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数学二轮专题复习 三角形

中考数学二轮专题复习 三角形

中考数学二轮专题复习 三角形
中考数学二轮专题复习 三角形

2013-2014学年度数学中考二轮复习专题卷-三角形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1、(2013年四川南充3分)下列图形中,∠2>∠1的是【】

A.B.C.则D.

2、如图,在△ABC中,∠B=∠C,AB=5,则AC的长为【】

A.2 B.3 C.4 D.5

3、下列每组数分别表示三根木棒的长度,将它们首尾连接后,能摆成三角形的一组是A.1,2,6 B.2,2,4 C.1,2,3 D.2,3,4

4、四边形的内角和的度数为

A.180°B.270°C.360°D.540°

5、下列各组线段的长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2cm,3cm,4cm B.2cm,3cm,5cm

C.2cm,5cm,10cm D.8cm,4cm,4cm

6、如图,含30°角的直角三角尺DEF放置在△ABC上,30°角的顶点D在边AB上,DE⊥AB.若∠B为锐角,BC∥DF,则∠B的大小为

A.30° B.45°C.60° D.75°

7、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80°,则它顶角的度数是

A.80°B.80°或20°C.80°或50°D.20°

8、在△ABC中,∠BAC=90°,AB=3,AC=4.AD平分∠BAC交BC于D,则BD的长为

A.B.C.D.

9、(2013年四川资阳3分)一个正多边形的每个外角都等于36°,那么它是【】A.正六边形B.正八边形C.正十边形D.正十二边形

10、(2013年四川南充3分)如图,△ABC中,AB=AC,∠B=70°,则∠A的度数是【】

A.70°B.55° C.50°D.40°

11、(2013年广东梅州3分)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小于其外角和,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A.3 B.4 C.5 D.6

12、已知△ABC的各边长度分别为3cm,4cm,5cm,则连结各边中点的三角形的周长为

A.2cm B.7cm C.5cm D.6cm

13、如图,在△ABC中,点D,E分别是AB,AC的中点,∠A=50°,∠ADE=60°,则∠C的度数为

A.50°B.60°C.70°D.80°

14、如图,△ABC的周长为26,点D,E都在边BC上,∠ABC的平分线垂直于AE,垂足为Q,∠ACB的平分线垂直于AD,垂足为P,若BC=10,则PQ的长为

A.B.C.3 D.4

15、如图,△ABC中,AB=AC=10,BC=8,AD平分∠BAC交BC于点D,点E为AC的中点,连接DE,则△CDE的周长为

A.20 B.18 C.14 D.13

16、如图,Rt△ABC中,∠ACB=90°,∠ABC=60°,BC=2cm,D为BC的中点,若动点E以1cm/s的速度从A点出发,沿着A→B→A的方向运动,设E点的运动时间为t秒(0≤t<6),连接DE,当△BDE是直角三角形时,t的值为

A.2 B.2.5或3.5 C.3.5或4.5 D.2或3.5或4.5

17、如图所示,点E是矩形ABCD的边AD延长线上的一点,且AD=DE,连结BE交CD于点O,连结AO,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AOB≌△BOC B.△BOC≌△EOD C.△AOD≌△EOD D.△AOD≌△BOC

18、如图,已知直线a∥b,且a与b之间的距离为4,点A到直线a的距离为2,点B到直线b的距离为3,AB=.试在直线a上找一点M,在直线b上找一点N,满足MN⊥a且AM+MN+NB的长度和最短,则此时AM+NB=

A.6 B.8 C.10 D.12

19、(2013年四川资阳3分)如图,点E在正方形ABCD内,满足∠AEB=90°,AE=6,BE=8,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A.48 B.60 C.76 D.80

20、(2013年四川攀枝花3分)如图,在△ABC中,∠CAB=75°,在同一平面内,将△ABC 绕点A旋转到△AB′C′的位置,使得CC′∥AB,则∠BAB′=【】

A.30°B.35°C.40°D.50°

二、填空题()

21、一个六边形的内角和是.

22、如图,某山坡的坡面AB=200米,坡角∠BAC=30°,则该山坡的高BC的长为米。

23、如图,在边长为9的正三角形ABC中,BD=3,∠ADE=60°,则AE的长为.

24、如图,已知∠C=∠D,∠ABC=∠BAD,AC与BD相交于点O,请写出图中一组相等的线段.

25、如图,在Rt△ABC中,∠A=Rt∠,∠ABC的平分线BD交AC于点D,AD=3,BC=10,则△BDC 的面积是。

26、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450,直线l与边AB、AD分别相交于点M、N。则∠1 +∠2 =。

27、如图,已知BC=EC,∠BCE=∠ACD,要使△ABC≌△DEC,则应添加的一个条件为.(答案不唯一,只需填一个)

28、将一副直角三角板如图摆放,点C在EF上,AC经过点D.已知∠A=∠EDF=90°,

AB=AC.∠E=30°,∠BCE=40°,则∠CDF=.

29、若n边形的每一个外角都等于60°,则n= .

30、如图,在Rt△ABC中,∠ACB=90°,AB的垂直平分线DE交AC于E,交BC的延长线于F,若∠F=30°,DE=1,则BE的长是.

31、如图,是两块完全一样的含角的三角板,分别记作△ABC和△A1B1C1,现将两块三角板重叠在一起,设较长直角边的中点为M,绕中点M转动上面的三角板ABC,使其直角顶点C恰好落在三角板A 1B1C1的斜边A1B1上.当∠A30°,AC10时,则此时两直角顶点C、C1的距离是.

32、如图,△ABC中,AD是中线,AE是角平分线,CF⊥AE于F,AB=5,AC=2,则DF的长为.

3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点A(2,3),在坐标轴上找一点P,使得△AOP是等腰三角形,则这样的点P共有个.

34、如图,△ABC中,AB=AC,∠BAC=54°,∠BAC的平分线与AB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O,将∠C沿EF(E在BC上,F在AC上)折叠,点C与点O恰好重合,则∠OEC为度.

35、如图,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相交于点O,正三角形OEF绕点O旋转.在旋转过程中,当AE=BF时,∠AO E的大小是.

三、计算题()

36、计算:①;②

37、计算:

38、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5,第三边长为c,化简.

四、解答题()

39、已知:如图,AD,BC相交于点O,OA=OD,AB∥CD.

求证:AB=CD.

40、如图,在△ABC中,AB=AC,D是BA延长线上的一点,点E是AC的中点。

(1)实践与操作:利用尺规按下列要求作图,并在图中标明相应字母(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①作∠DAC的平分线AM。②连接BE并延长交AM于点F。

(2)猜想与证明:试猜想AF与BC有怎样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41、如图,已知,EC=AC,∠BCE=∠DCA,∠A=∠E;

求证:BC=DC.

42、课本指出:公认的真命题称为公理,除了公理外,其他的真命题(如推论、定理等)的正确性都需要通过推理的方法证实.

(1)叙述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中的推论AAS;

(2)证明推论AAS.

要求:叙述推论用文字表达;用图形中的符号表达已知、求证,并证明,证明对各步骤要注

明依据.

43、如图,△ABC与△DCB中,AC与BD交于点E,且∠A=∠D,AB=DC.

(1)求证:△ABE≌DCE;

(2)当∠AEB=50°,求∠EBC的度数。

44、如图,与关于O点中心对称,点E、F在线段AC上,且AF=CE。

求证:FD=BE。

45、如图,已知线段AB。

(1)用尺规作图的方法作出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l(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出作法);(2)在(1)中所作的直线l上任意取两点M、N(线段AB的上方),连接AM、AN。BM、BN。求证:∠MAN=∠MBN。

46、小明在做课本“目标与评定”中的一道题:如图1,直线a,b所成的角跑到画板外面去了,你有什么办法量出这两条直线所成的角的度数?

(1)①请帮小明在图2的画板内画出你的测量方案图(简要说明画法过程);

②说出该画法依据的定理.

(2)小明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更深入的探究,想到两个操作:

①在图3的画板内,在直线a与直线b上各取一点,使这两点与直线a、b的交点构成等腰三角形(其中交点为顶角的顶点),画出该等腰三角形在画板内的部分.

②在图3的画板内,作出“直线a、b所成的跑到画板外面去的角”的平分线(在画板内的部分),只要求作出图形,并保留作图痕迹.

请你帮小明完成上面两个操作过程.(必须要有方案图,所有的线不能画到画板外,只能画在画板内)

47、用水平线和竖起线将平面分成若干个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格子,小正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以格点为顶点的多边形称为格点多边形.设格点多边形的面积为S,该多边形各边上的格点个数和为a,内部的格点个数为b,则(史称“皮克公式”).

小明认真研究了“皮克公式”,并受此启发对正三角开形网格中的类似问题进行探究:正三角形网格中每个小正三角形面积为1,小正三角形的顶点为格点,以格点为顶点的多边形称为格点多边形,下图是该正三角形格点

中的两个多边形:

则S与a、b之间的关系为S= (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48、某数学活动小组在作三角形的拓展图形,研究其性质时,经历了如下过程:

●操作发现:

在等腰△ABC中,AB=AC,分别以AB和AC为斜边,向△ABC的外侧作等腰直角三角形,如图1所示,其中DF⊥AB于点F,EG⊥AC于点G,M是BC的中点,连接MD和ME,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填序号即可)

①AF=AG=AB;②MD=ME;③整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④∠DAB=∠DMB.

●数学思考:

在任意△ABC中,分别以AB和AC为斜边,向△ABC的外侧作等腰直角三角形,如图2所示,M是BC的中点,连接MD和ME,则MD和ME具有怎样的数量和位置关系?请给出证明过程;

●类比探索:

在任意△ABC中,仍分别以AB和AC为斜边,向△ABC的内侧作等腰直角三角形,如图3所示,M是BC的中点,连接MD和ME,试判断△MED的形状.

答:.

49、已知,点P是直角三角形ABC斜边AB上一动点(不与A,B重合),分别过A,B向直线CP作垂线,垂足分别为E,F,Q为斜边AB的中点.

(1)如图1,当点P与点Q重合时,AE与BF的位置关系是,QE与QF的数量关系式;

(2)如图2,当点P在线段AB上不与点Q重合时,试判断QE与QF的数量关系,并给予证

明;

(3)如图3,当点P在线段BA(或AB)的延长线上时,此时(2)中的结论是否成立?请画出图形并给予证明.

50、如图,在Rt△ABC中,∠B=90°,AC=60cm,∠A=60°,点D从点C出发沿CA方向以4cm/秒的速度向点A匀速运动,同时点E从点A出发沿AB方向以2cm/秒的速度向点B匀速运动,当其中一个点到达终点时,另一个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点D、E运动的时间是t秒(0<t≤15).过点D作DF⊥BC于点F,连接DE,EF.

(1)求证:AE=DF;

(2)四边形AEFD能够成为菱形吗?如果能,求出相应的t值,如果不能,说明理由;(3)当t为何值时,△DEF为直角三角形?请说明理由.

试卷答案

1.【解析】根据对顶角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逐一作出判断:

A、∠1=∠2(对顶角相等),故本选项错误;

B、∠1=∠2(平行四边形对角相等),故本选项错误;

C、∠2>∠1(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和它不相邻的任何一个内角),故本选项正确;

D、如图,∵a∥b,

∴∠1=∠3。

∵∠2=∠3,

∴∠1=∠2。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C。

考点:对顶角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

2.【解析】∵∠B=∠C,AB=5,

∴AB=AC=5。

故选D。

3.【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计算两个较小的边的和,看看是否大于第三边即可:

A、1+2<6,不能组成三角形,故此选项错误;

B、2+2=4,不能组成三角形,故此选项错误;

C、1+2=3,不能组成三角形,故此选项错误;

D、2+3>4,能组成三角形,故此选项正确。

故选D。

4.【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多边形内角和定理:(n≥3且n为整数)直接计算出答案:

。故选C。

5.【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在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得

A、2cm,3cm,4cm满足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能组成三角形,故本选项正确;

B、2cm +3cm =5cm,不能组成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

C、2cm +5cm<10cm,不能够组成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

D、4cm +4cm =8cm,不能组成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A。

6.【解析】

试题分析:∵DE⊥AB,∴∠ADE=90°。

∵∠FDE=30°,∴∠ADF=90°﹣30°=60°。

∵BC∥DF,∴∠B=∠ADF=60°。

故选C。

7.【解析】

试题分析:分80°角是顶角与底角两种情况讨论:

①80°角是顶角时,三角形的顶角为80°;②80°角是底角时,顶角为180°﹣80°×2=20°。

综上所述,该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度数为80°或20°。故选B。

8.【解析】

试题分析:∵∠BAC=90°,AB=3,AC=4,∴。

∴BC边上的高=×3×4÷5=。

∵AD平分∠BAC,∴点D到AB、AC上的距离相等,设为h。

∴S△ABC=×3h+×4h=×5×,解得h=。

∴S△ABD=×3×=BD?,解得BD=。

故选A。

9.【解析】利用多边形的外角和360°,除以外角的度数,即可求得边数:360÷36=10。故选C。

考点:多边形的外角性质。

10.【解析】∵AB=AC,∴∠C=∠B=70°。

∴∠A=180°-70°-70°=40°。故选D。

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11.【解析】设边数为n,根据题意得(n﹣2)?180°<360°,解之得n<4。

∵n为正整数,且n≥3,∴n=3。故选A。

考点:多边形内角与外角,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

12.【解析】

试题分析:如图,D,E,F分别是△AB C的三边的中点,

则DE=AC,DF=BC,EF=AB。

∴△DEF的周长=DE+DF+EF=(AC+BC+AB)=6cm。故选D。

13.【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意得,∠AED=180°﹣∠A﹣∠ADE=70°,

∵点D,E分别是AB,AC的中点,∴DE是△ABC的中位线。

∴DE∥BC。∴∠C=∠AED=70°。

故选C。

14.【解析】

试题分析:∵BQ平分∠ABC,BQ⊥AE,∴△BAE是等腰三角形。

同理△CAD是等腰三角形。

∴点Q是AE中点,点P是AD中点(三线合一)。∴PQ是△ADE的中位线。

∵BE+CD=AB+AC=26﹣BC=26﹣10=16,∴DE=BE+CD﹣BC=6。

∴PQ=DE=3。故选C。

15.【解析】

试题分析:∵AB=AC,AD平分∠BAC,BC=8,

∴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得:AD⊥BC,CD=BD=BC=4。

∵点E为AC的中点,

∴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得:DE=CE=AC=5。

∴△CDE的周长=CD+DE+CE=4+5+5=14。故选C。

16.【解析】

试题分析:∵Rt△ABC中,∠ACB=90°,∠ABC=60°,BC=2cm,∴AB=2BC=4(cm)。

∵BC=2cm,D为BC的中点,动点E以1cm/s的速度从A点出发,

∴BD=BC=1(cm),BE=AB﹣AE=4﹣t(cm),

若∠DBE=90°,∵∠ABC=60°,∴∠BDE=30°。∴BE=BD=(cm)。

当A→B时,t=4﹣0.5=3.5;当B→A时,t=4+0.5=4.5。

若∠EDB=90°时,∵∠ABC=60°,∴∠BED=30°。∴BE=2BD=2(cm)。

当A→B时,∴t=4﹣2=2;当B→A时,t=4+2=6(舍去)。

综上可得:t的值为2或3.5或4.5。故选D。

17.【解析】根据矩形的性质和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找出全等三角形应用排它法求欠妥即可:∵AD=DE,DO∥AB,∴OD为△ABE的中位线。∴OD=OC。

∵在Rt△AOD和Rt△EOD中,AD=DE,OD=OD,∴△AOD≌△EOD(HL)。

∵在Rt△AOD和Rt△BOC中,AD=BC,OD=OC,∴△AOD≌△BOC(HL)。

∴△BOC≌△EOD。

综上所述,B、C、D均正确。故选A。

18.【解析】

试题分析:MN表示直线a与直线b之间的距离,是定值,只要满足AM+NB的值最小即可,如图,作点A关于直线a的对称点A′,连接A′B交直线b与点N,过点N作NM⊥直线a,连接AM,

∵A到直线a的距离为2,a与b之间的距离为4,

∴AA′=MN=4。∴四边形AA′NM是平行四边形。

∴AM+NB=A′N+NB=A′B。

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得此时AM+NB的值最小。

过点B作BE⊥AA′,交AA′于点E,

易得AE=2+4+3=9,AB=,A′E=2+3=5,

在Rt△AEB中,,

在Rt△A′EB中,。故选B。

19.【解析】由已知得△ABE为直角三角形,用勾股定理求正方形的边长AB,用S阴影部分=S正方形ABCD﹣S△ABE转换求面积:

∵∠AEB=90°,AE=6,BE=8,∴在Rt△ABE中,AB2=AE2+BE2=100。,

∴S阴影部分=S正方形ABCD﹣S△ABE=AB2﹣×AE×BE=100﹣×6×8=76。

故选C。

考点:正方形的性质,勾股定理,转换思想的应用。

20.【解析】∵△ABC绕点A旋转到△AB′C′的位置,∴AC=AC′,∠BAC=∠B′AC′。

∵CC′∥AB,∠CAB=75°,∴∠ACC′=∠CAB=75°。∴∠CAC′=180°﹣2∠ACC′=180°﹣2×75°=30°。

∵∠BAB′=∠BAC﹣∠B′AC,∠CAC′=∠B′AC′﹣∠B′AC,

∴∠BAB′=∠CAC′=30°。故选A。

考点:旋转的性质,平行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21.【解析】

试题分析:∵n边形的内角和为(n-2)×180°,∴六边形的内角和为(6-2)×180°=720°。

22.【解析】由题意得,∠BCA=90°,∠BAC=30°,AB=200米,

∴BC=AB=100米。

23.【解析】

试题分析:∵△AB C是等边三角形,∴∠B=∠C=60°,AB=BC。

∴CD=BC-BD=9-3=6,;∠BAD+∠ADB=120°。

∵∠ADE=60°,∴∠ADB+∠EDC=120°。∴∠DAB=∠EDC。

又∵∠B=∠C=60°,∴△ABD∽△DCE。

∴,即。

∴。

24.【解析】

试题分析:利用“角角边”证明△ABC和△BAD全等,再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解答即可:

∵在△ABC和△BAD中,,

∴△ABC≌△BAD(AAS)。

∴AC=BD,AD=BC。

由此还可推出:OD=OC,AO=BO等(答案不唯一)。

25.【解析】如图,过点D作DE⊥BC于点E,则

∵∠A=Rt∠,BD是∠ABC的平分线,AD=3,

∴根据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性质,得DE=3。

又∵BC=10,∴△BDC的面积是。

26.【解析】如图,∵∠A=450,∠A+∠ANM+∠AMN=1800,∴ANM+∠AMN=1800-∠A=1350。又∵∠1+∠2+∠ANM+∠AMN=3600,∴∠1+∠2=3600-1350=2250。

27.【解析】∵∠BCE=∠ACD,∴∠ACB=∠DCE。

又∵BC=EC,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若添加条件:AC=CD,则由SAS可判定△ABC≌△DEC;若添加条件:∠B=∠E,则由ASA可判定△ABC≌△DEC;若添加条件:∠A=∠D,则由AAS可判定△ABC≌△DEC。答案不唯一。

28.【解析】

试题分析:∵AB=AC,∠A=90°,∴∠ACB=∠B=45°。

∵∠EDF=90°,∠E=30°,∴∠F=90°﹣∠E=60°。

∵∠ACE=∠CDF+∠F,∠BCE=40°,

∴∠CDF=∠ACE﹣∠F=∠BCE+∠ACB﹣∠F=45°+40°﹣60°=25°。

29.【解析】

试题分析:利用多边形的外角和360°除以60°即可:n=360°÷60°=6。

30.【解析】∵∠ACB=90°,FD⊥AB,∴∠ACB=∠FDB=90°。

∵∠F=30°,∴∠A=∠F=30°(同角的余角相等)。

又AB的垂直平分线DE交AC于E,∴∠EBA=∠A=30°。

∴Rt△DBE中,BE=2DE=2。

31.【解析】

试题分析:如图,连接C′C,

∵两块三角板重叠在一起,较长直角边的中点为M,

∴M是AC、AC′的中点,AC=A′C′。

∵AC=10,∴CM=A′M=C′M=AC=5。

∵∠A=30°,∴∠A′=∠A′CM=30°。∴∠CMC′=60°。

∴△MCC′为等边三角形。∴C′C=CM=5。

32.【解析】

试题分析:如图,延长CF交AB于点G,

∵在△AFG和△AFC中,∠GAF=∠CAF,AF=AF,∠AFG=∠AFC,

∴△AFG≌△AFC(ASA)。∴AC=AG,GF=CF。

又∵点D是BC中点,∴DF是△CBG的中位线。

∴DF=BG=(AB﹣AG)=(AB﹣AC)=。

33.【解析】

试题分析:作出图形,如图,可知使得△AOP是等腰三角形的点P共有8个。

34.【解析】如图,连接OB、OC,

∵∠BAC=54°,AO为∠BAC的平分线,

∴∠BAO=∠BAC=×54°=27°。

又∵AB=AC,∴∠ABC=(180°﹣∠BAC)=(180°﹣54°)=63°。

∵DO是AB的垂直平分线,∴OA=OB。

∴∠ABO=∠BAO=27°。∴∠OBC=∠ABC﹣∠ABO=63°﹣27°=36°。

∵DO是AB的垂直平分线,AO为∠BAC的平分线,

∴点O是△ABC的外心。∴OB=OC。∴∠OCB=∠OBC=36°。

∵将∠C沿EF(E在BC上,F在AC上)折叠,点C与点O恰好重合,∴OE=CE。∴∠COE=∠OCB=36°。

在△OCE中,∠OEC=180°﹣∠COE﹣∠OCB=180°﹣36°﹣36°=108°。

35.【解析】

试题分析:连接AE,BF,

如图1,

∵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OA=OB,∠AOB=90°。

∵△OEF为等边三角形,∴OE=OF,∠EOF=60°,

∵在△OAE和△OBF中,,

∴△OAE≌△OBF(SSS)。

∴∠AOE=∠BOF=(90°﹣60°)=15°。

如图2,

∵在△AOE和△BOF中,,

∴△AOE≌△BOF(SSS),

∴∠AOE=∠BOF。∴∠DOF=∠COE。

∴∠DOF=(90°﹣60°)=15°。∴∠AOE=180°﹣15°=165°。

综上所述,∠AOE大小为15°或165°。

36.

【小题1】

【小题2】

37.

38.由三边关系定理,得3+5>c,5-3c>2.(7分)

=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三角形专题训练

三角形 一、选择题 1.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为12和5,则第三边为() A. 13 B.13或 C. 13或5 D. 15 2.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 A. 都是射线 B. 都是直线 C. 都是线段 D. 都在三角形内 3.小明用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框架如图所示,已知∠B=∠E,AB=DE,BF=EC,其中框架△ABC的质量为840克,CF的质量为106克,则整个金属框架的质量为() A. 734克 B. 946克 C. 1052克 D. 1574克 4.到△ABC的三条边距离相等的点是△ABC的是() A. 三条中线的交点, B. 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C. 三条高线的交点 D. 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5.如图,为了使一扇旧木门不变形,木工师傅在木门的背面加钉了一根木条,这样做使用的数学道理是() A.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B. 三角形的稳定性 C.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D. 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6.如图,△ABC内有一点D,且DA=DB=DC,若∠DAB=20°,∠DAC=30°,则∠BDC的大小是( )

A. 100° B. 80° C. 70° D. 50° 7.若一个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小于与它相邻的内角,则这个三角形是( ) A. 直角三角形 B. 锐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无法确定 8.已知在△ABC和△DEF中,∠A=∠D=90°,则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ABC和△DEF全等的是( ) A. AB=DE,AC=DF- B. AC=EF,BC=DF - C. AB=DE,BC=EF- D. ∠C=∠F,AC=DF 9.若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80°,则它的一个底角度数为() A. 20° B. 50° C. 80° D. 100° 10.如图,点M是边长为4cm的正方形的边AB的中点,点P是正方形边上的动点,从点M出发沿着逆时针方向在正方形的边上以每秒1cm的速度运动,则当点P逆时针旋转一周时,随着运动时间的增加,△DMP面积达到5cm2的时刻的个数是() A. 5 B. 4 C. 3 D. 2 二、填空题 11.在△ABC中,已知∠A=30°,∠B=70°,则∠C的度数是________。 12.将一副三角板如图叠放,则图中∠α的度数为________. 13.如图,点P为△ABC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PD⊥AB,PE⊥BC,PF⊥AC,则PD____________PF.

中考数学第二轮复习专题个专题

2018年中考数学第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一选择题解题方法 一、中考专题诠释 选择题是各地中考必考题型之一,2017年各地命题设置上,选择题的数目稳定在8~14题,这说明选择题有它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选择题具有题目小巧,答案简明;适应性强,解法灵活;概念性强、知识覆盖面宽等特征,它有利于考核学生的基础知识,有利于强化分析判断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二、解题策略与解法精讲 选择题解题的基本原则是:充分利用选择题的特点,小题小做,小题巧做,切忌小题大做. 解选择题的基本思想是既要看到各类常规题的解题思想,但更应看到选择题的特殊性,数学选择题的四个选择支中有且仅有一个是正确的,又不要求写出解题过程. 因而,在解答时应该突出一个“选”字,尽量减少书写解题过程,要充分利用题干和选择支两方面提供的信息,依据题目的具体特点,灵活、巧妙、快速地选择解法,以便快速智取,这是解选择题的基本策略. 具体求解时,一是从题干出发考虑,探求结果;二是题干和选择支联合考虑或从选择支出发探求是否满足题干条件. 事实上,后者在解答选择题时更常用、更有效.

三、中考典例剖析 考点一:直接法 从题设条件出发,通过正确的运算、推理或判断,直接得出结论再与选择支对照,从而作出选择的一种方法。运用此种方法解题需要扎实的数学基础. 例1 根据表中一次函数的自变量x与函数y的对应值,可得p的值为() A.1 B.-1 C.3 D.-3 对应训练 1.若y=(a+1)x a2-2是反比例函数,则a的取值为() A.1 B.-l C.±l D.任意实数 考点二:筛选法(也叫排除法、淘汰法) 分运用选择题中单选题的特征,即有且只有一个正确选择支这一信息,从选择支入手,根据题设条件与各选择支的关系,通过分析、推理、计算、判断,对选择支进行筛选,将其中与题设相矛盾的干扰支逐一排除,从而获得正确结论的方法。使用筛选法的前提是“答案唯一”,即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答案正确.

中考数学压轴题解题方法大全及技巧

专业资料整理分享 中考数学压轴题解题技巧 湖北竹溪城关中学明道银 解中考数学压轴题秘诀(一) 数学综合题关键是第24题和25题,我们不妨把它分为函数型综合题和几何型综合题。 (一)函数型综合题:是先给定直角坐标系和几何图形,求(已知)函数的解析式(即在求解前已知函数的类型),然后进行图形的研究,求点的坐标或研究图形的某些性质。初中已知函数有:①一次函数(包括正比例函数)和常值函数,它们所对应的图像是直线;②反比例函数,它所对应的图像是双曲线; ③二次函数,它所对应的图像是抛物线。求已知函数的解析式主要方法是待定系数法,关键是求点的坐标,而求点的坐标基本方法是几何法(图形法)和代数法(解析法)。此类题基本在第24题,满分12分,基本分2-3小题来呈现。 (二)几何型综合题:是先给定几何图形,根据已知条件进行计算,然后有动点(或动线段)运动,对应产生线段、面积等的变化,求对应的(未知)函数的解析式(即在没有求出之前不知道函数解析式的形式是什么)和求函数的定义域,最后根据所求的函数关系进行探索研究,一般有:在什么条件下图形是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四边形是菱形、梯形等或探索两个三角形满足什么条件相似等或探究线段之间的位置关系等或探索面积之间满足一定关系求x的值等和直线(圆)与圆的相切时求自变量的值等。求未知函数解析式的关键是

列出包含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等量关系(即列出含有x、y的方程),变形写成y=f(x)的形式。一般有直接法(直接列出含有x和y的方程)和复合法(列出含有x和y和第三个变量的方程,然后求出第三个变量和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代入消去第三个变量,得到y=f(x)的形式),当然还有参数法,这个已超出初中数学教学要求。找等量关系的途径在初中主要有利用勾股定理、平行线截得比例线段、三角形相似、面积相等方法。求定义域主要是寻找图形的特殊位置(极限位置)和根据解析式求解。而最后的探索问题千变万化,但少不了对图形的分析和研究,用几何和代数的方法求出x的值。几何型综合题基本在第25题做为压轴题出现,满分14分,一般分三小题呈现。 在解数学综合题时我们要做到:数形结合记心头,大题小作来转化,潜在条件不能忘,化动为静多画图,分类讨论要严密,方程函数是工具,计算推理要严谨,创新品质得提高。 解中考数学压轴题秘诀(二) 具有选拔功能的中考压轴题是为考察考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而设计的题目,其特点是知识点多,覆盖面广,条件隐蔽,关系复杂,思路难觅,解法灵活。解数学压轴题,一要树立必胜的信心,二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熟练的基本技能,三要掌握常用的解题策略。现介绍几种常用的解题策略,供初三同学参考。 1、以坐标系为桥梁,运用数形结合思想:

2021中考数学专题—三角形和圆

《等腰三角形》经典题型拓展与提高专训 1. 如图,在△ABC中,∠BAC=120°,AD⊥BC于点D,且AB+BD=DC,求∠C的度数. 2. 如图,在△ABC中,∠BAC=2∠B,CD平分∠ACB交AB于D,求证:AC+AD=BC. 3.如图,在三角形ABC中,∠A=90°,AB=AC,D为BC的中点,E,F分别是AB,AC上的点,且BE=AF,求证:(1)DE=DF.(2)DE⊥DF 4.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C=90°,AB=AC,E,F分别为AC,BC的中点,连接EF,ED,FD.

(1)求证:ED=EF. (2)若∠BAD=60°,AC平分∠BAD,AC=6,求DF的长. 5.如图,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B=50°,D为BC的中点,点E在AB上,∠AED=70°,若点P 是等腰三角形ABC的腰上的一点,则当△DEP是以∠EDP为顶角的等腰三角形时,求∠EDP的度数. 6. 如图:已知等边△ABC中,D是AC的中点,E是BC延长线上的一点,且CE=CD, DM⊥BC,垂足为M,求证:M是BE的中点. 7. 如图,AB∥CD,∠1=∠2,AD=AB+CD, 求证:(1)BE=CE;(2)AE⊥DE;(3)AE平分∠BAD.

7. 8.如图,△ABC中,AC=2AB,AD平分∠BAC交BC于D,E是AD上一点,且EA=EC,求证:EB⊥AB. 9.如图1,已知Rt△ABC,∠ABC=90°,以AC,AB为边分别向形外作等边三角形ACD,ABF,连接CF,BD. (1)求证:CF=BD; (2)如图2,若∠BAC=30°,点H为AC的中点,连接FH,BH,DH,请直接写出与△ABC全等的所有三角形.

2012年中考数学第二轮复习_专题讲解_几何应用题 2

九.几何应用题几何应用问题是近几年来中考的一大考点,它是把几何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的一类题型,一般有这样几类:(一)三角形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二)几何设计问题;(三)折线运动问题;(四)几何综合应用问题。解决这类问题时,应结合实际问题的背景,抽象出几何模型,利用几何知识加以解决,然后再回到实际问题,进行检验、解释、反思,解题时应特别注意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 一、三角形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例1.某校把一块形状为直角三角形的废地开辟为生物园,如图所示,∠ACB=90o,AC=80米,BC=60米。(1)若入口E在边AB上,且A,B等距离,求从入口E到出口C的最短路线的长;(2)若线段CD是一条水渠,且D点在边AB上,已知水渠的造价为10元/米,则D点在距A点多远处时,此水渠的造价最低?最低造价是多少? C分析:本题是一道直角三角形的应用问题,解决此题首先要弄清等距离,最短路线,最低造价几个概念。1.E点在AB上且与AB等距离,说明E点是AB的中点,E点到C点的最短路线即为线段CE。B2.水渠DC越短造价越低,当DC垂直于AB时最短,此时造价最低。AED 本题考察了中点,点与点的距离,点与直线的距离,以及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解:(1)由题意知,从入口E到出口C的最短路线就是Rt△ABC斜边上的中线CE。2222 在Rt△ABC中,AB=。(米) ∴CE=AB=×100=50(米)。22即从入口E到出AC BC 80 60 10011 口C的最短路线的长为50米。(3)当CD是Rt△ABC斜边上的高时,CD最短,从而水渠的造价最低。AC BC60 80 ∵CD?AB=AC?BC,

中考数学压轴题十大类型经典题目75665

中考数学压轴题十大类型 目录 第一讲中考压轴题十大类型之动点问题 1 第二讲中考压轴题十大类型之函数类问题7 第三讲中考压轴题十大类型之面积问题13 第四讲中考压轴题十大类型之三角形存在性问题19 第五讲中考压轴题十大类型之四边形存在性问题25 第六讲中考压轴题十大类型之线段之间的关系31 第七讲中考压轴题十大类型之定值问题38 第八讲中考压轴题十大类型之几何三大变换问题44 第九讲中考压轴题十大类型之实践操作、问题探究50 第十讲中考压轴题十大类型之圆56 第十一讲中考压轴题综合训练一62 第十二讲中考压轴题综合训练二68

第一讲 中考压轴题十大类型之动点问题 一、知识提要 基本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精讲精练 1. (2011吉林)如图,梯形ABCD 中,AD ∥BC ,∠BAD =90°,CE ⊥AD 于点E , AD =8cm ,BC =4cm ,AB =5cm .从初始时刻开始,动点P ,Q 分别从点A ,B 同时出发,运动速度均为1cm/s ,动点P 沿A -B -C -E 方向运动,到点E 停止;动点Q 沿B -C -E -D 方向运动,到点D 停止,设运动时间为x s ,△P AQ 的面积为y cm 2,(这里规定:线段是面积为0的三角形)解答下列问题: (1) 当x =2s 时,y =_____ cm 2;当x =9 2 s 时,y =_______ cm 2. (2)当5 ≤ x ≤ 14时,求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当动点P 在线段BC 上运动时,求出15 4 y S 梯形ABCD 时x 的值. (4)直接写出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使PQ 与四边形ABCE 的对角线平行的所有x 的值.

2019年中考数学二轮复习专题_1

2019年中考数学二轮复习专题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教育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关于中考数学二轮复习专题-因式分解,希望考生在各科复习中,做好安排,冲刺中考。 中考数学二轮复习专题-因式分解 因式分解:把一个多项式化为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因式分解,也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分解因式. 公因式:一个多项式每一项都含有的相同的因式叫做这个多项式的公因式. 确定公因式的方法:公因数的系数应取各项系数的最大公约数;字母取各项的相同字母,而且各字母的指数取次数最低的. 提公因式法:一般地,如果多项式的各项有公因式可以把这个公因式提到括号外面,将多项式写成因式乘积的形

式,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提公因式法. 提出多项式的公因式以后,另一个因式的确定方法是:用原来的多项式除以公因式所得的商就是另一个因式. 如果多项式的第一项的系数是负的,一般要提出“-”号,使括号内的第一项的系数是正的,在提出“-”号时,多项式的各项都要变号. 因式分解和整式乘法的关系:因式分解和整式乘法是整式恒等变形的正、逆过程,整式乘法的结果是整式,因式分解的结果是乘积式. 运用公式法:如果把乘法公式反过来,就可以用来把某些多项式分解因式,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运用公式法. 平方差公式:两数平方差,等于这两数的和乘以这两数的差,字母表达式:a2-b2= 具备什么特征的两项式能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①系数能平方,

②字母指数要成双, ③两项符号相反. 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的关键:把每一项写成平方的形式,并能正确地判断出a,b分别等于什么. 完全平方公式:两个数的平方和,加上这两个数的积的2倍,等于这两个数的和的平方.字母表达式:a2±2ab+b2=2 完全平方公式的特点: ①它是一个三项式. ②其中有两项是某两数的平方和. ③第三项是这两数积的正二倍或负二倍. ④具备以上三方面的特点以后,就等于这两数和的平方. 立方和与立方差公式:两个数的立方和等于这两个数的和乘以它们的平方和与它们积的差. 利用立方和与立方差分解因式的关键:能把这两项写成某两数立方的形式. 具备什么条件的多项式可以用分组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一)相似三角形

2016年中考数学相似三角形专题复习(一) 一、填空题 1.下面图形中,相似的一组是___________. (1) (2) (1) (2) (3) (4) 2.若x ∶(x+1)=6∶9,则x= . 3.已知线段a 、b 、c 、d 成比例,且a=6,b=9, c=12,则d= 4.在比例尺为1:10000的地图上,量得两 点之间的直线距离是2cm ,则这两地的实际 距离是________米 5.如图,两个五边形是相似形,则=a ,=c ,α= ,β= . 6. 已知△ABC ∽△DEF,AB=21cm,DE=28cm,则△ABC 和△DEF 的相似比为 . 7.△ABC 的三边长分别为 2、10、3,△ C B A ''的两边长分别为1和5,若△ABC ∽△C B A '', 则△C B A ''的第三条边长为 . 8.如图,△ABC ∽△CDB ,且AC =4,BC =3, 则BD =_________. 9.若一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平分线与底边围成的三角形与原图形相似,?则等腰三角形顶角为________度. 10.△ABC 的三边之比为3:5:6,与其相似的△DEF 的最长边是24cm,那么它的最短边长是 ,周长是 . 二、选择题 11.已知4x -5y=0,则(x+y)∶(x -y)的值为( ) A. 1∶9 B. -9 C. 9:1 D. -1∶9 12.已知,线段AB 上有三点C 、D 、E ,AB=8,AD=7,CD=4,AE=1,则比值不为1/2的线段比为( ) A.AE :EC B.EC :CD C.CD :AB D.CE :CB ╮ 23a c β 1550 950 1150 12 5 7αb ╭╮ ╯650 1150 第5题图 B C D 第8题图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三角形》专题训练

、选择题 A. 13 C. 13 或 5 2.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 克,CF 的质量为106克,则整个金属框架的质量为( 4. 到厶ABC 的三条边距离相等的点是厶 ABC 的是( 5. 如图,为了使一扇旧木门不变形,木工师傅在木门的背面加钉了一根木条,这样做使用的数学道理是 6. 如图,△ ABC 内有一点 D,且 DA=DB=DC 若/ DAB=20,/ DAC=30,则/ BDC 的大小是( 三角形 1.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为 12和 5,则第三边为 D. 15 A. 都是射线 B. 都是直线 C.都是线段 D. 都在三角形内 3. 小明用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框架如图所示,已知/ B=Z E , AB=DE BF=EC 其中框架厶ABC 的质量为840 A. 734 克 B. 946 克 C. 1052 克 D. 1574 克 A. 三条中线的交点, B. 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C.三条高线的交点 D.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角都是直角 B.三角形的稳定性 C.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D.长方形的四个 B.13 或

A. 100° B. 80° C. 70° D. 50° 7. 若一个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小于与它相邻的内角,则这个三角形是() A.直角三角形 B.锐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无法确定 8. 已知在△DEF中,/ A=Z D=9C°,则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DEF全等的是() A. AB=DE AC=DF- B. AC=EF BC=DF - C. AB=DE BC=EF- D. / C=Z F , AC=DF 9. 若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80°,则它的一个底角度数为() A. 20° B. 50° C. 80° D. 100° 10. 如图,点M是边长为4cm的正方形的边AB的中点,点P是正方形边上的动点,从点M出发沿着逆时针方向在正方形的边上以每秒1cm的速度运动,则当点P逆时针旋转一周时,随着运动时间的增加,△ DMP 面积达到5cm2的时刻的个数是() D C A 冠B A. 5 B. 4 C. 3 D. 2 二、填空题 11. 在厶ABC中,已知/ A=30°,/ B=70°,则/ C的度数是______________ 12. 将一副三角板如图叠放,则图中/ a的度数为________ ?

2021-2021年中考数学总复习第二轮中考题型专题专题复习四图形操作题试题

2019-2020 年中考数学总复习第二轮中考题型专题专题复习四图形操作题试题 1 .(2016·宜昌)将一矩形纸片沿一条直线剪成两个多边形,那么这两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之和不可能是(D) A.360°B.540°C.720°D.900° 2.(2016·宿迁)如图,把正方形纸片 ABCD 沿对边中点所在的直线对折后展开,折痕为 MN,再过点 B 折叠纸片,使点 A 落在MN 上的点 F 处,折痕为 BE.若A B 的长为 2,则 FM 的长为(B) A.2 B. 3 C. 2 D.1 3.(201 5·河北)如图是甲、乙两张不同的纸片,将它们分别沿着虚线剪开后,各自要拼一个与原来面积相等的正 方形,则(A) A.甲、乙都可以B.甲、乙都不可以 C.甲不可以,乙可以D.甲可以,乙不可以 ︵ 4.(2015·海南)如图,将⊙O 沿弦 AB 折叠,圆弧恰好经过圆心 O,点 P 是优弧AMB上一点,则∠APB 的度数为(D) A.45°B.30°C.75°D.60° 5.(2016·温州)如图,一张三角形纸片 ABC,其中∠C=90°,AC=4,BC=3,现小林将纸片做三次折叠:第一次 使点 A 落在 C 处;将纸片展平做第二次折叠,使点 B 落在 C 处;再将纸片展平做第三次折叠,使点 A 落在 B 处.这三 次折叠的折痕依次记为 a,b,c,则 a,b,c 的大小关系是(D) A.b<a<c B.c<a<b C.a<b<c D.a<c<b 6.(2016·贵州)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9,将正方形折叠,使顶点D落在BC边上的点E处,折痕为GH.若BE∶EC =2∶1,则线段 CH 的长是(B) A.3 B.4 C.5 D.6 7.(2016·海南)如图,AD 是△ABC 的中线,∠ADC=45°,把△ADC沿着直线 AD 对折,点 C 落在点 E 的位置, 如果BC=6,那么线段 BE 的长度为(D) A.6 B.6 2 C.2 3 D.3 2

南昌中考数学压轴题大集合

一、函数与几何综合的压轴题 1.(2004安徽芜湖)如图①,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 、CD 都垂直于x 轴,垂足分别为B 、D 且AD 与B 相交于E 点.已知:A (-2,-6),C (1,-3) (1) 求证:E 点在y 轴上; (2) 如果有一抛物线经过A ,E ,C 三点,求此抛物线方程. (3) 如果AB 位置不变,再将DC 水平向右移动k (k >0)个单位,此时AD 与BC 相交 于E ′点,如图②,求△AE ′C 的面积S 关于k 的函数解析式. [解] (1)(本小题介绍二种方法,供参考) 方法一:过E 作EO ′⊥x 轴,垂足O ′∴AB ∥EO ′∥DC ∴ ,EO DO EO BO AB DB CD DB '''' == 又∵DO ′+BO ′=DB ∴ 1EO EO AB DC '' += ∵AB =6,DC =3,∴EO ′=2 又∵ DO EO DB AB ''=,∴2 316 EO DO DB AB ''=?=?= ∴DO ′=DO ,即O ′与O 重合,E 在y 轴上 图① 图②

方法二:由D (1,0),A (-2,-6),得DA 直线方程:y =2x -2① 再由B (-2,0),C (1,-3),得BC 直线方程:y =-x -2 ② 联立①②得0 2 x y =?? =-? ∴E 点坐标(0,-2),即E 点在y 轴上 (2)设抛物线的方程y =ax 2+bx +c (a ≠0)过A (-2,-6),C (1,-3) E (0,-2)三点,得方程组42632a b c a b c c -+=-?? ++=-??=-? 解得a =-1,b =0,c =-2 ∴抛物线方程y =-x 2-2 (3)(本小题给出三种方法,供参考) 由(1)当DC 水平向右平移k 后,过AD 与BC 的交点E ′作E ′F ⊥x 轴垂足为F 。 同(1)可得: 1E F E F AB DC ''+= 得:E ′F =2 方法一:又∵E ′F ∥AB E F DF AB DB '?= ,∴1 3DF DB = S △AE ′C = S △ADC - S △E ′DC =1112 2223 DC DB DC DF DC DB ?-?=? =1 3 DC DB ?=DB=3+k S=3+k 为所求函数解析式 方法二:∵ BA ∥DC ,∴S △BCA =S △BDA ∴S △AE ′C = S △BDE ′()11 32322 BD E F k k '= ?=+?=+ ∴S =3+k 为所求函数解析式. 证法三:S △DE ′C ∶S △AE ′C =DE ′∶AE ′=DC ∶AB =1∶2 同理:S △DE ′C ∶S △DE ′B =1∶2,又∵S △DE ′C ∶S △ABE ′=DC 2∶AB 2=1∶4 ∴()221 3992 AE C ABCD S S AB CD BD k '?= =?+?=+梯形 ∴S =3+k 为所求函数解析式. 2. (2004广东茂名)已知:如图,在直线坐标系中,以点M (1,0)为圆心、直

2019中考数学第二轮复习专题(10个专题)

中考数学第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一选择题解题方法 一、中考专题诠释 选择题是各地中考必考题型之一,2013年各地命题设置上,选择题数目稳定在8~14题,这说明选择题有它不可替代重要性. 选择题具有题目小巧,答案简明;适应性强,解法灵活;概念性强、知识覆盖面宽等特征,它有利于考核学生的基础知识,有利于强化分析判断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二、解题策略与解法精讲 选择题解题的基本原则是:充分利用选择题的特点,小题小做,小题巧做,切忌小题大做. 解选择题的基本思想是既要看到各类常规题的解题思想,但更应看到选择题特殊性,数学选择题的四个选择支中有且仅有一个是正确的,又不要求写出解题过程. 因而,在解答时应该突出一个“选”字,尽量减少书写解题过程,要充分利用题干和选择支两方面提供的信息,依据题目的具体特点,灵活、巧妙、快速地选择解法,以便快速智取,这是解选择题的基本策略. 具体求解时,一是从题干出发考虑,探求结果;二是题干和选择支联合考虑或从选择支出发探求是否满足题干条件. 事实上,后者在解答选择题时更常用、更有效. 三、中考典例剖析 考点一:直接法 从题设条件出发,通过正确的运算、推理或判断,直接得出结论再与选择支对照,从而作出选择的一种方法。运用此种方法解题需要扎实的数学基础. A.1 B.-1 C.3 D.-3 思路分析:设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kx+b(k≠0),再把x=-2,y=3;x=1时,y=0代入即可得出kb 的值,故可得出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再把x=0代入即可求出p的值. 解: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kx+b(k≠0), ∵x=-2时y=3;x=1时y=0, ∴ 23 k b k b -+= ? ? += ? , 解得 1 1 k b =- ? ? = ? , ∴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1, ∴当x=0时,y=1,即p=1.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点,即一次函数图象上各点的坐标一定适合此函数的解析式. 对应训练 1.(2013?安顺)若y=(a+1)x a2-2是反比例函数,则a的取值为() A.1 B.-l C.±l D.任意实数 1.A

初三数学中考数学专题复习三角形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 三角形 20XX 年10月22日伊智教育 例1、角平分线的性质 如图,将直角边AC=6cm,BC=8cm 的直角△ABC 纸片折叠,使点B 与点A 重合,折痕为DE, 则CD 等于( ) (A) 425 (B) 322 (C) 4 7 (D) 35 例2、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如图所示,BD 、CE 是三角形ABC 的两条高,M 、N 分别是BC 、DE 的中点。求证:MN ⊥DE C 堂上练习 1、如图,四边形ABCD 中,∠DAB=∠DCB=90o ,点M 、N 分别是BD 、AC 的中点。MN 、AC 的位置关系如何?证明你的猜想。 2、已知梯形ABCD 中,∠B+∠C =90o ,EF 是两底中点的连线,试说明AB -AD =2EF A(B) C D E

F C B 3、过矩形ABCD 对角线AC 的中点O 作EF ⊥AC 分别交AB 、DC 于E 、F ,点G 为AE 的中点,若∠AOG =30o 求证:3OG=DC A 4、如图所示;过矩形ABCD 的顶点A 作一直线,交BC 的延长线于点E ,F 是AE 的中点,连接FC 、FD 。 求证:∠FDA=∠ FCB A 例3、三角形(梯形)中位线 (a)如图,△ABC 的三边长分别为AB =14,BC =16,AC =26,P 为∠A 的平分线AD 上一点,且BP ⊥AD ,M 为BC 的中点,求PM 的长。(PM =6)

(b)如图,梯形ABCD 中,AD ∥BC ,M 是腰AB 的中点,且AD +BC =DC 。求证:MD ⊥MC 。 堂上练习 1、三角形各边长为5、9、12,则连结各边中点所构成的三角形的周长是 。 2、若梯形中位线被它的两条对角线分成三等分,则梯形的两底之比为 。 3、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中位线长为8cm ,则它的高为( ) A 、4 cm B 、24cm C 、8cm D 、28cm 4、如图,已知△ABC 的周长为1,连结△ABC 三边的中点构成第二个三角形,再连结第二个三角形三边的中点构成第三个三角形,依此类推,第2004个三角形的周长为( ) A 、 20031 B 、20041 C 、200321 D 、20042 1

近年来中考数学压轴题大集合

近年来中考数学压轴题大集合 【一】函数与几何综合的压轴题 1.〔2004安徽芜湖〕如图①,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 、CD 都垂直于x 轴,垂足分别为B 、D 且AD 与B 相交于E 点.:A (-2,-6),C (1,-3) (1) 求证:E 点在y 轴上; (2) 假如有一抛物线通过A ,E ,C 三点,求此抛物线方程. (3) 假如AB 位置不变,再将DC 水平向右移动k (k >0)个单位,如今AD 与BC 相交于E ′点, 如图②,求△AE ′C 的面积S 关于k 的函数解析式. [解]〔1〕 〔本小题介绍二种方法,供参考〕 方法一:过E 作EO ′⊥x 轴,垂足O ′∴AB ∥EO ′∥DC ∴,EO DO EO BO AB DB CD DB ' '''== 又∵DO ′+BO ′=DB ∴1EO EO AB DC ' ' += ∵AB =6,DC =3,∴EO ′=2 又∵DO EO DB AB ' '=,∴2 316 EO DO DB AB ''=?=?= ∴DO ′=DO ,即O ′与O 重合,E 在y 轴上 方法二:由D 〔1,0〕,A 〔-2,-6〕,得DA 直线方程:y =2x -2① 再由B 〔-2,0〕,C 〔1,-3〕,得BC 直线方程:y =-x -2② 联立①②得 2 x y =?? =-? ∴E 点坐标〔0,-2〕,即E 点在y 轴上 〔2〕设抛物线的方程y =ax 2+bx +c (a ≠0)过A 〔-2,-6〕,C 〔1,-3〕 E 〔0,-2〕三点,得方程组426 32a b c a b c c -+=-?? ++=-??=-? 解得a =-1,b =0,c =-2 ∴抛物线方程y =-x 2-2 〔3〕〔本小题给出三种方法,供参考〕 由〔1〕当DC 水平向右平移k 后,过AD 与BC 的交点E ′作E ′F ⊥x 轴垂足为F 。 同〔1〕可得:1E F E F AB DC ''+=得:E ′F =2 图①

中考数学二轮复习专题

中考数学二轮专题复习之一:配方法与换元法 把代数式通过凑配等手段,得到完全平方式,再运用完全平方式是非负数这一性质达到增加问题的条件的目的,这种解题方法叫配方法. 所谓换元法,就是在一个比较复杂的数学式子中,用新的变元去代替原式的一个部分或改造原来的式子,使它简化,使问题易于解决。 【范例讲析】: 例1: 填空题: 1).将二次三项式x 2+2x -2进行配方,其结果为 。 2).方程x 2+y 2+4x -2y+5=0的解是 。 3).已知M=x 2-8x+22,N=-x 2+6x -3,则M 、N 的大小关系为 。 例2.已知△ABC 的三边分别为a 、b 、c ,且a 2+b 2+c 2=ab+bc+ac ,则△ABC 的形状为 。 例3.解方程:422740x x --= 【闯关夺冠】 1.已知13x x +=.则221x x +的值为__________. 2.若a 、b 、c 是三角形的三边长,则代数式a 2 –2ab+b 2 –c 2的值 ( ) A 大于零 B 等于零 C 小于零 D 不能确定 3已知:a 、b 为实数,且a 2+4b 2-2a+4b+2=0,求4a 2- b 1的值。 4. 解方程: 211( )65()11 x x +=--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之二:待定系数法 对于某些数学问题,若得知所求结果具有某种确定的形式,则可研究和引入一些尚待确定的系数(或参数)来表示这样的结果.通过变形与比较.建立起含有待定字母系数(或参数)的方程(组),并求出相应字母系数(或参数)的值,进而使问题获解.这种方法称为待定系数法. 【范例讲析】: 【例1】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A(1,0)、B(3,0)、C(2,-1)三点. (1)求这个函数的解析式. (2)求函数与直线y=-x+1的交点坐标. 【例2】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反比例函数x y 8- =的图象上的A 、B 两点,且点A 的横坐标与点B 的纵坐标都是2。 (1)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若一条抛物线经过点A 、B 及点C (1,7),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闯关夺冠】 1.已知: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图象的一个交点为(-3,4),且一次函数的图象与x 轴的交点到原点的距离为5,分别确定这两个函数的解析式。 2、如图所示,已知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x=3,它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C 点,点A 、C 的坐标分别是(8,0)、(0,4),求这个抛物线的解析式.

中考数学专题训练三角形与四边形

E C B F A D 1) 若一凸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它的外角和,则它的边数是___________. 2) 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75°,顶角是 °,顶角的余弦值是 。 3) 如图,EF 是△ABC 的中位线,若BC =2 cm ,则EF______cm 。 4) 对角线长分别为6cm 和8cm 的菱形的边长为_____________cm . 5) 已知梯形的上底长为3cm ,中位线长为5cm ,那么下底长为______________cm . 6) 已知∠α与∠β互余,且∠α=15°,则∠β的补角为 度. 7) 如图,梯形ABCD 中,AD ∥BC ,∠D=Rt ∠,BC=CD=12,∠ABE=45°,点E 在DC 上,AE ,BC 的延长线相交于点F ,若AE=10,则S △ADE +S △CEF 的值是 . 8) △ABC 中,∠A =∠B +∠C ,则∠A =____. 9) 在Rt ⊿ABC 中,?=∠90C ,如果AB = 6,21 sin =A ,那么BC = ________. 10) 在Rt ΔABC 中,∠C=900 ,AB=3,BC=1,以AC 所在直线为轴旋转一周,所得圆锥的侧面展开图的面积是 ; 11) 圆锥可以看成是直角三角形以它的一条直角边所在的直线为轴,其余各边旋转一周而成的面所围成的几何体,那么圆台可以看成是 所在的直线为轴,其余各边旋转一周而成的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如果将一个半圆以它的直径所在的直线为轴旋转一周,所得的几何体应是 . 12) 当图中的∠1和∠2满足 时,能使OA ⊥OB.(只需填上一个 条件即可) 13)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等于3,一边等于6,则它的周长________ 14) 圆锥的底面圆的直径是6cm ,高为4cm ,那么这个圆锥侧面展开图的面积为 cm 2。(按四舍五入法,结果保留两个有效数字,π取 3.14) 15) 如图,在坡度1:2的山坡一种树。要求株距(相邻两树间的水平距离)是6米,斜坡上相邻两树间的坡面距离是 米; 16) 如图2,某宾馆在重新装修后,准备在大厅的楼梯上铺上某种红色地毯,已知这种地毯每平方米售价30元,主楼梯道宽2米,其侧面如图所示,则购买地毯至少需要 _元。 17) 如图,把大小为4×4的正方形方格图形分割成两个全等图形,例如图1,请在下图中,沿着虚线画出四种不同的分法,把4×4的正方形图形分割成两个全等图形。 18) 在四边形ABCD 中,若分别给出四个条件:①AB ∥CD ,②AD =BC ,③∠A =∠C ,④AB =CD .现以其中的两个为一组,能判定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的条件是________(只填序 号,填上一组即可,不必考虑所有可能情况). 19) 不能判定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的题设是( ) 1. AB=CD AD=BC B 、AB=CD AB ∥CD C 、AB=CD AD ∥BC D 、AB ∥CD AD ∥BC 20) 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 中,AE 平分∠DAB ,∠B=100°,则∠DAE 等于( )(A )100°(B )80°(C )60°(D )40° 21) 边长为a 的正六边形的边心距为( ) 2 1A B O E B A C D

2014中考数学第二轮规律探索问题专题复习题

专题一:规律探索问题 1. (11·漳州)用形状和大小相同的黑色棋子按下图所示的方式排列,按照这样的规律, n 个图形需要棋子_ 枚.(用含n 的代数式表示) 2. .如图,依次连结第一个矩形各边的中点得到一个菱形,再依次连结菱形各边的中点得到第二个矩形,按照此方法继续下去,已知第一个矩形的面积为1,则第n 个矩形的面积 为 . 3.(2010·湛江)观察下列算式:31 =3,32 =9,33 =27,34 =81,35 =243,36 =729,37=2 187,38=6 561,…通过观察,用你所发现的规律确定32 000的个位数字是( ) A .3 B .9 C .7 D .1 4.(2010·盐城)填在下面各正方形中的四个数之间都有相同的规律,根据此规律,m 的值是( ) A .38 B .52 C .66 D .74 5.(2010·武汉)如图,所有正方形的中心均在坐标原点,且各边与x 轴或y 轴平行.从内到外,它们的边长依次为2,4,6,8,…,顶点依次用A 1,A 2,A 3,A 4,…表示,则顶点A 55的坐标是( ) A .(13,13) B .(-13,-13) C .(14,14) D .(-14,-14) 6.(2010·广东)阅读下列材料: 1×2=1 3(1×2×3-0×1×2), 2×3=1 3(2×3×4-1×2×3), 3×4=1 3 (3×4×5-2×3×4), 由以上三个等式相加,可得 1×2+2×3+3×4=1 3 ×3×4×5=20. 读完以上材料,请你计算下列各题: (1)1×2+2×3+3×4+…+10×11(写出过程); (2)1×2+2×3+3×4+…+n ×(n +1)=________; (3)1×2×3+2×3×4+3×4×5+…+7×8×9=________. 7.(2010·眉山)如图,将第一个图(图①)所示的正三角形连结各边中点进行分割,得到第二个图(图②);再将第二个图中最中间的小正三角形按同样的方式进行分割,得到第三个图(图③);再将第三个图中最中间的小正三角形按同样的方式进行分割,…则得到的第五个图中,共有________个正三角形. 第1个图形 第2个图形 第3个图形 …

中考数学压轴题大集合

一、函数与几何综合的压轴题 1.(2004安徽芜湖)如图①,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 、CD 都垂直于x 轴,垂足分别为B 、D 且AD 与B 相交于E 点.已知:A (-2,-6),C (1,-3) (1) 求证:E 点在y 轴上; (2) 如果有一抛物线经过A ,E ,C 三点,求此抛物线方程. (3) 如果AB 位置不变,再将DC 水平向右移动k (k >0)个单位,此时AD 与BC 相交于 E ′点,如图②,求△AE ′C 的面积S 关于k 的函数解析式. ~ [解] (1)(本小题介绍二种方法,供参考) ' 方法一:过E 作EO ′⊥x 轴,垂足O ′∴AB ∥EO ′∥DC ∴ ,EO DO EO BO AB DB CD DB '''' == 又∵DO ′+BO ′=DB ∴ 1EO EO AB DC '' += ∵AB =6,DC =3,∴EO ′=2 又∵ DO EO DB AB ''=,∴2 316 EO DO DB AB ''=?=?= ∴DO ′=DO ,即O ′与O 重合,E 在y 轴上 图① 图②

方法二:由D (1,0),A (-2,-6),得DA 直线方程:y =2x -2① 再由B (-2,0),C (1,-3),得BC 直线方程:y =-x -2 ② 联立①②得0 2x y =??=-? 》 ∴E 点坐标(0,-2),即E 点在y 轴上 (2)设抛物线的方程y =ax 2+bx +c (a ≠0)过A (-2,-6),C (1,-3) E (0,-2)三点,得方程组426 32a b c a b c c -+=-?? ++=-??=-? 解得a =-1,b =0,c =-2 ∴抛物线方程y =-x 2-2 (3)(本小题给出三种方法,供参考) 由(1)当DC 水平向右平移k 后,过AD 与BC 的交点E ′作E ′F ⊥x 轴垂足为F 。 同(1)可得: 1E F E F AB DC ''+= 得:E ′F =2 方法一:又∵E ′F ∥AB E F DF AB DB '?= ,∴1 3DF DB = S △AE ′C = S △ADC - S △E ′DC =1112 2223 DC DB DC DF DC DB ?-?=? ( = 1 3 DC DB ?=DB=3+k S=3+k 为所求函数解析式 方法二:∵ BA ∥DC ,∴S △BCA =S △BDA ∴S △AE ′C = S △BDE ′()11 32322 BD E F k k '= ?=+?=+ ∴S =3+k 为所求函数解析式. 证法三:S △DE ′C ∶S △AE ′C =DE ′∶AE ′=DC ∶AB =1∶2 同理:S △DE ′C ∶S △DE ′B =1∶2,又∵S △DE ′C ∶S △ABE ′=DC 2∶AB 2=1∶4 ∴()221 3992 AE C ABCD S S AB CD BD k '?= =?+?=+梯形 ∴S =3+k 为所求函数解析式. 2. (2004广东茂名)已知:如图,在直线坐标系中,以点M (1,0)为圆心、直

2021中考数学三角形专题汇编

2021中考数学三角形专题汇编 三角形 一、选择题 1. 下面是小强用三根火柴组成的图形,其中符合三角形概念的是() 2. 若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7,则第三边长可能是() A. 6 B. 3 C. 2 D. 11 3. 如图所示,若∠1+∠2=300°,则∠3的度数是() A.30° B.150° C.120° D.60° 4. 如图,在∠ABC中,AB=AC,BD平分∠ABC交AC于点D,AE∥BD交CB 的延长线于点E,若∠E=35°,则∠BAC的度数为() A. 40° B. 45° C. 60° D. 70° 5. 如图,小明做了一个长方形框架,发现它很容易变形,请你帮他选择一个最好的加固方案()

6. 如图,在△ABC中,∠ABC,∠ACB的平分线BE,CD相交于点F,∠ABC=42°,∠A=60°,则∠BFC的度数为() A.118° B.119° C.120° D.121° 7. 某木材市场上木棒规格与对应单价如下表: 规格 1 m2 m3 m 4 m 5 m 6 m 单价(元/根)101520253035 小明的爷爷要做一个三角形的木架养鱼用,现有两根长度分别为3 m和5 m的木棒,还需要到该木材市场去购买一根木棒,则小明的爷爷至少带的钱数应为() A.10元 B.15元 C.20元 D.25元 8. 长为9,6,5,4的四根木条,选其中三根组成三角形,选法有() A.1种B.2种 C.3种D.4种 二、填空题 9. 如图,在∠ABC中,AB=BC,∠ABC=110°.AB的垂直平分线DE交AC 于点D,连接BD,则∠ABD=________度. 10. 把一副三角尺如图所示拼在一起,那么图中∠ABF=________°.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