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后牙邻颌面洞的临床治疗体会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2
美学复合树脂分层堆塑技术修复前牙缺损临床观察美学复合树脂分层堆塑技术是以树脂材料为基础,通过分层堆积修复牙齿缺损的一种方法。
其优势在于:首先,该技术可以实现对缺损牙齿进行个性化修复。
根据患者的牙齿情况和个人需求,修复前牙缺损的形状、颜色和大小可以根据患者的要求进行调整,使修复后的牙齿看起来与周围的牙齿一致。
其次,美学复合树脂分层堆塑技术具有很好的附着力。
与传统的金属陶瓷修复相比,复合树脂的附着力更好,可以更牢固地与牙齿结合在一起,从而减少了修复物脱落的风险。
另外,美学复合树脂分层堆塑技术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
复合树脂材料与口腔组织相容性好,不会引起过敏反应或其他不良反应,从而减少了对患者的伤害和不适。
为了验证美学复合树脂分层堆塑技术修复前牙缺损的效果,我们选择了一例患有前牙缺损的患者进行了实验。
该患者是一名30岁的女性,右上侧第一切牙存在龋病,导致牙齿有一定缺损。
在治疗前,我们对患者进行了口腔检查和影像学分析,以确定修复方案。
患者也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治疗开始前,我们首先进行了局部麻醉,并清洁了牙齿表面。
接下来,我们进行了防护措施,将邻近的牙齿和软组织进行遮盖和保护。
然后,我们开始进行色调和选材。
根据患者的牙齿颜色和形状,我们选择了合适的复合树脂材料。
在选择合适的颜色后,我们开始进行分层堆塑。
首先,我们使用透明层树脂材料进行底层修复。
然后,我们逐渐进行颜色的调整,从而使修复后的牙齿看起来更加自然。
最后,我们进行光固化和整形以获得理想的形状和光泽。
治疗结束后,我们对患者进行了随访观察。
1个月后,我们对修复后的牙齿进行了评估。
结果显示,修复后的牙齿形状、颜色和大小与周围的牙齿很好地匹配,并且修复物表面平滑光滑。
患者也表示对修复结果非常满意。
本次实验通过对美学复合树脂分层堆塑技术的临床观察,验证了该技术在修复前牙缺损方面的有效性和优势。
美学复合树脂分层堆塑技术可以实现个性化修复,具有良好的附着力和生物相容性。
3M-Z350和3M-P90两种复合树脂修复Ⅱ类洞的疗效分析张蕾;银星;徐永军
【期刊名称】《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4(000)0S1
【摘要】目的:评价两种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后牙邻面和邻牙合面洞(Ⅱ类洞)的效果。
方法:1a后观察119例采用3M-Z350纳米树脂与118例采用3M-P90复合树脂修复Ⅱ类洞的疗效比较。
结果:3M-Z350组变色牙数明显少于3M-P90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M-P90组充填体脱落率明显低于3M-Z350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种树脂在后牙修复中的继发龋率和完好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3MP90复合树脂适用于后牙充填,而3M-Z350纳米树脂适用于前牙美容修复。
【总页数】3页(P82-84)
【作者】张蕾;银星;徐永军
【作者单位】呼和浩特市口腔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83.1
【相关文献】
1.两种复合树脂修复后牙邻面洞的临床疗效观察 [J], 黄玮;汤国瑶;张强
2.单纯复合树脂与复合树脂夹层技术修复前牙Ⅲ、Ⅳ类洞的临床比较 [J], 卢越
3.Ⅴ类洞两种修复材料疗效分析(附102例报告) [J], 苏云福
4.CAD/CAM全瓷嵌体与复合树脂嵌体修复后牙Ⅱ类洞的疗效分析 [J], 王刚
5.两种复合树脂材料修复后牙I类洞的临床评估 [J], 叶韵瑶;夏颂欣;林正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复合树脂直接粘接牙体修复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楚小玉一、复合树脂直接粘接技术复合树脂直接粘接(又称粘结)牙体修复技术,是指口腔科临床使用复合树脂材料、通过粘接结合的方式修复牙体缺损的方法,已广泛应用于龋病及各种原因导致的牙体硬组织缺损修复。
二、树脂粘接机理(一)牙釉质的结构牙釉质天然表面是光滑的,表层下的釉质由一系列平行排列的釉柱组成。
成熟牙釉质的矿化程度很高,无机成分的质量约占 95% ,体积约占 86% 。
无论釉质的深度和位置,组成与结构基本都相同。
牙釉质的高矿化低水分特征有利于粘接剂的渗入 , 釉质的粘接相对容易。
(二)牙本质的结构牙本质的组成结构与釉质明显不同 , 牙本质富含水分和有机物。
水分的体积比达到约20% ,有机物的体积约占 30% ,这两者之和与无机物的体积大致都是 50% 。
牙本质里边有无数个牙本质小管,从牙髓放散状伸出,贯穿到整个牙本质,使牙本质具有很高的通透性。
牙本质小管内的液体由于牙髓持续的压力不断向牙本质的表面渗出,使牙本质内部形成湿润的环境。
这种高湿的环境不利于粘接,因水能通过水解作用有效竞争硬组织位上的所有粘接位点。
因此对于牙本质的粘接要比釉质粘接困难得多。
综上所述,牙釉质粘接较容易,牙本质较困难。
三、牙釉质粘接(一)牙釉质粘接机制Buonocore 于 1955 年提出牙釉质粘接,利用酸蚀在牙釉质表层产生了 5 ~ 50μm 深的微孔层,在牙釉质表面形成蜂窝状结构。
低黏度的粘接剂渗入到蜂窝结构中,聚合形成树脂突。
树脂突与脱矿釉质形成互相交错存在的混合层,又称树脂化釉质层,从而达到机械锁合性粘接,获得微机械固位,粘接强度可达 20MPa 以上。
(二)牙釉质粘接剂牙釉质粘接剂一般是由酸蚀剂和粘接树脂组成的。
常用的酸蚀剂大多是 15% ~ 40% 的正磷酸;粘接树脂大多是不含或含少量填料的低粘度树脂。
四、牙本质粘接机制及其发展(一)第一代1956 年, Buonocore 受到釉质粘接的启发,酸蚀牙本质,得到微机械固位力,但是粘接强度很低( 2 ~ 3MPa ),最终以失败告终。
复合树脂充填后牙敏感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任倩丽
【期刊名称】《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年(卷),期】2015(000)005
【摘要】目的:探讨复合树脂充填术后敏感的防范对策。
方法选择80颗面发生深龋的患牙。
其中前牙40颗,磨牙40颗,预备洞形,氢氧化钙垫底后,复合树脂充填。
充填后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定期复诊观察患牙充填后的是否出现敏感情况。
并对复合树脂充填术后出现牙敏感的常见原因进行分析。
结果针对树脂充填容易造成术后牙敏感的原因进行总结并列出解决方案。
结论在临床实践中正确的选择适应证,严格操作步骤,合理地选择材料,恰当处理出现的问题,是降低或避免复合树脂充填术后敏感发生的关键。
【总页数】2页(P28-29)
【作者】任倩丽
【作者单位】河南省南阳市口腔医院,河南南阳 47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83
【相关文献】
1.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后牙邻牙合面洞脱落原因的临床分析 [J], 刘淑珍;刘铁玉
2.自酸蚀粘接剂后牙复合树脂充填术后敏感性的临床研究 [J], 姬爱平;路文阁;高学军
3.复合树脂充填修复后牙牙髓反应及其原因分析 [J], 孙光;陈天云
4.复合树脂充填术后敏感问题原因分析与对策 [J], 周华彬;鄢少君;徐志超
5.复合树脂充填修复后牙髓反应的原因分析 [J], 刘爱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收稿日期:作者简介:2020-09-20侯振伟(1976-)男,河北赵县人,硕士,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龋病、牙周病学、口腔种植学。
牙齿充填修复中光固化复合树脂的应用侯振伟,何 洋,张风华(河北省石家庄市人民医院口腔科,石家庄 050000)摘 要:龋齿、牙断裂、楔状缺损等都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口腔问题,当牙齿出现缺损时会对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需要采取一定的治疗手段对牙齿进行修复治疗,对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新型牙齿修复材料的出现,绝大多数口腔问题都可以得到有效治疗,文章对光固化复合树脂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研究了牙齿修复治疗中光固化复合树脂的应用情况,经过观察80组临床患者的治疗状况,最后发现使用光固化复合树脂进行牙齿修复治疗,其治疗的成功率和美观度都效果明显,治疗后期的并发症发生率也很低,说明光固化复合树脂材料可以在牙体修复领域中进一步推广,其应用前景十分可观。
关键词:牙齿修复;光固化复合树脂;牙科修复材料;无机填料中图分类号:R78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922(2021)05-0023-04Application of Light-curing Composite Resin in Tooth Fillingand RepairHou Zhenwei, He Yang, Zhang Fenghua(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 Shijiazhuang Peoples Hospital, Shijiazhuang 050000, China )Abstract :Dental caries, tooth fracture, wedge-shaped defect is a very common clinical oral health problems, when teeth are damaged, they will affect people ’s daily life to a certain extent, so you need to take a certain treatment to repair treatment of teeth, with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medical technology and the emergence of new tooth restoration materials, most oral problems can be effectively treated. The paper gives a detailed introduction to the light-curing com-posite resin, and studies the application of light-curing composite resin in tooth restoration treatment, through observa-tion of 80 groups of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clinical situation, finally found teeth with light-cured composite resin restoration treatment, The success rate and aesthetic effect of the treatment are obvious, and the complication rate at the later stage of treatment is very low, indicating that the photocuring composite resin material can be further promoted in the field of dental prosthesis, and its application prospect is very promising. Key words :dental restoration; light-cured composite resin; dental restorative materials; inorganic filler当牙齿由于龋齿等疾病出现缺损时,会严重影响正常的要和功能,同时也会对人体牙齿美观要成损伤。
流动树脂衬垫对树脂充填二类洞临床效果影响目的探讨流动树脂衬垫在树脂充填后牙二类洞中的作用。
方法选择65例口内同时存在两颗后牙需要二类洞修复的患者,采用自身对照研究,分为A、B两组各65例修复体,A组直接树脂充填,B组流动树脂对邻面龈壁进行洞衬后再树脂充填。
6个月、1年、2年进行临床随访。
结果2年随访每组各有3名患者失访;5例修复体失败(A组3例,B组2例),失败率A组为4.8%(3/62),B组为3.2%(2/62),两组的临床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复合树脂修复后牙二类洞可以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流动树脂进行邻面龈壁的洞衬没有明显提高修复效果。
标签:二类洞;流动树脂;树脂随着牙科材料的不断革新,复合树脂逐渐成为后牙二类洞充填治疗的首选[1]。
复合树脂通过黏结技术和牙釉质、牙本质达到很好的粘接强度,故对洞型要求少,可以更多地保留牙体组织;同时复合树脂具有较高的强度、耐磨性,以及较小体积收缩,可以获得稳定持久的修复效果。
但复合树脂充填仍存在因体积收缩引起术后敏感,边缘变色,继发龋等问题。
曾有许多学者[2-3]提出各种充填方法以期减少树脂充填的体积收缩,包括三明治法和流动树脂衬垫等。
本次临床实验通过患者自身对照,探讨流动树脂衬垫对后牙二类洞复合树脂充填效果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9年6~12月于杭州口腔医院就诊,通过临床检查口腔内存在两颗后牙需要二类洞充填治疗的患者65例,男35例,女30例,年龄18~60岁。
65例共130颗患牙,其中58颗为磨牙,72颗为前磨牙。
在征得患者知情同意后进行临床研究观察,因每例患者的2颗牙情况基本相同,本研究采用类似自身对照法,将两颗牙随机分别纳入A组(n = 65)和B组(n = 65)。
1.2 设备和材料1.2.1 充填材料Filtek Z350XT流体树脂(3M公司,美国),Filtek Z350纳米树脂(3M公司,美国)。
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后牙邻颌面洞的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总结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后牙邻颌面洞的临床治疗经验。
方法门诊随机抽取所需治疗患牙160颗,采用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后牙邻颌面洞,观察其临床疗效。
结果160颗患牙中,156颗治愈,治愈率97.5%,3颗好转,占1.9%,1颗治疗失败,占0.6%。
结论采用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后牙邻颌面洞疗效满意。
标签: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后牙邻颌面洞
随着人们对美观要求的不断提高和环保意识的加强,复合树脂修复患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复合树脂粘接修复术是借助牙体表面处理技术和粘接技术使复合树脂与牙体硬组织牢固结合,修复牙体缺损的一种临床常用技术。
光固化是临床直接修复的最主要固化形式。
我科采用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后牙邻颌面洞,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临床病例130例,共160颗患牙。
其中男90颗,女70颗,第一磨牙40颗,第二磨牙50颗,第一前磨牙30颗,第二前磨牙40颗。
诊断为邻颌面龋齿,无自发痛,部分患牙有冷热刺激痛,无穿髓,叩(-),探(-),X线片示根尖区无密度减低区。
1.2材料光固化纳米复合树脂(而至陶齿工业株式会社),氢氧化钙,羧酸锌水门汀。
1.3方法①患牙常规去腐,牙体预备。
洞缘及洞内的点线角比银汞合金充填洞形更为圆钝,以利较粘稠的复合树脂填入压实,颌面的洞面角不制备洞缘斜面。
颊舌壁略内倾,窝洞的颊舌径较宽时,可在颊轴线角及舌轴线角处制作固位沟。
龈壁有足够的釉质时可制备短斜面,龈壁接近釉牙骨质界时应与牙长轴垂直而不作斜面;②比色;③清洗窝洞、隔湿;④护髓与垫底。
深龋洞用氢氧化钙护髓,羧酸锌水门汀垫底;⑤粘接面的处理。
包括酸蚀,冲洗,吹干牙面,涂布粘接剂,涂布前用成形片与邻牙隔离,以免发生粘连,约0.2mm厚,光照20s;⑥充填复合树脂。
用不锈钢成形片固定患牙,楔子楔入,分层充填树脂。
首先充填邻面洞,在充填至接触区以下约0.5~1mm时,暂停充填,光照40s使树脂固化,然后拔出楔子,横向拉出成形片,在原树脂层面上继续充填颌面及邻面复合树脂,恢复与邻牙接触区,观察接触关系满意后,继续光照40s固化复合树脂;⑦修整外形,注意去除邻面充填物的悬突,调整咬合;⑧打磨抛光。
1.4疗效评价治疗后6个月~1年复查,通过X线片及临床检查,疗效评价标准如下:①治愈:患者无自觉症状,无叩痛,不松动,牙龈无肿胀,接触区外形美观,密合,无食物嵌塞,咀嚼功能良好,X线片示根尖区及牙周膜无异常;
②好转:患者无自觉症状,无叩痛,牙龈无肿胀,稍有食物嵌塞,X线片示根尖区及牙周膜无异常;③失败:充填物脱落,食物嵌塞,患牙有冷热刺激痛,咀嚼
功能欠佳。
2 結果
160颗患牙中,156颗治愈,治愈率97.5%,3颗好转,占1.9%,1颗治疗失败,占0.6%。
3 讨论
如何最大限度保留正常牙体组织、缩短疗程、降低诊疗费用,而不影响功能和美观的需求,是现代口腔医生不懈地追求[1]。
光固化复合树脂最突出的优点是美观、力学性能和耐磨性均较玻璃离子好,通过酸蚀粘接技术与釉质形成微机械固位[2]。
应用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后牙邻颌面洞,可以更多地保留健康牙体组织,减少了充填体与牙体组织之间的微渗漏,有效防止继发龋的发生,减少了牙齿破裂的危险性,满足了人们的美观要求,医生有成就感。
但是,如何恢复接触区,防止食物嵌塞,提高咀嚼效率是临床上必须注意的一个问题。
常规操作是充填复合树脂前,后牙用不锈钢成形片,成形片夹固定患牙,因后牙复合树脂修复不能像银汞合金充填那样在取下成形片后可加压来恢复接触点,所以,楔子会稍用力楔入,使患牙与邻牙分开,在取下成形片后靠相邻牙齿的回弹来消除成形片的厚度,恢复接触点[3]。
笔者观察,在患牙与邻牙接触区完全脱离时,上述操作后,由于楔子楔入力量不易控制,有时会导致复合树脂固化后患牙与邻牙接触区少许分离,引起食物嵌塞,或者是患牙与邻牙接触区过紧,患牙出现胀痛感。
笔者在临床操作中,首先充填邻面洞,在充填至接触区以下约0.5~1mm时,暂停充填,光照40s使树脂固化,拔出楔子,横向拉出成形片,然后在原树脂层面上继续充填颌面及邻面复合树脂,恢复与邻牙接触区。
这样,既避免了龈下悬突形成,又由于邻牙未涂布粘接剂,会使复合树脂不会与邻牙粘接,从而患牙与邻牙自然接触,使接触区恢复良好,防止食物嵌塞及充填术后胀痛,改善咀嚼功能。
参考文献:
[1]王东杰,吴兵,陈晓红. 光固化复合树脂前牙微创美学修复的临床体会[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4,41(2):137.
[2]陈平.3种方法修复深度楔状缺损的临床观察[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2,39(2):158.
[3]王嘉德,高学军.牙体牙髓病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6: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