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马克思恩格斯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管窥_陈哲

马克思恩格斯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管窥_陈哲

马克思恩格斯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管窥_陈哲
马克思恩格斯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管窥_陈哲

19世纪40年代,由于欧洲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革命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矛盾的激化,现代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的客观条件业已成熟。马克思恩格斯适应工人运动发展的需要,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伟大变革,并且通过传播马克思主义使之成为国际工人运动的指导思想。

一、科学合理地定位意识形态包括

理论的功能,先进的理论一经

掌握群众就会变成物质力量

意识形态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对意识形态功能的基本概括。恩格斯说:“我们称之为思想观点的东西的——又对经济基础发生反作用,并且能在某种限度内改变它”[1]484。各种意识形态的形式不同,其反作用形式也不同。其中法律的反作用是最直接的,而哲学等的反作用则要通过许多中介环节才能发生,“但是这一联系是存在着的”[1]249。恩格斯不仅认为清晰的理论分析能在错综复杂的事实中指明正确的道路,而且认为意识形态和其他因素一起融合为一个总的合力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马克思也指出,对于统治者来说,真正危险的并不是空想共产主义的实际试验,而是它的理论论证。因为实际试验一旦成为危险的东西,就会得到大炮的回答;然而对于理论,“人们只有先服从它才能战胜它”[2]134。普列汉诺夫把革命思想喻为“世界上任何爆炸物”都不能代替的“炸药”,并且号召把这种先进思想传播到群众中去,认为这是促进社会进步的一个最伟大的因素。不过,马克思恩格斯所说意识形态的反作用不应该被夸大到能超越经济基础的决定性作用。否则就会退回到唯心史观的立场上去。

马克思恩格斯一方面肯定实践高于理论,另一方面他们又不忽视理论对于实践的指导作用,并且认为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理论对实践起决定性的作用。“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1]9。首先,任何阶级的革命运动的胜利,都离不开阶级本身的进步与发展;而每一阶级的进步与发展,又离不开代表各自阶级利益的政治思想的熏陶。只有用先进理论武装起来,无产阶级才会由“自在阶级”变为“自为阶级”。马克思指出,具有一定的人数是工人运动成功的因素之一,“但是只有群众组织起来并为知识所指导时,人数才能起决定胜负的作用”[3]134。工人阶级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就会逐步认识本阶级的利益和历史使命,从而以主人翁的姿态自觉地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工人阶级虽然不能自觉地创造出独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但他们有革命的愿望,他们从自己的阶级地位出发,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从而使工人运动具有自觉的性质。针对“平均共

166

产主义”的代表——魏特林反对理论、轻视宣传理论,马克思批评他完全是在欺骗无产阶级,如同传教士们所玩弄的把戏。其次,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导,才能建立真正的无产阶级政党。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我们党有个很大的优点,就是有一个新的科学的世界观作为理论的基础”[3]118。当无产阶级还没有觉悟时,还认识不到资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本质,因而一度在政治上成为资产阶级的尾巴。可是在经历了屡次失败和受骗以后,他们逐渐认清资产阶级及其政党的反动本质。马克思提出工人阶级在反对有产阶级的斗争中,要组织一个独立的政党。恩格斯也提出无产阶级必须组成一个特殊的、自觉的政党。它有不同于其他政党的先进的理论和革命的纲领。党的理论和纲领“是一面公开树立起来的旗帜”[4],是“可供人们用以判定党的运动水平的界碑”[3]4。没有先进的理论和革命的纲领,党就不能把工人阶级的先进分子集合起来。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论述了建党的前提是必须具备阶级、理论条件并且使两者结合起来。关于理论条件。马克思指出:“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地,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思想的闪电一旦真正射入这块没有触动过的人民园地,德国人就会解放成为人”[1]15。无产阶级只有从马克思主义那里找到自己解放自己的理论武器,有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之后,才能建立无产阶级政党。复次,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导,才能提高无产阶级运动的水平。恩格斯首次提出无产阶级的伟大斗争不止政治、经济斗争两种形式,和这两种斗争并列的还应该有理论斗争,三者是互相配合和互相联系的。他在比较欧洲无产阶级运动时说,德国工人阶级由于接受了科学社会主义,他们就能够在理论斗争中开展“向心的攻击”,所以德国工人运动处于无产阶级斗争的前列。而英国工人运动由于漠视理论而前进非常缓慢,法国、比利时,西班牙和意大利的工人运动则由于蒲鲁东主义和巴枯宁主义的泛滥而发生混乱和动摇。历史上1848年欧洲革命和1871年巴黎公社起义失败,从根本上讲,也是因为缺乏革命的、科学的理论作指导。

二、无产阶级政党特别是领袖必须以

高度的热情把科学社会主义意识

传布到工人群众中去,利用各种

载体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

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一个关键问题是一定要有一个坚强的、团结的领导核心。他认为,党的领导成员要有深邃的理论修养,他们有责任透彻地理解各种理论问题,要摆脱旧世界观的影响。恩格斯指出,德国工人阶级需要加倍努力。特别是领袖们不但要把社会主义当作科学来研究和看待,而且“必须以高度的热情把由此获得的日益明确的意识传布到工人群众中去”[3]301。马克思主义在有些国家传播情况较差,安东尼奥·拉布里奥拉认为根本原因是这些国家没有发展马克思主义。他强调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它不是“通俗文化”的组成部分,这就要求研究者具有相应的“智力素养”,付出“巨大的脑力劳动”[5]179,“要有经过专门训练的干部”[5]186。针对建党过程中宗派主义者不到有群众的组织或运动中去的错误做法,恩格斯主张,党必须到有工人的一切组织中去进行耐心的工作,即使是由觉悟不高的群众组织起来的甚至是改良主义的组织也要如此,而决不能对那些暂时还没有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有大批工人群众参加的组织采取轻视的态度。在指导各国制定纲领的时候,马克思恩格斯反对那种为了迁就眼前暂时的利益而忘记根本大计,拿原则做交易,以至降低党的水准、模糊党的面目的机会主义。同时,他们又告诫各国党的领导人不要单纯追求纲领词句的激烈和理论的高深,以至把领袖某些著作中的话作为纲领的条文,这样做只会使党成为脱离群众的小宗派。

作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马克思恩格斯一分钟也不忽略并且利用各种途径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1846年,他们为了改组“正义者同盟”而举办讲座,亲自给“同盟”的领导人及进步成员作报告。1848年欧洲革命失败后,马克思克服种种困难,把流亡的共产主义者组织起来,亲自讲解《共产党宣言》,鼓舞流亡者增强共产主义必胜的信心。马克思恩格斯在改组“正义者同盟”时,也曾利用报刊如《共产主义杂志》向沙佩尔等领导人宣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筹办下,1848年5月在德国科伦创办了《新莱茵报》,马克思任总编。该报宣传阶级斗争学说,极大地鼓舞了工农群众的斗志。此外,马克思恩格斯在平时工作和生活中,还通过书信方式宣传科学社会主义真理。1846年他们大量写信给“共产主义同盟”领导人鲍威尔等,试图用科学的革命理论武装他们。在1878—1890年俾斯麦政府为加强镇压工人运动而制定和执行《反社会党人非常法》时期,为了帮助德国党领导人正确分析形势,马克思恩格斯又写信对德国党内“左”、右倾错误思潮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最终德

167

国党领导人逐步克服了混乱状态,统一了全党的思想。在马克思恩格斯指导下,德国共产党还充分利用各种形式的合法组织如“教育协会”、“体育协会”、“妇女协会”、“选举协会”及各种娱乐团体,对群众进行革命宣传,启发和引导工人群众参加政治斗争,并利用议会讲坛宣传社会主义思想。为了胜任理论教育工作,马克思恩格斯进行了艰巨的理论研究工作,为建立无产阶级政党和指导国际工人运动做思想和理论准备,并且他们还帮助和带动各国无产阶级革命骨干学习理论,对此,李卜克内西曾回忆说:学习!学习!这就是马克思经常向我们大声疾呼的无上命令;而他自己就是这方面的榜样。

三、通过掌握理论改造社会和促进社

会,知识青年群体应当努力使自

己成为脑力劳动无产阶级

马克思恩格斯在强调掌握先进理论时,并不仅仅局限于无产阶级政党,而是要通过掌握理论“改造社会”和“促进社会”,使全体社会成员具有进步、先进的思想,包括树立主人翁责任感和为全人类解放事业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马克思恩格斯自始就认定工人阶级的解放只能是工人阶级自己的事情。他们认为:“无论为了使这种共产主义意识普遍地产生还是为了达到目的本身,都必须使人们普遍地发生变化”[1]76。因此,无产阶级在革命进程中要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同传统的思想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以保持队伍思想的纯洁性,这是实现无产阶级革命的前提。夺取政权以后。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在经济、道德和精神各方面都还带着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这就必须对全体社会成员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尤其是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共产主义思想和剥削阶级思想残余将并存,这就更加要求如此。社会主义社会将来要发展到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基本条件之一,就是具有高度思想觉悟和科学文化知识的“共产主义的新人”大量出现。而这种“共产主义的新人”是不会自发产生出来的,他们“只有在革命中才能抛掉自己身上的一切陈旧的肮脏东西,才能成为社会的新基础”[1]77。社会主义社会不仅需要新人,马克思还强调社会主义社会能够创造出这种新人,因为工人阶级能够“把科学从统治阶级工具变为人民的力量”[6]。而人民群众一旦用科学武装起来,就会摆脱因奴隶般的分工所造成的畸形发展,成为全面发展的新人。

知识青年群体是马克思恩格斯特别关注的群体,也是他们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点对象。随着近代大工业和城市的发展,城市特别是大学青年知识分子群体开始产生。他们作为一种重要的政治力量的日益成熟及在社会政治生活领域的异常活跃,不能不引起马克思恩格斯的高度重视。在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时代,知识青年群体主要属于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范畴。虽然其中一部分人表现出对工人阶级的同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某些主张,但他们的言行往往表现出政治幼稚、思想偏激、行动激进和方法简单。鉴于知识青年群体在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中的重要使命,马克思恩格斯对他们进行了认真而严肃的批评。马克思恩格斯还将年轻一代的成长与人的全面发展、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无产阶级革命联系起来。他们认为,现代资本主义瓦解了传统的父权制家庭形式,为青年一代的教育准备了新的条件,而从工厂制度中萌发出来的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制度和劳动制度,不仅是提高生产力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惟一方法。教育可以使年轻人很快地熟悉整个生产系统,使他们摆脱现代社会分工为每个人造成的片面性。但是,资本主义教育制度本身不可能消除社会生产和分工制度必然带有的种种弊端,不可能为工人阶级后代的成长带来无限光辉的前景。而且,建立在阶级对立基础上的各种对立的社会关系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最根本的障碍。因此,现代大工业生产为工人阶级后代展示的发展前景,要由工人阶级自己去实现。而要认识到这一点,教育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恩格斯要求“新人”们努力学习理论,提高理论素养。实践证明,缺乏理论知识和识别能力,往往成为被利用的对象。“只有善良的愿望和美好的意图……往往会把人引入地狱”[7]441。大学生不是一个独立的阶级,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他们不是为资产阶级服务而成为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就是为无产阶级服务而成为无产阶级知识分子。因此,无产阶级政党要教育和引导大学生逐步确立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充分认识无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历史使命,在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中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恩格斯在继承马克思“总体工人”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脑力劳动无产阶级”的概念,指出工人阶级的解放不仅要掌管政治机器,而且要掌管全部社会生产,因此,不仅需要律师,而且需要医生、工程师、化学家、农艺师及其他大量专门人材。脑力劳动无产阶级要向工人学习,要同工人相结合。1893年,他在致社会主义大学生的信中,希望他们

168

肩负使命,同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兄弟在一个队伍里并肩在即将来临的革命中发挥重要作用。

四、学习作为根本立场和方法的马

克思主义理论,科学而不是教

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马克思恩格斯在阐述党的性质尤其是阶级性时指出,一方面共产党代表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另一方面共产党不是只代表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中某一个阶段的利益。由于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是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和历史趋向的主体体现,还由于无产阶级利益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利益的一致性,所以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性与群众性是完全一致的。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无产阶级政党站在人民立场与否,是衡量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一个政党是否无产阶级政党的重要标志。

马克思主义理论“决不是这个或那个世界改革家所发明或发现的思想、原则为根据的。”而是以无产阶级和广大群众的革命实践为依据的,“这些原理不过是现存的阶级斗争、我们眼前的历史运动的真实关系的一般表现”[1]264。在19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各国工人政党的建立和这些党几乎无例外地将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那么指导各国党正确地对待马克思主义成了马克思恩格斯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针对当时各国尤其是英美工人政党内存在把马克思主义当作万古不变的教条、包医百病的药方的错误倾向。马克思、尤其是恩格斯反复指出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贯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马克思指出:“正确的理论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并根据现存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8]433。“为了保证革命的成功,必须有思想和行动的统一”[9]。恩格斯批评英美工人政党领导人不能理解活的行动理论,“而只把理论当作一堆应当熟记和背诵的教条,像魔术师的咒语或天主教的祷词一样。因此,真正的运动是在这个宗派之外进行的,而且离它越来越远”[10]。他认为,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就是“应该像马克思那样思考问题,只有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主义者’这个名词才有存在的理由”[11]。1895年,恩格斯在致威尔纳·桑巴特的信中写到:“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12]406。反对教条主义必然要求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说:“我们就不是以空论家的姿态,手中拿了一套现成的新原理向世界喝道:真理在这里,向它跪拜吧!”[2]418恩格斯也强调,“我们是不断发展论者,我们不打算把什么最终规律强加给人类。”[13]他们总是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不断修改、补充和完善自己的理论。因为理论是“从历史事实和发展过程中得出的确切结论;脱离这些事实和过程,就没有任何理论价值和实际价值”[14]420。梅林曾辩证地论述了对待革命导师及其学说的科学态度。他指出:“马克思不是神,也不是半神,它也不是象教皇那样的无过失者,它是一个从根本上扩大了人类的认识限度的思想家。我们也就是珍视这一向前的步伐,但并不把它看作是人类认识的终点”[15]。

五、进行共产主义思想教育的途径和

方法必须注意科学性和真理性,

重视革命实践在共产主义思想教

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一般工人由于难以掌握已有的思想材料,同时又缺少从事理论研究的实践和经费,因而不能独立地形成共产主义思想。这就需要把反映工人阶级利益和愿望的科学理论传播到工人阶级中去。马克思十分强调采取科学的态度和方法,他说:“不仅探讨的结果应当是合乎真理的,而且引向结果的途径也应当是合乎真理的。”[2]8他从来反对那种脱离实际的空洞说教,非常重视革命实践在共产主义思想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1843年,恩格斯指出,欧洲英、法、德三个文明大国虽然差异很大,但都不约而同地得出了共产主义的结论,其中英国人是通过实践达到的,法国人是通过政治活动达到的,德国人则是通过哲学思考达到的。总之,都是通过实践达到的。

19世纪80年代,欧美各国的建党活动普遍兴起,一些党和工人运动在成长过程中,犯了这样那样的错误。恩格斯指出这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要有时间和机会通过实践来发展自己,“要明确地懂得理论,最好的道路就是从本身的错误中、从痛苦的经验中学习”[14]575-576,这比什么来得都快。他特别指出,对象美国人那样一个注重实践而轻视理论的民族、英国人那样讲实际脚踏实地前进的民族来说,“不能一开始就硬塞给他们理论,但是他们自己的经验、自己的错误和这些错误的可悲后果最后会教育他们重视理论”[7]339,他们“最终一定会从自己的错误中学到聪明智慧,在这里通过其他途径是什么也达不到的”[7]373。即使是当时走

169

在国际工人运动前列的德国党,“和所有大党一样,他们在发展过程中难免会犯某些错误,甚至可能犯大错误。群众只能从自己所犯错误的后果中学习,只有通过亲身体会取得经验”[7]433。

从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那一刻起,马克思主义在其成长的每一步中都经过了斗争。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工人阶级政党要保持它的先进性,就必须同党内的各种错误倾向进行斗争。恩格斯在回顾德国社会民主党成长过程时说:“德国党是在爱森纳赫派和拉萨尔派的斗争中变成了现在的样子的,在这个斗争中连吵架本身也起了重要的作用”[1]432。法国工人党历史也是如此,这个党一开始就存在着一个以马隆、布鲁斯为首的机会主义派别,后来,由于他们顽固坚持机会主义立场,导致法国工人党的分裂。恩格斯指出,这种分裂是不可避免的,也是一件好事,它健全了党的肌体,增强了党的战斗力。他总结说:“看来大国的任何工人政党,只有在内部的斗争中才能发展起来,这是符合一般辩证发展规律的”[1]432。虽然马克思恩格斯一再强调党内斗争要注意党的团结,但是反对拿原则做交易。同党内斗争密切联系的是批评与自我批评,自我批评精神是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重要特征,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力量之所在。马克思恩格斯强调,对待党内不同意见的分歧,应该采取讨论、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他们甚至欢迎别人批评自己。恩格斯指出:“批评是工人运动生命的要素”[1]471,党内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无疑会使很多人感到不愉快”,“但这对于党来说,一定要比任何无批判的恭维更有益处”[16]。党内斗争既传播了马克思主义,又提高了工人觉悟,并且锻炼、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革命活动家。

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中,首先要读懂原著。恩格斯指出:“一个人如想研究科学问题,首先要在利用著作的时候学会按照作者所写的原样去阅读这些著作,首先要在阅读时,不把著作中原来没有的东西塞进去”[17]。他向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人建议:根据原著而不是第二手材料来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要容易得多。其次,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完整而严密的科学体系,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运用,不能脱离这个有机的整体。恩格斯说:“如果不是系统地钻研,那就得不到任何重大成就”[8]576。“尽量逐字逐句地用马克思的话来表达这些论点,那是不够的;把马克思的话同上下文割裂起来,就必然会造成误解或把很多东西弄得不大清楚”[14]66-67。第三,不要做马克思字句的俘虏。恩格斯指出,“把马克思认为只在一定条件下起作用的一些原理解释成绝对的原理”,“因此那些原理本身就成为不正确的了”[14]98,为此,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进行共产主义思想教育。马克思恩格斯还极力反对在进行教育时唱高调、讲空话。恩格斯认为这种行为是严重的堕落,一个党若热衷于此,必然会使党的“行动的水平降低,理论水平和政治水平降低”[12]269,必然导致失败。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1.

[5](意)安东尼奥·拉布里奥拉.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论文

[M],罗马:罗马出版社,1964.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600.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385.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93-94.

[11](苏)叶·斯捷潘诺娃..恩格斯传[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236.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628-629.

[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15](德)弗兰茨·梅林.保卫马克思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301.

[1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99.

[1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26.

A Study of the ideas of Marx and Engels on Marxist Theoretical Education

CHEN ZHE

(School of Politics and Administration,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Wuhan 430063,Hubei,China) Abstract: In the rising stage of capitalism,Marx and Engels not only formed marxism,but also educated massive party members, cadres and the masses for Marxist ideological theory with the formation of proletariate part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labour movement, and it is an integrated scientific ideology including the necessity of Marxism theoretical education, educators, learners, contents and methods.

Key words: Marx; Engels ;Marxism;Mrxism theoretical education

170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Chinese Marxism and Contemporary 编号:D002 开课单位:社科部 开课时间:第一学期总学时数:36 学分:2 主讲教师:熊絮茸 【教学目的】 培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分析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面临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的能力。注重政治性和学术性、思想性和知识性的有机统一,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开启历史和现实、中国和世界的比较视野,努力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和战略思维能力。注重创新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主要内容及要求】 导论 导论分析了20 世纪人类社会的成就和问题、进入21 世纪人类社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指出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地位、理论内涵以及如何运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来分析中国和世界,并系统阐述了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本讲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当代人类社会基本特点和发展趋势。(2)总体把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和主要观点。(3)学习掌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观察和分析问题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第一讲当代世界经济政治格局 第一讲分析了当代世界经济政治的主要变化,为认识当代人类面临的问题,明确中国的定位提供了基本背景。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经济全球化作为当今世界发展的客观趋势和基本特征,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面对世界多极化的趋势,世界上各种文明、不同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应彼此尊重,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中国如何更好地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应对其带来的挑战,形势严峻。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政府和人民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原因

首先我们说说马克思主义的定义,马克思主义是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统一而完整的思想体系。 接下来我们就详细的阐述自一战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原因。 国内因素一随着一战的结束,五四运动的开始,中国已经具备了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多种因素。 其一,中国已经有了接受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基础。 其二,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新文化运动提倡学习科学、用科学的观点看待一切客观事物,反对迷信、盲从和武断。指出:“科学能教道理明白,能教人思路清楚”。 其三,中国革命迫切需要科学理论武器的指导,也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原因。革命斗争的迫切需要,加速了中国的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日益广泛和深入。 其四,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同思想,也有利于中国的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古代中国人就有追求人类共同幸福的大同世界的理想,它和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理想有相似之处如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财产公有、人人平等、生活富足安定而言又有相似之处。 国际原因二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除了 国内因素外,还有国际因素的影响,即有利的“世界大气候”。 其一,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其二,资本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先进分子眼中黯然失色,使他们把眼光投向苏俄,投向马克思主义。 其三,世界工人运动的澎湃,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鼓舞中国的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内在因素三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实践性,也是它能够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因素。 马克思主义不仅能够科学地解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而且有很强的实践性,中国的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后马上把它付诸实践,用于指导发动工农,开展革命斗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也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的努力宣传和实践活动分不开。 由上所述可见自一战以后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在中国广泛传播是有许多因素促成的。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促成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诸多因素中,中国国内的因素和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努力实践是第一位的,是起决定作用的,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和其他国际条件固然是重要的,但这些因素是第二位的,它们要通过中国国内的条件才能起作用。

马克思恩格斯实践教育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实践教育思想 二、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及问题的提出 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知识的传授上,而必须实现与实践的结合,这在今天已经成为广泛的共识。如果我们把系统传授理论知识的教育称为理论教育,把实现了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称为实践教育,那么,这两种教育形式本应该是相辅相成的。 (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实践教育的高度重视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教育,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先后下发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85)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3)等重要文件,先后提出了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强国必先强教,对于我国教育目前“还不完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的现实,中央是十分清楚的。2008年,在国务院的主持下,中央开始制定新世纪的第一份教育发展纲要,即《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并于2010年5月5日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获得通过。《纲要》指出,当前我国教育的现状是:“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较陈旧,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素质教育推进困难;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教育体制机制不完善,学校办学活力不足;教育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城乡、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滞后;教育投入不足,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尚未得到完全落实。接受良好教育成为人民群众强烈期盼,深化教育改革成为全社会共同心声。”在这个现状中,无论教育观念、教育内容和方法,还是学生适应社会、就业创业能力不强,都根源于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片面地强调理论教育,忽视了实践教育。 针对这些问题,《纲要》对于中国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安排,把实践教育提高到一个很重要的地位。《纲要》说:“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实践教育的具体措施,《纲要》也提出了一些原则性的设想,例如:“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鼓励企业接收学生实习实训和教师实践,鼓励企业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开发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增强学生科学实验、生产实习和技能实训的成效”;“强化人才选拔使用中对实践能力的考查,克服社会用人单位单纯追求学历的倾向”;在教师教育活动中增强实习实践环节、“完善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制度”;“支持建设一批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等等。而且,在实践教育的理论研究方面,《纲要》也提出:“加强教育研究领域和教育创新实践活动的国

华工《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期末考试题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期末考试题 (答卷需抄题,请在姓名后面加上个人编号) 1、请根据本门课程的授课内容,结合国内外的发展形势,分析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意 义。结合自身的专业领域,谈谈如何推动中国的创新型国家建设。(25 分) 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意义:①建设创新型国家,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生 活的重大举措。为实现新阶段的发展目标,不能再继续依靠牺牲资源、环境、劳动这三个要素,因为它违背科学发展观,是经济起飞初始阶段和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粗放的增长方式,依靠这种增长方式难以保持国民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②建设创新型国家,是解决我国当前 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紧迫要求。目前我国科技发展总体水平,同世界上的创新型国 家相比差距较大。自主创新能力特别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弱,关键技术自主研发比例和自给率低。③明确提出建设创新国家的任务,既反映了党对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和内在规律的 准确把握,也反映了对我国基本国情和战略需求的科学分析,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我们提 出建设创新型国家,不仅是要让国内生产总值翻几番的需要,从根本上来讲是我们这个国家 民族生存、发展、统一的需要。 作为一名车辆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推动创新型国建建设的途径有:第一,国家和企业 应制定汽车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的规划,如发动机技术,节能减排技术等;第二,制定和 ______ 完善促进自主创新的产业政策,如国家给予汽车企业自主创新的优惠激励政策,提高研发人员的自主创新意识;第三,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投入,尤其是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投入,女口新能源汽车等;第四,推进国际合作。自主创新是开放式的创新,因此,要充分利用全球资源,积极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2、在你的专业领域,科研工作者应该具备怎样的社会责任感?为什么?(25 分) 答:科研工作者应该具备的社会责任感有: ①践行科研诚信,净化科研氛围 诚实向来是一种美德,它更是科技工作者探索、治学的态度,是一个国家社会的保障。科技工作者要在自己的研究过程中,遵守最基本的行业规范,从客观事实出发,严谨、真实的记录、发表自己的研究过程,不弄虚作假。尊重他人的劳动果实,不剽窃他人的劳动成果。如果科技工作者做不到这些,不仅会影响科技的进步,也会影响社会公众对科技事业的信任度。 ②开展科学探索,创新研究成果

(完整版)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你学习、生活的指导意义体现

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你学习、生活的指导意义体现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其后由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完善发展的观点和学说体系。它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 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在中国几代领导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后,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 大学里面开设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课程,我觉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对我们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有以下几点指导意义: 第一、指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观点.一个人的世界观制约支配着人们的思想和言行.而纵观当今社会,物欲横流,各种消极、糟粕的世界观肆意横流。若没有良好的引导语与指导,科学的世界观将会被打压得不得翻身。,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是一名良师益友,它能帮助我学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使我在学习、生活中受益.也指导我树立正确、科学的世界观。 人生观是指人们对人生的根本态度和看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教我怎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会我怎样积极做人,教我明确人生的价值,不自暴自弃,要对自己、对家人、对社会负责。 第二、帮助认清客观规律和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 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相反的,人的意识活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规律的支配。规律的客观性表明,人不能藐视规律,更不能创造跟消灭。规律恩格斯说,意识是地球上“美丽的花朵”,它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具有创造性,更具有指导实践跟改造客观世界、指导和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而想要积极的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作用就必须尊重规律。现在处于学生阶段的我们,不管是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中,都第三、监督做好实践工作,做到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中表明,一切从实际出发,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当代中国,就是一切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我们生活在中国这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样一个大家庭中,还有很多东西不够完善,如体制、法律等,但是 第四、帮助认清社会主义社会的优越性,做有理想的新一代 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继续发展,西方思想文化思潮大量涌入中国。世界政治呈现多极化发展趋势。境外敌对势力加紧对中国人民进行文化、思想和宗教渗透,笔者就曾在北京某大学游玩时发现大量大学生学习基督教。随着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 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国与世界的联系更加密切, 这既为我们学习和借鉴外国先进科技和优秀文化成果提供了便利条件, 但同时, 也使西方一些非科学的或糟粕的思想意识大肆侵占大学生的

我对马克思主义教育的看法

当代大学生应该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它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机器深刻和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留给我们的大量精神财富,连同各国马克思主义者在继承和发展的时间中创造的理论成果,构成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思想宝库。它涉及的诸多学科门类所形成的知识海洋,无论在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时代,还是人类文明继续发展进步的新时代,都当之无愧地称得上博大精深。 马克思主义的晨曦照耀在古老的东方,给黑暗中的中国带来光明,使中国工人阶级由自在走向自为,中国人民的精神从被动转为主动。它一经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便诞生了中国共产党。日出东方,开天辟地,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马克思主义的耀眼光辉和巨大威力,使越来越多的人崇敬马克思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 很多人都认为马克思主义非常深奥,而且没有什么用,因此没有兴趣去学习。其实不然,如果我们用心,就会发现它和我们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或多或少启着指导的作用。我发现做某一件事情的时候有时会不自觉的应用一些马克思主义原理,但是我们并不知道,这正是我们要学习的地方。我相信别人也会有同样的经历,扩大化来说整个社会因该都存在着这样的一种现象,但就是不统一,有很多价值观相差很大的地方。正是这样,我们要通过马克思主义的学习来认识我们自身和这个社会,以便我们可以更好的和他人交流相处,更默契的为我们的社会主义中国梦做贡献。我相信当我们踏上社会就会明显的感觉到这种思想对我们的影响之大,深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各个角落。

我觉得上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收获挺大的。我从中学到了很多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潜移默化地扩大了视野,加深了思想的深度。让我更深刻了解了马克思主义是如何形成的,而且更进一步体会到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在老师的教导下,正确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处理生活实践中的问题,给我带来了深远意义。在看待各种现象和问题时,学着去理性思考,并通过现象看到本质,让我了解到事物客观真实的一面。因此,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观这些原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我应该遵循的原则。我个人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对我们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方面起了很重要的作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让我受益匪浅。这么精彩的课程如果没有用心学的话直接来说就是白上大学,白交学费了,因为我们没有学到大学生应该具有的优秀的思想品质。 作为当代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担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大学时代是大学生培养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阶段。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大学生个人成长和长远发展的客观需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个人觉得当代大学生使命感应该是很强的,我们这一代人可能是一二十年后的国家领导人,制定政策,法律,可以影响整个国家的一代人。即使能够影响整个国家的走向的也就仅仅是中央那么几个人,但是余下的却也担负着提高整个国家国民素质的责任。看一看现在社会方方面面,各行各业,每每在新闻出现让人出现一些让人惋惜的事件,这些事件的背后我看有很大比率的素质问题。如果说大学生这个群体都不能带动国民素质的进步的话,哪到底哪个群体,哪个组织有如此庞大的数量,还有如此良好的理论基础来提高国民素质。国民素质的提

关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应用

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心得 从我记事以来,“马克思主义”这个词就经常出现在我的耳边。从最初的陌生好奇到略知皮毛再到今天对他的系统学习,我自己对马克思主义渐渐地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现在已经160多年了,随着历史的发展,日益深入人心,显示出巨大的生命力。正像邓小平说的:“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它虽然诞生与19世纪,但没有停留于19世纪;它虽然诞生于欧洲,却跨越欧洲影响了全世界。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它的产生实现了人类认识史上划时代的伟大变革,在人类思想史上树起了前无古人的不朽丰碑。 进入大学,我有幸被选为积极分子参加了院党课以及校党课的学习。在各类党课的学习中,我发现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大都是围绕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而来的。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一书的学习,我了解到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它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包括列宁等对其的继承和发展,推进到新的阶段,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在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中我还了解了马克思本人,对他的经历有了一定的了解以后我越发的敬佩这位伟大的思想家。卡尔·马克思诞生在普鲁士莱茵省特里尔城的一个律师家庭。在中学时代,马克思就立志选择“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1841年大学毕业以后,马克思在《莱茵报》上发表多篇论文,积极为政治上和社会上备受压迫的贫苦群众的利益进行辩护;而当他实现了由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由革命主义向共产主义的思想转变以后,就自觉地站在了工人阶级的立场上,对“劳动产生了宫殿,但是给工人产生了棚舍”的现状作了有力的鞭挞,对“把我们文明社会的这些‘野蛮人’变成人类解放的实践因素”充满了信心。马克思主义是在吸收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尤其是批判地继承,吸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在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科学总结工人阶级斗争实践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 通过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共产主义的学习,我了解到了我国的解放,发展和将来该走的路其实都是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指导的。中国共产党—-这个诞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工人阶级的政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而即将成为中国共产党一员的我明白了,只有好好的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才能确立自己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在前一段时间的学习中,我明白了以下几点一,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是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从实际出发,就是要从发展变化着的客观实际出发,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出发,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认识而不附加任何外部的主观成分。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从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出发,在时间中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一切从实际出发,说到底,就是要做到实事求是。重视事实,抓住“坚定不移”和“始终一贯”。实事求是是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的集中体现和高度概括,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二,事物的对立统一;首先,事物之间的联系具有其客观性和普遍性。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断的。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每一种是都是和其他事物联系着而存在的,这是一些事物存在的客观本质。其次,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马克思恩格斯教育思想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教育思想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摘要:通过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教育思想的学习与回顾,着重分析了他们关于教育的本质和作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等重要教育思想,充分肯定了他们对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重大贡献,以及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强大生命力及其在我国的继承发展和对现实的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教育理论 马克思和恩格斯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虽然没有直接写过教育理论方面的专著,但他们对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同样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探寻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过程中,在无产阶级革命以及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的革命理论和实践过程中,他们总是把教育作为一个重要内容,对许多重大的、带有根本性的教育理论问题作了科学的论述,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基础,从而形成了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 马克思和恩格斯作为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创始人,他们的教育思想使人类的教育理论掌握了更加科学的武器,开启了教育发展的新时代、谱写了教育发展的新篇章。一百多年来的实践证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重要的指导意义,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进行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的指南。 一、关于教育的本质与作用 (一)关于教育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根据这一基本原理,马克思、恩格斯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以及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相互关系等方面,论证了教育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是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是由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社会关系所决定的;一定社会的教育总是受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所制约,不同的历史时代和不同的社会制度,决定着不同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并反过来对社会起着某种重要的影响作用。这也决定了考察一定时期的教育,一定要把它置于这一一定的历史当中。当社会发展到阶级社会时,教育也就具有了阶级性,代表着统治阶级的利益。剥削阶级把教育变成统治和压迫人民的工具,利用教育来巩固自己的阶级统治。马克思、恩格斯以雄辩的事实,揭露了资本主义教育的资产阶级特性。恩格斯在1844—1845年写成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这部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文献中,论述了产业革命对教育的影响,揭示了资产阶级对工人阶级实施教育的虚伪性及其阶级实质,尖锐指出,英国工人阶级所受的教育极其可怜,统治阶级控制了一切知识的来源,他们向工人灌输的只是宗教的狂热和偏

0305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

0305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 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 第一部分学科概况和发展趋势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反映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科学,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学说。对马克思主义既应该从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方面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更应该进行整体性研究,以利于完整地把握它的科学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就是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整体性研究的一级学科。它和哲学一级学科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下的政治经济学、政治学一级学科下的科学社会主义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共党史(含党的学说和党的建设)等学科方向一起,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学科系统。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目前下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6个学科方向。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适应时代和实践发展的需求,担负着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任务,同时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提供学理支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发展,遵循学科建设的一般规律、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规律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规律;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加强马克思主义各个主要组成部分之间内在关系的研究和把握,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在关系的研究和把握,努力提高学科质量和水平。 武汉大学是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和传播的阵地,学科历史悠久,学术积淀深厚,1996年获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点,2002年获批国家重点学科;2006年获得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均属于本学科第一批授权点单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下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6个二级学科,同时建设属于政治学一级学科的科学社会主义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共党史(含党的学说和党的建设)2个二级学

《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经典著作选读》复习

1.《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写作背景:1845年春天,马克思在布鲁塞尔草拟的一份笔记。产生背景:无产阶级的世界革命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如何超越旧唯物主义成为马克思、恩格斯考虑的重点。 地位:批判性的研究成果;在今天仍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对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2.《德意志意识形态》写作背景:1845年秋至1846年5月,马克思很恩格斯共同撰写。产生背景:适应当时无产阶级实践革命的需要而写作,也是他们思想发展的必然结果。 地位:对唯物史观的第一次全面阐述;对德国思辨哲学的批判;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革命。 3.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出自:《共产党宣言》。时间:1847年12月-1848年1月。作用:是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战斗口号;这一口号公开宣布了斗争的无产阶级革命性质和国际主义性质。 4. 宗教是人民的鸦片出自:《<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是马克思宗教观的观点。 人民以宗教为精神抚慰从而创造了一个颠倒的世界,这与鸦片对人的荼毒一样。马克思此言意在指出宗教对于人民的害处,从而得出对宗教的批判的必要性。 5. 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是指恩格斯的《反杜林论》。在《反杜林论中》恩格斯第一次从整体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进行了阐述。 6. 灌输理论出自:列宁的《怎么办?》无产阶级的自觉,社会主义意识的形成,只能靠工人阶级政党的思想工作,把社会主义理论首先灌输给才智出众的先进工人,使他们接受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然后经过把他们科学社会主义灌输给工人群众以指导工人运动。所以,灌输就是教育,从外面灌输就是用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体系教育工人阶级,克服自发性,提高自觉性,运用科学社会主义指导革命运动。 7. 马克思主义对于阶级斗争学说的新贡献及其价值(1)“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生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阐明了历史唯物主义考察阶级问题的基本理论出发点。(2)“阶级斗争必然要导致无产阶级专政”。阐明了全部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学说的最重要的结论,是整个人类阶级斗争史、特别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3)“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阐明了无产阶级也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历史使命,指明了阶级斗争的最终归属。 三点贡献是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学说的核心内容,是学习、领会、坚持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主要之点。

马克思恩格斯思想转变的历程(考博笔记)

马克思恩格斯思想转变的历程马克思恩格斯不是天生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们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既是时代的呼唤,也是个人勇于革命实践和勤于理论探索的结晶,同时与他们的家庭和接受的教育也不可分。 青年时期的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经历了一个深刻的转变过程,这就是在哲学世界观上从唯心主义转变到唯物主义、在政治上从革命民主主义转变到共产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思想转变的主体条件 马克思的个体特征 一、马克思的家庭、教育与爱情 (一)家庭。 (二)教育 1、中学教育。1830—1835年,特利尔中学 特利尔中学毕业证书 中学毕业论文 2、波恩大学教育。1835年10月——1836年6月 (1)学习; (2)参加同乡会,骑马、酗酒、决斗。父亲的责备 (3)参加青年作家协会,写诗。父亲的担忧 3、柏林大学教育。1836年10月?a?a1841春: (1)以诗寄情。马克思的情诗; 父亲的担忧 (2)刻苦学习,获得柏林大学毕业证书 (3)参加博士俱乐部,成为明星。 赫斯对马克思的推崇 (4)撰写博士论文,获得博士学位。博士学位证书. 附录:父亲对儿子的责备: 散漫的生活方式; 对家人和亲人的不关心; 对女友的责任感不强; 偏离法学专业的泛化的学习; 过于铺张的消费。 二、恩格斯的家庭与教育 1820年11月28日生于莱茵省巴门市。 恩格斯与马克思比较 一、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起点:青年黑格尔派哲学 博士论文:《德谟克里特的自然哲学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1941.3) 列宁:“马克思就其当时的观点来说,还是一个黑格尔唯心主义者”。 博士论文的主题:证明自我意识哲学的合理性 撰写博士论文的直接目的是为了尽早获得博士学位,以便在大学从事教学工作, 但更重要的目的是为了论证自由。马克思借探讨亚里士多德以后希腊哲学的发展趋势来探讨黑格尔哲学解体以后德国哲学的发展前景。 希腊化时期“自我意识哲学”的当代意义就在于表明了青年黑格尔派“自我意识哲学”的必然性和合理性。 马克思通过肯定伊壁鸠鲁的“原子偏斜”学说来肯定人的自由意志、自我意识的意义,因为“偏离直线就是自由意志”。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期末论文详解

评分 注:1、无评卷人签名试卷无效。 2、必须用钢笔或圆珠笔阅卷,使用红色。用铅笔阅卷无效。

科学技术进步与马克思主义发展 xxx a,xxx b (a.武汉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xxxx,武汉430063; (b.武汉理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武汉430063) 摘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主要动力。科学技术革命深刻地改变了社会历史发展进程,成为二十世纪以来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思想、两种制度反复较量中最深刻的影响因素。从马克思生活的时代以来,人类的社会生产方式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迁,人类生活的世界也发生了巨大改变。对于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制度变迁中发挥的这种巨大作用,特别是对科学技术革命在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长期以来我们却一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本文通过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对比、借鉴,论证了资本主义在回应科学技术发展的内在矛盾和局限性,反映了社会主义在这个问题上的制度优势,也为社会主义未来发展找到了借鉴。与此相对应的,资本主义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上对科学技术革命所做的积极回应,特别是市场制度在促进技术创新方面的巨大成功,也给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科学,技术,马克思主义,发展 物质文明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成果,表现为人类物质生产的进步和物质生活的改善。科学技术对物质文明的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推动物质生产的进步和改善人们的社会生活这两个方面来体现的。物质文明的发展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基础,而科学技术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因素。①科学和技术之间存在很大的不同。科学的基本含义是对自然界规律的认识活动,而技术则是这种认识成果的运用,我们今天把两者连在一起合称的科学技术革命,不过是说明了在现代科学与技术发展的条件下两者之间相互依存的紧密关系。 在马克思之前,事实上还没有人提出这种观点,即把科学和科学技术进步看成是由社会经济因素直接决定的社会现象。马克思主义把科学技术看成是社会历史发展带动一个主要因素。马克思说明了科学是“总的历史发展过程的产物,是其精髓的抽象的反映”,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的道理。②根据科学和技术涵义上的不同,本文认为,完整意义上的科学革命历史上只发生了两次,第一次科学革命导致了牛顿力学为标志的经典科学体系的建立;第二次科学革命是指上世纪初发生的以量子力学为代表的现代物理学以及现代化学、生物学等的科学体系的形成。从关键性的技术创新将会导致产业结构的重大调整的视角来看,产业革命和技术革命的本质含义是一样的,这样的革命在历史上已经发生了四次。第一次的蒸汽机技术革命,科学还没有以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规模和深度参与到技术革命之中,从第二次电力技术革命开始,科学才开始在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中发挥其关键性作用。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代表,包括人工合成材料、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高新技术。第四次科技革命(20世纪后期)依据曾 ①袁银传:《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142页。 ②Ю·А·奥夫钦尼科夫:《马克思列宁主义和科学技术进步》,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84,16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思想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一)辩证的唯物论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世界观和哲学.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个方面.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历史形态.唯心主义的根源、基本观点及主要形态.旧唯物主义的成就和缺陷.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它把实践作为考察精神和物质关系问题的基础,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高度统一,是唯物主义发展的最高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哲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和多样性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及其意义.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自然界的物质性与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3.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和能动作用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客观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的主观映象,是人特有的精神活动.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社会历史的产物.意识与人工智能的关系.意识的能动性及其主要表现.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途径和条件. (二)唯物的辩证法1.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从普遍联系的总体上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功能.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过程.物质和运动的关系.运动和静止的关系.事物发展的规律性.规律是客观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本质和现象、原因和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可能性和现实性的的辩证关系.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在实际工作中坚持唯物辩证法,防止形而上学. 2.对立统一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矛盾的含义.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矛盾分析方法是唯物辩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之路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中国面临被列强瓜分和殖民的危险,不少中国爱国人士不断为解救祖国寻找出路,但最终无果。直到中国共产党从俄国引进马克思主义,并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中国人民以后,中国的革命面貌就发生了变化,自那以后,中国的发展改革崛起道路就一直伴随着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摇篮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不论经济政治还是文化,中国都面临严峻的考验;十九至二十世纪之交,国情状况的恶化到了十分危急的地步。虽然辛亥革命的成功,使中国开始了新的生存奋斗,然而中国社会不仅没有让人感觉到气象一新,反而迷茫在更加混乱的遭遇之中。一大批革命者痛苦地认识到,衰落的中国并没有因为帝制的推翻而获得新生,中国社会的变革还需要另辟蹊径。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的《新青年》杂志为标志,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有了属于自己的成长摇篮。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促成了中国知识分子的视线转移,李大钊凭借其灵敏的政治洞察力作出了深刻评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陈独秀也在十月革命的触动下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 从1920年开始,一批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开始了筹建中国共产党的准备工作,1921年7月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为标志,正式完成建党的工作,力求从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在主要内容上取得了比较准确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 从理论上说,马克思主义一旦被用于指导中国革命的实践,就意味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过程的开始。遵义会议以后,中国共产党进入了对自身错误进行反省和纠正的阶段。此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新领导层对此有清晰的认识,明确了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观念。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形态表现,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代表着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上获得的一次巨大飞跃。 毛泽东思想成为继马克思主义之后知道中国革命的又一面思想旗帜,是中国共产党在发展过程中一次质的飞跃,因此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结晶。 “马克思主义王朝”在中国确立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在全部国家工作中处于领导的地位。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也就必然要成为国家的指导思想和国家的意识

论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理论前沿 马克思恩格斯从他们的理论创建之初就有了如何用自己的科学理论去宣传、教导广大的工人群众的迫切现实问题。虽然马克思和恩格斯并没有明确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及其方法的概念,但他们却对如何宣传马克恩主义,如何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理论如何指导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等一系列问题作了重要的论述,并从哲学意义上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做了原则上的重要阐述。马克思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1〕马克思恩格斯始终充分重视科学理论对人民群众的巨大指导作用,马克思说:“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2〕 当然,马克思恩格斯所阐述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具体的、零散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而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最基本、最一般规律和原则的抽象和总结。因此,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把马克思恩格斯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基本思想和论述称之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论。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思想集中体现在他们有关方法论的哲学理论之中。 一、马克思恩格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哲学基础列宁指出:“马克思的哲学是完备的哲学唯物主义,它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人类,特别是给了工人阶级。”〔3〕而一定的世界观原则在具体的认识和实践过程中的运用就表现为方法,所以马克思主义本身既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因 此,从一定意义上来讲,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就是马克思恩格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从而也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哲学基础。当然,在具体分析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哲学基础时,我们还是要把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哲学基础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区别开来。可以认为,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哲学基础主要是由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这两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所构成。因此马克思恩格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哲学基础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为主要内容的。这表明我们在运用各种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方法时,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要求,坚持用辩证的观点来看待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各种问题,反对形而上学的方法论立场;同时要联系社会历史与现实来观察和分析问题,树立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做到唯物史观与辩证方法的统一。 二、马克思恩格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基本立场和观点 方法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的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也不断获得了丰富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思想形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生成发展和宣传教育的实践过程中,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和对人民群众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规律性 论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丁国浩 (上海大学社科学院,上海 200444) [摘 要]马克思恩格斯是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开创者。虽然马克思恩格斯 并没有明确地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及其方法的相关概念,但他们却对如何正确对待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如何武装人民、指导群众的实践活动等一系列问题作了深刻的论述,并从哲学意义上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法和原则作了重要阐述,形成了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论思想,认真总结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思想,对我国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思想;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234(2012)05—0005—02 [收稿日期]2012—09—30 [基金项目]上海大学“211工程”第三期项目“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与研究平台”;2010年度上海市学校德育理论研究课题:《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新成果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方法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丁国浩(1980—),男,广东梅州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研究。 2012年第5期理论观察N o.5,2012(总第77期) Theoretic Observation S erial N o.77 5——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读书报告

读《共产党宣言》及感想 姓名:王磊学号:2016310492 组别:第3组组长名字:段小宇 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对于当代世界的发展、当代无产阶级运动具有重要意义与巨大推动作用。《共产党宣言》作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第一个纲领性文献,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它指出了为共产党的目标而奋斗与争取实现共产主义终极目标之间的联系。自从1848年2月发表以来的160多年里,它指引着一代又一代的无产阶级革命者为了广大无产阶级的命运而抗争,为了人民的命运而奋斗。 1.《共产党宣言》的思维框架 在《共产党宣言》的正文框架上,引言部分主要讲的《宣言》的发表背景与目的;正文第一章“资产者与无产者”讲的是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两大阶级的互相矛盾、互相斗争,以及资产阶级的产生发展、历史作用与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和无产阶级的产生、发展与历史使命;第二章“无产者和共产党人”主要论述了无产阶级的政党——共产党的性质、特点、目的与理论原理;第三章“社会主义的和共产主义的文献”阐述共产党的主义和指导思想,批判错误思潮;第四章“共产党人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讲无产阶级革命者在现实中的斗争策略 《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它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使得社会主义从空想走向了科学,它指出共产主义运动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促进了社会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可以说,《共产党宣言》是我们共产党整个理论的源头。自从发表以来,它就成为了世界无产阶级的锐利思想武器,拉开了世界无产阶级运动的帷幕,象征着一个波澜壮阔的历史史诗的开始,指出党在阶级斗争中要将坚定的原则性和适度的灵活性相结合,要建立广泛的无产阶级统一战线,同时指出所有制问题是革命运动的基本问题以及暴力革命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主要包括三大组成部分,一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辩证法,即马克思主义哲学;二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三是科学社会主义。而《共产党宣言》就是主要阐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 《共产党宣言》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通过论证,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而无产阶级作为社会的最底层,受到剥削、压迫最为残酷,具有彻底的革命性,同时与小农、小手工业相比,它与坚定的社会大生产相联系,代表了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具有先进性,同时它能够组织起来,也具有组织性,同时人数众多、力量强大,具有广泛性。因此无产阶级肩负着作为资本主义掘墓人的世界历史使命。 恩格斯曾强调过《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每一历史时代主要的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所赖以确立的基础,并且只有从这一基础出发,历史才能得到说明。”这说的实际就是社会基本矛盾的问题。从原始社会解体以来,人类社会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即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上被剥削阶级与剥削阶级之间、被统治阶级与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重点及复习参考题答案

绪论 一、教学重点 1、努力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 二、复习思考题 1、1999年,由英国剑桥大学文理学院的教授们发起,就“谁是人类纪元第二个千年第一思想家”进行了校内征询和推选。投票结果是:马克思第一,爱因斯坦第二。随后,英国广播公司以同一问题在全球互联网上公开征询。一个月下来,汇集全球投票结果,仍然是马克思第一,爱因斯坦第二,牛顿和达尔文位列第三和第四。试结合你对马克思的认识,以及当前中国的社会现实,谈谈我们为什么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答: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于它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科学的,在于它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还在于它是开放的、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就是坚持真理、坚持科学、坚持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就是坚持中国人民自己选择的发展道路。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就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另一种答法比较全的,如下: 答:(1)关于马克思。卡尔·马克思(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被称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马克思是德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家和社会学家。主要著作有《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伟大变革。 (2)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意义。如果从狭义意义上来讲,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观点和学术体系,如果从广义发展的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不仅包括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和学说,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因此从这种意义上来讲我们还不太讲马克思主义是一百多年前的理论,它还是由马克思、恩格斯一百多年前创立并在此后得到不断发展的理论,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马克思主义并非是过去时而是现在进行时或者现在完成进行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没有也永远不会过时,马克思主义内在本质决定他能够永葆时代的价值,为什么当今时代离不开马克思?可能从三个层面来讲,一个是马克思所针对的时代的 问题到今天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他提出的解决措施仍然具有一定的价值。其二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的前瞻性,既属于那个时代也是超越那个时代,它关于未来社会的预测步骤已经实现,而我们当下已经为他实现更高目标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其三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世界发展的一般规律,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指导价值。如果站在今天来看,当然会遇到很多新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某些具体判断可能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但是经典原理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尤其是社会化大生产与私人占有相矛盾,资本与矛盾相冲突,东方与西方相冲突,仍然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遇到要解决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这个时代仍然需要马克思。人类千年更迭之时,为什么马克思在西方的主流媒体发起的千年伟人评选中获得认可?因为马克思科学地预见了其后一百五六十年来的世界经济与政治演化的大趋势,说明马克思的学说仍然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理论。 (综合着答,针对自己的特点,选择重点来作答) 2、马克思17岁时在自己的中学作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写道:“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请阅读马克思的这篇作文,并结合你对马克思一生奋斗历程的了解,谈谈你能从中得到怎样的人生启迪。、答:1835年秋天,马克思写了这篇名为《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的作文,发表了一些重要见解,表达了为人类服务的崇高理想。 当时,马克思和他的同学就要毕业,面临着升学和就业的问题,大家都在考虑自己的前途。马克思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