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长沙的历史文化

长沙的历史文化

长沙的历史文化
长沙的历史文化

长沙的历史

作为地名,长沙最早记录在西周时期,距今约3000年。作为城市,长沙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距今约2400年。长沙从诞生到现在一直未改变城址,是中国历史上城址不变最长时间的城市之一。长沙位于国务院1982年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之列。据长沙博物馆介绍,距今7000多年的长沙南托大唐遗址。出土了大量研究价值极高的石器、陶器。成文湘中地区同大溪新石器文化相近的代表。

石器时代:距今约15-20万年以前,长沙有人类的活动,经过15-20万年的发展,长沙进入新石器时代;约前5000年,长沙先民开始过定居生活,形成了村落,进入了母系社会;约前3000年长沙新石器时代进入屈家岭文化阶段;约前2500年,长沙新石器时代进入龙山文化阶段,这时有了原始农业,渔猎仍是人们谋生的重要手段,原始制陶业、石器加工技术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并产生原始纺织和玉器加工技术。

传说时代:传说炎帝和黄帝都曾来过长沙。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说,黄帝曾“披山通道,南至于江,登熊湘”。中华民族的始祖炎帝最终也藏在长沙茶乡(现株洲炎陵)之尾。

夏商周石器:长沙,夏属三苗之地;到商周时期,长沙属“扬越”(又称“荆蛮”),史称“扬越之地”,作为古越人(古长沙越人为扬越的一支)到这时创造和形成了富有特色的越文化,以拍印的几何纹饰硬陶挤印纹硬陶是其最有代表性的特征。

古越文化与中原文化:商、周时期中原文化的传入,长沙进入青铜器时代。1938年宁乡县出土的著名的四羊方尊,是商、周青铜器中的珍品。

荆楚文化与中原文化:东周以后,进入春秋时代,春秋末期,楚国(荆楚)的势力进入长沙。长沙地区进入了铁器时代,长沙也由此进入了封建社会。长沙(湖南)作为楚地和楚国军事重镇的时间长达800多年。秦汉石器:秦代长沙郡之郡治,秦国灭掉楚国,在原楚江南之地设立“长沙郡”。从秦代开始,长沙开始纳入中国同一的政治版图,并第一次明确的以一个行政区域载入史册。秦代长沙郡涵盖今湖南大部分、湖北省以南、江西省西北和广东省的连州市、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全洲市等地,面积几乎相当于今湖南全省。

汉代长沙国王都:秦朝灭亡,汉代建立,刘邦称帝之后,公元前202年封西汉开国功臣吴芮为长沙王,以原秦长沙郡建长沙国。将“湘县”改名“临湘县”为国度,长沙国是湖南省历史上第一个诸侯封国,长沙王为最高统治者(最高官员),王位世袭。长沙国从202年始封至7年废除,存在200多年。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湘洲改制为湖南和长沙行政建制史上的标志。由于长沙地理位置的重要,常撒谎作为地方行政中心,其地位与作用更加巩固。三国的长沙郡,行政范围基本局限于湘江以东地带,隋朝的长沙郡跨越湘江至整个的湘中地区,从而基本上奠定了从此至清朝长沙建置的规模。

东吴荆州长沙郡:三国时期的长沙郡,上有洲(荆州),下有县、乡、里,为孙吴时代的行政体制。简胺中就出现“东乡劝农掺”、“南乡劝农撮”的名称。此外,还有“司马”、“关丞”、“仓田曹”、“录事”等。(资料来源:依据“长沙走马楼”出土的简牍整理)。

隋唐时期:577年,北周灭北齐,重新统一北方。581年,北周外戚废周称帝,建立隋朝。隋文帝时,以长沙有昭潭,改湘洲为潭州,设立潭州总管府。隋炀帝时,潭州又改为长沙郡。

盛唐之潭州:621年长沙归于唐朝。621年唐王朝在长沙设立潭州总管府,624年总管府改为都督府,经历三国、两晋和南北朝长达400年的开发,到唐前期,由于社会安定和历任洲(郡)县官的治理,赶上了中原地区的发展,此时的长沙可以被称为人丁昌盛、经济繁荣、文化灿烂。771年(大历三年),辖区也有所扩大,增加了郴州、连州2洲,长沙成为湖南道的治所。至此长沙等地从原江南西道分离出来,单独成为地方一级行政区划即湖南道,

“湖南“一词开始作为地区行政区划的名称在历史上出现。

五代十国之楚国王都:五代十国时期,此时的湖湘地区出现了一个由马殷建立的楚国(或称“马楚国”),原唐朝湖南道治所的长沙即为其都城,至此长沙进入了一个引人注目的马殷之楚国时代。

宋代湖南路之治所:997年(至道三年),宋真宗正式改道为路,全国为15路。原湖南道改为荆湖南路,潭州为治所。真宗(996-1022年)时长沙又成为湖南9洲、军、监的政治军事中心。宋代为长沙历史发展的十分重要的时期。在这300多年中,长沙作为湖南政治军事中心的地位更加巩固,长沙行政区划的格局基本定形,后来长沙地区在元、明、清三代长达600多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宋代政局相对稳定,由于统治者实行与民休息政策和一些贤臣清吏的治理,常撒谎经济的发展赶上和超过了中原地区。文化上,长沙岳麓书院的创立,胡安国、胡宏父子和朱熹、张拭在长沙讲学兴教,长沙成为了著名的湖湘文化之都。1133年10月,宋朝延以禁军疲沓不堪战事,划分诸统兵大将辖区,潭州先为王理辖区,后因其作战无能,又代以名将岳飞,长沙又成为了声震中外的岳家军的驻防地。南宋中后期,长沙时局相对稳定,又重臣名将刘镐、张孝祥、辛弃疾、周必大、真德秀、魏了翁、向士璧、汪立信、文天祥、李芾等任职长沙,支撑南宋王朝湖南大局。辛弃疾创飞虎军,张孝祥,真德秀为政廉洁,文天祥治狱清平,都为长沙留下了一段佳话。而向士璧、张唐(张浚之曾孙)、李芾潭州抗击元军,悲壮激烈,为宋代长沙填上了英雄的色彩。元朝至元十四年(1273年)立湖广等处行中书省,又称潭州行省;改潭州为潭州路,为湖广省治所。

元朝之潭州路:文宗天历二年,以潜邸所幸,改天临路。元至正二十一年(1364年),朱元璋改天临路为潭州府。

明朝之潭州府:明洪武五年(1372年),潭州府改为长沙府,隶属湖广承宣布政使司。长沙是明朝的藩王封地,先后又四位藩王受封。明朝长沙共有十个王。封蕃历史又195年。

清朝湖南省治:康熙三年(1664年)分湖广省为湖广左、右布政史司,其中右司即为现在的湖南省,长沙为湖广右布政使驻地、长沙府府治、长沙县和善化县县治‘雍正元年(1723年)改湖广右布政使司为湖南布政使司。清朝中期时长沙成为四大米市之一,贸易繁荣。湘军的建立时湖南历史与长沙历史的重大事件。出生于长沙府湘乡县的曾国藩成立了湘军。长沙乃至湖南从此名人辈出,在戊戌变法、反清运动、中华民国的历史事件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所有重大历史事件中,湖南人一直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

民国湖南省会:1913年撤销长沙府。1933年设立长沙市,为湖南省会。1938年发生的著名的文夕大火,长沙城大部分杯烧毁殆尽。1939年9月至1944年8月,接连发生的四次长沙会战。长沙成为当时的抗战主战场。1949年8月5日,程潜和陈明仁发动起义,长沙和平移交政权,国名党在湖南的通知结束。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49年后,长沙一直为湖南省省会。由于毛泽东年轻时在长沙读书的经历,使得长沙在“文革”期间成为“革命圣地”,前往清水塘、湖南省一师范、爱晚亭和橘子洲头等毛泽东当年活动过的人数众多。毛泽东也在建国后多次来到长沙,住在蓉园。长沙湘江大桥于1972年10月1日正式通车,结束了长沙河东河西无桥相连的历史。1978年以后,和大陆其他地方一同进入了改革开放时期。由于位于非沿海地区而缺少特殊的政策支持,长沙逐渐落后于沿海城市。1990年代中期,长沙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位于长沙得各大传媒、餐饮和服务开始具有特色,湖南电视台、金鹰节、体坛周报等传媒娱乐业名气渐涨。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第8课 交流与文化传播 华东师大版

【学习提示】 学习本课应从马可波罗的东来、中国四大发明的外传和阿拉伯数字三个方面把握。马可波罗的东来主要是介绍马可·波罗在元朝的生活与工作经历;《马可·波罗行纪》及其影响。中国四大发明的外传重点掌握四大发明外传的路线及对人类产生的重大贡献。通过介绍阿拉伯数字的由来与发展,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知识源于生活,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自主学习的态度;同时充分认识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课文撷英】 本课的基本概念和重点语句: 【重点精析】 阿拉伯数字的由来及意义 古代印度人发明了包括“0”在内的十个数字符号,还发明了现在一般通用的定位计数的十进位法。由于定位计数,同一个数字符号因其所在位置不同,就可以表示不同数值。如果某一位没有数字,则在该位上写上“0”。“0”的应用,使十进位法臻于完善,意义重大。十个数字符号后来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被欧洲人误称为阿拉伯数字。由于采用计数的十进位法,加上阿拉伯数字本身笔画简单,写起来方便,看起来清楚,特别是用来笔算时,演算很便利。因此,随着历史的发展,阿拉伯数字逐渐在各国流行起来,成为世界各国通用的数字。 0~9这十个数字及其计数法的传播,使世界各地有了统一的计数方法,从而便利和推动了各地区各民族的进一步交流与交往;它还推动了数学等自然科学的发展,从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可见,阿拉伯数字的发展与传播对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极为重要。 【疑难点拨】 为什么元朝时期中西交流活跃,有不少欧洲人士陆续东来? 思路:第一,蒙古远征的后果。蒙古大军的西征南扩,在造成破坏的同时,也开辟了沟通东西方的线路,提供了一个各地交往的大舞台。这个情况类似于亚历山大东征带来的影响。 第二:蒙古的开放政策。蒙古的军事征服建立起一个覆原广阔的大帝国,包含多种民族,蒙古统治者在帝国境内对各族之间的交流基本上采取开放宽容的政策。当时鼓励交流,重视外贸。【基础训练】 一、选择题(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到中国时,中国正是( ) A、北宋时期 B、南宋时期 C、元朝时期 D、明朝时期 2、下面哪项不是《马可·波罗行记》流传后,产生的作用( ) A、游记内容宏富,妙趣横生 B、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C、开阔了欧洲人的地理视野 D、对开辟新航路的航海家有所启示 3、中国的造纸术正式外传是在 A、公元7世纪以前 B、公元751年怛(da)逻斯之战后 C、东汉时期 D、北宋初年 4、欧洲人自己开始制造火药武器并用于实战是在( ) A、1241年,蒙古铁骑攻入东欧腹地后 B、公元7---8世纪,造纸术传入欧洲后 C、1258年,蒙古军围攻阿拉伯的巴格达以后 D、公元14世纪上半期 二、填空题 5、13世纪晚期,意大利人_____________经过长途跋涉来到中国。 6、被誉为“世界奇观之书”的是《_________________》。 7、中国的火药和火器技术向外传播,始于_________。 8、指南针用于海上导航,始于中国__________时期。

长沙城市特色

长沙城市特色 1.“山、水、洲、城”城市格局彰显城市风貌 一个城市的独特往往由它的城市风貌所展现, 而长沙的独特风貌则要从这座城市的格局来领略。 1.1.山 在地形上, 长沙属于丘陵地带, 山体资源非常丰富, 尤其以岳麓群山为著。山势南北走向, 横成岭而侧成峰, 各个方向上都有作为过渡层次的从山环侍, 因此在城市范围中各个角度和距离上观山都可以获得不同的视觉体验, 景观层次丰富, 这也成为了长沙市的绝对城市标志, 并且在城市规划建设中, 山体被作为重要的自然因素保护起来, 延续传统山水格局所蕴涵的那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动人本质, 形成山城互鉴, 水映洲城的新格局。 1.2.水 作为城市景观组织的基础——水体, 在长沙是很容易见到的, 湘江、浏阳河、年嘉湖等水体点缀在整个城市之间。长沙在此基础上, 利用河岸线形成了极具特色湘江风光带, 在景观上构筑长沙市城市绿色生态圈, 在功能上形成了开敞空间, 为市民提供了休闲亲水好去处。这也成为长沙构筑“山、水、洲、城”城市空间格局重要的构图元素。

1.3.洲 “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这是毛泽东所描述的橘子洲头优美景色, 这也让橘子洲头成为了长沙的标志。在此基础上, 橘子洲和傅家洲通过不同的设计手法和一系列的特色景观公园的设置, 向人们展 示了这两座岛屿在城市历史变迁中的经历和沧桑, 成为长沙特有的城市景观不 可或缺的一部分。 1.4.城 长沙市在新一轮总体规划修编中明确指出城市城市空间结构为“一主、两次、四组团”的多中心分散组团式, 沿湘江、319国道两条生长轴线拓展城市发展空间, 这种布局相应的构筑“两带、两区、六轴、五城”的城市形象骨架。 长沙市规划建设者们通过对城市自然地理特征的分析以及新形势下城市发展需求, 将长沙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资源, 通过城市规划和富有创意的城市设计导引, 将“山、水、洲、城”格局穿插在一江两岸、西文东市、六桥三环城市布局中。古城、青山、绿洲、碧水——长沙便象一幅独具韵味的山水画般呈现在人们面前,而这些正是长沙区别于其他城市形象的根本所在。 2.强化名城地位, 延续城市特色 据考证, 远在20~15 万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已有原始先民在长沙地域出现。因此长沙拥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辈出的英贤以及丰富革命的史迹、独特的城市风貌, 使得长沙素有“楚汉名城”之称, 同时已在1982年被国务院首批公布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例如五代遗庙开福寺, 古诗曾写“先有开福寺,后有长沙

最新文化传播学复习资料

《文化传播学通论》 历史文化学院2013级文化产业管理班

第一章文化与文化传播 一、名词解释 传播:是指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通过有意义的符号进行信息传递、信息接受或信息反馈活动的总称。 传播的三个要素:信源、讯息和信宿。 文化传播:文化传播是人类特有的各种文化要素的传递扩散和迁移继传现象,是各种文化资源和文化信息在时间相空间中的流变、共享、互动和重组,是人类生存符号化和社会化的过程,是传播者的编码相读者的解码互动阐释的过程,是主体间进行文化交往的创造性的精神活动。 媒介文化:所谓媒介文化,是指在社会总体文化系统中,以大众传播媒介影响人的方式为主要原因而构成的亚文化系统,它包括“具有多重功能的整体系统、媒介运作方式及其中的符号、意义和价值观,还包括媒介生存于其中的政治、经济、社会结构等多种变数”。 文化圈层:文化圈层指文化在历史发展上存在的反映不同时期各种文化要素所联结起来的平面分布特征,显示人类文化创造的历史和文明进步的程度。 第二章文化传播的研究范畴 一、名词解释 文化融合:指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文化经过接触交往后,彼此借鉴、吸收、交融而形成一种新文化的过程。 二、文化传播的功能、特征 功能:社会功能、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教育功能、沟通功能、娱乐功能特征:社会性、目的性、创造性、永恒性、开放性、多元性、融合性 三、传播的途径(方式)和模式 途径:迁徙传播、商贸传播、战争和扩张传播、宗教传播、教育传播、使节互访、和亲通婚、大众传媒传播、探险、旅游观光、学术会议、图书交流与翻译传播模式:直接传播(a.链式传播 b.波式传播 c.根式传播)、间接传播(又称媒介传播)、激起传播(又称刺激传播)、膨胀型传播(a.传染型 b.等级行等级传播)、 迁移型传播 第三章物质文化传播 一、名词解释 物质文化:物质文化又有人称为物态文化,是指人类所创造的物质成果和人工产品,即文化的物质形态,即“物化的知识力量”构成的物态文化层,它是人的物质生产活动方式和产品的总和,也称第二自然,是可以触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实物,构成整个文化创造深刻的物质基础。 物质文化是指源于自然环境之中客观存在的物质实体文化,如生产工具、生活用具、生产技术等,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比较密切,而且变化节奏较快,具有发展速度快、变化频率快的特点,是精神文化的基础。 二、物质文化传播的原则、途径

历史文化名城特色分析长沙

历史文化名城特色分析 ------长沙市长沙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英贤辈出,革命历史丰富,城市风貌独特。1982年2月,国务院正式公布长沙市为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长沙在改革开放和建设区域性商贸、科技、文化、信息中心的进程中,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建设和开发改造速度加快,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代的长沙人民继续继承长沙市的优秀文化传统,张扬城市特色,处理好保护、利用、与开发的关系,使长沙市独特的城市历史文化风貌得以延续与发展,使之成为一个富有历史文化内涵的现代化都市。 一、长沙古城历史发展 长沙,夏代属古三苗之地;到商、周时代,三苗国消失了,但三苗后裔仍然在这片土地上生息繁衍,这时长沙属“扬越”(又叫“荆蛮”),史称“扬越之地”。商周时期,北方中原王朝对南方“荆蛮”、“扬越”的战事频繁,虽未能在这里建立起他们直接的统治,但“扬越之地”一度成为商周的“南服”,迫使“荆蛮”臣服纳贡。 秦国灭掉楚国,在原楚江南之地设立“长沙郡”,从秦代开始,长沙开始纳入中国统一的政治版图,并第一次明确地以一个行政区域载入史册。秦代长沙郡涵盖今湖南大部分、湖北以南、江西西北和广东的连县、广西的全州等地,面积几乎相当于今湖南全省,临湘县为治所。 之后秦朝灭亡,汉王朝建立。刘邦称帝之后,公元前202年封西汉王朝开国功臣吴芮为长沙王,以原秦朝的长沙郡建长沙国,临湘县驻所作为国都,也标志着湖南历史上出现了第一个诸侯国,长沙成为王国都城。长沙王是长沙国的最高统治者(最高官员),其王位世袭,但自东汉汉朝对诸侯王国改变体制之后即公元前144年,实际成为有名无实的番王了。 公元26年(建武二年),刘秀复建长沙国,以控制洞庭以南的局势。到29年包括长沙在内的湖南全境正式归于东汉,长沙的归汉。长沙在37年,刘秀以长沙王刘兴等“皆袭爵为王,不应经义”,将其改封为临湘侯,又将长沙国废除,改为长沙郡。 三国和西晋时期,长沙为长沙郡郡治,属古荆州。西晋后期和南北朝时期,

香薰文化传播历史

香薰文化传播历史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日益富庶,生活质量日渐提高,薰香在许多城市里普及开来。如今一些城市里流行的香薰方式,主要有香薰美容、香薰疗法,以及日常家居中的薰香。这类薰香的费用,一般都较昂贵,实属一种中等 以上收入人家的身心享受。于是许多人就将这种薰香的习 气,当成又一种高级泊来品,成了新贵的一种象征。 其实,我国自古就有薰香的历史。古人很早就已懂得,香 薰能够促进美容养生、祛痛、消除疲劳、排解抑郁。《红 楼梦》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境”中,写警幻“携了宝 玉入室。但闻一缕幽香,不知所闻何物”。警幻冷笑道: “此香乃尘世所无,尔如何能知!此系诸名山胜境初生异 卉之精,合各种宝林珠树之油所制,名为‘群芳髓。”很 古以来,香在中国帝王宫廷和富贵人家的起居生活中,就 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焚香大约早在春秋时代就开始了。《拾遗记》说,燕昭王 二年(公元前585年),波弋国贡“荃芜之香”。不过, 在秦汉以前,中国还没有沉香之类香料传入。当时焚烧的, 是兰蕙一类的香草。汉武帝时代,岭南逐渐与中原交通。 由于武帝好道,南方诸郡纷纷贡献珍奇,香料也就传入中 原,不再焚烧草香。 香料品种很多。最名贵的香料是沉香,除了我国岭南一带出产外,当时真腊(今柬埔寨)、占城(今越南中部)等地也出产。后来又有了檀香、鸡舌香、龙脑香等品种。汉武帝的宠妃赵飞燕杂薰诸香,坐处余香百日不歇。汉武帝迎接西王母时,曾经燔烧“百和之香”。这些虽属神话传说,但也证实当时已经焚烧香料了。魏晋以来,香料已成为宫廷及富贵人家中生活必需品之一。焚香、薰香,也就成了社会上层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曹操在取得政权之前,曾经“禁家内不得薰香”,以示简朴;还曾经赠送诸葛亮“鸡舌香五斤,以表微意”;临终时遗令:“余香可分与诸夫人。”唐宋以后,关于香品、香事、香料制作、焚法等方面的著作多了起来,遂有“茶经香传”之称。焚香与品茗,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一般场合下,古人是把香料制成饼块,放在特制的香炉内焚烧的。《红楼梦》第五十三回“荣国府元宵开夜宴”中,就描写说:“贾母歪在榻上。榻下……只一张高几,设着高架缨络、花瓶、香炉等物。”最早的香炉叫“博山香炉”,传说是西王母送给汉武帝的。那形制是仿照传说中海上仙山博山的形象,下面有盘,贮存热水,使润气蒸香,象征海的回环,上面的炉盖如山,香烟从盖里出来,宛如山腾岚气,呈现出一种山海之象,这种香炉,后来又被叫做“宝鼎”。《红楼梦》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联”中,贾宝玉题有一联云:“宝鼎茶闲烟尚绿”,描绘的就是宝鼎炉焚香情景。古人焚香的方式,一般必定在深房幽室之中,用矮桌置炉,与人膝平。火上设有用银叶或者云母片制成的浅盘盛香。香不及火,使之自然舒缓而无烟燥气,却自香风袅袅。难怪宝玉步入秦氏卧房时,便有一股细细的甜香,使宝玉眼饧骨软,连说“好香”了。 今天人们薰香,其实也可因陋就简,因地制宜,不一定非要去美容院。随着市场的不断开放,

九年级历史交流与文化传播同步试题

第8课交流与文化传播 【学习提示】 学习本课应从马可波罗的东来、中国四大发明的外传和阿拉伯数字三个方面把握。马可波罗的东来主要是介绍马可·波罗在元朝的生活与工作经历;《马可·波罗行纪》及其影响。中国四大发明的外传重点掌握四大发明外传的路线及对人类产生的重大贡献。通过介绍阿拉伯数字的由来与发展,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知识源于生活,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自主学习的态度;同时充分认识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课文撷英】 本课的基本概念和重点语句: 【重点精析】 阿拉伯数字的由来及意义 古代印度人发明了包括“0”在内的十个数字符号,还发明了现在一般通用的定位计数的十进位法。由于定位计数,同一个数字符号因其所在位置不同,就可以表示不同数值。如果某一位没有数字,则在该位上写上“0”。“0”的应用,使十进位法臻于完善,意义重大。十个数字符号后来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被欧洲人误称为阿拉伯数字。由于采用计数的十进位法,加上阿拉伯数字本身笔画简单,写起来方便,看起来清楚,特别是用来笔算时,演算很便利。因此,随着历史的发展,阿拉伯数字逐渐在各国流行起来,成为世界各国通用的数字。 0~9这十个数字及其计数法的传播,使世界各地有了统一的计数方法,从而便利和推动了各地区各民族的进一步交流与交往;它还推动了数学等自然科学的发展,从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可见,阿拉伯数字的发展与传播对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极为重要。 【疑难点拨】 为什么元朝时期中西交流活跃,有不少欧洲人士陆续东来? 思路:第一,蒙古远征的后果。蒙古大军的西征南扩,在造成破坏的同时,也开辟了沟通东西方的线路,提供了一个各地交往的大舞台。这个情况类似于亚历山大东征带来的影响。

华师大版历史九上《交流与文化传播》word学案

华师大版历史九上《交流与文化传播》word学案【学习目标】 马可波罗的东来、中国四大发明的外传和阿拉伯数字三个方面把握。《马可·波罗行纪》及其阻碍。中国四大发明的外传重点把握四大发明外传的路线及对人类产生的重大奉献。通过介绍阿拉伯数字的由来与进展,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知识源于生活,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自主学习的态度;同时充分认识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做出了重要奉献。 【重点】 阿拉伯数字的由来及意义 【难点点拨】 什么缘故元朝时期中西交流活跃,有许多欧洲人士连续东来? 第二:蒙古的开放政策。蒙古的军事战胜建立起一个覆原宽敞的大帝国,包含多种民族,蒙古统治者在帝国境内对各族之间的交流差不多上采取开放宽容的政策。当时鼓舞交流,重视外贸。 自主学习 1、马可·波罗的东来 《》记述了马可·波罗在东方的经历和见闻,被誉为“”。 2、中国的四大发明的外传 (1)中国人发明造纸术,是对人类变革的一大奉献。造纸术的对外传播,道德主于亚洲东部的、、等国,后来经由或 一带传入了南亚地区。 (2)火药的发明,并被广泛用于,是古代中国科学技术的又一重大成就,中国火电厂药和火器技术向外传播,始于。在大举征战的过程中,将他们把握的火药、火器知识和制作技术传往、和。 (3)14世纪上半叶,欧洲也开始制造自己的,并用于实战。古老的,,再也抵敌不住火器的猛烈攻击,其军事作用愈渐消逝。 (4)指南针用于海上导航,始于中国时期,大约12世纪后期,经之手传往欧洲。中国的和,大致从10世纪末起,相继传入周邻的朝鲜、日本、等亚洲国家,后来可能经由中东地区辗转传至。

3、阿拉伯数字 生活中常用的阿拉伯数字,最早是由人发明的,通过中古人的吸取与改进,最终创制而成。后通过北非地中海沿岸传入和欧洲各地,取代了原先书写、运算均感繁琐不便的,并逐步流行于世界各地。 【基础训练】 一、选择题(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到中国时,中国正是( ) A、北宋时期 B、南宋时期 C、元朝时期 D、明朝时期 2、下面哪项不是《马可·波罗行记》流传后,产生的作用( ) A、游记内容宏富,妙趣横生 B、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C、开阔了欧洲人的地理视野 D、对开创新航路的航海家有所启发 3、中国的造纸术正式外传是在 A、公元7世纪往常 B、公元751年怛(da)逻斯之战后 C、东汉时期 D、北宋初年 4、欧洲人自己开始制造火药武器并用于实战是在( ) A、1241年,蒙古铁骑攻入东欧腹地后 B、公元7---8世纪,造纸术传入欧洲后 C、1258年,蒙古军围攻阿拉伯的巴格达以后 D、公元14世纪上半期 二、填空题 5、13世纪晚期,意大利人_____________通过长途跋涉来到中国。 6、被誉为“世界奇迹之书”的是《_________________》。 7、中国的火药和火器技术向外传播,始于_________。 8、指南针用于海上导航,始于中国__________时期。 9、生活中常用的阿拉伯数字,最早是由古代________人发明的。 三、填图析图: 10、右图的人物是、 他的著作是

茶文化传播历史概述

茶文化传播历史概述 最早发现茶树是在100万年前,在我国西南部云贵高原和四川一带的深山密林中,由不少的原始型的野生大茶树。人类发现茶树和 广泛利用茶树经过了相当长的时间,据文字记载表明,我们祖先在3000多年前已经开始栽培和利用茶树。这充分的表明,茶出自中国,源于中国,中国是茶的原产地。 (一)茶在国内的传播 (二)茶在国外的传播 茶在国内传播的同时,也不断向周边国家和世界传播。随着商业贸易和中外文化的交流,在南北朝时,我国的茶叶就开始陆续输出 至东南亚邻国及亚洲其他地区,种茶、制茶和饮茶习俗,开始由国 内传至国外。 目前,我国生产茶叶三分之一销往世界各地上百个国家和地区,有50多个国家引种了我国的茶籽、茶树,世界饮茶人口已达20多亿。 我国的茶叶的品种和类别繁多,有各式各样数百种茶叶,为世界茶叶命名和种类最多的国家,这些各色各样的茶类以及再加工茶类 是以如下方法命名和分类的。 (一)茶的命名 茶叶命名是茶叶分类的重要程序之一,命名与分类可以联系一起,茶叶的命名和分类有不同的标准和角度。我们走进茶店时,会被不 同形状、不同颜色的茶所吸引,茶叶也被赋予了无花八门的名称, 茶叶名称通常是带有描写性的,名称文雅也是其它商品所不及的。 一般讲,茶叶命名的依据,是以茶的形状,色香味和茶树品种、生 产地区、采摘时期、制作工艺和茶水颜色不同而命名。其基本原则为:

1.以茶叶的形状命名。如“碧螺春”、“雀舌”、“珠茶”、“竹叶茶”、“六安瓜片”等茶的名字都是根据茶的形状特征为其 命名的。 2.以茶叶色香味命名。如“银毫”、“雪芽”、“雪莲”、“苦茶”、“兰花茶”等茶的名字是取自茶叶色香味而命名的。 3.以茶树品种命名。如“白毫”、“乌龙”、“水仙”、“毛蟹”等茶名字都是由以茶树品种而命名的。 5.以采摘时期命名。如“明前”、“雨前”、“冬片”等茶名字都是根据采摘季节不同而命名的。 6.以制作技术和茶水颜色而命名,如“炒青”、“烘青”、“蒸青”、“绿茶”、“红茶”等茶的名字是由加工工艺不同和茶叶冲 泡成汤后的色泽命名的。。 (二)茶的分类 1.茶的基本条类 基本条类,包括绿茶,红茶,青茶,白茶,黄茶,黑茶6大类。 ⑴绿茶 ⑵红茶 红茶属发酵茶类。它是新鲜的茶叶经过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工艺制作而成。冲泡之后红汤红叶,茶汤香气高长,滋味醇厚。著 名的有:“祁门工夫”、“正山小种”、“滇红工夫”、“宜红工夫”、“宁红工夫”、“川红工夫”等。 ⑶青茶(乌龙茶) ⑷白茶 白茶属轻微发酵茶。它是经过包括萎凋、烘焙(或阴干)、拣剔、复火等工序制作而成,萎凋是形成白茶品质的关键工序,成茶外表 满披白毫。冲泡之后绿叶红筋,汤色黄绿清澈,滋味清淡回甘。著 名的有:“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等。

长沙博物馆策划案

“潇湘小记者号”文化列车 ——潇湘小记者与长沙博物馆文化教育活动方案一、活动背景 视界的长度,决定你世界的宽度。眼界的高度,决定你胸怀的广度。 潇湘小记者是潇湘晨报联合湖南五方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全国首席青少年社会实践成长平台,致力于帮助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青少年进阶式服务能力,帮助青少年作出积极的人生规划。 作为省会城市,长沙汇集了湖南最优质文化资源,长沙博物馆更是湖湘文化的缩影,聚集了长沙历史人文界的专业教授,非遗传承人以及一系列历史文化体验活动。可生活在主城区的孩子们却并不了解这里,无趣,难懂,孩子们走马观花,家长也知之甚少,长沙博物馆酒香也怕巷子深。 而生活在非省会城市的孩子们,获得这些资源的机会,只占长沙孩子的三分之一以下。潇湘小记者联合长沙博物馆,将历史以有趣的形式重新打造,为主城区的孩子打开人文历史学习的又一种形式,同时也为非中心城市、非中心城区的孩子们共同打造“文化列车”,驶向湖南文化的深处,探索文明,发现历史。 我们拒绝走马观花式的游览,潇湘小记者“文化列车”,配备有经验丰富的小记者带队老师、知识渊博的顶级解说员、具有匠人精神并能传授十八般“绝技”的手艺人,孩子在长沙博物馆的每次体验都

是学习,每一个站点都是一堂趣味盎然的实践课。 二、活动主题 “潇湘小记者”文化列车 三、活动目的 以古为镜才能知兴替,历史也可以很有趣,我们将艰深的历史文化知识通俗化,更易于孩子们理解;将长沙博物馆的优质教育资源提供给孩子们,让孩子们真正了解历史,感受历史文化的乐趣。 四、活动形式 1.“小小文物讲解员”: 通过小小讲解员活动,普及地方历史文物知识,牢固树立广大青少年、市民热爱长沙、热爱历史文化的意识,丰富青少年社会实践文化活动,进一步扩大博物馆影响,使博物馆真正成为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 活动内容: (1)博物馆专业讲解员带小记者们参观博物馆展览基本陈列展(如有临展,请一并带领参观),并讲解展出文物的历史(讲解员讲解需放慢语速,讲解更浅显易懂一些,专业名词可讲解细致一些,便于小学生理解。中间可以加一些小互动,比如问答式互动。建议讲解员的讲解词再写一个小学生版的,更适宜我们的活动对象)

交流与文化传播教案

第8课交流与文化传播 【基本知识】 马可·波罗东行和《马可·波罗行纪》四大发明的传播 阿拉伯数字的传播和应用 【重点知识】 1、联系张骞通西域的知识,结合马可·波罗的史实,比较中外两次交往的异同。 2、了解马可·波罗东来与《马可·波罗行纪》对东西方交流作出的贡献。 3、中国四大发明的传播及阿拉伯数字传播的意义;推动了各地区间的文化交流,有助于人类共享文明成果。 【课堂记录】 公元前2世纪,中国西汉时期张骞远赴西域,开通了联系东西方的“丝绸之路”;公元13世纪,意大利的旅行家马可·波罗东来,又一次促进了东西方的交流。 一、马可·波罗的东来 七下第10课已经介绍,请学生阅读课本第50页第2段小字。1、历史条件 问:为什么元朝时期中西交流活跃,有不少欧洲人士陆续东来? 思路:一、蒙古远征的结果。在造成破坏的同时,也开辟了沟通东西方的线路;二、蒙古开放的政策,当时鼓励交流,重视外贸。 2、时间:13世纪 3、著作:《马可·波罗行纪》——“世界奇观之书” 4、《马可·波罗行纪》的影响 《行纪》客观起到了介绍和传播东方文化的作用,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开阔了欧洲人的地理视野,对后来新航路的开辟有所启示,但其中也存在过誉和失实的地方。

二、中国四大发明的外传 四大发明是中国成为世界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在七年级课本上已有专门介绍,可引导学生回顾。 1、传播使者:阿拉伯人 2、传播路线 (1)造纸术传播 东:朝鲜、日本由北向南 南:越南、南亚 西:中亚、西亚、欧洲由东向西 造纸传播的意义?1、欧洲人在未使用纸之前,常用加工的小羊皮抄写《圣经》,用料贵,书写不方便,流传面相对狭窄,不利于东西方文化交流;2、一开始欧洲人先使用的是中国的成品纸,后来学会中国的造纸术,这时纸作为文化交流的用品,普遍有效地为各民族服务,推动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 (2)火药西传(元代) 路线:中亚、西亚、欧洲 火药及其发射工具的结合,大大推进了作战武器的发展,由此从冷兵器时代进入到热兵器时代,极大改变了武器装备和军事技术。 火药与造纸术的传播,两者都是以战争作为媒介而传入欧洲的,阿拉伯人都起到了桥梁作用。 (3)印刷术的传播(10世纪北宋) 路线:东亚、东南亚、中东、欧洲 印刷术与造纸术的结合充分发挥了传播文化的巨大功能。 (4)指南针西传(12世纪南宋) 路线:经阿拉伯人(或欧亚大陆腹地)传入欧洲 3、传播影响(课本54页最后一段) 三、阿拉伯数字 1、发明:古代印度人

长沙历史文化名城(文本)924

长沙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文本、图集(送审稿) 长沙市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二OO三年九月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规划依据 第三章规划指导思想及思路 第四章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 第五章近现代历史建筑的保护 第六章古井名泉、古树名木的保护 第七章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的保护 第八章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 第九章文物埋藏区的保护 第十章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 第十一章旧城整体格局的保护 第十二章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第十三章实施保障措施 附件一:长沙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说明书 附件二: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规划 附件三:文物保护单位、近现代历史建筑、重点保护建筑规划控制图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深化《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正确处理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加强长沙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特制定本规划。 第二条在本次保护规划范围内进行各项建设活动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均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的有关规定,执行本规划。 第三条本规划未涉及的控制指标和管理规定,应遵循国家及长沙市的相关法规、规定。 第四条本规划经长沙市人民政府批准后,由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执行;如有重大调整,必须经长沙市人民政府批准。 第二章规划依据 第五条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89年12月) 2、《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1982年11月通过,2002年10 月修改) 3、《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细则》(1992年5月) 4、《湖南省文物保护条例》(1986年9月通过,1994年7月修改) 5、《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

长沙博物馆策划案

长沙博物馆策划案

“潇湘小记者号”文化列车 ——潇湘小记者与长沙博物馆文化教育活动方案一、活动背景 视界的长度,决定你世界的宽度。眼界的高度,决定你胸怀的广度。 潇湘小记者是潇湘晨报联合湖南五方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全国首席青少年社会实践成长平台,致力于帮助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青少年进阶式服务能力,帮助青少年作出积极的人生规划。 作为省会城市,长沙汇集了湖南最优质文化资源,长沙博物馆更是湖湘文化的缩影,聚集了长沙历史人文界的专业教授,非遗传承人以及一系列历史文化体验活动。可生活在主城区的孩子们却并不了解这里,无趣,难懂,孩子们走马观花,家长也知之甚少,长沙博物馆酒香也怕巷子深。 而生活在非省会城市的孩子们,获得这些资源的机会,只占长沙孩子的三分之一以下。潇湘小记者联合长沙博物馆,将历史以有趣的形式重新打造,为主城区的孩子打开人文历史学习的又一种形式,同时也为非中心城市、非中心城区的孩子们共同打造“文化列车”,驶向湖南文化的深处,探索文明,发现历史。 我们拒绝走马观花式的游览,潇湘小记者“文化列车”,配

备有经验丰富的小记者带队老师、知识渊博的顶级解说员、具有匠人精神并能传授十八般“绝技”的手艺人,孩子在长沙博物馆的每次体验都是学习,每一个站点都是一堂趣味盎然的实践课。 二、活动主题 “潇湘小记者”文化列车 三、活动目的 以古为镜才能知兴替,历史也能够很有趣,我们将艰深的历史文化知识通俗化,更易于孩子们理解;将长沙博物馆的优质教育资源提供给孩子们,让孩子们真正了解历史,感受历史文化的乐趣。 四、活动形式 1.“小小文物讲解员”: 经过小小讲解员活动,普及地方历史文物知识,牢固树立广大青少年、市民热爱长沙、热爱历史文化的意识,丰富青少年社会实践文化活动,进一步扩大博物馆影响,使博物馆真正成为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

中国古代文化传播简史心得体会

中国古代文化传播简史心得体会 —浅谈中国古代文化主流产生的原因 莫良维2010011161 通过一学期的学习,我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产生与传播有了初步的了解,通过老师课堂上讲解的知识对于各个时期流行的艺术主流思想的解读和课上播放的相关纪录片,让我对其产生了强烈的兴趣。 通过对中国古代文化传播的学习,我们知道任何一种文化类型的产生,都离不开特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 从地理环境看:中国处于一种半封闭状态的大陆性地域; 从物质生产方式看:中国文化植根于农业社会的基础之上,封建的小农经济在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从社会组织结构看,宗法制度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成为维系社会秩序的重要纽带,专制制度在中国延续两千年,这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 这就决定了中国古代文化所具有的独一无二的特点。 1、读书是少数人的专利,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最终能够读书的只占了极少数。 2、书以经史为主,经是讲如何做人、做事的。史是记载前人如何做人、做事的。经史内容虽然很广博,但还是有着鲜明的主题,要以成己利物为归。 3、学以成圣,成圣可以分内圣、外王。内圣是做人的极致,外王是做事的极致。内圣以立德、礼乐教化为主,起到的是改变风气、树立社会正气的功能。外王以刑、政为主,起到的维护社会秩序、惩恶扬善的作用。 4、学而优则仕学人中的优秀者,将被授与官职,进入官的队伍。如何来选取优秀者成为中国政治中的一件大事,最终选择了科举制。只有皇族是世袭的。其他各级官、僚均来自学人。没能当上官的学人也将大有用武之地,去当幕僚、教书先生、郎中……。中国文化主要以儒家文化为骨干,儒在古代几乎成为读书人的代名词。 古代各个历史阶段,因不同的经济政治发展水平,造就了各具时代特征的文化成就。 1、春秋战国:伴随着社会大变革,科技繁荣,学术思想活跃,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为后世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2、秦汉:国家统一,生产发展,各族政治经济联系加强,科技文化进一步发展。思想上“焚书坑儒”与“独尊儒术”取代了“百家争鸣”的局面。造纸术发明,天文、历法、医学成就显著。特点:①统一与多样化有机结合;②中外文化交流空前频繁;③水平居世界先进行列;④气势恢弘 3、三国两晋南北朝:封建国家分裂,民族大融合时期。佛教盛行,宗教画流行,石窟艺术发展,范缜《神灭论》、北方《齐民要术》和少数民族的民歌都体现了这一阶段的特征。 4、隋唐:封建经济繁荣,科技文化达到当时世界最高水平,许多方面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如赵州桥、雕版印刷术、测量子午线、唐本草等等。不仅影响到亚洲的文化发展,而且促进了世界文明的进步,形成“中华文化圈”。 5、宋元:封建经济继续发展,三大发明开始运用,科技文化继续领先世界。 6、明清:传统科技继续发展,出现了总结性的科学巨著,但继而转为停滞。伴随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反封建民主思想诞生了。议定时期的文化成就就是该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文化属于上层建筑,政治制度、政策法律、政治统治、国家体制等也属于上层制度。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映经济基础。因此,一定时期的文化成就既是经济基础的反映,也反映当时的政治状况。

知长沙.爱长沙(历史文化古迹类)

“知长沙、爱长沙”大型知识竞赛试题 (历史文化古迹类) 2012.7.11 1、长沙是哪一年公布为历史文化名城的? 答:1982年 2、长沙市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请问对与错。 答:错 3、评定历史文化名城的条件之一,是要有两个以上受保护的区域,请问这个区域的名称是什么?答:历史文化街区 4、长沙市政府首次公布的历史文化街区是哪个? 答:太平街历史文化街区。 5、太平街历史文化街区是哪一年公布的? 答:2004年 6、长沙市政府公布太平街为历史文化街区的时间是2008年,请问对与错。 答:错 7、太平街历史文化街区中最著名的文物古迹是什么? 答:贾谊故居 8、贾谊故居是什么级别的文物保护单位? 答: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或答省级亦可) 9、长沙市人民政府重修贾谊故居,竣工开放在哪一年? 答:1996年 10、贾谊故居今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请问对与错。 答:错 11、贾谊故居内有一口著名的古井,传为贾谊所凿,井的名称是什么? 答:太傅井(答长怀井亦可) 12、贾谊故居长怀井因“长怀贾傅井依然”诗句而名,请问诗的作者是谁? 答:杜甫 13、寻秋草堂是哪个名胜古迹内的景点? 答:贾谊故居 14、贾谊故居位于长沙哪条街? 答:太平街 15、太平街上“乾益升粮栈”原主人是谁? 答:朱昌琳 16、太平街上今存民国时期一处著名盐号遗址,盐号名称是什么? 答:利生盐号 17、太平街上今存清代一钉子铺遗址,其店名是什么? 答:杨隆泰钉子铺 18、太平街西侧有两条曲折小巷,其街名是什么? 答:马家巷、孚嘉巷 19、太平街马家巷有一处辛亥革命活动遗址,其名称是什么? 答:共进会 20、太平街马家巷辛亥革命组织共进会的负责人是谁? 答:焦达峰 21、太平街马家巷辛亥革命组织共进会的负责人是黄兴,请问对与错。 答:错 22、太平街马家巷有长沙最早的救火队遗址,请问该救火队是官办还是民办? 答:民办 23、太平街孚嘉巷有一处辛亥革命活动遗址,其名称是什么? 答:四正社 24、太平街孚嘉巷辛亥革命组织四正社,是以会党的身份来掩护革命,请问这个会党的名称是什么?答:洪门会 25、今藏于国家博物馆的宁乡县出土的国宝级文物是什么? 答:四羊方尊 26、藏于国家博物馆的宁乡县出土的国宝级文物是人面方鼎,请问对与错。 答:错 27、宁乡县出土乐器大铜铙今藏于哪家博物馆? 答:长沙市博物馆 28、宁乡县出土商代乐器大铜铙今藏于国家博物馆,请问对与错。

对中国五千年文化传播的历史了解

对中国五千年文化传播的历史了解 相信大家应该在歌曲上听过和电视上看过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流传至今,流失了很多的文化,下面就由重庆臻纪对文化传播做一个了解吧,有兴趣的朋友,请跟我一起往下看 传播过程 文化人类学家R.林顿把文化传播过程分为3个阶段:①接触与显现阶段。一种或几种外来的文化元素在一个社会中显现出来,被人注意。②选择阶段。对于显现出来的文化元素进行批评、选择、决定采纳或拒绝。③采纳融合阶段。把决定采纳的文化元素融合于本民族文化之中。从地理空间看,文化传播是由文化中心区向四周扩散,根据传播途中信息递减的一般规律,离文化中心区越远的地方,越不能保持文化元素的原形。当一种文化元素传播到另一个地区以后,它已不是原来的形态和含义,在传播和采纳过程中已被修改过。因此,两地文化只有相似处,完全相同的文化十分少见。 传播方式 文化传播的方式与媒介文化传播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直接的采借,把外来的文化元素或文化丛直接接纳过来。另一种是间接传播,即一种文化元素或文化丛传入一个地区,引起那里人们的思考,由此引发传入地的人创造一种新的文化。这种现象被称为“刺激性传播”。 传播媒介 文化传播的媒介主要是人的迁移和流动,尤以人群的迁移更为重要。移民、战争、入侵和占领等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移民带来异族文化,战胜国总是要把本国文化强加给战败国。此外,通商、旅游以及其他人员的流动,也是传播文化的重要媒介。在当代,由于交通通讯技术手段的发达,文化传播的媒介增多,不一定依赖于人的迁移和流动。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传播正通过各种途径,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进行着,由此必然导致世界文化的同质性日益增强。 文化传播是引起社会变迁的重要原因之一,有批判地采借和吸入外来文化是实行社会改革,推动社会进步的必要条件。 主要文类 物质文化传播、精神文化传播、媒介文化传播、报纸文化传播、影视文化传播、广播文化传播、网络文化传播、形象文化传播、体育文化传播、饮食文化传播、服饰文化传播、旅游文化传播等。 为了中国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播重庆臻纪公司应试而起,重庆?臻纪以“立足重庆,布局全国”为企业的远景规划,努力实现成为中国书画经纪行业中领导型企业的夙愿。让中国文化远远流长。 小学少先队组织机构 少先队组织由少先队大队部及各中队组成,其成员包括少先队辅导员、大队

到楚汉名城-长沙 探寻传统文化史迹

到楚汉名城-长沙探寻传统文化史迹 楚汉名城-长沙,是楚国雄踞南方的战略要地之一;它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印证着中国古文化的史迹。是屈贾之乡,传承着中华儿女英勇爱国的传说。同时它也是我国内地娱乐之都,推动着中国娱乐文化的不断前进。今天我们就随着长沙名鼎檀红木家具店的专题,走进神秘的星城-长沙,来探寻下这个昔日楚汉名城的文化史迹。 芙蓉文化街 化龙池巷地处长沙市芙蓉区老城区内,为长沙市仅存的4条古麻石街巷之一,也是长沙市人民政府公布的13条历史街巷之一。素有“长沙秦淮河”之美誉。近年来,市、区政府斥巨资对化龙池历史街巷进行改造,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按照明末清初的风格进行重新修建,以“文化、时尚、个性、格调”为主题,采用上好红木,将其打造成为一条既能重现其当年的雅致景观,又富含文化内涵的特色街巷。可谓古香古色,古韵尤存。如今的芙蓉文化街已经形成集陶瓷、玉器、古典红木家具为一体的历史文化街,为名鼎檀红木家具入驻长沙奠定了良好的文化基础。 长沙三绝 “长沙三绝”,即湘绣、中国红瓷器和菊花石雕。湘绣的起源和发展都在长沙,为四大名绣之一。我国红瓷器最早出现于110年前的晚唐长沙窑,并在长沙隆平高科技园建立了我国红陶瓷工艺园。菊花石产于浏阳大溪河底岩石层中,天然盛有白色的菊花图案,其雕品为长沙的一大特色。长沙三绝不仅为长沙红木家具孕育了良好的古典文化氛围,很多纹样和制作工艺还被很好地运用到长江红木家具中,令古典红木家具更加精致美观,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长沙古典红木家具。 长沙戏剧 长沙不仅物质资源丰富,文化资源更是全国文明、戏剧便是长沙文化不可或缺的经典代表。湘剧、花鼓戏、皮影戏、独特的“围鼓子戏”、大成桥观音殿的额戏等等,已是驰名中外。很多区更是形成了戏曲一条街。老郎庙是戏曲艺人祀奉祖师爷的庙宇,更是吸引梅兰芳大师

全国历史文化名城长沙市

长沙市 长沙市夜景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一、城市概况 长沙市为湖南省省会,是湖南省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科技、金融、信息中心。它位于湖南省东部偏北, 湘江下游和长浏盆地西缘。地域范围为北纬27°53′至28°41′,东经111°53′至114°15′。东邻江西省宜春地区和萍乡市,南接株洲、湘潭两市,西连娄底、益阳两市,北抵岳阳、益阳两市。东西长约230 千米,南北宽约88 千米。 长沙地层出露齐全,花岗岩体广布,地质构造复杂,矿产资源丰富。各个地质历史时期的地层在长沙市均有出露,最古老的地层大约是10 亿年以前形成的。尤以非金属矿独具特色,已查明的有锰、钒、铜、钨、金、银、磷、海泡石、重晶石、菊花石、石膏、煤等50 余种,有全国独一无二的菊花石。其中大型矿床10 处,小型矿床16 处,矿点300 余处。长沙地势起伏较大,地貌类型多样,地表水系发达。长沙的东北是幕

阜—罗霄山系的北段,西北是雪峰山余脉的东缘,中部是长衡丘陵盆地向洞庭湖平原过渡地带。东北、西北两端山地环绕,地势相对高峻,中部递降趋于平缓,略似马鞍形,南部丘岗起伏,北部平坦开阔,地势由南向北倾斜,形如一个向北开口的漏斗。长沙城区为多级阶地组成的坡度较缓的平岗地带,地势南高北低,湘江由南向北流经中部,穿贯市区,江中的橘子洲长5 千米,在全国城市中绝无仅有。长沙地处中国东南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由于位居盆地内部,且距海较远,受冬夏季风转换、地势向北倾斜等因素的影响,春温变化大,夏初雨水多,伏秋高温久,冬季严寒少。 长沙是一个多民族散居城市,2016年有土家族、苗族、回族、侗族、瑶族、满族、壮族、蒙古族、白族等55 个民族,常居少数民族人口8.7万人,占全市总人口1%。长沙地区使用的方言有长沙话、浏阳话和宁乡话。 二、历史沿革 秦为长沙郡治临湘县。西汉为长沙国都城。东汉复为长沙郡治,上隶荆州。吴、晋、南朝,临湘析出湘西,临湘为长沙郡首邑,南朝宋开始,湘西为衡阳郡(长沙郡析出)首邑,上隶荆州或湘州(西晋怀帝永嘉元年即公元307年分荆、江二州置)。公元589年隋统一中国,废州郡,行州、县二级制,临湘(省湘西)改称长沙县,为潭州州治(大业三年(607)隋一度改潭州为长沙郡)。元世祖至元十三年正月初一(1276年1月18日),长沙入元版图,设安抚司。十四年设潭州行省,十八年二月初九(1281年2月28日)迁潭州行省于鄂州,称湖广等处行中书省,徙湖南道宣慰司治潭州路。天历二年三月初九(1329年4月8日),文宗以“潜邸所幸”,改潭州路为天临路,辖五县七州。清顺治四年四月初八(1647年5月12日)高士俊领兵入长沙,长沙纳入清版图,沿明制设长沙府,上隶湖广,仍辖十二州县。康熙三年(1664)湖广省设右布政使司、湖南按察使司于

长沙的历史文化

长沙的历史 作为地名,长沙最早记录在西周时期,距今约3000年。作为城市,长沙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距今约2400年。长沙从诞生到现在一直未改变城址,是中国历史上城址不变最长时间的城市之一。长沙位于国务院1982年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之列。据长沙博物馆介绍,距今7000多年的长沙南托大唐遗址。出土了大量研究价值极高的石器、陶器。成文湘中地区同大溪新石器文化相近的代表。 石器时代:距今约15-20万年以前,长沙有人类的活动,经过15-20万年的发展,长沙进入新石器时代;约前5000年,长沙先民开始过定居生活,形成了村落,进入了母系社会;约前3000年长沙新石器时代进入屈家岭文化阶段;约前2500年,长沙新石器时代进入龙山文化阶段,这时有了原始农业,渔猎仍是人们谋生的重要手段,原始制陶业、石器加工技术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并产生原始纺织和玉器加工技术。 传说时代:传说炎帝和黄帝都曾来过长沙。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说,黄帝曾“披山通道,南至于江,登熊湘”。中华民族的始祖炎帝最终也藏在长沙茶乡(现株洲炎陵)之尾。 夏商周石器:长沙,夏属三苗之地;到商周时期,长沙属“扬越”(又称“荆蛮”),史称“扬越之地”,作为古越人(古长沙越人为扬越的一支)到这时创造和形成了富有特色的越文化,以拍印的几何纹饰硬陶挤印纹硬陶是其最有代表性的特征。 古越文化与中原文化:商、周时期中原文化的传入,长沙进入青铜器时代。1938年宁乡县出土的著名的四羊方尊,是商、周青铜器中的珍品。 荆楚文化与中原文化:东周以后,进入春秋时代,春秋末期,楚国(荆楚)的势力进入长沙。长沙地区进入了铁器时代,长沙也由此进入了封建社会。长沙(湖南)作为楚地和楚国军事重镇的时间长达800多年。秦汉石器:秦代长沙郡之郡治,秦国灭掉楚国,在原楚江南之地设立“长沙郡”。从秦代开始,长沙开始纳入中国同一的政治版图,并第一次明确的以一个行政区域载入史册。秦代长沙郡涵盖今湖南大部分、湖北省以南、江西省西北和广东省的连州市、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全洲市等地,面积几乎相当于今湖南全省。 汉代长沙国王都:秦朝灭亡,汉代建立,刘邦称帝之后,公元前202年封西汉开国功臣吴芮为长沙王,以原秦长沙郡建长沙国。将“湘县”改名“临湘县”为国度,长沙国是湖南省历史上第一个诸侯封国,长沙王为最高统治者(最高官员),王位世袭。长沙国从202年始封至7年废除,存在200多年。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湘洲改制为湖南和长沙行政建制史上的标志。由于长沙地理位置的重要,常撒谎作为地方行政中心,其地位与作用更加巩固。三国的长沙郡,行政范围基本局限于湘江以东地带,隋朝的长沙郡跨越湘江至整个的湘中地区,从而基本上奠定了从此至清朝长沙建置的规模。 东吴荆州长沙郡:三国时期的长沙郡,上有洲(荆州),下有县、乡、里,为孙吴时代的行政体制。简胺中就出现“东乡劝农掺”、“南乡劝农撮”的名称。此外,还有“司马”、“关丞”、“仓田曹”、“录事”等。(资料来源:依据“长沙走马楼”出土的简牍整理)。 隋唐时期:577年,北周灭北齐,重新统一北方。581年,北周外戚废周称帝,建立隋朝。隋文帝时,以长沙有昭潭,改湘洲为潭州,设立潭州总管府。隋炀帝时,潭州又改为长沙郡。 盛唐之潭州:621年长沙归于唐朝。621年唐王朝在长沙设立潭州总管府,624年总管府改为都督府,经历三国、两晋和南北朝长达400年的开发,到唐前期,由于社会安定和历任洲(郡)县官的治理,赶上了中原地区的发展,此时的长沙可以被称为人丁昌盛、经济繁荣、文化灿烂。771年(大历三年),辖区也有所扩大,增加了郴州、连州2洲,长沙成为湖南道的治所。至此长沙等地从原江南西道分离出来,单独成为地方一级行政区划即湖南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