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运行状况及国内外市场发展情况综述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运行状况及国内外市场发展情况综述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运行状况及国内外市场发展情况综述

一、全球医疗器械行业发展情况

(一)市场增长动力

全球的医疗器械市场是一个欣欣向荣、保持高速增长的市场。推动全球医疗器械市场高

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

1、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显现。根据WHO(世卫组织)的报告,全球现有60岁以上人口已占全球总人口数的11%,美国预测这一数字在2050年将达到22%,这将导致医疗设备需求不断增加。

2、全球医疗支出增长。WHO表明目前全球医疗支出已超 2.9万亿英镑,并有全球性增长的趋势。所以虽然全球经济衰退,但随着经济的复苏和新兴市场的中等收入水平消费者对

医疗保健服务需求的增长,医疗设备市场将会持续增长。

3、全球化趋势。这一趋势使得国际跨国医疗器械企业将研发和制造转移到低成本的新

兴经济体,如中国、印度、巴西、俄国,在降低了发达国家医疗器械的制造成本,减低诊疗

费用同时,也激发了当地的医疗器械需求和市场的增长。

4、自测试诊断设备(也称体外诊断设备,IV设备)的异军突起。这一细分领域在2009年占整体市场10%,年增长率为 4.3%,2016年将达303亿英镑。这类设备的技术进步显著

提高了疾病的早期诊断水平,节约诊疗成本,缩短病患住院时间,因此国际顶级医疗设备制

造商纷纷设立专门的自测试诊断设备,开拓该领域市场。

5、病患信息的数字化进程加速。在计算机、软件、网络、通信等一系列IT技术的促进下,病患信息的数字化催生了更多的网络化、数字化的医疗器械,大大提高医院效率,如无纸化医院可以让医生和病患第一时间获得检测结果,实现远程医疗等。

(二)全球市场规模

全球医疗器械市场销售总额已从2006年的2900亿美元迅速上升至2014年的5591亿美元,年复合增速达8.82%,全球医疗器械市场增长率超过同期GDP增幅。

专业经济研究智库权威行业研究报告

- 1 -

公司融资行为文献综述

我国上市公司融资行为文献综述 前言 资本结构对任何企业来说都非常重要,而融资行为是资本结构理论所研究的主要问题,通过融资活动为企业生产经营筹集必要的资金是一切投资发展活动的开始。上市公司融资方式包含两个部分,分别为源融资和外源融资,外源融资又分为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学者们通过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偏好与西方有所不同,这里将国学者对融资行为的研究进行整理并作了综述,以便了解我国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的大致情况。 一、融资理论与优序融资理论 融资理论是企业制定融资政策的理论基础。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解释企业融资决策行为的动机及其所秉承的理论基础时,主要存在着两论,一是权衡融资理论;二是优序融资理论。 权衡融资理论认为,企业在构造长期资本来源的组合时,存在着一个最佳的资本结构,企业将按照事先测算的最佳资本结构来选择资金来源及配置各种不同性质的资金。 优序融资理论,以信息不对称理论为基础,提出企业融资存在一种“啄食顺序原则”。认为由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而产生委托代理关系,因为利益不同,部经营者和股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原因,企业的融资顺序上就形成了一个优序策略。即首先为部融资,也就是企业的留存收益,其次是短期借款和长期债券;再次是发行优先股融资;最后是发行普通股融资。 在国,有些学者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我国企业偏好于股权融资。这与优序融资理论的主正好相反。 二、我国上市企业融资模式概况 根据有关部门对上市公司进行统计分析显示,我国企业的融资模式以外源融资为主。在外文融资中,主要偏向于股权融资。所以,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顺序,首先是股权融资,然后是债券融资,最后才是源融资。英明(2005),利辉,立新,桂(2010)研究发现,我国上市企业外源融资比例达80% 左右,而源融资比例不到20% 。对于未分配利润为负的上市公司,源融资比例平均为- 3.385% ,这意味着那些未分配利润为负的上市公司几乎完全

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历程

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历程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证券行业从零开始,经历了一段漫长而又曲折的发展历程。 1949年5月上海解放,上海证券交易所停业。旧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的证券市场从此结束。新中国从此开始考虑建立自己的证券交易所。 1949年6月,天津证券交易所重新设立,这是新中国设立的第一个证券交易所,标志着中国当代证券市场的正式启动。 1950年2月,新中国在北京设立了北京证券交易所。 1952年7月和10月,政府相继关闭了天津和上海证券交易所。1958年以后,受当时中国国内外政治局势影响,中国证券市场更是长期受到摒弃。 1953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1953年国家经济建设公债条例》,决定从1954年起发行国家经济建设公债,筹集经济建设资金。1954~1958年,政府连续5年发行了国家经济建设公债,总额35.54亿元,但到了1955年,中国取消商业信用,同时限制国家信用。1958年又完全否定了国家信用。1968~1978年中国进入既无外债又无内债的无债时期。 直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后,中国当代证券市场才得以逐步恢复。 1981年财政部首次发行国库券,揭开了新时期中国证券市场新发展的序幕。 1984年11月,中国第一股——上海飞乐音响股份公司成立。 1985年1月,上海延中实业有限公司成立,并全部以股票形式向社会筹资,成为第一家公开向社会发行股票的集体所有制企业。 1986年9月26日,新中国第一家代理和转让股票的证券公司——中国工商银行上海信托投资公司静安证券业务部宣告营业,从此恢复了我国中断了30多年的证券交易业务。 1986年11月14日,邓小平会见纽约证交所董事长约翰.范尔霖,并向其赠送了中国第一股——飞乐音响股股票。 1987年5月,深圳市发展银行首次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成为深圳第一股。 1990年12月19日,数百名中外贵宾参加了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的庆典。黄浦江畔一声锣响,标志着中国证券市场正式诞生了。上市交易的有被称为“沪市老八股”的8只股票,“老八股”都是一些集体企业或国有小企业,带有很强的试水性质,试点不成功,也无关乎国民经济发展大局。 1991年7月3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在改革开放的特区隆重地举行了开业典礼。 这两个特殊的日子,已经作为辉煌的起点,载入了史册。沪深两家交易所的正式开业,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后的证券市场正式诞生了,也象征着中国百年证券的历史长河,千折百回,历经险阻,终于汇流成涛天的大潮,即将朝着无垠的大海奔去。二十年的历史表明,证券市场的诞生顺应了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不但为市场经济的运作提供了样板,为深化企业改革提供了动力,而且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金融意识,有力地推动了资本市场的发展。 1991年8月28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在京成立。开始实行全国范围的证券发行规模控制与实质审查制度。从那之后直至2000年之前,股票发行依靠的是行政审批,投行经历的是“额度制”阶段。 1992年邓小平的南巡谈话,不仅给“股票市场到底姓社姓资”的争论画上了

关于中国演艺市场的分析

关于中国【夜场演艺圈】的一场思考 生活里,多数演员是自命不凡的,他们的生命感悟尽管不是最高级,但总是在与众不同和标新立异里成长着。久了,演员就没了自己,雕琢成器的与周遭出入,走火入魔日的更是面目全非。生活中不会有完美,我们常常要躲在舞台上、剧本中、音乐里、舞姿间去臆想、去憧憬、去逃避。我们迷恋舞台上的角色饰演,我们难以自拔。生活的失落和生命的失意就更加峥嵘,有人会变得越来越脆弱,有人会变得越来越老练。经得起风雨的历久弥新,禁不起风雨捶打的堕入红尘。 其实做演员比实际的做人轻松得多。 一个舞台角色我们可以片刻的尽兴,我们可以随意的塑造,我们可以疯狂可以肆虐可以浪漫可以感性,我们不用为一个舞台角色而负责任。生活中的角色才是最难饰演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必须要承担起责任。于是世界成了大舞台,企业成为了小舞台,家庭是后台,社会史编导,生活是连续剧,而我们都是主角。 “演员”是对戏剧、电影、音乐、舞蹈、曲艺、杂技等表演者的通称。演员和生活中的人一样,在自己身上都具有能体现出自己的经历、身份、教养以至某些性格特征等个性因素的气质体态;作为对生活中的人的艺术概括的戏剧人物形象,应该由演员创造出气质来。演员是否运用和如何运用自己的气质作为创作材料进行人物形象气质的创造,常常成为区别“本色演员”和“性格演员”的主要因素。 “本色演员”是指运用本人的容貌、体态、气质以至本人的个性来创造人物形象的演员。其所创造的每一个人物形象,似乎都是那个演员自己,可又是一个个鲜明的人物性格。 “性格演员”是指能对自己从事创造的每一个角色,按人物性格进行各不相似的人物形象创造的演员。许多性格演员在形象创造中常常抑制自己,使人物形象的气质不掺杂演员自己的非人物形象的气质因素。 有人因为塑造演员而最终就成了自己,包括生活包括修养包括精神和思想,生活中和舞台上思想精神交融统一,人戏相和出神入化。最终在修炼成优秀演员的同时也修炼成了一个优秀的人,在人格经过洗礼后,神格了精神,生命最终得以理想化的净升。真、善、美的艺术生命观生活观逐渐成形,并用以规范自己全部的人生,最后产生了真正的艺术修养和艺术信仰,成为了自己领域里的大师。 这种人已经将整个的人生化作可以舞台,自己是角色,角色是自己。这最终的修炼直达心灵,生活的格局和生命约束已经无法束缚一个自由蜕变的灵魂,于是人生的这场跌宕起伏的剧目成为他留给世界和时间的作品。时间是作品,经历是作品,社会关系是作品,荣誉和财富都是作品。这样的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也值得每个人去饰演。 有些人因为成功地塑造演员形象,得以社会的肯定、收入的提升、名誉的回归。但是他并不会把人生当成了一个舞台,把生命当成一次角色的塑造。他的目的是名利,他将演员身份当成自己的通行证自己的外套,其真正的目的不在于舞台、剧目、音乐更别谈什么文化艺术。他在乎的是舞台角色带来的利益。这种演员营心于如何延续自己的工作,扩大自己的影响,提高自己的声誉、增加自己的收入。为完成名利双收,为完成票房,为了完成收视率,不惜一切代价。**的交易,权钱的交易已经不是牺牲,只是代价。深造和学习已经不是在精神和思想上得以提升,只是在技术上的一升级。准确的说这样的演员不是演员,而是营销人员。无论他们多么的走俏走红,都只能是昙花一现,星光一闪,他们可以被大量的复制,他们可以可以被大批的拷贝。随着时间的推移,舞台和社会要求的增加,随着文化的深层次提升,他们最终也就沦为了路人甲,士兵乙,丫鬟丁,乞丐丙了。

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中国保险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摘要:保险业是我国金融业开饭时间最早、开放力度最大、发展步伐最快的行业。在党中央的关心下,在不断对外开放的过程中,保险业坚持改革创新,行业面貌放生了历史性的变化。虽然我国的保险业在近几年中发展迅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国外发展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落后于外国保险业整体水平的发展,在目前国内保险业发展中仍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主要从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历史角度入 手,以时间为线索,介绍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并阐述我国现在保险业的现状。 关键字:民族保险业发展历史初级阶段

保险是以合同形式确立双方经济关系,以缴纳保险费建立起来的保险基金,对保险合同规定范围内的灾害事故所造成的损失,进行经济补偿或给付的一种经济形式。人类社会从开始就面临着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的侵扰,在与大自然抗争的过程中,古代人们就萌生了对付灾害事故的保险思想和原始形态的保险方法。我国历代王朝都非常重视积谷备荒。春秋时期孔子的"拼三余一"的思想是颇有代表性的见解。孔子认为,每年如能将收获粮食的三分之一积储起来,这样连续积储3年,便可存足1年的粮食,即"余一"。如果不断地积储粮食,经过27年可积存9年的粮食,就可达到太平盛世。保险业作为金融的三大支柱之一,在经济发展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中国保险在中国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早在1805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就在广州开办了中国第一家保险机构,主要为鸦片贸易服务。但是真正意义上的民族保险业的开端还是在十九世纪后页。 一、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史 (一)中国保险业的开端。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加强了对我国的政治、军事、经济的侵略。外国保险公司纷纷登陆中国,中国保险市场逐渐形成。外国保险公司凭借不平等条约所持有的政治特权扩张业务领域,利用买办招揽业务,垄断了早期的中国保险市场从中,攫取了巨额利润。 面对外商独占中国保险市场,每年从中国掠夺巨额利润,致使白银大量外流这一严峻事实,中国人民振兴图强、维护民族权利、自办保险的民族意识被激起。在此情况下,1865年5月25日义和公司保险行在上海创立。义和公司保险行,是我国第一家自办的保险机构,其成立打破了外商保险公司独占中国保险市场的局面,为以后民族保险业的兴起开辟了先河。 提到保险业就不得不提到航运业,保险与贸易两者是互为表里的关系。轮船招商局于1872年在上海成立,是中国人自办的最早的轮船航运企业,也是现在的招商局集团的前身。它不仅是中国现代航运业的起点,也可以说是中国保险业的源头之一。轮船招商局自创办之日起就深刻明白保险对于航运业的重要作用。作为一种打击竞争对手的手法,早期依附于外商航运业的外资保险公司听命于上司,为了击垮轮船招商局,对其所属船舶百般刁难。收取高额保费、对中国本土产的船只不保等限制。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为适应航运业发展的需要,先后创办了“保险招商局”、“仁和水险公司”和“济和水火险公司”等官办保险公司,取得了较好的经营业绩,并坚持与外商保险公司进行斗争,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商对中国保险市场的控制。当然,洋务派在保险业方面的努力不能改变外商垄断中国保险市场的局面。 (二)建国前在夹缝中生存发展的民族保险业。 到民国初期,中国民族保险业获得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一是民国初建需要刺激工商业的发展以稳定政权;二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欧美列强卷入战争,无暇东顾,大大减缓了洋商

2019年中国演艺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演艺行业基本概况分析:定义、地位、产业链 演艺产业是以演艺产品的创作、生产、表演、销售、消费及经纪代理、艺术表演场所等配套服务机构共同构成的产业体系。演艺产品具体形态包括音乐、歌舞、戏剧、戏曲、芭蕾、曲艺、杂技等各类型演出。 演艺产业是基础性文化产业,在文化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在2009年国务院通过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中,将发展文艺演出院线作为发展文化产业的八项重点工作之一,而“十二五”期间,《国家“十二五”规划》仍继续将演艺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的文化产业之一。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民众的文化娱乐支出比重不断增加,文化消费时间逐渐增多,对文化产品的选择性日益增强,逐渐向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要转移,而观看娱乐性强、影响力大的演出节目成为民众最为普遍的文化消遣方式之一。 演艺产业链各环节包括文艺表演团体、演出场所、演出中介机构和演出票务。演艺产业是文化产业体系中的核心产业之一,是一个创意密集和劳动力密集的产业,也是一项能耗低、可持续发展性强的低碳产业,具有极大的辐射和拉动作用。 2018年我国演出市场总体经济规模将突破500亿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演艺产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演出市场总体经济规模446.59亿元,相较于2014年的经济规模434.32亿元,上升 2.83%,其中:演出票房收入(含分账)161.72亿元,比2014年上升9.03%。2016年演出市场总体经济规模469.22亿元,相较于2015年上升5.07%。截止至2017年我国演出市场总体经济规模为489.51亿元,相较于2016年的469.22亿元,增长了4.32%。初步测算2018年我国演出市场总体经济规模将突破500亿元,达到515亿元左右,预测2019年我国演出市场总体经济规模将达538亿元,未来五年(2019-2023)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4.92%,并预测在2023年我国演出市场总体经济规模将达到652亿元。 2014-2023年我国演出市场总体经济规模统计情况及预测

企业合并准则研究——基于中国资本市场的案例【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财务管理 企业合并准则研究——基于中国资本市场的案例企业合并是市场竞争的产物,作为一种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消除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和低水平的激烈竞争的重要手段,以实现规模经营,生产和资本的集中,提升企业价值的目的。 从国际全局来看,对企业合并的理解并不统一,不同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在各自发布的准则中对企业合并的理解存在差异:2001年6月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颁布了《企业合并会计准则》(FAS141)认为企业合并是通过取得其他企业的净资产或者是权益从而取得对其的控制权;2004年3月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颁布了《企业合并准则》(IFRS3)认为合并是将几个独立报告主体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报告主体。双方都认为企业合并不涉及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而中国财政部在2006年分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认为企业合并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单独的企业合并形成一个报告主体的交易和事项,并划分为两大基本类型——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因此不同企业合并准则所规范的对象在范围上有所不同。查阅大量文献,发现国内外众多学者对企业合并准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方面,认为选择不同的处理方法带来不同的经济后果,但始终没能形成一个统一的观点。 1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相关综述 1.1 权益结合法和购买法界定研究 目前,企业合并不管是什么性质的合并,都会涉及采用哪种会计处理方法处理的问题,因而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问题成为会计界的一大热点。目前,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主要有权益结合法和购买法两种,理论上还存在一种重新开始法,但这种方法在实务中运用很少,并且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发现学者们几乎只对权益结合法和购买法进行讨论。ISA22 《企业合并》( 1998 年修订稿) 对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做了较为清晰的界定。其中将购买法界定为:通过转让资产、承担负债或发行股票等方式,由一个企业( 购买企业) 获得另一个企业( 被购买企业) 净资产和经营活动的控制权的企业合并;将权益结合法界定为:参与合并的企业的股东联合控制它们的全部或实际上是全部的净资产和经营活动,以便继续对合并后的实体分享利

2016年演艺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预测

2015-2020年中国演艺市场现状研究分析与 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报告编号:1606556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https://www.doczj.com/doc/fc4262096.html,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一、基本信息 报告名称:2015-2020年中国演艺市场现状研究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报告编号:1606556←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 优惠价:¥8100 元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网上阅读:https://www.doczj.com/doc/fc4262096.html,/R_QiTaHangYe/56/YanYiShiChangDiaoYanYuQianJingYuC e.html 温馨提示: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二、内容介绍 演艺产业是以演艺产品的创作、生产、表演、销售、消费及经纪代理、艺术表演场所等配套服务机构共同构成的产业体系。演艺产品具体形态包括音乐、歌舞、戏剧、戏曲、芭蕾、曲艺、杂技等各类型演出。 《2015-2020年中国演艺市场现状研究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对演艺市场的分析由大入小,从宏观到微观,以数据为基础,深入的分析了演艺行业在市场中的定位、演艺行业发展现状、演艺市场动态、演艺重点企业经营状况、演艺相关政策以及演艺产业链影响等。 《2015-2020年中国演艺市场现状研究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还向投资人全面的呈现了各大演艺公司和演艺行业相关项目现状、演艺未来发展潜力,演艺投资进入机会、演艺风险控制、以及应对风险对策等。 正文目录 第一章中国演艺产业发展综述 1.1 演艺产业范畴与内容 1.1.1 演艺产业内容 1.1.2 演艺产业要素 (1)主体:剧团 (2)客体:观众

我国保险业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我国保险业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班级:投资Q1041 姓名:谭志华学号:100307025 摘要:保险从诞生到现在,已经成为现代经济社会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成为现代金融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政府提高管理效能的重要市场化机制。在发达国家,保险已经渗透到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层面,为人们提供“从摇篮到坟墓”的保险服务。保险已经成为现代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保险在现代经济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保险业是现代经济的重要产业 (二)保险业是现代金融业的重要支柱 保险业与银行业、证券业一起,共同构成现代金融业的三大支柱。 (三)保险是社会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 从发展趋势看,保险业在全球风险管理体系中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四)保险业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我国保险业改革发展的基本情况 保险业在我国发展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发展速度惊人。作为朝阳行业,我国保险业处于快速成长期,业务扩张非常快,加上国外保险公司的涌入,行业的繁荣,市场主体的增加,人口红利期的到来,投资理财观念的更新,保险业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一)行业规模迅速扩大 (二)保险市场体系逐步完善 我国保险市场已经形成了多种组织形式、多种所有制并存,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市场格局。 (三)保险改革深入推进 多家保险公司成功进行了改制上市。通过改制上市,保险公司资本实力大大增强,经营理念明显转变,为长远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四)服务领域不断拓宽 在传统的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业务基础上,保险业积极创新,服务领域不断拓宽。 (五)保险资金运用向多领域扩展 (六)对外开放取得积极效果 (七)保险监管与风险防范能力不断加强 (八)全社会的风险和保险意识不断增强

XX-XX年中国话剧演出市场发展研究报告

XX-XX年中国话剧演出市场发展研究报 告 篇一:XX年演艺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XX年中国演艺现状调研及发展趋势走势 分析报告 报告编号:1800236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https://www.doczj.com/doc/fc4262096.html,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一、基本信息 报告名称: XX年中国演艺现状调研及发展趋势走势分析报告报告编号: 1800236←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优

惠价:¥7380 元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网上阅读: hi.html 温馨提示: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二、内容介绍 演艺产业是以演艺产品的创作、生产、表演、销售、消费及经纪代理、艺术表演场所等配套服务机构共同构成的产业体系。演艺产品具体形态包括音乐、歌舞、戏剧、戏曲、芭蕾、曲艺、杂技等各类型演出。 演艺产业是基础性文化产业,在文化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在XX年国务院通过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中,将发展文艺演出院线作为发展文化产业的八项重点工作之一,而“十二五”期间,《国家“十二五”规划》仍继续将演艺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的文化产业之一。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民众的文化娱乐支出比重不断增加,文化消费时间逐渐增多,对文化产品的选择性日益增强,逐渐向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要转移,而观看娱乐性强、影响力大的演出节目成为民众最为普遍的文化消遣方式之一。据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XX年中国演艺现状调研及发展趋势走势分析报告显示,演艺产业链各环节包括文艺表演团体、演出场所、演出中介机构和演出票务。演艺产业是文化产业体系中的核心产

中国上市公司融资方式选择文献综述

中国上市公司融资方式选择文献综述 赵婉婷、朱德康 【内容摘要】 企业融资问题,尤其是股权融资偏好问题,已经成为我国进入21世纪以来资本市场争论的焦点之一。随着不对称信息的引入改变了MM定理“结构不相关”的结论,西方发达国家认为,基于原有股东的利益,企业在进行融资决策时会严格遵循“内部融资-债务融资-股权融资”的啄食顺序理论,而我国的融资现实表现出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并且股权融资资金利用效率低下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基于上述背景,本文系统梳理并研究了我国企业融资理论的发展及一些相关研究成果,这些理论对本文将要研究的思路和方法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股权融资;债券融资;收购并购; 一、引言 企业的融资方式主要包括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两类,其中内源融资是企业生产过程中自有资金的积累,包括留存收益和折旧;外源融资即企业的外部资金来源部分,包括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股权融资是指公司首次上市募集资金、配股、增发新股融资等;债权融资包括公司在证券市场上发行债券及向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借款等。 不同融资方式的选择将导致不同的资金成本、利益冲突及财务风险,进而影响到公司的市场价值。因此企业如何通过融资方式的选择来实现其市场价值最大化,不但是股东和债权人的共同目标,也是长久以来金融理论研究的焦点。外国学者在这个领域的探索和研究中,己初步形成了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即企业资本结构理论。近年来,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完善,我国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也逐渐增多。本文将对我国学者在研究我国资本市场中取得的主要成果进行概述。 二、股权融资 1、我国上司公司偏好股权融资成因分析 张嘉颖【1】认为上司公司偏好股权融资有一下几大原因: (1)股权融资偏好的直接原因——股利分配的随意性和较低的股权融资成本; (2)证券市场制度设计原因,这些源于制度设计和制度变迁过程的偏颇,造成了我国证券市场发展不完善,助长了股票市场非正常繁荣; (3)投资者通过企业融资方式这个信号判断企业价值是比较困难的,因此,上司公司也不必担忧股权融资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 (4)内部融资来源不充分,股权融资的约束力低于债券融资; (5)业绩评价指标驱使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在经济增加值评价指标下,上市公司可能更乐意采用债务融资。 2、对配股和增发方式的选择

我国股票市场发展现状

我国股票市场发展现状 姓名:王向红 班级:会计三班

学号:111102031332 2015-01-06 我国股票市场现状分析 摘要:任何国家的经济发展都离不开股票市场,所谓股票市场是宏观经济的 晴雨表,可见它对经济的重要性。中国股票市场是一潜力较大,发展前景非常广阔的市场,对于企业和投资者来说,对股市未来发展趋势 的判断,是其投融资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我国股票市场成长之快和成绩之卓著是令人瞩目的。但是由于发展时间短, 制度不健全等原因, 存在着诸多问题。通过对我国股票市场的现状的分析, 总结了股票市场当前存在的问题, 探索了产生问题的原因, 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股票市场;现状分析;问题与发展趋势 一、引言我国股票市场现状分析 从1990 年上海交易所成立以来, 作为资本市场的核心,我国股票市场短短的几十年达到了许多国家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实现的规模。中国股票市场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在筹集企业发展所需资金、改善企业融资结构、优化社会资源配置、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等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当前我国股票市场规模。截至2007 年12 月21 日, 沪、深两地上市已达1527家, 上市股票数量1613 只, 总股本达到16848. 86 亿元, 股票市价总值达到310448. 39 亿元.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达到859 家, 来自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其中, 44 家公司同时发行A、B 股; 19 家公司以A 股和H 股形式同时在上证所和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 6 家公司以B 股和ADR 形式同时在上证所和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 1 家公司以B 股和GDR 的形式同时在上证所和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深圳证券交易所865 只证券中包括A 股655 只, B 股55 只, 其余为基金、企业债券、可转换债券、国债、权证等 ( 二) 股权分置改革现状。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目前已经顺利进入收尾阶段了, 这场史无前例的制度性变革用了一年多的时间, 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实现了中国股市从漫漫熊市向持续健康发展的历史性转折。自2006 年4 月29 日

中国保险市场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对策分析

中国保险市场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对策分析 一、我国保险市场发展的现状第一,中国保险市场基本上还处于一种寡头垄断。从中国目前保险市场情况分析,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中国平安保险公司、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四大保险公司已经占有目前中国保险市场份额的96%。而其中,国有独资的人保、中国人寿则几乎占去保险市场份额的70%。中国人寿占去了寿险市场份额的77%,人保占去了产险市场的78%。而机动车险市场中仅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一家就占82%。这就是说,中国保险市场虽然初步形成了竞争的格局,但这种以国有独资保险公司高度垄断市场的局面,特别是以少数几家保险公司寡头垄断市场的局面,就是目前中国保险市场的特点之一。 第二,中国保险业的发展还处于一个低水平。按照保险业发展的规律,保费收入一般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3-5%。从目前西方发达国家而论,年保费收入一般都占本国国内生产总值的8-10%左右,而我国1998年保费总收入约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5%,在世界排名70位左右。按人均保费计算,仅为100元人民币,虽然较恢复保险业务初期的人均不到10元人民币已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仍在世界排名第80位左右。当然,我们要达到西方发达国家人均保费2000多美元的水平还有距离。因为,从总体上来说,我们的经济还不发达,

人均收入水平较低,但同时又说明在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过程中,中国居民的保险意识与投资意识还要有一个提高过程。 第三,中国保险市场结构分布不均衡。从目前中国保险公司机构的分布而论,30家中外保险公司的总部基本上都设置在北京和中国沿海城市。保险公司分支机构虽然在大陆已普遍设立,但多数又集中在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地区和城市,这就造成了保险市场发育不均衡性。 第四,中国保险业的专业经营水平还不高。粗放式经营与销售方式单一,产品结构简单与供给不足,以及缺乏专业人才是经营水平较低的显著特点。目前,各家保险公司已经开发和销售的产品寿险产品品种并不少,但产品结构雷同和保险责任不足,是业内人士的普遍呼声。中国保险从业人员中真正受过系统保险专业教育又有保险专业水平的保险专业人才不到30%,其中既了解国际保险市场又懂得精算和计算机技术的高级人才更是毛凤鳞角。这都表明了当前中国保险经营水平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为进一步完善市场法制化的建设,使外资公司进入市场更加有法可依,保监会也努力提高保险市场的专业化监管水平,也按照世贸组织透明化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了保险法的制订和监管工作透明度,加强了监管工作的程序化和规模化的建设。这两年来外资保险公司在中国推进的速度明显快速化,

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研究的文献综述

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研究 ------文献综述及研究思路 摘要: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不断发展与日趋成熟,投资者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所要求的水平与质量越来越高,强制性信息披露并不能完全满足投资者多样化的信息需求,需更多的自愿性信息披露。自愿性信息披露是在原有强制性信息披露的基础上为了增加市场有效性而进行补充披露。西方的研究表明,自愿性信息披露既可完善资本市场的发展,又可增强信息的透明度,从而揭示上市公司的核心能力和竞争优势,提升社会形象和声誉。而目前中国的相关研究却较少涉及此类问题,2003年10月21日深圳证券交易所颁布的《上司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指引》中首次提出了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概念。因此,研究中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对整个资本市场的发展与完善,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论述了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定义、内容、影响因素和披露的途径,对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价值进行了分析,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现状及所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完善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提出了构想。 关键词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价值分析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and maturing of China's capital market, investors increasingly require the listed companies of higher quality and standard of information disclosure. Compared with mandatory information disclosure, which can not fully meet the investors' needs of diverse information, more voluntary information disclosure—the supplement disclosure based on the former—is needed so as to improve market efficiency. According to western studies, the latter can enhance the transparency of information as well as the perfection of capital market, then reveal the listed companies' core competences and competitive advantages and enhance their social status and reputation. However, current domestic researches are seldom associated with this issue. On 21st, Oct, 2003, the concept of voluntary information disclosure was first mentioned in Investor Relations Management Guidelines for Listed Companies, promulgated by Shenzhen Securities Exchange. Thus it is theoretically and practically significant to study the domestic listed companies' voluntary information disclosure for the growth of entire capital market. This paper discusses voluntary information disclosure from the aspects of its definition, contents, influence factors and ways of disclosure and analyses its value. It investigates the status quo and open questions of voluntary disclosure of information of domestic listed companies and has a conception of future development in this area. Keywords:listed company voluntary information disclosure value analysis 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自愿性信息披露是指除强制性披露的信息之外,上市公司基于公司形象、投资者关系、回避诉讼风险等动机主动披露的信息。近年来,世界各国上市公司不断出现虚假信息披露的案例,不仅影响了上市公司以及相关中介机构的信誉,而且使人

中国保险业发展现状与展望

中国保险业发展现状与展望 摘要: 中国保险行业起步较晚,我国的现代保险业只是20多年的进展,保险市场仍处在初级进展时期。目前我国保险业面临诸多咨询题,保险市场差不多上还处于一种寡头垄断,几家独大,不利于竞争。在制度上,爱护保险市场运行的要素和环境不完善。我国保险业的市场体系不健全,制度不够完善,保险监管亟待加大。关于一般民众来讲,他们的风险及保险意识严峻滞后。老百姓关于保险的意义和功能认识还不够、人均保险费低、保险普及率专门低、保险意识极其淡薄。对此我们必须加大宣传,增加透亮度,提升全社会的对保险及其重要性的认识。而保险行业中,从业人员素养偏低、服务水平偏低。目前全球当临金融危机,这对保险行业是一个挑战,同时又是一个机遇。对此我国保险行业必须尽快进行调整,加大人员治理,尽快完善保险市场监督机制以使保险市场更加健康有序同时蓬勃进展、繁荣昌盛。 关键词:垄断,不完善,不健全,职业素养,保险意识 正文: 常言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只能在空间和时刻上尽量减少风险而无法排除,因此了应对这种风险而产生了保险。风险是保险的逻辑起点,没有风险也就不可能产生保险。保险学的任务确实是揭示保险经济关系得以确立的条件,形式及其本质,以阐明保险经济关系的发生,进展和变化的规律性。保险学是为了研究识不风险,测定,转嫁,分散风险,最后达到减轻排除风险的目的。从法律的意义上讲明,保险是一种合同行为,体现的是一种民事法律关系。保险关系式通过保险双方当事人以签订保险合同的方式建立起来的一种民事法律关系。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保险是一种经济关系,是分摊损害的一种融资方式。保险体现了保险双方当事人之间的一种经济关系。保险既是一种经济关系,又是一种有效的融资方式,它使少数不幸的被保险人的损害,以保险人为

【行业研究报告】2011年中国演出市场年度报告

2011年 中国演出市场年度报告 文化部文化市场司 联合编制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 道略文化产业研究中心

前言 2009年《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出台标志着文化产业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性产业,演出行业作为文化产业重要一环得到了较快发展。2011年又是我国文化产业和演出市场发展关键的一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十七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颁布和实施都意味着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迎来了历史性的时刻,演出市场也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2011年,我国演出市场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市场规模继续攀升,演出市场总体规模达到233.3亿元,其中直接票房收入达到120.9亿元,比去年增长11.9%。在直接票房收入中,专业剧场演出继续保持主导地位,票房收入达到36.6亿元,占演出市场总票房收入的30.3%;演唱会、旅游演出、娱乐演出三大细分市场发展也比较迅猛,票房收入均在几十亿元的规模;音乐节、网络演出等新兴演出形式票房收入也有上亿元的市场规模。 市场规模稳步增长的同时,我国演出市场上的演出产品也日益丰富多样,出现了音乐节、网络演出等新的演出业态,剧院联盟、院线发展等新的组织和经营方式。为保证我国演出市场能够健康、稳定发展,文化部研究制定了符合市场新发展特点的政策与措施,对音乐节、网络演出等新兴的营业性演出活动的申报与运作进行了规范,对演出票务经营单位的市场准入与监管提出了明确的标准,对演出场所经营单位的义务与责任进行了清晰的规定等。 2012年,中国演出市场将保持平稳快速的发展态势,文化相关管理部门也将继续以促进演出市场发展为原则,加强对演出市场的监管和服务工作,从加强演出市场人才培养、完善演出市场政策法规和简化演出审批手续等三方面开展工作,保证演出市场继续以较快速度向前发展。

中小企业融资文献综述

中小企业融资文献综述 摘要 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小企业在创业阶段基本上是靠内源融资逐步发展壮大起来的。这是由于在创业阶段,企业的经营规模尚小,产品尚不成熟,且市场风险较大,因此外源融资不仅难度大且融资成本高,于是中小企业不得不把内源融资作为筹集发展资金的主要渠道,然而,从总体上看,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着自有资金不足的现象。以私营企业为例,目前平均每户注册资本才80多万元。在内源融资方面,我国绝大部分中小企业陷于非常困难的境地,如不转向外源融资,别说是进行企业扩张,连维持生产经营都成为问题 一、选题背景和理论意义 资本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就得拥有一定数量的资金。然而, 许多中小企业恰恰缺少经营、发展所必需的资金。这样, 这些中小企业就往往面临着无法回避的融资问题, 融资问题就成为了这些企业经营发展战略的核心问题。企业融资应当有利于实现企业顺利健康成长和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实现,融资过程中既要注意防止资金筹集过多, 造成资金闲置, 增加成本与风险;又要注意企业融资制度必须在宏观融资体制的框架下做出选择。而目前, 我国融资大环境长期以国有企业, 特别是国有大型企业为主体,同时又缺乏专门服务于中小企业的金融机构, 这是中小企业间接融资困难的一个反映。而另一方面中小企业融资规模较小,资信度低等情况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中小企业从银行或资本市场的筹资。 融资活动是企业资金管理中的重要一环,企业融资决策决定着企业的资本结构,而融资决策往往受制于其当时的金融环境。企业的资金可以从多渠道、多方式来筹集,不同来源的资金,其使用时间的长短、附加条款的限制、财务风险的大小、资金成本的高低都不一样。中小企业要想在我国市场经济改革中完全成长起

旅游演艺市场调研报告及应用

旅游演艺市场调研报告 旅游演艺市场的发展背景旅游演艺市场经营特点旅游演艺市场经营分析旅游演艺市场经营模式旅游演艺市场趋势及前景 旅游演艺项目最早的雏形是古已有之的集市杂耍,即通过音乐、舞蹈、魔术及博彩游戏等手段来营造气氛、吸引顾客。那究竟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第一个旅游演艺项目呢?关于这个问题并没有明确的答案,只是大多数人倾向于认为,是深圳华侨城集团创造性地将艺术演出与旅游文化完美的结合了起来,开创了旅游演艺的新模式,即中国民俗文化村1995年7月推出的“中华百艺盛会”和世界之窗1995年12月推出的“欧洲之夜”。1995年,在景区客源量基本呈现下降趋势的背景之下,中国民俗文化村于1995年8月推出了“中华百艺盛会”,它以民俗文化为主线,配合灯光、音响,在景区 的中心广场上采用歌舞杂技表演与彩车队列大游行相结合的形式,展现了中国丰富多彩的民间杂技及民俗文化。当时参演人数达500人,总投资达800万元,气氛欢快、热烈、隆重。同年,为了迎接圣诞和元旦,充分发挥欧风街的效益,争取欧风街对外开放经营,深圳世界之窗投资400多万元对欧风街进行改造,于12月22日起推出以“欧洲职业”为主题的大型新年庆典活动,每晚自17点至24点在欧风街上演18项丰富多彩的节目,世界广场也在艺术游行之后推出“圣诞夜”歌舞晚会,参演400多人。 我国旅游业经过多年发展,已步入巅峰时代,各著名旅游景区也逐步踏入稳定时期。据巴特勒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分析,旅游目的地在达到稳定阶段后必将出现停滞或衰退趋势,如何抑制住这种衰退趋势,实现旅游景区的复苏,并回复空前繁荣是各方不断探讨的问题,旅游演艺正是在这种趋势下诞生的一种新的旅游方式。旅游+演艺,融合了旅游风景的柔美与歌艺表演的刺激、兴奋,形成一种如梦似幻的唯美画面,给人无限遐想,被称为新时代的精神桑拿。目前“旅游演出,阳光娱乐”已经成为我国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国内旅游演艺消费需求日益旺盛,但有限的旅游接待能力无法满足巨大的市场需求,旅游演艺发展空间巨大。 我国旅游演艺的发展历史可追溯到八十年代初西安推出的《仿唐乐舞》,迅速发展则是近几年的事,目前我国旅游演艺市场发展如火如荼,涌现了《印象刘三姐》、《梦回大唐》、《吉鑫宴舞》、《天下峨眉》等众多品牌演艺节目,增加了旅游吸引核,极大的拓展了旅游发展空间。党的十七大报告突出强调了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了全面部署。而在杭州举办的2008中国演出娱乐博览会中国旅游演出高峰论坛,以“开拓旅游演出新思路,共谋娱乐文化大发展”为主题,探讨了深度发展旅游演艺的新理念。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旅游演

保险业发展现状级趋势

保险业发展现状级趋势

作者:日期:

我国保险业发展现状与走势 、我国保险业发展的基本现状 通常,衡量保险业发展速度的一个重要指标是保险市场规模扩张的速度,而保险市场规模的扩张速度又主要通过保费收入的增长速度来评价。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近年来我国保费收入的增速来判断保险业的增长情况,表1提供了相关的资料。 下表显示,从1998年到2 0 0 2年1 —6月这一段时期,我国保费收入年均保 持两位数、且以加速度的方式增长,不仅高于同期GDP的增长速度,也高于世 界保险业同期的平均增长水平。其中,我国保险在2 001年和2 002年1 —6月 的增长最为引人注目。在绝对额方面,200 1年全年和2 002年1 —6月分别同比 增长513.6亿元和590.4亿元。在增速方面,2 0 0 1年和2 0 02年1—6月保费 分别同比增长32. 2%、58.0%。这种高增长速度在国际上也是罕见的,199 0 —2 000年世界保险业的平均增长速度为6% ,其中发展最快的亚洲新兴保险市 场1990~1998 年的增速也未超过1 6 %。? 表1 我国保费收入增长

?? 我国保险业的快速发展可以归因于:(1 )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会财富的 迅速增长为保险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2 )保险市场主体的迅速增加以 及市场竞争的加剧推动了保险公司对保险市场的开发,客观上促进了保险业的发展。⑶由于改革的推进,市场的不确定性对社会主体影响的不断增强以及风险保障方式的变化,社会主体对保险的需求也有了较快增长。 当前,我国保险业除了保持高速增长以外,还主要表现为这样几个方面的特 点:⑴分红保险保费收入超常增长,传统寿险业务则有所下降。2002年1 —6 月,分红保险保费收入为6 24.1亿元,同比增长1 0 .6倍,传统寿险保费收入41 0. 5亿元,同比下降8.7 %。这表明我国投保人的保险投资意识有了明显增长, 不再单纯将保险看成是一种保障形式。(2)投资连结保险保费收入下降,退保率明显上升。2 00 2年1 —6月投资连结保险保费收入为4 1.1亿元,同比下降3 6 % , 退保率为4.9%,同比增长了4 .8个百分点。这与保险资金运用效果不理想、保 险公司无法完全兑现当初承诺有很大关系。分红保险和投资连结保险的一增一降,一方面表明我国投保人更加成熟,在选择保险产品时更加理性,另一方面也表明我 国保险公司只有不断开发出适合消费者需要的新产品,才能将保险市场的巨大潜 力挖掘出来。(3)财产险平均费率有所下降,保额增加,承保风险加大。2 0 02 年1 —6月财产险平均费率较去年同期下降0. 4个千分点,保额增幅高于保费收 入增幅12.6个百分点。 、我国保险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一)社会对保险的认知度不高 从2001年1月开始,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中国保险学会共同组成的中国保险市场联合调查研究课题组对我国最具发展潜力的 50个大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