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博弈论看价格战

从博弈论看价格战

从博弈论看价格战
从博弈论看价格战

案例:从博弈论看价格战

一、从“囚徒困境”谈价格战的合作双赢

假设两个企业垄断或几乎垄断了某种商品的市场,他们都想争夺市场,击败对手,以争取更大的利润.能否方彼此相残,在他们的争斗中会不会存在合作的可能性呢?我们用典型的博弈论案例来讨论他们之间关系的本质.可以看到,通过博弈论的分析.这些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囚徒困境”博弈是博弈论中的著名案例.

警察抓住了两个罪犯.但是警察局却缺乏足够的证据指证他们所犯下的罪行,如果罪犯中至少有一人供认犯罪,就能确认罪名成立.为了得到所需的口供,警察将这两名罪犯分别关押以防止他们串供或结成攻守同盟,并分别跟他们讲清了他们的处境和面临的选择:如果他们两人中有一人坦白认罪.则坦白者立即释放而另一人将重判8年徒刑;如果两个人都坦白认罪,则他们将被各判5年监禁:当然若两人都拒不认罪.因警察手上缺乏证据,那他们会被以较轻的妨碍公事罪各判一年徒刑。如果我们用-1、-5、-8分别表示罪犯被判1年、5年、8年的得益,用0表示罪犯被立即释放的得益,则可以用右图中的得益矩阵将这个博弈表示出来。

在这个博弈中,两个博弈方对对方的可能得益完全知晓,并且各自独立做出策略选择。每个博弈方选择自己的策略时,虽然无法知道另一方的实际选择,但他却不能忽视另一方的选择对自己得益的影响,因此他会根据对方两种可能的选择分别考虑自己的最佳策略。

该博弈的具有稳定性的解是两博弈方共同选择坦白策略,此时双方得益如上图矩阵中的黑体数字表示.

更糟的是.通过运用有限次重复“囚徒困境”博弈的研究结果我们知道,如果该博弈在后来的时期内不断重复,因为每个博弈方互相知晓对方可能的得益,他们明白即使在最后一轮博弈中,也会被对方出卖。因此,在任何一次重复的博弈中都不存在合作的激励因素.从头至尾他们都会出卖对方。

博弈双方在决策时都以自己的最大利益为目标,结果是无法实现最大利益或较大利益.甚至导致对各方都最不利的结局,这种情况在现实生活中具有相当普遍性。在市场竞争、环境问题、公共资源开发利用中屡见不鲜.

“囚徒困境”博弈表明了为什么会爆发价格战.设想两博弈方不是囚徒而是大公司,例如可口可乐公司和百事可乐公司,或者是联合利华公司和宝洁公司.如果摆在这些公司面前的是两种拓展市场份额的选择:保持价格或降低价格“囚徒困境”博弈告诉我们这些公司会降低价格,并不断重复下去.

这样的结论是非常令人沮丧的,如果该博弈和各博弈方的得益情况与公司在商场上的博弈状况以及和企业、竞争对手的得益相符的话,我们想知道能不能永远避免价格战?回答是肯定的.

罗伯特.艾克斯劳德在著作《合作的演进》一书出描述了一个计算机的竞赛选择14种策略在200次“囚徒困境”的博奕中与对方争斗。计算机中的竞赛结果表明,合作是可以出现的,即使竞争双方是理性的、自私的。这个胜出的策略就是“针锋相对”策略,这一策略着眼于合作,从合作出发,而不是相互背叛.几轮弈之后,各方的策略就会明了起来,为对方所知晓和理解.

案例

1994年,Rupert Murdoch公司《纽约邮报》的价格策略表明它了解并运用了“针锋相对”策略。当它将邮报的价格从40美分提高到50美分时,其主要竞争对手《每日新闻》却没有跟上提价。在将《纽约邮报》的价格回到40美分之后,RUPert Murdch公司宣布有意向将邮报价格降到25美分,但《每日新闻》仍没有做任何响应。在“针锋相对”策略下,Rupert Murdoch公司果然将邮报在Saten岛这个试验市场上的价格降到了25美分,此时其竞争对

手《每日新闻》终于明白对方的策略,将价格提高到50美分,没过多久,Rupert Murdoch 公司也将价格重新提高至50美分.

Murdoch公司的策略是友好的,因为它从一开始就是提高价格;同时它的策略也是衅的,在《每日新闻》没有跟着提价时,它又将价格降低;这一策略同样具有宽恕性。当《每日新闻》将价格提高至50美分后,Mur doch公司也将价格提高,这一策略也是明了的,Mur doch 公司的意图对《每日新闻》来说经过了两个回合就变得显而易见。由于“针锋相对”策略的运用,在这场“囚徒困境”式的价格博弈中出现了合作双赢的局面.

Murdoch公司的做法和“针锋相对”策略的益处在事后看来更加明显。Murdoch公司的成功是因为它掌握了博弈论的重要原则:你要了事竞争对手,也让竞争对手了解你。因此如果公司的策略为竞争对手的所明了,并且应向竞争对手清楚地表明公司准备合作,但对背叛行为将以牙还牙的报复行动,那么公司最终将会赢得竞争,而竞争通过合作也将会大有收获。

结论

通过运用博弈论中著名的“囚徒困境”博弈对两个势均力敌的竞争对手之间价格战的分析表明,价格战是可以避免的。通过对竞争的全面了解和对其可能反应的正确判断,本着合作共享的愿望,公司可以大大降低价格战这种毁灭性竞争发生的可能性。

二、从“顶牛博弈”谈价格战中的相互避让

在商场争斗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竞争双方因为其中一方在价格上的非理智行为而对双方造成毁灭性的打击这种情况。发生在我国某些行业的价格大战就很有这种味道.有什么策略可以避免这种情况出现呢?让我们从典型的博弈案例说起。

“顶牛博弈”是古典博弈论的一个著名案例。设想在一段笔直道路的两端各有一个司机驾驶着自己的汽车开足马力向对方冲去。在这一过程中,谁胆怯退避让路,谁就被冠以“胆小鬼”的“美名”,谁毫不避让最终停在道路中央。谁就被视为英雄。

显然,如果双方都停在道路中央结果将是灾难性的。但是,如果双方都退避让路,他们虽然都安然无恙但却都成了“胆小鬼”如果一个勇往直前而另一个退避让路,则前者就会非常荣耀并享有较高的满足感。如果用满足感表示双方的得益,则“顶牛博弈”可以用下图中的得益矩阵来表示。

司机1如果认为对方会勇往直前,那么他就会选择退避让路,如果他判断对方会退避让路.那么他更愿意勇往直前。司机2的想法也同样如此,因此该博弈有两个满意的解:司机1勇往直前,司机2退避让路;司机2勇往直前,司机1退避让路,如上图矩阵中的黑体数字所示。这是两种可能的结果,博弈本身并不能告诉我们究竟哪个司机选择哪个策略,这要由别的因素来确定。但是对两个司机来说,他们都要极力声称勇往直前来威胁对方,而希望对方受到恐吓后退避让路。

“顶牛博弈”可以用来描述80年代前苏联与美国两大军事集团的核威慑战略。尽管一方可以通过首先使用核武器来获得战略利益,但来自对方的威慑足以让前者打消行动的念头。避开价格战

“顶牛博弈”同样可以用来分析价格战。发生美国在繁忙路段的汽油价格战就是一例。同一路段加油站的汽油定价通常基本相同,如若调整价格也会在同一天一起行动。尽管某一个加油站可以通过降价获得暂时的利益,但考虑到肯定很快就会遭到竞争对手的报复,最后导致两败俱伤的结果时,他们会放弃降价这种做法.但这种不成文的默契是不稳定的,总是被一次次地打破,因此汽油价格战就会不时地爆发,但通常极为短暂。

在商场上,如果公司与对手的竞争关系类似于“顶牛博弈”,那么公司可以选择的策略如下:威慑:用行动证明,如果竞争对手背叛已形成默契的价格约定,那么公司会采取严厉的报复行动,快速而坚决地对任何降低价格的行为做出积极反应。

惩罚:严正表明降低价格的行动会导致灾难性的甚至是自杀性的后果,虽然不要简单地跟随竞争对手的价格,但对降价行为要采取惩罚性的措施,尽可能地降低公司产品的价格,直到不能承受为止。

以上策略意在向竞争对手表明,来自市场某一方的降价行为将很可能会招致竞争对手明确、相互毁灭性的反应行动。

“顶牛博弈”表明了将自已的意图传达给竞争对手的重要性和价值所在,如果竞争对手认为公司会象“顶牛博弈”中的某个司机一样疯狂到最终要停在道路的中央——在价格战上与它们决战到底,那么竞争对手对自己的降价行动就会三思而后行。

结论

对任何一个公司来说,竞争博弈都是一个选择,而非是天然注定的某种模式。“顶牛博弈”是一种极具风险的竞争博弈是许多公司极力避免的,但是一旦加入“顶牛博弈”公司唯一手指望就是按规则博弈。将自己的意图传达给竞争对手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对竞争对手的降价行动做出坚决而迅速的回应,可以告诫对方价格战也将使它自己付出高昂代价。

三、从智猪博弈谈小公司与大公司共同生存

价格竞争作为市场经济实行优胜劣汰,优化资源配置的一种手段,起着独特的作用,但在一些行业除了有大中型的公司以外还同时存在着一些管理规范、运做良好的小公司,那么在两个企业实力存在差距的情况下面对价格竞争时,小企业应该怎样选择策略呢?

“智猪博弈”(Pigs payffs)笼子的一头有一个按钮,另一头是饲料的出口和食槽。按一下按钮,将有相当于10个单位的猪食进槽,但是按动按钮所需付出的“劳动”,要消耗相当于2个单位的猪食。每只猪都必须要做出决策是等在食槽旁边还是去按动按钮。

问题是按钮和食槽分置笼子的两端,付出劳动按动按钮的猪跑到食槽的时候。坐享其成的另一头猪早已开吃。如果大猪先到,大猪吃到9个单位的猪食,小猪只能吃到1个单位的猪食;如果同时到达,大猪吃到7个单位猪食,小猪吃到3个单位猪食:如果小猪先到,小猪可以吃到4个单位猪食,而大猪只能吃到6个单位的猪食,如果用净进食量表示大猪、小猪得益,则“智猪博弈”可以用上图中得益矩阵表示出来。左上方的一组数据表示,如果两只猪同时跑去按按钮,又翻过头来同时跑到食槽前,大猪吃进7个单位的猪食,付出2个单位猪食的劳动,净进食量即得益为5个单位猪食,小猪吃进3个单位的猪食,付出2个单位猪食的劳动,实得1个单位的猪食;右上方的一组数据表示。大猪跑去按按钮,小猪先吃,大猪吃进6个单位猪食,但付出两个单位用于劳动实际得益为4个单位的猪食,小猪吃进4个单位的猪食因为没有付出劳动,实得4个单位的猪食;左下方的一组数据表示大猪等待,小猪跑去按按钮,大猪先吃,吃进9个单位的猪食.实际得益也是9个单位猪食.小猪吃进1个单位的猪食,但付出了2个单位用于劳动,因此净进食量为1个单位;右下方的一组数据表示双方都在饿着肚子等待对方去按按钮,因此双方得益均为O。

这场博弈的结果依赖于大猪对小猪行为的判断。如果小猪去按动按钮,大猪当然乐于等待在食槽旁吃掉9个单位的猪食。如果小猪等待,那么大猪将先去按动按钮再跑回来以获得相当于4个单位的猪食,这总比饿着肚子等等要好,对小猪来说,情况非常明了了。无论大猪如何行动,它最好是等在食槽旁边.因此这个博弈均衡结果就是:每次都是大猪去按动按钮,小猪先吃,大猪再赶来吃一一共同生存。此时双方的得益如上图矩阵中黑体数字所示。

实力悬殊公司之间的价格竞争策略

“智猪博弈”说明了在某个市场上一个占主导地位、控制着市场的公司和它的一个较小的竞争对手之间可能发生的竞争情况。这取决于占主导地位的公司如何看待这个较小的竞争对手对它的威胁程度,“智猪博弈”中“共同生存”的均衡结果只有在大猪的食物份额没有受到小猪严重威胁时才会出现,在类似于“智猪博弈”的商场竞争中,如果公司是弱小的一方,则可

以选择如下策略:等待,允许市场上占主导地位的品牌开拓本行业所有产品市场需求,将自己的品牌定位在较低价格上以享受主导品牌的强大广告所带来的市场机会。

不要贪婪,只要主导品牌认为弱小公司不会对自己形成威胁,它就不会不断创造市场需求。因此公司可以将自己定位在一个引起不了主导品牌兴趣的较小的细分市场上,以限制自己对主导品牌的威胁。

如果公司在行业市场中占主导地位,则可采取以下策略:

接受小公司。作为主导品牌,加强广告宣传,创造和开拓对行业所有产品包括自己品牌的产品的市场需求才是真正的利益所在.不要采取降价这种浪费资源的做法与小企业竞争,除非它对公司形成了真正的威胁.正是小企业采取的低价格阻止了潜在进入者的涌入。

对威胁的限制要清楚:如果小企业发展壮大到了构成威胁的程度.大公司就应该迅速做出进攻性的反应,并且让小企业清楚地知道它们在什么样的规模水平之下才是可以被容忍的,否则就会招致大公强有力的回击.如果小公司知道对它们的限制.也就不会再有兴趣超越这种限制。

“智猪博弈”表明,在某种限制之下“共同生存”这一策略符合所有公司利益。每个公司都应该仔细考虑用什么东西来构筑市场中理性的限制。

案例

70年代未80年代初,美国市场上的私人标签的软饮料价格便宜,质量低劣,因此占有较低的市场份额,可口可乐公司和百事可乐公司最初能够容忍这些私人标签软饮料的存在,因为它们的威胁是有限的。可没过多久,一家主要的私人标签软饮料供应商Cott公司通二艘衅性的定价和较高的质量,从“一只小猪”——拥有较低市场份额的地区品牌.成长为一个拥有三分之一市场份额的、旗鼓相当的竞争者,此时,可口可乐公司和事哥乐公司通过降低价格这种进攻性的行动,使私人标签软饮料子市场份额立即被瓦解了。

结论

通过运用博弈论中的“智猪博事”案例对两个规模与实力存在较大差距的竞争对手之间价格战的情况进行分析可以看到,竞争双方应对自己在竞争博弈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这一点非常重要,认清自己真正的利益所在,避免残酷的价格战的发生,两个地位相去甚远的对手最终能够达成了一种和平的生存模式——共同生存。

博弈论案例分析

博弈论 博弈论(Game Theory),亦名―对策论‖、―游戏理论‖,属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博弈论已经成为经济学的标准分析工具之一。目前在生物学、经济学、国际关系、计算机科学、政治学、军事战略和其他很多学科都有广泛的应用。博弈论主要研究公式化了的激励结构间的相互作用。是研究具有斗争或竞争性质现象的数学理论和方法。也是运筹学的一个重要学科。博弈论考虑游戏中的个体的预测行为和实际行为,并研究它们的优化策略。生物学家使用博弈理论来理解和预测进化论的某些结果。 博弈论是指某个个人或是组织,面对一定的环境条件,在一定的规则约束下,依靠所掌握的信息,从各自选择的行为或是策略进行选择并加以实施,并从各自取得相应结果或收益的过程,在经济学上博奕论是个非常重要的理论概念。 什么是博弈论?古语有云,世事如棋。生活中每个人如同棋手,其每一个行为如同在一张看不见的棋盘上布一个子,精明慎重的棋手们相互揣摩、相互牵制,人人争赢,下出诸多精彩纷呈、变化多端的棋局。博弈论是研究棋手们―出棋‖ 招数中理性化、逻辑化的部分,并将其系统化为一门科学。换句话说,就是研究个体如何在错综复杂的相互影响中得出最合理的策略。现在,我们就一些例子来讨论博弈论相关内容。 一、从“囚徒困境”开始 在博弈论中,含有占优战略均衡的一个著名例子是由塔克给出的―囚徒困境‖(prisoners’ dilemma)博弈模型。该模型用一种特别的方式为我们讲述了一个警察与小偷的故事。假设有两个小偷A和B联合犯事、私入民宅被警察抓住。警方将两人分别置于不同的两个房间内进行审讯,对每一个犯罪嫌疑人,警方给出的政策是:如果一个犯罪嫌疑人坦白了罪行,交出了赃物,于是证据确凿,两人都被判有罪。如果另一个犯罪嫌疑人也作了坦白,则两人各被判刑8年;如果另一个犯罪嫌人没有坦白而是抵赖,则以妨碍公务罪(因已有证据表明其有罪)再加刑2年,而坦白者有功被减刑8年,立即释放。如果两人都抵赖,则警方因证据不足不能判两人的偷窃罪,但可以私入民宅的罪名将两人各判入狱1年。下表给出了这个博弈的支付矩阵。 表囚徒困境博弈 [Prisoner's dilemma] 我们来看看这个博弈可预测的均衡是什么。对A来说,尽管他不知道B作何选择,但他知道无论B选择什么,他选择―坦白‖总是最优的。显然,根据对称性,B也会选择―坦白‖,结果是两人都被判刑8年。但是,倘若他们都选择―抵赖‖,每人只被判刑1年。在表2.2中的四种行动选择组合中,(抵赖、抵赖)是帕累托最优的,因为偏离这个行动选择组合的任何其他行动选择组合都至少会使一个人的境况变差。不难看出,―坦白‖是任一犯罪嫌疑人的占优战略,而(坦白,坦白)是一个占优战略均衡。 要了解纳什的贡献,首先要知道什么是非合作博弈问题。现在几乎所有的博弈论教科书上都会讲―囚犯的两难处境‖的例子,每本书上的例子都大同小异。 话说有一天,一位富翁在家中被杀,财物被盗。警方在此案的侦破过程中,抓到两个犯罪嫌疑人,斯卡尔菲丝和那库尔斯,并从他们的住处搜出被害人家中丢失的财物。但是,他们矢口否认曾杀过人,辩称是先发现富翁被杀,然后只是顺手牵羊偷了点儿东西。于是警方将两人隔离,分别关在不同的房间进行审讯。由地方检察官分别和每个人单独谈话。

浅谈生活中的博弈论

浅谈生活中的博弈论

浅谈生活中的博弈论

目录 一博弈论的简介 (2) 二博弈论的历史 (3) 三博弈论的基本概念 (4) 四博弈论的基本类型 (7) 五经典的博弈论 (7) 1 囚徒困境博弈..................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智猪博弈......................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博弈价格战....................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二妓争子...................... 错误!未定义书签。六博弈论的重要性 (20)

博弈论,亦名“对策论”(Game Theory)、“赛局理论”,既属于现代数学的一个分支,也是运筹学的一个重要学科。博弈论已经成为经济学的标准分析工具之一。目前在生物学、经济学、国际关系、计算机科学、政治学、军事战略和其他很多学科都有广泛的应用。博弈论主要研究公式化了的激励结构间的相互作用。是研究具有斗争或竞争性质现象的数学理论和方法。博弈论考虑游戏中的个体的预测行为和实际行为,并研究它们的优化策略。 博弈论是博弈双方或者多方在平等的对局中各自利用对方的策略变换自己的对抗策略,达到取胜的目的。博弈论思想古已有之,中国古代的《孙子兵法》就不仅是一部军事著作,而且算是最早的一部博弈论著作。博弈论最初主要研究象棋、桥牌、赌博中的胜负问题,人们对博弈局势的把握只停留在经验上,没有向理论化发展。博弈论考虑游戏中的个体的预测行为和实际行为,并研究它们的优化策略,使得其行为能够为个体带来最优的效益。 我们研究的博弈论,是建立在博弈双方或者多方都属于理性人的基础上,通过对自己以及博弈对手状况的了解、博弈环境的要求及变化等诸多因素,博弈者做出对自己最有利最保险的决策和行动,从而使得自己能达到获利或者获胜的目的。

电信业价格竞争行为的博弈论分析(一)

电信业价格竞争行为的博弈论分析(一) 摘要根据博弈理论,探讨了可能避免电信恶性价格战的两个途径。 关键词博弈论价格战1概述 中国电信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各电信运营商不断采用价格杠杆作为其重要的竞争手段,各大运营商的价格战愈演愈烈,近年来甚至出现了恶性价格战的趋势。目前关于制止电信业恶性价格战的声音也越来越高。 笔者选择易发生价格竞争的行业———中国电信业为研究对象,其原因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首先,从产品的特征来看,价格竞争主要发生在那些产品差别化程度较小的行业;其次,从产业生命周期来看,价格竞争一般发生在正处于成熟期或衰退期的产业;第三,从市场集中度来看,价格竞争多发生于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的阶段,企业间价格合谋的可能性较小;第四,从厂商生产规模来看,价格竞争行业中厂商的生产往往具有规模经济效应;第五,从产业的退出特征来看,易发生价格竞争的行业多具有较高的退出壁垒;第六,从产业关联特征来看,在价格竞争频繁的行业中,处于产业链下游的销售商的强市场势力与行业价格竞争存在较强关联。 博弈论(GameTheory)又称对策论,起源于20世纪初,近20年来,博弈论作为分析和解决冲突和合作的工具,在管理科学、国际政治、生态学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简单地说,博弈论是研究决策主体在给定信息结构下如何决策以最大化自己的效用,以及不同决策主体之间决策的均衡。博弈论由决定主体、给定的信息结构、效用3个基本要素组成。博弈论可以分为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两者的区别在于参与人在博弈过程中是否能够达成一个具有约束力的协议。在博弈过程中,参与者之间的信息传递决定了其行动空间和最优战略的选择;同时,博弈过程中始终存在一个先后问题,参与人的行动次序对博弈最后的均衡有直接的影响。2电信业的价格竞争行为的博弈分析 在我国电信业的现实中,各电信企业彼此提供的业务相近或替代,利益相互冲突,企业竞争策略也影响着竞争对手的策略的制订和发挥,这些特点反映出我国电信市场处于多寡头市场。分析和研究寡头竞争,纳什均衡分析是一种重要的方法。电信业的价格战是一个不断达到纳什均衡,又不断打破这一均衡,动态博弈的过程。在反复打破的过程中,价格呈不断下降的趋势,直至价格接近边际成本。 2.1建立模型 根据我国电信业的实际情况来构造电信业价格战的博弈模型。各家电信运营商是进行博弈的局中人,其博弈过程有如下四个特点:①先后次序的博弈。价格战之所以会打响,很大程度上就是竞争者之间互相降价;②完全信息的博弈。因为企业的定价行为是公开的,最终要面向消费者,竞争对手也是很容易获取价格信息的;③重复博弈。实际上价格是不断变动的,而且价格战也是持续的,所以可以看作是重复博弈;④零和博弈。虽然现在很多企业意识到了竞争与合作都是很必要的,但实际上在相关领域主要还是竞争,合作居于次要地位,因此可以看作是零和博弈。 2.2博弈的过程 为了论述方便,我们设局中人为A与B,他们都是电信运营商,他们在某一领域展开竞争,一开始的价格都是P0。A是老牌企业,实力雄厚,占据了绝大多数的市场份额;B则刚刚成立不久,翅膀还没有长硬,是政府为了打破垄断鼓励竞争而筹建起来的。 (1)第一轮博弈(见表1)。 从A角度看,显然降价要比维持好,降价至少可以保证比B好。从B角度看,效果也一样,降价同样比维持好,其降价收益为5.75,维持收益为3.9,它也同样会选择降价。在这轮博弈中,A、B都将降价作为策略,因此各损失0.5,整体损失1,整体收益是最差的。 这就是典型的纳什均衡现象,各个局部都寻求利益的最大化,而整体利益却不是最优,甚至

博弈论在现实社会经济生活中的意义

【内容提要】博弈论研究的是把自己的策略建立在假定对手会按其最佳利益行动基础上的策略理论。博弈论在现实社会经济生活中有着广泛的适用范围。本文从博弈论的含义入手分析了博弈论的基本原理,并在此基础上针对一些现实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问题,运用博弈论加以分析和思考。文章认为应该借鉴博弈论为我国经济建设服务。【关键词】博弈论社会经济生活市场有人说经济学就是一门研究如何做出选择的学问。在现实的社会经济生活中企业或个人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面对市场会做出自己的最优决策。不同的市场情形会影响经济主体人的决策行为。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企业会根据给定商品的市场价格计算出生产和供应到市场上的商品的数量,以实现最大的利润。而寡头市场的情形要比完全竞争市场复杂的多。企业大量面对的是信息不完全的市场。企业不知道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该如何做出抉择。市场的时效性又要求企业必须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做出决策。在这样的决策中存在着三个合理的假设为前提。第一是理性的“经济人”。每一个行为主体都依据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作为行动的出发点。第二是每一个行为主体做出的决策都不是在真空的世界中。现实的世界使得一个人的生存必须以他人的生存为前提。这种相互依赖的关系使得一个行为主体的决策会对其他为主体产生重要的影响,同样其他行为主体的决策也会直接影响着这个行为主体的决策结果。第三是寡头市场的情形。也即一个行业里面只有少数几家企业,甚至只有两三家企业,每一方的市场份额都很大。由于竞争对手很少,每一个主体的行为产生的后果受对手的行为的影响都很大。那么这样的决策就带有了博弈的色彩。一、博弈论释义博弈论(gametheory)所分析的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比赛者或参与者选择能够共同影响每一个参加者的行动或策略的方式。博弈论的核心思想是:假设你的对手在研究你的策略并追求自己最大利益行动的时候,你如何选择最有效的策略。举例说明:(一)、囚徒困境“囚徒困境”说的是两个囚徒一起做坏事,结果被警察发现抓了起来,进行隔离审讯。如果他们都承认犯罪,每人将入狱三年;如果他们都不坦白,由于证据不充分,每人将只入狱一年;如果一个抵赖而另一个坦白并且愿意作证,那么抵赖者将入狱五年,而坦白者将得到宽大释放。这样两个囚徒面临着如何选择的问题。从表面上看,他们应该互相合作,保持沉默,以便能得到自由。但他们不得不仔细考虑对方可能采取什么样的选择。甲犯不是个傻子,他马上意识到,他根本无法相信他的同伙不会向警方提供对他不利的证据,然后获释而去,让他独自坐牢。这种想法的诱惑力实在太大了。但他也意识到,他的同伙也不是傻子,也会这样来设想他。所以甲犯的结论是,唯一理性的选择就是背叛同伙,把一切都告诉警方,因为如果他的同伙笨得只会保持沉默,那么他就会是那个获释出狱的幸运者了。而如果他的同伙也根据这个逻辑向警方交代了,那么,甲犯也只需服刑三年而不用五年。同样乙犯也会有这样的想法。结果只能是两个囚犯都坐牢服刑三年。用矩阵图形来分析两个囚徒选择的根据。[!--empirenews.page--]乙坦白抵赖35坦白30甲01抵赖51囚徒困境图示(图中左下方的数字代表甲犯入狱的年限,右上方的数字代表乙犯入狱的年限)对于甲来说不管乙采取什么策略,他选择坦白总是比较有利的。同样对于乙来说选择坦白也是比较有利的。在图中我们设想一下甲面临的选择。甲犯如果坦白,不论乙采取怎样的选择,甲的选择总是最好的。甲如果抵赖,不论乙采取怎样的选择,甲的选择总是最坏

博弈论及其应用(期末学习报告)

博弈论及其应用长虹与同行家电业的价格战 姓名: 学号: 学院: 专业:

博弈论及其应用 长虹与同行家电业们的价格战 一、事件背景 由军工厂转型的长虹是国内最早从日本松下引进彩电生产线的企业。1985年,军人气质十足的倪润峰执掌长虹。1994年,长虹在上海证交所上市;1995宣布自己成为“中国最大彩电基地”。 1996年,长虹的指挥官倪润峰决定拿出更大的动作。提出一个令人意外的“产业报国”计划。1996年,本土彩电企业陷入最艰难的苦战时刻,一个潜在的危机正在步步逼近。4月1日开始,彩电的进口关税将大幅下降。3月26日,长虹宣布,所有品种彩电一律大幅度让利销售,降价幅度从8%到18%。随后,猝不及防的其他中国厂家纷纷选择跟进。彩电业的价格大战,就在这样一种“产业报国”的氛围之中,拉开大幕。 价格战刚刚开打一个月,长虹的市场占有率就上升到19%,比降价前增加了7.9%。到年底,长虹坐稳了“彩电大王”的宝座。中国每卖出三台彩电,有一台出自长虹,有一台是外资品牌,还有一台才是其他国内品牌。倪润峰逐渐把国内同行们逼到了死角。在此战之前,国内各省市其实还有60多个地方性的彩电品牌,它们大部分是国有企业,作为当地的支柱产业割据一方,小富即安。然而在长虹的降价冲击下,大多数企业迅速凋零,成为行业重组中一颗颗散落的棋子,只能到长虹、康佳、TCL那里请求收购。彩电业从此步入由五六家大公司瓜分市场的时代。这一年,预算内国有企业的净销售利润率降低到历史最低点,亏损总数是1985年的28.6倍。相比之下,全国乡镇企业的产值增长22%,中外合资企业的所得税增长40%。 1997年,用价格战给中国企业家们好好上了一课的倪润峰被推上了事业的巅峰,1998年,在价格战中得到洗礼的国内同行开始显山露水。1999年,长虹的净利润下降74%;2000年5月,倪润峰卸下总经理职务,退隐江湖。2000年6月9日,康佳和TCL在内的九大国内彩电巨头联手组成价格联盟,准备正面迎击长虹的价格战。2005年4月16日,在这个特意挑选的休市日,长虹公布了2004年年报,抛出中国股市有史以来上市公司亏损之最:36.81亿元。价格战的发明者和坚决的拥护者,为最后的豪赌交出了最昂贵的学费。 二、各方的观点

博弈论经典案例分析

博弈论经典案例分析 囚徒困境 案例:警察把甲乙分开关押,并在提审时分别告之,如果你坦白而他不坦白,那么你将只判0年,他将被判8年;如果你不坦白而他坦白,那么你判8年,他判0年;如果你们两人都坦白了,各判5年;如果你们两人都不坦白了,各判1年。 分析:每个博弈方选择自己的策略时,虽然无法知道另一方的实际选择,但他却不能忽视另一方的选择对他自己的得益的影响,因此他应该考虑到另一方有两种可能的选择,并分别考虑自己相应的最佳策略。对囚徒A 来说,囚徒B 有坦白和不坦白两种可能的选择,假设囚徒B 的选择是不坦白,则对囚徒A 来说,不坦白得益为-1,坦白得益为0,他应该选择坦白; 假设囚徒B 选择的是坦白,则囚徒A 不坦白得益为-8,坦白得益为-5,他还是该选择坦白。因此,在此博弈中,无论囚徒B 采取何种策略囚徒A 的选择只有一种,即坦白,因为在另一方两种可能的情况下,坦白给自己带来的得益都是较大的。同样的道理,囚徒B 的唯一的选择也是坦白。 所以最可能的结局:该博弈的最终结果是两博弈方同选择坦白策略。 其支付矩阵如下: 性格大战 案例:一对恋人准备在周末晚上一起出去,男的喜欢看足球,但女的喜欢看时装表演。当然两个人都不愿意分开活动。不同的选择给他们带给他们不同的满足。 分析:可以看出,分开将使他们两人得不到任何满足,只要在一起,不管是看时装表演还是看足球,两人都会得到一定的满足。但看足球将使男的得到更大的满足,看时装表演则使女的得到更大的满足。 在这样的一个对局中,男的和女的都没有占优战略。他们的最优侧率依赖于对方的选择,一旦对方选定了某一项活动,另一个人选择同样的活动就是最好的策略。因此,如果男的已经买好了足球的门票,女的当然就不再反对;反之,如果女的已经买好了时装表演票,男的也就会与她一起看时装表演。 1,1 8, 0 不坦白 0,8 5,5 坦白 嫌疑犯乙 不坦白 坦白 嫌疑犯甲 1,2 -1, -1 时装 0,0 2,1 足球 男 时装 足球 女

博弈论案例-电信价格竞争实证分析报告材料

电信价格竞争实证分析 根据我国电信业的实际情况,我们来构造电信业价格战的博弈模型。假设此博弈的参加者为电信运营商A 与B , 他们在电信某一领域展开竞争,一开始的价格都是P0 。A (中国电信) 是老牌企业,实力雄厚,占据了绝大多数的市场份额;B (中国联通)则刚刚成立不久,是政府为了打破垄断鼓励竞争而筹建起来的。正因为B 是政府扶植起来鼓励竞争的,所以B得到了政府的一些优惠,其中就有B 的价格可以比P0 低10 %。这一举动,还不会对A 产生多大的影响,因为A 的根基实在是太牢固了。在这样的市场分配下,A、B 可以达到平衡,但由于B 在价格方面的优势,市场份额逐步壮大,到了一定程度,对A 造成了影响。这时候,A 该怎么做? 不妨假定: A ( 电信 ) B(联通) 降价维持 降价(-5,-5) (15,-5) 维持(-10,15) (5,10) 从A 角度看,显然降价要比维持好,降价至少可以保证比B 好,在概率均等的情况下,A 降价的收益为15×50%- 5×50% =5 ,维持的收益为5×50 %- 10 ×50 % = - 2. 5 ,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A 就不可避免地选择了降价。从B 角度看,效果也一样,降价同样比维持好,其降价收益为5 ,维持收益为2. 5 ,它也同样会选择降价。在这轮博弈中,A、B 都将降价作为策略,因此各损失5 ,整体损失10 ,整体收益是最差的。这就是此博弈最终所出现的纳什均衡。我们构造的这一电信业价格战博弈模型是典型的“囚徒困境”现象,各个局部都寻求利益的最大化,而整体利益却不是最优,甚至是最差。 许多其他行业的价格竞争都是典型的囚徒困境现象,如可口可乐公司和百事可乐公司之间的竞争、各大航空公司之间的价格竞争等等。 “囚徒困境”的对策分析 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这种“囚徒困境”的例子随处可见,为了解开囚徒困境,达到帕累托最优,可以尝试如下改进策略。 合作:将俩囚徒的不合作博弈变为合作博弈。如果双方了解得足够,并且合作关系比较牢固,都深知对方在任何情况下也不会出卖自己,而且自己也愿意为双方的整体利益承担更大的风险。这时,两人都会选择(不坦白,不坦白) ,从而达到帕累托改进的效果。 采用二元收益模型:囚徒困境中将关押时间作为唯一影响决策的变量。我们可以考虑增加一个变量:经济利益。在合作的情况下,双方的经济利益将得到最大保障。这时,收益函数成为二元的,从而改变了原来的收益矩阵。 变一次性博弈为重复性博弈:当博弈进行多次的时候,并且双方对此很清楚,知道还有多次的博弈。那么双方就会采取合作的态度。当然,如果是有限次博弈,我们还不清楚双方将会于何时改变合作的态度,变为不合作博弈。当博弈次数不定时,实验结

博弈论在工作生活中的应用

东北财经大学MBA学院博弈论在工作生活中的应用 姓名:毕哲 学号:2013121098 班级:2013级MBA3班 课程名称:策略思维与决策 任课教师:宗计川

博弈论在工作生活中的应用 博弈论,又称对策论,是指在存在利益竞争的活动中,一个人采取行动的结果。有仅与自己有关,而且与整个活动中其他人的行为有关,即一门研究博奔中局中人各自所选策略的科学。近半个世纪来,人类思想正经历着一场博弈论革命。不论是在经济学上,或是其他社会科学,甚至自然科学领域,博弈论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它已遍及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一、博弈论概述 博弈论是分析人们在博弈中的理性行为的理论,是讨论人们在博弈的交互作用中如何决策的理论,是一种“游戏理论”。对其具体来说是:一些个人、团队或其他组织,面对一定的环境条件,在一定的规则约束下,依靠所掌握的信息,同时或先后,一次或多次,从各自允许选择的行为或策略中,进行选择,加以实施,并从中各自取得相应结果或收益的过程。它考虑游戏中的个体的预测行为和实际行为,并研究它们的优化策略。 随着博弈理论的发展和博弈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意识到要用博弈论解决现实经济中的决策问题,对现实经济的发展变化趋势进行预测,就必须解决博弈模型的理论抽象和假设与经济问题实际情况的差距问题,具体包括博弈规则、信息结构等的来源和变化问题,相关各方利益关系的设定问题,博弈方的行为模式,能力和理性水平问题。对这些问题的考虑和分析引出了博弈基础理论研究的许多有价值的课题,其中包括理性种类和理性层次、博弈结构的不确定性和动态变化等有待进一步研究发展的领域。这充分保证了博弈论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的发展潜力。 二、博弈论的类型 根据不同的基准,博弈论的分类不同。 关于博弈论最基本的分类有两个:一是按照博弈各方是否同时决策,分为静态博弈和动态博弈,同时决策或者同时行动的博弈属于静态博弈,先后或序贯决策或者行动的博弈属于动态博弈。另一分类,是按照大家是否都清楚各种对局情况下每个局中人的得益,分为完全信息博弈和不完全信息博弈。最后,博弈还分为合作博弈与非合作博弈。如果一个博弈允许参与人之中出现有行动约束力的联

博弈论分析

中美军备竞赛的博弈分析 1.理论介绍 1.1博弈论的概念 博弈论(Game Theory),亦名“对策论”、“赛局理论”,属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博弈论已经成为经济学的标准分析工具之一。目前在生物学、经济学、国际关系、计算机科学、政治学、军事战略和其他很多学科都有广泛的应用。博弈论主要研究公式化了的激励结构间的相互作用。是研究具有斗争或竞争性质现象的数学理论和方法。也是运筹学的一个重要学科。博弈论考虑游戏中的个体的预测行为和实际行为,并研究它们的优化策略。 1.2博弈论的主要特点 博弈论考虑游戏中的个体的预测行为和实际行为,并研究它们的优化策略。表面上不同的相互作用可能表现出相似的激励结构(incentive structure),所以他们是同一个游戏的特例。其中一个有名有趣的应用例子是囚徒困境悖论(Prisoner's dilemma)。 具有竞争或对抗性质的行为成为博弈行为。在这类行为中,参加斗争或竞争的各方各自具有不同的目标或利益。为了达到各自的目标和利益,各方必须考虑对手的各种可能的行动方案,并力图选取对自己最为有利或最为合理的方案。比如日常生活中的下棋,打牌等。博弈论就是研究博弈行为中斗争各方是否存在着最合理的行为方案,以及如何找到这个合理的行为方案的数学理论和方法。 1.3博弈的分类 博弈的分类根据不同的基准也有不同的分类。一般认为,博弈主要可以分为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的区别在于相互发生作用的当事人之间有没有一个具有约束力的协议,如果有,就是合作博弈,如果没有,就是非合作博弈。 从行为的时间序列性,博弈论进一步分为静态博弈、动态博弈两类:静态博弈是指在博弈中,参与人同时选择或虽非同时选择但后行动者并不知道先行动者采取了什么具体行动;动态博弈是指在博弈中,参与人的行动有先后顺序,且后行动者能够观察到先行动者所选择的行动。通俗的理解:"囚徒困境"就是同时决策的,属于静态博弈;而棋牌类游戏等决策或行动有先后次序的,属于动态博弈。 按照参与人对其他参与人的了解程度分为完全信息博弈和不完全信息博弈。完全博弈是指在博弈过程中,每一位参与人对其他参与人的特征、策略空间及收益函数有准确的信息。不完全信息博弈是指如果参与人对其他参与人的特征、策略空间及收益函数信息了解的不够准确、或者不是对所有参与人的特征、策略空间及收益函数都有准确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的博弈就是不完全信息博弈。 目前经济学家们现在所谈的博弈论一般是指非合作博弈,由于合作博弈论比非合作博弈论复杂,在理论上的成熟度远远不如非合作博弈论。非合作博弈又分为: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与上述四种博弈相对应的均衡概念为:纳什均衡(Nash equilibrium),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sub game perfect Nash equilibrium),贝叶斯纳什均衡(Bayesian Nash equilibrium),精炼贝叶斯纳什均衡(perfect Bayesian Nash equilibrium)。 博弈论还有很多分类,比如:以博弈进行的次数或者持续长短可以分为有限博弈和无限博弈;以表现形式也可以分为一般型(战略型)或者展开型等等。 1.4纳什均衡 纳什均衡的定义:在博弈G=﹛S1,…,Sn:u1,…,un﹜中,如果由各个博弈方的各一个策略组成的某个策论组合(s1*,…,sn*)中,任一博弈方i的策论si*,都是对其余博弈方

浅析价格战中的博弈论

价格战中博弈论的浅析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博弈论 班级:10物流治理(采购与供应链1班) 学号:1040407122 姓名:曾维乐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八日 价格战中的博弈论浅析 摘要:博弈论研究互动决策行为,大多数时候是研究对抗性行为,但并不是所有的对抗行为。博弈论是运筹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类型众多。本文在简要介绍了博弈论相关内容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纳什均衡。通过案例,充分运用囚徒困境、智猪博弈、反向归纳法等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在经济决策中行为人如何决定最优决策的方法。在此基础上,结合博弈论相关知识,分析解决经济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如:针对商家的价格战问题。

关键词:囚徒困境懦夫博弈安全博弈纳什均衡 一、理论介绍 1、博弈论简介 博弈论(game theory),也称对策论,它是运筹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简单讲来确实是一些个人或其他组织,面对一定的环境条件,在一定的规则下,同时或先后,一次或多次,从各自同意选择的行为或策略中进行选择并加以实施,各自取得相应结果的过程。 从上述定义中能够看出,一个完整的博弈一般由以下几个要素组成:博弈的参加者,各博弈方各自选择的全部策略或行为的集合、博弈方的得益(得益矩阵)、结果、均衡等。 1、参与人指的是博弈中选择行动以最大化自己效用的决策主体(能够是个人,也能够是团体)。 2、行动是指参与人在博弈进程中轮到自己选择时所作的某个具体决策。 3、策略是指参与人选择行动的规则,即在博弈进程中,什么情况下选择什么行动的预先安排。 4、信息指的是参与人在博弈中所明白的关于自己以及其他参与人的行动、策略及其得益函数等知识。 5、得益是参与人在博弈结束后从博弈中获得的效用,一般

用博弈论分析生活中的现象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 用博弈论分析生活现象论文

博弈论分析生活中现象 博弈论它较好地解决了对竞争等问题的可操作性分析,成为经济学中激荡人心的一个研究领域,主要是研究各相关行为主体的决策行为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假定条件下,博弈论就是分析博弈行为和博弈决策的一门科学。其实博弈现象不只现身于经济领域对于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是处处可见的,所以博弈论的思想不仅仅能够用来分析经济从而获得最大的盈利,我们也可以尝试将博弈论的思想运用到生活实践中从而获得最优的策略。 比如某一天你觉得应该是你女朋友的生日,但又不能肯定,如果是女朋友的生日的话,你可以送一束花,女朋友会特别高兴,你不送花,女朋友会埋怨你忘了她的生日如果不是女朋友的生日的话,你可以送女朋友一束花女朋友感到意外的惊喜,你不送花结果生活同往常一样。 生日非生日 买花 1 ,1 2 ,1 不买花-1,-1 0 ,0 确定今天是女朋友的生日或确定今天不是女朋友的生日,但你的最好行动都是买花。 谈到博弈论我们不得不说到囚徒困境,其内容大致为两名罪犯A 和B隔离审讯。如果两个都不招,因为证据不充分,两人都只能判1年。如果一方招了,属立功表现,功罪相抵,无罪释放;而另一方则属抗拒从严,判10年刑但如果两人都招了,则各判 5 年。结果大家都知道:两个人争先恐后地招了,结结实实地各判了5年。两个犯

人陷入的就是囚徒困境, A B 招不招 招 5 ,5 无罪释放,10 不招10,无罪释放 1 ,1 其结果就是A和B都招,判5年刑。如果两人协商后选择不招,但如果A或B其中一人招了,另一人就会判10年,而招的一人就会无罪释放,这样的诱惑足以让两名罪犯违背两人协议。而选择招。这样最有可能就是俩人都招。 人际交往中的博弈 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矛盾和相互冲突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一种博弈关系。矛盾冲突的结果也有三种情况负和游戏、零和游戏和正和游戏。“负和游戏”是一种两败俱伤的游戏故也称为双输博弈。在人与人的交往时由于相互的冲突和矛盾不能达到统一交际双方都不让步,最后使交际活动不能展开,结果是交际的双方都从中受损两败俱伤。如果是朋友,也会因不断发生“负和游戏”而逐渐疏远,夫妻间经常出现“负和”现象感情自然会受到影响。交际中之所以经常会发生“负和博弈”现象,大多是因为心胸狭窄,遇事爱使性负气,必然会出现“负和”局面。如果不使性负气,而是互相谅解,与人交往采取合作态度,便能使有矛盾和冲突的交际活动朝好的方向发展。在交际中如果遇到了和交际对象发生冲突的时候能够想着退一步海阔天高,采取一种和对方合作的态度就一定能避免交际中“负和游戏”的发生。至于“零和游戏”这种简单的“你输我赢”的思考方式往往会给人们带来更大的麻烦。其实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双方的关系并不是简单

生活中的博弈论感悟

生活中的博弈论感悟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生活中的博弈论》学习感悟 第一讲初试博弈论 生活中的资源是有限和稀缺的,于是就产生了竞争,这种竞争就需要一种形式把大家聚在一起,这种形式就是博弈。博弈论是在力图在最简单的假设下得到最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其伟大在于对后世的引导和激发作用。博弈论不仅从古代就散发着智慧,还体现在我们生活中的种种小事中,如双方互拨打电话,放弃球赛陪女友逛街等。博弈论是建立在博弈双方或者多方都属于理性人的基础上,通过对自己以及博弈对手状况的了解、博弈环境的要求及变化等诸多因素,博弈者做出对自己最有利最保险的决策和行动,从而使得自己能达到获利或者获胜的目的。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博弈高手,但人的决策又具有有限理性,因此博弈论也不是万能的。 第二讲纳什均衡 在某一策略组合中,所有的参与者面临这样一种情况,当其他人不改变策略时,他此时的策略是最好的。也就是说,此时如果他改变策略他的支付将会降低。在纳什均衡点上,每一个理性的参与者都不会有单独改变策略的冲动。从“纳什均衡”中我们还可以悟出一条真理:合作是有利的“利己策略”。但它必须符合以下黄金律:按照你愿意别人对你的方式来对别人,但只有他们也按同样方式行事才行。也就是中国人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前提是人所不欲,勿施于我。 第三讲囚徒困境 囚徒困境博弈反映个人最佳选择并非团体最佳选择。用囚徒困境博弈对两个势均力敌的竞争对手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合作是可以实现双赢的。如:两个公司互相竞争,二公司的广告互相影响,即一公司的广告较被顾客接受则会夺取对方的部分收入。但若二者同时期发出质量类似的广告,收入增加很少但成本增加。但若不提高广告质量,生意又会被对方夺走。此二公司可以有二选择:互相达成协议,减少广告的开支。(合作)增加

价格战的原因_与对策_研究

2__价格战的原因与对策研究

摘要:在近年来我国商品市场价格战的连绵不断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和原因,因而企业在价格战面前需要采取相应的策略。本文对价格战的原因进行了论述,阐明了价格战的后果,归纳了应对价格战的措施。近年来中国商品市场上价格战在各行各业频繁发生,于是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价格协定、价格联盟,甚至采取各种手段促使国家政府出面阻止价格战。然而,所有这一切都未能使战火熄灭,反而越烧越旺,从彩电到VCD、钢材、建材、微波炉、冰箱、洗衣机、计算机,再到空调、服装等等,几乎无一幸免。为什么中国的价格战会持续进行,且会如此剧烈?其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作为企业,该怎么面对各种各样的价格战? 本文通过研究价格战的原因与对策的问题,分别对当前我国价格战频发的原因、价格战利弊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价格战的对策分析,希望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价格战;利弊;对策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China's commodities market price case of continuous has its special historical background and reasons, and thus enterprise in front of the need to take corresponding price war strateg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ason of price war, expounds the consequences of a price war are summarized, and the measures to deal with price war. In recent years Chinese market price war in all walks of frequent, so appeared various price agreement, price alliance, and even take various measures to national government stop price war. However, all this failed to make war to put out, but the hotter the fire, from color TV to VCD, steel, building materials, microwave oven, refrigerators, washing machines, computer, and then to air conditioning, clothing, etc., almost none escape by luck. Why are China's price war will continue to be so severe and? What is deep reason? As the enterprise, how to face all kinds of price war? This article through studies the reason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price war, to the current price war in China were frequent reason, the price war disadvantages are analyzed, and the countermeasure analysis of price war, hope for related area of research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 朗读 显示对应的拉丁字符的拼音 Key words: The price war;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countermeasures

博弈论在生活中的体现

博弈论在生活中的体现 当我们面临纷杂的社会生活,面临着诸多的选择,我们都不可避免的要卷入到一场场“博弈之战”中去,无论你愿不愿意,都无法逃避。在学习了选修课的“博弈论”基础的知识后,竟然会很容易的发现,博弈如同空气般,围绕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用一句俗话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或许你很难想象,自己一天24小时,甚至包括睡觉的时间在内,你都无法逃避博弈这个问题。生活中的大小事怎么个博弈法,下面的内容将娓娓道来。而说到睡觉,难道也有博弈在作祟?当然!一定程度上,你大脑有意识无意识地选择做不做梦,这可能就是一个混沌的博弈问题了。 大到美日贸易战,小到今天早上你突然生病,都有博弈在其中。可能有人会疑问,贸易争端用博弈论来分析是可以的,但对自己生病也可以用博弈论来理解就有点不可思议,因为自己就一个人,和谁进行游戏?实际上,并非只有一个人,还有一个叫做“自然”(Nature)的参与者。“自然”可以理解为无所不能的上帝,上帝现在有两种策略,让人生病或不生病。人一旦生病,就不得不根据生病的信息判断上帝的策略,然后采取对应的策略。上帝采取让人生病的策略,人就采取吃药的策略来对付;上帝采取不让人生病的策略,人就采取不予理睬的策略。这正是一场人和上帝进行博弈的游戏。 博弈论是研究理性的经济个体在相互交往中战略选择问题的理论。博弈分析的关键步骤是找出再别人选择既定的情况下自己的最优反应战略。依据新古典经济学,我们把一个参与的最优反应定义为,在其他参与者已经选定战略,或者可以预计到他们将选何种战略时,能够给该参与者带来最大的收益的战略。博弈论说法是科学的比喻,很多不被看作是博弈的行为,如竞争,战争和竞选等,都可以作为博弈来处理和分析。通过老师的介绍我了解了很多新的概念,如博弈论中的纳什均衡理论。为了更好的了解和理解均衡论。我看也由纪实改编成剧本的纳什本人的电影《美丽的心灵》。在短短的两个多小时的影片中我看到人类心灵真正的美丽,以

博弈论案例分析

(1)失火了,你往哪个门跑 失火了,你往哪个门跑——这就是博弈论 一天晚上,你参加一个派对,屋里有很多人,你玩得很开心。这时候,屋里突然失火,火势很大,无法扑灭。此时你想逃生。你的面前有两个门,左门和右门,你必须在它们之间选择。但问题是,其他人也要争抢这两个门出逃。如果你选择的门是很多人选择的,那么你将因人多拥挤、冲不出去而烧死;相反,如果你选择的是较少人选择的,那么你将逃生。这里我们不考虑道德因素,你将如何选择?这就是博弈论! 你的选择必须考虑其他人的选择,而其他人的选择也考虑你的选择。你的结果——博弈论称之为支付,不仅取决于你的行动选择——博弈论称之为策略选择,同时取决于他人的策略选择。你和这群人构成一个博弈(game)。 上述博弈是一个叫张翼成的中国人在1997年提出的一个博弈论模型,被称之为少数者博弈或少数派博弈(Minority Game)。当然,原来的博弈形式不是这么简单,这里我把它简化了,我们在第三部分论述归纳推理时还要谈这个博弈模型。现在很多学者在研究这个问题。 生活中博弈的案例很多,你会见到很多例子。只要涉及到人群的互动,就有博弈。 什么叫博弈?博弈的英文为game,我们一般将它翻译成“游戏”。而在西方,game的意义不同于汉语中的游戏。在英语中,game即是

人们遵循一定规则下的活动,进行活动的人的目的是使自己“赢”。奥林匹克运动会叫Olympic Games。在英文中,game有竞赛的意思,进行game的人是很认真的,不同于汉语中游戏的概念。在汉语中,游戏有儿戏的味道。因此将关于game的理论,即game theory翻译成博弈论或者对策论,是恰当的。本书下面统称game theory为博弈论。 博弈论的出现只有50多年的历史。博弈论的开创者为诺意曼与摩根斯坦,他们1944年出版了《博弈论与经济行为》。诺意曼是着名的数学家,他同时对计算机的发明作出了巨大贡献,他去世时博弈论还未对经济学产生广泛影响,否则经济学的诺贝尔奖肯定有他的名字,因为诺贝尔奖有规定,只颁发给在世的学者。谈到博弈论,不能忽略博弈论天才纳什(John Nash)。纳什的开创性论文《n人博弈的均衡点》(1950)、《非合作博弈》(1951)等等,给出了纳什均衡的概念和均衡存在定理。今天博弈论已发展成一个较完善的学科。 博弈论对于社会科学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正成为社会科学研究范式中的一种核心工具,以至于我们可称博弈论是“社会科学的数学”,或者说是关于社会的数学。从理论上讲,博弈论是研究理性的行动者(agents)相互作用的形式理论,而实际上它正深入到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等,被各门社会科学所应用。甚至有学者声称要用博弈论重新改写经济学。1994年经济学诺贝尔奖颁发给三位博弈论专家:纳什、塞尔屯、哈桑尼(),而像1985年获得诺贝尔奖的公共选择学派的领导者布坎南,1995年获得诺贝尔奖的理性主义学派的领袖卢

用博弈论的眼光来看日常生活中的事例

经 济 博 弈 论 作 业 —日常生活中有趣的小博弈 学院:经济学院 班级:09经济一班 姓名:朱广艳 学号:127生活中的小游戏——博弈无处不在

日常生活中的一切,均可从博弈中得到解释,大到即将进行的美国总统大选,小到宿舍提水事件。因为生活的本质,就是在进行一场游戏。博弈论的知识不仅能在学术界中光彩夺目,在其他领域例也得到充分地利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凭借博弈论的思想来分析进而解决问题。博弈论是研究理性的行动者相互作用的形式理论,然而在生活中更多的游戏不仅仅是单人博弈,也是双人或多人的博弈。比如:商场谈判、政治斗争、恋爱结婚……都是这类博弈。以下例子就说明了这个问题。 情侣博弈: 某一天我觉得可能是女朋友的生日,但又不能肯定:如果是女朋友的生日的话,①我可以送一束花,女朋友会特别高兴,我的效用增加5个单位,②我不送花,但女朋友会埋怨你忘了她的生日,我的效用降低2个单位;如果不是女朋友的生日的话,①我可以送女朋友一束花,女朋友感到意外的惊喜,我的效用增加3个单位,②我不送花,结果生活同往常一样,可视为我的效用增加0单位。在这个博弈里,可以看到,“自然”可以有两种策略:确定今天是女朋友的生日或确定今天不是女朋友的生日,但不论“自然”采取何种策略,我的最好行动都是买花。买花是我的占优战略。博弈距阵如下(自然的得益皆为0): 自然 小偷和保安: 犯罪和防止犯罪是小偷和保安之间进行博弈的一场游戏。保安可以加强巡逻,或者休息。小偷可以采取作案、不作案两种策略。如果小偷知道保安休息, 他的最佳选择就是作案;如果保安加强巡逻,他最好还是不作案。对于保安,

如果他知道小偷想作案,他的最佳选择是加强巡逻,如果小偷采取不作案,自己最好去休息。当然,小偷和保安都不可能完全知晓对方将采取的行动,因此他们都将估计对方采取某种行动的概率,从而决定自己要采取的行动。结果是,他们将以一定的概率随机地采取行动,这叫“混合策略”。(假定小偷在保安休息时一定作案成功,在保安巡逻时作案一定会被抓住)如下图表示: 小偷 此矩阵可以表示,保安巡逻,小偷不作案,双方都没有收益也没有损失;保安巡逻,小偷作案,保安因抓到小偷受到上级领导的表彰,得到效用2单位,小偷被判刑丧失效用2单位;保安休息,小偷不作案,保安休息的很愉快得到效用2单位,小偷没有收益也没有损失;保安休息,小偷作案,保安因失职被处分而丧失效用1单位,小偷犯罪成功获得效用1单位。这个博弈是没有纳什均衡的。 电信价格: 根据我国电信业的实际情况,可以构造电信业价格战的博弈模型。假设次博弈参加者为电信运营商A与B,他们在电信某一领域展开竞争,一开始价格都为P0。A是中国电信老牌企业,实力雄厚,占据了绝大多数的市场份额,B中国联通则是刚刚成立不久,翅膀还没长硬,是政府为了打破垄断鼓励竞争而筹建起来的。正因为B是政府扶植起来鼓励竞争的,说以B得到了政府的一些优惠,其中就有B的接个可以比P0低5%。这一举动,还不会对A产生多大的影响,因为A的根基实在是太牢固了。在这样的市场分配下,A、B可以达到平衡,但是有一B在价格方面的优势,市场份额逐步壮大,到了一定程度,对A造成影响。 这时候A该怎么做?不妨假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