果,不容易出错,节省了一定的人力。
与人工相比不足之处在于要开启电脑费电,建议安装在日常工作的电脑中。
4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