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中小学名校长名单
- 格式:xls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7
网转云南省镇雄县官员竞价卖官820万、收钱过亿、开豪车、为雏妓开包破处、澳门豪赌——云南地方政要网(2013.3.289:52)我是昭通市镇雄县检察院的一名有良知的干警。
近年来,我通过艰难的调查摸底,初步查清了镇雄县县委书记冯学兰、公安局长胡波等人贪污腐败和巨额受贿的犯罪事实。
由于涉案人员是县委书记和公安局长,位高权重,我不得不向你反映。
镇雄县位于云贵川三省结合部,是全国第一大县,官方统计的人口是162万,其实人口已远超230万。
镇雄现有88口煤矿,100多口石厂,有云南“煤都”之称,每年向镇雄财政上交煤炭税费10多亿元。
在镇雄煤炭事业蓬勃发展、各项工程干得热火朝天之际,冯学兰与胡波同时从彝良调来镇雄,冯学兰任县委书记。
胡波任副县长兼公安局长,冯、胡在彝良就是互为依仗一起嫖娼贪赃的铁哥们,胡以冯为靠山,冯以胡为打手,他们从2009年调来镇雄后,以干部变动、参与赌场、经营煤矿、与黑社会勾结、插手工程项目等,受贿和非法获利上亿元。
一、明码标价、公开卖官、顺者昌、逆者亡2009年,冯学兰调任镇雄任县委书记,短短四年,变动干部820人,副处级150万到200万不等;正科级(大局局长100万到150万不等、如教育局长、财政局长、计生局长等);乡镇长、党委书记50万到100万不等;这种任人为钱的官场规则,严重伤害了广大职工的感情和工作积极性,大家都毫无心思上班,整天想着的是如何找钱送礼,没有钱,10%的高利贷也去借来送,反正“羊毛出在羊身上”,只要能当上,短期就能收回成本。
所以每逢过年过节,冯学兰昭通市团结路57号昭苑小区的家中总是门庭若市、门外车水马龙。
干部职工、煤矿老板来送礼送钱的近千人。
下面是镇雄官场一幕幕肮脏的交易。
(一)朱启源、现任镇雄县教育局局长。
此人长期以赌为业,品德败坏,经常与做教育局工程的老板申时昆、赵剑、朱启科等人赌博,经常输赢是几十万、上百万;并且利用教育局长的职权,长期与多名女下属发生不正当的两性关系。
象达名人、华侨朱晓东朱晓东(1891-1933),名朱旭,字晓东,龙陵县象达乡朱家庄人。
幼时就读于龙陵两级小学,后随兄侨居缅甸。
辛亥革命后回家考入云南农业学校,毕业后投笔从戎,参加过护国讨袁战争及“反唐”、“倒龙”活动。
护国战争结束回昆明考入云南讲武堂第十三期,官至国民革命军第九十九师中将师长、云南盐运使及民政厅长。
据朱晓东部下冯云先生回忆说:“朱晓东带兵能以身作则,平素扶伤问候,固无论矣。
而在行军中,他从不骑马,又不爱钱,不循私,故使人既畏其威,又怀其德……”。
朱晓东曾任滇军第三师师长,国民革命军第99师中将师长。
1928年,龙云追随国民党清党反共,朱晓东为保护地下党李鑫,秘密派人护送他到越南,让他转赴苏联,但李鑫执意按中共云南省委决定转入个旧搞工人运动,不幸被捕,朱晓东多方予以营救,但李鑫仍被杀害于蒙自。
1931年朱晓东任云南省民政厅厅长、云南省政府委员兼云南盐运使。
朱晓东一生重视家乡教育,朱家璧为了他夙愿,于1945年创办象达晓东中学,吸收张子斋、唐登岷、杨明等进步人士到校任教,成为中共地下党隐蔽和培养革命人才及革命活动的重要基地。
朱晓东任民政厅长时期,为振兴边疆教育,特派谭克振到龙陵当县长,要求其创办龙陵乡村师范,两年未成,又派昆明成德中学校长邱天培到龙陵任县长,仍要求办成乡村师范,自引龙陵小学教育始成规模。
1931年朱晓东回家省亲,捐赠给龙山、象达、镇安三所两级小学各一套军乐器和万有文库图书,并计划在故乡象达办一所中学。
1933年7月,因心脏病发逝于昆明,中年去逝,壮志未酬。
1945年,朱晓东家属为完成先人未竞之志,捐资在象达成立龙陵县第一所私立中学——晓东中学,并愿“永久支援”该校。
朱晓东一生从戎而不忘教育,云南及象达家乡父老、缅甸华侨至今念。
朱家祥(1920-1963),龙陵县象达乡朱家庄人。
5岁入私塾,10岁随伯父朱晓东到昆明读书,勤奋好学,经常跳级。
后就读于云南英语专科学校,修业后回龙陵从事教育工作。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表彰奖励“十一五”期间节能减排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决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04.16•【字号】云政发[2011]80号•【施行日期】2011.04.1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节能管理正文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表彰奖励“十一五”期间节能减排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决定(云政发[2011]80号)各州、市人民政府,省直各委、办、厅、局:“十一五”期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各地、有关部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节能减排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抓手,作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内容,采取有效措施,狠抓工作落实,全省节能减排取得显著成效,超额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各项目标任务。
在过去的5年中,全省上下涌现出一批节能减排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为我省节能减排目标任务的完成作出了突出贡献。
为表彰先进,持续深入推进我省节能减排工作,省人民政府决定对“十一五”期间在节能减排工作中成绩突出的昆明市人民政府等57个节能工作先进单位、陈勇生等145名节能工作先进个人,临沧市人民政府等58个减排工作先进单位、高志刚等134名减排工作先进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希望受表彰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珍惜荣誉,再接再厉,扎实工作,在“十二五”低碳节能减排工作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附件:1.“十一五”全省节能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名单2.“十一五”全省减排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名单云南省人民政府二0一一年四月十六日附件1“十一五”全省节能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名单一、节能工作先进单位(57个)(一)州(市)单位(35个):昆明市人民政府、昭通市人民政府、曲靖市人民政府、玉溪市人民政府、楚雄州人民政府、红河州人民政府、文山州人民政府、大理州人民政府、保山市人民政府、普洱市人民政府、西双版纳州人民政府、德宏州人民政府、丽江市人民政府、怒江州人民政府、迪庆州人民政府、临沧市人民政府,昆明市工业信息化委、昭通市工业信息化委、曲靖市工业信息化委、玉溪市工业信息化委、楚雄州工业信息化委、红河州工业信息化委、文山州工业信息化委、大理州经委、保山市工业信息化委、普洱市工业信息化委、西双版纳州工业信息化委、德宏州工业信息化委、丽江市工业信息化委、怒江州工业信息化委、迪庆州工业信息化局、临沧市工业信息化委,昆明市统计局、昆明市市级机关事务管理局、玉溪市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
自立立人自达达人作者:徐永寿罗洋来源:《云南教育·小学教师》2020年第09期从教35年来,无论是作为科任教师上课教书,还是作为校长治理学校,吴丽霞始终把教师专业发展当作自己的立身之本和学校的发展之基。
她对学生的爱,对教师成长的关注,对学校发展的期盼,对教育的衷情,都是从日常的课堂教学和教育科研蔓延开的。
精深的专业修炼,使她成为昆明市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员、云南省学科带头人、云南省特级教师、云南省名校长、云南师范大学兼职教授、云南省“国培计划”专家。
“自立”之后的她,利用各级工作室,通过专业引领,带领一大批教师走上专业化发展之路;以精深的专业为背景,通过教学业务的指导,她将自己“自立立人,自达达人”的教育思想渗透进学校治理的方方面面,带领晓东小学从一所城郊薄弱学校逐步成長为区域名校,吸引着一批又一批教育同行前来了解她的教育思想,感受她的教学艺术,学习她的治校经验。
教研开启从教路1985年6月,即将从昆明师范专科学校毕业的吴丽霞被学校选中,参加了云南省教研室组织的国家级重点课题“注音识字,提前读写”语文教学实验培训。
一个月后,吴丽霞毕业留校,被分配在原昆明师范专科学校附小教语文,开始了长达5年的“注音识字,提前读写”教学实验。
“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简称“注·提”实验)是当时教育部大力推广的一项语文教学改革实验。
该实验首先在黑龙江佳木斯市试点,因为效果好,教育部遂向全国推广。
我省首批实验教师由教学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参与,效果非常显著;第二批参与实验的教师省教研室决定从刚毕业的师范生中遴选,快毕业的吴丽霞幸运地成为云南省第二批“注·提”实验的参与者。
在接下来的5年里,吴丽霞与搭班的第一位年轻老师全身心投入了这项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颇具前瞻性和挑战性的教学实验中。
为了让学生喜欢语文课,她经常把语文知识和音乐进行整合,将教学内容编成儿歌、课本剧等学生喜欢的形式;为了使教学更形象直观,她动手制作了大量教具并绘制了大量的教学图片;为了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拼音方法,在缺乏教学磁带的情况下,她自己录音示范,给每个学生发了学习磁带;为了使教学内容真正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她组织学生开展了大量课外活动,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把学习和生活密切地结合起来……5年的默默耕耘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学生第6年参加普通班毕业考,吴丽霞和那位年轻老师的实验班,在毕业成绩、综合素质检测中,成为学校办学多年来最好的一届!通过跟踪调查,这些学生在升入中学后,语文基础扎实,读写能力突出,发展良好……她的论文《培养创造性思维,提高语文素养》获国家级二等奖,并在《语文教材教法研究》上发表;她执教的课堂教学《“你们想错了”》通过全省公开遴选,被专家选中,代表云南省到黑龙江省进行“滇黑语文教学交流”,得到了黑龙江省教育厅和云南省小学语文学会的高度认可与称赞,也为两省语文教学互助交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5年的实验教学,在无数次的尝试与错误中,在一次又一次的改革与创新中,吴丽霞不但将自己的教学水平提上了一个高度,更是通过艰苦的付出,彻底激活了内心深处对语文教学的热爱与自信,对教育的激情与责任感。
凝聚团队智慧引领教师迅速成长 --昭通市市委联系专家马竹青学术工作室经验交流名师既是一种荣誉,又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不断的追求:追求专业的提升、追求共同的发展、追求职业的无悔。
承载着名师工程建设的期望,承载着各位领导的关怀。
我和大家谈谈我们工作室两年来的工作情况。
工作室首席专家:马竹青,女,回族,1963年10月出生。
中共党员,大专学历,中小学高级语文教师。
1983年8月参加工作,曾经在山区、乡村任教,1992年8调入鲁甸县第二小学至今,先后担任过语文教研组长、教导主任、副校长。
2004年9月,云南省人民政府授予“特级教师”称号;2007年被云南省教育厅评为新一轮民族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项目“先进个人”;同年11月年被评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有效推进区域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与实验工作“先进个人”;2010年,被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语言文字报社授予“全国百佳语文教师”称号;2012年11月,被中共昭通市委、昭通市人民政府表彰为“昭通市首届名师”;2016年3月,昭通市教育局授予昭通市名师学术工作室“马竹青小学语文研究工作室”荣誉牌;2017年9月,中共鲁甸县委、鲁甸县人民政府表彰为“名师”。
一、工作室基本情况工作室20名研修成员来自全县各乡镇年龄基本在40以下且具有中级职称以上的小学语文教师。
既有优秀的教育管理者,也有来自教学一线的名师、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
工作室以“研究语文·享受语文”为宗旨,通过“引领·合作·互助·分享”的方式,深入开展小学语文研究实践活动,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电子白板教学等教育教学活动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和能力,感受名师引领带来的教学方式变革和教学新技巧,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方式。
二、开展研修活动的过程我们建立了“启航”QQ群和微信群。
从首席专家到研修教师,都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认真填写了两年的培养计划和研修计划。
优秀校长先进事迹【锦集13篇】优秀校长先进事迹篇1在追求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先进的教育思想是学校办学的灵魂,也是学校办学成功的关键。
20xx年8月,赵玉磊担任学校校长,他深感身上的压力和重担,丝毫不敢懈怠,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结合实际提出了把"以人为本,和谐发展"作为办学理念。
基于这种指导思想,他以质量为目标,从细节入手,以活动为抓手,努力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他主动深入到学科组、级部,与教师拉家常,谈工作、解决困难、处理矛盾、协调关系。
在探索学校前进发展的过程中,赵玉磊深知学校特色建设的重要性。
为此,他带领学校教师走特色发展之路,精心组织社团活动,开展学校排球联赛,学校排球队在历次举行的市排球联赛中均获得第一名,并代表泰安市参加省联赛获得第六名;摔跤队也一直在全市名列前茅;学校被授予山东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
教学质量是一所学校的生命线,更是社会和家长衡量学校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尺。
赵玉磊与全校教职工坚持抓教学质量不动摇,学校教育教学成绩稳步提高,连续三年位居全区前六名,学校被评为山东省健康教育示范校,泰安市文明单位,连续三年被评为泰安市课程与教学工作先进单位。
静下心来研教学好的领导,不仅要善于用语言打动人,更重要的是要用行动感召人。
凡是要求班子成员和教职工遵守、执行的规章制度,赵玉磊首先遵守、执行,凡是要求班子成员和教职工做到的工作,他带头做好。
赵玉磊1998年参加工作,还没有走上管理岗位的时候,他就一直担任语文学科教学和班主任工作,教学成绩和班级管理一直名列前茅,多次被评为市区优秀教师和优秀班主任。
后来虽然职务变了,但教书育人的本色丝毫没有改变,他一直坚守在教学一线,担任八年级地理学科教学和班主任。
如今,他坚持与普通教师一样教学,晚上还要坚持到班级辅导学生,以教师的身份做好各项教学工作。
同时还积极投身于课改、教改,自觉参加学科组教研活动,带领教师推行三案课堂教学,并进行微课制作与翻转课堂探索。
云南省“万名校长培训计划”的实施与思考作者:孔德宏王禹桐来源:《云南教育·视界(综合)》2021年第06期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在教育事业中承担着重要责任,而作为校长成长与专业能力提升的重要路径,校长培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云南省委、省政府下发《中共云南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新时代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决定实施“万名校长培训计划”,着力培养一批有情怀、有能力、有担当的优秀校长乃至教育家,引领中小学教师队伍专业成长和办学质量持续提升。
一、“万名校长培训计划”的实施2018年,云南省委、省政府开始实施“万名校长培训计划”,由云南省教育厅组织,云南师范大学承办。
计划在五年内(2018-2022年)完成10 000名省内中小学(涵盖幼儿园、小学、初中、普通高中、职业高中)中青年校长、副校长、骨干教师的培训。
(一)学员遴选和培养目标培训计划共分十期进行,每一期遴选出1 000名综合素质好、教育教学水平高、有一定管理能力、热爱教育事业的参训学员,开展一学期的全脱产集中培训。
各州市根据参训学员名额分配数量,以正职校长占10%,副校长占70%,承担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且业绩良好的骨干教师占20%的比例遴选参训人员,名额向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学校、乡村教师倾斜。
同时,相较以往更注重学科培养的校长培训,“万名校长培训计划”以培养未来教育家为目标,从改变思想、提升理念的角度出发,致力于培养一批政治过硬、品德高尚、业务精湛、治校有方的校长队伍,提升校长落实方针政策、规划学校发展、深化课程改革、创新学校管理等方面的领导力和执行力,助力优秀校长成长为教育家。
(二)培训方式培训计划主要采用名家讲座、经典阅读、研讨交流、实践考察四种方式,具体如下:“名家讲座”是培训的重要内容,40场由省内外一线实践专家和研究性专家主持的讲座,其内容设置紧紧围绕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学科素养、管理经验等方面进行。
蛟长风采【人物简介】伍海昌,高级教师,现任牟定县茅阳初级中学校长。
工作至今,先后在牟定县边远山区、坝区、城区初级中学校长岗位17年,致力于学校改革与发展实践研究,主持过国家级教育课题1项、省级教育课题3项,编著出版《一路风雨一路歌》课改教育论著1部,有多篇论文在省、州、县教育刊物上发表,曾获中共牟定县委、县政府“教育工作先进个人”和首届“名校长”称号、楚雄州首届“名校长”和“优秀校长”称号。
近年来,伍海昌主要探索学校德育整合问题,发挥德育力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并致力于“一体两翼”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与研究。
【人生格言】教育是有光的,它可以照亮人的前程。
笃定前行,逐梦教育—记牟定县茅阳初级中学校长伍海昌牟定县茅阳初级中学段绍康初识伍海昌是2002年6月的一次外派监考,当时他还 在牟定县新桥镇桃苴初级中学任教,是一名语文老师,当班主任兼学校工会主席。
桃苴中学是伍海昌参加工作的 第一站,属牟定县彝汉杂居的半山区,离县城只有20公 里,但道路崎岖逼仄,一到雨季,车辆就难以通行,进出学 校只能依靠脚力,是牟定县条件比较艰苦的学校之一。
我 们前往监考,正值雨季,车子走走停停,花了两个多小时 才到达学校。
山里一下雨,气温就骤降,寒意一阵阵袭来。
我们正准备就寝时,一个身材敦实的人端着一盆栗炭火 进来。
他说:“我们这里一下雨就冷,条件艰苦,辛苦大家 了,烤个火,暖暖身子吧。
”然后,他又拿来一大包零食,陪 我们吹牛聊天。
有人介绍,他就是伍海昌,学校的工会主 席。
从那晚开始,我和伍海昌逐渐熟络起来。
在交往过程 中,无论角色如何变动,伍海昌都始终是一个为人真诚、性情耿直、善学好思、治校有方、值得交往和信赖的人。
凤屯中学,梦想开始的地方伍海昌喜欢教书。
1997年楚雄师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后,他就被分配到桃苴中学。
经过5年的历练,他对教 师这份职业有了更深的理解。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
”授业,他已经得心应手,轻车熟路;解惑,一般问题可以解 决;传道,则任重道远。
时代楷模CHINESE INDUSTRY & ECONOMY中国产经缺水收成也不好,便拿钱给她去修个水窖。
通过张桂梅做思想工作,这名学生当天就回到了课堂。
像关心呵护这位女孩一样,张桂梅带领华坪女高守护着每一位学生的未来,建校12年来已累计把1804名女孩送入大学,点亮她们的人生梦想。
63岁的张桂梅,被学生亲切地称作“张妈妈”。
“太天真”的梦想华坪女高在华坪县城边的一个小山包上,学校的大门并不阔气,教学楼的墙面也已有些斑驳。
这所其貌不扬的学校,曾是张桂梅遥不可大山女孩的“校长妈妈”——记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张桂梅文/李银、庞明广11月30日中午,记者刚刚踏进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中的校门,便看到一名女学生依偎在校长张桂梅怀里哭泣。
这位女孩是华坪女高毕业生吕娜的妹妹,目前在当地一所初中读书。
张桂梅在家访时认识了她,并一直支持帮助她上学读书。
但女孩因为思念去世的父亲,好几天没有上学。
“想爸爸了就到坟上跟他说说话,要好好读书,不能让爸爸失望。
”张桂梅话音还未落,便从兜里掏出一个信封,塞到女孩母亲手里。
信封里装着的,是教育部给她看病的1万元慰问金。
原来,张桂梅知道女孩母亲一个人供两个孩子读书,经济十分困难,家里的杧果林因为“孩子,别哭,有什么困难跟我说。
”张桂梅(右)在进行家访(2011年7月摄)。
(华坪县委宣传部供图)华坪女高学生从教学楼跑向食堂吃饭(11月30日摄)。
陈欣波 摄张桂梅(右)和一名学校老师商议学校事务(12月1日摄)。
陈欣波 摄张桂梅在督促学生做课间操(12月2日摄)。
陈欣波 摄及的梦想。
张桂梅原本和丈夫一起在大理一所中学教书。
1996年,丈夫因胃癌去世不久,39岁的张桂梅便主动申请从热闹的大理调到偏远的丽江市华坪县工作。
到华坪县教书后,张桂梅发现一个现象。
“很多女孩读着读着就不见了。
”她说,一打听才知道,有的学生去打工了,有的小小年纪就嫁人了。
2001年,华坪县儿童福利院(华坪儿童之家)成立,捐款的慈善机构指定要张桂梅当院长。
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名单北京市沙晓燕(女,回) 房山区良乡镇良乡中心小学校长刘燕(女) 北京市六一幼儿院院长张佳春通州区运河中学校长兼党总支书记杜汇良清华大学学生部部长李铁铮北京林业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天津市王杰(女,回) 天津市第九十中学校长崔振平天津大学院团委书记河北省王爽(女) 河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校长秦海地衡水市第二中学校长王建勇河北衡水中学党委委员、副校长苏铁岳河北城乡建设学校校长、党委副书记张军河北理工大学研究生学院党委书记赵敬兰(女) 河北经贸大学魏宝林(满) 承德市教育局副局长孙社英邢台市教育局副局长、副书记裴相峰邯郸市邯山区文化教育体育局局长、党委书记吴野平(女) 秦皇岛市教育局副局长山西省李爱(女) 忻州市实验小学高蓉(女) 太原平民中学政教主任白春桃(女) 山西省太谷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王黎明山西省工贸学校校长肖连喜大同市职业教育中心校长马占世山西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副书记内蒙古自治区宋振岭宁城县小城子镇总校校长崔标乌兰察布市集宁区第四中学校长霍培新巴彦淖尔职业技术学校校长王立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胡少戡呼和浩特市玉泉区教育局局长辽宁省靳海霞(女,满) 开原市民主小学校长宋莉(女) 丹东市六纬路小学校长林松朝阳市第一中学校长王金斗(满) 北镇市正安镇九年一贯制学校校长王兴文阜新市高级中学校长徐峰东北大学学生工作处处长刘明坤(满) 本溪市教师进修学院院长吉林省张树全通化市东昌区实验小学校长曹葵长春市实验中学校长梁荣滨吉林航空工程学校校长张国媛(女) 东北电力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穆树源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院长黑龙江省于湘秋(女) 齐齐哈尔市建华区二马路小学校校长李荫莲(女) 哈尔滨市闽江小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吕茂盛七星农场第二中学校长殷春霞(女) 佳木斯市第十三中学校长孟北明哈尔滨市航空服务中等专业学校校长徐术权伊春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校长沙启龙(回) 森林工业总局教育局局长上海市朱国花(女) 南汇区新港镇初级中学校长、书记翁肇桢奉贤区育秀实验学校校长姜晓敏(女) 上海市贸易学校校长袁园(女) 闸北区教育局副局长江苏省丁永真淮阴师范学院第一附属小学校长王勇仪征市马集中学校长徐复光盐城市田家炳中学校长丁静伟江苏省惠山职业教育中心校校长单强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刘启东南通职业大学党委副书记顾明社扬中市教育局局长、书记张英稳海安县教育局局长郭为民邳州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副局长徐敏南无锡市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书记浙江省林培明(女) 温州市建设小学校长毛卫华遂昌县第二中学校长林益富舟山市定海区第五中学校长、书记徐国敏德清县三合乡中心学校校长张锦荣嘉兴市秀州中学校长兼副书记钱国英(女) 浙江万里学院副院长安徽省谢海芹(女) 宿州市市直幼儿园副园长杨永久(女) 安庆师范学院党总支秘书谢法忠阜南县教育局局长福建省郭正光福建省宁德师范附属小学校长、党支部书记刘为林武夷山市武夷中学校长谢慧(女) 厦门市音乐学校校长、书记卢明辉龙海市程溪中学校长、书记俞白桦(女) 三明学院党政办主任江西省全彩晖(女) 抚州市临川区第一小学校长李云生玉山县第一中学校长黄加文江西师范大学人事处处长朱小理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学院党委书记陈富茂华东交通大学袁化仁定南县教育体育局局长山东省宋方报东营市海河小学春晖分校校长朱文业邹平县黄山中学校长于文林山东省聊城第一中学副校长董春堂德州市第二中学副校长张永恒山东省临沂第二中学副校长许崇文山东省日照第一中学校长、党委书记王卫东肥城市第一高级中学校长、支部书记程德权淄博实验中学校长吕春国莱州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校长胡耀华菏泽市教育局人事科科长陶遵旭威海市环翠区教育局副局长陈伟济宁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科长河南省李志刚(回) 新乡市第二实验小学校长牛超(女) 商丘市第一中学校长谢谋荣(女) 安阳市第七中学书记、副校长宫少华许昌高级中学校长郭建军郑州市第一中学副校长吴克勤开封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校长王霞(女) 河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刘雪娟(女) 洛阳市教育局副局长周建华驻马店市驿城区教育体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李国富平舆县教育局局长谢复兴信阳市教育局副书记、副局长谢宪立范县教育局局长陈文彬新郑市教育体育局局长邵水潮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主任湖北省阳文灿(土家) 宣恩县晓关侗族乡晓关初级中学校长万松柏武汉市新洲高级职业中学校长夏庆利黄冈师范学院人事处处长姜明华武汉科技学院副处长王艳林三峡大学医学院院长王承军公安县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颜中祥孝感市教育局人事科科长李菲襄樊市教育局局长尹国平黄石市教育局局长湖南省朱声文(白) 桑植县官地坪镇中学校长袁贤琼郴州市第二中学校长喻跃龙中南大学学生工作部部长皇晓东(土家) 湖南科技大学助理调研员李钊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副院长张山群岳阳市岳阳楼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奉祥明衡阳市教育局局长易磊醴陵市教育局局长胡国强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所长广东省王微丽(女) 深圳市莲花二村幼儿园园长温亿民潮州市实验学校校长刘雄山东莞市虎门镇沙角小学校长陈勇强罗定市廷锴纪念中学校长丘忠飞梅县梅北中学校长陈庆江广宁县五和中学校长余平平远县平远中学校长陈仕楷中山市沙溪理工学校校长梁承华肇庆理工中等职业学校董事长吕志平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院长李红(女) 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招生与就业指导办公室主任毛少琼(女) 惠州市教育局德育科科长广西壮族自治区张丽琼(女,壮) 来宾市兴宾区实验小学校长张弘(女,壮) 防城港市实验小学校长王纯国广西柳州畜牧兽医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张翔(女) 广西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黄文韬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院院长李浩基(壮) 凭祥市教育局局长撒忠民(回) 柳州市教育局局长、党委副书记海南省陈克文海南省机电工程学校校长吴家谟澄迈县教育局副局长重庆市邹勤巴县中学校校长杨宗武重庆工商学校校长蒋红梅(女) 重庆市立信职业教育中心校长、书记李竹英(女) 西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书记范永同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监察室主任四川省杨春云(彝) 美姑县民族初级中学校长龙开文营山县化育初级中学校校长康玉龙什邡市灵杰初级中学校长杨勇军四川省简阳中学校长陈永红(女) 宜宾市第三中学校高中年级主任许玉权遂宁市第二中学校校长、总支书记何荣生广元市朝天中学校长勾红蔚江油市第一中学校长温国富四川省纳溪中学校副校长陈军达县职业高级中学校长向贵根四川师范大学党办主任周泽邦都江堰市教育局机关党委书记贵州省舒丽娜(女) 贵阳市第二实验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兰显亮(土家)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夹石镇初级中学校长岳明亮威宁县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杨丽华(女) 贵阳市第三实验中学书记、校长孟爱玲(女) 贵州大学科技学院党委书记杨国军(布依) 荔波县教育局局长云南省陈忠云禄丰县一平浪镇干海资学校校长杨锋元(彝) 宁蒗县第一中学校长茅建华云南省昆明高级技工学校校长张静波云南商务信息工程学校党委书记、校长胡海毅泸西县教育局局长西藏自治区王中奎西藏大学后勤管理处处长杨静西藏职业技术学院系副主任陕西省王彩凤(女) 西北工业大学附属小学校长申福太合阳县城关中学校长李超旗石泉县职业教育中心校长刘常明山阳县教育局局长张建存子洲县教育局局长刘聚斌西乡县教育局局长张文辉兴平市教育局局长甘肃省杨东戈(藏) 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藏族中学校长刘建伟兰州市第三十三中学校长胡茂林环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校长贾宁甘肃省教育厅发展规划处处长青海省公保(藏) 海南藏族自治州教育局局长马财湟中县教育局局长宁夏回族自治区吴风虎吴忠市红寺堡开发区第二中学校长张增仁宁夏电化教育中心主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王红军裕民县第三小学校长何建忠新疆农业大学学工部部长、学生处处长阿不都热西提·尼亚孜(维吾尔) 新疆师范大学学工部部长、学生处处长麦麦提吐逊·尼扎木丁(维吾尔) 喀什地区行署教育督导室副主任王献新乌鲁木齐市教研中心编辑部主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张玉新农十师北屯高级中学校长。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改革发展的决策部署,全面提升中小学校长队伍素质,云南省教育厅决定实施“万名校长培训计划”。
云南师范大学作为承担培训任务的主要基地,特制定本方案。
二、培训目标1. 提升校长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2. 提高校长办学治校能力,使校长具备较强的领导力、执行力、创新力和协调力。
3. 培养一批具有先进教育理念、丰富教育经验、优秀教育成果的本土教育家。
4. 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助力云南教育现代化。
三、培训对象1. 云南省各级各类中小学校长、副校长。
2. 中小学校长后备干部。
3. 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青年教师。
四、培训内容1. 党的基本理论、路线、方针、政策。
2. 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政策。
3. 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
4. 校长领导力、执行力、创新力和协调力。
5. 现代学校管理、课程改革、教学研究。
6. 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
7. 校长个人素养提升。
五、培训方式1. 邀请知名专家学者、优秀校长进行专题讲座。
2. 组织学员参观考察国内外知名学校。
3. 开展小组讨论、案例教学、经验交流等活动。
4. 指导学员撰写学习心得、教育论文。
5. 定期进行考核,确保培训质量。
六、培训时间1. 培训周期为5年,分10期进行。
2. 每期培训时间为130天,其中集中培训60天,分散学习70天。
七、培训保障1. 建立健全培训管理制度,确保培训质量。
2. 组建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保证培训内容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3. 加强培训基地建设,提供良好的培训环境和设施。
4. 建立培训经费保障机制,确保培训工作顺利开展。
5. 建立培训成果转化机制,促进校长队伍建设。
八、预期效果1. 培养一支政治过硬、品德高尚、业务精湛、治校有方的校长队伍。
2. 提升云南省基础教育办学水平,促进教育公平,助力云南教育现代化。
3. 推动校长队伍建设与学校发展相结合,实现校长个人价值与学校发展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